📖 ZKIZ Archives


商品泡沫或觸發自我毁滅的命運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14.html

一個較為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涉及以下的條件:

1) 銀行體系的資產質素大大改善
2) 私人貸款水平降至較為可持續的水平
3) 商品價格維持在吸引的水平(有利商業投資)
4) 利率維持在合理的水平
5) 私人個戶願意消費,並且開始進行健康的借貸活動 (先決條件是2)
6) 大部份人安份於就業,而非投機活動
7) 企業進行穩定投資,並且漸漸增加人手

以上例子可能是2003年中至2006年的環球經濟環境.

那麼2010年下半年是甚麼的情況??

1) 銀行體系的資產質素仍待改善 (不少歐美銀行仍持有不少具高風險的資應)
2) 歐美私人貸款水平仍是偏高
3) 商品價格維持在偏高水平,部份商品可能處於泡沫水平
4) 在各國政府推出的"Monetary Policy"下,利率維持在低的水平
5) 歐美私人個戶不太願意消費,並且繼續增加"saving"和"de-lever"
6) 越來越多人進行投機活動
7) 環球企業不偏向增加人手

簡單地說,在實體經濟恢復元氣前,投機活動已經十分火熱,看來並非健康的趨勢.

近月來不少投機者參與的商品市場,若然價格高至負面影響企業盈利,或許會在中期內(3至6個月)觸發自我毁滅式的命運.

因此,近日廣受投資者喜愛的商品貨幣澳元(兌美元0.992),或者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3

創造性毀滅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15/100248706.html

是否具備創造性毀滅的效果,是區分創新與改良、完善、拾遺補缺等常見的創造性活動之間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謝文

  在世界正走向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化時代,從熊彼特的視角去觀察和解釋世界,正成為一種時尚。創新、企業家精神、創造性毀滅等由熊彼特定義和闡發的名詞,廣為流傳。比較起來,創造性毀滅這個概念在網絡業內討論較少,值得深究。

  在熊彼特理論體系中,創造性毀滅有宏觀和微觀雙重含義。在宏觀上,熊彼特認為創新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家是創新的引領者,創造性 毀滅則是創新的內涵和結果。創新一方面帶來新的產品與服務,開創新的市場和產生新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在取代舊有產品與服務,佔領舊有市場和毀滅舊有價值。 新舊交戰引發經濟的週期性變化,金融危機和生產要素的重新分配。這種既創造又毀滅的現象,被熊彼特稱為「創造性毀滅」。在微觀上,一個產業,一個企業,以 及產業之間和企業之間,同樣可能存在具備創造性毀滅特徵的創新活動。

  在我看來,是否具備創造性毀滅的效果,是區分創新與改良、完善、拾遺補缺等常見的創造性活動之間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創造性毀滅的力道越大,創新的力度越大;創造性毀滅的進程越快,創新的烈度越高。

  在互聯網業,創新的範例不勝枚舉,俯拾皆是。

  雅虎的門戶模式,使得網民可以方便快捷無償地獲得各種資訊,雅虎則通過廣告業務獲得收入,這是一種新價值的產生。同時,雅虎模式在相當大程度上 毀滅了傳統媒體和網絡垂直網站的用戶基礎和商業價值。亞馬遜的網絡銷售模式,降低了網民購物與商家推銷的綜合成本,提高了購物便捷程度,創造了新價值。同 時,亞馬遜模式又很大程度上毀滅了傳統書店、傳統圖書音像作品出版商的營銷渠道、用戶基礎和商業價值。Facebook為首的Web2.0模式將真實世界 在網上復原,為網民真實全面的網絡生活創造了方便的平台,又通過開放和精準廣告開創了嶄新商業模式,創造出新的價值。同時,Facebook平台又在相當 大程度上毀滅了雅虎模式和其他封閉網站服務的用戶基礎和商業價值。

  中國網絡業創新事例也很多,雖然從創造性毀滅角度看,其力度和烈度未必與上述事例相當,且帶有濃烈的中國特色和市場侷限性。

  騰訊以即時通訊這一互聯網基礎服務為核心,不斷擴充即時通訊內涵,同時大舉擴張到網絡服務各個領域,給相當大數量的網民帶來了新價值,同時也壓 制甚至毀滅了一批通過單一產品或服務為生卻沒有創新的網絡公司。百度以中文搜索這一互聯網基礎服務為核心,通過搜索和BBS相結合,創造出百度貼吧新服 務,帶來了巨大流量和社會影響力。同時,一大批獨立的BBS和論壇型網絡服務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淘寶以免費開店這一顛覆性創新,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網絡商務 的發展,同時將eBay模式掃地出門。

  誠然,今天網絡業已相對成熟,沒有什麼處女地尚未開墾。開拓式創新的機會在減少,難度在提高。但是,以顛覆現有網絡服務模式為目標的模式創新正大行其道,網絡業的創新速度正在加快而不是減緩。

  按照熊彼特的說法,創新的動力來自一個產業或企業內部,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重組,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擴張的速度。在這方 面,Facebook的開放平台、亞馬遜的電子書和蘋果的iPhone、iPad都是模式創新的榜樣。一眼看去,所有要素都是原有的,但經過一個新的架 構,邏輯和方式的重組重構,就產生了革命性的結果,既有創造,又有毀滅。

  各行各業每天都有千百萬人在孜孜不倦地想新東西,做新東西。但是,不是所有新東西都是創新。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新東西都不屬於創新的範疇,因 為它們不具備創造性毀滅的特徵。別人搞網絡偷菜你搞網絡偷瓜不算創新;別人的服務慢一點你的服務快一點不算創新;原來只做紙媒現在做了iPhone版或 iPad版不算創新。這種改良、完善或與時俱進的拾遺補缺既不能創造什麼新價值,也不會毀滅舊價值,頂多有點價值轉移的功效。把這些東西吹成創新實在有點 誇張了。

  作者為互聯網資深評論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7

我們都是泡沫的製造者,我們也是泡沫的獲益者,同時,我們也可能是泡沫要毀滅的那個人生 吳曉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182oe.html

「泡沫」

 

今天的專欄,說說泡沫。

什麼是泡沫?在日常生活中,你很容易回答。可是在商業界,這卻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比如,當今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有泡沫嗎?股市有泡沫嗎?人民幣有泡沫嗎?高鐵建設有泡沫嗎?互聯網有泡沫嗎?

你可以說,莫非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都是一群「白痴」,連泡沫也整不清楚?他們真是整不清楚,這不怪他們,因為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整不清楚。

比如當過美聯儲總裁的格林斯潘,各位聽說過吧?他夠老奸巨滑的了,可是,連他不知道什麼是泡沫。他說,泡沫不破滅就沒法知道那是泡沫。

比如上海的房價,從2000年前後的5千來元一平方,漲到了三萬多一平方,夠誇張的了。讀這本《巴莎男士》的白領朋友,你如果每月有2萬元收入,想買一套百平方左右的房子,恐怕每天只靠呼吸空氣就能活下來,也起碼得存15年的錢。一般的人,都說那是相當的泡沫了。

可是,也有「二般」的人不這麼認為。他告訴你一個數據,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是11萬億元左右,現在是多少呢?70多萬億元。也就是說,現在的錢比12年前多了整整6倍多,12年前1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6塊多錢。你這麼一算突然發現,上海的房價上漲居然與廣義貨幣的增長是同步的!所以,如果房價有泡沫,那麼首先是貨幣的泡沫。

你一個小老百姓,有辦法制止貨幣的泡沫嗎?不能。

你能幹什麼呢?你能幹的就是,去購買一個泡沫,讓它與貨幣的泡沫同步變大。

全中國最好的泡沫是什麼?正在讀這篇專欄的讀者可以問一下自己,你炒股票虧過錢嗎?你投資工廠虧過錢嗎?你購買房子虧過錢嗎?虧損最少的那個東西,就是最沒有泡沫的。

再算一下未來的帳。中國的金融專家有一個共識──他們是怎麼達成這個共識的,是一個特複雜的問題,咱們今天不說它──他們認為,要維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幣的供應量增長在15%到18%之間是合適的。而從今往後的十來年裡,中國的GDP很可能仍然將保持8%左右的增速。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每年的貨幣供應是經濟增長的一倍,貨幣貶值的長期趨勢是不可遏制的,而且似乎沒有人打算去遏制它。

如果未來10年裡發生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漲10%,那就意味著每隔7·2年,人民幣就貶值一倍了。而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裡,每年就相當於貶值8%左右。所以,你必須要投資出去,可你投資什麼呢?

一個商品或一個產業,有沒有產生或成為泡沫,是一件不容易判斷的事情。不過,有一條基本的判斷是存在的,那就是,這個投資品是否基礎於一個真實的需求。

所以,老格林斯潘是對的。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股市以及高鐵建設有沒有泡沫,只基礎在一個事實之上:如果它破滅了,那就是泡沫,如果沒有破滅,就沒有泡沫。

那麼,中國經濟會不會破滅,又該如何觀察呢?我認為,有兩個「紅利」會讓泡沫不破滅,但是有一個危機會讓泡沫破滅。

兩個紅利,一個是「人口紅利」,一個是「基尼紅利」。

「人口紅利」是中國的城市化。在過去的十五年裡,中國每年的城市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年有1400萬農民變成城裡人,他們的消費力將成為經濟和消費增長的動力。具體到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如果那裡每年都有很多新鮮面孔出現,你就不必擔心房價下跌,如果你走在街上到處碰到的都是和藹可親的熟面孔,那麼,他們的臉上就都寫著泡沫兩字。

「基尼紅利」是我發達的新名詞,大家聽說過的是基尼係數,它的高低標誌著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到今天,國家統計部門拒絕統計中國的基尼係數,理由是居民的灰色收入太大。國外一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機構以及聯合國倒統計過,數據從4·8到5·2不等,總而言之,中國的貧富差距那是相當的大。這是一個很讓人擔憂的事情,不過問題的另外一面是,正是因為有如此大的貧富差距,人民仍然沒有喪失追求財富的熱情。在經濟學上,貧富差距會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我這樣說有點殘酷,但它是事實。歐洲經濟為什麼停滯了?日本為什麼不發展了?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之一就是,那裡的貧富差距太小了,人們失去了追求財富的動力。

那麼,將讓泡沫破滅的危機是什麼呢?

是消費乏力。

如果大家都不想著賺錢了。如果農民都不想到城裡來了。如果你情人節只給情人寫一個溫馨的短信而不買IPAD了。如果你的男朋友不存錢買房了。泡沫就破滅了,中國經濟就完蛋了。說到這裡,你就恍然大悟,為什麼我們的總理老是叨叨著要「擴大內需」了。

這就是當今中國人的命運:我們都是泡沫的製造者,我們也是泡沫的獲益者,同時,我們也可能是泡沫要毀滅的那個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09

成功容易招致自我毀滅 一隻花蛤

http://xueqiu.com/9927088462/23824695
——讀《毀滅優秀公司的七宗罪》
   問題的由來。阿里·德赫斯曾經寫了一本書《長壽公司》。在那本書中,德赫斯發現,截止到1983年,1970年的《財富》500強公司中有1/3已不復存在,它們不是被收購、兼併,就是被拆分。德赫斯還引用的一項荷蘭的研究表明,在日本和歐洲,公司的平均生命週期是12.5年。並且,德國公司的生命週期已經從45年縮短至18年;法國從13年縮短至9年;英國從10年縮短至4年。
  湯姆·彼得斯和羅伯特·沃特曼在他們所著的《追求卓越》中,那些備受他們讚譽的62家「卓越」公司,在隨後的20年中,其中絕大多數公司,比如西爾斯、施樂、IBM和柯達等等一些優秀公司,都遭遇了嚴重的困難。有些公司似乎成功地擺脫了困境,有些公司正在為擺脫困境而頑強掙扎,有些公司則已經倒閉或在未來的不久也將倒閉。於是就引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優秀公司為什麼會衰敗?
 埃默裡大學教授傑格迪什·謝斯先生長期關注這個問題。謝斯教授最感興趣的是,這些作為卓越公司的代表後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連卓越公司都會土崩瓦解?為什麼優秀公司都在重蹈覆轍?怎樣避免衰敗宿命的罪與罰? 謝斯發現,當公司走向卓越時,它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影響其成功的壞習慣。這些致命的毀滅自己的習慣,歸結起來就是:自欺欺人、傲慢、自滿、競爭力依賴、競爭近視、數量沉迷以及領地守護,它們構成了「毀滅優秀公司的七宗罪」,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當公司走向卓越時,它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影響其成功的壞習慣。 隨著時間的流逝,壞習慣有時會變得非常嚴重並使公司不能自拔。其中最大的壞習慣,即毀滅優秀公司的第一宗罪「自欺欺人」,是導致其他六宗罪的根源。自欺欺人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反應,是一種用來逃避面對痛苦事實的可靠的防禦機制。比如,一些「優秀」公司將自身存在的問題歸咎於外因,諸如天氣、戰爭、貨幣貶值等等,總是很容易地找到藉口。當一個公司走過卑微的初期階段,開始為自己的偉大創造神話時,自欺欺人似乎就開始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公司本身並沒有改變什麼,它的成功可能如同菲爾·羅森維所說的,一家公司之所以會績效卓越,往往是許多複雜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而這些因素,即使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嚴謹地加以推論,也僅能解開其中部分之謎而已,更別說要將這些因素輕易說成是所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敗之鑑。只是它的成功一旦籠罩上「光環效應」的時候,公司就會漸漸地產生傲慢的傾向,並開始相信媒體賦予它塑造起來的形象。於是,就有了我們熟知的故事:成功招致自我毀滅。換句話也就是說,在彷彿昂揚向上的表象之下,其衰敗的波濤也暗自洶湧。
 不過,作者又樂觀地認為,壞習慣是可以改掉和克服的。其轉折點通常是由危機引起的。危機出現的形式或者是新競爭對手的出現,或者是市場份額的突然減少,或者是技術進步導致公司落伍。出現諸如此類的變化能夠招致厄運,但是也可能迫使公司改掉其不良的行為模式。謝斯觀察到,許多公司正積極約束其壞習慣,改變其行為,一些公司已經做到了並處在「康復」期。謝斯說他的觀點是積極的:「如果你願意客觀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你就能徹底改變自己。」
  投資者該怎麼做?學會識別這些壞習慣顯然很重要,並且能夠在其優秀「基因」尚未消失之前提前出局。壞習慣總是有徵兆的。謝斯教授在分析每一種壞習慣後,都列出了出現的徵兆,幫助我們辨別。認識到問題是關鍵,市場份額下降、淨損失和股價的大幅下跌都是容易認識到的部分。最困難的是,今天可行的做法也許明天就會行不通。有一點必須清楚,優秀公司也可能過眼云煙,正如水晶蒼蠅拍在我微博中所評論的,但這不代表研究優秀本身將失去意義,因為投資並不需要伴隨到海枯石爛,可以只選擇最美好的年華。這與研究失敗的原因並不矛盾,但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好的,然後也要知道都是怎麼壞事的。保持謹慎客觀,才能構成完整的認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88

競爭性毀滅 - 經營再保險公司的邏輯 大巧不工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6.html
在過去100年中,無數上市公司走到了它們生命的盡頭,包括許多大型藍籌。要知道這一點不難,拿100年以前美國股票指數成份股的名單,再看看今天還能找到多少家就清楚了。毀滅所有企業的元兇就是商業競爭。或許有人認為還有其它不同原因,例如財務醜聞,失敗的合併收購等等,但是只要想深一層就會發現,其根本原因也同樣是商業競爭。競爭在使人類不斷進步的同時也毀滅了無數投資者的財富。所以消費者喜愛競爭,投資者厭惡競爭。

再保險公司與普通保險公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再保險公司的客戶是普通保險公司而不是普通消費者,普通保險公司收取普通消費者支付的保費,把其中一部分當成自己的保費交給再保險公司,當發生大災大難時,如果普通保險公司無法獨立支付巨額賠償金,那麼再保險公司就要代替普通保險公司支付剩餘的賠償金。我們非常清楚所謂的大災大難是完全不可預測的,所能造成的最大損失也是沒有上限的,這看起來風險非常大。我們也知道,股神畢菲特對待投資風險的態度一向非常謹慎,然而他卻投資於再保險業,而且還是全世界最大的再保險公司,這看起來好像不太符合邏輯。

我認為這個投資決定其實非常符合邏輯。為什麼?因為再保險業務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巨大,也因此再保險公司的數量遠遠不及普通保險公司的數量。換句話說,再保險公司面對的競爭比普通保險公司面對的競爭要小得多。本文開頭已經說過商業競爭正是毀滅企業的元兇,畢菲特的做法正好從根本上避開了這個元兇。從這裡可以看出,競爭性毀滅的威力還要更甚於完全無法預測的大災大難的威力。這一點倒也不難證明,從歷史中就能找到證據,過去100年中,被大災大難消滅的企業數量遠遠不及被商業競爭毀滅的企業數量。當然,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再保險公司所面對的大災大難風險至少有一部分已經被平時所收取的保費抵消,而普通保險公司所面對的商業競爭風險卻無法用其收取的保費來抵消。顯然如果一家普通保險公司把保費提高至明顯超越同業水平,其客戶自然會跑去別家,這樣這家保險公司也就做不成生意了。

普通投資者一般沒什麼機會投資於再保險公司,但是從以上分析中,應該可以獲得寶貴的投資邏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891

一天損失一.七兆元的軍事演習 只是烏克蘭危機序曲 普丁真正的毀滅性武器是金融(068-070)

2014-03-17  TWM  
 

 

烏克蘭三月十六日將舉行克里米亞獨立公投,俄羅斯總統普丁絕對不讓烏克蘭投向歐盟懷抱。他掌握的勝算籌碼,不是擁有核彈的軍事實力,而是足以讓歐洲金融崩潰的五千億美元外匯存底,以及俄羅斯權貴與歐洲金融界的緊密關係。

撰文‧乾隆來

俄羅斯大獨裁者普丁,為了抓住人口只有兩百萬人的克里米亞半島,一不小心將自己放到全世界政治軍事傾軋的靶心。如今,這個從肉體到心靈都極為強悍、什麼都不怕的獨裁者,正面臨人生最大的一場考驗,只要一個閃神,不只自己將會粉身碎骨,還會拉著他的俄羅斯帝國一同陪葬。

但是,普丁不會怯戰,失去了烏克蘭的俄羅斯帝國,將淪為遙遠北方的二流勢力,正如同中國絕不放棄台灣,普丁也絕對不會讓烏克蘭叛逃到歐盟的懷抱中。

更何況,普丁王朝不僅牢牢掌握著俄羅斯政治經濟的資源,他們的貪腐資金灌滿了歐洲銀行的金庫、他們的妻子買飽了倫敦與巴黎最奢華的豪宅,俄羅斯與歐洲的金融利益早已如膠似漆。普丁手上的經濟金融籌碼,跟他軍火庫中的核子飛彈,同樣是足以摧毀全球安定的毀滅性武器,所以普叮噹然不會怯戰。

對決股市金融 俄損失慘重就在今年三月一日星期六,俄羅斯國會授權普丁對克里米亞出兵,普丁隨即展開讓外界搞不清楚是侵略、還是演習的軍事行動。雖然動用軍隊的規模很小,卻立刻引起以德國為首的歐盟,聯手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強烈反應,引發外交、軍事、經濟全面的國際對峙。

外界擔憂的軍事衝突並未發生,真正的對決發生在金融市場。三月三日星期一,俄羅斯股市暴跌一一%、隨後開市的德國股市跌了三.三%,倫敦與紐約則以下挫一.五%收盤,金融市場對決的結果勝負立見,美國與德國雖然重傷,俄羅斯卻大敗。兩天之後,普丁將部隊撤回俄羅斯境內的軍事基地,重回談判桌。

三月三日俄羅斯股市總市值一天蒸發五八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兆七千七百億元),相當於台灣一整年的中央政府總收入。三月一日出兵前的俄羅斯股市總市值,還有五七五○億美元,到了三月三日剩下五一二○億美元,損失比金融海嘯時期還慘烈。

更糟的是,普丁最大的財庫OAO Gazprom國營獨佔石油氣公司,當天暴跌了一四%,而最大的銀行Sberbank則崩跌一五%。普丁進軍克里米亞的決策,堪稱史上最昂貴的、損失最慘重的軍演。

三月三日股市暴跌只是一個「小小的電擊」,曾貴為金磚四國、受到投資人追捧的俄羅斯早已疲態畢露,持續第三年承受資金外流的壓力。資金外流不僅來自於歐美外資,也來自於普丁培養出來的權貴大亨們。

俄羅斯盧布兌美元的匯價,與一年前相比重貶了一八%,其中有一一%來自於過去三個月內的資金外逃。如果軍事衝突升高,總金額超過千億美元的歐元債券、俄羅斯違約交換合約、OFZ聯邦政府債券(盧布計價的俄羅斯聯邦政府債券)都可能面臨賣出的壓力,造成俄羅斯全面的金融危機。

普丁在千禧年前從葉爾欽手中接下政權,二○○○年五月正式出任俄羅斯總統,前面七年藉著能源輸出,為俄羅斯蓄積了龐大的財富,在金融海嘯之前,俄羅斯外匯存底一度逼近六千億美元。但是,金融海嘯改變了全球的金融生態,俄羅斯的能源魔法就此消失,經濟成長日益疲弱、通貨膨脹從一二年的三%,突然向上跳升,去年年中已經翻倍到七.四%。

一二年是普丁王朝經濟實力盛極而衰的關鍵,當年經濟成長停滯、通貨膨脹劇揚、外匯存底開始下滑,海外負債卻反向暴增。

俄羅斯外匯存底到今年元月已經跌破五千億美元關卡,政府外債則一路向上狂飆,一二年底已經累積了六千一百億美元的外債,比當年的外匯存底高一六%;去年外債又新增一千三百億美元,累計七三二○億美元的外債,是外匯存底的一.五倍,外債比外匯存底多透支了兩千三百億美元。

投入歐盟懷抱 波蘭獲新生俄羅斯本體經濟實力的衰退,是今天烏克蘭危機的源頭。二十年前蘇聯瓦解,波蘭與烏克蘭原本經濟規模相當,波蘭選擇歐盟,而烏克蘭繼續依附俄羅斯。

二十年後的今天,波蘭的平均國民所得已經是烏克蘭的三倍,兩年前歐豬國家倒債危機中,波蘭不僅毫髮無傷,還更加壯大。使用自己貨幣的波蘭,過去六個月相較於歐元還升值了二.二%,是彭博資訊二十四個新興國家貨幣中,走勢最強勁的新興市場國家。靠向十二兆美元的歐盟市場,讓波蘭重獲新生。

相較於波蘭的經濟發展,選擇俄羅斯的烏克蘭卻淪為貪腐與犯罪官員主導的附庸國,長期仰賴俄羅斯提供低價天然氣補貼,失業率高漲,最有名的外銷品卻是素以美麗聞名的烏克蘭少女。

俄羅斯實力衰退,對烏克蘭的天然氣補貼逐漸縮減,去年承諾一五○億美元購買烏克蘭國債的金援,到了年底只實現了三十億美元;相反地,以德國總理梅克爾為首的歐盟,在成功化解歐豬國家債務危機之後,高舉「歐盟東進」的大旗,向烏克蘭熱烈招手,用IMF(國際貨幣基金)做先頭部隊,承諾提供一一○億歐元的援助,要求烏克蘭「經濟改革」,實際上是「脫俄入歐」。

過去幾年的金融危機,從希臘、西班牙、葡萄牙開始,倒台的政府一開始都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搖擺,但是最終都被歐盟收服。去年塞浦路斯倒債,梅克爾率領的歐盟硬生生把塞浦路斯從普丁的口袋中拿走,還讓存在塞浦路斯的俄羅斯貪腐資金血本無歸。

歐盟的十字軍一路開向烏克蘭,直逼普丁的後門,而且連俄羅斯期盼許久的索契冬季奧運,歐巴馬、梅克爾、英國首相卡麥隆都聯袂缺席。被逼到牆角的普丁退無可退,一直忍到冬奧結束後,終於用搶回克里米亞半島的軍事手段,向梅克爾與歐巴馬發出玉石俱焚的警訊。

就在普丁發動克里米亞軍事演習的同時,北韓的金正恩也趁勢發了幾枚飛彈。普丁與金正恩,都是被美國與歐盟強權逼到牆角的獨裁者,都在做最後一搏。不過,相對於窮得只剩飛彈的北韓,普丁手上的「毀滅性武器」更為有力。

掌握俄權貴 威脅歐洲金融俄羅斯不只是擁有核彈的軍事強權,還有天然氣及足以導致金融崩潰的五千億美元外匯存底。當然,普丁周邊圍繞著俄羅斯權貴,十年來在歐洲到處置產,是歐洲私人銀行與對沖基金最重要的客戶。普丁掌握這些權貴的命脈,隨時可以威脅歐洲金融市場的安定。

普丁瞭解,軍事只是枱面上虛張聲勢的工具,金融才是決戰勝負的關鍵所在。烏克蘭就是因為瀕臨破產邊緣,才讓歐盟與IMF有機可乘,除了會議室裡的外交談判、地面上的軍事演習之外,還必須反制美國與歐盟的金融戰爭。沒有錢,不要說烏克蘭會破產,連俄羅斯也岌岌可危。

付出了一場一兆七千多億元的昂貴軍事行動後,普丁放下身段,釋出重回談判桌的善意,並且加速在三月十六日舉行克里米亞獨立公投。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談出結果,阻止烏克蘭在五月二十一日預定的大選中叛逃歐洲。

普丁枱面下的金融戰爭還沒有輸,相對於美國強勢姿態,歐盟至今仍態度曖昧,只談對烏克蘭的經濟援助,但對於制裁俄羅斯經濟、停發普丁官員簽證、凍結俄羅斯貪腐存款等致命的金融武器,則是噤聲不提。普丁曾經要求俄國央行統計,發現俄羅斯的私人企業存放在歐洲銀行的資產將近六百億美元。俄羅斯與歐洲銀行家的利益緊密結合,這些「能在德拉吉(歐洲央行總裁)耳邊說上幾句話」的歐洲銀行家們,將是普丁最好的說客。

(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普丁

出生:1952年

現職:俄羅斯總統

經歷:俄羅斯總理、俄羅斯總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中校學歷:俄羅斯列寧格勒大學畢業,主修《國際法》家庭:與裡德蜜拉結褵近30年,2013年6月離婚,育有2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36

基金冠軍的毀滅 李德林

http://xueqiu.com/4940631663/28415429
厲建超,一個突然震驚資本市場的名字。  
     當我兩天前在新聞上看到厲建超三個字的時候,我的腦子裡突然一片空白。沒過五分鐘,一個老同事在QQ上問我:「還記得厲建超嗎?他出事了,可能是老鼠倉的問題。」我的腦子裡開始放電影一樣,我應該認識這個人,真的很熟悉。可是新聞中說,厲建超是2013年的公募基金冠軍,冠軍頭銜同我印象中的老同事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炒股票的人對老鼠倉不陌生,這兩年證監會的大棒一直高懸在基金經理們的頭上。無論是金融奇才,還是股市鳳凰男,在證監會的老鼠倉殲滅戰中,風光無限的基金經理們都如芒在背。當人們對老鼠倉裡面的基金經理逐漸麻木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冠軍基金經理落馬,市場騷動。厲建超的冠軍皇冠還在閃爍光芒,可是已經成了殲滅戰中倒下的一員。
  沒錯,厲建超是我8年前的老同事。我查閱了基金公司披露的厲建超檔案,很奇怪檔案中沒有厲建超跟我共事的單位。曾經,記者有無冕之王的稱號,現在有「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說法,出門說自己是記者,可能美女都會甩來一串白眼。厲建超確實在8年前當過記者,我無從知曉他為什麼在檔案中省略了記者這一段,但是他走進基金領域,爬上冠軍寶座卻同記者這一段經歷有著密切關係。
  我不斷地回憶跟厲建超同事的經歷,8年前《證券市場週刊》還在朝外的泛利大廈辦公。說起這辦公樓,北京人好像沒有幾個人知道,一說朝陽門錢櫃,大家都知道,就在一樓,當年的同事們喜歡中午去錢櫃一邊吃午飯一邊唱歌,因為吃飯可以免費。厲建超早年在聯辦集團的研究部,2006年《證券市場週刊》講厲建超挖到雜誌社,我跟厲建超都是隸屬於上市公司新聞,他坐在我前面的一張辦公桌,印象中厲建超從沒跟我們去錢櫃吃過午飯。
  那一段時間裡,同厲建超的交流僅限於上市公司方面。不過,我們的分歧很大,我主要調查上市公司裡面的爛蘋果,用新聞語言說就是監督新聞,俗一點的說報導上市公司負面新聞多一點,厲建超跟我的方向正好相反,他一直堅持通過研究的投資價值,用股市的話說就是發現價值。每次公司新聞部開會的時候,厲建超總是在闡述一個上市公司的潛在價值,同事們總是問,「這類新聞什麼人看?」
  這兩天我翻閱8年前的《證券市場週刊》,一篇篇拜讀了厲建超當年的文章,8年前我們還在追求新聞傳播率的時候,厲建超就在寂寞地發現價值。現在,發現價值已經成了投資追求的主流,回頭再看看厲建超的文章,相當具有前瞻性。非常遺憾,那個時候他沉默寡言,很少跟同事們交流,整日裡都在埋頭發現他的價值。在整個辦公區,當時的厲建超顯得格格不入。翻閱8年前的文章,字裡行間都能讀出他的孤獨寂寞,尤其是自己的追求鮮有人理解的時候,那種孤獨豈是我輩能夠理解的?
  突然有一天,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再也沒有見到厲建超。後來聽說他去了東吳基金做研究。對,他的選擇是對的,媒體是不可能實現所謂的價值發現,有人這麼說也只是一種忽悠。基金公司才是真正實現價值發現的地方。後來,厲建超又去了中海基金,中郵基金。去了基金公司之後,厲建超幾乎跟新聞圈的同事們斷了來往。現在對基金經理的監控那麼嚴,可以理解。他的老同學提起他都覺得選擇基金經理這個職業讓他更加孤獨。
  2013年7月,厲建超突然辭去了基金經理。那個時候他執掌的基金以62%的收益率傲視群雄,成為當之無愧的冠軍。翻閱厲建超的操盤記錄發現,從2011年11月開始他執掌中郵核心優選,2012年6月又執掌中郵戰略新興產業,這兩隻基金持股高度重合,可是兩隻基金的業績迥異,兩隻基金任職期間回報率分別為-5.21%和69.5%,同類風格基金平均回報分別為14.42%和12.37%。
  冠軍是通過相互托盤抬轎子出來的?令人乍舌的兩份成績單背後,不難看出厲建超的操盤風格,激進而瘋狂。孤獨如他者,需要快速地實現價值,奔向成功。當我看完他的新聞和報導後,跟曾經的老同事們回憶這位基金冠軍,記憶是那樣的模糊。他用六年時間,快速地完成了記者向基金冠軍的轉型,是記者轉型最為成功者。一如我們的貧寒子弟,王冠上光芒還在老同事之間閃爍時,風暴席捲了鳳凰男,留下了落寂與孤獨。
  當我不斷翻閱證監會的卷宗,發現老鼠倉風暴中落馬的基金經理們,他們同我曾經的老同事厲建超一樣,他們均出身貧寒,他們在人群中總是那樣的默默無聞,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他們的追求,他們曾經迷戀價值投資,他們曾經追求成功,他們的成績單總是激進而瘋狂,他們是為數不多登上冠軍寶座的驕子,他們最終沒有抵擋極樂誘惑。
  激進的夢想就是浮躁的囈語,當我們的能力還不能撐起我們的野心的時候,浮躁的夢想會如鬼魅一般,左右我們的靈魂,慾望會毀滅我們的前程。當我們太過迷戀成功,迷戀財富、權力的時候,我們的靈魂已經遊走在峭壁的邊緣。我們在奔跑的長途中來不及跟自己進行一場靈魂深處的對話,自己孤獨地迷失在四射的光芒中不能自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96

世界衛生組織:吸煙對於中國經濟有“毀滅性”影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063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中國目前每年因吸煙造成大量的死亡,這可能將中國過去30年發展帶來的成就毀於一旦。她敦促中國政府加強對煙草的控制,減少吸煙死亡人數,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健康的勞動人口。 據《南華早報》,陳馮富珍在北京訪問時表示:“中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與吸煙相關的疾病。這個數字非常可怕。中國需要盡快采取措施,加強對煙草的控制。” 在北京訪問期間,陳馮富珍會見了中國總理李克強,衛計委主任李斌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她告訴中國領導人,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與吸煙有關的病癥對中國的勞動力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中國有超過80%的死亡是由非傳染性疾病引起,這些疾病多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比如吸煙和不良飲食等。而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為63%。 陳馮富珍稱,按照現有增長水平,到了2050年,中國每年死於吸煙有關疾病的人數將高達300萬人。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框架公約對煙草進行控制,但在公共場合的禁煙力度上做得還很不夠。公約還要求簽署國采取以下禁煙措施,如禁止煙草商公開進行廣告、推廣、贊助等活動,在煙草包裝上印上警示圖案,以及對煙草產品進行高稅收。“這些都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國只需要執行就可以了。” 根據官方數據,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3億煙民。約有7.4億人受到被動吸煙影響,其中有1.8億是兒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20

母親越強勢,對家庭毀滅性越大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uzz3.html
很多人都知道,母親對於孩子,對於家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個強勢的母親對於家庭來說卻是毀滅性的,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我在觀看「美國連環殺手紀錄片」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很多的變態殺人狂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成長背景:基本來自強勢的母親家庭,這讓我很好奇,於是上網搜索幾篇有關的文章編輯到一起,希望對同學們將來的家庭和擇偶有個積極的引導。


1、媽媽越強勢,兒子越懦弱,女兒顯霸道 強勢女人不等於女強人。

我們所說的強勢,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業上。很多女強人工作中是「鐵娘子」,回家就變「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特別喜歡在家裡說一不二,我們把這種在家裡喜歡做「女王」的妻子稱之為強勢女人。

曾經一本書《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中專門用一章論述過,女人越強勢,丈夫會很有壓力、夫妻不和諧、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幾率高,因為丈夫在你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尋找安慰。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目大家就能發現,家庭裡女人過於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一個健康的家庭父親的角色舉足輕重,甚至是起決定作用的。我們常說丈夫、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不僅僅是指男人負擔這個家的經濟,而是在家庭起主導作用,否則,父親缺失或者父親軟弱,大權旁落給母親,這就跟兒子、女兒的心態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後果。

心理諮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係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並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跟她女兒的關係中。
如果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女兒總是看到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的情緒,女兒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轉移到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總是莫名其妙的對男友或者老公生氣。在心理諮詢中,遇到有個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總是無緣無故沖老公發火,後來在一次聊天中,問起她的父母關係,原來如出一轍,她母親跟她脾氣一樣,也喜歡對她父親嚷嚷。中國有句老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這種父母認同心理,暴虐的父親必然有個暴虐的兒子,愛嘮叨的母親必然會培養出愛嘮叨的女兒,我們總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充當兒女的榜樣,塑造著兒女的性格,並影響著兒女的心理成長。

強勢母親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強勢母親四大悲情特質:
①自以為是
②頤指氣使
③指手劃腳
④吹毛求疵

強勢母親四大慣常行為
:①必須要聽母親的,凡事母親說了算。
②嚴密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瞭如指掌。
③小孩的一切活動得向她匯報,必要時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
④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強勢母親三大心理溯源:
①外強中乾,沒有安全感,不獨立,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外界事物證明。
②強烈佔有慾,戀女情結,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女兒身上。
③從小到大,以自我為中心控制與操縱成為習慣性行為。


2、約束讓孩子失去自信,孩子情緒不穩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

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媽媽對孩子的管教,不同於對工作,對上司及下屬。否則,會為孩子的性格塑造帶來不良影響。專家分析說,現在社會有種媽媽,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強硬幹練,事業是很成功,因此,她們苛求孩子做得最好,一旦孩子沒有做好,就可能就遭母親責罵,這種「強勢」情緒嚴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正常發育。
很多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自我實現途徑,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養成名優秀人才,她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於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所以,很多媽媽不得不把這種壓力轉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則在這種種約束中變得自卑。過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壓力增加,這個時候孩子就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無條件認同,那兒子呢,則會出現另一種情形,那就是無條件逃避。對此,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於權威性,整天對著家裡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因為,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於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於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強悍的妻子,必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她越指責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兒子也就越懦弱。
心理諮詢發現,大凡是那種強悍的母親,培養出的不是強悍的兒子,反倒多數是軟弱甚至沒出息的孩子,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也比比皆是。武則天夠強悍吧,奪取了李唐江山,自己稱了帝,可她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懦弱,一個比一個平庸。
再說慈禧,也夠厲害吧,聯合恭親王奕滅了託孤的八大臣,跟慈安皇太后一起垂簾聽政。可偏偏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同治帝也是個沒出息的主兒,最後逛窯子逛出了梅毒。同治的性格也很懦弱平庸,他出外嫖娼某種程度上是給母親逼的,因為慈禧對他管教極嚴,對他娶什麼樣的皇后都要橫加干涉,致使他正常的夫妻生活無法進行,只好到外面放縱自己。這就是認同的力量。


3、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男子氣。

現在的母親,有許多是非常能幹的。在統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親的意志和領導。這樣的結果,是使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於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於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於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
從母親的方面看,可能會是:
第一,母親自己就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外界認可,特別是家人的認可;
第二,母親發現丈夫無法成為值得信賴的人,出於不安而迫不得已行使主導權利;
第三,母親認為父親無能且愚蠢,不會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所以什麼事情都自己決定;
第四,母親從小到大自我中心感強,喜歡控制與操縱他人行為;
第五,母親有強烈佔有慾,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孩子身上。

在這種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確實是很不幸的。從心理學上講,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男性的高大形象。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男孩會認為男性就是像父親一樣,女性就像母親一樣。孩子小時強勢的母親還顯現不出問題,等到幼兒期和童年期時,由於父親的懦弱,且無法阻止母親對孩子的過度干涉,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問題一:男孩難於男性化。孩子對男性力量認識較少,會出現「父愛缺乏綜合徵」,缺乏陽剛之氣,在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發育較慢,並存在諸如焦慮、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礙,在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懦弱、膽小、孤僻、自卑等。當未來進入社會後,會出現各種不適狀態,無法按自己性別角色規範行事,喜歡找強勢的女人結婚,無法成為值得依賴的丈夫。
問題二:使孩子不敬重權威。父權喪失的家庭,會導致孩子不僅不能從父親身上學到尊敬權威、明白等級,而且還會認為男性就是和父親這樣的。同時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對強勢的母親,往往會本能的討好「強者」,尤其是男孩,他們也會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意見。
問題三:使孩子受到過度保護。母親過於強勢,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現,會使其成為一個典型的保護者。害怕自己擔心的問題會在孩子身上出現,只要是不利於孩子的事情,都想過濾一下,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避免發生。於是,母親包辦所有事情,從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要求孩子跟著她走,最終孩子就會什麼都不會,完全依賴母親,更加印證了母親的想法。
問題四: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強勢母親往往是能力出眾和是完美主義者,會把培養孩子當成自我實現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於是在無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孩子身上。不能否認,這些強勢母親付出很多,但恰恰是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後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問題五:讓孩子難於獨立。強勢母親不僅丈夫面前強勢,也在孩子面前強勢,不容許孩子說「不」。長期處於母親的強勢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獨立做決定的機會不多,一切都由強勢母親教導、指揮、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放棄自己的承擔,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和面對生活的能力,形成對母親無條件的服從和依賴。
問題六:孩子學會消極抵抗。強勢母親使孩子失去自我,感覺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母親,內心無法產生做事的動力。孩子在強權壓力下,知道抗爭是無用的,雖然內心在說「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順從,這也是孩子感覺只有靠消極抵制才能有自主權。於是,孩子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願意做的事情,往往採取消極態度,磨洋工就出現了。
問題七:孩子難於學會社會交往。父母是孩子最早認識的同性和異性,和他們的友好相處,能讓孩子習得長大後與同性異性朋友相處的方法,這決定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在強勢母親的管理下,這種社會性的交往變形,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絕,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防禦模式,使其有被社會孤立的傾向,難於融入社會。
問題八:強勢母親會導致「戀母情結」出現。強勢母親由於投入的愛越多,期待的收穫也就越大,母子聯結也越深,甚至還會把兒子當作「替代配偶」,作為情感依託的唯一對象。最後有可能渴望佔有兒子,以至於渴望分享兒子所擁有的一切。這樣使孩子難於擺脫母親影響,獲得真正的自我。這在成年後,使男孩難於認同其他的女孩,更加依賴於自己的母親。

綜上,母親過於強勢,或與孩子接觸多的母親,必須讓孩子在自己的心目中對父親有良好的認知和正確的印象。實際上,一個聰明的母親,總是會給父親機會,讓孩子隨時感到父親的存在,而自己尊重丈夫,則是最好的體現父權的方法。
當然,做父親的不能逃避責任,也要爭取多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上來。最後,需要知道的是,強勢的控制有時未必是強權控制孩子的思維或情緒,也可能是溫柔的強勢關懷或甜言蜜語的強勢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50

一場大氣爆,引爆高雄與台灣石化業存亡困局 毀滅與重生 明天過後 280萬高雄人與4兆產業何去何從?(088-101)

2014-08-11  TWM
 
 

 

驚天一爆

炸出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場劃破午夜寂靜的大氣爆,瞬間奪走三十條人命,讓高雄人痛醒。

原來高雄都會區底下深埋政府官員、業者都說不清楚的地下管路,人、車與石化原料一起在馬路上下跑,丙烯是那麼可怕又致命的原料;更揭開了驚人的事實,石化產業帶來了上中下游四兆多元產值、三十六萬就業人口,但夢時代旁就是石化儲槽、高鐵站蓋在石化廠旁,二八○萬高雄人被石化廠包圍。

人不可能與石化廠、管路當鄰居,經濟、就業機會卻不能一夕抹殺。

大爆炸帶來毀滅,也讓人有機會深思,高雄與石化產業都需要一起重生。

高雄大氣爆爆出台灣經濟與都市發展的大矛盾,昔日十大建設變成了今天高雄市民大夢魘,滿佈地下的管路,有如不定時炸彈。

但貿然停止地下管路,仁武、大社馬上面臨停工危機,光是拆除管路不能解決問題,台灣應該跟上國際潮流,讓石化業遠離人群,建立一貫化的專區,集中管理。

製作人‧謝春滿 撰文‧呂國禎、鄧 寧 研究員‧黃家慧、楊政諭 攝影‧劉咸昌、陳俊銘我的故鄉是高雄,有憨憨笑著的黃色小鴨停泊在美麗的港灣,吸引來自全台各地人們湧入,新光碼頭、真愛碼頭、光榮碼頭重建過後,高雄這座海洋城市變得更加漂亮了!

七月三十一日午夜,氣爆意外發生,隔天一早,我趕赴高雄採訪。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八年,直到這一天,我才發現,原來,過去深埋在高雄身體中的重工業血脈,從來沒有斷絕過。我第一次知道,從停泊小鴨的光榮碼頭往南走到有大摩天輪的夢時代,旁邊碼頭停泊的大船與岸邊一座座的圓形儲槽,裡頭裝的都是石化原料。

東聯化學的乙烯船、李長榮化工的丙烯船,每個月總會載著上千噸的石化原料進出高雄港,卸貨後再經由中油前鎮儲運所或是華運倉儲加壓汽化,將乙烯、丙烯經由地下管線送往大社廠、林園廠、仁武廠。

接著我再趕往楠梓區的後勁五輕,以前坐高鐵回高雄,只看到進站前右手邊荒廢的水泥廠,水泥廠身後則是半屏山,但山頭後是什麼呢?當我登高一望,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嚇不已,密密麻麻的石化煙囪矗立眼前,我相信,恐怕很多高雄人並不清楚,這些冒著煙的石化煙囪,正是擁有年產能乙烯五十萬噸、丙烯二十五萬噸、丁二烯七.五萬噸的中油五輕廠。

從夢時代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卸貨、倉儲的碼頭;從左營高鐵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生產、製造的源頭。直到這一天我才知道,二八○萬高雄人,每天生活在被石化工廠包圍的土地裡……。

一場氣爆 炸出多少危機?

五輕關廠成定局 連帶衝擊南台灣石化業產能這才是七月三十一日高雄大氣爆最根本的問題,台灣石化產業缺乏長遠與整體規畫,石化廠、儲槽與市民、購物中心共同生活,石化原料穿越高雄市精華地帶。除了這一條專屬李長榮化工的管路,還有十六條石化管線貫穿高雄市人口稠密區,掀開了一個驚人事實:高雄市馬路上有人、車通行,地下則是石化原料日夜不停穿梭,有如高雄市的血管,但流著的是能在瞬間奪走人命的石化原料。

被大爆炸驚醒的高雄市政府,才緊急宣佈所有通過市區的石化原料停止輸送,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面臨斷炊停工的困境;隨之而來的是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的不滿,要求五輕如期遷廠、二○一八年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聲浪不斷。

一場大災難演變成一場經濟與人身財產安全的大對抗,訪問爭取五輕延後關廠的石化業者,包括長春集團等業者不願評論,甚至還有人擔憂:「這一次不僅是五輕關定了,連大社石化工業區恐怕也不保了。」一場意外,讓台灣石化業面臨了一場遷廠又無處可去的絕境。

本來,五輕在關廠期限到期前,中油仍不放棄爭取當地居民支持,希望五輕能夠繼續生產;除此之外,中油體系的民間石化業者,例如長春集團就有意合資承租中油五輕繼續生產。但這一爆,爆出了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恐慌,五輕關廠已經變成不可逆的事實。

然而貿然停掉南台灣石化產業,對台灣經濟可能是一場大災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以這次受衝擊最大的後勁五輕、仁武、大社三大石化園區估算,目前最新的年產值約二千三百億元,如果算上下游產業直接、間接效果,這三大園區如果因此停產,將影響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三%,最高有四萬九千人的就業機會可能會受到衝擊。

如果再放大看台灣石化產業,這一爆如果讓台灣石化產業全面退出或喪失國際競爭力,將影響石化業一兆七千億元的產值,台灣GDP成長率少二.二五個百分點,造成上下游的失業人數可能高達三十六萬人,台灣經濟將面臨大危機。

如果按經濟部的統計,石化業含石油及煤製品、石油化工、化學材料、塑膠製品、化學製品、橡膠製品,去年總產值達四兆多元,佔製造業的二九%,影響更加巨大。對於投資人來說,自八月一日到八月五日,總共才三個交易日,一場大氣爆就蒸發了塑化類股七九八億元市值。

這場氣爆 掀開了哪些老問題?

石化產業可不要嗎?扣除未上市的中油,石化業市值高達二?五兆元,佔台股的十分之一。

梁啟源說,比台灣還要地小人稠的新加坡仍在全力發展石化業,為什麼台灣不要?韓國還喊出要成為紐約、倫敦、新加坡之後,全球第四大石油貿易中心。

為什麼新加坡、韓國搶著做石化,從乙烯、丙烯到丁二烯,它們被稱為工業之母,往下可以做成各種塑膠原料、紡織、橡膠原料,接著變成塑膠杯椅、汽車輪胎、防撞桿、衣服、鞋子,甚至連液晶電視內的薄膜、外殼到手機、電腦的電路板,連F1賽車、波音七八七客機的碳纖維,也都是石化原料做的。

因此新加坡、韓國才會把石化當成重點產業全力發展。而這一爆讓我們發現,中油五輕二十五年就該遷廠,卻長期拖延,任由業者在地下埋管線,最後變成高雄市區埋了多少石化管線,沒有人搞清楚的怪異現象。

此刻除了究責,更該深思台灣石化業該何去何從。

問題一:

缺乏規畫 上游在沿海,下游卻在內陸先讓我們解開謎題,為什麼高雄市區會有石化原料?「整個高雄都會區被石化工廠包圍,馬路下面跑管線,變成一個超級石化廠。」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沈建全說,沿著海岸從前鎮區華運倉儲、往南是小港臨海工業區、中油大林蒲廠、林園石化園區,這裡生產汽柴油、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原料,形成沿著高雄市海岸線的石化上游原料生產與進口儲運中心。

接著,從林園往內陸走是大寮的大發工業區,再來是仁武工業區、大社石化工業區,再來是後勁的中油五輕。除了五輕,都是中下游原料生產工廠,演變成為上游在海岸的煉油廠、儲運中心,下游製造在內陸。

若用煮飯做菜來解釋,上游就是放青菜蘿蔔的冰箱,下游是煮飯做菜的廚房,高雄石化業是把青菜蘿蔔放在沿海,廚房卻位於高雄市區與前高雄縣邊界;每次廚房要煮菜,就必須運青菜蘿蔔從港區穿越高雄市區。

偏偏這些原料不像青菜蘿蔔這麼單純,而是遇到空氣就可能會爆炸的丙烯,甚至還有遇熱會散發劇毒的石化原料。這些石化廠剛好把高雄市精華地區包圍起來,整個都會區兩旁都是石化廠,有二八○萬人被七個石化園區包圍,天天上演石化原料從地下管線或油罐車穿越鬧區。

這是第一個大問題,石化業配置與都市發展形成了大矛盾,造成這個問題的是推動台灣經濟起飛的十大建設。日據時代日本的海軍燃料廠設在緊鄰半屏山的後勁部落(含高楠梓區五個裡),後來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接續日本留下的基礎,興建高雄煉油廠,並且興建仁大(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以及林園石化工業區。

十大建設從煉油、石油裂解、塑膠、紡織原料一貫化,推動了台灣上中下游產業發展,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那時候高雄煉油廠與仁武、大社是緊緊相鄰的,並不需要埋管線穿越市區。

問題二:為了經濟發展 石化廠讓人愛恨交織第二個問題,政府開始亂開支票解決眼前問題,把兌現的燙手山芋丟給後人解決;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帶動高雄市發展,人口從市區擴散到郊區,逐漸與石化區開始當起了鄰居。隨著台灣環保運動崛起,一九八八年爆發林園事件,當地居民包圍林園石化園區,創下石化業者現金補償當地居民的先例,當時經濟部部長陳履安與林園人簽署的調解書,明確承諾八八年後,林園石化區不會再擴建。

九○年,台灣經濟仍在起飛期,對於石化、塑膠、紡織原料需求有增無減,石化業者拚擴產、增加產能,卻苦無原料供應,呼籲政府再建石化上游的輕油裂解廠的聲音不斷,於是中油準備在後勁興建台灣的第五套輕油裂解設備,也就是俗稱的五輕計畫。

五輕計畫遭遇楠梓區後勁居民強烈抗爭,最後變成激烈的反五輕運動,當時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夜宿後勁,終於讓五輕順利的投資。用通俗話來說,冰箱擴大了,青菜、蘿蔔的供應量也增加了;但面臨高漲的環保意識,成功推動五輕的代價,是中油與當時經濟部部長蕭萬長承諾撥出十五億元「回饋金」,以及「二十五年後」遷廠的承諾。

這個承諾一開,讓高雄居民更有信心,一九九三年,當時的經濟部部長江丙坤和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在高雄市國賓飯店,承諾大社工業區於二○一八年和五輕一併遷廠。

這是當前台灣石化業發展的三大瓶頸,五輕要遷、大社也要跟著遷、林園不能擴建,都是當年官員開的支票,卻成了今天抗爭的源頭;而高雄大氣爆之後,反對的民眾更有理由要石化業關門。

問題三:石化廠建不成 讓危險管線穿越市區第三個問題,缺乏長遠完整規畫,輕油裂解廠建不成,就開始埋管線。當石化上游原料取得愈來愈困難,爭取進口變成替代的選項,八九年,華運倉儲成立,功用就是扮演進口原料的儲運輸送,搭配進口原料。石化業者開始挖管線,從高雄港一路挖到了仁武、大社,今天肇事的李長榮丙烯管線,就是那時期興建的。

於是,竟然演變成為「冰箱」放港口,「青菜蘿蔔」運進內陸,一條條管線興建穿越高雄市區,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說:「相較於化學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風險,地下管路效益高、安全性也比較高。」這些問題 為何錯失解決良機?

其實今天港區進原料、市區扛風險,加工廠在郊區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二十四年來有三次機會能讓台灣石化業擺脫今天現況,還能升級提高競爭力。

第一次機會是九○年代,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取得六輕投資許可,為平衡中油與台塑體系,中油體系的東帝士集團與中油分別取得推動七輕及八輕,打算選擇一塊靠海土地,將上中下游都整合在一起,提高競爭力。

七輕環評不過、八輕取得土地難其中,七輕由東帝士集團的大東亞石化公司負責,選上台南濱南工業區;八輕則由中油及國喬等中油體系的石化業者為主,成立「八輕籌備處」,由當時國喬石化公司董事長吳春台兼任籌備處主任,投資地點則是人煙稀少、土地面積廣大的屏東台糖南州糖廠。

結果東帝士選上的廠址遇上了黑面琵鷺,環評過不了關;八輕則始終處於土地無法取得的狀態。只有台塑集團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動工,也就是今天的麥寮六輕。

八輕團隊失敗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市場的誘惑。由中油等石化廠組成的八輕團隊,在一九九八年,包括台聚集團、李長榮等業者,另赴中國尋求開闢台灣石化中心的投資,爭取中國石化市場,於是八輕一分為二,成為西進派與本土派,但隨後碰上了政府不開放石化上游赴中國投資,八輕沒了、中國投資也沒戲唱。

第二次機會,二○○二年,台塑集團再度加碼六輕推動擴建工程,當時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決定重新啟動八輕計畫,八輕籌備處復活;然而這樣的模式並沒有取得當年業者全力支持,盼望政府開放中國投資者裹足不前,二代八輕團隊陣容遠不如當年,台聚、李長榮等還是沒加入。

最有機會的國光石化因環保被判出局接著第三次登場,也就是○五年提出的國光石化,由中油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一家公司(國光石化),不再是個別獨立單兵作戰,由中油扮演最大股東,接著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然後是中國人造纖維公司,甚至連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也進場,最小的股東則是和桐化學。

這是非台塑體系石化業者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從屏東南州、雲林離島工業區到彰化大城,堅持了長達六年,國光石化碰到白海豚保育,以及世界各國對於地球暖化議題的重視,國光最終宣告出局。

二十五年快過去了,石化業有機會找一塊完整土地,遠離人群建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模式,但都失去了。

台灣石化業未來如何重生?

這三次機會失去了,反而讓高雄市埋下更多未爆彈。整合機會沒了,只好獨善其身,拚命挖管路進口原料,長期推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沈建全指出,「從林園、中油大林蒲到大寮、仁武、鳥松到大社,過去八年來總共新建了十三條地下管路。」因此五輕一關,石化原料仍然會源源不絕穿越高雄市區到大寮、仁武與大社,這些業者不會受到影響。

短期解方:加強管路檢查 讓產業不因工安停擺沈建全強調,這等於在高雄市的人口稠密區又多埋下十三個未爆彈。然而石化業者說:「沒機會更上一層樓,還是要求生存。」更重要的是,應該趁大氣爆重新思考台灣石化業的重生之路,梁啟源指出,短期加強管路安全檢查,讓石化業繼續運作,避免台灣經濟受到嚴重衝擊。

中期解方:廠區臨海、集中化 危險管線撤出市區中長期,梁啟源建議,目前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洲際碼頭二期工程約二五○公頃土地,中油使用二百公頃、石化下游使用五十公頃,足以建立一個臨海的石化垂直整合體系,梁啟源說,「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靠海邊、集中化,管路不再通過高雄市區。

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更建議,中油應該切割,煉油與石化事業個別獨立出來,以輕油裂解為主的石化事業獨立成為民間公司,並且與中下游業者整合合組新公司。他強調,以目前國際石化市場的競爭狀態,上市的石化公司單一公司就只做單一種產品的模式,很難有國際競爭力。

其二,蔡錫津贊同梁啟源的建議,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石化園區這一帶,正好緊緊相鄰可以互相供應,足以建立年產規模二百萬到二五○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把中下游各石化工廠都整合在一起。但長春人造樹脂總經理蘇士光說,以目前大林蒲的土地來看,面積仍不夠用。

因此將面臨一項大挑戰就是遷村徵地,這又是一個大問題。然而放眼國際,當台灣興建五輕的時候,新加坡石化業仍不如台灣,如今已經成為亞太石化中心、新加坡經濟的大支柱,韓國則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石化強國,蔡錫津說:「中國更兩、三下就把台灣超越了。」眼前之急是集中石化業者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這一帶的西南沿海,原料進出直接用管線,不用再穿越高雄市區到大社、仁武、大寮,而且擁有經濟規模之後,才有足夠資源能夠自主研發,開發高值化的石化產品。蔡錫津說:「如果每家業者都不賺錢,每年怎麼有辦法撥營業額三%到四%的經費投入研發;又說去日本引進高值化的石化原料生產,試問人家如果正在賺錢,怎麼可能授權給你,讓你與他競爭,一定等到不賺錢了,才會放出來給台灣。」長期解方:建立規模經濟 爭取頁岩氣商機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經濟規模提高競爭力,有錢之後才有辦法研發。最後是能與國際頁岩氣開發熱潮接軌,蔡錫津預估,如果中油體系與台塑六輕加起來,乙烯年總產能將達到五百萬到六百萬噸,將有足夠經濟規模收購或爭取頁岩氣資源;不管是直接投資頁岩氣,取得頁岩氣運回台灣加工,或者將生產基地設在國外,將石化上游原料運回台灣加工,都有足夠的條件。

毀滅與重生就在一線之間,三十條人命的慘痛代價,應該讓台灣人重新思考都市與經濟發展的衝突,人不可能再與石化廠當鄰居,高雄市區應該避免危險的石化原料穿梭;但除了要求兌現五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也應該在此刻找出石化業長遠與安全發展的機會,一次解決高雄市民的危機,並創造石化業的生機。

一分鐘看50年石化發展史

──台灣石化產業大事紀

1968年 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內的第一輕油裂解工廠(一輕)開始啟用,1990年關閉。

1973年 十大建設之一的林園石化工業區開始動工,1975年啟用。

1975年 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的二輕啟用,1994年關閉。

1978年 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內的三輕啟用,2012年除役,2013年新三輕啟用。

1984年 高雄林園四輕完工啟用。

1994年 設於高雄後勁的五輕啟用,預計2015年關廠。

1998年 設於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第一期工程完工,並開始營運。

2011年 政府宣佈不再支持國光石化於彰化設八輕廠。

石化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石化上中游主要業者與下游產品

上游

原油 輕油

乙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乙烯(PE)台塑、台聚、亞聚乙二醇(EG)南亞、東聯

下游產品

塑膠袋、牛奶瓶、雞蛋盒、保鮮膜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丙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丙烯(PP)台化、榮化

下游產品

保險桿、布丁盒、食物容器

丁二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ABS

台化、國喬、奇美

下游產品

家電外殼、樂高積木

芳香烴

苯 台化

中游

苯乙烯(SM) 台化、台苯、國喬聚苯乙烯(PS) 台化、台達化、奇美

對二甲苯(PX) 台化

PTA 台化、遠東新

下游產品

保麗龍、泡麵碗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整理:鄧 寧

韓、星、中、日拚石化

台灣該放還是衝?──四國石化產業發展政策韓國 ● 近年來韓國石化產業透過更新工程,提升乙烯產能,逐漸拉開與我國的差距。

● 相對台灣石化產業鏈強調專業分工,因此對於上下游消費形態變化較能掌握。

● 韓國在附加價值較高的石化產品投入,也比我國早;目前高值化石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尚不及大宗石化產品。

新加坡 ● 政府在有限的資源下,積極發展石化業。1999年新加坡推出製造業2000計畫,訂定以裕廊島作為新加坡發展世界級化工業聚落之基地。

● 2012年,新加坡乙烯產能達280萬公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新建100萬噸的乙烯生產設備於2013年完工;殼牌東方石化綜合中心計畫,在2014年擴充20萬公噸的乙烯產能,屆時新加坡乙烯產能將達到400萬噸。新加坡政府希望該國的乙烯產能擴充至600~800萬噸。

中國 ● 在十二五規畫下,中國陸續將13座石化煉油廠產能擴充,這對台灣的石化業者是一大挑戰。

日本 ● 日本石化大廠早已專注開發高科技產品上游的關鍵材料,在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上已具關鍵地位

整理: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