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榮科科技招股書曝奇聞:程序員月薪不足千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5/zNMzA4XzQwMTgzNQ.html

一連串的質疑都阻擋不住榮科科技IPO的腳步,該公司已在去年11月8日成功過會並成功發行1700萬股,很快就將以東北軟件行業新秀的身份登陸深圳創業板。
然 而,記者從其招股書中發現奇聞:作為一家高科技軟件企業,其2008年的人均月薪僅1218元,若扣除高管和高工(高級工程師)的部分,普通程序員的薪酬 將不足千元。但到了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月均薪酬驟然增至6000元,是2010年全年水平的2倍有餘。試問,2008年的低薪酬,公司如何招到上百 位技術人才?讓同行豔羨的、精美無比的招股書,是不是亦做低成本,包裝出來的嫌疑?人均薪酬支出的巨大變化,是否意味著員工人數或者平均工資存在疑問?
記者近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榮科科技2008年的低薪酬水平和當時的人力市場情況也格格不入。
人均薪酬遠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作為一家主要面向東北地區的重點行業用戶提供IT服務的軟件外包企業,榮科科技主營業務為向客戶提供數據中心第三方服務、重點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金融IT外包服務。
不過,作為國內IT行業的後起之秀,榮科科技不僅在搶佔市場上表現出了匪夷所思的能力,盈利能力也強於當地同行「大哥」東軟集團不少,甚至還以遠遠低於當地軟件服務行業薪酬水平,輕鬆實現了規模快速擴張。
根據榮科科技招股書,2008年至2010年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110人、95人、232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員工人數為308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70.78%。
同 時,招股書還顯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160.77萬元、357.33萬元、667.78萬元,2011年 1~6月則高達1129.88萬元。由此推算,榮科科技2008年至2010年的人均用工成本分別為1.46萬元、3.76萬元、2.88萬元,2011 年1~6月則高達3.67萬元。進一步推算,在尚未扣除「五險一金」的情況下,該公司2008年至2010年平均每月薪酬分別為1218元、3134元、 2397元,2011年1~6月則高達6114.07元。
對於2011年1~6月和之前公司人均工資的巨大差異,杭州某高級註冊會計師向記者表示,簡單計算就能發現,榮科科技近年來的人均薪酬支出存在一些差異,員工人數或者平均工資可能存在問題。
但榮科科技招股書對此給出的解釋為:2008年度、2009年度期間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了穩定,2010年度和2011年度1~6月公司期間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主要是由於當年公司人員增長較快,並且相應調整了工資水平,使得職工薪酬支出增長較多。
但這一說法沒有解釋公司遠低於正常水平的低薪酬。
根據上述數據,2008年榮科科技的人均工資非常低,如果剔除8名公司高管,攤薄到這些普通員工層面的人均工資還將更低——只有數百元的月薪,甚至還遠遠不如當地實習生的待遇。
橫 向比較來看,即便將「五險一金」計算在內,榮科科技2008~2010年人均薪酬不僅遠遠低於神州數碼、華勝天成、東軟集團等同行業上市公司,甚至還低於 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來自瀋陽市統計局的信息顯示,2008年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3544元,月均工資2795元。
2008年公司所屬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件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為50858元,月均工資4238元。排名末位的住宿及餐飲行業平均工資為13318元,月均工資1110元。
同時,2010年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41899元,月均工資3492元,榮科科技人均月薪為平均水平的50%。
不 過,從公司披露的2010年董事、監事、高管薪酬可以看到,最高的為公司總經理付永全,年薪12.31萬元,最低的為公司職工代表監事韋潔,年薪僅有 2.49萬元,而對公司銷售業績至關重要的公司銷售總監尹春福年薪也僅為3.79萬元。榮科科技的人力成本真的如此之低嗎?
員工人數存蹊蹺
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瀋陽市信息產業局(現為「瀋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09年5月的瀋陽市軟件服務業發展報告文件也顯示,榮科科技近年來的人均薪酬也與當地軟件服務行業人力成本嚴重背離。
上述報告指出,在面向國家基礎設施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解決方案方面,當地企業主要有東軟集團、奧維通信、北方電腦、昂立信息技術、先鋒集團。
在面向國際市場的服務外包業務方面,截至2008年,瀋陽有軟件外包人員2萬,服務外包企業100餘家,出現了瀋陽新思、大宇宙、共興達、謳立德等一批專業外包企業。
薪酬方面,瀋陽市軟件服務業初級程序員薪酬水平最低的C初級程序員的平均年薪超過4萬元,Java初級程序員平均年薪在4.5萬元左右,而最高的.net初級程序員平均年薪接近5萬元。
昨 日 (2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向瀋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服務業處瞭解榮科科技的相關情況,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在主管當地軟件服務產業 的政府機構網站,記者沒有查到「榮科科技」的任何相關信息,並且在重點企業名單裡也沒用「榮科科技」的蹤影,東軟集團和瀋陽數據中心等同行業競爭對手則赫 然在列。
與此同時,記者還在瀋陽工業大學的一份 《企業對2008應屆生需求表》中發現了榮科科技的蹤影。
根 據瀋陽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披露的一份 《企業對2008應屆生需求表》,位於第16家、擬向該校招聘5位計算機及相關專業應屆生的用人單位 「瀋陽榮科科技有限公司」現身其中,企業性質為民營,企業規模則為「50人以下」。但榮科科技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卻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該公 司員工人數為110人。
榮科科技招股書顯示,公司目前已經由其前身「瀋陽榮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改製為「榮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榮科」正是彼行將上市的「榮科」。
上述高級註冊會計師表示,如果員工人數並沒有招股書中披露的那麼多的話,該公司的平均工資將與當地實際薪酬水平比較接近,但財務方面的其他問題還看不出來。
為了進一步核實應屆生需求表中的相關細節,記者輾轉聯繫上瀋陽工業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一位姓王的老師,其表示,2008年到現在時間有點久遠,對榮科科技記不大清楚。
對於用人單位向該校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流程,王老師則表示,「用人單位要是有應屆生的需求話,就找學校聯繫並提供其營業執照複印件和公司簡介,我們在進行核實確認,在不存在其他問題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正式招聘了。」
對於應屆生需求表中 「公司規模為50人以下」,但招股書卻顯示當時有110人的規模,王老師表示,一般用人單位的公司簡介裡面都會有對應的說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進行簡單的核實。
「來我們學校招聘的單位可多了,我們沒有辦法一家一家地核實,但是我們這邊那幾家主要的大公司,像東軟之類的,給我們打個電話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在瀋陽市內的話,像(榮科科技)這樣的小公司,學生們也無所謂。」王老師對記者進一步指出。
除此之外,王老師還透露,從近幾年就業的情況來看,像榮科科技所披露的人均工資水平(1218元)在計算機專業「估計夠嗆」。
「剛畢業第一年每個月能拿個2500左右就可以,等畢業一、兩年業務熟悉以後能拿個四五千。」王老師還表示,「如果只是學生的實習工資還行,但如果過了實習期,還是給這麼點錢的話,肯定不行。」
昨日下午,記者試圖就瞭解到的情況向榮科科技進行採訪,但該公司聯繫電話要麼無人接聽,要麼被掛斷。截至記者發稿,仍然未能與該公司取得聯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4

慧榮科技拚勁強 五年成4G晶片領先廠 圍堵蘋果 三星仰賴的台灣終極武器

2012-10-22  TWM




慧榮,台灣第一家在那斯達克上市的IC設計公司,從記憶體控制IC跨界做射頻晶片不過短短五年,卻已經是三星在4G LTE射頻晶片的獨家供應商。他們究竟擁有什麼祕密武器,可以收服這家全世界最挑剔的客戶?

撰文‧林宏文、楊卓翰

一家總部位於新竹,員工六百多人的台灣公司,從記憶體控制IC跨界至4G LTE(第四代通訊)射頻晶片才不到五年,就被韓國三星相中,成為開發LTE(長期演進技術)的重要夥伴,還成為三星的獨家晶片供應商,這家公司甚至成為三星、蘋果大戰的決勝關鍵,它就是慧榮科技!

三星在北美的智財權法庭敗訴,但是十月十一日,它卻對蘋果的iPhone 5提出另一場訴訟,控告蘋果侵犯了八項4G LTE專利。為什麼三星敢告蘋果?因為三星在4G LTE的布局比起蘋果還要更早、更完整。而4G技術中重要的一環──射頻收發器委外設計的對象,就是台灣的慧榮。

矽谷精神

打敗聯發科買下韓國公司

「雖然三星在4G LTE射頻晶片有自己的研發團隊,但三星自己的手機,全部都採用慧榮的產品!」慧榮創辦人、總經理苟嘉章自信地說。

慧榮前身Silicon Motion在一九九五年成立,二○○二年與台灣慧亞科技合併改名為慧榮,它曾是快閃記憶體控制IC全球市占第一名,也是台灣第一家在那斯達克掛牌的IC設計公司。而○七年,慧榮決定跨界發展,切入通信領域。

「當時我們已經在行動儲存領域鞏固了市場,所以開始看未來,發現我們缺少了Connectivity(通信連結)。」在全球物色了三十幾家公司後,最後苟嘉章耗資一億美元,買下了韓國行動通訊晶片設計公司FCI。

位於首爾的FCI雖然當時是一家僅有七十多人的小公司,但它們在數位多媒體通訊(DMB)的研發地位領先全球,一度連台灣聯發科都想迎娶。但是「考慮到聯發科與我們的公司文化不同,我們決定拒絕聯發科。」慧榮資深副總裁,也是FCI總經理韓相宇說。

「台灣廠商在4G的發展策略不願意先繳學費,很多都等到今年上半年,技術已經成熟了才肯投入。」資策會行動通訊產業資深分析師翁嘉德說。但苟嘉章不同,他 在創辦慧榮前,曾在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擔任首席工程師。而他從矽谷學到最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在趨勢還沒有成立時,就先投資。」也就是這種願景,讓他與FCI一拍即合。然而, 當他買下FCI時,原本想要發展行動電視晶片,「沒想到數位多媒體通訊之後沒起來,4G還只是剛出現在實驗室裡的新玩具。」苟嘉章大膽地投入,不到一年, 就讓慧榮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在FCI成為慧榮子公司後,快馬加鞭地研發,讓慧榮躋身一流的行動射頻IC廠。當時3G正熱,但三星已經悄悄找上門來,要與慧榮合作4G射頻晶片技術的研發;沒想到,就在這時,慧榮卻陷入了雙重危機。

○九年,因為金融風暴洗牌,慧榮的主力業務記憶體控制IC需求大減;雖然4G LTE的研發與三星合作,慧榮卻掉了三星的記憶體控制晶片大訂單,營收瞬間比上一年減少一半。另一方面,業者指出,4G晶片設計不能只在實驗室研發,還得 先在世界各地的電信營運商做實地測試,光是測試費用就要上百萬美元,「測試不過還得罰錢,燒錢的速度非常快。」本業失利,FCI的研發又不斷燒錢,讓慧榮 光是○九年的淨虧損就達七二○○萬美元(約二十三億新台幣)的歷史新高,等於是賠掉過去三年的總獲利。公司股價也從二十七美元,最低掉到三美元以下,「創業以來,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危機。」苟嘉章嘆氣說。

燒錢危機

韓員工自減薪水度難關

就在最危險的時候,發生一件事,讓苟嘉章決定硬著頭皮撐下去。原來FCI當時的研發進度沒有達到目標,韓相宇經過公司內部全體同意,決定要求「自減薪水四個月」。苟嘉章非常感動:「大家都說韓國人難管,但是他們承諾什麼事,決心比任何人都強,而且會盡全力做到。」「與韓國公司合作,更讓我認知到,我們應脫離台灣思惟,專注做研發。台灣公司常講R&D(研究與發展),但是通常只有發展,沒有研究!」苟嘉章說。在景氣最糟時,慧榮研發經費不減反增,除了4G之外,更跨足嵌入式控制晶片(eMMC),設下年成長三成的目標。

苟嘉章除被FCI的決心感動,也被韓國的團隊精神所震驚。「我九月去韓國參加他們一年一度的公司運動會。雖只是內部運動會,但所有人都很重視,甚至還練習一整年,頒獎時一位女員工講到練習時的辛酸,還感動落淚!」苟嘉章也沒想到,韓國子公司展現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反而成為自己學習的對象。

就這樣台韓攜手研發,慧榮與韓國子公司日夜奮戰下,終於在去年七月,三星推出第一款搭配慧榮晶片的4G手機,比iPhone 5還快了一年。苟嘉章在五年前的投資,終於有了成果。除此之外,eMMC也在去年底量產,讓營收大幅成長,一一年營收達二.二億美元,年增率七○%,比原來設定的目標還高。

一位IC設計業的總經理說,目前聯發科是國內在手機晶片領域做得最好的公司,但其產品定位在中低階市場;而慧榮是少數可以從手機周邊IC供應商,升級切入到最核心的發射器晶片,而且定位是最高檔先進技術的公司,非常不容易。另外,若以毛利率來看,慧榮的毛利率達四八%至五○%,也比聯發科掉至四成左右要高很多。

今年,三星還會推出五款4G手機,都是採用慧榮的射頻晶片。慧榮不走捷徑的逆勢投資,終於換來豐收的果實,這個案例值得正處於關鍵轉型時刻的台灣科技業學習!

慧榮科技

成立時間:1995年

董事長:周邦基

總經理:苟嘉章(圖)

主要業務:行動儲存控制晶片、行動通訊控制晶片資本額:10億50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