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小加是減還是加 左丁山

2009-05-18  AppleDaily






 

摩 根大通中國區總裁李小加盛傳會成為周文耀接班人,成為下任港交所行政總裁。英文報紙稱李小加(Charles Li)為一位well-respected banker,賓架K聽見,幾乎吓一聲,講一句,respected by whom?如此評語,令左丁山急急講一句:「願聞其詳。」但賓架K話:「費事你寫出嚟,唔講咯。」唔講呀?已引起左丁山之好奇心,返到寫字樓立即打幾個電 話探問一番,公關S回報:「有行家講,李小加巴閉過咭片蘇。」左丁山話:「講清楚啲吖。」


公關S話:「副局長以咭片代替入息收入申報,雖然係特權,但蘇副 局長成日見報,入境處一定識得佢,美國英國啲高官都成日利用自己個名辦私事嘅啦。李小加先生就冇乜人識噃,有一次我哋行家辦酒會,賓客排隊入場,公關小姐 要仄名單,問李先生貴姓名,李先生嘅答覆令公關小姐好難做,都係唔講嘞,總之人人都supposedly要認得李先生個樣子。」


原來李小加只在海歸派有 名,本地銀行界識得佢嘅人唔算多,有幸識得呢位未來港交所行政總裁嘅,普遍講法係行政經驗不足,管理經驗缺如,說話能力高明,聽者要識得咀嚼、消化,識得 選擇!一位賓架話,投資銀行家做交易所總裁有前科,就係前美林及前紐約交易所總裁John Thain,此君在高盛由trader(交易員)做起,升至財務總監(CFO),營運總監(COO),管理高盛全球營運,見慣大機構大場面,轉行做紐約交 易所總裁,自然適合。李小加先生呢?在美林及摩根大通只係做過IPO、中國業務,做刁就有經驗,營運與管理就與佢無關。


以後由佢管理交易所,是否只懂管大 刁(deal),日常事務管理方面如何?我哋唔識答。有港交所董事嘅消息,話選聘委員會只提交一個名字畀董事會揀!就係李小加,唔揀佢,就冇o架嘞,如此 做法比較罕見,難道環球招聘之下,只係得一位李小加先生畀獵頭公司睇中?現總裁周文耀係多面手,文武全才,由李小加代替佢之後(唔知道仲有冇古仔講 呢?),相信夏佳理主席要花多啲時間睇埋港交所日常事務至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8

踢爆李小琳供電假局李鵬冚家狂掠水

2006-1-12  NM

前國務院總理李鵬女兒李小琳,挾着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之名,與香港創業板公司慧峯合作,構思把內地電力引進香港,消息於去年初公布後,慧峯股 價被炒作一輪。「橋」唔怕舊,上週三,李小琳又開記者會公布引入南方電網,作為中港電力股東,慧峯又被炒高近一倍;大計背後,似乎李小琳正密密搭棚,在香 港製造「女電王」神話。

李鵬退任人大委員長已近三年,但在國內仍有一定影響力;李鵬家族的子女,過去經常恃着父親權力四出搵水,當中還涉及不少貪污醜聞,實在令外間難以相信,李小琳再度拋出這個紙上談兵的供電計劃的可行性。

最 近毫無動靜的慧峯上週三(四號)忽然停牌,涉及公布對股價敏感消息。當市場正揣測是否旗下中港電力有新發展時,有「女電王」之稱的李小琳,穿上一身黑白套 裝,配以閃亮鑽石頸鍊和Chanel耳環,匆匆在當日下午於灣仔中環廣場的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南方電網入股大計,不過記者會只是短短廿五分鐘,即 草草收場。

新股東南方電網,是中國兩大電網公司之一(另一家為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袁懋振是當年主管電力的李鵬的手下。○四年,已退任委 員長的李鵬與妻子朱琳,在廣州與袁懋振見面,了解南部供電情況。去年十一月,該公司「南方電力交易中心」開幕,李鵬長子李小鵬亦為主禮嘉賓之一,可見兩人 交情之深,亦顯露李鵬仍未完全退下。

本週一,記者來到其位於廣州珠江新城的總部。該大廈高廿層,門外豎立了國旗及印有「南方電網公司」的旗幟,大堂放滿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南方監管局、廣州市人民政府等贈送的大型擺設,如石雕帆船、花瓶和銅鼓等。

本刊向南方電網查詢有關入股中港電力及供電的詳情,其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董事長袁懋振「沒時間,不方便」接受訪問。這間佔中港電力三成半股權的股東,表現十分迴避,與記者會上的李小琳一臉馬到功成的自信,相差甚遠。

股價狂升主席迴避

一 直任中港電力發言人角色的慧峯主席潘國濂,今次沒有出席記者會,全程由李小琳獨撐。上週五記者就此事往其信德中心西座的寫字樓向他查詢時,他帶點酸溜溜的 答:「關於呢件事(中港電力),有咩你去問李小琳……佢哋先係大股。」明顯跟他去年三月意氣風發回應「(再做電)心情好興奮」時兩個模樣。

慧峯雖然佔細股,但翌日復牌後,即狂颷最高超過一倍,由停牌前收報的三角四仙,彈升至最高達七角,收市則報六角二仙,勁升八成三,成交金額亦由百幾萬激增至三千九百多萬。但慧峯被炒作一天後迅速回落,截至本週二股價大幅下挫兩成六,收市報四毫六。

然而,李小琳當日侃侃而談落實南方電網入股,又說已與部分鄰近深圳的新界非住宅用戶落實供電協議,更誇口最快今年上半年可以供電,並估計前期投資逾億元等,可惜鴻圖大計就如炒高股價般曇花一現,因為中港電力的計劃,根本十劃未有一撇。

中 港電力今次與去年三月時的輸電供港計劃公布時間,都剛夾啱政府的電力市場未來發展報告出台前後,看似與香港政府眉來眼去,有利政府增加與中電及港燈就利潤 協議談判的籌碼,亦顯得中港電力有政府撐腰。但近日政府官員頻頻出手,看似要與中港電力劃清界線: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翌日即回應指從未收過其具體 申請,早期更曾說廣東省仍缺電、短期內供電來港不切實際;至上週六,該局副秘書長李達志出席電台節目時又再強調:「短期內地要大量、可靠地輸電來港,未必 做得到。」

一億搞供電

一位前中電工程師亦指出,就算技術上的工程可於半年內做妥,但現時仍未向政府申請,半年內一定不能供 電:「電力工程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例如高架電纜之間的小電塔,要向政府攞地,若果佢哋揀鋪海底電纜又要挖河床,呢啲都有排同政府傾……就算申請支電杆有時 都要八、九個月啦,半年一定唔得!」

至於前期工程通常包括計劃圖則、地基處理、豎立電杆、準備電纜電線等物料,港深兩地要作出配合,他亦估計一億港元並不足夠。

根據中電及港燈年報,兩電總資產合共超過一千億港元,當中,電網估值至少佔六成,即是六百億,可見鋪設電網十分昂貴。理工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林本利說:「如果用一億元鋪網,即係話大概服務一萬個市民咯,規模相當之細。」

事實上,李小琳由始至終對發電源頭、電力的運輸方法等,全部沒有具體說明,而投資金額亦一時一樣。去年三月時潘國濂曾說項目投資額達十億,現在李小琳只說初步逾億元,一年之間投資額大縮水。

女電王鍾情名牌

雖然未有成績,但李小琳已成功為自己炮製「女電王」形象。四十五歲的她愛打扮,每次露面均佩戴鑽石或珍珠飾,而且件件名牌,Chanel是她最愛。作風與她父母一樣,浮誇奢華。

她 排行第二,有一兄一弟,丈夫劉智源,還有十四歲女兒。她在香港報住的,除中國電力位於中環廣場的辦公室外,就只有位於大坑道一號的中國電力員工宿舍,十分 神秘。但她不時會出現於金鐘太古廣場名店。李小琳近年在香港金融市場興風作浪。○四年底,帶領中國電力在香港上市,掀起認購熱潮,超額近三百倍,公司掛牌 當日,風頭更力壓同日上市的和記電訊國際主席霍建寧。

揚言在三年內將盈利翻一番的中國電力,上市後一直動作多多,但她的拍檔,負面新聞不少。去年九月,她與大陸演唱會之父「Ba叔」陳達志等人埋堆,以近五千萬元,購入其上市公司中科環保電力百分之五點四的股權。這間公司聲稱在東莞的發電廠,可以「垃圾」來發電,在九七年獲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女兒王京京入股,而該交易差點令李小琳老貓燒鬚。

騎呢生意拍檔

事關中國電力入股消息公布一個月後,中科環保執行董事陳達志及主席韓明光,因涉嫌非法挪用上市資金被廉署拘捕。此事轟動中港兩地。由於事發剛好在中國電力認購中科環保股份截止的前一日,李小琳馬上停止交易,即時抽身,與「Ba叔」劃清界線。

至 於潘國濂,因他早年出任中電首位華人總經理,而與主理中國電力的李鵬認識。九一年潘國濂離開中電後,曾任土地發展公司主席,其間批出九龍城衙前圍村重建項 目予長實,卻被踢爆沒有申報與李嘉誠合作投資的珠海市高欄島發電廠計劃;又被揭以低於市價,買入長實旗下壽山村道豪宅怡禮苑,誠信被質疑。之後曾任立法局 議員,但無復當年勇,直至○三年他與兒子潘樹人名下的耀亞國際,投得舉辦維港巨星匯,結果又劣評如潮。

○二年潘國濂將主要業務只有出版中文版的《新聞週刊》和《科技雜誌》的奀豬公司,在創業板上市。上市至今公司連年蝕錢,三年累積虧蝕八千六百萬,去年更出現股東資金虧損一千一百三十萬。

李 小琳以退休領導人之女的身份在中、港兩地電力指指點點,都是靠其父李鵬的餘威,事關李鵬是周恩來及鄧穎超的養子,胡、溫上場,仍有幾分薄面給他。本月八 日,年屆七十七歲的李鵬仍然著書立說,出版了《立法與監督——李鵬人大日誌》,這是退休領導極罕有之舉,意味着他仍有一定地位。

年前因涉及 五億期貨詐騙案而避走新加坡的李鵬幼子李小勇,最近亦重回大陸,他在深圳高爾夫球俱樂部擁有一獨立屋。上星期六早上,記者往此採訪,工人表示:「李小勇及 葉小燕住在這裡,已經起了床,正在屋裡。」記者要求見李小勇,工人馬上走進屋內通傳。一會兒,走出一個自稱李先生的中年男人,說李氏夫婦正在國外,很少在 這住,便打發記者離開。

借父之名四出搵水

三年前,李小勇投得廣州中山七路一爛尾盤發展,並四出找地產商投資。一名曾被李小勇 邀請作投資的大陸地產商說:「要投資十幾億,佢都無錢,唔好搞我。」現時這幅地仍是爛地一幅,未見動工。李小勇在香港持有兩個分別位於會景閣及陽明山莊的 單位,市值約三千四百多萬。而他的太太葉小燕還成為香港冰上曲棍球協會擔保人。

而李鵬掌權期間,李家曾鬧出不少貪污醜聞。長子李小鵬掌舵的華能集團,更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之一,與中國電力母公司中電投,同屬中國五大電力集團。

一 九九六年,國家審計署曾揭發一筆政府資金,非法轉到李小鵬控制的華能財務公司,涉資六千五百萬人民幣。另外,○二年,被視為李鵬親信的前國家電力公司總經 理高嚴,因涉嫌貪污,棄官潛逃,至今仍下落不明,當時李小鵬為公司副總經理,是高嚴的副手。○四年,國家審計署再次炮轟國家電力公司前任領導人決策失誤, 造成高達七十八億元的損失。

南方電網小檔案

公司背景:南方電網是根據02年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文件,將廣東省、海南省和國家電網公司在廣西、貴州、雲南所屬電網資產為基礎,重組而成的國有企業。此後,南方電網與國家電網兩家國企分別掌管中國南、北電網營運。

經營範圍:服務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海南五省;負責投資、建設、經營區域電網及電力購銷業務。04年9月起,亦有向越南售電。

規模:截至05年6月底,公司資產總值為人民幣$2,538億,職工總數13萬人。

營運狀況:05年售電3,480億度(為中電加港燈香港售電量之9倍),較去年增長12.9%。另外,南方電網有向本港中華電力公司買電;05年1-9月,已購入24.63億度,比去年同期的11.36億度,增加85.6%。

潘國濂靠吹搵錢

慧 峯主席潘國濂在去年中港電力宣布組成後兩星期,已率先把慧峯旗下持有中港電力三成股權的「海岸電力」,當中的兩成權益,售予科威特前石油及財政大臣 Sheikh Ali Khalifa Athbi Al Sabah,成功為公司套現千九萬。據港交所資料顯示,Khalifa為董事之一的Bahraih Middle East Bank (E.C.)在慧峯未上市前已一直持有百分之五點零七股份,但去年三月亦趁慧峯股價最高位一元多減持四百五十萬股,套現四百五十多萬,潘氏的中東朋友也已 先賺一筆。

六月時,市場忽然傳出中港電力有意引入南方電網,股價又再炒上至逾五角,潘國濂蟄伏至此才出貨,以五角八仙減持四千萬股,二千三百萬袋袋平安。足以證明純粹靠吹出鴻圖大計,已可在股市搵真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1

中環在線:港交所送股李小加過肥年 李華華



2010-12-15  AD


 

如果話港交所(388)係良心僱主,相信冇乜人會反對。淨係睇佢點善待執行董事兼CEO李小加(圖)就知。

港交所噚日公佈,根據僱員股份獎勵計劃,董事會議決撥720萬港銀出嚟,買入港交所股本中每股1蚊嘅股份,用嚟獎授李小加,咁佢咪可以過肥年囉!

另 外,董事會亦撥出1.141億,買股份以獎授入選僱員(唔包括李小加),其中3,000萬乃係預留畀2011年新聘人員,而撥款額當中嘅9,130萬,喺 市場購買股份獎授畀117名僱員(包括李小加),按噚日港交所收市價每股183.2蚊計,可以按完整手數買入最多498,300股,佔港交所已發行嘅股本 約0.05%……

所以話,打工都講命水,好似小加兄咁,今年初先上任,前幾個月獲授股900萬,轉頭又有長期獎勵,就算再嘔多幾封萬言書出嚟,都仲係字字千金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1

從鑽油工人到全球證券之王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未知的風險是成功的養分


2011-1-31  TWM




香港交易所擠下紐約、倫敦證交所,成為全球IPO冠軍!帶領港交所創下空前佳績的,是被香港人拿著放大鏡檢視的北京人李小加,從一名石油工人到港交所總裁,他憑著什麼樣的精神改變自己的命運?未來,他將如何改變香港的命運?

撰文‧楊卓翰

香港五星級飯店內齊聚來自各國的媒體記者,一位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的中年西裝男身上不斷閃爍著鎂光燈,他就是在二○一○年,奪下全球證交所IPO(首次公開發行)公司數量冠軍的香港證交所總裁李小加。

從沒鞋穿的石油工人,到港交所總裁,他花了三十三年;從港交所到全球證券之王,他只花了一年。他不怕冒險、無畏爭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是沒有風險的!」他要的東西一定要得到,這就是李小加。

唯一的策略是,大膽改變!

一場金融風暴,不僅衝擊各國經濟,也打亂了全球證交所的排名,身為中國市場的門戶,港交所去年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去 年十二月,全球最大的礦產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在香港以HDR(預託證券)方式掛牌,總市值一.三七兆港元,讓港交所又追上紐約、東京股市一 大步。不止是已掛牌的淡水河谷、美邦保險(AIA),如PRADA、麥當勞這些跨國企業,今年也將陸續於香港上市。一瞬間,香港變成國際企業最熱門的上市 地點。

去年一整年,全球各上市公司在香港集資總額是八五五○億港元(三.八兆元台幣),不但創下港交所三十年來的最高紀錄,其IPO總額更是紐約、倫敦證交所加起來都比不過的史上巨量。香港上市公司總市值,則從○九年的第七名前進到第五名,達二.七兆美元。

香 港證交所取代紐約、倫敦股市,成為跨國公司爭相上市的地方,這位一口京片子的五十歲北京人,是爆發力的核心。去年一月正式接下證交所總裁的重擔,李小加唯 一的策略就是,「大膽改變!」他不但推動延長港交所的交易時間、更換交易系統,更誓言在一一年完成人民證券在香港上市。上任第一天起,他就如此急迫地出 手,因為他知道上海、深圳正在後面追趕;為了增加競爭力,他甚至縮短港交所中午暫停交易的午休二小時,引起香港銀行家、交易員強烈反彈,但他還是堅持推行 到底。

○七年,有八五%的香港上市企業是從中國來。在一○年內,他迅速拓展認可上市的國家,包括巴西、義大利、日本等;並簡化上市規定,讓 淡水河谷、PRADA等企業有辦法到港掛牌。一○年中國IPO的集資額降至五○%,國際企業則增至四五%,募資額也增加至四四五○億港元,是台灣交易所的 四十多倍。

李小加不畏爭議地大動作,是因為他知道,不改變、不冒險,人生就會是一潭死水。

三十四年前,現今光鮮亮麗的李小加還是一名挖石油的少年,「我生在北京,長在甘肅,沒上過高中,初中畢業就去了石油技校,做了四年石油工人!」李小加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透露成長過程不為人知的辛苦。

李 小加出生在動亂的年代。一九七五年中學畢業時,是文化大革命的末期。那時候,中國青年還得要下鄉勞動;就如同當時千千萬萬下鄉勞動的青年一樣,十六歲的李 小加被派到中國最早的海上石油鑽油平台——渤海油田工作,平台上一個小房間擠了十四名年紀相仿的少年,每天餐風宿露照顧簡陋的挖油機具。

李 小加接受中國電視節目「財富人生」訪問時回想當時經驗。在海上油井工作是拿生命搏鬥的,「塔其實也不算塔,是用破鐵皮蓋起來的架子。大風大浪的時候,整座 塔都在晃。」七九年,渤海一號鑽井平台曾發生了樁腳折斷事故。再三個月後,渤海二號翻沉,死亡七十二人。「就是發生在我們那油田,我們那班也死了很多 人。」如果要我們繳學費 就不用回應了雖然當石油工人有薪水、吃飯不用錢,一年還能發一雙新皮鞋,但李小加並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下工後他唯一娛樂就是抱著收音機聽 英文廣播,架構好自己的英語底子,更重要的,是對外面世界的想望。「我的英文就是在那時候練的。」他說。

靠著苦讀,這名石油工人終於考上廈 門大學外文系,改變自己的人生。畢業後,他被分派到《中國日報》當英文記者。「那時的生活是一條線的,上大學後一切國家都幫你安排好了。」但李小加看得更 遠,認為要有更高的學位,才有辦法在事業上發展。他決定冒險放手一搏,申請美國的新聞學研究所。

李小加走上國際舞台的第一個冒險,就是他幫 自己和大學認識的妻子寫的研究所申請信。「我寫的很清楚,如果要我們繳學費,就不用回應了,我也沒錢。」拿著「收費免談」的申請信函來賭出國夢,不是一般 人做得出來的。李小加解釋了當時的決策,他說,每項選擇都是交易,你要獲得A,就要放棄B。「世上沒有選擇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他微笑著說。

美 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大學回應他的冒險,同意給夫妻一人一份獎學金。剛到美國時,他和妻子口袋裡只有四十五美元,兩人靠在餐廳洗盤子打工完成學業,在當地報社 開始工作。但兩年後,他發現新聞工作賺得不多,且中國人在美國新聞界打不進核心。在經濟壓力下,他起了第二次冒險的念頭,決定轉往法律界。

說 改變就改變,李小加馬上報考美國一流的法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蘭道.愛德華(Randle Edwards)看到他的考試成績,又有阿拉巴馬大學的強力背書,決定邀他來哥大。沒想到,李小加因為沒錢繳學費,而拒絕了他,「請他來學校和我面談,還 要等他坐一天的火車,因為他沒錢買飛機票。」李小加給愛德華的印象相當幹練,「他會很有耐心地聽你把話講完,然後很快地回答。而且非常、非常聰明。」長談 之後,愛德華當天就為李小加開了一個獎學金名額,讓他能夠就讀哥大。李小加也不負教授的賞識,出國六年,一次都沒有回國見父母,只靠一股拚勁,在沒有任何 法律背景下拿到博士學位。

畢業後,他先後進入達維和布朗伍德法律事務所,處理中國證券在美發行事務。而首位客戶就是中國財政部。當時,中國 主權債第一次全球發行,這是他第一次對中國金融的接觸,也寫下了他和中國金融界的不解之緣。剛好布朗伍德是美林的合作夥伴,美林因此相中了李小加,請他到 旗下中國部工作。

當時是一九九四年,中國的金融業根本還沒成形,美林和高盛、大摩都在中國剛起步,因為資本管制的關係,市場都不大。李小加 在當時就從中國在海外上市的力道中,看到了中國金融業的機會,進而從法律界加入美林證券中國區業務。如果沒有冒險家一般的精神,在中國經濟還沒有起飛時就 回到中國卡位,李小加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回中國五年後,他在美林擔任中國區總裁。他在美林屢建戰功,中海油、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公司,都是由他經手上市。○三年,李小加接到獵人頭公司的電話,摩根大通請他擔任中國區總裁。

港交所關起來不幹 什麼風險都沒有啦李小加說,「在摩根大通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做到中國第一。」○六年六月,在李小加手上,摩根大通在中、港股市交易金額超過十九億美元,首度擊敗花旗成為中國第一大證券集團,他奪下人生另一個第一。

○九年六月又接到獵人頭公司電話時,他的年薪已超過一億港元(約四.五億台幣)。而這通電話,就是港交所邀請他面試的電話。

不 久,港交所前任總裁周耀文宣布卸任,李小加成為接班人。香港資深媒體人羅綺萍指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她說,「香港正在被上海取代其金融中心地位的恐懼之中, 而李小加又是港交所第一位中國背景的港交所總裁,反彈的聲浪自然很大??,大家都說我們要被中國給接收了。」甚至有媒體以「政治任命」來形容這次的人事安 排,「接下這一棒,李小加就是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冒大險。」媒體指出。

就如之前的選擇一般,李小加還是決定接受人生未知的挑戰,他成為第一位出任港交所總裁的中國內地人。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來接收香港證交所,李小加想盡方法提升港交所的競爭力,甚至不惜冒人民幣熱錢淹沒香港、重演金融泡沫危險,開放人民幣計價證券IPO,搶當人民幣國際化的灘頭堡,就是要讓港交所站上全球第一。

在港交所的簡報會場,記者們不斷針對開放人民幣工具交易,加上國際熱錢的湧進,是否會造成香港被大量的人民幣淹沒,導致資本泡沫化的風險提問。李小加最後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你要沒風險,我就把港交所關起來不幹,什麼風險都沒有啦!」台下一片靜默,這就是李小加。

如果沒有冒險改變,如今他可能只是一名平凡的石油工人;不甘於現狀,在每一階段挑戰人生未知的風險,李小加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影響香港未來十年發展的關鍵人物!

李小加

出生:1961年

現職: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經歷:中油海石油工人、記者、

美林證券、摩根大通中國

區總裁

學歷:廈門大學外文系、阿拉巴

馬大學新聞學碩士、哥倫

比亞大學法學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0

踢爆李小琳供電假局李鵬冚家狂掠水

2006-1-12  NM




前國務院總理李鵬女兒李小琳,挾着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之名,與香港創業板公司慧峯合作,構思把內地電力引進香港,消息於去年初公布後,慧峯股價被炒作一輪。「橋」唔怕舊,上週三,李小琳又開記者會公布引入南方電網,作為中港電力股東,慧峯又被炒高近一倍;大計背後,似乎李小琳正密密搭棚,在香港製造「女電王」神話。

李鵬退任人大委員長已近三年,但在國內仍有一定影響力;李鵬家族的子女,過去經常恃着父親權力四出搵水,當中還涉及不少貪污醜聞,實在令外間難以相信,李小琳再度拋出這個紙上談兵的供電計劃的可行性。

最 近毫無動靜的慧峯上週三(四號)忽然停牌,涉及公布對股價敏感消息。當市場正揣測是否旗下中港電力有新發展時,有「女電王」之稱的李小琳,穿上一身黑白套 裝,配以閃亮鑽石頸鍊和Chanel耳環,匆匆在當日下午於灣仔中環廣場的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南方電網入股大計,不過記者會只是短短廿五分鐘,即 草草收場。

新股東南方電網,是中國兩大電網公司之一(另一家為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袁懋振是當年主管電力的李鵬的手下。○四年,已退任委員長的李鵬與妻子朱琳,在廣州與袁懋振見面,了解南部供電情況。去年十一月,該公司「南方電力交易中心」開幕,李鵬長子李小鵬亦為主禮嘉賓之一,可見兩人交情之深,亦顯露李鵬仍未完全退下。

本週一,記者來到其位於廣州珠江新城的總部。該大廈高廿層,門外豎立了國旗及印有「南方電網公司」的旗幟,大堂放滿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南方監管局、廣州市人民政府等贈送的大型擺設,如石雕帆船、花瓶和銅鼓等。

本刊向南方電網查詢有關入股中港電力及供電的詳情,其新聞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董事長袁懋振「沒時間,不方便」接受訪問。這間佔中港電力三成半股權的股東,表現十分迴避,與記者會上的李小琳一臉馬到功成的自信,相差甚遠。

股價狂升主席迴避

一 直任中港電力發言人角色的慧峯主席潘國濂,今次沒有出席記者會,全程由李小琳獨撐。上週五記者就此事往其信德中心西座的寫字樓向他查詢時,他帶點酸溜溜的 答:「關於呢件事(中港電力),有咩你去問李小琳……佢哋先係大股。」明顯跟他去年三月意氣風發回應「(再做電)心情好興奮」時兩個模樣。

慧峯雖然佔細股,但翌日復牌後,即狂颷最高超過一倍,由停牌前收報的三角四仙,彈升至最高達七角,收市則報六角二仙,勁升八成三,成交金額亦由百幾萬激增至三千九百多萬。但慧峯被炒作一天後迅速回落,截至本週二股價大幅下挫兩成六,收市報四毫六。

然而,李小琳當日侃侃而談落實南方電網入股,又說已與部分鄰近深圳的新界非住宅用戶落實供電協議,更誇口最快今年上半年可以供電,並估計前期投資逾億元等,可惜鴻圖大計就如炒高股價般曇花一現,因為中港電力的計劃,根本十劃未有一撇。

中 港電力今次與去年三月時的輸電供港計劃公布時間,都剛夾啱政府的電力市場未來發展報告出台前後,看似與香港政府眉來眼去,有利政府增加與中電及港燈就利潤 協議談判的籌碼,亦顯得中港電力有政府撐腰。但近日政府官員頻頻出手,看似要與中港電力劃清界線: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翌日即回應指從未收過其具體 申請,早期更曾說廣東省仍缺電、短期內供電來港不切實際;至上週六,該局副秘書長李達志出席電台節目時又再強調:「短期內地要大量、可靠地輸電來港,未必 做得到。」

一億搞供電

一位前中電工程師亦指出,就算技術上的工程可於半年內做妥,但現時仍未向政府申請,半年內一定不能供 電:「電力工程涉及多個政府部門,例如高架電纜之間的小電塔,要向政府攞地,若果佢哋揀鋪海底電纜又要挖河床,呢啲都有排同政府傾……就算申請支電杆有時 都要八、九個月啦,半年一定唔得!」

至於前期工程通常包括計劃圖則、地基處理、豎立電杆、準備電纜電線等物料,港深兩地要作出配合,他亦估計一億港元並不足夠。

根據中電及港燈年報,兩電總資產合共超過一千億港元,當中,電網估值至少佔六成,即是六百億,可見鋪設電網十分昂貴。理工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林本利說:「如果用一億元鋪網,即係話大概服務一萬個市民咯,規模相當之細。」

事實上,李小琳由始至終對發電源頭、電力的運輸方法等,全部沒有具體說明,而投資金額亦一時一樣。去年三月時潘國濂曾說項目投資額達十億,現在李小琳只說初步逾億元,一年之間投資額大縮水。

女電王鍾情名牌

雖然未有成績,但李小琳已成功為自己炮製「女電王」形象。四十五歲的她愛打扮,每次露面均佩戴鑽石或珍珠飾,而且件件名牌,Chanel是她最愛。作風與她父母一樣,浮誇奢華。

她排行第二,有一兄一弟,丈夫劉智源,還有十四歲女兒。她在香港報住的,除中國電力位於中環廣場的辦公室外,就只有位於大坑道一號的中國電力員工宿舍,十分神秘。但她不時會出現於金鐘太古廣場名店。李小琳近年在香港金融市場興風作浪。○四年底,帶領中國電力在香港上市,掀起認購熱潮,超額近三百倍,公司掛牌當日,風頭更力壓同日上市的和記電訊國際主席霍建寧。

揚言在三年內將盈利翻一番的中國電力,上市後一直動作多多,但她的拍檔,負面新聞不少。去年九月,她與大陸演唱會之父「Ba叔」陳達志等人埋堆,以近五千萬元,購入其上市公司中科環保電力百分之五點四的股權。這間公司聲稱在東莞的發電廠,可以「垃圾」來發電,在九七年獲中信集團董事長王軍女兒王京京入股,而該交易差點令李小琳老貓燒鬚。

騎呢生意拍檔

事關中國電力入股消息公布一個月後,中科環保執行董事陳達志及主席韓明光,因涉嫌非法挪用上市資金被廉署拘捕。此事轟動中港兩地。由於事發剛好在中國電力認購中科環保股份截止的前一日,李小琳馬上停止交易,即時抽身,與「Ba叔」劃清界線。

至於潘國濂,因他早年出任中電首位華人總經理,而與主理中國電力的李鵬認識。九一年潘國濂離開中電後,曾任土地發展公司主 席,其間批出九龍城衙前圍村重建項目予長實,卻被踢爆沒有申報與李嘉誠合作投資的珠海市高欄島發電廠計劃;又被揭以低於市價,買入長實旗下壽山村道豪宅怡 禮苑,誠信被質疑。之後曾任立法局議員,但無復當年勇,直至○三年他與兒子潘樹人名下的耀亞國際,投得舉辦維港巨星匯,結果又劣評如潮。

○二年潘國濂將主要業務只有出版中文版的《新聞週刊》和《科技雜誌》的奀豬公司,在創業板上市上市至今公司連年蝕錢,三年累積虧蝕八千六百萬,去年更出現股東資金虧損一千一百三十萬。

李 小琳以退休領導人之女的身份在中、港兩地電力指指點點,都是靠其父李鵬的餘威,事關李鵬是周恩來及鄧穎超的養子,胡、溫上場,仍有幾分薄面給他。本月八 日,年屆七十七歲的李鵬仍然著書立說,出版了《立法與監督——李鵬人大日誌》,這是退休領導極罕有之舉,意味着他仍有一定地位。

年前因涉及 五億期貨詐騙案而避走新加坡的李鵬幼子李小勇,最近亦重回大陸,他在深圳高爾夫球俱樂部擁有一獨立屋。上星期六早上,記者往此採訪,工人表示:「李小勇及 葉小燕住在這裡,已經起了床,正在屋裡。」記者要求見李小勇,工人馬上走進屋內通傳。一會兒,走出一個自稱李先生的中年男人,說李氏夫婦正在國外,很少在 這住,便打發記者離開。

借父之名四出搵水

三年前,李小勇投得廣州中山七路一爛尾盤發展,並四出找地產商投資。一名曾被李小勇 邀請作投資的大陸地產商說:「要投資十幾億,佢都無錢,唔好搞我。」現時這幅地仍是爛地一幅,未見動工。李小勇在香港持有兩個分別位於會景閣及陽明山莊的 單位,市值約三千四百多萬。而他的太太葉小燕還成為香港冰上曲棍球協會擔保人。

而李鵬掌權期間,李家曾鬧出不少貪污醜聞。長子李小鵬掌舵的華能集團,更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之一,與中國電力母公司中電投,同屬中國五大電力集團。

一九九六年,國家審計署曾揭發一筆政府資金,非法轉到李小鵬控制的華能財務公司,涉資六千五百萬人民幣。另外,○二年,被視為李鵬親信的前國家電力公司總經理高嚴,因涉嫌貪污,棄官潛逃,至今仍下落不明,當時李小鵬為公司副總經理,是高嚴的副手。○四年,國家審計署再次炮轟國家電力公司前任領導人決策失誤,造成高達七十八億元的損失。

南方電網小檔案

公司背景:南方電網是根據02年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文件,將廣東省、海南省和國家電網公司在廣西、貴州、雲南所屬電網資產為基礎,重組而成的國有企業。此後,南方電網與國家電網兩家國企分別掌管中國南、北電網營運。

經營範圍:服務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海南五省;負責投資、建設、經營區域電網及電力購銷業務。04年9月起,亦有向越南售電。

規模:截至05年6月底,公司資產總值為人民幣$2,538億,職工總數13萬人。

營運狀況:05年售電3,480億度(為中電加港燈香港售電量之9倍),較去年增長12.9%。另外,南方電網有向本港中華電力公司買電;05年1-9月,已購入24.63億度,比去年同期的11.36億度,增加85.6%。

潘國濂靠吹搵錢

慧峯主席潘國濂在去年中港電力宣布組成後兩星期,已率先把慧峯旗下持有中港電力三成股權的「海岸電力」,當中的兩成權益,售予科威特前石油及財政大臣Sheikh Ali Khalifa Athbi Al Sabah,成功為公司套現千九萬。據港交所資料顯示,Khalifa為董事之一的Bahraih Middle East Bank (E.C.)在慧峯未上市前已一直持有百分之五點零七股份,但去年三月亦趁慧峯股價最高位一元多減持四百五十萬股,套現四百五十多萬,潘氏的中東朋友也已先賺一筆。

六月時,市場忽然傳出中港電力有意引入南方電網,股價又再炒上至逾五角,潘國濂蟄伏至此才出貨,以五角八仙減持四千萬股,二千三百萬袋袋平安。足以證明純粹靠吹出鴻圖大計,已可在股市搵真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8

中環在線:任由大行唱淡港交所李小加唔小家 李華華

2011-6-22  AD




 

港交所(388)噚日搞酒會賀成立11周年,唔使問,梗係各路財金精英嘅畀面派對喇!不過,喺派對前夕,港交所俾高盛、大摩兩間大行連環唱淡兼降級,所以華華成班行家一見到主人家、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算幾唔啱聽都好,都要問下佢點睇。

而兩杯到肚飲到面紅紅嘅小加就話:「唔緊要!」,似乎並未俾大行狙擊到喎!

11周年畀面派對猛人雲集

除咗好豁達唔介意俾大行唱淡,小加仲寸番兩間大行:「佢鍾意叫買咪買,鍾意叫賣咪賣,香港喺自由市場嚟o架嘛,呢個亦都喺香港嘅好處!」睇得開之餘,仲借機宣傳下個market,小加果然EQ高兼唔小家!

講番個酒會,財爺曾俊華、財庫局局長陳家強、證監會主席方正、中策(235)主席馬時亨等猛人都有現身,就連稀客銀娛(027)主席呂志和、遠東發展集團主席邱德根都有捧場。

之 不過,場面墟冚唔等於有好多人肯講嘢,由於個個都口密,所以到酒會尾聲,財庫局副局長梁鳳儀準備走人嗰陣,傳媒即刻追住佢「癡纏」一番,由商業信託上市、 人民幣發展,到小QFII同ETF,總之咩都問一餐;可憐梁副局長本來想搵公關擋駕,點知連啲公關都閃埋……唔知返到去,有無人會俾副局長抦呢?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6

李小加:直面「期中考」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2515&time=2011-07-22&cl=115&page=all

「要改革就要做好當孤兒的準備」
財新《新世紀》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記者 劉衛

 

  從投資銀行家轉型香港交易所(00388.HK)掌門人,有著國際經驗、內地背景,50歲的李小加走過了任期的一半。不過,最近他有點「水土不服」。

李小加,2010年1月16日正式接任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張小禹/CFP


  過去一年,這位港交所總裁消瘦了14斤。他自稱瘦身與工作無關,只是運動量的增加,但並不諱言自接掌港交所後,精神壓力比以前在投資銀行大很多:「以前在投行做的時候沒有那麼多重大的決策要做,而且影響範圍也沒這麼大。」

  李小加上任以來,致力將港交所未來的定位和發展,納入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戰略中,並且接連推出多項改革措施。但任期過半,稱道者寥寥,卻迎來香港本地經紀團體的反對質疑。

  代表香港金融界的立法議員詹培忠對財新《新世紀》直陳,在公開場合稱自己為香港本地人的李小加,並不熟悉本地券商環境,「任何措施都要顧及和平衡各方利益,如果改革推行急速的話,甚至會導致各方仇視,製造社會甚至金融動盪。」

  「我從來沒有想做廣受歡迎的人物。」處於輿論浪尖上的李小加,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辦公室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說。他身著淺藍色的襯衣、綠色領帶,神采奕奕,只是兩鬢略顯凌亂。

  李小加顯然知道,港交所推動的諸多改革,不會在短期內顯示出成效。堅持長線設計,則是港交所作為遊戲規則設計者和監管者的勇氣。但這將完全不同 於他在投行時期以項目成敗為評判的境況,無論改革的長期指向,還是中短期的成本轉嫁、步驟管理,他都將接受市場各方經年質疑和檢驗。

「鴻門宴」

  7月13日中午,上百名來自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的證券從業員,在位於香港中環的港交所大堂門外公開抗議。示威者高舉「反對隱名交易」「假諮詢」等白牌,大呼「烏龜下台」等口號,氣氛緊張。

  西裝革履的李小加步出港交所「應戰」,甫到場即被示威者重重包圍。他雙手接過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王國安的抗議信,並與在場人士逐一握手。「我會仔細研究抗議信的內容,有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談。」李小加用普通話說。

  這是近年來最大型的一次抗議港交所的示威。過去一年多,圍繞有關港交所提出的數項改革,包括延長交易時間、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間、實行隱牌交易及恢復收市競價時段等系列改革措施的反對呼聲,不絕於耳。

  當日晚上7點半,由詹培忠牽線,李小加與香港七大華資經紀協會進行晚宴。宴會廳裡擺下一張每邊設九個座位的四邊桌,每個座位前擺上討論事項的大綱。

  詹培忠早早到場,等待雙方入場。一方是來自香港七大經紀團體代表的25名證券人士,其中包括當日參與抗議示威的王國安,來自中資券商的代表——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閻峰,海通國際(00665.HK)行政總裁林湧,華資券商代表——金利豐集團行政總裁朱李月 華以及英皇證券(00717.HK)董事總經理楊玳詩等。

  港交所則派出10人應對,除了李小加,還有交易科主管戴志堅、人民幣產品專責小組主管陳秉強等,負責力推港交所的各項改革。

  李入席前,先與各證券人士打招呼,經過王國安身邊時,則笑著拍拍王的肩膀,隨後入席。據與會者回憶,李一坐下來就說「你們個個都是老闆」,接著又說,「我其實很多不懂,我來後,都是依照港交所的政策做,每個部門都有計劃」,「其實很多措施都是諮詢階段,未必實行」。

  當日晚宴上,各人就港交所一連串改革表達意見,每名與會人士輪流發表五分鐘意見,最後再由李小加作總結。

  這是李小加上任以來第七次與華資經紀飯聚了。這次飯宴被香港媒體稱為「鴻門宴」。詹培忠以「氣氛融洽」來形容是次飯局取得成效,「個個都好高興,效果非常好」。不過,存在的爭議,仍有待解決。

被質疑的改革者

  2009年10月,李小加在港交所履新,次年1月16日正式接掌港交所。由於其兼具國際和內地的背景,業界一片溢美之詞,與當下的反對、抗議不可同日而語。

  「我現在碰到這些都是預料之中,哪會有這麼長的蜜月期?」李小加說。

  在一些與其共事者眼中,李小加個性十足。「無論在投資銀行時期,抑或港交所時期,他都不是像固有銀行家圓滑,而是很直接,這也造成喜歡他的人很 喜歡,不喜歡他的人很不喜歡。」一名曾與李小加共事的銀行家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說,「當年我們還在議論,從銀行家轉型監管者,之前他在投資銀行的處事風 格,會否應該有所調整,因為作為監管者可能更需要圓滑。」

  但作為港交所歷史上第三位行政總裁,正式就任僅兩個月,李小加在港交所的全年業績會上公佈了《戰略規劃2010年-2012年》,為自己的首個三年任期定調。

  戰略規劃報告包括核心戰略、拓展戰略及擴張戰略三部分,而三大戰略具體通過19項工作計劃得以推行和實現。核心戰略包括吸引公司來港上市和增加 現貨及衍生品市場交易量;擴展戰略包括增加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投資,鞏固現有領先地位,進行必要的監管與市場改革,為戰略拓展做好準備。

  李小加多次用「修渠引水」來強調「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他認為,港交所「第三世界」的基礎設施,與其「第一世界」的市場地位根本不匹配。但是,決策者的長期戰略,未必可以解決市場參與者中短期的利益需求,導致了矛盾加劇。

  如成為上述示威導火索之一的延長交易時間舉措,港交所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實施新政以來,交易並無多大起色,3月交易量環比增加39%,4月、 5月、6月環比增幅依次為-21%、-9%、13%,原本寄望可以因此增加收入的中小券商希望落空,而且在成本投入方面,以及金融從業人員的壓力方面都有 增加,叫苦連天。

  李小加看來,這項改革本身不是為了增加交易量,是為了和未來與中國股市市場配合上,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真正配合,我們誰也不能夠確認什麼時候能 夠發生」。他直言,中小經紀的前線員工是「交易時段改革成本的最大承擔者,對改革益處之享受也有限,他們的憤怒與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他希望通過理性討 論,解決短期的成本轉嫁問題,作出緩衝。

  但業界對李小加之舉另有解讀。面對外資投行的擴張,以及中資券商在香港崛起,一些夾縫中求生存的本地券商抱怨李小加與他們的溝通不順暢,認為他總是談大趨勢,忽略改革細節,懷疑其偏袒外資大行。

  李小加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港交所與中小券商每月都會定期會面」,「但由於我廣東話不太好,我去了以後反而影響人家溝通,每月的定期會面,隔一個去一個」。但港交所的同事是每一次都有出席。

  但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王國安反駁說:「溝通次數的多少不重要,關鍵在於態度。」他認為,李小加以及港交所的文化是「諮詢等於知會」,態度過於強硬。

  另一方面,港交所推進改革的節奏和方向,也使包括本地經紀在內的市場力量難以接受。有資深業界人士指出,礙於李小加本身的背景和眼界,他想的可能「並不夠多」。

  「改革太急速的話,會製造社會動盪,金融動亂,大家的敵視和仇視不是我想見到的。」詹培忠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評價說,港交所以商業利益為首 要,沒有顧及金融安全穩定。他認為,「交易所講的延長交易時段,隱名交易,收市競價,都是為了方便對沖基金。所謂改革結算所風險管理,也是防止大的對沖基 金失事風險。」他擔心不做調整,「香港將來會成為對沖基金的點心,失去自我」。

堅持長線計劃

  對此,李小加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改革的節奏不可能很快。大家不應該把改革的早期討論誤讀為改革會齊頭並進,冒進推出。「市場對改革節奏有誤解,責任在港交所,所以我們會考慮早日充分說明。」

  目前,李小加的任期還有不到一年半,他也坦言,「那麼多改革怎麼可能在任期內全部做完?」但他強調「有些事情要討論,但不一定要做,你不能連討論都不讓」。

  在港交所網站的市場諮詢網頁上,李上任後提出的各項改革建議當中,港股延長交易時間、興建數據中心已初步啟動,期指夜市與改革結算所風險管理已刊發諮詢文件外,其他四項建議,包括收市競價、收窄買賣差價、隱名交易、遙距參與者,仍未有實質諮詢或時間表(詳見附表)。

  但在李小加看來,香港市場原來業務的organic growth(自然增長)很有限,要靠structural growth(結構性增長)。這將會由中國資本項下的全面開放推動。這相比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潮,將是一個帶來幾何增長的開放。

  李強調,目前對香港市場的改革,正是為了這個歷史機遇。「比方說,現在要搞個『直通車』,因為香港市場一些基礎設施不到位,根本也搞不了啊。」

  他也很肯定指出,在香港與內地的市場合作方面,「今明兩年一定有突破」。

  而環顧全球,李小加面臨的改革困局並不單一。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主要交易所如新加坡交易所、德國證交所及倫敦證交所等,紛紛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例如延長交易時段、取消午休、同業合併、推出新產品等,期冀在這場金融淘汰賽中,避免淪為競爭對手的犧牲品。

  另一方面,全球交易所作為商業結構,目前均面臨盈利壓力,需要收入多元化以及跨時區交易,借此提升競爭力,而與此同時,交易所也面臨著縮減成本開支的問題。

  「作為一個掌門人,我關心的是整體市場的建設,必須要有勇氣做長線計劃,同時要敢於承擔短期內的不理解,不滿意,甚至是討厭。」李小加說。但在 長線設計上,一些關注香港金融市場建設的人士的質疑恰與本土券商相反,認為李小加恰恰太拘泥於改革細節,而看不清其改革的大方向,看不到其「策略的目 的」。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李,因為對於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怎麼做,可能連港府也沒有想清楚。」一位曾任職香港監管機構多年的市場人士指出。

  李小加則對身處風暴中心不以為然,「港交所的決策,是董事會集體決策的結果,我可能也有不同觀點,但一旦有了決策,我就也敢於擔當,站出來擋槍子。」

   「成功有許多父親,我不介意分享成功。但未成功之前的不受歡迎的改革,卻經常是孤兒。要改革,就要做好當孤兒的準備。」李小加說。

  本刊實習記者呂凱霏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7

李小加口才好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0816&sec_id=12187389&art_id=15526654&cat_id=255&coln_id=22

港交所網站「披露易」俾黑客入侵,不能運作,導致七家上市公司及四百幾隻窩輪、牛熊證停牌,其中包括三隻大藍籌滙控、國泰與港交所自己,停牌時股市正在上 升;停牌之夜,美國股市大跌,杜瓊斯指數跌 519點,次日早上(八月十一日)復牌,投資投機人士,無論機構抑或散戶,除非係淡友,無不蒙受無辜損失。
公 司停牌半日,啱唔啱?中環普遍指責港交所不能隨機應變,只識睇例書,死板到極,目的旨在保護自己唔俾一啲無聊人士(即更加死板之人士)控告。港交所總裁李 小加口口聲聲話基於「公平原則」,維持保護散戶傳統,繼續交易(不停牌)係對散戶不公平喎,故此下咗一個痛苦決定,兩害相權取其輕!
今時今日,呢 啲理由站不住腳。保護散戶當然重要,保證所有交易人士同時得悉公司發放嘅資料,當然係公平,但係公司嘅重要股價敏感資料,在「披露易」當機之後,點解唔可 以通過其他渠道發放?今日有邊個散戶唔上網站、用電腦取得最新資料?只要港交所知道當機之後立即向所有電台、電視台、本港最通用嘅十個八個財經網站、報紙 即時新聞網站、彭博、路透社、杜瓊斯等等發出通知,發放七公司最新資料並指示投資者上嗰七間公司網站瀏覽最新資料,相信全港在下午一點半復市前已經知道 晒,七家公司唔駛停牌,有邊位夠膽厚面皮到話自己乜都唔知,港交所對佢不公平,告上法庭去呀?
事隔一日,李小加先至話港交所有補救措施,以後有事 就用本文前一段所述方法告知大家,屬後知後覺之類,令人感嘆,對蒙受無辜損失嘅股民來講,只能對李小加講番一句趙紫陽名言:你來遲了(原文「我來晚 了」)。成個港交所咁多人才,人工咁高,點解冇人在八月十日下午一時半開市前已經諗得到上述方法?而且要停牌嘅話,應在開市前已經通告所有經紀,唔應該在 開市後有買有賣之時,才突然停牌。李小加平時辯才無礙,寫萬言書議論滔滔,依家有啲華資經紀開始懷疑佢係講就天下無敵一類嘅高談闊論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4

李小加 - 是共產黨? 還是共濟會?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448251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七,早春二月,一年之計在於春,正是打算加緊工作的時候!本來今天下班計劃參加經紀工會的CPT訓練課程,可是中午看到會方發來的短訊,謂課程取消而改為遊行抗議的活動,還好,就在黃昏的時候往中環散散步吧!

證券公會主席王國安指出港交所的「七宗罪」,這包括;

 港股加時、
 期指加時、
 收市競價、
 隱名交易、
 收窄買賣差價、
 遙距交易、
 花費15億元興建數據中心。

我貓王覺得這指控都難以把港交所入罪,真的都搔不到癢處? 去年七月我曾經為文分析港交所(0388)的行政總裁李小加這個人物,根據港交所(00388)公佈此君一年的薪酬可高達千六萬,另還有股份獎授福利!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105064

有 朋友說李小加行事是共產黨的一貫作風,共產黨真的選中了他?他又是否是共產黨的核心份子?李小加16歲初中畢業後的工作,從未成年開始做了4年的石油工 人,更傳奇的是他就憑這幾年就學上了英語,廈門大學畢業後任了短期的記者工作,赴美攻讀後就一帆風順?李郎你布衣出身,本應是共產黨愛塑造的人物,而這樣 的背景同時竟然爬上華爾街的聖殿?真棒!再回看李小加的履歷,他2003年以後一段時間,加入摩根大通任中國區主席,負責摩根家族與洛克菲勒家族共同事業 體的在華業務???此乃國內傳所指的共濟會的核心家族!我貓王看到這些資料真的有些不安!

有 分析指出,傳聞的共濟會正以香港為橋樑,炮製顛覆中國金融的藍圖!容許外資投資銀行濫發衍生工具,魚肉小投資者已不是太陽下的驚奇,要知道與衍生工具共生 的是黑池(Dark Pool),我貓王看權證(窩輪)發行得越多,則黑池交易也越多,黑池交易太多會導致監管當局無法審查,而上述「七宗罪」中亦有三四項有真的好像專為外資 造市而設的,真的好怕這傳言是真的!香港財金官員一直埋首於國際金融中心的美譽,忘記了金融防線的長城,甚至金融基建是在倒退中?很快妳又會成為貨幣戰爭 的戰場了!無獨偶遇,去年8月10日正是美國債券評級被調大跌後的反彈,豈料港交所網站「披露易」竟謂被黑客入侵,竟拖累滙豐控股、港交所等七隻市值逾 1.4萬億元的股份,連同四百多隻相關衍生工具「集體停牌」,而隔晚相關的在美上市的ADR竟然大跌,這個巧合真的耐人尋味!有陰謀論指出這只是一次演 習,現時的衍生工具氾濫,一旦大鱷發動攻勢,它可以拖垮很多間證券公司,甚至於整個結算系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9

我們帶來的是發展,不是整合——專訪港交所總裁李小加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22/100403292.html

 李小加還是擔心港交所的股價。

  6月20日上午,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繫著紅領帶快步走進會客室。尚未坐穩就問身旁的同事:「今天股價怎麼樣?」同事回答:「好像升了一點。」

  自從港交所競購LME以來,股價持續下滑,港交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港交所這個曾經市值最大的交易所,近來面臨業績增長疲軟的壓力,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成為必需。

  財新記者:為什麼選擇LME作為切入點?與其他期貨交易所相比較,LME的地位和影響力如何?核心價值是什麼?

  李小加:LME是一個金融和實體經濟充分結合的交易所。這點非常重要,是核心。我們看中的就是它們和實體經濟緊密相連。中國市場目前的需求就是需要和實體經濟的緊密相連。

  在競購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們對LME的股東做了大量的工作,讓他們認識到,我們將帶來的不是整合,我們帶來的是發展。我們要帶來的不是把現有的壓縮和改變,而是發揚光大LME傳統和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的基因,把LME與亞洲市場緊密結合,從而幫助實體經濟對衝風險。我們不是要把它變為過度金融化的交易所。

  我們的核心定位在於,對於中國客戶來講,要成為他們的首選國際交易所。而對於國際客戶來講,希望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交易所。我們就是以此競爭。

  之所以選擇LME,是因為它能讓我們在這個核心定位上增值。他們所在的行業是一個對中國極其重要的行業。LME的40%消費來自中國,而他們又雄據了世界上80%的貴金屬交易。

  不過無論LME怎樣靠其自身實力,在亞洲和中國似乎都很難取得它應有的位置。LME現有產品設計,遊戲規則的設立、運作的方式及規則在全球風光無限,但缺乏亞洲特性。LME在亞洲區內的發展也受制於中國的監管環境和發展階段等因素。LME在區域化的過程中,港交所可以幫它在不改變核心基因和規則之上,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條件,因地制宜,取得與其全球地位相匹配的成功。

  財新記者:港交所收購LME後,未來商品市場的格局會有怎樣的改變?

  李小加:經過十多年兼併收購以後,世界商品市場的交易已高度集中,CME和ICE已成為世界商品市場、特別是能源與金融期貨市場的霸主。

  這一市場結構所突出的特徵是亞洲什麼都沒有。既沒有交易平台的領先者,也沒有大客戶的領先者。如果金融交易再被進一步整合於兩強之一內,這樣的全球市場格局,將趨永久,難以打破。如果港交所得到LME,這將會在地區上多元化、產品上也多元化,同時,市場上最大的消費者,能夠至少在自己的時區裡,找到了一個能為它提供更有效服務的大平台。更不用說在這個平台上將來還可以進行延伸和發展。

  財新記者:對中國的商品市場的格局有何影響?

  李小加:中國的商品市場,憑藉其巨大的發展動力,加上一定的保護措施,中國的期貨市場在過去五年取得極大成果。這個市場從規模上來說,在世界上已具有領導地位且仍具發展潛力。但是從基因上、模式上、整體產品設計和服務的潛力上而言,這還是一個完全服務於國內需求的市場。

  今天看來內地的商品市場不僅應滿足於服務內地市場需求,也已具實力走向國際化。如果它能迅速地國際化,它未來將能成為國際商品市場的第三力量。不過,國際化也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過程。

  有人建議港交所未來和上期所進行非常緊密的合作,用LME作為契機加速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方向,有很大的機會。我們可探討有沒有可能在互補的大的格局中,共同尋求發展,使得它能代表亞洲,成為在世界中的第三大力量,這將對全球商品市場帶來一個很大的平衡。

  目前,儘管上期所的日交易量很大,但每天未平倉頭寸數量相對較低。這種情況下,對於有實體經濟需求的客戶來說,市場還是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

  這裡涉及到一些交易障礙的問題。比如說要買銅,要到國際市場上按LME的價格買銅,但按照這個價格在LME做對沖的話,對衝到了要交割的時候,那個價格和在國內的現貨市場價還不能充分會和(converge),這意味著,買家將無法充分對衝他的風險。買家若想在境內期貨市場對沖這個風險,而上海期貨市場與國際市場價格又不一致時,對沖就無法完全實現。

  如果港交所成為LME東家後,可利用港交所基於其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定位,加上對國內政策之理解與溝通,把不匹配的地方逐步降低。減去一些不必要存在的壁壘。使這兩個市場不斷的融合,融合的目的是使中國這麼大的消費國,能使自己的需求,在世界市場的價格上得以充分反映,但這並不是說你可以獨霸或操控市場。因為操控市場一出現,其他參與者自然會迅速離場。

  當然,在這個市場的設計上,如果能充分考慮中國和亞洲的特點,和改變這些不匹配的情況,找出合適的方案,使價格得以體現,交易量便會大規模的增加,而這些交易量的增加將有助交易所的收益。這就是我們收購LME於商業上的主要原因。

  財新記者:港交所說的拓展中國市場,最關鍵的是什麼?是倉庫嗎?

  李小加:倉庫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個問題很複雜很敏感。國外交易所目前不能在境內設立倉儲,這一政策在金融危機之後對國內期貨市場發展具有一定的避險保護作用。在今天,世界其他市場都已變化很大。中國商品市場增長的前景很大,需求持續旺盛,此時考慮將中國期貨市場進一步開放,進一步國際化,應該是一個良好的時機。

  如果由港交所來做這個事情,就更加容易理解,更加容易溝通。當然,任何現有政策之改變,必須考慮到國內市場的持續性,特別是在對風險的控制,投資者的保護方面等。

  因此合作各方均須得到一種共識,使得大家有這麼一個共贏的局面,是一個新的契機。

  財新記者:怎麼看LME最近十年金融化傾向?

  李小加:金融化本身無可厚非。LME 每年的交易量均是全球每種金屬消費/生產量的30倍。金融交易本身促進激活實體交易,為實體經濟個體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有深度的流動性。

  關鍵是金融化不能過度,最終超越甚至凌駕於實體經濟。我們之所以選擇LME這一平台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優勢是其以實體金屬交易為本的運營方式。

  財新記者:新的產品是否都會考慮用人民幣結算?

  李小加:能用人民幣我們都會用人民幣,但也要考慮人民幣在香港的現有規模限制。商品交易本身能為離岸人民幣規模帶來巨大的增量與活力。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在一定時期內仍然會用雙幣同時交易模式,就像我們在股票上的雙幣雙股的概念,這樣,大家使用人民幣交易的一些初始顧慮可大大消除,從而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產品的推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