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987年10月27日股災有沒有股票上升?

答案是沒有的,當日只有兩隻公司證股證上升。

當日只有只種證券上升,分別是百利保的熊證及莊士的1991年到期債券上升,前者上升18.50元,報96.50元,後者上升8元,報340元,升幅分別達23.71%及2.41%。

至於兩隻股上升的原因相信不難理解,因為當日所有股票下跌,理論上它的價值應該上升。後者則是因為資金流入債券,導致股價上升,當日置地及和黃的債券均無升跌。


當 日10大跌幅方面,除了有4隻公司認股證外,全部都是股票,其餘跌幅最大的6隻股票是新時代地產證券(156,後易名高日發展,華地、現力寶華潤)、新鴻 基公司(86)、愛美高(34,已私有化)、品質企業(243,現品質國際)、遠東酒店(37)及港澳發展(149,後易名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 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現稱中國農產品),按次序下跌72.22%、62.94%、59.14%、59%、58.51%及58.33%,分別收報0.5元、1.89元、0.38元、0.82元、0.78元及0.40元。


當日的股票報價資料如下,看你們認得多少隻股票?

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l/BATCH27/62FC217FAFF7DC5AAAC6E9D28CC566E40952936911.ti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0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李馳到底有沒有平安?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819529
李馳是我比較欣賞的投資人之一,比較同時期的但斌,李顯得更為率真和有趣。從教育背景看,李馳是浙大理工科畢業,比但詩人體育學院畢業,更能獲得投資人的好感。李馳說他創造了巴菲特+索羅斯投資策略,我們只當他酒後胡言,還有發行私募之前動輒幾百倍的回報,我們只當這是行業慣例,統統不算數吧!李馳成名是07年逃頂,名噪一時,在他的書《中國式價值投資》中聲稱他08年2000多點重新入市,重倉平安、招行、興業,尤其是平安快成為李馳的logo,多次號稱「50元下閉著眼買平安」、「聖誕鐘,買匯豐;平安夜,買平安」。
重倉平安、招行等金融股,特別是2000點一線建倉,按理說應該回報豐厚啊!但我是搜了一下,事實未必如此,迷霧團團,竇疑叢生啊![疑问]

查看原圖
1.整體業績確實慘淡,甚至沒趕上同期的但斌(鄙視),8款產品沒有1款不虧蝕本金,而且在12年金融股大漲之後還錄得20-30%的虧損,這就是巴菲特+索羅斯的威力?老巴的座右銘是什麼?不要虧掉本金!
2.同威1期、同威2期分別發行於2008-8和2009-3,確實是A股1664大底的前後,李馳確實抄底成功,選時比較準確。
3.但看淨值,這兩款產品竟然是:1期虧損33%,2期虧損26%,不可思議之事!如果重倉的是平安、招行、興業,分批建倉,持股不動,不應該虧損,而應該至少有10-20%的贏利。
4.2012年第12個月,金融股集體暴動,平安漲24%,招行漲35%,興業漲30%,銀粉兒揚眉吐氣打了個翻身仗,但看淨值變化,8款產品沒有一款符合漲幅標準,最高的一款產品才21%,而號稱08年抄底的同威1期、同威2期竟然在驚天大逆轉的2012年12月僅僅錄得微虧0.21%和微漲7%!

結論:李馳的業績好壞我們不以短期成敗論英雄,但李馳的言行肯定是不一致的,他的言論和行為是割裂的、矛盾的。鐵證如山,他絕對不是滿倉持有中國平安或其聲稱的其他銀行股,他基金的淨值變化完全否認了這一點!要麼他空倉做波段踏空了,要麼他重倉的根本不是金融股!
又一個偶像倒掉了!戰壕裡出了逃兵,俺們這些銀粉兒情何以堪啊![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3

理論對上實務 到底有沒有用處?

2013-04-01  TCW
 
 

 

管理實務和理論必須結合,應該是無庸置疑,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即便擁有了實務經驗,面對年營收兩億元的公司,仍想向管理學術界取經。

但現實上,過去我們在管理相對論專欄中,看到許多理論與實務的灰色地帶與衝撞。如,在〈當趨勢改變 策略與時勢哪個重要?)的辯論時,學術上認為,策略可以解決趨勢改變的挑戰,但宏?硈郈鴗H施振榮卻認為,策略一定得搭著趨勢走,只是趨勢分大小,企業因應條件,選擇要跟大趨勢或小趨勢。

加上去年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創立的Monitor group企管顧問公司宣布破產,與勤業(Deloitte)諮詢顧問部門合併,也引發深思考,管理學所告訴我們的東西,到底有多少可以用在實務上。

本期相對論打破以往企業領導者與學者對談的形式,邀請到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吳安妮,與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對談:「管理理論與學術交流,行與不行?」

李吉仁曾借調到鴻海負責打造接班人制度,吳安妮曾協助台積電與中國信託銀行導入「ABC(作業基礎成本制度)」她發表的論文質量,被美國會計協會出版的《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列為管理會計類,亞洲排名第一,也是唯一入選百大學者的台灣教授。

兩位老師都認為「學術有用論」,但是如何克服這巨大鴻溝?以下是對談摘要:

學術能夠幫什麼忙?解決實務界根本但非短期問題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李吉仁(以下簡稱李):管理是應用的學問,但是我們常看到理論與實務間存在著鴻溝。可能原因是學術以研究為基礎,希望解決長期的根本問題,但是企業會求助學術,都常想先解決短期問題,然後再解決長期問題,這造成期待的落差,你怎麼看這個難解的題?

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吳安妮(以下簡稱吳):理論雖然著重抽象思考,也必須有可實現的步驟,甚至必須能SOP(標準作業流程)化,才可能實現「學術有用論」。

例如會計這個領域,是很實務的領域。一開始,我協助企業以會計工具解決成本問題,但是要做這之前,我得想辦法和它的策略接軌,不然不可能設計出適合企業的工具。

當時我就發現,策略那麼高,工具應用執行,如ABC(作業基礎成本制度)那麼低,Gap︵落差︶很大,我後來發明用SWOT平衡計分卡,先協助企業想清楚策略目標,然後再找出一步步執行方案,解決學術只是空談的疑慮。

總結來說,我認為學術和實務能夠接軌,學術能夠幫助實務界解決的是-長期根本問題。至於一些像是瑣碎的營運事務,例如,如何要員工準時上下班,我形容所謂「吃飯睡覺類」的基本問題,學術沒法幫你管。

我一直感受到學者要有兩個頭腦,一個是研究腦,一個是實踐腦。第一,(學術與實務結合)對企業有幫助,理論是否有用,一下子可以檢驗出來;第二個你跟企業接軌,企業會衍生很多回饋。我手上另一個案,老闆請我幫他做,他問我有什麼條件,我說沒條件,不用拿錢,但是未來的資料要拿來給我做研究用。企業的第一手資料回饋成研究資料,其實這是一個好的良性循環。

學術與實務能否交流?面臨變革與整合時,建立制度

李:如果是功能性知識如行銷、會計等,與實務的連結可以更強,更可以一步步找出執行方案,你是從實務上拿到一手資料找出執行的方法,但是學術要轉化為實務應用,目前台灣的學術環境提供的誘因不夠;另外一個兩方的落差是-學術不可能全面解決實務的問題,你認為學術和實務可以交流與不可交流的地方在哪?

吳:我覺得有兩個地方,學術一定可以與實務交流。一為(當)企業面臨變革(時)。它要花很多心血換掉它原本的管理系統,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以我跟中信銀的個案,就做了八年,他們也會問我,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算是成功,我跟他們說,做到就算你們換總經理,這套制度都不會改變,這才叫完成。

一個是企業要整合時,台積電在導入ABC時很苦惱,行銷、生產、製造對於成本的概念不同,這是因為各部門的思考模式並沒有整合,而整合需要導入新制度,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必須藉助學術。

但是實務界一定要想清楚,學術界裡面哪些人可以提供什麼藥方給你,管理不是單方藥劑可以解決。此外,學術與實務的結合要很長的時間,企業老闆他要有長遠眼光看待這件事情,如果他只是希望解決短期的問題,那我們就沒辦法有價值了。

李:我也是這樣認為,有企業來請教,我一定要跟老闆談,我不能只跟人資主管談,因為學校老師動手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像是顧問公司有一群人一起工作,所以與學術合作,企業內部一定得相對建置,有能力了解且有權力導入制度的人。

剛剛提到功能性知識在實務應用比較普遍,但是像是經營層次的知識,也得「落地」應用到實務,不過,你會碰到很多人提出疑問,學校老師歸納這麼多成功案例,但是商業世界變化快速,執行上有很多「眉眉角角」的地方,理論無法顧及,每次都得因勢調整,所以,才有人認為「學術無用論」,你怎麼看這件事?

吳:你在講適用性的問題。其實,研究理論應用到實務上,也會衝撞出創新。舉個例子,我在企業界執行平衡計分卡,發現我今天企業做平衡計分卡,但是績效起來不是那麼快,我回去看問題在哪?發現,原來你學習成長做了很多訓練,可是你訓練方向不對,所以沒績效,所以要設計一些方法,讓企業搞清楚,做對事情,我們要去實務測試,再回來改你的東西。

我也一直強調管理學院,最好有三種產品,第一個產品是teaching case (教學個案),這個是學術最重要角色,第二個是實務研究,第三種產品才是比學術類的產品,我認為如果這系列策略均衡發展,我們的管理理論與實務就會很強。

李:我也必須提醒實務界,找學術幫忙時要了解自己問題在哪,才可能找到適合的幫手, 我們提供的是賦予領導者有解決事情的能力,學者有概念,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多資源,我們不是顧問公司有自己團隊,但是好處在學者可跟著企業比較久,類似改作業的觀念,企業在實際運作後再跟學術交流,一步步修改到完美。

有人會說這樣學校老師跟顧問公司有何差異?差異就是,顧問公司一定要結案,他會有時間壓力,所以會丟給你一個解答,問題是他不在,你還是不會用。 顧問公司通常是西方企業外包知識的方式,西方企業想要快速解決短期問題時會丟給顧問公司,三到五個月搞定,那顧問公司的責任也不大,只要好好研究,然後告訴企業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學術研究是希望解決系統性問題,你如果真的要三到六個月解決,真的要找顧問公司。

吳:能丟給顧問公司解決的通常是短期問題,學術做的是基礎工程。與學術合作,我還要加上一點,就是這家企業也要重視創新的思維與文化,我跟中信銀合作就是它願意尋找接受創新管理方式,不然很難推動。

學術與實務能否結合?企業家改變思考模式可解決問題

李:你建議的方式是在實務中累積第一手資料,建立學術與實務的長期關係,這個對很多後進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像是麥可.波特一九八○年代提出理論,事實上,都是來自產業界經驗基礎,直到二○○六年,因為面臨二十世紀的挑戰,產業的疆域沒那麼清楚了,才對模型做檢討修正,但是我認為他的基本理論,沒有太大的錯誤,後來他創立的顧問公司會出問題,我認為是執行方法的問題。

要促成學術與實務合作,一個重點是企業領導者的Midset(思考模式)要改。企業要認知,管理學裡的應用知識(行銷、會計、供應鏈管理等)確實可一步步導入實務理論,解決問題。但對經營層面的知識,我稱為soft management(柔性管理),這跟管理人的相關性大,變項太多,這部分學術不是水晶球可預測未來,告訴你下一步怎麼做較好,而是賦予你分析的能力,領導者必須根據環境,懂得活用學術的管理知識,學術和實務交流才能發揮作用。

【延伸閱讀】 別陷入「樹上找魚」的邏輯錯誤

管理學術可以給領導者的是長期的理論架構,而非解決短期的問題。我常以迷宮比喻中小企業的成長之路,前進一步發覺不對又後退,到最後彈盡援絕。學術的思考架構,就如同在迷宮上架了鏡子,降低你走錯路的機會。若一味執著於解決眼前問題,忽略了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是否有助於企業長期的策略發展,很容易陷入學術無用論,最後落到「樹上找魚」的邏輯錯誤。

學術也必須容忍,企業會有些短暫的措施解決當前問題,假設這與策略方向一致,老師也應該予以尊重,領導者必須擔任長期策略與短期解決方案的橋接者。

我的經驗是,課堂裡的知識,可以協助企業發展的部分約占10%,以目前盛行的個案教學法來說,很多都是限定在某些特定環境下的結果,企業經營的變項很多,一個變項改變,做法也得跟著改,最佳的方案不會出現在課堂上,而是實務與理論的結果。

口述: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40

把脈中國經濟之三:到底有沒有金融風險?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enr.html

一、兩句閒話

今天在個人群上堂課,免得這裡成為口水橫飛的地方。這個群的目的是讓大家一起學習、互幫互助、多討論、開闊視野,所以如果有專業才幹當然好,大家就聽聽專家怎麼說。如果沒有專業才幹,也提高一下大家的common sense,即所謂常識。

不過,也要避免某些同學看起來樣樣都是專家,談到啥都好像造詣頗深,實際卻是半瓶子水晃蕩,這樣就沒啥意思了,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誤導了好學的同學嘛,呵呵。

下面言歸正傳。

二、何為償債率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叫做DSR(Debt Service Ratio,償債率)。它的計算公式是,私人債務(比如你的債務本息之和)/私人總收入。根據提出這個理論的同學的看法,該比例過高的話,就會引發銀行危機和經濟衰退。據說比大家通用的債務/GDP指標,還要準確哈。

這個概念是兩個同學(Mathias Drehmann和Mikael Juselius)在一篇文章裡面提出來的。我給大家一個鏈接,希望同學們特別是混銀行的,可以研究一下,文章15頁不是太長。

這個文章的結論之一,是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什麼時間,也不管你的金融業的成熟程度如何,通常如果你的DSR比例高於20—25%,就是一個銀行系統危機的信號。看圖識字哈。

把脉中国经济之三:到底有没有金融风险?

 

圖1  部分國家銀行危機時的DSR數據

其中的紅線就是銀行危機出現的時點,陰影部分是經濟衰退的時點。這裡大家會看到有些國別差異:比如韓國發生危機時SDR是比較高的(約40%),而德國和希臘還沒到20%就發生了。

三、繼續看空中國

1.堅持不懈的看空

那麼為啥大家對這個指標感興趣了呢?

昨天(註:6月4日)在商業群提到,有黑嘴借匯豐的中國PMI唱空中國的鬧劇,而這個也一脈相承哈——因為現在有一股國際財經勢力,在炒作中國出現明斯基時刻[1]的可能。

其中給法國興業銀行做事的姚煒同學,就用這個理論來測算中國目前的情況。

姚同學的看法,就是把中國的非金融公司的債務,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加在一起,認為2012年底,中國的債務佔GDP是145-150%。

她的另一個觀點,就是中國目前的平均利息是7.8%, 債務平均到期率是6.3年。

當然因為影子金融系統的數據比較難斷定,姚同學就用了比實際情況,可能要長期的到期率。當然影子系統的利率,可能會更高。

這樣計算的結果,就是中國的DSR是29。9%

先看圖。其中11.3%(7.8%x145%GDP)是利息,剩下的是債務本金。

把脉中国经济之三:到底有没有金融风险?

圖2  部分國家銀行危機時的DSR數據

從某種意義上,這個解釋了為啥信用擴張,但GDP沒有上去的問題。比如2009年增加一個單位的GDP要1.9的信用擴張,而現在則到了4.5左右。具體數據可能不是很精確,但趨勢一目瞭然,意思大家都能明白哈。

當然姚同學也承認,中國銀行的貸款壞賬率並不很高,說明了債務裡面有不少是債還債(新債還舊債)。這個結論,就是因為大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新債換舊債,反映出公司債務裡面有不少是沒辦法通過自身現金流還本付息。

這個就是所謂的明斯基現象下的龐式金融。當然大家也知道,唱空中國的同學們的「黃河大合唱」不知道唱了多少年了。畢竟中國之前已經經歷過拯救銀行系統,但並沒有發生國家混亂的情況。

2.中國的金融風險

其實,就是中國的各地地方政府屁股底下坐著的一大堆東東,大家也不知道情況如何。或者裡面產生的壞帳和爛帳,本身需要靠經濟增長來消化掉,但是這些需要經濟增長來消化到壞帳和爛帳,現階段又拖累經濟增長。不過好在中央政府和管轄的正式金融系統,還算給力。

因此,大家看到韓國到了40%才出現金融危機,也許中國的抗力還要高些呢。按照金融時報Jamil Anderlini同學的看法,中國出現金融危機的機會比較小。其中兩個原因:

Ø 一個是國家對金融系統的控制,導致金融業的同學們胡作非為到黑天黑地的情況,不會發生。

Ø 第二個是中國的資本出入管制,保證了資本的大幅流入和流出來沖垮國家金融系統的情況難以發生。

金融危機實質上是政府信用的危機,而目前中國黨和政府的信用仍在,那麼金融系統的信用就在。

大家都知道,90年代銀行危機後,是把壞帳集中到4大資產管理公司,然後讓銀行們輕裝上陣了。雖然今天,地方融資平台和某些國企又搞出了不少東東,但是整個中國的情況,比世界其他國家好多了。

如果光看金融資產的規模,那麼中國的風險是比較大,只比日本、美國和法國好一點。但是把金融業和整個GDP比較起來,就不一樣了。


 把脉中国经济之三:到底有没有金融风险?

圖3  部分國家金融風險一覽

把脉中国经济之三:到底有没有金融风险?

圖4  部分國家金融/GDP風險一覽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現在的資本結構。其中主要是中國經常帳戶的盈餘,主要是以海外資產(美國國債)的方式存在。這些資產在脫手的時候不太容易,屆時會影響到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發生時候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28

京東有沒有假化妝品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814524.html
月,國內電商又進入促銷價格戰。不過出師不利。有多位網友在微博稱京東商城銷售的多款契爾氏產品為假貨,維權網友還建立QQ群要求「討個說法」。雖然多個媒體參與了報導,但是這樣的問題往往無解,最後不了了之。

國內電商售假傳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有媒體報導國內電商80%的化妝品都是假貨——然而即便有如此聳人聽聞的數據,電商的貨架上還是擺著各種品牌的化妝品。當然也有人願意買——無他,因為價格差。

包括京東商城、走秀網在內的國內電商至今都大言不慚地表示出售商品100%正品,可是它們真正獲得授權的國際品牌寥寥。奢侈品和化妝品的品牌保護非常苛刻,尤其是對山寨氾濫的中國更是不會輕易談授權。即使個別授權部分原因也是受山寨困擾,不得不打出「獨此一家授權」的下策,目的同樣是為了保護品牌,而不是從事電子商務業務。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化妝品比奢侈品便宜那麼多為什麼不授權?奢侈品牌通常因為門店數量限制,很多城市消費者在當地購買不到,電商可以彌補這一缺陷。與整個奢侈品品牌門店基本都不到300家相比,化妝品基本上萬的銷售點完全彌補了地理位置的缺陷,因此一旦放開授權則很難保證專櫃銷量。除此之外,專櫃的另一作用還在於品牌宣傳。衡量得失,目前為止無論是歐萊雅、雅詩蘭黛還是資生堂等國際化妝品集團都還是以實體銷售點為優先級。由於電商大勢所趨,化妝品集團也有為品牌開設專門電商網站,但是基本上是屬於集團比較低端的品牌。

那麼國內電商拿貨渠道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經銷商。很顯然它們不會去專櫃購買,那樣就是大大的虧本生意。京東商城對所謂的「經銷商」諱莫如深。和奢侈品一樣,化妝品一樣存在OEM代工生產,那麼京東商城所謂的「經銷商」會不是是這些代工工廠呢?顯然,因為利益關係,就算是真的也不會有代工工廠願意冒著失去一個大客戶而承認此事。

有人可能會問國外的電商為何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倒不是完全因為更健全的法律體系——亞馬遜上也充斥著假冒名牌——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外企業更注重合作關係。如果電商擅自銷售未經授權的品牌,那麼以後想獲得授權基本上非常困難。國內電商大多顧及眼前利益,或者為了數據好看忽悠投資者也只能出此下策。

最後回答京東商場到底有沒有賣假化妝品。可能沒有,但是一定存在山寨產品。也不僅僅是京東商城一家,國內所有電商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願意為這樣的說話負任何法律責任。(原標題:京東有沒有賣假化妝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00

改革到底有沒有牛市? 價值信徒

http://xueqiu.com/4047351923/26441383
針對明年市場的牛熊,有人提出「改革無牛市」的觀點,筆者認為該觀點誇大了改革帶來的陣痛,而忽略了市場化改革給市場的信心、效率的提升。我們回顧國外兩次、國內一次影響比較大的改革下的股市,來預期下「習李新政」對市場的影響。

「習李新政」如果用幾個簡短的詞來概括的話,我想應是「收權與放權」。收權,收的是地方大員和壟斷國企的權;放權,放的是貨幣、財政、司法約束與民間資本的權,一收一方之間,頗見當年里根與撒切爾之風範。從貨幣政策看,先緊是重要的共同特徵。

先看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里根改革。里根改革的背景是70年代的滯漲,在1980年經濟增長率為負的同時,通脹出現兩位數。中國當下情形可謂形似,增長率下降,貨幣超發,而之前的凱恩斯的70年代,與國內過去10年投資大躍進又何曾相似。里根競選勝出結果於1980年11月4日晚發出,道瓊斯第二天從937點飆升至983點。而在此之前的7個月裡,道瓊斯已由730點升至900點附近。李總理的記者見面會全面闡釋執政思路的3月份前後,創業板指走出了大行情。而上證指數在2012年底至2013年4月也走出了1949至2444的行情。

1981年2月,里根向國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是兩個學派(供給和貨幣學派)經濟理論觀點相結合的產物,它集中體現了里根經濟學的主要內容。這個計劃的要點是:(1)削減財政開支(不包括軍費),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減少財政赤字,至1984年實現預算收支平衡。(2)大規模減稅,對企業實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給企業以稅收優惠。(3)放鬆政府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限制,減少國家對企業的干預。(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實行穩定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這些政策,與習李的緊貨幣,減賦稅,市場化改革同出一處。

正是控制貨幣供應量增長的政策,1981年7月至1982年11月出現急劇衰退,道瓊斯也從7月的1000點下跌至第二年8月的770點,時間跨度1年。而習李新政後的上證指數因貨幣從緊引發的錢荒也使上證指數從2月的2444點下跌至6月的1849點,時間跨度4個月。三中全會的決議,內容更多的傾向於減稅、國企改革、市場化改革等內容,市場預期也相應從1849至2078的區間上移至2250區間。回看道瓊斯指數,1982年8月的770點是美國長達17年、指數從三位數跨越五位數的起點。那麼上證指數的1849點,由改革導致的緊貨幣引發的市場下跌,會否成為中國大牛市的起點?我判斷大概率會是。至於有觀點認為的牛市前的最後一跌,1849是否已經跌完?

再看同時期的撒切爾改革,第一,在貨幣政策上,撒切爾夫人奉行芝加哥學派的弗裡德曼教授為首的貨幣主義政策,緊縮公共開支、控制貨幣供應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第二,國有企業私有化政策。撒切爾夫人把國有企業的股份大量出售給個人,鼓勵私人資本進入原屬國家投資經營的禁區;同時把原屬地方政府的公房大量出售給私人,使擁有私房的家庭數目顯著增加。還取消物價管制委員會,縮小國家企業局的權力,廢除了一百八十多項限制經濟活動的規定,特別是廢除了實施四十年之久的外匯管制條例,聽任英鎊匯率自由浮動,以此來更多地發揮市場和競爭的調節作用。第三,改革稅制,降低稅率,削減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等公共開支,擴大公共產品提供領域的市場經濟成分。而習李改革中最大的相似點莫過於國企改革。雖然富時100指數編制於1984年,我們無法看到類似於道瓊斯當年宣佈改革下的詳細行情,但從1984年後的走勢看,同樣是開啟了1000點附近至7000點的大牛行情。

回到國內,有股市歷史以來,國內經濟改革與本次習李改革可類比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朱鎔基改革。這個過程較為複雜,改革的時間可以從1991年朱鎔基任副總理至2003年3年卸任總理的這12年。從大的行情看,上證指數從上市的100點至2003年的1500點附近,總體上保持上升勢頭。朱鎔基的改革政策內容頗多,分稅制、匯改與國企改革是其中三大項,其中國企改革對股市的影響最直接。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宣佈實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戰略。所謂放小,就是將那些經營業績不好、非關支柱的地方中小型國有企業以「關停並轉」為名,向民間出售,若無人要,則予以破產。98年金融危機使抓大放小戰略轉變為國退民進戰略。2003年國企改革以郎顧之爭為標誌性事件停滯。從時間點看,1995年至1998年是國企改革最為關鍵的三年,同期上證指數1995年10月份從800點高點跌至1996年1月份500點低點,期間受政府整頓市場影響。之後則是開啟了1996年2月至2001年6月指數的近5倍行情。

再回到當下,習李新政中,我最看重的是市場化改革和國企改革,這直接提升中國經濟的生產效率。股市在改革中既是手段,也是受益方。創業板隨民企的發展環境變好和去行政化的進展,真成長定會繼續走牛。藍籌股隨主動去產能、治理結構改善、分紅率繼續提升、優先股及企業年金等進一步深化試點,或是剛剛開始。

大牛市或已然啟幕。做好準備迎接一個新的改革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25

股市裡的幾種死法,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江濤

http://xueqiu.com/8417755168/27663504
芒格之前講了個事兒,說有位農夫對周圍人講「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兒,那我一輩子都不會去那裡。」最近和朋友聊天,談到股市裡的死法,隨手列出了幾種(如下),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另外歡迎補充股市裡的其他類型死法,爭取搞個「股市裡的100種死法」,這樣大家以後也少踩雷。如果知道我們會死在那兒,或許可以避開[大笑]

1.死法一:
聽了某內幕人士的消息,大筆買入,結果股價腰斬!

2.死法二:
遇到業績造假的公司,股價跳樓,一日暴跌99.99%!

3.死法三:
一知半解玩期權,玩到心驚肉跳、血本無歸想跳樓!

4.死法四:
聽黑嘴、股評家推薦買入,最後養老金也被虧光光!

5.死法五
輕信高管天花亂墜的吹牛和規劃,成為最後抬轎人!

6.死法六
僥倖心理,公司已經無力回天,自己卻跑去接飛刀!

補充:
@zongzi:看到市夢率的股票覺得pe太高,等又漲3倍終於坐不住了,追漲追到山頂上
@我想不到我的今天:抄底,結果被抄家
@主流:只有遇到連續跌停的才會死,其他的都可挽救。賭題材最可怕,但容易避免。最可怕是黑天蛾
@天涯的天涯:盲目自大,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全知道,死了都不知道咋死的!!!就如某位大師說的「人們之所以會掉進萬丈深淵,是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在了懸崖的盡頭」!!!現在我知道了自己「不知道還不知道些什麼」,所以萬分小心!!!

@行者云峰
1、盲目跟從「名家」操作,被忽悠到接盤套死。
2、跟蹤買入基金或機構重倉股,被所謂市場主力踩踏死。
3、迷信時間的玫瑰,在週期股陷阱裡無法自拔沉陷死。
4、得到鐵板釘釘準確消息,遭遇環境因素意外變化莫名死。
5、用高槓桿投資(投機),遭遇突然關門停牌現金流接不上窒息死。
6、對垃圾股危機股做空,但沒等到天亮沒得到估值回歸被爆倉死。
7、投資需反人性,生活需憑本心,精神長期分裂,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家庭和諧抑鬱死。
8、沉迷股市,只修股技不練本體,本尊因健康原因被消滅徹底清零。
9、股市行情好賺錢效應明顯,加槓竿大干快上結果撐死。
10、聽信所謂私募團隊理財薦股,被詐騙光血汗積蓄錢完蛋。
11、將賬戶交給所謂專業機構明星團隊,被用於做炮灰血肉不存。
12、將賬戶交給所謂專業機構操盤手,頻繁交易抽佣金抽成乾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52

保險策劃(7):保險有沒有可能claim突? 雅盧

http://notcomment.com/wp/?p=16240

claimform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以為保險買得越多,賠得越多,那麼是否多買幾份,就買大賠大呢?

這種想法,違反了保險的基本原則,就是賠償以「財務狀況並不好於亦不差於之前的狀況」。

因為,保險的作用是用來分散風險,而不是用來給人賺錢,一些實報實支的保險,例如醫療保險,一張單只能claim一次,除非過額才可以向另外一間claim差額,但係最終都不會多過總醫療支出。

有另外一種辦法,令到自己得到多於醫藥費的賠償,就是多購一份住院現金保險,是用作補償在住醫期間損失的收入。可是這種賠償並不是按個人收入計算,而是以保額計算,即是說萬多元收入又好,數萬元收入都好,都是按保費作為上限。

所以,要有多重保障,並不是隨意加大保額,而應該係合理地分散在不同的保障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78

400億美元的京東有沒有泡沫? 尹生

來源: http://xueqiu.com/8138652508/31079772

摘要:當京東一個季度的交易額就超過100億美元時,評估它的標準,也可能要從完全以增長為中心,轉向兼顧增長與效率,據此,其目前的估值已經出現泡沫。至於微信和手機QQ一級入口的價值,則還沒有完全體現在它二季度財報上,故評價其效果至少要等到第三季度甚至更晚。

自從5月份上市以來,京東的股價已經上漲40%,市值一舉站上了400億美元。這與其IPO前普遍不被看好形成了強烈反差。但如果你當初沒有買它的股票,現在也就沒有必要了:不確定性已經驟然增加。

一直以來,尹生是京東的堅定看多者,在上市之前,我就認為其合理估值應該在300億美元以上。盡管按照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144億美元),以及給予其未來三年40%的複合營收增長率,相對於亞馬遜過去幾年的平均估值水平,其估值應該達到433億美元,而目前的股價正好反映這一估值,但我認為應該對一些不確定因素給予折扣,比如80%,則其目前對應的合理水平應該在350億美元左右。

這些因素包括:阿里巴巴的IPO可能會使一部分資金受到擠壓,京東自身的運營水平似乎仍處於脆弱的穩定狀態,以及類似百度這樣更具有確定性、但估值水平相對較低的大盤股的競爭——如果將兩家公司的收入換算成具有可比性的數字,你會發現百度的估值要便宜得多,因而也更安全。

兩天前剛剛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呈現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因素,更加強了我們的這種不確定性:首先是增長,該公司去年的營收增長為67.6%,而今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預測)的營收增長分別為65.7%,64%和57%,而如果扣除騰訊電商帶來的營收,則其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增長可能只有56%和49%,而且第三季度可能會出現環比下降。

(註:文章發表後收到了京東官方的信息,確認京東第二季度財報中,營收部分仍然沒有將騰訊電商部分納入其中,但總交易額中計入了,這也部分反映在其交易額增幅要大幅超過營收增幅,而騰訊電商的費用部分則納入了財報,因此京東營收的增長仍然呈現的是自然增長狀態,但其對我的估值數字的影響估計不會超過5%,因為我的估值是出了考慮營收,更多的是將運營效率納入考慮。)

但更重要的指標是運營效率。尹生(微信公號jia-zhi-xian)之前就曾認為,在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之前,評價京東的主要指標是交易額的增長,但在達到1000億元的交易額規模之後,則主要看其運營效率,道理很簡單,類似京東、亞馬遜這樣的自營電商,毛利率本來就低,而規模又大,庫存動輒數十億元,任何一個環節的任何波動,都可能使公司出現巨額虧損,迅速消耗掉所有的現金。

體現這種擔憂的,主要是其費用率的改善似乎停滯了:去年全年其費用率為10.7%,今年前兩個季度分別為10.8%(扣除了一筆36.7億元的股權激勵支出的影響後)和13.91%(即便扣除由於與騰訊的合作帶來的因素,該季度的費用率也可能只是與第一季度相當),而去年同期費用率分別為10.8%和10.22%。存貨周轉天數也反映了同樣的情況:為34.3天,而去年同期為34天。對京東目前的階段而言,沒有明顯改善,就是危險的信號。

但好的一方面是:京東的毛利率穩步上升——2011~2013年其毛利率分別為5.5%,8.4%和9.9%,而過去的兩個季度,其毛利率分別上升到10%和10.84%,這部分反映了其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調整成效,第二季度來自傳統的3C和家電以外的產品的交易額的比重,從去年的34.6%提高到了44.8%,這使得來自自營電商以外的產品和服務收入占比首次提高到了5%以上,而去年該數字不到3%,非3C和家電產品以及自營以外的收入,毛利率要高得多。

對於目前業界普遍看空的其與騰訊的合作,尹生的看法是:一則京東6月份才正式開通微信一級入口,8月份獲得手機QQ一級入口,因此還沒有完全體現在二季度財報上,故評價其效果至少要等到第三季度甚至更晚;

再則騰訊對京東的最大幫助,應該是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滲透上,但這又取決於京東的線下支撐能力和業務是否到達這些地方,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仍在推進支撐能力的下沈,目前已經延伸到1780個縣區。隨著京東業務的下沈,其效果料將顯現出來。第三,騰訊自身在移動購物習上的培育上也處於起步階段。

此外,拍拍網也有機會完善其戰略結構,並可能帶來業務上的新動力,不過其到底是競爭工具的價值多一些(與阿里巴巴競爭),還是業務本身的價值多一些,還有待觀察。另外,如果阿里巴巴IPO後股價漲幅過大,則它也可能面臨重估。因此,尹生會根據上述多重不確定性的變化,隨時調整估值。

最後,尹生拿出去年12月份的福布斯中文網專欄文章《可能使千億京東歸於平庸的7大新挑戰》的觀點作為對京東的未來感興趣的朋友的一點參考:

從一次盈利到控制盈虧平衡線的能力;能否在業務下沈的同時,保持既有或形成新的整體優勢;是否從多業務的物理擴張進化到全面的用戶運營和產業運營能力;能否建立起面向全球市場的開放接口的供應鏈能力;規模優勢不必然轉變為成本優勢;平臺化和多品類擴張過程中,能否繼續保持成本優勢和產品質量控制。

現在我還加上一點:如果京東接下來與騰訊的戰略合作進展非常順利,尤其在移動端,京東是否會在移動端自廢武功,成為一家喪失戰略獨立性的公司?

若想閱讀更多尹生的互聯網相關領域的價值研究文章,請訂閱尹生的微信公號價值線(jia-zhi-xian),或前往尹生的福布斯中文網專欄和百度百家專欄。若需轉載,請署名並註明出自價值線。但申明:尹生的所有文章僅做一般性探討,不作為投資決策之依據,股市有風險,請慎重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91

QE有沒有用?學界這麽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11

美聯儲歷時多年的量化寬松(QE)很有可能就將在今晚畫上句號。長久以來,市場普遍認為QE的確避免了通縮的出現和金融系統崩盤。但是在QE對經濟具體有多大幫助上,分析人士看法不一。以下是一些金融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人士對於QE的評價。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兩輪量化寬松,使公司債和MBS的收益率也顯著降低,刺激股票價格,降低經濟層面的貼現率從而改善經濟,“可能將產出提升了近3%、增加了超過200萬私人部門就業崗位”。(2012傑克遜霍爾會議)

舊金山聯儲主席Williams:資產購買是一個有效但是緩慢的工具,對於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大規模購買債券是否會對金融系統和經濟造成巨大風險,目前我們尚不得而知。(2014年1月)

Stefania D’Amico, William English, David Lopez-Salido 和 Edward Nelson:美聯儲的行動明顯了壓低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2012年10月)

Michael Woodford:美聯儲在經濟複蘇之前維持低利率有效了幫助經濟增長,而前瞻指引和量化寬松同樣具有正面效應。美聯儲購買長期國債並不會對經濟刺激帶來負面影響。(2012年9月)

Jack Meaning 和 Feng Zhu:QE的出現成功避免通縮和促進經濟。無論是美聯儲還是英國央行的購債計劃都給金融市場帶來明顯的正面效應,不過這種效應會逐漸遞減。(2011年12月)

James B. Hamilton和 Jing Cynthia Wu:美聯儲將印制新的貨幣,來購買長期抵押貸款,或者是財政部債券,但是會在短期內以極低的利率將這筆貨幣借回。(2011年4月)

Joseph Gagnon,  Matthew Rasin, Julie Remache 和 Brian Sack:QE的確發揮了作用。長期利率處於低位和購債幫助經濟增長明顯。

Arvind Krishnamurthy 和 Annette Vissing-Jorgensen:購買MBS的效果十分明顯,而購買國債的刺激就相對有限。(2010年9月)

Stefanie D’Amico和 Thomas B. King:美聯儲官員都認為QE發揮了效用。的確,根據我們的研究,美聯儲的每次購債都有效了壓低了長期利率。(2010年9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