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互有關係-中國林大(910)、中國地能(8128)、中國網絡教育(8055)


(註: 以下並不是買賣的呈請,請不要真的過去買以上股票,否則後果自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1546


呼嚕:


8055的路數和你虛拟的幾乎一緻,連補習的行業都差不多
其中一個人物還參與了910過往的故事.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9/00000MC20011128193442H.htm
此股就是原稱乾坤燭,在2001年上市,後來公司年年虧損,被迫賣殼,記得創辦人在賣殼時都寫過他真是撐不住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406/GLN2006040602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605/GLN20070605001_C.pdf



2006-06-12  投資理財週刊  周琦專欄




  上星期收到乾坤燭李政平先生的電郵,感觸良多。先錄該信如下,再談本人看法。

  「各位乾坤燭的讀者:

  相信大家從報章上看到乾坤燭改組的消息,由6月1日開始,乾坤燭已脫離了上市公司,成為一獨立個體。

   過去五年,背上上市公司的包袱,令我透不過氣,做甚麼也要怕交易所為難,最諷刺的是,沒有一個官方機構可以清楚明確地告訴我,甚麼是符合規定的最簡單例 子。乾坤930只教讀者用乾坤燭理論去作出入市的決定,這是否屬於投資顧問範圍內,我一直也找不到答案。因為屬於上市公司,不能行差踏錯,不能冒灰色地帶 的危險,五年來,『投資顧問牌照』令我身心俱疲,去年乾脆停了乾坤930的服務。

  今年5月,乾坤燭已正式得到美國專利,專利號碼為 U.S. Pat. 7,043,449。我花了6年的時間,與美國專利局周旋,最終得到承認。乾坤燭為一創意發明,沒有教導人投資的成分,用乾坤燭理論衍生出的投資建議,就 好像教書教寫字,用之以作文章,是學生的自由。

  過去數年,乾坤燭不斷進步,本人的個人投資,更得心應手,沒有了前述的顧慮,我會盡快將心得上網,下月開始,我將重開乾坤930。

   五年來,乾坤燭的虧損已大過我一生的投資,若非上市,我真不會動用如此多資源。我在9月23日已定了場地,將新的乾坤燭投資要門公諸同好,此研討會名額 有限,繳費會員優先,所有乾坤燭的愛好者,切記出席,我相信今次的內容一定能令各位得益。請早致電2866 8635客戶服務部葉小姐預留座位。

  祝好。

  李政平」

為理想而戰

  接觸過李政平先生的人,肯定都會被李先生對乾坤燭的熱誠和執着所感動。為了將自己的技術分析心得精華公諸於世,從亁坤燭的發明至不斷改良,李先生為理想而戰,他的付出,非一般人可以想像,更非一般人可以做得到。

  對於應用者而言,乾坤燭簡單、實用、贏面高。但有多少人能體會到,這套深入淺出的工具,包含了發明者的深厚炒賣功力、電腦技巧,多少心血和金錢投入其中!

  很多人精打細算,寧願將錢輸在市場裏,也不肯交費學贏錢,乾坤燭的市場推廣一直不理想。作為乾坤燭的忠實擁躉,一起成長的夥伴,我一方面為乾坤燭工具的進步和完善而驕傲,另一方面也為它得不到普羅大眾的認同而遺憾。

.....




2006年10合1股,賣出業務後,然後批股予數位人士轉讓控股權,之後又批又供,集中貨源。

2007年及2008年注入這兩項教育業務,一項價值8億,一項價值4,000萬人仔。當然泡沫甚大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5/GLN2007102500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716/GLN20080716015_C.pdf


跌到這樣低,又這麼多股數,下一步應該是合股、賣出資產,後又來一新概念也。

910其中一個人物是誰,我找不到,但是賣方中,有幾位人兄和國訊國際,後稱中國地能(8128)有關係。加粗的字體均是和國訊國際有關係的。


2008年7月的交易中的賣方:


「少數投資者」指朱先生、孫先生、劉一清、塗波、周建紅鄭益敏、張少征、簡維順、張海燕、劉國、馬曉波、王天民、寧澤璞、鄧愛明、廖祥華、塗國君、蔡鐵如、周歆璇、黃賢華、左英、董繼開、黃富貴、麒麟泰、胥永會,彼等於本公告日期共同擁有IIN Medical(BVI)全部已發行股本約38.73%


「孫先生」指孫光榮先生,為少數投資者之一及IIN Medical (BVI)全部已發行股本約2.99%之法律及實益擁有人,以及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並與彼等概無關連之第三方


「朱先生」指朱嶸先生,為少數投資者之一及IIN Medical (BVI)全部已發行股本約14.32%之法律及實益擁有人,以及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並與彼等概無關連之第三方


呼嚕:


港交所權益披露,我也不知道這位楊東軍從哪裏來?應該是CB轉股吧?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NSNoticeSSList.aspx?sa2=ns&sid=80010400&corpn=China+E-Learning+Group+Ltd.&corpndisp=%a4%a4%b0%ea%ba%f4%b5%b8%b1%d0%a8%7c%b6%b0%b9%ce%a6%b3%ad%ad%a4%bd%a5q&sd=03/11/2008&ed=05/08/2009&sa1=cl&scsd=06%2f10%2f2008&sced=06%2f10%2f2009&sc=8055&src=MAIN&lang=ZH
楊東軍 105(L)   100,000,000(L)  HKD 0.200 614,736,000(L)  43.48(L)   31/12/2008

關于楊東軍與910:

http://hk.jrj.com.cn/2007/12/062230505219.shtml


 其有兩個股東,一個是同樣在英屬處女群島注冊的total victory,其注冊日期爲2005年8月8日,和strong lead注冊日爲同一天。兩天後,另一股東leading power亦在此地成立。

而同樣在2005年8月8月,即strong lead及其股東注冊時,一家叫菲菲森旺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菲菲森旺”)的企業以1500萬元人民币的代價收購了strong lead所持萬富春30%的股權。

 據本報所查,這家叫菲菲森旺的公司,于2004年3月31日在北京注冊成立,主要業務爲買賣林業産品、植林業務以及發展林業資源,其董事局主席爲楊東軍。

萬富春在被外資股東收購後所從事的林業行業,資産主要來源于小股東菲菲森旺,而大股東strong lead除了在收購時出現後,就再未露面。


...

http://www.finet.hk/mainsite/research.php?artid=20071206_1102&research=HEUNGKONG
另據可靠消息,菲菲森旺董事長楊東軍與中國林大執行董事曹川系夫妻關係。

greatsoup:


應該是2007年收購的可據股票據,該次收購條款是以8,000萬現金加7.2億以每股20仙的可換股支付,共發行36億。

這批20仙的股票相信都是從這兒來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5/GLN20071025001_C.pdf


呼嚕:


2007年收購應該和楊東軍沒有關系啊.
賣方: Sino Tactic Group Limited, 爲投資控股公司,由Chen先生及Parkinson先生分别實益擁有60%及40%


910辭任董事中有幾個是楊東軍的人馬,其中曹川是楊東軍夫人. 說明楊系人馬已淡出910? 910又歸彤叔新世界系?

greatsoup:


我想他們又有新東西玩,但不知玩甚麼,這三隻(910,8055,8128)都應該歸金仔系,金仔和彤叔相信都是分開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1231/GLN20081231024_C.pdf

至於8055,那1億股確是兌換而得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720/GLN200907200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805/GLN200908050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1006/GLN20091006074_C.pdf

之前8055批股,接貨的人好像虧很多,今日又稱贖回可換股債。


草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28/LTN20070528020_C.pdf


曹川女士, 49歲, 工學學士, 生物學博士, 副編審職稱。彼現為中科院生物植物學聯合科研專案博士生指導老師。20多年從事科技工作, 擔任過自由撰稿人, 科技刊物總編輯等職。其多項發明均獲授予專利。


彼曾在美國從事中美科技文化交流工作, 並出任北京森旺科技有限公司(中關村科技園區重點支援企業, 專注於植物轉基因領域)董事長。熟悉中國林業企業的運營、市場開拓與財務管理; 彼在植物育種栽培、科技攻關項目協調管理方面有相當造詣、並對植物新品種引進、馴化有著敏銳見解。曹女士為北京萬富春森林資源發展有限公司(本公司之附屬公司, 主要業務為植樹以及管理、製造及分銷林業產品)之總經理。由本公佈日期起, 曹女士亦獲委任為本公司之行政總裁及副主席。

for 910, 曹川係程受衍妻子, 而兩個都係楊東軍既人. 換曬班底好明顯巳經cap曬水走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30/LTN20090930425_C.pdf

補充:


有一位黃潤權博士,新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據公告稱,其資歷如下,其任不少金仔系公司之董事:

黃潤權博士,52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八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黃博士榮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Wharton School「傑出客席學者」。黃博士於美國及香港之金融業工作超過十年,並於企業財務、投資及衍生產品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彼為香港證券學會會員。


黃博士為開明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代號:768)之執行董事及亨亞有限公司(股份代號:428)、包浩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483)、凱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203)、中國雲錫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63)、英發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439)、奇峰國際木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28)、中國網絡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055)、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31)、江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5)及華藝礦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59)之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博士由二零零四年九月起至二零零九年九月止曾任鈞濠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又有一位陳志遠先生,又是和金仔有關係,其資歷如下:


陳志遠先生,43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八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陳先生持有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及公司管治與董事學理學碩士學位。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及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並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陳先生為執業會計師及
於財務管理、企業融資及企業管治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陳先生現為江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5)之執行董事及中科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51)、上海策略置地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4)、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97)、奇峰國際木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28)、裕田中國發展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13)及Rojam Entertainment Holdings Limited (股份代號:807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十日出任新時代能源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6)之執行董事,並於二零零六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調任為非執行董事。


陳先生亦於二零零五年八月至二零零九年一月為奧瑪仕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59)及由二零零七年七月至二零零八年九月為中國網絡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055)之執行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1

現代教育上市撻Q爆割喉戰

2009-12-24  NM





現代教育上週爆出補習天王涉強姦女職員的性醜聞。為免佗衰家,現代毅然斬草除根,高調將涉案人停職。外界猜測,現代極速劃清界線,無非為明年初上市清理門戶。

但金融界人士爆料,指現代的五億上市大計早已泡湯,面對過去一年過度擴充令開支暴增,須大量吸納學生力挽狂瀾,整個補習界即將爆發割喉減價戰。

現代教育創辦人Ken Sir早於去年已籌備上市,並委任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做保薦人,盛傳於明年第一季度上市,約集資五至七億元,歷經一年,一直只聞樓梯響。

據本刊得知,其上市計劃早於十月已胎死腹中,原因是港交所經仔細審閱現代的賬目後,認為他們未符合上市要求,因此拒絕其上市申請。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九月之後,香港教育制度變了三三四,係人都知呢個改變對補習界有好大衝擊,好多學生唔再去補習,好多補習社要半賣半送先推到課程。前景咁唔明朗,港交所覺得變數好大,已拒絕現代的申請,不過佢哋不服氣,繼續上訴,不過港交所就一直無回覆。」

現代教育透過公關公司回覆,表示「現代教育並無落實的上市時間表。」即是無了期。

為了籌備上市, 現代教育最近一年不斷擴充分校,如今撻Q,經營隨時出現問題,「為咗令盤數靚啲,現代教育之前開咗好多間分校,而家有成十六間,係咁多間補習社之中規模最 大,共有一百四十六個課室,對手英皇教育就有一百二十三個課室,以平均每班有三十五人報讀,每個課室開足七日,每日開五堂,兩校要收三十二萬學生,先至填 滿每間課室,但上年全港報考中五及中七的會考人數先得十五萬,試問邊有咁多人讀呀?」知情人士續說。

股東唔再泵水

一旦上市不成,分校便成為重擔。據悉,由於無法用上市集資,現代教育唯有揼自己人心口,要求校內股東供股集資,繼續營運學校。知情者說:「不過,好似有個別股東唔想再泵水,佢哋都知道呢個係無底深潭,填極都唔完。盤數唔夠靚,就交唔出未來一至三年的利潤報告俾港交所睇,咁距離批准上市的路就越來越遠喇。」

業 界指出,現代為求自保,將爆發一場割喉式減價戰吸納學生,但最近又連環捲入老師風化案中,令校譽大受影響,先是上月現代書院(現代教育日校)一名前經濟科 教師陳恒立,因在網上結識十三歲住兒童之家的援交少女,並以五百元換取口交服務,被判非禮罪成,判監九個月。上週又爆出化學科補習天王李永海(Will Lee)涉嫌迷姦同校女職員,令現代高層大為緊張,擔心影響校譽,於是即時在報章刊登廣告,宣布李永海已提出請辭,更重申校方對這宗懷疑強姦案毫不知情, 並向本刊重申案件僅屬個別事件,與現代教育絕無關係,亦絕不影響現代的運作。

賺錢天王失勢

現代教育一名教師說:「佢哋咁緊張,除咗驚真係影響尚餘的一丁點兒上市機會,仲因為知道嚟緊會爆發減價戰,現代教育要搶晒啲學生,先可以維持番個成本,所以而家一定要整番靚個招牌,免得到時無人敢讀。」

但現代還有另一隱憂,本刊較早前曾報導其英文天王范卡諾(K Oten),因被英皇教育指控使用虛假文件而驚動警方調查,有關事件至今仍未平息。范在現代一直是最賺錢的天王之一,一旦連他也牽涉官司,對現代的聲譽更會雪上加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99

信佳力谷電子教育板業務

AD





 

【本 報訊】信佳國際(912)首席財務總監李耀祥稱,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下半年度集團資本開支約300至400萬元,主要用作拓展集團核心業務互動電子教 育板。他指互動電子教育板是近兩三年接獲的新定單業務,用作取代傳統的學校黑板白板教學工具,在歐洲大受歡迎,至上半年度已佔集團整體收入約25%。

美日業務可望改善

信佳去年4至9月的上半年度,來自歐洲業務的收益激增近59%,主要受惠於互動電子教育板業務;亞太區升18%,是受惠於電子收費機業務;美國業務下跌15%,是寵物電子設備和電子相片架業務受當地經濟疲弱影響所致。

他預期,集團下半年度毛利率與上半年度相若;佔整體成本有八成多的原材料,下半年度價格未見顯著回升,而即使成本上漲,亦可轉嫁予客戶由對方承擔。

主席吳自豪稱,隨着環球經濟逐步回暖,集團在美國和日本的業務可望於下半年度改善。集團亦有意研究拓展內地市場,例如銷售互動電子教育板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7

無國情教育 左丁山

2010-01-29  AD





 

肥 仔K奉老闆之命,周街行,視察各零售店之生意情況,突然收到母校中學老師電話,叫佢第二日返學校向學生演講,原來一位校友講者臨時有事,不能回校,故此老 師急忙搵肥仔K替補。老師叫到,冇法子推卻,惟有硬着頭皮,第二朝返學校早會,做其甚麼「經驗分享」,講述佢自己會考成績欠佳,往美國讀社區學院,轉入大 學,再到倫敦讀碩士,自倫敦得文部省獎學金往東京攻讀另一個碩士之故事,在外國九年,求存之道就係老子名言:一曰勤,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老師居然讚 佢講得好,肥仔K為之飄飄然。講完,校長請吃早餐,慨嘆如今學生必修通識,中國歷史已被揚棄,亦少學生選讀中國文學(其實據左丁山所知,好多中學已停開中 國文學課程),他日呢班九十中後(九五年左右出生)唔知點樣會識得中國國情。

肥仔K聽到,頗有所感。佢話在LA讀大學之時,一位智利學生見 到佢,猛同佢講少林詠春,叫肥仔K過番幾招Chinese kung fu,肥仔K話一啲都唔識,智利學生大失所望,對佢講:「我以為所有Chinese都識功夫嘅!」邊度係吖!只不過李小龍、李連杰太紅而已。上堂之時,老 師講起但丁,一位意大利學生猛咁吹水,點知吹穿窿,畀教授窒親。下課後,意大利學生對肥仔K講:「但丁係我國經典詩人,邊個意大利學生敢話唔識呀,為咗面 子,我雖然識少少啫,都一定要發言o架,唔通俾其他國家學生講晒咩。」大家到咗飯堂食薯條,聽見一位美國學生向一位香港學生請教Confucius,但香 港學生居然答:「我啲中文好渣嘅,唔識。」意大利學生大惑不解,問肥仔K:「點解香港學生話自己中文好差嘅,我死都唔會認自己啲意大利文好差!」肥仔K為 之臉紅。

肥仔K對佢啲師弟演講,如出外留學,最好讀番啲中國歷史、文學常識先,千萬不可在外用:「我啲中文好差嘅。」作為遮羞布。講就係咁 講,有冇人肯讀係另外一回事。香港中學生素來少讀中史與中國文學,施行三三四學制後,呢兩科更湮沒無聞,任特區政府與親中人士嗌破喉嚨講甚麼國情教育,邊 有人理會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6

教育伪模式简单连锁必败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6/t3038381.htm


 教育培训市场是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德勤发布的《教育培训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2009年市场总值约为6800亿元,预计2012年 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其中公办教育年均复合增长率9%,民办教育则为16%。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扎堆教育 培训,目前全国有近5万家教育培训机构。而经过一轮跑马圈地,一些初具规模或拥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近三年约12家行业领先企业 共获得6亿美元的投资。然而,一些教育企业和投资者视“开店”为“连锁”,视“加盟”为“核心模式”,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通过对教育培训各类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教育培训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其内在的商业逻辑。新东方的实践证明,打造服务链、建设师资团队、产品标准 化下连锁扩张,是教育培训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与此相左者,皆为伪模式。


  2006年9月上市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更是外语培训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读 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曾就读于此,被誉为“出国梦的制造者”,“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生产线”。截至2009年底,新东方 累计培训学员超过850万人次。
新东方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热在中国大地骤然兴起。新东方准确定位于为出国留 学群体提供英语培训服务,在分享行业机遇中快速做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提供商。不过,外语培训市场进入门槛较低,是淘汰率较高的行业之一。以北 京市场为例,每年都会淘汰200-300家英语培训机构,与新东方同一时期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早已遁迹江湖。
那么,新东方模式的成功有何内 在逻辑?研究显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其在浑沌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这也构成了国内教育培训企业有效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三大要素,新东方树立教育模式基本范式
要素一:延伸业务链,提供一站 式服务
  新东方善于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不断延伸业务范畴。新东方的早期学员,选择新东方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了顺利出国留学, 而到新东方来“过一水”,以掌握托福、GRE的应试技巧。但是,这些技巧新东方能传授,其他学校也能。新东方创办之前,北京已经有三四家同类学校,而上海 前进学校更是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新东方之所以后来居上,在于其率先延伸了外语培训业务链,为学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先,业务链纵向突 破,开辟出国咨询业务。在提供考试服务基础上,新东方创办不久就开辟了出国咨询业务,由现任副校长徐小平负责,学员可以就近咨询,获得包括各国对待留学生 的区别、基本申请步骤、各大学颁发奖学金的流程和决策等必要知识。在当时出国流程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背景下,新东方以咨询业务招揽了大批生源。随着办学规 模的扩大,新东方又抓住海外学校扩大国际生源的契机,与海外学校合作,将业务延伸至留学服务领域,包括学校选择、奖学金申请等。
其次,业务链 横向发展,丰富外语培训品种。针对当前全民学外语热潮,新东方在托福、GRE、雅思等考试培训基础上,推出大学考级、考研英语、新概念英语、精英英语等培 训项目,丰富外语培训内容。近年来,新东方还突破外语培训界限,在非语言培训领域四处出击:推出子品牌“北斗星”进军职业认证培训市场;拆分出“东方标 准”从事IT业培训;推出学前教育品牌“满天星”,成立幼儿园;收购北京铭师堂和长春市同文高考培训学校,布局高考培训市场。
目前,新东方已 形成以外语培训为核心,分别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 个发展平台,大大丰富了新东方的品牌内涵。
对比李阳疯狂英语,新东方打造业务链的商业逻辑更为清晰。10多年前,李阳疯狂英语风靡一时,提 出“让3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口号,发展势头一度盖过新东方。但时至今日,李阳疯狂英语仍在口语培训市场上“疯狂”,规模上难有突破,而新东方则实 现了上市融资的跨越,成为外语培训的第一品牌。对此,新东方创立人、董事长俞敏洪曾坦言,李阳的演讲煽动能力很强,但缺乏产业化思路。
延伸业 务链,新东方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不仅拓宽了营收渠道,也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年报显示,2006-2009财年,新东方营业收入由9250万美元 上升至29257万美元,增幅216%,经营利润由823万美元提升至6092万美元,增幅640%(表1)。



  要素二:建设师资团队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迅速升温,培训机构数量也快 速增加,但培训机构的规模却普遍较小,且多为区域性机构。这是培训机构的特性使然。相比一般产品,教育服务的标准化难度更高,一家培训机构成名,往往是个 别讲师的功劳,如陈安之、李阳、余世维等,以致每个讲师都可以开一个公司,但每个公司都做得不大。然而,新东方却从教师遴选和薪酬两个角度入手,汇聚一大 批名师,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为企业做大奠定了根基。
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新东方制定了一整套遴选机制。除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外,新东方 还别出心裁实行“试听制”和“打分制”。到新东方应聘的教师,前后要经过8轮面试,不仅要获得招聘人员的认可,还要通过“试讲”由学员打分,不及格者,只 能出局。由此,在教师遴选上,已经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要求,即任课教师上课时必须旁征博引,善于“抖包袱”,调动课堂气氛,不然很难通过学生这一关。正是这 一要求,使得新东方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一片欢笑声中灌输大量知识。
尊重教师、提高待遇,是新东方汇聚大批优秀教师的基础。在新 东方,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资源。俞敏洪认为,只有教师富了,他们才能安心教书,传授知识,学生才能更多受益。因此,新东方教师的高收入,深受同行乐道。 在新东方,主力教师年薪百万并不新鲜。同时,新东方还在股权上有所安排。资料显示,除核心团队拥有股权外(俞敏洪持股31.18%、徐小平10%、包凡一 4%、钱永强2.5%),还有400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
正因如此,新东方汇聚了如徐小平、王强、包凡一、宋昊、钱永强、江博等大批名师,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单拉出来都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比如,新东方前名师胡敏、罗永浩离职后,先后创办了新航道学校、老罗外语培训,其中新航道已获得IDG 和美国最大教育上市公司开普兰联合注资,老罗外语培训也正处于融资洽谈阶段。
名师效应显而易见。一是名师汇聚,各显神通,为新东方带来了多元化的 教学风格,提升了教学质量。目前,新东方形成了激励派、学院派和激情新概念英语三个流派。同时,受尊重和高收入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做了大量工作 来研究试题,使之规范化,大大提升了考试通过率。二是名师效应使得新东方在学员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大幅降低了营销宣传费用。根据新东方内部的调查,学员中 80%是通过口碑传播而选择新东方的。


  要素三:标准化下连锁经营
  在教育产业化思维下,连锁经营成为新东方做大规模的路径。而连锁经营 的成功扩张,却得益于新东方在教材和服务上的标准化。由于教育提供的服务是无形产品,其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不能使之标准化,并且有效地快速复制, 那么连锁经营必将陷入困境。在教育培训领域,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内容标准化和商业模式标准化两个方面。
内容标准化相当简单。培训内容上,新东方 除早期推出的托福、GRE等业务外,又先后向考研英语、四六级、职业认证、IT认证等产品拓展,表面上看相关性不大,但这些培训项目都有一个共性:都可以 通过考试结果来验证培训效果。一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使得培训具备标准化的基础。
为此,新东方推出标准教材和教案。其中首推俞敏洪编写的 《GRE词汇精选》,该书被出国人士称为“红宝书”。同时,新东方还陆续编写出版了《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等教材。另外,新东方 还撰写了《新概念英语标准教案》、《雅思写作标准教案》、《考研模板标准教案》等教案。标准化的教材和教案,不仅提升了新东方的教学水平,而且拓宽了营业 收入,也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针对不同老师不同教育风格的客观现实,新东方强调教学技能的标准化。为此,新东方从剑桥 ESOL考试中心引进六级师资培训体系,只有通过第一、二级培训的教师,才能成为符合新东方标准的教师,从而传达出相似的新东方味道。
商业模 式的标准化更为重要。连锁经营的理想状态是能够将成功模式不断复制。为此,新东方将运营标准化作为切入点,把集团总部建成一个统一的统筹管理中心,把下属 的分校建成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的连锁式分校。
为了复制总部商业模式的精髓,新东方在总部与分校之 间打造了一套IT系统。在该系统下,总部能将管理延伸到分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而分校又能够分享总部的后台支持,这让新东方的业务复制 变得高效而有序。
在标准化支持下,新东方的连锁经营稳步推进。自2000年在广州和上海开设分校始,新东方已在全国40个城市拥有42所分 校、400多个学习中心和6家子公司。不过,与多数教育企业连锁经营采取“直营+加盟”形式不同,新东方旗下分校均为直营店。在俞敏洪看来,直营连锁虽然 对扩张速度有所抑制,但更容易控制风险,更容易实现规模扩张与师资力量之间的匹配,同时,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基于以上三大要素,新东 方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稳健成长,而通过对目前教育培训企业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 教育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教育伪模式:非标准化的简单连锁
  垂涎于教育培训市 场的巨大蛋糕,教育培训企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投资标的,但是,形形色色的教育培训机构,哪些值得投资,哪些将是投资者的梦魇?在当前八成教育机构有融资意 向的背景下,这一命题极为迫切。
有意思的是,4年前新东方的上市,激发了掘金教育产业的热潮,4年后,宋山木的性侵事件,让教育培训再成焦 点。新东方与山木培训本无关联,但同样是老牌的培训机构,山木培训无论从品牌还是业务规模上,均与新东方不可同日而语,为何?对比新东方的商业模式,非标 准化下简单连锁经营是山木培训的致命短板,这也是当前教育培训市场里最具隐蔽性的伪模式。
值得警惕的是,山木培训的伪模式并非个例,不少以投 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已经粉墨登场,他们的目标在于圈钱、上市、套现,最终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研判教育模式的真伪,至关重要。
伪模式 特征一:非标准化、不易复制。直接后果是规模难以做大或缺乏成长性。与新东方围绕外语培训而开设课程不同,有近20年办学经验的山木培训,其课程主要集中 于英语、日语、粤语、韩语、电脑、会计六大门类。以英语培训为例,开设有国际音标、语法、口语、英语基础综合、英语速成、初级英语、中级英语等不同科目。 从产品设计上看,山木培训的业务处于教育培训的最底端,进入门槛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同时,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从培训内容上划 分,山木培训属于职业培训,缺乏相关认证,没有明确的目标,难以做到标准化。据学员反映,其培训质量在不同的分校、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山木培 训的起源,与深圳乃至广东特定的环境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涌入大批前来淘金的产业工人,由于教育层次较低,这些产业工人迫切需要一些基础技能培 训,如语言、电脑和会计等。应这一需求,山木培训业务得以快速做大。但是,这种业务模式,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有其生命力,但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单纯 的语言、电脑技能培训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且这种模式在绝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域,显然障碍重重。
山木培训并非个例。目前,上海、北京、广 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类山木培训的教育机构比比皆是,它们不仅发展背景相似,而且培训内容几无差异。尽管它们中的一些跻身当地“十大培训机构”之列,但它 们通常都未能将相关培训产品及服务标准化,这一致命缺陷终将致其步入衰败。事实上,一度以“教练技术”培训出名的汇才,更是非标准化而失败的典范,汇才不 仅教学内容难以标准化—以激扬禀赋为培训目标,商业模式更难标准化—依靠口口相传、人拉人的方式发展“社会精英”作为学员,最终倒闭收场。
伪 模式特征二:简单连锁。目前,商业领域中成熟的“直营+加盟”模式被引入了教育培训领域,且成为连锁经营的主流模式(表2)。具体操作上,培训机构在省会 城市建立直营店,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留给加盟商。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省会城市的直营店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市场,并提供一个样板给加盟商。同时,缩短了管 理半径,能够更好地为加盟商提供服务,使之更符合总部规范。另外,“直营+加盟”模式在做大业务规模上更快一步。



不过,在教育领域照搬“直营+加盟”模式存在弊端。与其他行业加盟模式既输入品牌又输出产 品不同,教育领域的加盟制通常是品牌加盟,不输出教师、不参与招生,也不参与收入分配,而仅仅是每年收取一定的品牌授权费。如从事外语培训的昂立,旗下连 锁店全部为加盟店,平均每家每年收取35万元品牌授权费。加盟制虽然可以最大能量地发挥品牌溢价,但给标准化管理带来难度,任何一家加盟店出现负面事件, 都将诋毁企业整体形象。而且,“直营+加盟”模式下,教育企业成长性指标也表现欠佳。数据显示,2009年教育培训行业营业额增幅低于门店增幅,前者为 26.84%,后者为43.95%(图1)。




更为重要的是,“直营+加盟”模式下,要保持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标准化 更是关键,这直接关乎连锁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北大青鸟是标准化下加盟制的受益者。作为首个将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教育培训领域的机构,北大青鸟首先对培训教材 和内容进行了标准化,撰写出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套标准化手册—《北大青鸟IT教育标准化手册》。该手册每年更新修订,公开出版发行。以2008年版为例,内 容涉及107个工作岗位,共有2714个业务事件,394个工作流程,1400余项质量标准,总计500余万字。标准化课件内容奠定了北大青鸟“直营+加 盟”模式的基础,2009年北大青鸟营业收入24.88 亿元,市场占有率约40%,直营店与加盟店比例约1:9。
相反,缺乏标准化的连锁经 营,只能是企业的虚胖。据山木网站披露,目前山木培训已在全国27个大中城市拥有近300家分校,并以每年5个省会级城市的速度扩张,同时,在伦敦、东京 等地建有海外分校,实现了办学国际化。而实际上,由于缺乏标准化,山木的许多分校,尤其是海外分校处于有名无实状态。
事实上,教育机构并非以 大为美,大而不实反倒是盈利的漏洞。即便标准化程度颇高的新东方,在异地扩张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分校侵蚀总部利润的现象。而当前企业简单连锁与投资界的浮 躁不无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当听到“中国”字眼时,所有基金经理都竖起了耳朵,当听到“连锁”、“渠道”、“加盟”等字眼时,已经有人按捺不 住,“给我一份商业计划书”。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伪模式特征三: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育机制,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是典型的 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人才而非资本,师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资产。相比公办教育,民营教育培训企业对高素质师资团队的要求更为迫切。一 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师资力量”是选择培训机构的首要条件。
对于教育培训企业而言,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 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善于与学生交流,以及讲课时要有人格魅力。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事实上并非易事,不仅要在遴选机制、用人机制、 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努力,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形成尊师重教的办学理念。
新东方通过严格的遴选制度和高待遇,打造名师团队、提升品牌形象,奠定 了可持续扩张的基础。相形之下,一些培训机构不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实际证明,忽视师资建设的培训机构,就只能依靠占山头的 方式在浑沌未开的市场中以低价方式粗放经营,最终必然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从媒体报道上看,山木培训既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遴选、培育机制,又 忽视教师激励机制,其教师主要来源于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年轻女性,月薪2000-3000元(课时费5元),此举虽然降低了人力成本,但却无异于饮鸩止 渴。另外,在竞争策略上,低价被山木培训自诩为得意之作。不过,缺乏名师、低价策略并未为山木培训带来核心竞争力,相反,在学员中山木培训口碑颇差。
另外,对比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建设还应体现在打造教师团队上。李阳疯狂英语的最大教训在于,过分注重创始人李阳的宣传而忽视团队建 设,以致除了李阳本人,再难有让市场耳熟能详的人物。尽管李阳的个人魅力十足,在学员中的号召力颇高,但缺乏团队支持,依靠单枪匹马的李阳,始终难以将规 模做大做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79

安博以IT平台催谷教育产业链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006/t3038374.htm


安博教育以IT智能化产品—学习流引擎—撬开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随后进入大学生就业培训领域,通过IT实训机制,迅速成为行业龙头。最近,安博抓 住大专院校新设二级学院的契机,利用其在就业服务和师资力量上的优势,与高等院校合作,将业务链拓展至高等教育领域,从而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教育-高 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完整产业链。

  22岁的李国强是湖南某软件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三学生,跟大多数在校生一样,考上大学的 喜悦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天却稀里糊涂面临毕业。尽管金融危机过后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及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李国强的 求职路并不顺利。数次碰壁后,他报名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Java实训课程,在此期间,李国强接触了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并在老师的安排下完成了企业外包的 数项开发任务。临近实训结束,在定期举办的招聘会上,李国强成为该发包企业的一名员工。
李国强的求职方式,或许是未来IT类毕业生就业的一个 主流路径。而提供IT实训的,正是时下教育领域最大的整合者安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安博”或“安博教育”)。成立于1999年的安博,在中小学网络教育 市场攫取第一桶金后,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学生就业培训市场,通过企业IT实训机制,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率,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业务链拓展至中小学教育 与就业培训的中间环节—高等教育领域,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高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产业链。
安博的大手笔,底气是两轮巨额融资。 2007年10月,安博教育获得540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思科、麦格理等,一年之后,即2008年10月,再次获得1.03亿美元注资,投资方包括 英联投资等。在此之前,安博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首轮是2000年,来自硅谷的数百万美元风投,第二轮在2006年,超过1000万元,投资方包括思科、 集富创投和华威等。尽管尚未上市,但安博的融资额已超过大多数已上市的教育企业(附表)。



在金融危机下获得巨额投资,“在我们看来,安博就是‘the Education Company’。”安博教育的一位投资者这么评价。中国的教育业市场机会巨大,未来各细分市场必然会出现整合者,而安博,或许就是最具这种整合力的公司 之一。
“就安博教育而言,投资人真正感兴趣的是安博标准化、可低成本扩张的商业模式。”曾担任安博私募融资财务顾问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如此评 价。


  以IT模式推开教育服务大门
  不过,创办之初的安博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公司,倒不如说是技术服务 公司。这与创始人黄劲的技术背景不无关系。黄劲15岁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并获得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获 博士学位,其后加入一家半导体软件设计公司,1999年在美国硅谷创立安博公司,2000年回国创业。因为出身教师家庭,黄劲将创业方向定格在教育服务信 息技术领域。
2000-2003年,黄劲带领安博开发了一套学习流引擎应用软件。它实际上是一个装进了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评测平台,后台由多 个数据库及智能分析系统组成,前端则通过互联网与学生直接关联。学习流引擎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由机器安排好学习路径,推送还未被掌握的知识到学生面 前。简单地讲,学习流引擎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理想状态。
安博早期300人的团队中, 没有传统教育机构里必不可少的老师,近1/3是研发人员,分别从事软件技术研发和教育研究,其中教育研究包括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及怎样更 好地提供教育服务。
不过,正是由于从技术出发,安博把握住了教育领域的两大基础需求: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稀缺,中小学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得 不到满足;二是高校教育机制滞后,课程开设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用人单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也难以找到工作。基于上述两大需 求,安博尝试通过网络教育和IT实训方式,填补教育资源和学习者之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供需鸿沟。


  以学习流引擎嵌入基础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及分配不均和网络教育的巨大空间,是安博学习流引 擎嵌入基础教育领域的基石。一直以来,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尤其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是一大社会问题,落后地区、甚至发达地区的非重点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 的需求相当迫切。由此,能够化解这一难题的网络教育,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艾瑞数据显示,2004年网络教育市场规模为143亿元,而2009年跃升至 430亿元,预计在2012年将达到723亿元。
网络教育是安博介入基础教育的切入点。为了使网络教育的知识内容更具权威性,安博教育选择了 与北师大附中等知名学校合作进行内容开发。同时,安博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释放,其自主研发的学习流引擎成为开拓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的利器。
安博研 发的学习流引擎,强调教与学的交互性。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有历史记录,包括学生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都可以根据学习曲线来安排出现的频率,这样,就可以 建立个性化学习内容与资源的分配,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来分配资源供其学习。
安博教育独创的这个学习引擎,不仅颠覆了老师的传统角色,同时,突破 了传统网校中计算机和网络仅仅作为一种存储、传输和表达内容的应用工具的局限。安博通过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将教育标准化、积累化,进而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个 性化评测与诊断、个性化学习内容和资源的配送、反馈跟踪和个性化互动指导,从而为学习者创设一个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环境。学习引擎的这些特点,使得安博 的优势更为突出。
不过,技术并非万能,技术只有和人、学习者、后台服务等应用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效用。因此,在销售学习流引擎的同时,安 博大力营建线下教育服务机构。其策略是,学员通过线上的学习账号进入网上测评系统,由安博根据每个人的测评结果设计学习计划。同时在线下配备辅导中心以及 学习顾问跟进辅导。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博通过整合内容资源,借助软件和互联网,形成标准化的内容,然后建渠道、搭平台,不断进行复制。目前,安博教育已在 北京、天津、山东、湖南等地建立了16家基础教育服务机构。
“尤其是面向二、三线城市等缺乏好的师资力量的地区,这种模式更有吸引力。”一位 教育培训业者认为,安博的优势在于先期占领了许多渠道,并且平台建设与内容开发同步,然后再通过收购整合,进一步扩大渠道,通过渠道来推广其内容,通过扩 大市场份额实现增长,规模大了以后会形成雪球效应,越大越有竞争力。
在产品推销策略上,安博采用B2B2C的模式,避开了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弊 端,将学校群体纳入自己的渠道体系,采用服务的合作分成模式,让学校有了向最终用户推销产品的热情,一定程度上,老师也成为推销员。目前,全国已有500 多所学校和两万多名学生加入这一远程教育体系。


  以IT实训做大就业培训市场
  IT实训业务是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产物。在安博看来,职业教 育就是就业教育,不能很好地实现就业的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因此,安博通过搭建桥梁,解决大学生和企业之间需求的错位,从而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商 机,即IT实训。所谓实训,是协助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从而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了桥梁,加快从学生到合格员工之间的角色转变。 2006年4月,安博教育联合教育部推出“IT实训推广工程”,覆盖了全国上百所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完善IT人才教育体系。
安博的IT实训与 当下地方政府的转型不谋而合。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了打造服务外包产业的思路,比如大连计划成为国内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城市,南京正着力打造服务外 包产业,苏州昆山正从制造中心转向金融服务外包城市。城市的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安博教育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于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建立了IT实 训基地,为城市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以昆山实训基地为例。昆山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承接上海和苏州等地制造和加工项目的转移,但长期以来处 于产业链的下游,核心竞争力不强,为了进行产业升级,昆山市政府提出“打造金融服务外包城”的概念,未来定位为上海的办公室,为上海、苏州提供金融外包服 务。2007年,安博看到了昆山产业集群转型的契机。通过与政府合作,采取政府和园区提供土地,并投资兴建硬件设备和采购设备,安博教育输出运营、培训、 实训平台、师资的模式,建立了安博(昆山)服务外包产业园,该园占地120亩,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园,可容纳3500人入园实训。
IT 实训中,参与实训的人员绝大多数为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学习者进入实训基地后,其角色由学生转变为员工,接受“公司”分配的职务,佩戴员工胸卡,每天打卡 上班,并在主管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业务项目。事实上,产业园的每个项目都是真实的,由安博负责对外承接项目,采用IBT(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企 业开设定制培养,选拔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定制班学习,选定和企业业务相关的课程和任务,并配合企业的实际操作练习。
目前,安博教育已与4000 多家软件公司达成协议,采用IBT(企业定制)模式为其培养人才,准学员一旦培训合格就可以进入公司工作。至今,安博教育在北京、苏州、上海(昆山)、大 连建立基地,结合当地人才战略,在软件企业集中区域,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以大连为例,安博与大连高新区合作,未来8年每年向大连高新区输送1万名IT人 才。


  业务延伸,打通产业链
  IT实训相对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安博实训基地已成为各级政府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样板。黄劲及其核心团队成员,也频频在各类教育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政府层面的支持,也为安博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条件。事实上,在单纯的实训业务中,安博处于教育产业链的下游,其规模做大取决于毕业生源进入实训的多寡,因 此,控制上游、为下游输送更多生源,成为安博教育做大IT实训的重要举措。
控制上游的路径是开展院校合作,介入高等教育领域。随着互联网行业 的迅猛做大,大专院校建立二级学院或开设IT类专业蔚然成风,但受制于师资、财力、办学经验等因素,其招生规模并不理想。因此,选择一家专业机构合作,不 失为多赢之举。这直接成为安博叩开高等教育大门的敲门砖。另外,就业难是各大院校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安博依托其就业保障的筹码,在与高等院校合作中如鱼得 水。
安博与院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四类:一是新建学院,即双方共同成立新的二级学院,安博引入企业、技术、设备、教学等多方面资源,校方负责申 办资质及生源,双方共同承担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按新的合作机制进行运营管理;二是共建学院,即双方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合作部分专业,以学院形式 独立运作,共同承担教学的实施与管理;三是学院外包,即根据校方实际情况,学院委托安博负责全面运营,校方负责监督管理;四是共建实训基地,即与生源规模 大的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目前,安博教育与全国近40所高校签署了院校合作协议,合作方既有像潍坊职业学院这类地方大专院校,也有像华中科 技大学这类全国重点大学。
通过业务链延伸,安博打造了一条涵盖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就业培训的IT教育完整产业链,覆盖了8-25岁学生学 习的全过程,且每一个环节,都蕴含创造经济价值的能量。
另外,安博也试图向企业培训方面拓展,目前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职业与商务在线培训商 Skill Soft的中国区独家总代理。


  业务复制,做大规模
  缔造好业务链后,安博开始不断复制扩张,通过并购与新建,一方面继续采取线 上与线下互动的方式推进基础教育业务,另一方面建立实训基地,推广就业培训业务,同时加速院校合作。
基础教育方面,安博并购整合了十多家分布 在不同省份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并购过程中,安博教育制定了三个标准:首先是管理团队要与安博有相同的志向,其次必须是当地教育培训机构里的市场份额前三 名,第三是100%吸收股权并购。不过,如果被收购的当地教育培训机构有一定知名度,则采用联合品牌的形式,发展当地品牌,共创全国品牌。
通 过收购,安博逐渐建立各地的省级区域中心,并以之为据点,向地区及县级区域拓展。从扩张的地域来看,一些人口比较多,但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地方,如河 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也相对旺盛,是其扩张的重点。
IT实训方面,安博采取了与升学培训不同的扩张策略。在地域倾 斜上,以企业聚集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天津、广东、成都、西安等为主要据点进行扩张。当前,其在京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院校合作方面,安博教育已经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动漫设计、服务外包等四大系列课程总共十大专业方向上与超过20家大专院校开展了合作。而一些本科重 点院校,也将纳入安博的版图。
融资1.03亿美元后,安博的扩张力度进一步加大,计划投入2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区域教育服务中心,新增 5个实训基地。
事实上,安博教育对风险投资机构的选择,也体现了其向海外发展的考虑。包凡表示,在帮助安博筛选投资者过程中,之所以选择分别 来自澳洲、日本、美国、英国的麦格理、集富创投、华威投资和英联投资,考虑的恰恰是他们能够对安博教育资源的全球整合起到推动作用。

  协同效应与师资力量决定安博未来空间
  牵头向安博投 资1.03亿美元的英联投资中国区总裁林明安曾表示,吸引其投资的关键在于安博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复制能力。传统教育机构普遍的商业模式是开学校招聘老 师、招生、收学费,然后是不断扩张,在全国布点开设分校,建立品牌连锁模式;而安博走的却是另外一条发展之路,从经营模式看这更像是一家软件公司,它并非 单纯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通过技术和内容整合资源,从而使得这种模式能够标准化,便于推广的互动。
通过将系统平台在不同的学校间进行复 制,安博教育的扩张模式成本低、速度快。近四年来,安博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都保持在200%。
不过,安博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坦途。尽管打 通了产业链,但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安博均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在中小学网络教育市场上,有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等一批竞争者;在IT教育市场,有北 大青鸟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北大青鸟拥有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其规模远在安博之上。因此,如何 整合资源,发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安博持续发展的关键。
另外,师资力量也将是制约安博高速成长的主要因素。随着IT 实训和院校合作的持续推进,安博将对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产生巨大的需求,能否满足这一需求,直接关乎业务复制的进度。不过,招募高素质师资团队并非易事。不 管是IT实训还是院校合作,能够符合安博要求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之才,还必须有丰富的IT从业经验,否则其教育内容只能流于形式,最终重归教 学与需求脱节的困境。现实是,这类人才不仅招募成本较高,而且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相对稀缺。因此,在短期内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既是当务之急,又考验安博 的管理智慧。■


  上市路上

  教育培训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风投的关注。尤其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教育产业的高成长与抗 周期特性更是获得了投资界青睐。China Venture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教育产业吸金量位列VC/PE投资方向的第五位,共吸金6.05亿美元,占比8.18%(附图)。



相比之下,教育企业上市进程却颇为滞后,全国近5万家教育培训机构中,登陆资本市场的寥寥 无几,且全部在海外上市,尚无一家能够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究其原因,既有教育制度自身的限制,也有国内资本市场对教育企业认知不足的因素。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前,教育产业虽然对民营资本开放,但非国民待遇、不得分红、缺乏产权等一系列制度硬伤,极大地抑制了资本进入的积极性。此时,教育 企业上市,不得不在交易结构上进行巧妙安排。如海外上市拔得头筹的新东方,就是在学校之外注册新东方科技集团,由前者向后者支付咨询费的方式避开政策限 制。
新政出台后,民办教育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吸金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一批优秀企业得到了风投的注资,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上市冲动。据德勤 调查,80%的受访企业有融资需求,并有接近50%的受访企业有上市打算,并一致倾向于海外上市。
教育企业或将成为新一轮“中国概念股”的主 体。据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介绍,未来1-2年,中国将可能有20余家教育企业登陆包括纽交所在内的国际资本市场,其中,不少已经进入操作阶段。 比如,国内最大的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原计划2009年三季度赴美融资1.5亿美元,后因故暂缓;2010年5月,环球雅思宣布拟登陆纳斯达克,募集资金 约1亿美元。除此之外,学大教育、巨人学校、安博教育、华育国际、万学教育、达内科技、东方标准等企业,也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
不过,教育企 业集体选择海外上市,无疑是中国教育和资本市场的悲哀,尤其是在创业板已成功开板的背景下。因此,除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民办教育环境,催谷一批教育企业做大 做强之外,调整投资和发审理念势在必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1

通吃零到十二歲教育大餅 還要搶攻父母進修市場 三之三賺「獨二代」嬰兒潮商機

2010-8-2  TWM





台灣幼稚園一年至少關一百家,上海卻還缺五百家幼兒園。

台灣今年出生人數將創新低,而大陸一年就能生出台灣三分之二的人口。

看準兩岸人口的消長,三之三如何在中國爭食「小皇帝」商機?

撰文‧林孟儀

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只有十九萬出頭,今年上半年更降到八.二萬,全年恐怕將跌破十七萬人,創下史上新低!

反觀對岸這兩年卻是「八○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生育高峰期,大家趕著生奧運寶寶、世博寶寶;以前年為例,大陸就誕生了一六一五萬名奧運寶寶,約當台灣人口的七成。再看上海,去年出生人數就和台灣今年差不多,約莫十六萬。

「台 灣一年關一百家幼稚園,上海目前有一千家幼兒園,現在還缺五百家!」三之三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吳文宗,坐在設置給家長休息的咖啡廳裡強調。雖然是暑假期間的 周六上午,位於虹橋附近的三之三總部擠滿了人,有來參加夏令營或才藝班的大孩子、來繪本館聽老師說故事的兩、三歲小小孩,和陪同前來的家長,近兩千平米的 空間,一片人聲鼎沸。

三之三在台灣有四家直營、兩百家加盟幼兒園,並出版童書;二○○三年西進,以長三角為根基,版圖最遠到四川重慶和山東 省。如今三之三在中國坐擁四十家直營、八家加盟幼兒園,還有做幼兒早教的親子館、說故事的花婆婆繪本館、蘇州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是台商在中國直營規模 最大、業務最全面的幼教業者。上門的孩子都是來自台、日、韓、歐美專業白領家庭,與大陸當地的中上家庭;去年更吸引華威創投注資,準備加速拓展。

眼看兩岸人口的消長,台灣幼教業者莫不心慌,急著登陸搶食對岸的小皇帝商機。西進至今七年的三之三,究竟如何在對岸幼教業站穩一席之地?

選擇直營有效控管品質

「這裡的幼兒園不是你想做、有錢就可以做的,一定得在政府的規畫裡面去做。」吳文宗語氣冷靜地強調。三之三今天的規模,並非一蹴可幾。

七 年前,三之三申請到中美合資辦學的第一張執照,之後中國就不開放中外合資辦學了,為三之三奠下最佳的競爭條件。教育是百年大計,後來中國頒布《民辦教育促 進法》規定,只有民間內資企業和國民才能申辦國中小以外的「非義務」教育,包括學齡前、高中以上到成人補習,才開放給民間經營。後來三之三第二家到四十家 直營幼兒園,只好透過當地內資企業申辦。

不過,幼兒園不是愛開在哪都可以,得視各地規定;如上海市政府規定,一個社區超過三千戶或一萬人口時,可以申設一個配套幼兒園,由政府決定公辦或民辦幼兒園;消息夠靈通的幼教業者,才會去投標或申請。

既 然證照難拿,一旦拿到,理應開放加盟比較輕鬆。但三之三登陸七年來,吳文宗採行和台灣相反的策略,以直營為主,直到去年才開放山東、安徽共八家加盟店,品 牌授權給原本就經營幼兒園的當地業者。「我盡量做直營,一方面是確保控管,另一方面也是這邊一加盟,你招牌掛上去,就很難拆得下來!」吳文宗解釋。

他估算,台灣大概有一萬家幼稚園,以大陸的人口成長比例,大概有八十萬家幼兒園左右的空間,「我只要占萬分之一,就很可怕了!」

搭建幼教百貨公司平台

大陸因為一胎化,在教育上的投資金額越來越高,甚至有的占比高達家庭支出的三○%,變成六個大人供養一個小孩。「成就不了自己,不如成就孩子,這是唯一的希望,當然捨得投資。」吳文宗指出。

三 之三幼兒園每月學費約在人民幣兩、三千元,比台灣一萬元出頭還貴。今年三之三開始托管中心(安親班)業務,每月收費人民幣三千多元,比台灣七、八千元月費 高出一倍;五天四夜的夏令營要價人民幣五千元,約合新台幣兩萬五千元。「要是在台灣,我收不起,在這邊我鎖定中高階市場,因為他們認為貴才有好東西。」吳 文宗點出家長的消費心理。

中國八○後的家長普遍受高等教育,觀念新,希望培養孩子情緒管理、創意思考、主動學習探索的能力,這些正好是台灣幼教業者靈活教學的強項,所以三之三幼兒園總有三、四十個孩子等在候補名單上。

為了在內部快速培育當地師資靈活教學的能力,吳文宗今年成立了「三之三大學」,設置經營管理、英語教學、教育教學三個系,每個月對員工進行培訓。

不 過,想賺八○後這批「獨一代(一胎化政策實行後,第一代獨生子女)」的錢,也不容易。因為一胎化,家長很寵愛九○後出生的「獨二代」。「就有家長把小孩子 手臂上被蚊子叮的地方,用筆圈起來,一個個指給我看,這個是什麼時候叮的,那個又是哪天被叮的。」吳文宗苦笑說,小問題會被誇大、找麻煩;小孩子在幼兒園 跌倒受傷,登門賠禮道歉更是少不了,家長投訴比台灣還難處理,是一大挑戰。

三之三藉直營維護品質,已打響了名號,在這個品牌的平台上,未來 有各種延伸的可能。「我想做『幼教的百貨公司』,讓家長可以one stop shopping,讓三之三變成一個平台,引進台灣相關業者一起來做,台商也不用重新摸索、申請執照、重新開發市場。」例如說故事給小朋友聽的繪本館,並 非進行「教學」,性質單純,所以毋須申請執照,所以去年快速推廣,授權給已設有培訓中心或幼兒園的業者。

垂直水平整合擴大營運版圖而「大未 來兒童職業體驗營」只要申請工商執照,可以外資企業身分經營,但動輒需要三千坪面積,投資大、設備貴,目前已在蘇州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店。中國各地都在興 建購物中心,除了吃飯購物,還需要引進文化教育的攬客功能,因此大未來成為熱門的競邀標的。吳文宗說,濟南有個購物中心已邀請大未來明年入駐,從場地到設 備要新台幣上億元,都由開發業者包辦,請吳文宗經營,「我一毛錢都不用花!」今年吳文宗也跨足托管中心(即安親班)、以親子館為名的幼兒早教(零到三 歲);看到陪同孩子來上課的父母,他更打算用手中的一張培訓學校(補習班)執照,經營成人美語補習班。台灣知名的美加成人美語,已經找上三之三洽談合作, 希望找家長來上課;不僅通吃從零到十二歲的教育商機,還要把父母的進修市場全部納進來!

除了從幼教延伸出去的垂直整合,吳文宗也正在啟動水平整合。

「教 育是一種火車頭產業,水平可以整合帶動裝潢、設計、教玩具、服飾業,以及用雜誌、網路服務會員、非會員。」吳文宗提到,三之三也和兒童攝影、麗嬰房合作, 「母親節我甚至與曼都合作,找媽媽出來走秀。」台商方立宸開在購物中心的三十家卡通尼遊樂園,也找上三之三,希望遊樂場的票券可以和三之三有消費折抵的互 補合作。

吳文宗繼續擘畫著未來,今年他已經試辦了兩期︽童年︾季刊雜誌,以大班一年畢業快一千個小朋友來算,光是以三之三幼兒園七年來服務的上萬學生、家庭作為基本盤,這份雜誌就可以印個一萬本,將是幼教廠商很好的廣告平台。日後和台灣科技廠商合作,以電子書授課,更是大勢所趨。

站穩了腳步,去年創投注資,加上和地產開發商合作,三之三接下來要迅速擴張。「他們房子開發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讓他們有一個高檔的配套幼兒園。」吳文宗指出,三之三在重慶將開二十四家幼兒園,就是和開發商合作的結果。

三之三直營的幼兒園到今年將增為六十家,明年底到後年初預計開到超過一百家;繪本館開放加盟到十九家,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與英語村,除了蘇州,年底在鄭州開第二家,明年在濟南開第三家。吳文宗歡迎台商借助三之三平台,一同搶食中國獨二代的嬰兒潮商機!

三之三

總裁:吳文宗

中國成立時間:2003年店數:40家直營、8家加盟幼兒園、一家直營繪本館、一家直營大未來兒童職業體驗營

三之三成功心法

1. 一反台灣加盟模式,改以直營為主,為品質和品牌扎根。

2. 和地產開發商合作,取得社區民辦幼兒園機會,迅速擴張版圖。

3. 展開垂直和水平整合,從幼兒教育做到成人培訓,並與其他服務業異業結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28

中国教育集团遭遇“做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5MMDAwMDIwODQ5Mw.html

11月29日,一家总部位于哈尔滨的教育培训机构,位列纽交所当天股票跌幅榜榜首。在股价大幅下挫33%以后,这家名为“中国教育集团”(NYSE:CEU)的中国企业,已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针对机构财务质疑报告的回应。

当 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投资机构Kerrisdale,瞄准了这家在纽交所挂牌的中国企业。在一份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 中,Kerrisdale将中国教育集团评级定为F(Fraud,财务作假)。最终,CEU股价跌至2.93美元,而此前,机构预期其今年目标价为8.5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传闻称,Kerrisdale可能参与了“做空”中国教育集团。本报记者就此询问Kerrisdale研究员,但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对 于近期频频在华强调“上市门槛更高,更具品牌价值”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而言,这已是短期内其治下遭遇做空的第二个中国概念股。此前的10月末,山东企业博润 (NYSE:BORN)也曾遭遇类似财务质疑。而此前,遭遇质疑的,更多是在纳斯达克(NASDAQ)或美交所(AMEX)上市的中国公司。

被盯上的中国公司

Kerrisdale的报告延续了今年美国机构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模式。


中 国教育集团(CEU)发源于哈尔滨,其全资运营子公司全称为“哈尔滨众合利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利达教育”),法人代表于希群。公司2004年9 月反向并购美国北加利佛利亚的ABC Realty 公司,2004年末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并于2010年1月转版至纽交所。

CEU公司2009年年报称,其核心业务是提供在线教育资源,主要业务是通过自建的网站分享教育资源,能够提供35万份以上的试题、课程等素材。

但CEU的这一核心业务成为被质疑的焦点。通过在互联网流量监控网站检索CEU网站的数据,在与同类网站对比后,研究员认为,这一网站的日常访问量极低,近几月还出现了大幅下滑,一度日浏览量仅有几十人次。

此外,公司在哈尔滨也开展线下培训业务。其中包括三万余平方米的教室,同时容纳约1200名小学至高中年龄段的学生。但Kerrisdale通过谷歌地图和现场照片对比,得出结论称,CEU位于哈尔滨的培训实体规模较小。

一位美国小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Kerrisdale报告的关键点仍然是通过工商局年检材料对其财务数据进行质疑。今年以来,这是投资机构针对问题中国股票的一贯做法。“CEU被盯上好些日子了,但此次公开发出报告有些突然。”

CEU在2008年年报披露称,其在线教育业务总收入约1929.8万美元,毛利率接近80%。但Kerrisdale公布的利达教育工商资料显示,其2008年营业收入仅为42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2万元人民币。

据CEU公司2009年年报,其近年主营业务收益,65%来自位于哈尔滨的利达教育公司,另有约30%来自利达教育全资控股的一家分公司。尽管利达教育并非CEU的唯一运营实体,但Kerrisdale仍然坚持其研究结论。

行业影响有限

中国教育集团30日公告称,其将逐条证伪Kerrisdale的报告,并将向多方咨询后发布更多消息。

本报记者11月30日向CEU公司CFO Zack Pan致信询问详细信息,但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应。多位利达教育办公室职员也在接听记者电话后迅速挂断。

随 着这一事件在诸多海外媒体上滚动出现,30日,在美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股价大多小幅下跌。新东方(NYSE:EDU)股价下跌1.88%,同样以线下授课 为主的环球雅思(NASDAQ:GEDU)下跌0.42%;新近IPO的学大教育集团(NYSE:XUE)下跌2.28%;另一以远程教育为主营业务的正 保远程教育(NYSE:DL)下挫达5.56%。

但罗氏证券分析师周浩认为,CEU是一例个案,对其它股票不会形成长期影响。

自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挂牌至今,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上市成风。新东方股价已从最初20美元升至110美元以上。2010年,已有4家中国教育机构,通过IPO方式登陆美国市场。“这些公司的早期投资人都很有分量,说明市场对行业的认可。”周浩对本报记者称。

而据公开数据,在过去五年间,先后有数十家中国教育公司获得私募投资,总计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德勤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组数据称,中国大陆约有50%教育机构希望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而如今,美国市场上这类股票的市值仍不到1000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25

理財教育要趁早 為什麼國際投資大師都是猶太人?

2010-11-29  TWM




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說,金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有關理財的教育。因為,腦袋中的理財投資智慧是別人永遠搶不走的。

因此,有遠見的民族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灌輸孩子投資理財智慧,他們是怎麼做的?

撰 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卓翰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高盛公司首席股票分析師艾比.柯恩(Abbdy Cohen),你知道這些在台灣耳熟能詳的投資大師,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嗎?

理財教育

猶太人稱霸世界金融的根 基他們都是猶太人!全球大約僅有一千三百萬猶太人,總人數僅為台灣人口一半多一點,但它們卻對全球金融市場及財富擁有主宰的力量。據《富比世》雜誌統計, 美國前四十大富豪中,有四五%是猶太人;全美擁有百萬美元以上流動資產的富翁,有三分之一是猶太人。猶太人致富的祕訣是什麼?

從猶太法典 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的蛛絲馬跡。相對於許多宗教把追求財富視為是墮落或罪惡的起源,猶太法典對金錢的觀念卻極為務實。《密西拿法典》(Mishna)就 提到,「沒有麵粉,就沒有經典」。《塔木德法典》(Talmud)則說:「貧窮比五十種災殃更可怕」,視貧窮為畏途,成了猶太民族追求財富的最深層動力。

猶 太民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理財教育。北美猶太人甚至有一種習俗,送股票給滿周歲的小孩。猶太小孩在三歲時已經開始學習辨別硬幣與鈔票,五歲時開 始學會用金錢購物,上小學時就有儲蓄的觀念。即使家境富裕的猶太父母,也會鼓勵小孩利用做家事或幫親友忙的方式,用勞務換取金錢。上中學的猶太青少年,會 被父母要求閱讀報紙財經版或財經雜誌。

記帳、儲蓄

讓孩子養成良好理財習慣

同樣是猶太人的「股神」巴菲特,就是猶太人從小擁有成熟理財與投資知識的最佳寫照。他六歲時就開始賣口香糖賺錢,並把賺到的每一分錢記錄下來。十一歲買了生平第一張股票,賺到「第一桶金」五美元,於是在十二歲立下宏願,要在三十歲前成為百萬富翁。

記 帳是許多猶太富翁培養下一代理財觀念的重要步驟。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創辦人——石油大亨約翰.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的父親,從小就要求他要記帳,把每一筆收入與支出詳細地記載在本子裡,每月定期檢查。如果有節餘就以增加下個月零用錢以資鼓勵, 反之,如果是赤字,則必須扣下月零用錢。記帳傳統一直延續至約翰的孫子大衛(David Rockerfeller),迄今洛克斐勒家族仍是美國十大富豪家族之一,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迷思。

中華理財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曲欣相當認同猶太人的理財觀念,也對自己的女兒從小就實施理財教育。學齡前,黃曲欣就開始教女兒辨別金錢金額,上小學後更研發出一套獨特的零用錢教育方法。

黃曲欣有個就讀小四的女兒,她為女兒準備了兩個存錢筒,一個叫作「快樂花」、另一個叫作「錢變多」。

她建議女兒,每一次拿到零用錢時把錢分為兩半存入兩個存錢筒。等「錢變多」的存錢桶滿了,她當女兒的面,把零錢換成鈔票,幫女兒把錢存入銀行中。而每到月底,女兒興高采烈拿「快樂花」去買玩具時,她則建議她提撥至少三%給公益團體。

「這種方式,無形中建立了女兒儲蓄的觀念,你不能要求所有零用錢都要存入『錢變多』,這樣不但有教出守財奴的危險,而且可能會降低小孩存錢的意願,形成反效果!」黃曲欣說。

黃曲欣指出,學齡前理財教育側重在金錢的辨別力,一旦上小學,父母親最好開始灌輸小孩「勞力才能換取金錢」、「珍惜金錢」、「不要浪費」的相對觀念。

至於青少年理財教育,黃曲欣建議應更加注重「價值觀」建立。但這部分用「言教」是很難做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親的身教,用本身的行為讓小孩知道樸實、量入為出、謹慎理財??的價值。

至於投資觀念與知識的建議,由於財經知識較為枯燥,要讓兒女了解是一大挑戰。著有《親子理財七堂必修課》一書,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教授蘇偉文建議,不妨可與孩子一起玩大富翁遊戲,來認識基本的理財觀念。

蘇 偉文指出,玩「大富翁」至少可以學到幾項投資觀念。第一、了解風險與報酬關係。大富翁遊戲中,買房地產是主要的致富管道。買公共設施如車站與水務局,價格 較低,但同樣地過路費也較低,較無增值性。買商業地段,則可以蓋旅館,價格較高,過路費會隨旅館數增加而倍數成長,換言之增值潛力較大。從中可以教孩子高 風險等於高報酬的觀念。

其次,了解現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如果你在遊戲中,一味地買土地、蓋旅館,而把手上現金花光,等路過別人土地要繳過路費繳不出來時,將面臨破產命運。

第三,把突發性的風險納入理財規畫考量,機會或命運兩組牌中,潛藏著未知的風險或意外之財。手頭上必須有足夠的現金,才能應付突來的變故。

時時學習

三人行必有「富爸爸」

如果你沒有像巴菲特一樣,有一位股票投資經驗老到睿智的富爸爸,傳授你致富心法,也不用太氣餒。《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伯特.清崎接受過本刊採訪就曾說,盡量找機會跟有錢人在一起,虛心學習他們的致富之道,你也會找到「富爸爸」!

在清崎的觀念中,即使是窮小孩,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富爸爸作為模仿的對象。這個沒有血緣的富爸爸,可能以你的上司、老師、長輩,甚至是同事或朋友的身分出現。以誠懇的心態向他們請教,他們很少會拒絕對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提供建議。

大師的家訓

超級富爸爸如何教孩子

富爸爸名字富爸爸地位給孩子的理財投資忠告涵義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富達麥哲倫基金經理人仔細觀察媽媽的購物袋中買些什麼東西,裡面會有好股票。教女兒如何從消費生活中,找到好的投資標的。

吉米‧羅傑斯

(Jim Rogers)前量子基金經理人這是中國的世紀,去學中文,參與一個偉大國家的再現,購買這個國家的未來。向女兒強調中國股市的巨大潛力。

提瓦達‧索羅斯

(Tivadar Soros)作家、金融大亨喬治‧索羅斯的父親冒險不算什麼,只是在冒險的時候,不要拿全部家當下注,要做好及時撤退的準備。告誡兒子風險控管的重要。

李嘉誠香港長江實業與和黃集團主席,亞洲首富每一次新商機到來,都會造就一批新富翁,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富翁在於:當別人不明白時候,他明白他在做什麼;當別人不理解時候,他理解他在做什麼。當別人明白了,他富有了;當別人理解時,他成功了。告誡子女掌握先機的重要。

王永慶台塑集團創辦人,台灣經營之神你賺的1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的1塊錢,才是你的錢。告誡子女節儉才是財富累積的基礎。

安德烈‧科斯

托蘭尼(Andre

Kostolany)德國投資大師只有少數人能投機成功,關鍵在於與眾不同,並相信自己,「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 告訴子女,投資要成功往往在於勇於逆向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5

失去靈魂的大學教育 林本利

2011-6-16  Nm




筆者有幸,誤打誤撞竟然能夠在大學任教,目睹過去20多年來本地高等教育的種種變遷。眼見大學逐漸偏離「追求真理,啟發思維」的傳統使命,變得「急功近利,惟利是圖」,實在不禁搖頭嘆息。

20年前,香港仍然只得兩間大學(中大和港大),由於學額不足,兩間大學毋須在教學和科研上進行激烈競爭,便可以吸納足夠的優異學生就讀。那時即使大學校長和教授發表的論文不多,被同儕引用的次數有限,但他們對學術的嚴謹要求和個人修養,普遍獲得學生和社會大眾所認同。

後 來港英政府為了加強本地大學之間的競爭,提高香港的科研水平,於是成立第三間大學,即科技大學。97回歸前幾年,大量高學歷港人移居海外,政府為了增加大 學畢業生人數,效法英國政府,將幾間大專院校升格為大學,令香港突然間由缺乏大學生,變成大學人才過剩。筆者亦因為理工學院升格為大學,由大專講師逐步成 為大學副教授。

很明顯,每間大學的歷史背景不同,本身有其獨特使命,有些較着重科研,有些講求教學質素,亦有一些專門為工商界培訓人才,提 供服務。但過去10多年,本地各間大學差不多都走同一路線,首先要求教員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之後再計算論文的引用次數和影響系數(impact factor),到近年再大玩院校排名,爭取成為世界前100位、50位,甚至25位的大學。

香港八大院校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由於政府撥款有限,各間院校便要想盡辦法去爭取額外資源,聘用更多「名牌」教授去提高院校的排名。

 

過 去10年,特區政府鼓勵各院校開辦副學士課程,不再資助授課式的碩士課程,以及讓大學教職員薪酬和公務員脫鈎,這些政策正好提供機會給各院校大量印製畢業 證書圖利,將額外收入用作提高教授薪酬,有大學高層的月薪高達三、四十萬元以上(還未計其他額外收入),較特首和司局長更高。院校另一個爭取額外資源的方 法,就是進行募捐,特別向富豪勸捐。院校除了將校園內的教學大樓或學院以捐款人命名外,還不理會捐款人是否對社會有實質貢獻,一律送上榮譽博士銜頭。更有 甚者,個別院校以政治掛帥,向權貴大派榮譽學位,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撥款。最令人不齒的就是一些大學高層,本身不學無術,沒有什麼研究著作,或者只是把自己 的名字加在別人的著作上,但卻對下屬要求多多,玩弄權術。在爭取較高排名時,個別高層更挖盡心思,故意隱藏一些不達標的教員,甚至向負責排名的機構提供不 盡不實的資料。這些缺德的做法,在學術界似乎變得理所當然。《四書》中的《大學》,開首幾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過去10多 年,筆者眼見大學教育走向商業化,變得功利。不少大學高層缺乏誠信,像生意人多於學者,只顧和商界及權貴打交道,為退休生活鋪定後路。大學管治日趨低落, 外表擁有華麗的軀殼,但內裡早已失去靈魂,不能明辨是非黑白。還望有心辦好大學教育的人能夠撥亂反正,把各院校重新納入正軌,挽回失去的靈魂。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c.com.hk)作者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