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奧斯卡「票房為王」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694680.html

續幾年,奧斯卡獎最為重頭的最佳電影獎,都頒給了「黑馬」,從《老無所依》、《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到《拆彈部隊》。今年的《國王的演講》則先聲奪人,而且將優勢保持到了最後,不但拿到最佳電影獎,還囊括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導演。

與以往的黑馬相比,《國王的演講》票房可圈可點。在人們還不知道這部電影會成為第83屆奧斯卡電影節最佳電影的時候,口碑一般:首週放映在美國只有 4塊銀幕,票房也只有35萬美元出頭。但截止到2月份,在美國本土的票房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在英國的總票房則將近2500萬英鎊。

一貫被視作好萊塢經典電影風向標的奧斯卡獎,今年最終獲獎的名單,似乎能看出學院對提振票房的電影的獎掖。年度票房最高,達到4.1億美元的《玩具 總動員3》能夠擊敗呼聲甚高的《馴龍高手》,奪得最佳動畫長片獎,還躋身最佳電影的提名名單。而票房第二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也有最佳服裝獎等斬獲。

發行公司妙手回春

《國王的演講》的性價比很高,全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製作班底,人工不算貴,特效非常少,成本只有1500萬美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功的訣竅在於 發行——當然,這部電影本身也有成功的潛質。它的製作費大部分來自於今年年中就要解散的「英國電影委員會」(UK Film Council),這個旨在支持和推廣英國商業性電影的機構自身尚且難保,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發行公司,《國王的演講》很有可能會被埋沒。

在美國發行《國王的演講》的韋恩斯坦公司是一家在選擇電影和推廣電影方面都極其有眼光和手段的公司。此次奧斯卡獎的評選,甚至流傳著「黑幕說」:韋 恩斯坦公司專門為奧斯卡評委們製作了特別版本,以示誠意。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韋恩斯坦兄弟,也曾經一手做起了米拉麥克斯,還和迪斯尼淵源頗深:韋恩斯坦公 司正是他們離開迪斯尼之後成立的。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成績斐然。

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名單史上第一次擴展到了10部。10部影片中,《國王的演講》可能是在票房上受益最大的。在1月25日奧斯卡獎提名名單公佈之前,上映劇院只有1680個,而提名之後則劇增到了2584個。

與其他獲得提名並且仍然在檔期的電影相比,《國王的演講》提名之後的票房是最高的,尤其是與發行日期還要晚於它的《黑天鵝》與《鬥士》相比,這種優 勢就更為明顯。而其他兩部電影的票房其實和它相差不多,但是後勁就不足,大部分票房都來自於開映的前幾週。當時奧斯卡獎評委會做出擴展提名名單的決定時, 就有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是為了提升更多的電影票房,現在看來,似乎只有《國王的演講》是最後的贏家。

影業巨頭大獲全勝

今年是影業巨頭大獲全勝的一年。縱觀所有入圍最佳電影提名的影片,只有《冬天的骨頭》來自一家規模極小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Roadside Attractions,這家公司主要製作獨立電影,只有年度製作發行6~8部電影的規模,知名的也多是《大碼的我》之類的紀錄片。每年都有來自小公司的 一部到兩部獨立製作電影,在萬千電影當中奪標,被奧斯卡獎青睞。

但是今年如果不擴大提名規模,獨立製作很有可能全軍覆沒。《玩具總動員3》來自迪斯尼,《盜夢空間》來自時代華納麾下的華納兄弟,《大地驚雷》和 《鬥士》來自派拉蒙,《黑天鵝》和《127小時》來自隸屬於新聞集團的20世紀福克斯探照燈影業,《社交網絡》則是索尼出品,就連題材受眾略小的《孩子們 都很好》也出自環球影業旗下的焦點影業。

這些電影公司當中,迪斯尼的表現最為耀眼,出產了票房第一的《玩具總動員3》和第二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營收也持續增長,截至2011年1月份的 前三個月,增長了10%。而時代華納2010財年的增長則是6%,索尼則在2010年最後9個月增長了2%。未來一年,這些影業巨頭還會催生《加勒比海盜 4》等吸金大片,來年美國電影工業的復甦應該會保持增長態勢。

2010年全美票房收入比2009年微有下滑,低了0.33%,但考慮到2009年比起2008年有10.12%的大幅增長,這其實應該算一份不錯的答卷。

全球市場則是一片欣欣向榮,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的全球票房規模達到了318億美元,比2009年提高8%,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電影協會認為, 這是由於亞洲市場快速成長的原因,另外3D電影風靡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儘管英國《金融時報》認為,3D電影並不能挽救美國電影,但數據卻似乎在證明,3D 電影可能還是電影業的救命靈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5

價值與價格的差異 (作者:奧斯卡。黎) Daily Speculation

http://dailyspeculation.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07.html
近日喜得友人賞識,與之談論寫作。為不辱命,
故提起久擱之筆寫些小文回應。

提到價值和價格的問題。兩者雖然是兩回事,在日常中卻常混為一談,以至亂成一潭的。有似於戰略和戰術,藝術和技術這些相似概念。然而畢竟是獨立兩件事,不是一體兩面,甚至不能互為因果。

請假想有個密室,什麼都沒有(當然有空氣,不要斤斤計較呢)。然後有個人,和一顆石子。在這當兒,價值和價格兩回事同樣都不存在,因為這世界就只得那人那石,他所有的只能是那石子,不要就沒有其他東西選擇;同時間,儘管他為那石標上價錢牌,也沒有別的人去留意,因此沒有價格,也沒有價值。

怎樣使這個情境出現有效的價格呢?需要多一個人。只要有多一個人,原先那人就可以賣掉這石,無論他要錢或其他什麼東西交換。其實可能出現的情況很多,包括第二人從第一人手中搶去石子,那就需要用暴力交換,也許誰的拳頭力就能得到。第一人也可以連自己和石子一起賣掉。讀者讀到這裡,其實也發現,石子在此不再重要,只要有兩個人,已足夠產生有價格的情形,比如一人為另一人提供有償服務,隨便搥搥背也行,說不準第一人聘用第二人把那石子丟棄也成,也出現了價格。價格,是一件人與人之間的往來關係。

那麼價值呢?其實一人一石已經可以是「有」價值的。上文既說那人除了一顆石子外一無所有,那這石對他怎會不重要呢?然而「有價值」三字和「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說話一樣,說得好,但對於議論無甚幫助。每個人都很有價值,而對於人事部主管而言誰比誰更能貢獻公司才有意義;同理,要令那一石子的價值變得可論,我們需要多一顆石子,或者任何其他東西,總之不可以只得那石子。

給予那人任何的東西,他就有了選擇,可以在不同選項之間,想一想哪一個對他而言更有價值。讀者明白,既知天生我才必有用,亦說天生為物必有價。如果有造物主,每件物品或者價值無上,「更有價值」只不過是因應個人情況的取捨。純粹對他生效。價值,是人在物與物間的評比關係。

選取物可以是些不可見的東西,例如「放棄石子,就讓他逃脫出密室」這個機會。但讀者留意,這選項不可以是保持現狀和「沒有了石子」兩者的選擇。因為這一無所有的人必然選擇保留石子,沒有石子不算是選項,只算是逼迫;猶如以失去氧氣作為任何人對任何物的保留條件,都是壓迫不是選擇。我們議事時要避免舉出逼害性質的選項做例子,這樣沒有意義。

在一人二石的世界裡,他可以認為一顆石比另一顆價值更高,因為它是火石可以生火;或因為是玉石更漂亮;或因為更堅硬可以做工具。如果他老是面對無法生火的局面,火石將比鑽石要緊;若他必需打穿某物,則二取其一,他會要最堅硬者,不管它是什麼顏色。這是他價值上的看法,若然他只有一元,而他所想要的賣兩元,則他都只會要另一項,這是價格因素。

是不是說,價值是些浮動不定的東西呢?不然。需要火時火石高價值,需要硬石時鐵石有價值,做法不同,但背後那套觀念一樣:他因應實用上的需要作為標準。而價值一物,往往加上個觀字,價值觀與數字量化的價格不同,是套觀念,他也和浮動的市價不同,價值觀本身是不變的。

怎會不變呢?那人是因為身無長物,使得他必得按生活所需來選擇,若他逃回富裕社會,生活無礙,還要那石頭作甚?就像一位普通人通過努力,由貧入富,價值觀也就由斂入奢,當年不願付出坐計程車的費用在今天已然是輕鬆自如了。

變的是情況,他的價值觀沒有變化。奮鬥求財的過程,猶似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道理,留意到嗎?轉的是人,山和路沒有改變。就像上文的密閉空間,那人只消逃出去,整個問題都不復存在。但是當他回去,問題仍然如舊,如山永遠在那裡,而富起來的人又再窮下去,問題還是一模一樣。

再引伸一個例子,剛才提到購買力低的人就會有一套相對儉樸的價值觀。其實不盡然,筆者就曾聽過有人在學生時期為了自我訓練,儲其數月消費,為了圓願到高級酒店餐廳一嘗其水準與感覺,如此可以鞭策其上進心云云。相對於完全因應消費力而支出的人,這種做法無疑屬於第二種觀念。兩種人兩套價值觀,兩種不變的觀念。

但是如果其中一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啟發(甚至看完上述例子馬上啟發),從一套觀念慢慢轉變了呢?宗教和意識形態的皈依對人的轉變是徹頭徹尾的,這又是否個人價值觀轉變呢?

答案是正確。可以比喻為愚公移山,雖然難,最終山勢是可以人力改變的。然而,第一,這是艱難的事;第二,文首提到的密閉空間是個前設,也許那個人出全力死命踢,是可以踢穿門鎖;或者用石頭弄破牆壁,密閉空間就開放啦,但這對整個討論有何助益呢?內心持久地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常常因為即時生活的限制放到最後才求取;然而當下生活必需往往是最先要得到的,這並不削弱內心潛藏的觀念。價值觀作為人不易改動的,判斷事物重要性的原則,在議論時,與價格這種輕易改變的,當下供需關係的成果相對應。用於討論,價格是常變的,價值是不變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9

自行車零件的蘋果 鉅輪打敗全球一千多家大廠 彰化小廠奪工業界奧斯卡獎的祕密

2012-5-28 TWM




來自彰化偏鄉的鉅輪實業,原為自行車零配件代工廠,四年前自創品牌,屢獲國際大獎,今年初更奪下有﹁工業界奧斯卡獎﹂之稱的iF設計獎最高榮譽。董事長郭中村帶領不到三十名員工,設計出令人驚豔的產品。從一路被看衰,翻身為國際搶手貨。

撰文‧李建興

今年二月底,素有工業界奧斯卡獎之稱的iF(德國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設計獎公布得獎名單,來自彰化縣大村鄉的自行車零配件廠鉅輪實業,以一個手掌大小般的「自行車專業扳手組」,從全球四三二二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最高榮譽「金質獎」。

iF金質獎向來是全球工業界夢寐以求,今年更吸引了全世界一六○五家企業角逐,而台灣除了鉅輪外,只有華碩和中國科技大學得獎。

相對於這兩家擁有龐大的設計經費和團隊支援的得主,全公司不到三十個人的鉅輪,能夠擊退各國精英,格外珍貴。

更難得的是,不到一個月,鉅輪又在台北自行車展中拿到創新設計獎的金質獎,再度讓這家原本在國內沒沒無聞的公司,烙印在國人心裡。也讓「大村」這個連不少國人都還不知道位在何處的小鄉鎮,繼巨峰葡萄和正新輪胎後,又增添了一項「台灣之光」。

偏鄉﹁大村﹂ 變身設計村有趣的是,得獎之後,有別於一般受獎人總是制式化地謝盡所有的工作人員,鉅輪董事長郭中村卻沒有太多的客套之詞,只是語帶堅定地向前來道賀的人說了一段別出心裁的介紹詞:「我叫郭中村、我來自於大村。大村只是台灣一個偏僻的小村,但『鉅輪』的經驗要讓國人相信,像這樣的小村也能成為揚名國際的設計村!」郭中村這番「話中有話」,道盡了鉅輪的篳路藍縷,也點出所有成功的本土品牌,榮耀背後的艱辛。

代工起家 自行車零件銷歐今年五十二歲的郭中村,擁有英國威爾斯大學企管碩士學位。留學回國後,懷著對創業的憧憬,再加上當時台灣正值「腳踏車王國」的風光年代,他看好自行車周邊零配件需求頗大,一九九一年捨棄了到大企業上班的機會,拿著媽媽標會而來的四十三萬元創立鉅輪,一腳跨進自行車零配件代工業。

創業之初,鉅輪十分順遂,在極盛時期,訂單幾乎接遍歐洲各國。但就在產業最輝煌時,郭中村卻發覺,隨著國內人力成本增高,以及中國、東南亞各國的競爭,台灣漸漸失去優勢,同業之間更掀起一波波的價格戰,毛利一年不如一年,讓他深深地感受到,「代工就像一朵沒有根的花,再美也開不久!」正當郭中村苦尋企業之根時,有一回他到芬蘭談生意,因緣巧合走訪了當地的一個小村落Fiskars。

從芬蘭人的口中得知,這是座擁有三百五十年歷史,由一群鐵匠所組成,以生產耕鋤鐵具和刀具為生的村落,原本已經沒落,後來在當地人士號召下,轉型製造自行設計的專業用剪刀和餐具。

由於產品精緻極富設計感,Fiskars快速地在芬蘭甚至全球打響知名度,不但讓小鎮活絡起來,還吸引了無數的工藝品設計師群聚,如今不僅成為全球工具界精品的代名詞,更是芬蘭人的驕傲。

芬蘭經驗 轉型自創品牌Fiskars的經驗猶如暮鼓晨鐘,讓郭中村茅塞頓開,找到了鉅輪的下一步。二○○七年,當所有同業都還在流血競價爭取代工訂單時,鉅輪已毅然決然地改走設計之路,並自創品牌Birzman。

但轉型後的鉅輪,挫折才真正開始。在設計出新產品,尋找代工廠時,沒有人敢相信自創產品、打自有品牌的鉅輪能夠成功,剛開始竟沒有工廠願意接單。

郭中村幾經奔走,終於說服一家代工廠開工,但對方祭出嚴苛的條件,要求鉅輪必須一次下足二千件的貨量,並得自己開模,才肯動工生產。迫於無奈,當時明明才拿到五百件銷售訂單的郭中村,硬著頭皮簽下合約。

孰料,在出貨前夕,該代工廠臨時毀約,不但讓鉅輪損失數百萬元的成本費用,更讓向來信守承諾的郭中村,第一次無法如期交貨給客戶。

初試啼聲卻面臨空前的挫敗,郭中村整整三天睡不著覺,不斷地問自己:「真的走對了嗎?」但意志堅定的他立即振奮精神,除了慢慢地尋找、說服合作工廠,也自我檢討,「一定是我們的產品還不夠好,才讓人家沒信心!」因此,他開始想方設法,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並思考「代工」和「自有品牌」在經營上的差異,漸漸理出關鍵「眉角」。

首先,郭中村體認到,一件好的工藝品,一定要有好的設計團隊。但有別於一般急需人才的企業,總是用重金從同行挖角,他卻認為,用挖來的人,承襲的是別人的血統,根本沒有自己的設計主張,做不出差異性。

逆向操作 起用新手設計就如郭中村多年好友兼高爾夫球友的鼎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林明壽所言,「郭中村從不與俗流,就像打球,當大家都請老師來教,他還是堅持自己看書,摸索出自己的手法!」在改革的第一步,郭中村逆向操作,用了許多沒有自行車實務經驗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和新手設計師,希望在沒有舊包袱的自由空間下,創造鉅輪獨有的設計風格。

為了刺激員工的設計靈感,郭中村更砸下一千八百萬元,在盡是葡萄園的大村買下一片占地一千八百多坪的土地蓋新辦公室。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建築物只占了三百五十坪,其餘則是栽滿原生樹種的綠地、清澈見底的池塘,和詩意十足的小橋,讓員工在開闊、貼近自然的環境下有更活躍的設計思惟。

郭中村這招從用人到辦公環境的「開放法則」果然奏效,鉅輪的設計團隊的確因而發想出不少活潑創意。

以去年也得到iF設計獎的「豆娘打鍊器」(用於固定及修復自行車鍊條的器具)為例。參與設計的賴宜宏表示,當時設計團隊就是窩在池塘邊的老樹下發想,看到停在樹葉上的豆娘(蜻蜓的同科)翅膀呈現四十五度角,靈光一閃製成了符合人體力學,用兩指就能轉動的Y字型打鍊器。

除此之外,為了讓產品更貼近使用者,郭中村要求自己和員工常常騎腳踏車,從自身的使用經驗中,激發出更多的想像。

拿該公司最熱銷的產品之一「五度打氣筒」來說,就有別於市面上的打氣筒都與地面垂直,而刻意設計朝使用者傾斜五度;這樣的創意,是郭中村發現到車手在打氣時,都不由自主地將打氣筒向身上傾斜,而開發出的貼心設計。

不怕挑剔 找日本客戶測試光是具備設計感還不夠,在郭中村的字典裡,一個真正好的好設計,除了好看、好用還要耐用。因此鉅輪的每個產品問市前,必定會先送給一家最挑剔的日本客戶測試,只要該客戶不點頭,絕不出貨。

其中最經典的一次是鉅輪預備將一款剛得到德國設計大獎的產品推到市面上,沒想到卻被挑剔的日本人退貨,原因只是軸線有○‧○一毫米的偏差。

員工不禁嘀咕,「德國人都可以了,日本人囉嗦什麼?」但郭中村仍要求技術人員一再修改,等到過了日本客戶這關,才正式上市。

或許正是這一番從內到外,從設計到品管的徹底改革,轉型之初被看衰的鉅輪,在短短的四年內,產品不但前前後後已得到十一項國際設計大獎的肯定,更成為國際間搶手貨,包括來自德、英、荷等二十多國的經銷商都紛紛搶著代理。

就連國內自行車龍頭廠美利達實業副總經理鄭文祥都豎起大拇指:「自行車界都說,鉅輪就像自行車零配件的Apple,它的產品令人想用,就算用不著也會想買來收藏!」來自台灣偏鄉的鉅輪,用創意與毅力,向世人證明了台灣人不容忽視的實力。

鉅輪實業

成立時間:1991年

員工人數:24人

營業額:3億元

郭中村

出生:1960年

現職:鉅輪實業董事長

學歷:英國威爾斯大學企管碩士、屏東農專(現為屏科大)食品科家庭:已婚,育有一女一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6

金融傳奇影片《華爾街之狼》將於聖誕上映 瞄準奧斯卡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135

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新片《華爾街之狼》的上映一波三折。原定於11月15日上映被推遲,又由於電影中的性愛和裸體場面,差點被電影協會評為少兒不宜級別。現在經過刪改後這部電影終於定在12月25日公映。等待它的,是聖誕檔期白熱化的競爭、奧斯卡大獎的評審,還有人們對於影片內容的疑惑——華爾街之狼,離我們究竟多遠?

騙子忽悠騙子的電影

莱昂纳多,华尔街之狼,电影

(圖:電影劇照)

該片原定於11月15日上映,之前也有人猜測由於聖誕檔期競爭激烈,製片方可能會推遲到明年2月上映。最終定下12月25日之後,也意味著該片以及主演迪卡普里奧有機會參與角逐今年的奧斯卡。因為根據奧斯卡的規則,只有在12月31日之前在洛杉磯商業院線上映過的電影才有獲得下一次提名的資格。據悉,今年准備參加奧斯卡角逐的影片有二十餘部,聖誕檔期上映的電影也比去年同期多了兩部,除了《華爾街之狼》外,備受矚目的還有霍比特人三部曲終章《霍比特人3》等等。

導演斯科塞斯素來以片長著稱,自1986年起他執導的影片沒有一部在兩個小時以內。這部《華爾街之狼》則是歷次之最,長達2時59分。雖然這位導演的票房成績一向不壞,如何吸引觀眾花將近三小時的去看一部講述「騙子忽悠騙子」的電影(紐約時報語),對製片方來說也是問題。

Jordan Belfort,华尔街之狼,华尔街

(圖:喬丹·貝爾福特)

真正的華爾街之狼

引人關注的是故事中折射出的華爾街的真實一面,電影原作是一名曾因洗錢、詐騙而入獄的原華爾街人士——喬丹·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在獄中寫下的同名自傳。現年51歲的貝爾福特並非金融天才,他在牙醫學校裡呆了一天馬上退學,輟學後以推銷食品營生。這段經歷造就了他舌巧如簧的語言技巧,為他日後進入華爾街,建立經紀公司,從投資人那裡拿到資金,甚至進一步詐騙打下了基礎。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書中都有描寫。

1994年,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在一場涉嫌債券欺詐的民事訴訟中同意向美國證交會交250萬美元罰金。貝爾福特和他的合夥人分別同意支付10萬美元的罰款。 貝爾福特和他的合夥人不承認與證交會達成和解。但是後來Porushy因為此案進了監獄;Greene由於另一筆投資案被刑事指控;而貝爾福特終身禁止進入證券業,在1998年被起訴。2003年貝爾福特被判4年徒刑,雖然他只在監獄裡呆了22個月,代價卻是1.1億美金的巨額賠款。

回顧往事貝爾福特並不感到罪惡。他在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訪談中說:「我是個壞人。但一開始並非如此。你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麻木,在華爾街這很尋常。」 貝爾福特並不喜歡人們把他看成一個罪犯,「我知道這是真的,但這不是真正的我。我告訴自己的兒子和每一個旁人:我們不是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而是從過去的教訓中得到的經驗和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12

奧斯本的大難題:削減120億英鎊福利支出 養老金成最大障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990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周一表示,在保證不削減老人養老金的前提下,未來的保守黨政府將會削減120億英鎊福利開支。而養老金恰恰是社會福利開支最大的項目,奧斯本的壓力可不小。奧斯本稱,為了實現2018年財政收支平衡的目標,大選過後保守黨政府需要減少250億英鎊財政開支,其中包括新增的120億英鎊福利開支,需要自大選後的前兩年完成;將會采取減少住房福利、取消富人住房補貼等措施達成這一目標。上個月,英國財政金融研究所表示,如果不減少社會福利和其它可控開支,政府各部門的開支在2016年4月之後就要減少3.7%,而2010年到2016年每年才減少2.3%,如果政府各部門的開支在2016年4月之後不減少3.7%,繼續減少2.3%,就需要削減福利開支120億英鎊。首相卡梅倫上周末表示,如果保守黨下次大選勝出,政府養老金將保證每年2.5%的漲幅。同時,奧斯本也承諾,不對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削減開支。在這些前提下,削減120億美元福利開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奧斯本可能不得不染指花在年輕人(大部分是殘疾人)上面的930億英鎊開支。奧斯本表示,將砍掉25歲以下購房者的住房福利,但是節省下來的資金只有不到12億英鎊,還不及目標120億英鎊的10%。因而,再次審視養老金承諾對下一屆政府非常關鍵。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表示,養老金承諾實際上保證每年將增長50多億美元,如果不增加這一塊,就節省了50多億英鎊,基本上相當於120億英鎊的一半。如果砍掉燃料補貼、公交免費等老人福利,也能一年節省40億英鎊。奧斯本的減支計劃招致了批評。自由民主黨人士稱,奧斯本的計劃太“極端而且不公平”,他需要明確說出要增加哪些稅、在哪些方面減開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72

奧斯卡給了宮崎駿,吉蔔力工作室的商業模式危機還未解除?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66.html

i黑馬:當地時間11月9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親自出席領獎,成為繼黑澤明後,第2位獲此終身成就獎肯定的日本電影人。在此之前,他的吉蔔力工作室流出解體傳言,讓熱愛宮崎駿動畫的粉絲們廣受關註。為何大師工作室還有解散危機?本文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對吉蔔力工作室進行梳理,結合日本新聞的一手資料,仔細分析動畫工作室的治理困境,作為給中國動畫從業者的借鑒。
 
\解體只是解散制作部門,改變經營策略
 
今年6月27日,吉蔔力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蔔力”)董事長兼制片人鈴木敏夫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將大幅度變更吉蔔力工作室的全容,解體制作部門,並對其加以再構建,原因很大程度上出於2013年導演宮崎駿的引退。鈴木敏夫還稱,盡管宮崎駿導演隱退後公司依舊擁有制作作品的能力,但現階段希望能夠小憩片刻,思考今後的事宜。股東大會發言後,雖然公司從未正式地公開宣布任何相應消息,但由於部分日本媒體誤將鈴木敏夫的這一發言解讀為工作室動畫制作部門即將消失的信號,並加以大規模的報道,基於吉蔔力近期進行的大幅度裁員,因此“吉蔔力解體風波”受到了日本國內外的廣泛關註。
 
此外,本次“解體風波”正值吉蔔力的新作品《回憶中的瑪尼》上映前夕,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炒作——被視為“吉蔔力的最後一部長篇動畫電影作品”在上映後一個月內,票房突破了26億日元。對此,8月18日,鈴木敏夫在自身脫口秀時也對記者表示了喜悅,稱“解體風波”的影響出乎意料。
 
但是,為何吉蔔力工作室要改變其經營模式?原來的模式有問題嗎?
 
高成本的手繪制作方式
 
在通常情況下,日本的動畫制作公司很少保留本公司的專屬員工,而是采取項目制。在項目(作品)開展之際召集業內空閑的技術人員作為在該作品制作期間專門為其服務的作畫員工,項目成型後公司隨即與其解除合同,這樣的“自由組合”模式賦予了團隊領導人極大的自由度。
 
但吉蔔力的作品卻以手繪場景和人物動作細膩著稱,自1988年的《龍貓》至2013年的《起風了》,需要大量的手繪人力成本。因此吉蔔力必須培養相同的作畫人來維持創作——以專屬員工的形式固然最利於節約成本。在此基礎上結合宮崎駿、高?x勛導演對作品的嚴格要求,吉蔔力整體的手繪技能才被提升至這一高度。這些動畫制作人作為正式員工,參與了吉蔔力的各部作品制作,現階段總人數已多達300名。
 
但由於純手繪的制作方式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兩位大導演對作品的細膩指導又進一步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公司整體在手繪這一高成本制作模式下,扣除制作成本後所剩利潤少之又少。譬如,部分導演只繪制影片分鏡,將影片的具體內容交由作畫人員,但宮崎駿則不僅繪制影片分鏡,還會隨著影片的進展不斷檢查具體故事情節,一旦出現了誤差則立即要求作圖員工重新制作,如果再繪制的作品依舊無法達到宮崎駿的要求,他就會親筆動手。因此,一部2個小時的作品至少需要2年的制作周期,長期的制作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
 
影院4k化進程沖擊,帶來資金流風險
 
顯然,這樣每一步都精工細作的傳統生產方式並不利於實現市場的盈利。在影院4k化潮流下,“高投入”“少投入”的動畫制作方式顯得過於昂貴,在高額的制作成本上,吉蔔力無法保證每部作品都能實現票房盈余。再加上每部作品的較長制作周期,吉蔔力必須將前一部作品的利潤將直接作為成本投入到下一部影片的制作之中,因此,當未能實現預期票房時,吉蔔力便面臨極大的資金流風險。
 
大師工作室的品牌傳承 BUG
 
吉蔔力的手繪制作方式和專屬員工雇用模式導致其在培養動畫技術人員上進度緩慢,現階段正式員工中還出現了人才流失的情況。一般工作室所采用的“項目制”自由組合模式給員工在職位選擇上很大的自主性,即在完成一部作品的制作後可以立即尋找其他新作品項目組;並且由於多數公司在CG動畫潮流下早就選擇放棄純手繪制作模式,其制作周期較吉蔔力相比更短,又無需專註於手繪業務,因此,在同樣時間內,從業人員能接觸到更多的業務,這有利於自身業務能力的發展。
 
而宮崎駿工作室使用手繪的制作方式,不但加大了一部影片的工作量,還為了提高效率,需要細分每名員工的工作內容,這就容易導致員工具體工作內容的過度細化和專一;吉蔔力雇傭了專屬員工又意味著員工將被要求長期在自己的固定職位上負責相似的業務,盡管自己負責部分所要求的業務能力將不斷提高,但由於無法接觸其他業務(這些業務盡管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或負責領域,卻能為自身帶來成長)。因此吉蔔力員工的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大師屢次退休,實為後繼無人
 
隨著導演和專屬員工的不斷老齡化,吉蔔力仍舊需要向下一代進行交接,但現階段吉蔔力所培養的兩位年輕導演以及動畫技術人員卻無法接過接力棒。吉蔔力的兩位年輕導演,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以及導演米林宏昌,被視為吉蔔力的接班人,兩位接班人在過去所提交的答卷卻並不理想,宮崎吾朗2011年的作品《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以45億日元票房落幕,米林宏昌正在上映的作品《回憶中的瑪尼》預測達到30億日元,均遠遠不及父輩的票房成績。
 
由於工作室的品牌和票房號召力主要集中在兩位導演身上,缺少宮崎駿的吉蔔力出品電影,便會票房成績不佳。因此,在高額的制作費用這一背景之下,為了維持工作室的運作,宮崎駿只能選擇再複出,屢次隱退醫院都被撤回。
 
這里形成了一個怪圈——要想拓展新的觀眾群和樹立新品牌,就必須堆工作室的制作方式做出調整;但觀眾卻只認可吉蔔力的純手繪的電影產品。因此在資金成本和人才成本均不可忽視的情況下,工作室必須在經營與觀眾認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能繼續在日本電影界生存。
 
商業模式重新調整,創造轉向經營
 
這一次,所謂“解散制作部”,實質上意味著工作室整體思路的調整:一是解雇了大量員工,縮減成本;二是工作室的長篇作品將被暫時擱置(正如鈴木敏夫在NHK節目中所述,宮崎駿極有可能複出繼續制作短片作品);三是圍繞吉蔔李的品牌經營美術館,使得美術館成為吉蔔力的專屬收入來源;四是在工作室轉型期間開發管理作品版權的業務,使其成為吉蔔力的盈利模式。
 
動畫雖有其特殊性,但歸根到底,其特殊性體現在文化這種以創意為中心產品的行業的特殊性。點到企業的傳承問題,不只是傳承,還是發展。圍繞一個著名導演的品牌可以創造一批具有價值的 IP資源,但如何圍繞其開發新的盈利模式,或者在創作支出就設計好其未來的盈利模式,才能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考驗吉蔔力接班人的,不再是能否創造新一代動畫大師,而是如何挖掘父輩留下的寶庫,用父輩的品牌在新的時代中煥發新的市場價值——新一代吉蔔力,不一定是新作品,也可以是新形式。這才是吉蔔力存亡的關鍵所在;否則,就和重新創立新的工作室沒有任何區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011

超級富豪又愛又恨 商界奧斯卡揭秘


2015-02-02  TCW  
 

 

一月二十四日,年度盛會世界經濟論壇(WEF,World Economic Forum),挾著賓客人數創新高的紀錄落幕。《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評論,這場堪稱全球商界超級富豪的峰會主題年年變,唯一不變的是它的本質:廣結人脈力量大。

根據統計,今年這場「商界奧斯卡」中星光熠熠,不僅與會人數突破二千五百人,超過六百位政界領袖、企業新秀和諾貝爾獎得主都冒著嚴寒在此露臉,連缺席五年的中國也派出總理李克強登場,擔綱今年最重要的一場演講《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影響》。

安倍破英語演講贏得人氣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觀察,達沃斯可能是全世界開會條件最痛苦的地方,卻是推銷國家形象最重要的舞台,每一位國家領導人都會極盡展現溫和、可愛又善良的面貌。去年勇敢操著一口破英語上台演講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因此備獲禮遇與人氣。

《經濟學人》的熊彼得專欄則觀察諸多躍上國際地位的名人,歸納布建人脈三要素。第一招就是,厚顏無恥才能換到人脈。具體做法就是追著權勢人物跑,直到他們注意到你,然後就鼓動你的如簧之舌,把他們捧到天上去。

然而,拍馬屁可不能拍到馬腿上,因此第二要素就是,做足功課,言之有物。你很想對今年的主題「全球新局勢」(The new global context)冷笑兩句,發表與眾不同的高見嗎?那就大錯特錯了。最好的做法是認真研究國際關係,然後在會場上提出高明的問題,讓台上的A咖對你另眼相看。

最後,還是得回到苦練基本功:時時關注目標對象的動態,跟隨他們跑遍重要場合。好比印度能源巨擘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總裁安巴尼(Mukesh Ambani),必定在與他人會面前先摸熟對方背景;友邦保險執行長杜嘉祺(Mark Tucker)則在談話後寄發電子郵件跟進,無分晝夜。《經濟學人》說,把這一步融入例行公事是必要之舉。

有趣的是,許多與會者私下都會抱怨,他們寧可捲起袖子幹活,也不想去達沃斯「閉關」四天閒聊打屁。不過,《經濟學人》說,事實上這些全球菁英都知道,這四天裡出口的話可說字字千金,畢竟創會老前輩已經為這場盛會下了一個精妙的註解:廣結善緣最終就能廣締合約(Contacts ultimately mean contract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311

價值與價格的差異 (作者:奧斯卡。黎)

近日喜得友人賞識,與之談論寫作。為不辱命,故提起久擱之筆寫些小文回應。 提到價值和價格的問題。兩者雖然是兩回事,在日常中卻常混為一談,以至亂成一潭的。有似於戰略和戰術,藝術和技術這些相似概念。然而畢竟是獨立兩件事,不是一體兩面,甚至不能互為因果。 請假想有個密室,什麼都沒有(當然有空氣,不要斤斤計較呢)。然後有個人,和一顆石子。在這當兒,價值和價格兩回事同樣都不存在,因為這世界就只得那人那石,他所有的只能是那石子,不要就沒有其他東西選擇;同時間,儘管他為那石標上價錢牌,也沒有別的人去留意,因此沒有價格,也沒有價值。 怎樣使這個情境出現有效的價格呢?需要多一個人。只要有多一個人,原先那人就可以賣掉這石,無論他要錢或其他什麼東西交換。其實可能出現的情況很多,包括第二人從第一人手中搶去石子,那就需要用暴力交換,也許誰的拳頭力就能得到。第一人也可以連自己和石子一起賣掉。讀者讀到這裡,其實也發現,石子在此不再重要,只要有兩個人,已足夠產生有價格的情形,比如一人為另一人提供有償服務,隨便搥搥背也行,說不準第一人聘用第二人把那石子丟棄也成,也出現了價格。價格,是一件人與人之間的往來關係。 那麼價值呢?其實一人一石已經可以是「有」價值的。上文既說那人除了一顆石子外一無所有,那這石對他怎會不重要呢?然而「有價值」三字和「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說話一樣,說得好,但對於議論無甚幫助。每個人都很有價值,而對於人事部主管而言誰比誰更能貢獻公司才有意義;同理,要令那一石子的價值變得可論,我們需要多一顆石子,或者任何其他東西,總之不可以只得那石子。 給予那人任何的東西,他就有了選擇,可以在不同選項之間,想一想哪一個對他而言更有價值。讀者明白,既知天生我才必有用,亦說天生為物必有價。如果有造物主,每件物品或者價值無上,「更有價值」只不過是因應個人情況的取捨。純粹對他生效。價值,是人在物與物間的評比關係。 選取物可以是些不可見的東西,例如「放棄石子,就讓他逃脫出密室」這個機會。但讀者留意,這選項不可以是保持現狀和「沒有了石子」兩者的選擇。因為這一無所有的人必然選擇保留石子,沒有石子不算是選項,只算是逼迫;猶如以失去氧氣作為任何人對任何物的保留條件,都是壓迫不是選擇。我們議事時要避免舉出逼害性質的選項做例子,這樣沒有意義。 在一人二石的世界裡,他可以認為一顆石比另一顆價值更高,因為它是火石可以生火;或因為是玉石更漂亮;或因為更堅硬可以做工具。如果他老是面對無法生火的局面,火石將比鑽石要緊;若他必需打穿某物,則二取其一,他會要最堅硬者,不管它是什麼顏色。這是他價值上的看法,若然他只有一元,而他所想要的賣兩元,則他都只會要另一項,這是價格因素。 是不是說,價值是些浮動不定的東西呢?不然。需要火時火石高價值,需要硬石時鐵石有價值,做法不同,但背後那套觀念一樣:他因應實用上的需要作為標準。而價值一物,往往加上個觀字,價值觀與數字量化的價格不同,是套觀念,他也和浮動的市價不同,價值觀本身是不變的。 怎會不變呢?那人是因為身無長物,使得他必得按生活所需來選擇,若他逃回富裕社會,生活無礙,還要那石頭作甚?就像一位普通人通過努力,由貧入富,價值觀也就由斂入奢,當年不願付出坐計程車的費用在今天已然是輕鬆自如了。 變的是情況,他的價值觀沒有變化。奮鬥求財的過程,猶似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的道理,留意到嗎?轉的是人,山和路沒有改變。就像上文的密閉空間,那人只消逃出去,整個問題都不復存在。但是當他回去,問題仍然如舊,如山永遠在那裡,而富起來的人又再窮下去,問題還是一模一樣。 再引伸一個例子,剛才提到購買力低的人就會有一套相對儉樸的價值觀。其實不盡然,筆者就曾聽過有人在學生時期為了自我訓練,儲其數月消費,為了圓願到高級酒店餐廳一嘗其水準與感覺,如此可以鞭策其上進心云云。相對於完全因應消費力而支出的人,這種做法無疑屬於第二種觀念。兩種人兩套價值觀,兩種不變的觀念。 但是如果其中一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啟發(甚至看完上述例子馬上啟發),從一套觀念慢慢轉變了呢?宗教和意識形態的皈依對人的轉變是徹頭徹尾的,這又是否個人價值觀轉變呢? 答案是正確。可以比喻為愚公移山,雖然難,最終山勢是可以人力改變的。然而,第一,這是艱難的事;第二,文首提到的密閉空間是個前設,也許那個人出全力死命踢,是可以踢穿門鎖;或者用石頭弄破牆壁,密閉空間就開放啦,但這對整個討論有何助益呢?內心持久地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常常因為即時生活的限制放到最後才求取;然而當下生活必需往往是最先要得到的,這並不削弱內心潛藏的觀念。價值觀作為人不易改動的,判斷事物重要性的原則,在議論時,與價格這種輕易改變的,當下供需關係的成果相對應。用於討論,價格是常變的,價值是不變的。 X+Y=15 只有 X+Y = 15 係冇意義,因為永遠都搵唔到答案,我們需要設定一個常數,一個不變的數。 我們假設Y是常數,等於7,那我們就能計得出答案X=8。事實上,Y是7只是一個假設,假如而Y 不等於7,算式就不再成立,X就不等於8。 由於常數只是人為概念,常數Y令到X變得有意義同有基礎,甚至能夠計算。使用常數入代入每一條算式, 都要服從Y等於7的概念。價值就係常數,價格係變數。每一次思考都要確立佢存在, 雖然實踐中佢可能唔存在 在市場上, 價格都係基於價值先變得有意思,買賣完全沒有價值的貨物服務不能持久,也不被視為真買賣,甚至非法。層壓推鎖表面買賣的貨物就沒有價值,因為它買賣內含另外的價值, 令到表面買賣甚麼,變得不再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22

奧斯卡影帝專訪落跑毒梟

2016-01-18  TWM

2015年7月,墨西哥頭號毒梟古茲曼(Joaquín Guzmán Loera)逃獄。跑路期間,他異想天開要拍一部自傳電影,於是積極接觸好萊塢人士,最終聯絡上奧斯卡影帝西恩潘,並接受西恩潘專訪。然而,這次祕密會面使古茲曼洩蹤,於1月8日遭警方逮捕;報導全文則於9日刊出曝光,由西恩潘執筆。現在就來看看這位常人難以窺視的毒梟大老,如何剖析自己的一生與事業吧!(文.蔡曜蓮)

Q:How did you get involved in the drug business?

A:Well, I was raised in a ranch named La Tuna, there are no job opportunities. The only way to have money to survive is to grow poppy, marijuana, and I began to cultivate it and to sell it.

Q:Are you prone to violence, or do you use it as a last resort?

A:Look, all I do is defend myself, nothing more. But do I start trouble? Never.

Q:What is the outlook for the business? Do you think it will disappear? Will it grow instead?

A:No, it will not end because as time goes by, we are more people, and this will never end.

問:你怎麼進入販毒這門生意的?

答:這個嘛…,我在一個叫La Tuna的農莊長大,那裡沒有任何工作機會。唯一謀生賺錢的辦法就是種罌粟花、大麻,於是我開始種植、販售。

問:你傾向使用暴力嗎?或是訴諸暴力為最後手段?

答:聽好,我所做的事只是保護我自己,沒有其他。我有沒有無端惹是生非過?從來沒有。

問:(販毒)生意前景如何?你覺得它有一天會消失嗎?還是它會越來越興旺?

答:不,它不會消失,因為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有越來越多人,這永不會消失。

看懂關鍵字

cultivate /ˋkltvet/ (v.) 耕種例句:There's a new trend among city folks to cultivate vegetables at home.

最近都市人掀起一股在家種菜的風潮。

prone / pron/ (a.) 有…傾向的例句:He’s prone to speaking sarcastically whenever he feels nervous.

他一緊張就容易出言諷刺。

resort / rɪˋzɔrt/ (n.) 訴諸、採用例句:She grained the power legally, without resort to violence.

她沒有採取暴力手段,而是通過合法途徑得到權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14

商界奧斯卡出爐》帶人、賺錢、管公司必看商界10大思想家正在想什麼?

2016-01-25  TCW

現在,頂尖商學大師在想什麼? 被《金融時報》譽為「管理思想界奧斯卡」的「五十大思想家」(Thinkers 50)在年前剛於倫敦揭曉。這個每兩年一屆、結合《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西班牙IE商學院學者等顧問團,兩萬人上網票選的獎項,曾選出當代重要的企業家,當年提出破壞式創新的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也是在二○○九年首度得獎。

政大科管所教授蕭瑞麟比喻,管理學界有幾個重要獎項。美國管理學會(AOM)選出的得獎名單,注重研究嚴謹度,更「藝術感」,有如坎城、柏林影展;而「五十大思想家」則更接近商業市場導向。

二○一五年底的頒獎,一些有趣的變化正在發生。如,曾因為金融海嘯期間,自己創辦的管理顧問公司也破產的策略大師麥可.波特,排名曾跌出前十名,但這次竟然回到第一。他提出什麼新見解?

克里斯汀生在提出破壞式創新對全球的影響威力,如Apple Music摧毀了傳統唱片行後,追蹤二00八年之後,大家很難又有驚人創新的原因竟然是:企業手上的現金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朱文儀指出,早期榜單前十大有如這領域的「終身成就獎」,討論的是策略顯學;但去年上榜的,多是討論比特幣背後最不可忽視的技術、老闆幫你加薪反讓你變魯蛇的反常心理學(第十名)等。

這代表,當互聯網時代來臨,商學界的管理邏輯也開始面臨新舊交替,新論述還未有主導者出現的狀況。政大科管所所長邱奕嘉直指,真正的挑戰在於:下一個十年,到底我們該用怎樣的架構想世界?

此外,這個獎項此次首度設立理念實踐獎,頒給應用創新管理模或的企業,但得獎者,竟然是有三十幾年歷史的中國家電製造商海爾。很瘋狂是嗎?歡迎你來看看,現在頂尖商業趨勢觀察家眼中的未來。變化,只會比你想得更大、更劇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