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顺法操盘中兵光电揭秘 9个月拿捏狂赚2亿元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90307/02062714431.shtml


  变身军工概念股的中兵光电(17.73,-0.66,-3.59%)无疑是今年股市里耀眼的明星,很多人都想知道其股价下一目标到底是哪里?

  金顺法去年5月30日买入1.55亿元中兵光电,当时股价为20元左右,目前冲高至40元左右,金顺法在中兵光电中的收益已经翻了一倍,如再加上其亲属的持股,保守估计,获利金额已高达2亿元。

  博傻式的买入,获暴利出局,这是最牛"散户"金顺法不断重复的股票操作手法。连抓黑马,屡获暴利,让金顺法身上充满神秘光环。从去年5月30日至今年2月末短短9个月金顺法出入中兵光电(600435)共获利2亿元。

  理财一周报本期将独家揭秘金顺法操作路径。

  急不可待提前埋伏

  金顺法最近干的一笔买卖,是中兵光电。

  通过调查,理财一周报记者发现,金顺法不但是技术高手,而且资金实力强大。

  从中兵光电最新公布的年报可以看出,金顺法持股7198571股,占总股本的3.23%,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同样姓金的金小红持有1786363股,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沈浩平持有2722319股,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金顺法是女婿沈昌宇的影子,金小红则是金顺法的女儿,而沈浩平则是沈昌宇的父亲。沈昌宇,江湖人称阿昌,在江浙游资中颇具实力。

  由此可见,金顺法家族总计持有中兵光电5.25%股权,这一比例已经过了举牌黄线。

  中兵光电2008年年报显示,唐建平、唐建纯兄弟分列第六、第七大流通股东,总共持有1.29%的流通股。理财一周报调查发现,唐氏兄弟每次出 击都会与金顺法家族共同进退。我们姑且把金顺法家族和唐建平兄弟称其为"阿昌系游资"。由此可以看出,阿昌系游资至少持有中兵光电6.54%的流通股。

  而这,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至于阿昌系游资到底有怎样的资金实力则无从查找。

  金顺法最早建仓中兵光电,要追溯到2008年5月30日。当日,中兵光电复牌,完成华丽转身,变身军工股。中兵光电放量涨停,爆出12.41%的换手率。由于金顺法大笔买入,超过5%的举牌黄线,被监管部门调查。

  上市公司也没有及时发布公告,被上交所公开谴责。

  从当日成交回报数据来看,买入前五位分别为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东方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营业部、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

  据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总经理杨俊透露,当时他接到金顺法的电话,要求身份被保护,不愿接受采访,不想曝光。而他也就此事与金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一些来龙去脉。

  据称,金顺法在5月30日买入中兵光电时,营业部就发现其超限,金表示意图并不是举牌收购,当日营业部即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系,并发传真。但之后两日为周六、周日。周一这天,与上市公司联系发布公告事宜,同时金将自己的股票减少到5%的比例以下。

  被调查后,金顺法在200年6月2日进行了两笔操作,买入24066股又卖出62150股,这样,其持有的中兵光电的股份降为719.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降至4.999%。显然,金顺法通过对敲的方式将股价拉至涨停,然后将持股比例降低到5%以下。

  "据我们了解,6月2日减持股票时,操作可能有点紧张,后来又买了点,达到4.999%。"杨俊表示。

  "我对他们的总结是:以投资的眼光做投机。"杨俊表示,现在的投资者和过去的涨停板敢死队不同,他们对公司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细致的,比如对中兵光电绝对是看了大量的公告和研究报告之后的决定。

  接触过这群人的几位营业部经理都表示,这些人历来行事低调,不希望被发现,如果在某家营业部屡屡上榜则会迁徙到新的地方。同时,由于他们对营业部的贡献比较大,因此营业部也会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保护其个人隐私。

  消息配合不断拉高

  但事实上,阿昌系游资仍在大笔买入。

  2008年6月16日,中兵光电再上龙虎榜。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和东方证券杭州龙井路营业部分列买入第一和第三。

  2008年7月30日,中兵光电再度登上龙虎榜。就在东方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营业部附近的中信金通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营业部,排在买入第一位。

  然而,从2008年7月30日开始,中兵光电股价一路向下,从20元附近被打压到10.69元,近乎腰斩。

  Superview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大户和超大户持仓略有下降。

  在金顺法违规建仓时,上市公司没有及时公告。而在股价走低时,上市公司似乎很配合。没有一种打压会比业绩变差来得更容易。中兵光电在去年7月 2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08年1-6月份每股收益为-0.074元,净利润为-1072.71万元,净利润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亦同比下降 38.27%,不分配不转增。

  2008年9月18日,国家出台单边征收印花税的救市政策。

  2008年9月19日,中兵光电涨停。公司立即发公告称,已接到证监会通知,将于2008年9月23日审核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宜。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08年9月23日起停牌。

  在洗掉浮筹以后,中兵光电从2008年10月28日起,连续出现三根阴线,但股价不跌反涨,之后小阴小阳一路上行。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阿昌系游资又开始鬼子进村式吃货了。"私募人士表示。

  Superview数据显示,股价在底部区域,大户持仓比例增加了12%。当跟风盘增多后,再次出现主力洗盘的走势。从12月10日到12月25日,成交量极度萎缩。

  今年1月15日,中兵光电放量突破。阿昌的每次关键操作,上市公司似乎都很配合,这次上市公司恰到好处地发布利好消息。公司称,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750万股,募资不超过8亿元建4项军工项目。

  此后,上市公司还释放一个业绩重磅炸弹,称2008年1-12月份每股收益0.75元,净利润16724万元,同比增长34.42%,拟10股转增10股。

  高位精准出货

  受此两条重磅利好刺激,中兵光电股价火箭发射,直接冲上40.78元,暴涨4倍。

  到了高位,阿昌要出货,散户不敢接,怎么办?

  上市公司利好仍然不断。

  今年2月24日,中兵光电10股转增10股,除权到18.42元的"低价"。在其他公司纷纷预亏预减的时候,这样一份10转10的分配方案极大地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

  上市公司同时公告称,公司获认高新企业,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内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除权前后,中兵光电连续爆出巨量,高位换手。从2月23日起,换手率持续超过10%,其中有2天超过20%。

  2月23日就是该股股权登记日,但中兵光电的走势完全异于大市。早盘高开小幅冲高后就直线回落,最大跌幅一度达到5%,成为当天为数不多下跌的股票之一。

  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买入中兵光电的前五大席位总共买入5582.9万元,其中买入量最多的是华泰证券天津白堤路营业部,买入额为 1789.6万元;而卖出的五大席位却总共卖出了2.06亿元,占到当天成交总额的三成,也是买入前五位总额的3.68倍。大量获利丰厚的游资出局。

  排在卖出第一位的是宏源证券(15.11,0.04,0.27%)宜兴人民中路营业部,卖出总额高达1.2亿元,按36.82元的均价计算,该席位总共卖出325.91万股,而按照2008年年报公布的股东情况,持股数量超过325万股的只有3位,首先是北京华北光学仪器公司,其次是金顺法,第三则是民生证券的自营盘。

  2月27日,中兵光电股价被打到跌停板。

  博客排在第三位的"封起DE日子"表示,从2月27日的盘面上,前期获利丰厚的中兵光电主力大肆杀跌套现,所以,股价砸至跌停板。

  到底是谁在出货?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北京华北光学仪器公司,因为目前这部分股份尚未流通。而民生证券自己就是一家券商,不可能把股票通过其他券商席位舍近求远卖出。因此可能性最大的就剩下金顺法了。

  至此,阿昌与中兵光电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

  “仍会被反复爆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人士对理财一周报表示,众多主力资金敢于重仓中兵光电,说明大家确实非常看好这家公司,后期仍有可能被反复炒作。

  据该私募判断,金顺法家族仍然没有彻底出逃中兵光电。上次在杭州龙井路那个营业部被曝光后,金顺法可能会选择把资金分仓在很多营业部,这样就不 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据说金顺法的背后是阿昌,但是看操作手法,阿昌应该不是新手了,但不知为什么在操作中兵光电时非常不小心,一下就暴露了目标。

  而在最近,私募王伟则干脆曝光了自己参与中兵光电炒作的交割单,从去年9月重仓买入,到今年2月高位派发,获利颇丰。

  王伟介绍,当时,有个名叫阿昌的杭州私募,巨量买入此股,因超过规定而引起证监会调查。众人担心庄家坐庄炒作,将此消息当作利空纷纷离场。

  中兵光电2007年8月23日停牌,2008年5月30日复牌,不补跌反而连拉涨停板,逆市上涨。

  王伟认为,该股随后下跌又缩量上涨,说明大庄家锁定筹码。该股后来缩量补跌至10月28日的10.69元低点,到了年线下方,得到360日线强 支撑。对此,王伟判断:"一旦牛股高位盘旋一波三折完成'之'字调整,如果缩量下调,很有可能会启动三浪主升浪,突破所有均线。"

  对此股票的炒作,他总结说:"庄家进场都有非常明显的迹象,但是庄家不会提前告诉投资者后面有什么利好消息。可是K线都是人民币堆积出的,不会骗人,主力大举进场的后面,一定藏着一个美妙的故事。所以,散户投资者一定要会看K线。"

  如果单算金顺法去年5月30日买入的1.55亿元中兵光电,当时股价为20元左右,目前冲高至40元左右,金顺法自己已经翻了一倍。

  但是,按照上文中提出的金顺法家族和唐氏兄弟的持股比例算,金顺法及其亲属的盈利至少达到2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59

那些神秘的手「拿捏」綠大地

http://www.infzm.com/content/72848

造假案爆發時,投資者損失慘重,為何有人毫髮無損全身而退?

證監會進駐後,「暗莊」如何在稽查組眼皮底下拉升股價?

PE拿捏綠大地

在2009年一年中,儘管監管部門開始調查綠大地,寶島投資與歌元投資仍然順利地以近20倍投資收益全身而退,兩位PE資本玩家套現接近6億元之巨。

何學葵為什麼要接連製造一個比一個大的騙局?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些時候,她身不由己,已成為兩家來自香港和北京的PE公司擺佈的棋子。

在中國股市,這類隱秘的PE公司被稱為私募股權公司,幹著「比販毒還賺錢」的倒賣股權生意——在公司上市前低價買入原始股,等到上市解禁後轉手賣出,往往能獲利數十倍。

就在蔣凱西為綠大地引入龐明星的2003年,綠大地引入香港資本玩家王聰德的PE投資公司——Treasure Land Enterprises Limited(中文簡稱「寶島公司」)。寶島公司出資約1820萬元,獲得綠大地1100餘萬股原始股權(持股比例約18%,為第二大股東)。

此後,綠大地由民營公司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

不久,香港上市公司「深圳科技」在其2003年中報裡披露了一條簡單信息:公司以六千餘萬港元價格,收購了寶島公司全部股權,而寶島公司唯一資產就是其持有的綠大地股權。

換句話說,寶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左手以1820萬價格收購綠大地18%的股權,右手就以6000萬港元的價格賣給了「深圳科技」。

「深圳科技」的主業是計算機及IT信息,為什麼要大手筆投資一家跟自己主業毫無關係的綠大地?

南方週末記者調查顯示,「深圳科技」曾是深圳市為IT信息產業融資的「窗口公司」,從2003年起,深圳國資部門退出「深圳科技」控股股東地位。此後,新任董事長——香港資本市場「資深人士」王聰德進場。

有香港證券業人士表示,「深圳科技」自新股東進入後,不但公司年報連續虧損,而且股價也停留在底部毫無波動,已經是一隻典型的「空殼股」形態——這種「空殼公司」正是「財技高手」們拿來做資產重組等各種資本遊戲的方便工具。

在2003年收購寶島公司股權後,深圳科技再未披露過任何有關寶島公司的運營及收益情況。直到2006年底綠大地第一次過會失敗後,深圳科技公告宣佈,以4000萬元價格將寶島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了香港「農科控股」。

隨著綠大地二次過會的成功,寶島公司所持綠大地股權的資本收益高達20倍左右,而本應分享這筆財富的「深圳科技」流通股東們,與此失之交臂。

在此期間,2004年2月,另一家神秘PE公司——北京歌元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也購買了綠大地10%股權。歌元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何道峰,與何學葵是老鄉,也是上市公司昆百大的實際控制人。

調查顯示,蔣凱西正是為綠大地引入這兩家PE的關鍵人物。調查發現,這兩名PE股東獲得綠大地原始股的成本十分低廉,寶島公司2003年購買價為每股1.62元;北京歌元在2004年支付的價格為每股1.95元。

而這兩家PE所持原始股權的解禁期,恰好遇上2008年金融危機,此後綠大地股價跌至上市以來的最低價。

有市場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指出,此時綠大地已被監管部門注意到,從常理而言,合理做法是停止造假,甚至可以借金融風暴之機報出虧損來「撇賬」——這是把虛增造假的資產和利潤銷賬的最好時機。

但急於套現的寶島公司和歌元公司,不願意何學葵報業績虧損。何學葵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造假虛增業績,以此提升股價,讓兩家背景深厚的PE玩家高位退出。

在2009年一年中,儘管監管部門開始調查綠大地,寶島投資與歌元投資仍然順利地以近20倍投資收益全身而退,兩位PE資本玩家套現接近超過6億元。

就在他們退出後的2010年,隨著證監會稽查組的進駐,所有股東都被堵在了「市場化退出」的大門外。而何學葵接受公安機關介入調查的時間,更是恰恰在其所持股權解禁期限的前一天。

暗莊「老鼠搶貓糧」

暗莊操縱下,綠大地出現奇觀:一邊是監管部門緊鑼密鼓的調查;另一邊卻是新訂單刺激下股價不斷高漲。

2010年初證監會稽查組的進駐,使得綠大地在資本市場中的信用等級一落千丈。短短幾個月內,銀行追貸、債主封門,已經簽訂合同的工程項目也幾近停頓。

資金捉襟見肘的何學葵,只能以未流通的股權為抵押,以各種方式籌措公司的運營資金。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一場「暗莊」鬧劇在2010年前後粉墨登場。

一位曾任職於某投資機構的市場人士向記者介紹,在何學葵接受公安機關調查後,某「莊家」代理人於2011年初曾找到他,希望他所在的投資機構接盤綠大地的部分股權。

在溝通過程中該人士獲悉,這位初出茅廬的「莊家」本來是從事貿易業務,後來進入股市。急於融資的何學葵四處找錢,這位「莊家」於是決定「大賭一把」,以上億元資本投入打算「坐一把莊」。

「暗莊」先以股權質押方式向何學葵借出數千萬元,再由何轉借給綠大地以解其流動性危機。同時,暗莊向綠大地派進操盤手,控制公司發佈利好消息,同時在二級市場操縱股價。

所謂的「利好消息」,也就是一個個公佈綠大地所簽下的綠化工程訂單。在這半年中,股民們見識了綠大地股價「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股市奇觀:一邊是監管部門緊密的調查;另一邊是上市公司若無其事公佈「利好」消息新獲訂單,股價不斷創新高。

2010年3月,在證監會稽查組進駐的重磅利空消息下,綠大地的股價卻從年中開始了一波狂飆,到年底時股價已從不足20元直衝到40元以上。

「這簡直是『老鼠搶貓糧』,只有不知死活的股市新手才幹得出來。」一位證券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2010年12月21日,綠大地的幸運之門徹底關上,何學葵被公安機關調查。這也是她所持股份解禁的前一天。二級市場辛苦拉到高位的股價,也在連續幾個跌停之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資金鏈崩斷的「莊家」不得不四處尋找下家接盤,最終不得不在政府部門「寬容大度」的協調下乖乖退回低價收購的質押股權,黯然離場。

神秘暗莊何許人也?綠大地在2011年底公告的詳式權益報告書中透露出一絲線索。根據公告,何學葵曾被質押的2,300萬股中,有200萬股質押給黃慶紅,200萬股質押給王嗣明,質押日期為2010年4月27日。

南方週末記者發現,王嗣明和黃慶紅是北京利百勤投資顧問公司控制人。在2008年某媒體的「能源新富總榜單」中,王嗣明以持有上市公司金風科技406萬股,位列富豪榜118名。

不過有知情者透露,王嗣明和黃慶紅只是暗莊的分倉,真正的暗莊另有其人。

綠大地中,依然還埋藏著無數的秘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99

用KPI管理 人治與法治比例如何拿捏?

2013-01-28  TCW
 
 

 

}隨著企業規模成長,勢必導入KPI(Key Performance Index,關鍵績效指標)管理,以提升管理階層的經營效率。

然而,KPI使用錯誤將造成大難,甚至被業界戲稱為「扼殺績效指數(killing performance index)」,就連著有《再造企業:經營革命宣言》的管理學大師麥可‧哈默(Michael Hammer)都直指,KPI最易發生七大誤用,例如KPI訂得太瑣碎等。

「衡量的藝術」是企業領導者必修的一堂課。唯KPI是從,如同嚴格法治,主管的管理能力不進反退,追求KPI數字,也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弊病,但若實行人治,授權主管有調整KPI權力,又擔心企業內部績效衡量不公平,怎麼做才好?

成立逾百年的企業巨人IBM公司,二○一一年被《財星》(Fortune)雜誌評為「最佳領導力企業第一名」,也是五百大企業中,員工人數第二大企業,其如何活用KPI領導分布全球一百七十多國的公司、約四十三萬名員工,卻又不掉進數字陷阱?

我們邀請到,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與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對談,IBM如何從人治與法治找出一條KPI管理之道。

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以下簡稱李):隨著規模成長,企業原本由人治,最後必須引入KPI實行法治,但是死板遵守KPI,最後將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弊病。IBM怎麼使用KPI之餘,還可避免其副作用?

訂指標,不光上面說了算須形成共識、參照其他依據評估

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以下簡稱黃):你講得很好,死板的KPI最容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例如要求離職率不能太高,這太簡單啦,只要不好的部屬也留著就好。

所以企業對KPI的設計,最重要是要有它的目的性,這個KPI的設計要符合業務發展的策略。

一開始設KPI時,我們會與員工溝通(編按:年初每位員工在了解公司的績效目標與具體KPI後,訂立自己的個人業務承諾),即便KPI都是從上面下來,仍然非常重視溝通,討論設的對不對?合不合理?彼此建立共識後,在做的過程隨時去檢視(有無達成的)落差在哪裡?

雖是溝通,但這些KPI是有界線的,不是胡亂設。有段時間業績很難做時,真的有人給自己的績效其中一項是,只要高爾夫球打進九十桿以上,就可加薪二%,這一定會被HR(人資部)發現,你的績效也會因此被壓下去。

再者是KPI設立要有周延性與平衡性。KPI只是我們管理體系的重要參考,不會是全部。

例如對人的處置,我們做評價時就分兩種,第一是fact base(事實依據),你根據哪些KPI,與記錄在系統的實際數據;第二,他是team base(同事依據),根據你的參與程度,同事給你回饋與評價,最後,我們不只跟台灣比,而是放在與中國同職級的看相對性。

打考績,不必360度衡量採團隊討論,避免人為因素干擾

李:你提到team base與fact base的平衡,可避免全靠法治的偏差,問題是涉及人也會有誤差,例如企業做三百六十度衡量,可能善於經營人際關係者獲得較好的評分,或產生「買票」行為?

黃:IBM沒有做三百六十度評估,那會有副作用。以前IBM曾讓下屬給主管打分數,主管還真不敢處理低績效部屬,但我們現在的team base不是底下人給上面人打分數,而是基於團隊討論,約二十、三十人一個group(團體),例如我認為誰績效好、績效差,必須在討論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幫助、了解。

問的問題也要與策略目標符合,不是問「這個人好不好相處?」這就是問「關係」,而是問「這個人對你實際產生的價值貢獻多不多?」問題也要與經營目標連結。

再把超級極端評價拿掉,據我判斷,這些feedback(回饋),滿反映真實。

李:KPI包含兩塊,一塊是衡量what,這是量化,具體的績效數字設立相對容易,一塊是衡量how,這是質化衡量過程,通常how很難測量, IBM怎麼衡量這塊?

黃:舉個例,我們領導力指標有一項,你有沒有幫助同事成功?你單純這樣問,員工一定會說「有」,但我們分第一等到第五等,在不損己的情況,你幫了別人,大概是第三到四等,但如果犧牲自己、成全大我,例如把我的愛將送給別人,那就是第五等,這也可以很清楚衡量。

李:你們的KPI不僵化,還有量化和質化,但你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幫公司賺進大把鈔票、業績第一名者,萬一綜合質、量化的績效低於業績第二名,最後大獎給了第二名,你怎麼跟業績第一名的員工解釋,他會接受嗎?

給第一,不是看誰最會賺得視質化和量化指標,綜合考評

黃:這就是溝通,永遠都要做事前溝通,在IBM,我們對performance(績效)跟KPI的定義不會是單一的,永遠是多緯度的。不同緯度裡怎麼調配比例,中間又有彈性,像有一年我扛很大的事業部,成績很好,但是得到award(獎勵)的不是我,得到大獎是產出相對小,但是很創新的部門,這你沒話講,因為公司就是要鼓勵創新行為,一早就列在領導力的KPI之中。

李:你可能有這樣的心胸,但是大多數部屬會覺得我是第一戰將,做了這麼多業績,(獎項)竟然是給新興部門,搞不好第一戰將還會離職?

黃:其實用hard index(硬指標)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公平,真的沒有。太多可能變數,KPI的評量有系統的制度化設計,也有很人性的溝通跟理解的built-up(建立),設立KPI時企業與員工要有共識,得出來的結果,主管要很有勇氣下判斷。

這件事情,講容易做很難,如果你部門有兩個表現很好的員工,但是你只能給一個人第一名評價。平時你拍拍他們肩膀跟他們說,「欸,兄弟你做得好!」但是,到最後,(沒拿到大獎者會問)為何他不是一而是二?

有些主管會安慰說,你做得也很好,今年先給他,明年換你啦!或者他老婆剛生孩子,今年先給他,這些都不是很好的主管。你要認真想想為什麼是給他二,不是一?要針對他不足之處跟他straight talk(直接告知),這才是真的幫他,IBM對主管的養成非常注重這一點。

靠法治,其實這是假公平不花時間溝通,最終只是一人治

李:你不斷強調「溝通」,其實「主管不偷懶」是做KPI管理很重要的關鍵,只講量化指標簡單,數字算出來,大家都沒話說,我稱為「簡單邏輯」,其實這是「假公平」。企業要根據當時的策略目的,調配質量KPI(各自)的比例,加入主管的判斷,我稱此為「混沌邏輯」,這得依賴主管花時間溝通,其實(管理起來)比較累。領導者都知道不能用簡單邏輯,但願意花時間在此的人不多。

黃:我待過本地公司,也待過外商公司,大家都認為IBM非常依賴管理在運作,也許抽走某一個人,企業依舊運作得下去,所以會覺得IBM不是人治是法治。

但是我感覺很多時候IBM是人治,反而是國內企業偏法治,因為老闆為了嚴格掌控,訂了嚴格的KPI,主管因為壓力大,或想當好人,不願下決定做溝通,你以為他人治,但是他是一人治,底下人都沒在治。IBM看似用法治,但是其實是每個人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有能力去做人治。

李:這跟我的實務觀察很一致,隨企業規模成長,為有效管理會漸漸引入KPI等法治工具,希望藉此擺脫人治,但管理的難處必須依賴人的判斷,無法百分百法治,最重要的是在發展過程中要找出道治,就是以企業文化與價值形成共識,就可以降低人治帶來的弊病。

【延伸閱讀】IBM會將每件銷售案子鍵入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至少設下8道關卡,有助監控案子進展時間與成功機率。管理學大師麥可‧哈默曾為文提醒,企業做KPI管理時易犯7大致命錯誤,包含訂得太瑣碎、沒連結企業策略、太空洞等。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只重視目標,恐陷入簡單邏輯

IBM能將KPI管理做好,第一是有健康的文化,能用健康的心態跟行為去溝通,第二是認識到KPI只是衡量績效的指標之一,必須依據策略,保持評量的彈性、不僵化。

KPI 的管理如同去醫院做健康檢查,單僅依靠數據判斷病情的醫生絕對不是好醫師,好醫生還會參照病狀、病徵與長年經驗綜合判斷。但是,企業領導者常犯單純以數據經營企業的毛病。

我建議企業做KPI 管理時注意兩點:第一,了解設立KPI目的,目的比較宏觀偉大與抽象,目標則是具體達到目的的方法,企業設定KPI只重視目標管理,例如每年要成長30%,忽略了目標管理背後,要有目的管理,例如成長的意義到底為了什麼。所以常見企業設立KPI時往往只見目標不見目的,導致目標達到了,目的卻沒有達到。

第二,學著用混沌邏輯,一般都僅把KPI當成量化指標,掉進所謂簡單邏輯思維,面對人的問題其實應該用混沌邏輯,多數企業為什麼沒辦法做到混沌邏輯,就是因為混沌,所以不好解釋,為了省事不溝通,看似很公平的評估方式,卻是最錯誤的方法。

口述: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32

投資的關鍵,在於對不確定性的「拿捏」;兼對青島海爾的看法 木雞

http://xueqiu.com/7390823946/29889292
較成功的投資交易(或投機交易),關鍵在於正確的控制了股票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也被很多人理解成了風險。其實,《黑天鵝》的作者塔勒布寫的新書《反脆弱性》中,不確定性還有好的一個方面,能給人帶來超額的收益。

人們在操作中,都想把不確定性降低到最低。投資講究確定性。但是,往往確定性的投資,收益是有限的,市場也不會給予較好的介入的機會。

要在交易過程中,獲得好的收益,就要與不確定性共舞,而不是避之而不及。研究風險、控制風險,而不是躲避風險。

我很欣賞雷公的方法,雖然還沒有納入實踐,會是我研究的方向。

分歧最大的時候,往往是建倉的好時機。

這種對不確定性的拿捏,是逆向投資方法的關鍵。

投資是望遠鏡,財務檢查是後視鏡。在投資的時候,特別是在有爭議的時候,這個時候看財務數據是意義不大的。我覺得青島海爾,是不錯的標的之一。

 理由如下:

1        海爾目前正處於「萬人裁人風波」,海爾的成長被很多人對標和質疑;股價有了較大的降幅;

2        海爾能否倒閉,作為家電業的壟斷者之一,海爾的品牌雖然不如以前的影響力。但是餘威尚存,只要張瑞敏不犯致命性錯誤的話,海爾的生存週期至少還有5年。

3        本人認同張瑞敏的萬人裁人做法,這個做法對員工來講,不見得是好事;但是對於投資者是好事。我認為海爾是在做正確的事。

4        2014年6月25日,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增持青島海爾股份89.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3%。

5        假如建立倉位的話,只要海爾這個公司不倒的話,即使買入後,下跌,還可以採用網格法,進行操作,降低成本,甚至轉為盈利。海爾的基本面和網格操作法,封殺了虧損的可能性。

註:目前本人還未建倉青島海爾。

 以上是個人思考,不做投資建議。照此操作,後果自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52

嚴監管引發債市大震蕩 去杠桿重在拿捏好“度”

監管強壓之下,連續暴跌的債市在周二(4月25日)終於緩了一口氣,超跌反彈。

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出市場此前的反應有些過度。盡管短期來看,債市會因為委外出現贖回跡象而波動加劇,但本輪去杠桿將持續較長的時間,監管層並沒有采取“一刀切”,而是以溫和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如此一來,短期內市場會有波動,但中長期壓力會有所減輕。

而針對近期市場關註的銀行委外資金贖回問題,同日下午,浦發銀行召開2016年度股東大會,分管金融市場業務的浦發銀行副行長謝偉表示,該行目前不存在委外贖回壓力,“目前這部分量也比較小,在可控範圍內,目前浦發銀行不存在贖回壓力。”

委外贖回跡象加劇債市波動

經歷了股債雙殺的“黑色星期一”後,周二債市超跌反彈,午後國債期貨漲幅持續擴大,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漲幅一度擴大至0.60%;同時,銀行間現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期國開活躍券160213收益率下行5.32個基點報4.2550%,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04收益率下行4.75個基點報3.45%。

至收盤,10年期國債主力合約T1706漲0.55%,5年期主力合約TF1706收漲0.29%。票面利率3.4%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截至15:15,也從前一日漲至3.51%,回落5個基點至3.46%。

就在前一天,國債期貨在低開的前提下全線大幅收跌,T1706盤中最大跌幅0.61%,此前一周跌幅更達到0.68%。

市場的劇烈震蕩主要是因為近期監管層密集發文,過去兩周,銀監會連續下發了9個監管文件,其中5份涉及同業業務。金融去杠桿加碼,對投資者的預期產生較大的影響,銀行收縮同業業務規模,銀行委外資金出現贖回跡象,進而引發了市場的暴跌。

2014年到2016年,我國資管行業快速發展,不僅是公募基金的規模快速擴張,“銀行、保險、社保等機構的大量資金通過委外和通道業務擴充資管產品規模,帶來非銀機構的繁榮。我們以各類資管產品中,資金來自銀行的主動管理規模,作為銀行委外資金量的上限。”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

與債券相關的委外規模究竟有多大?

根據姜超的測算,從銀行角度來看,一是以銀行表內基金投資的規模,作為表內委外資金量的估算參照。預計2016年末銀行表內基金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在0.3%~0.4%,部分中小行可能達到1%甚至更高。2016年末存款性公司總資產約230萬億元,銀行整體表內基金投資規模或在9000億元左右,大部分為債券和貨幣基金。

理財委外方面,2017年3月末銀行理財余額約29.1萬億元,其中約15%投資於非標債權資產。姜超表示:“我們的草根調研顯示,雖然各家大行和股份行理財委外的規模占比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認為約有10%~15%的理財進行了債券相關委外投資,對應理財委外規模在3萬億~4萬億元。”

那麽,當對同業套利的監管收緊,理財的整體規模將開始下降。

姜超稱,表內委外較易被贖回、影響利率債。銀行表內基金委外這部分主要是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流動性較好,較易被贖回。其中,國有大行可能出於流動性需求和同業資產穿透管理而主動贖回,而中小銀行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可能因同業存單發行下降而被動贖回。

接下來就將是表外委外。由於債券的大幅調整,當前不少銀行理財盈利壓力較大,此前理財不贖回委外和非標,主要因久期較長(一般為3~6個月)和不願將虧損兌現。但隨著監管加強,理財大概率逐步贖回委外專戶和基金,采用的方式可能是到期不再續作。此外,表外理財主要配置信用債和非標資產,利率債等流動性資產占比較少,理財縮表對信用債沖擊更大。

金融去杠桿會拿捏好“

不過,周二債市的反彈也體現出,市場或許對於政策有些反應過度。金融監管的趨嚴最終將如何影響債券市場?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當下市場的反應或許有些過度,本輪去杠桿將持續較長的時間,監管層並沒有采取“一刀切”,而是以溫和的、循序漸進的方式,如此一來,短期內市場會有波動,但中長期壓力將有所減輕。

《人民日報》周一發表了題為《金融領域推進去杠桿強監管》的文章,一方面肯定了近期監管層推出的一系列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抓緊推進去杠桿、強監管、防風險;另一方面,文章也強調操作過程中把握好節奏、拿捏好“度”、引導好預期也很重要。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也表示,對理財、資管業務的進一步監管,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監管部門會充分考慮相關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可以看到的是,在監管政策頻出的一個星期里,央行對MLF(中期借貸便利)足量對沖呵護流動性。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MLF)凈投放4310億元。本周二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凈投放400億元,連續6日凈投放。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資金面上,後續隨著企業繳稅活動的逐步平緩,疊加委外贖回潮帶來的銀行間流動性增加,資金面壓力有望得到緩解。

招商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徐寒飛認為,監管政策“去杠桿”的“真實沖擊”很可能會低於預期,甚至會利好債券市場,但是當前的“預期沖擊”則可能對市場有“過度影響”,導致收益率反彈幅度“超預期”。

在他看來,10年國債關鍵點位3.6%目前難以擊破,本次市場的調整仍然只是小級別的波動而已,不必過度擔憂市場會出現趨勢逆轉。

“盡管該次監管從態度上也是較為嚴厲的,但從措施上並沒有以‘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逐步按季按比例進行壓縮和計提占用,既使業務余額及相應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也不至於觸發惡性的流動性風險事件。”中信建投證券宏觀與債券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

在他看來,本輪去杠桿或許依然會持續較長的時間,根據過往的經驗,市場會呈現博弈的波動:剛開始拉開去杠桿序幕同時疊加經濟數據高企,債券收益率會呈現出向上的壓力;但最終結果將是取決於嚴監管和經濟走勢的博弈過程,若下半年有更多來自經濟數據的壓力,則債市的調整壓力將會明顯減輕而支撐顯著加強。

姜超也認為,債市短期謹慎,等待中期機會。

姜超表示,從基本面來看,隨著金融去杠桿的展開,實體融資總量在3月份出現了明顯下降,這意味著3個月以後經濟會出現明顯下行壓力,而通脹壓力在2月以後就明顯緩解,未來基本面走勢對利率債逐漸有利。

但在去杠桿過程中,銀行贖回對市場的沖擊尚未完全釋放,流動性最好的利率債最易受沖擊,短期上調10年期國債利率區間至3.2%~3.6%。目前的利率水平對保險等長期投資結構肯定有配置價值,但對基金等交易類機構還需進一步等待右側的機會。

對於信用債而言,一方面,理財縮表使得信用債的需求下滑,當前利差保護不足,信用債仍需警惕;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桿意味著信用擴張轉為收縮,面對巨量信用債到期壓力,民營企業還債壓力將與日俱增,因而對於信用債、尤其民企債的風險要高度警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51

尺度拿捏不易 惡搞視頻或有法律風險

1 : GS(14)@2017-12-18 03:31:46

【明報專訊】「潮人小羅」等內地惡搞型網紅認為,他們的發展限制,主要有幾方面。第一,是監管過嚴,視頻中稍為出現一些敏感字眼,就有可能被視頻平台下架;第二,平台過於分散,每次發布視頻需要在多個平台同時上傳;第三,創新不足,相似的內容愈來愈多。

有內地律師表示,惡搞視頻的尺度需小心拿捏,不然可能會涉及3個層次的法律風險。第一是民事侵權,主要是肖像權和隱私利益。從肖像權角度,如果打了馬賽克,是不侵肖像權的;隱私利益的關鍵,是別人是否可以認出事主。換言之,即使打了馬賽克,但還是可以認出片中人,則也算侵犯隱私利益。第二是擾亂治安管理秩序,如果拍攝視頻過程中有恐嚇,或者短時間限制別人人身自由,而被惡搞者報警,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就可能受到警告或罰款的行政處罰。第三,是可能觸犯刑法,也是最嚴重的,如果惡搞太驚嚇,被整蠱者反應較大,或者身體或心理質素不好,例如有心臟病,或者跳車逃走等,造成重傷或死亡,整蠱者可能會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甚至過失致人死亡罪。

[行銷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36&issue=20171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