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那些神秘的手「拿捏」綠大地

http://www.infzm.com/content/72848

造假案爆發時,投資者損失慘重,為何有人毫髮無損全身而退?

證監會進駐後,「暗莊」如何在稽查組眼皮底下拉升股價?

PE拿捏綠大地

在2009年一年中,儘管監管部門開始調查綠大地,寶島投資與歌元投資仍然順利地以近20倍投資收益全身而退,兩位PE資本玩家套現接近6億元之巨。

何學葵為什麼要接連製造一個比一個大的騙局?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些時候,她身不由己,已成為兩家來自香港和北京的PE公司擺佈的棋子。

在中國股市,這類隱秘的PE公司被稱為私募股權公司,幹著「比販毒還賺錢」的倒賣股權生意——在公司上市前低價買入原始股,等到上市解禁後轉手賣出,往往能獲利數十倍。

就在蔣凱西為綠大地引入龐明星的2003年,綠大地引入香港資本玩家王聰德的PE投資公司——Treasure Land Enterprises Limited(中文簡稱「寶島公司」)。寶島公司出資約1820萬元,獲得綠大地1100餘萬股原始股權(持股比例約18%,為第二大股東)。

此後,綠大地由民營公司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

不久,香港上市公司「深圳科技」在其2003年中報裡披露了一條簡單信息:公司以六千餘萬港元價格,收購了寶島公司全部股權,而寶島公司唯一資產就是其持有的綠大地股權。

換句話說,寶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左手以1820萬價格收購綠大地18%的股權,右手就以6000萬港元的價格賣給了「深圳科技」。

「深圳科技」的主業是計算機及IT信息,為什麼要大手筆投資一家跟自己主業毫無關係的綠大地?

南方週末記者調查顯示,「深圳科技」曾是深圳市為IT信息產業融資的「窗口公司」,從2003年起,深圳國資部門退出「深圳科技」控股股東地位。此後,新任董事長——香港資本市場「資深人士」王聰德進場。

有香港證券業人士表示,「深圳科技」自新股東進入後,不但公司年報連續虧損,而且股價也停留在底部毫無波動,已經是一隻典型的「空殼股」形態——這種「空殼公司」正是「財技高手」們拿來做資產重組等各種資本遊戲的方便工具。

在2003年收購寶島公司股權後,深圳科技再未披露過任何有關寶島公司的運營及收益情況。直到2006年底綠大地第一次過會失敗後,深圳科技公告宣佈,以4000萬元價格將寶島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了香港「農科控股」。

隨著綠大地二次過會的成功,寶島公司所持綠大地股權的資本收益高達20倍左右,而本應分享這筆財富的「深圳科技」流通股東們,與此失之交臂。

在此期間,2004年2月,另一家神秘PE公司——北京歌元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也購買了綠大地10%股權。歌元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為何道峰,與何學葵是老鄉,也是上市公司昆百大的實際控制人。

調查顯示,蔣凱西正是為綠大地引入這兩家PE的關鍵人物。調查發現,這兩名PE股東獲得綠大地原始股的成本十分低廉,寶島公司2003年購買價為每股1.62元;北京歌元在2004年支付的價格為每股1.95元。

而這兩家PE所持原始股權的解禁期,恰好遇上2008年金融危機,此後綠大地股價跌至上市以來的最低價。

有市場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指出,此時綠大地已被監管部門注意到,從常理而言,合理做法是停止造假,甚至可以借金融風暴之機報出虧損來「撇賬」——這是把虛增造假的資產和利潤銷賬的最好時機。

但急於套現的寶島公司和歌元公司,不願意何學葵報業績虧損。何學葵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造假虛增業績,以此提升股價,讓兩家背景深厚的PE玩家高位退出。

在2009年一年中,儘管監管部門開始調查綠大地,寶島投資與歌元投資仍然順利地以近20倍投資收益全身而退,兩位PE資本玩家套現接近超過6億元。

就在他們退出後的2010年,隨著證監會稽查組的進駐,所有股東都被堵在了「市場化退出」的大門外。而何學葵接受公安機關介入調查的時間,更是恰恰在其所持股權解禁期限的前一天。

暗莊「老鼠搶貓糧」

暗莊操縱下,綠大地出現奇觀:一邊是監管部門緊鑼密鼓的調查;另一邊卻是新訂單刺激下股價不斷高漲。

2010年初證監會稽查組的進駐,使得綠大地在資本市場中的信用等級一落千丈。短短幾個月內,銀行追貸、債主封門,已經簽訂合同的工程項目也幾近停頓。

資金捉襟見肘的何學葵,只能以未流通的股權為抵押,以各種方式籌措公司的運營資金。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一場「暗莊」鬧劇在2010年前後粉墨登場。

一位曾任職於某投資機構的市場人士向記者介紹,在何學葵接受公安機關調查後,某「莊家」代理人於2011年初曾找到他,希望他所在的投資機構接盤綠大地的部分股權。

在溝通過程中該人士獲悉,這位初出茅廬的「莊家」本來是從事貿易業務,後來進入股市。急於融資的何學葵四處找錢,這位「莊家」於是決定「大賭一把」,以上億元資本投入打算「坐一把莊」。

「暗莊」先以股權質押方式向何學葵借出數千萬元,再由何轉借給綠大地以解其流動性危機。同時,暗莊向綠大地派進操盤手,控制公司發佈利好消息,同時在二級市場操縱股價。

所謂的「利好消息」,也就是一個個公佈綠大地所簽下的綠化工程訂單。在這半年中,股民們見識了綠大地股價「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股市奇觀:一邊是監管部門緊密的調查;另一邊是上市公司若無其事公佈「利好」消息新獲訂單,股價不斷創新高。

2010年3月,在證監會稽查組進駐的重磅利空消息下,綠大地的股價卻從年中開始了一波狂飆,到年底時股價已從不足20元直衝到40元以上。

「這簡直是『老鼠搶貓糧』,只有不知死活的股市新手才幹得出來。」一位證券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2010年12月21日,綠大地的幸運之門徹底關上,何學葵被公安機關調查。這也是她所持股份解禁的前一天。二級市場辛苦拉到高位的股價,也在連續幾個跌停之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資金鏈崩斷的「莊家」不得不四處尋找下家接盤,最終不得不在政府部門「寬容大度」的協調下乖乖退回低價收購的質押股權,黯然離場。

神秘暗莊何許人也?綠大地在2011年底公告的詳式權益報告書中透露出一絲線索。根據公告,何學葵曾被質押的2,300萬股中,有200萬股質押給黃慶紅,200萬股質押給王嗣明,質押日期為2010年4月27日。

南方週末記者發現,王嗣明和黃慶紅是北京利百勤投資顧問公司控制人。在2008年某媒體的「能源新富總榜單」中,王嗣明以持有上市公司金風科技406萬股,位列富豪榜118名。

不過有知情者透露,王嗣明和黃慶紅只是暗莊的分倉,真正的暗莊另有其人。

綠大地中,依然還埋藏著無數的秘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