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对抗华润青啤市场营销面临量利抉择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11/567333.shtml


  每经记者 河川 发自上海
4月30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以下简称青啤股份)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 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22.6万千升,同比增长1.5%;实现销售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 42.7%。
这些在外人看来令人艳羡的数字,却让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及他的管理团队并不满意。今年一季度,母公司在销售费用上面投入4.56亿 元,比2009年的2.79亿元增长了1.77亿元,增幅达到64%,销量却只增加了1.5%。“这明显与公司2010年量利平衡的营销战略不相称。”长 期研究青啤股份经营状态的一位啤酒行业人士认为,过去几年青啤股份一直注重利润收益,但去年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华润雪花啤酒的销量差距拉大,华润雪花去年 销量达到837万千升,比青岛啤酒高出了42%;而另一对手燕京啤酒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增幅比青岛啤酒高了4个百分点;这一切都促使青啤股份开始注重销量和 利润保持同步增长的策略。
5月10日,青啤股份证券事务联系人孙晓航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的大幅投入主要是产品结构调整所产生的费用,同时也有为销量增加这方面的考虑。
有分析 人士认为,啤酒行业的关注点虽然不在量的绝对增长上面,但销量增长如何驱动地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却显得极为关键。“青啤需要加强的,就在于后者。”记者发 现,随着华润雪花和一些地方强势品牌的猛攻死守,加之燕京啤酒等步步紧逼,青啤的营销仍面临一定忧患。
重品牌推广 轻市场营销?
今年 2月,即使因为春节因素带来的啤酒旺销,青啤的销量仍不容乐观。《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在青啤大本营的啤酒消费大省山东,2月份的销量为 7.86万千升,比去年同期下降18%;河南同比下降15%;华东下降23%,陕西下降31%。
在3月份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公司总裁孙明波表 示,青啤在多个区域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对此,公司营销系统相关负责人认为原因之一是“竞争对手华润雪花对市场投入的费用过大,致使青啤处于被动局面”。
据青啤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合并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为8.98亿元,比去年同期7.38亿元增长20%。实际上,公司去年34.84亿的销售费用就比 2008年的29.72亿元增长17.2%,销量同比却只增长9.9%。而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即营销费用率往往能看出一个公司投入产出的效果。比 如燕京啤酒今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15%,相比之下,青啤股份高达22%,相差7个百分点。
2009年,青岛啤酒先后与NBA和中视 体育合作,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拉拉队选拔赛,据媒体报道,仅此项合作费用就超过5000万元。但在花巨资投入品牌推广活动的同时,公司市场占有率却未 得到明显提升。
有啤酒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青啤股份和华润雪花都有各自的全国性品牌活动,但华润雪花在产品促销上的力度却远远高于青岛啤酒。比 如在上海市场上,华润雪花主要的营销策略放在了促销费用上,比如实行买4箱送1箱的营销政策等,有的产品甚至买一送一。而对青啤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优惠 “可望而不可即”。记者随机走访的几家餐饮店负责人称,他们好几次向青啤业务代表提出要几个有青啤标识的开瓶器或打火机送给客人,都被告知没有申请到;而 青啤业务人员也为此抱怨营销政策没有很好地配合他们进行市场开拓。
品牌整合犯下操作性错误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青岛 啤酒一方面通过收购中小啤酒厂实现扩大外延式增长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在品牌整合方面犯下一些操作性的错误。比如在山东日照市场,青岛啤酒3年前宣布用青啤 旗下的崂山啤酒代替被收购的汇泉啤酒,同时重新招募青啤股份自己的业务员来开拓崂山啤酒在日照的市场。在汇泉和崂山两个新旧品牌替换的过程中,一个来自沂 蒙山区的地方品牌银麦啤酒趁机快速抢占了市场。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青啤以“割麦扫雪”(麦指银麦,雪指华润雪花)来收复失去的市场,“其直接后果是花出 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钞票去买回销售渠道”,一啤酒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硬要将当地卖得较好的汇泉啤酒换成崂山啤酒,等于重新花时间金钱来培育新的客户。”
有了那次惨痛的教训,青岛啤酒去年6月收购济南趵突泉啤酒时就显得非常谨慎,不仅保留了趵突泉啤酒的品牌,而且在人员配置上也没有像过去那样全部撤换, 除了主要负责人由青啤股份派遣外,其他营销人员仍是原趵突泉员工。
尽管在趵突泉收购上显得小心谨慎,但收购后的销量却仍不容乐观,在去年夏秋 季曾一度下滑40%。而在此期间,华润雪花加速对山东的3个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改造,并迅速将雪花啤酒配送到济南各大代理批发网点。据该公司济南市场负责人 称,雪花啤酒在济南市场月消费量300箱以上的一二类酒店布点已经超过400家,布点量占到济南一二类酒店的60%。分析人士认为,这无疑会对青啤形成巨 大冲击。
营销模式不利于激发员工热情
青啤营销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青岛啤酒实行的是“大客户+微观运营”的营销策略。大客 户主要是发展具有相当实力的一级批发商,一旦大客户发展成功,各地营销分公司不再下设办事机构。
“百威啤酒在内地的营销人员才1000多人, 而我们在全国的一线营销人员就高达1.2万人。”青啤营销总裁严旭认为,大客户发展起来以后,不仅能够帮助公司快速建立营销渠道,而且营销人员也可以得到 精简。
而一名熟悉青啤营销策略的啤酒行业人士却告诉记者,“将青啤办事处的销售人员转移到大客户那边,很多经销商不愿意接收;另一方面,营销 人员从青啤转到大客户那边,尽管都是为青啤做事情,员工却都认为经销商不像青啤那样有保障,在心理上有一种不信任行为,尤其是面临薪资福利待遇及职位变更 等问题时更是如此,由此,一些青啤员工不愿意与经销商签定雇佣合同,这就阻碍了青啤营销模式的推行。”比如在广东东莞,去年就有营销人员被转移到大客户 处,面临职位和薪资降低而被迫离职的事件;在河南,也有大的经销商不愿意接受青啤的营销人员。
严旭表示,青啤推行大客户的营销模式仅仅是其中 的一步,最终是要将微观运营策略嫁接到大客户的运营体系中去。“微观运营”是将一线业务人员实行定点定格管理,具体操作办法是给每个业务员划定区域,业务 员每天需要报告当天所拜访的客户和具体时间,晚上还需填写拜访客户的详细信息,包括几点几分在哪个客户处拜访。拜访期间,销售主管或文员会不定时打电话抽 查。一旦时间上稍微有出入,就有可能面临少则50多则两三百元的罚款,有的予以开除。
当被问到在青啤工作最大的感受时,不少受访青啤员工称 “没有归属感”,“凝聚力不强”。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峰认为,这种“微观运营”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机械式的管理方式,是领导层的失职或者不 作为的一种表现,企业不尊重基层员工,对企业没什么好处。企业应该想方设法去激励员工,让员工从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地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激发营销人员积极 工作。
重盈利能力同时不能忽视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过去青啤和雪花都有各自的战略市场,比如华润雪花有东北、四川 等基地市场,青啤有广东、福建等重要市场。但如今两者在这些区域已从间接竞争展开了正面竞争。雪花啤酒甚至放言,今年要在青啤核心市场广东抢占东莞40% 市场份额,并称要在上海市场投入1亿的销售费用 “不惜血本”抢占市场。尽管青啤一直强调以盈利能力强见长,但业内专家表示,若市场都被竞争对手占领了,一直强调盈利能力无异于“安慰自己”。
青啤股份年报显示,该公司2009年实现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长79.2%。但被外界视为以销量见长的华润雪花在这方面也并不示弱。去年雪花啤 酒应占溢利5.4亿港元,较2008年增长81.2%。就利润的增幅而言,华润雪花高于青啤两个百分点。国泰君安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胡春霞告诉记者, 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应占溢利与内地的净利润意义相近。
有分析人士认为,啤酒行业如果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下,利润将被高费用投入所侵蚀。而市场 占有率在30%~50%之间,每增长5个百分点,利润将增长100%。孙明波在青啤内部会议上多次表示,公司投入的营销费用并不低,但产出与投入却相差甚 远,原因是所投入的品牌活动经费并没有与实际销售进行更有效的结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青啤2季度是否会增加销售费用投入的问题,孙晓航表 示目前尚不清楚,仅表示销售费用的投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青啤下一个季度是否能改变被动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39

网上批发凸显 东莞电子商务模式抉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31/0MMDAwMDE3OTc0Mw.html
5月25日,一家名为“东莞制造网”的全新电子商务网站正式上线。对于东莞数千家正在酝酿发展内销市场的东莞制造企业,这是一大利好。但是对于东莞 本土的电子商务公司,这家杭州电子商务公司的到来,让他们高兴不起来。拥有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等8大支柱产业的东莞,发展电子商 务本来有着天然的货源优势。但由于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和过于“务实”的企业风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东莞本地电子商务产业却未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第三 方平台和网商。“落后于江浙,疲弱于穗深”——这是东莞本地电子商务企业的自嘲。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淘宝上销售的30%商品来自东 莞。本地电子商务的落寞“本来东莞发展电子商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八大支柱产业、丰富的货源资 源,以及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交通区位优势,数量众多的网商群体,但这些优势似乎并没有发挥出来。”网上批发模式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东方说。然 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出现的东莞电子商务企业历经十年未有所成,而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外来企业反倒成了东莞电子商务的主体。据 悉,2008年进入东莞市场的阿里巴巴,2009年在东莞吸纳会员达到900多家,随着百度、阿里巴巴这些外地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在东莞的不断扩张,东莞电 子商务本地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大部分本地电子商务企业运营举步维艰。“东莞在电子商务发展上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广东省电子 商务协会秘书长黄伟群直言,“市场是敞开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政府在培育电子商务发展时,应该着重培养本地龙头企业。”东方也告诉记者, “虽有东莞有众多的网商群体与丰富的货源资源,但代表性平台与网商不多,没有形成巨大的带动与示范效应,同时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缺口达到5万人)也影响 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除了外来企业抢夺客户和人才匮乏,东莞传统制造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态度也有一定作用。东莞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周 燕表示,“东莞企业很看重电子商务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在的效应。否则即便政府有钱补贴,他们也不感兴趣。”东方则告诉记者,“其实2008 年金融危机中出口遇阻曾经让东莞制造企业开始使用电子商务,但一旦重新获得规模庞大的海外定单,他们又会把电子商务上的散单和零售放在一边。”扶 持资金流向阿里巴巴2009年,东莞市经信局在调查研究后发布了《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提出要依托东莞八大支 柱产业、丰富的货源资源,以及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交通区位优势,继续通过电子商务开拓内销,保有现有外销市场份额,注重在线外贸批发业对外销市场的推动力。东 莞市开始抛出了最大力度的资金扶持政策,从2010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项目。同时划拨 1500万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此前,东莞的电子商务扶持资金只有市外经贸局的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商贸东莞”的小部分资金,前者主要针对外 贸,后者针对内贸的小部分。“商贸东莞”工程实施4年来,在电子商务上只花了170多万元。与东莞在电子商务发展资金上的落后相 比,2009年,杭州市财政每年新增安排3000万元资金,建立“电子商务进企业”专项资金。福建从2007年起连续3年,每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年 3000万,扶持1万家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东莞市也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一定资金支持,却没有向本地电子商务 企业倾斜。据记者了解,2009年7月东莞市政府曾印发的《关于我市企业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补充通知》(东外经贸〔2009〕77 号),东莞选择了十家电子商务平台作为扶持外贸型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渠道,其中九家为外地企业,只有一家为东莞本地企业。根据记者掌握 的数据,全市共有941家企业获得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的项目资助,资助资金合计2725万元。其中应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获得财政资助的企业有717家, 占比76%,资助资金合计1873万元,占比69%。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东莞本地电子商务企业难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有电子商务专家认 为,打造东莞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很关键,虽然本土企业不及“阿里巴巴”知名,但是其起源于东莞,了解本地市场,并且税收也留在东莞。网上批发模式除了政府的资金扶持,东莞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也在多年的徘徊后回归正轨。《报告》指出,在 内销市场中,东莞着重发展网上直销(B2C)与网上批发(B2B)。东莞虽然是淘宝网货最大的来源地,但自有品牌企业并不多。东方告诉记 者,“现在公认的主流电子商务模式B2C中,对产品品牌有一定要求,而东莞的传统制造业主要为加工制造,缺少品牌意识,品牌打造观念不深。”显 然发展B2C并非东莞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因此,网上批发这一模式对于东莞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今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网上批发大市场 1688,东方认为,从今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将掀起一股“网上批发”的热潮,占社会零售总额1/3的传统批发市场的庞大规模也预示了网上批发市场的潜 力。这个庞大的市场绝不可能被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垄断,事实上,东莞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在此模式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记者了解 到,在服装业集群效应最为明显的虎门镇,除了当地政府在《虎门镇产业升级工作方案(2009-2013)》中提出了投入1亿元资金、创建电子商务平台的规 划与设想外,民营资本投资的一批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打造起完整的产业链,从品牌商、销售商到第三方平台一应俱全。新兴的虎门服装电子商务品牌 商K R TRACY服饰的负责人单绍群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我们每年的营业额只有200多万元,但我们主要是通过拍摄第一手的照片和与工厂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工厂 与网店之间打造了一个中间平台,并将工厂的产品用统一品牌包装起来。”日批发量超过1000件女装的虎门服装批发网负责人胡小华则表示, “我们现在主要向一些实体店和淘宝网店批发女装和童装,今年的销售额有望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此外,由虎门本地的实体商场大莹与东莞华伟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第三方平台衣源网,选择了实体店加网店的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这批当地的电子商务企业打 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勾勒出东莞网上批发产业的轮廓,并将东莞这个制造业基地的独特优势逐步凸显出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41

黄光裕新抉择:国美体育复制电器连锁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9/2OMDAwMDIxNzA2OQ.html

1月18日,国美控股投资集团总裁黄秀虹对外宣布,2009年成立的国美体育连锁品牌国美锐动正式更名为国美体育,未来5年,国美体育计划开设不同业态的上百家门店。

为了实现该目标,黄秀虹称,国美控股投资集团已经准备了数亿元资金,支持该零售板块的发展。国美体育目前在北京已经拥有了2家门店。

此前,黄秀虹称,“国美将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综合零售品牌,国美体育是该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知情人士称,一个月之前该发展计划,已经获得黄光裕首肯。

5年百家门店

在国美体育的股权结构中,担任国美控股投资集团总裁的黄秀虹持股80%,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持股20%,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国美体育成立于2009年11月,前身是国美锐动。在北京共拥有两家门店,分别于2010年5月和10月开业,营业面积分别为5000平米和4000平米,两家门店的初期投资资金为1000万元。

国美体育总经理李岩表示,经营策略仍在摸索之中,目前主要依赖经销和代销两种方式与体育品牌商合作,透过买卖价差来盈利。他认为,店铺收支平衡的时间将不会超过两年。

李岩称,国美体育希望引进全品类、多品牌的产品,以体育运动专业主题系列进行陈列,通过大卖场降低租金、专业营销、优化供应链。

黄 秀虹称,长时间调研发现,中国体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一座裸露的金矿。与市场总量日趋增长的情况相背,很多体育品牌因销售成本和商业租金的不断增 长,纷纷退出商场,中高端商场内的体育品牌越来越少,品牌商转而开设专卖店以寻求市场,而单一品牌的专卖店租金与人员成本相对过高,成本负荷只能直接转嫁 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造成商品销售离散度加大,消费者比较与选择权降低,也间接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现在,一些品牌商把新品放到旗舰专卖店销售,把过季产品放到工厂店兜售,把过时产品放到折扣店抛售,这样看似增加了销售,清理了库存,但对产品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黄秀虹称。

复制国美电器模式

黄秀虹表示,“国美体育将依托集团零售行业的成熟发展模式,构建全新体育零售模式,并迅速成长为一个与国美电器同具影响力的大型专业连锁企业。”

国 美体育现有180个合作伙伴,超过230个品牌,卖场分设12个大类,包括运动鞋、体育服装、休闲服装、户外服装、高尔夫区及马术、户外装备和健身器材 等。在业态拓展上,黄秀虹称,国美体育将形成集大型零售连锁门店、专业品类店、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多渠道协同销售模式。国美体育的网上商城与目录直邮即将同 步运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2

京東的尷尬與劉強東的抉擇

http://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63272

京東商城無疑是近兩年最能代表中國電子商務現狀的企業:大把燒錢,高速發展,增長爆棚,卻無錢可賺。
    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個企業天天高喊自己的銷售額超過了幾百億,但卻無錢可賺,並想著通過上市融資來解決企業的發展與債務問題的話,那這個企業本身一定 有問題。同樣可作參考的是最近麻煩不斷的Groupon,即便是兩次調低了自己的IPO發行價,仍然難免受到投資人的質疑和白眼。
    或許劉強東正為這事兒大動肝火之時,一淘網就不知好歹地撞到了槍口上,「都說自己好,比過才知道」。劉強東的一腔悶氣終於有發洩之處,大罵原來標榜「新商業文明、誠信」的某網站也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
    一淘網就是個放大鏡,它把京東商城的尷尬在眾人面前暴露無疑。
    京東一直以來號稱自己是「全網最低價」,同時還有「品質保障」。不過近期有老對手噹噹、卓越不惜血本的對戰,還有新冤家庫巴、易購的咄咄逼人,一淘網只不 過是把京東在這些戰場上的種種頹敗景象放大,讓消費者看到而已。搜一下微博就能看到,最近經常有消費者因為用了一淘網的比價後,下單的網站變成了噹噹、卓 越。
    還有京東的「促銷」遊戲也讓人抓了個現形,先提價、再降價這樣的促銷行為此前屢試不爽,但現在一些比價網站的價格監控功能讓京東充滿警惕,這不是讓京東扒下內褲在消費者面前玩「裸奔」麼。
    京東賴以生存的配送、服務與品質等方面最近也麻煩不斷,先是有人投訴京東以次允好、用二手貨換新品欺騙消費者;又經常有人反映送貨速度跟不上,京東快遞變「驢車」;還有服務上,或是京東客服人員還不夠的原因,消費者總是抱怨客服電話打不通。
    價格優勢不在,其它的弱點也暴露無疑,購物搜索的快速發展讓劉強東和他的京東商城充滿警惕。同時,來自於投資人壓力和步步緊逼,也使其難以喘息。
    雖然罵得暢快,但絲毫無助於解決劉強東眼前的問題:要繼續迎合消費者對於低價、品質及服務等方面的需求,提升消費者對於京東商城的粘性;必須盡快贏得更多 顧客,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是給投資人吃下的「定心丸」;另外還必須立刻提升盈利能力,讓人看到京東商城能夠賺錢,那怕只是報表上的賺錢。
    「干」掉一淘網是個簡單動作,但要讓京東保持在網購市場的「低價、品質」的聲譽,又要讓投資人看到一個「賺錢的京東」,這並非是屏蔽一淘網就能解決的事情。或許在「爽過」兩天之後,劉強東的肝火還會繼續,誰知道下次撞槍口上的又會是什麼淘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5

凡客的抉擇:低價上市還是繼續等待?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31/4NNDE5XzM5Mjg4Nw.html

低價上市,還是繼續等待?

凡客面臨艱難抉擇。

即便是這家已經在「消費市場」

和「資本市場」創造雙重奇蹟的明星企業,

也須直面兩大「健康指標」:現金流和利潤。

2011年12月,凡客和陳年,皆身處一個關口。

在此之前,2007年10月正式創立的凡客誠品,在創始人、董事長陳年的帶領下,已然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創造了雙重奇蹟。

過 去4年,依託中國內地強大的製造能力,這個擁有自主品牌的電子商務企業,已經賣出包括T恤、襯衫、帆布鞋甚至箱包、化妝品等在內的約7000萬件打著 「VANCL」標籤的商品,成為互聯網上最具號召力的「快時尚品牌」。甚至,連它打出的「凡客體」廣告,也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過去4年,陳年、雷軍等3人2007年7月湊出來的700萬元啟動資金,已經吸引了6輪、總額高達4.22億美元的後續投資,投資方包括IDG、聯創策源、軟銀賽富、啟明創投、老虎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嘉裡集團和淡馬錫等。如今,對凡客的估值已經超過30億美元。

不過,2011年12月,當凡客無限接近「上市夢想」之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此前,對凡客、陳年以及他們背後的投資人來說,「跑得更快」和「赴美上市」,本是兩個相互支撐的目標,但2011年,凡客的「過度擴張」,以及市場環境的快速惡化,卻最終將「上市」變成了他們的「艱難抉擇」。

而風險的種子,早在2010年底就已埋下。

「跑得更快」

從2007年10月創立至今,對於外界來說,凡客始終是一家顯得有些神秘的公司。不過,2010年底,凡客依然成為外界公認的「電商明星」。

「凡客第一年銷售額就過億了,第二年是100%多甚至200%的增長,第三年是300%的增長。」2011年12月20日晚,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陳年稱。

本刊查詢的「凡客誠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凡客旗下核心實體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其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銷售額分別為1.18億元、2.98億元和12億元,增速與陳年所言一致。

歷年來,凡客公開宣佈的銷售額分別是,2008年超過1億元,2009年5億元,2010年20億元。雖然外界對這些數據持保留態度,但2010年底,在凡客內部,20億元,仍是制定2011年銷售目標的起點。

2010 年12月23日,陳年對外宣佈透露,凡客已將2011年的「銷售額增長幅度」定為100%,達到40億元。不過,僅僅10多天后,2011年1月7日下 午,陳年就大幅上調了銷售目標。陳年公開宣佈,凡客2011年的銷售目標已上調至60億元,增長率從100%上調為200%。他還表示,要等營收過了 100億元,凡客才會考慮盈利問題。

2011年12月20日晚,陳年回憶說,「我還記得,我當時開了個玩笑,『本來想說40,但現在,我覺得可以奔60』」。不過,他又強調說,「我說的這個目標,不可能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只可能說是我們訂單的金額」。

而60億,仍不是終點。2011年3月7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陳年稱:「今年公司的銷售目標為100億元人民幣,為2010年的5倍。」

一位前凡客人士回憶說,在2011年春節之前的一次內部高管會上,陳年就已宣佈了這一消息,「當時,一月份的數據比較好,陳年跟業務部門溝通後,覺得還是有機會的,於是就開到100億了」。

雖然,這個「100億」的目標,如今已成為外界對凡客的主要質疑點之一,但陳年並不鬆口。2011年12月20日晚,陳年對本刊記者說:「從2007到2010年,凡客成績都很好,沒有遭遇生死線的考驗,所以,如果我有機會,一定跑得更快,直到今天,我還這麼想。」

此前,一位電商CEO曾表示:「凡客如果想盈利,分分鐘就可以,只要把品類減少、物流成本降低、推廣費用降低,就可以了。但那樣的話,它的規模就會相對小一些,發展也會慢一些。」

但陳年稱:「2008年三季度,凡客就已經持平過,甚至稍有盈利;2009年5月,也稍有盈利;2010年也曾經有一個月稍有盈利。但我通通都要放棄,我認為,凡客還應該跑得更快。」

如何跑得更快,被陳年視為凡客當下的核心戰略。他承認,2010年之前,把少量品類的銷量做大,是凡客實現快速增長的主要手段,而在單品銷售增長放緩之後,增加產品品類,便成為凡客繼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凡客的品類擴張)是從2010年的第一季度開始的。實際上,2008年下半年,大家都想保守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在嘗試了,而2009年的試驗,有了一個非常好的結論,2010年的第一季度,我們真正開始(品類擴張)。」陳年說。

擴張的極限

100億的銷售目標,品類擴張的自主權,2011年春節之後,陳年把「壓力」和「權力」,同時交給了凡客五大產品事業部的主管,並由此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目標制定之後,肯定要將任務分拆到各個部門,當時,各個部門的壓力都很大。雖然第一季度增長很快,但也只完成了不到10億元的銷售,距離全年100億、分拆到每季度25億的目標還很遠。」一位前凡客人士表示。

「之 前,凡客對於顧客二次購買的開發,已經到了極致,包括返券等手段,很多方法都是業內領先的,再想在二次購買上有突破已經很難了。現在,要實現更快的增長, 所有的工作只能聚焦於新品開發和新品引進上了。」而根據陳年對各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的授權,「從確定產品到最後賣出去(的決定權),全部都在他們手裡」。

據這位人士透露,從2011年4月開始,包括日化和其它百貨品類產品,便不斷被前端的新品引進部門開發出來,甚至,由於新品開發速度太快,以至於很多新品「都來不及錄入ERP系統」。

不 過,「前端不斷採購和引進新品,後端卻缺少有效的庫存管理和促銷推廣,因此,產生了大量庫存」。這位人士坦言,「在這一過程中,從採購到信息到庫存等各個 部門,都已經意識到庫存在不斷增加,但由於各個部門有不同的指標壓力,大家都互相推諉,不願意先把這個事情挑破」,「就這樣,直到9月份左右,由於庫存量 實在太大了,已經達到了數億元,這一問題才最終被發現」。

本刊獲得的一份凡客上市申報材料顯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凡客的總庫存高達14.45億元(2.286億美元);而2011年6月底和2010年6月底,這一數字分別為8.5億元(1.347億美元)和1.98億元(3126.1萬美元)。

這 位人士稱,當時,因為庫存問題,凡客很多高層都受到處分,副總裁被降級成總監,總監被降級成部長。這也是凡客前副總裁吳聲離職的一個原因,他在微博裡面講 的「躺著也會中彈」,就是這個意思。在這位人士看來,庫存一事,充分體現了凡客在運營上的壓力,以及「追求迅速做大規模」的急切心理。

在庫存快速增加的同時,凡客的銷售增長,並未達到預期。因為,新引入的產品,成功率並不高。此前,一位電商高管稱:「雖然凡客的SKU(單品)品類過萬,但銷售旺盛的,只有為數不多的鞋服產品。」

「要說今年凡客遇到的困難或是挑戰,就是過於猛烈地拓展品類,有一些錯誤,比如電飯鍋、面板、菜刀等。」2011年12月7日,陳年公開表示。

不過,2011年12月20日晚,面對本刊記者,他仍堅持稱:「如果不是在2009年大面積試錯的話,就沒有凡客2010年的收穫。我們鼓勵試錯,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這個問題,我們6月底7月初開始反覆討論,8月,更是進行了整個公司的全面反思。」

而反思之後,陳年隨即下調了凡客的年度銷售目標。

前述前凡客人士透露,2011年年中,凡客開始收縮了,開始砍銷售目標,從100億元砍到了60億元,「業務增長沒有預期那麼高,需要立即懸崖勒馬,不然消化不了」,「應該說,凡客變得更加務實了,以前提得比較高調,但100億是個極限,本來就做不到」。

此前,一份坊間廣泛流傳的所謂「凡客財務數據」稱,2011年前三季度,凡客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為32億元。多位接近凡客的業內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20億」和「32億」這兩個數據,應該可以採信。

凡客出血點

在凡客的增長步伐放慢之後,其「持續虧損」的問題,開始進一步凸顯出來。

2011年12月,面對外界質疑,陳年公開回應稱,「用戶體驗是評價電子商務品牌的唯一標準」,「我只關心凡客的用戶增長和二次購買率」。這也是凡客此前快速擴張的核心邏輯。

不過,過去4年間,為了追求「用戶增長」和「二次購買率」,凡客已經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以 凡客發展最快的2011財年(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為例,前述申報材料顯示,凡客當期實現銷售收入19.37億元(3.06億美元),較上一 財年的4.72億元(7459萬美元)增長了300%,不過,其淨虧損額,也由上一財年的6800萬元(1074.5萬美元),增加至4.86億元 (7687.2萬美元),增幅超過600%。

根據這份申報材料,2011財年,一張凡客的「典型」訂單,構成大致如下:客單價108元, 產品成本71.5元,物流成本14.5元;分攤到其中的營銷成本26元,其它運營成本23元。當期,凡客的總訂單數為1797.6萬,而每一張這樣的訂 單,給凡客帶來了約27元的淨虧損。

雖然,凡客2011財年33.7%的毛利率並不算低,但高昂的營銷費用、物流費用等,卻依然將它擊穿。

當期,凡客的總體營銷費用支出高達4.64億元(7334.7萬美元)。陳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凡客的戶外廣告打得最多,但這更多的是為了品牌塑造,真正給凡客帶來訂單的,是搜索引擎、網站聯盟、客戶端、視頻網站等。

以「網站聯盟」為例,其每給凡客帶來一個訂單,並最終完成交易,將可以收到16%的佣金。也就是說,若該訂單為100元,凡客將向網站聯盟支付16元。2011年7月,凡客已宣佈,其與網盟的合作佣金,將從16%調低至10%。

而返券,則是凡客提高用戶「二次購買率」最為重要的營銷手段之一。這同樣大幅吞噬了凡客的毛利率。

以 「買200元返200元」為例,用戶購物滿200元後,可獲贈4張50元的禮品卡,當該用戶下次購物時,若購物滿300元,便可以使用一張50元的禮品 卡,直接抵扣50元現金。雖然,凡客的「二次購買率」因此得以提高,但這也意味著,這張300元的訂單,毛利率直接被吃掉了約17%。據稱,凡客用戶目前 的「二次購買率」約為50%。

物流配送費用,則是凡客銷售成本中的另一大頭。

前述前凡客人士透露,雖然凡客的配送業務主要由其子公司如風達承擔,不過,「如風達是獨立核算的」,2010年,凡客支付給如風達的費用「大概是每單10元錢」。

問題是,凡客僅向用戶收取每單5元的配送費,還須倒貼5元/單的差價;而在進行「滿99元免運費」(為了提高客單價)甚至「全場免運費」等促銷活動時,凡客更需要全額補貼10元/單的運費。

此外,為了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凡客實施的「300公里內24小時配送服務」、「免費退換貨政策」等,亦大幅增加了其物流成本。

一位購物網站CMO坦言,由於服裝鞋帽類產品的特殊性,退貨率通常在15%至20%之間,很難低於10%,而退貨「最顯性的成本」就是物流損失,「倉儲和配送成本,基本上在每單20元到30元之間,至少也要15元」。

2011財年,凡客的物流費用高達2.63億元(4155.8萬美元),平均到每一張訂單,成本約為14.5元。或許,這也足以證明,如風達的確是一家有競爭力的物流企業。

而凡客2011年大規模拓寬產品線,不僅未能幫助其實現銷售增長目標,反而增加了更多的「出血點」。

產品品類增加,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員工隊伍的急劇膨脹。2011年1月,凡客的員工人數僅為5000人,而7月,其員工人數已經超過10000人。以凡客員工的平均工資為4000多元計,僅此一項,凡客每月新增的成本就高達2000多萬元。

2011年6月底,陳年已開始反思「品類擴張」戰略,7月30日,陳年通過「公開信」的方式宣佈,由於過度擴張導致管理上出現漏洞,為了提高效率,凡客決定啟用「末尾淘汰制」,裁員5%。截至目前,凡客的員工人數仍在8000人左右。

不過,上述申報材料也顯示,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3年累計虧損額僅約6億元(9500萬美元),並不像此前外界傳聞的「過去4年累計虧損20億元」那般誇張。

事 實上,對於這份坊間流傳的「凡客財務數據」,陳年明確提出質疑的,也就是「虧損20億」。2011年12月20日晚,陳年對本刊記者說:「我就那麼多融資 (2011年之前,凡客5輪合計融資1.92億美元,合人民幣12.14億元),哪有那麼多錢虧?這個賬其實是很簡單的,如果真虧那麼多,我還敢坐在這兒 跟你

聊天?」

艱難的抉擇

在凡客的歷史上,2011年6至7月,可能成為一個未來值得紀念的關鍵時點。那段時間,它正在經歷創立4年以來最大的挫敗,並由此展開反思;也就在那時,它完成了意義重大的第六輪融資(F輪)。

前述申報材料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雖然凡客的總資產高達20億元(3.165億美元),但其手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6.5億元(1.025億美元),而總負債卻高達15億元(2.3828億美元)。

導致凡客現金流緊張的,不僅僅是「虧損」,「品類擴張」導致的庫存劇增,才是罪魁禍首。2011年6月底,在凡客高達15億元的總負債中,應付賬款高達11.53億元(1.8228億美元)。

但2011年7月,凡客完成了第六輪融資,局面暫時得到緩解。2011年12月8日,在外界對凡客質疑聲四起之時,陳年宣佈了凡客「5個月前已完成F輪融資」的消息:融資額為2.3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淡馬錫、中信產業基金、嘉裡集團及IDG,並且,資金已經全部到賬。

一 位風險投資界人士指出,陳年之所以在12月初公佈F輪融資的詳情,主要目的不是回應外界的質疑,而是為了「安撫供應商」。「目前,凡客還無法從銀行貸款, 因此在供應商那兒的賬期比較長(佔用供應商資金)。但最近凡客負面太多,供應商給了它不小壓力。陳年這時候宣佈F輪投資,就是為了穩供應商的心,怕供應商 壓縮賬期,或者,要凡客儘早還貨款。」

前述申報材料顯示,在F輪融資完成後,截至2011年9月30日,凡客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增加至15.2億元(2.3954億美元)。不過,其庫存也繼續增加至14.45億元(2.2858億美元),應付賬款則增加至16.31億元(2.58億美元)。

而在凡客完成F輪融資後,陳年面臨的壓力或許並未因此減小。

在前述投資界人士看來,投資方對陳年肯定會有「盡快上市的要求」。「凡客前5輪的投資人壓力沒那麼大,因為每一輪凡客的估值都在漲,最難受的是F輪投資人。」而一位前凡客人士稱,目前,陳年在凡客的持股比例,可能已被攤薄至23%左右。

或許,凡客的上市計劃,在F輪融資時就已經確定。上述申報材料顯示,2011年7至9月期間,在凡客的管理成本中,新增了一筆37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9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而這,也被視為「凡客正式啟動上市」的標誌。

於是,原本宣稱「最早2012年下半年上市」的凡客,2011年10月便傳出「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的消息。11月11日,銀泰網CEO廖斌爆料稱,凡客已於11月5日遞交了上市申請,最快12月可通過審批並上市。

不 過,在上述投資界人士看來,目前並非凡客上市的最好時機。「凡客的銷售額、商業模式擺在那兒,上是可以上的」,不過,「按慣例,凡客F輪估值大概是30億 至32億美元,那麼IPO時的估值起碼得有45億美元。但這個估值,投行目前可能沒法幫它賣出去。凡客想要更好的估值,除非等中概股重新熱起來,但這個太 不確定了」。

如果凡客不願「低價上市」,陳年似乎就只剩下一條選擇:繼續做大凡客的銷售額,從而繼續推高凡客的估值(2011年行業泡沫最盛時,對電商企業的通行估值方法是,1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對應1美元的估值),然後,等待下一次融資或上市的機會。

前述前凡客人士也表示,「資本結構已經決定了,凡客的估值只能越做越高,往上走,做行業第一」,「凡客不可能不擴張。這是一條不歸路,只能往前走」。

不過,在繼續擴張的同時,陳年亦須更好地管理凡客的現金流,並有效控制虧損額,讓凡客變得更加「健康」。2011年12月,當被問及「凡客高速發展過程中,財務安全的邊界在哪裡」時,陳年說,「這個我還沒算過,你提了一個特別好的問題。」

「我們鼓勵試錯,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對過度擴張這個問題,我們6月底7月初開始反覆討論,8月進行了全面反思。」陳年說。

雖然凡客的配送業務主要由其子公司如風達承擔,不過,「如風達是獨立核算的」。陳年說:「我就那麼多融資,哪有那麼多錢虧?這個賬其實是很簡單的。如果真虧那麼多,我還敢坐在這兒跟你聊天?」

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3年累計虧損額約為6億元(9500萬美元),並不像此前外界傳聞的「過去4年累計虧損20億元」那般誇張。

導致凡客現金流緊張的,不僅僅是「虧損」,「品類擴張」導致的庫存劇增,才是罪魁禍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4

網路金礦 來自解決人們抉擇痛苦


2012-3-5  TCW




搔癢,對找不到對症下藥的過敏性 皮膚炎患者來說,是件令人苦惱的事,但日本最大不動產資訊平台創辦人、Next株式會社執行長井上高志,卻從這個不便,發展出該公司最新的服務項目。

方法是,透過下載App軟體,患者記錄自己的搔癢頻率,再透過網站判讀出最佳治療方向。「從出生到死亡,人們經常面臨諸多抉擇,正如抉擇住怎樣的房子,也 得抉擇如何找對醫生,透過網路,可以降低這些抉擇風險。」來台宣布投資網路家庭集團旗下樂屋網的井上高志,闡述他對網路商機的觀點。

以提供購屋者免費物件資訊起家的Next,是繼伊藤忠商社,第二個注資網路家庭集團的日本商社,去年營收破百億日圓。和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樂天創辦人 三木谷浩史齊名,井上高志是日本網路界的創新代表人物。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表示,Next扮演促成房仲業與購屋者資訊媒合的角色,提高不動產交易效率,是全世界少見成功打造房屋資訊平台的典範性公司。

提供便民的生活數據庫

井上高志認為,人們所有的不安、不滿和不便等,都是來自資訊不對稱,移除這些「不」,正是網路商機所在。因此,Next除建置不動產資訊網站 Home's,也先後發展出,提供各社區、地區情報的生活網站Lococom,以及與購屋關聯的房貸、理財網站Moneymo,建立以居住者為中心的生活 數據庫,協助人們找到最適合居住的房子。

Next已陸續在中國、泰國成立分公司,下一步,將發展連結亞洲各國的不動產資訊跨國平台,把日本的房子外銷出去。

這兩年,Next年營收成長兩成,井上高志證明,即便處在資產泡沫年代,只要人們依舊需要一個家,仍有抉擇的痛苦,生意就會做不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9

「富二代」挑戰歐巴馬 美國人最關鍵的抉擇 最有錢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 從華爾街問鼎白宮

2012-9-10  TWM




八月三十日,美國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羅姆尼代表共和黨參加十一月六日的總統大選。

這位美國史上最有錢的總統候選人,有沒有機會在六十天後,成為白宮新主人,帶領美國走出金融海嘯的陰影?

撰文‧乾隆來

代表共和黨出馬競選美國總統的羅姆尼(Mitt Romney),是身價難以估算的超級富豪,根據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資料,他的財產淨值「介於八千五百萬,至二億六千四百萬美元之間」,換算成新台幣在 二十五億元至八十億元之間。如果不算四年前曾經有意參選總統的紐約市長彭博(後來沒有登記參選),羅姆尼是歷來美國總統候選人中,排名第一的超級富豪。

羅姆尼的財富,主要來自他在一九八四年創立的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公司。這家赫赫有名的投資公司,當年創業資金只有三千萬美元,如今已經成為管理資產總額六六○億美元(新台幣二兆元)的超級金融集團,旗 下包含私募基金、創投基金、購併基金,以及股票與債券基金。貝恩資本在全球金融舞台上,與黑石、凱雷等基金公司齊名,客戶都是全球最頂尖的富豪。

羅姆尼從創業到一九九九年做了十五年的執行長,他最自豪當年慧眼識英雄,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辦公用品供應商史泰博(Staples)最早期的投資者;九○年 代更參與投資新世代的鋼鐵公司 Steel Dynamics,為衰敗的美國鋼鐵產業重新注入新的技術與力量。羅姆尼參選的訴求主軸就是,他將以自己豐富的企業領導經驗,帶領美國人民走出衰退,重新 開展新的成長動能。

一帆風順富二代

父親是車廠老闆、兩任密西根州長與歐巴馬相對貧窮的出身相比,羅姆尼出身有錢人家。他的父親早年是大汽車廠「美國汽車公司」(AMC)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這家汽車廠在一九五四年由兩家汽車公司合併,曾經是美國第四大車廠,生產的吉普車(Jeep)聞名全球,AMC一直獨立運作到一九八七年,才被併入克萊斯 勒。

羅姆尼的父親不僅是成功的生意人,更在一九六二年踏入政壇,初試啼聲就成功選上密西根州長,接著兩度連任密西根州長。老羅姆尼協助尼克森成功坐上總統大位,並擔任四年的聯邦建設部長。羅姆尼的母親也在一九七○年競選密西根州參議員,全家都是美國政壇的要角。

羅姆尼的家世還有一個特色,他是第五代摩門教徒,多位先祖都曾經擔任過摩門教牧師與教會核心成員,羅姆尼與太太都畢業於摩門教聖地鹽湖城的楊百翰大學,這 在以清教徒為主要成員的共和黨內算是異數。不過,羅姆尼並未奉行摩門教徒的「一夫多妻」制,美國媒體到處蒐集他的婚姻細節,卻未發現任何瑕疵,因此把羅姆 尼的婚姻形容為「聖誕卡式的美滿婚姻」。

簡單來說,羅姆尼就是典型的美國上流社會教養成功的「富二代」。他讀楊百翰大學時,曾經被摩門教會派到法國擔任宣教大使,至今說得一口流利法語;大學畢業 之後,在父親推薦下,羅姆尼進入哈佛大學,成為當時新創的「法律博士╱工商管理碩士雙學位」的學生,四年後取得顯赫的哈佛雙學位,並留在貴族雲集的波士頓 工作,開始平步青雲的一生。

不過,這樣完美無瑕的成長經歷,卻被批評者批評為「好命」、「無趣」。三十年前美國選出好萊塢演員雷根做總統;九二年上任的柯林頓,有越戰逃兵與吸大麻的 紀錄;柯林頓前後兩位布希總統都是德州富豪,老布希是戰爭英雄,小布希有強烈的牛仔風格;而現任的歐巴馬更是黑人與中產階級美國夢的具體象徵。

與這幾位總統相較,羅姆尼沒做過什麼壞事,在學生反越戰最劇烈的時候,他在鹽湖城過著貴族學生的日子;而他在俠盜橫行的華爾街經營了二十幾年,竟然也沒留 下什麼爭議性的案子。一生四平八穩、按部就班的好學生形象,反而讓他在需要「英雄」事蹟加持的美國總統選舉中,顯得平淡、缺乏魅力。

缺乏英雄事蹟加持的羅姆尼,因此不斷強調他「逆轉勝」的商業成就,藉著他成功的商業經驗,來說服美國人民,他才是那個真正有能力帶領美國走出衰退的總統。

美國正陷入大蕭條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失業潮,勞工部統計的七月失業率八.三%,已經連續第四十二個月失業率高於八%。歐巴馬過去四年不斷強調增加就業,也用盡政策創造就業機會,卻只能勉強維持現狀,而且新增的工作都是臨時工,根本無法消化高達一千三百萬的失業人口。

因此,在八月三十日共和黨黨代表大會,羅姆尼壓軸的參選演說中,就強攻「失業」問題。他說,美國有兩千三百萬失業人口(加計潛藏性失業),不需要特別由政 府來告訴美國人需要什麼,「美國人需要的是工作機會,很多的工作機會。」而他選總統,就是要幫忙創造一個「只要你想工作,就能找到就業機會的未來。」羅姆 尼宣示「要創造一千二百萬個就業機會」,當然是吹牛,如果實現,美國失業率將會從目前的八%跌到只剩一%。羅姆尼所以做如此誇張的宣傳,就是要吸引美國選 民,將焦點關注到他幾個「逆轉勝」的商業成功經驗。

逆轉勝州長

麻州州長期間將預算赤字轉為盈餘一九九九年,當時鹽湖城冬季奧運面臨將近四億美元的預算缺口,又爆發申辦過程中發生行賄醜聞。羅姆尼在危急情況下接下委員 會主席兼執行長的任務,他大幅度改組委員會,削減開支,同時向商業界的富豪朋友強力募款,後來還碰到九一一事件造成維安費用暴增,最後竟然轉虧為盈,創造 了一億美元的盈餘。此外,羅姆尼從二○○三年起做了四年的麻州州長,也繳出了將赤字預算扭轉為盈餘,全州失業率降至四.七%的成績。

八月底,羅姆尼親自撰寫「我在貝恩資本公司的經驗」(What I Learned at Bain Capital)投書《華爾街日報》,強調他參與Staples 公司的創業,以及在貝恩資本投資成功的經驗,包括汽車製造、食品、通路等,有許多轉虧為盈的經驗,並且抨擊歐巴馬過去四年暴增了五兆美元的負債、又推出 「如洪水般複雜的法規,讓中小企業無所適從」。羅姆尼要說服美國選民,他是「有常識的商人」、「能夠解決問題的執行者」,有能力創造新的投資、搶救失業。

羅姆尼的貝恩經驗算是成功,他也的確為貝恩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過,貝恩晉升業界龍頭的幾個大案子,包括漢堡王、玩具反斗城、Dunkin Donuts、健寶園(Gymboree)等,都是羅姆尼離開之後的案子。他擔任執行長十五年期間,公司起起落落,初期的創業投資模式沒賺到錢,最後還是 走回購併、槓桿融資、股票上市模式,與華爾街的禿鷹做同樣的事情;而且除了Staples之外,大多是中型的案子,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也不過是「數百 個」。

歐巴馬陣營也批評羅姆尼逆轉勝宣傳,他們說,羅姆尼做的是投資,並沒有參與被投資公司的實際經營,而「購併禿鷹宣稱能夠創造工作機會,更是謊言。」

雷根擁護者

外交政策採取圍堵中國立場此外,羅姆尼欠缺外交經驗,必須仰賴共和黨傳統政治精英的加持。之前曾經傳言他會選擇有外交經驗、又是黑人女性的萊斯 (Condoleezza Rice)擔任副總統候選人;不過,羅姆尼極力想擺脫布希總統的陰影,在八月三十日黨代表大會上放映雷根時期的影片,期望喚醒共和黨員對於榮耀歷史的回 憶。萊斯的布希背景成了缺陷,最終萊斯還是只出任他的外交顧問。

除了萊斯,羅姆尼請世界銀行前任總裁佐立克擔任「政權移交小組國安與外交召集人」,這代表當選後,佐立克將出任國務卿。有趣的是,萊斯在外交政策上一貫主 張「軍事是處理外交衝突的主要手段」;但佐立克則對中國較友善,主張「誘導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夥伴」。鷹派與鴿派共存在羅姆尼的左右手,讓他的外交政策,特 別是對華政策,充滿衝突與談判的戲劇張力。

北京一向不喜歡羅姆尼,尤其是他在競選期間,熱中發表圍堵中國的言論,並支持增加對台軍售,強化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實力,深化與印度等反中國家的結盟,而且揚言上台就要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不過,從共和黨的外交政策軌跡可以清楚看出,他們習慣於放話、啟動軍事恐嚇,藉以逼對手上桌談判。但是,經過慘痛的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教訓,加上沉重的 財政赤字壓力,美國已經不再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羅姆尼就算當選,實際的國際戰略與歐巴馬不會有顯著的差異,反而不能排除重演尼克森總統前倨後 恭,為了美國自身利益,最終與大陸簽訂和平公報、出賣台灣的歷史事件。

倒是羅姆尼不斷強調「雷根價值」,具有無限想像空間。當年雷根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拉高冷戰層級,最終不發一槍一彈瓦解蘇聯;而雷根前任總統卡特、福特、 尼克森,對蘇聯都採取溫和引導立場,幾乎又在如今的美中關係重演。羅姆尼在經濟、外交高舉雷根大旗,若當選後重演雷根寫過的劇本,那就有好戲看了!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羅姆尼(Mitt Romney)

出生:1947年

經歷:貝恩資本創辦人、麻州州長學歷:工商管理碩士、法學博士雙學位

歐巴馬、羅姆尼

主要政策比較

健保政策

歐巴馬

簽署2010健保改革法案,要求所有人都要強制納保,並以稅收補貼保費

羅姆尼

取消歐巴馬2010年的健保法案,鼓勵個人買健康保險而不要倚賴他們的雇主

財經政策

歐巴馬

1. 取消布希減稅方案中家戶收入超過25萬美元家庭的減稅措施2. 對富人增稅,最低繳30%,並希望對兩個最高級距稅率增稅3到4% 3. 調高富人的資本利得稅及股利稅

4. 降低製造業稅率

5. 短期運用刺激消費和減稅來促進經濟成長6. 長期減少開支及對富人徵稅來降低赤字

羅姆尼

1. 永久化布希減稅方案2. 為最富階層減稅從35%降至28%,最低階層則從10%降至8% 3. 降低企業稅率從35%降至25% 4. 取消收入20萬以下家庭的資本利得稅5. 支持減稅及除去管制來鼓勵企業6. 削減5%非國防支出來降低赤字

能源政策

歐巴馬

支持強制性碳捕捉系統來降低排碳

羅姆尼

反對碳交易和碳捕捉立法

墮胎及同性戀議題

歐巴馬

支持承認婦女有墮胎權,支持同性結婚

羅姆尼

反對婦女有墮胎權,反對同性結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72

末日抉擇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1/100475213.html
凌華薇

  最近我對官商關係的故事產生了些許倦意。這樣的故事總是太雷同,比起商業關係,權錢交易很難達到創新和共贏,往往變成赤裸裸的掠奪和瓜分。

  與年少時相比,我已相當理解企業家在這個生態環境下的辛酸和無奈。但內心深處,我仍願相信,人可以有選擇,選擇決定命運。可是,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保留這份「自由」。

  或是尋找商業機會的突破,注入潤滑油,推動齒輪運轉;或是遇到難以踰越的問題時,無奈尋求保護傘。

  在一個公權力不受約束、甚至以此作為優勢的模式中,裙帶資本主義有其無窮的吸引力:遊走在權力和市場之間,享受走捷徑的快感,加上市場提供的槓桿,縱情放大回報,不斷加大權錢交易的代價,最初的夢想,漸漸被打上了新的烙印,面目全非。

  權力終有保鮮期,一朝變質,隨之而來的風險,可以使得建立一家百年老店的努力毀於一旦。

  太多案例可以證明,一旦達成交易,浸潤髮生,產生化學變化,你漸漸變成了自己最初厭惡的那個人。

  追求更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提高現有司法體系專業水平和公信力,確定公權力的合法邊界……這些改革並沒有那麼遠那麼難。同時,從己做起,變化不總需要自上而下,從今天起,做一個心靈自由、思想獨立、追求真善美的人。

  當你看到這份雜誌時,2012年12月21日已被證明不是末日。過後,你會如何抉擇?

  本期值班主編 凌華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63

價值投資的股票賣出抉擇 二元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7beb20010162e5.html
價值投資,在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化,僅是價格較高的情況下,需要賣出嗎?」這是二元近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關於股票的賣出,巴菲特在致股東的歷年信中做了多次闡述,也可以看出其思考發生著改變。

在「1961年」的信中寫道:「長期以來,我們對於買入時機的選擇都要優於我們對於賣出時機的選擇。我們並不指望能夠賺到可能賺到的每一分錢,我們將十分滿足於以很低的價格買入,然後在該證券的價格能夠大概正確地反映其價值時(意味著這對於一個私人持有人將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將他賣出。

在「1966年」的信中寫道:當我們買入或者賣出股票的時候,我們心理的並不是市場將會怎麼樣,而是公司將會怎麼樣。股票市場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什麼時候我們是正確的,而我們對公司的分析的準確性則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是否是正確的。換句話說,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應該會發生什麼而不是它應該在什麼時候發生。」

在「1977年」的信中寫道:「我們想要的企業必須是:①我們可以瞭解的行業;②具有長期競爭力;③由德才兼備的人士所經營;④吸引人的價格。」這是否意味著價格太貴了就要賣出?

在「1987年」的信中寫道:「當然有時市場也會高估一家企業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考慮把股份出售,另外有時雖然公司股價合理或甚至略微低估,但若是我們發現有更被低估的投資標的或是我們覺得比較熟悉瞭解的公司時,我們也會考慮出售股份。

二元的股票組合中一直有著投資和投機兩個偏好。投機是在投資偏好的基礎上根據市場價格走勢,加大交易頻率的組合。選股方式同投資一隻,只是買賣參考股價走勢。自決心做減法,皈依巴菲特.芒格體系後,投機組合在滿倉後,基本上有半年沒有交易,接近投資組合的交易頻率了。

2012年的後三個月,投資、投機組合的收益均大幅攀升,其中部分股票已經超出了投機組合所設的賣出價位。例如歐舒丹的收益超過60%,長城汽車已經翻番。無論是PE,還是自由現金流折算,或是股價趨勢,根據前幾年的操作習慣,這兩者均應賣出

二元碰到了賣出問題,在賣出投機中的股票後,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是否要賣?

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價格貴了。近30倍的PE追求20%的成長是否會遭遇雙殺?在我的能力圈內,我似乎又發現了更好的替代品。

皈依巴菲特,我最大的收穫是在股票交易上所花費的時間大幅減少,在現實和書中遊走的時間增多。在股票下跌的時侯,我多了平淡,因為我相信市場先生會糾錯,時間會站在價值一側。現在看來2012年做減法後的持續滿倉在沒有交易的前提下,收益也是不錯的。

對於2013年,國內城鎮化如能有效實施,這將是一盤大棋,拉動的持續性將超過10年。農村土地的在中心城市高房價背景下的資本化和每年2000萬的城鎮化人口轉化,是拉動內需的兩大保障因素。中國的未來是向好的,這糾正了我一年前的預判。

是否賣出貴的?買入便宜的?二元依然沒有想清楚,是不是多年的投機習慣已經禁錮了價值投資的取向?正如巴菲特所總結的,「長期以來,我們對於買入時機的選擇都要優於我們對於賣出時機的選擇。」想歸想,行動上選擇了部分賣出,並買入了部分年收益率高於10%的債券。

對於巴菲特的學習和實踐遠遠不夠,2013年繼續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43

樓換樓之抉擇。三房平價有乜盤?(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932

將現居轉按就要放棄hibor plan,真係令人唔捨得。如果你唔係要再用九成上會買三房,真係會因現居咁大cushion位而大膽試下租比人。不過你按出去而家都係比2.15%年息,以現時借貸額都係每月比多千餘蚊息。而最大原因莫過於你要再九成上會買三房,如果唔將現居申報投資用途,咁你係買三房時就要申報你有兩間自住樓。其實一對夫婦有兩間自住係可以的。做二間自住七成上會銀行一般都會接受(第三間自己就唔可以)。但係要做九成就難講,答案會因金管對按揭之鬆緊而變動,如有人知動態請說明。

 

現時如你持有一個或以上未完成償還按揭的物業,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由現時的五成,下調至四成。即我地成日會用開既負擔比率要用40%計先得。另外物業超過600萬不能用按揭證券公司做二按(即上九成),及買入單位超過700萬只借貸一半。種種措施你要留意。

 

再講點計budget,如買入550萬物業做九成上會,即借5.0mil。用現息率每還一萬可借2.65mil計算,你約每月要還$18800供款。緊記此數係預你分30年還,45歲人仕或樓齡超過25年要每月預還多些少。你地將現自住單位按揭加埋新買三房一齊還,每月$18800+6000~$24800,剛好符合供款與入息比率四成上限之要求,換言之已盡用彈藥。

 

睇開諗樣網都知筆者唔贊成咁做,就當你有$12000蚊租收都唔想你去得太盡,第時有寶都執唔到。如果居屋你接受到,何不搵些舊些少而在市區邊陲之三房? 有幾個屋苑筆者到過,亦是可以的。

 

 建築呎數最近成交(萬)
九龍灣麗晶花園623 (*居屋, 30年樓)408
青衣美景花園(只限少數座的D/E室)699380
荃灣荃景花園615呎(新鴻基樓)378
元朗蝶翠峰 799450
荃灣樂悠居753呎(傳說之窮人思物)420
黃大仙啟德花園756呎 *居屋430

 

如果可以住村屋,可留意下大圍附近,要駁程車先到港鐵站。至於上示如荃景花園,更是月內由筆者朋友買入的! 當然你見到以上例子有不同弊處,但慳返一百萬可令你輕鬆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