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一場必勝的波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588


巴黎:

很多人不明白"勝兵先勝才去戰爭,和敗兵要透過戰爭去嘗試求勝利"兩者不同的大道理。不大了解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以下是一篇巴黎回 Blog友的文。

意大利常在World Cup有很好的成績,是因為它先做好防守,不會被你入波,但它只能打和,幾時才會勝?就是在對手貪勝時後防有漏洞時,意大利才被迫下出 腳入波。

投資人是要先在如輪盆36個數字中選走少機會的股票,所謂少機會,是賠 率不好而非企業不好,以股票比喻是不能以3蚊買價值10蚊野(我在站內已有例子證明最惡劣的股票或債券,只要價格低賤,一樣 是個好的投資,之前的PMI、AVG是一 例),買入賠 率好的股票後,就應一直持有它,等待下面的三種機會。

投資賺錢有三種方法:

1.收企業派的息,所以你的組合的總息率要合理,Blog友要自已想想以 100元買入,收有1蚊息是否合理;
2.企業派息低, 但它的ROE大,所以保留了大部份每股盈利再投資,令到它的帳面值增大後,股價隨後也增大,就能賺股價差價
3.買入一些股價和企業內在價值有強烈的相差的企業,持有它,隨著兩者的相差收窄,賺取買入時和現在的相差

所以如 果你的股票只有 上述其中一個條件,你可能仍然賺錢,但你的取勝機會肯定較另一組有兩個條件的股票差一點,較有三個條件的股票,就更加是低下了!

2007 年Warren Buffett以32元買 富銀WFC,當時富銀book value per share 是US13.5,我今天是在它Book Value 23元時以32元及28元買它,派息率按買入價肯定有8%以上,ROI有15%以上,1,2,3條件有齊,我這隻股是很難輸。

假如我一註 (或40%資金)獨買WFC,過兩三年後,有很大可能巴黎會見報,說什麼又一新股神!  但是我們要問自已,如果有意外呢?

只因為其它人 唔識貨,令到我的組合隻隻出現在輪盆次數在肯定不止36份之一下仍然有1賠36或以上賠率,所以我的組合每隻都有齊三個條件,我已有鋼鐵防守陣型,是不可 能敗陣。

既然如此,無論WFC多吸引,再加大它的比重就是在希望透過過度戰鬥求大勝利,這不就是加大自已在已經穩勝下敗仗的機會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48

K歌戰將 優必勝董事長袁芳輝

2010-9-16  TNM




餐廳內的卡拉OK、朋友飆歌的KTV,還有家庭劇院中的親友同歡。台灣人喜歡在眾人面前唱歌的娛樂文化,造就獨特的伴唱機商機。

每一個伴唱的年代,袁芳輝都可以譜上一曲。他從點唱家的代理商,轉而成立金嗓公司,扳倒點將家,成為K歌市場龍頭,年創近10億元營收。

「割了稻還得插秧」,他想拓展海外市場,遭股東反對,最後獨自賣掉股分,轉投資優必勝,改走價低、量大的電視購物路線,月銷量與金嗓、音圓不相上下,躋身三大伴唱機品牌。

「上不去,倒車重來就好!」喜歡越野車的他,征服惡地,就算眼前的陡坡遠大於能耐,但人生放得下先前成就,退一步再來,還是有機會衝上坡。

袁芳輝

年齡:47歲 

學歷:成功工商電子科 

家庭:已婚,育有1女1子

經歷:寶樹電子材料負責人、金嗓公司董事

最喜歡:極限運動、越野吉普、探索挑戰未知事物

最討厭:言而無信之人、重複無聊的工作

經營哲學:做會做的事、做喜歡的工作、不斷創新

豔陽當空,價值近七百萬元的Porsche Cayenne Turbo運動休旅車,正停泊在林口一處名為傘兵坑的惡地上,眼前是傾斜三十度的陡坡,袁芳輝真捨得讓這麼名貴的車爬上去嗎?

玩車 攻險坡

只見它底盤陡然升高,油門一踩,這車居然壁虎一般攀上了土坡。一個坑洞將它困住,袁芳輝方向盤右打二圈,油門一踩,轟轟二聲,車輪爬上坡脊。

「能上就上,不能上就倒(車)下來。一急,風險就大。」袁芳輝平均三年就換一部車玩,Cayenne之前,買過四百多萬元的賓士G-Class和近三百萬元的Hummer,但少了挑戰性和新鮮感,他就買新車重新玩過。

連事業,他都重玩過。

二○○五年之前,袁芳輝還是伴唱機龍頭金嗓公司董事長,由於伴唱機才從營業場所成功跨進家庭市場,營收曾逼近十億元,一轉念,他卻賣掉股分重起爐灶,買下優必勝影音科技,要的卻是穿越亂石堆的駕控快感。

去年優必勝年營收一億三千萬元,還不到他風光歲月時的五分之一。

一九八六年,袁芳輝退伍次日就到中壢美商亞聞電子報到,上產線擔任技術人員,晚上還在朋友的電子材料行打工。

創業 測能耐

不久,他借了一百萬元頂下材料行,經營音響工程和材料批發,由於卡拉OK文化正風靡台灣,他決定測測自己能耐。

「卡拉OK音響工程牽扯到專業舞台知識,沒幾家電器行能做,我買材料兜一兜,竟把伴唱機做了出來。」

當時台灣的伴唱機都由日本進口,要價四十幾萬元,袁芳輝自組的只要八、九萬元,賣給卡拉OK商家,毛利四○%以上。

一九九三年,點將家公司突破技術門檻,研發出第一套國產電腦伴唱系統。袁芳輝回憶說:「一台可放入三、四千首歌,我好驚訝,跟他拿了北區代理權,一台十八萬元,一個月賣三十台,已經是全省第一名了。」

沒想到幾年後點將家想跳過代理商掌控市場,袁芳輝憤而在一九九七年聯合代理商成立金嗓公司,回頭和點將家打對台。

由於通路掌握手上,且袁芳輝硬體技術獨到,壓低成本是他的本事,一套市價已降至八萬元的伴唱機,金嗓只賣六萬多元,才一年,市占率就爬到第二位,進逼點將家。

金嗓總經理游龍俊回憶:「拆解完一台DVD後,袁董可以先忙其他事一個月,回過頭還能憑經驗把機器組裝回去。」

版權 助稱霸

然而硬體只是點唱機的一部分,最讓傷神的還是歌曲版權。袁芳輝說:「早年一千塊就能買到一首歌的版權,但金嗓成立時,不花個八千、一萬元根本買不到。起初我們計畫拿三千萬元買版權,卻還解決不了問題。」

「早期著作權未採登記制度,一首歌的版權賣了又賣,同業間不斷拿版權相互打擊,你抓我,我抓你。」沒多久著作權修正法通過,此後音樂公開播送須付費給專屬授權商,由於金額龐大,業者多半觀望。「當時金嗓股東也不贊成付錢,我認為這是大勢所趨,這筆錢必須花。」

金嗓於是陸續付給專屬授權商四、五億元,袁芳輝坦言這個決定做得非常掙扎,但對手沒有動作,不正是超越的最好機會?

一切如他所料,由於購買公播授權的動作比對方快,加上率先發展單晶片低價伴唱機種,把一台六、七萬元的市價攔腰砍了一半,金嗓科技在二○○二年拉下點將家,成為市場龍頭。

由於產品成熟,又搶進電視購物台通路,二○○四年,台灣伴唱機產業步入巔峰,年銷十萬台,金嗓就占了五、六萬台,營收將近十億元,每個股東口袋又鼓又飽,人人一台數百萬元的越野休旅車,到處閒雲野鶴。

售股 轉跑道

然而平地起風雨,股東們覺得每天穩賺,日子夠好了,袁芳輝卻還想砸錢去併購下游,打海外市場。「我估計台灣市場一年差不多就賣五、六萬台,不準備打國際市場就危險了。」

不願具名的業者說,金嗓的成功經驗,讓袁芳輝太過自信,又可能是好面子,難免不聽勸。

「割了稻,還得插秧。」他想舖路,無奈股東不同意。不能上,就倒車,最後他決定賣掉金嗓的股分,拿回四、五千萬元資金,尋找下一個目標。

此時台灣伴唱機市場已是百家爭鳴時代,音圓、大唐、音霸等眾多品牌都加入競爭。而靠發行卡拉OK伴唱錄影帶起家的優必勝公司,由於在美國經營衛星電視台失利,元氣大傷,袁芳輝本和優必勝前董事長曾宏鏘洽談進軍海外,後來乾脆買下股分,入主優必勝。

由於被版權官司絆腳多次,袁芳輝決定不碰版權。他選擇與大唐伴唱機合作,大唐扮演歌曲版權商角色,優必勝負責機型生產供應,再由擅長銷售音響的皇冠開發代理經銷。

二○○八年,大唐優必勝伴唱機在東森購物台銷售,第一年就賣了一萬多台,目前每月還能賣千把台,占總業績七成。

整合 做雲端

這天,我們遇到電視購物台的「卡拉OK天王」─皇冠開發董事長林錦宗,他說:「我把消費者要的訊息丟回給廠商,別人總是理由一堆,袁芳輝比較負責,跟得上我的腳步。」

「要回高峰是看不到(機會)了。」市場飽和,加上中華電信MOD等平台也提供線上K歌服務,伴唱機產業沒落成為趨勢,這個宿命袁芳輝清楚。

「我們年底就會推出平板多媒體戶外休閒娛樂器,你可以透過網路下載音樂、電影,還能選合法版權的歌唱。」扭轉頹勢,袁芳輝想從年輕族群下手,但合法版權新歌多半先被KTV綁約,要等三、五年後伴唱業者才有得撿,這一路都還是亂石堆。

星期六中午,我們和袁芳輝一家人在桃園張家土雞城,一道享用鄉下美味。他與太太謝美英十七歲就認識,謝美英抱怨說:「人家說電腦是他的小老婆,我說不是,電腦是大老婆,我才是小的。」

這些年,袁芳輝一直像唐吉軻德一般,想整合所有相關產業業者,弄一個雲端一樣的平台,讓伴唱機業者共享買了版權的歌。他在Cayenne Turbo車室裡絮絮叨叨說著和平藍圖,外頭的生存廝殺,卻還像黃昏天邊雲彩一樣紅。

伴唱機 商用轉家用

卡拉OK伴唱機1971年由日本樂師井上大佑發明,1981年引進台灣,最早購置的是當年北市天王西餐廳。由於價格高昂,早年僅營業場所購買或租用,1990年代末期價格大幅下降後,才打入家庭市場。

隨著科技發展,伴奏的音源從卡帶、錄影帶到LD影碟片,接著電腦伴唱系統問世,內建曲目可多達4萬首,格式則從MIDI、MP3、MP5到MPEG一路演進,人聲教唱等功能也讓人目不暇給。

早期MIDI時代伴唱帶沒有影像,後來因應需求內建流水影。早年優必勝的攝影棚經常為拍攝流水影畫面滿棚,現已閒置。

為迎合年輕人胃口,現在的伴唱帶增加MTV伴唱模式(原聲原影系統),但因老一輩消費市場仍大,市場上的中高階機種多仍訴求三合一功能(MIDI、人聲導唱、原聲原影)。

後記

袁芳輝是台灣最大的越野休閒車隊─東林車隊的顧問,車隊成員來頭都不小,隨便點個名,都是總裁或董事長,如台開董事長邱復生,但玩起車,卻一個比一個瘋狂。

「槍法好,槍就不用那麼好。」這說的是技術如果夠好,開任何車,關都應該闖得過。

我不知道當一個人「槍法好,槍也非常好」時,完成挑戰會不會沒有成就感。其實我真正想問的是,一個經營過10億元營業額公司的老闆,當過去的成就變成今天的目標時,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繼續向前跑?

「我對錢不是那麼看重,做事業合了興趣和理念,是我真正想要的。」你可能認為他回答得八股,然而風裡來浪裡去後,也只能把瀟灑當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48

跳槽必勝十七招

2010-12-13  TCW




為什麼你自認是千里馬,卻總是遇不到伯樂?為什麼你像籠中鳥,想往外飛,卻擔心被籠外野貓吃掉?

一般上班族,想在職場上追求更大的舞台,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內部升遷,第二種,跳槽。但又不免擔心,會不會越跳越糟?

當一個上班族,不懂跳槽,發展的選項等於少掉一半。懂得跳槽「眉角」,才能爭取高薪和舞台,而不會適得其反。

以下,我們訪問知名人資主管、獵人頭公司總經理和轉職高手,按轉職時間序,整理出老鳥才知道的跳槽法則十七招,並用經濟學理論解釋,讓讀者更易理解職場潛規則,學會像高手一樣轉職。

第一堂課:尋找新買家

Q:為什麼好工作被別人早一步搶走?

招式一:經濟學裡有一個「效率市場理論」,只要有價值的機會,馬上就會被搶光。一般人資訊不充足,所以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廣建人脈,資訊充沛,自然較能搶先找到好工作。

怡東人事總經理劉東奇觀察「好的工作機會,經常還沒刊登,就已經被攔截了,」經常剛開缺,還不用登廣告,就有人自動上門報名,關鍵就在人脈。

八十五度C公關總監鐘靜如便是一例。她原本在電視台工作十一年,管過上百人,為了家庭因素,她希望轉做企業公關。但在電視台,訊息散布非常快,如果公開找工作,馬上就會傳進老闆耳朵裡。她該怎麼辦?

人脈是她轉職成功的關鍵。她認識的記者有幾百人,其中幾位轉職外商,她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絡,有時會在聚會時透露,「現在的工作環境和以前大不相同,」技巧性暗示想換跑道。

終於,她的朋友要從亞培藥廠台灣分公司調到總公司,在沒幾個人知道有這個位置時,主動詢問她的應徵意願。就任亞培藥廠公關後,她又被獵人頭公司挖到八十五度C當公關總監。

不管是同學、前老闆、工作上認識的朋友,甚至臉書(Facebook)、商業社群網站linkedIn等網友,都是轉職基本人脈,別人隨口一句推薦,就可能替你打開一個機會。其中,「人事主管和老闆」是黃金人脈,因為他們掌握最多工作資訊。

台灣最大獵人頭公司藝珂總經理陳玉芬分析,經營人脈求「廣」,行有餘力參加讀書會、美僑商會、扶輪社等組織,更能讓你在關鍵時刻找到關鍵人物。

Q:怎麼讓獵人頭公司、新老闆主動上門來挖角我?

招式二:想被挖角,不是光有實力就行,還要懂得「秀」。這現象可以用經濟學的「規模經濟」概念解釋。規模經濟是指生產規模越大,產品的平均成本會越低。

透過「秀」創造出的影響力和名聲,也有規模經濟,如果你做得不錯,只有少數人知道,你的行情就很有限,如果你被同行普遍肯定,你的市場價值就會被倍數放大。名聲越響亮,也越可能成為獵人頭公司的對象。

但創造規模經濟,也要有技巧。如果突然昭告天下自己要找工作,會給人「行情下滑」的印象,還會驚動老闆,輕則不敢把重要計畫交給你做,重則把你打入冷宮,列為優先資遣名單。

有技巧的跳槽,是針對關鍵人物暗示自己想異動,例如「我覺得我現在的市場價值被低估」、「我們部門的經理在等退休,」暗示你升遷受阻,或想尋找更好的報酬。只要你的個人品牌佳、人脈夠廣,規模經濟就會發揮,自然有人上門挖角。

就算現有老闆聽到風聲,你可以說「我並沒有在外面找工作。」等著被工作找,比找工作高明得多。

Q:我是有經驗的老鳥,對方會怎麼評估我的市場行情?

招式三:求職,是人力市場裡的一種交易,與經濟學的「訊號理論」分析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如何評估行情,原理相同。

訊號理論的起源,來自經濟學家想知道「為什麼念大學,才能拿到好工作?」很多人工作表現與大學無關,為什麼雇主還是偏好大學畢業生?答案是,雇主無法知道求職者的能力,只能透過求職者釋放出的「訊號」,推估此人的工作表現。

對雇主而言,哪些訊號是加碼?哪些是減碼?

一位獵人頭業者分析,當拿到一分履歷,會分析你是在哪一個等級的公司、哪個部門、有哪些具體成績。常換工作的履歷馬上被刪掉,「就算是總經理,沒做滿十八個月,都不合格。」

做得久也不見得好,他們會再檢視,此人在該公司十二年,是都待在同一部門、做同一份工作,還是不斷輪調?前者也會被刷掉,因為待太久,公司卻不願培養他,他不是沒有潛力,就是缺乏企圖心。

若突然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坐大位,這段經歷很容易被打問號。滙豐銀行(HSBC)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觀察,若跳到新公 司,「新老闆不見得知道你的本事,很有可能你很會談判,卻不見得會做事,」有時是因為被資遣,硬找朋友公司掛的職稱。

暫時失業的履歷,不見得扣分,公司看的是長期發展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持續有戰功,卻因為某段嘗試失敗而暫時失業,還是會被視為有價值的履歷表。

市場定位,是另一種解讀「訊號」的方法,一○四獵才顧問中心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同樣的技能,對不同的公司,價值就不一樣。

「可能在一線廠沒有價值的人才,在二線廠卻願意出高價,」你可以從這家公司的產品、市場定位,產業趨勢、老闆性格,分析出這家公司會重視哪些能力。

陳玉芬建議,分析完上述項目後,要找比你高階的長輩當「教練」,從老闆角度客觀分析你的市場價值。

Q:我原本不想跳槽,但直屬主管約我一起跳,我該怎麼辦?

招式四:這種決策困擾,和投資非常類似。經濟學家發現,股市中每個人掌握的訊息都不完整,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看別人賣,再決定我要不要賣,反正最差的狀況,頂多就是自己跟別人做出一樣的錯誤決策。這叫「訊息流」理論。

面對主管相約跳槽,如果你心存觀望,可以回答「您先去,我隨後就來,」如果主管跳槽後發展好,跳過去自然風險不大,如果不好,他也不會回頭挖你。

但是,有些主管會將你不一起跳槽,視為「背叛」或「不識抬舉」,此時,最好動之以情,例如說「自己有家庭因素,無法馬上跳槽,」降低衝突。

Q:我想轉行,要怎麼跳槽才會成功?

招式五:如何跨行轉職,可以運用經濟學裡的「比較利益法則」。例如你掃廁所和寫電腦程式,都比一般人強,但你寫電腦程式得到的利益,明顯比掃廁所大得多,那你應專心寫電腦程式,把掃廁所的工作交給別人。

跨行轉職時,須注意新、舊工作間的比較利益,除非新比舊更好,否則未必適合轉職。但若你能把舊工作的經驗放在新領域,創造出更高的利益,則對你、對新東家,比較利益都較高。

曾有一家搬家公司徵總經理,最後卻挑中一名過去與搬家業毫無關係的雜誌廣告業務,「選他的原因,是看上他跟企業的關係,拉廣告的經驗,能幫公司擴大市場,」人資主管分析,延伸既有的能力,創造「比只會這項業務的人更大的價值,」跨行轉職較易成功。

如果有一定資歷,可以從小公司、或爭取兼管多個職能的工作開始。像露天拍賣前營運長葉奇鑫,他是交大電子工程畢業,考上檢察官後,負責網路法律業務,再利 用網路和法律專長,跳到剛創立的露天拍賣做營運長,從公務員轉型為網路公司的高階主管。一般人也可以利用這個模式,跳進高成長的新興產業或新公司,用原有 專長換新舞台。

Q:怎麼寫一份幫自己加分的履歷表?

招式六: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差異化競爭」的概念,人們會利用「與眾不同」的條件,來競爭資源。就像找對象,如果追求者都是有錢人,而你不是最有錢,那最好利用幽默感,才能得到芳心。寫履歷表也要差異化,才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陶尊芷最近收到一份令她印象深刻的履歷表。它是一名瑞士人所寄,探詢有無來台工作機會,履歷表封面是一張寫有陶尊芷名字的手寫邀請卡,「一看就很吸引人打開,」她說。

打開卡片,先是一張簡要的說明信,說明他計畫來亞洲工作,信中只有四段文字,介紹自己的技能、來意和計畫,每段開頭,先用一句話說明重點,再說細節,沒有一句廢話。

第二張紙是簡要的履歷表,「他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先寫技能,」陶尊芷分析,一般人技能都寫得很模糊,他卻把專長、例如曾做過財務管理業務,分成四、五項, 每項介紹最長不超過三行,清清楚楚,接著才寫學經歷。這封履歷既有創意,又嚴謹、扼要,馬上得到陶尊芷的好感,「我趕快要同事回信給他,表達我們的誠 意,」陶尊芷說。

「履歷表要簡明,加上適度的包裝,不要誇大,」陶尊芷提醒,常見的錯誤是,履歷表用e-mail寄,很難讓人留下印象,「用寫信才能打動人。」

其他包括:履歷表字跡潦草,履歷表格式違反一般習慣,陳述經歷從遠排到近,都會讓人懷疑求職者的工作品質是不是有問題。在履歷表中閃躲年齡,或編造職稱,都會讓履歷表扣分。對已有經驗的求職者,不需要像剛畢業的學生附上自傳,清楚說明自己對新公司的價值,才能取勝。

第二堂課:談出好價錢

Q:工作機會上門,我該怎麼評估呢?

招式七:在經濟學家眼中,資訊不對稱永遠是交易裡的難題,經濟學裡有一個關於二手車交易研究,經濟學家發現,二手車的賣方,因為更了解車子實際狀況,所以能把車子以高於合理的售價賣出。

資訊越少,你的薪資和工作條件越差。許多老闆畫大餅吸引員工上門,跳進去才發現,情況沒想像中好。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有切身經驗,幾年前,東森集團旗下的休閒公司,邀她開闢一個新旅遊節目擔任製作人兼主持人,此節目是東森開闢民宿平台計畫的一部分,並規畫把此模式推至中國,她知道這是未來趨勢,於是答應。

沒想到,上班後發現,新單位資源匱乏,連攝影機也沒有,用租更划不來,要說服民宿業者接受新的商業模式,也困難重重。幾個月後,王令麟入監服刑,其後新事業單位也跟著夭折,「現在找工作,我不會只著眼新工作的潛力,還會注意它的可行性,」張旭嵐說。

劉東奇分析,機會出現時,不能光聽公司名字就下判斷,必須盤點新工作條件,才不會誤判。

盤點包括公司和人兩個部分。除了弄清楚公司規模、前景,還要了解新工作的工作量、工作時間和資源,才不會拿到高薪,才發現代價更高。對人,要了解主管好不好相處、部門間配合度、同事之間是否和諧。

更關鍵的是,這位置是怎麼空出來的?是因為升遷空出?還是歷任前手都做不久?你可以在面試最後技巧詢問面試者,或是透過熟人打聽。如果不調查清楚,「可能你進去,賭你何時離職的賭盤就開出來了。」劉東奇說。

如果應徵新事業部門,你應該問老闆對新事業投資有多大決心?打算投注多少資金?計畫具體,工作更有保障。

Q:老闆開出優厚條件,我怎麼確定他開的支票會兌現?

招式八: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合約條件寫得越不具體,合約履行的成本也越高。例如生產漢堡,只要求「衛生」,就遠比要求「煮熟到一百度」更難執行,條件越模糊,對方更容易找理由不付錢。

跳槽也是,條件不清楚,新東家也可以任意跳票,不履行承諾。

今年就有一家被動元件廠老闆,從外商挖角一名業務高手,老闆不但親自面談三、四次,也承諾重金和高位。沒想到不到三個月,此人就離職了。原因是大環境突然改變,老闆原本同意他帶的部門六個月才賺錢,卻改口三個月內要部門獲利。

不只高階主管,一般員工也會碰到新東家跳票。晉麗明說,曾有求職者面試時,拿到的職稱是經理,上班之後卻變成副理,理由是公司內部審查認為他「不夠資格」。

也有公司用e-mail通知新員工報到,員工辭掉原工作來報到,新公司卻說,組織改組,這位置被刪掉,拒絕聘用,員工連資遣費都拿不到。

獎金也是學問。有的公司聘用時談好年薪一百五十萬,其中五十萬是獎金,年底一次發放,沒想到年底老闆突然說,共體時艱,五十萬變成五萬。

如何確認新東家講話算話?聘雇合約書(Offer Letter)絕不可少。晉麗明分析,這兩年,只靠口頭承諾就去報到的人越來越少,有正式聘書才報到的人越來越多,「越是重要的職位,越是如此。」

但「收到聘書時,視為公司提出的邀約,公司仍有權力取消這個職位。」晉麗明說。標準的做法是,員工須在三天內回覆,才算正式生效,回覆確認後,若新東家突然不聘用,員工可申請賠償。

完整的聘書必須蓋公司大小章或人事部門的章才生效,聘書上會註明職稱、報到時間、薪資福利、工作範圍,最完整的還會附上一份工作說明書,說明你要和誰報告、帶幾個人。

面談最後可以請人資把談定的條件寫下來;聘書中的但書一欄不能輕忽,像績效獎金的發放,就可以在但書裡註明。

如果講明今年展店十家,要給一百萬獎金,那就該連做不到五家,或是展店到二十家,獎金該怎麼給,是做多就發多,還是做滿一年才付,都須清楚註明。配車、油錢也可以寫在裡面。

不過,晉麗明也提醒,台灣老闆不喜歡員工事事計較,最好跟老闆說,「細節我跟人資部門談,」再跟人資敲定細節。

Q:怎麼面談,行情才能越談越高?

招式九:經濟學裡有個「要素價格理論」,當產品價格越高,生產產品的原料,價格也會越高。就像大家愛看棒球,棒球選手的薪水也會跟著漲。找出新東家的需求,薪水就會三級跳。

最近發生一個案例,一家傳產公司找業務經理,原本人資已經替公司設下底線,薪水最多兩百萬,沒想到,來了一個業務高手,談完後,老闆竟開出三百萬,讓人資捶胸頓足。

「有些人,就是有辦法,讓老闆說出真正的需求。」晉麗明分析,應徵時,公司開出的需求,不見得是公司願意花最多錢的需求,因為如何解決公司困難,可能連老 闆自己都說不清楚。有些人幫新老闆找出公司實際需求,如果他的答案打進老闆心坎,薪水看的就不是「市場價格」,而是老闆認為這個人「能創造的價值」。

Q:面談中,對方想知道老東家的業務機密,我該怎麼辦?

招式十: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認為不能只看當下發生的成本,還要考慮未來要負擔的成本。同樣是回答面試問題,但每個答案的隱藏成本不一樣,應該避開可能讓你付出極大代價的回答。

在台灣確實有公司透過面試套出競爭對手的機密。有家外國高科技公司,來台灣面試十人,問題鉅細靡遺,回去之後,產品就做出來了,卻一個人也沒聘,這十個人和他們的公司,都是輸家。

因此,當你面試時,要想想答案背後的成本。晉麗明建議,公司機密不能透露,以免沒應徵上工作,反而被告。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次面試,只須談自己的成績,像是製程因此改善多少,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答案成本較低。

如果對方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分析難處在哪裡,像設計一支手機,熱的處理會如何影響手機運作,處理熱的難關又在哪裡,高手一聽,就能聽出本事。「如何突破」是最昂貴、代價最大的資訊,考慮未來的訴訟風險,保密才是上策。

Q:我若把原有整個團隊帶走,在職場上是加分還是扣分?

招式十一:經濟學上可用「邊際報酬遞減」解釋團隊跳槽。此論點原理是,投入同樣的資源,一開始增加的產出較高,後來產出的增加量逐漸下降,變得越來越不划算。

一開始,新老闆為了馬上做出產品,或開展新業務,一定對新團隊張開雙臂歡迎;但時間久了,新產品變舊產品,或是公司內部已有數個類似團隊,挖角來的團隊的優厚待遇就會逐漸消失。如果無法融入新東家,新舊勢力的衝突,可能讓新團隊再次離職,跳到下一個地方。

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認為,集體跳槽會打亂新東家既有升遷次序,新來的團隊和既有團隊容易形成派系對立,「能留在新公司深耕的例子,少之又少。」她觀察。

第三堂課:穩當提辭呈

Q:我準備換工作,該什麼時候跟舊東家說,才不會留下副作用?

招式十二: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發現,如果痛苦和快樂是越久以後才發生,則人們現在的感受會越低。

該選擇何時和老東家坦白?早說,老東家可能會出招防止員工跳槽,晚說,又會讓原公司措手不及。考慮關鍵是老闆的情緒反應。

在職場上,老闆對員工離職的反應非常兩極,有傳產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加發半個月獎金,也有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提出告訴。離職前,和前同事打聽老闆的習慣,才不會誤觸地雷。

什麼時候說?確認新公司的聘書後,再提出離職比較保險。按照法律,年資越長,告知的時間也要提早,至少一個月前提出,給老東家足夠安排交接的時間。

Q:我不喜歡老闆,所以跳槽,但跟老闆提辭呈時,我該當面跟他直說嗎?

招式十三:這個答案,藏在經濟學對公司組織的研究裡。大企業或小企業,很多制度的設計,都是為了要降低「交易費用」而起。

對老闆來說,員工離職原因,是公司以後和這名員工再合作的成本。如果員工指控主管待人不公平,以後這名員工想再回原公司,主管就會考慮,他是不是比一般員工有更多適應問題,拒絕他的要求。

採訪中,所有人資主管都建議,離職理由應該說「為了自己的前途和發展,」畢竟離職是自己的生涯選擇,別把問題推到老闆身上。「不要讓別人為你的離職負責,」陶尊芷說,就算真要提出建議,也別把建議和離職理由混為一談。

如果不吐不快,離職面談時最好找人資旁聽,因為你的人事檔案,除了你寫上的離職原因,你的主管也會寫離職原因,以免主管在你個人檔案上寫下不公平評語。

Q:該怎麼寫離職信?寫給誰?要老實說接下來我要跳到哪裡去嗎?

招式十四:說再見是門學問,可援引「賽局理論」解釋。賽局理論研究發現,雙方沒有雙贏的可能,你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欺騙,換取生存的機會;如果雙方只合作一次,那就該選擇欺騙,如果要一直合作下去,誠實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寫離職信亦然,如你認為雙方未來永無交集,怎麼寫都不要緊;如果還有合作可能,就應避免欺騙。如果要跳到競爭對手,不方便和盤托出,可以說「新雇主希望訊息保密,」舊老闆、同事就不會認為你刻意欺騙。

一個真實的案例是,一個資深的銀行主管,突然表示要回家照顧父母,同時創業,申請離職,大家替他辦了歡送會,抱著他流淚送別,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他跳槽到競爭對手的消息。當然,他和前同事的關係也煙消雲散。

道別信寫給誰?與其寫一封制式電子郵件發給所有人,更貼心的做法是,提筆寫信給真正幫助過你的長官和同事,真心感謝他們,在離開的時留下好印象,路才會越走越寬。

Q:離職交接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漂亮?

招式十五:經濟學「產權理論」認為,如果一項資源沒有明確所有權,就會使資源遭到濫用,因無人負責,價值大降。

離職也一樣,越能讓老闆確定你原有職責「產權」,離職會越漂亮。劉東奇分析,離職時,老闆最擔心的是業務沒有人承接,除了設備財務,重要的機密、客戶,都要交接清楚。也避免離職後,舊公司把業務不順的責任推到你頭上,留下不負責任的名聲。

如果是主管,在離職前最好已培養接班人,看到業務沒問題,老闆自然有較高意願放人。劉東奇分析,離職交接分兩個部分,第一要保護自己,和公司交接完後,留下白紙黑字的紀錄;第二是做人的技巧,主動幫忙同事熟悉工作,會降低主管的反感,減少離職帶來的負作用。

第四堂課:安全著陸了

Q:聽說很多人跳槽卻陣亡,我該如何安全著陸,提高生存機率?

招式十六:要在新公司求生存,可以參考經濟學裡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的內容是,一個產品越多人用,就能吸引越多廠商生產,結果就會讓更多人來使用,這種良性循環會讓某個產品成為市場上主宰的商品。例如Windows作業系統、電子郵件或QWERTY鍵盤等。

對跳槽者來說,要生存,就要讓自己的好點子發揮網絡效應。如果點子只有一人認同,價值只有一分,如果有一百個人認同,價值就會增加五百倍,甚至一千倍。

以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為例,兩年前,她從IBM到信義房屋任職,初期她定下原則,「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前二十天,她連大事都不插手改變,只專心觀察新公司。信義房屋規定內勤員工穿制服,她就穿制服,規定不管理由,遲到一分鐘就罰站一分鐘,她就照章辦理。

二十天之後,周俊吉要求她開始改變公司,黃慧珠才「亮劍」,挑重要的制度變革,小的制度,就算她不習慣也不改變,先讓好點子在大事上發揮效應。

晉麗明觀察「跳槽失敗的原因,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許多主管在壓力之下,急於在新公司表現,「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的會是自己。」

人資專家建議,剛開始「多聽、少說」,先觀察新公司文化、派系,除了盡工作本分,也要留心觀察誰是看不見的「有力人士」,像是家族企業成員,或是哪些人是 黏在一起的好朋友,哪些人形同陌路,以免不小心陷入公司內的派系鬥爭而不自知。有「人和」支持,績效和存活機率都會大增。

Q:當初是負氣離開老東家,到新公司後,該怎麼維持跟前老闆的關係?

招式十七:以「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解釋——儲蓄才能累積資本,也才能使一個經濟走向富庶。

如果把人脈比喻成資本,也是如此。陳玉芬建議,前三個月(最好先專注在新公司)不與前老闆聯絡,讓前老闆沉澱情緒,習慣你不再是他的員工,再回去拜訪前老 闆,這時你已不是他的員工,用朋友的角色拜訪,反而能讓過去的不愉快煙消雲散,建立正面互動關係。如果急著回原公司拜訪,反而會給人愛炫耀的負面印象,弄 巧成拙。儲蓄舊人脈才能累積新資本,走向富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2

固守重機械租賃市場 興建杜拜棕櫚島也靠它 捷必勝控股「快」字訣搶生意

2011-6-13  TWM




捷必勝控股是專業的工程機械租賃商,在東南亞與中東各地擁有逾五百家客戶。台灣兼具掌握中國與日本市場優勢,透過在台練兵,將更能取得中、日兩地的經營機會。

撰文‧周岐原

過去三十年,亞洲曾遭遇金融風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及金融海嘯等多次衰退,能度過考驗的企業家並不多,持續壯大者更是少見,來自新加坡 的林永車就是一例。他有一項驚人紀錄:創業二十六年營運從未出現虧損,如今他決定讓公司跨海來台上市,這家企業叫作捷必勝控股(簡稱KY必勝)。

營運基地位於新加坡的捷必勝,有什麼穩定賺錢的技巧?答案是固守利基市場,並將其複製到海外。捷必勝的主要業務是銷售及租賃工程機械,總數多達五千餘台,讓客戶只要透過一家公司,就能取得需要的所有設備,是專業的機械服務公司。

為了減輕資金壓力,以承租取代購買機械,早已是歐美建築業的主流選擇。從摩天大樓、煉油廠到海事工程,只要是營建業者就是捷必勝的潛在客戶。同時,透過新 加坡有利的區域中心位置,捷必勝客戶遍布東南亞、澳洲及中東,世界最大人工島-- 杜拜「棕櫚島」(Palm Jumeirah),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工程,都是透過捷必勝機械施工的著名地標。

靠分散及精算策略致勝

身為機械租賃業者,捷必勝全靠「快」字搶生意。例如日本大地震時,林永車立刻想到:「日本對機械有特殊安全規範,接下來日製發電機的需求一定很大!」隔 天,他就指揮同仁把從日本買來的六十台發電機,以成本價提供對方使用,連運費也不收。隨著災情明朗,發電機需求果然暴增,林永車立即擴大援助,運送兩百台 符合安規的發電機到日本,這一次,公司除了成本價還酌收運費。在短短一個月內,林永車三次對日本提供發電機支援,送出六百多台發電機,不僅達到公益目的, 更成功為公司締造一批「死忠」客戶。

工程業接單多寡落差極大,算是典型跟隨景氣起伏的產業。在多次的經濟危機,捷必勝不僅沒被衰退打敗,反而因徹底落實分散策略,將版圖擴展到亞洲各地。「我 們不只客戶分散,連供應商來源、產品種類也分散,」林永車說,「眼前的業務再賺,完工後還不是從頭開始?到時候大批機器怎麼辦?」他指出,太偏重某些客戶 或產品,勢必增加公司營收、獲利的波動。因此公司首要經營方針就是「分散」,不僅單一客戶營收及獲利比重低於一○%,也會分散對不同產業及國家接單,盡可 能壓低風險。如今捷必勝控股股本雖然只有五億元,但是現有客戶就超過五百家,多數更是長期往來的客源,可見捷必勝落實分攤風險的好處。

除了擴大客源,林永車還強調,捷必勝不追求高速成長,因為「吃多不如吃好,與其大起大落,我更追求穩定成長。」透過精準掌握景氣變化,訂定財務規畫及產品策略,這就是另一項營運重點。

林永車認為,公司對客戶及景氣循環的了解程度,比業績更重要,「即使需求比預期高五○%,我還是高興不起來!這代表事先沒算好,出不了那麼多(產品),公 司還是錯過機會!」所以林永車從不訂定高標準,只設定每年成長至少一○%,以相對踏實的目標,訓練業務團隊對景氣與客戶需求的敏銳度,提升整體應變能力。

透過台灣布局中、日市場

由於業者須等到確定得標工程後,才向租賃商承租機械,造成租賃商的營收變化,經常落後景氣約一年時間。以去年為例,當景氣回溫,捷必勝的營收反而衰退,不 過公司指出,去年底業績展望至今年第一季已上調逾一成,因此對今年的營收、獲利相對樂觀。法人則預估,度過去年稅後EPS(每股稅後純益)僅有一.七三元 的低潮後,今年EPS有機會回到往年三至四元水準。

林永車對事業步步為營,是他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重摔一跤,學來的寶貴經驗。父親由買賣舊車零件起家,林永車一九八四年就投入家中的機械租賃與銷售生意。八 九年,他和二位兄長以二萬元星幣(約四十六萬元新台幣)創業,經過十餘年經營,三兄弟的事業本已進入軌道,不過當金融風暴來襲,市場一下子變得風聲鶴唳, 營運還是受到劇烈影響。

「那時才知道,什麼叫『雨天收傘』。」林永車回憶。當時機械銷售的貸款期限還被銀行縮短,資金變得十分窘迫,幸好此時有租賃部門的租金支應周轉及開銷。而 在資金周轉壓力下,為了持續發放薪水,林永車只能暫時不支薪來因應。這次差點翻不了身的痛苦往事,成為他後來調整營運的重要指引,「因為有過經驗,我們才 重視分攤風險。」林永車說。

對事業小心翼翼的林永車,選擇投入台灣的資本市場,是他少數大膽的舉動。林永車對台灣前景頗為樂觀,他指出,透過布局台灣市場,日後更能掌握中、日市場,看來捷必勝的版圖,將繼續延伸!

捷必勝控股

創立:2010年(為股票上櫃進行公司架構重組,控股公司設於開曼群島)

董事長:林永車

業務項目:機械租賃、銷售及維修去年稅後淨利:0.86億元

稅後EPS:1.73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1

必勝客準備下鄉

http://www.howqee.com/yuedu/ydpage/?raid=546
 不僅僅是「Pizza and more」,2012年,百勝餐飲集團對必勝客又有了新期許:More Pizza-hut。
  
  2月8日,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必勝客品牌總經理高耀表示:「2012年,必勝客休閒餐廳計劃在中國市場投入超過7億元,開設至少150家新店。」 這將是必勝客進入中國以來,開店最多的一年;且新開店的重心將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按此發展速度,預計至2012年底,必勝客在中國的餐廳數量將達到775 家。
  
  必勝客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提速並不出人意料。
  
  中國市場早已成為百勝集團全球增速最快、成長空間最大的市場。百勝2011年第四季財報顯示,2011年中國市場年收入約56億美元,佔全球總收入 44%,已然接近一半;在「同店銷售額」這一衡量餐飲業績的關鍵指標上,國際市場(除美國和中國以外的市場)的平均增長率僅為3%,美國本土市場甚至下降 了1%,而中國市場增長率高達19%。足見,百勝全球的命運直接繫於中國市場的業績。
  
  然而,百勝在中國發展卻有外界阻力,尤其在利潤增長上。雖然百勝中國2011全年利潤率為19.7%,但第四季度的利潤率受食品和勞動力價格通脹影 響,由上年同期的18.2%下降至15.8%。百勝全球CFO裡克·卡諾西在近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透露,集團有意在今年內將中國市場利潤率提高到20% 左右,並希望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抵消通脹帶來的壓力。
  
  但長期來看,提價不是持續提升業績的有效手段。所以,借力必勝客的加速成長,才是長久之計。這個結論,在仔細評估百勝中國旗下各品牌的增長潛力後不難 得出。目前,肯德基仍是百勝中國風頭最勁的品牌,2011年,肯德基同店銷售額增長為19%,為所有品牌中最高。但是,單單依靠肯德基一個品牌顯然無法完 成整個集團的業績增長目標,何況,肯德基在同店增長上面臨麥當勞這樣強勁對手的威脅。剩下的選擇不多:東方既白這幾年仍處於摸索期;小肥羊剛納入百勝體 系,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整合;定位清晰、發展勢頭良好的必勝客自然成為加大投入的對象。目前在中國市場,必勝客的開店數年增速為20%,已經超過了增速為 14%的肯德基。
  
  「這是一個餐飲行業加快發展的好時機。」中投顧問餐飲行業研究員嚴明航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在他看來,儘管很多產業受到經濟放緩的負面影響,但餐飲行業卻未在此列。目前,市場上有更多投資已流入餐飲行業。
  
  在餐飲業中,休閒餐飲又是投資熱點。中國消費者在追求美味的同時,對餐飲環境的要求更高了,並願意為之付出更高價格。在這點上,必勝客比肯德基、麥當勞更具優勢。消費升級趨勢決定了,原本肯德基的目標消費人群在希望擁有更高生活品質時,就可以選擇必勝客。
  
  但正因為必勝客的客單價比肯德基高,其未來發展也面臨挑戰。必勝客下一步深入的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普遍比一二線城市低,這些城市的消費者中有多少願意為了更好的就餐環境埋單,還有待必勝客的業績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3

十萬元資金 農家子弟苦學悟出選股必勝策略 精耕產業研究 十萬進場變出千萬身價

2012-6-25  TWM




與一般散戶習慣一樣,農家子弟出身的王沐春也是胡亂跟風,聽到明牌就想試身手,初次進場成本不到十萬元,經歷數度賠光積蓄後,才痛定思痛,調整投資心態及方式;從此資產不斷翻滾長大,變身為千萬達人。

撰文‧歐陽善玲

萬丈高樓平地起,同樣是從小額投資起步,有些人數十年如一日,原地踏步,不斷重複虧損循環;有些人則大起大落,寫下驚心動魄的股市人生。

王沐春(化名),一位高雄農家子弟,靠著投資賺進千萬財富;他的際遇一般人未必碰得到,但他的投資研究精神,絕對值得小額投資人學習。

「以前家裡窮,所以想致富的欲望很強烈。那時在家鄉看到舅舅一邊玩股票,一邊蓋房子,在沒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房子還真的被他蓋起來。當時心想,股市簡直就是致富發財之道,我一定要從這裡賺到一筆大財富!」王沐春笑著回憶說。

為改善家境入股海 投資無紀律屢賠錢「可是家裡經濟狀況畢竟不太好,第一次買股票還是與人家合買的!」和多數人一樣,王沐春剛開始進入股市時,因為資金有限,都只買低價股,張數最多也是一、兩張,進場成本還不到十萬元。

「一九九○年,台股從一二六八二高點下跌,我因持股部位小,所以受傷不大;但後來碰上傳產地雷風暴,我的退伍金加積蓄約三百萬元全賠光,第一次感到人生這麼灰暗。」他說。

在資產歸零的情況下,王沐春繳不出房貸,只好將台北的房子賣給妹妹,高雄老家的房貸,也得靠媽媽幫忙。「以前投資都亂做,當時還不懂基本面,只看技術線形 就亂買。後來把錢都輸光了,我還不死心想繼續拚,卻不得要領,在股海浮浮沉沉;行情來了賺到錢就很風光,但沒多久又會莫名其妙地賠光。」就這樣,王沐春雖 有自己的操作想法,並找到一份金融業工作,在裡面大量學習,仍始終無法擺脫「多頭賺錢,空頭賠錢」的命運。累積一兩年的積蓄,竟敵不過自己的心魔,常因為 貪婪和恐懼就忘記投資紀律,賺來的錢便全部都吐回去。

後來在因緣際會下,他拜師學藝,才改變投資方式,從原物料產業開始,深入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扎扎實實地做研究。

「美國九一一事件之後,台股從三四一一點起漲到六四八四點,當時電子股有一波補庫存需求,我看好鍍鋅鋼捲廠燁煇表現,在股價三元的時候進場,到五元出場; 後來漲到七、八元又再進去,最高漲到四十元。」王沐春回想,「我跟著師傅一點一滴慢慢被啟發,了解基本面的價值後才發現,原來股票真的要漲不是算幾趴的, 而是算幾倍的。」二○○三、○四年台股行情慘澹,但王沐春看好的股票都還能創新高,像是佳龍、力晶。他發現,原來只要原物料趨勢來了,可以誰都不理。

不過,好景不常,股市漲一波、跌一波,財富沒有明顯累積,卻遇到中國實施宏觀調控,原物料相關股票一個個被打回原形。

摸透上下游產業 掌握股票脈動更細膩難得的是,這次滑鐵盧並未澆熄王沐春的投資熱情,反而另外開啟了一扇窗,讓他開始研究中概及民生必需品相關下游產業,轉型為不再單純以 原物料為依歸。他自我分析,當時已能比較細膩地去掌握投資股票的脈動,並進出自己較熟悉的產業,朝大賺小賠目標邁進。

「說來慚愧,我研究的股票大漲的不計其數,但真正參與倍數獲利的卻少之又少。到○六、○七年我報名《財訊》參訪團,認識很多高手,彼此分享一些投資心法。我就想,為何同樣在股市,人家可以這麼有成就,而我卻仍在這裡浮浮沉沉。」他感嘆。

在偶然的機會裡,王沐春遇到一位已退休的資深基金經理人告訴他:「你既然花了那麼多時間研究,看好一家公司且持續追蹤,那為何不願長期持有,而一定要把它 賣掉呢?」這話點醒了王沐春,他思索自己的專業及認真都不輸人,但投資成績卻不如人的原因,或許就在持股策略需要調整。

「當時有機會拜訪整流二極體廠商台半,因為整體基本面不錯,二十八元進場,漲到三十三元時,依照過去經驗我一定會先賣。這回吃了秤砣鐵了心,想既然看好,漲勢又已確立,就應該加碼而不是出場。」王沐春隨即一路買進,到台半五十元時,他手上已沒有任何現金。

果然,王沐春沒看走眼,後來他從六十多元開始出場,一路賣到七十多元。「台半一役獲利了結後,我就跑到故宮後面租了一塊地,種起菜來,並開始思考人生下一步要怎麼規畫。」他自嘲,那是○七年、金融海嘯前的事,以為自己從此能過著閒適安逸的田園生活。

不料,千萬財富因沒有及時停損,隔年全球發生股災又統統輸光,本想歸隱山林,最後只能再打包下山,重新來過。

投資失利,王沐春賠光千萬資產,卻不氣餒,更不輕言離開市場,反而更加倍認真,投入更多時間及精神在基本面研究,並靠薪水存款重頭累積資本,決心伺機進 場。「記得○九年農曆過年,國內裁員、無薪假消息四起,大家心情都很黯淡。我提早回到台北,獨自一人在書房將《股市總覽》讀過一遍,很簡單地翻過。從各公 司過去獲利情況及股價位置,挑出價格被低估的股票,再看其中內涵。」賠光資產不退怯 靠三步驟東山再起王沐春發現,股票代號九九開頭的類股,往往在景氣不好時,都能扮演維持一定獲利的角色。「我看到股票代號九九四一的裕融,股價二十一、二 元,換算當時本益比還不到十倍。這家做汽車貸款服務的公司,獲利穩定,等於是高利貸行業,讓我相當心動,就將它當作自選股中很重要的一員。」他認為,「現 在利率環境那麼低,若不做投資,把錢放在銀行什麼都拿不到。在景氣不好時還能賺錢的公司,要是能再配發現金股利給股東,換算下來的投資效果是定存的五倍, 甚至十倍,自然沒有不做的道理。」事後證明,他以下列三步驟選股方式挑出的個股,果然讓他東山再起,一年內便將之前虧掉的又再賺回來。

王沐春分享這三步驟,即「粗略了解」、「精耕產業」、「細耘公司」。

他解釋,初步篩選個股的過程中,要先釐清當景氣不好時,哪些產業能受惠;例如,民生必需品就是大家日子過得再糟也不會省、能夠穩定獲利的標的。「平時就要 具備看簡易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能力,搭配《股市總覽》,就能在第一時間鎖定值得研究的目標。」第二步「精耕產業」,王沐春瞄準民生必需相關產業,便以此 為核心向外擴散、廣泛蒐集相關資訊。

他大量研讀資料後得到一個結論,即民生必需產業要以人數取勝,「像○九年時,中國有四兆元人民幣救市方案,這些民生必需產業若能與中國搭上邊,不僅可確保 不景氣下營收不會衰退,獲利還可能成長,就更值得進一步研究。」確立這個方向後,王沐春篩選出二、三百檔懷抱中國夢想的公司,作為深入研究的標的。

這個階段他研究不少個股,最讓他驚豔的是裕融、好樂迪和未上市的錢櫃(現已登錄興櫃)。

「裕融的資金成本只有一%多,但貸出去至少六%,對銀行業來說這就算是高利貸;另外它還有租車服務,在上海要服務那麼多台商,要是又轉虧為盈,獲利勢必又能再翻兩番。」他分析。

深入追蹤公司 靠不景氣概念股翻兩番另外,他也逐步發展出「資產配置」的觀念,將股市賺到的錢,分散到錢櫃等高配息股、收藏玉石和珠寶、購買房地產等,其中,他從○九年不到二十元開始分批買進錢櫃,目前股價已超過六十元,獲利不俗。

進入第三步驟「細耘」,王沐春開始追蹤裕融,他發現這家公司配息大方,又深入研究公司財報、經營內容,甚至經營者的風格及策略。「當時我假設這波不景氣會 長達三年,只要持有裕融、好樂迪和錢櫃,熬過這段期間,人家在賠錢時我還能創造一倍獲利,那當景氣復甦的時候,就更有本錢再往上爬。」事後來看,壓寶這三 家公司,果然一年之內就讓王沐春重新站起。歷經幾番股海浮沉,他強調,小額投資人專業輸人家沒關係,但當專業法人在狂歡享樂時,就是自己要認真研究的時 候。假日不論如何,至少要有一整天把研究功課做完,且持之以恆,三、五年下來,一定看得到成果。

他提出自己在金融海嘯中領悟到的最大投資啟示,不是如何挖掘好股,而是做好資產配置;另外,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也千萬不要忘了停損這個大原則,才不會陷入更大風險。

王沐春(化名)

出生:1968年

現職:金融業

經歷:職業軍人

投資經歷:約20年

近期操作績效:目前持有嘉裕、裕融及興櫃股錢櫃,長期持有累計報酬率逾200%。

給小額投資人的建議

1.信用交易前,先做好資金控管。

2.充分了解產業上下游關係。

3.及時停損,貫徹紀律。

4.技術分析只要懂一至二種即可,不用太複雜。

5.要有一套長期資產成長規畫,切忌想一夕致富。

王沐春選股研究3步驟

step1

打底

初步了解公司基本面,學看財報,包括簡易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並詳讀《股市總覽》。

step2

精耕

廣泛蒐集自己有興趣的產業訊息及相關資料,所追蹤的產業不用太多。

step3

細耘

注意挑選個股的企業財務指標,包括毛利率、營益率及負債比,並從公司配息政策及老闆誠信看投資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9

[轉載]戰勝指數的必勝法。簡單,零基礎。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w8w.html
贊!第四條最重要最簡單也最難做到。
原文地址:戰勝指數的必勝法。簡單,零基礎。作者:黑貓

首先:如果您認為指數是一幫傻瓜和一幫騙子聯合起來杜撰出來的東西。

他們把一些明顯有問題的股票也加了進去,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是股票,什麼是股市!

我舉雙手贊同!![转载]战胜指数的必胜法。简单,零基础。[转载]战胜指数的必胜法。简单,零基础。

 

然而,中長期來看80%的專業投資者,和90%的業餘投資者都戰勝不了指數。

所以中長期戰勝指數(你不太可能一輩子只在股市投資2~3年)依然是個問題。(雖然它是胡編亂造出來的,但是老是贏不了它的自己,也是有問題的)

 

首先,我做投資就是為了掙錢。能掙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論這種方法多弱智。

如果您贊同這個看法就請往下看。

 

什麼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選股策略?NO!NO! 如果需要這些,那還叫簡單的方法嗎?

 

你需要做的只是:

1。首先你買一隻ETF。(指數基金)

2。當你聽說:股市(估值水平)正處於最近10年的底部時多買點。(不要糾結於10年這個數字,我的意思你懂的——即中長期的底部)

             股市(估值水平)正處於最近10年的頂部時都賣掉。等到它處於近10年的底部時再買回來。

3。遇到1~5年一遇的重大利空(如動車事故,美債危機)賣出一部分,等大盤跌了5%~10%左右再買回來。

   如果您比較懶的話,這一條就算了!

4。其他情況,在家睡覺。(這一條最重要)

 

總的來說:第4條最重要,第3條只是錦上添花,不做也罷!

這個方法平均每年可以戰勝大盤5%~10%

一年看盤兩三天,閉眼都能贏大盤,輕鬆隨意。

 

好吧。這是我戰勝指數的四種方法之一。這個基本上就是必勝法了。

因為簡單所以實用,輕鬆戰勝95%以上的投資者.(平均每年可以戰勝大盤5%~10%)

如果您為戰勝大盤而苦惱,試試吧。

還是那句話:賺錢才是目的,能掙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不論這種方法多弱智。

            掙錢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態,而不是智力水平。(第4條最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04

樓市投資必勝法(澳門過大海篇)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4928
Lumyeung 兄你好
我係澳門人, 機緣巧合下拜讀到Lumyeung兄既文章, 希望可以做到所講既40歲前有三間屋,請賜教!
由於而家澳門既樓價升得太犀利,而租金又怪異地不成正比,一般只可收到供樓既一半或三分二既租金,故希望可以轉為投資香港既住宅。本人上年結婚,30歲,與丈夫收入為約$20,000 + $25,000,供緊層樓現值約$280M (自住), 欠銀行$100M,假設分25年供月供$4300。手上現金約$400,000。請問:
1. 投資那一區/屋苑較好?聽講灣仔較值租,但我希望租客質素較好,始終較少時間睇住層樓。
2. 應該買幾錢既樓作投資?
3. 現在還是等樓價跌少少先入市?

謝謝Lumyeung兄幫忙!!
喜喜

 

答:

租客好唔好要靠你自己眼力同埋agent有冇心介紹。第一步係物色投資物業,而係出街睇樓前,梗係要知道自己可以借多少啦! 以喜喜呢個case,佢可以用自住物業套樓價七成出黎,即係2.80mil*70%-1.00mil = 0.96mil,當然假設係你間樓估價要足二百八十萬啦! 但先唔好套咁盡,先套0.5mil,加埋0.4mil手上總現金有0.90mil。而樓按就變左月供$5600。基於現行香港投資物業只可做五成按揭關係,就咁睇如得cash 0.9mil只可買1.8mil或以下既樓。

 

至於有人問唔報澳門有按揭還緊得唔得。第一緊係唔好比佢見到月結單扣錢條數,應該可以!! 同埋外來人黎香港買樓收入最多只計核實到既八成(80%),再加上今次只建議喜喜借五成上會,應該可將外來人過大海黎香港買樓風險因素降低。

 

「由上而下」遠比「由下而上」適合

聽過星火燎原,同意租金同按揭利率所得出的淨差距係決定間樓抵唔抵買既重要因素。投資股票有「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兩個決定投資項目(選股)既方法。至於投資樓市本樣認為「由上而下」遠比「由下而上」適合。因為屋只係一間屋,佢唔似一間公司咁會有產能提升同改善業績既能力,房屋租金向上亦只係大環境推使,所以解答喜喜問題,同大家考慮買樓前一樣,用「由上而下」approach解答,即調轉由問題三答到一。

 

等定係買? 再談樓市必勝投資法

由於近排新加入超筍樓盤fans增多,本篇再談樓市必勝投資法。首先要計既係手上有幾多子彈,而子彈用家庭借貸力(credibility)量度。用好市時銀行願意給予買家既最大借貸額為本,於樓市熾熱時只用最大借貸額既一半,跌市時用夠七至八成。如此便可在旺市保持借貸力,亦即購買力。係跌市時用剩餘借貸力入貨,但買到既樓比旺市時可大一倍。喜喜條數係咁計:  總購買力 = $(20,000 + 25,000) * 80% / 2 = $18000。建議係現時旺市只用總購買力一半去買樓,現時第一間樓套現後要還$5600,喜喜下一間樓最好供$18000/2 – 5600 = $3400,咁就維持總供款不超過總購買力一半。

 

平常你係知自己要借幾錢,再去計每月要還幾多。我地係倒轉計,要還$3400一個月,分到最長三十年(而家唔講四十年住!),可以借到幾多呢? 係現行息率約2.15%下大約可借90萬。就咁喜喜可以攞住手上90萬cash做首期,問銀行借多90萬,買多間1.80mil既樓。

 

假設樓市升50%

買呢個銀碼既樓有個好處,你唔使點揀。因為冇得揀,可以直接入大埔睇翠屏花園。如此喜喜便淨低月供九千蚊既借貸力,假設港澳樓市同升五成,新買翠屏賺0.9mil,澳門樓又賺1.4mil,合共2.3mil。好易明!

 

假設樓市跌50%

如果開跌,喜喜翠屏有租收冇問題,澳門間樓應該介乎負與唔負資產之間。但係喜喜今次可以用淨餘九千借貸力借2.65mil*90%(因為每一萬元借貸力分三十年還可借2.65mil,當然假設利息不變,如有變要下調購入樓宇金額)。到時咩樓都平哂冇人同你爭,理先生可「施施然」用2.65mil*90%=2.30mil買多間樓,相信到時夠買間西九昇悅居兩房。到時有三間樓係手,如幾年過後原本跌左五成既樓市又升番一倍,即返回開始時水平,澳門樓同翠屏平手,沽出昇悅居賺一倍即2.3mil! 所以升同跌都會賺到2.3mil!

 

當然你又會同諗樣講如果跌完五成再五成,喜喜會輸斷氣。咁諗樣都知大亞灣核爆香港連條草都生唔到既機會都有,可行與否足下自判。投資永遠先問自己可承受幾多風險,同埋自己願意承受幾多風險。係講必勝法期間已答了問題一至三。而點解知道必勝法而仲未發達既人,係嚴守紀律方面有問題。

 

仲有就係,如果唔升唔跌開圍骰,喜喜都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83

樓市投資必勝法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4839


諗樣先生, 拜讀貴BLOG良久,實得益匪淺。現我有一疑問,看 閣下能否給予一點意見? 謝謝 理先生。

本人個案:
現年30歲,已婚,育有一女。先前在中國內地工作,去年回港,現已買荃灣麗城花園($4M,full paid,夫婦聯名),手頭上有$3M資產。
希望用$1M投資地產,期望有收租收入。
現在本人無收入,主力攪生意,太太月入2萬。

 

睇手上鋪牌 先睇賭幾大

讀者睇到個標題,可能覺得諗樣講緊廢話。其實人就係咁,鋤大D睇牌差唔多人人都識,而家由賭台去到買樓投資又夾硬要將賭錢同買樓投資分開。以諗樣而言其實要係錢方面做正確決定不出博奕理論範疇。今日個案理先生都算有米,本樣想先計下佢最盡借到幾錢,先至部署物業投資。由咁去開始諗點買同買咩樓,希望比讀者新思維上既體驗。

為左做個buffer,假設理先生真係一蚊收入都冇,銀行睇佢既入息證明等於零。係真實情況下當然一萬幾千收入,就算係生意人都有辦法整到出黎。

理先生太太收入兩萬,即係每月按揭還盡係一萬蚊,係咁情況下太太就算單拖借2.70mil分三十年還係冇問題。(當然上會間樓樓齡要少於二十,理太太唔係發達太太周身街數個隻啦!)

理先生既麗城花園剛入選全港租金回報高既屋苑第五位,恭喜哂! 一間4.0mil樓套現2.0mil出黎冇問題,但係要搵個人啃左月供$7600條數。

手頭上3.0mil資產,心雄起黎梗係可以套哂佢買樓,如此一算理先生比三百萬現金出黎,再借(2.70+2.0)=4.70mil係好有可能。咁講佢槓到盡買4.70+3.0=7.7mil既樓房係上到會做業主的!(當然加按兩百萬個度要搵擔保人,如理先生真係一蚊收入都證明唔到)

 

計左7.7mil做max之後,我地target7.7一半既樓,即約3.3mil樓宇,點解呢?

仲要係先搵太太加按麗城間樓用一百萬做首期去買呢間樓,唔好用自己現成既資產(等自己唔好犯本)。

 

借用必勝投資法(假設樓市升50%)

睇完鋪牌而用借盡既一半買樓,為既係令自己跌市時保持購買力。理先生買入3.3mil同區爵悅庭,假設樓市升50%,理先生可沽出樓房獲利1.65mil,到時佢有4.65mil流動資產,手上麗城花園市價6.0mil,夾埋有成千萬係手。

 

樓市下調50%

萬一樓市下調50%,理先生爵悅庭價1.65mil(些微負資產),麗城只值2.0mil(沒負資產),手上流動資產3.0mil。到時咩樓都平哂冇人同你爭,理先生可「施施然」用1.65mil全數比哂買多間樂悠居,個陣有三間樓係手,(3-1.65)=1.35mil現金,供樓冇比之前多左。

如幾年過後原本跌左五成既樓市又升番一倍,即返回現時水平,理先生麗城同爵悅庭平手,沽出樂悠居賺一倍即1.65mil!所以無論樓市先升後跌或先跌後升,只要理先生留番一手,有錢係跌市入貨根本必勝!

當然你會同諗樣講如果跌完五成再五成,理先生可以輸到成世無得番身,咁諗樣都知大亞灣核爆香港連條草都生唔到既機會都有,可行與否足下自判。投資永遠先問自己可承受幾多風險,同埋自己願意承受幾多風險。上半部已有本篇交代,下半部留番比理先生。而點解知道必勝法而仲未發達既人,係嚴守紀律方面有問題。

 

仲有就係,如果唔升唔跌開圍骰,理先生都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55

樓市投資必勝法(澳門過大海篇)(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664

答:

租客好唔好要靠你自己眼力同埋agent有冇心介紹。第一步係物色投資物業,而係出街睇樓前,梗係要知道自己可以借多少啦! 以喜喜呢個case,佢可以用自住物業套樓價七成出黎,即係2.80mil*70%-1.00mil = 0.96mil,當然假設係你間樓估價要足二百八十萬啦! 但先唔好套咁盡,先套0.5mil,加埋0.4mil手上總現金有0.90mil。而樓按就變左月供$5600。基於現行香港投資物業只可做五成按揭關係,就咁睇如得cash 0.9mil只可買1.8mil或以下既樓。

 

至於有人問唔報澳門有按揭還緊得唔得。第一緊係唔好比佢見到月結單扣錢條數,應該可以!! 同埋外來人黎香港買樓收入最多只計核實到既八成(80%),再加上今次只建議喜喜借五成上會,應該可將外來人過大海黎香港買樓風險因素降低。

 

「由上而下」遠比「由下而上」適合

聽過星火燎原,同意租金同按揭利率所得出的淨差距係決定間樓抵唔抵買既重要因素。投資股票有「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兩個決定投資項目(選股)既方法。至於投資樓市本樣認為「由上而下」遠比「由下而上」適合。因為屋只係一間屋,佢唔似一間公司咁會有產能提升同改善業績既能力,房屋租金向上亦只係大環境推使,所以解答喜喜問題,同大家考慮買樓前一樣,用「由上而下」approach解答,即調轉由問題三答到一。

 

等定係買? 再談樓市必勝投資法

由於近排新加入超筍樓盤fans增多,本篇再談樓市必勝投資法。首先要計既係手上有幾多子彈,而子彈用家庭借貸力(credibility)量度。用好市時銀行願意給予買家既最大借貸額為本,於樓市熾熱時只用最大借貸額既一半,跌市時用夠七至八成。如此便可在旺市保持借貸力,亦即購買力。係跌市時用剩餘借貸力入貨,但買到既樓比旺市時可大一倍。喜喜條數係咁計:  總購買力 = $(20,000 + 25,000) * 80% / 2 = $18000。建議係現時旺市只用總購買力一半去買樓,現時第一間樓套現後要還$5600,喜喜下一間樓最好供$18000/2 – 5600 = $3400,咁就維持總供款不超過總購買力一半。

 

平常你係知自己要借幾錢,再去計每月要還幾多。我地係倒轉計,要還$3400一個月,分到最長三十年(而家唔講四十年住!),可以借到幾多呢? 係現行息率約2.15%下大約可借90萬。就咁喜喜可以攞住手上90萬cash做首期,問銀行借多90萬,買多間1.80mil既樓。

 

假設樓市升50%

買呢個銀碼既樓有個好處,你唔使點揀。因為冇得揀,可以直接入大埔睇翠屏花園。如此喜喜便淨低月供九千蚊既借貸力,假設港澳樓市同升五成,新買翠屏賺0.9mil,澳門樓又賺1.4mil,合共2.3mil。好易明!

 

假設樓市跌50%

如果開跌,喜喜翠屏有租收冇問題,澳門間樓應該介乎負與唔負資產之間。但係喜喜今次可以用淨餘九千借貸力借2.65mil*90%(因為每一萬元借貸力分三十年還可借2.65mil,當然假設利息不變,如有變要下調購入樓宇金額)。到時咩樓都平哂冇人同你爭,理先生可「施施然」用2.65mil*90%=2.30mil買多間樓,相信到時夠買間西九昇悅居兩房。到時有三間樓係手,如幾年過後原本跌左五成既樓市又升番一倍,即返回開始時水平,澳門樓同翠屏平手,沽出昇悅居賺一倍即2.3mil! 所以升同跌都會賺到2.3mil!

 

當然你又會同諗樣講如果跌完五成再五成,喜喜會輸斷氣。咁諗樣都知大亞灣核爆香港連條草都生唔到既機會都有,可行與否足下自判。投資永遠先問自己可承受幾多風險,同埋自己願意承受幾多風險。係講必勝法期間已答了問題一至三。而點解知道必勝法而仲未發達既人,係嚴守紀律方面有問題。

 

仲有就係,如果唔升唔跌開圍骰,喜喜都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