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年導師遭遇中年危機 10年光環漸退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2/1316884.html

耀眼的明星光環漸次退去,青年導師的驕傲身份被人質疑……當馬云和李開復走到2011年,也許有太多的事情是出乎意料的,遠遠不止支付寶事件和副教授身份這麼簡單。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餘年後,馬云和李開復折射出來的是整個行業遭遇的信任危機。2012,青年導師們也許要走下神壇,如同普通人一樣,面對自己到來的「中年」危機。

信任危機不是個例

2011年5月11日,雅虎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將馬云推上風口浪尖。該文件顯示,雅虎公司持股43%的阿里巴巴集團已經 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移到了馬云控股的一家新公司中。其目的是為了盡快獲得監管部門的牌照,阿里巴巴對支付寶進行了重組,支付寶將成為中國一家國內公司的全 資子公司,馬云持有該公司的多數股權。

讓業內嘩然的是,雅虎進一步發表聲明稱,阿里巴巴集團將支付寶在線支付業務轉移給其它公司並未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或股東的批准,甚至他們都不知 情。雅虎進一步表示,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的雅虎公司和軟銀集團,直到2011年3月31日才獲悉發生於2010年8月的股權轉移之事。

眾所周知,雅虎現在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2005年8月,兩家公司當時簽訂協議,雅虎以10億美元現金及雅虎中國資產,置換阿里巴巴集團約40%的普通股,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並擁有35%的投票權。此後,雅虎進一步將阿里巴巴的股份增加到43%。

關於馬云轉移支付寶股權的具體信息,當時披露的資料稱,支付寶轉移給了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據悉,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10月,註冊資 本為7.1億元人民幣,其中馬云和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分別出資5.688億元和1.422億元,各佔80%和20%的股份。2009年6月1日, 支付寶就首次轉讓了70%的股權,作價2240萬美元(折合1.66億元人民幣)。2010年8月6日,支付寶剩餘的30%的股權以1.6498億元再次 轉移。

有消息稱,阿里巴巴集團在支付寶所有權轉移中獲得了4600萬美元,而分析師普遍預計支付寶的估值為50億美元,即支付寶資產存在被低價轉移的可能。

此事隨後愈演愈烈,在媒體的高度關注下,馬云成為事件的中心,其更被質疑違背了商業契約精神。

就在馬云事件餘溫未去之時,被稱為「青年導師」的另一位互聯網成功人士李開復又掀起了信任危機,而且險成「唐駿第二」。

2011年11月22日,以打假聞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微博中稱,「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26歲的我,在恩師的盛情邀請之下選擇留校任 教,成為卡內基·梅隆裡最年輕的副教授。』但他在那段時期的論文的作者簡歷則說是a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 at Carnegie Mellon。該職稱一般指博士後,難道卡內基·梅隆和其他大學不同,等同於副教授?請李開復解釋。」

方舟子的這篇微博拉開了各方對李開復所稱的副教授的極大關注。

眾所周知,李開復是在IT領域的「明星企業家」,並與三個知名科技巨頭密切相關:蘋果、微軟、谷歌。先後出任蘋果公司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 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在微軟,曾高居全球副總裁,並是微軟教主比爾·蓋茨的所謂「七人智囊團」的一員。在谷歌,負責其谷歌中國研發中心的運營,並 擔任谷歌中國區總裁。2009年9月4日,李開復從谷歌離職,創辦了創新工場,並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對於方舟子的質疑,李開復當天在微博中解釋,其是先做了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後轉換成Assistant Professor(等同職位,RCS年資都算在tenure)。他還在微博補充稱,「我在卡內基·梅隆是Assistant Professor,此職位有資格做博士生導師和研究帶頭人,翻譯為『助理教授』會被誤解成助教,忽視博導職能;但是翻譯成『副教授』可能和已有 tenure(記者註:指終身教授)的Associate Professor混淆。所以在自傳中決定用『副教授』,但註明Assistant Professor,就是tenure-track,但是尚未得到tenure。」

不過李開復的解釋引發方舟子的進一步質疑,「李開復一直強調他雖然在自傳中把助理教授說成副教授,但加注了英文職稱,所以不會引起誤會。但是我手上 這本2010年3月第7次印刷的《世界因你不同》提及其為副教授時並沒有一處註明英文職稱。所以我要再問一次:所謂的英文註解是什麼時候加的?在唐駿事件 之後?還是在網上已有人議論其職稱不實之後?」

危機後的反思

「在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和軟銀及雅虎一起進行了坦誠和積極的溝通,達成了一個兼顧各方利益的協議。這個協議對於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員工、客戶和股東 們都是有利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確保支付寶擁有牌照並且安全、健康、穩健地可持續發展。」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對外表示。

當天,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宣佈,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其中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準),回報額將不低於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至此喧囂多時的馬云支付寶股權轉移一事算是告一段落。再看李開復的「副教授風波」,2011年11月29日,李開復在其微博中低頭,他稱,「感謝大 家的關注,更感謝大家的反饋、批評和意見。對於書中不嚴謹不謙虛的部分,我虛心接受、深表歉意並將做出修改(比如:Assistant Professor將直譯為更被接受的『助理教授』而非被拔高的意譯『副教授』)。因未能從陳年資料裡找到原始聘書,已聯繫校方出具證明。」

無論是馬云的支付寶事件,還是李開復的「副教授風波」,其帶給互聯網行業,乃至中國商業的思考卻無法停止。李開復曾如是稱,「一個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

「一生中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去做選擇。而這些選擇不僅不符合常理,違背理性,甚至離經叛道得罪親友。即便如此,我們可能還會一意孤 行!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決定,我們做了最該做的事。今天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商人更難,建立商業信任體系難上難。但選擇了就必須去做!這是希望所 在!」這是馬云2011年10月12日針對淘寶商城小賣家「圍攻事件」時的感嘆,雖然此與支付寶事件無直接關聯,但如今看來,還是值得玩味。

眾所周知,互聯網在我國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並開始日漸成熟,而中國也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而未來中國互聯網將如何更加健康地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如何建立商業誠信體系、商業文明規範,則是一個更為深刻的話題。

「互聯網企業的核心就是用戶量,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地位是由用戶建立的,用戶的信任度就是互聯網企業的血脈,破壞了用戶信任度,互聯網企業將失去生存的根本,無異於自斷經脈。」盛拓傳媒CEO秦致針對互聯網信任危機話題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

秦致認為,小勝憑謀,大勝靠略,貫穿企業生命的策略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必需,任何一家商業公司都不可能放棄對利潤的追求,在追求商業利潤的過程中,一 樣要謹記我們「是什麼」。「在互聯網這個開放的平台上,當企業生長和用戶需求出現衝突的時候,任何博弈都理應順應商業倫理、契約精神的軌道來解決,簡單的 表達和粗暴式的反抗都不能解決問題。」

「這個社會不應該這樣,我們需要道德和良知!」就在此間,《華夏時報》記者從曾經的「博士門」主角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微博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相信無論唐駿曾經如何,這句話對中國互聯網乃至當下的整個商界來說,都值得深思。

也還需要市場的淘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3

2014年光伏組件企業開工率排行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0&page=1&extra=#pid3277
隨著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企業集中度愈加提升。而且因為入圍門檻提高,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營結構,讓規模、效益同步增長也成為主流。大者愈大,強者恆強。本文通過對2014年以來各大光伏企業的開工率進行盤點分析,發現位居二線、三線的光伏組件企業,日子很不好過。

7月25日,美國商務部公佈對SolarWorld申請的對華光伏貿易調查結果。調查初步認定,從中國大陸和台灣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行為,並決定對涉及的相關光伏產品徵收高額關稅。

作為反傾銷調查的主要對象,國內的龍頭光伏企業們可謂是首當其衝。實際上,歷次的光伏產業「雙反」調查中光伏組件巨頭們都要「大出血」一下,而從此次初裁所公佈的稅率來看,那些主動參與談判的大企業無疑獲利匪淺。根據初裁結果,中國大陸企業反傾銷稅率分別為:天合光能26.33%、無錫尚德42.33%、昱輝陽光及晶科能源58.87%、其他應訴企業42.33%;其餘公司165%。

隨著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企業集中度愈加提升。而且因為入圍門檻提高,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營結構,讓規模、效益同步增長也成為主流。大者愈大,強者恆強,叢林法則在光伏產業群中盡情的發揮著優勝劣汰的作用。此次的反傾銷初裁,更是為這種現像推波助瀾。筆者對2014年以來各大光伏企業的開工率進行盤點分析,發現位居二線、三線的光伏組件企業,日子很不好過。




2014年光伏組件企業開工率排行
NO.1晶澳開工率:90%
產能:2013年 1800MW 2014年 2800MW
庫存:500MW
由於日本和英國太陽能市場強勁的光伏組件需求,晶澳2014年第一季度所有關鍵的財務目標指標均被打破。根據晶澳所公佈的財報,2014年第一季度晶澳總出貨量為638.1MW,其中組件出貨量為388MW,佔總出貨量的61%,較2013年第一季度提高約57%,較2013年第四季度提高54%。
就地區而言,晶澳向日本的組件出貨量佔總量的32%,而中國佔26%(主要是太陽能電池)。另一個關鍵的組件市場是英國,由於持續拿到供應該國公共事業規模項目大單,英國已佔晶澳歐洲出貨量的一半以上,而歐洲佔該季度總出貨量的15%左右。晶澳還有另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通過進入南非與當地一家下游企業合資建立組件封裝工廠,用以生產對美出口的產品。藉以規避「雙反」限制。
根據公司計劃,2014年晶澳太陽能將把組件產能從1.8GW提高到2.8GW,另外將太陽能電池產量從2.5GW提高到2.8GW,以更好地匹配組件產能水平,這兩項計劃都將在第二季度末完成。預計第二季度總電池和組件出貨量為670MW至700MW。
NO.2阿特斯&晶科&韓華&東方日昇
開工率:85%
這四家企業開工率都達到了85%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東方日昇作為第二梯度的光伏組件企業,開工率遠遠超出同梯度的其他企業。
根據阿特斯陽光公佈的2014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顯示,由於今年2月籌得2.557億美元的資金,2014年阿特斯現金餘額從去年年底的6.794億美元增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7.81億美元。2014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出貨量從上季度的621兆瓦下滑至500兆瓦,高於預期數值470-490兆瓦。預計到第二季度,阿特斯光伏組件出貨量將介於600-630兆瓦之間。
2014年第一季度,晶科太陽能產品總出貨量581.2兆瓦,其中光伏組件455.1兆瓦,硅片91.1兆瓦,光伏電池34.0兆瓦。營收額同比暴增73%,至3.24億美元;硅片、光伏電池及組件總出貨量同比激增72%,至581兆瓦。晶科首席執行官陳康平表示,晶科第一季度業績表現強勁,為本年度開了一個好頭,這已是該公司連續第四個實現盈利的季度。各個財務數據完全符合原先預期。
為了滿足預期大幅增長的需求,韓華新能源表示,其將太陽能電池產量從1.3GW提高至1.5GW,將光伏組件產量從1.5GW提高至2GW,劃撥八千萬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還將包括其光伏組件裝配線的持續自動化。韓華2014年第一季度收入為1.831億美元,光伏組件出貨324兆瓦,較去年同期的289兆瓦增長11.9%。東方日昇證券部曾表示,美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對公司影響有限,公司擬通過加大電站投資帶動公司組件的銷售。積極參與到中國各個層面的雙反應對當中,以及加大包括國內市場在內的國際市場的開拓,並通過加大電站投資,同時帶動公司組件的銷售。東方日昇是第二梯隊光伏組件企業中開工率唯一超過80%的企業。
NO.3常州天合&無錫尚德
開工率:80%
由於一些短期因素的影響,天合光能四月發出預警,宣佈第一季銷售可能遠低於此前預估。預計光伏組件發貨量為540-570兆瓦。這較該公司六週前給出的670-700兆瓦的預估水平相去甚遠,準確地說是減少了20%左右。根據天合光能公佈的第1季財報:每單位ADR盈餘達0.37美元,優於去年同期的每單位ADR虧損0.90美元;營收由去年同期的2.602億美元跳增71%至4.448億美元。根據FactSet調查,分析師原本預期該公司Q1每單位ADR盈餘、營收將達0.03美元、4.419億美元。這是天合光能連續第3季繳出獲利成績單。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廠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於2014年5月13日公佈了在江蘇順風光電國際有限公司旗下的業務戰略。作為順風光電集團的一員,今後除了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和銷售外,還將致力於發電業務以及與光伏電站建設相關的垂直整合型服務。無錫尚德將擴大太陽能電池板的產能。目前,該公司自家工廠的太陽能電池板產能約為每年2.5GW,OEM(貼牌生產)採購為1GW,合計為3.5GW。計劃幾年後將產能提高到約5GW。
NO.4海潤光伏
開工率:70%
產能:1500MW
由於受到歐美主要光伏市場需求下降,以及光伏行業整合等因素影響,海潤光伏四月末披露一季報顯示,公司2014年一季度虧損5854萬元,大大低於投資者預期。一季報顯示,海潤光伏一季度實現營收12.58億元,同比增長46.1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854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43億元。
2013年光伏行業回暖帶動製造業需求上升,特別是國內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在政策利好推動下大幅擴容,帶動國內市場訂單大幅攀升,業績隨之向好。海潤光伏在行業回暖基礎仍不穩定的情況下,大手筆投建光伏電站。海潤光伏的虧損給行業提了一個醒,由於當前眾多光伏電站遭遇「開發容易、轉讓難」,致使不少投資難以實現收益,相關公司業績難兌現,資金鏈承壓。
海潤光伏設立兩合資公司和日本項目公司
海潤光伏5月23日晚間披露,公司擬在日本設立項目公司建設2MW光伏發電項目,並在丹東、酒泉設立合資公司。公告顯示,公司全資子公司海潤光伏日本株式會社計劃在日本高知縣高知市設立項目公司—海潤日本能源有限公司,進行2MW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還將設立兩個合資公司。其中全資子公司海潤光伏(上海)有限公司與奧特斯維能源(太倉)有限公司擬分別出資50萬元設立丹東潤申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該公司未來主要從事光伏電站投資業務。
海潤光伏擬出資5200萬設立三家光伏子公司
海潤光伏25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海潤光伏(上海)有限公司計劃在湖州市、天津市、邯鄲市分別獨資設立湖州寶潤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天津慧澤光電發電有限公司、邯鄲潤鑫光電發電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分別為50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上述擬設立公司未來主要從事分佈式光伏電站投資的業務。
NO.5英利&盛康開工率:65%
作為本屆世界盃的唯一中國贊助商,英利能源在綠茵場上賺足了人們的眼球。華為公司請第三方分析公司德國民調機構TNSEmnid展開中國品牌在德國的知名度調查,調查對象面對2600人,英利以17%的品牌知名度排在聯想(30%)和華為(21%)之後,位居中國品牌在德國知名度第三名,光伏行業第一名。但盛名之下,它付出的成本有多高?收穫又能有多大?
這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是因為這家公司已經連續虧損了三年。年報顯示,2011年虧損了5億美元,2012年虧損了4.9億美元,2013年虧損了3.2億美元,三年合計虧損13.1億美元。英利在2013年的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40%達到3.2GW,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7.4%升至2013年的10%,連續第二年蟬聯出貨量全球第一。根據英利財報數據,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所有賬面借款總計為24億美金,其平均貸款利率為6.42%,則其一個季度需要用於償還利息的金額總計就高達4100萬美金。加上英利201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32億美金,淨虧損額為5500萬美金,而其2014年第一季度的現金即等價物總值僅為2億美金,這足見英利目前財務狀況非常緊張。英利綠色能源4月10日宣佈,受到淡季效應令中國大陸需求疲軟、阿爾及利亞太陽能組件出貨時程遭到推延的影響,Q1太陽能組件發貨量恐怕將季減30-34%,遜於先前預估的季減25%左右。預估2014會計年度的太陽能組件發貨量應會達到4.0-4.2GW,並將第1季的毛利潤率預估值由原本的14-16%上修至15.5-16.5%。
NO.6昱輝陽光
開工率:60%
產能:1800MW
5月29日,昱輝陽光公佈2014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財報顯示,昱輝一季度營收額強勁增長,但稍有虧損。不過,由於「絕緣」於貿易紛爭,昱輝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並宣佈將大舉進軍零售市場。財報聲稱,一季度,昱輝營收額同比增長46%,至4.15億美元,很大部分原因在於銷往高價市場(包含日本)的出貨量有所提升。不過,運營利潤率為-2.1%,且淨虧損1460萬美元,很大程度源於停電維護設施導致多晶硅生產量下降。太陽能組件出貨量521.1兆瓦,上季度為505.3兆瓦;光伏硅片與組件總出貨量710兆瓦,上季度784.1兆瓦。由硅片出貨量下滑,該企業總出貨量僅漲7.2%。此外,該企業多晶硅產量僅為175MT,約為上季度的十分之一。昱輝一如既往強調了其原始設備製造(OEM)戰略,聲稱公司將在低資本支出的背景下展開業務拓展,並會在未來貿易摩擦下力爭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指出,OEM策略依然是其全球銷售和分銷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Q1財報日期,昱輝海外OEM組件產能已超1.1吉瓦。昱輝預計,第二季度,光伏組件出貨量將小幅下滑至480-500兆瓦。2014全年,組件出貨量介於2.3-2.5吉瓦。
  開工率嚴重不足的二線、三線企業
光伏產業的產業競爭激烈態勢已經延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普遍的表現就是訂單不足,開工率不高。而且由於組件巨頭的兼併策略,小企業生存不易。開工率低於30%的比比皆是。甚至還有相當部分企業的組件生產處於停滯狀態。
在組件產能停工的企業中,大全由於全力向多晶硅業務拓展,重心方向已經改變。在大全新能源完成目前擴張至12000MT後,由於需求增加以及2014年第一季度達到每千克21.63美元的較高平均銷售價格(ASP),而上季度為每千克18.67美元,該公司正在規劃翻倍多晶硅產能至25000MT。中盛新能源則旨在全球範圍內推出新一代智能光伏組件產品,該產品突破性地集成MPPT智能技術,有效減少光伏組件間的不匹配損耗,提升光伏系統的效率,較傳統光伏組件增加高達20%的發電量。(ChinaPV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80

江山控股公司訪問要點:15 年光伏電站發展以收購為優先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9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3 11:23 編輯

江山控股(295)公司訪問要點:15 年光伏電站發展以收購為優先
作者:侯捷

最新光伏運營情況

我們預計到 4 月底公司能夠完成並網裝機容量約為 280MW,其中 70MW 為收購電 站項目且在 14 年底已並網發電,其余的 210MW 為收購路條項目,這些光伏電站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新疆、甘肅和陜西。14 年公司預期希望做到 400MW 的裝 機容量,但由於資金到位出現延遲,所以只開工做了 200MW。

最新的股權架構

公司在 14 年 8 月份通過增發新股 65.3 億股,共籌資約 23.4 億港元,引入保華嘉泰 (保華嘉泰為私募基金,成立時間很短,主要投資光伏及其他清潔能源領域,目前 已知的只投了江山控股)作為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70.39%。同時引入 5 個顧問, 其中向軍作為顧問的單一持股比例達到 8%,而通過此次股東變更,公司宣布進入光 伏電站領域。在 15 年三月份公司又做了一次配售,向不少於 6 名承配人配售合共 3.52 億股,配售價格為 1.07 港元,共籌資 3.77 億港元,用於光伏電站發展。因此 公司最新的股權架構如下:

保華嘉泰:67.52%
5 名顧問:8.01%
天安財險:9.11%
其他公眾:15.36%

15 年光伏電站發展以收購為優先

短期內公司認為新增光伏電站按照自建和收購比例各一半進行,其中 15 年會以收 購為優先,盡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較快的規模增長和發電收入來源。長遠來看會以 自建為優先,因為其成本更低一些(收購成本大約比自建高 1 元/瓦左右,達到約 9 元/瓦)。公司挑選的項目一般會選擇不限電、能夠並網的輸配電網絡覆蓋地區。 建成並網以後的光伏電站的運營成本比較低,一般只需要 3-5 個人做一些清潔維護 工作即可。公司一般收購的光伏電站沒有對方提供發電量擔保。

在談項目的進展


目前公司仍在積極和已經公告的潛在合作公司在洽談中,包括和世紀金源、無錫 聯盛、航禹等。未來將和這些公司開展在分布式領域的合作。

融資方式

考慮到 15 年將新增 1GW 的裝機容量,需要約 90 億元的資金需求,其中 30%為資 本金,剩余 70%為融資。因此公司需要大約超過 20 億元的資本金需求。預計公司 將通過 1)優先考慮增發新股來融資 2)二級市場發債 3)嘗試銀行長期貸款(目 前比較困難)4)與基金合作,通過基金投資收購項目,三年後以固定收益購回等 類似的方式。

嚴格的質量控制

公司的團隊於 14 年 4 月份開始組建,大部分都從光伏行業內招聘而來,屬於業內 有經驗的人員。為了保證使用的光伏產品質量合格,公司的團隊在做項目時都會 仔細做盡職調查,一般只采用公司供應商名單上的光伏產品。加入收購的光伏電 站所使用的光伏產品不是公司供應商名單上,團隊會對該類產品進行測試檢驗來保證該電站的長期穩定的發電量。

未來展望

1) 去年收購並網的 70MW 裝機容量,我們預計這一部分預計今年收入約有 7000 多萬元,利潤約為 4000 萬元。另外預計 14 年通過銷售光伏產品帶來的收入在 15 年還有有一些,但是占比不會很大也不會是公司未來主要的收入來源(其毛 利率只有低單位數)。

2) 預計 15 年的目標新增裝機容量為 1GW,比原先的目標 800MW 高。(主要由於 14 年 200MW 未如預期完成)。我們預計 16 年目標新增 1.2GW。

(來自第一上海)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08

第一代居屋買家 教師花17月糧置業35年光景  16.6萬元單位升值至508萬

1 : GS(14)@2015-01-07 01:03:37





■穗禾苑業主劉老師讚單位客廳有300多呎,空間足以跳繩,廳外並設有露台。左圖為同類單位。


【本報訊】一個彈丸之地,兩代港人,三十五載同樣面對住屋供不應求的難題。80年代居屋誕生,旨在協助市民自置居所;今日樓價越挾越高,停售12年的居屋重推,燃起市民上車希望。本報追訪第一代居屋買家:火炭穗禾苑及何文田俊民苑住戶,道出當年買樓,都是因為兩個字──「需要」。即使單位目前已升值30倍也拒割愛,異口同聲說「賣咗買唔番」。記者:陳家雄 陳東陽


■吳婆婆指其一手購入的俊民苑單位間隔四正。屋苑所有單位外設花槽位(右圖)。


劉女士乃第一代居屋穗禾苑業主,現居一個建築面積703方呎、實用617方呎的3房戶。80年代她任職教師,月入約1萬元,當年與家人同住柴灣徙置區,為了改善生活環境,「嗰陣政府推出居屋,話可以屋換屋嘛,所以柴灣徙置區換過嚟」。她稱,當年首選是何文田俊民苑,因位處九龍,次選才是穗禾苑,但最終首選抽不到,退而求其次。她眼神堅定地說:「當年買入價16.6萬元,面積703呎,隔籬單位面積400幾呎嗰隻單位,賣9萬幾。」她還記得:「平過私人樓啲啲,當年居屋有分期付款,嗰陣財政司係夏鼎基,第一期借錢利率4厘,第二期借錢5厘。」不過,她和家人決定花儲蓄「一炮過」買入這個單位自住。




「可以喺個廳跳繩」

她稱穗禾苑好住,單位間隔四正,「個廳有300幾呎,可以喺個廳跳繩㗎!」多年來,看見單位升值,今日她住的這類型單位,最近成交價升到508萬元,比她當年買入價,升幅約30倍,但她無動於衷,並謂:「97年嗰陣都賣過400幾萬,但呢度風涼水冷,空氣流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