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昔日公司治理模範生 今日收購下市惹風波 陳泰銘 在爭議駭浪中殺出巨富之路

2011-4-18  TWm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曾經是最被看好的青年總裁,透過購併,打造台灣最大被動元件廠;他買樓、買畫、買股權。他說話疾如風,腦筋動得比誰都快,卻常用在爭議作為上。

他是友人口中「聰明過了頭」的人,只是屢屢傷透股東的心。

撰文‧賴筱凡、林亞偉

「當他(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的朋友,是最好的;當他的員工呢,次之;可是當他的股東,則最不好!」這是一位跟過陳泰銘多年的高階主管,為他下的最精闢注解,儘管陳泰銘可能不太同意,但多數小股東應該心有戚戚焉。

灰白小平頭、圓框眼鏡,這是陳泰銘十年如一日的打扮,就連他不斷進行購併,從事業外投資,都與十年前如出一轍,「他真的是聰明過了頭!」認識他多年的朋友,在看到陳泰銘這次的作法後,也是嘆氣搖頭。

這 兩年來,國巨法說會改為線上舉行,陳泰銘雖仍親自主持法說,但要見到他的機會,實在鮮矣。然而,陳泰銘曝光見報的新聞量,卻從未減少,只是報導他新聞的不 再是財經版,而換成了影劇版與藝文版,躍上版頭的標題也不再是「國巨董座談景氣」,而變成「關之琳十指緊扣國巨百億董座」與「陳泰銘砸十億元買名畫」。

大 家逐漸淡忘,陳泰銘曾經是「購併天王」,先後吃下十一家公司,將國巨推上台灣最大被動元件廠;大家也都忘了,陳泰銘也曾經苦過,白手起家的他,短短幾年就 讓國巨成為明日新星,還被《富比世》雜誌選為美國之外的世界最佳一百家小型企業,甚至《亞元雜誌》還評選國巨為台灣十大最佳經營管理企業。

他, 評價兩極汲汲投資業外 財測跳票氣壞小股東但市場上無數投資人都忘不了的,卻是他給的財測數度跳票,購併不成反與好友撕破臉,「他有過太多不良紀錄,導致現在投資人不相信他。」 在小股東眼裡,陳泰銘極具爭議、評價兩極,但他又聰明絕頂,只是這次,陳泰銘用十六.一元的低價收購國巨,再度震撼市場。

陳泰銘帶給小股東 的痛,實在多不可數。時間倒回一九九八年,那是科技泡沫的前夕,電子股大為當道,就連威盛都用一五○元的天價辦現增,一堆投資人搶破頭,當年同樣搶搭順風 車辦現增的還有國巨,先用每股八十元溢價現增,後來再發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讓國巨手上多了百億元資金,只是自此之後,國巨股價再也沒見過八字頭。

捧著百億元資金,陳泰銘先是砸下四十五億元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買大樓,打算蓋國巨總部,還用現增募來五十六億元資金裡的十六億元,力挺殷琪投入高鐵。

其實國巨經營業外投資行之有年,不論是用二十億元投資與被動元件八竿子打不著的通路德記洋行五成股權,或是以六十五億元換聲寶三成股權,以及九千萬元投資誠品一○.八%股權,都難免讓小股東有「不務本業」的負面觀感。

如 果這些業外投資報酬率得宜,可能為國巨帶來長遠發展助益,股東摸摸鼻子也就算了,但先是信義區大樓以高於市價兩成買入,原先陳泰銘看好可望超過五十億元售 出,最後也僅賣在四十九億元;多年來投資的通路物流業德記洋行,國巨進場成本價在每股十元之上,最後僅能以每股九.七五元,將手上的一九.五%股權出給統 一,更別提聲寶、高鐵與誠品的投資案,都難對國巨本業有幫助。

陳泰銘之所以批評不斷,就在於他的作風實在太引人非議,甚至曾有主管諫言,「股東投資國巨,是希望投資一家被動元件廠,而非買我們的業外投資。」但陳泰銘卻始終聽不進去。

二○○○年的一場天價購併案,更是種下國巨十年股價都無法翻身的苦果。

一 個年營收七十億元的飛利浦高雄建元廠,加上營收三十億元的飛利浦荷蘭被動元件事業部,價值多少錢?在第二大被動元件廠華新科評估裡,這是一場開價一百億元 的標購案,但國巨卻開出一八○億元天價,最後建元廠的員工大半跑到了華新科,陳泰銘被譏笑,「不只買貴,還買到一家核心技術階層大量流失的公司。」憤而告 上華新科。

只是任陳泰銘再會算也沒想到,五年後,在三十五號公報實施下,國巨得提列飛利浦購併案的資產減損,這一列就多了一一七億元的虧損,讓○四年每股虧損四.五一元,也讓國巨的每股淨值從十六.二元,縮水僅剩十元。

此外,國巨財測跳票,也是屢屢讓小股東為之氣結的原因之一,加上國巨股價長期疲弱,他卻享樂、騎馬、住豪宅。這次陳泰銘又出招要讓國巨下市,聽到消息的小股東早已不意外,但看到陳泰銘發表讓國巨下市的三大理由,小股東實在難掩怒氣。

小股東的罵名,十年前的陳泰銘可能會非常在乎,「他甚至覺得市場的評論對他不公平。」陳泰銘的好友說,每每媒體又作負面報導,他總是企圖要解釋,就在陳泰銘宣布收購國巨的一周後,他還是按捺不住,選擇出來面對媒體。

穿 著灰白色的國巨外套,一貫的低沉嗓音,「我這樣悶在心裡,也不是辦法。」縱使陳泰銘明白市場對他的作法多有指責,也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但他還是堅持 要走這條路,只因他認為,「我還是有一個夢,希望讓國巨跟Murata、TDK一樣,變成國際級的被動元件廠。」他,公事公辦交易你情我願 不須「後謝」儘管如此,陳泰銘在商場上追求利益的快、狠、準,卻是十年如一日。

對於他而言,商場爾虞我詐,所以,某次底下主管跟他申請了一筆數千元的預算,要送花籃、水果給客戶,以示答謝之意,陳泰銘馬上把這預算公文擋了下來,因為在他眼裡,生意歸生意,交易完成是你情我願,也就沒有所謂的「事後答謝」。

不過,事前該做足的「功課」,陳泰銘一樣都不會少。

「當年國巨需要銀行聯貸時,對於主導聯貸案的關鍵人物,他可是必恭必敬,一通電話就立即現身。」熟識陳泰銘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愛遲到,國內業界大老與他相約,沒等上一時半刻的人,實在不多。

某 次,國巨主管帶了客戶要見陳泰銘,一等又是一小時,等到客戶不耐煩,對於陳泰銘的遲到大為感冒,但底下主管也只能安撫客戶,「Pierre(陳泰銘的英文 名)是那種開會一定要有結論的人,他應該是上個會議還沒做出結論,才會耽擱到,他雖然讓你等,但一定會給你個交代。」他,人脈甚廣董事會成員藍綠通吃 與創投交好對外,他行事精銳,追求獲利;對內,他管理嚴謹,只問結果。

國巨在陳泰銘的管理下,各部門各司其職,就連遨睿收購國巨案,國巨代 理發言人顏榮崑一問三不知,熟悉國巨內部運作的人,一點也不意外,「他應該是真的不知情,就連Pierre手上有多少持股,全國巨上下,大概只有替他管股 務的一位小姐知道。」這就是陳泰銘,他要求各部門不得過問其他部門的業務,主管間也不得相互透露,所有部門主管就是直接向他匯報,形成一人獨攬國巨大權的 局面;而陳泰銘對員工要求嚴格,不論平日、周末,他隨時一通電話就要找到你,主管與他開會開到晚上十二點,更是常有的事。

陳泰銘說話很急,腦筋轉得快,外界老是以為他辛勤工作到半夜一、二點,其實不是,「他是晚上班、晚下班的人,所以到了半夜,他還在找主管談事情。」待過國巨的主管回憶,員工是每天早上準時上班,但陳泰銘十一點才進公司,開會到半夜,他受得了,主管可就吃不消。

當陳泰銘的股東享不到福;當他的員工,手機要二十四小時待命,要求嚴格;當他的朋友,把酒同歡齊高歌,應該算是最好的了。

其實,陳泰銘積極耕耘人脈,從國巨歷屆董事會成員就能夠窺見一二,不論是前朝紅人財經策士柯承恩,或是具有藍營連系色彩的政務委員楊世緘,都先後出任國巨董事。而陳泰銘的陽明山鄰居簡學仁、證交法權威賴源河,也都是國巨多年的董事與監察人。

身為青年總裁協會(YPO)一員,陳泰銘在關係上的打點也相當用心。像是殷琪,當年亟需企業力挺高鐵,陳泰銘也是二話不說,現增募來的五十六億元,立刻拿出十六億元投資高鐵。而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與陳泰銘更是深交多年。

但 陳泰銘的人緣也稱不上好,認識陳泰銘多年的人說,他從不與產業人士經營關係,因為在他眼中,國巨是一家異於同業的被動元件廠,是走國際化經營。他反倒積極 與創投業界的人士來往,像是開發工銀前董事長胡定吾與AIG台灣區總經理出身、遠航前董事長崔湧,都是與陳泰銘極為交好的友人。

尤其是崔湧,除了與陳泰銘同是雄中坐隔壁的同學外,崔湧在AIG時期,靠著投資國巨交出高績效,「後來崔湧在遠航做的那些事,與陳泰銘沒兩樣,只是崔湧做過了頭。」陳泰銘的友人忍不住感嘆。

近年來,陳泰銘提振國巨股價的作為少了,倒是經營商場、人脈的經驗,全用到藝術品投資上頭來。

去年六月,北京亞洲大飯店的北京保利春拍夜場,北宋黃庭堅的書法︿砥柱銘﹀,以四.三七億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紀錄(編按:這項紀錄,於去年秋拍再次被打破),而背後的賣方,正是陳泰銘與寒舍。

一件書法的拍賣價,堪比一件紐約、倫敦夜拍的畢卡索六千萬美元油畫!但更令人歎服的是,陳泰銘與寒舍買下︿砥柱銘﹀不過四年時間,從千萬美元到七千萬美元成交,獲利至少五千萬美元,這就是「藝術天王」陳泰銘的真正實力。

他,操作藝品透過包裝、不斷推升收藏品身價他,看似優雅地收藏、優雅地賣出,不讓人覺得有一絲投機,但他從來都不是單純收藏,而是在轉換收藏間,透過包裝、不斷推升原本藏品的身價,加上他在商場打滾的手段,往往為他的藝術投資創下高報酬。

像是四年前香港蘇富比秋拍,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執行副總經理蘇麗媚夫婦,以五○七二萬元港幣的代價,買下了陳澄波的︿淡水夕照﹀,就是陳泰銘在一九九三年台北蘇富比,以一○一七萬元新台幣購得,長達十四年投資,換來的是高達十八倍的高報酬率。

在這麼多年後,其實外界早就忘了,二十多年前,陳泰銘不過是一位台南起家、白手創業的年輕人,當年他創立的「台灣阻抗公司」併入哥哥陳木元的國巨後,他也全力衝出一片天。而陳木元在淡出國巨經營後,去年卸任董事,與陳泰銘「寧靜分家」。

陳泰銘一路走來,外界批評聲浪不斷,但他始終在一波波爭議中,讓他個人走向巨富之路,過去經營國巨的二十二年來是如此,未來在遨睿企圖收購國巨下市,也將會是如此。

陳泰銘

出生:1956年

現職:國巨集團董事長

經歷:國巨董事長暨執行長、智寶電子董事長、寰邦科技董事長、奇力新電子董事長、聲寶副董事長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家庭:妻李慧真,育有2女1子一路走來 爭議不斷!

陳泰銘歷年購併大事紀

1977 哥哥陳木元創立國巨,後與陳泰銘的台灣阻抗公司合併。

1988 趁著電子股當紅,國巨營收僅23億元,卻以高出市價2成的價格買信義區大樓,引來爭議。

2000 180億元天價購併飛利浦被動元件部門,卻併到一家核心技術階層大量流失的公司,成為國巨走下坡的最大轉折點。

2001 國巨兩度下修財測,營收成長預估大跳票。

2004 提列飛利浦資產減損120億元,淨值從16.2元縮水剩10元,當年每股大虧4.51元。

2005 陳泰銘重掌兵符,再度開啟購併新頁,合併華亞電子,策動智寶、世昕、輝城三合一。

2007 大動作收購大毅股票,爆發經營權爭奪戰。

2011 與KKR連手收購國巨,規畫下市重組。

白手起家!

陳泰銘打造458億國巨帝國

公司 市值(億元)

國巨 343.5

智寶電子 16.9

奇力新電子 44.8

旺詮 38.0

寰邦科技 14.8

未上市

國新投資

百慕達國巨控股

台灣飛磁

薩摩亞飛磁

大毅科技

輝城電子

華亞電子開曼

富邦創投

註:市值以4月8日收盤價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0

巴菲特聯手巴西巨富創紀錄收購亨氏 為什麼是現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191

美國企業併購活動2013年開年就高潮迭起,繼2月5日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與銀湖(Silver Lake)決定以240億美元收購戴爾後,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又與巴西巨富Jorge Paulo Lemann主要控股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3G資本(3G)聯手收購亨氏公司,含亨氏發行債務在內交易規模合計280億美元。

伯克希爾聲明稱已經與亨氏達成協議,以每股72.5美元收購亨氏普通股,收購價較亨氏2月13日收盤價高近20%,較亨氏史上最高股價高19%。由此估計,亨氏股東將得到232億美元。
 
亨氏股價當日大漲20%,伯克希爾A股也略漲0.64%。
 
 
大收購?
 
金融時報的報導饒有趣味地告訴我們,巴菲特和巴西最富有的一位闊佬Jorge Paulo Lemann組隊,同意砸下280億美元收購一家生產番茄醬的美國老字號。
 
Lemann的3G對食品業興趣不小,2010年還牽頭收購了漢堡王。
 
這筆交易的意義當然不止於此。2月初,收購戴爾還可以號稱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槓桿收購(LBO),這個記錄不到兩星期就被打破。
 
巴菲特與Lemann這次聯手創造了伯克希爾自稱的食品業史上最大規模收購,使今年至今美國企業併購交易規模達到了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佔全球交易總規模的57%。
 
就在14日同一天,除了伯克希爾參與收購亨氏,美國業界還有兩筆大生意公佈。
 
一是美國航空公司與全美航空公司宣佈合併,市值合計約110億美元,將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公司。二是美國最大啤酒製造商Anheuser-Busch將收購墨西哥啤酒製造商Grupo Modelo的最新報價確定為200億美元。
 
摩根大通北美併購聯合負責人Jim Woolery說,融資便宜,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又有現金,股市也在好轉,併購交易活動的所有組成因素都在上升趨勢。
 
此前美國總統大選和財政懸崖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如今已經可以不再考慮有些不利因素。
 
巴菲特的大手筆?
 
不過,這次收購亨氏的幕後主導並不是巴菲特。
 
雖然巴菲特14日當天接受CNBC採訪時說,早在1980年就對亨氏有興趣,但知情者稱,這次收購的發起方是3G。
 
知情者向Dealbook透露,兩個月前Lemann帶著收購亨氏的想法來找巴菲特,巴菲特同意後他們又去與亨氏的首席執行官William R. Johnson商談。
 
根據三方協議,伯克希爾與3G資本將各自投入現金40億美元,伯克希爾還會斥資80億美元購買優先股,剩下的成本由摩根大通與富國銀行進行債務融資負擔。
 
這就等於,巴菲特只擔負230億美元中的一半。
 
巴菲特本人也在CNBC採訪中承認,3G將是亨氏經營的主要監管方,
 
亨氏將是3G的嬰兒。
 
所以,這不是巴菲特的交易,是3G的,巴菲特只是友情出場的嘉賓。
 
食品業成好機會?
 
這對收購雙方來說都是划算的買賣,3G不可能輕鬆地獨自承擔230億美元,找個合作夥伴、而且還是美國偶像級的投資大腕再好不過。
 
巴菲特也樂得將亨氏收入投資清單,就像他自己說的,亨氏有「強勁的可持續增長潛力」、「優秀的管理與味道絕佳的產品」。
 
CNN評論稱,和Benjamin Moore、Fruit of the Loom與Dairy Queen一樣,巴菲特的投資組合裡從來不缺消費品品牌,這顯然是伯克希爾喜歡買的類型。
 
如果要模仿巴菲特的口氣評價,那就是:亨氏容易理解,不是高科技
 
亨氏不是發展迅猛的公司,截至今年4月的本財年預計盈利5.7%,銷售增長預計不到1%。
 
在幾乎沒有營業收入的基礎上能得到5%以上的盈利,這無疑說明亨氏高層管理有方,有組織紀律又保持降低成本,巴菲特就喜歡這樣。
 
而且,亨氏對股東也很友好。收購宣佈前,亨氏的股息率達到3.4%,14日因為股價上漲了20%,股息率降至2.8%。
 
不管怎樣,巴菲特參與收購亨氏與美國經濟形勢無關,與食品行業是否值得投資也沒有關係。
 
為什麼是現在?
 
根據期權市場交易活動判斷,私募收購亨氏的消息在13日下午就走漏了風聲。
 
歷史數據顯示,6月每股65美元的看漲期權交易13日幾乎不存在,12日只有14手買入合約,11日一筆都沒有。
 
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13日下午1點31分32秒。從當天下午1點半到2點半一個小時內,超過2500手買入期權合約成交,總規模將近9.2萬美元。
 
在不到18小時後,這批合約的價值會因為宣佈了收購亨氏而漲至近200萬美元。
 
下圖可見,伯克希爾宣佈聯合收購亨氏後,亨氏期權的購買量增加了近2000%。
 
 
6月每股65美元的看漲期權利息顯示,2012年12月以來,換手的這類合約不足300手。到今年1月中,這類合約成交量是零。
 
而就在收購聲明發佈的前一個交易日,短短一小時內就有2593手買入合約,彭博數據顯示達到了今年1月31日以來最高峰。這足以引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質疑。
 
福布斯評論認為,以行事作風判斷,現在SEC更傾向於在媒體未曝光前就開始操作,首先收集不同來源的交易數據,調查新聞頭條相關各方之間有無可能勾結。
 
彭博報導,SEC已經就異常交易活動展開了初步調查,目前屬於初期階段。
 
假如這次交易的確驚動了監管方大動干戈,就可能成為近兩年時間裡第二宗牽連伯克希爾的內幕交易事件
 
2011年3月,巴菲特的熱門接班人人選David Sokol就因受到違反聯邦內幕交易法指控突然辭職。
 
事後巴菲特表示,在伯克希爾收購路博潤(Lubrizol)以前,持有路博潤股份的Sokol多次向他推薦這家公司。
 
高盛的反向指標?
 
高盛又中槍了。下圖可見,高盛給亨氏股票的評級是賣出。
 
 
zerohedge說,高盛交易員購買亨氏股票20%的收入都間接來自他們建議客戶出售亨氏。在巴菲特啟動收購按鈕時,是否要買入其他高盛推薦「賣出」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81

"巨富"蘋果為何要發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392

手握1450億美元現金的蘋果公司為什麼要發債融資?為了給股東發放現金回報籌資?還是改善公司賬目提升股價?ZH認為,蘋果公司發行債券的唯一原因是,蘋果大部分的現金或等值證券都保留在海外,蘋果實際上是無法有效使用這部分資金的,因為這部分現金如果調回國內用於股東回報,將被課以重稅。

那麼有蘋果在海外有多少現金呢?看下圖(紅色代表總現金,藍色代表海外現金)

從圖中可以看出,最近一季度蘋果的海外現金佔總現金比例達到創紀錄的70.7%,約1023億美元,這意味著現在蘋果公司在美國國內只有424億美元現金可以用來股東分紅或股票回購。而現在華爾街已經對蘋果公司表示不滿,蘋果不得不每季度進行分紅和股票回購以取悅股東,而國內的現金堅持不了多久。

另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問題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國內資金和國外資金分佈上存在令人不安的增長趨勢。

如上圖所示,蘋果在海外擁有1020億美元現金,這一季度又增加了80億美元,這些現金並不能用於分紅、股票回購或者其他回報股東的行為。

而蘋果在美國國內的資金最近兩年來都停滯在300億-400億美元區間,而最近一季度實際上出現了下降,這部分資金是蘋果能夠用來分紅和股票回購的。

因此,蘋果發行債券純粹是因為稅收的考慮。但是如果未來蘋果由於國內市場收縮,甚至像過去幾個季度一樣出現資金進一步外流,國內現金量將繼續停滯,那又將會發生什麼呢?或許,真正的問題應該是,蘋果接下來將在什麼時候再次發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82

沒有人不想打持久戰——五個美國「30後」巨富的婚姻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246

/東方愚   For 週末畫報

 

5

富豪出生最近一任妻子過往歷次婚姻時長
(從第一次起)
默多克1931年鄧文迪(第三任)11年、32年、14年
巴菲特1930年門克斯(第二任)52年(包括分居27年)
索羅斯1930年多美子(第三任)23年、22年
麥道夫1938年露絲(第一任)還沒離(結婚已54年)
傑克·韋爾奇1935年蘇姬(第三任)28年、14年

 

沒有哪對夫妻分手,能像默多克和鄧文迪一樣,惹得全球如此關注。這也難怪,巨富+老夫少妻+中國元素,僅此幾點,即可通吃財經界和娛樂界。有人推測倆人分手的真實原因:鄧氏正式反戈,還是老默在幫她爭權益?各種言論皆莫衷一是。有人則是以先知先覺的姿態放起馬後砲:當初就知道他們長久不了!

不管事件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棋局,我們仍有必要重新回到「根目錄」——婚姻本身,來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當初老默為什麼會和鄧文迪結婚?這聽起來是個老掉牙的話題,一曰年輕姑娘人人愛,二曰鄧小姐「上位術」非凡。顯然,前者是結果導向,後者也還是方法論。核心答案之一應當是,默多克和鄧文迪在一起的時候,感受到了幸福——當年鄧陪著他在上海的巷子裡吃小籠包的時候,花十塊錢人民幣理髮的時候,他興奮地打越洋電話給朋友和新聞集團的高管,甚至恨不得告訴全世界自己是最幸福的男人。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有一個正能量的「後院」。英國一位名為理查?萊亞德的經濟學家寫過一本書——《不幸福的經濟學》,他說,有七大因素在交叉揉合地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價值觀。

你看,家庭關係是排在第一位的。我曾研究和採訪近百對中國富豪夫妻,得出幾乎一樣的結論,說白了就是一句中國俗語:「家和萬事興」;於是在《荷爾蒙經濟學》書封上寫道:管理你的婚姻,比管理一家企業更需要智慧。

如果不能改善婚姻關係,與其保持名存實亡的婚姻狀況,不如勇敢向前邁出一步來得痛快。但這個時候東西文化的差異就出來了。

中國人——尤其是名人——很難做到這一點,總覺得這是「家醜」,而家醜不可外揚,要保持公眾眼中那個「正面」形象,哪怕夫妻早已冷戰多年或各有歸宿;美國人崇尚自由,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大都坦誠。默多克,以及我們熟悉的其它幾位商界名流:「首富先生」巴菲特、「金融巨鱷」索羅斯、「世界第一CEO」韋爾奇在對待離婚時的心態皆如是。

默多克的每次剛離婚就又結婚了,「這真讓人受不了」,許多人這樣說——他和第一任子帕特於1967年離婚,同年就迎娶了第二任妻子、《每日鏡報》記者安娜;1999年,和安娜離婚半個多月後,他即正式將鄧文迪抱回了家。這或許是老默的「小辮子」,但其實可以換個角度看問題:他與每任妻子之間的婚姻時長,都保持了兩位數,分別是11年、32年、14年。

索羅斯迄今也是三次婚姻。最近一次是2012年8月,82歲高齡的他與女友波頓明子訂婚,正式結婚應當是2013年夏天。相比默多克和鄧文迪的「老夫少妻」,老索可是比明子大四十多歲。他和前兩任妻子的婚姻保質期分別是23年和22年。第一任妻子安娜莉和第二任妻子蘇姍(比索羅斯小25歲)的「交接班」,也發生在同一年(1983年)。

韋爾奇同樣有過三次婚姻。最近一次則是2004年與《哈佛商業評論》前主編蘇姬結合(和安娜和採訪對象默多克結合情形類似)。他和前兩任妻子在一起的時長分別是28年和14年。

美國有位社會調查研究專家和家叫托馬斯·J·斯坦利,他從1973年開始致力於美國富人生態的研究,他在寫《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時,對美國1300多位百萬富翁進行調研,得出了兩個重要結論。一是美國富豪的五大成功秘訣:良好的信用、自我約束力、善於交際、勤勉、有賢內助的支持。二是婚姻和事業是正相關,「80%的事業成功和永續的人一生沒有離婚,那些離婚後開創個人事業的人,第二次婚姻也會維持在十年到二十年以上。」

將斯坦利的第一個調研結論,與萊亞德的觀點結合起來看非常有意思。要成為富豪,「有一位賢內助支持」排在第五位,但是如果家庭不和睦,幸福指數的下降是最快的;而面對第二個結論,「80%」這一數據首先提醒我們,那些被炒上傳媒頭條的富豪們的離婚案,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而「第二次婚姻時長至少十年到二十年以上」的結論,則更是發人深省:這其實是在祛除我們大腦裡「來得快,去得也快」之偏見。默多克、索羅斯和韋爾奇也是非常好的佐證案例,儘管他們不在調研樣本之內。

和上述三位不同,巴菲特只進過兩次洞房。第二次是2006年的時候,76歲的他與60歲的門克斯結婚。門克斯是30年前巴菲特去過的一間酒吧的服務生。他們的婚姻也非常簡單,巴菲特當場表示:這是門克斯人生中唯一一次婚姻,也是自己最後一次婚姻。他和第一任妻子蘇姍於1952年就結婚了,那個時候巴菲特才22歲。他們在一起生活了25年,之後分居,婚姻名存實亡,直到27年後蘇姍去世。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離婚。

巴菲特授權傳記《滾雪球》作者艾麗斯·施羅德來華時,我問她,巴菲特一生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我問的時候心裡已經有答案,「他和蘇姍間的婚姻」,她果然這樣說道。其實她在書是描述的細節就是答案:蘇姍覺得巴菲特太於過專注投資活動而疏離了家人,於是提出分居並搬到舊金山,並委託好友門克斯代為照顧他。幾年後蘇姍向他透露搬到舊金山是因為有一位男人可以給她幸福感。

另一位同樣出生於1930年代的美國巨富的婚姻更是可圈可點。他是麥道夫。沒錯,就是那個導演世界最大的「龐氏騙局」(600億美元)而被判150年徒刑的傢伙。他確實是個超級大騙子,但另一方面卻是個好丈夫。老麥在2008年底東窗事發時,和他結婚49年、曾幫其做過會計的的妻子露絲大吃一驚,壓根不知道丈夫操縱了那麼大一個局。在老麥入獄後,她不離不棄,每週探望,給他鼓氣,自己卻陷入自責,覺得之前不能為丈夫分擔太多才有今日大罪大孽。

麥道夫是猶太人。猶太人非常注重家庭和婚姻關係,青少年時期就受到這方面的教導。有兩句猶太諺語這樣說道:「夫妻倘若彼此真心相愛,睡在劍幅般的窄床上也能成眠。」「離婚當然被看成是私事,但其目的是為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來保證婚姻的完整。」「壞蛋」老麥的婚姻被美國許多夫妻豔羨,雖然他們從不說出口。

普通人之於婚姻,沒有人不想打持久戰。創業者更希望有一位賢內助。成名後再結婚,雖然婚姻變得複雜,持久的難度也在加大,但是他們對於幸福感的追求,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命題,儘管這幸福感有長有短、有高有低。人們對成功人士婚姻事件的娛樂化,說到底只是一種情緒宣洩,而且多數時候與婚姻本身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714

聯想柳傳志領軍神祕泰山會 10兆資產 中國16巨富台灣密會直擊

2013-11-21  TNM
 
 

 

中國超級富豪俱樂部「泰山會」16名會員,在會長、同時也是全球PC龍頭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的帶領下祕密來台,慶祝泰山會成立20週年。泰山會成員個個名列大陸百大富豪,所擁有的事業總資產,比台灣政府中央總預算還多出好幾倍,掌握的財富超過新台幣10兆元。

但這些富可敵國的大富豪來台,卻低調地選擇包下一家鱸鰻餐廳,大啖道地台灣菜,並密會解讀中共三中全會精神及暢談明年經濟情勢。本刊全程直擊,揭開泰山會的神祕面紗。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二點三十分,五輛大型福斯高級商務車,緩緩出現在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的小巷子。

搞神祕 保鑣守護

車子依序開進巷內唯一的店家「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等候已久的餐廳服務人員及看似保鑣的數名黑衣男子,立即高度警戒,如臨大敵般地一面管制門口人員進出,一面畢恭畢敬迎接陸續下車的客人。

五輛車一共走下十六名男子,年紀從四十多到七十歲不等,都操中國大陸口音,一行人有說有笑,在服務人員帶領下,進入餐廳二樓一間隱密包廂,可能是怕有人打擾,包廂二側門口還有保鑣守護,看來十分神祕。

本刊調查,這十六名男子並非一般大陸旅行團,而是中國超級富豪俱樂部「泰山會」會員,每人都名列中國百大富豪榜,個人身價加起來接近新台幣一兆元,事業體市值則逾新台幣十兆元,資產比台灣一年中央政府總預算還多出好幾倍,事業版圖橫跨高科技、地產、金融、生技、娛樂各產業,對中國、甚至全世界經濟,有呼風喚雨的影響力。

柳傳志 泰山會長

這十六位富豪在台灣最具知名度的,首推「聯想集團」創辦人、同時也是泰山會會長柳傳志。聯想集團二○○五年收購美國IBM之後,產量大增,今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已高居世界第一,近年發展智慧型手機也有亮眼成績,今年更打敗韓國LG,躍升為全球市佔率第三的品牌,事業版圖已直追蘋果及三星。

至於身價曾高達新台幣二千五百億元的巨人集團創辦人史玉柱,以軟體起家,跨足保健食品及網路遊戲,旗下公司發行的線上遊戲《征途》,早就征服全世界,用戶達數千萬,台灣就有一百五十萬,連本土天王周杰倫都在玩,曾創下單月新台幣八億元的營收記錄,二○○七年巨人網路公司的股票還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讓史玉柱的身價一夕飆漲,差一點就成為中國首富,但事業上的成就,都沒有他與女星章子怡的緋聞轟動,一度讓他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

王中軍 也在其列

另外,中國最大電影娛樂集團「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也隨團來台。華誼兄弟成立近二十年,跨足電影、電視劇、唱片、藝人經紀,拍過的電影有《唐山大地震》《功夫》《西遊降魔篇》《非誠勿擾》等,日前在台上映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更是今年的年度大戲,旗下藝人名號響亮,如大陸第一小生黃曉明、李冰冰、台灣蘇有朋、阿雅、香港馮德倫、陳曉東等。以王中軍在影視界地位,任何想法或決定,都足以牽動整個華語娛樂事業版圖。

十六位富豪中,「泛海集團」總裁盧志強在台灣的知名度可能不及柳傳志、史玉柱和王中軍,但身價卻直逼新台幣二千億元,和史玉柱一樣都是泰山會名列前茅的大富豪,在中國富豪排行榜曾一度站上第十二名,更有中國金融房地產教父之稱,資產比台灣首富郭台銘還要多。

本刊調查,這個由中國超級富豪組成的泰山會,成立於一九九三年,由於成立大會在山東召開,山東最有名景點就是五嶽之首泰山,會員們認為泰山象徵一種高度,所以取名泰山會,代表他們的高度,也被視為少數可影響中國經濟走向的神祕組織,當初成立目地是為讓日理萬機的大老闆們,能相互交流,討論經濟趨勢及政治走向,以增進會員間感情,同時希望進而促成企業間合作。 議程中 不做記錄

泰山會成立之初,會員們就做出一致協議:聚會不錄音、不記錄、不邀請當地領導、不見媒體、暢所欲言,即便會員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富豪,但泰山會究竟如何運作?每年開會討論什麼?在哪裡開會?卻從來沒曝光過。

泰山會此次在現任會長柳傳志帶領下來台聚會,確實想刻意保密,為避人耳目,他們沒在五星級飯店開會,反而選擇位於巷裡、外觀不起眼的花園餐廳開會,更包下整個餐廳舉行晚宴。

據瞭解,泰山會本來打算邀請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及立法院長王金平等台灣政商人士與會,因考量可能讓聚會曝光而作罷。

本刊直擊,十六日下午,泰山會抵達北投清信花園餐廳時,安排行程的大陸旅行社人員看到餐聽門口張貼斗大的歡迎大紅紙,立刻破口大罵:「你們要死啦!這個要撕掉,怎麼可以貼這個東西。」更要求撤下所有監視器,以確保密會畫面不外流。 話題廣 拒碰政治

本刊事後在餐廳垃圾堆裡找到大陸富豪祕密會議資料,發現一張A4一半大小的銅版紙,標題為〈二○一三年泰山會台灣台北年會〉,會議主題:三中全會精神解讀,明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議時間:二○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一四:三○至一七:三○;會議地點:台北「清信花園私人會所」貴賓室,全以簡體字呈現,極為簡單。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當天會議準時在下午二點三十分召開,直到傍晚六點多才結束,富豪們談了許多,從中國的政治情況、世界經濟走向,到台灣國民黨的式微。會中富豪們也話家常、談家庭,但言談間可以清楚感受到他們不碰政治,只想賺錢、保護資產的共識。 訂規則 遲到罰錢

會議從輕鬆話題開始,會長柳傳志率先發言,半開玩笑地說要訂遲到罰則,未來會員遲到一分鐘要罰一千美元,當作泰山會基金。話題一開,會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後決定,遲到五分鐘內罰一千美元,遲到五分鐘以上加倍罰款。

輕鬆話題結束後,正式進入嚴肅主題,富豪們提到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透過打擊貪腐的手段建立威信,從歷史軌跡來看,大約要花三年時間。富豪們認為,雖然政治情勢有變化,但習近平應該還是會支持商業發展,只要企業老闆不干涉政治,還是能繼續賺錢、創造財富。

柳傳志說:「我常講在商言商,不要去談政治,台灣人有句話說『謹守分際』,我覺得說得很好,我們應該好好賺錢、快樂生活,不要干政,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資產保護好。」柳傳志的說法獲得其他富豪認同,但也有富豪認為,可以學習歐美、台灣,透過資助「智庫」的方式,去影響政策,但切忌商人幹政。 未提及 來台投資

除了談政治,富豪們也關心經濟趨勢,專研產業投資的「復星集團」總裁梁信軍,就被柳傳志指定,為會員分析中國及世界產業趨勢。梁信軍認為,中國中產階級佔全國人口二○到二五%,是未來市場主流。

至於產業別部分,梁信軍把投資重點放在能源及科技,全球佈局則以中國和美國為主。富豪們認為,石油開採具極高獲利空間,值得認真投資,另外,現在的產業,尤其是高科技業,已走向專業分工,以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電腦及手機為例,每個零件都是由一個公司代工,「一個個小公司,串起整個產業,對集團來說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

不過,讓人覺得可惜的是,富豪們完全沒提到來台灣投資或看好台灣的哪一項產業,但富豪們對台灣政治發展,似乎掌握得很透徹。

有富豪提到,政治集權其實好處不少,他們認為國民黨退到台灣後,二蔣一開始講「永久執政」,後來變成「長期執政」,最後淪落「政黨輪替」,國民黨力量式微,政治越來越開放,經濟成長卻跟不上;反觀中國大陸,在共產黨長期執政、集權集錢、經濟改革下,成長驚人,未來還有進步空間。

泰山會這次來台行程,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在「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的會議及晚宴。本刊調查,這家餐廳在北投地區歷史悠久,最近才改名「大尾鱸鰻」,外觀雖不起眼,但包廂裝潢卻金碧輝煌,最有名的菜色就是鱸鰻。 吃台菜 一桌三萬

對於包場客戶是什麼團體,餐廳業者三緘其口,只證實是大陸客。業者告訴本刊,對方特別說不要鮑魚、魚翅,反而希望品嚐道地台灣口味菜色,其中鱸鰻就是他們指定的菜單。大陸客人吃完後頻頻稱讚,意猶未盡,對於料理的精緻美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刊事後偽裝成顧客上門消費,指定同樣菜色,一桌新台幣三萬元,平均一人三千元,連水果、甜點在內,共十五道菜,用套餐的方式呈現,其中最特別的是藥膳龜鹿二仙膠燉大尾鱸鰻、溫泉美人腿、XO醬淋溫泉空心菜,口感清爽、不油膩,對記者來說,價格是貴了些,但對富豪而言,簡直是平價餐點。

本刊直擊,泰山會富豪晚間離開餐廳後,驅車前往台北市晶華酒店休息,第二天則到松山菸廠文創園區參觀,信遠集團總裁林榮強興致一來,還在現場打太極拳。

中午,一行人選擇在台北市知名的驥園餐廳吃飯,之後部分成員先行搭機離台,其餘成員則繼續遊台行程。 大尾鱸鰻清信花園餐廳 小檔案

原名清信花園餐廳,開業2、30年,今年才改名大尾鱸鰻,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巷內,地點隱密。特色菜有藥膳龜鹿二仙膠燉大尾鱸鰻、花式刺身(蓮霧海膽、百香果透抽、奇異果旗魚、紫蘇鮪魚)、黑豬松阪肉捲三星大蔥蒜、鵝肝醬配河豚魚肝醬佐酥烤胚芽米飯糰、溫泉美人腿鮮燴碗豆仁、XO醬淋有機溫泉空心菜等。 低調神祕 泰山會

「泰山產業研究院」1993年成立,簡稱泰山會。成立大會在山東,因著名景點為泰山,所以取名「泰山」,也寓意成員都是頂尖企業家,有如五嶽至尊地位。會員單位包括聯想控股、四通集團、萬通集團、泛海集團、遠大集團、復星集團等16家,會長是聯想創辦人柳傳志,理事長是四通集團董事長段永基。

泰山會成員基本上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電子新貴,柳傳志、段永基等人都出身有中國矽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後來也擴大納入地產、能源、影視、生技等領域的大亨。泰山會成立至今20年,可說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自發形成的民營企業家組織,主要是球敘、聚餐的會員聯誼性質,但年度例會也討論政經局勢等嚴肅議題,只是會議不做記錄、不請官員也不見媒體,相當低調神祕。 中國的富豪聯誼會

除了泰山會之外,中國還有不少富豪組織,其中以「華夏同學會」及「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最知名。

華夏同學會是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CEO班的聯誼會,成員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等人,組織運作富有商學院色彩,有人稱之為「商學院中的商學院」。每年聚會2次,由一位同學作東,不能出席的人還會被罰款。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成立於2006年,成員包括經濟學家與企業家50人,知名者如馬雲、柳傳志、蒙牛集團牛根生、復星集團郭廣昌等,連台灣宏達電王雪紅也名列其中。相較於泰山會、華夏同學會以聯誼性質為主,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願景是「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非營利機構之一」,設有網頁並投入國際訪問、遊學、公益等活動,十分活躍。 壹動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436

中國巨富們的“人民幣之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62

進入2015年之後,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與日俱增。由此所引發的擔憂情緒一方面正在促使中國巨富選擇逃離人民幣資產,另一方面又讓中國公司的美元負債成本走高。

2015年至至今為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1%,而2014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則為2.5%。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增強,中國資本外流的情況已然明顯。

中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月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下降1,082億元人民幣,為連續第二個月減少千億元。考慮到當月外貿順差創新高及FDI亦呈高位,顯示私人部門對美元資產的興趣日濃。

《華爾街日報》表示,許多富豪正在將人民幣資產轉換成海外高端地產。從曼哈頓到倫敦再到新西蘭的使命灣都能見到中國人的身影。

高盛也認為,中國居民繼續增持海外資產(包括通過隱藏的資本外流渠道)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外匯外流的情況將持續。

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超級富豪所控制的公司所面臨的美元負債成本增加。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目前中國公司利用人民幣資產作為抵押品的美元負債超過1萬億美元。如此巨大的負債規模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註。更為關鍵的是,一旦外資銀行拒絕認可這類抵押品並要求中國公司償還債務的話,超級富豪將被迫拋售人民幣資產並引發中國外匯儲備的縮水。

新加坡銀行高級貨幣策略師Sim Moh Siong在本月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在周邊國家競相貶值本國貨幣的情況下,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性正在降低。如果人民幣繼續選擇亦步亦趨緊盯美元的話,在強勢美元的大環境下,中國勢必失去更多的競爭力。他預計未來中國央行可能會將日交易波動範圍從目前的2%放大至3-4%,未來6-12個月內,美元對人民幣有望升至6.35。

羊年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1384,較上個發布日(2月17日)6.1330,調貶54個基點,創近一個月新低。

周三在岸人民幣兌美元(CNY)收盤跌0.08%,報6.2598元,為2012年10月16日以來最低收盤位,2月17日收盤報6.2551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19

金融出巨富:谁能打造超级金融平台?

http://www.xcf.cn/tt2/201504/t20150430_745122.htm

  刘益谦变身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是民营资本逆袭金融圈的最新案例。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资占优势的中国金融格局正在重塑。从马云、马化腾设立民营银行,到杨志茂、其实、张长虹家族收购券商,以及卢志强、刘益谦在证券、保险等领域频频落子,率先打造一个超级金融平台的富人,将能笑傲金融江湖。 

  古杨/ 文 

  4月28日晚,长江证券(000783)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资拟将持有的6.97亿股长江证券股份,作价100亿元出让给刘益谦旗下的新理益集团,后者由此将晋级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 

  新理益集团注册资本34亿元,由人称“定增大王”的刘益谦持股97.59%。其旗下除天茂集团(000627),还通过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7.14%的股权,而根据一份待批的定增预案,天茂集团还拟以3.39元/股定增融资98.5亿元,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收购完成后,天茂集团将持有国华人寿51%的股权。 

  早前,天茂集团还曾持有天平车险20%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2013年安盛保险入股天平车险之后,天茂集团持有安盛天平财产保险公司78,284,108股,占9.25%,为第四大股东。 

  继保险之后,又涉足证券业,刘益谦此举被认为剑指混业,意在打造大金融平台。事实上,在当前金融业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无论民营资本介入还是金融混业,都是一大风潮。这在即将于今年5月推出的201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体现得颇为明显。 

  金融富人喜逢大年 

  对金融业富豪来说,眼下正逢大年。保险系富人——富德生命人寿的张峻、陶美萦夫妇,泰康人寿的陈东升、孔东梅夫妇的财富,过去一年的增值率分别为87.5%和100%。旗下一参一控两家券商的锦龙股份(000712)实际控制人杨志茂家族,由于证券市场下半年的火爆,身家水涨船高,增值137.2%,达102亿元。

  而这轮金融创富潮中最受益的是金融信息服务商,他们一方面享受着资本市场活跃带来的业务量增长,另一方面,还通过主动收购券商获得估值的大幅跃升,东方财富的其实家族和大智慧的张长虹家族在2014年的财富增值率都超过200%;截至2015年4月20日,由于二者公司股价继续快速提升,增幅更分别达到430%和360%。 

  随着金融业的放开,也有一众富豪开始涉足利润丰厚的银行业。万向鲁冠球、复星郭广昌、均瑶王均金、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华峰尤小平、正泰南存辉等国内富豪榜的常客们,纷纷通过旗下子公司设立民营银行,从而触及金融业的核心业务。民间资本的进入,或将重塑金融业格局。 

  银行业大佬抢滩 

  中国金融业版图中,一直是国资绝对控股的机构居多,银行领域更是如此。作为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一直鲜少对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竞争导致部分银行破产并进而引发金融和社会动荡。因此,其格局长期以来相对稳定。早期行内的并购频率并不高,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投资,以获得境外市场准入许可与份额;国内同业间并购并不多见,比较为人熟知的主要是首家股份制上市公司深发展(000001)与平安银行合并。 

  但《存款保险条例》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则改变了这一状况。由于这一条例覆盖了99%以上的储户,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令民企大佬得以有机会涉足这一长期为国有资本所垄断的行业。 

  2014年以来,先后有马云、马化腾、郭广昌等今年上榜富豪联合当地企业家,筹建民营银行,准备杀入这个让人垂涎已久的行业。而且,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各具特色(附表),为的就是扬长避短,和现有银行之间展开错位竞争。其中,阿里系和腾讯牵头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利用自身的互联网资源,主打小微贷款,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则立足股东在当地的竞争优势,主打区域市场。 

  尽管民营银行在网点布局、资产规模方面尚不能与传统银行正面交锋,但传统银行并非不可战胜,那些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更有不少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在个人理财领域,银行传统的销售方式手续复杂,又需要本人亲临网点,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多有不便,民营银行则可以发挥互联网金融服务灵活方便的先天优势,攻城略地。 

  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传统银行忽视的零散资金理财需求的开发,再加上打通储蓄账户和理财账户,使其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甚至一度出现存款搬家现象,将银行吓出一身冷汗。 

  首批5家民营银行概况

  证券业并购潮涌 

  新进者“搅局”银行业之际,证券业同样是并购潮涌。不仅有西南证券(600369)收购敦沛金融、国金证券(600109)收购粤海证券等拓展业务触角的跨境收购,还有为满足一参一控要求而进行的行业内并购,特别是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令申万宏源(000166)一跃成为第二大上市券商,截至2015年3月底市值达2600亿元,仅次于龙头中信证券(600030)的3600亿元,力压海通证券(600837)的2400亿元、国信证券(002736)的2000亿元、招商证券(600999)的1900亿元。 

  在这场证券业并购大潮中,部分民营证券大佬同样成为赢家。继2009年收购东莞证券40%股权之后,杨志茂家族旗下的锦龙股份又于2013年购入了主营业务亏损中的中山证券61%股份,并在2014年3月和8月剥离旗下自来水厂和水质检验公司。主营业务聚焦金融,让锦龙股份的估值在金融改革进程中水涨船高。截至2015年3月底,锦龙股份市值达360亿元,杨志茂家族也以102亿元身家,将其在富人榜上的排名从去年的421位大幅提升到第140位。波谲云诡的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大戏,更牵连广泛,令看客瞠目。 

  银行、证券业牌照尽管仍奇货可居,但已经不再高不可攀。就连从前只提供行情、数据和财经新闻的金融信息服务商,也已不再满足于做金融业的配角了。 

  东方财富(300059)2014年12月公告,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东方财富(香港)收购宝华世纪证券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将不高于1300万港元。随后2015年3月,其又发布公告称,与西藏投资签署意向书,拟购买其持有的西藏同信证券30%股份。此前,东方财富已经宣布购买宇通集团持有的西藏同信证券70%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同信已经由单一的经纪业务商发展成为包括经纪、自营、资产管理、承销与保荐业务在内的综合类券商,因此,交易完成以后,东方财富业务将从金融信息、数据服务和互联网基金销售领域扩展到覆盖整个A/H股市场的证券全产业链。 

  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在打造互联网证券产业链的预期下,东方财富的控制人其实家族身家暴涨,今年以117.4亿身家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17名。 

  今年以248亿元身家排名第38名的张长虹家族同样在谋求跨界收购券商,其控制下的大智慧(601519)宣布拟以不超过90亿元的代价,通过非公开发行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湘财证券100%的股份。此举同样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截止到2015年3月底,大智慧的市值已达570亿元,自2015年1月复牌以后的增幅高达4.6倍。 

  如今,刘益谦的收购又增添了新的案例。事实上,其收购长江证券背后还不乏混业经营概念。 

  金融业并购频发,倒逼混业经营 

  近年金融业并购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一项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天然地会同其他金融领域发生交集。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的分业经营制度,客观上讲对金融创新形成了一定阻碍。 

  最早,银行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是混业经营局面,而1929年经济危机使当时全球银行业濒临崩溃。根据事后调查结果,混业是加重危机的重要原因,随即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确定了美国金融分业监管的原则。但是,金融行业的合纵连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产业内并购催生了一批在区域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合并,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银行;日本火灾海上保险和三井、兴亚两家海上火灾保险于2001年合并成为日本最大的财险公司。而跨产业并购,则将混业概念再度推至前台。1998年花旗银行与美国旅行者公司合并后,业务涉及银行、保险及证券,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2001年德国安联集团并购德瑞斯顿银行,成为能为客户提供银行、保险及资产管理等服务的当时全球第四大金融巨头。

  在中国,银行业利润近年持续走低(图1),存款保险制度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而金融业三巨头之一的证券业,历来就有“靠天吃饭”一说,券商利润波动随行就市(图2)。在金融业整体竞争加剧的今天,混业反而有利于平滑利润水平,支撑金融稳定。

  美国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案》从法律上追认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思路。尽管当前中国仍没有从法律上改变分业经营的规定,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天然优势吸引了大量机构开始在不同金融业务领域布局,在金融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具备混业经营特征的集团公司已经出现。 

  2014年7月,光大集团完成收购甘肃信托,并将其更名为光大兴陇信托,从而继中信和平安之后,成为第三家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全牌照的综合集团(图3)。

  此外,安邦集团在先后控股成都农商行、收购世纪证券之后,一转2013年一度减持的态度,在2014年对民生银行大举增持。根据民生银行2014年年报,安邦旗下财险、寿险公司合计持有股权分散的民生银行12.6%股权,已经坐上其第一大单一股东的位置。眼下,安邦只差一张信托牌照,就能成为国内第四家全牌照运营的金融集团。 

  协同作战,是混业经营时代的关键词。以中信集团为例,其旗下中信证券、信诚人寿、信诚基金以及中信旅游、地产等子公司都可以利用中信银行广泛的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推广自身的业务。在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方面,中信银行则可以和其他同侪合作开发专属理财产品,并对产品提供托管服务。 

  在这场混业竞赛中,民营资本自然也没有缺席。卢志强通过泛海控股于2015年3月落子跨境金融,通过旗下企业与时富投资集团签署协议,拟以6.13亿港元收购香港上市的时富金融服务集团(00510.HK)40.71%股份。此外,卖方还承诺将尽合理努力,协助买方以同等价格取得时富金融不少于51%的控股权。 

  资料显示,时富金融是一家老牌的香港券商,成立于1972年,其主营业务为提供证券、期货、期权及互惠基金、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通过对时富金融的控股,加之2014年3月收购民生证券73%股权,泛海控股同时控制了境内外两家券商。不仅如此,本通过参股民生银行已在金融领域有所布局的卢志强,2014年更是动作频频,旗下泛海控股除了对民生证券的投资,还参与民生信托的增发并持有其25%股权,更出资10亿入股中民投。近期,他还拟出资不超过17.85亿元,购买民安财险部分股权,并用募集资金向民生证券增资。这些投资完成之后,泛海控股在金融产业链的布局将更加完善。 

  可以看到,各大金融集团已经开始抛弃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而逐步完善自身在金融产业链的布局,努力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曾预言:“在中国,谁能控制一系列的金融交易平台,类似于淘宝,谁就将成为比马云的阿里巴巴更加具有影响的机构。”未来,这样一个超级金融平台属于谁? 

  混业趋势中,又有细分领域分拆 

  世事往往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像当年美国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强制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然后随着风控水平的提高、业务发展的需要放开混业经营一样,国内的混业经营大潮尽管正当其时,但这并不妨碍部分金融机构将强势业务独立出来,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寻求更大的资产增值,即所谓“拆开来卖更值钱”。 

  细分领域的分拆已经出现,光大银行2015年3月27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披露,其《关于设立理财业务独立法人机构的议案》已经通过。市场人士预计,除了光大银行之外,平安银行的理财、招行的信用卡等优势业务,都存在分拆出来单独运营,甚至单独上市的可能。 

  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尽管2011年成立到现在不到4年,但其投资者群体已有750万之巨,交易规模居中国P2P市场第一。最近完成首轮融资的陆金所估值已达100亿美元,其如果上市,可能会再次改写中国金融业富豪榜排序。中国平安2014年年报显示,其所持陆金所股权已由74.91%降至49.99%,而陆金所的股东中,新疆同君、林芝金生的合伙人基本是平安系的高管。 

  本文刊载于5月出版的新财富杂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82

全球億萬富豪財產縮水3000億美元 中國新增80位巨富

全球超級富豪財富總額去年出現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跌。

由瑞銀(UBS)和普華永道(PwC)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5年全球億萬富豪財富縮水5%,即3000億美元,他們的財富增長速度在20年內首次沒有跟上股市增長。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在中國的驅動下,亞洲每3天就產生一位億萬富豪。

第二個“鍍金時代”

在過去的20年中,在所謂創造財富的第二個“鍍金時代”,億萬富豪們的財富增長了7倍,是全球股市增速的兩倍。19世紀末被稱為第一個“鍍金時代”,工業增長和移民潮是這個時代的特征,工業化讓很多人成為巨富,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等。第二個“鍍金時代”則是建立在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等帶來的金融財富上。

報告顯示,2015年在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14個市場中,財富突破10億美元的億萬富豪人數增至1397人。不過,他們的財富總額卻從5.4萬億美元減少到了5.1萬億美元,人均財富由40億美元降至37億美元。縮水的主要原因包括家族間財富轉移,被下一代稀釋,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美元匯率上升等,此外放緩的經濟增速也令其前景承壓。

“我們認為我們有很大幾率看到一些億萬富豪財富的增長,但不會像曾經那樣前所未有的。”UBS全球超高凈值人士業務負責人斯塔德勒(Josef Stadler)說,從短期來看,金融資產和風險資產偏向於大額資金,但在中長期,低利率可能遏制增長。

報告稱,我們將見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轉移,約460名億萬富豪將在短短20年內將2.1萬億美元轉移給他們的繼承人,這筆財富相當於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中,有85%的億萬富豪都是第一代創富者,那將是這些億萬富豪首次移交財富。

亞洲新增113位

另根據追蹤富人的數據提供商Wealth-X的數據,在財富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群中,億萬富豪僅占0.01%。

根據前述報告,在去年新增的210位億萬富豪之中,美國僅新增5位,亞洲新增113位,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中國富豪,中國香港和印度則新增了22位。亞洲的億萬富豪中五分之四都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富豪,在美國該比例為三分之二。

斯塔德勒稱,即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仍是增長的亮點,中國2015年新誕生了80位新億萬富豪。

中國新晉億萬富豪平均年齡為53歲,近半年數來自科技、消費及零售以及房地產行業。而全球三分之一的億萬富豪已經是70歲以上的高齡,所持財富共占總財富的40%。

盡管去年全球億萬富豪總財富縮水,中國億萬富豪總財富卻增長了5.4%。報告稱,中國持續的改革和經濟發展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了致富的條件。

不過,如此大筆財富很可能是短暫的。在去年UBS/PwC的報告中,美國有41位億萬富豪首次出現財富縮水,36位跌到水平線下,中國富豪的情況則更加不穩定。在去年亞洲新增113位億萬富豪的同時,有80位跌出了水平線,其中50位是中國富豪。

或許亞洲億萬富豪可以從歐洲富豪那里學習到一些經驗。PwC美國全球財富負責人斯佩拉西(Michael Spellacy)說,監管變化帶來的沖擊波繼續觸發全球貨幣波動,對財富保值來說戰略規劃更加重要。令人振奮的是,今年的報告顯示歐洲億萬富豪是最具彈性的。而在歐洲,德國和瑞士是“老富豪”比例最高的國家。

此外,報告稱自1995年來財富跌到10億美元以下的億萬富豪中,90%都是在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富豪時期發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49

史上最壕大佬葬礼!香港2000亿巨富郑裕彤出殡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10/t20161014_777139.htm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10/t20161014_777139.htm 说李嘉诚李兆基大家可能不陌生,但是说郑裕彤可能还有人不是很熟悉,小妹(微信号:entifengvip)先做一个人物科普:

  香港四大家族大家一定都知道,又叫做香港的四大豪门,对香港经济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指的就是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和郑裕彤四家。

  

  四大家族都是做房地产发家的,他们四个人也被叫做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

  据2012年数据,从财力上,李嘉诚家族独占鳌头,坐拥255亿美元,郭得胜家族位居第二,183亿美元,李兆基位居“探花”,180亿美元,郑裕彤家族也有160亿美元的积累。而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郑裕彤以150亿美元的财富,排行第三,也就是说郑裕彤家族目前是香港的第三大豪门家族。

  

  (有人问怎么没有霍家,霍家仅有38亿美元,其在若干年的经营中获得的地位和声望,在财力上远不及香港四大家族的实力。)

  郑裕彤,人称“彤叔”,不仅是四大家族,还是全球华人十大富豪之一。

  退休前,他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以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坐拥2000亿港币资产。

  

  周大福就是他一手创造的,在香港人们更喜欢叫他“珠宝大亨”。

  他的儿子、孙子、侄子、堂兄等数十位郑氏家族成员已先后入驻郑氏企业,不断巩固家族帝国。该家族产业涵盖珠宝业、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等。

  

  2011年,周大福上市后,86岁的郑裕彤才开始隐退。

  2012年,正是退休后因病入院治疗,直到9月29日于香港仙逝。

  

  所以,他的葬礼,就是传说中大佬的葬礼,是会惊动全香港的大事。

  

  根据郑家公布八人扶灵名单,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行政长官梁振英、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长和主席李嘉诚、恒地主席李兆基、万雅珠宝主席冼为坚、廖创兴企业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廖烈智。

  

  

  今天,几乎全城的富豪名流都去拜祭他了。

  

  

  

  香港富豪刘銮雄,与郑裕彤是至交。

  

  65岁的大刘近日病情严重,患肾衰竭、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病症,需住院,每周要洗肾3至4次,自上月起甚至连说话亦出现问题,身体极为虚弱。

  即便这样,大刘也要亲自赶来,在女友甘比的搀扶下现身灵堂,为尊敬的亡友郑裕彤致祭。

  

  2015年,刘銮雄以109亿美元身价排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经济实力不容小视。

  

  转头就遇见了已嫁作人妇的旧爱李嘉欣。

  李嘉欣挽着公公许世勋现身,身后是她的老公许晋亨。

  

  

  

  

  霍启刚、霍启山现身灵堂。

  

  霍启刚的叔叔霍震寰。

  

  香港传奇港姐邝美云现身,她曾与郑裕彤的儿子郑家成恋爱,虽然分手多年,但她和郑裕彤的关系依然很好。

  邝美云1998年转入商界,由于投资成功,如今已经是身家达5亿的富豪。

  

  香港娱乐圈大佬,英皇的老板杨受成和女儿杨诺思。

  

  赌王何鸿燊家的代表,二房的女儿何超蕸与何超凤。

  

  赌王何鸿燊的三太陈婉珍与儿子何猷启。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他现在成为李嘉诚家族产业的掌门人。

  

  香港前财政司司长、跳水奥运冠军伏明霞的老公梁锦松。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知名人士唐英年。

  

  澳门前任特首何厚铧(左)。

  

  香港前任特首曾荫权。

  

  香港船王家的代表,女儿赵式芝,父亲赵世曾是著名的房地产大亨,她因为出柜与父亲决裂,与波尔表太子女杨如芯完婚。

  

  香港“玩具大王”的老板蔡志明,甄子丹的小姨子汪圆圆就是他的儿媳妇。

  

  新鸿基地产前联席主席郭炳江,后为其儿子郭基辉。

  

  谢俊伟、白韵琴。

  

  老牌歌手徐小凤。

  

  狄波拉挽着前夫谢贤也来了。

  

  郑裕彤家族成员:

  郑裕彤长子及新世界发展集团主席郑家纯到达殡仪馆。

  

  郑家纯与他的儿子、郑家第三代郑志刚。

  

  最年少4名年幼家族成员到场时,均由成人手抱掩面,以免曝光。

  

  郑裕彤遗孀周翠英。

  

  如此世纪罕见的阵容和规模,有木有被吓到。

  回顾郑裕彤一生,从13岁进入周大福金店打杂,后又将业务拓展到钻石行业,在黄金、钻石、房地产、资本行业运作得如鱼得水,86岁冲击华人首富。

  

  

  从澳门一家金铺的打工仔,香港四大富豪,郑裕彤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1

  从“上门女婿”到亿万富豪

  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郑裕彤和李嘉诚都是出生贫寒,从打工学徒做起,少年时期表现出做生意的头脑,一样靠老丈人起家,没想到就是这样烂大街的小镇青年故事模板却成就了两位香港富豪的传奇一生。

  

  简单说说郑裕彤八个世纪的创业史~

  (很多资料小妹都是在财经报道里看到。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更正。)

  郑裕彤的老丈人叫周至元,所以明白为啥叫周大福,而不是郑大幅了吧。

  1929年,周至元凭借炒金银货币赚得第一桶金,在广州创立周大福金铺。

  

  13岁左右的郑裕彤去了店里打杂,头脑聪颖、勤恳能干,很快娶了老板的女儿。

  

  

  在丈人的帮助下,21岁的郑裕彤揣着两万元现金以及24两黄金,开了周大福在香港的旗舰店,创业成功。

  

  早年香港金铺的黄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著名的四条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就是郑裕彤首创的。

  50年代,老丈人将产业都交给了郑裕彤打理,周大福才算正式进入了郑裕彤的黄金时代。

  除了做生意的头脑,郑裕彤做生意的风格是雷厉风行,十分大胆,因此也得到“鲨胆彤”的外号。

  

  60年代初,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钻石,他就到南非买下一间有De Beers牌照的公司,此后又购得了多张De Beers牌照。70年代,周大福就已经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了,从此周大福黄金、钻石“通吃”,高峰期更包揽了全港钻石入口量的三成,郑裕彤成了港岛著名的“珠宝大王”。

  

  50年代末香港发生动乱,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郑裕彤就是在这个时候乘机收购。1970年成立了“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向地产进军,成为了与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恒基兆业并列的香港的四大开发商。

  

  1982年,在香港建成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

  

  1984年,郑裕彤投资18亿港元,兴建总面积近41万平方米的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并把英国女王请到奠基仪式现场。郑裕彤和新世界发展集团名声大噪。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就是《新警察故事》中成龙和吴彦祖打斗的的地点。

  

  面对经济形势的发展,郑裕彤家族逐步涉及的产业还有能源、通讯、金融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强大的产业帝国。

  

  2

  不走寻常路的富翁VS门风最正的豪门

  相比于香港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郑裕彤绝对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富豪。

  一生简朴,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时不时去“挤地铁”,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饭。曾经跟别人说笑,“你今天许诺将整个汇丰银行给我,又有什么用呢?得个‘看’罢了。”

  

  几乎没有任何和娱乐圈相关的八卦绯闻,想想那些今天“爷孙恋”,明天正宫小三小三家族撕X战的富豪,郑裕彤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91年的人生,唯一一个妻子就是老板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

  

  (60年代周大福珠宝金行创立万年珠宝公司,由郑裕彤夫妇剪彩。)

  大佬不爱桃色,爱打牌。

  尤其对“锄大D”情有独钟,这是一种源自香港的扑克玩法,打法是各自为战,以大打小,先出完牌为赢,也叫"争上游"或"跑得快"。

  据报道,郑裕彤组织了“大D会”,传说中固定牌友有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华人置业刘銮雄,“重庆李嘉诚”之称的中渝置地张松桥,以及恒大的董事长许家印。

  

  

  原来相片中大佬打牌谈生意都不是骗人的。

  

  最著名的江湖段子,大概就是许家印通过打牌打动郑裕彤,从而拯救恒大的故事了。

  传闻2008年恒大香港上市失败之后,资金缺口高达120至150亿元,许家印寻求各方援手。出手拯救他的正是勇猛好冒险,外号"鲨胆彤"的郑裕彤。

  许家印借助香港英皇集团的老板杨受成的人脉,又认识了郑家纯父子。

  据称,当时许家印为了取得郑裕彤的信任,每周都要和郑吃一次饭,并去郑家打牌。他跟郑裕彤玩锄大D,跟郑家纯玩斗地主,有时牌瘾大甚至会玩至深夜。

  

  锄大D玩了3个月之后,许家印打动了郑裕彤。

  

  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

  2009年10月19日,恒大在香港举行上市投资推介会,外界盛传的大D会成员郑裕彤、刘銮雄、张松桥等都现身站台。

  

  除了没有沾染桃色新闻,郑氏家族的家产继承也是不走寻常路。与各种香港富豪澳门大佬的豪门内斗狗血大戏,郑氏产业的继承简直就是一幕正剧!

  

  郑裕彤有两个儿子,长子郑家纯成为接班人。

  从1971年5月起,就加入周大福集团担任周大福香港董事。

  郑裕彤在隐退之际,将郑氏家族产业交给了长子郑家纯掌管。

  

  而第三代接替家业的也是郑家纯的子女。

  郑家纯的女儿,郑裕彤的孙女郑志雯,哈佛大学应用数学文学学位,主修经济。如今已经是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如今的掌门人,一位年轻的女将。在加入家族企业并负责新世界酒店业务之前,在一家国际投资银行及国际美资私募股权公司负责地产投资业务。是不是画风也和豪门名媛不一样。

  郑家纯的儿子郑志,如今也已经迈到台前。以长子嫡孙的身份,担任周大福集团的执行董事,还将成为新世界第三代接班人。

  

  这个1981年出生的富三代,并没有像其他香港的富三代一样,和娱乐圈的女明星打成一片,而是娶了一个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高材生,用心干事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不过这么大的家族,也不可能完全和娱乐圈没有关系。

  主要由郑裕彤的次子郑家成“承担”了。

  1983年,郑家成与香港传奇港姐邝美云拍拖,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男方因与蓝洁瑛传绯闻,与邝美云分手,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两家关系一直很好,2000年邝美云的珠宝店开张,郑裕彤是她最大的供应商,还亲自帮她站台。彤叔中风入院,报道称邝美云日日为彤叔念经祈祷。

  

  如今邝美云成为坐拥5亿叱咤四方的豪门,也要感谢郑裕彤。

  

  

  他的离开,代表着时代的落幕

  1973年,香港电视剧《狮子山下》热播,剧中香港普通市民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那个年代的香港人为美好生活而努力,成为老一辈香港人的真实写照。

  

  郑裕彤曾经就是香港狮子山精神的代名词:

  不畏艰辛,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加上超越常人的智慧与眼光,在逆境中逆流而上,一手缔造了自己的财富帝国。代表着香港经济最辉煌的年代,和典型的香港企业家的打拼精神。

  

  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中,时代的传奇在慢慢落幕,这样的大佬如今走一个少一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54

特朗普的巨富內閣中,這幾位“過會”不太容易

距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就職不到1個月,他提名的內閣成員中仍有不少遭到民主黨人,甚至一些共和黨人的批評和反對。

例如被貼上種族主義者標簽的司法部部長提名人塞申斯(Jeff Sessions),以及有“普京之友”之稱的國務卿提名人蒂勒森(Rex Tillerson)等人。

特朗普對內閣成員的提名尚需在參議院通關才算正式確認,那麽這些人物的政治征途是否會在參議院止步?又有哪些人即便不存在參議院的障礙,卻又面臨其他的程序性難題?

預計順利獲批

過去美國總統對內閣成員的提名需要獲得五分之三多數的支持才能在參議院通過,因此反對派或許還可能通過冗長辯論等方法阻止提名。而現在,多虧了民主黨人,特朗普內閣應該可以在參議院安全無虞地獲批。因為民主黨人在113屆國會上改變了批準程序,現在內閣提名確認只需要簡單多數就可以在參議院通過。

目前,特朗普提名的內閣成員只需要在參議院獲得51票支持,鑒於從2017年開始共和黨將占據參議院52個席位,因此通常情況下只要共和黨內部達成共識,特朗普內閣在參議院通關應該不成問題。

而民主黨人只可能通過舉行數天的聽證會等方法令批準過程變得比較困難一點。

富豪內閣的麻煩

不過,即便參議院民主黨人不“下絆子”,由於特朗普內閣中存在多位富豪,複雜的財務審查也將嚴重拖白宮運作日程的後腿。

特朗普迄今已任命了5位億萬富翁和6位千萬富翁在其政府任職。為了獲得參議院的最終確認,他們必須披露所有財務信息,並剝離任何可能與新職位存在潛在利益沖突的資產。

雖然這個過程不會影響提名人贏得參議院最終確認的機會,但卻非常耗時,從而影響特朗普政府的實際運作。因為參議院的審核,2009年奧巴馬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後,正處於金融危機中的美國曾面臨財政部一些重要職位空缺數月的局面。

根據一些披露財務數據和《福布斯》雜誌的凈值估算,目前特朗普內閣資產凈值總額近100億美元。

2009年,千萬富豪拉特納(Steven Rattner)為了準備就任財政部的一個職位花費了40萬美元的法律費用。他說,政治官員對那些財務情況複雜的人員有一些經驗,但那不是常態,畢竟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員都不是像特朗普那樣的人。

也有一些候選人因為財務問題而拒絕出任政府職務。2008年,奧巴馬曾找過億萬富豪普里茨克(Penny Pritzker),希望她加入內閣,但最終被拒絕。據熟悉她的人稱,部分原因是財產剝離和披露過程過於複雜。2013年普里茨克同意擔任商務部長,但卻為此準備了長達半年之久。

三位“主審”對象

目前,在特朗普提名的內閣成員中,有三位被認為最可能面臨來自民主黨人的嚴格審查。首當其沖的就是國務卿候選人蒂勒森(Rex Tillerson),作為埃克森美孚CEO的蒂勒森此前曾負責俄羅斯業務多年,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關系密切,2013年普京還為他頒發了克里姆林宮對外國人的最高獎賞“友誼勛章”。

雖然,蒂勒森獲得了多名共和黨建制派元老的支持,但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稱,對他和俄羅斯的關系表示關切,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盧比奧(Marco Rubio)也明確稱,“普京之友”不是他想從美國國務卿身上看到的特質。

美國媒體評論稱,近日特朗普和普京的關系以及俄羅斯對美國大選的幹涉等話題,是華盛頓辯論的焦點,因此蒂勒森註定將在參議院面臨艱難的聽證。

另一位是塞申斯。1986年,他曾被提名為美國阿拉巴馬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的法官,但因為其過往的一些言論導致他罕見地未能獲批。當時他承認,在被問及白人律師替非裔美國人辯護是否是“白人之恥”時,他曾回答:“是啊,也許是。”

塞申斯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他還曾開玩笑稱,覺得3K黨的成員“都ok,除非我發現他們抽大麻”。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參議員後,塞申斯就一直反對讓非法移民成為美國公民。即便是去年在給《華盛頓郵報》撰寫的文章中,他也直言不諱稱應減緩引進新移民。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所有8位民主黨候選人近日聯署一封信,表示希望對塞申斯舉行幾天的聽證會。

“我並不認為所有提名人都會很快通過。他們必須在委員會前展現自己的秉性和能力。”參議院民主黨“二把手”德賓(Dick Durbin)說,“他們的名聲、背景、價值觀,以及他們在大選中所說的。希望能聽到更多。”

盡管民主黨人對塞申斯的提名多有不滿,但由於其本人是參議員,參議院共和黨人中並未有反對的聲音,因此預計對他的提名最終將在參議院通過。

另一位將面臨參議院嚴格審查的可能會是候任財長姆欽(Steve Mnuchin)。特朗普對這位高盛“老人”的任命讓很多支持者失望,盡管目前共和黨內沒有人公開反對該任命,但有美國媒體預計他也將面臨艱難的聽證,因為他曾工作過的銀行OneWest最近被兩個非盈利組織指控對少數族裔采取歧視性做法。

技術問題

此外,特朗普提名的國防部長、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將、綽號“瘋狗”的馬蒂斯(James Mattis)從技術上說可能並不符合做國防部長的要求。因為美國聯邦法律要求國防部長必須至少在7年內都未加入任何現役武裝部隊,而馬蒂斯3年前才從負責中東和非洲軍事行動的美軍中央司令部退休,並不符合這一要求。

要讓馬蒂斯獲得任命,國會必須放棄退役7年的要求,這樣做也是有先例的。1950年,美國國會就曾簽署豁免令,允許退休僅2年的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擔任防長。

不過,一些民主黨人近日已表示他們將反對國會豁免。“雖然我非常尊敬馬蒂斯將軍,但我將反對放棄(相關要求)。”紐約民主黨參議員吉利布蘭德(Kirsten Gillibrand)說,“平民控制我們的軍隊是美國民主的一項基本原則,我不會投票打破該原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