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對付大牛市的方法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4.html
最近中國股市非常牛(指文章發表時,即2007年),牛得讓許多投資人感到困惑和迷惘。也許經歷過好幾次大牛市的巴菲特會給我們一些啟迪。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決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國股票的交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達到了1300萬股,比1967年的最高記錄還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買賣單據忙得喘不過氣來,這在它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如此這般持續了許多天。在1968年12月,道指爬升到990點,1969年又升到1000點以上。


在1969年5月,巴菲特擔心自己陷入對苦難不幸的哀歎,同時也擔心所得的盈利付之東流,他最終拿定了主意,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決定,宣佈解散他的私募基金。當市場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時,他卻宣佈退出:「我無法適應這種市場環境,同時我也不希望試圖去參加一種我不理解的遊戲而使自己像樣的業績遭到損害。」

事實證明巴菲特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平均每一種股票都比1969年初下降50%。

巴菲特第二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選擇是賣出大部分股票。

1972年,美國股市又是一個大牛市,股價大幅上漲。當時幾乎所有投資基金都集中投資到一群市值規模大的、企業聲名顯赫的成長股上,如施樂、柯達、寶麗來、雅芳和德克薩斯儀器等等,它們被稱為「漂亮50股」,平均市盈率上漲到天文數字般的80倍。

由於股價太高,巴菲特無法買到股價合理的股票,非常苦惱。1972年時,伯克希爾公司證券組合資產規模有1億多美元,巴菲特卻大量拋出股票,只保留了16%的資金投資於股票,把84%的資金都投資於債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價大幅下跌,道指也不斷回落,市場搖搖欲墜。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年10月初道指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美國幾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這在華爾街非常少見,沒有人想再繼續持有股票,每個人都在拋售股票。

在市場一片悲觀聲中巴菲特卻高聲歡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巴菲特上一次碰到大牛市是199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1%,而巴菲特卻虧損20%,不但輸給了市場,而且輸得非常慘,相差41%,這是巴菲特40多年間業績最差的一年。

從1995年到1999年美國股市上漲近150%,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網路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漲。而巴菲特卻拒絕投資高科技股票,繼續堅決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等傳統行業公司股票,結果在1999年牛市達到最高峰時大敗給市場。

但巴菲特不為所動:「1999年 我們的股票投資組合幾乎沒有什麼變動。這一年有幾家我們重倉擁有的公司經營業績十分令人失望,儘管如此,我們仍然相信這些公司擁有十分出眾的競爭優勢,而且這種優勢能夠長期持續保持,而這種特質是取得長期良好投資業績的保證。偶爾有些時候我和芒格相信我們可以分辨出一家公司到底有沒有長期持續的競爭優勢。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本無法,起碼是無法百分之百斷定。這正是為什麼我們從來不投資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原因。儘管我們也同意高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與服 務將會改變整個社會這種普遍觀點。但在投資中我們根本無法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沒有能力判斷出,在高科技行業中,到底是哪些公司擁有真正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在1999年度大會上,股東們紛紛指責巴菲特,幾乎所有的報刊傳媒都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過時了,但巴菲特仍然不為所動。

其實巴菲特早在伯克希爾1986年報中就清楚地表達了他對大牛市的看法:「還有什麼比參與一場牛市更令人振奮的,在牛市中公司股東得到的回報變得與公司本身緩慢增長的業績完全脫節。然而,不幸的是,股票價格絕對不可能無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價值。實際上由於股票持有者頻繁地買進賣出以及他們承擔的投資管理成本,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總體的投資回報必定低於他們所擁有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如果美國公司總體上實現約12%的年淨資產收益,那麼投資者最終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數學定律黯淡無光,但卻不能廢除它們。」

結果證明,股神巴菲特是正確的,2000、2001、2003,三年美國股市大跌9.1%、11.9%、22.1%,累計跌幅超過一半,而同期巴菲特業績卻上漲 30%以上,人們不得不佩服巴菲特的長遠眼光,也不得不承認長期而言價值投資策略能夠戰勝市場。因為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續,過高的股價最終必然回歸於價值。要知道如何正確應對大牛市,請牢記巴菲特與眾不同的投資信條:「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此文章首次在 2007-12-6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如果大家主要是留意傳媒的報導,財經評論文章,甚至是到書店逛逛,在牛市時,對於討論股市的讀物都會特別的多。原因十分簡單,股市暢旺,誰都希望集中注意力研究在這段時期如何賺得最多錢,這不是正常的嗎?

這篇文章是止凡在金融海嘯之前所貼的,文章所記錄的是股神一次又一次在大牛市時的類似舉動,即遠離熱騰騰的股市。就算是文章出現之前的最近一次大牛市,是1999年以科技股為題,市場充滿了新經濟的憧憬,當時「這次不一樣」的聲音響遍全城,但股神依然故我,手持一眾當時被人看成是「舊經濟」、「升不起」的股票,在泡沫旁邊靜靜等待股災發生。

出現這篇文章時正值2007年股市大牛市,大家都記得之後金融海嘯的慘況,「慘況」這個詞彙是相對的,相對股神的操作而言,金融海嘯不是一個「慘況」,而是一個機會。因為在2007年股市泡沫時他都沒有亂投資,尤其是金融類股份。到2008年過後,股神在股市上就好像到了大平賣的超級市場,慢慢選購心水貨品。

有時候,多接觸社會上的資訊,大約都能感受整個大市的冷熱度。近幾年香港很有趣,全城熱烈討論樓市,到書店走走就會發現有關香港樓市的書籍多的是,從前這類書籍都不多,但今天就很多而且每本都能大賣,這都是一個另類的「市場寒暑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65

日本擬采購百架新戰機對付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119

日本的F2戰機。(東方IC/圖)

7月中旬,日本防衛省將推出新一代戰鬥機的招標計劃,訂單總值可能高達400億美元,采購約100架戰鬥機。日本防衛省新聞發言人還透露,在7月5日競標意向截止日期過後,將盡快聯系有意向的國內外國防承包商。

這將是日本近年來規模最大的戰鬥機采購案,也是今年全球最大的一筆戰鬥機交易項目。

可能在日本境內生產

“F-3戰鬥機計劃”可能高達400億美元,對各國軍火商頗具吸引力。截至發稿時,美國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已受邀參與招標,日本國內主要軍火供應商三菱重工也表示將參與競標。

除上述公司外,其它參與競標的軍火商可能還包括,由空中客車集團(Airbus Group)、BAE系統公司以及芬梅卡尼卡(Leonardo Finmeccanica SpA)組成的歐洲戰鬥機財團,以及最近推出新型“鷹獅”(Gripen)戰機的瑞典薩伯公司(Saab AB)。

2018年夏季,競標結果有望公布,而這批戰鬥機的部署時間最早為2020年代末期。日本當前擁有300多架戰鬥機以及17架空中預警機。根據日本防衛省的武器裝備更新計劃,新采購的F-3戰鬥機將取代現役的三菱F-2戰鬥機,與已訂購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以及正在改造的波音F-15J戰鬥機共同構成主力機型。

日本可能會采取與F-15J相同的生產方式,從西方供應商直接進口戰鬥機部件在國內生產,以提高技術和生產能力。盡管這會大幅增加項目的成本,但隨著日本對外軍售禁令去年解除,它可以通過出口軍備來減輕F-3戰鬥機的采購負擔。

此外,日本一直希望獲得F-22戰機,它具備遠程飛行能力並具備隱形功能,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停產這款戰機,美國政府也不允許出口。

加強防空力量應對中國?

這一輪軍購案前夕,日本右翼勢力就已多次炒作中國的空中威脅。6月28日,日本共同社援引前航空自衛隊中將織田邦男的話稱,中國軍方戰機曾在東海上空對航空自衛隊的戰機“做出類似攻擊的動作,航空自衛隊戰機飛離”。

織田邦男沒有透露事件的具體日期,可信度備受各界質疑。他還說,由於中國軍機對緊急升空的自衛隊飛機“做出了類似攻擊的動作”,日本自衛隊飛機“一邊使用自我防禦裝置,在避免中國軍機導彈攻擊的同時飛離了戰域”。

所謂“自我防禦裝置”可能是可用於幹擾的熱焰彈。不過,對於織田邦男中國飛機“做出類似攻擊的動作”的表態,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6月30日在記者會上公開予以否認,稱 “不存在做出攻擊動作的事實”。

不過,河野克俊表示,“(中國軍方)在海上和空中都存在擴大活動範圍、日益活躍和升級的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97

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忘掉它,有個新法子對付中國

隨著是否認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MES)的最後時間臨近,歐盟著急了。

長久以來,歐盟對己方勝算有限心知肚明,於是選擇閃躲,並迂回包抄——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份呈交給歐洲議會的內部報告顯示,即便是德國最權威的經濟研究所,也沒有能力證明“中國低成本優勢或傾銷行為”真的確鑿存在。

“需要進一步經濟分析。”位於慕尼黑的IFO經濟研究所在這份報告中寫道。

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上周訪華期間卻公開表示,“鋼鐵產能過剩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之間是有聯系的。當然這兩個問題可以分開,但是目前在歐洲的情緒是,這兩個事件要放在一起來考慮。”

歐盟表示,要調整貿易保護工具,以適應產能過剩的現實。以7月20日歐盟所釋放的信息來看,歐盟此次也正是將對反傾銷措施改革的重點聯系放在了同“政府幹預程度”方面;與以往不同的是,為應對其國際義務,歐盟計劃取消市場經濟和非市場經濟地位之間的界限。

歐盟究竟為何在表示遵守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承諾的同時,又改革貿易保護工具呢?當被問及此舉是否意味著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時,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於爾基·卡泰寧在7月20日的記者會上提醒,“最好把這個概念(市場經濟地位)忘掉。”

“歐盟決意使用全新的方式來應對這一問題。”卡泰寧表示,這一全新方式將確保在未來,當歐盟企業在面對中國產品的傾銷和補貼爭議時,具有與目前等級相同的保護措施。

在《第一次財經日報》采訪中,眾多歐盟法律與經濟界學者紛紛直指,歐盟落後產業沈屙當除。然而,歐盟機構內部多層次的政治訴求,使得原本並不複雜的國際承諾,變得面目全非。

市場經濟國家?最好把它忘掉

歐盟指出,這一全新措施也意味著將消除現存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

正如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中國問題專家顧德明(Francois GODEMENT)所指出的,對於歐盟而言,具有象征性重要性的“市場經濟地位”背後,真正重要的是歐盟的反傾銷措施。

IFO經濟研究所的數據指出了在這一問題上歐洲部分群體為何要“夾帶私貨”:如果中國得到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對華的反傾銷稅有可能降低17%-28%,這將直接影響到歐盟的生產和就業。

伴隨著歐盟祭出新招釋放的信息有限,有三點謎團亟需厘清:第一,即便消除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考慮到在WTO框架下允許“特殊市場情況”等做法,再加上歐盟在歷史上同俄羅斯的交手情況,有可能令其對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程度大打折扣?其二,何為與目前等級相同的保護措施?其三,亦是更重要的,歐盟所勾勒的全面改革和更新貿易保護工具的計劃,能否在2016年12月之前得到歐盟各成員國的支持?

在最後一個問題上,歐盟自2014年以來就陷入了分化與僵局,雖然在今年法德罕見聯手,膽其結果仍不容樂觀。

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布魯塞爾合夥人安東尼尼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位倡導自由貿易國家的代表甚至這樣說,‘如果結果是把整個(歐盟)貿易保護措施搞得一塌糊塗的話,我們寧願看到中國沒拿到市場經濟地位,即便這違反WTO法。”

不像美國公開“翻底牌”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為何“扭扭捏捏”采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模糊立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在7月14日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貨幣貿易理事會正式會議上,當中方提醒各方《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下稱《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a)規定將在2016年12月11日到期後,美中雙方曾展開激烈辯論。

美方在應答中首次陳述了兩條為何拒絕自動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原因。首先,《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a)(ii)並不要求各成員授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中國入世議定書》中寫得十分清楚,市場經濟地位完全基於評估“既成事實”,並要考慮每個成員的國內規則。

具體而言,《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a)(ii)規定,只有一個成員的國內法能夠確認中國是市場經濟,那麽第15條(a)才會全部到期。這不同於《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a) (ii)的到期。因此,該規定到期不能自動要求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

美方還表示,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尚未達到期望,特別是在如鋼鐵、鋁等行業,中國存在產能過剩和供大於求等問題。

中方代表駁斥道,那些在到期日之後仍使用上述替代國做法的國家將違反《WTO反傾銷協議》,且這一問題跟過剩產能問題毫無關系。

然而歐盟無法理直氣壯。歐盟存在著在法律和國際聲譽雙方面的考慮,特別是前者構成了歐盟的軟肋。

歐盟方面有多位學者先後指出,這同第15條中“截至加入之日,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中須包含有關市場經濟的標準”這一重要規定有關。實際上,在簽署該協議時,歐盟並沒有在國內法中對市場經濟標準有定義。但在美國,“非市場經濟國家”一詞最早已經出現在美國《1930年關稅法》對反傾銷的規定中,該法還制定了判定一國是否屬於“市場經濟國家”的6項標準。

顧德明在最近一期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和歐洲利益》報告中直接指出,歐盟需要跳出自己的法律陷阱。

顧德明表示,《中國入世議定書》將中國或任何國家是否應被當作市場經濟對待,留給了WTO國家的國內法裁決。

”然而,在2001年簽署該《議定書》時,那些在國內法中沒有對如何決定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進行立法的國家,在該《議定書》到期後,對於來自中國的法律行動將很脆弱。”他指出。

與此同時,許多國家在反傾銷措施方面不存在立法,僅憑行政機構就可以做出決定。這意味著即便在該議定書到期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方也無法在WTO就該國的立法進行起訴。顧德明指出,譬如美國的行政機構,其政府就有權可對此進行裁決。

顧德明寫道,“如果到12月11日歐盟不采取任何措施更改其立法,中國可以通過WTO上訴機制對歐盟進行起訴。”換而言之,歐盟把自己置於一個“做了也麻煩,不做也麻煩”的境地之中。

安東尼尼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包括歐盟內部法律服務機構也都同意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的這一條應當在2016年12月11日過期。

其次,如果“玩曖昧”使用拖延戰術,這將有損歐盟在遵守國際法方面的聲譽。

顧德明指出,如果歐盟違反了國際法,就不要想讓其他人再尊重國際法,這很重要。“如果歐盟未能遵守,將被指責為是偽君子或者秉持雙重標準。”

揭秘歐盟反傾銷措施改革

顧德明指出,在兩難境地之中,歐盟唯有全面改革歐盟的貿易防禦工具,在不歧視中國的條件之下,保護歐洲廠商,並在同期試圖同中方達成共識,避免中方在WTO起訴歐盟。

此前,法德罕見聯手,在今年5月共同推出一份改善歐盟貿易防禦工具的提議,提出自2014年歐盟貿易防禦工具改革就停滯不前,目前為了應對中方在鋼鐵領域的傾銷行為,有必要盡快對此貿易防禦工具進行改革。

當下,在反傾銷案件中,歐盟有兩個名單,將各國分為市場經濟體和非市場經濟體。然而,並不是所謂處於市場經濟體名單之中就不會被當作非市場經濟體對待,反之亦然。

最著名的反例就是俄羅斯。

在2002年,盡管歐盟承認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地位,但是歐盟修訂了反傾銷法中的“特殊市場狀況”條款,在其中做出“人為低價”規定,即只要在被調查國中發現存在“人為低價”,就在該反傾銷個案中仍使用替代國標準。這一條款以及其他一些限制,實則令“市場經濟地位”為俄羅斯帶來的優勢縮水。

實際上,根據IFO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在反傾銷案件中,當歐盟將一個國家視為市場經濟體時,亦存在兩種形式:市場經濟待遇(market economy treatment),以及調整後的正常價值(Normal Value)待遇,後者產品的價格將由代表性市場的價格構成(意即被當成非市場經濟國家)。

同時,在反傾銷案件中,當歐盟將一個國家視為非市場經濟體時,則存在著三種形式:使用替代國計算方式的非市場經濟體待遇;市場經濟待遇;或者“單獨待遇”(Individual Treatment, “IT”)。

這份報告的主要撰寫者IFO外貿中心副主任亞爾森(Erdal Yalcin)就解釋道,由於歐盟反傾銷措施中存在著上述設定,即便在中國沒有得到市場經濟地位的時候,中國一些企業已經得到了市場經濟待遇,特別是當歐盟將他們當作傾銷企業,而這些企業選擇同歐盟合作的時候。

在IFO經濟研究所的實際計算中,無論是否得到市場經濟地位,在反傾銷案件中,得到了市場經濟待遇的稅率是7%,得到單獨待遇的稅率是30%,得到非市場經濟待遇的稅率是42%。

因此該研究所指出,中國在得到市場經濟地位後,即取消了替代國做法之後,並不一定會像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在反傾銷案件中得到大幅度的稅率減免,這實際上還是同中國的企業屆時將多大競爭力有關。

由於是否得到市場經濟待遇同政府幹預相關,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無論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一個企業是否得到何種待遇,將取決於該企業在多大程度上能證明其出口銷售不受政府控制。

譬如在目前的定義下,如獲得了“單獨待遇”,歐盟就將使用公司實際的出口價格和根據替代國計算的正常價值來計算傾銷幅度。

此次,歐盟正式承諾將在該問題上遵守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下的國際承諾,另一方面歐盟也決定為維持“一個強有力的貿易保護系統”,在不久之後出臺新計劃,采取新的方法計算傾銷傾向和補貼幅度。

具體而言,歐盟宣稱,其未來有權決定,產能過剩或是國家幹預是否造成市場扭曲,造成難以對該產品的國內價格或是生產成本進行比較。

歐盟方面並指出,這一新措施並不針對中國,而是適用於任何WTO成員。

歐盟如引入適用於任意第三國的新計算方式,這意味著上述兩大名單將不再奏效,此次歐盟方面也證實將“消除現有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

歐盟可以如願以償麽?

歐盟將調整貿易保護工具,以適應產能過剩的現實。

不過通過多份報告可以清晰看出,所謂中歐之間的反傾銷爭端並不廣泛,且僅僅集中在幾個特定領域和特定國家之中。

在爭端出現的領域方面,在化學產品和金屬制品領域反傾銷案件十分集中;而反傾銷爭端較為集中的國家方面,又以法國、德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為主。

亞爾森指出,中國對歐洲出口的3500億歐元產品中,只有2%的產品同反傾銷措施相關,歐盟需要向前看。“在過去,鋼鐵和化學產品曾支撐了歐盟經濟,然而在未來,應當是高科技產品。歐盟在這方面比中國更有競爭力。”

如歐盟為保護上述特定領域而修改相關貿易保護措施,一種方式是,可以在特殊領域得到特別待遇的同時,允許其他領域得到市場經濟待遇。

不過,亞爾森擔憂的是,WTO在法律框架內,此前並未有過類似先例。

盡管在修改貿易保護措施本身,歐盟是積極的推動者。但在實際中,由於對於自由貿易的看法不同,各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看法呈現兩極對立趨勢。安東尼尼認為,在歐盟內部,希望歐盟委員會拿出措施的國家,同傳統上更加懷疑貿易保護措施的國家(英國等)之間已陷入僵局。

譬如,歐盟希望在廢除替代國價格做法後,仍能保留高反傾銷稅的可能性。為此在過去的半年中,歐盟一直試圖廢除“從低征稅規則”。

在廢除了這一限制,歐盟可以立即謀求更高的懲罰性關稅。

“如果從低征稅規則被廢除,簡單來講,歐盟可以在一些情況下征收更高關稅。”惠譽信用評級機構的高級主管彼得·阿奇博爾德認為,“在歐洲,反傾銷稅平均水平低於50%,而在美國相同稅種遠遠超過了200%。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美國國內鋼鐵價格的上漲。”

但是在英國,即便是在國內出現鋼鐵產能過剩、工人下崗的情況下,還是堅持反對歐盟廢除上述“從低征稅規則”原則,且英國有權一票否決。

此前英方多名高官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英國在2年內仍是歐盟成員國,仍在包括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問題上有發言權,且英國支持中國得到市場經濟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03

【現場】奧巴馬拉票演講:希拉里非常難對付

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講話中,除了大打感情牌,列舉在位時的政績外,他話鋒一轉,還提到還有許多未完成的計劃,例如,帶薪假期、老有所養、教育等,他說這都需要有人來繼續推動,而共和黨顯然沒有準備好。

“在克利夫蘭,共和黨有著非常悲觀的看法。他們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譴責和憎恨。這不是我所知道的美國。我知道的美國是高尚和大方的。”他說,“在這場總統競選中,只有一個候選人是天生的領導人,她有計劃,打破玻璃天花板。她是美國下一任總統,希拉里·克林頓。”

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觀眾們大喊“希拉里,希拉里!”

奧巴馬回憶8年前和希拉里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時候,他說希拉里非常難對付。”我精疲力竭了。”奧巴馬回憶,每次我以為自己贏了的時候,她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奧巴馬還不忘誇一番希拉里的眼光和判斷力,說她任國務卿期間,她的意見總是被“排在最前面”。

“她從不放棄。這是我所知道,所敬仰的希拉里。我可以自信地說,從來沒有任何男人或女人比希拉里更有資格當美國總統。”奧巴馬接著調侃說,“我希望你不要介意,比爾(克林頓)。”

他接著又把副總統候選人凱恩誇了一番。

當呼籲大家來支持希拉里的時候,奧巴馬提到一系列政見,包括禁槍等。他還不忘說一句,如果你們也認為有那麽多問題要解決的話,“在這次總統競選中,我們需要像桑德斯的支持者那樣發出聲音,有組織地,持之以恒”。

桑德斯則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著,沒有微笑。

奧巴馬還為希拉里抱不平, 說她被指責各種你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事情,但“她理解這是因為她長期在‘顯微鏡’下”。

最後,奧巴馬再次呼籲大家投票希拉里。他說:“就像你們對我做的那樣對希拉里,提攜我那樣提攜希拉里。選希拉里成為下一屆總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26

兩員老將通關參議院,美國對付內憂外患就靠他們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內閣名單上的老兵馬蒂斯(James Mattis)和凱利(John Kelly) 也在參議院順利通關,其國防部部長和國土安全部部長的任命分別得到確認,在副總統彭斯的見證下宣誓就職。

作為特朗普國防和安全團隊的核心閣員,盡管目前尚未正式宣布各自的新政,但根據兩人此前的表態,不少分析認為,這兩位經驗豐富的強硬派老兵將扮演為特朗普“糾偏”的角色,同時也將為特朗普政府的國防和安全政策徹底打上“鷹派”烙印。

特朗普在其聲明中對馬蒂斯和凱利的提名確認結果“感到高興”,稱這“兩位美國英雄”將立即開始重建美國軍隊,保衛國家和邊界的工作。

五角大樓閉門會

當地時間21日中午,穿著灰色西裝和深色外套的馬蒂斯低調出現在五角大樓,第一件事就是召開國防部高層會議,除了馬蒂斯外,參會的還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seph F. Dunford)、國防部副部長沃爾克(Robert O. Work),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塞爾瓦(Paul Selva)。

雖然官方並未發布關於該部門最高級別會議的細節內容,但國防部透露馬蒂斯不會馬上發表關於任何政策變化的聲明。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

作為軍界“老兵”,馬蒂斯對一些關鍵問題的態度更加符合主流觀點,而不像特朗普那麽“隨意”。有政治觀察家稱,這讓參議院頗為放心,也是他能在參議院迅速通關的原因之一。

在提名獲得確認後,馬蒂斯向國防部表示,國防部和美國情報機構人員都是“國家的哨兵和守衛者”。他也安撫了美國的盟友,稱任何國家都需要朋友才會安全,將會和國務院配合加強和盟友的關系。

這些表態和他此前的態度一致,卻和特朗普近日發表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比如,特朗普上周在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還認為北約“過時”,令其歐洲盟友一片嘩然。

另外,長期以來,馬蒂斯在伊朗問題、美俄關系和所有與被美國視為“對手”的國家相關的問題上,都持有鷹派立場。尤其是,他對俄羅斯和俄總統普京的態度同特朗普幾乎截然相反。馬蒂斯曾說過莫斯科的目標是“分化北約”。

在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期間(2010至2013年),馬蒂斯就曾因伊朗問題和奧巴馬政府發生沖突。眾所周知,促成伊核協議一致是奧巴馬政府的要務之一,而馬蒂斯卻認為應該對伊朗推行更強硬的戰略。中央司令部司令是美國在中東、北非和中亞地區軍事行動的最高統帥,在中東事務上,伊朗是馬蒂斯的唯一優先事務,他指責伊朗是“威脅中東穩定和平的唯一最持久的威脅”。

在亞太問題上,馬蒂斯在上周的聽證會上表示,將繼續以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承諾作為國防工作重點,包括加強和美國傳統亞太盟友的合作,以及尋求新的同盟。

無論五角大樓未來政策如何,這位被特朗普稱為“將軍中的將軍”的就任,已經打破了五角大樓由文官掌舵的傳統,加之特朗普篤信以“力量換和平”為核心的里根時期外交戰略,未來美國在國防策略上走強硬路線是大概率事件。

加大邊境管控

馬蒂斯坐鎮五角大樓,國內安全則由曾任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將、美軍南方司令部司令的凱利負責,主要任務就是邊境控制和處理移民問題。

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John Kelly)(左一)

特朗普競選時就承諾將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築墻,擋住非法移民、犯罪和毒品流動,並以經濟手段迫使墨西哥承擔築墻費用。而且特朗普團隊也曾表示這將成為特朗普上任後的要務之一。

作為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本應幫助特朗普落實這些政策。

但是關於築墻,凱利去年曾表示:“我們有權保衛邊界,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我們有權這麽做,每個國家都有權這麽做……無論是墻還是柵欄。”但是在最近的聽證會上,凱利態度稍有松動,輕描淡寫地貶低了所謂“墻”的重要性,稱“物理屏障無法完成這項工作”,保護邊境也需要無人機和感應器等技術。

和馬蒂斯一樣,凱利也是久經沙場、切實經歷過戰爭的老兵,他在海軍陸戰隊幹了46年,兒子還犧牲在阿富汗戰場上。在特朗普競選時,凱利並沒表示支持特朗普,稱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他都願為政府效勞。在特朗普看來,凱利是“開展打擊非法入境者的不二人選”。

原本,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極力想在馬蒂斯和凱利之後緊接著確認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中情局局長一職的任命,但是因遭到民主黨人反對而不得不推遲到當地時間23日,同天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是否能順利成為國務卿也將進行投票。

在2009年奧巴馬開始8年任期之時,宣誓就職的第一天參議院就通過了6名內閣部提名。由此可見,對於特朗普內閣的提名,參議院內離達成共識還有障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77

證監會回應上市公司不分紅:研究制定對付鐵公雞的“硬”措施

3月3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回應媒體對待部分為依規履行分紅義務的上市公司監管時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強監管、研究制定對付鐵公雞的“硬”措施,對有能力但是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進行監管約談,督促相關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切實履行責任,支持上市公司履行現金分紅義務。結合嚴格高送轉規定開展專項檢查,對未依規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將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鄧舸表示,現金分紅是投資者獲得投資回報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長期投資者理念增長資本市場吸引力的重要方式。長期以來證監會將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納入資本市場監管制度的重要基礎,積極支持推動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強化回報意識。

整體來看上市公司分紅意願和分紅穩定性都有提升。鄧舸介紹,2016年2031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共計8301億元,有1128家上市公司已經連續5年現金分紅,有1415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現金分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10

對付港鐵 最毒不是罰款

昨日又聽到港鐵觀塘綫因訊號故障而影響服務,十多小時後才修復,港鐵或會被罰款超過2000萬元。今次是港鐵9日內第5次故障,感覺港鐵事故近日越來越密,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不能接受,大家感覺如何?




今年三月,港鐵宣布業績,截至12月底止全年股東應佔溢利102.54億元。影響十多小時,算是罰得很重,也只不過是2000萬元,即使一個月罰一次這麼嚴重的罰款,也只佔盈利大約2%。

facebook上有朋友寫道:「以後一次事故罰一億,看它還會不會出事!」,罰款是否最有效的方法呢?

政府是港鐵大股東,佔七成份額,政府罰港鐵,只是左袋入右袋,即港鐵被罰2000萬元予政府,政府來年從港鐵盈利份額中就少賺1400萬元,其餘600萬元就由小股東承擔。表面上在罰港鐵,實際上誰在著急呢?若我是港鐵管理層的話,我的著急程度將會很有限。

曾經寫過一篇《背後的動機》,當中談及一些事件的動機與目的,動機可以不同於目的,但別作了錯配。可惜很多時當我們細心分析一些事情,會發現其手段根本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

當天文章討論了教科書定價的錯配,選擇教科書的是學校教師,付款的是家長,書商根本不用以價格去競爭,以為引入競爭可以令教科書價格下調只是徒然。

另外是強積金公司,從前是僱主選的,今天僱員也只能選自己那一份,僱主在選擇時不太理會強積金回報多寡與手續費高低,因這與僱主沒多大關係。這情況,又是受惠者沒有控制權,變成回報與手續費並不能成為一個競爭因素,因此成不了推升質素的誘因。

還有是投資基金,很多基金經理的收入並非與客戶的利益掛鉤,例如按基金規模的百分比收費,這樣的收入制度,自然會令基金落力於宣傳吸客令基金膨脹,多於好好專注投資回報,這是人之常情。

動機與目的錯配,就不能出現資本主義的美妙,即市場可以自我修復,汰弱留強,自然地產生我們想要的結果。

今天我們對港鐵事故極之不滿,於是對其罰款,效力有限。某程度上,對於管理層來說,這些只是「阿公錢」,而且金額根本不能影響業績,一點也不到肉。

如果要有效迫使港鐵管理層正視問題,有人話要提高罰款,例如朋友提出的「一次事故罰一億」。我認為反而要有措施令管理層上心,這更有效。

例如管理層的表現除了與業績掛鉤之外,還要與事故次數與影響時間掛鉤,輕則減人工花紅,重則結束合約執包袱走人,把這類條款直接寫進表現合約之中,誰還會不上心?相反,如果事故問題得以改善,年終花紅將有獎賞,這是公平合約精神。

再發展下去,如果事故問題持續不能改善,需要有機制令港鐵未來發展受到影響,包括影響未來新鐵路發展的條款利潤,對其未來價值有所衝擊。

另一方面,市民的怨氣如何得以抒發。試想想,我被港鐵事故影響,又熱又焗數小時,港鐵被罰款的錢跑到政府處,與我何干?如果每名受影響的乘客可按當日嚴重程度取得賠償,市民怨氣自然能消一點。

例如,證明我入了閘,人到該站,你影響我每半小時需要賠100元,影響五小時賠我1000元,類似航空公司delay賠償,我會感到好過些吧。

事故五小時,若影響1萬人,港鐵賠償總額達1000萬元,如影響10萬人,總額會達1億元,港鐵有足夠誘因去盡快搶修與減低事故影響的人數與時間。

話說回頭,港鐵的服務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不過香港人很喜歡一個口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做得更好,所用的手段,別使動機與目的錯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08

黑客竊取 FBI英警對話 商討對付「無名氏」

1 : GS(14)@2012-02-05 14:09: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42827
「無名氏」又公開一封 FBI在上月 13日發出的機密電郵,邀請英、法、德及荷蘭等歐洲多國警方參加電話會議,電郵中列明用來進行會議的電話號碼及分配給各國的特定密碼,以確保不會被黑客入侵。不過「無名氏」上載的會議錄音中,由始至終都只有美英探員的對話,擺明要剃兩國警方眼眉。「無名氏」其後在 Twitter耀武揚威,嘲笑 FBI「一定很奇怪我們是如何截取到他們的內部通訊」。
FBI確認錄音內容屬實,但否認局方的電腦系統被入侵,也沒機密資料外洩。 FBI官員相信,一名外國警員收到電郵後,將電郵轉發至私人戶口,卻被「無名氏」入侵,從而得知會議詳情和密碼。
此外,「無名氏」亦承認攻擊美國波士頓、紐約及鹽湖城警方和希臘司法部的網站,又入侵搗亂美國一間律師行網站,報復該律師行為一名涉嫌屠殺 24名伊拉克平民的海軍陸戰隊員辯護。
英國《每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72

點樣對付眼挑針兩支棉花棒就搞掂

1 : GS(14)@2015-01-23 08:40:50





不少人也有長「眼挑針」的經驗,確實令人不舒服,最近有英國傳媒報道一段YouTube片段,教人怎樣擠走眼簾內的眼挑針!該片段教人先用一支棉花棒翻起眼皮,再以另一支棉花棒輕輕推向眼挑針位置,令膿瘡被擠壓出來,最後以棉花棒抹去被擠出來的膿瘡,並消毒患處以預防細菌擴散。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發言人補充表示,棉花棒最好先浸暖水,會更容易擠出膿瘡,加快康復,但不建議大家自行清走膿瘡,怕令細菌擴散。眼挑針即是眼瘡,因為眼瞼毛囊出口被油脂、分泌物或塵垢堵塞,加上受到細菌感染生膿瘡,一般數日後便康復。除非長眼瘡位置非常疼痛,或者久未康復,便要求醫。如果眼瘡太大,便可能要做手術。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3/19013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13

【文化籽】從《紙牌屋》 學習對付賤人

1 : GS(14)@2016-03-14 01:44:48

【文化籽:西遊記】《紙牌屋》(House of Cards)新一季剛出街。今季,講選戰。為爭取連任,美國總統出賣老婆,背叛同僚,卑鄙到無朋友。誇張到邀請埋奸夫食早餐,仲可以保持微笑。在賤格的層面,大概只有香港特首可比擬。


我愛Netflix。Netflix登陸香港,即惠顧。頂,原來冇招牌作《紙牌屋》。第四季在now TV上架,香港版Netflix才肯施捨頭三季。第三季,去年被嘲笑成套師奶劇,配角的戲份比主角還多。今季撥亂反正,大賤佬Frank Underwood同老婆Claire Underwood全力救命,整整十三集得一條主線:美國總統競選。撞正希拉莉即將惡鬥特朗普,推出的timing比杜汶澤齣《選老頂》或《選老坐》更好。第三季大結局最後一幕,第一夫人因為頂唔順老公當自己臭四,離家出走。失去一個民望高企的靚靚花瓶,一度搞到總統陣腳大亂。好一個美國總統,趁全國直播,三扒兩撥令到老婆焗住愛回家。這一點,香港特首不用參詳。他的老婆一來沒民望,二不靚,如果肯離家出走,特首和特首個女相信會興奮得開香檳切燒豬燒炮仗。香港市民也是。香港特首最需要學習的,現時,是如何消除對手。第四季內,跟總統合作多時的夥伴,三番四次被欺瞞被搵笨,忍無可忍,反枱,高調參選。轉個頭,即被嚇走,黑材料都未使出。好勁咩?濕濕碎啦,在背叛同僚方面,看看夢熊大師的遭遇,香港特首絕對夠資格開班授徒,你不用替他擔心。值得注意的,最震撼我的,還是美國總統如何擊退正義使者Heather Dunbar。
Heather Dunbar這角色,上季已經登場。律師出身,守法、公正、誠實,出戰總統競選,最大原因是想掃個賤人出白宮。以為今季必定正邪不兩立大戰連場?慘!基於戲份需要回歸男女主角,Heather Dunbar的重要性大減,出唔夠幾場戲,已被鏟除。點死法?死在守法、公正、誠實。盡量不劇透:其中有場戲,一班幕僚勸Heather Dunbar講大話,唔好承認見過一個不該見過的人,顧全大局。Heather Dunbar起初抗拒,又有點心動。到聽證會,被質問,Heather Dunbar猶豫幾秒,遲遲未能作答。好想話未見過,又講唔出口。最後,還是忍不住說出致命的真相。不習慣說謊的人,要說謊,始終不自然。不用讀心神探也清楚。然後,我想起香港特首向着全世界講大話時的嘴臉,仿似呼吸空氣、用雙腳行路、食完飯搵牙籤撩牙,自然而流暢。《紙牌屋》這短短幾分鐘,看得想哭。這是《紙牌屋》最好看的地方。不像教育電視,教育得太多,會引致抑鬱。你以為它誇大了政客的黑暗,看看周圍,它原來反映現實。現實中,要對付一個好人,像Heather Dunbar,永遠比對付一個賤人,像Frank Underwood,容易。還要容易得多。前三季,Frank Underwood與他所代表的政權已經非常無恥。今季,無恥程度似刀削面可以不斷進化。你講法律,他將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消滅(不是說七警);你講程序,他強迫負責安排器官移植的官員扭曲原判(不是說港視);你講倫理道德,他利用外母死訊刺激得票(不是說齊昕)。你點夠佢玩?離譜到有個刺客拎埋手槍近距離暗殺,都有個忠心耿耿的死士衝出來擋子彈。面對一條打不死的無敵大賤人,一般平民百姓,是否無計可施?至少可以鬥長命。男主角兼監製Kevin Spacey話要拍足十二季,我就放長雙眼等到第十二季,睇吓到時你仲死唔死。最緊要還有東西期待。期待遇到一個美女做性伴侶,期待看見利物浦或阿仙奴捧英超,期待《紙牌屋》最後一集。到最後,你可能娶了個姿色平平的太太,你可能見證曼城之後車路士又曼城,你可能轉了煲《太陽的後裔》。不打緊,賺了過程。活着才見證到過程。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專頁:方俊傑



編輯:陳國棟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3/19525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