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台铭三问巴菲特祸起“富比”积怨?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5/20090505024128840.html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深圳

        “世界上没有什么股神,我请小股东们相信,没有什么巴菲特加持这回事,不要听到巴菲特这个名字,就吓呆了。”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日前隔空三问巴菲特何以入股比亚迪,成了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不是郭台铭第一次炮轰比亚迪了,事实上,郭台铭旗下的富士康与比亚迪堪称一对老冤家,除了牵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外,在许多领域,也都是竞争对手。

        对于郭台铭的炮轰,《每日经济新闻》致电比亚迪新闻发言人王建钧,他表示不便回答相关问题,一切以公告为准。

巴菲特青睐比亚迪

        对于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一事,郭台铭似乎显得比其他人更难以理解。

        此 前几天,巴菲特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对于投资比亚迪一事表示,“我对手机或者电池一窍不通,也不懂得汽车原理。”不过他补充称,“查理·芒 格  (被视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和索科尔都是聪明的家伙,他们理解这些。而且1995年以来比亚迪取得的成就确实了不起。”

        查理·芒格则表示,“(入股)比亚迪并不是初创阶段的风险投资,比亚迪是全世界最大的充电池公司之一。”

        据 外媒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初试图收购比亚迪25%的股份,不过王传福拒绝了这一收购。王传福想要的是和巴菲特合作,让比亚迪这个品牌得到加强并打 开美国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目前在美国的业务并不大。大约20个员工在伊利诺伊州靠近摩托罗拉公司的ElkGrove村负责销售和营销工作,另外有 20人在旧金山工作。

富士康、比亚迪积怨已久

        “比亚迪窃取了上万份鸿海机密文件,由于不需要研发,它在市场上的杀价令鸿海遭受了数百亿元的损失。”据报道,这已经是郭台铭连续两年在股东大会上炮轰对手比亚迪了。

        公开资料显示,鸿海2008年营业收入约为1.47万亿台币,较上年增长19.1%。不过,受到全球金融风暴影响,鸿海2008年第四季净利润仅为93.5亿台币,明显低于市场预估,与2007年同期相比衰退约65%。

        据悉,比亚迪生产大约80%的摩托罗拉RAZR手机、iPod和iPhone手机以及一些较便宜的电脑电池。过去5年,比亚迪的年增长率约45%,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40亿美元。

        近 年来,比亚迪开始逐渐蚕食富士康作为手机代工龙头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多个领域和富士康成为竞争对手。目前,比亚迪的业务已覆盖了手机电池、液晶屏、键盘等 除手机芯片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零部件,并以手机电池为起点,开始了整个手机产业链的整合。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了比亚迪的最大亮点。

        目前,比亚迪基本上实现了向多元化业务的战略转型,从电池一种产品成功地扩展到了手机和汽车。两家企业在多项业务上已经对上了阵。

        2006 年6月,富士康旗下的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告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称比亚迪挖走原告公司数 名手机外观设计高级员工,窃取原告公司文件。以被告侵犯商业机密为由,向比亚迪索赔500万元。2008年12月2日,比亚迪公告宣布摆脱相关调查,并指 富士康涉嫌贿赂。该案缠讼三年至今没有定论,被称为“中国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第一案”。

        昨日,记者多次致电深圳富士康媒体办公室及办公室主任刘坤,电话均无人接听。

郭台铭三问巴菲特:

第一问:为何投资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

第二问:敢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

第三问:用何种专业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33

長春石化三位大股東同列《富比世》富豪榜 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一甲子不敗傳奇

2011-3-21  TWM




剛出爐的《富比世》二○一一年全球富豪排行榜,長春石化三位大股東林書鴻、鄭信義以及廖龍星各以十六億美元的資產,名列全球千大富豪之列。這個成立已逾一 甲子的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在三個家族共治下,到底有什麼﹁長春」的祕訣?

二○一一年的《富比世》(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有三個讓人感到陌生的台灣人名字同時上榜,他們同樣以十六億美元資產的身價名列全球第七八二名富 豪,更包辦台灣富豪第十三至十五名。他們是長春石化集團的董事長林書鴻、總經理鄭信義以及財務副總廖龍星。

三位創辦人一同打下江山

長春石化集團是一家年營收達一千四百億元,規模僅次於台塑的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集團旗下數十家公司皆沒有上市,林、鄭、廖三個家族持有長春石化近百分百 股權,長春的股票不僅鮮少在市場流通,連員工都買不到公司的股票。

六十二年前,同樣就讀台北工職(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的林書鴻、鄭信義以及廖銘昆(廖龍星的父親),共同出資五百元創辦長春人造樹脂廠,開發生產 電木粉。如今,長春石化集團產品種類已達數百種之多,從郵票背後的膠水、建築用的防水膠,到半導體及面板用的特用化學品,都有長春集團的影子。

一甲子以來,長春石化集團一直維持家族企業的傳統,三位創辦人家族不僅其第二代與第三代已經進入企業體任職準備接班,長春也歡迎員工介紹子女或家人進入公 司任職。在長春石化集團裡,一家子甚至三代都在同一家公司的例子屢見不鮮。

這家以高毛利產品見長的超低調集團,為「家族企業」這個字眼創造了新的定義:把員工當作家人不只是口號,還落實成為公司的政策。創辦人林書鴻以及鄭信義雖 然以節儉出名,但對待員工卻如家人般大方。集團不但提供每位員工免費的健康檢查,還有一項獨特的員工福利政策:員工如有需要,可以無息向公司預支八十天的 薪水,而集團平均年薪更年年高達十八個月(全薪)以上。

一位年資近三十年的長春資深員工指出,除了二○○一年網通泡沫及○八年的金融海嘯,年終獎金「只」發四個月外,其他每年皆維持在六個月以上,而且「一定會 比台塑集團多出一點點!」台塑集團是台灣石化業將成本合理化控管發揮到極致的典範,而長春集團則是憑藉研發實力、深耕利基市場有成的代表;相較於台塑集團 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友弟恭、一人決策一人執行的合作模式,長春集團三位創辦人則謹守「會議內炮火四射,走出門就是共同決策」的同窗默契,打出今日一片 江山。

三位創辦人到目前為止,仍維持清楚的分工(廖銘昆的職位由兒子廖龍星接棒)。擔任長春石化董事長的林書鴻,主掌工安與人事大權,即使已經八十三歲,仍經常 自己開著車,到全台各地的工廠巡邏,進行突襲工安檢查,把每個需要改進的細節親自向廠長叮嚀。

兩位大家長堅守儉樸作風

雖然已經是台灣排名第十三名的富豪,林書鴻節儉個性依舊。十多年前他開的是豐田汽車,隨著中油開始以無鉛汽油取代高級汽油後,台北市提供高級汽油的加油站 越來越少,到最後整個台北市竟只剩下一個鄰近濱江市場的加油站有提供,當時不少人勸進林書鴻趁機換車,但他仍堅持「車子好好的,為什麼要換車?」予以拒 絕。

最後,連僅存的這座加油站也因故歇業後,林書鴻還一度萌生「摻配高級汽油」的想法,而看不下去的親友則以「浪費時間、沒地方存放,以及安全顧慮」等三大理 由極力勸說,才打消他自製汽油的念頭,同意換成一輛富豪汽車。

身價與林書鴻差不多的鄭信義,則是擔任長春石化集團總經理一職,執掌業務大權,員工給他取了個綽號叫「超級業務員」。八十三歲的他,身體硬朗,迄今仍帶頭 跑業務,集團內許多大訂單與購併案都是鄭信義談下來的。

鄭信義的父親在日據時代當過「保正」(類似村里長),台灣光復後,還擔任過台北市中山區的里長,家裡經營鐵工廠,叫作吉源鐵工廠。長春剛草創成立時,所需 要的機械設備或需要自日本進口設備,鄭信義家裡的鐵工廠出了不少力。雖然身為鐵工廠的小開,家道也頗為殷實,但他節儉的個性與林書鴻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家住陽明山的鄭信義最早開一輛小的豐田汽車,一開二十多年,到後來爬坡已經非常吃力,親友才基於安全理由勸服鄭信義換一輛車。原本鄭信義要換與林書鴻同款 的富豪汽車,但員工建議依照鄭總的體型和天天往返陽明山的需求,應該換一輛大的凌志(Lexus)才符合需求,鄭信義卻不願「自己的車比林董好」而婉拒。 最後員工提出「若有貴賓來,可向鄭總借車接送貴賓」的公務需求為由,才說服了他。

鄭信義數十年來堅持自己開車上下班,若遇到需要外出會議,還會主動向同事說:「待會看哪些同事要一起去,大家就坐我的車比較省。」一直到去年,鄭信義才因 安全理由聘雇司機。

三人共治,王永慶歎不簡單已經過世多年的長春石化集團第三位創辦人——廖銘昆,身世則更為傳奇。廖銘昆是三個人中家世最富裕的一個。廖銘昆的父親廖乞丐與 他的叔叔廖溪地合股在原台北縣三重成立九洲製菓社,是當時頗具規模的餅乾與牛奶糖製造工廠。出生商人之家的廖銘昆卻因小時候一場大病導致腿疾跛腳,不過, 他極為好學,年輕時就向日本老師學習化工相關知識,日後更研發出台灣第一片防水膠,在長春石化集團的研發上扮演要角。

廖家處世雖極為低調,但對社會公益卻不遺餘力,由廖家獨資成立的世安文教基金會,多年以來推動台灣美學教育,資助美學學術研究與提供獎學金。廖銘昆過世 後,由兒子廖龍星接班,林書鴻與鄭信義沒有因為故友過世而越權,仍把集團財務大權委由廖龍星負責。持續維持林、鄭、廖三大家族共治長春石化集團的局面。

已故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說過:「長春那三個人合夥這麼久,從沒吵過架或鬧過分家,實在不簡單!」不過,據了解,王永慶口中的「那三個人」事實上不但會 吵架,三個人關起門,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一名熟識長春集團三位創辦人的石化業者表示,長春競爭優勢就是研發,因為三位創辦人都擁有專業技術能力,「在研發過程中,需要各種不同意見,他們三個關起 門來可以說是天天吵,這樣才能激盪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大家討論後若有一方特別堅持,通常另一方就會尊重,走出這個門,這個決定就是大家的共同決策。」走過 一甲子歲月,創辦長春的「鐵三角」雖然少了一角,但是經營者無私的胸襟,卻讓三大家族共治的精神與體制持續下去。亞洲的家族企業文化雖為人所詬病,但長春 石化所樹立起來的家族企業新典範,卻值得企業界省思。

長春石化三大股東包辦台灣富豪13至15名——林書鴻、鄭信義、廖龍星同列《富比世》全球富豪榜第782名

長春石化集團

董事長

林書鴻 長春石化集團

總經理

鄭信義 長春石化集團

財務副總

廖龍星

出生 1928年 1928年 1952年

學歷 台北工職

化工科 台北工職

機械科 中興大學

經濟學系

財富 16億美元 16億美元 16億美元長春集團三隻大金雞 單位:億元長春石油化學 長春人造樹脂 大連化工資本額 50.9 34.05 14.2 年營收 275 323 230 年淨利 32.6 22.4 9.25 每股稅後純益(EPS‧元) 6.41 6.59 6.54 股東權益 322 250 159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2009年長春財報註:長春石化集團旗下有三十幾家企業,僅三家股票上市,集團年度總營收估計達1400億元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4

龍巖董事長拚出二五五億身價傳奇 李世聰靠冷門殯葬業 登富比世富豪榜

2013-06-17 TWM
 
 

 

他是全球第一位靠殯葬業登上《富比世》台灣富豪榜的企業家,也經營出台灣第一家殯葬業者股票上櫃的公司。從一位門外漢變成產業龍頭,龍巖董事長李世聰的成功故事充滿傳奇。

撰文‧梁任瑋

向來是旺旺蔡衍明、鴻海郭台銘、頂新魏家、宏達電王雪紅、國泰與富邦蔡家等人天下的《富比世》雜誌台灣富豪排行榜,今年多了一位新面孔——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以二五五億元新台幣身價登上第四十一名,讓外界對這位「台灣新富豪」眼睛為之一亮。

殯葬業起家的李世聰擠入台灣新富豪之列,確實成功扭轉外界對於殯葬業的刻板印象,李世聰的企業經營理念,也讓他在台灣資本市場史留下一頁。

事實上,李世聰的雄厚財力,從近幾年的財務投資可以看出,除了十年內大手筆與壽險公司競逐台北市商辦與土地,他也是一位藝術收藏家,這幾年陸續買下陳澄波、王懷慶、趙無極、吳冠中畫作。

扭轉刻板形象

提高待遇 請名師設計墓園不過,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新聞,是去年在中信集團少東辜仲諒力邀下一起入股壹傳媒等消息,最後雖未能成功,卻足以讓外界見識李世聰的口袋「確實很深」。

李世聰之所以能屢屢打破外界對殯葬業的印象,關鍵在於「敢」與「創新」。

「敢」與「創新」往往是一線之隔,當外界對殯葬業避之惟恐不及時,李世聰首開先例高薪聘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墓園。

當然,大師出手確實不同凡響,不但完全扭轉外界對「墓園」的距離感,讓墓園不再成為令人望之卻步的地方,更全面提升外人眼中「不怎麼高尚」的殯葬業水準。

再者,這幾年外界總以薪水高低作為評斷職業有無前途的標準,李世聰除了將殯葬業內容全面制度化,更拉高禮儀師與業務員的薪資水準。

每到年終時,龍巖集團的「尾牙秀」往往成為媒體新聞焦點所在,無形中讓台灣民眾對殯葬業的薪資水準改觀;對比台灣近十年來各行各業薪資水準幾乎全面下降,李世聰的「逆向操作」策略,從結果論來看非常成功。

事實上,李世聰十五年前就知道殯葬業要在台灣取得發聲管道,進入資本市場是最佳途徑,「一個企業可以公開發行股票,除了代表該公司可藉由公開合法方式募集資金運用外,更意味著這個企業組織的營運績效與財務實力,已穩定到值得社會大眾的信任,可以被選作投資對象,同時,也象徵該企業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正面貢獻的意義。」李世聰不只一次在高階主管會議表示。

然而,龍巖上市櫃過程其實並不順利,因為放眼台灣,從來沒有一家殯葬業者能達到這項目標,李世聰的「上櫃路」走得坎坷,最後是在二○○五年借殼大漢建設完成上櫃;一○年大漢建設合併龍巖人本,直接改名為龍巖公司,跨足陰宅、陽宅市場,資本額高達六十億元,將龍巖推入台灣資本市場。

力拚上市櫃

進軍海外 衝外資持股比率一位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公開透明的籌資管道,本來就有利於上市櫃公司擴大經營規模,由於殯葬業享有高毛利率優勢,龍巖又是龍頭企業,國內外法人自然願意給予較高本益比,使得龍巖成為傳產業股價百元俱樂部的一員。

值得注意的是,龍巖成功借殼上櫃的時間點,剛好是台灣內需市場起飛、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高度關注的時候,因此,股價挾業績題材大漲的龍巖,外資持股一路攀升至目前的一七%水準,成為櫃買市場少數受到外資法人高度關注的標的。

更甚者,為了全力拉抬龍巖的國際能見度,為未來龍巖擴大海外市場規模預做準備,李世聰更下令盡全力拉高龍巖的外資持股比率。

為了展現決心,龍巖去年不但全球跑透透參加海外法說會,只要有外資想見李世聰就優先安排,近期更從摩根大通證券挖來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吳永新擔任投資長,專職負責投資人關係,目的就是做好與法人、尤其是國際機構投資人的溝通橋樑,目前已有美銀美林、港商德意志、港商匯豐證券將龍巖納入追蹤名單。

其實,外表風光的李世聰,當時跨入殯葬業並不在他的人生規畫當中。

李世聰的父親李清池,一九七三年和日本富士工業合資成立台灣日富電子,生產電容器端子,主要外銷歐美、日本、東南亞。

在公司規模日益擴大的情況下,李清池又於七六年成立李記電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光是電子端子的全球市占率就高達三分之一,盛極一時。

八九年,李清池成立李記電機馬來西亞廠,之後又轉投資明記橡膠馬來西亞廠,使得整體經營愈趨多元化;九一年,再由製造業跨入建築業,成立李記建設開發;九二年,設立龍巖建設,並在桃園一帶推案。

出身電子業

榮景不再 轉型創龍巖王朝今年五十四歲的李世聰,小時候家境算是不錯,一直被父親培養接班,甚至被送往日本學日文,回台後從基層業務員開始做起。

但從一九九○年開始,隨著電子端子產業榮景不再,李世聰認真思考轉型的必要,當時龍巖恰巧買下位於原台北縣三芝鄉的七十甲墓地,遂因緣際會一腳踏入殯葬業,沒想到卻開啟他「龍巖王朝」的新頁。

也因為從小家境富裕,李世聰對殯葬業的觀察,有別於當時其他葬儀社一味追逐微利的模式,他發現,高階市場幾乎無人經營;加上他留學日本期間,對日本人經營墓園的策略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決心要讓龍巖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世聰曾經說過,「殯葬業進入門檻很高,尤其現在要在台灣取得未開發土地,到開發成殯葬產品是非常困難的,早在二十年前就進入市場的龍巖具有領先地位。」但由於納骨塔關係著人身後的喪葬,本就該予人誠懇、信賴的行業形象,例如由李世聰所導入的「生前契約」這項產品,就是以壽險概念為設計基礎,說服消費者可用年繳方式購入,進而引起業者跟進。

只是,生前契約產品雖熱門,當時也出現不肖業者亂象叢生,「非法吸金」的消息時有所聞,此時,李世聰再出奇招,要求旗下業務員開發票,就是為了讓過程透明化,以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漸漸降低不信任感。

認識李世聰的人都認同,他今天的成功,除了擁有做生意的頭腦外,「毅力」與「執行力」是最大關鍵。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他可以傾盡一己之力,投入所有資源,如龍巖目前一心想切入中國殯葬市場,為了集中資金,李世聰今年開始也陸續處分原本看好的長期照護產業轉投資,以及土地資產,將資金轉入中國溫州。

至於龍巖能否將台灣的成功模式複製到大陸,進而開創新的「龍巖王朝」,將是投資人最重要的觀察指標。

李世聰

出生:1959年

現職:龍巖人本董事長

經歷:日商日華電子經理李氏企業董事長

學歷:大專

龍巖

成立時間:1992年

董事長:李世聰

資本額:60億元

2012年營收:48.37億元主要業務:生前契約、禮儀服務、塔位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59

富比世擠下郭台銘 頂新魏家造台灣第一園林

2013-06-20 TNM
 
 

 

在中國以康師傅泡麵起家的頂新魏家四兄弟,日前以近2千億元身價,打敗台灣首富鴻海郭台銘,成為台灣前三大富豪。

魏家光宗耀祖,大舉返鄉修建古厝,是台灣唯一高調從大陸回台翻新老家宗祠的富豪家族,但去年底完工揭牌的頂新魏家古厝「成美堂」,迄今尚未開放。

本刊調查,原來,魏家最寶貝的1棵1,700萬元五葉松,因樹體太大,無法送入園區,另有1棵紫檀要價1,000萬元。魏家瘋狂蒐羅老樹,以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為本,企圖打造台灣第一名園。占地30甲的園區還有博物館、飯店,甚至計畫拉鐵路直達,預算無上限。魏家的大手筆,引發震撼。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剛在美國富比世(Forbes)台灣富豪榜上,以近二千億元(六十七億美元)身價擠下鴻海總裁郭台銘的頂新集團魏家四兄弟,正徹底實踐這句二千年前項羽稱霸關中後的名言。

砸五億元 翻修成美堂

頂新魏家原是在彰化賣食用油的小商家,二十多年前以康師傅方便麵(泡麵)在大陸崛起,現已成為年營收三千億元的第一大食品飲料台商。「康師傅的泡麵在中國一年至少可以賣出一百億包,足足可以繞地球三十七圈。」業內人士說。

事業有成後,魏家班師回台,一出手便買下「台北一○一」近四成股權,成了台北最大地標的新主人,同時也是台北豪宅帝寶最大戶,共買了十四戶,近三年還砸二百億元獵地,躋身新地王。最近又將旗下速食品牌「德克士」從大陸搬回台灣,上月在台北一○一地下美食街開張,殺入台灣速食市場。

身為魏家遷台第五代傳人的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州與三個弟弟,更要衣錦還鄉,光是翻修古厝「成美堂」,就砸了五億元。去年底古厝完工揭牌,然迄今仍未對外開放,引發不少揣測。 遲不開放 為等五葉松

本刊調查,古厝雖已落成,但園藝植栽還沒有完全搞定,特別是魏家二董魏應交最滿意的一棵五葉松,迄今尚未送入園區。

「這棵五葉松價值一千七百萬元,差不多是一台賓利汽車的價格,在台北可以買一間房子囉!」松樹自古是百木之長,五葉松是台灣特有種,樹形優美,富有靈氣。知情人士說,但這株名樹樹體龐大,令園方很頭痛,不知如何運送入園。

「園區曾考慮委託陸軍用雙螺旋槳直升機CH47吊掛進來,聽說每小時費用五十萬元,他們還在規劃當中。」彰化地方園藝業者說。目前,這棵五葉松放在彰化田尾,正在進行二次斷根(斷老根,才能長出新根),靜待安排直升機吊掛。

永靖原就是「苗木之鄉」,是台灣最大水果種苗供應中心,現在當地新出爐的台灣第三大富豪家族,要將古厝打造為台灣名樹大觀園,更是備受矚目。

狂買名樹 親赴兼六園

珍貴稀有的林木本來就是有錢人增富的另一種收藏,但開工廠出身的魏家並無此雅好,一開始也未朝這方面動腦筋。

永靖鄉長李詩炎告訴本刊,設計師曾跟魏應交說:「你現在也許是全台最有錢的人,但未來不一定還是,不如趁此時機把全台最好的樹收進來,讓成美堂園區成為台灣的兼六園(日本三大名園之首),以後就算有人比你有錢也沒用,因為全台最好的樹木都被你收光了,他們有錢也買不到。」為此,魏應交特別飛去日本參觀兼六園。

「本來說,一棵樹超過一百萬元以上不買,他(魏應交)聽了之後,變成沒有一百萬元以上的樹不買。已經入園的,最厲害的一棵是五百年的紫檀,位於人工湖旁。」鄉長補充說道。

魏應交是四兄弟中最懂園藝的,頂新老員工說,頂新發展初期,魏應交曾負責肥料業務,常往東勢、卓蘭山上跑,看多了稀奇古怪的樹木、山石。

下決心收樹後,魏應交親自跑遍全台挑選。魏家不買則已,一買就橫掃市場,目前已砸下二億元,未來沒有上限,驚動台灣園藝界。

【魏家瘋狂買樹 1棵千萬元 五葉松 紫檀 入園】

國寶油杉 園內竟成排

記者實地查訪,以魏成美堂為中心,占地約一甲的園區裡,處處是百萬、千萬元起跳的名貴老樹。「共有一一九棵單價超過百萬元的樹。」園區員工說。

外圍側面石子路旁一整排站立直挺挺的台灣油杉,「全台只有三百多棵,台北市也只有總統府旁有幾株,是國寶級的。」園區人員興奮地說。

正面入口處一棵彎彎曲曲蒼勁有力的黑松,表現迎賓的前奏;再進去些,內側矗立二棵直徑達五十公分、四層樓高的茄苳樹,是高大雄偉的迎賓主曲。

成美堂北面,外有四棵桂樹,表示四季如桂(貴);南面外門左側,為一棵日本羅漢松與針柏。成美堂正前方,遠一點的草皮上有樹齡一百年的象牙木,圍牆兩邊有幾棵百年樹齡的日本黑松,樹齡最高的盆栽則是象牙木,已有二百五十年。

「樹是越彎越有型,而且越老才越有辦法長得高大,魏成美堂內滿是造型獨特的老樹。」曾進入園區內的地方人士說。

收地五年 翻修創先例

名園的要素除了美木,還有奇石和水泉。成美堂後方就有一顆天然成型的大石頭,內含水脈,魏家把石頭放在成美堂旁鎮煞,並設計隨時有水流入石頭,象徵金脈與人脈源源不斷。

林圃尚且如此費心,做為園區主體的古厝,其造型工藝的精雕細琢,更不在話下。

打拚事業如同生產方便麵般快速、大量、有效率的魏家,唯有修祖厝是慢工出細活。早在十年前,魏應州就著手準備整理古厝。由於魏應州的祖父有八個兒子,古厝及附近土地由各房後代繼承,產權已趨零散,魏家兄弟一塊一塊買,花了五年才將古厝一甲基地收完。

接著,從台灣、日本找來木作、彩繪、泥作、雕刻、園藝等大師,分頭進行修復。為了保存原貌,魏家先花了一千五百萬元,在一旁搭起試做區,以古厝正身和護龍最容易漏水的銜接處,搭建施做,以減少翻修的錯誤,創下台灣古蹟修復的先例。

「他們有聽專家的話,先將檜木晾乾二年,備好料才做。」負責木作的匠師陳天平曾說。

傳統台灣大宅院壁上皆有彩繪,多畫忠孝節義故事,魏家也仿此,但畫的是魏家先祖在永靖開中藥房的故事,連自家五兄弟妹幼年時騎三輪車送貨的童年往事,也一併畫在牆上。

籌謀鐵路 引客入永靖

魏家之所以「厚工」,不只為了整修門面,還有更大的企圖心─向聯合國申請亞太資產保存獎。此外,為了讓成美堂名揚四海,魏家更加碼買地,將祖厝林園外擴為頂新文化園區,要打造兩岸觀光重鎮。

本刊實地走訪,地方耆老和鄉長都聲稱,魏家近年買地幾乎是只要有人出價就收,即使超過市場行情數倍也不手軟,手上已超過三十甲。除了魏成美堂及即將完工的的宗祠鉅鹿堂,未來還要蓋泡麵博物館及觀光飯店,目前預計砸六十億元,但只要有需要就追加。

目前的永靖幾乎沒有觀光資源,陸客不可能去自由行,但魏家偏要把不可能變可能。地方盛傳,「魏家還要將鐵路拉到園區裡,好將陸客引入永靖。」當地居民說。

想要觀光造鎮的魏家,在永靖三大望族中原是最小的一支。魏家先祖是唐山過台灣的客家人代表之一,第一代魏儉正一八二六年由福建永定縣來台,先在台南定居,後遷居永靖。第二代祖魏尚瑩一八八一年獲清朝授國子監生一職,同時行醫經商致富,日治時期還任永靖庄長。

藥油起家 恩人一路挺

頂新魏家四兄弟是魏尚瑩的第八房後代,父親魏德和從小在藥鋪打工,後來成立「成美藥材行」。看著人們買了中藥材要回家切片,於是開發切藥材的機器,增加藥材銷量。中年之後,魏德和轉開鼎新製油工廠。

「一開始,鼎新只是個在永靖街上的小小工廠,廠房早已拆掉蓋房子了。」和魏家兄弟為校友的鄉長李詩炎說。

本刊到現存的廠區,看著門口對聯「頂福人群調成經世物,新春時際肇慶振家風」,一位已在頂新服務三十年老員工出現,談起魏家四兄弟的成功之道,直說:「四兄弟頭殼好,運氣好,有把握住天安門事件後機會,以及有貴人相助。」

這位貴人就是永靖獅子會創辦人張伯光。「做生意的人都會遇到周轉不靈的時候,張伯光一路相挺,借過魏家不少錢。」

附近幾位老居民聊起來說,康師傅剛去大陸時,把舊機器搬過去生產,但油也賣不太起來,經營辛苦,需要從台灣籌錢。張伯光幫魏家找了不少股東,自己也成了頂新的董事,但二、三年後生意還是沒多大起色,買新機器需要增資,不但沒有股東要出資,還吵著要退股。

張伯光因為替魏家招募不少股東,只好硬著頭皮借錢來還給股東。「二年後,頂新開始做泡麵,在大陸一炮而紅,第一次發股利股息,張伯光就在永靖街蓋起永靖第一豪宅,還在台中開了好幾家汽車旅館。」

泡麵攻陸 發達買味全

頂新從賣油轉到賣泡麵,有段趣聞。原先,頂新在大陸的清香油、蛋捲賣不出去,倉庫堆滿庫存。有天,魏應行搭火車,因肚子餓就泡了一碗泡麵吃,竟引起整車乘客圍觀,直問「哪裡買得到?」

「一碗泡麵就能驚動整列火車的人,來中國賣泡麵鐵定大賣。」回家後就把倉庫的油拿來炸泡麵。因為切入市場的時間早,又搭上中國改革開放的順風車,寫下康師傅傳奇的第一頁。

在中國發達後,魏家十多年前回台,收購味全股權,蛇吞象的作風,一舉打響在台名號。

但沒想到,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隨即而來,味全股價從七十二元跌到十二元,買貴了的魏家護盤不成,反而面臨斷頭,加上康師傅擴廠,周轉不靈,資金缺口達一億美元。

情急下,魏應州上門求助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愿。高清愿要買下康師傅,魏應州覺得對不起股東和員工,只願賣三分之一,雙方談判破裂。後來,魏家透過人脈找上英業達副董溫世仁,讓頂新暫時度過燃眉之急。

當時,二董魏應交一度緊張到睡不著覺,求助於算命師,得到的答案是:「天無絕人之路,轉機就要來了。」 決策獨裁 營運高效率

果真,遠在日本的三洋食品老社長,看到報紙上康師傅賣股消息,竟然飛到中國找上門,查了三天帳。魏家原以為無望,結果三洋不但願意用現金,還以溢價收購康師傅的三成股權,並要求四兄弟繼續經營。此後,頂新集團手中隨時都要握著十億美元(三百億元), 以備不時之需。

「還好是在四十五歲時跌那一跤,要不然連爬起的機會都沒有!」回顧那段歷史,魏應州仍餘悸猶存。

魏應州是創業第一代,康師傅創業以來幾乎所有決策都是他在下,「就像軍政時期,比較獨裁。」也因此讓康師傅做的決策都比同業快,營運也更有效率。

只有國中畢業的魏應州對此從不介意,「我只是個鄉下小孩,無讀蝦米冊(沒念什麼書)。」自嘲是「企業界田僑仔」。曾有媒體說他霸氣,他反駁「不是霸氣,是霸道。」

堅不分家 帝寶十四戶

在事業上,魏家四兄弟一直各司其職,堅持不分家。魏應州專管康師傅,魏應交主管土地開發與投資,三董魏應充管理台灣味全和大陸的冷藏事業,四董魏應行則負責兩岸餐飲事業。

於私,弟弟們也都聽長兄發號司令。魏家四兄弟共生九子、六女,財產很早就交付信託,就連裝潢費用、坪數分配都有規定。魏家的觀念很傳統,事業只傳男,不傳女。「男丁結婚之後也要住在一起。我們魏家有個規矩,男丁可以獲得房子,女孩子因為要嫁人,所以會準備豐富的嫁妝。」魏應州曾說。

為此,四兄弟斥資三十億元,買下十四戶帝寶豪宅,讓四兄弟家族全都搬入。「大家住一起,比較有照應。」魏應州說。

頂新在食品、飲料、房地產都已攻頂,下個目標鎖定台灣通路,打算二十五日味全董監改選時,將第二大超商全家董事長潘進丁請入董事會,強化盟友關係。以兩岸食品業第一大為志的魏應州,在耳順之年登上事業與人生尖峰,並為家族風華留下見證後,繼續朝下一個山頭攻去。

魏家房地產布局 愈趨積極

★彰化「頂新文化園區」 →約30甲,耗資60億元。

★北市「宏盛帝寶」 →投入約30億元,購入14戶自住。

★台北101大樓股權 →投入逾70億元,持股37%,有意掛牌上市。

★味全三重廠 →以101億元標下1.58萬坪土地,已通過地目變更為住商混合用地,價值飆上200億元。

★北市長春路「誠美素直」 →與誠美建設合推,總銷18億元,已完售。

★北市中華票券敦南大樓 →以46.29億元購得,將建為豪宅。

★北市臨沂街「頂禾園」 →頂新首次推案共19戶,傳保留9戶。

★北市敦化南路「敦南苑」 →以2.8億元購得1戶。

★北市仁愛路「仁愛築綠」 →以1.97億元購得1戶。

★北市敦南市民土地 →以11.35億元購地,日後將推案。 魏應州 小檔案

★現職:康師傅控股董事長

★年齡:60歲

★學歷:北斗初中、日本早稻田大學榮譽博士

★經歷:1992年創立康師傅方便麵,帶領大弟魏應交、二弟魏應充、三弟魏應行展業;1988年進軍大陸;1996年推動康師傅控股在香港上市;2002年起任康師傅控股董事長

★家庭:妻子張綠雲,育有3子

《富比世》台灣10大富豪排行榜

1.中國旺旺控股總裁 蔡衍明 3,083億元

2.富邦集團 蔡萬才家族 2,356億元

3.頂新集團 魏家兄弟 1,949億元

4.鴻海集團董事長 郭台銘 1,396億元

5.正新集團 羅結家族 1,338億元

6.聯邦集團創辦人 林榮三 1,221億元

7.廣達集團董事長 林百里 1,047億元

8.宏泰集團董事長 林堉璘 989億元

9.潤泰集團總裁 尹衍樑 960億元

10.日月光集團 張虔生、張洪本兄弟 945億元 頂新文化園區

★地理位置:彰化縣永靖鄉中山路二段60號(永靖國小正對面)

★面積:占地約30甲

★規劃:北區為魏成美堂、和德園、如雪園、八堡二圳、落羽松步道、泡麵博物館、飯店;南區為鉅鹿堂。

★工程進度:魏成美堂園區、落羽松步道、鉅鹿堂今年內完工,博物館和飯店預計2017年完工。

★開放時間:魏成美堂園區預計今年11月開放,要收門票。

魏成美堂 以水旺財旺丁

百年前,魏家蓋成美堂,請來羅漢咖(渡海來台的單身漢)詹姓讀書人看風水,選定地方盛傳為蝙蝠穴的現址,並指點將圳水從左前入、右後出,形成龍虎水,如今魏家重修古厝,風水依然。

18日,地理師楊登嵙走訪後說:「這塊基地口小身大,跟畚箕一樣,是納財福地。」尤其蜿蜒入古厝的圳水,「先天水管丁、後天水管財,這水從西南邊來,是後天水,也就是財水,水走到大門前,可說喝龍水,然後環抱大門,像護城河般藏風聚氣。」

成美堂為二進式三合院,魏應州所屬八房住在右外護龍,離財水最近,「難怪八房會最旺。」

放置祖先塔位的鉅鹿堂,同樣前庭有水流過。「這水是先天水,主旺丁。」陽宅先旺財再旺丁,陰宅先旺丁再旺財。已經很旺了,魏家還新做大水池及牌坊,並植樹層層圍住鉅鹿堂,「有如眾星拱月般,高低、先後有序,可綿延運勢。」 日本兼六園 迴遊式庭園代表

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的兼六園,1676年由金澤藩主前田家建造,費時180年才完工。此園占地約11甲,內植5千多株花木,遊客在大池塘、假山、亭台、茶館的庭園中穿梭,春季賞櫻、梅,夏季有杜鵑與燕子花,秋季則賞楓。

北宋詩人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曾提,園圃之美很少能六者兼顧,「務宏大者,少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多水泉者,難眺望。」前田家以六者兼顧,而取名「兼六園」,現與偕樂園、後樂園並稱日本三大名園。

永靖三大旺族

頂新魏家出身的彰化永靖,偏居彰化東南,先住民原是平埔族,三百多年漢族遷入,為爭地盤,泉州、漳州人水火不容,客家及福佬人不時械鬥,因此取名永靖,期勉閩粵和平相處永久平靖。

永靖早年有三大家族,因此也有三大古厝,分別是陳家「餘三館」、邱家「忠實第」,以及魏家「成美堂」。

論起來,魏家原本排老三,最早崛起的則是邱家。

邱家進士 勸降賜五品

邱家先祖邱華循因父親早逝、生活貧困,便與母親及弟弟從廣東饒平渡海來台,投奔住在彰化的舅舅,後來定居田尾,邱華循的三個兒子又遷至永靖。

邱家雖世代務農,但對教育十分重視,搬至永靖後的邱家三兄弟,各有一子取得科舉考試的資格,其中邱萃英更高中進士。

一八六二年,彰化爆發抗清民變「戴潮春事件」,邱萃英因勸降戴潮春有功,被清廷封賜五品官,准立旗竿台與下馬碑。

在封建時代,會讀書考功名當大官的人,才有能力享厚祿起大厝。得了官銜的邱萃英,隔年便開始修建宗祠、擴建宅第與學堂,因此邱家的忠實第最早在永靖的平疇田野中拔起。

邱家後代、員林靜修國小主任邱美都表示,邱家古厝屬於客家潮山派建築,為「土角厝」(泥巴稻禾草桿所製土磚堆成牆),臺灣民主國抗日運動人物丘逢甲就是在宅第旁的「老師府」,受教於邱萃英。

丘逢甲後來在邱萃英的保薦下考上秀才,後又中舉人,將匾額與旗竿都立於邱氏宗祠。

九二一地震後,位於現今永靖多福路的老師府屋頂已塌陷,一旁的忠實第仍完好,但缺乏維修管理。記者十五日實地走訪,一入大門,就見昔日第一宅邸荒涼寂寥、雜草叢生,令人不勝唏噓。

墾首陳家 款待日親王

邱家後人為保存祖厝,爭取將宅第列為三級古蹟,終在二年前如願,現由文建會規劃中。

在邱萃英之後,永靖的鋒頭人物為陳有光。陳家也是來自廣東饒平,十二代祖陳德耀領著佃戶落腳永靖,開墾拓荒,因擔任「墾首」而致富。

十五代祖陳義方、也就是陳有光之父因率領義勇軍協助清軍平定戴潮春變亂有功,受封五品官銜。一八七三年,陳有光因捐納受頒貢元,於一八八四年興建餘三館,取「多福、多壽、多子孫」餘蔭後代之意。

餘三館用料講究,氣勢開闊,對外還有防禦力,柱梁交接處有鰲魚雀替,雕工細緻,隱顯貴氣,彩繪更是精采,採用礦質顏料,百年依然鮮豔,不但一躍而為永靖第一豪宅,甚至被列為台灣十大古宅之一,陳家也繁衍發達,成永靖第一大姓。

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於餘三館療傷靜養,因而於餘三館前建造紀念碑。光復之後,陳家將紀念碑拆毀,闢水田耕種。

餘三館早在一九八五年就被列為三級古蹟,「前幾年政府出錢整修,木造建築保存完整。」邱美都說。

後起魏家 從商耀門楣

三大家族中,就以魏家最弱。魏家的成美堂,用普通話來說,是藥房兼住宅,規模不及「第」,氣派更比不上「館」,尤其魏家蓋祖厝時,打地基的土方,還是邱家提供的。

不過,三家世代交好,也相互通婚。日治時期,魏家來台二代先祖魏尚瑩曾與餘三館的陳家一起開辦永靖公學校,教育後代,也就是現在的永靖國小。

過去,邱家與陳家是永靖雙霸,地方政治也由二派互爭。現在風水輪流轉,士農工商倒過來,官宦式微,商人當道;魏應州四兄弟在大陸打拚致富,祖厝也跟著鍍金。自古,家族盛衰可以園林興廢為指標,由此觀之,無疑地,魏家正如日中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8

富比世點名!他將掀第三次工業革命

2014-12-22 TCW

 

今年四月,英特爾執行長柯再奇(Brian Krzanich)造訪位於深圳南山區,一個不起眼的小工廠——矽遞科技(Seeed Studio)。大部分時候,柯再奇靜靜聽著眼前這位個子不高的年輕男子侃侃而談,介紹中國創客、並參觀生產線與創客空間,看到精彩的木工作品,柯再奇停下腳步,發問:「這是用什麼加工手法做出來的?」

和柯再奇熱烈討論木工技術的年輕男子,就是矽遞科技創辦人──潘昊。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潘昊時不時從背包裡掏出一項項很酷的玩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塊通訊模組,這是潘昊與聯發科副總等級主管花費半年打造出的產品,聯發科與矽遞的公司標誌在包裝盒上齊頭平等的排排站著。

今年營收約新台幣五億元的矽遞科技,為何能吸引英特爾執行長登門拜訪、讓聯發科搶著跟他合作,甚至,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介紹客戶?

富智康前行政總裁程天縱這麼形容他:「潘昊是中國創客界的第一把交椅。」

想像一個畫面。站在螞蟻大聯盟的最前線,搖著旗幟、拿著大聲公對著大象發言,潘昊就是這個角色。

他,離開舒適圈要嘗試不一樣,告別英特爾

「我一碰到柯再奇就告訴他,你是我老闆的老闆的老闆。」三十一歲的潘昊,創業之前,他做最久的一份工作,就是英特爾的基層工程師。

跟大部分的創客一樣,潘昊也是個對萬物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嘗點「不一樣」的麻煩製造者。進入安逸的大公司保護傘下,反而讓潘昊感到相當惶恐,「在大公司工作,就像被圈養一樣。最令人害怕的是,我一眼可以看出未來二十年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人。」不想被圈養,他決定辭職。

潘昊經歷過一場找尋自己的旅程。他曾經花費三個月在中國大江南北單車旅行;也在北京替蒙古的貿易公司當過一人員工。二○○八年,潘昊在北京的藝術展看到了一個非常酷的互動裝置藝術,並且非常訝異於,這些裝置藝術用了哪些材料、製作細節,全都開誠布公放在網路論壇上。

「對我而言,創客就是將與眾不同的想法變成實物的人!」這是潘昊第一次跟創客社群互動,從小就經常把家裡的大小東西都拆解開來的他,創客基因完全被激發,那時起,他決定成為一位創業的創客。

不僅愛手作,潘昊也有市場眼光。

創客散布世界各地,打造產品高度客制化、生產量又小,在零件採購與製造上都碰到很大的困難。他簡單收了行囊就搬到「製造之都」深圳。二○○九年,矽遞科技正式成立,他根據社群上的分享經驗,把創客常用到的電子零件直接做成模組,在網路上販售。

與一般零件供應商不一樣,矽遞的產品還包括電路設計圖、軟體、材料清單,等於像是把食譜、烹飪材料全都打包在一起,消費者收到可以直接按圖索驥下廚做出好菜。而且,潘昊還不時自己動手做應用商品、丟到網路上跟大家分享,讓有興趣的創客一起腦力激盪、改良創新。

他,撼動主流商品一手抓資源,一手抓歐美客

接著,矽遞也成立生產線,專門接小量生產的創客訂單,就算訂單量只有一個,矽遞也願意承接。如果你想自己操作生產線,矽遞也非常歡迎、甚至派出專人教學。

「我就像開一個小餐館,如果一天只有一個客人點炒飯,那就不划算,但如果有一百個客人點炒飯,那這生意就不會賠錢了。」潘昊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意經。

事實上,矽遞的商業模式就像《連線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出的「長尾效應」,銷量小且種類繁雜的產品、服務,因為總量巨大,累積能量甚至能撼動主流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矽遞有九成以上的客戶來自海外市場。潘昊本人就會衝鋒陷陣,活躍於世界各地的創客交流聚會。他貼心的想到,還製作了英文版的「創客地圖」,讓來深圳尋找製造資源的創客們,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目標,不至於迷失在十幾棟建築物圍成龐大的電子零件商圈。

「在許多歐美創客心中,如果到深圳但沒有拜訪矽遞,等於是白來了。」仕橙3G技術教室總監陳俊宏多年來橫跨開放軟硬體社群,他說,對歐美創客來說,潘昊這個名字就是一塊招牌,有著象徵性意義。

左手抓著深圳製造資源、右手拉攏歐美創客,潘昊在創客界打響了名號。二○一三年,他登上《富比世》雜誌中文版封面,被評選為三十歲以下亞洲傑出創業家之一。《富比世》認為,潘昊以造物者的精神,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催化者。

創客紅了、潘昊紅了。業界也開始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矽遞。潘昊坦言,現在競爭變得激烈,產品推出隔天,對手就殺價搶市,不過,他顯得老神在在。「他可以賣得比我更便宜,但是他搶不走我的社群能量。」

經營社群,可不是上臉書成立一個粉絲頁、請幾個小編發文就好。潘昊做了很多專業經理人絕對不會做的傻事。

比如,潘昊覺得只開製造工廠「太寂寞了」,於是又設了「柴火創客空間」,在這裡走路恐怕要很小心,因為隨時會有飛行器、電動車等各種奇形怪狀的產品正在進行測試。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也讓大本營有了溫度,今年,潘昊還引進有創客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創客節(Maker Faire)」,即便活動當日下著大雨,仍然有兩萬名創客共襄盛舉。不過,潘昊也坦言,柴火空間根本不賺錢。

他,把客戶當朋友墊錢幫生產、訂單轉給鴻海

除此之外,幫客戶墊錢也在所不惜。他舉起手中一個四軸飛行器──這個會飛的小機器人是由瑞典創客團隊Bitcraze開發,矽遞竟然幫忙墊錢,才讓第一款飛行器順利量產。「不收利息,這在一般的商業模式看起來很荒謬吧?」潘昊靦腆的笑笑。但他沒有說的是,雖然沒收利息、但卻得到了信賴,Bitcraze把生產與推廣銷售工作通通交給矽遞,推出一年半就賣出七千多台,他手上拿著的是最新款產品,依然由矽遞生產代理。

「我們有個前提,就是一定要做到真正把客戶當朋友。」在矽遞擔任社群經理的韓梓煜說,開放、包容,是公司文化最基本的前提。

韓梓煜說,如果客戶成長到單筆訂單超過一萬件,矽遞就會轉介訂單給更大型的代工廠。比如今年就有一個法國創客團隊要製造玩具機器人,在募資網站意外暴紅,訂單量遠超預期、超過一萬件。原本已拿下訂單的矽遞早就投注資源在這個案子上了,但潘昊卻居中磋商、把訂單轉給鴻海接手生產,這個法國團隊也成為鴻海旗下硬體創業孵化中心Innoconn的第一個客戶。說白了,郭董想搶創客商機,還得靠潘昊幫他介紹呢!

潘昊賺到了錢,但他的本質還是創客。與矽遞即將展開合作,陳俊宏表示,潘昊把商業模式直接畫在公司牆上,還把生產線操作流程等公司內部用的課程,公開在網路上與人分享。這些舉動,讓他覺得:「他是真正的創客。」

他,要和台灣合作積極拉攏台文創、設計人才

「如果沒有我,自然會有其他人來替補矽遞的工作。」訪問進行到一半,潘昊突然提議把位置挪到窗邊,曬著冬日暖陽,臉上浮現了大男孩般的笑容。他認為,創客是大勢所趨,自己只是比較早看到機會。

接下來,潘昊想要跟台灣產生更多交流。「深圳有太多工程師了,但我們缺乏創意。」他打了一個比喻,創客就像好萊塢拍片,由許多不同專長的團隊組合在一起。深圳供應鏈完整、製造能力強,而台灣的文創、設計人才則是他想要拉攏的對象。人才廣度夠、激起的火花才能驚豔世人。目前,潘昊與陳俊宏已有初步共識,明年二月起,台灣創客不必出國就能學到矽遞的經營之道,重現原汁原味的創客精神。

「我想……,繼續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潘昊,這個三十一歲的小夥子證明了,只要匯集力量、小螞蟻也有撼動大象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79

29歲台灣小子《富比世》點名改變世界

2015-05-11  TCW
 
 

 

如果你眼前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在年薪至少四百萬的國際企業工作,另一個是成功機率極低的研究,你會選擇哪一個?

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公布今年度三十歲以下傑出青年名單,在科學類別出現一個台灣人名字,他不僅與NBA火箭隊球星詹姆斯.哈登(James Harden)等知名人物齊名,更被《富比世》封面以「他們正在改變世界遊戲規則」形容他們。

潘世昂,這位台灣七年級生能夠躍上國際舞台,主因是他正嘗試推翻主宰兩個世紀的蒸汽發電方式,若他的研究成功,便能大幅降低發電成本,這也是為什麼,他的研究還在進行,就已獲《富比世》選為具有潛力「改變世界」的科學家。「蒸汽機的這個機械原件設計,是受限於它體積要大,」台灣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黃信富說,各國都在想辦法突破。潘世昂投入該領域,並不好走。

如今,他的研究能夠躍上國際舞台,是用一路堅持的傻勁,換來的。

出身高雄的潘世昂,目前在美國高智發明(Intellectual Ventures)旗下擔任首席科學家。他擁有一張漂亮的學歷,從高雄中學、史丹佛大學到哈佛研究所……,在老師、朋友眼中,他就像是一個天才型學生。

「我們那時(高中)都覺得,他是未來最有機會在研究(領域)發光發熱的,」目前在北一女擔任教職、與潘世昂認識超過十年的高中同學廖紹棠說。

為病父選擇休學轉戰華爾街,掙扎金錢理想

熱愛科學的潘世昂,從大學到研究所一路選念物理,但在他的履歷中,卻有一項很不「科學」的經歷:高盛策略分析師。

「那個是有點被情況逼的……,」潘世昂說,原來打算大學畢業後,到哈佛物理研究所繼續進修,不料,還沒畢業,在台灣的父親卻被發現罹患癌症,讓潘世昂不得不暫停學業,返台照顧家人。

姊姊潘世祺說,父親去世時,兩姊弟都還在美國念書,身為家中唯一男丁的潘世昂卻主動說要休學,為的是轉戰華爾街高盛,分擔姊姊高達新台幣百萬元的學費。

休學,這在資優生字典裡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字,更何況是進入一個他想都沒想過的金融領域。

「你(會)覺得你(在華爾街)做的事情很抽象……,那個感覺有點hollow(空虛),」在潘世昂眼裡,華爾街充滿挑戰,但最大的壞處就是: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為理想選擇出走放棄誘人年薪,擁抱發明

發明可以改變人類生活,那金融呢?他告訴自己:「你幫一個公司,你幫它降低借款利率,讓他員工繁榮(有錢)一點,你做這件事情,有可能對人有幫助……。」

在理想與金錢中掙扎,潘世昂只好用這個想法,說服自己接受高薪的工作。等了一年,直到姊姊從耶魯法學院畢業、找到工作,他馬上辭職,重回科學的懷抱。

當時潘世昂二十二歲,高達新台幣近四百萬元的年薪,知道的人反應都是:「幹嘛回去念書、拿微薄獎學金?」不過,潘世昂卻不這麼想,「我年輕的時候我想做其他的事情,我照樣可以賺錢,就是夠了。」

「想到宇宙的龐大,人類比起來很小……,人類腦袋竟然可以解開謎題,這是一個滿感動的過程。」潘世昂接受《商業周刊》兩小時的越洋專訪時,只要聊到有關科學話題,聲量便會放大,情緒也特別激動。

明明可以走捷徑,潘世昂卻選擇難走的路,這樣的另類選擇早在他學生時期就有跡可循。

廖紹棠回想,就讀高中時,教育部有一個兩年「基礎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鼓勵各校資優生到大學找教授指導研究論文,但不同於奧林匹亞等國際級競賽,可以保送國手進台灣大學,此計畫對升學並沒有太大幫助。

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報告,多數參加學生寧可花時間在學校課業,也不願放太多心力在此,「我回想我那兩年,差不多在前半年之後就沒什麼進展,」廖紹棠笑說。但,潘世昂總能在課餘翻原文書、研讀艱深的資料,兩年來從不間斷,「他是有一個長遠規畫,不被外界所左右。」

高雄大學統計所前所長黃文璋,當時是潘世昂的數學指導教授,他曾訓練過無數個奧林匹亞國手,但很多資優生參與研究計畫,是為了履歷。他說,潘世昂和其他資優生最大不同在於,他研究不是為了考第一名,而是真心想找到問題答案。

念書不為第一、在華爾街工作不為錢,在講求功利的時代,潘世昂的選擇,都異於他人。

尤其是,做研究,比的不是高分,而是誰的氣長。

當時高中時期一起參賽的戰友,不是到Google等國際企業上班,就是進入明星學校擔任教職,潘世昂卻選擇一條短期內看不到成果的發明之路。廖紹棠形容他就像是一個長跑型選手,不為任何目的,花好幾年堅持在同一件事。

「世界上大概還有二十億到三十億人,沒有可靠的電力,所以那些人的生活條件都還在十九世紀的那種環境下,這很慘、很不公平……,」現在,潘世昂有九五%的時間投入研究如何降低發電成本。

視功名成就為無物,這位資優生憑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傻勁,才成為全球三十歲以下年輕人,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台灣之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90

《富比世》富豪的慈善成功學大公開

2015-06-29  TCW


猜猜看,全美第一大專業美髮沙龍品牌Paul Mitchell 最近在瘋什麼運動?答案是B型企業 Benefit Corporation)。

不同於一般企業,講求利益最大化,B型企業訴求同時兼具獲利與社會環境,在美國形成一股風潮,《富比世》雜誌甚至形容:「B型企業將為社會帶來改變!」

這家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的Paul Mitchell ,其掌門人約翰?保羅?狄傑里爾(John Paul DeJoria),十一年前,他將公司五一%持股放入三百六十年的信託,而成為業界和媒體爭相討論的話題。

六月十七日,他再次從美國飛到台灣,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這次,他不談如何從一個撿可樂罐的流浪漢,變身富豪的故事,而是有了一個新身分:「終身成就人權代表」。

很難想像,這位曾經被《富比世》選為全美第六十六大的億萬富豪,會跟人權扯上關係。

「我們在美國六個州,教偏遠地區的居民,如何透過種田自給自足……,如今有三萬人的飲食來自這裡,」狄傑里爾受訪時分享他在美國進行六年的教育偏鄉農耕計畫。

Paul Mitchell雖未參與B型企業認證,但《富比世》雜誌認為:「狄傑里爾正在分享他的成功。」肯邦國際創辦人朱平說,他在做的,就是B型企業的精神。

全世界經濟連結在一起南非婦女收入增,美國受益

事實上,做公益的企業大有人在,但卻很少有人能把它看得和本業一樣重要,更別說要照顧社區和環境,同時還要兼顧公司獲利,怎麼看都不會賺錢。但看在狄傑里爾眼裡,卻是一門好生意。

這一連串公益背後的好處,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全世界是連結在一起的!」去年以來,狄傑里爾時常來往南非,他以公平貿易規範的薪資,在當地雇用七千名無業婦女,以人力取代機器方式,為Paul Mitchell開採美髮產品內的一種植物油。

「她們有了錢,就可以在當地的店買衣服,當地的店因此有了生意,更多的工作機會就有了;而在美國,我們就必須雇用更多人,髮型師也賺到更多錢,就可以買更 多衣服,顧客得到奢華的體驗。」在他眼裡,這不只是一項新產品,而是以Paul Mitchell為中心形成的一個小型經濟體。

「在一些很貧窮的地區,以前一些產品都不會(賣)進去,他們有這個需要,(企業)想辦法設計一個讓他們生產的產品,」輔大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副教授周宗穎認為,這是企業照顧社區的一種方式。

此外,他還幫未來客戶賺錢。

做公益也有蝴蝶效應一次幫助,也能開發客戶

狄傑里爾至今已從旗下美髮品牌和龍舌蘭酒品牌Patron tequila兩家公司的獲利當中,拿出數百萬美元從事公益相關活動,從提供食物給游民、教導他們寫履歷,到免費提供車票,讓他們坐車去面試。

表面上迥異於企業經營邏輯,但狄傑里爾的想法很簡單:「這些人我們都沒見過面,他們會記得你對他的好,也許有一天,這些被我們幫助過的小孩會得到工作,更別說有一天他們會變成我們的顧客。」

這個想法,和他過去十三年來,成立美髮學院、培育髮型師的策略一致,他曾經說過:「髮型師對我們而言不是金錢,是朋友,朋友就是得幫助他們順利經營!」當這些髮型師免費推廣旗下產品,就會創造產值,公司也會跟著受益。

不管原因做就對了投資做好事,就是一種行銷

更何況,做好事對企業來說,本來就是一種免費的行銷。

今年五月剛被認證為B型企業的中華徵信所經理李俊說,B型企業強調將公司利潤回饋社會,短期內雖會增加營運成本,但長遠來看,這像是永續經營的投資,同時也省了維護企業形象的行銷費用。

不論行銷也好、賣產品也好,「不管原因,重點是你真的這麼做(把錢拿去做公益),」 狄傑里爾說。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一千三百家獲官方或第三方機構認證的B型企業,然而,其中卻只有兩家上市公司。

「大部分通過認證都是中小公司企業為主,或是新創一年(的公司),」李俊說,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因為結構龐大,不易在短時間轉型,況且,股東也不一定會同意。

十一年前,狄傑里爾將公司半數持股放入信託的決定,反而讓他有了利基。如果今天他有股東呢?「上市前我就會清清楚楚在招股書上,註明每年獲利中的多少比率用來做公益,買我股票的人就必須同意這一點,」狄傑里爾說。

然而,不論這些企業是真心回饋也好,做形象也好,顯然,有越來越多富豪加入這場運動。周宗穎更說:「(未來決策)分析單位只有(企業)自己,社會就會淘汰你!」這波B型風潮,何時能吹來台灣,讓人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你的公司,是否趕上「B型風潮」?——B型企業檢測指標

● 企業經營□ 將公司利潤以固定比率,捐出來做公益□ 增加女性、少數族群擔任管理職

● 勞工狀況□ 創造工作機會給弱勢族群□ 勞資雙方薪資、福利透明化

● 社區合作□ 與當地慈善機構建立正式合作關係□ 與低收入的供應鏈合作

● 環境保護□ 使用再生能資源,如再生紙、再生能源□ 使用高效能照明系統,如LED燈

註:本表僅擷取部分項目 資料來源:《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B Lab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9

愛茉莉太平洋,每年淘汰1/4產品,創新力連《富比世》都按讚 揭密!韓國快時尚美妝帝國

2015-09-21  TCW

韓國第一大生活美妝品牌愛茉莉太平洋,靠著氣墊粉霜的創意與快時尚策略,在亞洲掀起韓妝風潮,連美妝界龍頭歐萊雅都跟風。 文。曾如瑩韓國的經濟正在經歷寒冬,卻有一家公司逆勢成長。

九月九日,在首爾新羅飯店,面對來自七國、八十多位媒體,愛茉莉太平洋董事長徐慶培身後投影出全球地圖,宣不「以他人無法模仿的技術,成為亞洲美的創造者。」愛茉莉太平洋在韓國市占率達四成,是韓國第一大生活美妝品,在亞洲營收僅次於資生堂與花王,排名第三。

女人手上小小粉盒,助攻愛茉莉太平洋股價超越三星(編按:今年五月股權分割前》,董事長徐慶培在彭博億萬富豪排行榜上,以七十八億美元身價登上韓國第二大富豪,僅次於三星董事長李健熙。

創意,比歐系品牌靈活從印章發想粉餅,蘭蔻、迪奧跟進中國市場,是愛茉莉太平洋直追日系品牌的關鍵,現在中國遊客到韓國最愛買的商品,不是人參而是化妝品。

去年一款氣墊粉霜,置入熱門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在海外銷售額年成長十倍,成為熱銷品,全年銷售量二千六百萬盒,平均每一.二秒售出一盒:不少韓國女生都模仿劇中女主角千頌伊的妝唇。

這股「韓妝瘋」連歐洲的領導者品牌也難以抵擋轉向跟進,歐萊雅(L'Oreal)旗下的蘭蔻(LanCome》今年上市氣墊粉餅,化妝品牌迪奧(Dior)今

年六月也跟愛茉莉太平洋簽下可使用氣墊粉霜技術的契約。

愛茉莉太平洋為此入選為二。一五年《富比世》雜誌(Forbes)最具創新力企業的第二十八名,成為唯二入選的美妝集團《雅詩蘭黛名列八十四名》,入選的理由是:二OO八年發明氣墊粉霜,迅速成為熱銷品,讓競爭者競相模仿。

一個韓國品牌,如何走向亞洲?

《商業周刊》走進愛茉莉太平洋的「大腦」——研發中心「美智UM (Mizium)」,尋找答案。

三層樓建築像艘浮在空中的太空船,出自葡萄牙建築宗師阿爾瓦羅·西塞(Alvaro Siza》之手,這就是氣墊粉霜的誕生處。

室外綠蔭如織,室內如同美術館,處處充滿徐慶培的巧思,愛茉莉太平洋產品研究員邱文


身價一年暴衝1,800億,繼好萊塢後投資台影業 一年暴富他34歲登上《富比世》!

2015-09-21  TCW

文·黃亞琪

林奇,靠中國網遊致富,現在看上台灣電影人的創意,未來將走好萊塢模武,與台灣電影公司影一製作十部合拍片。

台灣電影業,近來出現了一位中國新金主。

九月九日,台灣興櫃電影製作公司影一宣布,與中國網路遊戲股王游族網絡所屬的影業公司合作,雙方未來將共同投資製作十部兩岸合拍片。

影一總經理李烈指出,去年底雙方上海結識,見識到游族員工中國八O後年輕人的拚勁,電影需要年輕活力火苗去燃起。兩者一拍即合,未來先從合拍片開始。

這位首度來台結盟台灣電影人,就大手筆喊出十部片的,不是成立二十年餘的華誼兄弟,也非擁有中國電影通路、以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王健林,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一年前暴富的游族網絡董事長、三十四歲的小伙子奇。

接受專訪的他,坦言去年借殼一家老雨傘店,加上遊戲業績加持,一年問身價暴衝五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在去年搖身變成(富比世) (Forbes)中文網年輕中國創業富豪之一。就算今年中國股市大跌,以目前股價估算,身價也有二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百億元》。

敢拚! 工程師出身,遊戲圈創業

他來台投資電影,還只是他布局的第三站,他今年來已經與美國前兩大藝人經紀公司CAA合作一個一億美元基金,準備與好萊塢公司合作拍片,同樣模武也沿用在 與影一的合作上。從好萊塢投資到台灣,林奇說,台灣創意不斷,從《聶隱娘》就可以看出。」令人好奇的是,一個做網路遊戲的,為什麼要大動作進軍電影產業?

出身溫州的他,大學畢業後,不甘於僅當一個為人作嫁的軟體工程師,加上愛玩遊戲,二00九年與友人搭著當時中國遊戲市場崛起順風車,創辦了上海游族(游族網絡集團前身),也賺了不少現金。

隨著遊戲演進,在中國遊戲產業也進入殺戮戰場。據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李易鴻觀察,光去年,中國遊戲市場有三00%成長,今年至少也有一00%:但也是一個紅海,開發團隊就有一萬五千家以上,淘汰率高達九成。

李易鴻觀察,當開發門檻越來越低時,比得不是跨越障礙,而是如何顧及到顧客使用感受。儘管其代表作《女神聯盟》找台灣知名女星林志玲代言,題材迴異於武俠小說、《西遊記》等老梗;技術也流暢,受到歡迎,也為游族帶進穩定的現金流。

但當紅海殺得血流成河,若不尋求另條成長曲線,可能就會遭遇到「窮得只剩下錢」的困境!

敢搏!

暴富後,另闢蹊徑拍電影暴富後,林奇危機感更重。

他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從原本的頁面網路遊戲延伸到手機遊戲發展,二是另闢蹊徑,想辦法將上市籌募來的資金,用在另一個更大的事業可能上。

他的選擇,就是大膽將更多資本投入另個「賭局」:電影,這是他走出十三億人口的大陸,進軍世界舞台的機會。

借力使力!

找巨星吉勃遜執導處女作八0後的林奇,作風與大他一輪的中國企業家不同,敢投資、敢給而且積極國際化。今年年中,他就聘請索尼前執行長出井伸之擔任顧問,還大方為出井舉辦記者會,就怕全中國人不知道他在國際化。

他將製作六到八部電影,目前首部由梅爾·吉勃遜執導的戰爭電影《鋼鋸嶺》(Hacksaw Ridge)已經開拍,影一也正在評估規畫共同投資。

借力使力,背後無異是更大商機考量。「跟經紀公司合作,直接控制藝人端,變數才不會大;從中國市場來看,成功電影『創意小火車』衍生效益已經提升王五。%(過去平均定一五%),且投資(入股)僅是獲利,只有真正加入戰局裡才能學到商業模式。」他解釋。

一旦掌握創意話語權,後續衍生周邊效應週期自然縮短,就能將製作成本快速回收,這也是好萊塢一貫玩法,更是他為什麼在一個「賭局」後,快速又參與另一個戰場的原因。

與游族網絡曾有數面之緣的雷亞遊戲創辦人游名揚,對於這群中國八0後給予的觀察是:務實,這務實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則是執行力。

務實的林奇,最經典的例子是一款測試研發十五個月的《少年三國志》,這是一般遊戲五倍以上,但上線前兩、三個月,內部質疑聲不斷,認為命名為三國志題材太老,歷經百天腦力激盪才定調出「少年」兩字,讓角色與市場區隔。

敢衝!

犧牲假,20天拚五億業績

他大膽在今年中國春節,當敵人放十天春假時推出該款遊戲。整組人馬逾六十人,這十天就睡公司,結果假期前後二十天,創造人民幣一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億元)收入,比一般回收週期快一倍,進帳的都是現金。

現在他看到的,是目前單月票房已經首度超越美國的中國電影市場,二0一七年可望達人民幣一百億元,變成世界第一的商機。

網路遊戲界普遍肯定他的成績,但進軍影業市場,能否成功無人知曉,他一不小心,可能就落得「不務正業」的下場。

但中國狼的狠勁讓他站足中國市場,而快速布局、投入大資本的頻頻動作,也讓人見識到中國創二代「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格局。

林奇

出生:1981年

學歷:長江商學院EMBA

經歷:浙江電信軟體工程師現職:中國游族網絡創辦人成績單:2014年《富比世》中文網中國年輕富豪



全球最大線上收帳平台 來台淘金 從穀倉起家,入選 《富比世》 金融科技50強

2016-02-22  TWM

這家公司是沃爾瑪、好市多的合作企業,台灣那麼小,它為何來?

創辦人坎普說,他從台灣與中國市場相似的問題中,看到機會。

這可能是我遇過最特別的越洋電訪。受訪者坐在穀倉內,被成群的羊和馬給包圍,受訪主角不是農夫,不是傳產企業家,而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營運資金平台C2FO創辦人:桑迪.坎普(Sandy Kemper)。

去年,C2FO被《富比世》選為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五十強之一,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都是它客戶;有矽谷PayPal幫幫主之稱的彼得.泰爾(Peter Thiel)和Skype共同創辦人普瑞提斯(Geoffrey Prentice)都是它的投資人。自二○一○年至二○一五年底,在其平台流動的應收付帳款總額逾四百億美元,每年營收以四成規模成長。

但有意思的是,這家看起來走在時下最夯的金融科技前端的公司,卻是來自美國一個鄉下城市堪薩斯城(Kansas City),一個人口還不到五十萬的小城市,它曾經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中途貿易站,沒有媲美矽谷的高科技或華爾街的大資本,有的只是廣闊的農場和牛丰。

這家公司,竟成為首家跨足台灣的國外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十月,它悄悄來台灣開設辦公室。

銀行第五代繼承者創業

用新科技,做收帳的老本業專訪坎普前,我們有很多問題想要問他。他是上百年歷史的上市公司UMB銀行第五代繼承人,其父親更被沃爾瑪創辦人山姆.華頓(Sam Walton) 視為「我最信任的銀行家」。

家族坐擁價值至少百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為什麼他會跳出來創業做金融科技公司?做的還是一門銀行行之有年的業務:應收與應付帳款,他難道不怕革掉自己家族本業的命?

坎普,為什麼又會瞄準台灣市場?

他的回答,卻是自己當時的創業故事。

「當我跟我爸說我不當

UMB執行長跟主席了,我要去開自己的公司時,我爸氣得半年都不跟我說話,」坎普說。

父親眼中的背叛之舉,正是坎普眼中的難得契機。

坎普於金融海嘯那一年創

業,當時他發現,全球有高達四十兆美元的應收帳款,這些錢無法轉換成企業營運所需的資金(wordking capital),也無法產生更高的現金收益,中小企業難以取得融資,但大企業卻越來越容易。

替企業與供應商牽線

協調帳款利率,媒合甜蜜點坎普選擇建立一個平台:讓企業和其供應商在平台上設定各自可接受的利率,舉例來說,供應商通常希望早點取得款項,但對企業,也就是買家來說,卻是越遲支付越好,在這種情況下,供應商可以給買家優惠,換取早點取得帳款。

想法聽來簡單,但背後很複雜。如,每一名供應商的現金週轉狀況可能隨時變動,因此其願意給予企業的貼現優惠也會跟著變化。以往,這須花大量時間和人力去協調,但現在,平台透過與買賣雙方的系統對接,就能算出雙方期望達到的「甜蜜點」。

坎普選擇進入台灣市場的邏輯也是如此。在他們眼中,台灣也存在著「問題」。

據其統計,台灣企業的交款所需時間長達七十五天,只比中國快三天,是美國交款所需時間的近兩倍,台灣市場大有潛力。而且,由於其不經手任何金流,因此也不受金管會監管,可直接進入台灣營運。

新模式來台行不行?

最怕供應商毫無談價籌碼

C2FO國際事務總裁高仕達(Chris Dard)認為,當景氣低迷,若廠商放任供應商現金週轉不靈,轉往其他非法或高利率的融杳管道,將嚴重傷害供應鏈,如出貨穩定度就會受影響。這在製造業掛帥、毛利率普遍偏低的台灣很可能發生。

坎普表示,其不向供應商收費,而是從買家享

受到的貼現折扣中抽取

部分利潤,現階段已獲利。目前其正與台灣前

十大企業中的三家洽談

合作。不過,勤業眾信

風險諮詢公司總經理萬

幼筠認為,台灣的製造業供應鏈生態很緊密,有些供應商是被綁死的,買賣雙方是否真能平起平坐,在線上平台協商條件,他抱持懷疑。

有趣的是,坎普的新事業,看似是對家族事業的革命,但這家族看機會的眼光,其實很一致。

當年,坎普的祖父選擇不在銀行業密集的東部如紐約創業,而是接手UMB銀行的前身,位在鄉下的「市中心銀行」(City Center Bank)。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隔年,一切百廢待舉。他在沒有豐沛金融資源,卻又希望重振的中西部市場,反而成為稀有異數,因而崛起。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

從無到有開創新的東西(Take something from nothing),對我來說,能夠親手解決問題很重要,而且問題越大越好……。」多數人看到台灣市場小,坎普卻看到台灣製造業將出現的危機。

多數人選在大客戶密集的地方起步,但坎普家族卻看到農村社區的匱乏需求。

相隔一萬二千公

里,在電話線中,

這位身在穀倉中

的創業家用他的

故事,提醒了我

們:我們身在成

熟產業,常處於

被顛覆與挑戰的

焦慮中。但是坎

普家族卻這樣

想:就因身在其

中,才最理解問題所在,能發現問題,才有機會再起。

撰文者李欣宜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