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單身經濟:為寂寞「埋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60941.html

我不想結婚了,但是很想要個孩子。」在某金融機構工作的李小姐近日剛剛裝修完了自己新購置的一居室。由於出國留學,回國奮鬥,錯過了談戀愛的最佳時機。在經歷了幾次不成功的相親以後,在她的人生規劃中,工作、健康、娛樂甚至孩子,但是卻沒有給伴侶留下任何位置。

而這些規劃,無疑必須付出相應的經濟代價。

日前舉辦的「華人社會和諧家庭論壇暨第九屆全國家庭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陳亞亞在提交的大會論文《都市單身女性的生存狀態考察》中提出,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越來越多的都市適齡人口選擇暫時或永久單身。

清華大學博士後、科技社會學家鐘慶才近日表示,廣東、北京、上海和武漢等省市,已同步捲起第四次單身潮。

當然,有單女必然有單男,隨著購房壓力日益增大,超過30歲而依舊獨身一人的男性也不在少數。和單女相比,單男則在個人興趣上花費更大,網絡遊戲、網絡書籍,成為單男排解寂寞、打發時光的最佳途徑。

另一種生活方式

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有32歲以上單身人口(未婚、離異或喪偶)的家庭超過100萬戶。而這一數字在1990年是10萬人。

無論是主動也好,被動也好,在高離婚率和不穩定的青年戀愛中,更多人處於單身狀態。由於沒有家庭的額外開支,單身貴族們也逐漸成為商家的搶手客戶。而這其中,女性的消費要遠遠高於男性。

經濟學家F.T. McCarthy 2001年在《經濟學人》上最早提出的「單身女性經濟」概念。在F.T. McCarthy眼中,「她們是廣告業、出版業、娛樂業和媒體業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因為獨身而且收入不菲,她們是最理想的顧客。與其他階層相 比,她們更有花錢的激情和衝動,只要東西夠時髦、夠奇趣,她們就會一擲千金。」

某廣告公司高管王倩就是這一階層的典型代表。月收入3萬元左右的她向記者提及自己的收入支配。每個月還房貸大約5000元,交通費用2000元左 右,額外購買保險每月支出大約5000元,僱用小時工每月2500元,上舍賓女子形體課,每月花費約1000元,美容每月約1000元。此外,還有寵物、 餐飲、服裝等花銷。

「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女人的消費高於男人,此外,兒童的消費高於老人。」聯想投資某投資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這一規律,在消費品的投資上,針對女性和兒童的產品投資要優先於針對老人和男性的投資。

在衣、食、住、行、娛樂、社交、「充電」、養老等各方面,單身經濟都開始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調查顯示,30.35%的單女在「攢錢買房」,比例 超過了「買衣服和美容」。因此,住房市場的單身公寓,是最早應市場而生的產品。北京朝陽區的炫特區、榮豐2008、後現代城等,是開發商為單身男女打造的 獨特產品。雖然很多人在生活狀態改變後搬了出去,但這樣的小戶型產品多年來一直受到市場的追捧。

而培訓、健身、教育、保險等各種為單身人士設計的產品也層出不窮。

投身單身商機

從美國回來創業的李松,是較早發現中國單身人士能創造商機的創業者之一。

2001年,李松從摩根士丹利離職,與4個創業夥伴創立了國內最早一批移動增值SP公司訊龍科技。2年之後,訊龍已經擁有220萬用戶,月收入也達 到了1200萬元人民幣,同網易、騰訊同處於無線市場的前三位。2003年1月,就在訊龍發展最為迅速的時候,李松和他的4個創業夥伴選擇以2400萬美 元的價格將訊龍出售給新浪。

這是李松第一次創業,但卻得出了一個讓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結論。「當時用手機、聲訊台的人並不多。什麼服務最掙錢?手機交友。」李松告訴記者。分析其背後的原因,李松認為,由於大批身在異鄉的單身單女,得不到家庭的撫慰,因此打發寂寞成為消費的主力。

賣掉了訊龍,李松又在2004年1月成立了「第三空間」公司,第三空間在2004年7月和8月先後收購了交友社區「9i0」和「中國交友中 心」,2005年6月,改版後的中國交友中心重新上線。後來,中國交友中心網站又正式改名為「珍愛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婚戀網站之一。

「用戶現在增加到2200萬,現在平均新增會員是4萬/天。」李松說,快速增長的單身男女,成為了網站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受惠於都市的寂寞男女, 世紀佳緣、百合網、嫁我網等婚戀網站,一時間成為單身人士追捧的目標。不僅如此,由於此類網站的類紅娘式收費模式,也使其成為同期網站中最先的盈利者。

「中國有1億想結婚的人,雖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變成自己的用戶,但可以儘量集中服務確有急迫需求的那群人。」李松表示。

這一法則同樣適用於互聯網企業。某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即跟著單身男女的生理需求走。該人士舉例說,10年前很多 單身男女熱衷於上新浪聊天室,隨後是QQ、網遊、開心網等。當你發現某個網站或某類產品交友需求正在不斷增加時,說明這一產品正在走向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7

專訪張小龍:世人皆寂寞,微信聊於無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3&id=5775

 「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

  文/本刊記者 丁偉

  「說老實話,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只有在偶然的時候,張小龍才會陷入這種技術與人性的哲學迷思,更多時候,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經理,忙碌於微信的新版功能,不厭其煩地做客服。

  2011年11月,《創業家》雜誌記者見到了騰訊副總裁、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這位15年前就以Foxmail成名、2011年因微信廣受業界關注的奇人,T恤拖鞋,煙不離手,神情淡泊,不說話的時候像個入定老僧,談及產品充滿工具理性。

   多年來,從Foxmail到騰訊「七星級產品」QQ郵箱,再到騰訊核武器級產品微信,他低調潛行,是馬化騰最倚重的技術大拿。QQ郵箱1億多用戶,微信 5000多萬用戶(2011年12月最新數字),張小龍也許是掌握中國用戶最多秘密的人(他說微信要達到上億用戶「還要很久」)。他掌握著他們的喜怒哀 樂,「滿足他們的貪嗔痴」。

  在問答網站知乎上,「騰訊的張小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50多個答案,同事和菜頭把他寫得像一個夜間出沒的孤獨大俠。在微盤上,馬化騰關於「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其中以QQ郵箱為例)的PPT被下載了3052次。在網絡上,「張小龍的產品心法」也被廣泛流傳。

  Kik模式在國內出現的時候,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一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會有一個新東西,不是傳統的IM。

  在Kik出現以前,總部(騰訊深圳)我不知道,我們(騰訊廣州研發部)有考慮,但沒有那麼深入考慮,只是想在手機上做文字交流、圖片處理,最後發現只是把一個東西改造一下是不夠的。當時(2010年底)不知道米聊他們也在做,而且他們都是想比QQ做得更快一些。

  我當時給Pony(馬化騰)寫了個郵件,說我們建議公司一定要做這塊的東西,Pony就覺得這個確實是很重要的,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開始,微信並沒有就確定為戰略級的項目,只不過嘗試,誰也不知道這個東西會怎樣。我們從郵箱部門抽調了幾十個人,分成幾個不同的開發組,分別負責功能、UI、後台等工作。我其實就是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具體會去想很多細節,這是有樂趣的。

  很多人說微信是QQ在手機上的延伸,或者說穿著馬甲的QQ,如果他們非要這麼認為,無所謂。內部競爭也會有,這也很正常,也都是很良性的。手機QQ也有發語音功能,微信所有能做的QQ能做,怎麼平衡要看用戶選擇。

   微信的研發過程相對來說比較好做,因為你不是一個創業公司,各方面資源都有,新開一個項目是比較簡單的。中間也有過緊張,畢竟這個空間還是挺大的,國內 這樣的產品也非常多,跟QQ都有一點點競爭的感覺,但比創業公司要好多了。另外這個事情做成也是挺難的,未知的東西太多嘛,我們以前完全沒有做過手機上的 東西,都是嘗試。但互聯網模式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好了,想法都要在現實中解決、細化。

  郵箱和IM的後台架構不一樣,但基本原理還是一致 的。即時通訊對服務器有要求,所以要看誰的水準好,在這塊騰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已經做慣了這種千萬、億級用戶的服務,QQ每天六千萬人登錄,用戶是非常 海量的,這種海量的基礎對創業公司還是有一點點小障礙的。做出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服務質量很好就不太容易。

  這幾年,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產品是Twitter。它符合這種理想主義:一個簡單的規則可以構造一個複雜的世界,由用戶在裡面推動整個產品。

   微信算不上我的一次新創業。在騰訊內部,我是把它當作一個項目來做,只不過這個項目可能更有激情去做而已。Kik之所以讓我有衝動,因為這個東西會讓很 多人都用。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機上需要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這是必然的。畢竟QQ在十年以前誕生,我們現在是一種更方便的網絡環境,什麼都不一樣了。

  也可以說,我做郵箱已經意興闌珊、有點半退休的狀態,因為郵箱已經到一個地步了嘛,我們也超過網易郵箱好多。

  假設我離開騰訊,有一個更牛的項目去做,會是微信嗎?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我又反過來問,假設你做一個公司,真的做成了,並且超越了騰訊,那你也成不了第二個騰訊。你看到一個小公司要做一個東西未來把你給顛覆掉,難道你不去做?等著它把你顛覆掉?

  騰訊的成功可以歸結到一點:騰訊的用戶基數大。勝之不武?這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吧,但這樣也挺可惜的,很多人由於QQ的光環,不去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是這也有一個天生的優勢,不能迴避,它確實存在。

   張小龍像一個美國式的極客,在產品裡藏了一些好玩的個人表達。你用QQ郵箱會看到海子的詩,上微信(產品首頁)會相遇邁克爾·傑克遜:「你說我是錯的, 那你最好證明你對的」,他還用鄉間小路的照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向喬布斯致敬(微信3.1版新功能介紹頁)。

  理想化產品和用戶土壤之間的平衡,如同走鋼絲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所有都是一邊倒的批評。直到2011年五六月份用戶量上來的時候,我感到這事能做到了。

  2011年5月19日00:49,張小龍在微博上說:「辛苦了很久,微信的同學們今晚享受到用戶暴漲的喜悅了。mark一下。」

  用戶需求很難瞭解,我們一般還是基於自己的經驗,用戶絕對不會告訴你我們要做個新的東西是什麼,對所有做產品的人來說,比拚的是你怎麼能夠用你自己的特性代表用戶。

  我沒有嚴格去區分微信的用戶是高端還是低端,好多產品應該是通用的。我覺得不會向深度的層面去做,很多人說微信是面向泡妞用戶可用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刻意做這件事情,你產品真正做好了就好,就像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

  微信並不是奔著泡妞來的,但它畢竟也是有副作用的嘛,會引入一些陌生人到你的通訊錄裡面。但是,就像KK寫的《失控》,最終用戶群有群體效應,會產生自己的一種方向。我們有時候做產品也沒有辦法做個預測,把這個東西放在群體裡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

  互聯網先知、《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寫了《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一書,發現蜂群思維會產生「卡夫卡式噩夢」效應。

   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說老實話,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因為資源很豐富的時候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 是壞的。很多人通過微信去找到一夜情,我甚至不能判斷這樣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我沒法把這個放在道德層面上想。這個確實也會跟做這個行業的人觀念有關係, 就像在微博上大家會看日本的AV女星,她也是在解放人的心態,也有積極作用。

  中國人喜歡把道德和行業混合在一起考慮,這個我覺得挺麻煩的。比如罵騰訊的人很多,但你會發現罵的人大部分是從非常原始的道德角度來罵的。就像小孩子看電影,要分出個好人壞人,有一個公式擺在這裡,哪個是好角色、哪個是壞角色,然後我支持誰……

   我在這上面不糾結。看的角度不一樣,你們可能從社會影響層面來看,而我們更多是從需求體系、產品體系的方面來看。從不同側面來看也挺好的,但是就像我們 看喬布斯一樣,大家可能會猜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態或者想法,我個人感覺他可能沒有那麼複雜,他就是一個商人,他只是在做商人該做的事情。

   小馬哥對郵箱是比較欣賞的,對微信也很看重,會花很多心思在上面,有任何意見都會提出來。他有很多很好的建議。他也會陷在細節裡,他會告訴你這個字體用 什麼字體,這個像素多了一個像素……微信的這個版本比上個版本,我問你有沒有看到什麼區別?很多人說沒看出來,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具體的變化,對話框每一 行之間的高度減少了一個像素,這實際上是UI上的一個小東西。

  有人說創業公司都活在騰訊的陰影下,這個其實被誇張很多。商業競爭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沒有競爭了還玩什麼呢?但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這邊。

   技術不可能解決人的所有需求,你可以認為是人的貪婪、慾望,使得創業公司做很多工具提供滿足,但這個到底是好還是壞,不知道。互聯網產品最有特性的是, 你往這個群體裡面放入一個輸入,然後輸出你是不知道的。很多人會做很多創新,為什麼大部分創新都沒有什麼效果?有效果的也可以認為他是運氣好,因為有很多 東西是超預期性質的,有些東西真的不知道它的反響會那麼大,但這種超預期是很正常的。

  《黑客帝國》我看了好多遍,我覺得它是挺有意味的。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處在一個真實的世界?確實我們不知道。但微信不是藍色藥丸,畢竟還只是一款簡單的社交工具。

 

 

十問騰訊

  1、SoLoMo為什麼在移動IM上引爆流行?

  這個問題可能應該換個角度看。SoLoMo本身是三種元素的集合,其中社交和本地化是已經非常成熟的形態,而移動化決定了它只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展露頭角。

  移動IM顯然是SoLoMo的應用場景之一,不過微信並不定位於移動IM,它是一個社交關係和移動通信的管理平台。

  2、Kik/Whatsapp模式為什麼在中國變種為微信?

  讓互聯網產品有生命力的方式就是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在中國,用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同時也有獨特的市場環境,這些都決定了中國人會選擇不同於Kik或Whatsapp的產品。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微信豐富和簡化了手持設備用戶之間的溝通方式,讓人和人之關的關係變得更富有彈性——可以是實時的、也可以是異步的溝通;和熟人保持聯絡,同時也歡迎新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微信和短信不具有可比性。

  3、騰訊2011年度最大創新是微信嗎?你又有重新創業的感覺嗎?

  公司內對於年度創新產品會有一個評選,我們當然希望微信能夠獲獎,但暫時還沒有揭曉答案。微信是個激動人心的產品,它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一個重要嘗試,我們認為當前沒必要對它賦予過重的負擔。

  4、泡妞是互聯網的最大動力,「一切不以泡妞為目的的社交網絡都是耍流氓」,騰訊是如何把握並滿足用戶需求的?

  確實有一些互聯網人反覆鼓吹這樣的觀點,但庸俗化的理解方式無助於我們認清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產品和服務或許會對「泡妞」提供便利,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並非它們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即使在對互聯網信息幾乎不設過濾機制的美國,泡妞或色情沒有也不會成為互聯網的主流。

  5、在騰訊內部,微信與微博、移動QQ是什麼關係?

  簡單地理解,QQ滿足了用戶同步通訊的需求,微博滿足了異步通訊的需求,微信則提供較大的彈性,讓用戶更加從容地按自己的意願管理社交關係和人際溝通。

  6、微信最大風險來自小公司挑戰者還是運營商?有一天能革傳統通訊的命嗎?

   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其挑戰首先都是來自於自身。進入3G時代以來,大家對移動互聯網的認知都在不斷更新。運營商已經意識到數據業務的巨大前景,聯通 廣東分公司的數據就表明它們來自數據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傳統的短信,同時我們也看到,聯通、電信、移動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動IM」產品。這些應用的發 展,必然也同時帶動網絡流量的消費,「革命」言過其實,但我們相信運營商不會放棄數據業務的巨大增長機會。

  7、人性很複雜,技術並不能解決人的孤獨,怎麼理解「沒有陌生人的世界」?

  「沒有陌生人的世界」描繪的是這樣一種場景:當你需要結交遠在天涯的新朋友,或者認識近在咫尺的陌生人;希望更方便地幫助他人,或者需要來自他人的幫助,手中都有現成的網絡工具。然而,技術只能提供人與人溝通的管道,並不能治療孤獨本身。

  8、能想像「永遠在線」的未來世界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永遠在線」似乎並不遙遠。所謂的未來世界,應當是網絡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更加完備,而且我們也不再依賴特定設備。因為以屏幕為 主體的網絡設備變成公共設施,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可以對身邊的屏幕(而不是隨身攜帶的某個設備)進行操作。到那時候,我們會忘記「在線」這回事。

  9、如果有一天網絡斷了,手機都消失了,你怎麼辦?

  大家對更糟糕的情況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那就是2012。當然,我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10、如果去孤島,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你會帶什麼?

  《野外生存指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1

Tanger 寂寞堅守財務安全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212/t20121218_388341.htm

作為過去10年裡股東回報率最高的美國商業地產REITs,Tanger一方面堅持預招租和短建設週期的策略,降低公司在開發建設階段的風險,另一方面謹慎控制資產負債表,基本上將淨負債額與息稅折舊前利潤之比控制在4-5.5倍之間,實施低成本擴張的思路。其成功經驗表明,重資產模式下剛性的利息支出,決定了REITs公司在任何時候都必須保持足夠的現金流,激進擴張不僅會侵蝕企業的收益空間,還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的危機。因此,模式的創新要求財務安全的寂寞堅守。

 

杜麗虹/文

 

回報率最高的商業地產REITs

 

美國商業地產REITs公司中,過去10年裡股東回報率最高的是Tanger Factory Outlet Centers(SKT.NYSE)。

 

Tanger於1981年成立,此前它是一家家族製衣廠,為了消化積壓的存貨和降低渠道成本,Stanley K. Tanger和兒子開設了5家直銷門店,多年積累的服裝和零售行業經驗,使Tanger意識到如果能夠把若干廠商的直銷門店集中到一起,將有利於吸引大量消費人群,而每家廠商也將因為消費群體的分享和管理成本的分攤從中獲益。於是,Stanley K. Tanger聯闔第三方投資人共同投資了第一批由品牌直銷店構成的現代意義的奧特萊斯(OUTLETS)商場,在積累了足夠的管理經驗並培養起一支與主要零售商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的管理團隊後,Tanger家族開始了自己的奧特萊斯事業。

 

1993年,Tanger Factory Outlet Centers(以下簡稱「TFO」)作為第一家主營奧特萊斯業務的REITs公司上市,上市至今,公司已連續18年保持每股股利正增長,累積分紅額相當於初始股價的1.8倍,累積股價漲幅達到360%,年均總回報率在20%以上(圖1)。尤其是過去10年,公司股價大幅攀升,成為2007-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下,唯一連續保持正回報的商業地產REITs股票(圖2)。截至2010年,Tanger公司過去3年、5年、10年的總回報率都排名商業地產REITs的第一名,分別達到53%、117%和706%。

 

 

 

 

奧特萊斯模式的魅力

 

Tanger的成功是奧特萊斯模式的成功。之後,又有許多商業地產企業紛紛效仿,進入奧特萊斯市場。全美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西蒙(Simon Property Group,簡稱SPG)就在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分別以52億美元、80億美元和23億美元收購了三家奧特萊斯投資運營商(Chelsea、MILLS和Prime OUTLETS Acquisition Corp),高調進軍奧特萊斯市場。此外,超級購物中心的投資運營商Taubman也在2010年宣佈,要在未來10年新建5-10座奧特萊斯。Macerich和CBL等公司也扎堆這一市場。在中國,更多的奧特萊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奧特萊斯究竟有怎樣的魅力?

 

奧特萊斯概念的誕生源自於生產廠商處理存貨的需要,所以它的核心是廠商直銷門店的集中:「直銷」給了廠商更大的存貨調整空間,他們可以自己定價、決定店面裝修水平,而且由於省去了第三方渠道成本,提升了利潤空間,每天的銷售回款也能及時到賬。當然,直銷體系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第三方銷售渠道,所以,為了減小對非直銷體系的價格衝擊,真正的奧特萊斯通常會和全價銷售的商場、購物中心保持一定距離。

 

以Tanger旗下奧特萊斯為例,它的規模從2.5萬-73萬平方英呎不等,目標規模是35萬平方英呎以上、能容納90個店面的商業中心,目標地點是距離市區全價商場或購物中心10英里以上,但又不會太偏遠的地方,即半徑30-40英里內有100萬以上人口,且家庭平均年收入在65000美元以上,並位於交通樞紐或主幹道附近、日車流量55000以上的地區。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的崛起,那些遊客年接待量在500萬人次以上的景區也成為選址的理想地點—旅遊消費正成為美國奧特萊斯的主要收入來源,被名品折扣吸引的中國消費者也為Tanger的業績和股價增長做出了不少貢獻。

 

奧特萊斯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多的消費人群,低價是其競爭的核心,低價不僅來自於廠商直營,更來自於商業物業自身的低投入成本和低運營成本。在美國,奧特萊斯的營業面積通常在10萬-100萬平方英呎,由於建築構造簡單,單位造價或收購成本都較低,通常與社區商業中心相近—2011年Tanger以3.9億美元收購了3處物業,總營業面積134.6萬平方英呎,合每平方英呎收購價292美元,相當於19800元/平方米,而公司歷史開發和收購物業的平均成本更低,僅為13000元/平方米。雖然造價成本較低,但奧特萊斯物業的銷售額卻顯著高於社區商業中心,而接近區域購物中心,優質奧特萊斯單位面積的銷售額可以達到2000-3500元/月/平方米,如Tanger旗下奧特萊斯單位面積銷售額就達到366美元/年/平方英呎,約合2000元/月/平方米,而西蒙(Simon)旗下Prime Outlets單位面積銷售額達到了546美元/年/平方英呎,約合3300元/月/平方米,其位於日本的奧特萊斯銷售額更高,每平方米月均銷售額在6000元以上。

 

租金方面,奧特萊斯的租金介於社區商業中心和區域購物中心之間,合每平方米月均100-200元(美國社區商業中心的基礎租金通常不到100元/月/平方米,而區域購物中心則普遍在200元/月/平方米以上)。更高的銷售額和相對較低的租金,使奧特萊斯租戶的綜合租賃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僅為8%—Tanger自上市以來綜合租賃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平均為7.7%—顯著低於區域購物中心13%-14%的綜合租賃成本佔比,從而給廠商留出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圖3)。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把購物中心的全價店、奧特萊斯店和網店視為三個必備的銷售渠道,也因此,優質奧特萊斯的出租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自1981年成立以來,Tanger旗下商場的出租率從未低於95%,平均出租率保持97%水平(圖4)。

 

 

除了低成本,奧特萊斯的另一大魅力在於「逆週期性」。正如Stanley K. Tanger所說,「只要廠商還有處理存貨的需求,就有奧特萊斯的生存空間」。而且,經濟週期波動越大,廠商調整庫存的壓力越大,奧特萊斯存在的意義也就越大。此外,在經濟低谷中,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更加偏愛打折促銷的商場,這些都使得奧特萊斯模式能夠較好地對抗經濟週期的衝擊。

 

低投資成本、高出租率使奧特萊斯模式的淨租金回報率達到11%-12%,較傳統商場的回報率高出約3個百分點,從而推動了Tanger的業績增長,並吸引著其他商業地產投資人的目光。

 

並非所有奧特萊斯都有高回報

 

不過,並非所有奧特萊斯投資都是成功的。在中國,大量「偽奧特萊斯」用沒有品牌的低價商品來替換「名品折扣」概念,在美國,也有類似「混淆視聽」的奧特萊斯。因此,奧特萊斯運營者的核心能力就在於構建一張與品牌廠商的長期合作關係網,把更多的名品折扣店引入商場。Tanger就執著於此,其旗下奧特萊斯統一使用「Tanger Factory」品牌,以區別於那些「偽奧特萊斯店」,並逐步樹立自己在名品折扣領域的品牌效應,建立行業的進入門檻。

 

 

 

自上市以來,Tanger旗下擁有及運營的奧特萊斯數量不斷增加,從上市之初的19處增加到2011年的39處,但商場內品牌的數量卻並沒有大幅增長,在上世紀90年代,其旗下商場的品牌數量一直控制在250個左右,而過去10年,隨著商場數量的增加,商舖數量也從1300個增加到2300個,但品牌數量卻始終維持在300-400個。其中,前十大品牌的租賃面積佔總營業面積的35%左右,金融海嘯後進一步上升到38.7%:第一大租戶GAP在Tanger旗下物業開設了79家店,租賃面積86萬平方英呎,佔其總營業面積的8%;Phillips-Van Heusen(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開設了134家店,租賃面積69萬平方英呎,佔總營業面積6.4%;Dress Barn開設了62家店,租賃面積38萬平方英呎,佔總營業面積3.5%。

 

此外,前十大租戶中還包括耐克,開設了34家店,租賃面積36萬平方英呎,阿迪達斯開設43家店、33萬平方英呎,VF Outlet(Nautica)開設32家店、33萬平方英呎,Ann Taylor開設42家店、30萬平方英呎,Polo Ralph Lauren開設29家店、29萬平方英呎,卡地亞開設59家店、28萬平方英呎,Hanesbrands Direct開設44家店、25萬平方英呎。其他入駐品牌還有COACH、Banana Republic、Old Navy、Juice、Brooks Brothers、Saks Fifth Avenue等。上述品牌的合作基礎奠定了Tanger的成功基石。

 

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但是,任何模式的創新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1981-2011年,Tanger恰好用了30年時間來培育奧特萊斯市場和樹立品牌形象,這並非易事。在上市後的最初10年裡,公司的累積股價漲幅不到20%,尤其是在1994-2000年間,股價非但沒有上漲,還下跌了30%,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了220%。實際上,直到2000年,在美國體驗過奧特萊斯消費的人群也只佔到總消費人群的5%,顯然,市場的成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2003年以前,公司的租金上漲速度一直很慢,無論是續租還是換租,租金漲幅通常都不到10%,尤其是1997-1998年,續租的租金漲幅近於零,而新租戶的租金水平比到期租金還低8%-9%。結果,1993-2003年,平均的基礎租金只是從13.03美元/年/平方英呎上升到15.02美元/年/平方英呎,年均漲幅1.4%。

 

但2003年以後,隨著奧特萊斯市場的繁榮和公司與主要租戶關係的穩固,Tanger開始推行租戶淘汰機制,加速租戶周轉頻率,每年的到期租約佔比從此前的10%-15%提升到20%以上,租金漲幅也快速提升。2007-2008年,續租的租金漲幅都達到10%以上,換租租金漲幅達到30%以上,如果考慮租約中約定的租金調整安排,實際的租金漲幅達到40%以上,2011年換租租金的實際漲幅更達到50%(圖5)。結果,2003-2011年,其基礎租金從15.02美元/年/平方英呎上升到20.43美元/年/平方英呎,年均漲幅達3.9%,是此前漲幅的三倍。相應地,公司股價也大幅提高,2000-2010年間的股東累積回報率達到700%以上。當前股價較金融海嘯前又上漲了近50%,成為過去10年中回報率最高的商業地產REITs公司。

 

 

Tanger的成功顯示,模式的創新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

 

對財務安全的寂寞堅守

 

這裡說的堅持,不僅是對奧特萊斯商業模式的堅持,對主業的聚焦,還有對財務安全的堅持,以及「耐得住寂寞」的謹慎擴張—在被投資人「拋棄」的10年裡,Tanger並沒有用激進的擴張來博取投資人的關注。

 

從1981年成立到1993年6月上市,這期間Tanger自建或合作開發了17座奧特萊斯,上市後到2010年,又累積新建了15座奧特萊斯,收購了16處物業,擴建了42處商場,出售了18處物業,使物業總數從1993年的19處增加到2010年的33處,平均每年新增1處物業,營業面積則從200萬平方英呎增加到1000萬平方英呎,平均每年新增50萬平方英呎。這樣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快,但它卻帶來年均20%以上的回報率,並為未來的加速成長奠定了基礎。

 

Tanger是如何實現平穩擴張的?其一直堅持用期權方式來獲取新建項目的土地,然後進入預招租階段,只有當預招租率達到50%以上時,才會正式買下土地、啟動項目。預招租的過程可能長達數年,但真正開工後的建設週期卻很短,以往30萬平方英呎以下的小體量項目從奠基到開業只需要4-6個月的時間,改擴建則只需3-4個月時間,近年來隨著奧特萊斯體量的擴大,建設週期也有所延長,但平均來說,從奠基到開業也只需9-12個月時間,改擴建項目約需6-9個月時間,開業時出租率可達80%水平。

 

謹慎的預招租和較短的建設週期,大大降低了公司在開發建設階段的風險,這對於商業地產的投資運營商來說有重要意義,因為儘管奧特萊斯業務具有一定的逆週期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夠完全規避經濟危機的衝擊。2001年,受「9·11事件」的影響,Tanger旗下商場就有10家租戶申請破產保護,受影響物業面積22萬平方英呎,佔當時總營業面積的4%,致使當年出租率降至96%,處於歷史最低水平;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嘯的衝擊開始顯現,有3家租戶宣佈將關閉32家門店,受影響物業面積9.3萬平方英呎,佔總營業面積的1%;2009年年初,又有5家租戶的41家門店關閉,受影響物業面積17.8萬平方英呎,佔總營業面積的2%,並導致出租率下降1.6個百分點至96%;2010年,公司主要租戶之一Liz Claiborne宣佈要轉讓其22家奧特萊斯店,受影響物業23.3萬平方英呎,佔總物業面積的2.6%,雖然最終在Tanger的勸說下,Liz Claiborne保留了部分店面,但公司仍然受到了金融海嘯的影響。

 

誠然,危機中消費者更喜歡折扣價,但他們總的消費支出仍會大幅縮減;同樣,儘管廠商在週期低谷有更多的存貨需要處理,但它們也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而破產和關店的風險會降低所有商業物業的出租率。幸運的是,Tanger一直謹慎控制著資產負債表,上市以來(除2003年)公司的淨負債額與息稅折舊前利潤(EBITDA)之比一直控制在4-5.5倍之間(2003年12月Tanger聯合黑石收購了9處物業,收購增加了當年年底的資產和負債,但利潤的貢獻要到2004年才能體現,致使2003年的負債比率暫時上升)(圖6)。

 

 

金融海嘯前的2007年底,Tanger僅有2處在建物業,1處剛買下期權的土地,以及1塊處於預招租階段的土地;到2008年危機爆發時,所有大型項目都已完工,公司將2009年的資本支出計劃縮減到800萬美元,從而保持了充沛的現金流。

 

資金成本和投資評級很重要

 

其實,無論是奧特萊斯的投資運營商還是其他類型的商業地產REITs公司,用激進擴張來換取資本市場的暫時關注都是很危險的,因為,重資產模式決定了REITs公司的整體價值對資金成本高度敏感。

 

首先,市場整體的利率水平決定了投資人對REITs的估值,基準利率越低,投資人對REITs公司股息率的要求也相應降低,估值上升;反之,基準利率越高,投資人對其股息率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估值下降。

 

另一方面,商業地產投資公司的收益空間來自於淨租金收益率與資金成本之差,長期中,淨租金收益率相對穩定,所以,資金成本越高,企業的利潤空間就越小,可用於擴張的富餘資金也越少。其實,在Tanger上市的最初10年中,股價表現不佳也與這一時期的高息環境密切相關。1995-2002年,公司平均的借貸成本一直在7%以上,2001年更是達到8.5%,儘管奧特萊斯模式下Tanger的淨租金回報率較高,達到11%-12%水平,但這一時期的EBITDA與利息費用之比仍降至2.26倍的歷史低位—對於商業地產投資公司來說,這樣的利息覆蓋倍數並不算低,但對於Tanger來說,它留給企業的擴張空間已很小了。2001年,公司的資本支出僅為2000萬美元。此後,連續的降息使公司的平均借貸成本從8.5%降至6.5%,EBITDA與利息費用之比也上升到3倍(圖7),但Tanger並不滿足於此,它希望有更低的資金成本、更安全的財務環境和更高的收益空間。

 

 

2005年,Tanger用自有資金提前償還了若干貸款,從而獲得了標普BBB-和穆迪Baa3的投資級信用評級,為公司打開了債券市場的融資大門,資金成本也進一步降低至5%-6%水平。2008年10月,就在雷曼倒下的同時,標普將公司的BBB-評級調升至BBB;2010年,穆迪也將公司的信用評級從Baa3升到Baa2,成為2010年唯一獲得信用評級提升的商業地產REITs公司。目前,公司信用評級維持在BBB和Baa2水平,平均的借貸成本在4%-5%之間,EBITDA與利息費用之比則上升到4倍,從而支撐了2011年3.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綜上,重資產模式下剛性的利息支出決定了REITs公司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持足夠的現金流,而激進擴張後資本成本的上升不僅會侵蝕企業的收益空間,還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的危機,因此,模式的創新要求財務安全的寂寞堅守。

 

更低成本基礎上的外部擴張

 

 

在品牌合作穩固和信用升級基礎上,今天的Tanger進入到了一個利用外部資源加速成長的階段。早在2003年,公司就曾與黑石旗下地產基金合作以4.91億美元收購了9處物業,總營業面積330萬平方英呎。初始投資中,Tanger佔1/3股權,兩年後,它從黑石手中買回了剩餘2/3股權。2011年,Tanger加速了對外合作的進程,2月與加拿大最大的零售物業REITs公司RioCan成立合資公司(50:50),該合資公司計劃在未來5-7年在加拿大地區新建10-12座奧特萊斯,總投資額預計達到10億美元,2011年雙方合作以6100萬美元收購了一處奧特萊斯物業。

 

此外,2011年公司還與西蒙成立合資公司(50:50),共同開發一個35萬-47萬平方英呎的奧特萊斯;與Peterson公司成立合資公司(50:50)共同開發National Habour地區的奧特萊斯物業。加上公司獨立收購和新建的物業,截至2011年底,Tanger總計在39處物業中擁有權益的總營業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英呎。隨著奧特萊斯逐步從創新模式轉向主流模式,未來投資競爭將導致回報率逐步回歸常態,經營能力、規模效應和駕御週期的能力將逐步取代模式溢價,並決定長期中Tanger能否延續它的回報率優勢。

 

作者為貝塔REITs基金研究室合夥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69

愛康國賓的寂寞10年,與倔強的張黎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315.html

在高盛直投部董事總經理柳青看來,張黎剛在健康管理產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經歷種種曲折之後,依然專注於此,難能可貴。這也是愛康國賓獲得1億美元戰略投資的關鍵。

7年後,2013年4月12日,高盛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對愛康國賓注資高達近1億美元的消息傳來,頗為聳動,這是健康管理行業迄今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儘管按照2012年8.2億的營收數據,愛康國賓已經是健康管理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公司,但它在全國範圍內依舊只有35家連鎖體檢中心—這幾乎是GIC所投資體量最小的公司。

對於憋著股勁張黎剛來說,這應該是極高的肯定。前一天專訪時,他對《環球企業家》記者說:「我在搜狐幹了9個月,在藝龍呆了4年,也有人說我做生意不長久,其實並非如此,如果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我是會一路走到底的。」

 

難忘的半小時

 

2006年,愛康網的創始人張黎剛有機會和北方最大的私立體檢公司慈銘體檢接洽,介紹人是經緯創投的張穎。慈銘創始人韓小紅並沒有露面,她手下一位副總裁搬了把椅子擱在走廊上,跟張黎剛談了半個小時,也沒讓他進辦公室。

這半個小時過後,張終於狠下決定,也要擁有自己的體檢中心—這與他創辦輕資產的電子服務平台的初衷相違背。

張黎剛三度啟程,才創辦了愛康網,企圖搭建一個IT信息技術與傳統醫療相結合的平台。他首先找到兩家跨國公司通用電氣和英特爾,提出外包所有員工的體檢,好處是在不多花一分錢的情況下,為公司總部提供各區域員工的體檢分析報告與後續解決方案。愛康網和各地的體檢機構合作,分派這些體檢訂單,賺取差價,為集團客戶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健康體檢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當時愛康網做的事,是把藝龍和攜程的模式複製到醫療行業,這個模式在中國當時是沒有的。」所以,張黎剛極不情願將自己創辦的這家互聯網公司變得重型化。「我多多少少也是在互聯網行業經手過上市公司的人啊,可在醫療行業,人家並不把你當回事。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不掌控實體資源,有一天會死無葬身之地。」張告訴《環球企業家》。

事後,張黎剛反思,為什麼在旅遊行業線上平台公司可以成功?因為旅遊服務業總體供大於求,過剩的產能需要平台分銷,於是成就了藝龍和攜程。但醫療行業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對醫療資源沒有任何掌控,只提供平台服務,價值是有限的。

於是,愛康從線上走到了線下。緊接著2007年8月,愛康網與專業體檢連鎖集團上海國賓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賓)合併,更名愛康國賓,張黎剛手下又多了4家上海國賓和廣州國賓體檢中心。4個月後,愛康國賓在北京宣佈完成第三輪2500萬美元融資,投資銀行美林、知名VC ePlanet、華登國際和清科的戰略投資,加上原有投資方WI Harper美商中經合及上海創投跟投,刷新了當時國內健康醫療行業獲得最大筆風險投資的數字。

 

摸索的五年

 

在張黎剛的「攜程+如家」新模式的指引下,愛康國賓的轉型似乎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事情遠沒有想像的順利。張黎剛曾表示這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希望三年內上市成功,但並沒有實現。之後的五年間,張黎剛也很少出現在媒體的視線中。

按照協議,合併後,愛康和國賓雙方的股東約各控股50%,但當年愛康的收入只有國賓體檢的四分之一,國賓的原有股東給由張黎剛主導的管理團隊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最初,互聯網行業出身的張黎剛低估了兩個團隊的磨合難度,空降的管理團隊水土不服,全軍覆沒。合併前,國賓體檢是盈利的,合併後,愛康國賓連續兩年虧損。

沒有醫療實體管理經驗的張黎剛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摸索期。原國賓的管理團隊主要在上海,國賓體系下的四家體檢中心基本施行單店經營,和張黎剛的連鎖化經營思路完全衝突。而且,營銷模式以上門客為主,定價較高。合併後,愛康國賓重點服務集團客戶,要有折扣,價格必然會低於原有的定價體系。

張黎剛想,總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吧,新系統不能破壞原有市場。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在上海實行雙軌制。其中原有的兩家體檢中心,保持原有的營銷體系和高端價位,另建或收購新的體檢中心,接待集團客戶,走中端路線。

在設計區域分公司管理層方案時,他徹底放棄使用空降兵,著重內部培養,愛康國賓的所有區域主管都是從基層一步步提拔上來的,大多在公司工作時間超過五年,年齡都在30歲以上為主導。

作為一個新興的慢產業,能否規模化,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很重要。除了保證醫療質量,愛康國賓發展了一套詳細的營銷系統,對於數據管理和客戶分析細緻之極。比如銷售人員去拜訪客戶,拜訪前做什麼準備,過程當中聊些什麼,在什麼時機拿什麼資料,外企、民企、國企客戶分別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溝通,愛康國賓內部都有一套標準化的守則。員工在這套系統裡接受培訓,幾乎相當於一所黃埔軍校。

到了2010年,愛康國賓實現全面盈利,張黎剛如釋重負。

 

我才是第一

 

把時間撥回1998年,波士頓。張朝陽和在校園內創辦了後來著名的哈佛中國論壇的張黎剛見面,邀請他回國創業。在張朝陽即將向董事會提出任命張黎剛為首個副總裁的時候,張黎剛選擇了離開。他和三位合夥人一起創辦了旅遊網站藝龍。當藝龍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前兩年,張黎剛辭去CEO的職位。

關於張辭任的說法有很多,有報導稱,當藝龍在幾次資本運作之後,幾位創業者都變成了股份少於10%的小股東,張黎剛認為已經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張黎剛告訴我,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和合夥人不再志同道合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張黎剛是個不甘心當配角的人,他斬釘截鐵地跟我說,要做就要做行業內的第一名,藝龍也只到達了業內第二名的高度。儘管現在股權比例也在不斷稀釋,他現在依舊是愛康國賓的第一大股東,而且不存在創始人之爭。

在張黎剛安於寂寞的幾年間,一位名叫俞熔的同行更加活躍。這個投資人出身的年輕人在2006年創建了美年,一路併購擴張,尤其在2011年美年和大健康合併,形成了一個在國內有了100多家連鎖直營體檢中心的集團。

張黎剛不欣賞快速擴張、跑馬圈地的做法。因為體檢是個慢行業,規模越大,利潤回報週期也會越長。他也不服氣。「美年大健康是全國最大的體檢中心,這不是瞎扯嗎?所有的最大都是用銷售額來衡量的。愛康國賓去年8.2個億,他們是多少?我們才是第一名。」

根據美年大健康官方信息,2012年美年大健康的體檢量可以達到300萬人次。也有媒體按照目前私立體檢中心人均300至400元/次的體檢費用計算,得出美年大健康的營收可達近10億的結果。而張黎剛說自己瞭解到的是,主打一二線城市、中高端品牌的愛康國賓的團隊客戶平均單價是400至500元,慈銘是300至400元,美年大健康僅在200多元。

「這個行業跟互聯網公司完全不同,你不可能一夜暴富,或者每年成倍成倍地增長。真的,我們每年增幅在40%至50%,我已經非常辛苦了。」張黎剛說。

張黎剛目前的計劃,除了在全國範圍內擴張,還要發展新的業務模式。健康管理作為一個行業,起源於1950年代的美國,旨於建立有效的疾病檢測、預防,慢性疾病管理和醫療保險體系。「中國人提起健康管理產業,還是只意味著體檢,這是不全面的。」但張黎剛在這裡賣了個關子,「三四個月之後大家就知道了。」他只是說,要回到最初的夢想,重新打造一個醫療行業的平台公司。「在互聯網行業裡做成功的,阿里巴巴、騰訊都是平台公司。」

創辦愛康網的時候,張黎剛33歲。今年,他42歲了。在拍照的間隙,他帶著略濃的南方口音跟我說,快十年了,他越發懂得什麼叫耐得住寂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79

網路「海賊團」搶攻五七○○億元大祕寶 寂寞商機大爆發 愛情公寓勢力蔓延

2013-05-27  TWM
 
 

 

全台單身人口即將逼近千萬大關,網路婚戀、交友成為最搶手的新興商機,推估至少高達五七○○億元。堪稱台灣網路交友聯誼網站始祖的「愛情公寓」,也搭上這股寂寞商機,如今修成正果即將公開發行。究竟,愛情公寓施了什麼浪漫魔法?

撰文‧顏雅娟

隨著未婚人口持續飆升,「不婚族」、「黃金剩女」、「敗犬」等新名詞成為媒體最新流行用語,坊間更陸續出現「女朋友外套」、「單身保單」、「獨享Pizza」等新類型商品。

你知道「寂寞商機」有多龐大嗎?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近四年來,十五歲以上的單身人口暴增五十萬人,加總全台未婚、離婚或喪偶的單身人口總數已逼近千萬大關。若以全台單身人口每人每年平均支出六萬新台幣推估,全台灣寂寞商機至少高達五七○○億元。

龐大商機除吸引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寶來創辦人白文正之子白介宇搶進,就連興富發建設等多家建商也都力推奢華小豪宅,「一個人經濟」儼然是最搶手的熱門生意。

搭上這股寂寞商機順風車,尚凡資訊經營的交友社群網站──愛情公寓,號稱台灣交友網站始祖,從二○○三年成立以來,註冊會員數至今已超過四二八萬人,站穩華人交友網站龍頭地位,成了PChome創辦人詹宏志口中「具有台灣特色的Facebook」。

緊抓超熟男女商機

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點出,相較於其他網路交友服務公司,愛情公寓會員網站營收有高達九五%來自於會員收費,現金流健康;同時,尚凡資訊在二○一二年推出智慧型手機適用的App,在既有網路交友服務之外,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愛情公寓得以成功抓住單身商機趨勢。

儘管愛情公寓穩居全台最大交友網站寶座,但面臨Match.com、世紀佳緣、Be2等國際交友網站的強力競爭,愛情公寓積極擴大會員數;除了新增簡體中文版、英文版,藉以廣納海外華人會員用戶外,還透過各種管道強力拉攏中老年會員。

尚凡資訊總經理林志銘指出,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普及,很多以前不用電腦的中老年人,也學會申請Facebook帳號、或用Line來傳訊息。

這群多金的潛在客群,成為尚凡資訊亟欲開發的市場處女地。尚凡資訊董事長張家銘指出:「雖然目前五、六十歲以上的會員占比還不到五%,但可以發現他們付費的比率都非常驚人,而且忠誠度極高!」舉例來說,愛情公寓裡住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醫生,會費一次就付一年。張家銘笑說:「這要感謝Facebook的普及,讓很多四、五十歲的熟男、熟女熟悉網路介面,開始願意嘗試透過網路社交。」除此之外,龐大的會員資料庫與不斷修正的演算機制,更是愛情公寓最大資產。據資策會統計,加入愛情公寓會員並從中找到結婚對象的比率約四.七%,以二○一二年愛情公寓約達三五○萬會員推估,約十六.四五萬會員透過愛情公寓找到另一半,並推估已有超過十一萬名愛情寶寶誕生。

五月四日,第一輛由愛情公寓會員所組成的台版「戀愛巴士」首次上路,創下交友網站與旅遊業者異業結盟的首例。

過去愛情公寓曾自行舉辦多達五十多次聯誼活動,但因資源有限,常常自己員工要下海當領隊、帶活動,一直以來,都有想找旅行社合作的念頭。

直到去年十月底,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全台灣網路產業大頭齊聚一堂。當時,張家銘偶遇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立刻一個箭步向前,拉著對方拋出異業合作的想法。

「虛實整合」 戀愛巴士環台張家銘說:「我們大概只聊了十幾分鐘,可以說是一拍即合!」由於雄獅近年也積極主打「虛實整合」的通路策略,與愛情公寓合作,反而幫他們解決了最頭痛的客源招攬問題。

當愛情公寓遇上雄獅旅遊,會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張家銘直接以結果論來證明活動成果。

「去程遊覽車上,本來是男、女各坐一邊,但經過一整天的活動下來,回程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對都是混著坐了!」甚至,活動結束後,不少會員還在愛情公寓留言板上大喊:「台中、高雄也要辦!」由張家銘、林志銘、林東慶、舒雨凡等四位師大附中同窗創立的尚凡資訊,常被戲稱為網路界「五月天」。或許是同窗培養出的默契與無窮創造力,讓成立十年的愛情公寓,一點也沒有年久失修的老態。

回想前幾年師大附中六十周年校慶時,這群年過三十的創辦人還一起回母校唱校歌。校慶前一天,人在上海出差的張家銘,還特別託林志銘趕緊幫他買一件大號的校服,為了在新校服繡上學號,林志銘還騎著摩托車四處尋找繡學號店家。

講起這段往事,張家銘、林志銘臉上掛滿了笑容,似乎還能看見當年在校園打鬧的那分無憂。林志銘感性地說:「我們就像漫畫︽航海王︾中的主角草帽海賊團,雖然不知道出發尋找的大祕寶是什麼,但在過程中,與夥伴共同打拚的情誼,才是最重要的!」繼尚凡資訊修成正果即將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外,後續愛評網、GOMAJI團購網、KKBOX也都有IPO的計畫,標誌著台灣網路產業聚落逐漸成形。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下一個網路新星的出現吧!

尚凡資訊

成立時間:2002年10月

負責人:張家銘

資本額:1.2億元

主要業務:網路交友服務

近三年營收:(億元)

2010 2011 2012 1.25 2.99 2.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3

寂寞空虛冷,看看哪個互聯網公司除夕不放假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3/57627.html

今年除夕是陽曆1月30日。某假日辦裝模作樣地弄出ABC三套放假方案公佈,讓全國人民去投票。最後,丫居然腦殘一樣地全國人民說:今年除夕不放假啊,不放假。

這個其實每年只需工作一天,靠安排全國人民放假為生的部門,估計為了刷存在感上頭條,逆天式地劍走偏鋒,不讓全國人民除夕放假,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不禁要問:你這麼幹,你媽同意嗎?

春節放假沒除夕,就如ML沒前戲。韓國人呢?趕快把你們的除夕領走!請一定要申遺成功~

除夕不放假彷彿一夜回到了舊社會,深深的趕腳變成了「楊白勞」:   地主家長工工作方案:方案一:干    方案二:幹了白干   方案三:累死都得干   請選擇。

「請在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C!!!」「正確答案是D。。。

今年春晚開場曲: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和音:除夕就算啦】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和音:除夕就算啦】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除夕就算啦】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大合唱:除夕就算啦,算啦,除夕就算啦】。

算了還是給馮小剛打個電話吧,叫他辭去春晚導演吧,到時候沒人看,多丟人呀!!

唉,中國五千年文化積澱絕不是蓋德,中國網民面對無法改變的慘痛現實,發洩的方式也相當有才情,每次都會激發一大波創作熱情,誕生許多不朽的短平快作品。

某辦,你看看射掌的前戲多長,多有味道。學著點。其實,射掌今天想就著這個前奏,說說今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除夕放假的事情,誰不屌某辦堅決放假?誰周扒皮,打著「遵紀守法」的旗號讓員工除夕遵守法定節假日繼續上班?先看BAT三家。

百度: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除了國家統一節假日安排,公司將在除夕放假一天。據射掌可靠消息,百度對於過去一年貢獻突出的同學,要以更特別、更創新的方式給予褒獎。2014年1月10日下午,公司將在百度大廈B座大堂舉辦優秀員工和團隊的頒獎典禮,屆時這些獲獎的同學不僅將收穫我們的敬意和掌聲,公司還會邀請他們的家人到場,一起見證並分享這份榮耀和喜悅。

射掌記得土豪百度曾經花了300萬美元獎勵28位員工,獎勵三個項目團隊,每個團隊100萬美元,人均獲獎68萬元人民幣。今年你猜哪些百度團隊會得到獎勵?有知道的百度花粉,請一定後台爆料啊。

阿里(含阿里小微金融):是按照國家法定假日來安排的,也就是說除夕不放假!不過有一些彈性制度來彌補:1、我們有不成文的規定,過年前一天會提前下班2、家住的很遠的同事可以請路途假,最短一天,最長三天,因為他回家路上要花時間的,不算在正常假期裡。

騰訊(含易迅):2014年1月29日至2月6日(即農曆臘月廿九至正月初七)放假,共9天。其中,1月29日(農曆臘月廿九)和1月30日(農曆除夕)為公司放假,1月31日至2月6日為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的春節放假調休,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2月7日(正月初八)開始上班,公司將對員工發放開工「利是」。據說,春節來了後,深圳那邊的企鵝員工每年都排大隊領利是,馬化騰小馬哥親自給發。廣東人過年有味道,過年來還要請員工喝「春茗」(不懂春茗和逗利是啥意思的可回覆花邊社「利是」二字漲下姿勢)。

京東商城:除夕放假。其他不詳。東哥回來了,也不知道年會會咋折騰。莫非每人發一本減肥秘籍,會讓食堂天天煮白菜嗎?年底高管考核先上稱上要一下?體重超標的降職減薪嗎?

金山網絡:老闆傅盛同學夠意思,29號就放假了,放到8號。最讓人豔羨的是,今年年會去三亞召開,全公司1000人包機飛三亞。而且住的都是五星級酒店,喜來登希爾頓之類的。因為金山網絡連續三年營收增長120%,移動用戶連續兩個季度新增超過360。

「我們公司的馬桶,都是那種超高級的,自動噴水洗屁屁,按摩,烘乾的那種」,金山網絡某叫「勝」的騷情員工對射掌炫耀道。

射掌要說一句:金山不死,越過越好,360你們有責任啊,馬年要努力啊。好,下面請360出場。

360:除夕放假,至2月6日。8天假期。為此老周還特別嘚瑟地在微博上傲嬌說:希望員工除夕夜都能陪家人,決定除夕當天放假。老周情商是公認的極高。此外,據說360去年優秀員工每人獎勵50萬市值的股票,我擦,今年360股票翻了多少倍啊,比直接給現金值。據說,今年年會360還會重獎優秀團隊。具體信息拭目以待。千萬別把金山1000人員工去三亞度假的事情,告訴數字公司的員工啊,各位,那樣太殘忍。

新浪:2014年1月30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1月26日(星期日)、2月8日(星期六)上班。其中1月30日(除夕)為公司指定休假,將從系統中自動扣除。除夕也是放假的。基本和搜狐一樣,除夕可以休息,但系統自動扣你一天年假。

搜狐:春節: 1月30日(週四)至2月6日(週四)放假,共8天,放假期間班車停運。其中1月30日為公司管理層批准放假1天(統一抵扣1天法定年假);1月31日至2月2日為法定節假日3天;2月3日至6日為借調的公休日【分別借調1月26日(週日)、2月1日(週六)、2月2日(週日)、2月8日(週六)】。1月26日(週日)、2月8日(週六)正常上班。這有點小心眼,小計算了,強行耗掉你一天年假。不過,也行了,總比不放強。

網易:30號除夕確定放假。但過年員工可否吃上丁老闆的豬肉仍是個謎。

愛奇藝:至今沒收到任何放假郵件,「根據我司的尿性,基本理論上是不放的。外地的可能就請假吧,用年假。北京的同事當天值班」。一位同學吐槽道。

美團:按國務院通知執行。做服務業的傷不起,

要和商家同步,還要面對消費者投訴等,節假日更忙,唉,幹這行的就是髒活累活。創業公司嘛,沒人性是正常的。

好了,看了別人的,你們公司的除夕放假嗎?年終福利如何?敬請回覆花邊社後台爆料,射掌粉絲很多是企業的老闆和高層,推送給他們看看,射掌會保護你的,不會告訴是誰說的。放心。

如果公司規定不給放的。部門領導呢,射掌建議就賣個人情,想想辦法給通融下。否則,員工買票都不知道買幾號的?票那麼難買。明明心裡和家裡都盼著除夕就回到家,你卻不讓走,或者他不好意思主動提,憋在心裡,當天其實在公司也早就無心戀戰了,你留他在身邊作甚?不放假的領導只會不停打噴嚏,被員工在心裡和私下詛咒。所以,當領導的呢,不如痛快主動跟他說:快回家吧!父母老人等著你呢!

除夕放一天,你會贏得人心,那可是明年一年的人心,員工全家會感謝你一整年。否則,你懂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54

忍受寂寞,從底部開始堅守 Dean_丁丁

來源: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3340290

 
市場趨勢的轉變,不是一天完成的。大幅的收益,必須從底部開始堅守。

但是作為一個明智的股市投資者,操作大趨勢的,操作大行情的,丁丁的經驗,這是必須養成的心態:

1.  發現一個好的板塊以及個股,得在市場沒有得到大幅認可時,但是同時明顯存在一些保底因素(比如類似板塊大漲,行業需求發生向好變化,行業供給因幾年的熊市已初步收縮, 股價已經跌至非常低的底部),這時就要勇敢介入,堅定持有。這樣的大趨勢,不要操作波段。

2.  當一個板塊過度炒作,人們都已經是兩眼發紅,隨時進場接盤,進行炒作。炒作終將結束,有理性的人都知道;但不可預測的是,泡沫會何時結束;另外,此板塊或個股,過去2-3年甚至5年都是漲的。所以很多人都覺得今天進,過兩天賣,不會是那個承接最後一棒的人。但是,往往那些經驗不足不舍得止損,或者心態太貪想繼續翻幾倍的人,最後都從短線炒成長線,成為在高位站崗的人。

第1,就是05年的股市,08年底的股市,12年的創業板,14年年中的主板。
第2,  就是07年的主板,10年的創業板中小板,14年高達百倍估值的大批次新股和炒高的題材股。

所以心態上,有兩件事很難,:
A.  買入底部已經基本確認,但是市場可能還不感興趣的股票。這時的股票,根本不想看;心情是猶豫的,孤獨的;長期的低迷走勢讓人很低落;甚至是被拒絕的,被批評的。
B.  賣出正在大漲的高泡沫股票。心情是舍不得的,還在幻想大漲的;被罵傻瓜的;賣出後上漲甚至大漲,還有買回來的沖動。

有兩件事,很容易(丁丁也曾幾次遭遇,再也不犯類似錯誤):
C. 就是追入正在上漲的股票。心情是喜悅的,亢奮的。按捺不住的。買了或許立刻漲,自信心大增。
D. 買入大漲後的股票被套牢。死馬當活馬,去幹別的事;幻想馬兒複活,回到高位。心情是有僥幸的,無奈的。什麽都不幹是容易的,換股則要去研究要下決心。

困難的事,少有人做得到,所以股市獲大利的是少數人。
容易的事,多數人做得到,所以註定多數人是股市的”韭菜“。


李佛摩爾曾說:
1、我的經驗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個趨勢的開始點才進場交易,我就絕不會從這個趨勢中獲取多少利潤。
2.   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跟它爭執,我躲開!幾天以後,如果一切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再回來。這樣,我會省去很多麻煩,也會省很多錢。



請大家評說目前的股市狀態。@方舟88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77

價值投資乃寂寞之路

早前看到有報名巴黎兄價值投資課程的同學,在未上堂之前就已經寫了感想,難得的真感受,所以抄起來了,分享一下。其實剛出來工作時,對於投資理財,我也花了好幾年去閱讀才有點點概念。我在想,如果在十多年前有這類課程,不知道我又會否去報名呢?還是會覺得不值呢?




Kristine在巴黎兄文章《"全港首個價值投資課程"現正接受報名》留言: 

還未開始投資,已感受到信奉價值投資法註定與大眾是走相反的路。我從來不買名牌,因為我會想的是它值不值得,而不是它的附加價值,像廣告、名氣、身邊的人買不買、以至銷售人員和店裡的燈光都是噪音。比如說電話,對於我來說真正的功能只要可以打電話和上網就行,二千元以內已經有很多選擇。我會問自己的是,如果電話的美觀、方便、別人的羨慕眼光等是top-up feature,我會願意從基本的二千元,再加四千元買最新的手機,就為了這些額外的東西嗎?

我把巴黎的課程告訴我媽媽、弟弟、朋友跟男朋友,得到的回應是一致的,就是貴。但為何球鞋一雙就過千,一頓飯幾百塊,去遊船河幾百塊,就不覺得貴。我不能明白的是,學到的知識永遠是我的,繼續學習下去將來更會為我帶來更多的錢,還可以認識到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價值遠遠超過學費。我平常不捨得花錢,因為錢花了就沒有,延遲享受用在投資卻可以將來享受更多。沒想到投資課還沒上,就來一個思想的衝擊哈哈。 


後記(止凡):

看到Kristine的留言,感覺這主要是價值觀的問題,投資理財有一個重點,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價值觀。有人喜歡拿一千元去買書看,有人喜歡拿一千元去吃喝玩樂,有人喜歡拿一千元去投資,有人喜歡拿一千元去上堂增值,不同人有不同的價值觀,沒有對與錯,但有因果。

曾經在《永不當田雞》這著作裡寫過,萬物本來沒有意義,而事件的意義其實是有思想的人去給予的,所以事情的意義來自我們的價值觀。

題外話,以前曾把這著作贈送一本給Rexh兄,有次飯局他出來談談他的閱後感,他很喜歡這本書,從書內的文章感覺到我是一個喜歡思考,而且思考深入的人,想不到這是十年前的作品,很驚訝當時如此年青就寫出這本書。當然,當中夾雜不少客氣說話,實在令我面紅。更問有否想過出版這類書籍,我直言很喜歡的,即使是投資理財,最終也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哲學問題,只不過這類無聊書一向不賣紙,累出版社蝕本就不好了。

還記得自己以前的確是個思維頗複雜的人,常常喜歡「想你在想我如何去想他將會做什麼」等問題。朋友一個半個微動作與對答,都分析得很複雜,想得很陰謀。這些年,不時有看書、寫作,亦有回看自己過去的文章,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似一個老人,可能看得多、寫得多,化了,哈哈。

談到搞課程,不時都有人問我何時會開班,過往更會有一些開班的合作邀請,但我總表示沒有這個打算。一來不夠料,本身不是專業,可能開班與小朋友分享一下理財理念還可以吧。二來是自己的情意結,本身不是退休狀態,未到人家眼中的人生經驗充足,而又無欲無求的狀態,總覺得開班教授投資理財,或面授一些生活態度,本身需要達至人家眼中的這種境界,說話才夠說服力。然而,這只是情意結,說不定有一天能衝突心理關口也說不定吧。

說回巴黎兄的課程,我不清楚同學們上完之後的感覺如何,我相信巴黎兄也想知道吧。今天他搞到第九班(見《價值投資班第九班內容》),我看見課程的價錢也是差不多,如果一班有三堂,R兄上次飯局偷偷溜出去埋了張單(見《八人飯局》),金額都足夠上十堂了,與坊間每每一萬幾千的課程是兩碼子事。

我發覺部份人頗反對別人辦課程,原因有很多,可能覺得講者無料,又可能覺得這是騙局,又認為有什麼理念,在網上寫出來就好了,為何要開班呢?

有料無料?與是否騙局?有這想法實在難怪,因為坊間的確有不少有問題的課程,搞手全心騙財。財叔也有此觀察,認為今時今日,最賺錢的投資就是辦投資課程,說時帶點不滿,看來他也感到這不是一個好風氣。這方面我對身邊blogger信心十足,尤其近期飯局,面談交流過,感覺位位都是正人君子,而每位在這網上分享多年的blogger都自有一套。

至於,光寫就可以了,不用開班。這一點自從我有機會出著作、寫專欄之後,發現公眾接觸渠道比自己以前想像中多。看書的不一定看blog、看雜誌的不一定看書、看電視聽電台的不一定看報章,所以多個渠道分享理念,把自己認為是好的東西分享出去,接觸更多人,何樂而不為呢?我一開始都講,如果十年前有這樣的課程,可能進步更快。

以前blog界好像沒有今天這麼精彩,今天不難在各報章傳媒見到身邊的blogger(yahoo年代的blog友可以討論下)。今天不只巴黎兄,連退休基金經理鐘兄,也搞課程(見《基礎投資課程大綱(三)》)。近年我才有機會閱讀到鐘兄的文章,才發現原來他過去已經密密寫blog超過五年時間。這位專業人員,課程消息一出就即爆滿了,真厲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164

李彥宏聊人工智能:創新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

據百度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在中國聯通合作夥伴大會上,李彥宏再次開聊人工智能。

他表示,人工智能代表下一代技術的發展方向,從創新角度來講,很多時候最需要的素質應該是能夠耐得住寂寞,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是不是願意相信,是不是真的願意投入去做。如果有一天當所有的人都意識到該事物重要的時候,才開始進場去做,競爭會非常殘酷,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競爭者都會失敗。

以下為對話的部分節選:

主持人:首先請問一下,如果由各位的企業組成一個生態圈,您把自己的企業比作生態圈中的什麽?

李彥宏:在我的想象中,我覺得聯通這些運營商像是高速公路的建設者,他們把四通八達的路建立起來,而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像在這個路上跑的車。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車上到底運的是什麽東西,我覺得這個更有意思。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的,可能有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我認為互聯網+各式各樣的行業所構成的系統,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生態系統,而且分工也是很合理的。

主持人:請問您感覺這一次和聯通合作會帶來哪些方面的益處?你們將進行什麽樣的合作?

李彥宏:說起互聯網公司大家比較容易想到BAT,就像昨天在合作簽約儀式上所講的,聯通其實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幕後英雄,如果沒有他們長期的不懈努力,我們互聯網公司是沒有辦法享受這個人口紅利的。百度開始創業的時候,中國互聯網只有不到一千萬網民,今天有七億多網民,整個我們這一代的互聯網公司都受益於聯通、受益於運營商在基礎網絡設施建設上的貢獻,而且他們都是默默無聞地在幕後起作用,扶持我們這些互聯網公司。

就像曉初董事長剛才講的,這次合作是比較基礎的電信層次的合作,未來的合作中,我們會往增值服務、往更高層次來發展。聯通自身有很多優勢,不僅僅是大數據的優勢,線下門店的優勢,還有著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百度在搜索方面比較有優勢,我們有很多的數據,比如地圖的數據等等,此外像糯米、外賣、酒店預訂等增值服務,這些服務都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連接作用的。從用戶最初產生需求,到最後下單,怎樣才能夠讓用戶的體驗更加豐富?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跟聯通做了很好的嘗試,目前看來,效果特別好。

其實讓我更加興奮的是對於未來合作的展望,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使得現有的運營效率得到提升,甚至達到深刻改變行業的程度。昨天我們也談到比如說像聯通10010的客戶服務,其實大多數的問題都相當簡短,而且答案也比較明確,我聽說一次電話的平均時間是80秒,其實除了問問題,回答也都是非常簡短的,類似於這種問題通過現在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術,基本可以代替掉現在的所有人工,但是可能會出現失業的問題,這個我們得另想辦法來解決。但是這方面的技術一旦應用起來,不僅可以達到現在人的水平,甚至有可能超越。因為人的記憶都是有限的,能夠記住的東西沒有那麽多,比如現在百度有的圖像識別技術,可以識別出來三百多種不同品種的狗,正常人一般是無法辨別出三百種不同狗的,但用人工智能結合計算機固有的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致使在很多地方能夠超越人類水平。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合作空間,一旦打通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這些技術和我們現有業務的邊界,可做的事情之多還是非常令人期待和興奮的。

主持人:我們知道百度在互聯網企業當中,是技術基因非常明顯的,在研發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技術創新方面您有哪些心得和體會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李彥宏:其實百度從成立第一天起,我們就非常重視技術,因為一直堅持這個方向,所以趕上了中國互聯網一個好的時機,最後做成一個比較受歡迎的搜索。大約從五六年前開始,我們認識到人工智能代表下一代技術的發展方向,所以開始比較大地投入。其實從創新角度來講,很多時候最需要的素質應該是能夠耐得住寂寞,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你是不是願意相信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願意投入做這個事情。做的過程當中肯定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但怎麽樣能夠堅持下來?要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如果有一天當所有的人都意識到這個東西重要的時候,你也開始進場去做,那這個競爭會非常殘酷,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競爭者都會失敗。

所以我覺得從創新的角度來講我自己的這種體會,就是你怎麽能夠在別人不看好的情況下認識到這個東西重要,而且確定它真的是你自己想要做的事兒,而不是看到大家都覺得這個事兒重要你就去做。這樣的話,通常可以有幾年的時間,能夠比別人更早地去做準備,某種意義上講,我覺得是一種搶跑,像互聯網行業這種發展速度,能夠搶跑兩三年就已經很厲害了。但如果我們能夠搶跑五六年的話,其實在應對新的市場變化時可能就會更好一些。

主持人:請問您對未來行業方面的展望是怎樣的?

李彥宏:我首先還是非常看好聯通在未來的發展。人們對於帶寬的需求我覺得是幾乎沒有止境的,過去之所以覺得已經夠快夠好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各種各樣新的應用。比如像搜索的話,現在大多數人在用文字形式輸入進行搜索,以後可能越來越多的人會用語音的形式進行搜索,會用圖像、拍一張照片去搜索,這樣對帶寬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強烈。這還只是我們目前看到的互聯網層面的東西,其實剛才曉初總也提到物聯網,我覺得物聯網未來也是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中國的網民人數已經達到50%的滲透率,甚至還更高一點,可能人口紅利沒有了,將來再發展上網的設備就不是人來用,而是物來用,這一塊我們覺得未來幾年會有比較大的發展。

其實物聯網這個概念,在六、七年前就火了一陣子,甚至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但是那個時候為什麽沒有普及開來呢?我覺得也是跟人工智能技術當時沒有發展起來有關系。物聯網不是說每一個終端都可以上網、簡單的一種連接就能夠產生價值,它需要這些上網的終端設備能夠把有價值的數據,持續不斷地回傳到雲端,雲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找到這里面的規律,然後再對終端產生相應影響,這樣的話物聯網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而這幾年,隨著計算能力越來越強,計算成本越來越低,真正把這些數據變成有價值的信息的能力,現在出現了。

比如說一個典型的場景是無人車。過去大家想到的是互聯網汽車,怎麽樣在車里面能夠聽音樂、或者打開地圖找到我想要找的位置,但未來這種無人車高度依賴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地圖是什麽概念?精度要到厘米級,三厘米左右的精度,這需要大量數據的傳輸,它和雲端的配合就變得非常非常關鍵,未來對於帶寬的需求、對於各種各樣數據的分析能力的需求我覺得會非常的強烈。這還只是車這一個場景,幾乎我們能想到的場景,無論是智能音箱、像Amazon Echo,還是未來的電視、冰箱,甚至是一個燈泡、一把椅子,它們都能夠通過物聯網的形式跟雲端進行連接,都能夠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產生越來越智能的應用。所以這是我們非常期待的,我也覺得這無論是給聯通,還是給百度、騰訊、高通也好,這是給我們這些公司展現出來的非常大的發展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29

【消費】如何從單身男(女)身上賺錢:“空虛寂寞冷”,資本數錢聲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247&summary=

【消費】如何從單身男(女)身上賺錢:“空虛寂寞冷”,資本數錢聲

身潮來襲,引領新型消費潮流


第四次單身潮來襲


單身群體規模日益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單身人口達到2億;全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而結婚率也自2013年起大幅下滑,單身獨居群體日益龐大。根據珍愛網發布的《2016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調查顯示,太自我、收入低往往是90後脫單的主要兩大障礙,而近五成70後和80後則表示“年齡大”讓自己難以脫單。



歷史上。我國曾經歷過三次較大規模的單身潮。而相較於過去三次“被動式”造成的單身,當前的單身人士更多是因追求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而選擇的“主動”單身。珍愛網《2016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顯示,有超七成單身認為自己是“一直沒有遇上合適的人”。這其中有67.2%的80後和56.6%的70後表示自己常常陷於“喜歡上條件比自己好很多的人”或“自己條件比追求者好很多”的狀態;而超四成90後“容易陷入單戀或者暗戀狀態”。



單身已成為都市大齡青年的常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良好的教育以及經濟的獨立性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在擇偶條件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婚姻不再是人們唯一和必然的選擇,單身正成為一種新的人生狀態和生活方式。這點在女性身上體現尤為明顯。


以北京市為例,2015年30歲至44歲單身的女性占比是45%,但5年前僅為40%;而其中81.1%的女性擁有大專以上學歷,92.5%的女性生活在城鎮。因此,現代中國女性的獨立是未婚人口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單身化趨勢明顯,提升時尚消費傾向


發達國家/地區的單身率往往比較高。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地區的城市化進程、高等教育普及率、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社會寬容度等對結婚率有較大的影響。從共性上看,發達國家/地區往往都存在單身率較高的傾向。以美國為例,2014年美國有將近1.3億單身人口;而且在全美50個州中,有27個州的單身人群比例超過50%。而在我國臺灣,近十年單身人口成長超過15%,規模已經近1000萬人,占總人口的43.4%,其中65.5%的人單身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我們認為,在第四次單身浪潮中,隨著適婚群體對自由與新財富的追求,單身化以及晚婚化的趨勢將會日益明顯,中國的單身人口比重仍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而單身群體規模的擴大,也為單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龐大的人口基礎。



單身群體擁有較高的消費需求。前面提到,當前大多數單身群體主要集中在有文化、有實力的中產階層,相較於傳統長相、經濟雙重困難的“被動單身者”,他們往往非常註重生活質量,更多的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主動選擇單身。因此單身群體在提高生活質量上有較高的消費需求,是消費升級的主要目標群體。除了龐大的人口基數外,“單身貴族”形象的深入使得單身群體在引領時尚消費上擁有絕對的影響力。比如“雙十一”原本是一個誕生於網絡、紀念“單身狗”的普通日子,後被天貓商城營銷為年度的重要促銷日,因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最後被眾多電商默認為年度網購狂歡節,並有中國“黑色星期五”之稱。



在社會大環境和傳統觀念變更的過程中,社會大眾對單身群體的看法也在悄然改變。新時代的單身群體個人收入增加了,結婚年齡也往後移,這就使得他們有錢的同時也有更多的個人時間支持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品位。以“雙十一”的“剁手黨”為例,超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3000-5000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以上的占10%。



“單身貴族”具有極強的消費欲望。一般來說,平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的單身男女被稱為“單身貴族”。而在單身貴族中,女性的占比高於男性,換言之,經濟獨立且消費能力高的單身女性日趨增多。據珍愛網調研顯示,超八成單身女性年收入在10萬內,12.32%的單身女性年收入在10-20萬內,年收入20萬以上的人群占7.28%。隨著經濟獨立性的提升,單身女性更加願意為自己的興趣買單,物質消費需求強大。在珍愛網《2017年中國單身女性調研報告》的調查也作證了這一消費觀念的變化。除日常生活開支外,八成單身女性有額外消費規劃。其中超五成的女性表示有結余儲蓄習慣,而另外的五成女性已從經濟獨立步入到“輕奢女性”的行列,她們中有25.35%的單身女性有額外長途旅行的經費,17.48%的單身女性有“有買房/買車能力”,還有6.75%的單身女性會有購買奢侈品的消費。



群像掃描:緊抓單身消費四大趨勢


休閑化:“空虛寂寞冷””,娛樂至上&肉少難嚼滋味好


單身容易“空虛寂寞冷””。單身群體一大消費特質即可支配時間較多,無需與伴侶和家庭相伴的他們更願意將時間用於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消費上,尤其表現在娛樂性消費和食飲性消費。在物質生活充裕以及娛樂媒介豐富的時代下,單身群體一方面有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網絡終端上,網絡可以滿足他們休閑、社交、購物等需求,因此對網絡上的娛樂活動有較強的依賴度。另一方面在食飲上單身群體由於作息的相對不規律,進食頻率低、時間長,更鐘情於肉少難嚼滋味好的零食補充。


單身人士崇尚娛樂至上。針對單身群體最為典型的娛樂活動就是網絡遊戲。根據陌陌大數據顯示,活躍的遊戲用戶里,單身人數高達75%。無論對男女玩家來說,玩遊戲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放松娛樂,特別對於宅男來說,遊戲幾乎是他們的生活主體。根據《問道》遊戲的調查顯示,該遊戲中有51%的男性玩家,日均遊戲時長超過4個小時,即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有幾乎近1/3的時間泡在遊戲上;女玩家則相對理性,但是遊戲時長達到3個小時及以上的群體也有25%的比重。




以單身貴族作為目標群體的娛樂節目收視效果頗佳。在影視行業上,針對單身群體也催生了眾多新型的娛樂內容。自2010年起,電視婚戀交友節目在我國電視臺遍地開花,其中江蘇衛視的婚戀交友節目“非誠勿擾”應該說是單身經濟的典型代表。雖然這類節目近年來遭遇瓶頸,但依然有著強勢的收視需求。2016年“相親”和“戶外真人秀”嫁接融合帶起了一股熱潮。如芒果TV熱播的《黃金單身漢》未播先火,首期節目總播放量近2500萬;樂視打造的國內首檔生存式社交真人秀《單身戰爭》,顛覆了傳統語言類戀愛交友節目模式,首播獲超5000萬點擊量,並在2017年1月網綜播放量中排名第二位。伴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代單身人士的消費更加追求享受,代表青春活力和潮流生活態度的輕奢理念也在娛樂休閑的各個方面持續發酵。在多元的社會環境中,這種“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的價值觀,成為新時代單身貴族的標簽。基於此,娛樂休閑產業逐步在內容創作、商業模式定制與變現等領域積極探索。



單身空閑多就要“浪””,重口味不重營養。單身群體由於空閑時間多,飲食習慣也存在變化,進餐時點更隨性,更偏好於隨時隨地的食品補充,尤其是鐘情於肉少難嚼滋味好的休閑零食。盡管用零食取代正餐並非最健康的選擇,但在單身群體的決策排序上,他們更看重食品的口味,其次是趣味和價格,健康居末,突顯出年輕就是任性、成家前“浪一浪”的單身特性。市場也給予了單身群體這類選擇的足夠多的支持,休閑食品種類快速擴大,行業規模過去十年的CAGR保持在15.0%以上,未來五年CAGR有望在13%左右,預計2016年休閑食品行業規模將突破1.3萬億。



肉少難嚼滋味好之一:鹵制品。作為肉少難嚼滋味好的突出代表,鹵制品在單身群體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作為休閑食品的重要細分品類也在快速發展。休閑鹵制品行業的市場價值從2010年的232億元,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於2015年已增加至521億元,複合增長率達17.6%,增速位列休閑食品首位。從包裝分類看,包裝休閑鹵制品的快速發展正搶占著無包裝休閑鹵制品的市場份額,占比由2010年的12%上升至2015年的19.2%;品牌的休閑鹵制品的零售價值從2010年的59億上升到241億,5年間的複合增長率為32.6%,遠高於鹵制品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市場份額由25.4%上升至46.2%,接近半壁江山。最近五年,休閑食品行業都處於高速成長階段,休閑鹵制品又是其中景氣最高的子行業,而該子行業中包裝和品牌類趨勢大好,周黑鴨憑借先進包裝、品牌休閑鹵制品站上金字塔尖,2013-2015年公司收入複合增速41.3%,景氣度高。




周黑鴨產品為基、渠道織網、品牌加持。。產品上:口味獨特是核心競爭力,客戶粘性強,且專註鴨和鴨副產品識別度高;MAP鎖鮮裝保留口感並延長保質期、提升品牌形象,使得過去兩年平均售價年均提升超10%。渠道上:目前商圈占據銷售終端80%以上,將加快交通樞紐布局,未來2-3年預計交通樞紐門店將提升至1/3,按目前火車站和機場規模測算預計有3500家門店空間,加之地鐵布局空間巨大。產能上:目前僅有兩處產能,深圳租賃產能到期影響短期供給,公司規劃以華中為中心陸續向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分區域融資建立五大基地,IPO募投產能建成後產能將達7.64萬噸,翻番以上。營銷上:結合娛樂營銷、話題營銷、會員營銷和線上線下互動等方式,打造“會娛樂更快樂”的品牌理念。




肉少難嚼滋味好之二:堅果。堅果是肉少難嚼滋味好的又一代表,是陪伴單身貴族宅家煲劇、看戲、打遊戲的重要零食伴侶,近年來隨著線上堅果行業的高速發展,堅果行業景氣度急劇提升,其網購屬性也十分契合單身群體消費特征。2010年之後以三只松鼠、百草味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貴,將高端堅果帶入大眾視野,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休閑食品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2014)》,2004年我國堅果炒貨行業年度總產值185億元,2014年已增長至863億元,CAGR為17%。


三只松鼠:互聯網堅果領導品牌,萌寵陪伴屬性強。2012年,三只松鼠憑借熱銷產品碧根果開辟市場,攻下互聯網堅果行業半壁江山,至2016年實現從零到55億的突破。目前,堅果作為第一大品類,占據松鼠一半以上的收入份額。三只松鼠將目標客戶群體瞄準目前使用網絡最多且對休閑食品需求最大的80後及90後,這年齡段也分布了大量的單身消費群體,三只松鼠從產品研發、包裝、廣告及客服都圍繞該消費群購物習慣和偏好展開,以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為目標。同時,公司倡導“慢食快活”的生活理念,與單身群體時間相對充裕的特征相吻合。在淘寶旗艦店的客服服務中,三只松鼠一改淘寶盛行的“親”文化,讓客服扮演小松鼠的角色,以松鼠口吻進行溝通交流,將客戶稱為“主人”,奉行“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比如問候語為“主人,你回來啦”,推銷的話語為“主人,快帶我回家吧”,語言表達更加貼心且輕松,表達出的關愛及陪伴屬性亦契合單身群體消費需求。



百草味:打造趣味零食,提升消費品質。單身貴族對於滋味好的定義各有不同,因此多品類的覆蓋更容易匹配單身群體的口味需求,而且消費的同時若能提升娛樂性,將賦予寂寞的單身貴族更多的趣味,代表品牌有百草味。區別於三只松鼠,百草味起家線下,曾擁有百余家線下門店,後轉型互聯網,憑借品質與物流優勢,躋身互聯網堅果行業第一陣營。由於曾紮根線下多年,百草味品類更為多元,目前擁有堅果果仁、肉脯海鮮、糕點糖果、精美禮盒等多個品類,300余個SKU,以“趣味零食探索家”為定位,致力於打造休閑零食的一站式購物平臺,能夠給單身群體提供更多高品質、趣味性的選擇。在2017年1月5日結束的京東超級品牌日,百草味單日總銷售額是其2016年在京東平臺雙11銷售額的5.81倍,總計賣出38萬盒年貨堅果禮盒。2017阿里巴巴年貨消費數據顯示百草味表現亮眼,零食堅果銷售額占食品類目的47.25%,購買數量相當於平均每人6.5件,其中百草味一家獨占2000萬件堅果銷售額,平均每10個年貨禮盒就有一個來自百草味。作為老牌休閑食品企業,百草味致力於品類創新,2017年年貨期間通過對市場精準的分析,推出了5款“年的味道”系列禮盒,在主題和包裝的設計上賦予充分的趣味性,多品類的覆蓋給予單身群體更高品質的休閑堅果選擇。



來伊份+鹽津鋪子:消磨時光雜貨鋪。與已婚人士逛店消費目的強、時間緊任務重的特征不同,單身群體有更多時間流連於小街小店,在五花八門的陳列中挑選屬於自己的堅果零食,享受購物過程本身帶來的休閑愉悅,因此覆蓋廣的線下連鎖店和直營商超更能成為單身貴族消磨時光的好去處,與群體追求高品質、休閑消費的訴求相匹配,代表品牌有來伊份和鹽津鋪子。來伊份作為專業化休閑食品連鎖經營企業,銷售產品分九大類多達900+SKU,渠道優勢明顯,是國內銷售規模、擁有門店數量領先的休閑食品連鎖經營企業之一,以“商品開發+連鎖經營”相結合,提升單店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直營門店收入份額/毛利率/單店平均收入分別為88%/48.41%/126.14萬元。鹽津鋪子作為因豆制品和蜜餞起家的企業,是湖南傳統特色小品類休閑食品領導品牌之一,基於“直營商超主導、經銷跟隨”的營銷網絡發展理念,以大型商超的直營渠道作為渠道拓展中心,真正打造單身群體鄰近的零食堅果鋪。




社交化:網絡社交&曬吃炫肌尋脫單


單身群體的第二大特質即求脫單。寂寞的單身生活難耐,單身群體往往更需要朋友的陪伴和關愛,主觀上也更有動力去尋求脫離單身的法門,對於社交需求的渴望更強烈。落實在行動上,一方面體現在積極通過各類社交媒體進行網絡化、互動化社交,增進溝通的頻率,擴大交流群體,選擇蕓蕓潛在的另一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通過健身進補增強社交魅力,在朋友圈曬吃、深夜秀食擴大圈內影響力,渴望早日脫單。


在用戶群體和媒介渠道的變化之下,社交媒體發展不斷地演進。目前,我國的社交應用類型主要分為即時通信工具、綜合社交應用、圖片/視頻社交應用等。其中即時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綜合社交應用的使用率為69.7%;工具性較強的圖片/視頻類應用使用率為45.4%,排在第三。



用戶使用社交應用的主要目的是溝通交流、關註新聞熱點及感興趣的內容、獲取及分享知識。CNNIC調查結果顯示,40.4%的社交用戶使用社交應用的目的是認識更多新朋友,45.2%的社交用戶聯系人中有網上認識的朋友。陌生人社交其實一直貫穿於人類社交行為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需求通過陌生人社交應用產品被引導和釋放。像陌陌等定位為認識新朋友的社交平臺通過引入可識別的身份和個人標簽,建立接近真實的社交場景,讓相似社會經歷的用戶能夠匹配,極大地發揮出弱關系的價值。



從年齡屬性來看,微博、微信、陌陌三大應用的用戶年齡主要集中在20-29歲,占整體用戶的45%左右,其次是30-39歲用戶,占比在20%以上;陌陌用戶最年輕,用戶在39歲以下的比例占90%以上,其次是新浪微博,39歲以下用戶占85%左右,微信在40歲以上用戶中的滲透率較高。可見,三大社交應用的主要用戶群體與單身群體具有較高的人群重合度,符合年輕群體熱愛張揚個性、樂於分享的群體特點。



從媒介的角度看,富媒體時代已經來臨,而主流社交應用已不能滿足富媒體的傳播形式。語音、圖片、視頻等傳播方式豐富了互聯網渠道的內容資源,對於傳統的互聯網媒介形成了顛覆。富媒體重新塑造了社交平臺的形態,包括圖片社交、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等多種類型的社交平臺出現,人們溝通的方式從文字,變成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社交方式極大地多元化。在富媒體時代,信息維度呈現多元化趨勢,傳播的載體更加豐富,包括圖片類的Instgram、Snapchat,視頻類的Youtube、美拍和直播類的映客、花椒成為了富媒體時代中新的社交平臺。對於“單身貴族”來說,這類集社交、娛樂、媒體等屬性的社交應用更能表達自己獨特的個性主張,成為與新朋友“破冰”的主要工具。




單身群體普遍具有較強的脫單意願。珍愛網發布《2017情人節調查報告》抽取的1935份樣本中,7到8成的單身人士表達出強烈的脫單意願。而社交是脫單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對於單身男性而言,運動健身、操練體型、壯實肌肉是他們的重要選擇,從外在塑性去提高個人魅力以求早日脫單;對於單身女性而言,她們更多選擇烘焙蛋糕、發朋友圈秀廚藝等類似行為來提升社交圈子中的賢惠魅力值,渴望獲得認可從而加快脫單。


國內健身塑形成潮流,修練肌肉提魅力。隨著西方運動方式的流行,居民健康保健意識的提升,國內參加健身、馬拉松等各種運動的人數量近兩年呈爆發式的增長,運動營養與體重管理行業也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截至2014年底,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比例達到33.9%。國務院於2016年6月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將全民健身計劃提升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並提出到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相關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受健身熱潮影響,運動營養產品不斷走高,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運動營養產品市場規模約為7.87億元,同比增長28%,而同期美國運動營養市場規模達到74億美元,同增12%,國內對標國外仍有發展空間。與北美成熟市場相比,中國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但增長極為迅速。RolandBerger預計至2020年,中國運動營養產品每年可增長15%及體重管理產品每年可增長10%。



MuscleTech:Kerr旗下知名健身品牌,西王助力打造行業標桿。KERR旗下產品屬於北美運動營養產品及體重管理的領導品牌,其中以Muscletech為代表收到廣泛市場認可,根據AC尼爾森近期數據,MuscleTech、Six Star兩款產品在美國運動營養產品市場FDMC及沃爾瑪等渠道中銷售排名第一。在國內,運動營養行業的概念才剛剛興起,MuscleTech系列產品依托其專業品質,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認可,並已經成為國內運動營養細分品類的第一品牌,2016年雙十一當天MuscleTech天貓旗艦店銷售突破1900萬,同比增速超過100%,遠超其他競爭品牌。Euromonitor數據顯示MuscleTech中國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9.8%上升到2016年的14.5%,處於高速增長階段,體現了較強的國內市場認可度及加快滲透的品牌普及率。通過西王掌握的1.3萬家健身房終端渠道加速推廣,MuscleTech將獲更大的銷量增長空間,未來計劃創立國內首個非健身領域運動營養品牌,並推出定位城市輕運動和女性運動的產品,主打“輕能量、輕生活”概念來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



家庭烘焙減壓,秀朋友圈實現社交互動。與傳統重油重煙的中式料理不同,單身群體更偏好具有文化、時尚、休閑等附加屬性的烘焙活動,將其視為休閑減壓的新選擇。另外智能化設備、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家庭烘焙成為可能,將烤制曲奇餅幹、蛋糕照片發布在朋友圈已經成為單身群體社交的新方式。我國烘焙行業20世紀末呈現快速發展趨勢,烘焙行業規模穩步擴大,2011-2015CAGR達18.4%。根據Euromonitor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焙烤食品市場。



安琪酵母:西式小包裝酵母先行者,順應消費升級獲提價空間。近幾年隨著國內家庭烘焙理念傳導、城市面包房的快速發展,西式小包裝烘焙類酵母需求增速超20%,銷售規模達到20萬噸,公司是國內最早開始生產西式小包裝家庭用酵母的企業,目前產品結構上傳統面用酵母占比3/4,另有1/4用於烘焙,消費增量客群主要來自於西式烘焙客戶,在當前國內西式酵母5萬噸的消費體量中安琪占比70%。國內酵母行業目前近10%增長,其中又以西式烘焙酵母需求的高景氣帶來整體酵母業務的快速提升,公司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且由於西式小包裝酵母直接對應家庭烘焙消費和個體面包房需求,具有更強的消費屬性,有望打開公司過去由於傳統產品2B屬性所帶來的提價瓶頸,從而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公司也不遺余力的通過收購整合餐飲雜誌《貝太廚房》、自有電商平臺來加速宣傳和培育國內烘焙消費理念和習慣,提供烘焙培訓和體驗式服務,未來也可能進一步通過線下體驗店進行市場培育,從而更快打開C端消費空間。



單身派對聚會打火鍋,社交不再寂寞。對於單身群體而言,通過聚餐社交互動是實現脫單的重要手段。如今火鍋已經成為線下聚餐派對的首選,火鍋以燉煮為核心,擁有多樣化的鍋底搭配,濃油重醬、清湯寡水均能滿足需求,自選式的食材也給予了單身群體充分的自由選擇空間。美團大眾點評研究院2015年11月的《中國火鍋大數據報告》顯示,大眾點評收錄火鍋商戶數量占全國餐飲商戶比例達到7.3%,為各類菜系之首。受益火鍋市場的繁榮,火鍋料行業具有巨大潛力。


頤海國際:海底撈背後領先的火鍋底料供應商。海底撈是中國知名連鎖火鍋餐飲企業,按銷售額是中國最大連鎖火鍋餐廳,以其優質的服務和口味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頤海國際由海底撈子公司拆分而來,具有獨家的“海底撈”品牌使用權,以及獨家的海底撈餐廳供應權,是中國市場上領先的火鍋調味料生產廠商。其業務主要為生產以及銷售火鍋底料,火鍋蘸料以及中式複合調味料。頤海為餐飲服務供應商、食品行業公司提供烹飪調味料解決方案,並向中國家庭烹飪客戶出售調味料產品。根據Frost&Sullivan的調查統計,火鍋底料業從2010年的74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154億元,5年翻倍,預測未來仍有上升空間,頤海在中國火鍋調料市場份額第二、中高端火鍋調料市場份額第一。



安井食品:力主火鍋料及速凍米面研發,產品線豐富。安井食品主要從事火鍋料制品和速凍面米制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行業內產品線較為豐富的企業之一。大單品、新產品增量帶動銷售收入增長。公司采取火鍋料制品為主、面米制品為輔的產品策略,2013-2015年公司火鍋料制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2.84%、74.52%、73.37%,分別同比增長28%、27%、14%。公司實施“戰略大單品”營銷策略,積極培育並大力推廣有較強競爭力的單品,戰略大單品包括撒尿肉丸、霞迷餃、千夜豆腐、爆汁小魚丸、手抓餅等,公司大單品銷售增長對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達到50%左右,有效帶動銷售規模的擴大。




獵奇化:隱“性”廣宣&私密產品


單身群體獵奇心強,隱“性”廣宣&私密產品存商機。對於單身群體來說,針對“性”的獵奇心理更強、敏感度更高,進入21世紀後,社會文化進一步開放,“性”與“性需求”不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根據《求是》雜誌發布的《2012年中國人性健康感受報告》顯示,婚前性行為的比例由1994年40%上升到2012年71.4%,社會認知上已經不再把性等同於婚姻,社會“性”觀念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在社會開放的背景下,涉“性”的言論和話題快速增多,為了迎合這類群體獵奇心態,隱含“性”色彩的廣告宣傳與“性”相關的私密產品更易擊中單身群體的痛點,從而獲取商機。


三只松鼠“單純”不在:新品包裝強暗示性。2016年,三只松鼠推出了新品辣餅——“約辣”,該產品包裝設計與傳統避孕套包裝極為類似,在不同包裝上印有“SEXY”、“HOT”、“COOL”、“MISS”等詞語,暗示這款產品的試吃體驗。包裝設計契合了年輕人尤其是單身群體的獵奇心態,一推出便受到市場的廣泛關註和青睞。根據“店查查”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3月20日,“約辣”辣條在近三十天內“三只松鼠天貓旗艦店”銷量排行中名列首位,月銷量34萬件。



ED市場前景廣闊,觀念解放助力銷售增長。相關資料顯示,ED(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在我國患病率近30%,56%的患者集中在30~50歲之間,新發ED患者中約有1/4為40歲以下的中青年患者。西地那非是目前治療ED安全有效的藥物,針對目前約1.27億人的國內ED患者群體,市場空間廣闊。根據杜蕾斯(Durex)公司全球性生活調查顯示,國人性生活頻率有所提升,對於“性需求”相關問題不再遮遮掩掩,這也有助於促進“偉哥”等抗ED藥物的銷售。


白雲山金戈:仿制偉哥打破壟斷,私密需求得到滿足。金戈是白雲山醫藥於2014年10月上市的,用於治療ED的藥物。在國外原研偉哥在國內專利於2014年5月12日到期後,白雲山金戈在2014年9月2日搶獲CFDA核發的枸櫞酸西地那非原料藥和片劑生產批件,成為首款“國產偉哥”。專利到期前,原研藥售價達115元/0.1g。金戈上市後售價為96元/0.1g,比競品價格降低16.5%且根據國人的身體特點,對有效成分進行適當調整,使其更符合國情。


2015年11月,白雲山在金戈上市一周年慶典上公布,金戈一年間以出廠價計算的含稅銷售額突破3億元,如果按照市場零售價計算,其銷售將突破7億元大關,據稱銷售數量已趕超原研藥,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三。預計借助白雲山的終端零售布局,在招標全面完成後,金戈市場份額還將穩步提升。



個性化:從硬植入到軟植入,從普適到定制


單身貴族在追求生活品質的過程中崇尚推陳出新,尋求能夠彰顯個性、標新立異、形成個人獨特標簽的表達方式。這要求產品能夠賦予該群體創造自我、表達自我的方式,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因此,原有普適性、同質化的商品以及生硬的廣告植入宣傳方式已無法匹配該群體的要求。日常快消品品牌,正迅速加入本來只屬於高端品牌的“私人定制”的隊列。如一些食品飲料企業推出定制酒、定制月餅等定制產品;另外借助獨特傳媒媒介,進行特征化的軟性廣告植入將獲得上述群體更多的關註,也為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個性化需求覺醒,定制化消費方興未艾。從消費者結構來看,80、90後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這其中又包含了大量適婚年齡的單身群體。在網絡消費的大潮下,占全國總人口31%的80、90後卻貢獻了中國網購人群的73%,在人數上成為絕對消費主力。與此同時,他們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變。相比消費相對理性的已婚群體,單身貴族消費行為更加情緒化、感性化,渴望通過特殊的標簽化產品來彰顯自身個性,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



定制廣告深度植入,銷量與品牌齊飛。一些知名企業依據劇情或平臺特性,定制化廣告及產品,並且由原來的硬植入轉為軟植入,使品牌與產品成為節目中的一部分。影視劇廣告植入方面,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中,作為其唯一酒類合作品牌,瀘州老窖結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情,全新註冊“桃花醉”酒類品牌,開發研制出22度水蜜桃口感的利口酒,專註女性消費群體,並同步推出劇中同款仙俠版和幻靈瓶。通過四海八荒皆愛的“桃花醉”,瀘州老窖避免了現代品牌在古裝劇中生硬、牽強、雷人的植入亂象,實現完美定制化植入,不僅滿足其粉絲的個性化需求,還成功打造品牌聲量,實現從劇集流量到產品銷量的完美轉化。采用預售方式銷售的桃花醉,一經上線便被搶購一空。



定制化產品與廣宣吸睛,完美拉近消費距離。除了桃花醉之外,劇中另一大廣告植入商百草味在情人節當天,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量身定制了限量款桃花主題產品——桃花心·糯米團子。不論是取名還是包裝,百草味定制款的糯米團子貼合粉絲的心理期待,滿足了粉絲消費族群的個性化需求。綜藝節目定制產品方面,伊利重金贊助《奇葩說》第二季、第三季,馬東獨特風格的口播式廣告讓定位奇葩新穎的國際抗餓神器谷粒多一炮而紅。為此,伊利還特意推出奇葩說谷粒多定制限量產品,主打“別壓抑,喝吧”,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又完美詮釋產品特點。奇葩說第三季播出階段,谷粒多銷量同比2015年增長488%。



NFC果汁高端私人定制,聚焦小眾個性化需求。娃哈哈繼承人宗馥莉推出一款名為kellyOne的定制化新品NFC果蔬汁。300ml售價48元的背後原因在於該果汁成分是完全定制化的:一種定制方式是可以從已調配好的六個系列共30款果蔬汁中選;另一種方式是提供的80種水果和蔬菜當中選擇3-5種,可自行調整每種果蔬的成分比例,自己命名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定制化。無論哪種都是等消費者下單後才會進行生產,保證果汁的新鮮度。雖然Kellyone剛剛起步,但優選全球範圍內果蔬原料、HPP超高壓殺菌等先進工藝,以及在包裝上的印有唯一代碼的設計,滿足了當下年輕人愛美、愛玩、愛秀的城市精神。



面對這群願意消費且具備消費實力的“金主”,單身貴族已然成為廣告主追捧的群體。為了更好地實現對該群體實現精準營銷效果,內容營銷則成為“娛樂化”消費下的首選。通過與IP綁定,一方面提高品牌知名度,達成推廣目的;另一方面以喜聞樂見的新玩法和營銷方式,將創新衍生品帶給消費者升級體驗,提高品牌粘性。


“單身經濟”行業巡禮


有娛:輕奢消費盛行,娛樂至上


遊戲:用戶需求助推品質升級,精品化研發大有可為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與軟硬件性能的進一步完善,網民的每天使用時長、遊戲留存周期、手機付費比例等指標均有顯著提高,用戶不再滿足僅僅用於打發時間的輕度遊戲,而是在隨身攜帶的設備上尋求更加深入的遊戲體驗。整個行業正由輕度遊戲向中重度遊戲轉變。



根據CNNIC對於移動遊戲用戶行為的統計,用戶每日遊戲的頻率在下降,而每次遊戲的時長在上升,呈現了“低頻次、高時長”的態勢。其中,2015年每日遊戲時間超過2小時的用戶占比達到25.3%,相比2014年的14.6%明顯上升。用戶使用場景的統計顯示,超過70%的用戶在晚上睡覺前、周末或休假、家里休息等大段空閑時間使用移動遊戲。用戶已經不僅將碎片化的時間使用移動遊戲,而是更傾向於利用大段空閑時間。因此,用戶對於遊戲的體驗感、畫面制作、情節設計等要求更高,需要制作更加精良的移動遊戲作品。



從遊戲產品的數據看,移動遊戲的平均大大提高,生命周期在1個月以上的移動遊戲達到了68.1%;用戶對於遊戲的付費金額也在提升,願意支付50-100元的用戶為19.7%,支付100元以上的用戶為27.6%。遊戲生命周期和用戶付費金額的變化反映了用戶對於精品遊戲的需求更加強烈,設計簡單、開發成本低的輕度遊戲將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認為,。移動遊戲的精品化研發需要從表現與操作形式、社交性、深度與平衡性這三個層面加以考慮。



影視:優質劇目成為搶奪焦點,付費習慣逐步成型在影視娛樂消費主體結構改變的背景下,群體的消費偏好遷移正在影響整個行業內部的創意結構。2015年以來,以《盜墓筆記》、《花千骨》、《煎餅俠》、《小時代4》為代表的一系列熱門IP改編的現象級作品帶來的強關註度,在收獲商業價值的同時,也使得“IP模式”成為時下最熱話題。


在整個影視內容產業中,網絡劇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互聯網消費升級成長起來的新“品種”,與單身貴族天然的親近性。因為具有較為靈活的觀影方式、相對廣泛的題材選擇範圍,以及精準定位的受眾群體,也成為了當下“IP模式”的重要戰場之一。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絡視頻的付費用戶數目已經達到7500萬人,在線視頻付費收入規模約為100億元,同比增長96%。



網絡劇的蓬勃發展,其背後的邏輯在於幾點:1)在線視頻用戶基數的擴容帶來的觀影習慣的改變;2)用戶偏好的可記錄可交互性,帶來了精準化分眾市場的形成;3)付費習慣的養成和付費模式的靈活化,帶來的商業模式的多元發展。在這之中,我們發現契合網劇主要受眾——單身貴族,消費品味的IP數量占據了絕大多數的份額。隨著投資額度提升帶來的優質制作力量的加盟,網絡劇有望逐步擺脫“廉價低質”的偏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標準劇,甚至比肩電影產品的大制作。我們預計,2017年將是網絡劇獲得進一步突破的關鍵時點,頂級IP+優質制作+精準定位將成為這一產業規模壯大的基石,也將在這一基礎上演繹出更多的商業新模式。



社交:新生代和富媒體成為新方向,直播市場即將進入整合階段隨著圖片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得更加重要,國內影像處理應用的用戶規模呈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預計2016年國內影像處理的月活躍用戶達到3.16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7.15億人,5年複合增長率為25.8%。



直播平臺以為主播和用戶提供實時互動功能的特點迅速成為國內社交應用領域的新星。直播平臺的主播的視頻內容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及時性和真實性,能夠極大地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因此平臺的互動性質和主播的龐大粉絲群體蘊含著巨大的變現機遇。會員費、廣告、增值服務等形式成為直播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直播市場正在處於快速成長期。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2016年中國直播市場規模為159億元,2020年將達到449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為35.7%。



從競爭格局來看,2015年之後直播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網絡巨頭競相布局,競爭激烈。在泛娛樂直播、遊戲直播、秀場直播等細分市場中已經出現了較多的競爭者。在這種競爭環境之下,直播平臺對於流量和網紅主播的爭奪使得運營成本不斷攀升,“燒錢”成為行業目前的狀態。我們認為直播平臺在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將逐步進入整合階段,少數擁有資本支持和流量優勢的直播平臺將得以生存。



對比平臺型直播和獨立直播,平臺型直播在用戶粘性、獲客成本、分成比例等方面具備較強的優勢。而獨立直播由於功能單一,沒有平臺支持等因素,因此需要獨立引流,在獲取流量、與主播分成等方面成本開支過高。我們判斷由於直播行業競爭激烈,獨立直播將在整合階段被洗牌,而平臺型直播有望獲得更長的生命周期和經濟收益。


娛樂之余食飲相伴,三大特質全面匹配。單身貴族由於自身特質對於食品飲料有較典型的選擇傾向。在從時間維度、社群維度及個體維度對單身貴族生活條件和需求特征進行剖析後,我們認為針對單身貴族的食飲推薦主要可從該群體所具有的有閑(時間富裕)、有顏(社交偏好)、有別(獨特個性)三大特征分別進行挖掘和行業匹配。


有閑:肉少難嚼滋味好,鹵品堅果領成長,火鍋獲青睞


空閑時間多,偏好肉少難嚼滋味好。由於不受伴侶或家庭的約束,單身人士擁有充裕的可支配時間,閑暇時間較多,也即“有閑”。受此特征影響,他們對於食品消費時長、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取而代之更看中產品品質,突顯個體偏好性選擇;而且因無需顧慮來自伴侶的約束,他們生活更隨性不規律,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較非單身群體更低。據此,我們認為單身群體的食飲決策樹中占比最大因素是產品口味,而占比最小的因素是營養健康,這類特征化需求與常說“肉少難嚼滋味好”的多品類休閑零食高度契合。盡管這類零食不能給予或替代正餐所具有的穩定營養補充功能,但憑借優質口感和多元品類高度契合單身群體需求,是他們閑暇空當隨性進食、消磨時光、娛樂陪伴的絕佳“伴侶”。


鹵制品、休閑堅果行業領銜,單身生活好伴侶。鹵制品憑借特有的好口感和色香味俱全的特色,是“肉少難嚼滋味好”的突出代表,成為單身群體零食首選。2011年至2015年休閑鹵制品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位列休閑食品首位。隨著鹵制品點在休閑場所加快鋪設,購買便利度提升,鹵制品與單身群體聯系將更為緊密。而行業包裝化和品牌化的趨勢也符合單身群體追求生活品質、強調標簽化的特征,行業代表公司有周黑鴨、絕味等。除鹵制品外,難嚼難啃的堅果是“肉少難嚼滋味好”的又一代表,堅果由於其具有飽腹感和消磨時光的特性,是陪伴單身貴族宅家煲劇打遊戲的重要零食伴侶,而且考慮到單身群體年輕化、網絡化特征更明顯,堅果以線上網購為主要導向的屬性也高度契合單身群體的消費特征,代表公司有兼具關愛陪伴屬性的線上龍頭堅果品牌三只松鼠、品類多元線下轉線上的百草味以及渠道深覆蓋廣、消費者身邊的零食店鋪來伊份及鹽津鋪子。


閑暇聚會火鍋首選,火鍋底料業迎發展空間。對於擁有大量空閑時間的單身群體而言,需時較長的火鍋聚餐成為他們社交脫單的重要方式。如今火鍋已經成為線下聚餐派對的首選,火鍋多樣選擇性給予了單身群體充分的表達空間。受益火鍋市場的繁榮,火鍋料行業也具有巨大潛力,優先推薦海底撈背後領先的火鍋底料供應商頤海國際及產品線豐富的安井食品。前者具有獨家的“海底撈”品牌使用權,以及獨家的海底撈餐廳供應權,是中國市場上領先的火鍋調味料生產廠商,在中國火鍋調料市場份額第二、中高端火鍋調料市場份額第一;後者積極研發多樣單品,實施戰略大單品戰略,包括撒尿肉丸、霞迷餃等速凍打火鍋單品引領公司成長。



有顏:提升社交顏值魅力,男健身秀肌、女烘焙曬賢


單身也懼寂寞,社交也需有顏。群體往往更需要朋友的陪伴和關愛,主觀上也更有動力去尋求脫離單身的法門,對於社交需求的渴望更強烈,針對單身群體的第二大特征社交需求,我們提出“有顏”消費予以匹配:對於單身男性而言,通過健身進補增強社交魅力,運動健身、操練體型、壯實肌肉是他們的重要選擇,從外在塑性去提高個人魅力以求早日脫單;對於單身女性而言,家庭烘焙突顯賢惠魅力,烤制蛋糕曬秀朋友圈形成自我推銷新潮流。


健身塑性提魅力,烘焙曬秀互動。國內運動健身氛圍提升,健身憑借其時間靈活、場地限制較低的特征,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運動健身、塑性美體、互動社交的多元化需求,形成了一種追逐健康的潮流,同時也帶動了運動營養品類的發展,重點推薦西王旗下運動營養標桿Muscletech;家庭烘焙具有文化、時尚、休閑等附加屬性,與傳統重油重煙的中式烹飪有顯著區別,契合單身女性偏好,烤制曲奇餅幹、蛋糕照片發布在朋友圈已經成為單身群體社交的新方式,也帶動了西式小包裝酵母的發展,重點推薦國內西式小包裝酵母先行者、行業龍頭安琪酵母。


有別:獵奇化、個性化需求大,私密經濟&定制化吸睛


單身群體獵奇心態強,個性化需求彰顯。對於單身群體來說,針對性的獵奇心理更強、敏感度更高。為了迎合這類獵奇心態,隱含“性”色彩的廣告宣傳與“性”相關的私密產品更易擊中單身群體的痛點,從而獲取商機。同時,單身貴族在追求生活品質的過程中崇尚推陳出新,要求產品能夠賦予該群體創造自我、表達自我的方式,滿足定制化、個性化需求,相比消費相對理性的已婚群體,單身貴族消費行為更加情緒化、感性化,渴望通過特殊的標簽化產品來彰顯自身個性,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因此,原有普適性、同質化的商品以及硬植入的廣告營銷以難以吸引他們的關註。食品正迅速加入本來只屬於高端品牌的“私人定制”的隊列。而借助優質的傳媒媒介,實現定制化的廣告植入和宣傳推廣也為企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隱“性”私密經濟獲益,定制化產品吸睛。針對獵奇心態,三只松鼠和白雲山金戈走在前列:2016年三只松鼠推出了新品辣餅包裝設計與傳統避孕套包裝類似,契合了年輕人尤其是單身群體的獵奇心態,一推出便受到市場的廣泛關註和青睞;而白雲山金戈2014年9月搶獲生產批文,以高性價比打破偉哥壟斷地位,一年含稅銷售額已突破3億元,以市場零售價計銷售突破7億元,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三位,市場份額仍穩步提升。針對定制化消費需求,分廣宣和產品兩類,知名企業依據劇情或平臺特性,定制化廣告及產品,並且由原來的硬植入轉為軟植入,突出代表有瀘州老窖結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情創建的“桃花醉”酒類品牌以及百草味在情人節當天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量身定制的主題產品糯米團子;此外,伊利谷粒多燕麥牛奶在《奇葩說》所獲獨特風格的口播式廣告也吸引了廣泛關註。未來相關的定制化產品和廣宣模式還將持續醞釀,而有效把握這種趨勢和消費偏好的公司和產品也將迎來更快的成長速度。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