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希拉里將是下任美國總統 我會押錢賭她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04

Hillary Clinton,Warren Buffett,巴菲特,希拉里,美國總統

(上圖攝於2007年,當時競選總統的參議員希拉里和巴菲特一道參加一個募資活動。)

昨日出席《財富》雜誌的“最具權力女性”(MPW)峰會期間,巴菲特大膽預測,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將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勝出,當選總統。

雖然希拉里七年前競選2008年美國總統失敗,但美國各界近些年對她再度競選的猜測一直不絕於耳。但希拉里至今尚未表態是否參加下任美國總統選舉。上月她表示,將在明年元旦以前做決定。

昨日巴菲特預計,“希拉里會參選的”,會“晚些”宣布有意競選總統。他還說,看好希拉里入主白宮,“我會押錢賭她贏,我可不會輕易押註的。”

對希拉里未來的競選對手,巴菲特倒不那麽願意預測,而是說:“無論是誰,她的對手都要贏得共和黨的主流,這將是很多人都想做到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91

如果她贏了法國大選,世界將會怎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202

當地時間2017年4月19日,法國馬賽,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的反對者遊行抗議其競選集會。(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歷史的序幕在更早前已經拉開。

在2014年5月下旬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勒龐女士的國民陣線在法國得票高居第一,反伊斯蘭主義以及對移民的強硬態度正是它人氣高漲的重要因素。

隨著2014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的大獲全勝,這些來自歐洲各國的誌同道合者正躊躇滿誌地計劃組成一個個跨國的政治聯盟(議會黨團),這使得傳統主流政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了討好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中右翼的薩科齊不得不承諾要求新移民必須先通過“法國價值觀”考試,他提議成立一個兩黨議會委員會以調查可能存在的情報失誤,並增加在街頭執勤的佩槍警察的數量。他表示,若有任何伊斯蘭教領袖散布不符合共和國利益的觀念,法國就應將其驅逐出境。

以法國國民陣線為代表的這些歐洲“造反派”的訴求經常大相徑庭,但與美國茶黨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很憤怒,都向往更單純的時代,都認為權力中心充斥著腐敗專權的官僚……

除此之外,他們大多都來自受擠壓的文化程度比較低的中下層民眾。經濟衰退、大規模失業(尤其是年輕人口失業)以及為應對債務危機而實施的緊縮政策成為他們不滿和憤怒的來源,他們將這些歸咎於全球化和移民。而作為一體化的象征,歐盟則是他們出氣的靶子。

法國是歐盟創始成員國,但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國人認為全球化是“災難性的”;只有41%的法國人表示仍然支持歐盟。當然,不出意料的是,希臘人和意大利人比法國人更不相信聯盟的好處。

但這不過是為自身的問題尋找一個替罪羊而已。事實上,如果僅就進出口總量占GDP的比例來看,德國是歐洲國家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但它恰恰是經濟最繁榮、財政赤字和失業率最低的歐洲國家。

眼下,整個西方世界的政治走向似乎也讓馬琳·勒龐順風順水,誌得意滿。

一方面,近來從倫敦、華盛頓和羅馬傳來的消息都在鼓舞著她的事業。特朗普的當選對於勒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提振,特朗普本人也經常不吝表達對勒龐的贊賞。但作為一個保護主義者,他只關心美國的“重新偉大”,因而不太可能對歐洲的民粹主義運動提供多少實質性的幫助。然而,在海峽對岸,英國政府里的退歐派卻很可能希望促成民粹勢力在法國上臺執政。因為只要歐盟還存在,英國就一定會為從它那里退出支付沈重代價,而現在的法國又恰是在這一點上態度最為強硬的。一旦歐盟消亡,英國面臨的這個棘手問題也就自動消除了。

另一方面,法國穆斯林人口問題、恐怖主義危機以及長期疲弱的經濟和高達10%的失業率,加上民眾對主流政治建制派的懷疑、厭倦和鄙視,對她來說都是不能更有利的機會了。

鑒於法國在歐洲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勒龐當選總統,必將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現行秩序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歐盟解體只不過是最顯而易見的第一個後果,一系列眼下還難以預見的災難性變故將會接踵而至。即便勒龐上臺後軟化了自己的立場,就像特朗普最近表現出來的一些端倪那樣,我們也很難想象她能夠同歐盟的另一支柱、默克爾領導下的德國展開很好的合作。隨著英國的離去,德國和法國的分道揚鑣,歐洲政治或許真的將退回到19世紀的模式。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民粹主義有多麽強大,而在於主流政治在當下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和危機面前束手無策,拿不出任何令人看得到希望的解決之道。更要命的是,在當今西方政壇的主流政治領導人中,找不到一個人具備唐納德·特朗普和馬琳·勒龐這樣的人格魅力和煽動能力。

2016年夏天,法國政府借連續發生多起火災之名拆除北部港口加來的難民營。在國際媒體上大名鼎鼎的加來難民營是一片為將近9000名難民提供臨時庇護的龐大棚戶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試圖從那里前往英國。有分析人士認為,法國此舉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展現其對於邊境與領土的有力控制能力,為半年後的大選營造有利輿論。因為極右翼民粹主義政治勢力一直將主權和邊境控制當作核心議題而大做文章。

然而,這些零敲碎打的行動只是在被動地應付民粹主義者設置的議題而已,它淋漓盡致地暴露出主流政治沒有能力主動設置自己議程的巨大弱勢。而且,事後表明,拆除加來難民營不僅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造成了新的更大的問題。一部分難民幹脆從加來來到巴黎,在法國首都的公園和大街上搭起臨時營地,嚴重擾亂了巴黎的社會秩序,也在民眾心頭留下了新的陰影。

這使得今天的西方政治呈現出某種仿佛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說,他的勝選實質上就相當於英國退歐。眼下,就連不支持民粹主義的人們也越來越相信,在意大利、法國、荷蘭以及更多東歐國家,極右翼政治力量一個接一個地上臺,是未來必將發生之事——英國只是意大利的前兆,而意大利只是法國與荷蘭的前兆……直至德國。

2017年2月份舉行的荷蘭大選似乎讓人看到了希望,以至於首相呂特在勝選後宣布:民粹主義的多米諾骨牌在荷蘭被遏制了。但這句話說得太早了。事實上,許多人認為,呂特領導的主流政黨之所以能夠擊敗威爾德斯所代表的右翼民粹主義政治勢力,恰恰是因為他在許多方面主動迎合了民粹主義。歐洲的政治光譜仍在進一步向右轉,這個趨勢不扭轉,法國建制派即使勉強挺過了2017年,也會失敗於下一次大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