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夯劇推手 讓戲劇像漫畫般暢快 導演福澤克雄:堺雅人宛如半澤直樹上身


2013-09-16  TWM  
 

 

日劇《半澤直樹》暴紅,讓導演福澤克雄都直呼不可思議,因為它缺乏吸引女性這個日劇主力觀眾的要素。不過這位﹁日本文明之父﹂福澤諭吉的玄孫,利用吸睛的拍攝手法,加上有趣的原著和堺雅人的精湛演技,在日本國內外都引起話題。

撰文‧孫蓉萍

「半澤直樹坐的位子是哪一個?」大阪市北區梅田希爾頓酒店Plaza West的The Grand Cafe,最近湧入許多觀光客拍照或用餐,因為在紅遍日本的《半澤直樹》劇中,主角半澤直樹曾經和他的同事在這裡談話;店方指出,播出後顧客馬上增加了一成。

無獨有偶,阪急百貨公司梅田總店前,也因為是半澤直樹前五集服務的虛構銀行所在地,甚至有人特地從東京跑來拍照留念。此外,以半澤直樹經典名言「加倍奉還」為設計概念的手機外殼、饅頭等周邊商品也應運而生,而且呈現供不應求的盛況。

日劇《半澤直樹》第一次的收視率是一九.七%,之後就一路走高,第八集收視率再創新高,九月八日達到三二.九%,上一次連續兩周超過三○%的紀錄,出現在十年前,由木村拓哉主演的《Good Luck!》。關西則是三二.七%,連續三周突破三○%。

福澤諭吉玄孫,電視台搖錢樹日劇《半澤直樹》暴紅,其實和日幣萬元大鈔有著小小關係。萬元大鈔上所印的人像是福澤諭吉,他是第一位將西方經濟學引入亞洲的人物,被稱為「日本文明之父」、「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創辦的慶應義塾大學也培育出許多人才。而這一回由TBS電視台製播的電視劇《半澤直樹》,其導演福澤克雄,正是福澤諭吉的玄孫。

曾曾祖父的頭像被印在萬元大鈔上,福澤克雄其實也是電視台的搖錢樹,進入TBS電視台二十餘年的他,已有「收視率保證」之稱。

今年四十九歲的福澤克雄,在慶應大學法學部畢業後,曾在富士軟片公司上班,但因懷抱著電視、電影夢,一九八九年進入TBS電視台。他就讀慶應時,曾是學校橄欖球隊的要角,並且拿下全國第一;進入電視圈,也帶領多齣日劇創下高收視率,例如由知名日星木村拓哉所主演的《Good Luck!》、《華麗一族》等,這次的《半澤直樹》,讓他再度攀上事業高峰。

「其實一開始,對收視率也不太有信心。」福澤克雄表示,因為播映時間是星期日晚上九點,這個時間通常是闔家觀賞的時段,「主角沒有太多女生,沒有男歡女愛的感情戲碼,舞台又是以男性為主的銀行業。」女性觀眾通常不太有興趣。

沒想到收視率節節上升,九月一日播出的第七集,平均收視率竟超過三○%。福澤克雄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些族群對半澤直樹如此熱愛?

根據BizReach公司在八月下旬針對中階上班族(平均年薪一一一○萬日圓、年齡四十五歲)所做的調查顯示,六二%受訪者曾經看過這齣電視劇,而且五六%認為有共鳴,原因是「主角不屈服於上司的強勢」、「對上司和權力者加倍奉還的快感」等,據說,有超過九成的銀行員都會看這部戲。

另一方面,女性支持度也很高。TBS指出,各年齡層中,以中高齡女性的收視率最高,原因是女性通常對組織沒有什麼忠誠度,但男性上班族往往已經認清現實,在職場上不可能像半澤一樣,動不動就對主管嗆聲「總有一天我會加倍奉還」。

緊湊一如漫畫,強化觀眾投射想當然耳,福澤克雄把這齣戲劇的成功,歸因於原作者池井戶潤的小說,「明明很嚴肅的題材,但卻寫得非常有趣。」此外,他也強調飾演半澤直樹的男主角堺雅人演技絲絲入扣。

堺雅人多次獲得電視和電影的男主角或配角獎,屬於實力派演員,福澤克雄在拍攝現場也常和堺雅人討論劇情,他說:「堺雅人比我還了解半澤直樹,拍攝時,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半澤直樹上身。」福澤克雄大膽而細膩的手法,其實也是熱賣的關鍵。《產經新聞》記者岡田敏一分析,這齣戲因為採用「漫畫」手法,才能如此扣人心弦。首先,沒有主題曲即直接開始進入劇情,就成功地創造了緊湊感。

此外,劇中每一個角色,不論是加倍奉還的銀行員半澤直樹、誇張的常務董事大和田曉,或者,在前五集當中扮演惡老闆情婦、以性感取勝的藤澤未樹,其角色之鮮明,活脫脫都是漫畫裡才該有的人物。

「每次看完,就像在超商一口氣站著看完一本人氣漫畫周刊。」岡田敏一總結道。

儘管大獲好評,但這畢竟是戲,連作者池井戶潤都不免提醒觀眾:「在職場上,還是不要學半澤比較好!入戲太深,結果連飯碗都不保,就太划不來了!」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6

三立資深副總張正芬 永遠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 夯劇行銷教母 讓張榮華破格拔擢的祕密

2014-03-03  TWM  
 

 

三立製播的偶像劇向來是華戲劇中的收視保證,除了劇情,張正芬犀利的行銷手法更功不可沒。

然而這些行銷大策,幾乎都是由無數的問題中收斂而來的……。

撰文‧洪依婷

還記得二○一一年創下高收視率的戲劇《犀利人妻》嗎?劇中的男女主角溫瑞凡與謝安真,以及「小三」黎薇恩之間錯綜複雜的感情,高潮迭起的橋段總是引人入勝。除了拜劇情所賜之外,電視台為戲劇的行銷包裝,創造無數的話題更是功不可沒;而幕後最重要的推手,就是三立電視行銷公關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正芬。

養成日後不怕被問倒的好習慣正因為能靠著觸動人心的行銷策略,替戲劇畫龍點睛,張正芬除了讓三立偶像劇總能包裝出好成績外,更成為金鐘獎的常勝軍;○七年、○八年、一一年,分別以《天下第一味》、《命中注定我愛你》、《犀利人妻》勇奪金鐘獎節目行銷獎,並為自己贏得「戲劇行銷教母」的美名。張正芬傑出的表現,讓她得以在三立脫穎而出,是開台以來,唯一一位從經理之職跳過協理,直接被三立總經理張榮華破格拔擢為副總經理。一身典雅裝扮的張正芬,細膩的眼神、有條不紊的談吐,都透露出她過人的敏銳與邏輯。問起她何以能在職場上無往不利?她總是語帶玄機地說:「因為我是在『問題』中成長的!」「《大成報》的新聞是怎麼回事?」張正芬回憶起十多年前在台北之音擔任行銷公關部經理時,有天一早就被當時的上司──台北之音執行董事王偉忠急切的電話聲給吵醒,這突如其來的質疑,讓才剛甦醒的她十足錯愕:「慘了,我根本還沒看報紙……。」機警的張正芬故作鎮靜,按捺住老闆的情緒,「讓我去查清楚!」原來是台內一起不願意公開的人事案,居然被記者曝光了。

別讓自以為是的答案 遺忘了事情的初衷在回王偉忠電話前,張正芬閃過了一個念頭:「不對,老闆要的應該不只是『怎麼回事』,而更應該是『怎麼處理』。」於是她立刻想了幾套危機處理的辦法。張正芬先向記者探出「消息來源」,並擬好了「新聞稿」,聲明公司對人事案的立場,這才向上呈報。仍在盛怒中的王偉忠,雖不免抱怨公關資訊掌握不足,卻也對後來的應變速度予以肯定,最終化險為夷。

自此之後,她養成了每天早上八點前看完報紙的好習慣,也時時準備就緒,隨時問自己:「老闆會問我什麼?我該準備好什麼?」因此,不論她再怎麼忙,也會抽空向上司報告重要專案和危機處理的進度。威名投資執行長蔡致中說:「張正芬被交付的任務,會確保每個環節都能不打折地執行。」早一步弄懂老闆的問題,向來是張正芬做對事情的先決條件。

有一天,張榮華無預警地丟給她一個想法:「我們來辦一本雜誌怎麼樣?」這句話讓遇事習慣先自問的她,起了一連串的疑問:「我們明明是電視台,怎麼會要辦雜誌?」「這將會是怎樣的一本雜誌?」「我們有人可以執行嗎?」在千頭萬緒之際,聰明的張正芬明瞭,問題的核心,其實就是「老闆辦雜誌的目的」。於是,張正芬回問張榮華後,才瞭解,原來老闆一直不想讓韓劇專美於前,因此想在現有的電視頻道之外,多個平面媒介來宣揚華人戲劇,也就是所謂的「華流」(相對於韓流)。

這本雜誌的核心價值就是為本土偶像抬轎,因此雜誌編輯團隊懂明星遠比懂雜誌來得重要。於是,張正芬以自家電視台的行銷成員來主導內容編輯,並將雜誌直接定名為《華流》。果然,《華流》一出刊就對足了張榮華的胃,而通篇都在報導本土戲劇的大小事,也滿足了粉絲的偷窺慾望,並進而對華劇產生宣傳的助益。

「在出刊之前,副總都會耳提面命『原始的初衷』,讓雜誌的調性不偏離軌道。」與張正芬工作超過十年的行銷經理廖翎妃說。最經典的一次是在去年底,三立特別辦了一個偶像劇版的金馬獎,以拉抬華劇的聲勢與價值,由於相關新聞已在各大媒體曝光,因此到了《華流》要出刊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舊聞,主張以兩頁篇幅報導就好;但張正芬反問編輯團隊:「《華流》的核心價值不就是報導戲劇和偶像?服務對象不就是粉絲?粉絲不也最喜歡蒐集偶像照片?何不多登一些漏網鏡頭?」在張正芬的堅持下,硬是把兩頁的報導擴充至十二頁,由於內容中大量秀出偶像活動照,許多粉絲為了收藏這些照片而買雜誌,讓當期鋪貨六萬本的《華流》,第一週就售罄。三立行銷公關部副理王宗彬說:「副總一定會再次詢問粉絲想要的是什麼?」可見懂得向下屬提問,的確能讓團隊少走不少冤枉路。

「學著怎麼問問題」是關鍵即使操盤行銷對張正芬來說易如反掌,但她從不堅持己見,始終歸零思考,緊抓核心架構。對此,張正芬說:「其實,我會這麼懂得質問和自問,除了偉忠哥,最該感謝的是張總(指張榮華);因為和他討論事情時,他只會提問,不會說出最終結果,讓我自己思考!」因此,每年年終部門歲末餐敘時,張正芬也不忘讓基層員工有機會親自與老闆交流。張正芬會藉由這樣的場合,「拋問題給老闆」,例如公司的核心主張,讓老闆親自回答。「這麼做不僅能讓部屬知道我的問題,也能藉此確認老闆與自己提的問題有共識。」張正芬說,這些問題也許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關鍵點,原來老闆不說,卻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彼此默默達成協議。

「產品若好賣,就不需要行銷人員了;業務若容易宣傳,有傳真機就夠了。」多年來,張正芬對於職場始終抱持的信念就是:「學做事之前先『學問』,學會問,才有學問。」自己「問」出好成績單的她不吝和大家分享:「只要站在老闆的角度問,思考就會廣了。」

張正芬

出生:1967年

現職:三立電視行銷暨公關部資深副總經理經歷:台北之音行銷公關部經理、蘋果電腦行銷專員學歷: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張正芬的私房提問單── 5W1H法,以老闆要辦雜誌為例What?

任務是?

老闆要我去辦什麼類型的雜誌?

Who?

讀者是?

這本雜誌到底要

賣給誰?

Why?

目的是?

老闆到底在想什麼?

他的目的是?

Where?

地點是?

未來這本雜誌

主要的通路是?

When?

時間是?

什麼時候出刊?

How?

要怎麼編?

應該是委外還是

內部自組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91

幕後推手》馬宜中拍出韓劇fu、公視魂夯劇 MV界教母 如何颳起追劇效應?

2016-05-23  TCW

四個月拍攝時間,要完成20條故事線,領導11名編劇、12名導演,馬宜中發現:上面的人散發熱情,會感染大家一起做事。

要說這是台灣影劇史上的創舉,一點也不為過。

一年七個月,集結全台十一名編劇、十二名導演、四十名男女主角,製作二十集單元劇,《滾石愛情故事》做到了。帶領百名創意人的幕後推手,是被譽為「台灣MV界教母」的馬宜中。

馬宜中活躍於廣告與MV界,曾經為周華健等歌手執導音樂影片,留下五、六年級世代的共同記憶。如今她身為《滾石愛情故事》監製,一口氣拍攝二十集單元劇、與數十名編劇導演共事,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這執行難度太高了!」友松娛樂負責人薛聖棻分析,連續劇有連貫和一致的演員、場景、服裝等,成本能分攤,但單元劇成本高,執行也不易,許多人不敢嘗試。「等於每一集,就要從頭來過!」兩年前,滾石唱片

總經理段鍾潭找馬宜

中商量「滾石三十五

週年」計畫,當時在家休養半年,每天追日劇、韓劇的她,提議用滾石出品老歌打造音樂電視電影。但單元劇如何創造追劇效果?「唯一方法就是每一集都很好看,即使劇情沒連貫,也想一直看下去!」她說。

尊重創意

寫完才拍,讓導演大膽玩她找來熟知台灣影劇圈的製作人廖健行、王傳仁,以及編劇統籌劉梓潔,四人小組從歌曲開始,凝聚共識,並訂出戲劇目標。

馬宜中認為,即便二十個故事不同,但調性要一致。「外表像韓劇,內在像公視的《人生劇展》。」她說,視覺上抓住精緻元素;內容面,得傳遞歌曲意義與深層價值。

她明瞭,要做到這些,唯有找到最好人才,並給予信任。

「你根本不用擔心大家會不會給你最好的,大家就是會!」因此,她顛覆過往的製作流程,《滾石愛情故事》是寫完劇本,再找導演拍攝。

編劇吳洛纓解釋,台灣戲劇大多由市場主導內容,亦即編劇、製作和播出同時進行,久而久之,產生公式化劇情,原創劇本受到嚴重千涉。「我相信每個編劇都有很想用的武器,只是一直沒機會。」這次,除了以愛情為題,編劇內容完全不設限。「我了解編劇的苦處,跟他們聊的時候,得到的回應都是:終於!

終於!」馬宜中的放手,讓創意充分激發。

她也讓導演嘗試各種可能,包含手持拍攝、一鏡到底和黑白影像等。「這次案子,讓每個人站到對的位置,能大膽發揮!」導演林子平說,有場戲他讓演員對著鏡頭說內心話,效果衝突又詼諧,相當過癮。

有了對的人,面對二十部電視電影的龐大工作量,馬宜中仍要求高品質.包含二百五十個場景不重複,服裝和配件不相同。為了一間早餐店,劇組整整找了一個月;看不到適合的檳榔攤,索性自己打造一間;一名女主角的定裝,試了四十套衣服。

計較細節

剪輯1/30秒,修飾瞬間畫面「我每天都覺得,我好像開自己一個玩笑,每天又恐怖一些,」馬宜中說。那時兩組同時開拍,接下來的四組戲在不同籌備期。她總是一早進辦公室,緊鑼密鼓十多個會議,回家後看帶子、盯進度,一路忙到快天亮。

即便壓力超載,她笑臉迎人,從沒發過脾氣,有工作人員累到重病和大哭,她不斷安撫與鼓勵.有人說,她的浪漫與熱情,渲染整個劇組,帶著大家一次次過關。

例如演員人選。當時許多演員拍攝時間無法搭上,眼看就要開天窗,正當大家在想第二人選時,馬宜中跳出來說:「我覺得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

事嘛!我們不要放棄!」

要「喬好」四十名男女主角檔期,並配合導演時間,其中的複雜程度難以想像,但她不斷協調,殺出一條生路。廖健行說,她的樂觀,讓所有人跟著一起「瘋狂」,卯足全力衝;但她的細心,又像是堅強後盾,「她對細節有錙銖必較的決心。」例如,在後製階段,影片大多以一秒來剪輯,但她堅持以三十分之一秒的單格,修飾瞬間的畫面。MV導演出身的她,為了讓旋律對上一個眼神,不惜一調再調,近乎苛求。

尊重創意、追求品質的代

價,往往是經費和時間成本。

但馬宜中想在兩端尋求平衡。

七千萬元製作費,比起台劇一集約兩百萬元還高,但做單元劇,根本入不敷出。於是一開始,她就坦言把大多經費花在製作,「我想讓大家玩得盡興!」包含編劇、導演和演員,幾乎都砍價,甚至有一線的編劇價碼打五折。她也動之以情,直接致電給某演員:「這角色非你不可,但你太貴,能

不能跟經紀人說一聲?」

身段柔軟

給人建議,用問號結尾創意人的團隊最「難搞」,意見不合時,馬宜中習慣先放下身段。「她跟你談建議的時候,句尾都不是句號,而是問號。」編劇杜政哲說,她善於創造舒服的談話情境,讓人覺得被理解,最後一起找到共識。「她很像媽媽,很溫暖,」許多人不約而同這麼形容。

回憶這五百天,她領悟到:「上面的人散發期待和熱情,會感染下面的人,用一樣的標準做事。」她的熱情領導,讓創意人埋單,讓不可能變可能。

馬宜中

出生:1961年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

校大眾傳播系電影科

經歷:滾石傳播視覺總監

現職:MV及廣告導演,

戲劇監製

撰文者李雅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