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訪│中影董事長喇培康:如果觀眾不喜歡主旋律電影,那是廚師沒把菜做好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30/1133669.html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盛夏的電影院被“紅色題材”電影覆蓋。兩部主旋律電影《建軍大業》《戰狼2》都拿出攻克重要戰役的勁頭,成敗與否,都是今年國產電影的關鍵一役。而對於電影行業的“老大哥”中影來說,投資《建軍大業》的財務壓力雖然不大,但這部電影的票房高低卻關乎中影的“使命”。

▲《建軍大業》海報(豆瓣電影/圖)

一個人,一場對院線、影院經理的映後宣講。這是《建軍大業》在成都的一場路演,中國電影(股票代碼:600977)董事長喇培康出現在演講臺上。“我一個光桿司令就來了,走得急,也沒帶演員。”喇培康笑稱。

作為明星路演的一種補充,中影的高管們趕赴各大“票倉城市”專門與放映方們交流,尋求最大限度的排片支持,並明確表示“制定了令人滿意的獎勵措施”。在大眾眼中,沒有明星的路演似乎少了眼球效應,但業內人士都清楚,能讓一家公司掌門人親自奔走的影片,絕對是這家公司最重要的年度大戲。

喇培康亦毫不諱言《建軍大業》背負的使命——“建軍90周年獻禮片”“2017年最重要的獻禮片”“思想內核就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

喇培康也知道現在很多觀眾一聽“主旋律”就皺眉頭。在他看來,主旋律就是“正能量”,美國大片都是弘揚家國情懷的“正能量”,但卻都頗受市場歡迎。“所以如果一部主旋律題材拍出來觀眾不喜歡,那不是題材的問題,是廚師(即主創)沒把這盤菜做好。”

啟用擅長拍動作、槍戰的香港地區導演劉偉強,大量青年人氣偶像參演……種種手法,都是為了讓《建軍大業》這道主旋律大菜更可口。在有些冷清的票房市場,《建軍大業》喊出了“劍指十億”的口號。

映後,喇培康接受了每經影視(微信號ID:meijingyingshi)的專訪。關於中影出品這部影片的臺前幕後,關於這家中國最大的影視國企的發展路徑關鍵詞……喇培康都給出了答案。

▲喇培康接受每經影視專訪(張建攝影)

數十家出品方:絕大多數的投資份額是0.5%,0.6%我都給不出

每經影視:中影為什麽要拍《建軍大業》?

喇培康:2017年是建軍90周年,中影作為一家國有企業,除了拍商業大片和中低成本影片。我們還承擔著配合黨和國家重點工作、重點影片拍攝的重任。

為了配合這個重要時間節點,2014年年初我們就召開會議,把我的前任——中影的前董事長韓三平請過來開會,跟他商量,在他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之後,建國三部曲之“建軍大業”是不是要拍了,這是我們中影不可推卸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韓三平董事長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邀請。

每經影視:《建軍大業》的制作成本是多少?為什麽有那麽多聯合出品方?

喇培康中影是該片最大股東,因為太多公司想參加這部影片,現在有近40家投資方,這些投資方絕大多數的投資份額都是0.5%,0.6%我都不給,沒有了。如果這個給10%,那個給5%,能有這麽多的投資方嗎?

大家的這種心情我能理解,這麽好的項目,而且還有很重大的意義。這些人都不在乎這部片子投資是不是能賺錢,就是恨不得0.5%也行,只要能參與,片頭有他們公司的名字,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我們做片頭、片尾字幕都很費勁,唯恐落了一個人。我要求我們的相關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必須反複核對,確保一個都不落下,一個都不能少,少了就是錯誤。

▲截至7月30日13時許,《建軍大業》收獲1.7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每經影視:《建軍大業》既要尋求市場熱捧,又要傳遞厚重的思想內涵,挑戰不小。

喇培康:我們這個片子,價值觀就是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這沒什麽好回避的,《建軍大業》不是爆米花電影。我覺得影片很勵誌,南昌起義的時候,周恩來、朱德都很年輕,周恩來才29歲,就做這麽大的事業。我們現在29歲的年輕人,可能有的還沒找到工作得靠父母生活。學習革命先輩為了民族大業的這種激情,年輕人可以把這種做事業的激情轉化為認真對待本職工作,這不就是一個勵誌的過程嗎?

啟用香港地區導演:一開始也有過擔憂,但我們沒選錯

每經影視:《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導演是韓三平和黃建新,他們對這種革命歷史題材的駕馭是有積累的。但《建軍大業》為什麽會找對黨史、軍史都不精通的香港地區導演劉偉強來拍?

喇培康:《建黨大業》是2011年上映的。時隔6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沿用“建國”“建黨”的模式來拍“建軍”。經過研討,我們決定請一名香港地區導演來拍,因為香港地區導演有這方面的意識,商業意識也很強。

請劉偉強來當導演,我們曾經也不是很踏實,他畢竟是香港地區導演,不像我們從小學黨史、軍史,深刻的了解那段歷史,他連建軍怎麽回事都不知道。請這樣的導演來拍《建軍大業》,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好在有韓三平和黃建新,三人形成主創班子,有他倆的把關,我們也沒有擔憂了。

其實從第一天拍攝效果就能看出,起義軍戴的帽子、儀容、儀表,都是對的。南昌起義的那股勁兒出來了。現在看來我們選劉偉強是正確的,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也是一部很好的商業大片。

“建國三部曲”已經拍完了。我們用了香港地區導演,以後還有這種革命題材,我覺得我們思路還可以更開闊,甚至可以請美國導演。美國也拍過《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這樣的軍事歷史片。雖然現在還沒提上議程,但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排除。

每經影視:用了那麽多人氣偶像做演員,片酬高嗎?

喇培康通過這部影片的制作,我們扭轉了對年輕演員的不良看法。以前我們覺得他們演技差、耍大牌、要價高。而為拍這部電影,年輕演員們都經過了極為嚴格的軍事訓練,片酬很低,毫無怨言。

有的年輕演員甚至不知道粟裕是誰,回去問他爸,他爸說粟裕是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軍功卓著的一個人,你有機會在《建軍大業》里扮演粟裕,是你這輩子的榮耀。於是他做了很多功課,大量閱讀史料,演得非常好。

那麽多明星演員,如果每個都幾百萬、上千萬片酬,成本就得突破十個億。所以我們把更多的資金用在這部影片的拍攝制作上、爆破、特效上,只有劉燁、朱亞文、黃誌忠這三個主演是簽合同的市場價,因為他們要在劇組待滿4、5個月。其他青年演員都是配角,他們的片酬是按天付的,非常低。

每經影視:在宣發上有什麽新思路?

喇培康:我們認為,現在宣發上已經做到極致了,包括用互聯網手段。傳統的電影宣傳手法,是比誰做得鋪天蓋地、狂轟亂炸。現在講究精準營銷、精準抵達,比如讓粉絲幾千萬的年輕偶像們發微博。

我們現在還面臨的問題是,把《建軍大業》的這個消息精準抵達給你了,但它能不能讓你“入心入腦”。當然這個不光對《建軍大業》是如此,對所有片子都是這樣。

十億票房猜想:這是一個大膽的預測,最後結果不好說

每經影視:我們聽到您在跟院線同仁的交流會上說,票房的最低目標是超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總和,希望是10億元票房。現在的大盤不熱,10億元有信心嗎?

喇培康:不好說,現在預測電影票房的難度越來越大了。我還是比較大膽地做了這個預測,但最終結果怎麽樣,確實不好說。我記得當年中國的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公映的時候(上映時間:2002年,編者註),江誌強作為投資人,讓我預測一下票房。他問我“這個片子能有8000萬元的票房嗎”,我說“這個片子起碼2億元以上。”結果2.5億元。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大片,《英雄》是第一部大片,我預測的還是很準的。

現在我希望我能繼續準下去。但我確實沒有那麽自信了。無論最終票房結果如何,也只能面對。制作上我們已經很給力了,現在我們盡一切可能做好宣發。我覺得這個片子票房潛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從點映的效果來看,不僅我們這輩的人喜歡,沒想到年輕人也喜歡。

每經影視:長期以來主旋律電影難以擺脫不賣座的尷尬。《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的操盤者,這三部影片都是走的主旋律影片商業化的路線,在讓主旋律賣座上有什麽心得?

喇培康:現在很多人,一聽主旋律題材電影就皺眉頭。如果我說正能量,你們能接受,如果我說主旋律,你們說沒意思。但其實主旋律就是正能量,只不過用詞不一樣而已。

美國大片都是正能量,弘揚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大家不是很愛看嗎。確實,我們過去一些的主旋律電影,拍的不太理想,票房也不太理想,影響力較弱,那是為什麽?是因為主創沒把片子做好,而不是主旋律這個題材的問題。

電影工作者應該從自身角度多總結反思,你不能讓觀眾反思。觀眾用腳投票,就不進電影院看電影,你不能說觀眾的審美有問題,或者說觀眾覺悟太低。一盤菜做出來大家不愛吃,那麽廚師應該反思。

中影的“建國三部曲”都是主旋律商業化的實踐。就拿《建軍大業》來說,繼承了前兩部的思想內涵,同時影片的節奏更快、情感密度高,有一種酣暢淋漓、波瀾壯闊的感覺。而且還有一個跟前兩部不同的看點,就是這部影片真實的還原了歷史。比如這部戲里有毛澤東被抓又機智逃脫的一幕,這是以前沒人敢拍的。

每經影視:所以主旋律如果票房不好,並不是題材不好,而是沒拍好?

喇培康:當然也不能純粹的以票房論英雄。所有的影片,導演主觀上都想把片子拍好,希望票房好。如果是爛片票房不好,那票房就該不好。但也有很多片子質量很好,卻因為種種外部原因,票房不好,確實就遺憾了。而這種遺憾是全世界做電影都無法回避的,都有可能發生的。

中美電影合作:如果投資好萊塢只為賺錢,中影不做

每經影視:縱觀這兩年國產電影的表現,不要說過10億元票房,過億其實都還蠻艱難的。在這種大環境下,您覺得中影應該如何去不斷地引領和開拓市場?

喇培康我覺得形式和噱頭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老老實實把片子拍好、把故事講好,保證質量。而且這個故事它還一定要有正能量的,因為任何人都願意接受正能量的東西。文藝作品要想有生命力、傳播力,首先故事是要有正能量的。這是人們向善本性決定的。

如果你反映一個負能量,最後警察死了,小偷逍遙法外,這種結果大家能接受嗎?你拍得再好看,再是大明星演,觀眾也不會買賬,這是做電影、拍電影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作為電影人必須遵守:一定要有正能量。

▲喇培康品讀每日經濟新聞(張建攝影)

每經影視:“正能量”也是中影在制片領域將堅守的關鍵詞是嗎?

喇培康:必須是這樣的,我總跟他們打比喻,拍電影題材你可以隨便選,可以選擇拍喜劇、悲劇、正劇、愛情、戰爭……手法上可以花樣百出,但內容必須正能量。就像我們吃菜,口味可能喜好不同,但食材都希望是好的食材,不喜歡吃腐爛的食材。

每經影視:這兩年我們看到很多中國的大公司投資好萊塢,但近期我們也感受到,政策導向上對中國企業投資海外文娛項目監管趨嚴,您怎麽看這個問題?

喇培康:其他的公司跟美國電影公司的合作是怎樣的我不太清楚。我們中影跟美國的大公司是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合作範圍非常廣泛,合作形式也非常多樣,我們跟美國的合作還是比較愉快、暢通的。

我覺得我們跟美國電影產業的合作必須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即跟美國電影公司、電影人合作,一定是要對發展中國電影產業有益,對推動中國電視走出去有益、有用的,這種合作才有意義,這種合作我們才做。

如果投資好萊塢電影只是為了賺一筆錢,這不是中影要做的。中影是龍頭國企,我們要做高大上的事,要做具有中影風範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