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十億的垃圾股-宏通集團(931)


今天的奇景: 1025 DJ 宏通集團(0931.HK)復牌暴漲11.7倍﹔向主席發行零息可換股票據。
1025(道瓊斯)--

停牌逾17個月的宏通集團(0931.HK)復牌﹐暴漲11.7倍﹐報0.47港元﹐成交3623萬股﹔最高0.53港元。宏通表示﹐去年下半年透過增聘銷售經理﹐旗下的貿易業務已逐漸改善﹔並對前景樂觀。宏通(英特爾授權的主要中港代理之一)於停牌期間向主席兼控股股東簡志堅發行3.58港元零息可換股票據﹐主要用作抵銷債務﹔換股價僅0.0386港元。若悉數兌換﹐宏通須發行92.75新股﹐令簡氏(現持75.99%)的持股增至96.46%。簡氏已向獨立承配人配售1600萬股份﹐每股0.388港元﹔可能是刺激股價的原因之一。﹝道瓊斯通訊社/香港記者 伍宗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19/LTN20070919504_C.pdf

認購12新股,作價1,600萬元,以0.0386元收購其他股東股權。

...本公司獲收購人知會,收購人已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一日以代價30,300,000港元藉讓與方式向銀行債權人收購銀行債項(於二零零二月二日之總餘額約為256,000,000港元)。 本公司亦獲收購人知會,收購人已於二零零七年九月日以代價840,000美元(約相當於6,552,000港元)藉讓與方式向英特爾收購英特爾債項(於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之總餘額約為7,567,165美元)。...

簡志堅共動用:1,600萬+3,030萬+655萬 = 5,285萬他認購12股後,股數增至16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31/LTN20071031329_C.pdf ...

收購建議已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三一日截止。收購人並無修訂或延長收購建議期間。截至二零零七年十月三一日下午四時正( 即綜合文件所載之收購建議最後接納時限及日期),收購人就(i)股份收購建議接獲合共17,558,000股股份( 佔於本聯合公佈日期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及投票權約1.10%)之有效接納;及(ii)購股權收購建議接獲可認購29,945,000股股份( 佔尚未行使購股權總數約26.25%)之購股權之有效接納。就股份收購建議及購股權收購建議之有效接納之代價將根據收購守則盡快支付予有關股東/ 購股權持有人,惟在任何情況下須於接獲所有必要文件以表示有關接納為有效及完成當日後日內支付。

簡志堅共動用: 1,755.8萬 x 0.0386 + 2,994.5 x 0.001 = 70萬

兩次收購共用: 5,285萬 + 70萬 = 5,355萬

計及財顧及其他費用,不足6,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5/LTN20080115322_C.pdf

發行3.58無息可換股票據予簡志堅,換股價每股0.0386元,可換92.74股。其中3.18買回欠自己的債項,4,000萬為流動資金若全部兌換完成後,股票增至108.76股。

因用3.58元購入,又收回3.18元,即又動用4,000萬

共動用:6,000萬 + 4,000萬 =1

其成本價約: 1 /(108.76(按全部換股債券全部兌換計)-4(未重組前股數) = 0.0095元(即0.95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4/LTN20080214258_C.pdf又配售1,600萬股,以"維持持股量",每股0.388元,套現約500萬,按其加權成本價0.0095元計,賺近40倍,

共動用:1 - 500萬 = 9,500萬

其成本價約: 9,500萬 /(104.76 - 0.16) = 0.00908元(0.908仙)

以現時成交價約0.4元計,簡志堅先生的家財已超過40,公司市值都接近50,最高市值近55元,簡志堅先生只要以0.4元,賣出2多股,就能全部收回成本,還有超過102股未賣,另外,這家公司市值50,已經超過一些中型的地產股的市值,這些公司年賺幾,但這家公司業務幾乎停頓,能不能賺錢已成疑問,你猜他會不會用0.4元買回這股?結果顯而易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3

五十億的垃圾股(2)-宏通集團(0931.HK)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8/LTN20080218308_C.pdf

計及本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兼控股股東簡先生自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五日起至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止期間售出之合共319,158,000股股份及於緊隨兌換後,簡先生持有1,659,602,072股股份,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69.74%。

據董事所深知,除(i)簡先生持有之1,659,602,072股股份;(ii)其他董事及本公司附屬公司之董事持有之10,000,000股股份;及(iii)獲簡先生提供部分遞延付款安排之獨立承配人持有之99,058,000股股份外,610,872,000股股份(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25.67%)由公眾人士持有。因此,本公司維持上市規則第8.08條項下25%之最低公眾持股量規定。

From the data:

以昨天最低位(每股0.40)計,賣3.2億股已套現1.28億,但其重組的成本0.95億,他已經收回成本,並有三千三百萬收回。

餘下的股票,他已經可以當無成本,合股供過又得,一路壓低出貨都得,可以買個垃圾礦又得,總之股東的價值會大減。

簡先生,你是我的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

垃圾股名單(多謝水怪先生整合)

http://www10.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7130854&extra=&page=43

垃圾股名單 , 全部可在文中找到

70
109
129
136
199
211
214
221
235
261
273
276
279
286
292
295
318
343
353
379
391
412
471
498
559
575
616
627
651
720
760
885
897
901
910
913
931
959
985
1051
1054
1141
1166
1180
1182
1189
1215
1218
1222
2700
8017
8079
8088
8136
81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7

垃圾股指數及老x股新分店-南興(986)


(1)


前幾天因為換新電腦關係,故沒有多寫博客。今天有空,就多寫一點吧。


之前ckm001兄談及垃圾股指數,我說弄一個華匯中心指數吧,因為有部分上市公司最喜歡以該中心為基地,詳情的話,如果多看小弟的Blog,你應該熟,如果剛來的話,可以用右面的湯財手記搜尋,找找70、136、273、279、412、885、901、913、928、8116這些股票呢。


細價股指數: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27699


但我和Abby談過,怕這個數字就算多大都會在長時期變得很少,那如何辦呢,請大家給點建議。


(2)


昨晨,有一家公司或加入老x股行列,成為該系第12隻股票。


該公司宣佈,配售83,685,000股新股,每股63仙,配售代理為威名遠播的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子公司Hennabun附屬中南證券。

為何我會這樣猜?看看另外一家公司的證據,其他不多說了:


(1)詹先生入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27/LTN200609270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16/LTN20091116625_C.pdf


(2)配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2/LTN2007061202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18/LTN20091218020_C.pdf


那之後會如何?可以看股價圖及以下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9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66

垃圾股指數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27699


什麼是「垃圾股」? 我翻查過維基百科全書,原來並沒有記載,既然沒有人跟垃圾股下定義,我就將「垃圾股」定義為股價長期下跌的股票,股票有藍籌股、紅籌股、國企股的分類,其 指數有恆生指數、紅籌股指數與國企指數,但並沒有垃圾股這個類別,更沒有垃圾股指數啊! 你們不知道香港股票市場有一個持續十年都下跌的板塊嗎? 就是那個什麼什麼創業板啊!

香港創業板在1999年尾成立,當時創業板指數是一千點,指數最高見一千零廿一點,但經歷了科網股災後指數一路下跌,到二零零三年三月,指數低見一 百零八點,跌幅達九成,到同年四月,創業板指數停用,改用標普創業板指數,指數由一千點再來,基本上好似那些仙股慣用的把戲,將指數十合一,等指數唔好咁 難睇,但好可惜,標普創業板指數之後繼續下跌,到本年十一月,指數收七百一十三點,十年來創業板指數下跌超過九成,八字頭的創業板股正合我的垃圾股定義, 同期的十年,恆生指數由萬五點升到現在的兩萬二點,還未計算藍籌股的穩定派息,藍籌股與垃圾股的投資價值,基本上是天與地的分別。

上星期網友講到杏林醫療信息(08130)呢隻創板垃圾股,在幾個交易日內,股價跌到阿媽都唔認得,其實這個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在這個板塊內,大部 份的股票都是如此收場,雖然間中有一、兩間創板公司能夠脫穎而出,可以升上正板,但百中選一是非常專業的投資技巧,我認為散戶不應該參與這種高風險負回報 的投資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68

hopingu: 點解好多人仲要玩垃圾股?

 

今日hopingu 經過我和他無論在Blog和E-mail私下交流後,終於表達出他的看法,亦解釋了一堆人為何還要玩垃圾股的原因,以下回應均有所刪節及編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4342

「湯兄: 

連一些經常見面的人我也不敢說很認識他們, 更何況與你素未謀面?

依家香港股票(連創業版, etf)有成超過1500, 單只留意恆指, 國企, 紅籌成份股, 市值過50億都已經成400隻, 根本已經有排研究, 不用睇你依個表, 如果根據你的理念, 其實與大家分享如何找到1隻可預計7年後盈利升超過20倍的股票並長期持有已經足夠, 不用攪咁多, 對多數人來說, 真的會有興趣慢慢研究間公司的背景, 消息? 說來說去, 最後還是問某隻股票買唔得過, 幾錢買好, 花時間慢慢同佢地講都唔會聽入耳。


你知否有些股票從業員, 我將你此篇「玩法」一段, print 出黎比佢地睇(1張A4都冇)都覺得太多字唔想睇! 

你又知否, 一早話比人聽767、 269一係垃圾, 一係呃人, 但見到股價有升過, 咪覺得我係度老點! 說日本大地震重建要好多木, 股價當然升啦....

你又知否, 一些從事此行的人見, 8078 除權後急升就說與3d 戲有關?

你又知否, 724列左入垃圾收購類別兼咁走勢法, 一樣可以有人贏5次, 未輸過?

你又知否, 有人專買供股股票, 叫佢唔好買, 見除權日大升, 不知那只是那小比例賺錢, 大部份仍未知知數, 會覺得在阻人發達?


我隨便列這些問題只是想講, 你花的時間心血, 當然有人睇, 有人欣賞啦, 但無心看的人是更多, 你可以完全唔買那個清單的股票, 但想別人參考你的理念, 恐怕以下2類人才是大多數, 一係只買大野, 一係繼續買, 至多「小心」d,你可以繼續在網上與大家分享, 但那」你又知否」例子的人, 是我會經常也將會繼續接觸到, 我所講的「實用」就是針對那班與其叫佢地完全避開唔買垃圾股的人, 不如買那類股都好, 可以一針見血話到比佢地聽, 那些時間買必死無疑, 那些時間買仍有雞可偷!!! (這就是, 我做那個cb, 供股excel 的原因!) 

所以我的「研究」, 與你根本是無得比, 也不會覺得比你好, 只是我需要接觸太多太多可能在你眼中是極膚淺的人, 你可以避開, 我無法避也不能避! 」

我的回覆如下:

對於這類「你又知否」的人,我真是無話可說,但是我只能說,其實是周老師指的「攔途截劫」的人之一,贏錢的只是少數,況且他們幾錢買其實我認為他們不是膚淺,只是問錯了重點,應該是問間公司市值幾多呢,但又有人幾多人理市值? 照我所看,應該都無人理會這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的了。

一隻印5億股,股價10元,和一隻有500億股,每股1元的股票,表面上股價後者較前者相差90%,但是市值卻是後者是前者的10倍,但上星期看智庫周刊(iMoney),邱永漢竟說些類似的話,「5毛升上5蚊較5蚊升上50蚊容易些」,所以很多人都是照犯這錯誤,以為股價平就是平,所以你不用理他們的呢。

照你講的「實用」的只是心存僥倖,我無法阻止,但是一隻垃圾股,最多只有機會玩一次,就是它賣殼之前之後至收購的一刻,你剛才提的例子就是泰豐國際(724,前千禧智慧、先科國際)就屬此類。這時候賺錢的機會最高,走勢也較長期,你講的例子炒5次嫌太多了,其實只買賣1次,應該都夠退休,想必那位都是賺幾個位的人。

只要它一進行這些垃圾收購,除非注入業務作價不高,也能維持繼續增長一段較長的時間,其實多數都是長期弱勢,特別是部分華匯系的公司,已是屬於不能持有的類別。

又其他少數屬於第二次炒作,就是市值經長時間壓縮後,獲得真是搞實業的人入股,並把主要業務注人,如光匯石油(933,前先來國際)、華寶國際(336,前銀鷹集團、奇正科技、力特、力普)等,但這些機會不是常有。

第三種就是大比例供股,但只屬短線炒作,亦要視乎公司有沒有隱疾,其難度極高,所以我永遠不建議購入這類股票,賭贏只是運氣。

另外,你已經一針見血講出重點,「依家香港股票(連創業版, etf)有成超過1500, 單只留意恆指, 國企, 紅籌成份股, 市值過50億都已經成400隻, 根本已經有排研究, 不用睇你依個表, 如果根據你的理念, 其實與大家分享如何找到1隻可預計7年後盈利升超過20倍的股票並長期持有已經足夠

但是要找這些股談何容易,一間公司要看很多東西,最重要兩項為經濟氣候和行業大勢,以及內部的經營模式。我知道經濟周期5年一次,行業大勢也會和經濟周期經常變化,加上生意真是好多困難要解決,有一個好好的商業模式也會在不久變成不可可行,所以要7年賺20倍接近無可能。要做到此點確實非常難,除了要做到以上3個外,還要加上高槓桿和財技驚人,所以如果選到一個浪贏到2-3倍已經不錯了,贏20倍要很好運才行,但你那些「朋友們,對價格敏感,買到這些股的機會微乎其微。

其實買那些股好簡單,低級的還有可買的機會,但要小心分析這些股是否在低位,還有的是股權是否集中的,長期沒有動作更妙,但這些股一般都是好悶,你的朋友一定沒有興趣買。

總的來說,無心看就無心看,贏到錢就成,但最後這鮆人的錢就成為一班懂得利用這班人的「比價」概念的獵物,要跟風,倒不如使自己聰明一些更好,不要隨波逐流,貪這少少錢,要害的只有自己,但我也不夠膽說自己能做到,除非到我死的一刻吧。

這兒已有一個清單,雖然只到2009年,但已經齊全過你那個了,希望你能善用吧。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0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1

炒垃圾股的下埸 股海無涯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U5ESNT0PL4145585&id=201879&catID=&keyword=&searchtype=

話說幾星期前上yahoo finance 查下股價, 本來想睇(388)股價及相關新聞 , 點知按左(383)股價及相關新聞 , 天意如此又衰望多兩眼, 有段news好吸引我目光: http://hk.biz.yahoo.com/090724/263/3gmpq.html?s=0383.hk

好奇之下又走去check佢做盛行, 一check之下, 大有發現, 原來同我同行, 都係不務正業以炒股炒樓為生. 於是我足足用左成個鐘去佢個website睇下咩料, 之後又用成個week睇下日常股票買賣情況, 幾乎日日都冇乜成交, 差價闊到冇得hit咁滯, 我屈指一算, 我唔計佢d大陸物業升值, 只計d股票組合, 點都有$3(注: 佢係07年尾資產約值hkd14一股, 我當佢斬一半頭冇仇報, 個組合最衰時都有$2.82剩, 佢又號稱係價值投資者, 咁即係冇乜垃圾股係手啦, 咁大市升左成倍, 我計佢$3一股都好合理). 好啦, 做完可行性研究, 我決定入埸買入, 我日日掛幾萬bid, 但得3日有成交到, 大市插左1500點, 我都照bid冇退縮, 點知貨都未買到一半佢就停左牌. 我直覺係大股東想提出私有化, 因為d成交細到咁證明貨源極度歸邊. 今日佢出news: http://appdata2.quotepower.com/web/qpweb/attachments/HKEX-EPS_20090908_000859201-0.PDF

咁即係明屈, 我冇用機都計到佢盈利大幅上升啦, 佢唔供佈埋業績至停牌即係想低價私有化啦.....

我甚至仲上google去check埋個主席係咩料, 我見佢做咁多善事, 斷估都會分d俾我掛, 唉...估唔到我咁多心血就咁冇左, 依家唯有望佢唔好學哨牙仔咁冇品.

炒垃圾股最怕就係遇人不淑, 我次次買完呢d股感覺都好似做左雞, 任人玩弄, 好鬼坎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5

績優垃圾股,中國股民的悲哀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zslf.html

當被問及不分紅,深發展應該拿巴菲特不分紅做擋箭牌;問及員工高薪,應該拿高盛等投行做榜樣;被問及不顧小股東利益(甚至在暴利的情況下還不斷印股票集資,畫餅,圈錢)---應該說:這,這是國情,我們是XXXX初級階段,不是回報的時候。

----何止是中小股民的悲哀,簡直是中國人的悲哀。中國股民,下輩子投胎要謹慎。

 

新浪提示:本文屬於個股點評欄目,僅為證券諮詢人士對相關個股或板塊的個人觀點和分析,並非正式的新聞報導,新浪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一切有關該股的準確信息,請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

  《紅週刊》特約作者 應健中

  今年管理層一直在倡導投資藍籌股,就是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的滬深300(2623.520,37.97,1.47%)指數成分股,而在這300只股票中,銀行股可算是「深藍」,市盈率只有6倍多。

  所謂市盈率,是股價對每股收益的倍數,6倍市盈率的股票就意味著通過公司經營利潤可以在6年頭上收回本金。但要做到這點,假設的前提是上市公司要將一 年的利潤全部分紅給股東,但是這樣的好事在股市中還真沒見過。如果一個市盈率只有6倍的公司像鐵公雞般地不分配,那6倍的市盈率就是一個蒙人的畫餅,這跟 100倍市盈率的股票有什麼差別呢?

  今年銀行股第一個推出年報的深發展真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儘管今年業績更是好得一塌糊塗,每股收益高達2.47元。跟著業績一起飆漲的就是員工薪 酬,去年共支付員工工資51.6億元,平均員工年薪27.8萬元,同比增長80.6%。24名高管平均年薪為174萬,其中行長理查德年薪最高為869 萬,同比增長56.8%。

  但是股東呢?有人統計過,早期買入深發展原始股,如果一直放到現在,市值能翻好幾百倍,那麼這個錢是怎麼賺來的呢?老股民都知道,早期的公司都是按面 值發行股票,沒有高達三四十倍的發行溢價,所以早期市場的錢好賺,越到後來賺錢越來越難。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市場結構的不合理,發股票最終肥了原始股持有 者。

  就算是那些市盈率很低的績優股,公司賺錢了先肥高管,再肥員工,像深發展那樣的銀行股,高管吃肉、員工喝湯,而數量最多的社會股東,連湯都喝不到,這樣的績優股徒有其名,說是藍籌股那更是貽笑大方了。

  一邊是新股高溢價發行,高價圈了錢還怪投資者「打新」和「炒新」不理性;另一邊是績優股不分紅或撒點零錢應付中小投資者,這樣的市場結構要想在股市上賺錢真是難啊。

   股票投資的真諦還是要靠上市公司的業績,要讓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發展的成果,如果上市公司一毛不拔,公司管理層只熱衷於自己激勵自己,想著自己手中股票的套現、想著從投資者口袋裡掏錢,這樣的公司即便再績優,也只是一種績優垃圾股,真不值得持有啊。

 

----績優垃圾股,這個詞形容得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2

垃圾股的價值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07/100434281_all.html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ST 公司們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體驗。

  先是7月27日,上交所宣佈設立年底前設立風險警示板,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被上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但處於退市整理期尚未摘牌的股票,交易漲幅限定為1%,跌幅則為5%。

  這一政策甫出,嚇得一向篤信垃圾裡也有黃金的投資者紛紛離場,一些公募基金嚴令從股票池中清除ST公司,垃圾股空前大跌。

  但未料到,進入8月中旬,ST 公司的摘帽潮突然到來。

  據財新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上海證券交易所從2012年8月17日到2012年9月3日,共有26家上市公司摘「*」去帽。過去長達數月半年的摘「*」摘帽竟在一兩天之內即可完成。這又引來市場對ST板塊的再度青睞。

  短短一個多月內的冰火兩重天,引得市場對政策導向議論紛紛。改變中國資本市場熱炒垃圾股的偏好,癥結究竟何在,現在的政策調整,能否解決問題?

爭議摘帽潮

  有投行人士透露,此次上交所主動給上市公司打電話,提醒可以摘帽。在上市公司提出摘帽申請後,交易所最快的在一兩天之內就批准通過的。

  有市場人士據此懷疑,是否交易所故意放水,鼓勵ST摘帽,放垃圾股一馬。而交易所對待摘帽態度的逆轉,和之前建立風險警示板的嚴厲態度,也被批評為前後政策不一致,給市場混亂的信號。

  如果從上市規則發佈的時間看,交易所修訂規則,故意放水的說法並不成立。6月28日公佈,7月7日正式實施的2012年第七版上市規則簡化了過去ST的摘帽程序,稱一年之內扭虧即可摘帽。這一變化實際早於上交所風險警示板的消息公佈於眾,但似乎少有人注意到。

  在2008年第六版的上市規則中,相關規定相對繁複。當時的規定是,戴帽上市公司一年扭虧可以取消退市風險警示,即摘「*」,但若第二年主營業 務虧損,仍要被列入「其他特別處理」,依然要戴ST的帽子。在實際操作中,上交所對摘帽一直控制嚴格,摘「*」又摘「ST」,實際需要兩年時間,且交易所 的摘帽審核手續十分緩慢,從申請到摘帽,花幾個月的時間都是正常的,以示嚴肅。

  給虧損的公司以風險警示標誌,戴「*」和ST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特色,其本意是為了向投資者提示風險,規定戴帽公司日漲跌幅上下不能超過5%,亦是為了給投資者多一點時間,冷靜投資。

  但事與願違,垃圾股是中國資本市場永遠的熱點。這不由得讓人設問,交易所給上市公司戴帽,對摘帽嚴格限制,但沒有退市之虞,意義何在?退一步說,如果利潤並非來自非主營業務就不能摘帽,那麼多靠非經營性利潤來避免ST 的上市公司是否也應受到限制,否則何以體現公平?如果遵從這樣的原則,有關會計準則是否都要進行修改,非主營業務盈利不得計入盈利?

  況且,那些靠政府補貼、變賣資產摘帽的上市公司,能年年依靠這些渠道來保持盈利嗎?如果不可持續,最終還是要被打回原形。如若摘帽過程中出現造假行為,監管部門應一視同仁,嚴厲查處,否則就有玩忽職守之嫌。

  原則而言,監管部門應該關注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是否公開透明、真實、及時披露,投資者可從公開信息獲得有關企業盈利來源構成,作為投資依據。簡單地限制交易,加大行政干預的力度,其實都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退市有多真

  2012年版的上市規則,主要是為了配合此前出台的一系列嚴格退市制度而作出的修訂。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退市制度真的能在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起來嗎?

  從2011年11月到現在,中國證監會不斷出台和完善退市制度,從創業板到主板,逐漸讓人相信,這次證監會在退市制度上不再是做姿態,一心要確立藍籌股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改變過去中國資本市場只進不退的畸形機制。

  世界上沒有再比中國建立了更加複雜的風險標識的市場了。從ST 到* ST,很多投資者都說不清這些標識的準確含義。但不管有多少標識,中國的資本市場除了2001年曾有49家公司因業績而集中退市,就再無退市公司。退市制度一直都存在,只是從未執行。

  新版上市規則和有關退市新規,在努力堵上過去的漏洞。退市整理股票的公司在風險警示板交易30個交易日,該期限屆滿後的次日予以摘牌。此舉彌補了過去故意為之的制度漏洞,上市公司可以補材料為名,長達經年不退市,成為僵而不死的資本市場幽靈。

  利潤不得來自非經常性收益,這條規定原本來自能否摘帽的標準,不可謂不嚴格,但過去從未影響ST公司的被爆炒。新版上市規則將此條作為暫停上市公司恢復上市交易的標準,更能體現約束力,也與相關的上市標準遙相呼應。

  關於退市企業如何重新上市,2004年,證監會發文《關於發佈〈關於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終止上市後續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按照這個通知,上 市公司終止上市後,所在地省級政府同意,符合上市條件,交易所可以通過公司申請,可以審核公司的再次上市。但公開資料顯示,從那時起,到現在交易所一直沒 有受理相關企業再次上市的申請退市公司的恢復上市之道,可以說是被行政之手堵住的。新版上市規則在嚴格了暫停上市企業恢復上市的條件後,又打開了一扇新 門,即明確了退市企業重新上市的程序,有業內人士擔憂,此舉使得垃圾股仍然具備了被爆炒的價值。

癥結仍在發審體制

  有意見認為,國際成熟市場對退市公司的恢復上市也沒有一律堵死,比如升板機制等,中國當然也應該有恢復上市的通道和制度。

  但核心區別在於,全世界只有中國的資本市場施行如此嚴格的發審制度。只要這樣的體制存在,在上市通道排隊的高昂成本對比之下,後門上市、千方百計保住上市地位的價值,就永遠會被同步放大。這是此消彼長的一對關係。

  將發審體制、退市制度割裂開來的觀點,選擇忽略這一內在邏輯,往往有各種角度的考量。

  市場人士擔心中國證券市場的誠信不足、證監力量不到位,贊成現階段保留髮審制度,擔心出現騙子湧現的混亂局面,這實際是在資本市場受到長期管制 下,對市場和監管形成的雙重不信任。退市難題和發審制度之間的另一聯繫是,既然上市過程是層層審批,退市時就要面臨責難,誰應為此負責?此時承擔了行政審 批之責的監管部門易選擇對不退市網開一面。

  市場從業人員出於種種考慮,可以同時贊成發審制度的存在和恢復上市通道的必要性,而不管這兩者之間內在的衝突,但作為監管者和改革者,不應採取迴避態度。

  為了制止爆炒垃圾股,用限制交易漲跌幅、規定不對稱漲跌幅、給交易所盤中臨時停牌的種種方式,都是治標,且行政手段意味濃厚,本質上是干預了市 場正常的交易行為,用拉長炒作時間提高炒作成本來限制炒作的辦法,會有諸多後遺症,並非治本。而發行體制的市場化,監管者從替代投資者、替代公司董事會做 決策的越位上,回歸監管的本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本刊記者張冰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35

我的「垃圾股」組合那麼牛,我都不知道! 502的牛

http://xueqiu.com/2751308955/28593284
我在2012年10月16日發了篇文章《撿垃圾》http://xueqiu.com/2751308955/22315249,闡述了我在港股市場所篩選的垃圾股票組合。沒想到一年半過去了,恆生指數期間只上漲了6.5%,而「垃圾股」組合57只股票平均漲幅是50.39%,軟件統計的數據應該還不包括分紅所得收益率,中位數漲幅29.3%,40只股票取得了正收益,比我自己真實炒港股不知道好多少!其中原因令我深思!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經驗總結:
    一、格雷厄姆式的價值投資在港股市場非常有效。不過得是改進版的,加入了現金流、現金分紅率等指標以防止選中港股老千股。第一版的「垃圾股」組合就跑輸指數,因為很多都是老千股,根本漲不起來。改進後的第二版則明顯有超額收益,57只股票中應該就只有一隻思嘉集團停牌了。
    二、單純財務指標選股有效,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不需要懂行業知識、公司戰略、領導人風格、競爭結構、市場營銷、產品、價值鏈、企業文化等一大堆XX,就懂ROE、PB、PE、股息率,有息負債率、現金流這幾個簡單指標完勝研究得辛辛苦苦[哭泣]
    三、無效市場中的有效性。翻看漲幅前幾名的公司有差的完全競爭行業的公司、有困境反轉的公司,有績優,然後業績下滑再困境反轉的公司,有一直績優的公司,有前景差的公司,有依賴單一大顧客的公司,有走運被入股的公司。實話實說這些公司,我或多或少都有點認識,可是當你有了這些認識後,你還會選擇這些公司嗎,你難道不會選擇一些更穩妥點的公司,一些你自認為前景更光明的公司嗎?這就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這些漲幅最大的公司我幾乎都沒選上。當然,非常專業的研究員或投資者通過不斷地收集公司信息也可能抓住這些牛股,可是這需要多深的專研?還需要覆蓋那麼多的公司耗費多少的精力?有時候,世界就是太複雜了,根本預計不到每家公司的發展狀況。所以,我才認識這是一個無效的市場,會有低估的股票,然後它某種程度又是有效的,你對這些公司的判斷又超越不了市場。
   再貼下當時的篩選條件:1、市值300億以下;2、市盈率小於15;3、市淨率小於2.5;4、5年ROE大於12%;5、上年ROE大於8%。篩了200多只後,也不知道GOOGLE有沒有給我篩漏,我就開始手動篩了,人眼觀察經營性現金流與淨利潤情況,現金流太小了不要。派息率與所得稅率,一般而言這兩個率相加不超過40%不要。還有就是籌資現金流裡的股本融資融資額太大或者太頻繁不要。這些條件都專為港股老千股而設。其實我還想加一條有息負債率/股東權益超過100%不要,不過阿思達克財經網貌似沒有該指標的速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