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9/163515.shtml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創業家 創業家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傘到用時方恨無。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劉開儉 

 整理 | 朱丹 

劉開儉是一位做共享雨傘的創業者,他創辦的oto共享雨傘目前處於早期試運營階段。5月31日,他在上海投放了100把免押金、免收費、不設密碼的“三無”雨傘,結果全部去向成謎。有人認為這給風口正勁的共享雨傘澆了一盆冷水,也有聲音表示共享雨傘成了檢驗國民素質的新標尺……

2222

創業家&i黑馬聯系上了劉開儉,讓他給我們講述做共享雨傘的體驗和思考。以下為劉開儉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傘到用時方恨無

我今年31歲,這是我的第四次創業了,前三次創業因為種種原因都未能成功。在創立oto之前,我在上海環球中心的一家金融機構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感覺心里很不踏實,還是想乘著年輕再闖一闖。正如馬雲所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為什麽會選擇做共享雨傘?記得2015年有一次突然下暴雨,我沒有帶傘,下班後要去離公司500米左右的停車場取車,為了應急,我跑去便利店買傘,發現一把普通的傘居然要買到45元。環球中心大樓人很多,當天很多人都沒有買到傘,當時我意識到為大家提供雨傘是一個很暖心的服務。

2016年6月份摩拜單車來了,共享單車逐漸被大家認可。我就在思考雨傘能不能也用來共享?

傘到用時方恨無。用戶由於懶或者疏忽經常忘記帶傘,需要用時不得不購買,這就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從使用場景來看,共享雨傘除了擋雨外,夏天高溫天氣頻發,用戶在戶外如果沒有遮陽傘很容易被曬傷曬黑。未來,如果滿街都是太陽傘的話,我想用戶應該會使用。因此,從需求上來講,共享雨傘是站得住腳的,並不是一個“偽需求”。

從使用頻率來看,隨著上海雨季來臨,我預估4月~11月共享雨傘平均每天使用頻率能達2~4次左右。舉例來說,雨天用戶從A地到B地,從家里出來到公交車站,如果家門口有一把共享雨傘,他用完之後可以放到公交車站,下車之後再拿一把共享雨傘放到單位門口,這樣來看共享雨傘的使用頻率其實並不低。多番考量之後我決定做共享雨傘。

“三無”雨傘

我們從去年6月著手籌劃,今年4月份我正式離職創業。離職之前我每天都在懷疑共享雨傘未來的發展,但我相信隨著技術發展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共享經濟一定是個發展機遇,因為它可以幫助資源實現有效利用。雨傘私用只能為一個人服務,放在公共區域則可以幫助很多人。

為了試探用戶自主分享的可行度以及政府對共享雨傘的態度,5月31日,我們在上海陸家嘴、外灘公交站牌等地試投了100把雨傘。考慮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我們投放的是免押金、免收費、不設密碼的“三無”雨傘。

這次雨傘投放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但是因為雨傘後續的分享難以追蹤,有很多聲音表示共享雨傘成了檢驗國民素質新標尺,我認為不是這樣的。

共享雨傘沒有追蹤到後續分享,或許是因為用戶將傘帶回家了,但雨傘是家庭必備品,每個人家中都不缺傘,用戶應該會帶出來分享。或許用戶分享給其他人使用了,而我們沒有發現,這都是有可能的。我們不能因此認定用戶將雨傘留作私用了或是對其進行了人為損壞。

傘

在投放之前我們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三無”雨傘投出去,有可能被用戶拿走私用。但雨傘成本不是很高,即使用戶拿走私用也算是我們做好事了。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心態很平和,面對投放結果的心理落差也不是很大。我們之前只投放了100把,數量還是太少。接下來我們還將投放第二批共享雨傘,以便獲取更多的市場反饋。

目前,oto共享雨傘成本為15元,我們也在對其進行防曬等改造,預計成本為25元。在投放方式上,現階段我們采取的是無樁投放,將共享雨傘放置在公交站牌等地。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引進融資,量產“取還設備樁”,采取有樁投放,以便收集和追蹤共享雨傘的相關信息。

未來,我們計劃在大廈門口、小區門口、公交站點、地鐵口等在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安置設備樁。用戶從A地到B地,從B地到C地都可以獲取到共享雨傘。共享雨傘采取有樁投放就不會為城市管理帶來困擾。

oto未來也會建立信用平臺,通過收集用戶的借還數據,建立用戶信用模型,促進用戶分享。

6月1日,我們在外灘投放雨傘時,遭到外灘相關工作人員的制止,最後只好放棄。接下來,我們在投放前會聯系相關部門,就共享雨傘的投放方式和地點進行溝通。

公益OR商業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麽要投放“三無”雨傘?這樣做毫無商業價值。我的回答是oto不單是將共享雨傘作為一個商品,我們還想把它做成一個有“溫度”的商品。

很多家共享雨傘企業一開始就要求用戶付費、下載APP、付押金,我們則反其道而行。在傘面上我們印了logo和標識語,提醒用戶這是一把共享雨傘,用完之後盡可能放到其他人方便使用的地方。

我認為共享雨傘以公益+商業的方式更易讓用戶接受,同時也能更好地釋放其價值。共享雨傘采用免費投放如何獲取盈利?我認為廣告是一種變現方式。

鑰匙

我們也在探索共享雨傘到底是免費好還是付費好,投放“三無”雨傘究竟能不能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如果共享雨傘免費投放的結果是所有的雨傘都不見了,分享的下一個點我們也沒有發現的話,我們會考慮采取收押金的方式。但沒有前期探索就冒然收費,我覺得缺乏思考。

未來,我們想將oto打造成一個萬物共享、萬物互聯的平臺,共享雨傘只是一個切入點。在平臺上,除了妻兒父母,身外之物都可以拿來共享。舉例來說,用戶買一部新手機新鮮感只有一兩個月,但如果他在我們平臺購買後,當他不喜歡用了,他可以把手機放到平臺上,其他用戶支付一定的押金和使用費就可以使用。

手機屏幕有限,用戶不可能安裝很多共享APP,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來整合。未來oto共享平臺會接入其他共享經濟的商家,為他們提供信息流的服務。當一個共享平臺匯聚多方2B和2C交互在一起,用戶就能以最低的價格交換到喜歡的東西,商家也能獲利,這是我們未來預期的結果。

我們想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從品牌到制造再到用戶,通過平臺就可以實現共享,對接有限的資源。但因為我們也看不清楚未來的盈利方式在哪里,所以還沒有接受任何一家機構的投資。

起初,我們團隊有8個人,分別負責軟件、硬件、機械設計等。但由於發展沒有達到預期,結果流失了3名員工。

但哪怕團隊只剩下我一個,我依然有信心面對共享雨傘的未來。

共享雨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