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臉書營運長如何走出喪夫之痛

2016-05-23  TWM

五月十四日,臉書營運長雪莉.桑伯格(Sheryl Sandberg)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畢業典禮演講,這場演講特殊之處在於,她談的不是生活,而是死亡;她首度公開談及一年多前意外猝死的丈夫,坦承自己一度被悲傷淹沒,但這堂「死亡震撼教育」,也讓她學習如何行過死亡幽谷,重新汲取生命的陽光。(黃家慧)After Dave died, I was talking to my friend Phil about a father-son activity that Dave was not here to do. We came up with a plan to fill in for Dave. I cried to him, “But I want Dave.” Phil said, “Option A is not available. The question is: What do we do then? We often project our current feelings out indefinitely—and experience what I think of as the second derivative of those feelings. We feel sad—and then we feel sad that we’re sad. Instead, we should accept our feelings—but recognize that they will not last forever.

Dave死後幾個禮拜,我和我的朋友Phil談到一場Dave不可能出席的父子活動,我們想出一個法子來替代Dave。「但我只想要Dave!」我對Phil哭訴。Phil回答:「那不是選擇。」 問題是:這種時候我們該怎麼做?我們常認為當下的情緒永遠不會走,然後將感受到的情緒再度衍生。我們感到悲傷,然後我們因為這股悲傷而難過。我們應該接受這些情緒,但認清事情不會永遠這樣。

fill in for sb. 臨時接替某人、暫代例句:Can you fill in for Lee tonight as he is ill?

李生病了,你今晚可以暫時代替他嗎?

indefinitely /ɪnˋdɛf nɪtlɪ/ adv. 無限期地例句:You can’t live with your parents indefinitely.

你不能一輩子和父母同居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92

感謝善長支持助走出喪夫之痛

1 : GS(14)@2016-02-09 03:34:08

新年前夕,肥爸爸陳漢明暈倒猝死,遺下妻子及9歲獨子度過一個三缺一的新年。喪父後,兒子變得沉默寡言,但近日他已從傷痛走出,向亡父承諾努力讀書,考上好的中學,日後養家照顧好媽媽。未來要兼父職的明嫂已抹去眼淚,現時她正忙於籌措丈夫殮葬費,希望盡快辦妥丈夫後事,在猴年從新出發。記者:梁偉權 劉秀蘭陳漢明終年57歲,明嫂(45歲)感歎這個新年太難過,遺憾一家人未能再齊齊整整。明叔原任職空運公司文員,體型偏肥,身高五呎七寸,體重230磅,患心臟病、血壓高、膽固醇過高和痛風症等,需每日服藥控制病情。明叔一家甚少外遊,最近一次要數四年前,一家人到澳門旅遊。受病情影響,明叔兩年前已沒工作,照顧9歲兒子和22歲繼女,明嫂則做清潔散工幫補生活,生活捉襟見肘。明叔的死來得突然,明嫂憶述上月27日早上,明叔起床準備弄早餐給兒子,但在廁所梳洗時暈倒,她報警召救護車送院但已死亡。明嫂說,丈夫勤儉顧家,兩父子感情要好。平日,由丈夫管教讀小四的兒子,兒子聰明懂事,在班中考十名內,更曾考第一。所以明叔對兒子期望甚高,希望他考入好中學,再順利考進大學。可惜她已不能見證這一日到臨。她說,兒子受喪父打擊變得沉默,學校老師加緊留意他的狀況。明嫂指家中無甚積蓄,現時無力支付丈夫的殮葬費,正四出籌措,她希望盡快辦妥亡夫後事,可以在新一年重新出發。「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陳漢明遺屬」的情況後,得悉他一家無力支付殮葬費,正為其籌募善款,盼有心人捐助,讓其家人完成後事,展開新生活。「陳漢明遺屬」暖流編號:C4064網上捐款:http://bit.ly/applecharity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電話:29908688傳真:23076307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網址: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http://bit.ly/facebook_adcf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http://bit.ly/youtube_adcf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滙豐銀行:580­198836­001恒生銀行:368­006565­001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08/19484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53

【專題籽】家中靜修房自癒喪夫之痛

1 : GS(14)@2017-05-27 08:55:28

在印刷廠做文職工作的Heidi,意外發現靜修能讓自己的心定下來,更報讀了頌缽課程,希望更了解這種療法。



【專題籽:居安思藝】沒試過那麼想擁抱一位受訪者。喪夫,我連用鍵盤打這個詞都戚戚然,不敢想像陳嘉麗(Heidi)如何真切地經歷。四年,只差一點點就能接受事實,可是那一點點足以牽扯一生。她在家中特闢房間靜修,遠離別人的期望,靠近心底的自己。一進,一出,就有氣力繼續走下去。此心安處是吾家,心安貴乎靜。



如果全球有75億人,就有150億張臉(人前,人後)。為了人人期望可達到,我們傾向壓抑情感滿足他人期望。丈夫過身後,Heidi家人、朋友擁着安慰,錐心歲月有人作伴,她二萬分感激。可是時間久了,大家開始對她說:「別再傷心了」、「你要堅強」、「多認識朋友吧」(潛台詞是快點再拍拖),令她有點迷失。「一想喊就會嬲自己,不讓自己喊。太多人在身邊,你要配合他們,根本不知自己想怎樣。」


泡茶焚香 打坐頌缽

嚴重的創傷後遺症為她帶來大量不安及更大量恐慌,逃避不可恥但有用嗎?情緒有腳的,會走上門纏住你。「情緒高低起伏,不停循環,很想離開那種慌張感覺。藥石無靈就四處找方法,偶爾看到有個叫『梧桐靜舍』的地方,可以讓人進去靜靜坐下,跑了去試。那裏一直播放頌缽迴盪的聲音,我覺得很舒服。之後再去一次,竟又再舒服一點。」聽來有點神奇,我問,坐下然後要做甚麼?「就只是靜靜坐下。靜的目的是跟自己溝通,要了解自己的需要,才能好好生活下去。」因為創傷後遺症,她要吃精神科藥物。藥對身體狀況有用,只是「心藥」不是一粒粒五顏六色的藥丸。「靜完之後真的睡得較好。」要有私人空間「自療」,她決定搬離待她無微不至的父母,獨自遷到娘家樓上單位。一室佈置簡潔,靜修房不大,剛好放到一張雙人床及一張書桌。床上鋪了蓆子,放了個小茶几,几上有茶具、香爐,是個雅致的空間。「每天都習慣走進去打坐、看書,好好調息。有時放工很累,涼未沖,都會走進去歇一歇,像個充電的狀態。」有時泡壺茶,焚點香,敲下頌缽,越坐越舒服,時針好像加速跑快了。當十吋金都買不到一呎土,家中要有這個靜下的空間,太難了吧。「可以走到大自然。即使跟一大班人一起,只要身在山中,即使你在動,一樣可以有靜的感覺。我露營的時候,睡得最甜。甚麼高床軟枕都比不上!」Alone but not lonely其實很難,傷痛過後Heidi學會自處。整個訪談,充滿她用風霜煉成的笑聲,格外動人。



到大埔「梧桐靜舍」靜修,令她覺得相當舒服。(梧桐靜舍圖片)

燃點有沉香、檀香等成份的香環,令她在房內更放鬆、平靜。

捲起蓆子是張雙人床,備好被鋪就可讓朋友留宿。


她認為獨自旅行,離開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專注人家的文化,一樣可以「活潑地靜」。(受訪者提供圖片)

記者:葉青霞攝影:張志孟編輯:馮秀珍美術:楊永昌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27/20034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