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別被「便宜核電」綁架 讓低電價走向合理化 如果現在就廢核 台灣也不會立即缺電

2011-8-8  TWM




沒有核電的東京,今年夏天依然燈火通明,先進國家需不需要核能,日本已經替我們做出解答。

台灣的電力備用容量率二三%,電價之低數一數二,當戳破電力不足和核電電價低的兩個謊言後,我們應該重新省思,台灣是否需要危險的核電。

撰文‧羅弘旭

每 次碰到停建核四的訴求,台電就會威脅大家核四停建,台灣可能大缺電,沒有了核電,電力到底夠不夠用?這個答案,今夏的日本已經替我們做出解答,福島三一一 核災之後,東京這個擁有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在失去五分之一電力供應的條件下,在每天超過攝氏三十二度的火熱七月之後,東京不僅燈火通明,還有很多額外發 電能力。

過去在日本總供電量中,核電曾經占到近三成的比率,但這個夏天過後,日本人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不那麼依賴核電,台灣呢?台灣是否需要繼續依賴核電呢?

理由一:

用電高峰仍有近二五%發電裝置閒置在核災風險與電力需求之間,官方、民間長期爭議不休,學者、政府各有論述,其中最大爭點有二:一是台灣電力是否足夠?二是核電成本是否最低?

先看台灣電力是否足夠這問題。台電在官網上清楚揭露,台灣在二○一○年的電力備用容量率高達二三.四%。

備用率二三.四%這數字代表什麼意義?這意味在台灣最熱的盛夏,家家戶戶開冷氣、吹電風扇,百貨公司、大賣場冷氣開到最強,全台灣用電量最高的正午時分,台灣仍有二三.四%,也就是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發電設備處於閒置狀態,而冬天,備用率更高達三成。

用電量最大的時間,仍有四分之一設備閒置,這種備用容量率,合理嗎?

過去為了核四計畫,台電先是主張合理的備用容量率是二五%至三○%,在反核運動壓力下,下修至二五%至二○%,民進黨執政後進行「核四計畫再評估」,台電又調降至一五%至二○%。

到底要多少備用容量率才是合理?為什麼台電可以一修再修?

台灣的電力備用容量率「超歐、趕美、贏日韓」,美國是二一%,英國是一五%,亞洲的日、韓都在一○%以下,而且台灣的備用容量率近二十年來一路走高,學者專家批評台電的高備用容量率是高估台灣經濟發展所致,未考慮產業外移、經濟成長趨緩等現實因素,明顯「虛胖」。

而 且根據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多年的追蹤研究,台灣核能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一八.一%,核能發電的裝置容量也僅有一○.七%,他認為立即把三座核電廠 全部關閉,也還有一○%到一七%的備用容量率,「台灣並無缺電的問題」,即使台電自己內部評估,計入未來幾年除役的火力發電廠,台灣到二○一五年,也只缺 電七%。

七%的電力缺口,很驚人嗎?可以看看今年夏天的東京,經過日本居民自覺地節能省電後,東京高峰用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二三%,節電,並未影響日本經濟發展,目前日本股價已回升到地震前水準,而消費者對節能省電產品需求的提升,更為節能產業帶來新商機。

理由二:

低估核電成本 除役與廢料處理是天價既然如此,台灣為什麼不放棄核能,在於我們被核能成本很便宜這個謊言所綁架。

民 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台灣核一、核二、核三廠的興建成本共列一八四○億元,核廢料處理和土地恢復利用等後端營運費用約三三五三億元,電廠除役成本約六七五 億元,但以英國Doumeay電廠為例,光是除役成本就是興建成本的七五○%;核廢料和土地恢復利用費用,更高達七二五○%。

田秋堇認為台電後端營運費用明顯低估,如果比照英國標準,台電如要提撥足額的後端營運經費,每度電費至少必須再加五到七元不等,核電並不會有特別的「價格優勢」,也就是說,核電其實並不便宜。

即 使用台電對核電的計價方式,也發現折舊攤提十五年後就零建造成本,有嚴重低估之嫌,而且並未列入建造成本的高額利息支出,更何況對環境生態、古蹟文物、核 災可能的損害與犧牲、社會對立不安的代價等等,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就認為,「台電有政府大量的政策補貼,明顯低估了社會成本」。

依照目 前的電力備載容量,台灣的確可以立即停止所有的核能,雖然原能會前主委歐陽敏盛強調「電價一定會上來」,但台灣,長期以來就被扭曲的電價所綁架,台灣電價 之低,名列世界前茅,去年,台電每賣一度電,就虧○.一五元,今年上半年,每度電更是虧○.三五元,這種低廉到不符成本原則的電費,讓台灣人民無法正視核 電的風險。

日本的五十四座核子反應爐,迄今只剩下十六座在運轉,但日本經濟並未大幅倒退、生活沒有嚴重不便,從福島核災中,日本人民得出:「沒有核電,日本並不會缺電」這個答案,但日本是以數十兆日圓的代價換來這個答案。

而台灣呢?是要從日本的經驗中學到教訓?還是要等到核災真正發生,才來告訴自己:「原來,台灣也可以不需要核電。 」核電其實是很貴的!

台電根本未計算核電建造成本與除役成本,若經仔細計算,核電一度電的成本高達5元以上。

學者觀點 台電觀點

成本 5元以上 0.66元建廠 台電對核電建廠成本的計算方式至少低估了七成。龐大建廠成本的利息支出,也未計算在內。 核電廠建廠成本依「會計成本」分15年攤提,之後就不計建廠成本,使每度電的單位成本迅速下降。

除 役、拆廠 根據國外案例,除役、拆廠費用都遠高於核電廠建置成本,起碼都是建置成本的10倍以上,以核四為例,預估二兆元新台幣以上。而台電的後端營運經費不足以支 付日後除役、拆廠,致使成本被嚴重低估。 核能發電每度電提撥0.17元當作後端營運基金,目前已經有二千億元,可用作核廢料最終處置、除役拆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之用。

保險 沒列入保險費用。《核子損害賠償法》修訂後,理賠金額提高到150億元,且計入天災賠償,保費會增加,電價也隨之增加。 42億元賠償金一年保費約一億元,不從核電成本中支出。但核電一年貢獻獲利800億元,計入提高後的保費,電價還是便宜。

台灣電力備用容量率領先各先進國家

國家 備用容量率(%)

台 灣 23.4

美 國 20.9

英 國 15.0

日 本 7~9

韓 國 7.2

加拿大 6.4

德 國 5.0

註:備用容量率指在用電尖峰時刻沒有用到的發電裝置比率

台灣電價之低

全 球「數一數二」 ──2010年各主要國家電價比較國家 民生用電 工業用電丹 麥 0.3655 0.1106 日 本 0.2276 0.1578 英 國 0.2060 0.1350 瑞 典 0.1940 0.0827 芬 蘭 0.1737 0.9740 法 國 0.1592 0.1067 紐西蘭 0.1519 N/A 美 國 0.1155 0.0684 台 灣 0.0880 0.0745 韓 國 0.0769 0.0578 單位:一美元 / 瓩(度電)

資料來源:IEA

」綁架 讓低電價走向合理化如果現在就廢核 台灣也不會立即缺電沒有核電的東京,今年夏天依然燈火通明,先進國家需不需要核能,日本已經替我們做出解答。

台灣的電力備用容量率二三%,電價之低數一數二,當戳破電力不足和核電電價低的兩個謊言後,我們應該重新省思,台灣是否需要危險的核電。

撰文‧羅弘旭

每 次碰到停建核四的訴求,台電就會威脅大家核四停建,台灣可能大缺電,沒有了核電,電力到底夠不夠用?這個答案,今夏的日本已經替我們做出解答,福島三一一 核災之後,東京這個擁有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在失去五分之一電力供應的條件下,在每天超過攝氏三十二度的火熱七月之後,東京不僅燈火通明,還有很多額外發 電能力。

過去在日本總供電量中,核電曾經占到近三成的比率,但這個夏天過後,日本人民發現,自己原來可以不那麼依賴核電,台灣呢?台灣是否需要繼續依賴核電呢?

理由一:

用電高峰仍有近二五%發電裝置閒置在核災風險與電力需求之間,官方、民間長期爭議不休,學者、政府各有論述,其中最大爭點有二:一是台灣電力是否足夠?二是核電成本是否最低?

先看台灣電力是否足夠這問題。台電在官網上清楚揭露,台灣在二○一○年的電力備用容量率高達二三.四%。

備用率二三.四%這數字代表什麼意義?這意味在台灣最熱的盛夏,家家戶戶開冷氣、吹電風扇,百貨公司、大賣場冷氣開到最強,全台灣用電量最高的正午時分,台灣仍有二三.四%,也就是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發電設備處於閒置狀態,而冬天,備用率更高達三成。

用電量最大的時間,仍有四分之一設備閒置,這種備用容量率,合理嗎?

過去為了核四計畫,台電先是主張合理的備用容量率是二五%至三○%,在反核運動壓力下,下修至二五%至二○%,民進黨執政後進行「核四計畫再評估」,台電又調降至一五%至二○%。

到底要多少備用容量率才是合理?為什麼台電可以一修再修?

台灣的電力備用容量率「超歐、趕美、贏日韓」,美國是二一%,英國是一五%,亞洲的日、韓都在一○%以下,而且台灣的備用容量率近二十年來一路走高,學者專家批評台電的高備用容量率是高估台灣經濟發展所致,未考慮產業外移、經濟成長趨緩等現實因素,明顯「虛胖」。

而 且根據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多年的追蹤研究,台灣核能發電量僅占總發電量的一八.一%,核能發電的裝置容量也僅有一○.七%,他認為立即把三座核電廠 全部關閉,也還有一○%到一七%的備用容量率,「台灣並無缺電的問題」,即使台電自己內部評估,計入未來幾年除役的火力發電廠,台灣到二○一五年,也只缺 電七%。

七%的電力缺口,很驚人嗎?可以看看今年夏天的東京,經過日本居民自覺地節能省電後,東京高峰用電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二三%,節電,並未影響日本經濟發展,目前日本股價已回升到地震前水準,而消費者對節能省電產品需求的提升,更為節能產業帶來新商機。

理由二:

低估核電成本 除役與廢料處理是天價既然如此,台灣為什麼不放棄核能,在於我們被核能成本很便宜這個謊言所綁架。

民 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台灣核一、核二、核三廠的興建成本共列一八四○億元,核廢料處理和土地恢復利用等後端營運費用約三三五三億元,電廠除役成本約六七五 億元,但以英國Doumeay電廠為例,光是除役成本就是興建成本的七五○%;核廢料和土地恢復利用費用,更高達七二五○%。

田秋堇認為台電後端營運費用明顯低估,如果比照英國標準,台電如要提撥足額的後端營運經費,每度電費至少必須再加五到七元不等,核電並不會有特別的「價格優勢」,也就是說,核電其實並不便宜。

即 使用台電對核電的計價方式,也發現折舊攤提十五年後就零建造成本,有嚴重低估之嫌,而且並未列入建造成本的高額利息支出,更何況對環境生態、古蹟文物、核 災可能的損害與犧牲、社會對立不安的代價等等,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就認為,「台電有政府大量的政策補貼,明顯低估了社會成本」。

依照目 前的電力備載容量,台灣的確可以立即停止所有的核能,雖然原能會前主委歐陽敏盛強調「電價一定會上來」,但台灣,長期以來就被扭曲的電價所綁架,台灣電價 之低,名列世界前茅,去年,台電每賣一度電,就虧○.一五元,今年上半年,每度電更是虧○.三五元,這種低廉到不符成本原則的電費,讓台灣人民無法正視核 電的風險。

日本的五十四座核子反應爐,迄今只剩下十六座在運轉,但日本經濟並未大幅倒退、生活沒有嚴重不便,從福島核災中,日本人民得出:「沒有核電,日本並不會缺電」這個答案,但日本是以數十兆日圓的代價換來這個答案。

而台灣呢?是要從日本的經驗中學到教訓?還是要等到核災真正發生,才來告訴自己:「原來,台灣也可以不需要核電。 」核電其實是很貴的!

台電根本未計算核電建造成本與除役成本,若經仔細計算,核電一度電的成本高達5元以上。

學者觀點 台電觀點

成本 5元以上 0.66元建廠 台電對核電建廠成本的計算方式至少低估了七成。龐大建廠成本的利息支出,也未計算在內。 核電廠建廠成本依「會計成本」分15年攤提,之後就不計建廠成本,使每度電的單位成本迅速下降。

除 役、拆廠 根據國外案例,除役、拆廠費用都遠高於核電廠建置成本,起碼都是建置成本的10倍以上,以核四為例,預估二兆元新台幣以上。而台電的後端營運經費不足以支 付日後除役、拆廠,致使成本被嚴重低估。 核能發電每度電提撥0.17元當作後端營運基金,目前已經有二千億元,可用作核廢料最終處置、除役拆廠、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之用。

保險 沒列入保險費用。《核子損害賠償法》修訂後,理賠金額提高到150億元,且計入天災賠償,保費會增加,電價也隨之增加。 42億元賠償金一年保費約一億元,不從核電成本中支出。但核電一年貢獻獲利800億元,計入提高後的保費,電價還是便宜。

台灣電力備用容量率領先各先進國家

國家 備用容量率(%)

台 灣 23.4

美 國 20.9

英 國 15.0

日 本 7~9

韓 國 7.2

加拿大 6.4

德 國 5.0

註:備用容量率指在用電尖峰時刻沒有用到的發電裝置比率

台灣電價之低

全 球「數一數二」 ──2010年各主要國家電價比較國家 民生用電 工業用電丹 麥 0.3655 0.1106 日 本 0.2276 0.1578 英 國 0.2060 0.1350 瑞 典 0.1940 0.0827 芬 蘭 0.1737 0.9740 法 國 0.1592 0.1067 紐西蘭 0.1519 N/A 美 國 0.1155 0.0684 台 灣 0.0880 0.0745 韓 國 0.0769 0.0578 單位:一美元 / 瓩(度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48

《投資自保》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 打破三迷思 別被外資報告牽著走

2013-10-14  TWM
 
 

 

外資研究報告「喊水會結凍」的功力,很多投資人都印象深刻。

但外資藉由研究報告坑殺投資人嗎?外資的研究報告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

身為小散戶的自保之道又是什麼?

本刊在八六八期曾獨家披露一位新竹的陳太太買進宏達電的血淚史:她在二○一一年六月,宏達電股價約九百元時開始買進,原因一方面是看好王雪紅的經營能力,一方面當時許多媒體披露外資券商的報告,絕大多數都是建議「買進」或「持有」,訂出的目標價則是以「重返千元」最多。陳太太認為,「這麼多專業人士都看好,應該不會有問題。」結果短短不到半年,宏達電股價竟腰斬到四五○元,從此她陷入加碼攤平、「愈攤愈貧」的窘境,至今慘賠近千萬元,身心都受到極大的傷害。

陳太太的例子,其實也發生在很多投資人身上,只看到外資研究報告的評等與目標價,卻未能深入了解背後的意義,導致虧損。而花旗前分析師張凱偉的洩密事件,又讓市場開始注意外資的研究報告。

多年來,外資挾著龐大資金與充沛資源,一篇調升或調降某檔個股目標價的研究報告,股價就很容易大幅波動。由於對個股握有「判生判死」的生殺大權,使得市場都想掌握外資最新看法,搶搭順風車,也因此外資出具的研究報告,一直是重要指標。

曾於怡富、日商日興等外資券商研究部服務多年、《巴菲特選股魔法書》作者洪瑞泰指出,外資是人不是神,提出的看法或報告不見得百分之百準確。而一般投資人最關心的總是目標價(Target Price)與投資評等(Rating),但這些是如何產生?背後的邏輯?以及用什麼方式評價,更需要了解。此外,研究報告的管控,有幾個常見的迷思也需要釐清。

迷思一:券商玩兩面手法?

客戶不認同 報告利多也可能賣超為何會有出利多報告卻賣股票的情況?洪瑞泰指出,研究報告只是外資券商提供給客戶的「參考資料」而不是「命令」,客戶沒有照單全收的義務。

而且若客戶是外資基金經理人,一天收到的報告或訊息動輒成百上千,如果不是知名分析師所寫的研究報告,恐怕根本就不會被客戶注意到。

此外,在該券商下單的除了其客戶,還有券商本身的交易部門,交易部門是否認同報告內容,或有其他考量,都不是研究部門或分析師能掌控的,所以這種出利多報告卻賣超的情況,未必是券商的兩面手法,投資人還是要以個股基本面為依歸,不用在意一、兩天的買賣狀況。

迷思二:發送對象大小眼?

做一份報告已不容易 不可能再分版本很多人質疑同一篇外資報告有「AB版」:A版給大戶、B版給散戶,兩個版本內容不同,甚至建議方向相反。洪瑞泰笑著說「這是不可能的。不僅國外的相關法令不允許,寫一篇報告已經夠辛苦了,還要改成不同版本,分析師或研究員哪有這些時間?」迷思三:獨厚某些族群?

報告不外流 但從撰寫到披露有時間差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只提供給該券商的客戶,不會輕易外流;除非券商主動發布,否則不是該券商的客戶,並不容易取得,且在刊出前須嚴格保密。基於服務客戶的考量,頂多是在報告刊出後,由分析師聯絡幾位重要客戶,提醒他們有重要的報告而已。這次張凱偉所犯的錯誤,就是在報告未刊出前就通知客戶,有洩密之嫌。

如果是長篇報告,分析師要寫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寫完後還要經過主管審核,以及編排、印刷等流程,往往會有相當的時間落差。 即使是一、兩頁的報告,也必須經過公司內部審核,最快也要二、三天才會寄給客戶。而報告寄給客戶後,等到媒體輾轉取得、翻譯、披露時,股價的確可能已反映完畢,這是投資人必須了解的。

想找出真正值得參考的研究報告嗎?洪瑞泰建議,可以用「橫向」與「縱向」兩個方法。橫向是:找三份針對同一產業或公司、由不同券商與分析師撰寫的報告,比較其內容、邏輯以及準確度。縱向則找同一位分析師於不同時間點,對同一產業或公司的報告,觀察他的看法是否前後一致?投資評等會不會忽升忽降?經過幾次篩選,應該就可以找出該產業或該個股,最值得參考的分析師或報告。

最後,洪瑞泰建議,操作還是要有自己的依據,「為自己的每一筆交易負責」,外資報告只能作為參考。看報告是要從報告內容中,學習外資研究一家公司的方法與邏輯,千萬不能像陳太太一樣,只看到投資評等、目標價等簡化的數據就買進,造成令人遺憾的損失。

外資報告怎麼看?

看投資評等:

Buy未必是買進 Hold不見得續抱各家外資券商的投資評等各有不同,有的分五級、有的分三級(如右表),最複雜的就是短期評等給overweight或buy,中期評等變成hold或neutral……若沒有完整揭露,投資人很容易被迷惑。

由於評等不同,所以當看到兩家外資券商評等某檔股票同為buy時,未必就是兩家券商一致看好,可能A券商的buy只是B券商的trading buy而已。

法人指出,觀察投資評等時最須注意的,就是「連調兩級」,最大的陷阱就是從buy降成hold,看似持股續抱,但由於每個評等建議的配置金額或部位不同,隱含的意義就是「降低持股部位」,也就是「減碼賣出」,只是還沒出清而已。所以絕對不能只看字面上的意義。陳太太若能看懂外資評等的背後意義,或許就不會在900多元買進宏達電了。

看目標價:

留意產生的方式

這可說是最受市場矚目的關鍵數字了。目標價的產生,有些是透過評價模型,但有時也和該券商的內規有關,未必是分析師想坑殺投資人。據一名熟悉外資生態的法人表示,有些外資券商的規定是,若要提出buy的投資評等,目標價必須比內部設定大盤指數漲幅還要高出5至10個百分點。

例如目前指數是8200點,台積電股價105元,假設某家外資內部已設定台股未來半年上看9000點,漲幅將近10%;若要推薦台積電為buy時,目標價必須超越大盤漲幅5或10個百分點,就成為105×(1+15%)=120.75或105×(1+20%)=126元所以目標價的訂定,有時只是為了符合規範而已,除非很深入了解這家外資目標價的意義,否則真的是僅供參考,不能拿來作為投資依據。

看評價方法:

透過模型 成長性為主要考量外資券商都有評價模型,透過基本面與財務面給予個股評價。包括營收、毛利率、稅後純益、EPS(每股稅後純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等絕對數字、年增率與季增率都很重要。

此外,外資還很注重「營收結構」,對該公司各項產品的營收占比、毛利,以及上下游供應鏈的供貨關係都很重視。最後綜合以上條件輸入評價模型後,給予適當本益比與目標價。

洪瑞泰表示,世上沒有永遠準的評價模型,所以若外資報告不準,其實很正常。由於外資大多以成長性為主要考量,用的評價方法也偏向大波段操作;只要公司營運維持成長,就會一直建議買進,往往愈漲愈樂觀、愈跌愈悲觀,在股價高檔時還一窩蜂叫進,給人追高殺低的印象。

撰文‧唐祖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77

《投資指南》 別被超漲迷惑 選股關鍵七問

2013-11-25  TWM
 
 

 

台灣生技股一路飆漲,究竟在漲什麼?回檔能不能搶進?追高會不會套牢?

我們邀請來自各領域的生技專家,包括生技創投資深老手、生技業科學家、官方大老,一起會診台灣的生技產業。

透過七大問題,讓你一次看懂生技股該如何投資以及從中獲利。

撰文‧賴筱凡、林宏文、劉俞青台灣生技股一路飆漲,究竟在漲什麼?回檔能不能搶進?追高會不會套牢?

我們邀請來自各領域的生技專家,包括生技創投資深老手、生技業科學家、官方大老,一起會診台灣的生技產業。

透過七大問題,讓你一次看懂生技股該如何投資以及從中獲利。

?1.為何許多生技公司不賺錢,股價卻還是一直漲,究竟要如何評估生技公司的合理股價?

A:這是生技產業與電子產業的最大不同,過去台灣投資人習慣用本益比來衡量電子公司的股價,但在生技產業卻完全不適用,工銀創投協理羅敏菁就建議,「生技公司的股價要用市值來算,比較合理。」由於生技產業的前期投資時間長,尤其新藥開發公司,研發期少則七年、長則十年,造成多數生技公司財務上都沒有獲利的現象。

只是,沒有實質獲利,也就無法計算本益比,因此,多數創投業者均以「風險調整淨現值法(rNPV)」來衡量。

所謂「風險調整淨現值法」,主要是以新藥可能創造的權利金收入與銷售營收,折算現值,再加乘風險的概念,「如果一顆新藥才剛在做臨床一期,失敗的風險相對高,可能創造的權利金就要打兩折,也就是乘上二○%;但如果已經進入三期臨床,那麼風險值就能進一步拉高到五○%。」羅敏菁說,儘管每個人對風險的評估不同,但仍會存在一定的市場共識。

同樣的概念,看在操作生技基金長達十年的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眼裡,他直言,「相較於美國生技股多會將風險反映在股價上,台灣的生技公司股價多數未把風險算進去,好像每家公司都一定會成功一樣。」此外,華威創投合夥人李世仁也提出類似的概念,他說計算新藥公司的價值應回歸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公司到底會賺多少錢」,折現回來打折扣。至於未來新藥上市會賣多少錢?這要看競爭者有誰?用什麼定價?取得多少市場?再把這些收入折現回來,乘上新藥的成功率後,再減掉研發及行銷等成本,才能計算出公司的價值。

不過,這種方法因為技術變化太快,未必算出真正的價值,因此目前最常用的是「同類公司比較法」,尤其是與國際上現有的公司做對比,推估出公司的合理價值。

?2.如何評估一家新藥公司的核心投資價值?

最關鍵的競爭力是什麼?

A:對於一家生技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國際競爭力」。由於台灣市場不大,不論是新藥公司、醫材公司等,都需要具備「走出去」的實力。拿新藥開發來說,如果拿到的是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藥證,也僅限於台灣販賣;但如果可以通過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能夠吃到的市場自然大很多。

在美國擁有豐富新藥開發經驗的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就說,「通常一顆新藥進到臨床三期時,要找誰生產、找誰銷售,都會陸續談定。」因此,在評鑑一顆新藥的爆發力時,有沒有後台硬的合作夥伴,自然也要一起看。

以近期準備掛牌上市的安成藥為例,手上有三顆學名藥的合作夥伴,正是全球學名藥龍頭廠TEVA,「別的不說,光是看到TEVA就知道,安成這三顆學名藥都很有爆發力。」在羅敏菁篩選新藥公司的原則裡,國際競爭力肯定是一大指標。

當然也有新藥廠宣稱授權到海外,最後又踢鐵板的,就要小心,基亞就是一例。原本基亞將旗下肝癌藥PI-88二期臨床實驗結果授權給澳洲藥廠Progen,後來Progen三期臨床進行不順利,基亞又將PI-88三期臨床拿回來做,是發展最曲折的一顆新藥。

「國際競爭力」的概念,李世仁也認同。他說,每顆新藥都必須放在國際競爭的平台上檢驗,例如像醣類,本身就很難分析,也很難生產,技術本身就有很大的突破空間,若誰做出好成績,大家一定搶著要,這就是新藥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至於其他普遍的藥物,像抗生素等,已有很多競爭藥物了,除非有很特別的療效,否則很難有國際競爭力。

看懂生技股飆漲的祕密

—— 7大生技專家的投資建議

專家 投資建議

張鴻仁

(上智生技創投總經理) 1. 老闆的「承諾」,必須一一實現。

2.「keyman」是否在國外做過大案子。

李世仁

(華威創投合夥人)

1. 成功率乘上新藥現值才是合理市值。

2. 團隊必須是「正規軍」,有國際經驗。

羅敏菁

(工銀創投協理) 1. 利用rNPV(風險調整淨現值法)計算合理市值。

2. 國際競爭力是篩選新藥公司的一大指標。

張念慈

(浩鼎董事長) 1. 新藥開發出來,必須要有市場,順利帶進營收。

2. 風險揭露要透明。

李鍾熙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 科學家、顧問、董事三個領域的人才,特別重要。

傅子平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 1.「風險」的概念;第一家生技公司失敗,才是該資本市場學習的開始。

2. 要能順利打開國際市場。

許明珠

(太景生技董事長)

創業團隊須有共同的願景。

整理:賴筱凡

?3.新藥做完三期臨床實驗、拿到藥證,就保證一定賺?股價大漲?

A:這樣的觀念,其實並不正確。

「多半的藥不是做好就可以賺錢,充其量,只是可以賣而已。」張念慈話說得直白,一顆新藥從研發、臨床實驗到申請藥證,時間冗長,但真正要帶進營收、創造獲利,還是取決於最後「市場」的接受程度。

以一顆新藥的開發歷程到上市銷售,通常獲利的最高點落在上市後的第五年,「因為拿到藥證後,還須透過推廣,讓更多醫院、保險公司與病人認識新藥,這差不多要五年,才能將市場占有率與獲利推到最高點。」張念慈說。

市場大小也決定獲利的規模,以抗憂鬱藥物來說,全球市場規模約一二○億美元,若能拿下一○%,便能創造十二億美元的營收,若市場不夠大,分食的大餅也有限。

?4.很多生技公司都有「美麗的夢」,要如何辨識哪一家公司的「美夢」才會「成真」?

A:正因生技產業的特性與其他產業有所不同,它的本夢比也遠較其他產業來得大,通常在實質獲利出現之前,股價就高得嚇人。

即便如此,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認為,「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家公司的產品面來看。」「雖然生技股過熱可能會導致bubble(泡沫化),但只要是好的公司,就一定能生存到最後。」葉志鴻直言,不論是大夢、小夢,最後還是回歸「產品競爭力」。

確實,一家好的公司,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手上有多少新藥在開發,「好公司就會一棒接一棒,你不用去擔心它,就算有一棒掉棒(指新藥開發失敗),也會有其他案子可以接上來。」羅敏菁說。

?5.生技的投資門檻很高,到底哪些資訊是投資人一定要知道的?

A:張念慈認為,一家信用良好、值得長期投資的生技新藥股,應該要依據結果公告臨床實驗的進度、收案的情況,如果代為生產與行銷的合作廠商有重大變化,也應該揭露公布;另外,技術來源、合作條件、利潤分享等重大的合作條件,也應該遵守規範,讓投資人了解。

例如,近期安成藥在籌備掛牌事宜,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就要求,所有資訊都必須清楚揭露在公開說明書裡,有厚厚一疊的「風險揭露」,內容包括合作廠商、開發進度等,和其他公司很不一樣。

此外,上智生技創投總經理張鴻仁就直言:「還是要回歸到公司老闆畫大餅的『兌現性』。」如果公司負責人的發言,符合前後一致性,尤其臨床進度等重要資訊,禁得起長時間的檢視,該公司的評價也會因此上升。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說,由於新藥公司具備高風險,因此公司「長期」在資訊揭露上應該做到即時、透明,不能有資訊公開上的隱瞞及欺騙,禁止企業發布假消息,如此投資人才能做更好的決策判斷。

?6.人家說投資股票就是要投資「人」,生技股的keyman(關鍵人物)要看什麼?

A:身為台灣生技產業背後最大金主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談起他在生技產業的布局,只有一句話:「就是看人。」張鴻仁認為,「歷史會告訴你答案,是否有在國外做過大案子,就是很好的依據。」以目前台灣生技界的A咖級人物來看,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安成藥董事長陳志明、OPKO創辦人暨潤惠生技董事長許照惠與益邦製藥創辦人許中強。他們都是在美國製藥界創業成功,有的甚至還將公司賣給大藥廠,資歷顯赫。因此,當他們的公司回台灣掛牌時,市場矚目程度自然不同於一般新藥公司。

太景生技董事長許明珠說,創業團隊是成功的最重要關鍵,必須有共同的願景,而且願意一直堅持到最後,這是新藥公司成功最重要的條件。

李鍾熙認為,除了創業團隊,SAB也很重要,包括科學家(scientist)、顧問(advisor)、董事(board)三個領域的人才,因為生技新藥牽涉許多專業領域,從醫院、法規及專利,再到生產及銷售夥伴等,都需要協助,SAB在一般科技業不見得那麼關鍵,但在生技業就特別重要。

?7.在新藥開發的漫長過程中,我應該在何時買進股票最有機會獲利?

A:「買興櫃股票,股價最活潑,不用等到『翻牌』,就可能賺取高報酬,若純粹從獲利的角度看,是不錯的投資方法。」羅敏菁說,投資人如果想要高獲利,當然可選擇一些將申請藥證的新藥公司,甚至有授權金、營收兌現的標的,能享有的毛利率高;但投資風險也會較高。

張鴻仁不諱言,「如果你是兩年前買生技股,幾乎是隨便買隨便賺,因為當時根本沒有人在看生技股。」對比於目前生技股的活蹦亂跳,兩年前的生技產業,卻是不同於今日,投資成本自然也相對較低。「現在對新進投資人來說,當然投資成本看起來高一些,但價格自在買賣雙方心裡,如果你把生技產業當成長期投資來看,這是對的趨勢,或許也就不會覺得貴。」張鴻仁說。

投資人停看聽!別以為藥證是獲利保證。

「多半的藥不是做好就可以賺錢,充其量,只是可以賣而已。」生技股活蹦亂跳,隨便買隨便賺?

「選擇一些即將申請藥證的新藥公司,能享有的毛利率高;但相對的,投資風險也會比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19

崩壞的12年國教如何解套?(同書皮) 別被明星高中綁架!

2014-06-23  TWM
 
 

 

2014年,台灣邁入12年國民教育元年,遺憾的是,上路迄今亂象叢生,導致考生與家長焦慮無助,教育專家搖頭嘆息。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要如何補救?在6月20日高中職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之前,《今週刊》深入訪問考生、家長與專家,耙梳問題並提出對策,期待未來能漸步入正軌。

製作人.方德琳 撰文.郭淑媛、鄭閔聲、賴若函 研究員.孫蓉萍、楊政諭台北市私立華興中學一對雙胞胎畢業生許人仁、許人友,是十二年國教考試引導教學與適性入學,正反兩極的案例。

許人友知道十二年國教政策時,正值她小學五、六年級。她說:「一開始聽到很開心 不用考試。」七、八年級時,相關辦法陸續出來,大家被制度逼著跑,先是忙著找社團,在學校的一切比賽要拿名次,做很多額外事務;一度傳說要考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大家忙著補PISA;後來政策決定超額比序比作文,同學們就開始補作文、看課外書,一星期寫三篇作文給老師改。「大家很慌,沒人知道該怎麼辦、會怎樣。」「連填志願也變成打心理戰,好像選錯高中人生就完蛋,家長、老師、學生都很不知所措。」許人友說。制度設計彷彿在引誘學生投機,她說,很多人一開始就直接鎖定特招,因為基北特招只考國文、英文、數學,而會考必須準備五科(加自然、社會)和作文,作文風險太高,故全部放棄。

在這過程中,「很多同學選擇直升或出國讀書,不要面對這個痛苦的過程。」她說。

許人友的雙胞胎姊姊許人仁在校成績不理想,常被排擠,很早就決定念職校。三、四月她參加高中職博覽會,決定讀時尚美容,一星期在店裡實習四天、上課兩天,僅週休一日。她與父母約定三年學習必須拿到美容美髮兩張證照,畢業後再決定要不要升學,「她是五B作文四級分(達到「基礎」標準)的小孩;但我對她說,無論成績如何,只要找到興趣,快樂認真學習,都可以活出五A的精采人生!」「她一天工作要十二個小時,一直站著很累,但臉上卻充滿自信光彩,這在學校沒有過。」許媽媽林香蘭對這個女兒的決定很滿意。

是誰綁架了十二年國教?

精英家長、明星高中反彈 政府畏於壓力早已立定志向的許人仁,逃過十二年國教「折磨」人的過程,但今年有近二十七萬名考生就像妹妹許人友一樣,成為新制的白老鼠,迄今出現的亂象無數,整個社會為之大譁。

其實,十二年國教精神是對的,讓學生在沒有升學壓力的環境下,去摸索興趣,多元適性發展。而執行上,就該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就像一九六八年執行的九年國民教育,就近分發,取消考試;但十二年國教執行沒有一步到位,讓考生與家長陷入焦慮深淵。

教育部推出半套的十二年國教方案,主要關鍵就在於家長擺脫不了精英名校迷思,而明星高中的校長、校友強力反彈,執政者又沒有能力說服。

這樣的短視近利,讓全民付出慘痛代價。事實上,國內外相關研究均顯示,從比馬龍效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驗證,高期待會促進學生的高表現)得知,將高分群學生分散到各校,既能使高分群學生的表現優於將他們集中於名校時,更能使其他同儕受惠。

羅東高中前校長吳清鏞曾針對二○○六、○七年學測成績進行研究,基測(升高中)前一○%的學生,如果選擇跨縣市就讀前二志願,與留在當地就讀社區高中,三年後學測(升大學)平均總級分為六十五.二一與六十九.八七,相差達四.六級分。也就是說,只要離家遠,成績就不如就近入學的高中生。

十二年國教總綱委員、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常務理事丁志仁指出,在教育實務上,同儕是較師資和設備更為重要的學習資源。將高分群學生集中於少數名校,既降低了他們自身的學習表現,更因剝奪優質同儕的原因,大幅降低其他學校學生的學習表現,「我們不是要打擊精英教育,而是要分散式精英教育。」贊成十二年國教理念的人所在多有,但執政者卻畏於反對者壓力,不敢戴著頭盔在槍林彈雨下往前衝;他們打算用時間換空間慢慢改,等時間過去了,明星學校光環褪色,改革阻力變小,事情就水到渠成。

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結果搞到只想就近入學,完全不迷戀明星高中的家長學生也無法如願。

亂象1 學區劃太大

就近入學難 不是高分低就,就是得跨區不少考生與家長可以接受十二年國教標舉的「適性」與「就近就學」,但荒謬的制度設計,卻讓這個小小心願遙不可及。

以基北區七萬名考生來說,由於前三志願高中釋出的免試名額有限,於是多數人都抱持一邊申請免試,一邊去考特色招生的想法。成績優秀的A級分考生(精熟程度)為確保有學校可念,被迫在「第一次免試入學申請」(一免)時去填名次較後面的學校,等於搶奪B級分考生(基礎程度)的位置,確定錄取後卻不報到,再攻特招;萬一特招沒考上,再於「第二次免試」重新申請一免釋出的的名額,以確保握有進入公立高中的門票。

高分低就的排擠效應,讓原本可就近進入社區學校的B級分考生,只得申請離家較遠的學校,而C級分考生(待加強程度)、約佔三三%的考生,則更被擠到北北基地理位置更偏遠的學校,財力好一點的,則可能多花點錢上距家較近的私立學校。

一位考生會考拿4A1B作文六級分,她第一、第二志願填家裡走路就可以到的中崙、西松高中,第三志願填南湖,接著就填不下去了,「她哭著對我說,差一志願扣一分,只能到離家越來越遠的學校,老師還說要填三十個志願,但她連五個都選不出來,難道要去基隆讀?」家長難過地說。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說,十二年國教最大的錯誤是學區劃太大,全台現在是十五大學區,北北基就一個大學區,原本要做中學區,但高中分配不均,不是每區都有;加上地方勢力因素,新北市和基隆市都有人要念建中,只好改成大學區,但大學區就會有跨區就讀或超額比序問題。

會考成績排序前一萬名左右的學生,整個夏天可能得在第一次免試、特招與第二次免試的流程中走一趟,浪費大好青春,但這些考生家庭環境還相對優勢;排名在BC級分的考生,有部分是較弱勢的孩子,他們的就學選擇權益卻遭剝奪,值得教育主管單位正視。

亂象2 免試喊假的

考試接二連三 學生根本沒喘息空間十二年國教號稱「免試入學」,但今年三月有術科特招、五月有會考、七月學科特招。金華國中畢業考生小維就嘲諷說:「十二年國教宣稱學生學習無壓力,但我卻從去年七月一路不休息拚到今年七月,沒有暑假,也沒有寒假!」台師大教育系教授黃乃熒質疑,十二年國教應是免試並著重志願。會考應是鑑別基本學力,驗證有足夠能力去讀高中,若沒過關就建立補救機制,暑假和開學後進行補救教育。「但現在以這種沒有鑑別度的考試做有鑑別度的選擇,不瘋狂才怪。」全家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認為,教育部要下決心,如果想要推動社區化高中,就有必要廢除會考,只要存在考試,國中的教學就不會正常;繼續以考試為導向,這會對學生的人格影響很大,當孩子狀況不佳,也衍生出後來放棄學習,甚至產生社會問題。

亂象3 作文定生死

評分不夠客觀 學生一窩蜂去補習「我要去教育部抗議!會考我兒子全部只錯五題,是全校第一,因為作文五級分,申請上建中機率還不如錯二十題、作文六級分的人,加入作文比序根本就是蛋頭官員的荒唐政策!」一位考生家長憤怒地說。考生許人友也抱怨,作文三、四級分可能和五、六級分有差別,但五級與六級分真的有差嗎?

作文是測試國語文學習初步成果,如今變成決戰點,基北區今年以作文篩選前一%考生,導致坊間作文補習班林立,肥了補習班業者。問題在於,作文是相對主觀的評分,這其中不僅牽涉意識形態,考生要拿好成績,可能得寫八股文,也可能是補習班教的「罐頭作文」。

一個政策吵到家長學生壓力那麼大,再好的政策都變成惡果。當然,明年超額比序排序若又改,勢必引發另一波爭議。

亂象4 名校享特權

特招名額放寬至七五% 卻毫無特色台灣社會對明星高中的迷思,超乎想像。會考一考完,即出現「蛋塔效應」,不少家長忙著問去哪裡補習較好。不少補習班推出三十到四十天衝刺班、五A及特色衝刺班,費用一萬到兩萬五千元不等。一位家長替孩子報名特招集訓班,大清早五點就去排隊抽號碼牌,沒想到現場擠爆,排在前面的阿公說,他前一天晚上十點就來了;還有人來搭訕說可以代排隊,一小時三百元,「十二年國教最大的貢獻,就是把補習班的餅越做越大。」這位家長說。

許多國中在會考結束後,把前六%的精熟程度(A級)學生集中起來唸書,拚特色招生,八○%以上的基礎(B級)與待加強(C級)的學生,卻留在原來班級放牛吃草等畢業。有些學力夠的學生與家長不想考特色招生,只想就近入學,但國中會給壓力,要考生一定要考特招,這都是凡事講求KPI(關鍵績效指標)惹的禍,升學率被視為辦學績效。

教養專家陳安儀即說,朋友的小孩在學校排名前二十名,會考考差了,第一次免試師大附中可能上不了,校長竟叫她不要去報到,要去參加特招,才有機會上北一女,學生哭了兩個多小時,覺得自己很失敗。「這個眼淚真是白流,她爸媽覺得不念第一志願也OK,但孩子卻從學校得到過多的壓力,學校不該為了升學率,變得很扭曲。」十二年國教無法成功,國中老師、校長心態,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應該要拿掉每所國中外牆的榜單,才能讓國中的教育正常化。

原本教育部規畫特色招生的名額最高是二五%,但在明星高中施壓下,今年竟放寬至最高七五%。黃乃熒認為,明星高中如建中、北一女特招名額太多,反映出學生和老師自認是「贏者」的思惟。諷刺的是,不少特色招生學校,並沒有發展出真正的特色。

華人社會期盼透過考試翻身的觀念根深柢固,但教改主張人本邏輯,主張教育分流的時機越晚越好。陳安儀強調,傳統精英教育,只是讓很多原本的精英變得平凡,「建北不是師資好,是學生好」;國中以前也有名校,實施九年國教之後,因為社區化國中落實,名校都消失了。

高雄市立中正高中輔導室主任郭祥益更指出,很多學生大老遠跑到建中、北一女去唸書,但這些高中生在青春期花大量時間通勤,甚至在外租房子,缺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並不健康,也把很多住在建北學區內的學生名額佔走,很不公平。

真正應該發展特色學校的,反而是高職,如整合所有基本科目到應用上,包括藝術、餐飲等。

亂象5 課程未更新

政策已上路 新課綱竟要四年後才實施要落實高中社區化,最重要是讓高中高職優質化、均質化,不但在硬體與師資上要拉近城鄉差距;在課程設計上,更要讓每所高中職都能適性教學,也就是各科依據學生能力設計課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能跑班上課。所以,高中課程應改變為選修跑班制,讓程度好的學生選修進階課程或資優課程,有不同興趣的學生能選修多元課程適性發展。這樣,才能說服精英家長接受孩子就近入學,不必擔心就讀到不良學校、遇到不適任教師。

不過,十二年國教第一屆高中生今年秋天入學,課程內容與教材,卻仍沿用舊制,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十二年一貫課程總綱」,竟然二○一八年才要實施。

教育部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將九年一貫(國小及國中)與高中職的課程打通、銜接,依各階段學生需要的核心素養能力規畫課程,包括課程設計要有幾大領域內容、學分時數要如何分配等,未來還要據此訂出各科課綱、課本;但目前總綱研擬階段爭議不休,一八年能否實施,其實仍在未定之天。

十二年國教為什麼急著上路,導致政策變調?政治考量是原因之一。

「十二年國教」名詞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已出現,多年來只是朝野政黨選舉時討好選民的政見支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曾成立十二年國教推動辦公室;○八年馬英九上任總統後,推動意願不高,鄭瑞城任教育部長時,組成十二年國教諮詢委員會,向馬英九呈報十二年國教的作法。

曾任十二年國教諮詢委員會委員的丁志仁透露,鄭瑞城當時規畫,訂定「各高中均優質化」為十二年國教基礎,以學生適性學習為發展目標,規畫全國發展為四十五個高中學區,其中基北分為十五個學區;一開始設立會考,但同時花一百億元分五年投入二線高中,讓每個學區都有不錯的高中;同時讓佔九成的一般高中免試,佔一成的明星高中可獨立招生,但教育部不給予學費補助。

當時社會分成兩派,「均優派」要維持台灣更均質化的教育,「選秀派」要維持金字塔形的精英教育,馬英九並未確定要推動,十二年國教仍停留在「坐而言」的階段。

誰該為亂象負責?

政策推手的精英思惟 近二十七萬考生跟著團團轉直到一○年八月底全國教育會議,當時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十二年國教應該進入「起而行」的階段,會後裁示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研擬實施時程。馬英九進一步在一一年元旦時宣佈,正式推動十二年國教,同年九月,馬英九提出「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中明確提出十二年國教具體作法。

丁志仁表示, 這其中的關鍵人物是教育部前次長陳益興,他在吳清基繼任鄭瑞城遺缺後擔任次長,成為十二年國教的最大推手,也是選秀派的傾向者,「他讓建中、北一女綁架台北市,台北市綁架北北基,北北基綁架全台灣,為了讓建北選出最好的學生,讓近二十七萬考生跟著團團轉。」陳益興曾任教育部中教司長、常務次長、政務次長等職,他於中教司長任內即開始規畫十二年國教,被視為馬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幕僚。《今週刊》未聯絡上陳益興,無法取得說法。

經過十二年國教上路後的亂象,包括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等主張,不要再搞十二年國教,取消會考,回到以前基測;但是十二年國教既已上路,就不可能走回頭路,教育部應改變作法,老師、學生與家長也應調整心態,打破明星學校迷思,才能大步往前走。

民生國中校長孫明峰即指出,教育部絕對不能只在會考制度和入學方式這種小地方打轉,因為教育制度是環環相扣的,高中教育不可能脫離大學入學或就業問題而存在。例如高中發展特色課程,家長卻考慮孩子學的課程對大學入學有沒有幫助,如果大學學測考的還是一樣的內容,那學校也很難說服家長該讓學生適性發展。「如果教育部要讓家長有信心,就應該整體思考教育環境,因為沒有學生願意變成白老鼠。」一個國家的教育力就是國力,重點在於國民的基礎素養,而不在少數精英,十二年國教的意義應是要重新找回後段學生的基本能力,讓更多人對未來充滿希望,台灣才可以維持競爭力。

煎熬三個月!

學生痛苦、家長焦慮

——今年高中免試入學流程圖5/17~18 國中會考

填志願

6/20 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選擇就讀 6/23 第一次免試入學報到

選擇不就讀

6/27 特色招生報名

7/12~13特招考試

8/2 特招放榜

8/3 特招報到 ※

未錄取者

選擇不就讀

第二次

免試入學

8/9 報名

8/14 放榜

8/15 報到

註:※基北區為8/3,基北區以外其他地區報到截止日為8/4;五專入學管道以各學區招生簡章為準。

作文成比序關鍵

補習班大爆滿

以今年基北區會考成績為例:五科都是A(精熟級)人數16,526人前三志願高中免試名額1152人明顯僧多粥少,所以基北區用作文來篩選,但……五科都是A、作文六級分人數2276人前三志願高中免試名額1152人仍然僧多粥少,基北區採取比A級裡A++人數的方式,依國文、數學、英文、社會、自然五科目順序篩選。但各科A++人數並未公佈,導致想進前三志願的考生填志願毫無依據。

結果

因為五個科目成績只分A、B、C三級,每科錯10題與錯0題的,可能都同屬A(精熟級),作文反倒成為勝出的關鍵。

填家附近高中可能落空

為就近入學只好高分低就

免試入學總分計算方式: 1 + 2 + 3

1.會考積分

滿分30分

科目拿A得6分、

B得4分、C得2分

2.志願序積分

滿分30分

填第一志願得滿分30分,之後依志願序減1分

3.多元學習積分

滿分30分

包含獎懲紀錄、均衡學習、服務學習,大多都能拿到滿分以家住台北市松山區的考生為例:他的會考成績4A1B(國文B+)、作文5級分,會考積分為28分(24+4);加上服務積分30分,共58分。

如他填住家附近、又是自己最想念的中崙高中為第一志願,則總分為88分(30+58)因中崙在台北市所有高中裡排名屬前段,累積的人數落在第1500~1707名,而4A1B以上學生總計約2萬7000人,即使扣掉很多人放棄免試而去考特招,他還是沒把握可以上中崙。

如他填西松高中為第二志願,則總分為87分(29+58)西松高中累積名額約在第4000~4240人,但因填第二志願積分必須扣1分,每少1分,競爭人數更多。為了就近入學,他面臨是否該把西松高中提前為第一志願的掙扎。

結果

扣1分影響很大,所以學生必須把最有把握的學校填在第一志願。該生為了就近入學,不敢填沒有把握的中崙高中,只好把排名較後的南湖高中填在第一志願,確保不會離家很遠。

明星高中施壓、執政者妥協12年國教變大災難!

——12年國教實施進程大事紀2011 馬英九拍板定案● 總統馬英九元旦文告宣佈:啟動12年國教,2014年達到高中職學生全面免學費,多數免試。

● 9月29日,馬英九在「黃金10年國家願景」中,提出具體主張,例如免試入學率由40%,五年內提升至75%,十年內提升至85%。

2011/3 宣佈免試名額至少七成● 教育部長吳清基宣示:廢除基測,明星高中可辦特色考試招生,但比率不可超過30%,至少70%免試。

2011/8

明星高中校長反彈

● 北一女中校長張碧娟呼籲:應「緩進」12年國教,若3年內將免試入學率從0提高到75%,將天下大亂。

● 建中校長陳偉泓表示:12年國教的準備不夠完備,103學年度要達到75%的免試入學率,恐怕有困難。

2011/8 教育部反對抽籤●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強調,教育部除非萬不得已,絕不採取抽籤方式。

2012/4 教育部將免試名額下修至25% ●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12年國教目標在2019年時,每所學校的免試名額至少要達到50%。

2012/12 ● 北一女、建中、成功、中山等4校只開出15%免試名額。

2013/5 ● 教育部修訂《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將免試比率,下修到招生總額25%。

2013/6 免學費跳票● 12年國教排富條款出爐,全面免學費跳票。

2014/6/11 教育部長道歉●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對家長的不安感到「不好意思」、「抱歉」。

整理:楊政諭、賴若函

破除明星高中迷思沒這麼難!

——反對高中職社區化理由與《今週刊》主張

反對社區化理由

有錢人才能讀明星高中

社區化後,明星高中學區房價飆漲,變成有錢人才能讀,非常不公平。

社區化後學生程度不一,影響教學傳統考試入學,使得每班學生程度落差不致太大,老師容易掌握教學內容與進度。高中社區化後,程度差異變大,老師不知怎麼教。

城鄉差距大,

讓弱勢學生更弱勢

城市學校有比較好的師資與資源,社區化後,原本鄉村的資優學生擠不進城市明星高中就讀。

明星高中消失,

學生失去目標

目前,考試引導教學,沒了考試,學生會有動力唸書嗎?

《今週刊》主張

當明星高中沒了資優生,光環就會消失現在建中、北一女的優異表現是來自優秀的學生;當這些學校變成是有錢人讀而不是資優生念時,建中就不再是以前的建中。

社區化必須搭配能力跑班

能力不同確實很難教,所以,高中課程應改變為選修跑班制,讓程度好的學生選修進階課程,有不同興趣的學生能選修多元課程。

社區化必須搭配高中均質計畫原本教育部就有高中職均值化和優質化的計畫,預計投入100億元,若按此計畫,城鄉差距會縮小。

學習動力應來自興趣

為考試而學習破壞學習興趣,得不償失。

整理:楊政諭、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53

31歲展演設計家,瑪丹娜、微軟都是客戶 迪士尼開幕秀推手:創意別被科技綁架

2016-07-04  TCW

多媒體公司Moment Factory,辦過巨星演唱會、設計過機場空間,本刊專訪其洛杉磯辦公室創意總監,談如何抓觀眾眼球。

今年六月十五日,上海迪士尼正式營運前一晚,眾所矚目的開園慶典登場。

黑暗裡,夢幻童話城堡被燈光照射得金光閃閃,由絢爛煙火揭開序幕。偌大舞台上,在上海交響樂團的磅礡音樂聲中,城堡前突然出現大南瓜的投影像,破開後,變身銀藍色馬車,窗戶中折射公主剪影,重現《灰姑娘》經典場景。

之後表演者輪番上陣,小精靈、七個小矮人等投影角色在城堡上表演,實體與虛擬相輝映。而當音樂家郎朗彈奏起《冰雪奇緣》主題曲,城堡投射即時演奏畫面,燈光、煙火跟隨音樂節奏不斷變換,五彩繽紛,氣勢驚人。

長達兩小時的表演視覺設

計,幕後推手是世界知名的多媒體娛樂公司Moment Factory。

總部位於加拿大蒙特婁,在洛杉磯、巴黎與倫敦設辦公室,成立十五年來,經手超過三百五十場世界大型活動,包含歌手瑪丹娜、邦喬飛等人的演場會;微軟、索尼和洛杉磯國際機場等的空間設計。

人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利用科技,讓人與創意互動

《商業周刊》獨家專訪Moment Factory的洛杉磯辦公室創意總監馬克(Marc-Andre Baril),他從軟體工程師一路當上創意長,去年九月派任洛杉磯,積極拓展亞洲市場,攻下上海迪士尼開幕秀。年僅三十一歲的他,如何在不同場合展現創意,帶領團隊執行任務?

「科技能創造沉浸式環境,空間的定義將被改寫,」馬克說,現在結合投影、燈光、聲音和特效等多種技術,不僅能讓人輕鬆身歷其境,更讓空間瞬間改變,「人,也會是表演的一部分。」洛杉磯機場的湯姆布蘭得利航廈,即是一例。當初接下改造任務,馬克心想:「讓旅人的片刻休息,也能獲得樂趣。」於是他和團隊架設起十面八公尺高的多媒體互動牆,裝上感應器,能感測周邊環境,當人走過,螢幕上的水流、吉他弦等畫面也跟著跳動。

一旁二十二公尺高的時間 塔,則是全美機場中最大的多媒體建築,四周外牆播放叢林、女舞者、默片等主題的報時秀,與遠方螢幕互動,站在一旁,宛如置身劇情中。

這些創意是怎麼來的?一開始,由製作人和創意總監並肩合作,前者掌握預算和策略,後者專注於創意發想,最後再納進技術指導,了解科技的執行狀況。

「每個人都具有創造力,更重要的是營造舒服空間。」馬克說,身為領導者,必須了解設計者的習性,有些人喜歡從零開始、天馬行空的發想,有些人則習慣在既有限制中想像,這些都無關對錯,領導者要避免給予壓力,「壓力是創造力的殺手。」

討論過程中,重點並非是設計師個人,而是觀眾。「我們不強調誰誰誰的設計比較好,而是一起發想:觀眾期待什麼?他們會有什麼感受?」馬克認為,好的創意是來自合作與溝通,不是彼此較勁。「創意是各種想法不斷堆疊、不斷前進的成果。」

設計過無數表演,什麼是最重要的元素?「科技運用是為了加分,而不是搶走原有的風采和內容。」 他坦言,有的客戶一開始便要求使用最新的科技,他總是提醒:觀眾並不在乎,半年之後,新科技也將會淪為舊科技。「唯有好的概念與故事,才能一直流傳。」

四年前,美國超級盃(Super Bowl)中場秀,瑪丹娜在十二分鐘連唱四首歌,換上羅馬女戰士、啦啦隊等造型,舞台上方十多台投影機,依照主題投射出半個足球場大的3 D立體光雕投影,襯托出瑪丹娜的舞蹈表演,讓人目不暇給。

他回憶,製作期間,從動態圖像設計師、3D動畫 師和互動設計

師等人,都是從研究瑪丹娜的歌曲、MV和表演開始,包含鏡頭分鏡、造型等。「每首歌都具有意義,必須分解當中的元素,科技最後才進來。」舞台上的任何科技效果,都是歌曲的延伸,成為配角。他說,無論是表演、空間規畫和活動展演等,都得先抓緊核心思想,而不是被科技綁架。

不做過多特效

創造感動,讓觀眾記一輩子

「過多特效會讓觀眾無感,培養一瞬間的感動,才能讓人記得一輩子。」馬克認為,設計沉浸式的環境,就如同說故事一般,要懂得掌握觀眾的情感節奏,而非急著展現各種聲光科技。

事實上,有了好點子,即便是簡單科技,也能傳遞不凡效果。兩年前,他與團隊在加拿大魁北克森林中打造「魔法森林」(Foresta Lumina),長達兩公里、煙雨迷濛的小徑中,抬頭是橘色古燈籠、神話裡的蠱惑字符,一旁樹木和草叢被多彩燈光覆蓋,並用投射機投影出熊、鬼魅和精靈等角色,伴隨蟲鳴鳥叫和空靈配樂,像置身奇幻世界,吸引近萬名旅客參訪,獲得主題娛樂獎(THEA award)。

被問到近期目標,他突然指向桌上的手機說,人手一機的時代,觀眾看表演時,總習慣拿手機拍攝,眼光只停留在螢幕。「我們要讓觀眾回到秀!」他說,「互動」會是未來的表演模式,觀眾將和表演者、空間有更多連結。例如,舞台效果能直接傳送到手機,讓觀眾成為表演的一分子。

當科技成為傳播助力,凌駕一切的時刻,馬克提醒了我們:找到好故事、專注於內容,科技使用才有意義。

撰文者李雅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41

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別被忽悠了

編者按:

“中國有60%的人把積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後28天上。”這句話曾被網絡瘋狂傳播,因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無奈卻真實。

這句話出自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作為基因產業的領軍人物,汪建想影響的是普通人對生命經濟的價值觀:“生命消費要往前移,生命需要和科技實現互動。”

其實,並非公眾不想和基因科技互動,而是因為基因科技的普及度太低,普通人看它猶如霧里看花,更不要提用它來提前指導健康,建立信任的互動關系了。

作為精準醫療的入口和基石,從2015年開始,基因測序更多的被媒體、政府和投資機構提起,但它距離公眾生活依然有點遠。為了縮短這個距離,第一財經近期推出專欄“基因濤略”,科普基因測序技術,勾勒基因測序行業版圖,記錄精準醫療的發展。

基因濤略之一:

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別被忽悠了

在奧運時間,遊泳小將傅園慧的“洪荒之力”火遍了朋友圈,一時間大家都在“用盡洪荒之力”。有人說,傅園慧觸發了孩子們成為遊泳健將的熱情。

媽媽們也在想,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孩子是不是有遊泳的運動天賦,因材施教豈不是更好。於是,一種叫做“天賦基因檢測”的產品開始出現,一下子滿足了父母們對孩子命運“未蔔先知”的願望。

天賦基因檢測,真的是一把開啟命運之門的鑰匙嗎?“基因濤略”的開篇就來科普一下時下流行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哪些是靠譜的,哪些是忽悠你的。

基因+互聯網=消費級應用

基因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它是人體最基本的可複制片段,由A、T、C、G四種堿基以多種序列方式排列,是人的性狀表達的基本單位,基因突變也和一些疾病風險存在關聯。

一個人的全部基因組包含約30億對堿基,相當於1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書量。基因測序,就是用高通量測序儀等手段“讀”出這些堿基序列,而測序結果被專業人士解讀之後生成報告。

在醫療領域,基因檢測可以用於孕前遺傳病基因排查,懷孕後可以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新生兒出生後可以做遺傳代謝病、遺傳性耳聾等兒童期高發遺傳病檢測,腫瘤癌癥等基因檢測可以做到排查風險,指導用藥的作用。

當然,這些基因檢測要進入臨床醫療應用需要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和國家衛計委的批準,真正推廣需要一段時間。

近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公司,跳過醫療機構,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

如何定義消費級基因檢測?微基因CEO鄭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有人想知道自己是酒仙還是酒渣,咖啡因代謝能力怎麽樣;運動基因方面,爆發力如何,耐力如何;有人想進行祖源分析,比如自己的血統中南方漢族、北方漢族,少數民族血統占多少;還有一些遺傳特征方面,比如節食減肥的效果,深度睡眠,記憶力如何等,總之就是想從科學角度更多了解自己,就來做基因檢測,但檢測結果並不用來作為疾病風險預測的指南,也不具有臨床診斷作用。”

這些基因檢測不需要經過CFDA的批準,也不需要經過臨床試驗,只是在為人們提供一種科學了解自己的途徑。

通常,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更註重用戶體驗,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檢測。一般流程是用戶在互聯網或手機上註冊後,就能通過快遞拿到一份取樣盒,按照說明取唾液樣本郵寄給檢測公司,在相應工作日後就能在網上看到屬於自己的報告。

如果說用於臨床診斷的基因檢測報告像“天書”一樣難懂,那麽,消費級檢測的基因報告更簡單易懂,有些還用符合80、90後的網絡語言來生成。

從價格上來看,消費級基因檢測更親民。比如,微基因提供的200多項檢測結果,只需999元,從肥胖和慢性病角度切入的基因貓,入門單人套裝的價格是299元。

那普通人應該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呢?鄭強說,消費級基因檢測提供的更多是一份生命數據,盡管會有一些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預測,但因為結果需要和數據庫里的正常水平進行比對,多數公司都是初創,數據庫里的樣本量不夠大,所以,檢測結果的準確度需要進一步提升。

言外之意,有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誇大了基因檢測的效力,一份基因檢測結果提示僅僅是腫瘤、癌癥等疾病的風險。一個人真正患病是遺傳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句話,消費級基因檢測更多是為了科學了解自己或僅僅娛樂而已,並不能當成一份醫療診斷報告。這是很多基因檢測公司在提供服務時可能誤導消費者的地方。

天賦基因檢測被評“不靠譜”

在基因檢測發展的初級階段,一些公司在銷售產品時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對基因檢測不甚了解但對健康非常看重的心理,魚龍混雜的現象不可避免。

一些公司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對基因檢測進行包裝,有些甚至誇大了基因檢測的作用。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市場上有機構以因材施教之名引導家長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如果不加分辨更容易被“忽悠”。

在淘寶搜索“基因檢測”,跳出幾百項跟基因檢測相關的商品,排名靠前的就是一家已上市的基因檢測公司提供的少兒天賦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價格高達六千多元,另一家公司提供的少兒基因檢測價格接近一萬元。不過記者在這兩家機構宣傳頁面上暫時沒有發現列出檢測基因的位點,具體技術細節和天賦基因檢測的科學依據。

一脈基因CEO郝向穩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有些基因確實和運動、記憶等能力相關,但是有這些基因,代表某種功能強,並不說明一定是這方面的天賦。

微基因CTO陳鋼直接用了“不靠譜”來評價天賦基因檢測,他說,運動、音樂等學習能力,基因對這方面能力的影響確切有多少,目前的研究並不能支持基因檢測來預測天賦。

“在中國,天賦基因賣得挺好,很多家長願意去測,滿足了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和前途的願望,如果一些家長對檢測結果無所謂,把他看成娛樂,那也沒問題,但如果因為結果對孩子定性,就走偏了。”郝向穩說。

似乎“天賦基因”炒得太火,以臨床醫療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還主動發聲和天賦基因檢測撇開關系。比如,迪安診斷(300244)公開表示,基因檢測的科學性需建立在大規模群體調查以及循證研究數據上。天賦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現象,不僅涉及多種基因協同作用,也存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迪安對基因檢測技術在評價兒童天賦領域的應用持謹慎態度。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的基因檢測市場有些像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在尋找“殺手級應用”。有些公司切入減肥市場,有些則推出兒童防拐產品“基因ID”,產品售價在500元以內,或許有些家庭願意嘗試給孩子做一個“基因身份證”。

其實,不論臨床醫療市場還是消費級市場,距離公眾能理解基因檢測,樂意主動為基因檢測買單,都還有一段距離。鄭強表示,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一般先賣給聰明一點的用戶,高學歷人群,生物圈或者技術圈的人比較多,願意嘗試新技術,一年銷售幾千個,盈利模式還在探索中。

目前,資本看好的是基因檢測公司未來的市場空間,所以大多數消費級公司靠燒錢不斷融資開拓市場。現在的問題是,後天或許很美好,只是會有一些公司倒在明天晚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95

別被自媒體的情緒牽著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8/161554.shtml

別被自媒體的情緒牽著走
可能吧 可能吧

別被自媒體的情緒牽著走

記者的核心功能:客觀地報道事實,如果報道出了偏差,確實是需要負責任的。

本文由可能吧(微信ID:knbknb)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Jason Ng。

這篇文章今晚有感而發,原來沒打算 4 個小時之內發兩篇文章,可能文章會得罪一些人,但有些話不吐不快。

16 年前,一位不是新聞工作者的長者語重心長地教育一個香港記者,「你們啊,不要聽風就是雨,將來報道上有偏差,你們要負責任」。這句話,雖然多年後被拿來調侃,卻道出了記者的核心功能:客觀地報道事實,如果報道出了偏差,確實是需要負責任的。

從博客開始,人人都有了發聲的渠道,那個時候就有人喊話「媒體已死」,專業的媒體至今還沒死,但經過微博、微信公眾號這兩代自媒體產品,人們的眼球已經很少放在專業媒體上了。

致賤人

致 low B

深度好文

看完哭了

幾億人看完沈默了

震驚!中國人在美國居然遭到如此欺淩

連馬雲都佩服

你的企業不成功是因為沒做好這件事,99%的人都不知道

XXX,你給我站住

真相讓人心疼

……

這種為了吸引眼球的文章每天充斥著朋友圈、今日頭條、各大非專業新聞網站。

為了 10 萬+,每個公眾號的編輯絞盡腦汁,想一個好標題,想一個包含情緒的好標題,並把情緒灑滿在整一篇文章里。

我們為什麽會轉發一篇文章?大多數時候,不是因為我們看了一篇文章獲取了什麽知識,大多數時候,獲取知識後我們做的都是收藏,而不是轉發。一般來說,轉發都是因為情緒被擊中。比如,一個人看了羅爾寫的《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是因為看完文章後感動,為了表達他們的「同情」,他們轉發了;比如,一個人轉發咪蒙的《致 low B》,是因為看了這篇文章後她特別開心,並覺得身邊全是傻逼和 low B;再比如,一個人轉發某遊戲公司聯合創始人妻子寫的老公被 CEO 踢掉的文章,是因為看完文章後他感受到憤怒,憤怒掩蓋了判斷,於是用轉發,甚至加上評語的轉發來表達心中的憤怒。

自媒體編輯們很熟悉這種套路,所以他們在寫文章時,都喜歡把情緒放大,本來一件不值得暴怒的小事,他可以在標題、內容、配圖上傳遞憤怒,並感染你;本來自己就是文章中說的 low B,她可以用文字技巧讓你覺得你是牛逼的,你身邊的人都是 low B;本來是舉著反華示威的橫幅拍照求得政治庇護換取綠卡,鳳姐團隊可以把這個真相隱藏,用勵誌的故事告訴你,我他媽的自小貧窮,通過個人努力,現在拿到了綠卡,在美國生活得很愉快。

而人們往往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人們願意相信美好的勵誌故事,願意相信自己是厲害的身邊的人都不如自己,願意相信世界上有太多不正義的事,每件事都讓人憤憤不平。

有那麽多事讓人憤憤不平麽?有,但絕大多數不是那些 10 萬+文章里說的事,又或者有人說了,但在中國這個特別的國家被隱藏了。有那麽多勵誌故事麽?有,但絕大多數都在媒體的助推下被過度放大。

一個熟練的公眾號編輯,會像產品經理那樣,給他的讀者畫像。完成畫像後,他們會從畫像去推測某個事件,他的讀者可能會有什麽情緒,在寫文章時,就會故意放大這種情緒。很多時候,為了讓情緒的表達滴水不漏,會人為地刪除不利於放大情緒的線索。

作為一個讀者,沒有人會告訴你公眾號們會如此精細地去操作情緒。但這件事,你應該了解,並謹記。

可能吧也是個公眾號,我也算是個半個自媒體人,雖然我不太喜歡這個詞。我有沒有給讀者做畫像?有。我也曾經誤打誤撞地引導了讀者的情緒,比如去年春晚寫的《為什麽說支付寶腦子進了屎》。

正是有我們這種個人媒體的存在,正是在這種人人都可以發出聲音的時代,專業記者的存在顯得更有必要。

當我們憤怒地轉發那位聯合創始人妻子的文章時,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位妻子一方的陳述,完整的事件真的像她表述的那樣麽?如果我們不加判斷地去閱讀,很容易走進作者引導的情緒里。

我不是說這位妻子說的不是客觀事實,也不是說我認定她「故意」引導情緒,而是當我沒了解一件事的全貌時,我一般不會做直接的判斷,因為我太熟悉自媒體的片面性。自媒體,尤其是個人公眾號,往往只能描述事件的一側,而不是全貌,如果為了提高轉發、為了加強情緒,往往即使他知道事件的全貌,也會傾向於只描述對自己有利的一側。

是,自媒體公眾號們都要蹭熱點,都要追求 10 萬+,商業是追逐利益的,這無可厚非。引導情緒,只不過是他們熟練的操作手段而已。這種手段並不是微信公眾號們的原創,早在 10 多年前,QQ 群里流行的「不轉不是中國人」早就給現在的自媒體人做了很好的案例教育:這種引導情緒的方式,在中國,是行得通且非常行得通。

不管我們多不喜歡看到那些滿帶著情緒的刷屏文章,他們依然會存在且數量會越來越多,不然,編輯們的 KPI 怎樣完成?

我不是想去評判這件事的好壞,我只希望:

專業記者能重新崛起。這個世界需要負責任的媒體,需要對事實做客觀陳述的媒體,他們與自媒體是互補的存在,自媒體理應不客觀,因為他們背後都是情緒化的人,人們也需要一些情緒化的聲音,但專業媒體背後的是機構,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可值得信賴的新聞機構。當我們對一件事存疑時,可以在這些機構里找到客觀的事實陳述。

當我們閱讀一篇刷屏的文章時,或許可以適當抑制情緒,將文章中的客觀事實一點點列出,並在 Google 尋找更多相關事實,自己動腦去推導,看看是否能推導出和作者一樣的觀點,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走。

專業媒體其實也不一定客觀,比如川普上臺後,Fox 和 CNN ,前者從來沒有報道過川普的負面新聞,後者則沒怎麽過對川普有過好的評價。又比如知名《環球時報》,你懂的。的即使是專業媒體,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偏向,一個聰明讀者,他的做法依然是從這些媒體報道的內容里摘取客觀事實,自己去判斷。

另一方面,自媒體不需要對報道的真實性做保證,不像那位長者說的那樣,即使將來出了什麽偏差,他們不需要負責任。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閱讀自媒體的文章時,更應該保持獨立判斷。如果有一天,大多數人看自媒體的文章,像看《人民日報》那樣警惕的話,應該算是一種進步吧。

自媒體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39

別被稻盛和夫忽悠了

1 : GS(14)@2013-05-11 16:03:42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 ... /17481537755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23

預測臨界點出現 別被市場先生洗腦 黃國英

1 : GS(14)@2015-02-25 10:20:38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725
上期談到,由於所謂群眾的智慧,市場有效的時間,比盲目相反理論者以為的要長。可是群眾的智慧,建基於數項條件,一不符合,便會消失,變成泡沫或恐慌。第一項條件是多樣化,也就是投資者之間,各有不同的看法、打法。有長線有短線,有基本分析有技術分析,甚至靠夜觀星象也無所謂,最重要當中有差異。第二是交匯點,即有一處地方,可讓不同個體展現自己所有的訊息。投資上,此處即交易所。投資者認為能圖利的資訊,最終都要透過此地,表現在實際買賣中。第三是誘因,要有長期賞罰分明的機制,個體才會繼續運作。譬如上期講過眾人競猜玻璃罐中有多少豆,估算最中有獎最差被笑,才得出準確平均;若相反最離譜才有獎,則必然人人交出亂作的數字。

第二、三項不會輕易變化,最容易改變的是第一點。人類是喜歡從眾的動物。雖然起初各有不同的招式意見,但當其中部分人成功,周圍的人們便開始面對朋輩、持份者的壓力,希望可以盡快取得同樣的成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複製他人的回報,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暫時放下自己的中長線看法,然後套用當時成功者的思維模式,甚至是照抄他們的投資對象。



市場失效會造成泡沫或恐慌,預測臨界點出現,就可逆市而行。

曾經有研究模擬過這種情況,此一空間中有一千個不同的個體,具備相若知識,和可選用各式投資策略。研究人員向系統輸入真實的歷史數據,如公司業績等,讓它們當作新資訊來操作。實驗得出的股價走勢,與現實相似,卻與學術世界的常模分布不同,不時出現肥尾效應、波動性群聚出現,泡沫與大跌市,一應俱全。研究結果顯示,當策略相似度上升,股價先緩緩上升,隨之加速。最後相似度極高時,極度人多擠迫,人人都做同樣的事,人人都賺到錢。當然,下一步便是回歸「正常」:所有購買力耗盡,再沒有生力軍承接,價格隨之暴挫。

要判斷是否可以逆向而行,困難之處是策略分散度與危險度,並非線性關係,而是有一個臨界點,到達前似乎一切正常;一旦過了則大幅逆轉。實體世界中的例子是倫敦千禧橋,由一至一百六十五人經過時,擺動度並無分別,到第一百六十六人則急速搖蕩,這就是臨界點的特色。

臨界點難以預算,說督兩個數字,便可準確找到,必然是騙人的。但線索還是可以嘗試去找:例如某資產、個股、板塊或操作策略,被人提及和在媒體出現的次數,是否日益增多?價格的升幅和升速,是否不停在增加中?成交是否越發熾熱?波動性是否大增?

本欄於570期介紹過的Didier Sornette,其思考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就算認為臨界點愈來愈近,也不用主觀批死,分分鐘錯過最好一段。最重要是屆時別反被市場先生洗腦,慢慢將資本套出,多用輸有限的打法便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92

【今日笑一笑】別被喵星人迷倒!古惑貓整蠱細路

1 : GS(14)@2016-12-11 14:12:43

貓貓經常向主人撒嬌賣萌,但千萬不要被牠們迷倒,一頭古惑小貓跟小妹妹玩耍時突然伸出貓爪,把奔跑中的小妹妹跘倒,被主人意外拍下。分享趣怪短片的Instagram用戶funnyclips4life上載一條名為「永不相信貓咪」的短片,片中古惑貓初時趴在地上休息,而妹妹則在旁走動,古惑貓望望鏡頭後便把妹妹跘倒,妹妹跌在地上並立即指向「兇手」古惑貓,但古惑貓卻懶洋洋「喵」一聲,以圖掩飾「惡行」。幸好妹妹看來沒有受傷,她也沒有哭,相信貓貓只是想作弄妹妹而已。
Instagra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1/19862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