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整體賣掉公司之後的創始人:別忘了你已變成職業經理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666.html

【導讀】吳文輝團隊出走事件的繼續發酵再次說明:將公司賣個好價錢是對創始人的褒獎,而賣掉公司之後的抉擇則考驗創始人的人性,更需要創始人遵守基本的商業底線。

來源:i黑馬 作者:盧旭成

5月28日,原起點中文網創始人之一的羅立涉嫌商業賄賂已被上海公安正式刑事拘留。吳文輝在接受搜狐IT採訪時候未否認這一事實。

一位熟知內情的人士告訴i黑馬,原起點中文網吳文輝團隊離職後,盛大文學在聽取起點作家意見建議時,有作家抱怨版權銷售收入和自己看到的實際出版數量不符,盛大文學遂展開調查。

盛大的調查逐步收攏到原起點中文網離職創始團隊的一位核心成員羅立身上。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羅立先以很低的價格把起點的一些熱門小說的版權賣給外面的一家公司,然後他自己再幫助甚至直接代表外面這家公司去和別人商談,轉手高價賣掉這些版權,損害起點和作家利益。幾年下來,據說他的「轉手利潤」高達上百萬,而給盛大文學造成的損失更以千萬計。據此,盛大向公安部門報了案,經過立案偵查和調查取證,5月28日,上海公安對羅立正式刑事拘留。

整体卖掉公司之后的创始人:别忘了你已变成职业经理人!

據工信部ICP牌照信息,創世中文網背後公司的註冊人和域名持有人都是羅立。而創世中文網是吳文輝團隊接受騰訊投資後野心勃勃想打造的在線文學網站。

一意孤行的吳文輝團隊,出走之後,終於走到了跟盛大集團「兵戎相見」的地步,不禁讓人一聲嘆息。

2013是併購大年。阿里巨資戰略投資新浪微博、高德地圖,百度搶奪PPS……一個個大手筆的併購案讓不少創業者覺得,上市未必是唯一奮鬥目標,以比較好的價錢賣給巨頭也是不錯的歸屬。

將公司成功賣掉,是對創始人之前從無到有創一番事業的褒獎,不管價格高低,都是自己的抉擇,而賣掉公司之後是拿著一筆錢享受人生,還是繼續留下來做職業經理人,或再創一番事業都無可厚非。但每一種選擇折射的其實是每個人的人性,名利關對於創始人來說並不容易過。

賣公司要願賭服輸

吳文輝團隊2007年將起點中文網賣給盛大集團。隨後,盛大集團以起點中文網為核心組建了盛大文學,吳文輝團隊集體留任,為起點中文網傾注心血,使得盛大文學成為一家年收入過10億元(2012年數據)的明星公司。

「那時盛大和風投的估值讓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的事原來有那麼大的價值,但十年後回想,當時還是被估低了吧。」這是吳文輝在「出走事件」發生前接受《環球企業家》雜誌採訪時的原話。這話隱隱有點後悔當初賣便宜了的心理。

對於這種心理,i黑馬此前有一篇比較精彩的評述《請愛護起點中文網這個文藝青年》:

這可以理解。雖然併購價格不得而知,但對當時已苦熬4年的起點創始團隊來說,盛大集團出的絕對是一筆誘人的「大錢」,而做出全部賣掉決定的也是他們,如果他們不想賣,或者只想賣一部分股權,沒有人可以逼他們。

第一次創業的吳文輝等人對起點的認知,可能只是模糊地覺得「我們家孩子應該是不錯的,將來應該能有出息」,至於多快有出息,出息成啥樣子,應該想不了那麼遠,即便想了,也絕沒有見多識廣的「乾爹」——盛大集團更清楚地看到它未來長成優秀文藝青年的模樣。這種眼光的高下是需要創業者交學費的。很多創業者賣掉公司之後都表達過類似的後悔。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起點是盛大文學現在年收入數億元、產生千萬級富豪寫手的源頭,但如果沒有當初盛大集團的併購,並組建盛大文學,全面開啟起點的商業化之路,無線、線下、出版、編劇等全面開花,起點說不定還繼續是那個「業餘愛好者」的網站,吳文輝等人也絕不會被到處傳百度、騰訊等巨頭要出億元巨資挖角。吳文輝等人在把起點賣給盛大集團後還繼續留到現在,可以說為起點傾注了心血,他們成就了盛大文學的今天,也同時成就了他們。他們確實和盛大文學一起成長,一起水漲船高。

在盛大文學準備IPO前,已做了5年多職業經理人的起點創始人團隊在新的財富放大效應準備發生前,產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在所難免,如有外部力量——比如想在在線文學發力的巨頭的誘惑、調撥下,難免會產生動搖,乃至集體出走。風波於是產生。

這對盛大文學乃至盛大集團的對手來說可謂一箭多雕的好事:既可狙擊盛大文學IPO,又可趁機挖之前很難挖得動、帶過來就能對盛大文學產生巨大威脅的起點創始團隊,炒作馬上要推出的新業務。總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對於離職的起點創始人團隊來說,如因此次風波而極大地影響到盛大文學業務,甚至最終導致了盛大文學IPO的失敗,則會得不償失。

首先吳文輝等人賣掉起點後,繼續留下來勤勉5年積累的良好職業聲譽將毀於一旦;其次,即便某些巨頭現在因為競爭的需要而對他們有求必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但大老闆的心裡都會留下陰影——他們在前一個「乾爹」那裡都能反咬一口,保不準將來也會咬我一口,處處提防,沒有信任,哪裡能成大事?再說,一個能把吳文輝等人用來如此打擊原來東家的巨頭,將來如吳文輝等人跟它不和,它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再次,起點是吳文輝等人最好的成功案例,起點和盛大文學越成功,他們的市場地位和價值就越高,如盛大文學垮了,在線閱讀市場將受到致命影響,領頭羊的蛋糕不是越來越大,另外新養的能有多大想像空間呢?

最後,如果做得太過分,把盛大文學逼急了,同業禁止等在中國職場極少用的法律手段恐怕不得不上演(按併購的慣例,盛大文學應該是要求起點創始團隊簽訂過類似協議),這會讓雙方從曾經的兄弟變為仇敵,何苦?

遵守競業禁止應是基本商業底線

不幸的,i黑馬言中了。吳文輝團隊終於跟盛大集團走到了雙方最不願意看到的那一步。

據公開報導,吳文輝團隊出走後很快確定接受騰訊的投資,騰訊互動娛樂業務系統內容與版權業務部助理總經理張蓉曾透露,原起點出走團隊已和騰訊達成深度合作,全權負責騰訊文學男性頻道的運營,重新整合騰訊文學男性頻道的架構和內容,並計劃推出「創世」這一全新品牌。按計劃,騰訊本週將召開發布會,向外界披露騰訊在網絡文學方面的戰略佈局。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曾公開表示,出走的整個起點中文網原創團隊都與盛大簽署了競業禁止協議,如果新網站上線,盛大將採取法律措施。

很多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可能會覺得,盛大集團用法律手段對付曾為盛大和起點文學付出心血和貢獻的吳文輝團隊是否有點殘酷?

在商言商,吳文輝團隊不遵守競業禁止協議在前,盛大集團自然有權力採取法律措施。所有的重大併購案,收購方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求賣掉公司的創始團隊離開時簽署競業禁止協議,競業禁止時間長短由雙方協商而定。遵守競業禁止協議是賣掉公司的創始人的基本商業底線。

金山網絡任CEO傅盛,現在做的是跟360對著干的業務,但即便對周鴻禕有諸多「抱怨」的他也是遵守了競業禁止協議的。

2008年8月離開360後,傅盛先是加盟經緯創投(中國)做投資,後出來創辦可牛軟件,18個月競業禁止協議到期後的2010年春節,他才重新做跟360安全衛士直接競爭的可牛安全,後來可牛安全跟金山毒霸合併成立金山網絡,他出任CEO,成為騰訊狙擊360的棋子。酷6創始人李善友離開酷6後遵守競業禁止協定,沒有到跟酷6產生直接競爭的企業任職而到了中歐商學院做教授;億美軟通創始人李岩將公司賣掉後重新創業的項目跟原公司並沒產生直接競爭。

不勝枚舉。

最瞭解你的人可能傷害你最深

其實很多企業界大佬跟核心高管的關係,就跟父母跟最疼愛的孩子的關係一樣,你最愛的,最瞭解你的,傷害你也往往也可能最深。典型的案例是任正非跟李一男的關係。

據《中國企業家》報導,2000年4月,華為總裁任正非率數十名核心高管在深圳五洲賓館給華為內部最有影響力之一的人物——華為常務副總裁李一男開歡送會。隨後,在華平、淡馬錫等大資本的支持下,太清楚華為發家史的李一男創立了港灣公司,用華為的套路,不顧一切地挖角和挑戰老東家。

任正非曾這樣描述李一男離職創辦港灣對華為的殺傷力:「2001至2002年華為處在內外交困、瀕於崩潰的邊緣。你們走的時候,華為是十分虛弱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包括內部許多人,倣傚你們推動公司的分裂,偷盜技術及商業秘密。華為那時瀰漫著一片歪風邪氣,都高喊『資本的早期是骯髒的』的口號,成群結隊地在風險投機的推動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術機密與商業機密,像很光榮的一樣,真是風起云湧使華為搖搖欲墜。」

從華為出來的員工前後超過3000人,他們中很大比例都選擇了創業,大多也是運用華為的技術,模擬華為運作。其中港灣是做得最大的。

獲悉他曾經視同己出、並且一年前還信誓旦旦要幫助華為開拓數據市場、並嚴格遵守同業禁止的李一男居然在動搖華為的基業時,任正非發怒了。

任正非立刻下達了對港灣的「必殺令」。2002年,華為正式收回了港灣的代理權,並派重兵加大了市場開拓的力度。2003年又和3COM成立了合資公司專門從事中低端的數據市場。2004年,華為甚至專門成立「打港辦」來針對港灣公司。

「打港」有兩條基本原則:一是讓港灣有營業額賺不著錢,二是絕對不讓港灣上市。為此,華為對內部下了死命令:辦事處如果丟單給中興、思科不要緊,丟單給港灣要受處分;對客戶他們是大的項目就白送,已經在使用港灣設備的,就華為回購,還買一送一,廢港灣的標;同時還開展「反挖人」運動,港灣接入網產品線的研發人員被華為一鍋端。據說華為為此準備的「打港」經費一年最多時達4億元。

經過3-4年的圍追堵截,港灣公司上市泡影破滅,心力憔悴的李一男不得已只能把港灣賣給華為。李一男如同絢麗的流星,一閃而過,從此再沒有發出更亮的光芒。

與李一男團隊類似,吳文輝團隊無疑是最瞭解盛大文學崛起秘密的團隊,盛大集團創始人陳天橋對這個團隊也極其看重和尊重。他將起點中文網全資收購過來之後,充分信任吳文輝團隊,讓他們直接負責管理起點中文網,而沒有派盛大的老人接盤,甚至連盛大文學CEO侯小強也是在出走事件發生後才直接介入起點中文網的管理。

這種信任也帶給陳天橋極大的傷害——當吳文輝團隊在外面大資本的誘惑下動了心思要重新做一攤跟起點中文網類似的事情的時候,陳天橋不但要面臨團隊沒有準備的境況——因為信任,所以沒有想過要準備「備胎」;還要親自上陣安撫因為吳文輝團隊出走而人心慌慌的作家隊伍。想讓網絡文學成為流行於世界的「華流」的陳天橋才對《創業家》雜誌感慨,「我知道這條道路非常艱難」。

而當吳文輝團隊與騰訊結盟,要做創世中文網的時候,我想陳天橋的感受跟任正非當年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我如此信任的人要來動搖我極為看重的盛大文學的基業,必然是要下「封殺」令的,不然「華流」的夢想將被動搖。

邊鋒遊戲潘恩林:另一個樣本

因為激勵不到位等原因,功成名就卻感覺「大錢都被大老闆賺走」了的創始團隊,往往會在大資本「唆使」下出走,並認為自己單獨再拉一攤,能成就一番事業,名利雙收。大資本、大買家當然也喜歡李一男、吳文輝這種類型的創始團隊,因為那能讓它們能快速切入一個高速成長的行業並佔據非常有利的位置。

但「核心創始團隊出走+大資本」的模式未必都能功成名就,名利雙收,比如李一男。其實創過業的人都知道,一個事情能成,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缺。其實如果吳文輝團隊留在盛大文學,並跟著盛大文學一起上市,其收穫的名利未必比他們現在單獨幹一攤差。邊鋒遊戲的潘恩林是另外一個樣本。

2012年,浙報傳媒以3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盛大集團旗下的邊鋒遊戲公司,儘管邊鋒遊戲CEO潘恩林之前已將自己的公司100%賣給盛大,但陳天橋套現後依然慷慨地給了潘恩林和他的團隊數億元的現金+股票。

潘恩林2000年在溫州創立遊戲茶苑。最初,遊戲茶苑只是潘恩林根據個人興趣創辦的一個簡單的休閒遊戲平台,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成長為擁有近百種休閒遊戲,為千餘萬中國網民提供服務的大型網絡互動遊戲平台,2005年被盛大集團全資收購。盛大收購時,「遊戲茶苑」用戶達幾百萬,且已盈利。據潘恩林說,2005年,盛大突然收購是一件頗為轟動事件。溫州商業經營文化中,鮮有外來公司收購本地公司。收購後,原先的管理團隊繼續留任。潘恩林搬到杭州辦公。

在收購遊戲茶苑之前的一年,盛大還在2004年7月戰略投資中國在線對戰遊戲平台運營商——上海浩方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04年,盛大花2000萬美元收購了邊鋒軟件。

後來,通過一系列運作,盛大集團整合了邊鋒、浩方、金游等多個曾經廣受矚目的遊戲品牌,2006年組建邊鋒遊戲集團,潘恩林出任CEO。

潘很好地履行了職業經理人的角色,開始慢慢加大整合旗下業務。「我們主要從公司文化上進行整合,曾嘗試著將人員互相打散,取長補短。目標是既要保持邊鋒和茶苑遊戲的原汁原味,也要提高開發研發和拓展渠道,加速市場拓展。」他在2011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如此說。

遊戲是一個比網絡文學還讓人容易暴富的行業,年少得志的潘恩林卻能讓自己遠離浮躁,踏踏實實地經營邊鋒遊戲集團,按盛大集團的目標或準備IPO或者賣掉,贏得了陳天橋的信任,也在邊鋒遊戲的併購交易中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名與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7

柯達的教訓——做品牌別忘了品類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157.html

品牌只是冰山一角

品類就是這座冰山。冰山的大小和深度決定了品牌的價值。

人們很容易把品類和品牌混淆起來。餐廳的服務生問:「想喝什麼?」顧客會想:「我是要喝啤酒、雞尾酒、紅酒還是軟飲料?」

想了一會兒,顧客也許會說:「我要一杯可口可樂。」

品類用品牌來表述,但是顧客的第一決定是對品類的選擇,品牌是其後的選項。

消費者用品類來思考,再用品牌來表達品類的選擇。看起來品牌成為支配性的決定,但其實不是。

品類和品牌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品類這座冰山融化了,品牌也就消亡了。這就是為什麼右腦思維的營銷派最關注品類,其次是品牌。

例如柯達,1999年,英國的國際品牌集團(Interbrand)把柯達列為全球第16位最具價值的品牌,價值148億美元。

之後每一年,柯達的排名和價值都在下降。到了2007年,國際品牌集團把柯達位列第28,價值只有39億美元(到了2008年,柯達已經榜上無名)。

在此8年中,柯達所在的這個品類冰山已經融化了74%。

柯達是什麼

它是最好的攝影膠片品牌。柯達的不幸在於,這個行業已經轉向數碼攝影了。

幾年前,我們與柯達的執行官討論這一情況。數碼攝影取代膠片攝影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我們建議柯達推出一個新品牌。

「不必了。」執行官答覆說。柯達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膠片,它代表「信任」。

消費者相信柯達是攝影膠片,為什麼他們不相信柯達也可以是數碼攝影呢?這對左腦思維者來說是合情合理的。

營銷無關乎「情理」。柯達是攝影膠片這個品類冰山的一角。迄今包括柯達在內,還沒有哪個品牌佔據數碼攝影這座品類冰山的頂峰。

事實上,所有的數碼相機品牌(索尼、尼康、奧林巴斯、賓得、卡西歐、三星、松下等)都是其他品類的生產線延伸品牌。

沒有人在用品類思考。大家都想著品牌,「如何利用我們現有的知名品牌去佔據冰山一角?」。

伊士曼·柯達公司已經毀在它品牌導向的戰略上了。在20世紀的最後7年(1994~2000年),公司的銷售額是1 041億美元,稅後淨利潤額為73億美元,也就是說,只有7%的淨利潤。

在21世紀的頭7年,伊士曼·柯達公司的銷售額是907億美元,淨利潤只有3.8億美元,也就是0.4%的淨利潤(股市也對柯達這一品牌失去了信心)。

關於柯達這一情況,令人不解的是柯達公司早在1976年就發明了數碼相機。如果柯達早前能給它的新發明一個新的品牌名,它會是大贏家。

主導一個品類

這才是一項營銷策劃真正的目標。一個無法主導品類的品牌通常是一個弱勢品牌。

紅牛主導了能量飲料的品類,星巴克主導了高端咖啡店品類,谷歌主導了搜索引擎品類,美體小鋪(The Body Shop)主導了自然化妝品品類,全食超市(Whole Foods)主導了有機食品品類,黑莓(BlackBerry)主導了無線電子郵件品類。

感到驚訝嗎?這些近期成功的品牌都是由企業家創造的,而不是既有的公司始創的。

沒什麼好驚訝的。大公司都在忙著為它們的品牌增光添彩,而企業家則是在尋找主導品類的出路。大公司用品牌思考,企業家用品類思考。

品牌很重要,但只有在能代表一個品類時才有價值。根據國際品牌集團的數據,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品牌是可口可樂,但是它的品牌價值已經開始下跌,在1999年時它的價值達到838億美元,而今天只值667億美元了。

為什麼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下跌了?

因為可樂這座品類冰山在融化。自千禧年開始,美國每年的汽水軟飲料消費量比上一年下跌一兩個百分點。儘管可口可樂公司每年要花費超過3億美元用於廣告投放,也仍無法阻止銷量的縮減。

品類會消亡,品牌也會

1993年,國際品牌集團把萬寶路(Marlboro)列為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之一,價值470億美元。到了2008年,這個品牌的價值只有210億美元。

隨著香煙這座冰山的融化,萬寶路這個品牌也總有一天會變得毫無價值(或許尼古丁口味的口香糖品類會讓這個品牌值幾個錢)。

隨著小型計算機品類的消亡,數字設備(Digital Equipment)這個品牌也消亡了。隨著文字處理器品類的消亡,王安(Wang)這個品牌也消亡了。隨著即時成像品類的消亡,寶麗來(Polaroid)這個品牌也消亡了。

很多左腦思維的執行官都是品牌導向的,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拯救我的品牌」。

於是數字設備公司(DEC)推出了一系列個人電腦並用了數字設備這個名字。王安推出了一系列個人電腦,也沿用了王安這個名字。

寶麗來推出了大量的新產品,包括傳統相機和膠片、打印機、掃瞄儀、醫學成像系統、安全系統、視頻磁帶等。當然,這些產品都用了寶麗來的名字。

一切都是徒勞的。寶麗來在2001年宣佈破產,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手續最終在2005年交託給美國派特斯集團(Petters Group)處理。

那一年,當寶麗來的新任董事長被問及寶麗來在2010年會是怎樣時,他回答說:「寶麗來會以它優質高價的炫酷產品聞名,成為電子消費品的領導者。」

在消費者的心智海洋裡,並沒有一座叫作「優質高價的炫酷產品」的冰山,可以預見的是,寶麗來的第二次轉世也不會比第一次更成功。

兩種冰山

第一種冰山窄而深,第二種冰山則寬而淺。可能第二種品類冰山能提供更大的銷售潛能,而第一種冰山則提供更大的利潤潛能和品牌穩定性。

(就像一艘船,龍骨越深就越穩定。)

窄而深的品牌不會輕易被對手擊敗,此外,它們通常能帶來更大的收益。想想奢侈手錶品類中的勞力士。

有很多品牌都符合這一特徵。

█好樂門(Hellmann抯)蛋黃醬

█塔巴斯科(Tabasco)辣椒沙司

█WD-40潤滑劑

█邦迪(Band-Aid)創可貼

█Q-tips棉花棒

█高樂氏(Clorox)漂白劑

█宜家(Ikea)未裝合家具

當一座冰山開始融化時,左腦思維者就會試圖拯救品牌,這雖然符合邏輯,但並不是好策略,最好看看四周有沒有剛形成的新冰山。

然後推出一個新品牌去主導這座新冰山,這是右腦思維者會去做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71

【專欄】等來了降息 別忘了棚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43

本文作者為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林虎,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上周末央行出乎意料的降息給房地產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今天房地產板塊股票全線飄紅折射了市場久違的熱情和期許。我們一直強調,明年貨幣端的穩增長會“兩條腿走路”,指向的都是房地產投資。也正因此,我們對明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一直不是那麽悲觀。在這兩條腿中,首先對沖商業地產投資可能的下滑的,正是央行借道國開行進行的棚戶區改造,而這是今年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展了的。所以,了解不同棚戶區改造模式的特征及利弊,對於我們把握明年宏觀調控的“準財政”一枝是頗有裨益的。

通過比較我國四個地區或城市的棚戶區改造模式,我們認為遼寧作為全國範圍內最早推行棚戶區改造的地區,改造模式發展最為成熟,取得成績最為顯著,會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地推廣和複制。鑒於明年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調整風險,而財政政策發力的空間依然不會很大,央行除了在常規貨幣政策上做文章外,借道國開行定向支持棚戶區改造,就成為托底房地產投資進而托底中國經濟的必然之舉。

典型棚改模式比較

我國棚戶區改造大體可以分為3個時段:2008年-2012年,完成棚戶區改造1260萬套;2013年-2017年,計劃改造1000萬戶,基本完成成片棚戶區的改造;2018年-2020年,再完成1000萬戶,累計完成3260萬戶。這意味著我國擬用13年時間解決約1億人的憂居問題。在各地改造棚戶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些較為典型的改造模式:遼寧模式、徐州模式、棗莊模式和西安模式(表1)。

b1QQ截圖20141125092242

四種棚改模式的主要區別在於市場化運作程度和融資渠道的不同(參見表2)。 

b2QQ截圖20141125092318

“遼寧棚改模式”成績斐然,“市場運作、政府兜底”眾望所歸

根據前文分析,棗莊市以政府主導和加大財政信貸支持力度的棚戶區改造模式,取得成功具有特定的地區背景,難以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和推廣。徐州市和西安市的棚戶區改造都始於2009年以後,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還需放在更長的時間段中來加以觀察和驗證。而遼寧省采取“政府+市場+社會”的融資模式,根據“市場運作、政府兜底”的原則,建構了包括中央、省級和各市的財政支持,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支持,有效的市場化運作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在內的融資平臺,在2005-2011年期間動員各方面資金總額達732.5億元。

根據李莉在《加快棚戶區改造的思考》中的測算,遼寧棚改融資來源中,政府資金約占38.7%,社會資金約占5%,市場資金約占56.3%。其中,市場資金中由政府通過市場化運作獲得的資金占比為5.6%-11.3%,由參與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獲得的資金占比為36.3%-46.3%。棚改後的環境改善和設施完備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價值,帶動了房地產等投資。2006-2008年,鞍山市棚戶區土地均價由原先的500元/平方米增至2000元/平方米,累計取得土地出讓金超過140億元,比過去增長數十倍;接近97%的改造區居民擁有了完全產權住房,戶均住房面積由棚改前的38平方米增至改造後的57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強總理在遼寧省任職期間,大力開展棚戶區和工礦采空區住房改造工作。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等職的陳政高,一直是李克強總理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得力幹將。今年5月5日,陳政高履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一職。毫無疑問,陳政高應會較好地領會和執行李克強總理對房地產調控的思路。我們認為,遼寧省作為全國範圍內最早推行棚戶區改造的地區,改造模式發展最為成熟,取得成績最為顯著,對正在進行棚改的城市和地區具有借鑒意義,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面積地推廣和複制。

央行借道國開定向支持棚改成“金主”

今年4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克強總理強調,加快棚戶區改造,讓億萬居民早日“出棚進樓”,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而今年要更大規模推進棚改,必須抓住資金保障這個“牛鼻子”,由國家開發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業部通過發行住宅金融專項債等方式來籌集。

我們認為,克強總理之所以在棚改籌資上對“二財政(國開行)”寄予厚望,正是因為“一財政”(即公共財政)空間有限,而商業性金融機構又動力不足。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棚戶區改造戶數為470萬戶,這一規模的改造需要超過1萬億元的資金。2014年安排預算赤字規模9500億元,較去年擴大1500億,但今年上半年財政盈余才500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000億,這意味著下半年財政支出相比去年同期就要減少1500億。此時再指望中央財政資金有效支持棚戶區改造不啻杯水車薪(圖1)。而在當前土地出讓金收入急轉直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捉襟見肘之際,讓地方政府調撥資金支持棚戶區改造亦是有心無力。

而商業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存在兩個制約條件。一是棚戶區改造項目投資周期長,實現收益慢,易加劇銀行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問題;二是目前收益率曲線平坦化,長短期利差收窄,亦會削弱商行配置長期資產的積極性(圖2)。這點目前尚未彰顯,但在國開行推出住宅金融專項債後可能會成為一個明顯的制約因素。

圖片1圖片2圖片3

今年9月24日,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透露:今年上半年國開行新增承諾棚改貸款6760億元,實際發放貸款2195億元,支持新增建築面積約2.5億平方米,惠及棚戶區居民213萬戶(圖3)。簡單測算可知,今年全年房地產投資下滑一個百分點,大致相當於800億的投資額。下半年國開行計劃中的棚改貸仍有4000多億,這足以對沖商業地產投資的下滑,使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維持在12%左右(這還沒有算上近期央行房貸新政和降息的可能刺激作用)。眾所周知,央行馳援的3年1萬億PSL額度,正是國開行風風火火做棚改的“釜底之薪”。10月8日,住建部副部長陳大衛表示,  2015年棚戶區改造規模不低於今年的470萬戶以上。可見,央行通過國開行定向支持棚戶區改造仍將成為明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10

人民日報:牛市也別忘風險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6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4 16:32 編輯

人民日報:牛市也別忘風險
作者: 午言

導讀:股市有極好的群眾基礎,這與其“顯性門檻”較低有關,但要成為經得起風浪的投資者並不容易。只有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根據自身情況理性投資、量力而行,才有可能穿越牛熊,成為股市里的長久贏家

近一個多月來,股市節節上漲,大多數股民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投資者喜洋洋,市場人氣熱得發燙。股市似乎已提前進入盛夏。

“買到就是賺到”“進場就能撿錢”……各種在股市中大賺的“傳奇”故事,或發生在身邊,或流傳在朋友圈中,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巨大的賺錢效應下,新股民如潮水般湧入。中國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A股市場新增開戶數已連續6周保持百萬級別的增長。尤其是4月24日這一周,新增A股開戶數為413.03萬戶,比此前一周大增26%,創歷史新高,是2007年大牛市單周最高開戶數的近3倍。

來到股市,就是為了賺錢,這一點無可厚非。從最近的情況看,也確實是賺錢的“黃金時期”。然而,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斷言,股市是一個人人都能輕松賺錢的地方?對於新股民而言,除了帶著錢開上戶,在實際操作前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在滾滾熱潮中,恐怕也需要一番冷靜的考量。

在現有各類投資渠道中,股市有極好的群眾基礎,這與其“顯性門檻”較低有關。從資金量要求看,股票不像有的投資品種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入門標準,幾千幾萬塊錢就可以做;從開戶便捷性看,過去證券營業部在大街小巷,現在是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完成開戶手續、轉入資金並進行交易。股市確實是普通百姓觸手可及的投資方式。

然而,換個角度看,股市的“隱性門檻”其實很高,要成為經得起風浪的投資者並不容易。中國股市“開張”已20余年,但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投資者還是少數,還有不少人遠遠跑輸指數,長期虧損。可見,投資股市並不簡單。股票價格受價值、供求、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新股民入市需要做必要的知識準備。這其中,不僅包括要熟悉基本的市場規則,也包括對所投資的上市公司要有足夠了解,甚至還包括對宏觀經濟形勢和經濟政策的判斷。與知識學習相比,更難的是對心態的把握,只有找到並堅持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做到漲時不喜而忘形,跌時不驚慌失措,才會在股市波動中不“暈船”。

近日,監管部門負責人“喊話”提示風險,有人卻對此不以為然:“這是難得一遇的大牛市,向上趨勢不變,即使‘吃套’也是暫時的。怕這怕那就是浪費機遇。”顯然,這樣的理解有偏差。

一方面,牛市並不意味著一路不回頭的單邊上漲。如同潮起潮落,牛市也會有曲折。如果僅僅帶著賺錢的熱切期望買進股票,卻遭遇了下跌,低位時慌不擇路割肉而逃,牛市中同樣可能會傷痕累累。從過去的經驗看,踏錯節奏、牛市虧錢的例子並不鮮見。尤其是這輪牛市中,很多人以小搏大,通過融資或配資高杠桿買入股票,一個小級別的調整就可能帶來元氣大傷。

另一方面,牛市也不意味著所有股票在任何時候都是機會。在最近指數的穩步上漲中,一些上漲過快過猛的股票短期內就下跌三成以上,由此可見盲目追高的風險。牛市中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往往會有所擡頭,如並購重組過程中的財務造假、舞弊行為,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行為等等,對於這些陷阱不可不防。此外,隨著市場制度的完善,牛市也不再是“雞犬升天”,類似ST博元(6.60, -0.35, -5.04%)這種在退市邊緣的股票,其未知的不確定性極大,難以把握。

股票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品種。這一基本特征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牛市也不能忘了風險,一心想著“賺快錢”“賺大錢”往往是欲速不達。只有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根據自身情況理性投資、量力而行,才有可能穿越牛熊,成為股市里的長久贏家。

格隆匯聲明:格隆匯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136

雙11理財成新戰場 但別忘了註意風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31/152589.shtml

導讀 : 互聯網金融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也紛紛加入雙11之戰,但金融產品不同於普通商品,需要經過專業的風險測評和對產品有足夠了解才能確定是否適合自己購買。

“雙11”馬上就要來了,今年不僅是電商網站摩拳擦掌,互聯網金融公司乃至銀行、基金公司等也紛紛加入戰團,提供支付、周轉、信貸、分期、眾籌等配套性服務,金融產品成為實物商品之外的另一個戰場。

理財產品是從2013年開始加入“雙11”戰局的,當時的銷售主力是國華人壽、生命人壽這樣勇於嘗鮮的保險公司,開始嘗試分享雙11的流量紅利。阿里官方的數據顯示,雙11基金理財產品的支付寶總成交額9.08億元。

到2014年,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銷售熱點轉向消費金融領域,在該領域螞蟻金服和京東打得不亦樂乎,螞蟻微貸向商家提供超過300億元的貸款。網銷的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完勝權益類產品。

今年“雙11”備戰已經開局,理財產品的銷售仍是重中之重。理財通、挖財等平臺都推出了專門圍繞“雙11”的理財產品。從各家互聯網金融平臺透露出的促銷信息可以看出,新手福利、送10萬理財金、利息翻倍、99.99%高利返血等都是大家在低息環境下平時少有的大力度促銷。

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挖財理財運營總監洪弘表示,“人們發現‘雙11’成為一年中財務最容易出狀況的時間節點,因此管錢管資產的需求越發旺盛,平衡好消費、投資、杠桿、信用的人,才是‘雙11’的最大贏家。”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效仿著電商企業的模式發展,不同之處在於,投資人在“雙11”上不是購買價格優惠的商品,而是選擇投資回報豐厚的P2P理財產品。

電商的“雙11”是天貓2009年正式推出的,2013年的天貓“雙11”可以說把電商促銷節推到了一個頂峰,交易額突破362億元,僅用了13小時就打破2013年“雙11”創造的全球最大購物日成交紀錄。

其實,說白了電商促銷活動的目標無疑是搶用戶和流量。流量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在每次大促之後的交易量就可以看出,不過,與PC端比拼的是流量不同,在移動端雖然流量依舊是比較關鍵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對用戶的篩選、分析,通過行為來激發購買欲望,對這種促銷的營銷模式,最終還是要得到高的轉化才行。

洪弘表示,金融產品不同於普通商品,需要經過專業的風險測評和對產品有足夠了解才能確定是否適合自己購買。消費者除了要盡量選擇在可信賴的平臺上購買,更要遠離風險大的超高收益理財產品,理性選擇投資額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20

4寸iPhone能創收55億?別忘了它的對手是iPhone 7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4/154549.shtml

導讀 : 4寸iPhone能達成幾十億美元的創收?iPhone 7將成關鍵阻礙因素。

日前,種種消息表明,4英寸的iPhone5se將在今年3月推出,據悉,iPhone5se采用的是4英寸小屏,2.5D弧面玻璃等設計,搭載A9處理器,但總體來說,iPhone5se也只是在iPhone5s的基礎上的常規的性能升級。據臺灣媒體DigiTimes指出,預計蘋果公司長期供應商富士康及後來者緯創科技將負責處理該公司即將推出的4英寸iPhone的組裝工作。目前來看,蘋果對iPhone5se寄望頗深。而對於iPhone5se的未來銷量,分析師也充滿了樂觀情緒,認為形勢一片大好。

比如根據不久前瑞士銀行旗下分析師SteveMilunovich的預測, 3月中旬後銷售的iPhone5se預期將可在未來一年內銷售達3000萬臺,同時可能將以500美元區間價格上市銷售,並預測iPhone5se在上市一年後帶來高達19.5億美元營收利潤。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艾米特.達亞納尼(Amit Daryanani)更樂觀,認為蘋果新款4英寸手機iPhone 5se將幫蘋果創收55億美元。

但在筆者看來,恐怕iPhone5se的未來銷量可能會讓這些分析師失望了。我們知道,此前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arnter最新發布的智能手機市場數據顯示,iPhone銷量在2015年第四季度出現史上首次下滑。即iPhone銷量從前一年同期的7483萬部下降到7153萬部,並由此導致蘋果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從前一年同期的20.4%下滑到17.7%。而蘋果目前受制於銷量與盈利不符合市場預期等多重因素博弈的影響,導致蘋果的股價在持續波動,在2016年的前3個交易日,蘋果股價連續下挫,市值損失近500億美元。

因此,蘋果的考慮是急需一款手機在iPhone7之前的時間空檔,挽救投資人的期望與整年度更加平穩可持續性的盈利預期,要知道蘋果最新一季財報里iPhone的比重高達68.06%,iPhone6s為蘋果帶來的持續性收入即將觸及天花板,這可能對蘋果股價有極度不利的影響。

但我們知道,隨著美元指數的穩定,對蘋果盈利造成影響的匯率因素降低,iPhone7則極度有可能會拉升蘋果股價重回峰值,有分析師預計2017年iPhone銷量將恢複7%的增長,達到2.51億部。但受制於iPhone7發布時間是在今年秋季,距離目前依然漫長,但蘋果又需要迅速力挽頹勢,而且目前來看,未來2個季度,iPhone6s的銷量持續不佳或已沒有懸念。所以,在這個時候,iPhone5se就成為一款救場的產品。因為在華爾街的分析師看來,iPhone5se如果能銷售更多的配件、完成更多的Apple Pay交易,則可能使蘋果公司的股價進一步上漲。所以,iPhone5se這款只是性能常規升級的產品卻被蘋果寄予太多使命,它不僅要在短期內止頹推動鐘愛小屏幕用戶更新換代,同時要點亮蘋果業績推動股價上揚。

但我們有一個疑問是:市場等待的是蘋果拿出創新型的產品,還是一個小屏的配置升級版iPhone?市場總有一個悖論,盡管蘋果推出大屏手機才使得iPhone的銷量與市值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市場總認定小屏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這種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一種臆測?

對於蘋果來說,小屏是一項正在消失或者說正在衰退的業務,但蘋果對於小屏則始終有著最初的情懷,尤其是喬布斯當初對於3.5英寸的堅持,讓蘋果對於小屏手機始終抱有極其強烈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容易使得戰略偏離理性,在《品牌相關性》一書中有個觀點就是:我們始終要相信數據而不是感情,因為正在衰退與消失的業務具有巨大的情感動力。我們更加需要關註銷量、價格、市場規模、數據走勢是如何顯示的,否則很容易陷入到戰略失調的困局。

而分析師的邏輯是,許多用戶喜歡小尺寸iPhone,但由於蘋果一直不更新,他們中許多人依然在堅守老舊的iPhone 5c和5s。一旦蘋果推出小尺寸iPhone,這部分需求將極大釋放。因為我們知道,喬布斯多年前的一個論調是沒有人會喜歡3.5英寸以上的手機,這個觀點雖然被iPhone6的高銷量擊碎,但分析師也有他自己的邏輯:蘋果在2015年的4寸機種iPhone5s、iPhone5c累積銷售達4660萬臺,約占整體iPhone銷量的20%,因此蘋果推出iPhone 5se預期將能吸引這些市場需求換機。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堅持小尺寸iPhone的人們之所以不換機,就一定是在等待另一個小屏?事實上,小屏用戶之所以堅持不換機可能並非源於屏幕大小的因素,而是iPhone6以及iPhone6s在創新上並沒有達成他們的預期,而5s相對而言又更具性價比。他們堅持用小屏不僅僅在等待的另一個小屏,而是在等待另一次重大的創新,用戶早已厭倦了蘋果系新品僅僅只是性能升級的常態。

而目前各種關於iPhone7的內幕曝光則讓用戶更加期待iPhone7可能帶來的重大創新。比如日前,科技媒體 AppleInsider披露了蘋果申請的幾項新專利。這些專利顯示,iPhone或許會在未來搭載全息顯示屏。也有消息人士曝光了iPhone7的設計圖,設計圖顯示蘋果為其增加了許多新特性和新材質,而且iPhone 7可能采用Super AMOLED顯示屏。此外,消息稱iPhone7去除了3.5毫米耳機插孔,蘋果將提升Touch ID速度,並將首次具有防水以及防摔功能,而且蘋果加大了專利的儲備與投入,為iPhone 7的新功能應用儲備專利基礎,包括應急模式專利、眼球追蹤技術和防水性能等相關專利。甚至,iPhone 7可能增加無線充電功能,蘋果如今為iPhone7正在中國大陸尋找符合蘋果更高質量要求的電池iOS設備供應商,另外,早前有消息指出,蘋果供應商富士康計劃斥資在臺灣建造藍寶石玻璃工廠,以取代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的地位,應用新屏幕材質等等。

在這些關於iPhone7的各種邊角料的渲染與推動下,許多用戶對iPhone7的期待已經達到了一個峰值。iPhone7可能會存在的重大創新使得許多潛在用戶持續觀望。而另一方面,有換機需求的用戶是恒定的,一般來說,多數有換機需求的用戶會在iPhone5se與iPhone7之間二選一。如果對iPhone7有購機需求的用戶越多,意味著iPhone5se的潛在用戶將持續減少,糾結猶豫的情緒更濃,而且也有調查數據也顯示了這一點。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Baird公布的一組新數據,他們在美國對超過1000名消費者進行網絡調查的結果顯示,iPhone 7的人氣比兩年之前的iPhone 6更高。調查顯示有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購買iPhone 7的打算,而兩年前計劃購買iPhone 6的人數比例只有4%。據了解,目前持有iPhone 6或6 Plus的用戶群體有20%計劃購買iPhone 7,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而讓人吃驚的是,該項調查顯示小屏用戶對iPhone7的期待更高。調查顯示,持有iPhone 4s又或者是舊iPhone的小屏用戶群體有23.9%計劃購買iPhone 7。所以某種程度上,iPhone5se在小屏市場不是沒有對手,它的對手恰恰是iPhone7。即便是從市場定位來談,iPhone5se也有點不合時宜。眾所周知,亞洲市場偏愛大屏,而有需求的歐美市場是高端市場,性能配置更弱的4寸小屏手機來打對性能與品位要求更高的高端市場同樣是一種定位上的錯位。筆者曾談過一個觀點,未來iPhone5se的推出,可能會在歐美與亞洲兩個市場定位發生錯位,這對iPhone的銷量與庫存周轉能力、對成品率、供貨情況都會造成影響,繼而或給iPhone帶來整體利潤上的壓力。前面提到,分析師認為,蘋果在2015年的4寸機種iPhone5s、iPhone5c累積銷售占五分之一,因此蘋果推出iPhone 5se預期將能吸引這些市場需求換機,但我們分析可知,這部分用戶更可能倒向iPhone7,iPhone7的市場預期與需求才是可能壓制iPhone5se的需求釋放與銷量增長的核心因素。

而iPhone5se的產品推出另外一個負效應是,導致iPhone供應鏈零部件生產的壓力增長,可能導致iPhone7的產能遭受影響,據此前Digitimes報道,臺灣不久前遭受的6.4級地震對臺積電生產設施的破壞程度超出想象,而臺積電又可能是蘋果A10處理器的獨家供應商,雖然臺積電最初表示,該地震對2016年的產量產生約1%的負面影響,但在對破壞程度展開細致研究後,發現實際遠超出預期,可能會影響到iPhone7的芯片供應。

而iPhone5se的推出有可能使得iPhone7的產能進一步受到影響,目前蘋果芯片供應商Cirrus Logic和Analog Devices也在要求他們的代工廠和服務提供商保留可觀的產能,為iPhone7做準備。消息透露,蘋果也正計劃將緯創科技培養成iPhone裝配商,並為蘋果處理一部分5.5英寸iPhone 7 Plus的組裝工作。可以看出,因為iPhone5se的生產,使得iPhone7本已存在的供應鏈端的壓力進一步加劇。蘋果過度投入太多時間與機會成本到iPhone5se則不利於確保iPhone7的性能創新、產品生產的時間周轉、庫存與良品率。

所以,對於技術驅動型產品來說,時機顯得非常重要,蘋果推出iPhone5se應該選擇一個更早的時間點來取悅這部分未滿足的小屏市場用戶,雖然小屏手機的市場需求的確存在,但畢竟是一個小眾的市場,過小的利基市場可行性不足的原因在於運營與營銷與生產成本太高。加之在iPhone7發布的關鍵時間風口,iPhone5se 的提前發布並不利於制造整年度的利潤與銷量增長曲線擡高股價,反而因為iPhone7的用戶需求過於強烈而壓制了僅僅是性能升級的iPhone5se的需求釋放,iPhone5se想達成幾十億美元的創收,但iPhone7將成關鍵阻礙因素。iPhone5se一旦銷量不佳,其負效應則是導致蘋果持續偏離業界與投資人的期望,屆時蘋果股價預計將更加不容樂觀。

趨勢與潮流才是用戶購買蘋果的驅動因素,如果過度臆測並假想了並不存在需求並作出反潮流的需求臆測,則可能會導致產品大量積壓的致命後果。我們知道,過去兩年,蘋果新發布的產品多數未達成用戶與業界預期,蘋果利潤率與股價上漲也缺乏想象空間。在而利率、稅收以及蘋果依賴關鍵科技創新轉型的催化劑要素已成為過去的時間當口,蘋果應全力打磨爆品謹慎發布過渡性的新品,但由於急於滿足投資人預期與拉升股價的焦慮,使得蘋果不得已試圖再回過頭去取悅偏愛小屏的小眾群體,這可能導致對趨勢的誤判。

這里說句題外話,美國有個著名導演比爾考斯,曾通過獨具風格的情景喜劇作品大獲成功。後來在一次新片發布會上,有記者想請他談談成功的秘訣,他說: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訣是什麽,但我卻知道失敗的關鍵在於:試圖取悅所有人。蘋果可以借此自勉。

標簽 iPhon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42

【萬科股權之爭】爭議“小學數學題”,爭來爭去別忘了在爭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602.html

(10+1)/7小於2/3,還是10/7大於2/3?萬科管理層和華潤17日聯手貢獻的這道小學數學題,讓大批地產、金融、法律界人士和股民興高采烈地參與這場全民解題遊戲。

萬科股權之爭能成為繼國美股權之爭後最精彩的商戰大戲,集合了多個必備元素:巨大的財富數字、錯綜複雜的多P關系、機構縱橫捭闔背後的個人命運變遷······每個角色隨時會因利益變化而轉變立場,甚至“男一號”都從早期的寶能變成了當下的華潤。

熱鬧的背後,參與者沒忘了自己到底在爭什麽;但旁觀者別忘了,我們為什麽需要關註這場大戲?

作為旁觀者,我把這場股權之爭的意義分成三個層次:對小股東的意義何在?對萬科的意義何在?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意義何在?

(圖為作者:嶽富濤)

對小股東的意義

從歷史上看,萬科小股東的存在感和話語權是中國股民少有的。每次年報的開頭,時任董秘的譚華傑“譚大師”都要發揮詩才以情懷動人;股東大會簡直是小股東的演講臺。這與之前萬科股權結構分散的特點有關,更與萬科管理層崇尚的民主文化有關。

此次華潤反對引入深地鐵的理由,也是“保護全體股東利益”,以小股東保護者自居。

華潤官微提出的第一條理由就是:“本次萬科增發股票定價為15.88元,比資本市場目前平均對萬科每股凈資產約21元的估值測算低約24%”。

這個算法被很多媒體引用作為萬科折價過多的依據。每股凈資產,這本來是一個客觀的數據,萬科每股凈資產到底是多少?一季報里清清楚楚寫著9元多。市場估值完全是另外層面的概念。華潤可以認為增發價格低,但媒體受此誤導就太沒有常識了。

第二個理由是“因註入的凈地資產在未來兩至三年不能貢獻盈利,從而導致萬科的每股盈利均被攤薄約20%,影響股東回報。”

這個理由就更奇葩了,房地產公司從買地到銷售難道不需要開發周期嗎?華潤自己也有龐大的地產開發業務,並非外行,為什麽會將正常的行業規律當做武器來誤導大眾呢?

15.88元的增發價格對萬科股東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占便宜”的價格,但以400多億的總價拿到的兩片黃金地塊,相比招拍掛的市場價的確是有折讓的。

所以如果單純從短期股價來看,對小股東來說,引入深地鐵如果成功,應該是一個執行市場價格的正常市場行為。

萬科的小股東相比其他A股公司小股東,忠誠度也就是持股時間算是比較長的,所以小股東也很看重重組對萬科的長期效應。

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入深地鐵更有利,還是引入華潤或寶能更有利?

對萬科的意義

其實就在華潤18日發的聲明開頭,藏著這麽一句話:“華潤亦認為本次萬科擬收購深圳地鐵前海樞紐和安托山項目在業務層面上有助於萬科的發展”。

與其他地產大鱷相比,萬科向來在拿地價格上沒有優勢,利潤都來自精耕細作精打細算。房地產市場近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優質的土地儲備資源更加稀缺。相較其他土地概念而言,地鐵上蓋物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如果能綁定已經全國擴展的深地鐵,對萬科的未來無疑是非常有利的。華潤如果想重組萬科,能拿出的現有的土地儲備是比不過深地鐵的;寶能的土地儲備質量更是堪憂。

回到華潤提出的另一個質疑:為什麽不能花錢買深地鐵的地,而一定要出讓股權換地?這當然有萬科管理層“求拯救”的因素;從深地鐵的角度來看,“不是自己人,我為什麽要優惠價把黃金地塊賣給你?”而且與萬科牢固的合作開發模式,更有利於深地鐵到全國開疆拓土。對萬科這樣的宇宙第一開發商來說,原有的“郊區包圍城市”模式也需要進化,地鐵沿線開發是能夠匹配萬科未來體量的一種模式。

除了“庸俗”的金錢賬,從講情懷的角度看。萬科到底需要怎樣的一個“爹”?

萬科股權之爭之所以引發全國關註,不僅僅因為房地產老大的行業地位,更因為萬科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治理結構、理想反照現實的公司哲學、不行賄的公司操守,這些在中國都是非常稀缺的。即便在現實生活中蠅營狗茍的各色人等,也需要一個光明的榜樣,也願意相信只要堅守還是能潔身自好的。但作為榜樣的萬科實在太脆弱了,萬科能維持這樣的形象實在太幸運了。就如同地球生命能在茫茫宇宙中孤獨地存在,需要太多必備條件。一旦溫度、濕度、宇宙輻射水平、地球與太陽距離等等各種條件發生細微的變化,目前宇宙已知唯一活著的星球就會滅亡。

寶能如果入主萬科,結果自不必說;華潤如果入主,經歷了如此撕破臉皮的鬥爭過程,華潤也不會再扮演那個寬容的父親角色;深地鐵從目前來看,如果成為第一大股東,更有可能重演寧高寧時代華潤的角色。

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意義

沒有實際控制人的跨國公司在歐美比比皆是,在500強中甚至占據了主流。這樣的股權結構似乎更能長治久安,抗擊各種風險的能力更強,甚至對具體某些管理層的依賴程度也更輕,這一點看起來對王石、郁亮個人似乎不那麽有利,但相信他們也是推崇的。

為什麽這樣的治理結構在歐美可以常態存在?在中國卻如此稀缺脆弱?這樣的公司可以在中國成為大企業的主流嗎?

當中國後發優勢已經用盡、需要尋找自身原動力的時代到來,萬科所在的深圳已經成為全國經濟發展道路的標桿——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出口增長停滯,但依靠自主創新能力極強的一批企業,比如華為、騰訊、平安以及萬科這樣的企業,繼續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

這也是此次股權之爭背後深圳政府若隱若現、小心翼翼保護萬科的原因吧。

中國的未來,不需要一家淪為資本大鱷圈錢利器的公司,也不需要一家依靠央企紅利賺錢的地產商,更需要一個所有股民和購房者都能信任的陽光公司,更需要一家能給中國經濟帶來全方位正外部效應的領袖企業,更需要一個能給所有中小企業和創業者信心的榜樣。

(作者嶽富濤,為資深媒體人,現為匯誌新媒體發起人。本文不代表本報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17

雙十一“剁手”之余 別忘了來A股淘這些概念股

下周即將發生一件大事!是希拉里和川普決戰嗎?是韓國樸槿惠”閨蜜門”新進展嗎?都不是。是雙十一啊,親們。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以及京東、蘇寧等各路妖艷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打起折扣減價戰。估計多數人已如壹資本君(cbnyiziben)一樣,購物車里添加滿滿,只等11月11日淩晨的鐘聲響起,搶(duo)單(shou)!!!

光剁手怎麽能行?還要愛工作會投資會理財賺回來。壹資本君就在這剁手模式中,來為大家尋找投資機會,梳理相關概念股啦。

電商領域產業升級

2015年,《“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和《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中小城市、進社區,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產業升級。

2015年 國務院、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陸續出臺政策,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如擴大支付限額,調整征稅範圍、降低關稅等。

2016年10月, 商務部發布 《商務部關於促進農村生活服務業發展擴大農村服務消費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入農村,特別是進入農村生活服務領域, 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與農村生活服務企業深入合作,加快培育農村電商服務主體。

電商領域最大的“IP ”

中國商務部 2016年10月18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9 月商務部重點監測企業網絡零售同比增長25.3%, 增速比百貨店、 超市、 購物中心分別高24.3、18.5 和 17.8 個百分點。

每年雙十一,壹資本君就無心憂傷單身哀,只想淘寶到天明。從2009年開始, “11.11”已發展成全民購物狂歡節。2015 年僅阿里巴巴平臺當日銷售額已突破912億,同比增長59.72%,全網日銷售額不斷刷新記錄破1200億,儼然成為電商領域最大的“IP ”吸金效應明顯。

那些年漲停的雙十一板塊

厲害了,word哥!壹資本君發現,在歷年雙十一前後,有些雙十一板塊明顯漲幅居前,甚至跑贏大盤。在2013年雙十一之前,移動支付、休閑服務、互聯網金融等各個板塊均漲幅居前,分別為2.81%、0.32%、0.16%,跑贏大盤;雙十一之後,第三方支付、移動互聯網、紡織服裝等板塊也表現搶眼。

不過,在2014年雙十一前,整體板塊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各概念板塊漲幅遠遠落後於大盤;在雙十一之後,批發業、移動互聯網板塊開始發力,漲幅分別為0.09%、0.48%。

2015年雙十一的前一周,雙十一板塊漲幅尤為突出,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物流等板塊遠遠地將上證綜指甩在後面,漲幅達到17.85%、15.69%、9.96%。

今年雙十一概念股新看點

為小夥伴們操碎心的不止壹資本君,還有金融圈的研究機構,統計顯示,10月份以來,僅標題含“雙十一”的研報就有21篇,其中大多數看好零售、電商、物流概念股。

壹資本(cbnyiziben)君結合券商觀點和市場預期特地為小夥伴們選擇了一些概念股,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加以研究。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市場不穩定,小夥伴們要註意風險哦。

 

電子商務板塊

“不用998,只要9.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打開各類購物平臺,一大堆的打折促銷信息如潮水般湧來爭著喊著求著讓我買!這些供我們買買買的交易運營平臺和提供電子技術支撐的一類企業,即電子商務板塊,在雙十一概念中居於首要受益位置。

蘇寧雲商:公司為家電連鎖零售企業,強大的供應鏈、門店、物流、服務。與阿里巴巴早在2015年8月宣布戰略合作。今年10月18日,蘇寧與阿里宣布將共同出資10億,成立合資公司重慶貓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小商品城:公司是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商。2016年前三季營收56.38億元,同比增長11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31億元,同比增長117.83%。布局跨境電商、金融業務將帶來新利潤增長點。

南極電商:公司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註入電商生態服務業務,為小微電商及供應商提供品牌授權服務、電商生態綜合服務。2016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49億元,同比增長73%。

焦點科技:公司是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在跨境信息服務落地、海外銷售渠道,進出口服務等方面布局。

 

快遞物流板塊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快遞來臨的那一刻把它拆開!快告訴壹資本君,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據國金證券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快遞業務量大概率突破10億件,11月快遞業務量達到40億件,同比增加60%,將創造快遞史上單月業務量最高的記錄。

鼎泰新材:順豐借殼。2016年10月11日,根據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審核結果,鼎泰新材發布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獲有條件通過。

圓通速遞:在全國有喜迎樞紐運轉中心60個,終端網點超過24000個。2016年前三季度利潤達9.76億元,同比增長90.74%。

艾迪西:申通借殼。2016年10月24日,根據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審核結果,艾迪西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有條件通過。2016年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21.14萬元,同比增長5.38%。

新海股份:韻達欲借殼上市,目前停牌過會審核。2016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138萬元,同比增長63.84%。

新寧物流:公司是綜合倉儲物流服務提供商,以電子元器件保稅倉儲為核心。

 

品牌直播板塊

雙十一不止買買買那麽簡單,視覺娛樂的元素當然少不了,晚會、直播high起來。不同於去年,今年的雙十一晚會落戶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並由美國“超級碗之王”的金牌節目制作人大衛·希爾將擔綱總導演。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此前也表示,2016年雙十一將通過AR、直播等新技術,形成以消費為內核,以互動為方式的娛樂互動購物。

上海家化:公司為日化企業,已獲得今年雙 11 晚會億元級獨家冠名權。但是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2.88%,同比下滑7.4%,歸屬母公司凈利4.33億元,同比下滑45.2%。

奧飛娛樂:文化產業領域公司進行泛娛樂全產業開發。投資直播平臺鬥魚TV。

 

服裝紡織板塊

滿200減100,五折、三折、甚至一折,醒目誘人的打折標語在服裝類線上平臺隨處可見。即使有買家秀變賣家秀的風險,線上服裝平臺依舊是我等屌絲愛美者的不二之選,價格平民、獲取便捷是服裝紡織行業在電商領域占據半壁江山的重要原因。

貴人鳥:公司主要產品為品牌運動服裝和鞋子,對運動用品線上線下布局優質渠道。2016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78億元,同比下降12.9%。

羅萊生活:公司涉足家用紡織品行業,在2014年雙十一中,電商銷售額達1.88億元,全淘寶排名第八,天貓單店銷售額1.57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59億元,同比下降19.88%。

 

壹資本(cbnyiziben):好玩的財經故事、實用的概念股大全、經典的財經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46

別忘了還有“詩和遠方”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w5p.html

    宋大媽一直有錢長期躺在銀行里。受我影響,她拿出大部分投入股市,進行長期投資。

    前幾天,她突然告訴我,要把大部分股票賣了,把錢轉出來買房子。她連連向我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說自己變卦了,沒能堅持長期投資。

    不是說好入市資金只進不出,長期放著的嗎?何況當下股市這麽低迷,怎可取出來呢?還有,這錢是你的,交易賬戶也在你自己手上,你的錢你做主,怎麽搞得像是我的呢?哈哈!

    原來是,宋大媽的姐姐要買個房子改善居住條件,而她經濟條件差些,錢不夠,又因這年頭借錢和還錢都很難,遂向宋大媽借。宋大媽呢只能取出股票錢,並準備不收利息,無限期借她。

    雖說“股市人生,人生股市”,但投資並非人生全部。宋大媽為了她姐晚年住得好一點,生活質量提高一點,寧可自己少賺或不賺股票錢。這比拽著幾張股票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再說,這錢買房其實也是一項投資,也一樣可以實現財富增值。聽說,杭州將要建設世界級大灣區,紹興毗鄰杭州,房價可能又要漲了呢!你能幫你姐的財富增值,很好啊!總之,無論從哪方面講,你這錢用得很對,很值得!

    我們應向宋大媽學習,別忘了,人生永遠還有“詩和遠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