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的天空:熊市炒賣要知足 投資的天空:熊市炒賣要知足 上周筆者以「勿用耳朵代眼睛」為題,籲讀者不要盲目跟隨消息入市,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未必就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結果兩周過去,大部份個股依

2008-11-23  AppleDaily


 

上 周筆者以「勿用耳朵代眼睛」為題,籲讀者不要盲目跟隨消息入市,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未必就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結果兩周過去,大部份個股依然乏善可 陳,反而筆者在13700水平造淡,卻有不俗賺頭,並在上周四於11900水平附近平倉獲利,功成身退。周四平倉之後,歐美股市繼續下跌,起初仍只算反 覆,但美國聽證會之後,美股便開始崩堤式下跌,當晚凌晨便收到讀者Annie電郵,話大市擺明再跌,淡倉是否平得太早?筆者今次睇市是否出錯?

跟隨系統買賣

筆 者明白,大市如斯下跌,沽家得勢不饒人,有此疑問實屬合理,正如筆者早前在13700水平造淡,亦有讀者問熊市追沽是否太過危險一樣。其實筆者平倉,皆因 系統目標已達,是否繼續持倉,純看投資者的個人取向,牛市之時,股價總是會升到你唔信,當時大可嫌賺得唔夠,放心長期持有,但熊市市況反覆,賺夠就要走, 要學識知足,唔強求。市場上經常有「專家」預測大市見底點數,其實股市裏沒有神仙,真正專家都估唔到底,何況筆者只係炒家一名?所以士佳常話投資跟系統, 買賣平常心,周四平淡倉後,手中尚餘適量正股,筆者唔敢講已作出最佳決定,但熊市賺錢殊不容易,今次能夠從淡倉獲利,減低日後儲貨成本,已經無憾,亦懶理 當晚美股升跌。結果,周五早上筆者剛覆完Annie電郵,大市隨美股低開,但幅度遠低於預期,不久更展開極地反彈,由11700反彈至13100,市場氣 氛逆轉,投資者即由問筆者「是否平得太早?」,變成問「係咪撈得貨?」。發問上述問題,證明投資者亦被市場牽着走,見升看升,見跌看跌。筆者不知道大市會 否就此見了近期底,但回心一想,如果前一日未有在11900附近平倉,如今大市狂升,肯定會被市況影響判斷,尤其午後大市高開,氣勢何其凌厲,隨時就在最 高位平倉,利潤即時化為烏有。近日筆者捉到市場節奏,在升前叫揸,跌前嗌沽,全靠多年投資及睇圖經驗,圖表會說話,所言非虛,有長期跟進本欄的讀者,近日 應該有所斬獲。熊市之中,需要幫忙的人越來越多,如讀者能從淡倉之中獲利,力之所及,亦應抽出部份利潤幫助有需要的人,多做善事。張士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7

兩周股事(1)

(按:謝Hierro指正。)

先講老千系,老千系可能會再擴張規模,這隻是他們第九家(或是第十家)控股的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6/LTN20090116284_C.pdf

公司宣佈Radford Investment(類似901名稱的公司)會重組公司,Radford Investment一間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公司,由Moon Light Trust實益擁有全部權益,莊老兄會投入約1,640萬去維持公司營運及重組費用。

在公告中稱:


而黃民權女士乃Moon Light Trust之唯一受益人。莊友堅先生為投資者之唯一董事。

大家明白了嗎?我絕對希望重組失敗。

另外,他們的136,在進行2供1後,又再10合1,看來又再表演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6/LTN20090116304_C.pdf

在保興系方面,其中一家上市公司保興發展(1141,前稱銀創控股、雄豐國際)宣佈,停止購入藥物的權益25%股權,作價149,565,000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2/LTN20090112408_C.pdf

Deal之細節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advancedsearch/search_active_main_c.asp

其中最驚嚇為這一節:


代價由該協議之訂約各方按公平原則商定。代價乃參考香港一名獨立估值師提供之該藥物之估值指標約為300,000,000美元(相當於2,340,000,000港元)而釐定。.....

根據該藥物(由Sunfarm單獨擁有,而Sunfarm則由目標公司依法實益擁有26%權益)之估值以及收購目標公司之25%權益計算,代價較該藥物之估值之應佔部份折讓約1.67%。

....


目標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二月一日(註冊成立日期)至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期間之未經審核除稅前虧損及未經審核除稅後虧損均為15,243.25港元。目標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之未經審核負債淨額為1,671.25港元。

又為一項垃圾換錢的行為,但是細看股圖今次為派貨。

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34

兩周股事(2)


我的其中一位好朋友引述稱:

「現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分析資料的方法而不是記住多少資料,若有了心得,就可以一邊用MSN跟人閒扯完全沒聽過的話題,一邊打開瀏覽器搜索,然後在兩個小時內將其他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by 慎 . 中野

所以我都是多寫一些分析,以謝謝大家兩年以來的支持。


上次講的只是散記,今次說說一件較多人問的事情:

(1) 52億收購事件:

http://www.finet.hk/mainsite/research.php?research=HEUNGKONG&artid=20081229_1127




杜雙華今年43歲,日照鋼鐵董事長,為胡潤富豪榜首富,亦今次收購標的主要控制人。


1987年,他只是首鋼冶金機械廠勞動服務公司的普通職工,主要負責鋼鐵貿易部分,四年後,他辭職創業,在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裏店開辦了北京興華福利軋鋼廠;1993年,他
和鋼鐵營運老手劉鳳歧合作,在老家河北省衡水市創辦京華制管廠,並以此為基礎,在2003年建立了京華創新集團。


在2003年時,為穩定鋼管的原料鋼鐵的供應,他和劉鳳岐對建鋼廠的問題有分歧,於是和劉鳳岐拆伙,於是杜雙華決定建鋼廠。杜雙華多次到各地考察,加上政府的支持,最終選定了日照這個山東城市為鋼鐵王國的發源地。

最初,公司和山東的萊鋼,並以今次52億收購主角的譽進作為外資方合資,作為技術及資金的支持,建立日照鋼鐵。但是後來萊鋼退出,加上山東政府欲汰掉落後產能,令這個鋼廠差點蓋不起來。杜雙華多方奔走,以京華創新抵押取得啟動資金,加上在萊鋼挖走部分技術人員,取得部分高等技術,加上地方政府的保證,認定為高質鋼鐵公司,終能把鋼廠投入建設。由於啟動資金多為銀行貸款,為減少利息支出,故鋼廠建設速度極快,在半年就建好,人稱這是「日鋼速度」。

在2003年-2008年中,除了2004年受宏觀調控影響,令固定投資稍受壓外,基本上鋼鐵的需求是一路遞增,價格亦一路走高。日照鋼鐵對資金及存貨管理甚佳,故這幾年順風順水,賺得盤滿砵滿,故擴張也甚速。

2005年,公司銷售額已達68億人民幣,盈利為6億,其後兩年更以高雙位數增長,2007年銷售額更增長130%,達237億人民幣,盈利更達58億,較去年增長150%。2008年上半年銷售額已和2007年相同,盈利亦達57億。

同時,日照鋼鐵的產能迅速擴大。來自中鋼協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日鋼年產能已達700萬噸;2008年1-8月,日鋼的鋼材產量已達631.35萬噸,接近去年全年產量。而同期,山東鋼鐵集團產量約1600萬噸(濟鋼799.68萬噸,萊鋼787.39萬噸)。


但是下半年情況相繼逆轉,鋼價下跌甚快,加上其規模甚大,已為地方政府所留意,已有收購之念。

由於鋼鐵下跌,公司連月虧損,截至2008年10月,日照鋼鐵主營業收入約390億元,10月主營銷售虧損超過3億元,由於這樣,杜雙華說過「經濟危機讓我下定了決心,近30億的損失讓我清醒了頭腦」,但累計利潤依然達40億元。





在資產方面,日照鋼鐵10月份總資產約320億元,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較年初分别增加450%、90%,達11億元、6億元,而存貨有60億元,較去年增加33%,大大增加了資金風險。


在負債上,日照鋼鐵負債達170億元,以320億的總資產計算,負債比率約52%。其中,流動負債約147億元,長期負債約23億元。

加上公司管理有效,出售資產套現,大手出貨存貨,套現現金償債,再加上在11月左右的裁員,成本也降下來,另外鋼價下跌後已經在回穩,故相信公司仍可以度過這場嚴冬。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475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476


但最重要的是日鋼對山東鋼鐵的整合。

 

按照去年山東省政府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建設日照大型鋼鐵基地,是山東鋼鐵工業區域布局調整的重點。

按照上述 「意見」,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規劃建設規模2000萬噸,其中新建項目規模1500萬噸,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1000萬噸,二期建設500萬噸;保留日鋼集團500萬噸鋼生産能力,統一納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規模。

上述「意見」稱,山東現有的兩個主要鋼鐵企業濟鋼和萊鋼将嚴格控制現有廠區生産規模,同時,除將要設立的日照鋼鐵基地項目外,原則上不再布新點。這使得日照成爲山東發展鋼鐵産業的最重要的基地。

而此前,杜雙華的日鋼集團已經發展壯大。2003年開始建設的日鋼集團這家民營鋼鐵企業,到目前已經形成了1300萬噸鐵、1250萬噸鋼、1000萬噸材的年産能。此前,山鋼集團相關負責人多次表示,對日鋼集團的重組勢在必行。

事實上,山東省當地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山鋼集團對日鋼集團的重組。山鋼集團是山東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昨日,山東省國資委的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山鋼、日鋼重組一事是由省政府主導推進的,在省長辦公會上定的。

2008年11月5日日照鋼鐵及山東鋼鐵簽訂重組意向書,正式確定日鋼和山鋼的整合,但杜雙華並無出席,可見其對被政府收編的意願不大,加上他提出「民營鋼鐵企業之間的重有一定規模的民營鋼鐵企業是否可以組合,我一直在思考」,可見他不太同意被政府收編。

12月2日,山東鋼鐵集團(下稱山東鋼鐵)聘請的財務審計團隊:高盛亞洲公司、安永華明會計事務所、方達律師事務所、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一起進駐日照鋼鐵。杜雙華出席了事務所顧問合作的簽約儀式。


就此可見,日照鋼鐵容許山東鋼鐵審計團體可能是緩兵之計,因為審計可以由第三方了解公司情況,更有利其出售的計劃。

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開始了解開源控股這家公司的來歷。

開源控股原名華利資源,原是從事電器產品如風筒、VCD、DVD的貿易,後陷入財困,在2000年間以進軍網上機票買賣,集資資金解困,但仍要被人入稟清盤,最初由三九集團為首的離岸公司打救(當中包括老千系福方集團董事的楊明光持有約6%股權)注資2,500萬元,但仍不足夠。其後由國中控股主席張揚以1仙認購55億股,另以1元取得165億股認股權,每股1仙,共集資2.2億元,終救成功,並易名「國新集團」。2001-2002年間,其後逐步把股權透過金利豐等證券行套現,賺得1億多,但仍持有少於20%股權。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377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301


其後,公司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地產,又進軍賭業、礦業,以供炒作之用。直至2007年間,張揚正式退出,由新主胡翼時接棒,之後兩次發行可換股債,集資約2.3億,換股價在0.16-0.23元之間,以用來收購天津供熱業務的49%股權,作價3億,加上託管5%,並有保證利潤,已成為實際控制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06/LTN20080306366_C.pdf


其後胡翼時又認購2.655億可換股債,年息3.5%,換股價為0.177元,完成換股後,胡翼時持股約為17%,其後又再兩次增持約1,700萬股,每股價格約0.116-0.117元之間。
胡翼時121(L)
1,000,000(L)
HKD 0.1162,053,190,000(L)
28.85(L)
17/12/2008
胡翼時121(L)
6,120,000(L)
HKD 0.1172,052,190,000(L)
28.83(L)
16/12/2008
胡翼時121(L)
10,700,000(L)
HKD 0.1162,046,070,000(L)
28.75(L)
15/12/2008

之後,大家熟悉的杜雙華出場,他透過其所持有85%的Happy Sino大手購入開源7億股,增持價約0.125元,斥資8,750萬元。
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103(L)
260,000,000(L)
HKD 0.125700,000,000(L)
9.83(L)
01/12/2008
杜雙華103(L)
260,000,000(L)
HKD 0.125700,000,000(L)
9.83(L)
01/12/2008
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101(L)
440,000,000(L)
HKD 0.125440,000,000(L)
6.18(L)
10/11/2008
杜雙華101(L)
440,000,000(L)
HKD 0.125440,000,000(L)
6.18(L)
10/11/2008

增持後不久,那單收購事件就出來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5/LTN20090115517_C.pdf

根據戴兆的解釋是這樣: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377


開源協議收購譽進發展全部股權,代價52億元,將發行新股二十億股支付,每股作價2.6元。較協議前股價23.2仙溢價十點二倍,較五天平均價溢價十四點五倍,較十天平均價溢價十六點八倍,較去年6月底每股資產淨值8.7仙,溢價二十八點八倍。

譽進發展佔中國日照型鋼股權30%、佔日照鋼鐵股權30%及佔日照軋鋼股權25%。譽進2006年稅後純利7.69億元,2007年為15.98億 元,2008年上半年為15.75億元。於去年6月底,未經審核資產淨值約45.2億元,2007年度譽進從三間合營企業收取股息為3.03億元。

.....


 

說到買賣家,可能是定價較高的奧妙,賣家為日照鋼鐵控股股東杜雙華有關人士,杜雙華於去年11月於場外購入開源四億四千萬股,平均價12.5仙,再於 12月1日增購二億六千萬股,平均價12.5仙,共持七億股,佔開源股權9.83%。當時披露主席胡翼時持有股份四億九千一百六十萬股,連同購股權及可換 股票據,應持有二十億三千五百萬股,相當於當時股權23.5%。但收購完成後,主席胡翼時的大股東地位即時降為第二大股東,賣家及有關人士所持股權則達 25.4%。由此推測,發行股份定價之高,可能與大股東地位有關;事實上,這項收購也是注資買殼,變相把中國的日照鋼鐵上市。如說股份發行價是合理,則賣 家實際以資產大折讓出售及接受高O的股份。

.....

其後更授予日照鋼鐵董事兼總經理薛健7,100萬股認股權,每股認購價0.193元,使日照方持股接近2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9/LTN20090119208_C.pdf

其實,譽進真是創建時的外資方,可見不是由利益方持有的離岸公司,所以該等資產應為可信。

高溢價是為了避免提出全購,如要提出全購,就要向小股東以每股2.6元全面收購,所需資金達166.4億元(除杜個人持有的股份有約64億股 x 2.6元),以他們的實力,根本拿不出這些現金,所以就以高溢價發股,以減少財務負擔。

此種收購亦可以預示出這些可能:

公司應有下一步行動把日照鋼鐵全面收購,或是交易此告吹:因為這次高溢價發股可以謂是一種賤價賣股的行為,亦是一種避免全面收購的方法,故此相信可能有進一步的行動。

如果是注資的話,公司應以一個大約0.2-0.3元的價格大量發行新股,把日照鋼鐵全面注入,以作出合理的全面收購。如是這樣他們大約要準備12.8-19.2億的資金,以他們的實力而言,這都是相對合理,如市場有好轉的話,相信都不太成問題。

如果是藉此炒作的話,更不成問題,因為杜雙華及胡先生投入的資金約四億左右,現時賺到的四億亦可以暫時支持營運,加上他們以其他人暗中持有的股份,賺得的錢,相信能令他們支持多幾個月。

此亦可暗示,杜雙華注入日鋼部分股權進開源控股,可見其不想把日鋼拱手相讓,令政府的重組增加困難。或是藉此為緩兵之計,提高資產的吸引力,令自己套現得更多。

但我相信是前者居多,因為據中國媒體的報導,他寧願售出資產都要保住公司,加上重組簽約時不願出席,都可見他有一種情意結要主導公司的營運,不想借助外力。加上最初政府欲入股時卻反悔,所以更不想再次被騙。最後,鋼廠能夠保住母公司京華製管的原料來源,所以他應該不欲被政府收編。故我認為,杜雙華動用的資金不是白花,到最後應該透過資本運作把日照鋼錢的股權注入的機會很大,令政府收編日照鋼的難度增大。

對我等小股東而言,股票盤子大,注入資產更大,加上鋼鐵業真是不太好,若要炒上十倍八倍根本不可能(以0.2元注入其餘的資產,約要發行700億新股,即共有808億股,現時炒上十倍,即是2.7元,即約2,100億,蒙能最高峰為1,500億,但是他們背後是鄭大富,開源背後只是幾個十億資產(不是現金)的人),所以最多能維持現在的股價已是不錯,故我認為各小股東都是看戲算,不要見中國首富就亂買。

P.S. 本文實在年三十開始策劃,但是這兩天忙過年,加上伺服器問題,所以本日才寫好。在年二十八本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我以0.36元買入中港照相3萬股,這家公司的現金值就已經超過這個數,雖手上的投資資產導致本年虧損,但以這家公司的財務結構來看,相信這幾年的股息應不會差,所以才購入這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3

兩周股事(3)


第三篇,互相做Deal事件:

我在幾個月前寫過大陶精密科技(8041)這家公司,終結時寫過一個金礦: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05                                 


但是後來真的沒了影蹤,可見這份諒解備忘錄是炒作的手段之—。

但是金礦的合作方,清大德人礦業,卻和第二家曾與無軌火車系的公司,元昇國際(925)簽訂諒解備忘錄,預備收購遼寧的金礦,該礦有礦產372萬噸,除了地方不同外,該公告和大陶精密的那一份接近一樣,是不是很奇怪呢。

8041收購金礦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13/GLN20080613069_C.pdf

925收購金礦備忘錄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2/LTN20090112139_C.pdf

另外,大陶精密又有第二單收購,就是和廣東郵政在郵局內搞戶外媒體廣告公司,大陶精密以2,880萬收購這家戶外媒體廣告公司10%股權,代價以發行3.6億股,每股8仙新股支付,以引入新股東,但是總有些不務正業的感覺。不過劉先生搞財技出身,反而不覺奇怪。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112/GLN20090112021_C.pdf

大家都知道他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中國戶外媒體(前稱光訊國際,25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91


在同一天,公司宣佈和那家戶外媒體公司簽訂五年期的獨家廣告合約,光訊出資700萬港元,在2010年前投資420萬,2011年前投資剩下280萬元,以投資設備來在郵局賣廣告,利潤則對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112/GLN200901120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15/LTN20090115593_C.pdf


這樣兩張合約,買股份用股票,一分錢都不用出,而投資設備的錢,則由第二家公司的袋出,但700萬可以用來投資甚麼呢,真是令人大惑不解,可見都是吹水居多,但是大股東因供股關係,故有資金需求,而資金需求時間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05_C.pdf


而供股情況如下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285


可見公司大股東是以多項關連交易來隱瞞真實意圖。

這三家公司確是高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9

三聚氰胺事件两周年 中国乳业蓝图仍待重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20/1876685.shtml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要书写中国乳业的历史,人们或许会这样写道:“2008年后的几年时间,是中国乳业的多事之秋……”
从来没有一个事件对一个行业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以2008年9月11日为标志性日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其影响力还在我国乳业中延续。
总结这两年我国乳业的种种现象,“公关”或许依旧是这个行业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尽管整个行业呈现出强劲复苏的态势,但消费者的信心却并未回复至2008年前的状况,各种“门”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也让乳制品企业疲于应对危机公关。
“在巨大的需求之下,乳业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在一些企业过于求快、求规模发展的方式依旧让人担心。”乳业专家王丁棉曾不止一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出他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忧虑。
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也在近日表示,乳业在发展之中依然存在3点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鲜有的部级领导在公开场合提出乳业发展中的问题。
如果说我国乳业从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重建,那么这个行业未来的道路,则取决于此刻我们重建所打下的根基。
粗放式增长 乳业乱象未止
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净利润,乳业巨头们的信息均显示,我国乳业已经强劲复苏。但在各种抢奶源、质量门事件还不时发生的情况下,我国乳业粗放式增长的方式仍未改变。
近日,据各家乳企纷纷公布了半年报,乳业三巨头的业绩斐然。其中伊利的主营业务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长20.27%,净利润3.45亿元,同比 增长35.58%;而蒙牛则实现营业收入144.34亿元,同比增长19.31%,净利润6.19亿元,同比下降6.5%;同时,光明方面的半年收入和净 利润分别为43.3亿和610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4%、34.7%。
然而,华丽的数字并不能遮掩所有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工信部或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高层,均表示出了对行业增长方式的忧虑。
“行业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行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协调发展等深层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近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十六次年会 上,朱宏任提出3点乳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另两条还包括: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基本制度建设等发展良莠不齐;部分企业诚信建设滞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从本质上讲,整个行业虽有改善,但还是和以前的增长方式并无太大区别。”王丁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的原奶依旧供不应求,在不少地区还发 生了抢奶源的事件。”众所周知,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乳企争抢奶源,一些奶农为了原奶达标,继而铤而走险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近期不断有企业来买奶,最后谈了好几轮,价格才谈下来。”石家庄一奶站的工作人员日前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地原奶的收购价已经接近3.5元/公斤。而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当地的收购价仅在3元左右。
“当初三聚氰胺事件的就是因为行业发展太快而导致各方面配套跟不上。”王丁棉表示,“如果整个行业一味追求速度,各种质量安全事件就很难被灭绝。”
公众高敏感度激发企业“公关”
尽管整个行业从收入和利润数据上已经超过了2008年,但公众的信任度却至今尚未恢复。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两年间,不断有乳制品企业被爆出各种质量门,这直接导致“公关”成为整个业界这两年间的重要话题。
“关于乳业的报道,已经让公众过度敏感。”近日,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表示,公众对于乳业的负面新闻已经十分敏感,将很容易导致过度的反应。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计算,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的两年间,乳制品行业发生的各种“门”事件大小已经不下10起,对企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两个月前的圣元奶粉激素门是一个代表性事件。2010年8月《健康时报》报道,武汉3名婴儿疑似因为食用圣元奶粉而导致性早熟,该报道一出就引出 全国媒体的关注。同时,有媒体继续爆出在其他地区均有疑似的案例发生。这一全国性的事件直接导致圣元奶粉所属公司的股价在当日发生巨幅下跌,且该品牌的奶 粉在一些地区还被超市自主实行了下架的处理。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公众已经高度敏感,一个微小的负面新闻,都有可能对企业的销售造成重大影响。”博雅公关公司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三鹿的例子在前,各家乳企已经高度重视公关工作。”
而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士也感慨,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不少乳制品企业甚至都没有公关部这一部门。“现在,几乎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公关部门以及新闻发言人,乳制品行业几乎成为了我国所有行业中,企业与外界沟通最好的一个行业。”
即便如此,也无法抑制各种“门”的发生,整个行业内,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都曾与负面新闻有过关联。尽管绝大部分事件都在事后被证明是公众的情绪被放大,或者与涉及相关知识太专业而难以理解有关。
“公众情绪如此敏感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正确的、权威的声音进行纠错。”同济大学传播学教授柳杉表示,“相比之下,权威机构或者相关专家更需要开拓与公众的沟通渠道。”
对此,王丁棉表示所谓的企业公关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产品的质量。“只有从根本上杜绝了劣质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配方奶粉是变局“最后机会”
一方面是销售业绩的迅猛回复,一方面是“公关战争”,乳业正在争议中前进。而被视为“最后一块大蛋糕”的婴儿配方奶粉市场,则是企业在研发、市场、销售战争之中的寸土必争之地,国际、国内巨头纷纷放下身段,削尖脑袋也要钻进这个市场。
“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奶粉,是国内大型乳企提高公司净利润的重要举措。”据兴业证券的分析报告,乳业巨头进军奶粉行业已经成为国内乳业的趋势。
两年前,因为三鹿奶粉而引发的三聚氰胺风暴曾一度将我国乳业卷入“绝境”,而两年之后的重建道路,却也再度选择了“奶粉”这一道路,这一条颇让人感到唏嘘。
据透露,2009年,伊利奶粉业务的增长数字达到了23%。伊利公司方面表示,奶粉业务的增长为其总业务的上升提供了重要的力量。
而在光明乳业方面,公司近日刚刚通过股东大会,通过了对新西兰奶粉企业SynlaitMilk的收购。光明乳业公关事务部总监龚妍奇曾向《每日经济新 闻》记者透露,未来光明将由该企业生产配方奶粉,并定位高端市场。有前光明乳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光明此举意在收复三鹿奶粉倒下之后奶粉市场的空缺。
同时,几家传统的快消巨头如娃哈哈集团、维维集团,均已经通过海外代工、贴牌的模式进入婴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不过,面对国内乳企咄咄逼人的攻势,洋奶粉方面也未停止在国内市场大举圈地的步伐。
洋奶粉的动作主要表现为涨价。日前,以美赞臣、惠氏、雀巢等企业的部分产品为首,吹响了洋奶粉涨价的号角。上述企业表示,部分奶粉有5%~10%的价格上浮。据一些地方性媒体的报道,涨价带动整个洋品牌奶粉集体涨价,而这也是在近一年内洋奶粉第二次调价。
“洋奶粉在国内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本次上调价格是出于追逐更多利润的选择。”王丁棉如此表示。“只要消费者可以接受涨价后的价格,企业就有涨价的动 力。”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仅美赞臣、雅培、惠氏、多美滋这四大洋品牌就占有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它们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
事实上,在液态奶三强鼎立的格局几乎已无法撼动的情况下,奶粉市场,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婴儿配方奶粉市场,正在成为整个行业最后一块大蛋糕。曾有专业机构 调研预测,2010年,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未来随着农村消费的升级以及新的一波生育高峰到来,整个市场预计还将保持数年的高速 增长。
“这是改变格局最后的机会。”国内乳业巨头一公关经理意味深长地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未来乳业的格局,奶粉之争是最重要的战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87

上市公司多晶硅业务噩耗再来袭 两周跌三成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22/1MMzA3XzM3MzY1Mw.html

梦魇并未结束。国庆之后仅仅一周,承继前三季度市场低迷氛围的多晶硅市场就正式迎来其现货价的历史冰点。据市场数据显示,10月11日-17日,多晶硅现货均价下探6.1%至41.13美元/千克,创下6月以来单周市场最大跌幅。而短短两周,整体市场跌幅更达三成以上。

与 此前记者调查(详见本报10月10日23版《多晶硅历史‘冰点’再临 光伏产业难言乐观》)别无二致。截至目前,多晶硅现货市场均价已然跌穿40美元关口,且于本周到达38.13美元/千克。而更为严重的是,在下游需求持续 乏力的状况下,由多晶硅往下的光伏产业链产品已呈现同步走跌的局面。显然,对身处产业前端的多数多晶硅公司而言,其灼身之痛在四季度还将持续加剧。

受 此累及,参与其中的众多上市公司已然在前三季度深感寒意。据记者采访了解,除部分主要供应自身产业链使用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大型多晶硅公司外,目前参与多晶 硅业务的多数上市公司在前三季都已出现亏损。可见一斑的是,10月19日,川投能源(600674.SH)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其去年尚且盈利800万元的 多晶硅业务在当期亏损近1500万元,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增幅较上半年下滑达47个百分点。

市场跌幅将扩大

噩耗连连的是,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却持续阴跌,毫无中止之意。四川某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到10月底,多晶硅现货价较上月的整体跌幅达到四成已无异议。

这缘于连续两周来,多晶硅价格走势不断下滑的预判。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数据显示,上周现货价格创6月以来最大跌幅,达到6.1%。较早一周的5.8%跌幅继续扩大。而截至10月19日,多晶硅价格更继续下挫,下跌达5.88%。

据 市场研究机构EnergyTrend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多晶硅的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周的40.51美元/公斤下降5.9%至38.13美元/公斤。多晶硅 片平均销售价格下跌10%至1.53美元/片,太阳能电池片价格下降6.7%至62美分/瓦。而连续两周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已累计下跌达35.1%。

事 实上,自今年3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反转向下后,其跌幅已然超过四成,并持续受到下游的挤压。市场信息显示,受德国和意大利大幅削减补贴影响,多晶硅制造商 现货销售价格经历了48%的跌幅。而由于太阳电池板供大于求,电池板价格出现剧烈下滑,降幅已经超过40%。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产品产能的压力,太阳电池板 制造商也在压低多晶硅的价格。

与此同时,整个光伏产业的同步走跌已使得多晶硅很难走出跌势的阴影。

据慧聪太阳能网披露的 数据显示,在多晶硅方面,目前成交价最低来到32美元/千克,平均价位下滑到38.13美元/千克,跌幅为5.88%;而在硅外延片部分,多晶的最低价格 来到1.41美元/片,平均价格来到1.534美元/片,跌幅为10.4%;单晶的价格则维持在1.9美元/片;平均价格为2.098美元/片,跌幅为 8.54%;在电池方面,最低价格已跌破0.5美元/瓦,来到0.48美元/瓦,平均价格则滑落到0.623美元/瓦,跌幅为6.74%。模组方面,硅晶 太阳能模组的平均价格下滑到1.07美元/瓦,跌幅为0.65%。

据其分析, 由于多晶硅成本难降、报价续跌,各多晶硅片厂除了减产,也加入卖多晶硅料源的行列,因为卖料比投产后出售硅片的亏损小,也算是损失最小策略选择之一。由此,国内多晶硅公司还将迎来更为艰难的时刻。

三季度整体亏损

“受下游需求萎缩、存货加剧的影响,现货市场低价抛售,消化存量的现象在短期会更加普遍,这必然会使得上游公司此前还保有一点盈利空间的多晶硅业务受订单价格下调影响而出现亏损。”四川某参股多晶硅业务的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如此说道。

据 该人士称,受市场需求影响,多晶硅市场在前三季度总体震荡向下。尽管三季度前期曾出现一波回暖,但由于缺乏真实的需求支撑,市场交易价最终只能在三季度后 期整体下调。加之,国际大厂近日出炉的多晶硅新订单价格又整体调低至40美元以下,市场恐慌性暴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这对于此前大多数 积极染指多晶硅业务的上市公司而言,最为直接的后果无疑将是亏损。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A股共有14家涉及多晶硅业务,其中有9家已在2010年投 产,2011年另有5家已经处于调试或试生产状态。而就已经投产的企业而言,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多晶硅业内人士都表示,将出现整体亏损。

值 得注意的是,作为最早参与多晶硅业务的上市公司川投能源在率先披露的三季报中已有所预示。据其季报显示,该公司控股38.9%的新光硅业三季度多晶硅综合 售价由上半年的47万元每吨下降至34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7%。由此使得后者在三季度亏损近150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实现盈利800万元。

据前述多晶硅上市公司人士称,之所以出现亏损,与目前国内多晶硅成本普遍过高的情况有极大关系。“40美元一般被国内行业人士称为盈亏平衡价,一旦低于这个价格,绝大部分厂家都会亏损。”

另 一名多晶硅专家也向记者指出,国内多晶硅公司的成本普遍在35美元至40美元之间,下游市场尚未启动前,成本与市场价倒挂必然引致上游公司关门停业。尽管 目前尚有部分公司保持着长单价格高于市场价的情况,但随着现货市场的持续暴跌,为维护合作关系,也必然会下调价格,缩减盈利,及至亏损。

由 此而及,市场普遍认为,到明年底,多晶硅市场将面临一场淘汰赛,而价格关口则是35美元。市场一旦触及35美元的关口,中小企业的淘汰率将高达九成,据 此,目前能达35美元成本以下的多晶硅业务上市公司并不多。乐山电力、川投能源、中国中冶、南玻A、鄂尔多斯等被普遍认为成本在30美元左右,而其中乐山 电力业绩弹性最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3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一張圖看懂烏克蘭兩周來發生了什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782

過去兩週,烏克蘭事件迅速升級,焦點很快就從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大規模示威抗議,轉變為俄羅斯武裝部隊進入該國,烏克蘭宣佈進入最高備戰狀態。從國內動亂轉變為國家領土危機,短短半個月內,烏克蘭局勢一波三折。

不僅局勢轉變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令人瞠目結舌:原總統亞努科維奇從強硬鎮壓示威到被罷免,之後被迫逃亡俄羅斯並被烏克蘭發佈通緝令僅用了不到7天的時間;前美女總理季莫申科出獄後成為反對派領袖;亞努科維奇所屬黨派大量黨員倒戈成為反對派;俄羅斯武裝部隊堂而皇之進駐烏克蘭境內克里米亞地區;美國威脅俄羅斯不要干涉烏克蘭內政,否則將孤立和制裁俄羅斯。

法國新聞社(AFP)製作了一張圖表(點擊看大圖),解釋了為什麼烏克蘭局勢在短短兩週內竟然發生了如此之快的大幅度轉變。

當前,烏克蘭局勢的最大推動力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2月24日對烏克蘭新領導人展開批評,稱臨時政府就是一群「持槍叛變者」,俄羅斯不會與其合作。他還預測,臨時政府的統治很快就會伴隨著「新一場革命和更多的流血事件」而宣告終結。

儘管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波蘭總統均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違反了國際法,且威脅到國際和平和安全。但俄羅斯似乎並不買賬。路透社消息稱,3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奧巴馬通話時強調,如果烏克蘭東部以及克里米亞暴力不斷蔓延,俄羅斯有權維護自身的利益以及保護居住在該地區的俄語語系居民。普京同時指出,目前居住在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公民……受到實際威脅。

關於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的博弈,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還特意配了一幅想像圖來調侃這兩位的通話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85

原油進口權壟斷有望兩周內打破 五大民企被列為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392

中國原油進口權有望在兩周內放開,山東晨曦、山東萬達等五家全國規模最大的民營石油公司有望成為首批放開的企業。幾十年來國有企業對原油進口的壟斷將被打破。據中國證券報,由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鄧文奎帶隊的一行數人近日走訪山東地方煉油企業調研,調研的主要內容就是業界呼喚已久的原油進口權放開。此次參加調研會議的包括山東晨曦集團、山東萬達集團、天弘化學公司、山東匯豐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唐山渤海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等。地煉企業人士則表示,由於沒有原料加工,這些草根出身的煉廠開工率常年維持在20%左右,閑置設備達70%以上,無論給個人還是國家都造成一定損失。而在拿不到原油的情況下,多數地煉只能用燃料油代替原油作化工原料。後者就是原油加工後的廢料,消費稅改革後每噸進口燃料油還要加830元/噸的稅,而且會造成嚴重汙染。此次向民營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有望打破國有企業對原油進口的壟斷,逐步緩解以上問題。據《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國內的原油進口分為國營和非國營貿易兩種,國營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珠海振戎5家控制,進口數量無上限限制。非國營共有23家企業,但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有國有石油公司背景,有些甚至是“兩桶油”的關聯公司,民營企業真正能獲得的進口配額極其有限。五家參加調研的企業中,山東晨曦集團目前一次煉油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年;萬達集團及天弘化學公司煉化能力為2000萬噸/年;山東匯豐石化集團總煉化能力為2000萬噸/年;唐山渤海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年銷售汽柴油為100萬噸/年,並擁有20萬噸的油庫,30座加油站。同在調研隊伍里的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專職會長趙友山表示,“目前,這幾家公司是國內民營企業里面實力相對最強的,加起來總資產有800多億,也都符合國家制定的原油進口的條件,接下來會先從試點開始,不斷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36

普京警告歐盟:如果我願意,可以兩周拿下烏克蘭--報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71

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援引意大利《共和報》的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電話時宣稱,“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局勢在上周日出現戲劇性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普京表示,烏克蘭政府應就烏東部的國家地位(statehood)問題與東部民間武裝進行談判。“statehood”一詞可解釋為國家地位,也可理解為“自治州的地位”,意義含糊。(見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

巴羅佐對歐盟國家領導人稱,普京是在回答“是否有俄軍士兵進入烏克蘭東部”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普京這個人是“完全無法預測的”。英國首相卡梅倫指出,不能讓俄羅斯占領整個烏克蘭,否則將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綏靖政策的悲劇。

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在戰場上不斷擊敗烏政府軍,攻占大片地區。烏克蘭當局表示,這是因為有1000個俄羅斯士兵和坦克等重型裝備進入烏克蘭,幫助民間武裝作戰。雖然俄羅斯對此予以堅決否認,但仍遭到歐盟實施的經濟制裁。

面對俄羅斯和境內親俄武裝的雙重壓力,烏克蘭表示要尋求加入北約以獲得保護。普京則撂下重話稱: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核武器大國,最好別惹我們。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提到,有7個北約國家打算針對俄羅斯聯合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規模至少為1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