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數課稅不合理、F股地雷仍多 如何面對未上市股兩大風險?

2014-06-02  TWM  
 

 

對於未上市股投資人來說,課稅已成去年起最重要的投資「風險」與技巧之一,另外,在F股陸續出現狀況下,如何選擇好的F股公司,也成為未上市股投資最重要的課題,要如何面對及因應兩大風險,值得投資人關注。

撰文‧林宏文

對於未上市股的投資人來說,目前最煩惱的就是課稅問題。根據去年開始實施的核實課稅制,包括未上市股票、首次上市櫃︵IPO︶股票十張以上、興櫃股票一百張以上,都要以稅率一五%課稅。不少投資人認為,由於未上市股票、興櫃股票到上市櫃後,課稅方式完全不同,已形成未上市投資人不少困擾,加上未上市股票成本計算複雜,讓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事實上,用張數來作為課稅標準,原本就很不合理,因為股價高低有別,高價股如寶齡富錦股價近四百元,低價股如啟耀一股兩元不到,賣一百張啟耀的總金額還不到賣一張寶齡富錦的一半,用張數作為計價單位,完全不符合課稅的基本精神。

計算成本與獲利易引起爭議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就認為,不只以張數課稅不合理,未上市股在計算成本與獲利上也很複雜,容易引起爭議,因此,與其用一百張做課稅基準,不如把未上市股的證交稅提高,成交就課稅,從原本千分之三提高到千分之四.五,如此最簡單易懂,政府也最容易課到稅。

不過,就算是財政部訂定核實課稅制的規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未上市股投資人就相對應產生不少避稅方法,而且完全合法,絕對讓政府課不到稅。例如,有投資人為了避稅,不僅用夫妻兩人的戶頭,未成年子女的戶頭也可以使用,只要注意每年贈與免稅額二二○萬元即可。如此,一家四口就有四百張的額度可以使用,大大減少被課稅的機會。

此外,有投資人也說,要善於利用每年一百張的額度,因此,只要預估股價還有上漲空間,隔年有可能被課稅,今年就先賣一趟再買回來,把成本墊高,隔年被課稅的機會也因此降低。也有投資人表示,如果真的成交張數超過百張,而且確定是獲利會被課稅的話,那就想辦法把一些已經確定虧損的壓箱未上市陳年股票拿出來處分一下,藉著這些損失,把前項交易的獲利平衡下來,如此也不會被課到太多的稅。

一位資深的未上市股投資人笑說,現在投資未上市股的人,除了研究公司基本面外,還要花很多精神在加減乘除的數學計算,才能與財政部鬥法鬥智。

總而言之,政府規定了不甚合理又窒礙難行的未上市股課稅規定,投資人相對也會祭出各種反制措施,結果很可能是政府課不到稅,投資人徒增煩惱。但最嚴重的負作用卻是,未上市股交易冷清,對想要創新創業的人又形成一道門檻,是徹底三輸的局面。其實,若觀察近幾年未上市一百強的名單,就可以發現,未上市公司的數量及品質確實愈來愈差,尤其是電子產業已經不容易找到具份量的企業,反倒是在生活、文創及生技產業中,還會出現一些不錯的公司,這也與近年來電子業創新創業的動能不再,在好公司陸續上市櫃後,後續動能已無以為繼,難怪未上市的電子股已找不到好公司。

此外,未上市股的投資如今也更為多元化,由於F股的開放,如今許多海外公司回台掛牌,但這些公司大部分並未先在台灣公開發行或在興櫃交易,因此投資人不見得有機會參與,只能等到股票上市櫃後才能買到。

不過,也有少部分的F股,已先行在興櫃市場交易,有鑑於先前發生的F - 再生事件,投資人對F股的投資會更加謹慎。四月間曾坐上興櫃股王、預計六月掛牌的F - 通訊,日前公佈第一季季報,由於預先提列所得稅,致使原本第一季的稅前獲利,從三.三七元驟降為○.八元,股價也在短時間內大跌超過兩成。

可檢視有無台灣創辦經驗另外,原本已拿到上櫃核准函、創辦人為中國企業家的F - 中晶,日前申請補辦公開發行,也遭證期局停止生效,在承銷業又投下一枚震撼彈,也讓投資人對於F股的投資又更為審慎小心。因此,F股的投資,可能要更加注意,公司是否有台灣創辦人的背景,雖然這也並非品質絕對保證,但若有其他相關的台股上市櫃經驗,可能是檢驗經營者誠信較佳的參考。

例如六月中下旬即將掛牌上櫃交易的F - 達輝,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三.○七元,F - 達輝的大股東是徐鴻鈞及徐鉦鑑兩兄弟,先前該集團主導的兩家公司已經掛牌,分別是在新加坡掛牌的奐鑫及在台灣掛牌的祺驊,有這些掛牌公司的經驗與資料,對於投資人來說,至少可以作為判斷企業家經營風格與品德的基礎,這也是未上市股投資人可以稍加留意之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9

金管局﹕應用Blockchain問題仍多

1 : GS(14)@2016-11-12 05:25:17

【明報專訊】區塊鏈(Blockchain)在今年成為金融科技的寵兒,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爭相研究,但香港應科院聯同金管局昨日發布「分佈式分類帳技術」白皮書,指這種區塊鏈所使用的技術雖然確有特點,但要實際應用卻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增交易透明度降交易成本

區塊鏈技術是把數據庫分拆為小塊,再以不能更改的加密鏈連接,讓系統能在沒有中間人的情况下運作,大大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及降低交易成本。白皮書表示,現階段香港應科院會聯同幾家銀行及相關業界,就此技術進行概念驗證工作,包括在按揭業務、貿易融資業務及電子身分管理中試用。

金管局助理總裁李樹培卻認為,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市場的態度應該保持審慎,在各種問題得以解決前,不應對其潛力感到過分樂觀。他指出,區塊鏈理論上可減低交易成本,但他對此感到疑惑, 而且銀行亦未必肯投入資源於硬件及基建上。在實際運作上,不同銀行的區塊鏈如何互通,及與其他非區塊鏈系統如何互通,都是重要問題。

涉及法律私隱問題

另外,使用區塊鏈亦涉及不少法律問題,例如私隱、跨境數據流動、法律責任、糾紛解決機制等,「在美國訪問時,當地的法律界都對這些問題有所研究,但我不肯定香港的法律界是否同樣有充足準備」。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則相信,未來會陸續有銀行使用「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包括研究區塊鏈。他表示,自9月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後,已有兩家銀行正在使用,主要用於生物認證,當局同時與數家銀行溝通中,估計未來數月陸續有銀行透過沙盒,推出區域鏈及人工智能等技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3&issue=2016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20

騰訊一周跌7.4% 捧場客仍多 股王創歷史 單日成交308億

1 : GS(14)@2017-12-03 18:17:39

【明報專訊】受大量貼價牛證被「打靶」影響,加上恒指季度檢討在收市後生效,大量被動基金的沽盤在尾市湧現,股王騰訊(0700)昨日再挫逾3%至385元,全周累跌7.4%,是超過兩年來最大單周跌幅。成交額高達308億元,打破港股史上單一股份單日最大成交紀錄。自上周盤中高位以來,騰訊已累挫逾一成,但分析預料調整壓力仍在,現價低撈仍有機會捱打。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昨日騰訊成交308.02億元,打破1998年匯控(0005)的紀錄。當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府動用儲備入市掃入大藍籌,匯控曾錄得單日247.9億元成交。

騰訊連日大成交下挫,主要有三大原因,均與業務基本因素無關。首先是恒指權重調整於昨日收市後生效,騰訊的權重須由周四的11.84%減至10%,環球共197.6億美元(約1541.28億港元)交易所買賣產品追蹤恒生指數,以此計算,有28.4億元被動資金需要沽出騰訊,此數據還未包括大批沒上市的恒指基金。由於被動資金為減少追蹤誤差,通常在尾市才會湧現。昨日騰訊在收市競價時段(即U盤)錄得近2000萬股成交,若由3時50分起計算,則有2288萬股成交,涉及88億元,佔其全日成交近三成。最終騰訊亦在U盤時段被「嘜低」至385元收市。

大量牛證「打靶」 輪商須沽1000萬正股

另一原因是有大量貼價牛證被強制收回,法巴上市衍生產品部執行董事黃集恩表示,昨日有86隻牛證被「打靶」,39隻屬騰訊牛證,撇除5隻昨日才新上市的牛證,34隻被收回的騰訊牛證涉及10億份街貨,相當於1000萬股正股,意味在收回後,輪商會沽出1000萬股騰訊正股。

第三大因素是基金換馬,今年的領跑股都被沽出以鎖定利潤,同樣情况亦發生在內險股身上,平保(2318)昨日亦再挫近2%至75.5元,自上周盤中高位87.1元累計下跌13%。

黃國英:騰訊現價可買 惟本月續捱打

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基金換馬在美股尤為顯著,近日蔓延至港股,基金沽出科技股買入落後的金融股。他指現時在重演去年12月的景况,當時科技股同樣遇到沉重沽壓,無論港股或內地A股都大幅調整,市場信心頓失,但直至1月便開始「轉運」。他認為騰訊及平保等熱炒股的基本因素沒變,現價值得中長線投資者買入,但要有心理準備本月會繼續捱打。

受騰訊影響,恒指昨日跌103點至29,074點,國指亦跌26點至11,449點,港股全日成交1504億元。恒指全周累跌792點或2.65%,為今年最大單周跌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22&issue=20171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