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郵儲銀行登H股解資本之渴 內地大型銀行均已上市

9月28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股票代號:01658.HK)正式於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開市報4.76港元,以每手1000股H股為單位進行買賣。隨著郵儲銀行成功登陸H股,中國大型銀行全部完成上市。

郵儲銀行全球發售凈額總計566億港元,坐穩近兩年內全球最大IPO位置。當天收於4.77港元/股,上升0.01港元/股,小幅上升0.21%。

“雖然以接近招股價區間下限定價,但首日股價維持在4.76-4.77港元為理想狀態,加上此次在香港市場超額認購倍數為2.6倍,說明市場反應積極。”郵儲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表示。

緩解資本不足

資本不足會制約銀行業務的拓展,郵儲銀行也面臨這個問題。而H股IPO落地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本不足的問題。

郵儲銀行招股書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其資本充足相關指標較2015年末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以及資本充足率都從2015年末的8.53%下降到8.35%,下降0.18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則從去年末的10.46%下降到10.26%,下降0.2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誌明對第一財經分析,郵儲2016年3月末資本充足率僅為10.26%(2018年底前須不低於10.5%),資本不足問題凸顯,嚴重制約業務發展。“此次IPO凈募集資金達566億港元,預計可提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1.5個百分點,顯著緩解郵儲銀行資本不足問題。”

郵儲銀行也表示,郵儲銀行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經扣除郵儲銀行就全球發售應付承銷傭金及預計開支後)用於補充郵儲銀行資本金,以協助業務持續增長。

此外,被問及對比其他來港上市的內地銀行股,郵儲銀行此前聲明的10%派息率略低一事,李國華表示,未來的派息率將權衡公司發展、資本金補充情況及股東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後調整,將不會低於10%。

而對於郵儲銀行此次赴港IPO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李國華表示,一方面是投資者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有信心,另一方面則是認可郵儲銀行的發展策略以及成長潛力。他稱,郵儲銀行赴港上市後將按照國際化市場標準,完善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堅持“一大一小”

成立於2007年3月的郵儲銀行,2012年1月完成股份公司變更,2015年12月引入10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2016年9月28日成功在香港上市。郵儲銀行通過9年多的時間完成了“股改—引戰—上市”三步走。

2015年12月,郵儲銀行以“引資金、引機制、引資源、引技術、引智力”為目標,引入瑞銀、中國人壽、中國電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螞蟻金服、摩根大通、Fullerton Management Pte Ltd、國際金融公司、星展銀行及深圳騰訊等十家戰略投資者。

李國華表示,這都充分表明了境內外投資者對郵儲銀行零售銀行發展戰略,獨特的“自營+代理”經營模式,龐大的網絡、客戶基礎和資金實力,優異的資產質量以及顯著的成長潛力的肯定。

“未來將堅持‘一大一小’的發展方向。”李國華表示,“一大”指做好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行業龍頭企業的業務,“一小”則是要繼續堅持大型零售商業銀行的定位不動搖,同時專註服務三農、社區及小微企業,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彌補農村地區金融業發展不健全的現狀。

零售銀行是銀行成立之初的戰略定位,截至2016年3月31日,郵儲銀行的網點數量超過4萬個,個人客戶數量超過5億戶。截至2015年12月31日,郵儲銀行個人存款占存款總額比例為85.4%,個人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為49.4%,個人銀行業務稅前利潤占比46.0%。

服務“三農”方面,就在上市前不久,郵儲銀行還成立了三農金融事業部。在總部將設立“五部四中心”,下設小額貸款部(扶貧業務部)、農業產業化部、農村項目部、政策與創新部、信貸管理部等5個專業部門。在總行中後臺設立三農風險管理中心、三農資產負債管理中心、三農財務管理中心、三農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等4個中心。

李國華表示,會借助互聯網、移動通信、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等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針對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市場情況,積極拓展新興業務領域。”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也表示,在發展支撐保障方面,會全面升級“線上+線下”獨具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自營+代理”模式

“自營+代理”運營模式和超過4萬個網點,使得郵儲銀行成為營業網點數量最多的上市銀行。

據郵儲銀行介紹,代理網店是指經銀行業務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取得金融許可證,在該行委托業務範圍內辦理商業銀行有關業務的代理營業機構。郵儲銀行委托郵政集團在代理網點提供吸收存款服務、結算類金融服務、代理類金融服務及其他服務,並向郵政集團支付代理費用。

截至2016年3月31日,郵儲銀行有8301個自營網點與31756個代理網點,自營網點及代理網點在該行全部營業網點的占比分別為20.7%和79.3%。通過郵儲銀行的數據統計,代理網點吸收存款的占客戶存款的比例在下降,2013年為60.8%,下降到了2015年末的57.6%。

李國華曾表示,“自營+代理”的模式給郵儲銀行節省了網點20萬人的運營成本、營銷成本,也相應地減輕了對這些網點的日常管理壓力和風險責任。

不過這一模式也受到了市場的質疑,例如在銀行服務、風險管理上可能會存在執行不到位等情況,可能會為郵儲銀行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困擾。郵儲銀行在招股書中提示,代理網點的風險主要在於從業人員的數量、專業度、服務水平及營銷能力可能無法完全滿足該行發展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73

樂視網複牌首周遊資入場博弈 20億或難解資金之渴

在猴年最後一個完整的交易周,一度深陷危機的樂視網敲定百億融資,複牌交易。複牌後樂視網股價跌跌撞撞,雖然公司因賈躍亭的“百元股價論”誤導市場,被下發監管函,但其股價仍一度高至41元。除1月18日停牌外,樂視網複牌首周四個交易日獲約136億成交額,漲幅近10%,不過最終股價未能突破40元大關。本周一最新股價則表現疲軟,收跌至39元。

而助推樂視網股價上漲的資金中,遊資首當其沖。在1月17日,複牌第二天,樂視網漲停登陸龍虎榜,新晉遊資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古北路營業部買入超1億元。但在遊資入場博弈的同時,更多的資金選擇拋售樂視網,1月17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樂視網買入3.57億元的同時,被賣出4.81億元,凈賣出1.24億元。

除了股價的漲跌,樂視網剛剛獲得的百億融資是否夠用,又如何分配在上周亦是焦點。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就此問題來自嘉實基金、銀華基金的多家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曾再三追問。對此,樂視網以及賈躍亭給出的回複則是,此次所獲得戰略投資,70億元歸屬上市公司體系,其中樂視網僅獲得20億元;100億元屬於賈躍亭個人,將用於解決除汽車以外的非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基本夠了”。

但按照賈躍亭與融創中國方面的約定,屬於其個人的資金中,能夠投入樂視的資金實際有限,通過樂視網老股轉讓所獲的資金中,有30億元將被用於解除其對樂視網的股權質押,且未來12個月內還須將股權質押比例降至50%內,這兩者就需要資金至少65億元以上。更為重要的是,20億元補血對於負債居高不下,不斷輸血關聯企業的樂視網來說,或難解資金之渴。

遊資入場博弈

1月16日,剛剛敲定了百億融資的樂視網正式複牌,但複牌首日,資金並未大筆入場,僅成交9694.88萬股,股價收跌1.12%。但隨後1月17日,樂視網強勢漲停,全天成交38.9億元,上億遊資入場博弈。

龍虎榜數據顯示,前五大買入營業部中,中信證券上海古北路營業部買入1.02億元,接近二三名買入營業部的買入總和。而公開數據則顯示,在過去三個月內,該營業部買入的個股達到55次,上漲概率34.55%。且此前風格偏好次新股,在2016年四季度,該營業部頻繁買入來伊份、花王股份等股票。

上海一私募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樂視網漲停當日,創業板亦強勢反彈,這讓不少遊資跑步進場,試圖在樂視網身上“賭一把”。他認為,樂視網剛剛獲得的百億投資,讓其資金危機暫時緩解,而此前的大跌讓樂視網股價處於相對安全的位置,在複牌前的交流會上,樂視網又出現“百元股價論”,遊資有較強進場博弈的動力。

1月16日,樂視網對1月15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進行了披露。披露信息顯示,來自廣西的某個人投資稱其以400多萬的身家投資樂視網,但目前虧損25%,提問賈躍亭何時樂視網股價是否能達到100元。

對此,賈躍亭彼時回答此問題中稱:“什麽時候過100,一方面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業務肯定會進入爆發期,對上市公司來講。另外,希望各位齊心協力讓它快速達到100元。”不過,該言論被媒體爆出後,樂視網於1月18日停牌,並隨後收到交易所監管函。

除了遊資,從樂視網的融資融券數據來看,此前豪賭樂視網的融資客,則相對克制地買入樂視網。1月16日到1月20日的數據顯示,在複牌首周,樂視網遭遇融資償還19.93億元,融資買入21.34億元,周凈買入額1.4億元,融資余額從12月6日停牌前的43.57億元,增長至44.9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樂視網曾因48億元定增融資停牌半年,而複牌首周曾獲融資客瘋狂買入,周買入額超10億元。

無獨有偶,機構對樂視網的態度同樣較為謹慎。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四季度末,持有樂視網的基金41家,環比上一季度減少24家。而2016年三季度持有樂視網的唯一一家券商機構東方紅先鋒2號(展期)則選擇了清倉。

中金公司在16日的研報中,則下調樂視網目標價至43元,以反映市場估值下行的壓力和長期經營改善的不確定性。中金公司認為,樂視網戰略調整和治理優化是長期預期扭轉的關鍵,成效尚待觀察。而本輪樂視危機的原因,體現在過於激進的戰略擴張,與組織構架、人員管理及資金保障的不匹配。

樂視網資金難解渴

充足的資金一直被視為解決樂視危機的鑰匙,而對於整個樂視獲得的百億資金該如何使用分配,又能支撐多久,在複牌首周一直是市場關註的焦點。

樂視網1月13日晚間披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樂視網在內的三個主體,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獲得來自融創中國旗下嘉睿匯鑫、樂視關聯方樂然投資以及華夏人壽合計超過168億元的資金。其中,約150億元來自嘉睿匯鑫。不過,對於資金該如何分配使用,樂視網在公告中並未過多提及。

在1月15日的投資者交流中,該問題成為核心疑問之一。

“關於資金的用途。70億左右是上市公司體系,100億左右是我個人。”賈躍亭在交流中稱,100億將毫無保留投入到除汽車外的樂視非上市公司體系。而70億中,20億屬於樂視網,更多的是用於內容的生產、制作、引進以及技術的研發費用、服務器采購等等。40億將被分配給樂視致新。此外,樂視影業方面會有少數資金註入。

不過,按照與融創中國的約定,實際上賈躍亭可用於投入樂視的資金,可能並不如其承諾的多。融創中國此前公告,嘉睿匯鑫將在相關協議簽訂5個工作日內,支付代價60.41億元至賈躍亭賬戶。其中30億元將被優先用於解除就樂視網權益設立的質押,此外,賈躍亭還需在未來12個月內躍亭須將股權質押比例降至50%以下。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測算,這兩者就需要資金至少65億元以上。

更為關鍵的是,作為樂視最為核心的融資平臺,樂視網不斷輸血關聯企業,負債亦居高不下,20億元的資金則顯得杯水車薪。

2016年前三季度,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167.95億元,同比增長100.54%;凈利潤4.93億元,同比亦有三成增長。但同期,樂視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5.43億元,同比減少32.89%。樂視網解釋稱:本期新增互聯網金融業務(所)發放的貸款凈額計入經營活動流出所致。截至三季度末,樂視網發放貸款及墊款5.68億元。

僅2016年上半年,樂視網就有14筆拆入或拆出關聯借貸款項記錄,其中11筆均為樂視網為關聯企業輸血,總額達3.05億元。

除此之外,樂視網資產負債率逐年大增,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樂視網的負債率分別為56.11%、58.58%、62.23%和77.53%。到2016年第三季度末的最新數據是,樂視網總資產約288.69億元,比去年底增長69.99%;負債余額約189.72億元,資產負債率65.72%。此外,到2016年三季末,樂視網尚有應付賬款43.8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 3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60

期指松綁滿月:一周兩次烏龍指 流動性之渴待解

3月17日,期指松綁正式“滿月”。但3月14日和3月17日,IH1703和IC1706兩個期指合約卻相繼出現“烏龍指”,引發市場關註。

2月16日晚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公告,對三大股指期貨品種的異常交易手數認定、交易保證金、平今倉交易手續費進行了全面調整,自2月17日起開始實施。此番調整被視為股指期貨市場逐步回歸常態的破冰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期指松綁一個月來,中證500(IC)、滬深300(IF)、上證50(IH)三大股指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均有了明顯提升,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3月14日和3月17日,IH1703和IC1706兩個期指合約卻相繼出現“烏龍指”。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過去一周“烏龍指”頻發的根源在於前期松綁措施力度有限,市場流動性依舊不足。3月17日晚間,中金所針對近期市場波動發布公告稱,一個時期以來,股指期貨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流動性狀況有所改善但仍不充分。提醒投資者應充分評估市場流動性狀況,謹慎交易。

“烏龍指事件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和時間窗口。”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向記者表示,期指頻發烏龍指,指數短期和現貨市場頻繁出現背離,易對現貨市場形成誤導並引發恐慌,進一步松綁、加深市場深度、改善流動性勢在必行。

一周2次烏龍指

3月17日(周五)為期指交割日,開盤即遇上“烏龍指”。

9時30分01秒,中證500股指期貨IC1706合約價格急速上沖,從開盤6348.4點,拉升至6951點,一度觸及漲停,維持逾半分鐘後迅速回到正常價位。截止收盤,報收6278點,全天收低41.2點,下跌幅度0.65%。分時成交明細顯示,36秒之內IC1706成交超過300手,若按掛單價位計算,這筆“烏龍指”損失超過3000萬元。

資深期貨炒家王凱向記者表示,其判斷是人為失誤的可能性偏大,賣單掛成了買單。“按照交易所保證金計算,動用保證金超過1個億,後面是被小戶一張張撬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大戶給中產階級發了紅包。”王凱表示。

這並非是期指第一次出現烏龍指,就在3天前的3月14日,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也曾出現烏龍指。一周2次烏龍指,多位業界人士均呼“實屬罕見”。

分時成交明細顯示,14日下午14:25:48至14:25:49短短兩秒之內,IH1703成交近140手,一分鐘時間內成交超200手。“閃崩”之後IH1703合約迅速恢複正常,截至收盤下跌0.05%,報價2349點。此次“烏龍指”交易多單每手損失在6萬多元,合計損失超過200萬元。

“從具體的成交情況來看,是25分48秒鐘一筆35手的市價單引起的波動。”另一位期貨交易員向記者表示,按照中金所的規定,短時間內成交35手的原因可能是某客戶通過程序化操作多個賬戶同時誤下單;某套保客戶(不受20手限制)誤下單;一個賬戶砸盤的過程中引起其它CTA程序賬戶跟風同方向砸單。

14日35手單子便可以使市場出現極大波動,市場流動性的匱乏可見一斑。“17日的烏龍指雖然手數偏大,但若是在期指未受限之前,300手單子或連1%都打不上去。”前述交易員說。

高上認為,烏龍指發生的直接原因除了人為失誤,也不排除交易者之間存在利益輸送,但根源還是在於市場流動性不夠,稍微大一點的成交量如果價格和當前不一致,就容易產生較大波動。

2月16日晚間,股指期貨松綁“靴子落地”。中金所宣布自2月17日起,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從原先的10手調整為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其次,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自17日結算時起調整為20%,中證50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30%。

“1個月前的松綁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但實質作用上確實相對有限。烏龍指事件將市場流動性不足仍暴露得很明顯,最好的辦法還是繼續推進松綁。”艾方資產總裁蔣鍇向記者表示。

業界呼籲繼續松綁

據記者統計梳理,自股指期貨2月松綁以來,三大合約的持倉量和成交量均有了明顯提升,市場活躍度有了明顯改善。

以3月17日和松綁前一天,2月16日的交易數據進行對比,IC、IF、IH的成交量分別增加了64.79%、85.76%、44.82%。持倉量方面,IC、IF、IH分別增加了17.57%、25.91%、23.98%。

(圖:三大期指成交量&持倉量對比,數據來源:中金所)

蔣鍇告訴記者,期指松綁後烏龍反倒頻繁出現,其原因在於前期市場十分清淡,松綁後成交逐步活躍,但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卻未能有相應幅度的提升。“相當於拍牌上車的人變多了,需要八車道才能保障交通順暢。但目前只從兩車道擴到四車道,依然會有堵塞。”蔣鍇說。

“松綁之後成交和持倉同步放大,市場開始活躍。但投資者稍稍一試就發現水還是很淺,市場很容易受影響、被操縱。”高上認為,期指市場當前的“易被操縱體質”或容易向投資者開啟市場操縱的大門,唯一的解決之道只有繼續推進松綁,進一步改善流動性。

高上還認為,期指烏龍指頻發的另一個直接影響是,指數頻頻和現貨市場出現短期背離,會對現貨市場投資者形成誤導、引發恐慌。“期指這個‘癲癇’的市場,會使A股時不時就受驚。目前市場已經完全消化了期指松綁帶來的影響,兩會也已經結束,烏龍指事件其實為繼續推進松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和時間窗口。”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松綁進程因烏龍指事件而加速的可能性不大。

“2月16日的松綁,監管層已經表明了態度。後續如何繼續推進,還需視松綁後的市場效果而定,一個月時間相對還是太短。”國金期貨原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表示。

蔣鍇則表示,股指期貨松綁以後,對沖的高成本有所下降,但依舊難言理想。而就負基差情況而言,盡管在松綁之時存在事件性反應略有收斂,但目前也已恢複松綁前的貼水水平,難言有明顯改觀。“負基差和市場情緒有關,但流動性的改善也會對其的收斂起到明顯作用。監管層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朝著常態化的狀態調整。”蔣鍇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86

IPO觀察 | 2017年經營現金流出近10億,小米之渴何解?

“效率的提升來自於運營成本,尤其是交付產品給用戶時的交易成本的極大降低。小米獨特的商業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實現,造就了用戶信任的基礎。”“獨角獸”小米公司公布的招股書當中,創始人雷軍的公開信如是說。雷軍似乎一直信奉“便宜就是硬道理”的原則,不過在小米的現金流量表看來。“便宜”未必是一門好生意。

小米現金流量表顯示,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稱“經營現金流”)逼近負10億元,這個數自稱字跟小米的調整後凈利潤53.6億元,其實並不匹配,應收項目和存貨的激增也讓人擔憂,依賴大量的融資;目前小米尚未公布此次IPO詳細的融資額以及估值,有市場傳聞估值在7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

應收賬款存貨激增

小米合並現金流量表顯示,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9.96億元,對這個數字小米解釋稱“經營所得現金5億元減已付所得稅15億元”。然而,2016年小米的經營現金凈流入達到45.31億元。為什麽時隔一年之後小米的現金流為何突然變得入不敷出?這在小米的應收和存貨項目當中有跡可循。

2016年的經營現金流入45.31億元,小米解釋稱是“經營所得現金47億元減已付所得稅2億元。”而2015年的經營現金流,是凈流出26億元。

“2016年,我們的市場占有率曾有過下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早先幾年過於迅猛的發展背後還有很多基礎沒有夯實,因此我們主動減速、積極補課。2017年,小米順利完成‘創新+質量+交付’的三大補課任務,迅速重回世界前列。據我們了解,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雷軍表示。

按照雷軍的說法,既然2017年的營運比2016年要更好,為何2017年反而出現現金凈流出?對此小米在招股書中沒有給出一個相對明確的說法。在“流動資產”的“貿易應收款項”當中,似乎比較好解釋了為啥2017年經營現金流的入不敷出,這個數字從2016年底的20.89億暴增到2017年底的54.69億元。

另外,小米存貨也出現暴漲,從2016年底的84億元,到2017年底163億元,同比暴漲95.1%。對此招股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及制成品分別增加22億元和51億元。”“由於若幹款的智能手機日益受歡迎,預期需求強勁,我們為此增加存貨,使得存貨應付款項及許可費增加。”

“作為一個做消費終端生意的公司,小米的應收項目和存貨如此激增,讓人感到一定的意外,有可能是很多經銷商並未按時付款,或者其他原因。”有註冊會計師向第一財經記者如此評價道。

投資現金流方面,招股書稱,2017年投資現金流凈流出27億元,主要是由於購買及結算理財產品的現金凈額17億元,以及資本開支12億元;2016年投資現金流是凈流出37億元,主要是由於購買及計算理財產品所用現金凈額11億元,資本開支18億元及購買長期投資17億元。

也就是說,近兩年時間里面小米用了近30億元買了理財產品。而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在2017年達到了62億元,主要是由於借款所得款項112億元,部分被償還借款45億元所抵消。2015年、2016年融資所得現金流凈額只是分別為5.68億元和0.721億元。

發力互聯網金融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盡管硬件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雷軍稱。

到底雷軍所說的“互聯網服務”包括什麽?其中,金融業務從來都是科技公司虎視眈眈的一塊肥肉,小米其實也不例外。到底小米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如何了?

小米在招股書當中作出如此表述:“我們於2015年推出互聯網金融業務。其後,我們研發了創新金融產品及互聯網支付平臺,以滿足用戶不同的財務目標。我們的貸款產品包括分期付款貸款及消費貸款,用戶可分別使用該等貸款購買我們的硬件及滿足彼等其他財務需求。我們主要通過小米金融、小米錢包及小米貸款手機應用程序分銷我們的貸款產品。除貸款產品外,小米錢包另有手機錢包及支付功能,例如轉賬及支付賬單。2016年12月,我們在中國內地聯合創辦第三家互聯網銀行,擁有少數股權。”

關於這家互聯網銀行,其實在2016年12月,雷軍通過個人微博透露小米聯合新希望集團、紅旗連鎖創辦的銀行正式定名為“新網銀行”。這是繼騰訊微眾銀行、阿里網商銀行之後的中國第三家互聯網銀行。當時,小米通過全資子公司銀米科技出資8.85億元,占股29.5%;是僅次於新希望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新希望集團出資9億元,占股30%。

除了銀行以外,小米在小額貸款方面也在發力。“小米金融為本集團的金融服務部門,處於發展初期。小米金融精英金融科技行業的新創業務,尤其包括人工智能化的在線金融服務、科技化銀行服務的異動應用程序、理財、貸款及保險產品和消費付款解決方案,與通過不斷分析消費者大數據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庫。小米金融業務主要通過(其中包括)重慶小米小額貸款及我們合並聯屬實體北京小米電子軟件在中國內地進行。”

“沒有用戶的信任,就沒有我們追求的高效。用戶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靈魂。持續贏得用戶的信任,我們的任何業務都將無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實現世界級效率的公司,將擁有穿越經濟周期、持續抓住行業湧現的新機會和長久保持優秀運營表現的能力。”雷軍如是說。

上市後,持續“錢緊”的小米如何維持用戶的信任?這是雷軍在小米未來成為公眾公司後仍然需要直面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