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現代夜冷拆家「搜獵」之道

2014-05-25  NM  
 

 

他試過在垃圾站中捧走一個三腳茶几,轉手賣得三千;他也試過用千多元,買下一個香爐連豐子愷的畫,結果賣得四十萬元。這盤生意,本小利大之餘,更是Simple Living老闆馮永權(Wing)的興趣。

四十多歲的他,熱愛旅行,常到越南、柬埔寨等不同地方的跳蚤市場,每當見到特色的舊物,就如狩獵般興奮,多年來買下一件件稀奇古怪的物品,直到貨品多到連位於南丫島的大屋也不夠放。

Wing於是把興趣發展成一盤生意,在駱克道開舖賣夜冷貨。當初只有散客幾個,如今卻成為行內「拆家」,由入貨、定價至散貨,都有一套自家心得。

這是Wing的奇幻世界,一個半世紀前的電視機、中古吊燈、某先人的生活照……四十多歲的他天生愛旅行,二十多歲就遊歷不同地方,一待便是幾個月。他不愛名勝,而是專去跳蚤市場尋寶。他試過為了發掘柬埔寨地道玩意,多日到食店和老闆聊天打關係,從而知「窿路」,買下一堆五彩的玻璃藥瓶,「啲樽裝住藥粉,我淨係想要曬啲樽,啲藥俾番佢,佢欣然接受。」Wing在大阪,經常租單車在大街小巷穿插尋寶,「有次走走嚇,竟然發現幾條街專賣工具同零件,當場似執到寶咁。」他買了一批舊式的螺絲批、電鑽,又順手帶了幾部古董計算機回去。一次在上海,他在泥地閒逛,隨手在地上拿起一個玻璃瓶,「上面寫有鋪名和四位數字的電話號碼,反映舊時代,就帶咗返嚟。」

散貨:做夜冷拆家

他笑說多年來買下的貨品儲到一定數目,自己家也不夠放,正想辦法,「點知有人想同我買啲舊嘢,就諗係咪可以成為一盤生意?」他於是在灣仔駱克道租個樓上鋪,隨意改個名字「Simple Living」,竟有幾個散客幫襯,「駱克道多數係傢俬、裝修公司,啲人整屋,行到七七八八,就會上埋嚟順便睇擺設。」不過只做散客,收入又不穩定,於是他決定兼做「拆家」,以平價把貨品售予行家,有些位於上環摩羅街的古董鋪,亦不時跟他入貨。在蘭桂坊樓上鋪開店賣古董眼鏡的Mido是熟客,「我好多古董眼鏡都喺呢度入貨。」如有些已停產的名牌眼鏡,Wing以五、六百賣給他,Mido轉個手就賣數千元。以往曾做製片的Wing,亦有供貨予電影公司作拍攝道具,任職製作公司的Amanda說:「我哋拍緊一套微電影,講述一對母子的感情,故事橫跨七十到九十年代,要建構番當年的場景,例如書枱、枱燈等。若去特製道具,成本非常高昂,亦不環保。」上週,她和同事在Simple Living中「左穿右插」,選中了一款舊式的枱燈和鐘,「微電影會成日出現寫信的畫面,呢款枱燈啱啱好,我細個喺婆婆屋企都見過o架!」她興奮地說。

入貨:貨源要穩定

記者發現,阿Wing喜與別人聊天,即使是初嚟埗到的新客仔,也能談上個多小時,更互相交換電話,好讓他有新貨時可致電通知。正因為他這種性格,過去二十多年的旅遊過程中,令他在世界各地的跳蚤市場,認識不少同道中人。人家知道他特別喜歡鐘、相機、眼鏡等,每收到此類特色舊貨,會越洋通知他,他笑言在美國、大阪及柬埔寨都有朋友經常向他供貨,他從相片中決定是否接受,再由朋友郵寄予他,愈懷舊的物件,他愈喜歡,「有次台灣有間舊劇院結業,有幾張懷舊連體座椅問我要唔要,要六千蚊,運費都要二、三千,但我都照要。」除了從世界各地入貨,Wing時刻都注意著哪裡有舊物,中環的收買佬、街頭雜貨堆,他全都熟悉,這亦令他尋獲不少至寶。早前有位鐘錶收藏家,家有百多個鐘,叫他前往揀貨,「我諗都冇諗,唔還價,萬幾蚊,全部要曬。」當中不乏精美的掛牆大鐘,每個再標價千餘至數千元,賣出十數個,就已經回本有餘。他試過在垃圾站看中兩個三腳茶几,見設計精美,就把它們捧走。結果有客看中,以三千元的價錢買走。他也試過在北角一舊大廈的大堂垃圾堆,發現一幅長達一米多的相片,「我見好多人頭,係有毛澤東,而四人幫都散落喺附近,先知唔少嘢喎。」他取走照片,發現尾段遺失,於是又回到大廈尋找,「最尾喺後花園搵返尾段!我拼返埋一齊裱起。」

定價:愛鬥大

他平價批貨予行家,但遇上一些他認為是「罕有寶物」,定價方法就是「鬥大」,他肉緊地說:「點都唔好賤賣!」更曾因一張豐子愷真跡大賺四十萬元,他憶述:「街邊有個收買佬問我要唔要兩個香爐同兩幅畫,我對香爐冇興趣,但睇嚇啲畫,一幅係張飛水墨畫,另一幅寫住『子愷』,我就諗可能有啲價值。」最後他用千多元買下香爐連畫,就帶返店舖賣,「有個客不斷話我幅畫係假嘅,要我五萬蚊平讓俾佢。我同佢講,假我都想收藏嚇喎。」他堅拒賤賣,對方繼續提價,最後竟出價四十萬元。而其他大部分物件全是憑功能和罕有程度定價,「一張五十年前,投訴鄰居倒夜香的信,梗係會比一般書信貴。」一個從美國帶回來的動感漫畫機,絞動捲軸就能看到移動《大力水手》漫畫,雖然甩皮甩骨,但由於罕有,故盛惠三千八百大元。為了吸引更多客,Wing亦會以物品的三成價錢出租,不少製作人、話劇團都會來揀貨,「如果係學生,冇乜budget,我會唔使錢借俾佢哋,放低按金就得。」久而久之,透過口耳相傳,連名牌時裝店、連鎖餐廳等,都來他處選貨,裝飾櫥窗。「佢哋係大公司,一買幾萬蚊,唔會點諗錢。」他說有餐廳向他買入舊相機,又倣傚他,把相機內籠掏空,變身卡片座。他笑言每月能有一、兩宗大公司生意,就已能收支平衡。

貨太多

不過,舊物愈儲愈多,不久前Wing要在觀塘apm附近的工廈租下五千呎的單位,擺放較大件的貨物。Wing已難以估算自己儲下多少貨,假如日後業主逼遷,便有排執!現在每月約有三至七萬元盈利,雖然賺到錢,卻不願請人,他說:「咁好玩,無理由我請人幫我玩o架嘛。」他從此要「兩頭走」,星期一、三、五在灣仔,星期二、四、六在觀塘。假如要出差入貨,就索性關鋪。Wing留有一頭長髮,有朋友笑他「長毛永」,他現在還是孤家寡佬,賺到的錢,都是儲下來作日後旅行之用,買更多的古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226

【專題籽】收集心頭好 日日坐鎮夜冷店 78歲老闆囤積舊物故事

1 : GS(14)@2017-10-09 03:58:52

Annie姐喜歡跟客人談天,介紹舊物歷史之餘藉此解悶。



【專題籽:胚芽故事】玻璃被擱在櫃子一段時間,開始染塵、骯髒,不再堅固,杯上浮現一道道的裂痕,最後碎裂,一般人會將它送進垃圾桶,長埋堆填區。但夜冷店「勇利行」老闆李展韻(Annie姐)仍當它寶貝,原封不動的收藏着。「覺得這些沒有市價,但有歷史價值的物品是值得保留的。」對Annie姐來說,每一件物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個歷史,或許就是天生當夜冷人的性子吧。



「喜歡懷舊而有品味的人少之有少,很多物品你們產生不了共鳴;我的物品平均都有三十年歴史,原本對它沒有認識,現在強求認識它,怎會有感覺呢?」推門而入,近千呎的地方放置着數排陳列架,架上的物品雜亂無章,杯碟旁放置着佛像,信封、書本、皮銀包、相片、卡通模型、耳環一大堆,都鋪滿塵埃,明顯沒多少客人探訪過,卻見Annie姐密密地將物品歸類,盼客人來時能看得清楚。


曾任校長 最愛高跟鞋

原為幼兒園校長的Annie姐,今年七十八歲,三十年前在中環嘉咸街開辦勇利行,2014年因被市建局收購,搬遷到上環的唐樓繼續營業。由於搬遷時沒有張貼任何告示,來不及跟客人道別,客源亦靜悄悄流失,現在Annie姐在店內大部份時間都是閒着或睡覺,但她仍堅持每天跟老公一起顧店子,希望門鈴響起,客人到訪,讓她告知每件物品的故事與來歷。從前半山大戶人家搬屋,傭人「唔識寶」,將一些酸枝椅、名貴擺設當垃圾丟棄,Annie姐便逐件搬走,象徵式的付上數十元。後來經自己摸索到政府物流服務署,亦即她口中的「充公署」買貨回來賣,開始走低價平民路線。不過早在十年前,她已沒有再買貨,因為愛舊物的人不多,一批批從政府買回來的貨囤積在貨倉中,亦囤積着無數個故事,這裏活像是Annie姐的故事後花園,隨手拈來的物品,都能讓你聽一整天故事。她珍而重之地把一本殘舊不堪的珠算書,包上膠套,放在書枱上,並沒有要賣出的意欲。拿這本書給Annie姐的是一位老人家,看到報道她會收集別人的心頭好,便將珠算書、打字機和幾本當年「沙士」的特輯,專程搭的士送到店中,這事讓她十分感動,原來世上還有人像她一樣儍;但大家內心清楚這些物品放得至三更,也留不到五更,一切只是暫時寄託,最終命運還有待聽候。Annie姐也有賣自己的衣飾,當年身任校長,需要穿上高跟鞋配合身份與形像,穿起來又可以令雙腳顯得窄窄長長,久而久之越買越多,到退休後只留下她最愛的一對蕾絲高跟鞋在店中。對於任何舊物都有一份感情、一個故事的她,難以做出「賣仔勿摸頭」,故意將那對高跟鞋放到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深怕將一個故事出售了。
Annie姐喜歡跟客人談話,特別是年輕人,有時更會拿一些物品讓他們猜,「我問那些是熨斗,十個人中有九個都不認識,一個又話煙灰盅,有些說是盛水的,沒有一個能猜到較接近的答案。『劇集中都有這個道具,你都不認識啊?』他說自己怎知道這真的是熨斗。」「有些相片,例如南京大屠殺,客人不買,我都會介紹給他們看,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我們是否要警惕自己不要有戰爭呢﹖」她非但不游說客人買任何東西,還着客人不要買,深怕他們一買,物慾上癮,倒是希望上來坐坐聊天,談一下生活逸事,從中讓他們認識歷史、令富歷史價值的物品不至被時代的洪流淹沒。



Annie姐喜歡看明星,自己亦儲下不少明星海報和雜誌。

有不少學生訪問過Annie姐,並替她留倩影。

這雙高跟鞋Annie姐當校長時所穿的,至今仍保留在店中。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Annie姐說這款手袋是全人手編織。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到訪店中好像上一堂歷史課,舊時的熨斗亦能看到。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畫中的她芳齡十八,是當時的同學送贈。

勇利行上環干諾道西40號東江大廈一樓記者:陳煥欣攝影:張志孟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6/20163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