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PO觀察 | 2017年經營現金流出近10億,小米之渴何解?

“效率的提升來自於運營成本,尤其是交付產品給用戶時的交易成本的極大降低。小米獨特的商業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實現,造就了用戶信任的基礎。”“獨角獸”小米公司公布的招股書當中,創始人雷軍的公開信如是說。雷軍似乎一直信奉“便宜就是硬道理”的原則,不過在小米的現金流量表看來。“便宜”未必是一門好生意。

小米現金流量表顯示,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稱“經營現金流”)逼近負10億元,這個數自稱字跟小米的調整後凈利潤53.6億元,其實並不匹配,應收項目和存貨的激增也讓人擔憂,依賴大量的融資;目前小米尚未公布此次IPO詳細的融資額以及估值,有市場傳聞估值在7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

應收賬款存貨激增

小米合並現金流量表顯示,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9.96億元,對這個數字小米解釋稱“經營所得現金5億元減已付所得稅15億元”。然而,2016年小米的經營現金凈流入達到45.31億元。為什麽時隔一年之後小米的現金流為何突然變得入不敷出?這在小米的應收和存貨項目當中有跡可循。

2016年的經營現金流入45.31億元,小米解釋稱是“經營所得現金47億元減已付所得稅2億元。”而2015年的經營現金流,是凈流出26億元。

“2016年,我們的市場占有率曾有過下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早先幾年過於迅猛的發展背後還有很多基礎沒有夯實,因此我們主動減速、積極補課。2017年,小米順利完成‘創新+質量+交付’的三大補課任務,迅速重回世界前列。據我們了解,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雷軍表示。

按照雷軍的說法,既然2017年的營運比2016年要更好,為何2017年反而出現現金凈流出?對此小米在招股書中沒有給出一個相對明確的說法。在“流動資產”的“貿易應收款項”當中,似乎比較好解釋了為啥2017年經營現金流的入不敷出,這個數字從2016年底的20.89億暴增到2017年底的54.69億元。

另外,小米存貨也出現暴漲,從2016年底的84億元,到2017年底163億元,同比暴漲95.1%。對此招股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及制成品分別增加22億元和51億元。”“由於若幹款的智能手機日益受歡迎,預期需求強勁,我們為此增加存貨,使得存貨應付款項及許可費增加。”

“作為一個做消費終端生意的公司,小米的應收項目和存貨如此激增,讓人感到一定的意外,有可能是很多經銷商並未按時付款,或者其他原因。”有註冊會計師向第一財經記者如此評價道。

投資現金流方面,招股書稱,2017年投資現金流凈流出27億元,主要是由於購買及結算理財產品的現金凈額17億元,以及資本開支12億元;2016年投資現金流是凈流出37億元,主要是由於購買及計算理財產品所用現金凈額11億元,資本開支18億元及購買長期投資17億元。

也就是說,近兩年時間里面小米用了近30億元買了理財產品。而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在2017年達到了62億元,主要是由於借款所得款項112億元,部分被償還借款45億元所抵消。2015年、2016年融資所得現金流凈額只是分別為5.68億元和0.721億元。

發力互聯網金融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盡管硬件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雷軍稱。

到底雷軍所說的“互聯網服務”包括什麽?其中,金融業務從來都是科技公司虎視眈眈的一塊肥肉,小米其實也不例外。到底小米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如何了?

小米在招股書當中作出如此表述:“我們於2015年推出互聯網金融業務。其後,我們研發了創新金融產品及互聯網支付平臺,以滿足用戶不同的財務目標。我們的貸款產品包括分期付款貸款及消費貸款,用戶可分別使用該等貸款購買我們的硬件及滿足彼等其他財務需求。我們主要通過小米金融、小米錢包及小米貸款手機應用程序分銷我們的貸款產品。除貸款產品外,小米錢包另有手機錢包及支付功能,例如轉賬及支付賬單。2016年12月,我們在中國內地聯合創辦第三家互聯網銀行,擁有少數股權。”

關於這家互聯網銀行,其實在2016年12月,雷軍通過個人微博透露小米聯合新希望集團、紅旗連鎖創辦的銀行正式定名為“新網銀行”。這是繼騰訊微眾銀行、阿里網商銀行之後的中國第三家互聯網銀行。當時,小米通過全資子公司銀米科技出資8.85億元,占股29.5%;是僅次於新希望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新希望集團出資9億元,占股30%。

除了銀行以外,小米在小額貸款方面也在發力。“小米金融為本集團的金融服務部門,處於發展初期。小米金融精英金融科技行業的新創業務,尤其包括人工智能化的在線金融服務、科技化銀行服務的異動應用程序、理財、貸款及保險產品和消費付款解決方案,與通過不斷分析消費者大數據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庫。小米金融業務主要通過(其中包括)重慶小米小額貸款及我們合並聯屬實體北京小米電子軟件在中國內地進行。”

“沒有用戶的信任,就沒有我們追求的高效。用戶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靈魂。持續贏得用戶的信任,我們的任何業務都將無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實現世界級效率的公司,將擁有穿越經濟周期、持續抓住行業湧現的新機會和長久保持優秀運營表現的能力。”雷軍如是說。

上市後,持續“錢緊”的小米如何維持用戶的信任?這是雷軍在小米未來成為公眾公司後仍然需要直面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