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俄天然氣難定價

2013-05-06  NCW
 
 

 

氣價分歧巨大,中石油希望比土庫曼斯坦的氣價格便宜,俄羅斯希望和

送到歐洲的氣價一致

◎ 本刊見習記者 黃凱茜 文根據最新的時間表,還有兩個月,中俄關於天然氣的交易將簽署具有約束力的框架協議。但在關鍵的氣價問題上,雙方要達成一致並不容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訪俄,將漫長的中俄天然氣談判帶入新一輪衝刺。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有限公司(Gazprom)3月22日簽署的備忘錄,俄羅斯將從2018年起,30年內每年通過東線管道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雙方約定6月底前簽框架協議,年底前簽署完整協議。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稱,中俄天然氣談判 “有了重大進展” 。

除了總量,備忘錄確認了東線管道供氣的基本參數,包括供應量和首次供應計劃日期等。中石油和 Gazprom 都在官方網站上發佈消息表示,力爭在今年內簽署購銷合同。此外,雙方還將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LNG 項目和西線供氣合作繼續研究論證。這將使中國取代德國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國。

早在2010年,俄羅斯能源局已在一份能源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歐洲在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重要地位,將逐漸被亞洲市場所取代。多年以來,得益于歐洲較高的天然氣價格水平,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主要的出口市場。但情況在變化。近年來隨著歐洲天然氣市場自由化改革,俄歐間關於出口天然氣的價格出現分歧,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等主要出口過境國在過境費、天然氣價格、債務和貸款等問題上也衝突不斷。此外,北美能源獨立戰略的實施以及中東、西非等地區釋放出的天然氣供應,都使得歐洲國家天然氣進口更為多元,減輕了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這間接加重了中國與俄羅斯談判的籌碼。

“這次談判很順利, ”一位接近中石油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 “但這次只是簽署備忘錄,此事幾年都沒談下來的原因就在氣價問題上。中石油希望比土庫曼斯坦的氣價格便宜,但俄羅斯希望和送到歐洲的氣價一致,差異很大。 ”據瞭解,目前中亞天然氣到岸價格為2.5元 / 立方米,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價格約為3元 / 立方米,而中國政府規定西氣東輸管道供氣出廠價為1.19元 / 立方米和0.79元 / 立方米。 “我們現在用中亞的氣就虧損,去年進口天然氣板塊共虧420億元,預計今年要虧600億元。俄羅斯的高價格,我們根本承受不了。中亞的氣進銷虧損1.5元 / 立方米,如果以此價格再進口380億立方米,加起來就是1000多億元——整個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才1100億元。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現在中國在與中亞談判,希望降低氣價。

九年長跑

從2004年10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始,中石油和 Gazprom 的天然氣談判已歷經九年,其間數次擬定供氣時間表,卻一再延誤。價格始終是中俄天然氣談判最直接且難妥協的障礙。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和出口量,其天然氣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一。2012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為6545億立方米,管道天然氣出口為1787億立方米。中國和俄羅斯在天然氣資源上有很大的互補性。

2012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1475億立方米,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從2006年開始進口天然氣以來,進口量從最初的9.4億立方米增至2012年的428億立方米,占消費總量的29%。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預測,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有14% 的增長,對外依存度將達到30%以上。根據中國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7.5%,而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5%。

2004年中俄雙方開展經濟技術研究,從西西伯利亞經新疆阿爾泰每年向中國供氣300億立方米,當時計劃供氣時間為2010年;2006年3月,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石油簽訂了 《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會談紀要》 ,約定俄羅斯將從2011年開始每年向中國供氣680億立方米,供氣年限長達30年。採取西線與東線兩種方案,前者以西西伯利亞資源為基礎,經阿爾泰地區與西氣東輸管道連接,年供氣量約300億立方米,後者則涉及東西伯利亞、遠東與薩哈林大陸架等天然氣田,年供氣量約380億立方米。2013年的新談判主要是東線方案的延續。

2009年6月17日,中俄兩國元首簽署 《關於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同年10月,溫家寶總理和普京總理在北京簽署 《落實2009年6月24日〈關於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路線圖》和《關於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框架協議》 。

2010年5月,Gazprom 副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 梅德韋傑夫(Alexander Medvedev)曾表示 “將于2011年中期最終達成商業協議” ,從2015年起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同年9月,Gazprom 和中石油敲定了2006年的框架協議,但這一方案再次因價格分歧未能最終實施。

2011年6月初,中俄雙方能源談判代表簽署了 《關於2009年6月24日〈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議定書》;同年10月普京訪華時,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希望為解決天然氣合同價格分歧打下基礎,但也未能如願。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梅德韋傑夫同年表示,中俄天然氣談判 “只剩下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價格。但最終達成協議將符合雙方利益” 。他同時認為,Gazprom 在價格方面的立場是“合理的” ,因為俄方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為輸往中國的天然氣鋪設新管道。

當中俄在價格問題上僵持不下之時,相對低價的中亞天然氣談判順利完成。中石油與土庫曼斯坦在2007年簽訂 了每年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購銷協議,此後土方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追加供應至650億立方米的年供應量。西氣東輸二線從2009年12月開始引入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截至2012年底累計向中國輸送420億立方米。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勤華指出,2011年的數據顯示,全球天然氣資源儲量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其中占全球儲量11.7% 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非常搶眼,該占比在2010 年只有4.3%。 “我們以前跟中亞的合作很大部分是做給俄羅斯看的,沒想到這樣的 ‘敲邊鼓’最後也取得了成功。 ”盡管輸送距離更短,而且不需要途經第三方國家的過境費,俄方仍希望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按照歐洲的價格計算,而中國希望參照中亞氣的價格商議。2012年俄羅斯出口歐洲的管道天然氣的價格為352.4美元 / 千立方米,相比中國要求的235美元 / 千立方米的價格,100多美元的差價難以彌合。

據《經濟參考報》稱,經過多輪磋商,目前中俄雙方對每千立方米天然氣的出價差距已經縮小到了50美元之內。

即便如此,對於30年每年380億立方米的合同量來說,數百億美元的差價也難以令雙方滿意。

俄羅斯更著急

俄羅斯的天然氣主要向歐洲和獨聯體國家出口,供應了歐洲約30% 的天然氣消費量。2012年管道天然氣的出口總量為1787億立方米,其中出口到非獨聯體國家的是1126億立方米,與2011年1173 億立方米的出口量略有降低。

今非昔比的市場格局,使俄羅斯重新審視以歐洲為主的天然氣出口戰略,並轉向以中國作為重點的亞太區域。

《2012年 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歐盟天然氣消費下降9.9%,為歷 史最大降幅;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增長為21.5%,是北美之外增幅最大的地區。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量價齊跌,直到2011年才有所恢複,出口均價還在2011年達到了361.6美元 / 千立方米的十年最高值,出口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匈牙利四國的年平均管道氣價甚至達到了每千立方米415美元-450美元。

美國頁岩氣商業產量爆發使全球天然氣供應格局發生變化,直接影響到天然氣與 LNG(液化石油氣)的市場價格,歐洲市場的 LNG 現貨價格開始低於俄羅斯天然氣長期合同價格。隨著歐洲天然氣自由市場和現貨貿易的發展,歐洲希望考慮現貨價格,降低原油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

2012年初,Gazprom 在壓力之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國的天然氣出口,調整了價格公式參數,出口價格平均下調了約10%。但 Gazprom 仍拒絕歐洲方面提高天然氣出口價格公式與現貨價格關聯度的要求,堅持出口氣價與相對處於高位的石油價格掛鈎。

中石油規劃總院工程師岳小文指出,面對歐洲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和降價等多重壓力,俄羅斯將目光聚集到東部的亞洲市場。中石油中俄合作項目部也撰文稱, “在對歐洲天然氣出口面臨被動的情況下,俄羅斯天然氣的東移戰略為加快中俄天然氣合作帶來了契機。 ”俄羅斯能源局2010年發佈的 《俄羅斯到2030年的能源戰略》中,宣告了針對東部能源市場的多元化出口戰略,並將中國市場放在重要位置。根據該戰 略,到2030年,俄羅斯向亞太市場的天然氣出口將從零增加到20%,與此同時,在歐洲市場要保持平穩的出口總量,但出口比例將 “持續減少” 。

前途光明, 短期悲觀雖然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在不斷上升,但多元化的充足氣源供應,加上歐洲市場的供應飽和與價格紛爭,讓中國在談判中更加從容。許勤華表示, “感覺俄羅斯現在很著急。 ”中國目前的天然氣進口渠道包括中亞、澳洲、北非和中東的管道天然氣和LNG。此外,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David Robinson 認為,美國 LNG 對中國有潛在的出口可能,也會給俄羅斯帶來壓力。

俄羅斯已發現的大氣田多分佈在西西伯利亞盆地北部,故在中俄談判之初,討論主要圍繞在西西伯利亞地區通往新疆阿爾泰的西部線路上。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曾在 《俄羅斯天然氣資源現狀及潛力分析》一文中指出,西西伯利亞地區可能向中國供氣的氣田為非主力或未開發氣田,其中大赫茨凹陷及周邊地區是阿爾泰天然氣管線的主要氣源,該區具有每年200億到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生產能力。該文認為,只要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在滿足俄羅斯國內和歐洲需求後,向中國西線每年供氣300億立方米具有儲量和產量保證。

今時不同往日,因為中亞氣已經從新疆引入,中國對於西線的需求相對減弱,目前等待敲定的合同主要是來自東線的供應。對於中國東北地區來說,因為缺乏可以接收進口LNG 的港口,對來自近鄰管道氣的需求更為強烈。

2011年,Gazprom 新增天然氣儲量7198億立方米,近一半來自俄羅斯東部新的天然氣開采中心,包括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以及亞馬爾半島、薩哈林大陸架和北極大陸架地區。東西伯利亞天然氣 ABC1+C2級儲量7.73萬億立方米,其中中國重點關注的科維克金和恰揚金兩個巨型氣田,共有3.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

值得關注的是,東西伯利亞巨大的開發潛力背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

作為俄羅斯未來油氣開采基地和開發前景區,東西伯利亞雖然擁有巨大的油氣探明儲量和可觀的遠景資源量,但只有不到10% 的油氣資源轉化為工業儲量。該地區的原始天然氣資源量探明率很低,平均只有7.9%。該地區工業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後,對中石油來說,若東線供氣計劃能最終達成,還需要面臨來自于東西伯利亞的勘探風險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的問題。

中俄兩國天然氣合作除面臨天然氣價格的分歧、天然氣氣源的不確定性,還有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中石油集團中俄合作項目部夏啓明博士指出,東部天然氣中氦的含量非常高,達到0.15%- 0.6%,而氦氣在軍事、高科技領域非常重要且稀缺。未來氦氣供需之間的缺口將逐步擴大,出于戰略及市場因素的考慮,Gazprom將積極推動有關氦氣的聯邦立法。如果出現了法規上的制度性限制,天然氣將不能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而需要在港口進行液化分離再出口。

許勤華對此輪談判的敲定並不看好, “這次要簽訂合同還是很難,但會在細節上做進一步的溝通和磨合,譬如商定貿易方式和金融手段等。俄羅斯可能在價格上有所讓步,但也會要求通過其他方式讓中國對他們進行彌補。 ”本刊記者于寧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