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noether、timfwong: 若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愈來愈多人使用,會如何?(2月26日更新,請大家繼續討論)

(以下留言稍有刪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2239

 

noether:
價值投資其實簡單, 只是前期學習較多, 但一旦明白了, 就是流水作業計算和分析. 相反, 技術走趨經驗難以作普遍原則, 多為勝則為準, 敗則例外.

greatsoup:

 

技術走勢反而更難學,因為真是太多模型了,況且我問過一些人,他說這些模型率成功率多過60%已很勁,何況太多人學曉這東西,成功率會下降。

但是價值投資卻是很簡單,只要那東西較其他東西便宜,就買,很容易明白,技術分析卻像接火棒遊戲,如果圖型適合,價值被忽略了,很容易輸錢。

 

timfwong:
「技術走趨經驗難以作普遍原則, 多為勝則為準, 敗則例外」
這是技術走趨得以長存的原因。是一種人性的普遍邏輯謬誤,還是另一種類似大數定律原理的可行歸納邏輯?我不敢武斷結論,沒有時間去研究。

....

 

「太多人學曉這東西,成功率會下降。」
以我理解,這說法應用在價值法較適合,在技術分析太多人學曉同樣方法,方法的有效性愈強。但所謂「太多人學曉」是有限度的,所有人也學曉(操作原則)時,並假設所有人有足夠條件執行,所有方法都是無效的,不會出現任何獲利機會。

 

greatsoup:
但我想問,如果太多人學曉同樣方法的時候,為何在技術分析上和基本分析上會有所不同?因為他們都是按一定的條件作出買入的動作呢?

不過我卻認同若全部人都知這方法,並假設大家都能用的時候,所有方法都會失效的理論,獲利空間會很快變成沒有。

這是指是消失的速度加快,但不會是完全消失,因為無論如何總有一段時間偏離了。

timfwong:

 

「但我想問,如果太多人學曉同樣方法的時候,為何在技術分析上和基本分析上會有所不同?因為他們都是按一定的條件作出買入的動作呢?」

以現實情況為基礎︰
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旨在找出某股的合理價值,假若有一個完美的計算方法可計出該合理價值,愈多人學懂,股價愈偏離合理價值時的購買力愈強,股價偏離合理價值的可能愈低,出現獲利空間的機會愈少。

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旨在找出股價走勢在一定情況下會有必然的反應,假若有一個技術分析方法要旨是「股價觸及或剛跌穿50天線會反彈」,愈多人學懂,股價觸及50天線時的購買力愈強,失敗機會愈低,獲利機會愈高。

「不過我卻認同若全部人都知這方法,並假設大家都能用的時候,所有方法都會失效的理論,獲利空間會很快變成沒有。」

以極端情況為基礎,(全部人都知這方法,並有能力使用)
基本分析︰所有人對每股票會得出唯一合理價值(設$10),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該合理價值($10)賣出股票,亦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該合理價值($10)買入股票。股票價格只會是($10)。獲利空間不會存在。

技術分析︰所有人均認為並深信「股價觸及或剛跌穿50天線會反彈」,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50天線以下的價格沽出股票,50天線以下的價格不會出現,股價永遠也只會處於50天線之上。(50天線導致的)獲利空間不會存在。

「這是指是消失的速度加快,但不會是完全消失,因為無論如何總有一段時間偏離了。」

這個問題是比較難的,但我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可以解決你的問題。既然如此,不如你自己試可唔可以解決到。

greatsoup:
第三個例子,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其實我們有機會其實日日都見到,假設我們日日去指定地方派錢,派足一個月,自然會明白啦。

timfwong:

「但我想問,如果太多人學曉同樣方法的時候,為何在技術分析上和基本分析上會有所不同?因為他們都是按一定的條件作出買入的動作呢?」

以現實情況為基礎︰
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旨在找出某股的合理價值,假若有一個完美的計算方法可計出該合理價值,愈多人學懂,股價愈偏離合理價值時的購買力愈強,股價偏離合理價值的可能愈低,出現獲利空間的機會愈少。

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旨在找出股價走勢在一定情況下會有必然的反應,假若有一個技術分析方法要旨是「股價觸及或剛跌穿50天線會反彈」,愈多人學懂,股價觸及50天線時的購買力愈強,失敗機會愈低,獲利機會愈高。

「不過我卻認同若全部人都知這方法,並假設大家都能用的時候,所有方法都會失效的理論,獲利空間會很快變成沒有。」

以極端情況為基礎,(全部人都知這方法,並有能力使用)
基本分析︰所有人對每股票會得出唯一合理價值(設$10),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該合理價值($10)賣出股票,亦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該合理價值($10)買入股票。股票價格只會是($10)。獲利空間不會存在。

技術分析︰所有人均認為並深信「股價觸及或剛跌穿50天線會反彈」,沒有人會願意以低於50天線以下的價格沽出股票,50天線以下的價格不會出現,股價永遠也只會處於50天線之上。(50天線導致的)獲利空間不會存在。

「這是指是消失的速度加快,但不會是完全消失,因為無論如何總有一段時間偏離了。」

這個問題是比較難的,但我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可以解決你的問題。既然如此,不如你自己試可唔可以解決到。

...

最後一個問題是不真實的,答案其實好唔重要。
其實如果每人都學懂一個完美的方法,要假設方法是真確的,並假設人們都有能力執行。要得出你所說的結論。
「消失的速度加快,但不會是完全消失,因為無論如何總有一段時間偏離了。」
其實是你幻想中允許了人們能力上有差別,比方說人們不能同時去拿你手中所派的錢。
這問題有三個答案,你的情況可於其中一個情況出現。

情況一︰以基本分析的情況來說,所有人能一早預知將來。每個人都知公司收入如何,因此能計算的公司價格只有一個,而且不會變動。獲利空間完全不會出現,不需要「時間偏離」了。(這說法還有延伸的解釋,但會過份起來,哈哈)

情況二︰所有人不能一早預知將來,但允許人們能力上有差異。每個人對公司收入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能計算的公司價格只有一個。但是若公司出現意外收獲,令 價值上升,獲利空間出現,利益分配由先知道有關資訊者,及執行能力較快者獲得,出現「時間偏離」了,時間長短視乎人們對有關資訊獲取速度以及執行速度。

情況三︰所有人不能一早預知將來,但不允許人們能力上有差異。每個人對公司收入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能計算的公司價格只有一個。但是若公司出現意外收獲,令價值上升,獲利空間出現,但價格會在沒有成交下即時跳升至合理水平,不需要「時間偏離」了。

greatsoup:

我覺得街頭智慧中,每個人所得到的資源是不一樣的,這種的資源導致各位有不同的情況,但在一個只有幾款選擇的地方,大部分的人都是會選那幾個選擇,只有很少數是例外。

就以派錢為例,第一天知道的人會很少,所以有些觀察敏銳的人會拿到,派的時間都會較長,但第二、第三天,隨著人們的廣泛傳播,假若派的錢是真的,就應該會 愈來愈多人拿,派的速度會愈來愈快,但過了幾天,情況逐漸穩定,有部分人覺得成本太高不再拿,但是有部分人仍覺得值都會去試試。但到了最後幾日,這種情緒 會達頭高潮,到了期後一兩天,草著先機的人已不會再去,但還有一堆人以為有錢派,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

就你的三個情況來說,一三暫時我真的沒有意見,但我認為二的情況,較類似真實,所以我認同,但是我認為每個人對收入是不一致的,所以永遠都有一個時間偏離的,何況亦忽略了群眾壓力的作用。

就你的文章來說,其實只要想到的話,一星期一篇也沒有問題啊。況且寫東西的確真是有壓力,但寫得多就會有題材,其實我只是沒有時間寫,不是沒有題材,多看報紙雜誌就有大把。

timfwong:

不用觀察敏銳才知道派錢吧,你試試就在旺角街頭派,那你會發覺大部分人都會是觀察敏銳的,哈哈。用不著兩三天,兩三個字你都不得了啦 (我想像的是一千大鈔一張張地派,而不是一毫子)。幾天都在派,真不見得場面會如何穩定下來。成本太高要看你派什麼啦,一千元的話…你知道有多少人的時薪 超過一千元嗎?只要花一小時能搶到一千元,想想會有幾多人覺得值得而會去試試。什麼是最後幾日,派錢是公開通知的計劃嗎?公眾不會知道你派到何時吧。草著 先機為什麼不會去,他們過了癮不就會再試試嗎,嫌錢多?後來才去的人一定拿不到錢?不明白。當然如果你話派錢係派一毫子,就沒有人會睬你的。
重點是,你說的例子跟我們討論的有什麼關係?

我認為每個人對收入是不一致的,所以永遠都有一個時間偏離的,何況亦忽略了群眾壓力的作用。
「每個人對收入是不一致的」是什麼意思?「群眾壓力的作用」是什麼?
要詳述一點。

那些只是其中數個的原因。你的興趣範圍廣,要講日日可以講,財經話題每天遍地開花。我不會對覺得不有趣或不切身的事情去了解,所以話題不多,平時我思考的東西只為自己去想,通常見人在討論一些東西不大同意才會加嘴。

greatsoup:

我知道自己認識不夠多,但是我也沒到說派多少錢,假設我派50元,應該會現形到。我也講到明是派一個月,並稍作公告,應該會控制到吧。

早著先機的人,覺得太多人搶的,成本太高,他就不會去啦,如果值得搶的,應該還是會去。

後來才去會拿不到錢,因為我派的是定額,等得較久當然不會等啦,又唔係好多。

這個例子,派錢就是那個方法,等的人就是使用這種方法的人,這個方法其實在解釋任何產業發展都是幾適用的。

每個人對收入是不一致,因為你假設水平有差異嘛,是不是會導致每個人都計出不同的結果。群眾壓力的作用,這個就要你買幾本雜誌睇下,去證券行了解下,多看財經節目,就會感受到啦。

timfwong:
我認為對派錢例子的討論可以止於這裡。

要用例子去嘗試解釋某些東西應該要夠簡單易理解,
這樣下去沒有結論的,因為這個例子的推想空間太廣,我們很難有一致的推論過程。

若果要討論,應返回我所寫的最簡單的情況。
或許你可能把#34的內容也放到你上面開的題目,如果你認為有矛盾或推斷錯誤可以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