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備忘錄 Vince_Ou
http://xueqiu.com/1905227044/25543524商業模式備忘錄
——Vince Ou
分析企業競爭力(看懂企業生意經)的三個維度:產品、管理團隊、商業模式。產品:產品價值、產品質量(KANO模型)、波特五力、波士頓矩陣、通用矩陣、SCP。管理團隊:對客戶價值的認識深度、對產品質量的執行力、對資源的控制廣度。商業模式:顛覆性(創新)、指數增長潛力(也與產品關係極大)、價值鏈。
商業模式定義。通俗地講,「就是企業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文縐縐地講,「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並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系統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
商業模式創新主要看點:1、是否重新定義了客戶群,使得客戶群(或市場)變大或變成利基市場。2、是否重新構建了交易結構,使得客戶支付門檻變低或支付手段更為快捷便利,或現金流流入環節和時間縮短。3、是否優化或縮短了原材料到產品到消費者的業務流程或物流流程,使得內部生產成本和(或)外部交易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增加。
1、最基本最傳統的商業模式:「產-銷」模式。
最悠久,自人類農業經濟起就存在。最廣泛,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中廣泛存在。在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都屬於這種模式。「產-銷」模式的現金流環節較長(投入資金購建設備廠房,購買原材料,生產,銷售;資金回流),風險較大,稍有不虞則無法回本。
關於「產-銷」模式的「銷售」。專指「直銷」,指企業自行建立銷售系統,直接面對客戶銷售產品。一般,量精則直銷,量大則分銷。直銷創新案例:戴爾(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先收款後製造,類似房地產業的「賣樓花」,加速現金流運轉,加速投資回報)、安利(將銷售員工變為忠實客戶)。
該模式注意點:前期重大投入者或重資產模式者需有高毛利支撐,規避重資產低毛利模式。企業看點:具有較高壁壘的生產工藝、牢牢控制行業價值鏈中的最高一環、低成本運營、利用產品優勢擠佔供應商或客戶資金使得回報週期短。代表:行業龍頭企業。
2、「產-銷」模式的延伸模式(大部分為工業化革命後出現的模式)
(1)「研-產-銷」模式
現金流環節更長,風險更大,但有開闢藍海的可能性。企業看點:有高利潤的壟斷業務支持巨額研發費用、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例10%/大量新產品儲備、每年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總收入超過30%、重磅產品正在推出。代表:TESLA、康寧、華為等。
(2)「研-銷」模式
專注於價值最高的研發和銷售環節,外包自身價值最低的生產製造環節,提高整體利潤率。得益於全球化,可以將生產製造環節外包給全球範圍內成本最低(中國、東南亞、印度等)的加工企業。企業看點:研發能力爆強、成本低、牢牢控制銷售終端、客戶粘性大。代表:IBM、宜家等。
(3)專業研發模式
專注研發,不生產和銷售產品,而是靠授權或轉讓技術來獲得收入。多見於創新能力強的國家,如美國、德國、以色列;或多見於科研機構。企業規模一般偏小。
(4)加工製造模式
承接外部加工製造訂單,企業利潤率偏低但穩定。靠規模取勝。多見於生產製造成本低的地區。企業看點:規模效應、製造出來的產品質量異常穩定、強接單能力。注意人力成本的上升。代表:中國大部分製造企業、目前東南亞加工製造企業、鴻海(富士康)等。
(5)商貿模式(專業銷售)
亦是歷史悠久的基礎商業模式,從幾千年前的商貿集市小賣家到現代的沃爾瑪。不研發、不生產產品,只銷售產品。根據銷售產品數量及種類、銷售場所規模、銷售手段而細分各類商貿模式。由於物流技術、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該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
主要模式:批發、零售、專業賣場、超級市場。企業看點:對製造廠家的議價能力(包括資金的擠佔)、資金利用效率、物流運作效率。代表:招商銀行、分眾傳媒、屈臣氏、蘇寧、沃爾瑪。
(6)售後服務收費模式
價值鏈最大的環節在於售後服務環節,如汽車的後服務環節(保養、保險)。主要看點:產品用戶基數、客戶忠誠度,售後服務的重複性次數。代表:施樂、蘋果iTunes或APP、吉列。
3、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1)互聯網對傳統商業模式的創新
A、擴大了傳統企業的客戶群:傳統企業在線銷售。
B、豐富了產品交易,使得長尾市場興起,擴大了新興企業的市場:由於物流及場所的限制,超級市場只能賣幾萬或十幾萬類型產品,而網上交易平台的商品可以高達幾百萬,大量長尾商品可以實現交易從而帶來銷售額,如亞馬遜。
C、支付手段更加便利:在線銀行、支付寶。
D、商業管理軟件的大量運用,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順豐快遞。
E、etc
(2)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
A、收費產品模式
各種收費軟件和收費門戶網站,如微軟的Windows、殺毒軟件、盛大等遊戲軟件、51JOB等招聘網。產品使用者直接支付現金給公司。企業看點:用戶基數、用戶粘性。代表:微軟。
B、「免費產品-廣告」模式
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公司、新浪等門戶公司、騰訊QQ、Facebook。產品使用者不支付現金,廣告商家支付現金給公司。企業看點:用戶基數、用戶粘性。由於免費產品極易積累客戶,故此模式能極大威脅收費產品模式,如360對殺毒軟件的趕絕。代表:Google、騰訊、Facebook。
C、電子商務模式
互聯網商業平台(B2C,C2C,B2B)模式:阿里巴巴、淘寶、亞馬遜,由進駐商家繳納會費,類似實體超級市場。攜程、點評網模式:由商家支付佣金。
D、通訊分成模式
各類走流量的手機軟件。
4、商業模式Benchmarking
華為、三星、微軟、蘋果、IBM、亞馬遜、Google、星巴克、麥當勞、沃爾瑪、吉列、可口可樂、康寧、騰訊、招行、宜家、格力、淘寶、京東、戴爾、安利、LV、分眾傳媒、曼聯俱樂部、央視、萬達、攜程,etc。待續…
5、未來值得期望的商業模式
你來說說?
多說一句:不必過分關注商業模式,產品才是王道。產品做好了,才有較多可供選擇的商業模式。
光伏產業投資邏輯(產業篇) Vince_Ou
來源: http://xueqiu.com/1905227044/33193863
報告作者:歐文凱;Vince Ou 報告出處:歐文凱;Vince Ou
相關股票:
$協鑫新能源(00451)$ $聯合光伏(00686)$ $東方能源(SZ000958)$ $江山控股(00295)$ $興業太陽能(00750)$ $SolarCity(SCTY)$ $保利協鑫能源(03800)$ $福斯特(SH603806)$ $隆基股份(SH601012)$ $陽光電源(SZ300274)$光伏產業投資邏輯
——基於投入資本回報率的視角
【方法論】
市場規模龐大,前景廣闊
產業發展處於成長期 OR 企業發展處於成長期
企業資本回報率(ROIC)>平均回報率≧WACC,利潤驅動增長
(一)產業篇
【大綱】
1、光伏市場規模
2、光伏產業生命周期
3、光伏產業鏈投入資本回報率
4、未來光伏企業的發展邏輯
5、光伏產業投資邏輯
1、光伏市場規模
1.1光伏電站安裝市場規模
(1)全球光伏電站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規模38GW 。預計2020年達到80GW。
2013 2014(E) 2020(E)
全球 38 42 80
中國 11 14 25
(2)全球光伏電站2013年投資規模達到5950億元。預計2020年達到7200億元。
2013 2014(E) 2020(E)
全球 5,950 6,400 7,200
中國 1,100 1,200 1,500
來源:IEA,EPIA,ITRPV
1.2光伏電站累計安裝規模
EPIA(2014): 2013年全球光伏電站累計安裝容量139GW。
IEA(2014)預測,在全球努力節能減排的情境下,全球光伏電站累計安裝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1,721GW(中國634GW),GAGR達到16%;在 2050年達到4,674GW(中國1,738GW),GAGR達到10%。2050年達到4,674GW(中國1,738GW),GAGR達到10%。
1.3光伏電站發電量規模
目前光伏電站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比重低於2%。
IEA:2050年光伏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比重達到16%。
未來將產生龐大的光伏電站運維市場。
1.4光伏制造市場規模
2013年,
全球組件產量40GW(產值1672億元);中國組件產量26GW(產值1087億元)
全球矽料產量25萬噸(產值300億元);中國矽料產量8萬噸(產值96億元)
預測2020年全球組件產量高於80GW,產值大於2400億元。
小結:
A、光伏市場規模龐大。目前約6000億元人民幣
B、光伏前景遠大。到2030年累計裝機容量將有12倍增長,GARA達16%
2、光伏產業生命周期
2.1 目前光伏產業生命周期特征
(1)光伏產業規模占比工業經濟規模較小,發電量占比小於2%
(2)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快,新進入者多,競爭激烈,集中度偏低(矽料與矽片環節較高)
(3)光伏產業技術發展迅猛,成本下降速度飛快
(4)從2000年至今14年的時間里,光伏產業經過3次大幅波動,但總體趨勢向上:
2004 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達到1.11GW,同比增長93%,首次突破GW級別。
2008 年,全球光伏裝機6.33GW,同比增長150%,首次超過5GW級別。
2010 年,全球光伏裝機首次突破10GW 級別,同比增長126%,達到16.82GW。
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全面複蘇。
(5)光伏電站仍要依靠政府補貼驅動發展。盡管國內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安裝成本從2010年20元/瓦下降到2014年3季度的 7.42元/瓦,但依然需要電價補貼才具備商業可行性。
(6)光伏發電LCOE與用戶電價持平,但仍遠高於火電、水電等上網電價。在電價高企的歐美發達國家已開始達到用戶側“Grid Parity”,國內光伏發電LCOE為0.7-0.9元/度,也開始與用戶電價持平,但高於火電、水電0.3-0.4元/度的上網電價。
2.1 目前光伏產業生命周期特征
2.2判定:光伏產業處於初創期後期
2.3未來跨入成長期的標誌性事件
(1)光伏發電LCOE(降40%)接近於火電、水電等上網電價。
(2)不依靠政府補貼,光伏發電具備自發商業可行性。(UBS:2021年左右)
2.3光伏將擊敗風電,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
著名咨詢公司P.yry(2014):歐洲批發市電平價方面光伏有望擊敗風能。這意味著光伏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
小結:
A、目前處於初創期後期。
B、約在2020年左右跨入成長期。光伏發電不依賴政府補貼而具有商業可行性,產業贏來新的發展。
C、光伏將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
3、光伏產業鏈投入資本回報率
3.1投入資本回報率商業含義
企業創造價值的來源:ROIC>WACC。在此公式基礎上的商業業務才是健康的。
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息稅前收益(EBIT)×(1-稅率)稅率)/投入資本;投入資本=股東權益+有息負債,不包括信用借款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債務/總資本)×債務成本×(1-企業所得稅稅率)+(資產凈值/總資本)×股權成本
本例中,為更體現企業主營業務創造價值(現金)的能力,將投入資本回報率R設定為:V/A。V=EBITDA+減值;A為平均總資產。
WACC以8%為參考值。
3.2光伏產業鏈投入資本回報率
事實1:開展光伏電站業務的企業在穩步創造價值。光伏制造業除了利基市場的單晶矽片環節外,連續4年未能創造價值。
來源:公開財報
註:1)選擇主業較純的企業作為光伏產業鏈中的代表企業,以管窺豹;2)目前國內光伏電站投資收益率政策設定為8%,投資回收期7-9年,即R=V/A>10%
3.3光伏輔材輔料投入資本回報率
事實2:雖然光伏輔材輔料的投入資本回報率整體不斷在下降,但仍有生產EVA、背膜和光伏玻璃(原片+鍍膜)的企業在創造價值。福斯特、中來和信義光能的相同點是:市占率較高,已具有一定的定價能力。
來源:公開財報
3.4啟示及小結
1、制造環節。光伏電站在無補貼情況下的商業可行性訴求,使得光伏制造環節仍將以降本增效作為主題。產品未來價格趨勢始終走低,意味著光伏制造企業擴產的投資收益很容易受損,資本回報率很容易低於8%。這也意味著在未達到光伏上網平價的時候投資光伏制造環節,仍充滿危險。
2、電站環節。政策的設定始終使得光伏電站的全投資收益率在8%左右。這意味著投資持有光伏電站的收益是有保障的,是被提前鎖定的,資本回報率將始終高於8%。同時,這也意味著EPC企業始終能分得合理的利潤。
4、未來光伏企業的發展邏輯
4.1目前光伏企業發展走向
(1)因為投資光伏電站享有較高的收益率,擁有龐大資本和政府資源的企業紛紛跨界而來。中民投、順風國際、恒大、巨人集團、招商局、江山控股等。
(2)飽受低投資回報率的光伏制造企業,向高投資回報率的業務發展,也紛紛進入下遊開發光伏電站。保利協鑫、阿特斯、晶科、天合、愛康、易事特、林洋、信義光能、亞瑪頓。
(3)有個別光伏制造企業,堅守專業化道路。昱輝、福斯特。
4.2 未來光伏企業發展走向
(1)一批企業成為光伏電站專業運營商。具有強大融資能力、投資成本控制能力強和光伏電站建設質量控制能力強的“三強”企業會脫穎而出。
(2)湧現出一批光伏電站EPC企業,但整體資本回報率趨於下降和穩定。出現中國版SolarCity。
(3)在原有制造業務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又堅守自己核心業務的,在產業跨進成長期階段時(約6-8年時間),即產品價格不再下跌時,這類企業逐漸取得壟斷地位,贏來新的發展時機。
5、光伏產業投資邏輯
應符合開篇的投資邏輯:規模龐大、前景遠大;成長期;高資本回報率
5.1投資已上市光伏企業的邏輯
(1)最優先投資光伏電站專業運營商。未來該領域在5-10年的時間里會誕生千億級市值的企業。重點關註具有強大融資能力、投資成本控制能力強和光伏電站建設質量控制能力強三個特點的企業。如協鑫新能源、聯合光伏、東方能源、江山控股等。(優中選優:能在最好光伏發電條件地區、能在最豐厚電價補貼地區、能在建設成本快速下降而補貼水平未降低的時候獲得最多裝機容量的企業)
(2)次選投資光伏電站EPC企業,重點關註對客戶需求響應快速的、安裝成本控制能力強的、工程質量高的EPC企業。如興業太陽能(若轉型開始持有部分優質光伏電站則更佳)。如中國版SolarCity?
(3)重點留意在原有制造業務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又堅守自己核心業務的企業。在產業跨進成長期階段之前,及時介入投資該類企業。如保利協鑫、福斯特、昱輝、隆基股份、中來股份、陽光電源等。
4、其他既保持光伏制造業務,又介入電站業務的企業,存在階段性的交易性機會,不作為重點推介。如大部分的光伏電池組件制造企業。
5.2投資非上市光伏企業的邏輯
(1)主要邏輯跟投資上市光伏企業一樣。中國版SolarCity?航禹太陽能?
(2)留意關鍵技術領域的國產化。如光伏銀漿、複合氟背板領域。儒興?
(3)留意低成本的薄膜電池生產企業。如成本可以在2016年做到$0.3/W的碲化鎘薄膜電池企業。科力能源?
(4)留意專業的光伏電站雲運維龍頭公司。淘科?
(5)留意低成本的高效電池組件生產企業。高效電池組件目前仍處於高成本狀態,在土地租金和屋頂租金未成為重要因素之前,相比於轉換效率,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高效電池組件在產業成長期階段(還有6-8年)才可能獲得較好的發展。賽昂?
(二)企業篇
盡管可以通過行業研究來篩選優秀企業,但落實到每個企業的投資,仍需要對目標企業進行“產品、技術、管理團隊、商業模式”這四個維度的分析與審視,建立直透企業商業本質的前驅性指標(領先指標)進行定期跟蹤。
……
未完待續……
NOTE:想投資光伏電站或轉讓光伏電站的,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或微信vince_ou
歡迎跟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