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市前奏?高盛開始發售Uber可轉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44

bemf-uber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稱,高盛向其富有的私人銀行客戶提供了價值數億美元的Uber可轉換債券。Uber是美國一家打車軟件公司。

此次募資將給予Uber更大的火力,為其快速的擴張提供彈藥。高盛的私人客戶人均賬戶規模為4000萬美元,為全美最富裕的0.1%的人群。

此次募資加大了市場對Uber最終上市的期望。如果上市,Uber可能成為全球最頂尖的上市科技公司。

此前,高盛也曾在2011年早期為Facebook進行類似融資。一年之後,Facebook上市。高盛的融資被認為是Facebook上市的預熱。

當時,投資了Facebook可轉換債券的客戶賺的盆滿缽滿,Facebook上市後,成功將其500億美元的市值翻番。

在最近的另一次融資中,Uber尋求的估值為350億美元,計劃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高盛作為機構投資者投資了Uber,並希望在Uber可能的IPO中擔任領導角色。盡管Uber目前沒有上市計劃,但銀行們都為這個高利潤、高曝光的上市摩拳擦掌。

摩根士丹利上月特地發布新聞稿,表示將允許其雇員在商務旅行中使用Uber的服務。並表示其雇員稱,Uber給他們私人生活帶來了便利。

來自私人投資者的融資可以進一步完善Uber這家財務狀況已經很良好的私人互聯網公司。目前,科技業競爭激烈,有野心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來實現夢想。

知情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除了預計10億美元的融資,Uber手上還持有約10億美元的現金。

全球打車軟件業競爭日趨激烈。一些財務狀況不那麽理想的公司已經受到了威脅。來自英國的Hailo公司已經開始退出美國部分市場,專註於小部分城市的業務。其表示,美國的激烈競爭正在蠶食其現金儲備。

今年以來,隨著利率的走低以及這些快速增長公司估值的走高,可轉換債券正越來越受到私人科技公司的歡迎。

購買可轉換債券的投資者有權利以事先指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回普通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95

汽車分享時代到來:Uber最新估值40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98

Uber-China-Shanghai-launch

美國搭車分享公司Uber表示,在新一輪12億美元的融資後,其目前的估值已經達到400億美元,是6個月前的兩倍。

Uber主席Travis Kalanich在其博客中宣布了最新一輪的融資,並表示將繼續擴張,尤其是在亞太地區。

他在博客中寫道,

一年前,Uber在21個國家,60個城市運營。現在,我們在50個國家的250座城市運營。

我們的業務比一年前擴大了6倍,今年的增速較去年有所加快。這成績是顯著的。在接下來幾年,Uber的規模將實質性的擴張,其對城市的影響將變得顯而易見。

這樣的擴張需要投資。我們剛剛完成了12億美元的融資。這筆融資將讓我們可以進行重大的投資,尤其是在亞太地區。

今年早些時候,Uber融資12億美元,當時估值為170億美元。Uber發言人周四表示,該公司現在的估值達到了4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稱,高盛向其富有的私人銀行客戶提供了價值數億美元的Uber可轉換債券。高盛的私人客戶人均賬戶規模為4000萬美元,為全美最富裕的0.1%的人群。此次募資加大了市場對Uber最終上市的期望。如果上市,Uber可能成為全球最頂尖的上市科技公司。

Kalanich表示,

僅2015年一年,Uber就創造了超過100萬個工作崗位。並且讓幾百萬人意識到,自己不需要擁有一輛汽車,因為使用Uber的服務更為廉價。

Uber新推出的拼車服務UberPOOL將有助於緩解大城市的停車難以及道路擁堵問題。

不過,Uber的高歌猛進或許意味著特斯拉等汽車制造商將面臨困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類似Uber的汽車分享服務將對特斯拉等汽車制造商產生負面影響。人們在未來不會購買汽車,而特斯拉正是生產汽車的!

Adam Jonas在報告中表示:

15年之後,人們將迎來人工駕駛時代結束,而分享型移動工具的社會即將到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37

百度宣布投資Uber 李彥宏半年前萌生投資意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7/148438.html

i黑馬:12月17日,百度與矽谷新興創業公司Uber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 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戰略投資,雙方達成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協議簽訂後,百度和Uber將在技術創新、開拓國際化市場、拓展中國O2O服務三個方面展開合作。Uber的打車服務將接入百度地圖、百度移動等App之中。

百度宣布投資Uber 李彥宏半年前萌生投資意向

發布會現場

騰訊科技 雷建平 12月17日報道

百度與矽谷新興公司Uber今日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及投資協議,Uber宣布接受百度投資。雙方達成全球範圍內合作,包含圍繞技術創業、開拓國際化市場及擴展中國O2O服務等。

Uber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拉尼克今日現身百度大廈,並與百度CEO李彥宏共同簽署協議。

李彥宏在會場上表示,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都沒有舉辦發布會,這也在於百度認為投資本身不是戰略,是為公司戰略服務,真正的戰略是這個公司要達成什麽目標。

“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戰略是連接人與服務,Uber代表著出行,與百度有很大切合點。”

李彥宏說,半年前自己要去美國,頭一天卡拉尼克提出要拜訪百度總部,自己隨後又去了Uber總部,感受到了這家矽谷公司的魅力,隨後萌生了百度投資Uber的想法。

卡拉尼克表示,雖然當前北京是冬天,但對於Uber來說卻是春天,中國對於Uber是非常重要的市場,Uber深深意識到在中國市場運營必須本地化經營,百度就是最好的合作夥伴。

2013年11月,Uber進入中國市場,首站在上海,目前已在全國9個城市推出服務,這些城市還包括北京、天津、武漢、成都等。Uber在中國面臨滴滴等競爭及法律等問題。

對此,卡拉尼克表示,目前Uber在中國這些城市均正常運營得很好,暫時沒有面臨法律方面的風險。今後Uber在中國本地服務將融入百度地圖等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Uber目前估值達到400億美元,去年夏天,Google Ventures領投Uber 2.58億美元的C輪投資;之後的D輪12億美元投資,Google Ventures也選擇跟投。

有消息稱,百度最多投資6億美元,占股1.5%,有可能會建合資公司,對此,百度和Uber均未回答。卡拉尼克只是強調,會加大本地化,已聘請很多當地團隊,未來的合作是開放式。

李彥宏則強調百度戰略入股Uber是商業合作,百度任何投資行為都是從戰略和投資行為決定。外界對百度有種誤解,以為百度只能收購或控股,實際上,百度還可占據很小股份比例。

李彥宏說,百度各種形式都是存在,金額和占比方面有非常靈活的空間,所有不管是多大百分比,只要投資對兩家公司戰略最好,百度就會去做,如果不是,百度就不會進行投資。

“百度不做任何財務投資,所以這次百度並不公布具體金額,吸引將大家吸引到真正的戰略合作中來。這也是為何去年百度19億美元投資91也沒舉辦發布會的原因。”李彥宏補充說。

據悉,在今日的發布會上卡拉尼克與李彥宏還互贈禮物,其中,李彥宏送了一個3D打印的百度智能自行車,卡拉尼克給了李彥宏一個Uber專車的模型,象征彼此的合作情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81

Uber四面楚歌 專車軟件前路難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50

叫車軟件Uber近期可謂麻煩不斷。在美國本土遭遇費城汽車公司起訴之後,Uber在亞洲多個國家也遭遇法律問題。大肆擴張之下,市場缺乏對此類新興應用的監管機制,因此Uber在許多國家及地區遭遇碰壁。

據Philadelphia Inquirer報道,主要原告Checker Cab Philadelphia和其他出租車公司指控,根據反詐騙相關的聯邦法案,Uber運營了一家非法企業,且“公然違反”了聯邦和州法律。出租車公司必須依據州法律法規運營。

而美國波特蘭市政當局也表示將對未取得適當許可的司機判處民事罰款。在波特蘭市要求法官下令Uber暫停在市內營運後,Uber同意暫停載客3個月。

在韓國,韓國檢察官日前正式起訴Uber首席執行官及Uber在韓國子公司,指控該公司違法了當地的交通法規。一旦起訴成功,Uber的CEO將面臨2年的監禁及最高2000萬韓元的罰款。

Uber在泰國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當地交通主管部門表示,Uber沒有適當的職業登記,司機沒有適當執照,費率也未被認可。主管部門警告,Uber司機被抓到將重罰。

不久前,Uber印度司機強奸醜聞曝光之後,印度新德里政府對該公司頒布了禁令,禁止其在印度首都提供任何形式的服務。

無獨有偶,中國本土叫車軟件滴滴專車也在本周遭遇挫折。昨日在關於上海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非法客運整治情況”專題情況會議上,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表示,滴滴專車是黑車,營運不合法。

自滴滴專車上線以來在各地都飽受爭議。昨日,山東省淄博市交通運輸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於滴滴專車欲登陸淄博進行回應並明確表態:任何私家車、社會車輛等非正規出租車輛,通過任何打車軟件(包括滴滴專車)從事出租客運均屬非法行為,頂風上馬將嚴肅查處,最高可處3萬元罰款。淄博成為山東省首個叫停滴滴專車的城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76

Uber在華撞上監管墻 外來和尚的經還好念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6/148601.html

i黑馬:近期火熱的商務租車市場突遇監管寒流,先是多地政府對美國在線叫車應用Uber進行了處罰。12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也宣布查扣多臺滴滴專車,並給予罰款。在線叫車應用Uber突然遭遇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邊是獲得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的戰略投資,估值節節攀升至400億美元,成為最受矚目的科技創業公司;一邊則是在多國被監管挑戰,擴展受阻。

\從舊金山起家的Uber目前覆蓋了50國的250個城市,其在美國本土Uber的合規性卻受到質疑。在進入一年多的中國市場,Uber也正在受到來各地政府部門的挑戰,和汽車租賃公司合作的模式也令其被扣上“黑車”的帽子,由於尚未出臺有關商務租車的法律法規,能否被洗白還未可知。

此外,在中國不同城市的差異化定位讓其缺少統一的運營策略,而和國內本土的同類應用易到用車、滴滴專車相比,Uber的車輛數量也未形成氣候。

資本比拼:BAT齊聚商務租車

12月17日,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戰略投資,雙方達成全球範圍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將在技術創新、開拓國際化市場、拓展中國O2O服務方面展開合作。至此,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依托Uber、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齊聚商務租車領域,競爭愈發激烈。

不過,百度的加入並不一定能讓Uber加快本土化進程。這從之前百度與易到用車的合作中就可以看出。易到用車曾聯合百度一起推出商務租車服務“百度專車”,以百度地圖作為平臺,易到用車則作為車輛租賃合作方。

一位易到用車的內部人士表示,為了讓易到用車和百度地圖完成對接,易到用車的工程師和本地化團隊幾乎是駐紮在百度,雙方光對接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這對技術服務系統依舊在國外的Uber而言,則是難上加難。

Uber在華撞上監管墻

作為外來巨頭,Uber的問題更加複雜。

盡管Uber亞洲運營總監Allen Penn曾經表示Uber看起來擴張飛速,在進駐每一個城市時都經過周密的規劃,他們也在試圖用這種方法避免水土不服的情況出現,然而事實卻不那麽盡如人意。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接二連三的問題在Uber的全球運營中暴露出來。先是法國內政部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禁用Uber私家車拼車服務Uber Pop,因為這個平臺允許沒有運營資質的司機在註冊Uber司機賬戶後,為其他乘客提供收費較低的拼車服務;在印度,由於Uber司機涉嫌性侵,Uber司機背景的審查流程遭到質疑和指責;在波蘭,Uber的合法性也頻頻被質疑。

12月24日,韓國檢察官日前指控Uber違反了韓國國內的交通運輸法。

臺灣地區的交通部門本周一表示,Uber只持有提供信息服務的許可證,而沒有提供交通運輸服務的許可證,將在臺灣對其禁用;在重慶,Uber則面臨更加尷尬的一幕,有市民舉報其發布“帶車求職”、“帶車招聘”等招聘信息,並組織前來應聘的私家車主現場配需,鼓勵私家車主從事黑車經營活動,導致交通執法大隊對培訓點進行突擊檢查,並在現場的資料中發現有內容誘導私家車主如何應對執法人員檢查和逃避法律責任。

模式之傷:尚存合法化空間

無論是Uber,還是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新推出的專車服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管風險。此外,先期投入的一號專車、易到用車也被列入監管的名單中。

今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下發通知,嚴禁私家車用於汽車租賃企業經營,並且禁止汽車租賃公司配備代駕司機。而這兩點都能在Uber身上看到端倪,被政府部門盯上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近期的密集行動,在上個月,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的執法人員分別查到兩輛涉嫌非法運營的滴滴專車,並開出了首張“專車罰單”,據此,江蘇省交通廳也正在研究汽車租賃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無獨有偶,一號專車也在上個月被開具一張非法運營的萬元罰單,理由是該車輛無租賃備案、無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無論是北京交通委下發的“禁令”,還是南京和江蘇開具的罰單 ,都只能歸為行政處罰層面,而不是法律。因此,商務租車的合法化空間尚存。

對此,滴滴打車副總裁朱平豆對騰訊科技表示,商務租車和出租車實際上處於不一樣的領域,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商務租車法規來約束,而是采用了約束出租車的法律規章去約束租車系統,這種情況有待於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他還表示,滴滴專車在發展過程中,會秉承“以人為本,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範管理”的十六字方針來去規範專車的發展,“作為公司會積極配合政府。”

車源大戰:Uber難敵本土對手

除了面臨“黑車”能否被洗白的問題,車源少也是困擾Uber中國本地化的原因之一。

從競爭對手方面看,易到用車應該算是Uber在國內遇到的最大敵手,我們不妨對比一下這兩家公司的車源數量。相關數據顯示,易到用車平臺上的司機數量已經超過5萬人,僅僅在北京的車輛就已過萬;而Uber只有幾百輛,差距懸殊。據不完全統計,Uber另一個競爭對手滴滴專車在北京也有上千輛專車。

這些數字表明,盡管Uber清晰地定位於中國的高端市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希望通過這種差異性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但覆蓋量依然無法在短期內與它的競爭對手們抗衡。比如在北京,Uber只能覆蓋國貿、三里屯等熱點地區,在四環以外,用戶則很難叫到Uber的服務。

另一方面是本地化的問題,Uber在中國不同城市的團隊都會根據當地特點展開特對應的服務,這樣的好處是服務更有針對性,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是Uber在全國的運營策略沒法完全統一。要知道,無論是易到用車、滴滴專車還是一號專車,它們在每個城市的業務拓展上都是采取統一政策、分區管理的模式。

結語

接下來,Uber這家年輕的創業公司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擴張車源和加大市場推廣。當然,最好的結果是其能夠作為商務租車的代表之一,孵化出針對商務租車的法律法規,使這種運營模式合法化,引領這個市場朝著更為理性的方向發展。


Uber混蛋式創新:越犯規越吸金

2014-12-22  TCW

 

一個夠離經叛道,而贏得「混蛋」封號的網路鬼才創辦人,為何能創造出一個未上市企業中,高科技業估值最高的公司?

這家公司名字叫作優步(Uber),它提供的網路平台服務,讓全球二百五十多個城市,包含台灣民眾,只要滑一下手機,就有勞斯萊斯、賓士等高級黑頭車到府接送,從上車到下車,乘客和司機完全不用經手現金。這項奇想,模糊了高級租車和平價計程車界線,有司機年薪可達九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八十三萬元)。但它因為讓七成的計程車司機生意受衝擊,其創辦人也因此被大罵「混蛋」。然而,它卻越被罵越紅,而且越「犯規」,越吸金。

今年下半年,全球至少已有九個國家,因為Uber沒有運輸業登記等各種理由,而做出不同程度的禁令(見一○二頁表),包括台灣交通部也開出百萬元罰單;連它發跡的城市舊金山,也對它提起司法訴訟。

但在爭議聲中,十二月四日,它宣布取得最新一輪融資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七十八億元),市值預估破四百億美元,超越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卡夫食品集團(Kraft Foods)等七成美國前五百大公司。

超驚人的成長力光一晚跨年夜,吸金三億

《財星》(Fortune)雜誌說,這些負面消息,都無法阻止Uber越來越有錢。為什麼一家多國喊打的公司,反而讓投資人更樂意掏錢給它?數字會說話,先看它的成長數字。

Uber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乘客付給司機每趟車資的兩成。二○一三年,Uber營收二億一千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七億元),但「重點是成長性,而不是營收或是獲利,」美商中經合創投董事總經理朱永光說。

根據Business Insider取得一份Uber六十頁的內部報告,二○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該公司一整年中最賺的「大日子」,在全球六十個城市,它於二十四小時內吸金一千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元),比二○一二年的跨年夜成長了三六九%,奠定了它今年大舉擴張的基礎。

這些數字,讓Uber早期投資人至少已獲得兩千倍的投資報酬率,也讓新一輪投資人如大型投資機構富達、黑石、惠靈頓管理等,也都來報到。

惹爭議的破壞力不甩計程車法規、不設客服

對新進場的投資人而言,它的魅力還包含「破壞力」。

「Uber的任務:將交通運輸變成一個無縫服務,並且提供運輸的替代方案,讓擁有車成為歷史,」Uber創辦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說,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堅持它是一家網路公司。

因此,當Uber在各國招募一般民眾開私家車來賺外快,他完全不理會各國政府呼籲其必須符合「計程車」業者等法規,因為,卡拉尼克從頭到尾都不認為Uber是傳統的運輸業者。即使乘客抱怨把手機忘記在車上,想要找專人協助,卡拉尼克也不認為Uber就應該為此設立專人服務的客服中心,「因為網路公司靠著電子郵件速度更快。」

顛覆性的行銷力遭抗議後用戶成長八五○%

違法,反而是彰顯自己顛覆性的最好宣傳。今年六月,倫敦一萬名計程車司機上街抗議,Uber還樂得發出聲明:拜抗議之賜,在一週時間內Uber倫敦註冊用戶就成長了八五○%。

這聽在倫敦政府和計程車業者耳裡很刺耳,但對投資人而言卻很悅耳。其中一位投資人,Google Venture的莫里斯(Bill Maris)甚至認為,Uber應該價值兩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兆元)。在批判聲中, Uber乘勢成長,它還在測試,自己的破壞力可以到達哪些新領域。

今年七月十八日,Uber第三次舉辦「全球冰淇淋日」,使用者只要在其應用軟體呼叫,就會有一台冰淇淋車上門為你服務。

這是一項實驗,去年,Uber 在巴黎、柏林、洛杉磯等全球三十多個城市開展了這項活動。今年隨著活動迅速發展,冰淇淋日更是擴展到全球一百三十個城市,包括台北。Uber司機為你送上門的冰淇淋禮盒,從新台幣四百九十九元到一千多元不等。

「它不只是交通運輸業者,它也是物流業者,」創意工場首席執行官王仁中認為,因為網路與手機的結合,該公司掌握了人的地理位置這項寶貴資訊,根本不是傳統計程車可以比擬,它的商業模式充滿無限可能。

朱永光從創投眼光看Uber的創新,就在「破壞」,「Uber沒有創造新東西,但它破壞了既有行業的秩序,它讓人與人直接對話,而且是雙方(司機和乘客)都甘願,沒有人覺得被剝削。」

即使世界各地都有模仿者,但它靠著累積的大資本,在全球砸重金玩行銷打造品牌,已經讓它建立起競爭壁壘。

值得思考的是「Uber效應」的後續發展。它詮釋了創新的可能,而且大搖大擺表明,不在乎現有規則。比如,它就對台灣交通部所開出的百萬罰款單表明不會繳。只是,當我們欣羨它創造的漂亮數字同時,我們是否已經有所準備,去面對更多如Uber般破壞力超強的企業?

【延伸閱讀】Uber違規,台灣開百萬元罰單—今年下半年各國對Uber爭議處理

Uber在各地違反現行法規,因為:●費率未經審查●車輛沒漆成規定顏色●公司沒有運輸業登記

一、亞洲

˙韓國首爾(2014/7):市政府禁止其業務˙台灣(2014/9):交通部開罰百萬元˙印度德里(2014/12):交通部禁止其業務˙泰國(2014/12):法院禁止其業務

二、北美洲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加州舊金山、洛杉磯(2014/12):檢察官起訴

三、歐洲

˙西班牙(2014/12):法院禁止其業務˙荷蘭(2014/12):法院禁止其業務˙法國巴黎(2014/12):法院裁定不禁,但要求修正手機App叫車服務˙比利時布魯塞爾(2014/12):地方法官調查中,恐被禁

整理:顏瓊玉


2015科技行業預測:小米開拓美國市場,Uber將上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3/148728.html

美國知名投資人弗雷德·威爾森(Fred Wilson)周四在個人博客AVC中撰文,預測了2015年科技行業可能會發生的11件大事。

以下為文章全文:
 
昨天,我發布了一篇文章,總結了2014年科技行業的大事件。在這篇文章中,我承諾再寫一篇文章,預測未來即將發生的大事。我並沒有明確指出,將展望多久之後的未來。如果不給出具體時間表,那麽預測未來將很簡單。例如,我們都知道,我們將會迎來無人駕駛汽車。不過,無人駕駛汽車何時能成為主流,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的2015年即將發生的大事:
 
1.過去5年中興起的大公司,包括Uber、Airbnb和Dropbox將會上市。投資人將獲得回報。而這將帶來新一輪的收購。
 
2.小米將動用最新融資的11億美元的一部分,開拓美國市場。這意味著,一家采用非原版Android系統的強大廠商將來到美國,並在歐美市場推廣“第三種移動操作系統”。不過好消息在於,對開發者來說,為非原版Android系統開發應用與原版Android系統並沒有太大不同。
 
3.更多的亞洲公司將進入美國市場,其中包括消息應用Line和微信。這些應用將在美國市場獲得一定份額。
 
4.2014年,Facebook收購了虛擬現實設備廠商Oculus Rift。而2015年,Oculus預計將發布面向普通用戶的版本。虛擬現實設備終將獲得用戶的關註,但不會是在2015年。
 
5.另一個不會引起狂熱的市場將是可穿戴計算設備。Apple Watch不會引發類似iPod、iPhone和iPad的熱潮。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在手腕上佩戴一臺計算設備。最終,可穿戴計算設備將通過與個人雲的融合來實現發展,但這一發展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和資金,而2015年將不會取得太大的成果。
 
6.2015年的資本市場將參差不齊。大型科技公司仍將非常容易地獲得資金。不過,加息和油價的低迷將給全球資本市場造成更大的壓力,許多人將尋找安全的投資選擇。這樣的安全性通常意味著黃金、美國國債和藍籌股,即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
 
7.美國兩黨將為下一屆大選而在矽谷展開爭奪,科技行業的問題將被放大。關於移民和網絡中立性問題,共和黨將拿出自己的答案,而白宮將在這一過程中做出回應。雙方都將自行宣告勝利,但真正的贏家將是人民。
 
8.2014年,比特幣的表現一落千丈,這喚醒了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開發者的關註重點將從創造下一個比特幣轉向在比特幣塊環鏈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隨著平臺的成熟,以及創業者在正確的方向上投入精力,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將會出現。
9.企業/軟件即服務(SaaS)領域2015年將熠熠生輝,數十家新興公司將利用雲計算和移動設備去重新定義企業中的工作和工作流。
 
10.2015年,每家公司、機構和政府部門都將大幅提升信息安全預算,從而避免重蹈索尼的覆轍。風投也將在這一領域進行投資,而投資力度將達到與“租賃經濟”類似的水平。在開放的互聯網上,黑客活動仍將繼續,而這里也不會存在永遠無法攻破的系統。
 
11.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將給醫療健康領域帶來壓力。這一領域將出現3方面的趨勢:智能手機成為電子病歷,病人為病人治病(醫療P2P),以及真正的市場經濟進入醫療行業(人們為自己的健康付費)。這些重大的趨勢,需要多年時間來逐漸發揮作用。不過,2015年,我們將看到這些趨勢的起步。
 
毫無疑問,今年將會發生很多大事,而其中的許多我們無法預測。這一清單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以及從我們投資的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

被開罰單 他們為何仍搶當Uber司機?

2015-01-12  TCW

 

一個公司被政府宣布非法,為何外資爭相投資,台灣民眾甚至搶著加入陣營?

它是全球最大手機App叫車服務公司優步(Uber),讓一般人透過手機,就能叫車服務,而擁有自用車的民眾,則可以趁閒暇時間接案、載客。從Google、高盛和百度都是它的股東,還未上市,其市值就超過四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二千八百萬元),相當於一個鴻海。

不過,這家身價不凡的公司卻滿身爭議。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它卻因沒有運輸業登記等理由,陸續卻在十四國家踢到鐵板,其中包括台灣。

自二○一四年九月以來,台灣交通部已向Uber開出累計新台幣近千萬元的罰單。然而,Uber不但不理會,更持續招兵買馬。據了解,最近兩個月以來,大台北地區的Uber自用車,已從約兩百輛增加到三、四千輛,表面上看似不到大台北五萬台計程車的十分之一,但卻早讓台灣計程車司機跳腳,甚至還上街頭抗議。

拉攏司機秘方:錢代繳罰單,車弄髒也有賠

據了解,目前台灣已有將近七十位Uber司機受到交通部取締,這張紅單的代價,即是五萬元罰款和吊扣牌照兩個月。令人好奇的是,面對可能被開單的風險,為什麼合作司機數量不減反增?

二○一五年一月四日的下午,本刊來到台灣區Uber辦公室,直擊司機合作說明會。台下,是一群有正職的上班族,這群人都想趁著下班或週末空閒之餘,利用自家車賺外快,並給予Uber二○%的分潤。

台上,是Uber營運經理李杰峯。他到底是祭出什麼秘方,讓這群人甘願加入?

開場沒多久,李杰峯就秀出Uber最佳的談判武器:錢。「各位跟我們合作有收到罰單,就email給我們,我會確保各位的權益……,(各位)絕對不會有任何金錢上的損失!」

一向在行銷支出花錢不眨眼的Uber,不僅保證會為司機繳納罰單,還表示會無條件提供租賃車兩個月,讓Uber駕駛繼續營業。就連司機若遇到酒醉乘客,不小心弄髒自家車,只要透過App回報,Uber也會幫忙爭取清潔費。李杰峯口中的「不會有任何金錢的損失,」從罰款到乘客造成的各種損失項目,包山包海。

一位Uber溫姓司機表示,他有一位同事一直擔心被開罰單,「我就跟他講不用怕,反正被取締再說嘛……,那個罰單交給(Uber)律師他們會處理。」

此外,為了拉攏更多民眾來當平民司機,Uber更開出高達五千元的介紹費。

據了解,Uber司機跑車一小時平均約進帳新台幣三百多元,依此行情計算,至少要跑車十七個小時,才能賺到相同收入。其祭出如此高額的獎金,目的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擴大其在台灣的勢力範圍。

提高載客效益:大數據算出哪區缺車、加成車價

說明會裡,這家公司還秀出第二個秘密武器:高科技。

「我們也會提供你數據,哪邊缺車,星期五、星期六晚上,東區、信義區……。」李杰峯說。

相較於傳統計程車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只能透過同事間口頭告知,哪裡載客需求較多,Uber的系統卻可以偵測當時車輛的供給和需求,並透過公司算出加成價格,提升司機接客效率。

例如下班尖峰時段,車輛較少、客人較多,此時的乘車價即會比下午高,這位溫姓司機表示,最高一趟有到三.五倍。

面對交通部鐵腕式開罰,Uber目前採取眾多利於司機的策略,持續擴張勢力、保持營運狀態。

Uber有支持它走在灰色地帶的論述。

在美國矽谷和中國擁有四十幾家投資標的、心元投資創辦人鄭博仁說,當一個破壞式創新出現,影響到既有產業時,就會產生爭議,「今天你做一個機器人,都不再需要勞力的時候,這些勞工會出來抗議,」他認為,接下來幾年,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案例出現。

未來隱憂:品質擴大私家車,乘車經驗恐變糟

然而,在這衝撞的過程中,也有必須付出的代價與風險。

擁有多次Uber搭乘經驗的cacaFly創辦人邱繼弘觀察,過去Uber是與租賃車合作,專做高端市場生意。如今,為了快速擴張,開始把腦筋動到經營一群沒有職業駕照的司機身上,跨足一般計程車市場,不僅不符法令規範,這群沒有職業駕照的司機,不僅不熟悉路況,用車也是一般私家車,可能會導致乘車體驗品質沒有一開始好。

從這場說明會中,我們看到一個新技術革命因應舊規則時,選擇的應對邏輯。五年前,Uber因為提出以「網路公司」經營叫車服務生意的想法,讓其擁有兆元身價。如今若參考行政院提出符合台灣法規的方案:合資,自己成立一家租車公司,但這就違背網路公司的原意,這也是為什麼Uber一直不肯妥協的主要原因。

現在,Uber以砸錢方式因應。但沒人知道,今日全球各國正陸續取締或勒令停業,Uber口袋裡三十億美元的創投資金,能讓這場拉鋸戰撐多久?「到了一個臨界點就收了。」邱繼弘說。但走到「臨界點」前,市場需求會否改變規則?外資會否反而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撐這場戰爭?沒人有標準答案。

【延伸閱讀】Uber擴大徵才的2大秘密武器

1. 包下全部罰單以每張5萬元計算,目前已幫台灣司機繳近350萬元罰單

2. 高科技找乘客隨時偵測車輛及乘客數量,計算加成價格,最高可賺3.5倍

整理:莊雅茜                                                                                                                               


Uber從高盛客戶手中融得16億美元資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40

UBER

據多家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打車應用Uber已通過達成可轉換債券協議的方式,從高盛的私人財富管理客戶那里籌集到16億美元資金。這將為Uber擴展歐洲和亞洲市場提供“彈藥”。

“這可能是最大的一筆私人可轉債交易。”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表示

彭博稱,這筆投資將以6年期可轉換債券的形式進行,該債券可被轉換為Uber的普通股,轉換價格將較Uber的IPO定價低20%到30%。

許多華爾街的銀行家和矽谷的投資人認為,Uber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或者明年初進行IPO。《金融時報》報道,如果Uber沒能在四年內上市,這筆可轉債的利息將會提高。

彭博提到,除此以外,Uber還在尋求從多家對沖基金和國際戰略投資者那里籌集6億美元的資金。去年12月,Uber已經完成了一項12億美元的融資交易。

在上月的那筆融資中,Uber的估值達到410億美元,成為科技初創企業中估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谷歌欲進軍打車服務業 或威脅Uber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98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稱,谷歌公司正計劃推出自己的打車軟件服務,而且該服務將結合谷歌研發多年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一旦谷歌進軍打車服務業,對於剛剛站穩腳跟的Uber來說,無疑是一次打擊。

谷歌和Uber或已貌合神離

有趣的是,谷歌旗下的風投公司Google Venture兩年前花了近2.6億美元投資Uber,成為後者最大的投資人。同年,谷歌的首席法務官兼事業發展部副部長David Drummond加入Uber董事會,任職至今。在當年看來,谷歌此舉可能是想與Uber聯合開拓這一市場,而現在看來,谷歌並非想做盟友。

接近Uber董事會的人士告訴彭博社稱,Drummond已經將谷歌的這一打算告知Uber董事會,Uber董事們也看過谷歌版打車軟件的截圖。該人士還表示,Uber董事會正在討論是否應該讓Drummond離職。

據彭博社,谷歌上周宣布開始在一個名為Google Now的軟件中接入第三方應用。Google Now是一個基於安卓系統的個人助理軟件,為用戶提供諸如新聞,郵件,日程等信息。當然,也包括交通信息。值得註意的是,谷歌表示已經與拼車軟件服務商Lyft達成合作協議。在這份第三方應用的名單中,沒有出現Uber。

Uber宣布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谷歌去年就曾表示,在著名的創新項目實驗室Google X中研發的無人駕駛技術將在2到5年內廣泛應用。而就在昨天,Uber宣布與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合作,也要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彭博文章寫道,如果Uber想加快步伐,也許可以找汽車制造商合作,比如梅賽德斯,奧迪或者特斯拉,這些公司都已表示正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但目前尚不清楚哪一家公司的研發進度能與谷歌同日而語。

不僅如此,Uber的打車軟件集成的是Google Maps。一旦谷歌切斷Uber與Google Maps的接口,Uber將只能選擇與其他地圖服務商合作。但目前看來,Google Maps在市場認可度上無出其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