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是中國版TechCrunch

http://news.imeigu.com/a/1323832569815.html

對於很多美國IT創業者來說,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查收郵件,而是上TechCrunch看行業新資訊。這家誕生於2005年的科技博客在 2010年被美國在線收購,但江湖地位積累多年,創始人Michael Arrington擁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美國創業者評價,「能被TechCrunch報導就是成功的一半。」當然,原班人馬相繼離職的消息,也讓人對 這個網站的前途心存疑慮。

10月底在北京舉辦的TechCrunch Disrupt大會吸引了無數中國創業者的關注。而處於全球創業焦點之一的中國當然不乏TechCrunch的追隨者,科技博客、科技媒體在近幾年扎堆出 現,線上數據庫甚至融資平台也應運而生。若將其暫統稱為IT創投圈網站,它們的定位都可大體歸納為「IT行業的創業與投資」。

它們的出現畢竟是件讓創業者們受益的好事,但幾個問題值得思考:這些站點的信息源不免雷同,究竟是立志做中國的TechCrunch,還是 TechCrunch的中文版?其中一些網站已經擁有了風險投資背景,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將被當做生意來進行運作,那麼它們是否會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難道 只能靠線下活動、數據庫與融資平台來擴展想像空間?而在接受投資之後,背後的投資方大佬是否會掌握話語權,進而弱化它們的第三方媒體身份?

科技博客——活動是標配

代表案例:36氪、動點科技、愛范兒、Tech2IPO

這些網站多是報導IT領域早期創業公司、投資案例,以及一些行業評論以及原創訪談等。他們與Techweb為首的科技媒體的區別在於,後者強調轉 載,而前者可以體現出博主自己的立場與價值觀。此類科技博客的新聞源往往包括TechCrunch與一些外媒,若網站內容偏向於報導中國網站,自主採寫的 比重會更多。

它們的另一個「標配」是線下活動,例如Tech2IPO的Startup Engine(創業引擎)、36氪的「開放日」、動點科技的「TechNode Touch(TNT)」沙龍。線上廣告難掙錢,因此線下活動任務繁重,可以通過其掙贊助費,找到讀者並進行溝通。

數據庫——自然衍生品

代表案例:D.Tech2IPO、動點智庫

信息量的增加促使這些網站構建自己的數據庫。據稱,Tech2IPO數據庫的母公司是一家新型股權交易所,內部數據庫處於非公開狀態,而他們的線上 數據庫D.Tech2IPO採用Wiki 的協作方式開放編輯接口,並擁有專門的項目評審團隊進行篩選,但目前盈利方式並不明晰。

融資平台——社區?生意?

代表案例:Angel list、AngelCrunch、36氪私密投資人群組

這個靈感要歸功於美國的Angel list,它更像一個實名認證(需要介紹)、目的性明確的窄眾社區,彙集天使投資人與創業項目,可以雙向溝通並看到對方的圈子;而國內出現的 AngelCrunch據說得到了李開復的投資,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商業計劃書、估值模型等指導,其介紹中提到,已經建立一個項目篩選團隊,包括技術專家、 投資人、產品經理、運營專家,經過近三個月線下約談篩選了超過500個項目,此外若投資人希望領投時還可以向關注者群發信息號召大家跟投。不過投資畢竟需 要多次線下洽談,能否投資成功很難監測,因此這類網站是否會收取服務費尚難以判斷。

App「門戶」——涉及交易

代表案例:威鋒網、雷鋒網、App匯

無線互聯網的興起使每個App應用開發小組都可以拆分為一個小型創業單位,App應用數量繁多,將此類網站歸納入「IT創投圈網站」也不為過,一些 科技博客也拆分了專注於無線互聯網的版塊作為「副牌」網站。「在蘋果公佈iPhone的同一天誕生」的威鋒網已經擁有一定影響力,從社區討論平台到資訊發 佈,再到自主研發App應用或認證開發,走向多元化發展;App匯還推出了「限時免費」,用戶對一款收費感興趣可以將其標記為「想用」,限時免費時網站會 進行通知,或者通過對用戶習慣的分析並推送應用。

盈利不樂觀,不如選擇小而美

劉二海: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

國外幾乎所有重要的媒體,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都有科技板塊,對創業公司也時有報導。科技博客非常受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歡迎,但盈利卻不是很樂觀。有消息透露TechCrunch售價是3000萬美元,比起眾多互聯網企業的併購,這並不算很大。

未來這類企業的走向會是什麼呢?它們有可能做得很大嗎?下面給出了三個發展方向:

其一,發展成一個綜合性的媒體,一方面從創業媒體延展到科技媒體,另一方面是後台數據和素材,通過多種外部表現形式表現,比如會議、視頻、雜誌、網站、選秀、活動等。

其二,專業的科技創業媒體。可以做得非常專業,非常有影響力,但可能不能太著急賺錢。最終,會成為一個小而美的企業,像TechCrunch一樣。

其三,做成電視媒體。《波士堂》、《誰來一起午餐》都是很好的形式。原來《贏在中國》也曾紅極一時。值得借鑑的是動畫「喜羊羊」,在電視上沒有多少收益,通過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說明,不同渠道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善於轉換有時候非常重要。

因為不夠獨立,所以無法犀利?

盧剛:動點科技創始人

我從2006年在英國的時候做科技博客向老外介紹中國網站,後來2007年有了中文站。當年我們那批科技博客剩下的不多,每年都有新的博客起來,今 年年初TechCrunch被收購,很多人沒想到博客也能做這麼大,好像突然像個生意了,聽說有些博客還拿了投資,我覺得對行業來說是個促進。

我們都想做成中國的TechCrunch,但是我們不能以一個單純的媒體來解讀TechCrunch,Michael Arrington最初幾年沒有那麼犀利,但是積累幾年後就鋒芒畢露;今年TechCrunch賣給了美國在線,由於是賣給媒體,所以相對容易保持第三方 身份,但Michael Arrington想同時做投資,讓自己指定的人才執掌博客,他的東家美國在線不同意,他甚至希望把TechCrunch從對方手裡重新買回來,這一點很 值得佩服。

但是中國很難容得下Michael Arrington這樣有個性的博客掌門,很多互聯網大佬會不爽你,加上你又拿了些投資,誰也不知道能獨立多久。包括我自己也是,曾經有一個谷歌的VP來 上海,介紹我給她的朋友,說我有點像中國的「Michael Arrington without attitude」,我後來想了想,說的有點意思。國內的科技博客個人色彩的東西不夠多,有變成下一個Techweb的傾向,所以我不願意接受公司性質的 投資,最好是個人名義的投資,還得加上一條,尊重我們團隊的自主性。

 

盈利模式也是個問題,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就是投廣告先問流量,科技博客其實相對窄眾,掙不到廣告只能認了,我現在能想到的盈利方式只有做活動 找贊助;做數據庫是個自然而然的決定,最好做到維基百科那種自動更新的狀態,但是不知怎麼掙錢;有人做類似Angel list的模式,但是運營者一定要足夠懂投資和創業,本身把這個社區做起來就很難;可能博主自己去做投資是一個辦法,雖然我一家都沒投,但是總有人問我最 近投了哪些項目,他們覺得你離創業公司近就應該去做投資。我們既是創業者又是媒體人,總之,科技博客這件事想做好挺難的。

(本文來源:《創業邦》雜誌 作者:曲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6

TechCrunch支招Facebook:可放棄廣告通過數據賺錢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02/233273.html

導語:科技博客TechCrunch從事社交產品報導的科技記者喬西·康斯丁(JoshConstine)週日發表文章稱,通過移 動廣告網絡和Gifts等電子商務產品,Facebook完全可以通過數據不是流量來提高營收。這意味著,也許有一天Facebook上的廣告數量會趨於 零。

Facebook必須要顯示更多的廣告才能獲取更多營收,對嗎?不對,或至少沒有必要這樣做。如果能夠拓展移動廣告網絡和Gifts電子商務產品,Facebook就可以依靠數據而不是流量來提高營收。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痴人說夢。一個月前,人們還認為Facebook盈利前景不容樂觀,原因是其用戶群正從PC轉向移動設備。對於PC用戶而 言,Facebook每個頁面可以顯示7條廣告,並從遊戲付款中獲取30%收入。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要想通過移動設備獲取營收,提供更多廣告是唯一的解決 方案。

但Facebook行動迅速,首先在Zynga.com上測試移動廣告網絡,幾週前又允許廣告主利用自己的數據在非Facebook移動廣告網絡和應用(Facebook移動廣告網絡)上提供精準廣告。

本週四,Facebook又推出移動社交電子商務服務Gifts,允許用戶在網站內就能購買商品並送給好友。Facebook從每筆交易中獲取特定比例營收,從而增加了一個新的營收源。

通過這些產品,Facebook已經證明了可以通過第二種途徑來獲取營收。

原始途徑:通過用戶花費在網站和應用上的大量時間來獲取營收。第二種途徑: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用戶數據來獲取營收。

許多網絡廣告都會對用戶造成干擾,而Facebook的廣告網絡則允許廣告主利用目標用戶的性別、年齡、地址、工作經歷、興趣愛好、好友和應用活動等信息提供用戶需要的廣告。這意味著無需提供更多的廣告即可獲取更高營收。

Gifts分析用戶購買禮物所贈送的好友的信息,如果有用戶準備向與這位好友興趣和愛好相投的用戶贈送禮品,Facebook就可以向他們做出推薦。Facebook瞭解的越多,就會做出更好的推薦。

這並不是說,Facebook上的廣告很快就會消失,但這可能是一個方向。顯示更少的廣告,或至少不顯示這麼多的廣告,對於Facebook大有裨益。例如,用戶體驗會更佳,會有更多的用戶瀏覽和共享。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Facebook利用他們的數據來提高廣告效果並不是什麼大事,甚至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總會有少部分人提出異議,而Facebook也經歷過這樣的問題,這是必須要面對的。但至今為止,這方面還沒有造成太大問題。

因此,對於如今的Facebook而言,在用戶體驗和廣告數量進行平衡並不是一場「零和遊戲」。事實上,如果Facebook能夠正確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大量數據,總有一天Facebook上的廣告數量會趨於零。(李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82

TechCrunch新創展開鑼橡實震蛋、狗狗電腦有冇聽過?

1 : GS(14)@2016-09-14 05:52:12

全球科技權威媒體TechCrunch主辦的大型新創公司(Startup)盛會「TechCrunch Disrupt」,於美國三藩市揭幕,一連三天將有全球創新產品的研發者各出奇謀。港、台IT人的代表作「智能震蛋」、「小狗電腦」等也大受在場參觀人士歡迎。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台灣緹蜜歐科技創辦人徐德隆(Donald Hsu)從一名女性友人得知一種日常苦惱:「她經常對我抱怨,與長輩住在同一屋簷下,終日擔心藏在一角的情趣玩具會被發現。」之後就變成了他開發智能自慰器「Love Nuts」的概念來源。
Donald說,「現在愈來愈多人(長大後)仍跟長輩住在一起,但又有這個生理需要,我們考慮到她們的私隱需求,特別將自慰器設計成一個電筒形狀,驟眼看來完全不會被察覺」。Donald正計劃與不同設計師合作,為它推出時尚底座,實行叫消費者可以放心將情趣用品光明正大地拿來當擺設。要從已近飽和的情趣玩具傳統市場脫穎而出,少不了科技元素。只要將產品連接專屬手機App,消費者就可遙距操控不同震動模式的強度。Donald表示,現有的情境模式包括「車震」、「洗衣機」和非常奇特的「松鼠啃堅果」等,玩味甚濃。現場所見,「Love Nuts」的攤位吸引不少老外上前問津。Donald說今次美國之行的目標是希望吸引海外,尤其矽谷一帶金主的資金進駐,但他的公司主打的卻是亞洲市場。他坦言:「始終西方國家對情趣玩具的態度早已很開放,我們這次主打的卻是『私隱度』,目前有興趣投產的廠商,主要是日本公司。」同場還有來自香港科學園的Startup香港特斯拉科技公司,主腦姜偉(Spand Jiang)研發的「狗狗啟蒙電腦」(Dog PC),在大會上也引發不少關注。Spand本身是數隻毛孩的主人,希望這台內置不同遊戲程式,可供小狗自娛和與主人互動的觸控螢幕電腦,可以拉近人與毛小孩之間距離。不過,就算產品兼備創意與技術,會場不少這類Startup公司老闆面臨的共同煩惱,是仍需到處尋找「伯樂」注資才能成事。比如Spand就希望,盡快籌得1,000萬港元資金,生產首批200部狗狗啟蒙電腦,一試市場反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4/19770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046

港青手機APP勇闖TechCrunch轉個圈就影到360°影片

1 : GS(14)@2016-09-17 16:15:44

360°全景拍攝不是新鮮技術,但由於拍攝、轉檔再於社交網站分享的過程頗繁瑣,仍未稱得上普及。三名香港80後青年開發的免費360°全景相機手機應用程式,只需簡單操作,就可拍攝360°相和短片,更入圍權威科技媒體TechCrunch舉辦的重頭戲「創業競技場」(Startup Battlefield Competition)大賽。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代表香港出戰「創業競技場」的Spincle Inc.開發的Live360 Camera,於全球Startup(初創公司)朝聖科技盛典TechCrunch Disrupt2016上,成為廿多個決選隊中,唯一來自亞洲的兩個隊伍之一(另一隊來自黎巴嫩),其餘入圍的主要為美國本地公司。這家由香港科學園贊助的Startup(初創公司),主腦是年紀輕輕的柯昕晴(Nicole Or),盧添賦(Tim Lo)和湯冠華(Tom Tong)。他們開發的360°全景相機app,有別於市面上品牌動輒就上千港元的全景相機硬體,主打「親民牌」和便捷。除了影全景相,影片拍攝功能更可於一張全景靜態相上,合併一小段動態部份,令全景相「動起來」。而用戶在轉動相機時,即使手部抖動,軟件特有的防震技術還可以校正,誓言成為市場上手機360°影片拍攝的先驅。而拍成的mp4檔已是成品,不用另經軟件轉存合併,就能分享及上載到社交網站。很多有意在矽谷一帶一闖的IT人,即使能解決產品的複雜技術難關,但於Pitching(創投提案)環節上,往往因為演繹沉悶,令成效大打折扣。不過,記者見Nicole於周二比賽重頭戲的Pitching環節上,無懼面對台下上千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界前輩目光,自信介紹、示範產品:「我們是實際的追夢者(practical dreamer),大品牌要你付數百美元,但推出的360°產品於日常生活中仍難以應用,但我們的Apps則是隨手可及。」博得台下熱烈掌聲。不過評判雖然同意產品「十分酷」,但仍尖銳提問這個Apps的市場價值。Nicole回應:「我們主打年輕、學生市場,不論與三五知己去哪裡玩,都可以360°全景紀錄生活,之後可推廣給不同付費商戶拍攝他們的產品。」對於自己的對答如流,Nicole於賽後接受《蘋果》訪問表示:「我們公司在香港已積極爭取各大小pitching經驗,來這裏着重擴闊市野,最後能否得獎也不重要。」三位創辦人是於中小學時期已相識的死黨,分別於香港不同大學修讀社會政策、創意媒體和商科,原本看來出路會南轅北徹,但一個創業夢,再次把大家凝聚起來。
Spincle團隊現在於科學園的Holumino公司得到數十萬港元及租金補貼等資助。Nicole表示,若勝出比賽,5萬美元(約39萬港元)的獎金能幫助公司拓展業務,包括增聘人手,但最重要的是能讓這款app早日登陸Android平台。為期3日的TechCrunch Disrupt今屆入場券,每張索價高達2,995美元(約2.3萬港元),正於三藩市49號碼頭(Pier49)舉行。「創業競技場」的冠軍將於周三(14日)閉幕當天公佈。話你知:
Spincle— Live360 Camera產品網站: http://www.spincle.io/
iOS下載: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02143462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5/19771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