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是中國版TechCrunch

http://news.imeigu.com/a/1323832569815.html

對於很多美國IT創業者來說,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查收郵件,而是上TechCrunch看行業新資訊。這家誕生於2005年的科技博客在 2010年被美國在線收購,但江湖地位積累多年,創始人Michael Arrington擁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美國創業者評價,「能被TechCrunch報導就是成功的一半。」當然,原班人馬相繼離職的消息,也讓人對 這個網站的前途心存疑慮。

10月底在北京舉辦的TechCrunch Disrupt大會吸引了無數中國創業者的關注。而處於全球創業焦點之一的中國當然不乏TechCrunch的追隨者,科技博客、科技媒體在近幾年扎堆出 現,線上數據庫甚至融資平台也應運而生。若將其暫統稱為IT創投圈網站,它們的定位都可大體歸納為「IT行業的創業與投資」。

它們的出現畢竟是件讓創業者們受益的好事,但幾個問題值得思考:這些站點的信息源不免雷同,究竟是立志做中國的TechCrunch,還是 TechCrunch的中文版?其中一些網站已經擁有了風險投資背景,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將被當做生意來進行運作,那麼它們是否會擁有清晰的商業模式?難道 只能靠線下活動、數據庫與融資平台來擴展想像空間?而在接受投資之後,背後的投資方大佬是否會掌握話語權,進而弱化它們的第三方媒體身份?

科技博客——活動是標配

代表案例:36氪、動點科技、愛范兒、Tech2IPO

這些網站多是報導IT領域早期創業公司、投資案例,以及一些行業評論以及原創訪談等。他們與Techweb為首的科技媒體的區別在於,後者強調轉 載,而前者可以體現出博主自己的立場與價值觀。此類科技博客的新聞源往往包括TechCrunch與一些外媒,若網站內容偏向於報導中國網站,自主採寫的 比重會更多。

它們的另一個「標配」是線下活動,例如Tech2IPO的Startup Engine(創業引擎)、36氪的「開放日」、動點科技的「TechNode Touch(TNT)」沙龍。線上廣告難掙錢,因此線下活動任務繁重,可以通過其掙贊助費,找到讀者並進行溝通。

數據庫——自然衍生品

代表案例:D.Tech2IPO、動點智庫

信息量的增加促使這些網站構建自己的數據庫。據稱,Tech2IPO數據庫的母公司是一家新型股權交易所,內部數據庫處於非公開狀態,而他們的線上 數據庫D.Tech2IPO採用Wiki 的協作方式開放編輯接口,並擁有專門的項目評審團隊進行篩選,但目前盈利方式並不明晰。

融資平台——社區?生意?

代表案例:Angel list、AngelCrunch、36氪私密投資人群組

這個靈感要歸功於美國的Angel list,它更像一個實名認證(需要介紹)、目的性明確的窄眾社區,彙集天使投資人與創業項目,可以雙向溝通並看到對方的圈子;而國內出現的 AngelCrunch據說得到了李開復的投資,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商業計劃書、估值模型等指導,其介紹中提到,已經建立一個項目篩選團隊,包括技術專家、 投資人、產品經理、運營專家,經過近三個月線下約談篩選了超過500個項目,此外若投資人希望領投時還可以向關注者群發信息號召大家跟投。不過投資畢竟需 要多次線下洽談,能否投資成功很難監測,因此這類網站是否會收取服務費尚難以判斷。

App「門戶」——涉及交易

代表案例:威鋒網、雷鋒網、App匯

無線互聯網的興起使每個App應用開發小組都可以拆分為一個小型創業單位,App應用數量繁多,將此類網站歸納入「IT創投圈網站」也不為過,一些 科技博客也拆分了專注於無線互聯網的版塊作為「副牌」網站。「在蘋果公佈iPhone的同一天誕生」的威鋒網已經擁有一定影響力,從社區討論平台到資訊發 佈,再到自主研發App應用或認證開發,走向多元化發展;App匯還推出了「限時免費」,用戶對一款收費感興趣可以將其標記為「想用」,限時免費時網站會 進行通知,或者通過對用戶習慣的分析並推送應用。

盈利不樂觀,不如選擇小而美

劉二海: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

國外幾乎所有重要的媒體,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都有科技板塊,對創業公司也時有報導。科技博客非常受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歡迎,但盈利卻不是很樂觀。有消息透露TechCrunch售價是3000萬美元,比起眾多互聯網企業的併購,這並不算很大。

未來這類企業的走向會是什麼呢?它們有可能做得很大嗎?下面給出了三個發展方向:

其一,發展成一個綜合性的媒體,一方面從創業媒體延展到科技媒體,另一方面是後台數據和素材,通過多種外部表現形式表現,比如會議、視頻、雜誌、網站、選秀、活動等。

其二,專業的科技創業媒體。可以做得非常專業,非常有影響力,但可能不能太著急賺錢。最終,會成為一個小而美的企業,像TechCrunch一樣。

其三,做成電視媒體。《波士堂》、《誰來一起午餐》都是很好的形式。原來《贏在中國》也曾紅極一時。值得借鑑的是動畫「喜羊羊」,在電視上沒有多少收益,通過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說明,不同渠道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善於轉換有時候非常重要。

因為不夠獨立,所以無法犀利?

盧剛:動點科技創始人

我從2006年在英國的時候做科技博客向老外介紹中國網站,後來2007年有了中文站。當年我們那批科技博客剩下的不多,每年都有新的博客起來,今 年年初TechCrunch被收購,很多人沒想到博客也能做這麼大,好像突然像個生意了,聽說有些博客還拿了投資,我覺得對行業來說是個促進。

我們都想做成中國的TechCrunch,但是我們不能以一個單純的媒體來解讀TechCrunch,Michael Arrington最初幾年沒有那麼犀利,但是積累幾年後就鋒芒畢露;今年TechCrunch賣給了美國在線,由於是賣給媒體,所以相對容易保持第三方 身份,但Michael Arrington想同時做投資,讓自己指定的人才執掌博客,他的東家美國在線不同意,他甚至希望把TechCrunch從對方手裡重新買回來,這一點很 值得佩服。

但是中國很難容得下Michael Arrington這樣有個性的博客掌門,很多互聯網大佬會不爽你,加上你又拿了些投資,誰也不知道能獨立多久。包括我自己也是,曾經有一個谷歌的VP來 上海,介紹我給她的朋友,說我有點像中國的「Michael Arrington without attitude」,我後來想了想,說的有點意思。國內的科技博客個人色彩的東西不夠多,有變成下一個Techweb的傾向,所以我不願意接受公司性質的 投資,最好是個人名義的投資,還得加上一條,尊重我們團隊的自主性。

 

盈利模式也是個問題,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就是投廣告先問流量,科技博客其實相對窄眾,掙不到廣告只能認了,我現在能想到的盈利方式只有做活動 找贊助;做數據庫是個自然而然的決定,最好做到維基百科那種自動更新的狀態,但是不知怎麼掙錢;有人做類似Angel list的模式,但是運營者一定要足夠懂投資和創業,本身把這個社區做起來就很難;可能博主自己去做投資是一個辦法,雖然我一家都沒投,但是總有人問我最 近投了哪些項目,他們覺得你離創業公司近就應該去做投資。我們既是創業者又是媒體人,總之,科技博客這件事想做好挺難的。

(本文來源:《創業邦》雜誌 作者:曲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