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v Williams談網絡媒介和Medium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3/2539598.html
Blogger 和 Twitter 的聯合創始人 Ev Williams 現在在做孵化器公司 Obvious,目前有 Medium,Branch和Lift三個項目。他最近在Launch大會的訪談上分享了他關於網絡媒介及Medium的看法。

關於網絡媒介/內容平台

Williams 認為現在網絡媒介長期存在的問題就是:網絡極大地降低了內容分銷的成本,導致信息和內容很氾濫。而內容出版的利益機制僅鼓勵速度和數量 (又多又快),而不利於優質內容的創造。我們組織網頁內容的方式一直是按時間序列 ("put new things on the top") 累加,再加上又追求數量,最終導致上層是低質內容,優質內容被稀釋和掩蓋。

互聯網的一個妙處就在於能集結大家的力量創造出僅靠個人做不出的東西,維基百科和開源項目都是典例。但是這個特性並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在類似文章內容 / 知識分享等方面。如果作者不附屬某個媒體機構,那就只會在自己的領地內 (比如博客) 寫作,所有編輯、發佈以及後面的內容分銷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

但如果大家可以一起協同創作,會有怎樣的效果?這就是 Medium 要做的了。

關於Medium

Williams 說在 2000 年做 Blogger 博客服務時已經有類似 Medium 的產品想法了。Medium 要給人們創造的是內容創作的良好情景 (context),成為一個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系統。這其中的要素便是 Collection,可看做是開放式半命題創作,同個主題的不同內容可以給人啟發。而一篇內容可附屬於多個 Collection,又可讓它在別的領域 / 主題再次發揮作用。

Medium 並不會把獨立訪客或是 PV 數當做關鍵指標,而關心的是閱讀數 (read)。人們到底有沒有讀完這篇內容,有沒有從這內容中收穫些什麼。

作為內容平台,Medium 的創作難度比一條 Tweet 大得多。Williams 說他們並不期望 Medium 的內容創造者 / 消費者的比例能像 Twitter 或 Instagram 那樣。但是,關鍵點也不是降低內容創造的門檻,Medium 想的是怎樣讓更多的觀眾讀到真正優質的內容。

主持人和 Williams 談到新聞 / 資訊業的激勵機制,受獎勵的可能是利於傳播的內容而不是強調準確性的內容。他也認為這個激勵體制是個問題,創建一個能支持 journalism 良好運作的機制是個」很值得努力的目標「,而 Medium 也會在這方面做嘗試。

關於創業

被問到對創業者有什麼建議,Williams 說就應該去做那個你真心希望這世上能有的那個東西,並保持完全專注,好事自會發生。當然,隨著年齡增長,注意力和專注越來越難維持,這不僅是個人事務如家庭上的分心,還得面對各種各樣的新機會 (別人會勸說你做這個新項目)。而 Williams 的方法就是學會說不,學會拒絕。

Williams 過去創辦的 Blogger 被 Google 收購後,他本人也進入 Google 工作,待到 2004 年離開。他進入 Google 內部後才意識到為什麼總是有新的創業機會,Blogger 收進 Google 後其實運營難度加大很多,他們 (Google) 的優先級並不在這。其實不用畏懼大公司,他們壯大後行動遲緩,那別的參與者都有機會做新東西。這也正是整個創業生態的魅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28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020/159325.shtml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IDG資本 IDG資本

Twitter、Medium聯合創始人:是什麽讓“成功”在一個人身上跨界?

似乎想要成功,你的生活里就只能保留三件事:吃、睡、工作。你不應該去想其他事,必須遠離幹擾,緊盯目標。

本文由微信公號IDG資本(ID:idg_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Jon Youshaei.

不久前,“Bob Dylan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What???一位歌手竟然把村上春樹從文學獎PK掉了?!

但其實,成功人物的天賦往往不局限在一個領域。比如 Twitter、Medium 的聯合創始人 Biz Stone,其實他最想做的一直是電影導演(他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該領域的天賦)……只是不小心又成了科技界的傳奇人物。

到底是什麽在其中起著神秘的作用?為什麽成功者在多個領域都有超乎常人的造詣?是天註定嗎?

讀完此文後,你一定會對 Bob Dylan 的獲獎有更深的理解,可能也就明白了為什麽身邊那些大牛總是“多面手”。

似乎想要成功,你的生活里就只能保留三件事:吃、睡、工作。你不應該去想其他事,必須遠離幹擾,緊盯目標。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幾乎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成功的企業家清一色是工作狂的形象,我(Jon Youshaei)對此也深信不疑,直到我見到了 Biz Stone。作為 Twitter、Medium 的聯合創始人,也是當今最為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直接顛覆了以上理論。

你一定好奇他到底是怎樣做到的?一路走來,他是像“10000小時定律”說的那樣,始終專註於創業這一件事,不斷練習,然後成為了“創業專家”嗎?

要理解 Stone 的成功,我們就得追溯到他在 Wellesley 高中的時光。

那時候,他最喜歡的電影是 The Princess Bride (《公主新娘》,講的是一個愛與冒險的真愛故事),他在學校還自導自演了 Robin Hood 一劇,當時宣傳海報貼滿了小鎮,海報上寫著:Robin Hood 來了,Biz Stone 主演!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可拼命了,挨家挨戶地上門收集廢棄的聖誕樹,好用作裝扮 Sherwood 森林的舞臺背景。這個舞臺劇出來之後異常火爆,劇場坐滿了觀眾,我們演了一場又一場;午後場、夜場,甚至還做了一些巡演。” Stone回憶到。

這個小故事的正常結局理應如此:由於 Stone 在戲劇中投入了過多時間和精力,這使他與那些整日泡在計算機實驗室里的同齡人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劇情”並非按我們的設想發展。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家 Mary Gick 和 Keith Holyoak 談到,在 1980 年,他們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那個實驗可以解釋為何 Stone 這些“毫不相關”的經歷事實上促進了他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企業家能力的發展。

當時實驗給出的難題是這樣的:

假設你是一位醫生,你的病人胃里長了一個惡性腫瘤,目前無法對其進行手術,但如若腫瘤不摘除,病人必死無疑。

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有種射線可以去除腫瘤。但問題是,高強度的射線在到達腫瘤的路徑中,會同時傷害所穿越的人體健康組織;低強度的射線又無法除掉腫瘤。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采取何種辦法解決?

當實驗者把這個看起來難解的醫學問題換成軍事場景,令人驚訝的是,被試者找到解決方法的成功幾率提升了 67%。讀到這里,你想出來了嗎?

——消滅腫瘤的方法跟士兵包圍堡壘的戰術其實是一樣的。用多束低強度射線從不同角度射向腫瘤,它們將在腫瘤處會聚在一起,形成一束高強度射線,最終摧毀腫瘤,同時,又能避免傷及“無辜”。

這種將兩個完全不相關的世界進行類比聯系就是所謂的“概念整合”。

這種技能已經在不計其數的重大突破中有典型運用,包括 Henry Ford 首創的汽車流水線生產方法。要知道,那是他在看到屠宰場用流水線來處理豬後所產生的靈感。

對 Stone 來說,把戲劇與創業進行“概念整合”就是他的“X因素”,或者說,通向成功的密鑰。這讓他在探索科技產業時,獲得了超越常人的獨特視角。毫不誇張地說,他對於用戶痛點的把握能力在他少年時期的“演藝生涯”中就已經開始培養了。

試想,要演好一個角色,演員是不是得移情,產生同理心?這樣才能“入戲”嘛。而他在舞臺上的感召力之後則衍變成了在董事會會議室中的領袖氣質,這幫助他贏得了一眾投資者的歡心,就跟昔日劇場里爆棚的人氣一樣。

“如果你想要幹好一行,那麽,你最好擁有盡可能多樣化的新體驗。我一直認為,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依賴於橫向思維的,要用想象力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看的、經歷的不夠多,你就沒法把一些點連成面。”

時至今日,Stone 依舊在不斷豐富他的經歷。

最近,他還與好萊塢著名導演 Ron Howard(曾憑借《美麗心靈》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合作了一個短片——就像又回到了他的高中時代,Stone 對這件事充滿熱情,經常寫劇本到半夜,還忙著面試演員、現場指揮等等。

dc2b38f

Biz Stone & Ron Howard

他說,“我很擔心有人會對我指指點點,說我應該回到我的本職工作中去。但我認為,如果你有機會去嘗試更多種可能,就一定要把握住它。事實上,‘超越舒適區’的事做得越多,回歸正常工作之後,你反而會有更大的進步。”

Stone 的故事正是說明了探索“不重要事物”的重要性。他將熱情投入戲劇、電影,而對你來說,這件“不重要的事”可能變成了漫畫、攝影或是其他。總之,是工作之外的一項嗜好。

“你不是必須成為工作狂,才能通往成功。”

Twitter Biz Stone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