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西蘭南島+北島自駕,明天就出發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tgmb.html

09年我問過一個去過超過一百個國家,中國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的美國商人,哪個國家最漂亮,他說:新西蘭。我去的地方不夠他多,只能暫且相信他得權威。國慶或春節期間在國內旅遊是不明智,甚至是活受罪,所以,一般這種大型節假日都往外國跑。明天經香港--新加波--到新西蘭,25天的中線旅遊,南北島都去。很喜歡再路上的感覺,KEEP GOING。

   08年股災兩次探底都在旅遊路上,都是靠電話不問價買入。好運的話,港股在這次旅途探底,不好運的話,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個人偏向後者,對中外經濟前景悲觀。雖然股市會提前釋放風險,但我只想有更超值的價位,暫時並未見太大的恐懼---故事僅僅才開始,適當遠離市場。

   這兩年不斷換入防守型股份及重返A股大藍籌,現在看來是十分明智的決定,中移動,中石化H,廣深H,大秦,寧滬高速,甚至是最近才買入的中石油A等這類賺錢機器遠跑贏大盤,他們辦演「資金避難所」或說「可代替現金」角色。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反守為攻。最近一週不斷從A股收集現金中(例如中石油,10%止損中,寧滬高速賣A買H,現價存在20%的差異。),在A股現金比例要從50%提高到超過60%,甚至70%,而港股,則適當貪婪,進攻,這個月底會用完全部港幣資金---對上一次用完全部港幣資金是08年,而這次,即使跌回08年的低位,個人自由現金已可以比擬上次的整個組合市值。----用了很多時間,金錢,才學會「保住本金」這一股市投資入門學。個人投資風險對沖的合生,則是個悲劇。如果房地產市場真得逆轉,限購持續下去,看來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以更低廉的價格買進,起碼要比08年超值的價位,因為08年不限購。

   每個人資金狀況不同,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加多一句,很大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3

股市是怎麼一回事:中國股市21年融資4.3萬億 累計分紅0.54萬億元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tdhg.html

大部分人怎麼都不能領悟股市是怎麼一回事,即使虧損了也不知道為什麼。當股市是個零和遊戲的時候,財 富越多的取得更多的資源和財富,而貧者則會更貧。錢的大頭給人拿走了,剩下的零頭(坦白說,渣都沒剩,還預支未來幾十年的收益)讓二級市場去爭搶,即使你 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還是巴菲特,也是無能為力的(長期來看,資金管理者在中國是個可憐的行業)。投資者先拿出100%的真金白銀,可悲的是,往往最高點的 時候,拿出的真金白銀就越多,而資本市場的「屠殺」就展開。別忘了,還有交易費,印花稅,股息稅,不計算通脹,複利存款利息,把這幾類交易成本加上去,總 體回報為負數。極度富裕的人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作為博弈對手的一般投資者,我看不到任何勝算的可能。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是世界的災難(人太多,資源不 夠),而股市是個避免災難發生的最理想方式。

    一旦愚蠢的投資者被簡單的騙局愚弄太多次後而不再投資股市,那個結局----中國紅十字會在GMM事件後的捐款額是個實例參考。而現在正朝著這個可悲的結局。---也許這是個賺錢的機會,國人善忘。這個要很有耐心,還要在底部的時候還有資金,及最重要的:你還活著。

  

以下轉自SINA:

中國股市21年融資4.3萬億 累計分紅0.54萬億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 01:03  經濟參考報微博

  記者 蔡穎 吳黎華 北京報導

  中國上市公司在過去21年裡融資4.3萬億元,普通股東累計分紅僅0.54萬億元

  編者按:在過去10年裡,中國經濟保持了10.48%的平均增速,中國上市公司業績總體亦高於其他企業,而同期,中國股市在經歷了短暫的井噴之後便持續萎靡不振,似乎成了「國民經濟晴雨表」的反向指標。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

  為了求解反差的原因,本報組織記者從「股市生態」這一視角出發,對上市公司、投資者、中介機構及業內專家進行了採訪和調研,希望在直面現階段中國股市生態危機的同時,推動市場回歸本位,真正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從今日起,本報將陸續刊發這組調研報導。

  儘管與著名的上海外灘隔江相望,但再怎麼宜人的風景也難掩交易所的悲觀情緒。同樣,深南大道地王大廈斜對面的深交所,也充滿著機構的嘆息。「這段時間大盤跌得比較厲害,對自己的業績影響挺大,但該做的還得做。」一位操盤手無奈地說。

  可是,對於備戰IPO的公司而言,低迷的市場並未打消它們上市融資的熱情。統計顯示,1990年至今,國內A股累計融資4.3萬億元。可這些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紅利回報究竟有多少呢?Wind 的數據顯示,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計完成現金分紅總額約1.8萬億元。但一位資深券商分析師估算,普通投資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過 30%,其所分享的紅利最高不過0.54萬億元。也就是說,花費4.3萬億元真金白銀參與上市公司融資活動的普通股東所獲得的分紅額不超過0.54萬億 元。這意味著,近21年來,A股市場給予普通投資者的現金分紅總額佔融資總額的比率不足13%。而如果按照現在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以複利計 算,21年下來的儲蓄回報高達105.9%。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上市公司只知圈錢不知回報,已成為A股市場最為病態、也最令人痛恨的現象之一。上市公司股東回報文化的缺失,已經成為絞殺普通投資者、導致市場炒作風氣盛行並制約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不在少數

  對上市公司而言,資本市場或許是最好的「提款機」。「一方面,新股源源不斷地上市『抽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資瘋狂『圈錢』。」獨立財經評論員曹中銘撰文稱。

  證監會統計顯示,從1990年到2011年7月,國內A股包括首發、增發、配股在內的累計融資金額高達近4.3萬億元,其中再融資額達2萬億元左右。

  根據Wind數據,記者初步測算,從1990年到2010年末,A股累計現金分紅(除去紅利所得稅後)約1.8萬億元。但不得不提的是,出資4.3萬億元的普通投資者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權比例較小,他們從上市公司獲得的紅利也是小頭。

  Wind的數據顯示,國內股市IPO募集的股份僅佔發行前總股本的11%。「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首發和再融資(包括配股和增發)後的流通股加在一起佔 總股本的比重不超過30%。」一位資深券商分析師坦言。這位分析師估算,以普通投資者的持股比例30%計,在上市公司總計1.8萬億元的現金分紅中,普通 股東收到的現金分紅不超過0.54萬億元。

  而且,對國內的普通投資者而言,他們還需背負「印花稅」、交易佣金等,這幾項交易成本甚至超過了 紅利。證監會的數據顯示,1990年至2010年,A股累計股票交易佣金總額約4000多億元,A股市場證券交易的印花稅總額約6000多億元。這意味 著,近21年來在整個A股市場,普通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就有1萬億元左右。

  雖然,由於監管部門近年來的政策約束,進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公司數有所增加,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式上市公司仍不在少數。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的統計顯 示,2005年至2009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佔所有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分別為45%、50.22%、51.85%、52.35%、48.52%。 2010年,在2175家上市公司中,虧損的公司僅為117家,但既不分紅也不送股的「鐵公雞」高達798家。另外,至2010年末,上市時間超過5年、 且5年內從未進行過分紅的個股高達414家,其中有136家為盈利公司,佔比高達32.85%。這其中包括金馬股份(6.40,-0.09,-1.39%)、海王生物(8.27,-0.08,-0.96%)和通化東寶(8.40,-0.19,-2.21%)這些熱門股。

  更為惡劣的是,許多上市公司竟然以再融資募集的資金給投資者分紅。東北財經大學研究者劉淑蓮、胡燕鴻在《中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實證分析》一文中指出, 上市公司分紅一般不超過賬面利潤,但相當一部分公司的每股現金分紅超過其每股股權自由現金流量,這意味著,這些分紅源於配股融資,圈來的錢又成為現金分紅 的來源。

  唯圈錢主義的嘴臉暴露無遺

  與低分紅現象相伴隨的另一些怪現象是:各類融資活動連綿不絕,ST類殭屍公司不斷上演不死神話,上市公司高管套現潮一波接一波。雖然,國內股市最近幾 個月持續低迷,但陝煤股份仍然在8月底順利過會。這家公司擬發行20億股,募資172.51億元。此前,中國水電亦成功過會,擬發行35億股,募資 173.618億元,如果其成功發行,或將成為今年最大的IPO項目。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發行新股164家,較去年176家減少12 家;IPO實際募集資金1607.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32.28億元下降24.60%。但從8月份的新股發行看,累計發行23只新股。9月5日至 9日,又有包括巴安水務(29.680,-0.21,-0.70%)、通光線纜(16.660,-1.62,-8.86%)等在內的8只新股啟動發行程序。而且,許多權重超級大盤股,更是無節制地反覆融資再融資。9月9日,招商銀行(11.49,-0.17,-1.46%)通過了「A+H」配股方案,本次配股融資規模最高不超過350億元人民幣。有分析師表示,幾家重要銀行近五年內會有4000億至5000億元資本金缺口,銀行股再融資已經成了必然趨勢。

  除了永無止境的圈錢之外,一些ST類殭屍股票在A股市場上屢屢上演的「不死神話」,也把市場唯圈錢主義的嘴臉暴露得一清二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11年6月30日,每股淨資產(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在-1元以下的上市公司有19家。這些長期嚴重資不抵債的「殼公司」早已練就了一身超人的「生存本 領」。以*ST中華(5.17,-0.08,-1.52%)A 為例,自上市以來,它有9年虧損、2年微利的記錄:1997年、1998年虧損;1999年盈利;2000年、2001年虧損;2002年微利;2003 年、2004年虧損;2005年微利;2006年虧損;2007年微利,2008年、2009年虧損;2010年盈利。就這樣,這只股票始終未觸及「連續 三年虧損」的退市紅線。

  部分上市公司高管則不擇手段地從資本市場撈錢。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來,A股所有上市公司共計發生了2117宗高管減持,減持總股數達到了7.9億股,涉及市值約126億元。

  在A股市場,股東回報文化的缺失已經成為這個市場最為讓人痛恨並飽受詬病的現象。「股權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股東主權理念。」曾參加《公司法》、《證券 法》等商事經濟法律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所謂股東主權就是徹底確認股東在公司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尊重股東 依據法律和章程所享有的各項權利和利益,尤其是知情權、決策參與權、分紅權、監督權與轉股權等。「這意味著,股市就不再僅僅是上市公司和發行人的圈錢工 具,而是投資者取得投資回報、分享中國資本市場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成果的聚寶盆。」劉俊海認為,A股「重融資、輕投資,重圈錢、輕回報」的遊戲規則必須 轉變,而「重投資、重保護、重回報」的股東主權旗幟,應當取而代之並高高飄揚。

  重融資輕回報扭曲股市制度

  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應該是兼具融資與投資功能,其中任何一項功能的「出位」,必將影響到市場本身的發展。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整體過低,國內市場的股利支付率的比例僅為20%至30%,而海外成熟市場的股利支付率的比例一般都在40%至50%。」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

  在西方成熟市場,上市公司均有著透明的股利政策和長期的分紅措施。通用汽車、可口可樂、美國鋁業等股票數十年來保持一定數額的派現,其股票被兼顧固定 收益和成長價值的投資者長期持有。在「金磚國家」中的巴西,該國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必須在其公司章程中規定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盈餘進行現金分紅,且比例不 得低於盈餘的25%。

  事實上,A股市場高成長的企業不多,同時,成長型企業上市之後的表現也遠不盡如人意。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認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之殤」。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目前發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著「逆向選擇」的風險,典型的 體現是,以百度、騰訊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成長、好質地企業無法進入A股市場。另一方面,企業上市後,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未能給企業良性成長提供相應 的治理機制,管理層或控股股東可能存在「道德風險」。同時,行業發展冷暖不均也導致分紅顯現出差距。

  「要徹底改變這種現象,分紅機制是一個重要方面,同時還需要資本市場其他方面的完善,比如投資者結構的優化。」趙昌文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 構有兩個明顯特徵:短期投資者比重相對較大以及機構投資者比重相對較低。短期投資者較少將分紅納入其投資決策,這導致其對上市公司的分紅決策不敏感,因此 短期投資者比重較高意味著『用腳投票』機制一定程度上的失靈。而機構投資者比重較小,使股東積極主義難以在宏觀上對上市公司治理髮揮作用。」

  「各種ST股在市場上作威作福,必將慫恿股市瘋狂投機,毫無投資價值的垃圾股成為賭徒手中的籌碼,它將嚴重扭曲整個A股估值體系,進而使整個股市完全喪失資源配置功能和經濟晴雨表功能。」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在某種意義上是監管政策出了問題。」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就創業板來看,25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三高超 募極為嚴重,但直到今天,儘管市場已經作出了不認同的反應,但25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發行市盈率依然高達66倍,平均發行價格高達33元/股。「這 些高管全都成了紅了眼的暴發戶,創業板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了制度性的傷害,對中國創業者的誤導,把他們從很好的、樸實的創業者變成了走上歧途的不義之 人。」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5

ESPRIT(00330),ON SALE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v9k5.html

  當然,不是說其衣服打折,而是股票--思捷環球(00330)。

  當年的百倍股神話,從高位下挫95%,上千億的市值煙消云散。我會耐心期待其重建雄風。

  賣寧滬高速H,2個月前低於A股股價15%買入,獲利30%,換入思捷環球,但只買到幾千股,看其盤面一會就升了好幾個價位並把賣盤全部清光還沒回頭,估計有大戶收集(我完全不會看盤面及技術分析,瞎猜)。歐債美債危機及國內經濟形勢都不容樂觀,應該還有很多機會低價買進。等!

  買入股票,我是以實業生意分析其價值。今年,無論A股還是H股,集體炒錯優質高速公路板塊,我相信其價值會逐步回升,一個比房地產毛利還高的賺錢利器,我 實在沒運氣涉及到這種實業生意。停止收費?乾脆否定改革開放吧,不用小股東,利益集團會維護高速公路這塊肥肉不動搖。而交通板塊算是本人投資組合佔比重最大的(尤其在A股,一股獨大)還有不俗的分紅,本人還持有寧滬A,大秦,浙江滬杭甬,都沒什麼虧損,遠跑贏大盤。這板塊的防守性很強,在關鍵的時候,可以換馬,如前段時間賣廣深換中國動向。

  每個人的資金狀況不同,投資有很大風險,從投資組合來看,仍是處於防守。在A股七成是現金,H股還有中移動,中石化這些可代替現金股沒多大動作,而收息股新華文軒,筆克遠東,貿易通基本面都很好,無懼熊市。內房股組合則很悲劇---這組合是投資的對沖,這兩年陸續賣出投資性房產,把原始資金投入內房股,很顯然,這個對沖付出太大了。房地產繼續走高,中國經濟沒救!!

  現在到明年上半年,大家都認為經濟會很差,最危險的時候是最安全的時候?還是我們都要為之前的繁榮泡沫長久埋單?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5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vipr.html

讲 件开心的事,思捷环球(00330)几个交易日比买入价升了20%,再讲件不开心的事,才买到几千股,是挂单的零头,而且没继续追高。----这是十分郁 闷的操作,反金字塔式投入,跌的股票买入很多(例如合生),而赚钱的时候,仓位很少。这跟人性有关,贪婪的时候大资金投入,恐惧的时候反而小资金投入,这 点难克服,有时也讲运气,我看过太多人的犯这种典型的错误了---不过很多人回避而已,人性也,大部分人都会刻意回避失败的操做而放大成功或运气的操作。 赚不赚钱,自己比谁都清楚,我觉得股市并不是好赚钱的地方。

 

 现代美容(00919)曾经是自己浮盈最多的股票,但一场金融风暴,使其股价最低时暴跌9成,自己也一路减持,剩下不多。最近看了新公布的年报,才决定重新逐步买入。仓位不重,投机性质。先看看两张报表: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看看上面这份报表,2011财年跟07,08年各类数据接近,但她现价只是08年的20%左右。现金加固定 资产(主要为物业)差不多市值。惊喜的是:销售预付美容套票的收益由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491,000,000港元增至约557,700,000港元, 增幅约13.6%,为什么股价那么低残,看损益表:人工及铺位租金成本及管理费用高,这部分是固定支出,当营业额减少时,利润急剧下降,2010财年还亏 损。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还有现金流量表,不发了,逐步向好中。这种生意要很小心翼翼,门槛低,香港的地产霸权,人工及铺租都很高, 管理层名声甚至不太好,但绝对不是老千。寄望其能继续翻身,股价别说重返08高峰,现价翻一番应该没问题。而且每年派息率都很高(当然,大部分入大股东口 袋)可守。一只叫MUTUAL的陌生美资资金持有其超过9%的股份,大股东也连番增持。今年向大股东发行2.5亿元CB注入的星马业务资产有待追踪,市场 则认为偏高。

 

另外加仓深圳控股(00604),其今年中期现金已达83亿,现在市值50亿。其持有几间联营公司的 股份很值钱的,如深圳天安数码城,路劲基建。今年租金收益应超4亿,给个5倍估值也值20个亿,而且稳定的资产。负债比例较高(房地产行业来说中等),但 一千多万土地储备怎么也抵得上那一百多亿的负债。国有股,派息稳定,现价股息收益率超10%。还会把少量持有华润置地全部换入深控。同是内房股,华置今年 没怎么跌,奇怪。

---又讲了一大堆废话,卖股票给我的博弈的对手也知道这些信息的,合生还在悲剧中!脑子对地产股一根筋!

 

投资有风险,谨记独立思维,个人在港股还有两只赚钱的可代替现金股中移动和中石化H,这双雄今年远跑赢大盘,中石化H股价今年还升了10%,所以敢满仓操作并偏向投机。另外在A股有七成现金。 ----为什么那么高?继续看空A股,另外,我在等。个人股票投资资金绝大部分是投资房产的收益,知道我在等什么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7

2011簡單總結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wtgr.html

由於還在旅途,所以今年的總結相對簡單。

 

先是A股,照舊,大比例跑贏股指。A股今年指數大跌21%,為歷史第三差,新浪的統計有35%的人虧損超50%(我相信這比例真實)有常識的投資者都知道,即使是國外成熟市場的專業投資機構,都難以長期跑贏股指(國內的資金管理者估計不會比散戶強)。今年個人在A股也出現了輕微虧損,一度持股比例50%,但很快便拋出或減倉(主要是是中石油A和寧滬),到年底A股持倉比例30%,現金達七成----不參與,輕參與,是這幾年連續跑贏股指的原因。算上股市分紅及銀行理財收益,虧損不超5%。今年年初也告別了抽新股找傻子的遊戲(一隻創業板股票,上市當天損失1000大洋賣出後立即停止抽新股)。

 

關於A股,昨天央視罕有地說明投資者虧錢的原因---缺乏常識。那些IPO暴利受益者一邊在數錢,一邊肯定在偷笑:傻子真多。對於2012的A股,還是消 極參與,遇高位繼續減倉(劣幣驅逐良幣,垃圾太多會殃及有投資價值的公司),繼續大比例持有現金,等待----不是股票,是房產。還很懷念房地產投資這遊 戲,個人投資資金包括港股基本來自房產投資收益。也許,資金會考慮轉向實業。

 

A股的倉位主要依舊是寧滬高速,剩下倉位分別為大秦鐵路及金融街。

 

港股今年則運氣不佳,由於主要的兩大主力股票都收在幾乎今年的最低位,損失比預期嚴重,即使算入股息收益,損失接近20%,跟同期港股跌幅差不多。港股今 年操作了幾次成功的短線操作,包括中石油H,寧滬H,瑞安建業(大股東溢價收購)等,但收益遠彌補不了合生創展超過50%的跌幅出現的虧損。投資合生是十 分失意的操作,就算同期以扔飛鏢方式投資內房股,相信都跑贏合生,沒運氣。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是自己,這個作為個人房地產投資對沖的工具損失太大。今年已計提了合生的損失,我相信以個人的投資理念,來年會比今年好。

 

港股前五位有輕微變化,依次為:新華文軒,筆克遠東,合生創展,貿易通,中國動向。來年港股會繼續調倉,偏向進攻,內房股也會調整,持有股票數量(非內房股)也會相對集中。

 

近幾天我在東北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大城市主商業區稍考察了消費市道,可以說並不理想。飲食業和賣金飾的還行。投資中國內需板塊如體育休閒服裝這類好看而 不好賺錢的公司的投資可能需要更長的耐心。H&M長春店今天員工是不是罷工了,在十幾分鐘看到一層幾百平方的店面只有收銀台一個員工,竟然沒銷售 人員,為數不多的顧客到處找銷售人員。其他服飾類上市公司的門店可以說慘淡來形容,同質化嚴重。----個人是渺小的,思維也是十分片面的,希望我是錯誤 的。個人也會增倉在這類內需股的投資,特別是思捷環球,下年應該會看到她在港股倉位前五名。

 

2012,仍需耐心。

 

投資有風險,謹記!祝還繼續活著並堅韌參與股市投資的投資者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共勉,現在的股市特別是港股估值很安全,熊市並不可怕,殺戮從來就是從牛市和大家雄心壯志的時候展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05

業績欣喜的筆克遠東(00752)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xtlj.html

克遠東(00752)送了個龍年大禮給持有她的忠實投資者(她連續幾年在投資組合前三名,穩定得很, 歷經幾年分紅,持有成本約股價四分之一),就靠她今年年終的股息,就足夠這次春節度假經費--當然,現在還不至於要用分紅的現金流來支付旅遊經費,我會用 其繼續投資。另外還派特別股息,欣喜。

以下節選自2011年報:

全年業績:
面對全球經濟問題持續,極具挑戰的一年,尤其去年集團受惠於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帶來約兩成收益貢獻之利好不再,然而年內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仍然錄得29.2% 增幅至2.48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1.92 億港元)。

營運產生之現金增長38.7% 至5.16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3.72 億港元)。經扣減資本開支9,800 萬港元(二零一零年:8,400萬港元),自由現金流增長45.1%至4.18億港元(二零一零年:2.88億港元)

業務回顧:
地區回顧
就地區分佈而言,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及中國在內的大中華區佔集團營業額35.08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30.75 億港元)的50.5%(二零一零年:52.3%)。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印度)佔28.6%(二零一零年:31.4%)及中東佔7.7%(二零一零年:9.0%)。餘下的13.2%(二零一零年:7.3%)來自歐洲、北美及日本。

就營業額而言,業務於二零一一年並無大幅轉向任何個別地區。儘管沒有類似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的大型項目,大中華區的收入仍佔集團營業額50% 以上。

集團與歐洲紡織機械協會於二零一一年九月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合辦之盛事-ITMA(國際紡織機械協會)展會,令歐洲、北美及日本地區的營業額貢獻有所增長。

業務分部回顧
1. 展覽及項目市場推廣服務
該分部於集團營業額35.08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30.75 億港元)中佔24.03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23.94 億港元)或68.5%(二零一零年:77.9%)。即使欠缺上海世博會於二零一零年所貢獻之20% 營業額,該分部的業務仍較二零一零年有所增長。

分部溢利為2.464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2.132 億港元)或利潤率10.3%(二零一零年:8.9%)。

集團於整個年度內除舉辦了眾多展覽及活動外,年內若干重點項目為於阿曼舉行的第二屆亞洲沙灘運動會提供工程及服務、為廣州十六屆亞運會贊助商提供服務以及於廣州及天津為二零一一年皇家馬德里足球隊中國巡迴賽宣傳單位提供服務。

全球經濟仍十分脆弱,近期前景仍存在不明朗因素,且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仍在蔓延。在此背景下,集團的客戶為保持競爭力將在所有領域收緊預算。為迎接該等挑 戰,集團調整服務以貼近客戶。儘管成本削減是一種維持競爭力的方法,集團仍推出一個更加有效率及高成效的全方位品牌激活(「全方位品牌激活」)策略,讓客 戶以更少的代價獲得更高的回報。因此,集團採用了一種革命性的方法,拓展提供予客戶的創意選擇,客戶由此將獲得更具創新性的方案,包括數碼化及高科技工 具,連同最新社交媒體的運用,從而在提升服務質素、成交率和邊際利潤的同時更加切合客戶的最終需要。

於新財政年度,集團期待參與韓國二零一二年麗水世博的工作。集團已確認參與建造麗水世博的海洋生物館、新加坡館、斯里蘭卡館及全羅北道館。於二零一二年倫敦奧運會上,集團已確認參與興建宏碁集團的展示中心、展館及休息室。集團將持續努力爭取更多麗水世博和倫敦奧運的項目。

2. 博物館、主題環境、室內裝修及零售
該分部佔集團營業額的3.81 億港元( 二零一零年:2.99 億港元)或10.9%( 二零一零年:9.7%)。

分部溢利為100 萬港元(二零一零年:1,420 萬港元)或利潤率0.3%(二零一零年:4.7%)。

由於眾多內部裝修同業競爭同類業務,該分部因競爭加劇而盈利不如去年。

若干博物館及主題環境項目由共同發展公司承辦,而其收益並無綜合在內。共同發展公司於今年的表現亦未如上一年度。

3. 品牌標識及視覺信息
此分部佔集團營業額4.24億港元(二零一零年:2.83億港元)或12.1%(二零一零年:9.2%)。

分部溢利為4,240 萬港元(二零一零年:3,140 萬港元)或利潤率10.0%(二零一零年:11.1%)。

中國品牌標識及視覺信息行業仍迅速發展,故集團之品牌標識及視覺信息業務分部較二零一零年錄得50% 之強勁增長。

受惠於中國政府投資於鐵路發展,集團參與北京地鐵第15 號線之標識設計及製作。此標誌性項目有助於標識及視覺信息分部於政府基建設施項目開闢一個新的重點領域,且於未來數年將成為集團業務增長之一。

期內,集團參與標緻在中國及亞洲品牌重塑及勞斯萊斯幻影全球品牌重塑項目。集團服務之其他著名汽車品牌客戶包括長安汽車、長安鈴木、雪佛蘭、福特、英菲尼 迪、江淮汽車、雷克薩斯、梅賽德斯-奔馳、日產、上海通用汽車、本田、廣汽及豐田。由於中國現時乃全球最大之汽車市場,集團於汽車標識業務之優勢將持續帶 來穩定收入來源。儘管本年中國汽車銷量增幅由雙位數跌至單位數,汽車行業仍為集團於二零一二年主要增長行業之一。集團將參與的新項目包括哈雷-戴維森於亞 洲的品牌重塑項目及東風日產在中國推出Venucia 新品牌。

在酒店業,集團於本年度一直與洲際酒店集團及雅高集團攜手發展中國業務。集團將繼續為客戶提供超值服務以拓展業務。憑藉於酒店業取得的經驗,集團將涉足商業地產業,例如商場及綜合辦公大樓,集團深信該行業於不久將來成為另一快速增長行業。

在銀行業,集團已經成功獲得中國許多城市的經常性業務,客戶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匯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興業銀行、花旗銀行及廣州農村商業銀行。

集團與在中國的漢堡王、永和大王、冰雪皇后、肯德基及麥當勞餐廳等客戶保持持續合約關係,亦為中化集團的加油站及便利店提供標識服務。

3. 會議及展覽管理
此分部佔集團營業額3 億港元(二零一零年:9,900 萬港元)或8.5%(二零一零年:3.2%)。

分部溢利為3,680 萬港元(二零一零年:790 萬港元)或利潤率12.3%(二零一零年:8.0%)。

隨著於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二零一一年ITMA(國際紡織機械協會)展覽會的圓滿結束,年內,集團錄得200% 的增長。該展覽為全球最大的國際紡織服裝機械展。集團亦承辦於二零一二年六月在上海舉行的亞洲ITMA展覽會及於二零一五年在米蘭舉行的國際ITMA展覽會。

集團管理之其他主要項目包括:
1. 第二十一屆國際志工協會全球志工大會
2. 於新加坡之國際家具展
3. 於新加坡之50 新加坡博覽會
4. 於香港之亞洲遊戲展
5. 於上海之中國國際電力電工設備與技術展覽會和中國國際獎勵旅遊及會議博覽會
6. 於北京的InfoComm 中國國際視聽和系統集成展
7. 於新加坡之第十一屆世界華人企業家大會
8. 於新加坡之亞洲酒類展及美酒嘉年華
9. 於台北之亞太抗風濕聯盟研討會
10. 二零一一年新加坡國際仲裁論壇

於二零一二年初,集團分別於米蘭、新加坡、孟買及香港成功舉辦亞洲節能環保及綠色建築展、第二十屆世界蘭花大會、印度國際家具博覽會及亞洲遊戲展。

業務展望:
展望未來,集團現處於自成立以來之最佳優勢。在財務方面,集團的資產負債表較以往更穩健。該等優異表現提升了集團的品牌知名度,將給予集團於業內更強大的競爭優勢及主導地位。

北美及歐洲的經濟仍脆弱不堪。集團以等待良機為其發展戰略。憑藉集團的經營優勢及財務資源,集團已做好準備把握隨時出現的商機。

在亞洲,中國依然為集團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除投資及提升集團於中國的競爭力外,集團將繼續拓展新興市場業務,例如印度及巴西。

為維持競爭及盈利,集團將不斷出革新的服務。借助集團的廣泛網絡,集團將致力為現有的客戶拓展及擴闊不同的服務。

今年,集團將慶祝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二十週年。二十年來一直屢創佳績,令公司的每一位員工均深受極大鼓舞,繼往開來。與此同時,每位員工亦深 知,在當前不利經濟條件下,保持集團優異業績會倍加困難。因此,集團的所有業務單位均已採取審慎的態度,密切審查預算,以圖抵禦外間因素有可能招致的損 失。

 

現價為2012年PE8倍,股息超過7%,今年業績鎖定及繼續增長已成定局(可參考主席年報發佈會的透露的消息,本人還在旅遊中,不多記錄)。

繼08年金融危機後,再度買入筆克,博市場給個成長性股估值---PE15倍不過分。沒現金,調倉, 再賣出部分中國動向(03818)。中國動向屢試低位,還伴有大手成交。這股已經比年初減倉五成(清微虧損),分別追高買入思捷環球及筆克遠東。剩下的五 成等其出了今年的年報再定。個人及其希望思捷環球能複製筆克的高收益。

 

投資有風險,謹慎獨立思維。祝還繼續堅持股市投資及交流的投資者龍年大運,身體健康。

(2012-02-01於曼谷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7

[轉載]金磚極品牛排:巴菲特對「投資」的新定義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y5yr.html

芒格和巴菲特往往幾句話就點出了問題的本質,一劍封喉,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1.前幾年對"投資"定義的表述:Invest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process of laying out money now in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money in the future. 現在付出現金,未來收穫更多現金。

2.目前更深入一步:At Berkshire Hathaway (BRKA) we take a more demanding approach, defining investing as the transfer to others of purchasing power now with the reasoned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purchasing power。現在付出現金的購買力,未來收穫更多的現金購買力。

 

由此產生以下邏輯後果:The riskiness of an investment is not measured by beta (a Wall Street term encompassing volatility and often used in measuring risk) but rather by the probability -- the reasoned probability -- of that investment causing its owner a loss of purchasing power over his contemplated holding period. 任何投資的風險不應由β值衡量,而應由持有期間是否跑輸通脹來衡量。

 

成功的投資意味著戰勝通脹。以此為標準看看以下投資標的的狀況:

第一種:固定收益投資:

Investments that are denominated in a given currency include money-market funds, bonds, mortgages, bank deposi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Most of thes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are thought of as "safe." In truth they are among the most dangerous of assets. Their beta may be zero, but their risk is huge.

假如按照β值衡量,貨幣基金債券和銀行存款等是安全的,但是(從通脹角度來看)它們是最危險的投資資產,

「被吹捧為無風險有報酬的債券投資,今天已成為無報酬有風險的投資。」

 

終極原因如下:

Governments determine the ultimate value of money, and systemic forces will sometimes cause them to gravitate to policies that produce inflation. From time to time such policies spin out of control. 政府自古擁有鈔票的定價權,通脹是人類無解的難題,固定收益投資注定成為受害者(This ugly result, moreover, will forever recur.)

 

第二種:博傻投資,有可能賠本,如何談得上戰勝通脹?

The second major category of investments involves assets that will never produce anything, but that are purchased in the buyer's hope that someone else -- who also knows that the assets will be forever unproductive -- will pay more for them in the future. Tulips, of all things, briefly became a favorite of such buyers in the 17th century. 17世紀鬱金香投機狂熱,目前黃金有重蹈覆轍的危險。

 

第三種:具有生產能力的資產:企業,農田和房產等,這是戰勝通脹最靠譜的選擇。

My own preference -- and you knew this was coming -- is our third category: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assets, whether businesses, farms, or real estate.

 

Whether the currency a century from now is based on gold, seashells, shark teeth, or a piece of paper (as today),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exchange a couple of minutes of their daily labor for a Coca-Cola or some See's peanut brittle. In the future the U.S. population will move more goods, consume more food, and require more living space than it does now. People will forever exchange what they produce for what others produce. 人類的基本需求甚少改變

 

不僅不停地買入動能無限的企業,巴菲特和芒格還身體力行,每個人都生了大把孩子,呵呵,我不覺得

是偶然現象。

在格雷厄姆時代,政府和民眾的需求相對克制,通脹還不是生死攸關的課題,因此他對投資的定義相對保守,

只要不踩投資地雷就可保命。

時代今非昔比,投資人不僅要避免踩上地雷股,更要和通脹殊死搏鬥,現在看來巴菲特對投資的定義更加真實。

 

 

 

 

附巴菲特FORTUNE全文:

 

Warren Buffett: Why stocks beat gold and bonds

 

February 9, 2012: 5:00 AM ET

In an adaptation from his upcoming shareholder letter, the Oracle of Omaha explains why equities almost always beat the alternatives over time.

By

Warren Buffett

FORTUNE -- Invest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the process of laying out money now in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money in the future. At Berkshire Hathaway (BRKA) we take a more demanding approach, defining investing as the transfer to others of purchasing power now with the reasoned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purchasing power -- after taxes have been paid on nominal gains -- in the future. More succinctly, investing is forgoing consumption now in order to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ume more at a later date.

From our definition there flows an important corollary: The riskiness of an investment is not measured by beta (a Wall Street term encompassing volatility and often used in measuring risk) but rather by the probability -- the reasoned probability -- of that investment causing its owner a loss of purchasing power over his contemplated holding period. Assets can fluctuate greatly in price and not be risky as long as they are reasonably certain to deliver increased purchasing power over their holding period. And as we will see, a nonfluctuating asset can be laden with risk.

Investment possibilities are both many and varied. There are three major categories, however, and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o let's survey the field.

Investments that are denominated in a given currency include money-market funds, bonds, mortgages, bank deposits, and other instruments. Most of thes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are thought of as "safe." In truth they are among the most dangerous of assets. Their beta may be zero, but their risk is huge.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ese instruments have destroyed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investors in many countries, even as these holders continued to receive timely payments of interest and principal. This ugly result, moreover, will forever recur. Governments determine the ultimate value of money, and systemic forces will sometimes cause them to gravitate to policies that produce inflation. From time to time such policies spin out of control.

Even in the U.S., where the wish for a stable currency is strong, the dollar has fallen a staggering 86% in value since 1965, when I took over management of Berkshire. It takes no less than $7 today to buy what $1 did at that time. Consequently, a tax-free institution would have needed 4.3% interest annually from bond investments over that period to simply maintain its purchasing power. Its managers would have been kidding themselves if they thought of any portion of that interest as "income."

For taxpaying investors like you and me, the picture has been far worse. During the same 47-year period, continuous rolling of U.S. Treasury bills produced 5.7% annually. That sounds satisfactory. But if an individual investor paid personal income taxes at a rate averaging 25%, this 5.7% return would have yielded nothing in the way of real income. This investor's visible income tax would have stripped him of 1.4 points of the stated yield, and the invisible inflation tax would have devoured the remaining 4.3 points. It's noteworthy that the implicit inflation "tax" was more than triple the explicit income tax that our investor probably thought of as his main burden. "In God We Trust" may be imprinted on our currency, but the hand that activates our government's printing press has been all too human.

High interest rates, of course, can compensate purchasers for the inflation risk they face with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 and indeed, rates in the early 1980s did that job nicely. Current rates, however, do not come close to offsetting the purchasing-power risk that investors assume. Right now bonds should come with a warning label.

 

Warren Buffett: Your pick for Businessperson of the Year

Under today's conditions, therefore, I do not like currency-based investments. Even so, Berkshire hold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hem, primarily of the short-term variety. At Berkshire the need for ample liquidity occupies center stage and will never be slighted, however inadequate rates may be. Accommodating this need, we primarily hold U.S. Treasury bills, the only investment that can be counted on for liquidity under the most chaotic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ur working level for liquidity is $20 billion; $10 billion is our absolute minimum.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that liquidity and regulators impose on us, we will purchase currency-related securities only if they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unusual gain -- either because a particular credit is mispriced, as can occur in periodic junk-bond debacles, or because rates rise to a level that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substantial capital gains on high-grade bonds when rates fall. Though we've exploited both opportunities in the past -- and may do so again -- we are now 180 degrees removed from such prospects. Today, a wry comment that Wall Streeter Shelby Cullom Davis made long ago seems apt: "Bonds promoted as offering risk-free returns are now priced to deliver return-free risk."

The second major category of investments involves assets that will never produce anything, but that are purchased in the buyer's hope that someone else -- who also knows that the assets will be forever unproductive -- will pay more for them in the future. Tulips, of all things, briefly became a favorite of such buyers in the 17th century.

This type of investment requires an expanding pool of buyers, who, in turn, are enticed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buying pool will expand still further. Owners are not inspired by what the asset itself can produce -- it will remain lifeless forever -- but rather by the belief that others will desire it even more avidly in the future.

The major asset in this category is gold, currently a huge favorite of investors who fear almost all other assets, especially paper money (of whose value, as noted, they are right to be fearful). Gold, however, has two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being neither of much use nor procreative. True, gold has some industrial and decorative utility, but the demand for these purposes is both limited and incapable of soaking up new production. Meanwhile, if you own one ounce of gold for an eternity, you will still own one ounce at its end.

What motivates most gold purchasers is their belief that the ranks of the fearful will grow.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at belief has proved correct. Beyond that, the rising price has on its own generated additional buying enthusiasm, attracting purchasers who see the rise as validating an investment thesis. As "bandwagon" investors join any party, they create their own truth -- for a while.

Over the past 15 years, both Internet stocks and hous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xtraordinary excesses that can be created by combining an initially sensible thesis with well-publicized rising prices. In these bubbles, an army of originally skeptical investors succumbed to the "proof " delivered by the market, and the pool of buyers -- for a time -- expanded sufficiently to keep the bandwagon rolling. But bubbles blown large enough inevitably pop. And then the old proverb is confirmed once again: "What the wise man does in the beginning, the fool does in the end."

Today the world's gold stock is about 170,000 metric tons. If all of this gold were melded together, it would form a cube of about 68 feet per side. (Picture it fitting comfortably within a baseball infield.) At $1,750 per ounce -- gold's price as I write this -- its value would be about $9.6 trillion. Call this cube pile A.

Let's now create a pile B costing an equal amount. For that, we could buy all U.S. cropland (400 million acres with output of about $200 billion annually), plus 16 Exxon Mobils (the world's most profitable company, one earning more than $40 billion annually). After these purchases, we would have about $1 trillion left over for walking-around money (no sense feeling strapped after this buying binge). Can you imagine an investor with $9.6 trillion selecting pile A over pile B?

Beyond the staggering valuation given the existing stock of gold, current prices make today's annual production of gold command about $160 billion. Buyers -- whether jewelry and industrial users, frightened individuals, or speculators -- must continually absorb this additional supply to merely maintain an equilibrium at present prices.

A century from now the 400 million acres of farmland will have produced staggering amounts of corn, wheat, cotton, and other crops -- and will continue to produce that valuable bounty, whatever the currency may be. Exxon Mobil (XOM) will probably have delivered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dividends to its owners and will also hold assets worth many more trillions (and, remember, you get 16 Exxons). The 170,000 tons of gold will be unchanged in size and still incapable of producing anything. You can fondle the cube, but it will not respond.

Admittedly, when people a century from now are fearful, it's likely many will still rush to gold. I'm confident, however, that the $9.6 trillion current valuation of pile A will compound over the century at a rate far inferior to that achieved by pile B.

Our first two categories enjoy maximum popularity at peaks of fear: Terror over economic collapse drives individuals to currency-based assets, most particularly U.S. obligations, and fear of currency collapse fosters movement to sterile assets such as gold. We heard "cash is king" in late 2008, just when cash should have been deployed rather than held. Similarly, we heard "cash is trash" in the early 1980s just when fixed-dollar investments were at their most attractive level in memory. On those occasions, investors who required a supportive crowd paid dearly for that comfort.

My own preference -- and you knew this was coming -- is our third category: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assets, whether businesses, farms, or real estate. Ideally, these asset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in inflationary times to deliver output that will retain its purchasing-power value while requiring a minimum of new capital investment. Farms, real estate, and many businesses such as Coca-Cola (KO), IBM (IBM), and our own See's Candy meet that double-barreled test. Certain other companies -- think of our regulated utilities, for example -- fail it because inflation places heavy capital requirements on them. To earn more, their owners must invest more. Even so, these investments will remain superior to nonproductive or currency-based assets.

Whether the currency a century from now is based on gold, seashells, shark teeth, or a piece of paper (as today),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exchange a couple of minutes of their daily labor for a Coca-Cola or some See's peanut brittle. In the future the U.S. population will move more goods, consume more food, and require more living space than it does now. People will forever exchange what they produce for what others produce.

Our country's businesses will continue to efficiently deliver goods and services wanted by our citizens. Metaphorically, these commercial "cows" will live for centuries and give ever greater quantities of "milk" to boot. Their value will be determined not by the medium of exchange but rather by their capacity to deliver milk. Proceeds from the sale of the milk will compound for the owners of the cows, just as they did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Dow increased from 66 to 11,497 (and paid loads of dividends as well).

Berkshire's goal will be to increase its ownership of first-class businesses. Our first choice will be to own them in their entirety -- but we will also be owners by way of holding sizable amounts of marketable stocks. I believe that over any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this category of investing will prove to be the runaway winner among the three we've examined. More important, it will be by far the safes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32

《阿甘正傳》的作者是股神還是估神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ycjj.html

昨天蘋果的股價已突破500美金創新高按市值計算,蘋果目前已是全球最大公司,超過谷歌和微軟市值總和。此外,蘋果的總市值也達到了A股總市值的13%左右。

 

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依靠漁業發財之後,聽從別人的建議「買點股票」投資保值,他決定選擇和漁業差不 多的「水果業」,買了一個名叫「蘋果」的股票(電影鏡頭明顯是蘋果公司的商標及名稱)。然後這個股票就一直漲啊漲啊。。。鏡頭裡阿甘捧著一張印有蘋果公司 標誌的紙說,我買了一個水果公司的股票,有人說我這一輩子不用再為錢發愁了。---為什麼作者選「蘋果」而不是當時同是科技公司的柯達(電影是94年出 品,柯達97年2月市值創最高達310億美元,最近則申請破產保護)?或是其他。用這樣的理由就搭上了一條現在最傳奇公司的大船,運氣還是偶然?至於作者 是不是股神還是估神,應該偏向後者,並沒有他買蘋果股票的報導。

《阿甘正傳》拍攝於1994年,如果阿甘到現在還繼續持有這家「水果」公司股票的話,那麼這17年這家「水果」公司的股票漲超過了50倍。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阿甘正传》的作者是股神还是估神


我不是果粉,一個蘋果產品都沒,實在是那種土得掉渣的人。當然,我也沒那麼幸運買到蘋果公司,只能祝其好運。美國多點微軟,谷歌,蘋果這類公司而不是高盛,摩根,這個近代最偉大的國家還是會保持其強盛的。

 

順便紀念個人投資組合今日收市不但完全收復2011年的虧損,還創下08年金融風暴後的新高。多得新入的思捷環球,愛股筆克遠東及頹廢了幾年的地產股的強勢反彈。

----特別說明,除了運氣,我並不覺得有能力的因素,最多是這次扔飛鏢比較手感好而已,呵。

 

還有也順便提醒,牛市的時候很多牛鬼蛇神的股神會出現。對扔飛鏢或一波牛市的幸運兒要提防。

 

股市有風險,謹記獨立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5

BINGO!ESPRIT--思捷環球(00330)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yn3f.html

壓抑不住興奮,思捷環球(00330)中期業績好於預期。之前估算,2011年撥備足夠多了, 撇除撥備,她還是很賺錢的公司,好運氣。今天暴漲該股一鼓作氣超越新華文軒(00811)成為投資組闔第一重倉股--算浮盈還是新華文軒位列前茅,我並不 介意及十分期待思捷環球將來浮盈超越新華文軒。

 

簡訊:

思捷<00330.HK>中期純利跌74%至5.55億元,每股盈利43仙;派發中期股息26仙,派息比率維持60%。

 

補充點資料,大家投資思維有差異,適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人最近半年,十月去了新西蘭(沒看到思捷蹤影),去了新加波,香港,11--12月去了華中及東北 三省,一月去了泰國,我見到的思捷環球專賣店生意都不好(可以說是很不好,體育類服裝專賣店也很差),而且問過追蹤他的博友,生意都不好。媒體也都不看好 她的生意。但在11年十一月到12年一月,還是分批買進,並成為投資組闔第二重倉,今日才跳升為第一。至於為什麼,可以說我好運氣。也可以說這是適合我的 搵食套路。

泰國CENTRAL WORLD,亞洲出名的購物中心,二十幾分鐘沒客人埋單,寥寥幾個在看。

BINGO!ESPRIT--思捷环球(00330)

個人的投資比較簡單,也沒高等的知識(初中水平,除了英語)更沒能力預測她的業績,或巴菲特那種現金流折現那種估值,變量太多(我看很多人的預測更多的都是錯得一塌糊塗,不單純指思捷環球)。本人買入的思維比較單純---假設我有錢買這公司,值不值得買?在遠離市場的同時,希望撿些便宜貨(當然好公司是求之不得)。而有時也撿到山埃,例如合生創展。----我是頑強的打不死的小強。

 

投資有風險,謹慎獨立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63

[轉載]巴菲特、比爾格羅斯們的最差投資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z8gd.html

好文,避談失敗投資的人要遠離他們,除了騙子就是短暫扔飛鏢的幸運兒。看過太多說自己投資成功或理念頭頭是道而從來沒談過風險和失敗的騙子,如大部分基金裡,但是他們的成績並不比一般散戶好。

 

博主點評:每個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都成就其自身的天時地利人和,對其他人來說,基本無法複製。與其盲目追求不可能被輕易複製的成功之路,不如多參考總結失敗的人事物的經驗教訓,對成就你我自身的成功之路,更有益得多。(投資市場無神,看大神們的最差投資就知道了,呵呵。)

 

 

 

巴菲特、比爾格羅斯們的最差投資

    導讀

就像曾風靡一時的美劇《絕望主婦》裡的名言「每個人都有一個骯髒的小秘密」一樣,每個「骨灰」級的投資大師都有一筆最差的投資。

  上週CNBC 每天邀請一位金融投資神話創造者走下神壇,讓他們說出令自己損失最大的一筆交易(worst trade)。這些大師們妙語橫生,就像曾風靡一時的美劇《絕望主婦》裡的名言「每個人都有一個骯髒的小秘密」一樣,每個「骨灰」級的投資大師都有一筆最 差的投資,但這些在他們今天的光輝戰績映照下,簡直可以用輕描淡寫來形容。所以讓我們帶著無比愉悅的心情,去瞭解這些大師們曾經無比心痛的投資經歷吧!

  巴菲特:我最愚蠢的一筆交易是買下了伯克希爾哈撒韋

  我知道說出這話就得好好解釋。那是1962年,當時我操作的資金規模只有700 萬(現在大家都叫對沖基金了)。當時伯克希爾公司從流動資本來看很便宜,作為一家老牌紡織企業,走向沒落已有段時日。每一次他們關閉一家工廠,就會用得到 的錢買些自己的股票,於是我打算在他們之前買入股票,將來再賣給他們,從中賺些利潤。就這樣,1964年我手裡已經有不少他們的股票,我去跟管理層談判, 果然他們要出錢買我手裡的股票,我跟他們說好11.5 就都賣給他們,但我卻收到他們的郵件說,他們只肯出11.38,這讓我非常生氣,於是我買下了整個公司,開除了CEO。

  後來伯克希爾成為一切的基礎,直到1967年我找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於是幫伯克希爾打造了保險為主的業務。但它畢竟是一家紡織企業,所有的資產和業務讓我隨後整整20 年時間裡,不得不一直向這些賠錢的業務注入資金。我們後來還買了一家紡織廠,而且還不停地購置機器,希望可以減少人力。但是整整20 年,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見效,事實證明紡織行業不行。如果伯克希爾起點是一家保險公司,那麼市值將是現在的兩倍。這筆交易讓我損失了至少2000 億美元,因為我投入的每一筆錢都是drag(累贅)。

  我得到的教訓是如果你深陷一個很爛的行業,儘早逃離為妙。所以我一直說成為好的基金經理,最重要的是投資好的行業。那樣所有人都會認為你很聰明。除非 你認為自己是個管理天才,那你可以去試著讓很爛的行業起死回生,不過那又何必呢。我在多年前的年報中寫過一句話:如果一個名聲很好的投資經理,遭遇到一個 名聲很差的行業,那麼最後保住名聲的一定是那個行業。

  所以我現在實際上是天天面對自己最大的敗筆。但我當時是按照格雷厄姆的理論投資便宜的公司。現在我知道了,寧可在相對不錯的價格買入好公司,也不要在 看似折扣的價格買入差公司。投資經營和奧運賽場不同,奧運會跳水項目會因為你選擇高難度而給你加分,而經營企業,不會因為有人認為你選擇了更加曲折的道路 而給你加分。付出一份努力就可以得到的結果為什麼要付出七八倍努力呢。這些1959年我遇到查理·芒格的時候他就告訴我了,可惜當時我沒聽他的。

    比爾格羅斯(PIMCO Co-CIO):投資要看清角色本身

  那是1975年,當時巴菲特和芒格來找我們,希望我們貸給他們1000萬。我認為這家公司只能說「有趣」,有一堆已經沒落的工廠,有個See『s 糖果店,Blue Chip Stamps,除此之外沒什麼有吸引力的地方。於是我拒絕了。一週後Sam Walton 來找我,希望我給他們正在擴張的沃爾瑪商店貸款。他和兩個兒子帶著我在小鎮的沃爾瑪店轉,還帶著他家的狗。我認為他們也沒什麼讓我眼前一亮的東西。不久後 我遇到一家我覺得非常不錯的公司,叫做Itel,不是Intel。他們的辦公室有整整三十層,還可以看到金門大橋呢。我當時覺得,就它了,有實實在在可以 觸摸的東西。於是我貸給他們500 萬,可是Itel半年後就破產了。

  JP Morgan 曾經對國會說過,「Lending is not based on money or property」。我的理解是投資要看重character(角色本身),而不是property(房產or道具)。於是我把JP Morgan 的圖像掛到了辦公室的牆上,以提醒自己當年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但正是對這個錯誤的反省,使PIMCO 躲過了次貸危機。因為我們當時認清了次貸的本質,包括零利率貸款等等證券化產品。無論市場多麼火熱,都改變不了他們的poor character,所以我們堅決不投資。正是2008 年遠遠好於競爭對手的收益為PIMCO 未來十年打下了良好基礎。

  Larry Fink(BlackRock 創辦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BlackRock 現為全球最大的money manager,Fink 認為曾經做過的worst trade 不是輸給了市場,而是自己。

  只要在市場一天,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有時很好的idea,卻在各種經濟條件下成為噩夢,也可能本來很失敗的trade 卻取得了莫名其妙的成功。當年我準備離開第一波士頓,那段日子非常非常煎熬,我不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但是我知道兩點,第一我應該離開賣方,第二華爾街正 在經歷一場巨變。華爾街「生產」的各種證券產品,作為買方的投資者其實並不瞭解其中蘊含的風險,只是一味地聽取賣方的「建議」。可以說我們剛剛經歷過的金 融危機其實就起源於八十年代末的這種情況。

  所以我當時認為應該組建一家更加關注風險控制的投資公司。我記得很清楚,在我創辦BlackRock 的前一年半時間裡,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個季度基金會賺1個億,下個季度會倒虧3個億,正如我們不清楚錢是怎樣賺來的,也不清楚是怎樣突然虧掉的。這使我 意識到絕大多數買方都不瞭解購買證券所蘊含的風險,換句話說,市場也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對風險進行很好的評估,買方沒有真正管理好「資產負債表」。於是我在 想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家以風險控制為核心和基礎的公司。

  但是當時的煎熬讓我對自己失去信心,我把這個想法告訴Blackstone 的創辦者Steven Schwarzman 和Pete Peterson,短短三天時間內我們就建立了合夥關係。他們貸給我500 萬美元,我還白給他們40%的股份。可以說他們對我的信任超過了我自己,他們贏了。公司成立35 天后,我們就迎來了第一位風險控制業務的客戶,4個月後開始賺錢,6 個月後我就還清了那500 萬。

  作為投資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特別是自己的直覺,所以這對我來講也許是worst trade,卻是他們兩人的best trade。

Stephen Schwarzman(Blackstone CEO):從失敗而不是戰績中學到更多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Blackstone 的第三筆投資,那時我們沒有任何投資決策過程(process),決定投資一家鋼鐵分銷商,一位合夥人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也很有把握,但是另一個合夥人 認為這筆交易有些不妥。沒有其他辦法,我只能把兩個人叫到我跟前,讓他們PK,有行業經驗的人贏了,因為這明顯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我們後來損失了全部 400 萬左右的投資。當時我們的規模只有8.5 億。我永遠忘不了一位投資者對我說,我是他們見到過的最白痴的人,我想他們當時這樣說不僅情有可原,而且是對的。慶幸的是,這次失敗的經歷改變了整個公司 的命運。

  成功的投資者一定是個終生學習的過程,而且一定是從失敗的經歷中,而絕不是輝煌的戰績中,學到更多。每一次失敗一定有其背後深層次的模式 (pattern),不要只是捶胸頓足,更不要將責任推給他人,這是你自己的決定。這樣對投資決策的總結,持續幾十年,你會發現自己的進步不是一點點。要 把過去失敗的教訓應用到新的機會中去,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步驟。

  每個人對自己進行評估時,一定要做到客觀不留情面。事實上,對失敗的反思對機構投資者同樣重要。很多人認為這是事後諸葛(second guessing),但錯了就是錯了,對事不對人。分析的是當時錯誤的決策,而不是這個人的全部。

  我一直把Blackstone 的投資決策過程稱做tooth fairy scenario(牙仙是美國的一個民間傳說,孩子們把脫落的牙齒藏到枕頭下,牙仙女晚上就會趁他們睡覺時把牙齒拿走,並留下孩子們希望得到的禮物實現他 們的夢想)。一方面我們要找到所有風險因素,另一方面要放開去想像,如果這些風險因素不存在,我們會得到哪些「禮物」,兩相對比,更好找到合理價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