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繼滙控(5)後,渣打集團 (2888)亦捲入洗黑錢案,而且案情比滙豐更嚴重;不單牽涉金額達一萬九千億港元(下同),還有可能被美國紐約州吊銷營業牌照,本週二渣打暴跌一成五, 市值單日蒸發六百七十億,吊銷牌照最終會摧毀渣打的美國業務,亦嚴重影響其他地區利益;就算想賠款了事,牽涉金額亦可能高達一千九百億,相當渣打過去十年 盈利總和。渣打未來仍然嚴峻,散戶絕對不宜沾手。 美國紐約州金融局,於香港時間本週一晚上約十一時,發出公告指渣打在○一至一○的十年間,為伊朗銀行在美國金融體系內進行交易,涉及交易達六萬宗,金額達 二千五百億美元(一萬九千億港元),違反美國反洗黑錢法,渣打下週三要到金融局交代及解釋,否則可能因此失去紐約州的經營牌照。「洗黑錢」消息隨即震動金 融市場,在香港甫一開市,渣打便跌百分之七,踏入午市仍持續跌勢,一度大跌四十元,即跌幅兩成,收市跌一成五至一百六十元,單日蒸發市值達六百七十億港 元。本週二,倫敦開市初段,更插水式跌至一百三十元水平。 紐約州角色關鍵 根據金融局長達二十七頁的報告,渣打除與伊朗的生意出問題,有證據顯示渣打跟其他受美國政府制裁的國家,包括利比亞、蘇丹、緬甸亦有類似失當行為,調查仍 進行中。金融局更直斥渣打為流氓(rogue)機構,對其指控包括偽造商業記錄、提供虛假申請工具、未能準確記存所有有關交易紀錄、阻礙政府的行政工作、 未能向金融局匯報有問題的交易,以及逃避聯邦政府制裁等,指控非常嚴厲。該報告又指,自一九七六年,渣打銀行紐約州分行獲發外國銀行牌照後,美元清算業務 一直為渣打帶來巨額收入。渣打的美元結算業務為全球第七大,每日為全球客戶清算近一千九百億美元(一萬四千億港元),為今年上半年企業銀行業務盈利的主要 驅動力。截至今年三月底,渣打紐約分行的總資產達三千一百八十億港元。事實上,渣打靠中東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業務起家,當地企業在美國的交收,亦有賴渣打 「聯線」。其九成盈利來自亞洲、非洲及中東。渣打的最大股東原為持有一成三股份的新加坡邱德拔家族,邱於○四年過身後賣予新加坡政府的淡馬錫主權基金,易 手後,渣打經營依然進取,在新加坡大力開拓私人銀行業務,吸納馬來西亞及印尼的富豪,更聘請逾二千名私人銀行家坐陣。 前景極不明朗 一名投資銀行副總裁指,「渣打嘅情況比滙控仲嚴重,因為滙控只係內部監控出問題,但紐約州金融局報告指,渣打管理層aware﹙意識﹚到呢個情況,仲故意 繼續咁做。報告內容字眼嚴厲好多!直頭話佢偽造記錄,同伊朗合謀洗黑錢!」該名銀行副總裁續稱︰「市場最大嘅擔心係懲罰可以有幾嚴重,輕則罰錢,重則講緊 釘牌,對渣打嘅美元清算業務有好大打擊!一路以來,渣打嘅美元結算業務為全球第七大,無咗個牌,企業銀行業務生意首當其衝,舉例講,亞洲客、中東客戶同美 國公司有生意來往,因為錢無得往來美國,隨時幫襯其他銀行。」而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亦認為渣打的問題棘手:「紐約州係美國最大嘅銀行結算體 系,被人釘咗個牌,等於俾人斬咗隻左腳!最大影響係駁唔到美國聯儲局個中央結算系統,同唔到美國其他銀行做交收,變相唔使玩!」蘇續稱:「喺美國洗黑錢, 最高罰款額係該筆黑錢的十分之一,假如紐約州金融局無計錯數,以二萬億港元計,最高罰款二千億元,要做幾多年先賺得番?」若罰款真的高達二千億,則相當於 渣打過去十年的盈利總和。現時渣打周身蟻,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建議投資者,不要心急撈底,「借鏡新地事件,頭幾日一定跌到好勁!過咗一段時間,件 事淡化咗,開始有反彈,但渣打股價本身有溢價,佢book value(賬面值)每股一百三十蚊,散戶想撈底,呢個位可以考慮吓。但係要佢上番出事前嘅一百九十蚊,難過新地上番出事前每股一百零七蚊,投資者最唔鍾 意uncertainty(不穩定性)!」 |
該來的遲早要來,盡管背負著120億美元左右的負債,戴爾還是舉債並最終以670億美元這個創造了全球科技市場最大規模的並購交易將EMC收於髦下,讓傳聞變成了現實。那麽為何沒錢的戴爾會如此任性?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全球科技市場最大規模並購的頭條嗎?當然不是。當業內諸多分析認為戴爾這場並購是豪賭,且不被看好之時,戴爾究竟在賭什麽?
就在戴爾宣布並購EMC之時,《連線》雜誌(Wired)網絡版借此次並購撰文,將惠普、思科、戴爾、EMC、IBM和甲骨文等傳統科技巨頭形容為“行屍走肉”。我們不知道該文的作者為何如何輕視這些傳統科技巨頭,我們只想說一句:如果沒有這些傳統科技巨頭,世界將會怎樣?所謂的大數據、雲計算等這些所謂的未來趨勢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這些傳統科技巨頭也在順應產業的發展趨勢在進行不同的轉型,但這需要時間,而在這過渡期的現階段無疑生存是第一位的,而決定生存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規模。
提及規模,就說到了戴爾並購EMC對於戴爾的現實價值和意義。眾所周知,盡管傳統科技企業都在進行轉型,但支撐其營收和利潤的核心仍是傳統業務,具體到戴爾和EMC,與具有對標性質的企業,例如惠普、IBM等相比,其體量確實過小。例如從營收角度看,EMC去年的營收為244.4億美元,戴爾的估值營收為560億美元左右,與惠普、IBM等接近千億美元的營收相比,確實不是一個級別,尤其是與惠普相比(由於IBM已經沒有PC業務,且偏重於軟件,所以戴爾更直接對標的企業應是惠普),戴爾和EMC在由服務器和存儲為主要構成的企業級業務上均存在明顯的短板。
例如EMC在存儲上雖然領先,但在服務器業務上幾乎是空白,戴爾雖然均有存儲和服務器業務,但與惠普相比均處在下風。例如在服務器市場,據Gartner的統計,今年第二季度惠普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市場份額上,均領先於戴爾,其中市場份額上,惠普為21.7%,戴爾為18%;營收上,惠普為25.2%,戴爾為17.4%,而IDC的統計,在存儲市場的營收份額上,惠普也以16.2%領先於戴爾的10.1%,與排名第一專攻存儲的EMC的差距僅為3個百分點,即2.62億美元。更為關鍵的是,在存儲營收上,惠普同比增長8.7%,而EMC和戴爾則同比下滑了4.0%和2.9%。從這個對比和趨勢可以看出,無論是戴爾還是EMC,在服務器與存儲市場的單打獨鬥均無明顯優勢,尤其是戴爾,在上述兩個市場與惠普均存在差距,而在並購EMC之後,至少讓戴爾在存儲市場(例如營收上)遠遠超過了惠普,並以此在服務器與存儲市場和惠普的角逐中找到了平衡。
更為重要的是,從整體營收的角度,戴爾並購EMC之後,其年營收有可能達到800億美元,與之前各自獨立的戴爾與EMC相比,其體量上已經與惠普、IBM處在了同一陣營。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戴爾並購EMC之後,還會在存儲市場拉開與IBM的差距,這對於此前將x86服務器賣給聯想之後,一直有傳聞稱IBM下一步可能會將其存儲業務出售的IBM在存儲市場的信心是一個打擊,如果未來IBM真的因此而如傳聞般將其存儲業務出售的話,在存儲市場,戴爾無疑又少了個競爭對手。而另據分析稱,由於戴爾並購EMC,另外一家存儲廠商NetApp也有可能被思科或者甲骨文並購,屆時存儲市場對手的不斷減少,將會更有利於戴爾。
如果說上述是戴爾在傳統科技巨頭轉型過渡期利用並購做大規模而與惠普、IBM等等量競爭而讓自己被淘汰的風險大大降低的話,那麽此次並購EMC對於戴爾立足和把握未來產業趨勢也無不裨益。眾所周知,EMC目前采用EMC聯邦(EMC Federation)的運營模式,包括EMC II,VMware、RSA和Pivotal四家公司。其中VMware,Pivotal和RSA代表的虛擬化、雲存儲和大數據平臺才是未來存儲的發展方向。這也是為何VMware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其去年營收已超60億美元,同比增長16%),且市值已占EMC總市值的近75%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戴爾並購EMC的近一半的錢是花在了VMware上,聯想到2014 年 EMC 進行包含拆分、售出等多個選項的評估,EMC股東對沖基金 Elliott Management Corp一直敦促 EMC 分拆擁有80% 股權、市值高達 340 億美元的 VMware 以提升股東價值也彰顯出VMware未來的價值。另外,在Gartner Symposium對於未來三年相關企業對於產業發展加速性和抑制性的可視化分析中,雖然戴爾、EMC、惠普、IBM等多數傳統科技企業均集中在抑制性範圍內,但VMware卻在加速性範圍內,且名列前茅。這似乎再次驗證了戴爾並購EMC(包括了VMware)對於其未來的價值。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次戴爾沒錢任性的並購豪賭仍具備較清晰的戰略思維和作用,即在傳統科技企業轉型之際,首先改變自身規模不大而有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甚至被先期淘汰的風險,在立足生存的基礎上,又在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中找到基點。當然能否最終如願,還要看戴爾的整合能力,畢竟與之前戴爾並購的企業相比,EMC過於龐大且之前聯邦間的關系複雜與相應股東的矛盾也是不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孫永傑(微信公眾號hiphone2020),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戴爾公司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完成對EMC的收購。 交易將使合並後公司成為快速成長的雲計算市場中一個頗受青睞的供應商。
戴爾公司首席執行長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周一在EMC旗下VMware的年會上露面,他押註企業將使用戴爾公司的設備構建私有雲,使企業員工可通過互聯網訪問私有雲上的軟件程序。
邁克爾•戴爾周一在VMworld大會上表示,戴爾公司的一大優先任務是使私有雲便於使用。
按收入計算,合並後的公司將成為雲計算硬件市場的龍頭,目前該市場規模達290億美元,以低利潤率的硬件為主。據國際數據公司的數據,2015年戴爾公司和EMC在這一高度分散化市場中共占有18.2%的份額。
除硬件外,合並後的公司還需整合戴爾公司和EMC各部門的多種軟件產品,其中包括VMware、Pivotal和Virtustream。Pivotal提供協助軟件開發人員開發雲應用的服務,其客戶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通過Virtustream,戴爾公司將獲得有助於SAP SE等供應商的傳統企業軟件程序在新型雲計算基礎設施上運行的服務。
去年10月份戴爾宣布以670億美元收購存儲器巨頭EMC,合並後的公司被稱作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PC業務仍然被稱作戴爾。
據悉,戴爾收購EMC是IT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並購交易,將融合兩大企業計算巨頭。個人電腦&服務器制造商戴爾與數據存儲系統和軟件制造商EMC強強聯手將構建最大的IT設備和軟件銷售商。企業計算巨頭不僅面臨公共雲計算服務,還面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PC替代技術的競爭壓力。
近日,據《紐約郵報》報道稱,戴爾收購EMC的交易已獲中國監管機構的批準,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預計這將是戴爾收購EMC交易完成前的最後一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