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七年後的7點經驗與教訓 張翼軫
來源: http://xueqiu.com/3559889031/32253057
2007年10月16日,許多老股民一輩子都恐難忘卻的日子。那一天,上證指數最高見6124.04點,造就了那波全民瘋狂大牛市中迄今再未重演的輝煌。
七年間,上證指數有過許多次反彈,每一次都讓股民的心中癢癢的,但是每一次反彈最終只是反彈,七年之癢終未等到新高的酣暢大笑。昨日,上證指數報收2373.67點,僅為最高點的38.76%。
回首七年,如果你認為這是不堪回首的漫漫熊路,那麽你錯了;如果我說這是新高不斷的新牛市,那麽我錯了。事實上,這七年的A股,是罕見的牛熊混雜市,一邊是大藍籌的萎靡,一邊是中小盤的新高不斷,這樣的市場更讓投資難度大大增加。
七年了,有的人依然還深套股市之中,但有的人早已再次出發享受股市的甜美收益?以下七點經驗和教訓,與諸位分享的:
看上證指數是靠不住的這幾年,許多老股民與股市漸行漸遠,不是空倉就是賬戶休眠不再交易。為什麽不炒股了?許多股民覺得上證指數每年就是小漲小跌一路向下賺錢太難。的確,如果只看上證指數,的確是這番光景。
但是,上證指數並非股市的全部。事實上,上證指數雖然是A股最著名的指數,但卻並不完全“靠譜”,過於側重超級大盤股表現的原則,使其在反應A股整體表現上極為失真,無法反應出中小盤股近些年的熱鬧。如果你看著上證指數,那麽這7年A股可謂是一路向下,即使是2009年的大反彈最高也不過3478點,反彈過半都算不上。但事實上,這幾年中小盤股是如此熱鬧,中小板指數早在2010年就突破2007年的高點創出了新高,而創業板指數更是去年今年一路新高。如果你有關註這幾個指數,是斷然不會認為A股沒勁沒賺頭的,也許也就不會錯過近年波瀾壯闊的小盤股行情了。

小貼士:A股表現到底如何,代表權重股表現的中證100指數和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指數一定要對照著看,這才能全面了解市場整體的大趨勢,上證指數走勢真的不用太當真。
長期持有不是炒股的唯一選擇曾幾何時,“長期持有”和“價值投資”在許多基金公司的宣傳中成了投資的不二法門。然而這七年A股尤其是大盤股的走勢卻充分證明,機械的長期持有未必是好選擇,至少對普通投資者是巨大的煎熬。
事實上,即使是當年鼓吹長期持有的基金公司們,也早已背棄了上述理念,紛紛推出了基於各類技術指標的智慧投資,高拋低吸不亦樂乎。
是的,買股票未必要長期持有,我們不妨在下跌中空倉上漲時持股,如此“擇時”的滑頭反而或許有更好的效果。

小貼士:擇時未必很難。最簡單,每月末看下上證指數與3個月前是漲是跌,上漲則下月繼續持股,下跌則空倉,如此簡單的法則從2007年10月迄今,累計收益23.5%,而同期上證指數的跌幅卻高達57.5%。
買股不是一錘子買賣,別忘了定投七年里,有不少投資者對股市不離不棄,並且成功解套,而定投則是他們的利器。
定投,也就是固定周期(比如按月)進行固定投資,這樣的操作一方面可以讓你避免買在高位的煩惱,而是能夠均衡入市;另一方面讓你在股市低位時能夠多積累倉位,一旦反彈就更容易解套。
比如你在2007年10月開始定投上證指數,雖然一路買下來驚心動魄,但是迄今的平均成本是2486點,相比昨日收盤不過微套4.4%,比起指數本身60%以上的跌幅可以好太多了。
小貼士:如果是基民,定投最是容易不過,一般設定完就可以每月甚至每周自己扣款。不過,股民定時手動買入股票或ETF,其實也是一種定投。
基金代勞有價值許多股民愛親力親為炒股,不過結果卻未必美妙。
主動型股票基金作為專業理財工具,雖然頗多爭議,但相比還沒掌握賺錢技術的普通股民還是靠譜不少的。
以運作超過7年的100只股票型基金為例,這期間平均跌幅為23.13%,即使是最差的那只跌幅也不過是50%,比起上證指數跌去6成還是好不少的。
小貼士:如果你炒股老不賺錢但又不甘心,不妨把資金大頭交給優秀的基金去操作,留一小部分資金在股海中磨練技術。
股票之外債券很美7年之間,如果你堅守股市,要麽必須轉戰小盤股要麽就得高拋低吸,否則賺錢不容易。但是與此同時,如果你買的是債券而不是股票,那又是另一番境況了。
以最簡單的公司債指數來看,七年間上漲了12.54%,雖然不多但也是正收益,比起買股票套牢可是要好多了。更何況,如果你買的是債券基金,那麽收益更為可觀。這7年間,不少債券基金的累計回報在40%到50%之間。
小貼士:這年頭,講究資產配置,股票債券走勢往往相反,持股之余買點債券,可以大幅降低投資的風險,是現代的投資之道。
小眾投資產品有寶藏相比股票和開放式基金,十幾年前誕生的封閉式基金往往乏人關註。然而,這些封閉式基金卻堪稱過去7年中最可貴的投資對象。
由於市場冷對,這些封基一度高折價空間,1元凈值的基金股市只賣6毛甚至5毛,這為他們的收益提供了上佳的安全墊。
以目前仍在交易的9只封閉式基金,雖然7年間僅1只基金凈值上漲,其余8只則是從下跌7%到29%不等。然而,由於這七年封基折價大幅縮窄,所以投資者買入封閉式基金後的市價卻並未虧損,9只封基中最差的上漲11.85%,最好的則上漲了68.61%。

小貼士:股票賬號不僅可以用來炒股。封閉式基金作為小眾產品越來越少,目前每年能為投資提供6-7%的安全墊。
政策動向不可不關註老股民都知道,中國A股是政策市,宏觀動向不可忽視。而這七年的行情,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為什麽2009年A股大反彈,顯然宏觀層面“四萬億”功不可沒;為什麽這兩年中小盤股大肆走強,這與“調結構”的頂層設計同樣關系密切。別的不說,今年類似軍工、房地產、信息安全這些表現搶眼的行業,聰明的策略分析師早在年初就已經做出判斷了——而依據則是年初公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小貼士:炒股不能忽視“改革紅利”,平日新政策中的行業良機一定要多多關註,早布局並且長線布局。
原始鏈接:
http://seekingbeta.net/blog/html/y2014/1902.html …
6124點的啟示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tan.html
大盤周K圖
驀然想起,今天是2007年10月16日股市沖到歷史牛頂6124點的十周年紀念日。十年彈指一揮間,股市經過了兩輪大級別牛熊歷程。
剛才與一位朋友聊天,他問:“有何感想?”
“敬畏市場。”我答。
誠然,中國迅速崛起,一帶一路,在多個科技領域立於世界先進行列,中國制造正轉向中國創造,騰訊、阿里、華為、百度、京東等一批優秀企業讓全世界羨慕不已,未來還將會有更多這樣的企業脫穎而出,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特別是,舉世矚目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
九 大即將拉開帷幕,在大會的指引與推動下,我國將更加強大。我大A股也從“股災底”2638點哼哧哼哧地往上爬。
不過,在這日新月異時期,看到有的朋友滿懷豪情,熱衷於追逐新一代大牛股,他們感覺機會多多,未來的大牛股唾手可得,我很是納悶:十年間,從未看到這些朋友認認真真地買過一股貴州茅臺或格力電器或恒瑞醫藥或浦發銀行或雲南白藥或騰訊股份……現在卻不知哪來的神功,伸手可擒未來大牛股?當初,連馬化騰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騰訊如今這麽牛,要把它賣了卻沒人要;騰訊第一筆投資來自李澤楷,而李澤楷卻早早地把它拋了,迄今“損失”6700多億港元,他現都在哭呢!
再來看看美國納斯達克,當年,群星燦爛,仿佛每只股票都是未來的大牛股,結果泡沫破裂,這才催生出微軟、英特爾、亞馬遜等一些世界級優秀企業,而大多數新型企業全都倒下,一將功成萬骨枯。
難道你真有慧眼識大牛的神功?不要看到巴菲特買蘋果,就以為自己也能抓到未來的蘋果。我們不妨看一下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提到過的一道難題:“股票投資的難題在於,鐵路公司基本面很差,但股價跌破凈資產,科技公司基本面很好前景很好,但股價是凈資產的十倍,所以如果將兩者的價格考慮進去,就很難講清楚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人稱芒格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而他都感到甄別股票好壞很困難,更不用說尋獵未來大牛股了。難道你比芒格還有能耐?我說啊,未來的大牛股一定只有少數幾只,而你一定很難成為真正擁有它們的少數者。其實,一味地想抓大牛股,帶著這種念頭入市本身就有問題。
股市6124點那會兒,股神比韭菜還多,後來股市一瀉千里掉入萬丈深淵1664點,結果股神都變成了韭菜。我以為,《投資是做常人,做常事》(2014-11-25),《超常收益可遇不可求》(2010-12-05)。
敬畏市場,這可說是6124點給我們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