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5/15-may-11-3800.html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05/38002011.html
|
2010年
|
2010年
|
2010年
|
2010年
|
2011年
|
|
首三季
|
第三季
|
第四季
|
全年
|
首季
|
多晶硅產能
(截至年底;公噸)
|
|
|
|
21000
|
|
多晶硅產量
(公噸)
|
12099
|
5068
|
5754
|
17853
|
5927
|
多晶硅銷售
(公噸)
|
8799
|
3405
|
1708
|
10507
|
914
|
多晶硅售價
(美元/公斤)
|
50.6
|
51.7
|
60.1
|
52.1
|
62.2
|
多晶硅生產成本
(美元/公斤)
|
25.4
|
23.8
|
22.5
|
|
21?
|
硅片產能
(截至年底;MW)
|
|
|
|
3500
|
|
硅片產量
(MW)
|
624
|
432
|
788
|
1400
|
953
|
硅片銷售
(MW)
|
664
|
435
|
787?
|
1451
|
959
|
硅片售價
(美元/W)
|
|
0.8
|
0.82
|
|
0.76
|
硅片成本
(美元/W)
|
|
|
|
0.57
|
0.54?
|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06/3800712287739332333.html
#3800可不可以下注這個問題, 用幾個事實就解答得了:
2011年上半年純利: 3550M
2011全年純利: 4275M
我沒有細閱年報, 但既然沒有報導說過#3800有巨大特殊虧損, 可以直接結論: 下半年純利大跌
把時空推前一些, 對比去年12月中至現在的價格
現在的價格開始回落到12月的淡季的水平了, 再看看去年9月尾的價格, 現在大家都應該對#3800在2012上半年的業績有個底吧? 至少2012Q1的業績都心裡有數吧
以下的估算忽略了很多細節甚至有錯誤, 所以誤差會相對的大, 但大方向我甚有把握不會錯的了:
純利數字可能被較大操控, 但營業額可信性應該較高:
2011年上半年: 15,173,551 vs 全年: 25,505,564 (單位: 千元)
(下半年營業額: 10,332,013, 環比下跌: 31.9%)
我不知道#3800的擴產計劃, 不過未來半年的環比增長應不可能超過50%, 因基數已達數GW
如果價格保持平穩, 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極限值應上升50%左右, 剛好重返2011年上半年水平, 即大約150億元左右
2011年下半年的營業額約103億, 純利約7.25億, 純利率約為7%
假設純利率一樣, 2012 1H的純利大概只有10.5億, 即使成本是會繼續下降, 純利率要超過10%是很困難, 極限值應在15-16億左右 (如果有15億, 應該會break estimate而大升), 這些數字是樂觀目標
我還未算折舊的影響, 2011年的折舊比起2010升了1倍, 擴產下去折舊支出應會繼續增加
還有巨額債務的利息支出
今年上半年的業績, 要到8至9月才有機會看, 記得的話希望我會再對比這篇與事實有多大出入
2.38的股價(2012年3月16日收市價)看起來不貴, 但估值仍有9.15倍, 如果今年上半年純利大幅倒退, 8倍都可能嫌多, 現在有很多股票都在8倍估值以下, 我就會選擇其他股票, 犯不著要冒這個險, 如果是倒退後的8倍P/E, 情況就更壞了
重申, 短炒另作別論, 但以基本面作買入理由, 請你再把數字認真計算一次, 然後對行業的趨勢發展瞭解清楚, 不要憑一些所謂的大方向就去下注, 一篇過千字的博文都不足以全面詳述一個行業的基本面, 幾個留言就更加沒有可能講得明白
雖然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跟蹤這個行業, 不過現在看到有人講太陽能都忍不住要說幾句, 很多參與者都只是一知半解, 認知不足並沒有錯,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程度, 我自己就不會隨便就用前輩或者老師的口吻說教, 而讀者們亦不要因為該博客說話方式似是老師而照單全收, 有很多博客(包括我)水平只屬一般, 我不是要貶低其他博客, 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 內地就有很多港股投資專家, 水準很高, 睇港股博都要北望神州
歡迎留言討論, 多謝
「雖然外界的報導很多,但截至目前,我們仍未確定一定在哪個市場上市。」阿里巴巴高層昨晚謹慎地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不過,諸多跡象顯示,阿里巴巴在為IPO做各種準備,尤其是提升公司估值方面,可謂多管齊下:參股新浪微博,併購高德導航,構建菜鳥網絡,釋放靚麗業績,尤其是將於下周推出的具有顛覆傳統購物乃至生活娛樂生態的「阿里盒子」,對阿里巴巴的估值將會有極大促進作用。對此,該高層笑稱,「估值不存在高或低,而在於合理與否。」
盈利倍增
與阿里IPO估值
雅虎週二財報電話會議上間接披露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今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兩倍,達到6.69億美元,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一季度的利潤率高達48.4%。這意味著在中國互聯網三巨頭裡,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這是繼去年第四季度之後,阿里巴巴連續第二個財季淨利潤超過騰訊。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騰訊盈利為人民幣40.711億元(約合6.494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7.3%。與此同時,國內另一互聯網巨頭百度一季度淨利潤僅僅只有3.3億美元。
上述數據,或許成為馬云近日點評「互聯網三巨頭」的底氣,「在綜合處理和管理方面,我們是領先的。騰訊是在產品和工程上比較強一點,百度是在搜索技術上比較領先一點。」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以最賺錢的業務上市融資,以融來的資金支持新業務的發展」或許成為阿里上市的邏輯內涵。現今五年上市夢近,「阿里金融」以及「菜鳥網絡」的生態系統工程或許還等著此次全球最大的融資行動所流入的資金支持。彭博社近日綜合了來自8家投資銀行和研究機構數據給出了阿里巴巴的合理估值中位數為625億美元,阿里巴巴若發行20%的新股,據此推算阿里的融資額在125億美元左右,但實際的融資額或許要遠遠超出這個數字。
國開行常駐香港的一位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國開系非常看好阿里巴巴,因此去年積極參加了「針對回購雅虎股權的融資安排,並將此項目視為中國互聯網產業『最後一次大交易』機遇」。彼時,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約為400億美元。
阿里高層表示,估值不存在高或低,而在於合理與否。他對記者表示,阿里巴巴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目前,源自阿里巴巴的快遞量佔全國70%,2012年淘寶和天貓商城的總銷售額達到1萬億元,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加緊打造「數據流」、「物流」、「資金流」以及融合「三流」的各類新型生態系統,這種系統的特點是「可持續發展」,而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經濟體」規模預計將接近2012年中國全年GDP總額,形成一個強大的新「經濟體」。
上述高層對記者表示,在對於阿里這一輪上市的估值考量時,還應該參照「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未來成長空間。他認為,10年前阿里巴巴還只是中國互聯網的一顆種子,今天,這粒種子已經孕育成為中國經濟變革的引領力量。
「電子商務經濟體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阿里巴巴集團某高層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電子商務經濟體自身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商業生態持續演進的過程。以網絡零售為例,從最初的網商浮現及其與消費者之間的共生進化,到網商、消費者與電子商務平台(如淘寶、天貓)之間的共生進化,再到網商、消費者、平台與電子商務服務商之間的共生進化,然後到整個電子商務應用和服務與全社會之間的共生進化,最終看到的是一場生機勃勃的商業生態持續生長、動態演化的生命歷程。
阿里巴巴方面預計,2020年我國電子商務經濟體規模將達到47.8萬億元,約為2012年的5.8倍,其中電子商務應用規模和電子商務服務業規模將分別達到43.8萬億元和4萬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2萬億元,這意味著,2020年我國電子商務經濟體概念將接近2012年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小盒子 大夢想
能夠提升阿里估值的,還有即將推出的「阿里盒子」。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阿里盒子」五天後將在北京發佈會現場揭開起神秘面紗,而在阿里巴巴集團給上證報記者發來的邀請函中,阿里刻意淡化了「盒子」的稱謂,更願意將其稱作攜手眾多品牌的「智能生活聯盟戰略發佈會」。
雖然發佈會還未揭幕,但資本市場已經出現了「阿里概念股」熱潮。與阿里「盒子」存在合作關係的華數傳媒昨日迎來了第二個漲停,而因為可能涉及首批基金直銷網店中入駐的基金公司,泰達股份和天藥股份昨日尾盤被巨量資金強勢封上漲停。甚至連沾邊淘寶外包服務的博彥科技昨日也一度大漲。
「市面上已經誕生的『盒子』說到底是顛覆街頭『碟販』的,而阿里盒子顛覆的或許是整個生活生態。」7月18日,接近阿里云的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阿里通過發佈「盒子」,或將衝擊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群體從娛樂、購物、理財的消費慣性,並注定改變中國人的幾乎全部生活業態。
一位互聯網資深人士對記者分析,「盒子」其實不僅僅是個娛樂產品,或者互聯網電視的應用產品,準確地說是個人用戶與外部世界的一個「接口」,通過諸多高粘性的產品應用,用戶在盒子裡可以輕鬆實現娛樂、交友、叫車、購物、支付、理財等個性化的應用,甚至未來還可能作為C2B(由客戶發佈自己要些什麼東西,要求的價格是什麼,然後由商家來決定是否接受客戶的要約)商業模式的互動平台入口。
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他個人認為阿里這兩年來投資和收購的諸多互聯網應用產品,諸如高德、陌陌、快的打車、窮游等都有陸續被植入盒子的可能性,而淘寶、天貓、餘額寶等阿里自有產品在盒子裡的植入則相當於阿里把「沒有水泥牆和鋼結構」的大型超市和便利店開進了你的家中,用遙控器便可輕鬆完成購物過程,顛覆了傳統電視購物的商業模式。甚至在陌生交友方面,阿里盒子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比如「盒子上的陌陌或許可以即時顯示誰在和你追同一部電視劇,而不像過去僅僅以長相和距離來作為交友的第一維度」。
他認為,「盒子」或許只是「三流」交互的一個錨點。「菜鳥網絡」通過5-8年的努力,一旦打造出在全國任意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送達的「一日達」物流體系,阿里金融不斷創新支付手段都將為上述數據在「盒子」裡的交互提供了物流和支付保障。而阿里在上市之前,適時將「盒子」推出,可以想見這個產品對阿里巴巴的估值將會有極大促進作用。
「電子商務經濟體」的利益鏈
一位資深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阿里只要正常發展,打造出健康生態鏈,在「電子商務經濟體」裡繼續保持高速的成長並不是一個神話。
在他看來,阿里是一個「去中心化」並且彈性十足的肌體,部門說拆就拆,結構說變就變,並且絲毫不傷元氣,這在互聯網或傳統行業裡都是罕見的。這種如「水銀瀉地」一般的組織體非常適應「電子商務經濟體」時代馬云所言「三年河東、三年河西」的節奏變化,雖然會給諸多行業帶來衝擊,但是也會給行業帶來變革和新的利益。
近日,接近華夏基金高層的一位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達了「餘額寶」對他的心理衝擊,華夏基金作為中國基金行業的龍頭「一哥」,十五年來共積攢了大約接近100萬個自有客戶(非銀行渠道客戶),而餘額寶的上線僅僅6天之後,便給排名中下游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帶來了超過100萬個客戶,而目前這個數字已經接近了300萬。上述人士認為,雖然單個來看,天弘基金的客戶資金量和客戶忠誠度遠遠不及華夏基金的自有客戶,但這個客戶增長速度確實驚人。
上述人士認為,借助著「餘額寶」的上線,天弘基金這個排名中下游的小基金公司成功顛覆了原有的基金行業發展節奏,實現了「屌絲逆襲」,這只是阿里金融帶來的金融衝擊波的開始。
而阿里巴巴和菜鳥物流無一不給相關行業帶來新的衝擊和利益排序,也給相關行業和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日前,除了金證股份因為打造了天弘基金與餘額寶的嵌入系統而廣受資本市場關注以外,博彥科技也在招聘網站發佈啟事,招聘「淘寶賣家認證審核項目組長」等人員。公司此前已為淘寶提供運行維護的外包服務。此外,華測檢測也曾公開透露,已入駐淘寶賣家服務平台。前述資深互聯網行業分析師表示,「電子商務經濟體」推動了商業基礎設施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會參與到商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中去。2008年以來,電子商務服務業生態大爆發,初步形成了物種豐富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市場規模也從2011年的1000多億元倍增至2012年的2463億元。
從中國發展的現狀來看,在互聯網與實體融合的進程中,電子商務起到了「連接器」的作用,正在從前端營銷和零售逐漸滲入到實體產業供應鏈環節,並形成了包含消費者、零售商、渠道商和服務商等在內的日益複雜的商業生態系統,而阿里打造的正是這個「生態系統」。
在馬云看來,「帝國」是會消亡的,而生態系統是「生生不息」的,他認為,重要的不是我們能從這個「生態系統」裡賺多少錢,而是在這個「生態系統」裡面的企業能在這裡掙多少錢,因為「只有他們掙得越多,我們才有機會掙錢」。
保利協鑫(3800):2014年度業績發布會紀要,維持“買入”評級 作者:孫勝權 公司業績低於預期: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2.2億港元,同比上年增長45.8%,而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19.55億港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6.64億港元。公司凈利潤水準低於我們預期的21.97億港元,主要是因為公司綜合毛利率水準略低,而行政鮮出和財務費用都高於我們預期。 多晶矽業務:2014年公司多晶矽產量6.69萬噸,而上年同期為5.04萬噸,平均售價為21.7美元/千克,而去年同期為17.4美元/千克。西門子多晶矽技改後綜合電耗已下降到約60度電/千克,2014年底多晶矽生產成本已下降到15.5美元/千克(現金成本13.5美元),產線技改並自備電廠達產後生產成本將下降到略高於13美元的水準(現金成本11.5美元)。產線技改後預計今年生產7萬噸多晶矽。FBR生產線一期產能3000頓/年,2014年已生產約5-6百噸顆粒矽。預計2015年底FBR產能將擴充至2.5萬噸/年,實際產量約5000噸,視市場需求良好,也可提高至8000噸,達產後FBR顆粒矽的現金成本約8美元/千克。 自備電廠:目前該電廠已獲得國家環保部門的建設許可,目前處於調試狀態中,預計5尥底之前投產。公司將執行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將電廠做成零排放、綠色低碳的環保能源。 矽片業務:2014年矽片產量13.1GW,而上年為8.8GW,平均售價為0.22美元/瓦,而去年同期為0.21美元/瓦。2014年矽片加工成本為0.08美元,低於行業平均水準。2015年預計生產14GW矽片,其中很少量為代加工。 傳統電廠業務:2014年電力銷售59.02億度,比上年略微增長2.6%,預計無錫350MW燃氣電站2015年投產。由於發電利用小時數減少以及燃氣成本上升等原因,2014年電廠業務盈利有所下降。 光伏電站業務:公司2014年底擁有353MW國內光伏電站以及18MW海外光伏電站,未來電站投資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協鑫新能源(451.HK)進行。該公司目前已開工及已完工電站專案總容量1.26GW,計畫年內完成2GW的並網裝機。 行業前景:進入3月份以來多晶矽價格大幅下跌,公司對多晶矽行業前景表示樂觀,主要理由: 1、1季度為行業傳統淡季,預計5月份將迎來電站建設高峰期; 2、國家商業部的禁止規定將於8月底將徹底消除多晶矽來料加工,改善國內多晶矽供求關系; 3、預計2016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將下調,開發商將在2015年底搶裝。 來源:交銀國際 |
保利協鑫能源(3800)產業鏈上謀篇布局,光伏巨頭再次起航 作者:魯衡軍 投資要點 全年經營業績扭虧轉盈,符合預期,合並451.HK報表。保利協鑫能源(3800)3月26日公告2014年經營業績:其中營業收入約372.25億港元,較2014年上升45.8%;毛利約76.51億港元,同比增長151.7%;綜合毛利率從2013年11.9%提升至2014年的20.9%(不包括451.HK業務);股東應占利潤約19.55億港元(去年同期虧損6.64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約12.62港仙。光伏產業在2014年繼續呈複蘇態勢,公司經營業績持續改善,毛利率大幅提升,凈利潤扭虧為盈,業績完全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我們預測營收332.9億港元,凈利潤21.4億港元。營收超出預測原因之一是煤炭銷售增加33億港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預測中未並入451.HK的業績預測,而公告的業績並表451.HK的財報,2014年451.HK的營收10.24億港元,凈利潤虧損1.75億港元)。 光伏材料業務的經營業績大幅提升。2014年光伏材料(包括多晶矽和矽片業務)分部業務收入為254.6億港元,同比增長40.5%;凈利潤實現22.56億港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2.59億港元;光伏材料毛利率從去年11.9%增長至20.9%。公司的光伏材料業務的經營業績靚麗,貢獻了公司2014財報的大部分凈利潤。 多晶矽、矽片業務滿產滿銷。2014年公司多晶矽和矽片業務滿產滿銷,其中生產多晶矽66,876噸,同比增長32.6%;對外銷售多晶矽15,443噸,同比減少5.4%,因公司自身矽片業務持續擴張導致更多比例的多晶矽料自用;矽片產量13,098兆瓦,同比增長51.7%;矽片銷售12,909兆瓦,同比增長38.9%。公司多晶矽全球市場占有率28%,矽片全球市占率為29%,均列世界第一位。 光伏材料毛利率大幅提升。2014年,公司多晶矽平均售價為每公斤21.7美元(去年同期為每公斤17.4美元),而多晶矽的生產平均成本則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17.3美元下降至15.5美元;矽片平均售價從2013年0.21美元/瓦提升至2014年0.22美元/瓦,而矽片加工成本繼續降至0.08美元/瓦。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受益於技術革新、原材料成本控制、降低生產能耗和規模經濟效益及流程簡化,同時產品銷售價格企穩回升,雙方面因素引致光伏材料板塊毛利率從2013年的9.3%提升至23.4%。 矽烷流化床法(FBR)大幅降低多晶矽生產成本。公司2014年9月矽烷流化床法生產多晶矽生產設施一期試運營,2014年生產了約500-600噸,矽烷流化床法設計總產能2.5萬噸。預計2015年生產5,000-8,000噸,全成本可控制在8美元/公斤,品質全部達到電子級。 自備電廠投產日期再拖延。江蘇中能自備電廠項目一再拖延,公司稱因國家有關環保部門不斷提出新的環保標準和要求。2015年1月27日,此項目已獲得國家環保部環評許可,其他報批工作推進順利,管理層稱確保今年5月底之前投運。 電力業務收入大增因煤炭銷售收入增加,凈利潤下降。2014電力業務實現收入100.57億港元,同比增長52.9%,主要是煤炭銷售量增長所致(煤炭銷售從去年9.95億港元增加33.29億港元至43.24億港元);分部凈利潤3.91港元,同比下降29.5%,下降原因主要是:公司旗下徐州熱電廠關停,火電利用小時數下降7.4%至5,526小時,天然氣電廠燃氣成本提升等;因為煤炭銷售大幅增長,而煤炭銷售毛利率較低,整個板塊毛利率由2013年的18.0%下降至2014年13.3%。2014年電力銷售量為59.0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6%,蒸汽銷售約860萬噸,同比減少2.6%。 收購451.HK平臺,控股股東協鑫集團全產業鏈進行謀篇布局。2014年5月9日,公司以14.4億港元代價通過認購新股而持有協鑫新能源(451.HK)已發行股本的67.99%。451.HK經第二次配股後,3800.HK持有其股權比例降至62.28%,因此在2014年3800.HK的財務報表中並表451.HK。2014年451.HK業務收入貢獻主要還是之前的線路板印刷業務,因光伏電站多在2014年年末並網。451.HK在2014年營收約10億港元,凈虧損1.75億港元。451.HK業務定位在光伏下遊市場,主要為開發、建設和運營光伏電站。截至2014年底,451.HK已建成並網光伏裝機量615MW,其未來裝機目標宏大,計劃2015-2017年分別新增光伏裝機2GW、2.5GW和3GW。隨著451.HK的電站業務快速推進,我們預計當前在3800.HK上市體內的現有光伏電站業務最終會轉移到451.HK上市平臺,451.HK的電站運營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3800.HK的控股股東協鑫集團還控股整合了A股上市公司2506.SZ(“超日太陽能”已更名為“協鑫集成”),2506.SZ已是3800.HK和0451.HK的業務關聯方。2506.SZ定位於光伏中遊平臺,生產高效組件和進行光伏系統集成業務。 維持“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3.26港元,較現價有50.23%的上升空間。根據公司最新的業務架構和發展規劃,我們預測2015-2017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79.0、429.6和474.0億港元,股東凈利潤分別為28.1、39.6和47.0億港元,EPS分別為0.18、0.26和0.30港元。考慮到光伏行業的持續複蘇、公司的光伏巨頭地位以及451.HK未來電站運營將持續對公司貢獻業績等因素,我們給予3800.HK未來12個月內目標價3.26港元。目標價相當於2015-2017年PE為18.0、12.8、10.7倍,目標價較現價2.17港元約有50.23%的上升空間,維持其“買入”的投資評級。 ![]() ![]() 附:3月23日電話會議紀要 1、今年自備電廠進展狀況? 自備電廠去年就建成了,由於政府部門在審批的批文中不斷提出新增條例,我們在不斷滿足中國環保部門的一些新規定,跟著他的條例不斷完善,在今年上個月所有文件都具備了,目前正在調試過程中。因為自備電站項目是新能源原材料供電項目,我們要把電廠做成完全清潔、接近零排放、沒有任何無汙染的項目,並且利用日間動力產能的能源綜合利用的項目。項目是為多晶矽和太陽能下遊材料制備提供清潔、零排放、低碳的能源。只有這樣,我們整個產業鏈在一個低碳、零排放的基礎生產,這樣生產出來的材料,在應用市場中才能創造世界品牌。我們不能做一個前面有汙染、後面去清潔的事情,我們要對社會負責任,對人類生存和環境極度負環境負責,要做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關於這個電站,確保在5月底左右建成,就是可以投運,試驗也沒問題,我們想做成一個低碳零排放的企業。 2、今年多晶矽的成本,可以在什麽樣的水平? 今年多晶矽下半年做到成本11.5美元/公斤左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目前我們現在能做到的現金成本是13.5美金左右,自備電廠上來後下降2美金左右,應該說11.5美金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這里提到的都是現金成本,但並不包括FBR生產的成本在內。全成本在15.5左右美金/公斤,自備電廠電廠投產後可降低2美金/公斤,其他方面再進一步降低成本,應該可以做到13出頭一點的全成本。關於矽烷法FBR的生產成本,一旦裝臵連續運營起來,8美元沒問題的。 3、矽片的加工成本實際上達到了什麽水平? 關於去年年底的加工成本,我們經過去年的努力,2014年的矽片加工成本和2013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去年年底我們矽片的加工成本大約在0.08美元/瓦左右。 4、FBR顆粒矽的42014年產量? 2015年多晶矽的生產計劃,包括原有西門子法生產線和新FBR生產線各多少? 關於FBR的情況,和我們之前說過的一樣,目前我們FBR的質量完全可以到達電子級的要求,我們的裝臵也一直在運行,這個流程已經全部打通,因為我們的FBR的量級的反應爐在全球是第一臺,去年我們的顆粒矽產量在5-6百噸左右。 關於FBR的產能問題,2.5萬噸總計劃沒有改變。2015年顆粒矽的產量規劃在5,000噸左右,根據情況也有可能到8,000噸。關於原有西門子法多晶矽產量提升,技術上能力上做到7.5萬噸完全沒問題,今年計劃排產在7萬噸主要考慮了檢修和市場需求因素。從產能實際情況來看7.5噸完全沒有問題。 5、矽片出貨中有多少是OEM的出貨量,有多少是自己生產的? 原則上不做OEM矽片,只是考慮一些戰略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需要我們協助的時候,我們才會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你們會看到每一年我們在OEM上的矽片占總產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6、今年矽片的生產量計劃多少? 2015年我們矽片產量會在14年的基礎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根據我們的產能情況來看,應該可以多1G瓦左右是沒問題的,也就是由去年的13GW做到14GW。 7、有沒有單晶矽的擴能擴充計劃? 關於單晶矽的擴展計劃確實有安排,至於說做多大規模,什麽時候做,我們正在計算,因為我們要做肯定要做技術含量最高的,最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矽片,普通的單晶我們是不會做的。 8、每瓦矽片大致需要多少克的多晶矽? 大約4.5克/瓦左右,由於現在的瓦數提高了,矽片切的更薄了,原來4.5-5克/瓦之間,計劃今年做到4.5克/瓦左右。 9、多晶矽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的主因? 關於成本降低的原因有幾方面:1、我們的產量提升了,產量提升會攤薄一些費用。2、2013下半年開始,我們整個GCL制造體系,在各個環節加強成本管理,員工增強了成本的管理意識。3、通過一些技術改造,降低了電耗,這是我們成本降低的第三個原因。 10、矽料和矽片價格未來走勢? 關於矽片和矽料2015年的價格走勢個人是這麽認為的,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比去年四季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從我們這個的行業情況來看,一季度是淡季價,下降有一定的必然。從這個行業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多晶矽,8月31號我們國家會停止進口的原料加工,到時進口矽料就堵死了,勢必會導致進口矽料的減少,多晶矽價格一定會回升。 第二方面,進入到五月份後,行業旺季開始出現,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電站估計在5月份或4月份就開始安裝。 第三個方面,從我們這個的行業情況來看,政府補貼的減少是大趨勢,也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那麽對於很多電站來講,特別是國家公布了一個17.8G瓦的裝機容量的數據,很多的電站的建設,一定會搶在今年年底之前,把所有指標全部完成。因此從我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從5月份往後,無論是晶片還是多晶他們的矽價格回升,在下半年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 11、按照公司預計國內的總的需求是16G瓦,為什麽相對政府指引顯得保守一些? 國家規劃確實是17.8GW,因為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每一年的項目並不能全部在年度竣工,要拖到1月份、2月份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根據經驗取相對保守數字,或者是比較接近實際的數據。 12、公司光伏電站的投資資金怎麽考量,會不會有再融資的計劃? 關於太陽能電站這塊的資金支持,公司正在和國外的投資者聯系,另外抓國內降低融資成本,擴大金融產品研究,減少財務成本。公司購買451.HK後,極力整合財務平臺,昨天有公告,我們也考慮加大451.HK本身對於光伏電站的投資。 13、關於公司和超日之間的關系,因為提到超日將來可能會從公司能大約購買多少? 2015年開始,超日已經改名為協鑫集成公司,國內的上市002506.SH已經變成3800.HK和0451.HK的關聯方,以後有關所有他的交易我們都需要審批,審核交易過程。三家451、3800、2506,都是獨立的上市公司,我們三家所有的交易都需要我們的獨立董事和審計師去審核交易過程的,在這一方面是可以放心的。 14、關於協鑫集成的產能是多少?001451做的話是多少? 2506是獨立的上市公司,我這邊不方便講。0451是3800的獨立子公司,今年大約2G瓦左右的預算。 15、我們的光伏電站看上去收益降低的原因? 光伏電站收入低了,包含出售海外項目的資產6個億,這樣看上去我們光伏電站的收益是降下來的,去年有一個銷售6個億的,今年我們海外光伏電站還做了一點幾億多的撥備,所以看起來虧損。 來源:興證香港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
全宇宙最相挺的社會企業家他原本夢想當網球選手,卻因一場意外,人生轉彎,TOMS創辦人麥考斯基,九年打造出市值187億元的潮鞋王國,他如何用一雙鞋改變世界,創造社會企業奇蹟?
撰文•黃家慧
「穿著Prada的是惡魔,那麼穿著TOMS鞋子的就是天使。」作家王文華用這句俏皮話,形容全球知名的社會企業TOMS。創辦人麥考斯基(Blake Mycoskie)透過簡單的「One for One」模式,買一雙鞋就捐一雙鞋給貧童,引起全球響應,創造「穿一雙鞋,改變世界」的奇蹟。
五月十五日下午,一批批年輕人塞爆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所謂的「社會企業」,就是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組織,現在已是全球年輕人創業的最愛,台灣也不例外,這場旋風正是為了麥考斯基而起。聽眾抱著同樣的疑問:為什麼他能將社會企業做得如此成功?
二○○六年的一場阿根廷之旅,啟發了麥考斯基的創業動機,他心疼貧困地區的幼童沒有鞋子穿而無法上學,決心成立TOMS鞋公司,自創「One for One」模式,九年來,已捐出三千八百萬雙鞋(價值約二十一億美元)給貧童;循相同模式,又陸續推出賣眼鏡就幫窮人矯正視力、賣咖啡豆就捐助偏荒地區乾淨的飲用水。
當年,TOMS的創業資金僅五千美元,去年路透社估計該公司市值已達六•二五億美元(約一八七億元新台幣)。
19歲創業:網球選手變送洗服務老闆從生活不便挖商機,包辦七所大學生意其實,麥考斯基成立TOMS之前,就有四次創業經驗。「但我小時候的第一志願可不是創業家,而是網球選手。」他回顧自己為何走上創業路時提到。十歲開始學網球的他,靠著網球獎學金上大學,沒想到一場意外造成腳跟受傷。
還來不及撫平夢碎的痛苦,麥考斯基就先面臨生活上的種種不便,例如,如何將髒衣物送洗衣店?於是,當時十九歲的他,就用一千五百美元成立第一個事業「EZ Laundry」,目的就是為大學生送洗衣物。不到四年,公司旗下擁有四十名員工、業務遍及七所大學,累計營收達一百萬美元。他這樣解釋:「我享受創造新東西的感覺,用商業的模式來解決問題。」這次經驗讓麥考斯基愛上創業,也因此陸續開設戶外廣告公司、線上開車教學等公司,但並非每次創業都成功。
○三年,他成立一個專門播放真人實境節目的電視頻道「Reality Central」,募資兩百萬美元,卻因不敵大型電視頻道的競爭,兩年後以損失幾百萬美元收場。
網球的經驗教導他自我負責,「不像籃球運動,即使個人表現不好,團隊仍有機會獲勝。但打網球,個人表現不好,就只有輸。」他回頭檢討這場失敗,「我學到商業經營的模式,你可以有好的點子,但要能夠先找到你的客戶。」他表示,這也是他愛TOMS的原因,靠著店面、網路接觸客戶,得到回饋,沒有中間商的隔閡。
賣鞋動機:阿根廷之旅的啟發設計夠酷才上市,不靠同情吸引消費者○六年,麥考斯基休長假到阿根廷學習打馬球,巧遇一群美國籍志工邀請他參與「捐鞋給貧童」的活動,活動結束當晚,他興奮地和馬球教練阿雷侯分享,但阿雷侯澆了他冷水:「你給小孩鞋子很好,但他們會長大,誰給他們第二雙?」熱血不滅的麥考斯基,經過一夜思考,想出解決對策,第二天一早,他向阿雷侯宣布:「我要成立一家營利的賣鞋公司,每賣一雙,就捐一雙鞋。」從傳統的阿根廷懶人鞋得到靈感,麥考斯基採取布面材質、無須繫鞋帶的設計,風格簡約,在美國一推出就造成風潮,連好萊塢巨星都為之瘋狂。
麥考斯基強調,社會企業不但要能影響人類的生活,也要能營利。九年後的今天,TOMS早已脫離虧損階段,而且是穩定的盈利企業。這樣的成果,讓同樣致力於社會企業的以立國際創辦人陳聖凱相當佩服:「賺錢都很難了,還要做慈善!」交大社會企業創思社共同創辦人林家安表示,她認識TOMS並非因為「One for One」理念,而是覺得鞋款簡約、好看,自己就買了五雙送朋友。
林家安指出,社會企業原本就是要賺錢的,應該把它當成企業在經營,而不是靠同情來吸引消費者的購買。
麥考斯基透露,在決定懶人鞋是否推出之前,他先找來一群女性友人「看鞋」,確認她們覺得鞋款真的很酷,才敢上市。
面對質疑:捐獻無法創造永續?
勇於聆聽、轉型,與NGO共創雙贏然而,隨著TOMS的事業版圖越做越大、鞋越捐越多,迎來的卻是龐大的「批評聲浪」,最大的質疑是:捐獻無法持續,創造工作機會才能製造永續。
「無論我們在人生中做什麼,一定會有人批評。它會讓我們恐懼、癱瘓,但是我們聆聽,才能讓它變得更好。」麥考斯基說, 一○年,他決定將製鞋工廠外移至偏荒地區如衣索比亞、肯亞等六國,採取資助當地人建立工廠,因此創造了上千個就業機會。
不僅如此,TOMS也從過去主導的「捐鞋之旅」轉型,改與各地非政府組織(NGO)合作,由這些組織自行決定捐鞋方式。
麥考斯基說,大眾重視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的「透明度」,藉由第三方組織捐送物資才有公信力;這些組織同時需要雇用當地人力發送物資,也是創造工作的方式。目前合作的單位遍及六十五國,數量逾百。
由當地組織發送物資的另一種好處,就是能夠因地制宜,有些組織利用送鞋來勸導學生接受教育,有些利用捐鞋來要求家長帶孩童接種疫苗。TOMS不再只是短暫的物資貢獻,而是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品質的誘因,讓捐獻更深化成「永續經營」的後盾。
隨著「捐鞋之旅」,麥考斯基看見更多的弱勢族群問題,於是推出「賣一副眼鏡,就為一位窮人矯正視力」,兩年來逾三十萬人受惠。
此外,他發現瓜地馬拉、祕魯等咖啡產地的農人生活困苦,水質不佳,於是去年推出「每賣出一包咖啡豆,就捐助當地一周乾淨的水源」活動,也漸漸有回響。
回顧開業之初,TOMS沒有什麼營收,麥考斯基只能靠微薄的薪水,聘請幾位實習生幫忙,而為了讓全公司理念一致,他規定員工只要服務超過兩年,就必須參加「捐鞋之旅」,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
共同理念:改變世界
規定員工參加「送鞋之旅」,激發熱情○六年從實習生當起的TOMS亞太行銷副總裁麗莎(Liza Doppelt)表示:「本來只想做幾個月就走人,誰要一直在他的公寓裡包鞋子啊?但是隨著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我發現我不需要再念研究所,在公寓裡,我學到更多。」從零到三千八百萬雙的距離,麥考斯基做到很多社會企業者難望項背的成績,「把你的人生奉獻出來,全宇宙都會協助你的夢想成真。」他鼓勵有心從事社會企業的年輕人, Start smart, and prove your model works(找到好點子,然後證明它有賣點)。」就像TOMS一開始也是很小的規模,等成功了,再慢慢擴張影響力。堅持初衷,耐心等候結果,就是經營的王道。
布雷克•麥考斯基
(Blake Mycoskie)
出生:1976年
現職:TOMS創辦人、執行長經歷:送洗衣物業務、戶外廣告公司、真人實境秀節目學歷: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肄業TOMS創造多少社會企業奇蹟?
賣一雙鞋,捐一雙鞋給貧童,有3800萬人獲新鞋賣一副眼鏡,免費為一位窮人矯正視力,有30萬人受惠賣一包咖啡豆,就資助偏荒地區一周乾淨水源
公司簡介 | 保利協鑫能源(3800) 為太陽能業內公司製造多晶硅及相關產品,以及在中國發展、管理和經營熱電廠及煤炭銷售。 |
市值(港元) | 820.61億 |
現時股價 | 5.30元 (2011-05-13 收市價) |
市盈率 (倍) | 20.38倍 |
2010年 每股盈利(港元) | 0.2601港元 |
股東資金回報率 ROE | 29.0% |
營業額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營業額 | -- | 9.10億元 (增長10.6%) |
2007年 營業額 | 6.99億元 | 19.72億元 (增長116.7%) |
2008年 營業額 | 19.75億元 | 39.93億元 (增長102.5%) |
2009年 營業額 | 12.66億元 | 49.44億元 (增長23.8%) |
2010年 營業額 | 57.94億元 | 184.72億元 (增長273.7%) |
盈利 (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 -- | 0.58億元(增長115.5%) |
2007年 | (2.37)億元 | (2.85)億元 |
2008年 | 2.27億元 | 21.80億元 |
2009年 | 4.00億元 | (2.00)億元 |
2010年 | 7.88億元 | 40.24億元 |
每股盈利(港元) | 上半年 | 全年 |
---|---|---|
2006年 | -- | $0.1498 |
2007年 | $(0.0607) | $(0.6094) |
2008年 | $0.0233 | $0.4604 |
2009年 | $0.0421 | $(0.0178) |
2010年 | $0.0509 | $0.2601 (基本) $0.2596 (攤薄)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敬請注意。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筆者不是推薦或介紹股票給大家,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