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石化(346)歷史(2)補遺(更新@4月15日)
上篇: 中聯石油化工歷史(2)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254
2004年5月許先生得到油田。不到3個月,許智明及陳華先生持股55%及45%的Wisdom On就購入了明倫集團的62.66%的股權,據公司網頁稱,現時只持有約2億股,較之前的7.5億股減少達5億股,以之前的股價計,套現款項不在少數,可見以這個未出油的油田變公仔紙後,獲利甚豐。
陳華先生非常神祕,現時已無持有Wisdom On 的股權,看來是出資方,在後來已轉讓股權予許先生。但在公司網頁也有詳細對這位許先生的描述,詳情請看這兒。
http://www.sunpec.com/drhui.htm
現任中聯石油化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嘉浩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聯力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達加斯加工商銀行董事局主席、馬達加斯加石油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達加斯加能源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達加斯加南部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達加斯加北部石油化工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北京茂發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聯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鏡報」董事長等中國和香港以及海外多家經營公司及項目機構的董事長和主席。
許智明博士是國際學術委員會和平安全發展委員,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中方)委員,馬達加斯加共和國駐香港名譽領事,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第一和第二屆副會長,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北京市工商聯名譽會長,香港特別行政區太平紳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成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常董,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會長,香港孔教學院主席,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會長,香港國際扶貧基金會會長等多項社會公職。
許智明博士在商務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其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與和平進步不遺餘力,他是國際社會事務發展和人類扶貧事業的積極推動者、參與者和重大貢獻者。十多年來,其先後無償捐巨資和積極參與推動國際社會發展和人類扶貧事業。聯合國和世界多國政府對許智明博士的貢獻給予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聯合國授予其「推動人類和平進步獎」、中國政府授予其中國「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國「光彩事業勳章」、「2006 中華魅力英才」,中國郵政部門發行「許智明與中國光彩扶貧事業」扶貧紀念封一套七枚,並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俄羅斯科學院授予其榮譽博士學位和羅蒙諾索夫獎章。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更將國際編號 5390 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許智明星」等崇高榮譽,予表彰許智明博士所作出的傑出貢獻。根據文匯報的吹水稿,可以知道他是一位掛著「親中」大旗的人士,就連那油田都是憑空得來的。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9/20/AZ0609200001.htm
許智明博士曾為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訪問學者,榮獲聯合國及國際公開大學哲學博士、科學博士學位;俄羅斯科學院榮譽博士學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榮譽經濟學博士學位;獲聘出任中國南京大學名譽校董和暨南大學校董;南京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高等商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石油大學兼職教授等。 香港國際投資總商會會長許智明旗下公司,日前在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再下一城,投得馬國兩個陸上石油區塊,簽約儀式將於近期舉行。這是繼去年10月該公司與馬國簽定2104和3113兩塊石油區塊100%勘探、開採和油氣經營權之後,再次創下中國私人公司在海外投得石油經營權的神話。許智明這個在石油界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一時間在非洲島國擁有5萬平方公里的石油區塊,可謂一鳴驚人。更為戲劇性的是,許氏與馬國結緣於扶貧,石油生意則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許智明憶述,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推介下,04年5月19日馬達加斯加總統拉瓦魯馬納納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後,專程飛到香港與他會面。一番交談過後,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好友,許智明亦對馬國了解加深,對赴當地發展甚感興趣:「這個國家擁有豐富資源,人民卻那麼貧窮,我感到應有好大的潛力可改變當地的貧困!」
投資當地農業捐校扶貧
許智明分析,馬國當時面對的發展制約,包括15億美金的外債包袱令馬國各項政策的推行都受制於世界銀行;其次是銀行貸款利息高達22-25厘,令整個國家可說是為銀行打工。作為對馬國總統迫切希望改變馬國貧困狀況的支持,許智明一方面向總統提出了包括出租土地,改善稅制,優惠吸引外資等政策改革建議;另一方面身體力行,先後投資收購了馬國第二大商業銀行,購買了二萬公頃土地,發展經濟型農作物,改善當地農民的貧困生活。同時還捐資修建學校,配合馬國減貧計劃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美英印日搶奪島上石油
一步一個腳印,許智明的默默耕耘及實在成果,贏得了馬國總統的信賴及肯定,也為他開拓當地的石油區塊上佔據先機。他形容,一股圍堵中國在馬達加斯加傳統友好影響力的暗流悄然興起,美英日印等國正加緊對馬島這個非洲最大島嶼和印度洋上最具戰略地位之國的滲透,從國際能源石油資源的爭奪到施以各種經濟援助的控制。在馬國最近推出的10個陸上石油區塊的招投標中,美國、英國、印度和日本的石油公司已分別中標,佔據了馬國能源資源開發的先機。
競投油田成功再奪經營權
許智明深感中國開發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我最初踏足馬國亦非為了石油,而是在投資過程中得知馬國油田資源。而馬國總理很信任我,把2104和3113這兩塊佔地共約3萬平方公里,在當地發展潛力最好的油田,交予我來做。」最近,他又競標拿到了另外兩塊陸上石油區塊,令美英石油公司為之眼紅,卻又無計可施。
許智明透露,原石油工業部部長王濤應邀出任其馬達加斯加石油國際有限公司高級顧問,中油遼河勘探局、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和中國石油大學,為許氏在馬國的石油開發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專業及技術支持,馬國產油指日可待!
化解僵局:消弭外交風波立大功
訪問許智明前,最新一期《亞洲周刊》報道了他化解一場中國與馬達加斯加外交風波的「秘聞」。
報道指,「中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率領的中共代表團在8月31日至9月1日正式訪問馬國,希望進一步推進中馬關係發展。不過,由於中國有關部門長期不兌現胡溫對馬承諾援建專案,加上當地中資機構製造的『豆腐渣』工程,令拉瓦魯馬納納總統震怒,下令取消與中國領導人吳官正的會面。」
報道說,一場中馬之間外交風暴迫在眉睫的危急關頭,中方想到了身兼馬達加斯加駐香港名譽領事的港商許智明。許智明既是全國政協委員,又是拉瓦魯馬納納總統的好友,在雙方僵局難以解決的情況下,他自然成為一道最好的溝通橋樑。而那時,許正好身在馬國,臨危受命,乃極力奔走、斡旋,終於「力挽狂瀾於既倒」,化解了中馬建交34年來最嚴峻的「危局」。
許智明:責任所在
問及許智明此事,他對事件草草帶過,只強調這是責任所在。而據《亞洲周刊》報道指,吳官正在離開馬國時,曾握著許智明的手說:「你在這裡所做的工作,我已向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報告了,胡主席和溫總理讓我轉達對你的感謝。你為黨、為人民、為國家立了大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你在馬島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
閃電拍板:合同數百頁 簽名簽到手軟
許智明取得首兩塊馬達加斯加油田開發權的經歷,真帶點戲劇性。話說某個星期六夜晚,他在老友拉瓦魯馬納納總統家中做客,酒過幾巡,兩人放開懷抱談到馬國的石油產業。許智明指出,若由馬國自行開發,少不免又要舉債,但若交由他去開發,則資本投入全由自己負責,馬國則可坐收油田開發後的利潤分成。拉瓦魯馬納納聞言毫不猶疑地拍板,那時是夜晚11點多,拉瓦魯馬納納打電話給能源部長,要他即刻準備合同,翌日簽署。
星期日既要臨時開工,還要「加班加點」趕制合同,每塊油田合同一式六份,每份合同100多頁,每頁都要簽名,許智明真的簽到「手軟」。他笑說,合同由法文寫成,看不懂但照樣簽名:「我只看分成及年份,大家互相信任,沒有問題。」
法文看不懂 全憑互信
不過,簽到一半,他才忽然想到應該邀請中國大使同來見證此「歷史性」一刻,立刻打電話到中國大使館,惜當時大使正在北京,乃派出兩名商務參贊出席簽約儀式。言及於此,許智明笑說:「由簽約到完成所有合法性程序,並把法文譯作英文、中文,進行公證,才花了20多天。」
惺惺相惜:回饋社會與馬總統一見如故
自言出身貧寒的許智明,深明在社會低下層掙扎求存的困苦,因此充滿濟世情懷,在事業有成後積極回饋社會。許智明與馬達加斯加總統拉瓦魯馬納納所以一見如故,正緣於他們有相似的成長經驗,及對人生意義的共同追求。許智明笑說,「我們的話題很多,大家都相信有機會賺到錢,便要懂得如何把錢用得有意義。」
提倡企業家社會責任
許智明透露,拉瓦魯馬納納總統也是出身貧困家庭,對於民生疾苦感受甚深,由商界轉入政界亦多次提倡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花錢花得開心,是要真正用於社會急需。」當年許智明致力於內地扶貧工作,曾獲中國「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他多次無償巨額捐資人類社會發展與扶貧事業而受到聯合國的嘉獎,授於其「推動人類和平進步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更把他引薦給拉瓦魯馬納納總統。兩人04年初次見面,但有志一同,談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及如何助窮困人士脫貧,可謂一拍即合,互相尊重,進而變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事業上積極互動互助
隨後不久,許智明應邀首次訪問馬國,在觥籌交錯的暢談中,兩人更產生了在事業上積極互動相助的默契。許智明更把國酒茅台帶到馬國,成為兩人「把酒論英雄」的必備美酒。
八歲放牛娃 已懂生意經
梅花香自苦寒來。許智明撫今追昔,不禁慨嘆:「有了文革時期的磨練,如今碰到甚麼困境,我都不怕。」他笑言,像他這個年紀在內地長大的人,各有一部「辛酸史」,際遇染成他額上的一抹滄桑,艱難中奮進的歲月也讓他練就一身銅皮鐵骨,練就一雙名利場上觀人於微的利眼,練就看準便去做、不輕言放棄的堅毅。
父親是老游擊隊員,在文革時被打成反革命,許智明和母親由城市「流落」農村,母親雖體弱,卻仍每天拉著許智明一起挑著20斤重的柴去市集賣。許智明從那一擔柴枝的重量中,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壓力,苦思應怎麼賺錢,減輕母親的負擔,讓母親可以有錢求醫。
在夜裡輾轉反側,他悟出初階的生意之道:「我們有20多個小朋友,放學就去山邊放牛,我打他們的主意,將自己珍藏的圖書借給他們看,看到一半就收起來,他們想看就要幫我打工,到山上去挖金銀花。」當年金銀花一斤約兩塊錢,他一個星期就賺到十幾塊錢,比母親每日辛苦挑幾十斤柴去賣才賺得幾塊錢要好多了。
刻蠟版印書賺萬元
冬天沒有金銀花,他又想出以燒木炭代替,過年時則賣鞭炮:「一年收入有一千多,比起農村一家一年才百多塊的收入,我已經很富有。」小學四年級,見到《少女之心》手抄本甚受歡迎,可成為生財之道,他花了三晚親自刻蠟版,前後共印了2萬多本,每本成本5分錢,他賣兩毛多,賺了1萬多塊錢,成為鄉中無人不艷羡的萬元戶。
到初中時代,別的初中生還處於「懵懂」狀態,他已往來於廣州和高州進行手表貿易,賺取兩地的價格差額。
離開家鄉,16、17歲孤身到廣州讀高中,展開他記憶中最開心的讀書與開拓生意時期:「那時福建有個集團想買20部豐田麵包車,不知道他們為甚麼那麼相信我,一張200萬的匯票就這樣交給我,我也膽粗粗為他們走了一趟海南,後來又去湛江,把麵包車買回來。」憶及此事,他眼放異彩,彷彿又回到自己押著20部車浩浩蕩蕩駛回廣州的日子。
來港遇「貴人」 深感幸運
生意由廣州做到深圳,再來到香港,許智明坦言自己是幸運兒,得到曾憲梓、徐四民及莊世平等人的幫助,無私地把他們多年累積的各種資源奉上:「有他們的幫助,我融入香港的速度自然比其他人快。」
而那個憑空得來的油田是甚麼來的,據公司網頁稱,是這樣的:
http://www.sunpec.com/index.htm
(1)中聯石化(0346)所擁有馬國 3113 油田的基本情況:馬國 3113 油田佔地面積為 8,320 平方公里,擁有石油為期 30 年、天然氣為期 35 年的勘探、開採、經營權和合同以及協議所約定的分成權益。
最新的勘探成果報告顯示,馬國 3113 油田地質結構完整、地造結構充分發育、擁有 19 個存在的圈閉,具有 3 個非常良好的生油、供油、儲油區域,具備大型油氣田的地質結構特點和打井採油的地質條件。馬國 3113 油田存在圈閉的有利開發面積超過 4,800 平方公里。馬國 3113 油田經已打有油井 8 口,油井井深由 715 米至 4,670 米,該 8 口油井均有石油。馬國 3113 油田現正在進行開發採油相關工程工作。
馬國 3113 油田經國際著名石油評估機構 NETHERLAND SEWELL & ASSOCIATES 評估,作出了馬國 3113 油田的石油蘊藏儲量保守估計不少於 20 億桶(折合 2.7 億噸)的評估結論。截至 2008 年 5 月 31 日止,馬國 3113 油田的現狀估值為 105 億港元。
(2)中聯石化(0346)所擁有馬國 2104 油田的基本情況: 馬國 2104 油田佔地面積為 20,100 平方公里,擁有石油為期 30 年、天然氣為期 35 年的勘探、開採、經營權和合同所約定的分成權益。
最新的勘探成果報告顯示,馬國 2104 油田存在著兩個生油、儲油條件良好的地質圈閉,面積超過 2,000 平方公里。迄今為止 2104 油田經已鑽井 5 口,深度由 67.5 米至 2,153 米,其中 3 口深度由 450 米至 2,153 米的井均有油氣。馬國 2104 油田現正在進行勘探開發相關工程工作。
馬國 2104 油田經中國石油大學和國際著名石油評估機構 NETHERLAND SEWELL & ASSOCIATES 評估,作出了馬國 2104 油田蘊藏的石油遠景資源量為 4.9 億噸、天然氣 為 662.4 億立方米,具有龐大的開發經營價值的結論。截至 2008 年 8 月 6 日止,馬國 2104 油田的現狀估值為 60 億港元。
但是這個油田卻不時遭別人質疑,官方如人文網亦曾有懷疑這個事情,但後來卻得到澄清,甚至不惜和曾經購入權益的智庫能源的劉夢熊訣裂,最後以中聯石化高以8億溢價新股,購回智庫能源的權益,購回的事稍後有述。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42775/4286766.html
http://gegu.stock.cnfol.com/070515/125,1332,2970827,00.shtml
http://www.cs.com.cn/cqzk/03/200705/t20070531_1114004.htm
(更正:鱷兄稱
提出質疑的不是人文網,它只是轉載報導,源頭其實是中央電視台的《經濟半小時》“9000億美元石油神話——反商業欺詐調查之四”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8/4312327.html)
如其他人有任何其他新消息,請以e-mail聯絡我,我會更新此文。
鱷兄再補充:
如果「憑空」等於不需用錢買,而忽略其他代價,「油田」確實是憑空得來的,估計所有在馬達加斯加取得「油田」的公司也一樣。「油田」值百億?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greatsoup:
總統說是要引入資金,才給油田開發權,所以他買了個殼,主要都是引入資金及方便套現之用。但是我都是認為這是憑空拿出來的。
中聯石化(346)歷史補遺(3)
昨天寫好一篇由2005-2006年初的歷史,但因不慎遺失,未能給大家一看,現先介紹兩位主角,黃金富及劉夢熊先生。
2001-03-10 SingTao 搞狂笑俱樂部大派輔助治癌口服液 黃金富變身生物科技大王 | | | |
|
人稱「Call機大王」的黃金富﹐近年積極變身﹐昨日推出進軍生物科技的第一炮———一隻名為奇力生的健康飲品。憑他對科技發明的興趣及獨特的生意頭腦﹐黃金富或會成為新一代的科技界狂人。 「奇力生」是黃金富踏足生物科技的試金石﹐這個產品以外國盛行的全通保健為概念﹐著重中西及另類療法的結合﹐據悉長期飲用對癌症病人的治療有幫助。黃氏染指生物科技﹐可能與他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性格有關﹐例如當年的電訊﹑互聯網以至近期的生物科技他都有投資。 八十年代中期正值傳呼業興起﹐他就憑著星光電訊建立了自己的傳呼王國。但後來手提電話的普及﹐星光電訊開始走下坡﹐縱然轉型互聯網仍未見太大起色。終於在兩年前﹐星光電訊被前中策主席黃鴻年吞併﹐黃金富自始兩袖清風﹐不過他對發明研究一直樂此不疲﹐手上持有的產品專利權數以百計。 手機普及傳呼式微 去年中﹐黃金富拯救陷入財政危機的中華發展後順利入主﹐後來更易名為星光數碼動力﹐發展軟件及互聯網業﹐再次延續其「星光」計畫。但去年底科網熱潮退卻﹐緊接而來的是生化概念﹐一時間凡從事醫療﹑藥劑甚至中藥研究的公司都活躍起來。黃金富亦不落後﹐本月初再把星光數碼動力改名﹐成為星光生物科技﹙1051﹚﹐突出公司的生物科技形象。 黃金富在九七年開始以私人名義投資國內一家名為六林的生物科技研究所﹐開發一種利用微交變生物電場的生物技術﹙MAB﹚﹐研究出奇力生飲品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至今他在六林的投資達一千多萬元。他並透露﹐首批生產的奇力生約有數萬支。如果以每支定價六百元計﹐黃金富的私人投資可能很快回本。 「奇力生」每支六百 至於星光生物科技﹐會負責奇力生在香港的推廣﹐而位於灣仔斥資五百萬元成立的展示中心「狂笑﹙防癌﹚俱樂部」昨日正式開幕。第一招宣傳攻勢是供二百名癌症人士試飲﹐引來一眾途人排隊。 這個展示中心的取名趣怪﹐黃金富解釋﹕「因為笑表示心景開朗﹐可以提升人體百分之四十的免疫力。」黃金富甚至把這個獨特的醫療理論﹐普及至做生意方面﹐他說﹕「狂笑將會是公司以後的品牌﹐狂笑加全通保健﹐正是這門生意的成功方程式。」 「提升四成免疫力」 星光生物科技執行董事華宏驥表示﹐上市公司主要從事下游的生物科技業務﹐例如分銷及推廣。因為下游業務的投資回本期比從事上游的開發及研究短﹐股東較易接受﹐預期今年公司會投資二百至三百萬元。當產品得到市場認同﹐不排除會向上收購藥廠及研究所。 此外﹐公司下一步會發展「狂笑防抑鬱」及「狂笑防狂燥」中心﹐及將業務推廣至國內及東南亞﹐可能會透過特許經營﹐或策略聯盟的形式進行擴展。多番轉營的黃金富﹐深信憑藉「狂笑」可以再創另一高峰。不過消息未有即時對股價帶來刺激﹐星光生物科技昨日由一仙三下跌至一仙二﹐跌幅百分之七點六九。 記者何雅茵 |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3/21/zt0903210066.htm ■1995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向黃金富頒發港事顧問聘書。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黃金富
本報記者 陳濤
祖籍廣東的黃金富,從事電訊及互聯網業務超過三十年,是香港互聯網業界的第一代先鋒,他憑個人的智 慧及電子業的知識,多年來獲獎無數,是有「香港愛迪生」之稱的香港著名企業家。黃金富早於七十年代創辦星光電訊集團,現任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副 董事長,一直對保護知識產權不遺餘力,是早期提倡及建議中國要有專利法的重要人物。
對 對於榮獲世界傑出華人暨榮譽博士的榮耀,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黃金富表示十分榮幸,「獲此殊榮,首先感謝華商基金會認同本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多謝家人特別是太太,及一直支持公司的所有員工,希望個人可以繼續為社會服務。」
與專利結下不解緣
黃金富在科技發明及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具有過人的見識,他是首位回內地提倡及建議中國要有專利法、版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的重要人物。
「我個人喜歡從事研究製造,將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在八十年代,眼見當時內地一班 搞科研的專家,有很多優秀的發明,但是沒有專利法,所以我當時出錢資助多項重要發明到國外申請專利,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北京大學的王選教授(前任第十屆政協 副主席)的激光照排版專利(即香港北大方正上市公司的激光排版系統),自始我與專利結下不解之緣。」
早在1980年,黃金富已經意識到中國要成功推動現代化,必須保護知識產權,才能鼓勵人們研究新 技術;「所以我回到內地宣揚保護知識產權的好處,推動國家訂立專利法。當時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不久,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在萌芽階段,內地很多人反對成立 專利法,只有部分有識之士贊成,爭論不休,最後國務院下決定,先成立一間公司作試點。」
及後1982年,黃金富在北京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的法律部簽訂協議,合資在香港成立專利代理 機構,1984年3月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由聯想電腦主席柳傳志父親柳谷書任董事長,而他則擔任副董事長;「我們是中國第一家,而且 是最大的專利代理公司,雖然當年我們是唯一一家經國務院批准的中國涉外專利代理公司,但當年很少人談論專利事業,經營困境可想而知。」
為國家知識產權出力
黃金富續稱,到了1985年4月中國的專利法才正式頒佈實施,所以當時有人質疑,他完全沒有名氣,在香港又是一家小型公司,加上沒有任何律師的背景,中國貿促會當年也選擇跟他合資,證明黃金富的見解十分有說服力。
與貿促會合資創辦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黃金富眼見多年來國家對保護知識產權的發展越來越完善,能為國家保護知識產權事業出力,他感到非常榮幸。
「中國第一部中文電腦是由我、錢偉長教授和筆形編碼的發明人李金凱教授與運科電腦主席葉國華合作研 製,運科電腦公司採用了李教授筆形編碼後,李教授成為中國第一個知識分子的『萬元戶』;當時我有一個推廣專利的口號:『知識分子要成為萬元戶,就要從事發 明創造,申請專利才能致富。』」
熱衷發明 逾六百項專利
黃金富一直熱衷發明創作,多年來獲獎無數,包括「天才發明家獎」、「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先後有七項發明榮獲「總督工業獎」。
從1985年至今,黃金富已經申請了600多項發明專利,這些發明涵蓋不同領域,包括:中文信息處 理、電訊、電子、鐵路、金融信息等;「其中在中文信息處理方面,多年來我不斷研究改進,從我的第一項發明專利『唯物中文編碼法及其輸入鍵盤』至今,先後出 版了九本採用我發明的編碼檢索方法的字典,最後發明了統一碼,集七種常用不同漢字編碼方式於一身。」
說到自己的發明專利,黃金富如數家珍地表示:「在我600多項發明專利當中,最成功是我發明的 DNA專利技術,全名為『非現金即時付款的防盜保存的方法和設備系統。』」據介紹,這專利現在正應用於與中國銀聯合作的銀聯手機支付系統;這DNA專利技 術是以手機捆綁銀行卡,以手機代替銀行卡,並在支付時在手機上按密碼確認付款,特別適合一些非面對面的支付應用,如電話購物、網上購物、電話訂機票酒店; 現在內地最大的在線旅行服務公司「攜程」也採用銀聯手機支付服務收帳。
原來這項DNA專利技術,是黃金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想出來的,「當時我正在購物刷卡付款,手機剛好來電,在手機響聲的激發下想出此靈感:將刷卡動作與手機連繫起來,每次刷卡時要通過手機按密碼再次確認,就不怕被人盜用信用卡了。」
人人可以是發明家
黃金富深信每個人天生都有創造潛能,人人都可以是發明家。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搞發明創造,並沒有規定只有專家們才可以搞發明研究,很多有價值的發明都是一些 簡單但非常實用的發明,只要能解決問題,即使是簡單發明,也可帶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例如美國人發明的易拉蓋就是一個好例子,雖然是非常簡單的發明,卻給 飲品行業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現在大部分的汽水罐都採用這種技術,證明發明不一定要高科技,最重要是能通過發明為社會創造價值。」
原來黃金富每天常隨身攜帶兩樣工具:筆和記事簿,「每當有靈感時就馬上記下,因為通常靈感一瞬即 逝,要抓住每次靈感的到來。」他續說:「搞發明創造除了要學習新的知識外,思想要創新,多留意身邊周圍發生的不同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獲取靈感,嘗試用不同 角度去看事物,並加以發揮,就可以啟發出新思維,不要被一些固有的觀念和看法束縛自己的思想,不妨天馬行空去多想不同的辦法,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http://chinareviewagency.net/doc/1004/5/2/3/10045230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452306
中 評社香港9月19日電/首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艦電訊盈科昨日再有人問盤。從事金融諮詢服務及信用卡防盜器材的供貨商—智富能源金融主席黃金富,昨日開記 招提出,以個人名義,計劃以總代價680億港元,全面收購電盈股權,要讓電盈成為香港人自己擁有的公司。電盈主席李澤楷昨回應指到目前為止,電盈及中國網 通都沒有收到任何可信性的收購建議。中國網通發言人對事件表示震驚。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今次提出收購電盈的黃金富有“香港愛迪生”之稱,他一開口就說自己是發明家,想到一個革命性的“收購”方法。他指,收購電 盈大約需要680億元,其中380億元已獲得一個法國財團支持,餘下300億元則透過首次公開招股集資,並委任法國興業及麥格理為財務顧問。同時,已在一 個星期前,去信電盈主席李澤楷,惟暫未收到回覆。
餘款300億公開招股募集
他指出,成立一間上市公司,主要作為收購的集資平台,暫時命名為“新香港電訊”。他稱,希望重組後,現有電盈股東可獲派每股6元現金,較上日電盈收市價溢價近24%。他並稱,目前已獲20個投資者答應入股,“主要是來自本港的大老闆、大財團。”
他又指,自己已籌備了1年時間,曾將計劃給5間投資銀行過目,獲各方稱是“絕世好橋”。同時,他稱,還與內地及香港官員接觸過,包括中聯辦; 並親上北京接觸北京官員,獲得對方口頭上指“這個方法是好的”。該計劃雖然十劃未有一撇,但智富能源金融的股價經已受惠,昨勁升13.7%,收報0.58 元。
問及會否擔心方案遭到新加坡盈拓反對,他指由於今次是收購電盈資產,故能否獲得盈拓的支持已不重要,最重要是獲得51%電盈股東支持就可以。他稱,絕對100%相信可獲51%電盈股東支持其方案。
問及若上市公司成立,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時,他稱,“北望神州。”他指出,提出收購建議,主要是有感於電盈股價長期低迷,大股東盈拓又是外資,對進入內地不利,若重組後由港人重掌電盈資產,則可大大降低電盈的政治風險,同時亦能受惠於CEPA等政策。
“香港愛迪生”公司頻改名
此次宣稱將收購電盈的智富能源金融(1051)主席黃金富,是本港發明家,素有“香港愛迪生”之稱,已申請的專利超過400項,每隔一個時期就有新發明推出,最近更推出炒股軟件“仙人指路”,據說按該軟件操盤,贏面可達八成。
2009-03-26 經濟通
智富能源主席黃金富退休,由執董劉夢熊接任;副總裁譚威強亦辭任 (09:58) | | | |
|
《經濟通通訊社26日專訊》智富能源(01051)宣布,主席兼執行董事黃金富退休,由現任執行董事劉夢熊接任;副總裁兼執行董事譚威強亦辭任,由現任執行董事徐正鴻接任。同時,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志文、戴忠誠及馬燕芬、執行董事關錦鴻均辭任。上述人事變動全部由昨日起生效。(ml) |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309
記 者 問 他 遇 過 那 位 老 闆 最 麻 煩 , 他 想 也 不 想 , 便 說 是 智 富 能 源 主 席 黃 金 富 。 ○ ○ 年 適 逢 生 物 科 技 熱 潮 , 黃 金 富 找 他 幫 忙 發 展 保 健 食 品 , 但 堅 持 自 研 的 藥 物 可 以 防 癌 , 硬 要 將 「 防 癌 」 字 眼 列 明 在 廣 告 上 , 何 華 真 認 為 此 舉 違 反 不 良 醫 藥 廣 告 條 例 , 對 方 卻 一 意 孤 行 。 結 果 該 藥 物 真 的 被 衞 生 署 警 告 , 須 收 回 防 癌 字 眼 , 雙 方 後 來 更 鬧 翻 , 「 始 終 我 只 係 俾 意 見 , 人 哋 要 死 , 唔 通 唔 × 俾 人 死 咩 ! 」 他 咬 牙 切 齒 說 。劉夢熊: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849
智富能源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夢熊, 在政經界打拚三十一年,現在活躍於金融界,在行內是有名的「期貨與買殼教父」,近年更為國家可持續發展開拓海外能源,他認為傑出華人需具備四個要素:良好 品格、經濟頭腦、政治智慧及文化素養,而且必須以國定情懷和香港精神為動力。雖然他謙稱自己並未達至傑出的水平,但回顧劉夢熊在金融界緊守「交待清楚、盡 力而為」的作風,以及誠信堅實的性格,成功確實非僥倖。
個人事業 與國家興旺相結合
有人說劉夢熊是金融界的「殼股媒人」,但實際上他應該是優秀而誠實財技專家。
59歲的劉夢熊,73年從內地遊水偷渡來香港,據他形容當時全副身家隻剩下一條泳褲,全靠個人努力、把握機遇及廣結善緣,創造寶貴財富與建立人脈關係。
「個人事業要同國家興旺相結合,公司的永續經營與國家可持續發展亦要相結合,作為一個華人,要有愛國愛港,做生意成功一定要建築在做人成功的基礎上。」
過 去數十年,劉夢熊自言年青時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及上山下鄉的實況,體驗過人生的玄妙,他憶述:「當年一聲炮響粉碎了進入大學的夢想,想不到一日大學都未讀 過,卻可以到兩岸高等學府講學。」近年,劉夢熊到訪過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及台灣大學等,都請他過去演講,總括來說,內地很多 媒體及大學代表都指演講內容十分精彩。
過往一年,劉夢熊獲得全國優秀民營企業家,中華全國十大企業管理英才等獎項,並連續五屆在中國北京科學技術博覽會發表開幕主題演講,連續四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開幕式主講的「四朝元老」。
偷渡來港 閱報改寫一生
作為目前京華山一國際(香港)首席顧問及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的劉夢熊憶述,當年偷渡來港時,隻能住在工廠,睡的是晚行朝拆的帆布床。
回 想前塵的話匣子打開後,劉夢熊說個滔滔不絕,「當日我從深圳下海遊了九小時才到新界上岸,成身泥濘在山上餓了6日,後來被接到粉嶺一農家,我入屋第一句 問:請問有無過去七日的報紙?那農夫說他見過上千上萬的偷渡客,個個第一句都要食物,隻有我例外。」事緣劉夢熊明白,要在香港出人頭地,就應了解息息相關 的大事。
及後,劉夢熊來港後在工廠努力工作,做了兩年半隻加了數十元人工,有次半夜夢見火警後驚醒,跑回廠查看,發現工廠果真着火,獨自將火救熄後,他叫醒住在樓上的老闆,老闆隻冷淡的給予50元賞金,令他領悟到:工字不出頭。
閱 讀報紙是劉夢熊的 興趣,也因為報章的一則廣告改變了他一生,奠下他日後成功的第一關鍵。這時他看到報紙上一個莫名其妙的招聘廣告:「閣下若對目前的工作環境感到不滿,又胸 懷更大的事業抱負,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的話,本公司願與閣下一談。」他立後即跑去應徵,雖然當年面試的人指他不懂期貨懷疑他難以勝任,但他憑一句:「世 界隻存在未被認識事物,不存在不可認識的事物」,終被錄取。
名成利就 投資經驗結集暢銷
1976年劉夢熊加 入期貨公司,是他人生的分水嶺,儘管身處一無所知的行業,但憑住不斷惡補期貨知識及從實踐中學習,很快已賺得第一筆可觀的財富,更打破了公司的成交紀錄, 成為行內的一時佳話。他推銷期貨的成功策略,是打開各大商會名冊找些廠家。「做鞋的我就去推銷橡膠,做糖果的就推銷糖,做紡織的就去推銷棉紗,全部都是有 的放矢,定向選擇!」結果他成功創出了新天地。
當時劉夢熊最高峰時,每月成交超過2萬張合約,涉及的交易合約金額高達20億美元,相當於 一家中型公司半年的生意額。八十年代後期,劉夢熊已名成利就,他將多年的投資心得及從報章發表的文章結集出版《期貨決勝108篇》一書,成為當時內地和港 台地區的暢銷經濟書籍,獲多項全國性大獎。
其後劉夢熊有機會與不少上市公司打交道,於是從期貨走到股市,專責做殼股媒人。1996年,劉 夢熊開始參與殼股交易,第一筆的交易是促成前星港地產發行新股收購北京昌平銀山水泥廠四成的股份,令股東之一成功套現4000萬港幣,盈利2000萬元, 創造了黨政機關與企業脫橺的雙贏局面。數最成功的買賣,劉夢熊稱: 「於2000年及2001年,替九倉出售兩家公司,一間是寶福集團(股票編號:21),當時市值有六億多,我替買家策劃用2億多元買殼,九龍倉不單可以精 簡機構、減低債務,更賺了個殼價;而我的買家用二億多元,就可以掌控一間六億元的公司,實現以小控大;另外,在2001年3月,我替客人以6億多元,收購 價值擁有20多億元資產之九龍倉旗下的港通控股(股票編號:32)。」
交易談判 借用妙策說服別人
劉夢熊透露,在交易談 判過程當中說服別人,他曾借用毛澤東的「精兵簡政」的策略及鄧小平的「不搞爭論」的原則打動對方。劉夢熊多 年來結交很多朋友,包括國際著名投資者、香港多間著名財團、紅籌公司、「金牌莊家」,美國投資銀行為背景的基金等,所以在多次上市公司的集資過程中能夠順 利完成,而且可以在他們當中建立公信力而令其入股,平衡多方面的經濟效益。「主要因為自己能夠找到切入點,別人原本沒意思賣,都可說服他賣,化不可能為可 能。」他總結做殼股中介人的心得。
開採油田機會先留給國企
現時成為智富能源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的劉夢熊,公 司近年轉做能源,去年以一億四千萬收購非洲馬達加斯加一個油田約兩成股權;在他策劃下智富能源金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獲得「中國十佳成長金融企 業」的榮譽。劉夢熊強調國內大型石油企業是優先合作對象,「我們是給國家找油,所以開採機會首先留給國內的大型石油企業。我們開創了一種模式,用民間外交 去拿外國石油區塊,然後發揮香港資本市場的平台作用,最後引進國有大型石油企業。」
劉夢熊認為中國是世界工廠,對能源的需求很大,利用民間外交的形式佈局海外能源資源市場,望起一種「加磚添瓦」的作用。
廣結人脈 以誠待人
總 結多年成功經驗,他認為做生意成功最重要廣結善緣,建立人脈關係。例如前年李嘉誠捐錢給港大醫學院的冠名風波,劉夢熊在 報紙上發表文章及登廣告挺李嘉誠。他此舉不是為生意利益討好李嘉誠,純粹為社會和諧穩定打抱不平,結果獲李嘉誠約見緻謝。他認為:「傑出華人需具備四個要 素,包括良好品格、經濟頭腦、政治智慧及文化素養;歷史上政治領袖經常換來換去,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反而文化卻永存,愛國家的人要對中華文化有一種 熱愛及承傳,而且交朋結友要以誠待人,平時幫朋友應該幫就去幫,不計回報,這樣別人有集資需要,自然會想起你。」
劉夢熊檔案
1948年:生於廣東台山
1968年:上山下鄉到東莞長安落戶
1973年:來港之後在一間生產不毺鋼餐具的工廠任主管
1976年:到日資西王商事期貨任營業代表
1989年:出版《期貨決勝108篇》
1991年:任平和集團首席顧問
1994年:受聘任廣州市政府決策諮詢顧問
1996年:參與發起「全球華人保釣大聯盟」
1997年:英皇金融首席顧問
1998年:京華山一國際(香港)首席顧問
2002年:擔任智富能源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2005年:撰寫《文匯報》「指點江山」專欄
2006年及2007年:被委任為中央政策組成員
2007年:撰寫《東方日報》「指點江山」專欄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1850
2006-12-14 NExtMagazine
在 金 融 界 闖 了 三 十 年 , 劉 夢 熊 看 穿 股 民 心 理 , 知 道 隻 要 有 故 事 有 遠 景 就 可 以 炒 。
「 我 食 大 茶 飯 的 。 」 劉 夢 熊 在 訪 問 中 兩 次 提 到 , 還 要 眉 飛 色 舞 。
他 是 一 間 三 、 四 線 上 市 公 司 的 執 行 董 事 , 公 司 市 值 三 億 五 千 萬 元 , 股 價 約 一 毫 半 子 。 公 司 最 近 到 了 非 洲 小 國 馬 達 加 斯 加 採 油 , 「 如 果 鑽 到 有 油 , 就 食 大 茶 飯 了 ! 」 即 係 可 以 賺 好 多 咁 解 。
縱 橫 股 壇 三 十 年 的 他 , 風 光 的 時 候 , 連 九 倉 的 吳 光 正 和 前 特 首 董 建 華 都 給 他 面 子 。
到 近 年 活 躍 於 三 、 四 線 股 的 圈 子 裡 , 還 專 門 做 買 賣 殼 中 介 人 , 炒 消 息 炒 注 資 , 令 不 少 仙 股 起 死 回 生 , 名 字 成 行 都 識 。 散 戶 聞 風 喪 膽 的 「 金 牌 莊 家 」 詹 培 忠 和 「 大 廚 坤 」 黃 坤 是 劉 的 「 老 死 」 。 「 尋 日 先 同 詹 培 忠 傾 完 電 話 , 幾 乎 每 星 期 都 同 黃 坤 飲 早 茶 。 」 他 說 。
散 戶 們 , 炒 過 仙 股 的 你 , 人 家 吃 大 茶 飯 時 你 又 吃 什 麼 ?
這 是 同 事 拍 回 來 馬 達 加 斯 加 油 田 的 情 況 , 相 內 烏 黑 一 片 的 , 據 劉 說 就 是 石 油 。 ( 被 訪 者 提 供 圖 片 )
劉 夢 熊 吃 得 豪 , 阿 一 鮑 魚 更 是 他 請 客 的 指 定 菜 式 。
劉 夢 熊 檔 案
年 齡 : 58 歲
現 職 : 上 市 公 司 智 富 能 源 執 行 董 事 、 京 華 山 一 國 際 ( 香 港 ) 首 席 顧 問 、 中 央 政 策 組 非 全 職 顧 問
專 長 : 財 技 兼 買 殼 賣 殼 , 時 事 評 論
1948 年 : 生 於 廣 東 台 山
1966 年 : 高 中 畢 業
1973 年 : 遊 水 偷 渡 來 港 , 之 後 在 一 間 生 產 不 鋼 餐 具 的 工 廠 任 主 管
1976 年 : 到 日 資 西 王 商 事 期 貨 任 營 業 代 表
1988 年 : 任 職 台 灣 震 寰 有 限 公 司
1991 年 : 任 平 和 集 團 首 席 顧 問
1994 年 : 台 灣 運 通 國 際 顧 問 總 裁
1996 年 : 正 達 外 匯 首 席 顧 問
1997 年 : 英 皇 金 融 首 席 顧 問
1998 年 : 京 華 山 一 國 際 ( 香 港 ) 首 席 顧 問
2002 年 : 擔 任 智 富 能 源 執 行 董 事
2006 年 : 被 委 任 為 中 央 政 策 組 成 員 , 為 期 一 年
劉 夢 熊 ○ 二 年 加 入 編 號 「 一 ○ 五 一 」 的 上 市 公 司 智 富 能 源 , 出 任 執 行 董 事 。 在 這 裡 用 上 市 公 司 編 號 較 適 合 , 因 為 公 司 名 可 以 轉 , 重 點 業 務 亦 可 以 隨 時 變 。 ○ 二 年 加 入 的 時 候 , 這 間 公 司 做 生 物 科 技 , 「 有 一 天 公 司 主 席 黃 金 富 同 我 講 , 話 公 司 無 錢 過 年 ! 」 劉 於 是 獻 計 「 轉 型 」 做 信 用 咭 防 盜 技 術 , 於 是 改 了 一 個 名 , 但 公 司 仍 舊 虧 損 。 今 年 六 月 又 改 了 新 名 , 配 合 進 軍 石 油 業 的 新 概 念 , 到 非 洲 小 國 馬 達 加 斯 加 勘 探 石 油 。
由 ○ 二 年 至 今 , 公 司 累 積 虧 損 了 二 億 四 千 九 百 萬 , 虧 損 逐 步 擴 大 , 然 而 這 與 股 價 和 集 資 能 力 可 以 無 關 , 股 價 在 十 月 就 無 端 急 升 逾 五 成 。 善 於 財 技 的 劉 夢 熊 , 亦 親 自 為 公 司 策 劃 批 股 , 四 年 間 共 批 股 六 次 , 先 後 集 資 一 億 八 千 多 萬 元 , 最 大 一 宗 是 去 年 九 月 集 資 一 億 二 千 多 萬 。 「 那 時 公 司 現 金 剩 番 六 百 萬 , 但 都 有 本 事 到 過 億 , 證 明 公 司 有 前 景 啦 。 」
親 中 陣 營 的 徐 四 民 是 事 業 上 的 明 燈 , 徐 四 民 曾 叫 朋 友 「 好 好 照 顧 」 劉 夢 熊 。 ( 《 蘋 果 日 報 》 圖 片 )
妙 論 投 資 者
說 說 一 時 漏 了 口 , 劉 還 是 抖 出 了 重 要 的 原 因 : 「 最 重 要 是 有 故 事 有 遠 景 , 投 資 者 都 是 眼 未 來 的 。 」 他 還 說 了 一 個 故 事 : 話 說 春 秋 時 期 秦 要 滅 晉 , 秦 穆 公 派 名 將 孟 明 視 出 征 , 第 一 次 孟 明 視 打 輸 還 被 俘 虜 了 , 之 後 僥 倖 才 能 逃 回 秦 國 。 未 幾 , 秦 再 派 孟 明 視 出 征 , 又 打 敗 回 來 , 謀 臣 們 開 始 「 篤 背 脊 」 , 惟 秦 穆 公 沒 有 放 棄 , 再 派 孟 三 征 晉 國 , 結 果 終 於 大 勝 歸 來 。 「 呢 咪 叫 再 接 再 厲 , 投 資 者 就 是 秦 穆 公 , 希 望 上 市 公 司 ( 孟 明 視 ) 一 天 會 交 出 成 績 。 」 劉 笑 說 。
的 確 去 年 國 際 油 價 曾 升 至 每 桶 逾 七 十 美 元 , 石 油 概 念 有 得 做 。 對 於 這 門 新 開 發 的 生 意 , 他 推 銷 得 很 落 力 。 還 沒 有 到 過 那 個 非 洲 小 國 , 他 指 同 事 拍 回 來 的 照 片 , 相 裡 拍 到 地 面 上 有 一 攤 深 黑 色 的 液 體 , 他 瞪 大 眼 睛 興 奮 地 說 : 「 這 些 就 是 油 了 , 多 到 滲 了 出 地 面 。 」 目 前 正 探 明 存 量 , 並 指 正 籌 備 到 倫 敦 上 市 集 資 逾 百 億 港 元 。 咁 如 果 無 油 呢 ? 「 正 所 謂 蝕 就 蝕 芝 麻 , 賺 就 賺 西 瓜 ! 如 果 鑽 到 石 油 利 潤 就 以 倍 計 , 這 些 叫 風 險 投 資 。 」 他 重 複 又 重 複 地 說 「 芝 麻 西 瓜 」 論 。
金 融 市 場 就 是 願 者 上 釣 , 搏 一 搏 , 三 四 線 股 在 高 位 派 貨 後 , 大 部 分 股 價 倒 跌 , 「 走 唔 切 」 的 散 戶 翻 身 無 望 。
他 不 愛 投 資 物 業 , 珼 時 隻 持 有 禮 頓 山 , 這 間 面 積 二 千 多 呎 , 市 值 約 三 千 萬 的 豪 宅 。
偷 渡 來 港 後 , 他 努 力 工 作 , 賺 了 錢 便 去 旅 行 。 相 中 的 他 三 十 歲 , 攝 於 夏 威 夷 。 ( 被 訪 者 提 供 圖 片 )
名 列 富 豪 鮑 魚 榜
而 搏 到 就 去 食 阿 一 鮑 魚 , 灣 仔 富 臨 飯 店 是 劉 經 常 出 入 的 地 方 。 ○ 六 年 富 豪 鮑 魚 榜 他 榜 上 有 名 , 「 每 年 邊 個 富 臨 訂 得 最 多 鮑 魚 , 我 一 定 排 在 前 幾 位 。 」 與 記 者 到 富 臨 吃 午 飯 , 他 高 興 地 說 。 千 元 一 份 的 阿 一 鮑 魚 扣 鵝 掌 , 是 劉 請 客 的 指 定 動 作 , 亦 會 有 細 心 的 安 排 , 「 我 每 次 預 先 訂 定 五 十 至 一 百 隻 , 預 先 俾 錢 , 每 餐 埋 單 時 , 張 單 就 無 計 鮑 魚 條 數 , 咁 睇 上 去 咪 平 好 多 , 客 人 又 唔 會 唔 好 意 思 ! 」
家 住 市 值 約 三 千 萬 元 、 面 積 二 千 多 呎 的 禮 頓 山 豪 宅 的 他 , 出 生 於 廣 東 台 山 , 年 青 時 經 過 了 反 右 運 動 和 文 革 , 「 連 毛 澤 東 我 都 見 過 , 我 還 會 怕 什 麼 。 」 高 中 畢 業 後 , 七 三 年 偷 渡 來 港 , 到 今 年 五 十 八 歲 已 經 在 金 融 界 闖 了 整 整 三 十 年 。
由 做 期 貨 開 始 , 到 做 上 市 融 資 及 買 殼 賣 殼 的 中 介 人 。 從 九 八 年 起 , 他 出 任 證 券 行 京 華 山 一 ( 國 際 ) 香 港 的 首 席 顧 問 , 九 九 年 政 府 的 盈 富 基 金 上 市 , 華 資 京 華 山 一 當 時 在 市 場 的 排 名 隻 是 二 十 八 , 「 數 埋 手 指 腳 趾 都 未 輪 到 佢 啦 ! 」 劉 夢 熊 這 樣 形 容 , 卻 有 份 與 大 行 高 盛 一 同 做 「 禦 貓 」 。 有 份 承 銷 , 劉 說 , 全 靠 他 出 面 向 董 建 華 遊 說 。 其 後 , 吳 光 正 的 有 線 寬 頻 上 市 , 承 銷 團 的 名 單 已 經 定 了 下 來 , 劉 臨 時 打 了 一 個 電 話 給 吳 光 正 , 京 華 山 一 又 加 了 上 去 。
獲 徐 四 民 欣 賞
前 政 協 常 委 、 在 親 中 陣 營 很 有 影 響 力 的 徐 四 民 , 對 劉 的 事 業 扶 助 最 大 。 跟 現 在 不 少 金 融 界 人 士 一 樣 , 劉 夢 熊 以 往 亦 在 報 章 撰 文 評 論 時 事 。 九 九 年 李 登 輝 發 表 兩 國 論 , 指 兩 岸 關 係 是 「 特 殊 的 國 與 國 的 關 係 」 。 劉 夢 熊 於 是 在 左 派 報 章 反 擊 , 指 「 這 難 道 國 父 孫 中 山 先 生 都 變 成 了 外 國 人 嗎 ? 」 文 章 令 徐 四 民 很 讚 賞 , 自 此 二 人 有 來 往 。 之 後 , 港 府 的 盈 富 基 金 上 市 , 徐 四 民 替 劉 夢 熊 這 名 親 中 人 士 聯 絡 董 建 華 , 與 董 建 華 夫 婦 食 飯 , 之 後 成 功 將 京 華 山 一 的 名 字 加 到 上 市 承 銷 團 內 。 一 直 看 好 吳 光 正 是 特 首 材 料 的 徐 四 民 , 又 將 他 介 紹 給 吳 光 正 , 並 叮 囑 「 要 好 好 照 顧 」 。
他 越 來 越 明 白 媒 體 的 力 量 , 亦 更 樂 於 包 裝 , 發 表 文 章 表 達 對 政 經 時 事 的 看 法 。 經 典 的 還 包 括 登 全 版 廣 告 聲 討 鄭 經 翰 阻 撓 領 匯 上 市 , 全 版 廣 告 支 持 政 改 方 案 , 又 是 全 版 廣 告 支 持 港 大 醫 學 院 改 名 為 李 嘉 誠 醫 學 院 , 依 然 是 全 版 廣 告 要 求 引 渡 周 正 毅 回 港 。 劉 的 名 字 在 左 派 、 在 民 主 派 和 商 界 越 來 越 響 了 , 他 滿 意 的 說 : 「 你 用 我 個 名 查 百 度 同 google , 關 於 我 的 資 料 , 分 別 都 有 一 萬 七 千 個 搜 尋 結 果 。 」
本 月 他 還 透 過 資 訊 科 技 界 別 , 參 加 特 首 推 選 委 員 會 選 舉 爭 一 個 席 位 , 自 製 的 支 持 函 中 找 來 徐 四 民 、 曾 憲 梓 和 何 柱 國 等 愛 國 人 士 簽 名 , 惟 最 終 不 敵 落 敗 。 「 呢 個 界 別 一 向 是 泛 民 的 陣 營 , 泛 民 都 有 叫 我 投 票 支 持 梁 家 傑 , 但 我 無 應 承 , 因 為 我 覺 得 曾 蔭 權 經 驗 好 , 輸 是 意 料 中 事 喇 ! 」
現 在 除 上 市 公 司 的 工 作 , 劉 也 靠 個 人 的 名 氣 替 內 地 的 投 資 者 在 香 港 買 殼 。 今 年 全 港 三 、 四 線 上 市 的 買 殼 賣 殼 活 動 , 有 接 近 一 半 由 他 「 經 手 」 。 跟 詹 培 忠 和 黃 坤 等 老 友 , 他 不 怕 物 以 類 聚 , 還 用 另 一 個 角 度 看 這 兩 名 大 炒 家 , 並 說 : 「 詹 培 忠 是 無 心 機 管 理 上 市 公 司 , 但 優 點 是 快 人 快 語 ; 黃 坤 是 工 作 狂 , 我 未 見 過 咁 勤 力 的 上 市 公 司 主 席 。 」 懂 得 用 這 個 角 度 看 , 所 以 劉 夢 熊 朋 友 很 多 。
周 正 毅 今 年 五 月 刑 滿 出 獄 , 上 週 再 被 大 陸 拘 查 。 ( 《 蘋 果 日 報 》 圖 片 )
與 周 正 毅 有 仇
上 海 市 政 府 在 上 週 三 ( 六 日 ) 證 實 再 次 拘 查 「 上 海 首 富 」 周 正 毅 , 令 這 名 在 今 年 五 月 刑 滿 出 獄 、 涉 及 造 市 貪 污 的 「 首 富 」 再 次 失 去 自 由 。 最 心 涼 的 是 劉 夢 熊 。
劉 夢 熊 可 以 連 續 ( 閒 閒 地 二 十 分 鐘 ) 數 周 的 臭 史 , 中 間 無 得 插 嘴 。
「 周 是 『 白 領 』 省 港 旗 兵 」 ; 「 當 年 來 港 借 殼 上 市 , 將 上 海 龍 柏 飯 店 等 項 目 注 入 , 自 己 套 現 七 點 四 億 港 元 , 又 背 董 事 局 將 上 述 資 產 抵 押 , 自 己 竟 然 又 袋 了 六 點 五 億 人 民 幣 , 是 金 融 大 盜 」 ; 「 ( 他 ) 以 為 跑 過 羅 湖 橋 就 平 安 大 吉 了 , 港 府 應 引 渡 周 正 毅 回 港 」 。 就 引 渡 的 要 求 , 他 還 於 八 月 去 信 特 首 曾 蔭 權 。
可 以 這 樣 說 , 皆 因 周 「 欠 」 劉 二 千 多 萬 元 。
當 年 周 要 借 殼 找 來 劉 幫 手 , 劉 一 連 給 他 介 紹 了 五 、 六 隻 殼 , 其 中 一 隻 是 黃 坤 的 明 珠 興 業 。 他 憶 述 說 : 「 周 在 上 海 接 待 我 同 黃 坤 , 經 過 的 街 道 , 周 都 指 劃 說 這 幅 地 是 他 的 , 這 幢 商 廈 是 他 的 。 於 是 我 向 他 查 詢 出 租 情 況 , 周 竟 然 說 全 部 丟 空 , 不 租 又 不 賣 ! 」
重 點 是 , 周 臨 門 一 腳 踢 走 劉 , 借 殼 上 市 自 己 搞 掂 , 之 前 協 議 的 二 千 多 萬 元 傭 金 , 當 然 亦 收 不 到 。
而 話 說 早 前 劉 在 一 個 場 合 上 碰 上 曾 蔭 權 , 並 當 面 追 問 引 渡 罪 犯 周 正 毅 的 進 展 。 按 劉 的 引 述 , 曾 這 樣 回 應 : 「 咁 如 果 一 日 大 陸 要 我 移 交 犯 人 , 咁 香 港 交 唔 交 先 , 你 諗 掂 呢 個 問 題 再 講 吧 。 」 煲 呔 一 出 招 果 然 推 得 一 乾 二 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