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榨取剩余價值?聯想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30/58325.html

年三十,各位親朋好友還是被驚呆了,聯想集團和谷歌達成一項重大協議:聯想用29一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對於聯想此舉,很多人表示不明白,其中微博網友@喻院長早上做了一首打油詩:除夕的早晨霧茫茫,撿破爛的老頭排成行。司令一指揮,沖向垃圾堆,破鞋破襪子全往嘴里塞。――贈聯想集團。從pc到服務器,再到移動硬件業務,聯想的一貫表現就是善於榨取挑戰剩余價值,這跟聯想基因有關。據悉,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29 億美元,其中包括 6.6 億美元現金,以及 7.5 億美元的聯想普通股股份,而余下 15 億美元將以三年期本票支付。 以下是來自聯想官方的快訊全文:2014年1月29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加州山景城 ─ 聯想集團與谷歌(Google)今天宣布達成一項重大協議。聯想將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智能手機業務。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業務發展強勁,智能手機業務更是增長迅猛,通過這一協議的達成,聯想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市場地位將會大大增強。通過這一舉措,聯想智能手機業務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市場表現將會更加強勁,並在西歐市場奠定基礎,與在新興市場增長迅速的智能手機業務形成同步發展的良好勢頭。收購價約為29億美元(可有若幹調整),包括在收購完成支付14.1億美元,其中包括6.6億美元的現金,以及7.5億美元的聯想普通股股份(視乎份額上限/下限而定)支付,而余下15億美元將以三年期本票支付。聯想集團繼2005年收購IBM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及其個人電腦品牌後,將再度收購全球知名的摩托羅拉移動,其中包括摩托羅拉品牌,以及例如 Moto X 和Moto G以及DROIDTM 超級系列產品等創新的智能手機產品組合。除現有產品外,聯想將全面接管摩托羅拉移動的產品規劃。谷歌(Google)將繼續持有摩托羅拉移動大部份專利組合,包括現有專利申請及發明披露。作為聯想與谷歌(Google)長期合作關系的一部分,聯想將獲得相關的專利組合和其他知識產權的授權許可證。此外,聯想將獲得超過2,000項專利資產,以及摩托羅拉移動品牌和商標組合。摩托羅拉移動品牌在全球馳名遐邇,是美國第三大安卓(Android)智能手機廠商和拉丁美洲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並購這樣一個行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及其創新的產品組合和精英匯集的全球團隊,將幫助我們在移動領域把握快速增長的機會,讓我們加速成長為全球性的移動設備廠商。”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楊元慶表示,“憑借聯想高效的運營平臺、一流的生產制造能力和全球化的業務覆蓋,我們有信心讓這個業務實現長久的增長和盈利。我們將結合雙方優勢,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推動業務成長。聯想在繼承和發揚優質品牌方面有著非常好的經驗,ThinkPad 品牌的優勢在我們手中得到發揚光大,我們相信本次並購同樣能夠取得成功。面向未來,我們不僅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還將為實現新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谷歌(Google) CEO Larry Page 表示:“這對所有安卓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變化:隨著這項協議的達成,谷歌(Google)將集中精力致力於安卓生態系統的優化和創新,而聯想集團擁有專業且豐富的經驗,這將會幫助摩托羅拉移動將創新產品提供給更廣大的用戶。”摩托羅拉移動CEO Dennis Woodside表示:“作為聯想集團的一部分,摩托羅拉移動將會以更快的方式,實現獲取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1億用戶的目標。摩托羅拉新近發布了Moto X 和 Moto G, 目前的發展勢頭非常好,聯想的硬件專業經驗和全球性的業務覆蓋會加速我們的業務發展。”此項交易須符合監管規定、成立條件慣例並取得其他所需批準後,方告作實。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聯想 | 編輯:liyanglin | 責編:李陽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33

聯想確認與谷歌達成29億美元協議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675

更新:聯想宣布與谷歌達成29.1億美元的協議,收購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智能手機業務。谷歌將繼續持有摩托羅拉移動大部分專利組合,聯想會獲得相關專利組合的授權許可證。聯想支付給谷歌6.6億美元現金、7.5億美元股票、15億美元三年期本票。 周三,據路透社報道,知情人士稱,聯想即將與谷歌達成近30億美元的協議,收購谷歌旗下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 知情人士稱,當前聯想與谷歌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本次交易過程中,瑞信是聯想的財務顧問,Lazard是谷歌的財務顧問。 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生產Moto X和Moto G等智能手機,也擁有一些專利。出售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部門,標誌著谷歌結束了短暫的移動設備制造業務。2012年,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這是其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但一直未能改變手機業務虧損的命運。 知情人士還透露,聯想將通過現金、股票和延期付款等方式向谷歌支付收購款項。 目前尚不清楚本次收購是否會吸引監管機構的註意。去年12月,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2012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收購過程中,通常面臨較美國企業更為嚴格的監管審查。 這是近期聯想第二筆大規模收購。上周,聯想集團公告確認以23億美元現金收購IBM低端服務器業務,達成的收購包含X86伺服器硬件及與維護服務業務相關的若幹項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473

【案例】Refinery29:教你成為估值過億的初創公司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7/58414.html

Refinery29網站擁有850萬月度用戶,其中很多人會在一天中多次訪問該網站。那些忠誠的讀者幫助Refinery29成為紐約創業界最新的成功故事之一。這家公司在過去三年里實現盈利,廣告收入在過去四年里增長了三倍。該公司犯過錯誤,曾投身電子商務但卻無功而返。這家從紐約曼哈頓TriBeCa區地下室起步的公司經過了八年打拼,現在估值達到1億美元。i黑馬分享這篇文章,希望Refinery29的故事對創業者有一些啟示意義。以下是來自Refinery29奮鬥歷程的五條經驗,在從利用Craigslist網站購買辦公家具,到打造估值過億的公司等問題上,對創業者不無裨益。1. 在你的新市場上建立聲譽與如今聲名狼藉的Bustle.com創始人布萊恩•戈德伯格(Bryan Goldberg)不同,R29的聯合創始人賈斯汀•斯特凡諾(Justin Stefano)和菲利普•馮•鮑里斯(Philippe von Borries)沒有許下宏大的承諾,至少一開始沒有。他們找到了業內人士、設計師和零售商史蒂文•埃倫(Steven Alan)為他們打開機會的大門,成為他們的第一位投資人。他們花費無數時間走訪紐約的精品店,了解這些商店的經營情況,例如當時的新興零售品牌Rag & Bone。他們很快就把內容的控制權交給了系出名門的時尚專家,例如總編克莉絲汀•巴巴里克(Christene Barberich)。“如果你身處時尚界和數字世界,對流行趨勢感興趣,那麽你肯定知道Refinery。”設計師諾瑪•卡瑪麗(Norma Kamali)說。作為未來的設計師,時尚設計專業的學生們似乎認同此說法。“他們在兩三年前開始進入我學生的視野。”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的時尚營銷學教授格雷琴•哈里克(Gretchen Harnick)說,“現在,如果學生不知道Refinery,你會覺得很糟糕。”2. 你的應用可能不是下一個大事件。慢慢來。在默默無聞的頭五年里,R29的創始人們仍然鎮定自若,並未彼此互掐,這給ZocDoc聯合創始人兼CEO塞魯斯•馬蘇米(Cyrus Massoumi)等顧問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每家創業公司都需要這個公式:努力,人才,專註和時間。”馬蘇米說,“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迅猛發展,那麽你很難經久不衰。”他指出,創業界為了趕上圖片和視頻分享熱潮而迅速炮制大量應用就是這樣的例子。但想要慢慢來,聯合創始人必須同舟共濟。實際上,R29在剛成立幾個月之後就失去了第三位創始人喬納森•福爾岡(Jonathan Forgang),但斯特凡諾和馮•鮑里斯多年來始終比肩工作、共度假期(福爾岡說自己仍然是該公司的股東和朋友)。“作為創業者的經歷很像是婚姻。”馬蘇米說。斯特凡諾和馮•鮑里斯主張在融資過程中接受較低的估值,以便維持強有力的個人控制權。這是R29能夠在實現盈利之前度過種子輪融資動蕩並保持穩定的原因之一。與估值高達40億美元但還沒有實現營收的Snapchat,甚或是目前火爆的Twitter IPO不同,媒體創業公司必須證明自己能夠賺錢。雖然R29曾經在電子商務領域里折戟沈沙,但現在已經連續三年盈利,其廣告增長令投資者刮目相看。3. 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麽“如果某人對我們說,‘我們知道如何能擁有2,000萬用戶’,但他們卻無法證明其受眾在廣告方面的價值,那就不會令人太感興趣。”丹•馬里奧特(Dan Marriott)說。他的Stripes 集團剛剛在C輪融資中向Refinery29投資了2,000萬美元。馬里奧特說,玩流量的把戲不是創業公司吸引投資者的好方法。電子商務公司獲得的估值也普遍高於媒體公司。但在電子商務領域,Refinery29到目前為止做得並不成功。“我們拼命地想把電子商務做好,但這實在是太難了。”斯特凡諾說。R29在今年年中關閉了其電子商務業務,因為該公司進行了幾次重大嘗試,但都不是很成功。電子商務公司獲得的估值和營收大大高於普通的數字媒體公司。來自首輪資本(First Round Capital)的投資人克里斯•弗拉里克(Chris Fralic)在8月份對我說,同時經營成功的內容和電子商務網站有助於R29從大量的中型數字公司中脫穎而出。“在電子商務領域里取得成功,這能使R29變得更大、更重要,把他們帶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估值水平上,感興趣的各方將爭相收購,從而超越那些常見的質疑。”弗拉里克曾在R29關閉其電子商務業務之前如此說道。4. 擁有你能擁有的東西斯特凡諾和馮•鮑里斯說,如果其他人能找到解決辦法,他們會重返電子商務領域,但就目前而言,更快的增長不是Refinery29的未來。該公司加倍努力增添更多的視頻等內容以及新的垂直業務。最終個性化品牌頁面也能促進其本地廣告業務。“他們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積極尋找將內容和廣告結合起來的方法。”Refinery29的前顧問、以赫斯特公司(Hearst)數字部門總裁身份成為Refinery29少數股投資者的特洛伊•揚(Troy Young)說,“他們響應了後橫幅(廣告)時代的市場需求。”斯特凡諾說,這是指R29的撰稿人不必擔心是否能獲得很高的頁面瀏覽量。“本地廣告使每頁營收大幅增長,”他說,“這降低了一篇文章的盈利門檻。”該公司的最新投資人說,他實際上只對作為媒體公司的Refinery29更感興趣。“他們本來會迷失方向。幸好他們在電子商務領域並不是很成功,否則就會轉移他們對媒體業務的註意力。”Stripes集團的馬里奧特說,“你不想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成了全價零售商。”5. 找到合適的時機和地點Refinery29的創始人和投資者都認為,現在紐約的創業環境與2005年時大為不同,更有利於創業公司的發展。斯特凡諾和馮•鮑里斯說,如果他們是在如今開始創業,他們就會從合用辦公空間起步,而且如今有更多的工程人才和投資資金。但Refinery29也受益於在數字媒體的荒年期間構建了平臺。如今,從時尚博主泰薇•蓋文森 (Tavi Gevinson,R29成立時只有9歲)到Buzzfeed、PolicyMic甚至Bustle.com,在線媒體行業已經變得更為擁擠。當然,找到合適的創業時機不是一門精準的科學,也不是創始人必然能夠控制的。但Refinery29的故事證明了一個早已有之的創業準則,那就是不要迷失在你無法做到最好的事情上。這個準則適用於每一波創新。這或許是我們能從Refinery29身上吸取到的最重要經驗,即使你從未訪問其網站。保持精簡,不要接受過多的投資。花些時間進行調整,可能會失敗,但不至於犧牲整個公司。“如果我可以向進入這個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一條建議,我會說專註於自己真正擅長的事情。對我們而言,那就是內容。”斯特凡諾說。斯特凡諾和馮•鮑里斯經歷了一些挫折才弄明白這一點。年輕的創業者應該每天自問是否專註於自己真正擅長的事情。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於波(譯)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59

2014/4/29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mp5.html

1974年巴菲特的一些保險業務由於行業競爭加劇而遭受了些微損失,一方面同業競爭激烈,保費基本維持不變,另一方面維修、醫療等成本正在以幾乎每個月1%的速度上升,巴菲特的有些業務果斷的提高了費率,雖然這會導致一部分保單被競爭對手搶走。在這種通貨膨脹下,保費價格不變就意味著實際的降價,行業內有些公司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幸虧這一年幾乎沒有出現特別多的事故,因此大部分保險業務還是有利潤。在大環境很好的時候每個公司幾乎都似乎表現不錯,只有在遭遇到困難時才能真正檢驗每一個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就像人們說的:退潮後就會知道誰在裸泳。

今天看了幾篇財經19984月份的文章,發現這份雜誌很好,比如關於印尼的聯繫匯率制這一章,把問題分析的很透徹,其中關於採用聯繫匯率制度的優劣,簡直像是一篇嚴謹的經濟學論文裡摘出來的。還有關於1998年股市上的資產重組,讓我得以瞭解了當時一些股市的怪現象,業績好的公司股票跌,業績差的反而漲,看似背離常識,但是卻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還有一篇關於奧本海默基金經理的訪談,讓我瞭解到了基金經理的日常工作還有就是感受到了中國市場跟國外市場的差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691

2014-4-29 工作總結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h7kg.html

上午修改了青島啤酒,感覺自己的思維總體上還是習慣了去接受一個事實,而不是思考背後的原因驅動。青島啤酒固定資產周轉率一直在下降,我只憑感覺的認為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而沒有去看銷售收入、固定資產增長情況,以及二者不匹配的原因。經雪明哥提示,才發現公司在2010年以前,平均折舊年限一直下降,從1993年的2.7降至2.0左右,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佔原值比重也從1.6%左右提至5%以上。因此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刻意加速計提,為未來藏一部分利潤。

另外,青島啤酒多次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彼此利基是什麼,背後分分合合原因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點。王總上次提到的將自己帶入不同角色去思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來需要加強實踐,任重而道遠。

下午整理統一企業,全部整理完再總結。

 

五一快到了,大家勞動節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824

新熊雞周記(29):辦公室生存/甩身守則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20789

馬王:熊仔你做乜搞到雞仔訓底呀?

熊仔:唔關我事架,雞仔自己訓底之嘛,我唔負責扶佢起身,我咩都唔知呀

咖啡仔:熊仔你大個一定可以係打工皇帝!咁細個就學會辦公室三大絕招!

熊仔:你玩我咩,我邊夠D高官勁呀,一爆鑊就唔知點解話自己有利益衝突,一係話自己要退休,一係就話自己有暗病。

咖啡仔:你講開我又醒起喇,有個問責官員話自己突然要照顧屋企人添。

熊仔:呢期港鐵咁多鑊氣,唔知又會有咩野甩身絕招駛出黎呢?

咖啡仔:局長係咪又要照顧屋企人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58

國際財經(29):合伙人制與同股不同權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p=20737

之前有介紹香港的A股B股,就是同樣都有一股的投票權,但B股的票面值只是五份之一,股價也大約是五份之一,大股東就大量持有B股,達到用少量資金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可算是「同權不同股」。而阿里巴巴要求的「合伙人制」,則是「同股不同權」,就是大家都是持有股份,有些人的權利不相同。

「同權不同股」並非中國人發明的,在外國早就有這類安排,名為「雙層股權制」(dual class stock / ownership):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d/dualclassstock.asp

dual class stock

2004年谷歌(Google)公司上市時,共同創辦人佩奇和布林設計了一種雙層股票結構,將股票分為A、B兩類。向外部投資人公開發行的A類股,每股只有1票的投票權,管理階層手上的B類股卻能投10票。如果公司被出售,這兩類股票將享有同等的派息和出售所得分配權。B類股不公開交易,但可以按照1:1的比例轉換成A類股。共同創始人,以及現任首席執行官施密特一共持有約三分之一的股票,但如果他們不轉換手中的B類股,而其他B類股均被轉換,他們三人將擁有超過80%的投票權。

大家不要以為故事就此完結,由於上市後企業不斷有集資行為,都是以A股進行,而兩位創始人也有減持B股套現,他們對企業的控制權正一步步滑落。於是建議創立並發行一種連投票權也沒有的C股,主要用於未來的收購、員工認股權證,以及其他融資需要。

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日本軟銀(soft bank)持股36.7%、雅虎(Yahoo)持股24%,兩者在董事會各佔一個席位;阿里巴巴有28位合夥人只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0%的股份(馬雲持有約7%左右),他們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大部分董事,然後阿里巴巴的股東可以否決合夥人提出的董事候選人,之後合夥人將重新挑選新的候選人以供股東批准。而合夥人之間通過合同相互制約,比如合夥制實行一人一票,罷免合夥人需要得到所有合夥人51%的投票支持,等等。

本來,有一種股票是沒有投票權的,就是優先股(preference share),同股不同權的意思是,同樣票面值的普通股,投票權卻完全不同,這是有違公平原則。而且,創始人可能對公司有獨特的建樹及能力,可是當創始人百年之後,其繼承人又是否在公司有此特殊的地位呢?這在福特汽車(Ford Motor)由創辦家族持有4%股票,卻有擁有40%投票權可見一斑。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尋「湖畔合夥人」(Lakeside Partners)一詞,去了解建議的細節,只是筆者覺得:為甚麼不發行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甚至直接發行長期債券,等公司他日更加發迹致富時,就用公司的滾存利潤來還債呢?

至於香港證券界袞袞諸公,也分開支持和反對兩派,當然大家都各有理由(和利益),但立在小市民的立場,即使阿里巴巴要到美國上市,大可以開個美股戶口去進行投資,無需擔心因為不在香港上市而買貨無門,不過令到一些業界做少了生意,就免不了!

不知阿里巴巴何時會有40個合伙人呢?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49

騰訊股價十年升173倍(2014/5/29) 林本利

2014-05-29  NM
 
 

 

今年是馬年,股票市場的焦點落在兩位姓馬的科網公司創辦人身上,就是騰訊主席馬化騰和阿里巴巴主席馬雲。

2012年,馬雲決定將在港上市只有五年的阿里巴巴私有化,私有化作價相等於招股價,股民死揸五年得個「橘」。私有化不過兩年,馬雲又決定把阿里巴巴重新上市,由於香港證監會拒絕創辦人馬雲堅持的「合夥人」制度,馬決定到美國上市。

去年本地及美國科網股熱炒,相信是市場人士故意推高科網公司的股價,藉此提升科網公司上市的作價,亦方便科網公司的主要股東和基金經理在高價散貨。

騰訊股價在一年內上升一倍,由2012年底的249元上升至2013年底的494.6元。今年3月,騰訊股價創出646元新高,市場人士預期股價衝向700元,與騰訊的股份代號(700)一致。由於股價過高,公司決定將一股分拆成五股,好方便資金不足的散戶入市。

阿里巴巴快將在美國上市,市場參考騰訊過萬億元的市值,阿里巴巴估值高達2,500億美元,即接近2萬億港元,認真威風。兩間公司去年收購消息多多,盈利急升,惹來各方注視。在市場人士極力推介下,相信未來會有不少捧場客入市,認購兩間公司的股份。

騰訊成立於1998年11月,當時正值科網股熱潮。1999年,美國IDG及李澤楷的盈動共同向騰訊注資220萬美元,各佔20%,讓騰訊得到足夠資金繼續生存發展。盈動在1999年借殼上市,股價由幾毫一直被炒上。

2001年,盈動吞併香港電訊後成立電盈,公司負債纍纍,以1,260萬美元全數出售20%騰訊股權。電盈持股兩年大賺十倍,回報十分可觀。但若然電盈持股至今,手上20%騰訊股份的市值高達2,000億元,電盈市值也不會跌至只得300億元。

騰訊在2004年6月在香港港交所上市,上市價3.7元。到2008年6月,騰訊進身成為恆指成分股,當時股價64.15元,四年間股價上升16倍多,平均每年升值超過一倍。事有湊巧,電盈在2008年6月被剔出恆指成分股,當時股價由高峰期的142.5元(五股合一股後),跌至不足五元,公司市值蒸發九成多。但李澤楷和一眾高層,多年來卻可取得過百億元收益。

由2008年6月至今年3月,騰訊股價由64.15元升至646元(一股拆五股前),再升九倍,平均每年升值50%。由2004年6月上市至今年3月,騰訊股價由3.7元升至646元,不足十年間升值約173倍,平均每年升值70%,最近騰訊公佈今年首季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長六成,正好證明業績配合股價升幅。

騰訊作為恆指成分股,過去六年的表現實在令人矚目,難怪基金經理大舉入貨,現時大部分股份由主要股東和基金公司持有,散戶要以高價才能買到貨。騰訊的突出表現,不禁令筆者想起思捷環球。

思捷環球在2002年12月成為恆指成分股,當時股價是14.5元。經過大股東及公司創辦人邢李㷧多年悉心經營後,公司股價在2007年10月創出133元新高,在不足五年間上升8倍多。

但隨著邢李㷧在2008年辭去公司所有職務,2010年全數出售股權(多年來合共套現200多億元),思捷環球的股價便急挫至不足10元,十年後打回原形。市值蒸發九成多。2013年6月,思捷環球步電盈後塵,被剔出恆指成分股。

騰訊日後股價表現會繼續高速增長,抑或像電盈及思捷環球一樣打回原形,被剔出恆指成分股,再過幾年自有分曉。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848

2014-5-29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hnie.html
光線傳媒

1.發展歷史
1998年,光線傳媒的前身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註冊成立,是中國第一家專業電視策劃與製作機構。
1998-2005年,公司通過「時段聯供網」模式開展娛樂資訊類節目製作發行,相繼推出《中國娛樂報導》、《中國網絡報導》、《娛樂人物週刊》、《中國音樂風雲榜》等優秀娛樂節目,時至今日仍然處於業內領先地位。
2006年,光線影業成立,公司正式進軍電影行業,此後接連投資、發行多部優秀影片,包括聯合攝製並聯合發行的電影《傷城》(票房位列當年前十)、出品並聯合發行電影《導火線》、發行《家有喜事》、《親密》以及王家衛作品《東邪西毒—終極版》
2008年,公司開始由「時段聯供網」向「頻道聯供網」模式轉變
2010年,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地面電影發行網,華語影片總票房已進入全行業前三強,並且在電視節目製作領域已經進入高端路線,電影電視全面開花,此後公司逐漸向電視劇發行與投資製作擴展業務。
2012年,一部《泰囧》更是讓光線賺得缽盆體滿,總票房12.6億人民幣。
2.股東結構
公司主要控股股東為光線控股,實際控制人為王長田,事實上,王長田的妻子、兄妹及其親屬均在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員工也大多持有公司股份。
實際控制人,即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長田先生,現為49歲,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本科學士學歷。歷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幹部;《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市場新聞部副主任;北京電視台《北京特快》欄目總策劃。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期2009年7 月31 日至2012 年7月31日。1988年,王長田從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並不如意,1990年他辭職去了《中華工商時報》,兩年後在北京電視台創辦了《北京特快》,1993年「下海」高峰時,他去哈爾濱做了半年的塗料生意。1998年10月,他又與四個朋友湊10萬塊錢成立了「光線電視研究策劃中心」——7年間,他在不同工作中輾轉,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光線電視研究策劃中心」成立之初賣過策劃報告、為廠商製作過宣傳短片。到1999年3月,他才重新確定方向,轉型做娛樂類型節目。
3.2011年,公司上市募集資金14.385億元,上市三年累積分紅2.567億元,派息率2011-2013年分別為62.34%、31.09%和15.44%。
4.公司的收入從2008年的2.64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9.04億元,5年間翻了三倍多。淨利潤增長更為迅速,從2008年的1288萬元增長至2013年的3.28億元。總資產由3.18億元增長至25.91億元。匯報時再具體講財務分析結果吧。

跟之前看的博納不同,博納會通過發行權、製作成本等科目進行特殊核算,而光線傳媒報表的科目都比較傳統,比如劇本原材料、影視劇作品均計入存貨,今天還沒來得及整理報表細項,明天具體看看。另外明天還打算公司整理業務結構、成本結構,以及公司的十幾家子(孫)公司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14

股市分析(29):找出恆生指數的投資啟示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21982

恆生指數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股市指數,指數上升或下跌是反映了50隻成份股的市值比上一個交易日增加或減少,因為要成為恆指成份股,其中一個條件是按公司市值及成交額排名決定,例如匯豐控股、騰訊、中國移動及中國建設銀行等,都是眾所周知的重磅股份,恆指升跌,也反映著大市值公司的整體走勢,因此就有代表性。

恆生指數也有多個分類指數來反映個別行業的整體走勢,包括恆生金融分類指數、恆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恆生地產分類指數及恆生工商業分類指數。另外也有恆生國企指數、恆生綜合指數等指數供大眾參考。

恆生指數的歷史、甄選準則及計算方法可到維基網站或恆指服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查找。

除反映市場走勢外,市場人士也可以透過恆生指數的大小消息來找尋投資機會,可謂各師各法,本文介紹其中兩種。

其一是留意恆生指數成份股的變動,因為市場上有不少基金是模擬恆生指數成份股來製作投資組合,並以追縱恆指走勢作為賣點,例如盈富基金或一些強積金基金,所以恆指服務公司公佈恆指成份股變動時,那些基金便需要在恆指成份股轉變前調整投資組合,賣出剔除恆指成份股的股票,買入加入恆指成份股的股票。於是市場就會一下子對加入恆指成份股的股票有大量需求,製造短線上升空間,提供獲利機會。

另外是根據恆指過去的平均市盈率來判斷整體股市是過熱或過冷,按過去數據表示,恆指平均市盈率大約在12倍左右,當股市過熱時大約在18-22倍,當股市過冷時大約在8倍左右,即是當恆指平均市盈率在8倍時可以長線買入,當18-22倍時就要考慮減持,現時恆指平均市盈率大約10倍左右,可以說是十分便宜,宜買入高息實力股作長線投資。

另外也有投資者會透過沽出恆指成份股來令股市下跌,同時在期貨市場沽空期指獲利,此項操作甚為複雜兼涉及大量資金,初階投資者基本上是無法參與操作,所以作為冷知識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