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康師傅魏家8.7億買台北101 李華華

2009-07-08  AppleDaily






 

舊 年4月,中國內房大佬高調怱怱赴台視察4日,台灣地產股及樓市曾借此消息炒過一輪,最後冇一家內房公司出手吸納過一個單位。o依家大陸樓市終於好番好多, 佢哋一樣唔會去台灣買樓買地,點解?因為手續煩,係都等人家做先頭部隊開路先啦,而且你睇吓呢排內地不斷出現新地王嘅新聞,有錢都留番喺內地買土儲啦。反 而台灣地產界應考慮吓喺大陸發咗嘅台商,邀請佢地「返攻台灣」好過,前日開發金控就公布,康師傅(322)大股東魏家兄弟斥資8.7億港銀,買下佢哋所持 嘅台灣地標建築台北101金融大廈近20%,成為大股東,創台灣歷年來摩天大樓最大金額股權交易個案,就係一個絕佳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30

從一包泡麵到入主101大樓的台灣新富豪

2009-11-30  今周刊





康師傅傳奇

魏應州

30年前,魏應州只是彰化小鎮騎著摩托車趕3點半的工廠小老闆,在台灣靠椰子油翻身後,帶著借來的1億元赴中國投資。

歷經3次瀕臨倒閉危機,17年內,他成為年產100億包泡麵的食品大王,靠著大膽的冒險、軍事化的極權領導,終於在55歲登上人生巔峰。

入主101大樓、買下9戶帝寶,經歷多次失敗關頭,他的一生宛如走鋼索般,翻開來就是一部令人驚異的傳奇故事!

撰文·周啟東、黃玉禎

﹁ 十一月十七日,東北季風籠罩全台灣,台北的街道陰鬱而寒冷,但是在台北市遠東飯店的會議廳中卻氣氛熱絡,上百位台灣知名券商、外資基金經理人,擠滿了偌大 的會議廳,只為等待一位從中國北方冰天雪地回來的五十五歲企業家。下午兩點半,這位身高約一六○公分、身材粗壯的中年男子站上講台,﹁大家好,我是康師傅 控股CEO魏應州!﹂他以濃濃的台灣國語自我介紹,引起台下一陣騷動。

這位堆滿笑容、態度親切的老闆看起來像隔壁鄰居叔叔,讓人毫無戒心, 但在競爭對手、員工眼中,他卻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他手下的敗將躺滿中國大陸,競爭對手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心驚膽戰,他是戰無不勝的新霸王;對內,他以極權軍 事風格領導五萬大軍衝殺中國市場,手下大將陣亡的比生存的多,他的狠勁讓員工二十四小時處在戰鬥狀態,他就是稱霸中國食品界的康師傅大帝|| 魏應州!

魏 應州今年不只花大錢買下台北一○一大樓、九戶帝寶豪宅、一架私人飛機,成為台商返鄉浪潮中最大的一尾鯨魚。他賺錢的速度更是無人能及,今年康師傅預計賣出 一百億包泡麵,排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十七圈。投資人更看好康師傅在中國市場的爆發力,香港股價漲到十八港元的歷史高價,市值達到新台幣四二九九億元(以十一 月二十四日收盤價計算),可以擠上台灣上市企業市值排名八名,超越中鋼及台塑四寶中的台塑及台化,領先競爭對手統一企業的一五四七億元有二.八倍之多。

時 光倒轉三十年,當時二十五歲的魏應州,每天騎著一輛破機車在彰化永靖街頭來回奔波,他的王國只有一家父親留下的舊製油工廠。四處借錢周轉,最慘的時候甚至 連貨款都還不出來,工廠慘遭法院查封,他幾乎連最後的領土都保不住!沒有人想到,有一天魏應州能夠稱霸中國市場,甚至風光班師回朝。

魏應州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可以把一個沒落的傳產工廠放大數萬倍,以十七年時間建造一個資產四千億元的帝國?甚至可以克服無數凶險的難關,將康師傅打造成中國第一的食品王國?

﹁他像中國古代的開國君主、西方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他心中只有不斷的征戰,為了贏得勝利,即使花再多的錢、犧牲再多的人命,他也在所不惜!﹂數位曾經與他共事的戰將不約而同如此評價魏應州。不論從膽識、帶兵打仗的霸氣、緊握權力的執著,他都有著帝王般的氣勢!

狠!

衝 事業,休假不准員工放鬆在中國天津臨海不遠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魏應州一九九二年揮軍中國的第一座軍營,也是魏應州至今每天指揮康師傅王國運作的大本 營。稱康師傅總部為軍營並不為過,在總部有數百位台籍及陸籍幹部,他們都圍繞著魏應州為核心運作,﹁大董(指魏應州)每天早上七點就上班,晚上有時到十二 點還沒離開辦公室,台幹如果時常比大董早下班,他就危險了!﹂一位曾經在天津總部工作的經理人,至今仍難忘裡面緊張、嚴肅的工作氣氛。

康師 傅總部有台幹宿舍、辦公室及供員工休閒的籃球場,生活設施齊全,台幹一律要求集體住宿,魏應州的意志貫徹到每一個角落,有一個故事最為經典。一九九七年 時,有一天下班後,魏應州走過籃球場,看到一位台幹正在打球,這位台幹馬上被魏應州叫去罵了一頓,﹁你在幹什麼?我是請你來打球的嗎?我再看到你打球,馬 上給我回台灣去!﹂從此以後,在康師傅的總部籃球場上只看到台幹子女的身影,沒有任何台幹敢下場打球,這就是魏應州的管理風格!

而魏應州會 採取如此鐵血風格的管理,是因為這座天津廠當初是四處籌錢才能夠設立,﹁到中國的前三年做清香油、蛋捲已虧了一億多元,一九九二年回台灣借錢、員工認股投 資,才勉強開了第一條泡麵生產線。﹂一位當初參與建廠的員工回憶指出。九二年魏應州為家族最後一搏而御駕親征,失敗就負債累累、無臉見家鄉的投資人,他必 須對自己、對員工殘忍,也造就他嚴厲的管理風格。

其實魏應州要做泡麵時,統一的泡麵已經打進北京市場,全中國已有四、五十家泡麵工廠。九二 年八月二十一日,是康師傅值得紀念的大日子,這一天魏應州在天津惟一的一家高檔酒店召開經銷商訂貨大會,試吃時經銷商都讚不絕口,但是經銷商回去了,卻沒 有任何訂單回來。當時魏應州慌了,家族最後的籌碼都壓在泡麵工廠,如果失敗,後果實在不敢想像,所幸兩個月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魏應州才鬆了一口氣。

康 師傅的泡麵受歡迎的程度可用瘋狂形容,前康師傅副總裁黃士坤回憶,當時天津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只能生產十萬包泡麵,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了,但是有一 位廈門的經銷商專程飛到天津住了一個月,每天跑到總部要訂泡麵,﹁當時只要拿到提貨單,走出大門就有人搶著用現金高價收購!﹂談到當時的瘋狂場景,黃士坤 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議。

拚!

不理股東,冒險擴張事業版圖才度過難關,好不容易穩住腳步,一般人都會想先占住北方市場,等資金及 產能足夠了再搶攻全國市場,畢竟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但是魏應州卻等不及,他要以急行軍的速度搶占市場。康師傅創始股東、味全董事張伯光就指出,當時的產 能光供應天津地區的需求都不夠,但魏應州堅持只能留二○%的產品在天津地區販售,其餘八○%一定要運送到全國鋪貨,以便打開全國的知名度。

要 增加產能就要蓋工廠,蓋工廠就需要龐大資金,康師傅成立的前三年,魏應州幾乎每天都在為錢煩惱。由於都是預收現金,他缺的不是營運資金的小錢,而是擴張需 要的大錢。當時只要開股東會就是要增資, 股東們吵得不可開交,就連大董的三兄弟:老二魏應交、老三魏應充、老四魏應行都反對,認為魏應州實在是太冒險了。

但是魏應州認為統一與本地 競爭者強敵環伺,只守住北方並非長久之計,反而應該大舉進攻全中國市場,﹁康師傅絕對要在統一壯大之前站起來,否則要追上的機會就很渺茫。﹂他不斷說服股 東及弟弟們,但由於實在無法說服,魏應州最後決定不理會眾人的意見,開始在各地蓋工廠,許多創始股東因此退出,但他不為所動,他只對弟弟們說:「你們負責 去籌錢就對了!」在這過程中,留下的股東終於退讓,後來在三年內陸續增資至少新台幣十億元,成為康師傅擴張時期最重要的一筆資金,如果沒有魏應州不顧一切 的冒險擴張,康師傅如今可能還只是一家地區型的小公司,甚至可能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悍!

疾言厲色,更勝郭台銘為了快速搶占 市場,魏應州越來越獨裁,他決定將康師傅變成一個戰鬥型組織,所有人都必須處於戰鬥狀態。為了掌握進度,魏應州從早到晚不停的開會,﹁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 二點,他有時可以坐著開一整天的會,實在令人佩服!﹂一位退休經理人指出,魏應州開會與郭台銘相比,其動員之人數、時間之久,毫不遜色。

有 時會議延遲,康師傅總部還要特別準備好幾間辦公室,讓一大批各地高階幹部等待,這群人戰戰兢兢的等開會,因為與大董開會可不是輕鬆的事,﹁魏董講話是不留 情面的,時常開口就罵,用的詞句有時令人很難接受!﹂一位不具名的經理人指出,曾經有一位被挖角的外商女性經理人在會議中講英語,立即被斥責:﹁你講英文 就很高級嗎?﹂這時的魏應州已是康師傅的皇帝,沒有人敢違抗他的意志。

到了一九九六年準備上市時,他開始每月從天津巡迴武漢、廣州、杭州、瀋陽分公司視察,幾乎是繞中國一大圈,只要當地的成長速度不符合預期,他馬上就開罵,﹁他的成長目標不是一○%、二○%,只有一倍或是至少五○%的成長他才會滿意!﹂一位曾經陪著他巡視的台幹指出。

不 只管成長速度,魏應州最後連所有的台幹都要管,康師傅全國約有台幹超過三百人,為了掌握台幹行蹤,所有的台幹不論階級高低,大到副總裁、小到地方分公司課 長,只要離開中國國境,都要魏應州親筆批示,﹁就連四川的台幹要回台休假,也要將假單傳真到魏應州桌上,批了才可以離開中國。﹂一位台籍幹部指出。

從 九二年開始向全國擴張,康師傅員工從數百人成長到如今的五萬多人,人才不足一直是魏應州最大的問題。從最早的南僑班底,到挖角統一及台灣同業幹部,甚至還 挖到外商公司的行銷幹部,但是在魏應州的強悍領導風格下,能夠在魏應州身邊存活的並不多,﹁在康師傅能夠存活五年以上,就算資深員工,而在天津總部,高階 幹部每年至少換掉一半以上!﹂一位曾經在天津任職的協理級幹部指出。

魏應州學習能力很強,除了生產是他的強項外,行銷、廣告、通路及財會都 是他陌生的領域,但是為了學習這些知識,魏應州可以想盡方法挖到最好的人才,但是等到他學會了,這些人才就被冷落到一旁,﹁有人說他很會把各路精英的才能 搾乾,但對他而言,這是企業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就看你站在哪一個角度看事情。﹂一位魏應州的好友指出。

衝!

舉債兩百億元, 精耕全中國九六年上市後,康師傅一舉募到一億五千多萬美元的資金,終於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這時候康師傅泡麵雖然已在全中國占有兩成以上的市占率,但是仍 未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為了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魏應州有如凱撒大帝一般,將所有的資源全部投入建廠及建立通路上。

不僅如此,從九六至九 八年,他陸續以發行債券、銀行借款等方式,籌措至少八億美元資金,這些資金用於建立康師傅在全中國各地的城堡,形成目前康師傅帝國的版圖,﹁當時新台幣一 百億元就可以在台灣開一家民營銀行了,魏應州三年就在中國投下三百億元以上資金,真的需要有過人的氣魄與膽識。﹂一位離職的康師傅財務主管分析。

當 時康師傅可說是舉債擴張,再加上九四年開始投入的飲料事業一直賠錢,更讓投資人有疑慮的是魏應州為了擴大市占率,開始另創品牌進入低毛利的低價泡麵市場。 ﹁當時的康師傅可說是財務最脆弱的時刻,財會人員面對投資人、銀行的壓力,晚上幾乎都睡不好覺。﹂離職財務主管現在想來還是不禁捏把冷汗。

但是過度自信,讓魏應州失去判斷力。九八年他決定返台購併味全,將康師傅推向懸崖邊緣,老四魏應行以每股七十元高價收購味全股權,康師傅入主後,味全股價一路大跌,讓康師傅損失慘重。再加上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消費緊縮,九八年康師傅遭逢創立以來第一次的虧損。

九九年中國市場開始出現康師傅即將倒閉的傳聞,當年光是飲料事業就虧掉人民幣兩億五千萬元,康師傅確實已到了快周轉不靈的地步。為了解救危機,魏應州四處求人,甚至求助死對頭統一企業,最後才奇蹟式的找到日本三洋食品注資,把康師傅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這 場危機是魏應州一生最痛苦的戰役,生死關頭的搏鬥讓他心力交瘁,也幾乎失去了信心。﹁二○○○年魏應州八度要我接總裁職位,他想從第一線退下來!﹂當時為 魏應州左右手的黃士坤一再拒絕,最後魏仍擔任總裁,但由黃士坤任副總裁,主管泡麵、糕餅事業群,魏只管賠錢的飲料群,這是霸氣的魏應州第一次承認失敗,把 帝國領導權力交到專業經理人手中。﹁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如此缺乏信心,什麼決策都要問幹部的意見,完全失去霸氣!﹂黃士坤說。

二○○○年開 始,魏應州大帝形同退位,由專業經理人團隊扛起帝國的災後重建工作,對於投資人,康師傅的信用已形同破產,根本沒有人要出康師傅的報告,股價也跌到○.五 港元的歷史低點,財務部門必須想辦法重建投資人的信心;對內經營團隊必須重整帝國軍隊,提振士氣,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再加上經濟景氣好轉,康師傅總算逐 漸恢復元氣。

戰!

五年內成為中國飲料新霸主但這畢竟是他一手創立的帝國,從○一年起,他又重新接手泡麵事業,而被視為賠錢貨的飲料群也開始起死回生,到了○二年,一度失去光芒的康師傅大帝重新掌權,完全掌握帝國的控制權,當然,天津的皇城內又經歷一場人事大換血,新的擴張時代又開始了。

隨 著中國人民收入增加,消費時代的來臨,康師傅過去的巨額投資開始開花結果。泡麵在中國的市占率今年達到五四%,大幅領先第二名的華龍有五倍之多,更把統一 遠遠拋在背後;其他即飲茶、瓶裝水分別以四七.五%、二二.三%的絕對領先優勢,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三冠王。惟獨在稀釋果汁市場落後於可口可樂及統一,敬 陪末座,對於這項成績,霸氣的魏應州當然不滿意,才會在法說會上公開放話,要在五年內超越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飲料的新霸主。但是對了解康師傅帝國的人而 言,魏應州最大的敵人不是可口可樂、統一、華龍等競爭對手,而是他自己。

康師傅的成功都歸功於魏應州,他的決策又造就康師傅更上層樓,如此 循環之下,造成如此龐大企業只有魏應州一人決策的奇特現象,﹁在康師傅總部工作,是我人生最挫折的經驗,身為事業群總經理,我每天就又是與大董開會,連做 個行銷專案都要他同意,外人實在無法想像!﹂一位具有外商經歷、曾經在康師傅任職的高階經理人搖著頭說。

魏應州曾經感嘆,﹁在中國一路走來,如同走鋼索,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一九九九年,他就從鋼索上跌了下來,所幸最後安然度過。現在的他,站在成功的峰頂,睥睨群雄,他所建立的康師傅帝國,已無人能及!

靠膽識、霸氣

造就中國第一食品帝國

頂新集團版圖

台灣事業

味全食品工業

董事長:魏應充

松青超市

台灣康師傅

食品事業部

麵包事業部

北京味全食品

杭州味全生技

中國事業

頂新控股

董事長:魏應交

康師傅控股

董事長:魏應州

康師傅方便食品

康師傅飲品

康師傅糕餅

配套事業群

頂全控股

董事長:魏應行

上海全家便利商店

廣州全家便利商店

頂巧控股

董事長:魏應行

德克士

炸雞

康師傅

私房牛肉麵

製表:陶曉嫚

從小油廠蛻變食品帝國

—— 頂新集團大事紀

年分 事件

1958 頂新製油廠創立於台灣彰化。

1989 魏應行以新台幣1.5億元進軍中國,先後生產清香油、蛋捲,但市場反映不佳,虧損嚴重。

1992 魏家傾其所有在天津投資800萬美元,老大魏應州親赴天津坐鎮,創立康師傅品牌,8月正式生產第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麵」。

1996 頂益控股在香港上市(後改名為康師傅控股)。

1998 頂新集團入主味全,四董魏應行接任味全董事長,味全股價大跌,頂新損失慘重。

1999 頂新集團背負近新台幣45億元債務,魏應州將康師傅控股33%股權低價賣給日本三洋食品,取得上億美元資金度過難關。

2002 康師傅泡麵在台生產上市,採取低價策略,市占率一度達20%。

2009 9月,頂新集團出資80億元拿下101大樓37%股權,成為最大民股。

10月4日,魏應州三子魏宏丞在101大樓風光完婚。

11月2日,康師傅控股正式遞出申請,將在台灣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預計金額高達新台幣140億元。

製表:陶曉嫚

7.7包泡麵

今年康師傅在中國賣出100億包泡麵,平均每人每年吃下7.7包,未來成長空間還很大。

魏家兄弟的財力,還可以買下更多的台北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7

温州赌徒:“太太赌博团”与101亿大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5/4NMDcwXzM3MTc4Ng.html

“我老媪(老婆)在海南被抓了。”10月13日,在温州惠民路上陡门一所公寓里,做货运生意的当地人龙虾(化名)狠狠吸了一口烟。

他说,9月29日海南警方破获一个赌博案,有105名都是温州人,其中有30多名女性,涉案2000多万。“这个赌场是温州人开的,能给我们报销机票、吃住开支。有的赢家请客,还打电话叫温州的夜店送10多个小姐飞过去,供赌友消遣……”

这 种聚赌现象并不鲜见。今年6月,上海宝山公安分局捣毁一个“团赌”窝点,抓获涉赌人员63人,已查证赌资近亿元。该赌场由温州人邹松华开设,包租某宾馆 70多间客房,邀请众多温州富豪太太、富二代驾驶名车或包机前来豪赌。输赢以十万、百万元计,最惨的一名富商在一小时内就输了1700万元。

设赌人牟利的方式,就是从赌资中抽取5%的资金作为报酬。据邹松华交代,他一般一天只开四场,而他们每场可牟利30万至50万元,也就是说一天最多时可牟利200万元。

据介绍,太太们的“豪气”远远盖过男赌徒,常常输得精光后向赌场借贷。而赌友之间相互攀比,“输得多却不在乎”反倒成了时尚和高贵阔绰的象征。上海媒体为此惊呼,“温州太太赌博团”是继“温州太太购房团”、“温州太太理财团”之后的又一新生组合。

而温州市鹿城区江滨派出所所长陈可浩对记者说,这几年他们抓到过好几批赌博“娘子军”。例如2009年4月,温州警方在瓯江三垟河岛查获一处荒岛赌场,抓获24 名赌徒,其中19 人是女性,最年长的一位老太太已经72岁,而年龄最小的女孩只有23岁。

2009年9月4日,青岛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浙江流窜赌博团伙,20个参与赌博的浙江永康、温州籍富豪同样男女混杂。其中一名胡老板身家超过10亿,在河南开发多个楼盘。温州某集团总裁林某某输掉2000万元,并欠下高利贷赌债本息7000万元。

类似大案频发。今年4月,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判决的一个赌博团伙,仅1年多累计赌资即达101多亿元。9月份,龙湾区打掉两个特大网络赌博团伙,抓获参赌人员798人,其中一名富婆就输掉1100多万元。

而温州另一跑路富豪、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老板黄鹤,已被证实将其所借的高利贷资金豪赌一空。

“黄鹤受国际赌博集团引诱,参与大额赌博。”今年6月,浙江省银监局和温州银监分局出具的一份《关于温州民企经营状况的调查》称,今年初黄鹤欠下巨额赌资后外逃,造成公司经营整体瘫痪。

温州富豪聚赌现象已成风潮。龙虾说,有两个温州“码仔”去澳门包赌场挣到钱了,经常回来推广“免费游澳门”项目——出发前,先将赌资打到“码仔”在内地指定的账户,到澳门直达赌场酒店,吃喝玩乐赌一条龙服务。

更多的国际性赌场也将目标瞄向了温州赌客。最近,韩国济州、拉斯维加斯、西班牙等地的赌场也纷纷前来温州揽客。

官员涉赌,局部失控

在老板跑路最严重的龙湾区,赌博现象一度处于失控状态。

龙湾区公安分局局长李伟向记者坦陈,这个本地常住人口不过20万、外来人口却高达42万的辖区,“不仅一般群众参赌,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带头组织赌博,导致家破人亡、继而引发刑事案件。”

龙湾区永中街道下辖龙华村曾是一个声名远扬的赌博村。早在2004年,就曾发生一起多名富婆驾宝马豪赌的特大赌博案,当时被警方打掉的以李铭君、李宗权为首的赌博团伙,涉案金额近4000万,参赌人员上百人。

2008年5月17日,龙华村赌徒胡保强为报复寻仇,驾驶装有一只煤气瓶和爆炸物品的拖拉机,强行冲向当地赌场,造成19人死亡、45人受伤的重大恶性事件。

而官员涉赌现象也屡禁不绝。今年6月,龙湾警方捣毁了一个全村皆赌的窝点,赌场由村长翁碎校、村委员翁士字联合开设,该村65人涉赌。

记者根据警方提供的一份账单统计,今年5月9日至6月15日,村民翁学等在赌场发放高利贷56笔,金额多在10万至20万元。而利息少则七八分,多的高达一毛五分。

如此高暴利、低成本和相对低风险,导致日益猖獗的地下赌场实现了企业化运营。赌博团伙一般设“总经理”负责赌场经营,承担重要角色的团伙成员担任“股东”,参与赌场管理并按股分红。在“董事会”的授权下,甚至设立了“猎头”,专门寻找、引诱赌博人员。

记者了解到,一些与赌交织在一起的黑恶势力逐渐渗入到当地的征地、拆迁、工程项目中,霸居一方制造事端。而在浙江一些地区,一些赌徒形成势力后甚至通过借高利贷、贷款以贿选的方式竞选村干部而后侵吞集体资产。

本报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2007年温州查处赌博案件3166起,拘留4865人,打掉赌博团伙128个。2009年,全市查处赌博案件1440起、涉案6213人。2011年1至8月份,全市查处赌博案件1300多起、涉案4000多人,打掉赌博团伙34个。

而在地下赌场的刺激下,高利贷纠纷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据温州市中级法院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民间借贷案件数同比增加25.73%。1~8月份,该市公安部门立案的涉嫌非法集资案件17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涉案金额5.5亿多元。

“因赌博输钱的,让他们跳搂吧”

据媒体披露的信息,温州已有90多个老板负债出走,有3人已返回国内。目前温州等地正在采取措施,避免当地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在“十一”长假期间赴温州进行了调研。

但对于是否救、如何救温州,各界意见并不一致。

据多个部委的最新调查,温州出现老板逃跑的企业往往存在从事非主业,并参与了高利贷的情况,而这并未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安全。

“那些企业主因赌博输了钱导致要跳楼的,就让他们跳吧。”一位中央某部委人士在这个报告会上大声说。

“我们一分钱都不会给,这个口子不能开。如果我们在温州开了这个先例,那别的地方怎么办?”10月11日,温州市金融办要求各商业银行向跑路老板信泰集团胡福林续贷时,某商业银行负责人指出,以行政命令放贷款救这些“老高”,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银行也是企业,多了坏账要自己承担后果。”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处处长直言,除非财政部表态,假如温州出现坏账的话,税收给银行优惠点,少交点,但这牵扯太多,也不现实。

浙江省经信委政研室主任周必健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正视,但不可过分放大。从全省看,现在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

“一些人炒作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话题,呼吁紧缩政策转向,是在为房地产商和证券商代言。”周必健称,货币紧缩政策对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影响最大,其资金压力也最大。

“温州不缺钱。”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说,2011年一季度末,温州市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399.73亿元,已经超过2010年度温州市的GDP(2952亿元)。而在地下流动的万亿民间游资,尚未纳入金融部门的监管。

蔡骅认为,正因为本地产业无法消化如此巨量的民间资金,而实体产业利润日益稀薄,才导致民资大量外溢为游资和赌资。

“没有高利贷就没有今天的温州模式。遗憾的是,十年前地下钱庄是草根经济的水源地,今天变成投机者的金融工具。”蔡骅说。

拯救温州之前,官方需明确真正需要钱的究竟是中小企业,还是“老高”以及与高利贷绑在一起的泡沫投机资金?如果以拯救中小企业为名,替地下钱庄解套,救的是房地产商、高利贷业者及赌徒,过去几年宏观调控将功亏一篑。

蔡骅说,温州“救火”,或许会向全国的高利贷庄主们释放一个信号,央行的流动性又将开闸了,而隐藏在老高身后的官银及特权阶层或将发出“黑暗中的笑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1

101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com/2012/04/101.html
即刻諗到董太係牛頭角邨沙士見阿婆時, 戴住豬嘴, 成個塑膠太空人咁講: 記住記住, 唔好唔好, 買任何 101, 乜 X 101 ...

我知道咁寫法, 會得失好多身邊朋友, 但如骨鯁在喉, 不得不吐.  幫朋友咁計尐 101 投資連保單, 真係愈計愈把幾火, 真係同殺人放火, 有乜分別呢. 表面係一張保單, 但用個多一或至十巴仙嚟保障, 咁仲係保險嗎? 為咗逃避規管, 求其改個名, 同賣迷債有乜分別, 個保險局就係第一大罪人, 點可以畀尐奸商漁肉小民.

個保險員推銷個陣, 緊係講話供頭一兩年就得, 其后任你轉, 攞番唒又得, 咁一下唔覺意就同佢簽咗十幾廿年約. 到你戥錢使時, 或不滿意基金回報想回水時, 咁佢個尐逐項收費就逐樣同你講番嘞, 連尐大學講師投資五年七載, 都係剩番條毛, 就知幾惡劣啦.

佢地實想推你去買廿年單, 供咗頭一年, 基本上個客係無得走, 走或唔走都係輸硬. 簽約個時, 佢地都有個所謂 ICP, 即係初始投資, 即大約為頭十二月或十八月供款, 掛名就話投資, 但其實係全期既基本佣金, 以廿五年為例, 即係每年用四巴仙去扣 ICP, 直至完合約為止, 中途退出, 剩底既 ICP 就會全部沒收, 以下表為其中某基金單張所例:

Remaining

term (years)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Surrender
charge rate (%)
100 87 84 81 78 75 72 69 66 63 60 57 54

Remaining
term (years)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Surrender
charge rate (%)
51 48 45 42 39 36 33 30 24 18 12 6 –

之所以睇落好似無 load, 其實個 load 係大概六至七點五巴仙, 即係未打已讓右拳, 仲係最早最應可累積個最初資本, 想跑贏怕且股神都做唔到.

呢個先係頭盤, 計落尐公司仲收你乜:  年管理費 (0.75-1.25%), 固定年費 (hkd550-750), 轉換費 (0.15-1%) (如轉基金的話).  仲未計個尐真係去炒既基金公司既收費, 我就估要用三巴仙一年嘞, 怕且要回番尐畀個推銷公司呢. (nb 我無睇得咁仔細, 但斷估佢地尐陰招, 想退出時上高剩底既年期既雜費都要計咯, 仲有條毛嗎?)
以以上數字, 就當個長期大市回報為九巴仙, 以廿年合約為準, 中途退出唔好計嘞, 除非你只供咗幾期, 咁就直斬好過嘞. 個廿年既總回報同你蓄廿年差唔多一樣, 連息都無, 記住廿年后連通脹都未計喎. 咁個九巴仙回報去唒邊呢, 咪去唒基金公司同中介既口袋囉, 投資者係一分都攞唔到.

以上只不過係最好既結果, 如果個投資者追脹殺跌, 或佢中途退出, 個結果一定差過以上. 咁呢尐仲係乜投資呢, 當然係保險, 保人地尐持續性剥削盈利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8

「101計劃」隨侃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s6r.html
 青年朋友F愛好投資,想做證券經紀人。

   F有一個朋友是「香港××金融集團」的市場總監。該公司成立於2008年,香港總部大約只有5、6個人吧,台頭倒不小!反正在香港只需2元港幣的發行股本,即可成立一個10億元以上的註冊資本公司。這位總監是大陸人,最近想請F幫忙,銷售一家海外保險公司推出的「全球基金定投101計劃」保單(以下簡稱「101計劃」)。按照「101計劃」規定,該保單持有人若在保單運行期間身故,受益人得1%賬戶淨值的補償,合計可得賬戶淨值的101%的收入因而101計劃」。關於「101計劃」,網上有許多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近幾年來,「101計劃」通過香港好多中介機構,向大陸迅速滲透,賣給大陸客戶,增長勢頭很旺。兩星期前,那位總監朋友特地來紹興,要與F商量銷售「101計劃」。F叫我一起去聽聽。事後,F問我怎麼看,然我真不知怎麼回答才好。

   101計劃」實質上是一個披著保險外衣的海外定投基金,具有保險的某些特殊的功能(主要是避稅和保住投保財產),當然,它的主要功能是投資回報。「101計劃」面向全球,專門從各個國家或地區中挑選出若干基金,構成一個基金組合。這樣看來,由於它的投資面廣闊,具有相對優勢。

   這位總監朋友推銷的「101計劃」的定投年期是25年,最終結果會怎樣,當下難以定論,但就他所說的一些內容,我作了一點辨析。

   一、這位朋友說,1、由於競爭激烈,為了吸引客戶,現在「101計劃」加大了第一年的贈送金額,高達125%,例如,如果你選擇連續3年定投產品,每年投入100萬元,那麼第一年,保險公司將送你125萬元,這樣你第一年的金額就是225萬元;2、這個「101計劃」回報率保守地說,長期年化收益率可達15%;3、每年只收取你總資產的5.5%的管理費。

   這樣,如果你每年投入100萬元,定投3年,一共才300萬元,加上贈送的125元,按照每年增長15%,25年後總資產就能達到1.27億元,增長42.3倍!厲害吧!

   厲害?我覺得這還不算什麼厲害呢,更厲害的是,假如保證讓你獲得42.3倍的收益,看看它的總增長率需要達到多少:每年你收益增長是15%;每年管理費是5.5%;第一年贈送給你的125%資金,每年需要2.81%的增長,25年方可補回來;只是這3項,總的年化增長率須要達到23.31%!這好像都超過巴神大爺的水平了吧?這才真叫厲害啊!可問題是,你打著燈籠找遍天下,有哪個基金超長期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而這個成立只有5年的中介公司能夠保證你達成?

   其實啊,這位朋友所說的都是預期收益的宣傳,偏重強調了形勢好的一面,沒有提醒風險的一面;而定投保單上也是沒有這個固定收益條款的。

   二、倘若你只為了追求投資收益,也不要太過于洋迷信,妄自菲薄,瞧不起國內基金。看看A股中那些老封基,十多年以來,平均年化增長率個個都超過18%呢。面向全球尋求投資標的固然具有相對優勢,但海外表現出色的基金也大都是瞄準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新興市場的,而中國金融市場正是一個具有活力的新興市場。

   三、當然,香港的金融業確實比大陸發達得多,其金融產品的回報率也確實明顯高於大陸,所以,自己不做投資而想得到更好收益的人,可以赴港簽約類似「101計劃」的保單。

   不過,國內的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國人也在不斷地學習香港和海外的先進經驗,大力發展金融產品,儘管總是「慢一拍」。想當年,國內保險市場極其落後,壽險幾乎是個空白,現在看看中國的保險業發展得怎麼樣?快不快?儘管現在我們仍然落後,但潛力巨大,不然,海外金融大鱷也不會如此看重中國市場了呢。

   四、針對你F來講,幫助銷售「101計劃」與你職業生涯恐怕是有潛在衝突的吧?你每幫助一個人買入「101計劃」,就意味著你將失去一個以後有可能跟著你投資的潛在客戶。「101計劃」著重瞄準的是定投金額都在幾十萬或上百萬或上千萬的客戶,屬於小眾大客戶。你F剛起步做經紀人,招攬的勢必都是大眾小客戶,但切勿以為,反正那些大客戶不會跟著你,遂把他們送給「101計劃」。殊不知,等你以後慢慢成長起來,屆時你周圍大一點的客戶早都跑光了,那你又何以更好地成長呢?這是從你個人的角度看問題,倘若從更大的層面上來看,把國內的投保和投資客戶都統統地拱手讓給海外,那中國的金融市場怎麼發展?留著青山在,以後自己用,不好嗎?

   五、F問我:「你會選擇『101 計劃』嗎?」我答:「不會!我有興趣自己做點投資,為什麼要交給別人去做呢?」

   六、因為「101計劃」是保險品種,可以躲避遺產稅,做實業的人一旦倒閉也可保住這份資產不被清算掉。但具體情況可具體對待,國內雖然總有一天會有遺產稅,但只為了避稅,等到這一天到來也來得及;至於投保資產如何保住的問題,由於你買的是香港或海外的保單,所有一切條款都是按照香港或海外的法律執行的,而你生活在內地,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大陸人,屆時一旦發生特別事件,你這份資產怎麼個處置還真不好說呢。要不你乾脆移民得了。

   「總之,『101計劃』本身並沒什麼不好,回報率相比目前國內的一些投資連結險品種要高,關鍵是看適合不適合自己。」我最後說。

   「我再想想!」F若有所思地應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35

影子業務101:銀行是如何繞開信貸監管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018

近年來,伴隨著銀行業的蓬勃發展,各家銀行同時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銀行資產擴張過快,導致資本需要不斷補充,而這種方式是非可持續性的。二是信貸規模受到管制,這對於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要利潤來源的中國各家銀行,利潤無疑受到了限制。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銀行不乏野心和鬥志,不斷創新出理財產品、銀信合作及同業業務等資產擴張工具,解決資本消耗過快和信貸額度受限這兩大難題。但應注意的是,這些創新大多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存貸款業務範圍之外,有些業務甚至屬於監管的「盲點」,這無疑存在一定的信用風險隱患。國信證券發佈了題為《變相信貸繞監管的主要模式》的文章,列舉了幾種主要模式。

1. 表內信貸資產表外化

該模式變相地增加了實際貸款規模,同時不佔用貸款額度,也即提升了資產周轉率,淨資產收益率得以提升。主要通過銀信合作、委託貸款等方式操作。演變過程為:

(1) 銀信合作井噴式發展。

(2) 大量的銀信合作脫離了監管視線,2009年末起,銀監會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銀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財資金直接購買信貸資產。該類監管較易規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銀行或者公司,見下文詳細圖解。

另一類是,控制融資類銀信合作的比例,相關合作要納入資產負債表。該類監管較難規避。

(3) 採取委託貸款的方式。此過程中,銀行不與信託公司合作,可規避監管。

2. 信貸資產偽裝為非信貸資產

將信貸業務偽裝為同業業務及投資業務。

(1) 同業代付:即代理同業委託付款業務,包括信用證結算項下、保理項下以及銀行承兌匯票項下的同業代付。關注銀行報表中,表外項目的「代付業務」子項。

(2) 關注銀行報表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票據」、「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信託及其他受益權」。

(3) 通過投資業務偽裝。關注銀行報表中「應收款項類投資」一欄,其中,投資的信託計劃、理財產品、資產管理計劃等應特別留意。

 

下面我們來展開分析。

一、表內信貸資產表外化(銀信合作,委託貸款)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管我們下文列舉了多麼複雜的模式,市場參與者都是較為固定的,包括:企業、投資者、信託公司、銀行。參與者在模式中的基本職能如下:

(1) 企業/企業A:融資方,將錢借入

(2) 投資者:融出方,將錢借出

(3) 信託公司:設立信託計劃,發行信託產品

(4) 銀行/銀行B:發行理財產品,向投資者募集理財資金,供全過程使用

(5) 投資者只與銀行溝通,投資者不與企業直接溝通

(6) 銀行A,企業B等(見下文),是避開監管所設立的中間環節,是過橋銀行、過橋企業。

不論一個模式多麼複雜,始終是:投資者將錢借給企業/企業A,中間環節的各機構賺取利差。最基本的模式有兩種:模式1中的信託公司去做貸款,然後賣給銀行;模式2中的銀行去做貸款,賣給信託公司。

為何會有其餘那麼多複雜的模式呢?原因是,銀信合作井噴式發展後,這種變相的信貸業務脫離了監管視線。2009年末起,銀監會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銀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財資金直接購買信貸資產。該類監管較易規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銀行或者公司,如下面模式3,4,5。另一類文件是,要求控制融資類銀信合作的比例,相關合作要納入資產負債表。該類監管較難規避,唯有尋求新的方法,環節中不涉及信託公司,而委託貸款就是解決方式之一。

模式1. 信託貸款類理財產品

銀行募集到錢後,購買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錢轉移至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將錢轉移給企業。總結(見圖1):信託公司去做貸款,然後賣給銀行。

模式2. 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1) 銀行 ~ 企業:為最基本的銀行貸款業務,但此時,佔用了銀行的資產(資產負債表中的「貸款」科目),銀行的資金周轉率低。

(2) 銀行 ~ 信託:銀行將「貸款」轉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打包「貸款」(可包含多筆貸款),形成信託產品。銀行的表內資產(貸款)出表。

(3) 銀行 ~ 投資者:銀行募集到錢後,購買步驟(2)裡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

總結(見圖2):銀行去做貸款,賣給信託公司。

模式3. 引入另一家銀行

(1) 銀行A ~ 企業:為最基本的銀行貸款業務,但此時,佔用了銀行A的資產(資產負債表中的「貸款」科目),銀行A的資金周轉率低。

(2) 銀行A ~ 信託:銀行A將「貸款」轉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打包「貸款」(可包含多筆貸款),形成信託產品。銀行A的表內資產(貸款)出表。

(3) 銀行B ~ 投資者:銀行B募集錢。

(4) 銀行B ~ 信託:銀行B募集到錢後,購買步驟(2)裡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

總結(見圖3,對比模式2):銀行去做貸款,賣給信託公司。接下來誰購買信託?答:另一家銀行募集的理財資金。

模式4. 引入另一家企業(信託受益權)

(1) 企業B ~ 信託:企業B提供資金給信託公司,企業B獲得信託受益權。

(2) 企業A ~ 信託:傳統模式,信託公司設立信託計劃,將資金給企業A。該資金來源於(1)的企業B。

(3) 銀行 ~ 投資者: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錢。

(4) 銀行 ~ 企業B:用(3)募集的錢購買企業B的信託受益權。銀行從中賺取差價。

總結(見圖4,對比模式1):信託公司去做貸款,但不直接賣給銀行,多一道企業B,再轉賣給銀行。

模式5. 財產權信託受益權

(1) 企業 ~ 信託:信託公司設立信託計劃,此步驟中不涉及錢的轉移。

(2) 銀行 ~ 投資者: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錢。

(3) 銀行 ~ 企業:銀行用(2)募集的錢給企業,獲得的是企業的信託受益權。企業通過信託帳戶支付利息,銀行支付利息給投資者,該過程類似銀行最基本的存貸款業務,卻通過產品「信託受益權」,使原始的「貸款」出表。

總結(見圖5):引入信託公司,原有「貸款」變成了「信託受益權」。

模式6. 委託貸款

本過程不涉及信託公司。

委託貸款的含義:企業B委託銀行,將資金貸款給企業A。銀行的作用為: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委託貸款屬於銀行的表外業務,其收入納入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範圍。

(1) 企業B ~ 銀行 ~ 企業A:企業B委託銀行,將資金給企業A。

(2) 銀行 ~ 投資者: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募集錢。

(3) 銀行 ~ 企業B:銀行將募集的錢給企業B,獲得的是「企業A的委託貸款受益權」。企業A支付利息給銀行,銀行支付利息給投資者,該過程類似銀行最基本的存貸款業務,卻通過產品「委託貸款受益權」,使原始的「貸款」出表。

總結(見圖6):引入另一家企業,原有「貸款」變成了「委託貸款受益權」。

二、信貸資產偽裝為非信貸資產

將信貸業務偽裝為同業業務及投資業務。同業業務較其他業務有很多優勢,如資本消耗少,不佔用貸款額度。投資業務不佔用貸款額度。

1. 同業代付

同業代付是指,當客戶申請融資時,銀行A(委託行)委託銀行B提供融資,銀行B在規定日期將錢劃至銀行A帳戶;日後,銀行A還給銀行B此次代付業務的本息。

銀行A:表外業務,但納入風險資產範圍,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以及來自客戶的保證金存款。銀行B:資產項借記「同業拆放」,負債項借記「企業存款」,不佔用貸款額度的情況下獲取利息。

具體業務包括信用證結算項下同業代付、銀行承兌匯票項下同業代付等。關注銀行年報的資產負債表的表外項目或有事項一欄。

監管方面:2012年8月,銀監會出台了有關文件,要求:委託行(銀行A)應將委託同業代付的款項確認為向客戶提供的貿易融資,並計入資產負債表。於是,利用同業代付變相放貸的漏洞被堵住。

2. 買入返售業務

買入返售業務的標的通常有:債券、票據、信託及其他受益權、信貸資產、應收租賃款等。此處,我們關注其中的「票據」、「信託及其他受益權」。2012年末及2013年6月末,興業銀行的買入返售類金融資產中,票據和信託及其他受益權幾乎佔據全部,見表1。

(1) 2011年上半年,由於部分農信社會計科目設置不規範,大量的票據貼現貸款轉變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銀監會出台了有關文件,要求完善會計核算。目前,這一漏洞基本被堵住。

(2) 關注資產負債表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信託受益權」。

3. 投資業務

銀行的投資業務,可以納入以下幾個科目: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收款類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關注其中的「應收款項類投資」。

應收款項類投資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其二級科目通常包括:債券、理財產品、資金信託計劃、證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等。

2012年以來各季度末,中信銀行的各類投資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見圖15,其中,應收款項類投資佔比持續上升。中信銀行應收款項類投資見圖16,其中資金信託計劃是佔比最高的成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531

中等生直銷商 為何贊助101煙火?

2013-11-11  TCW  
 

 

「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們歡迎總裁暨集團執行長……賀楚門( M. Truman Hunt)先生!」主持人宣布完下一位出場來賓,全場目光隨聚光燈,一致轉向體育館天花板,只見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吊著鋼索從三十米高空,穿過全場緩緩滑向舞台正中央。

瞬間,全場一萬七千名觀眾爆出驚呼聲……。這位跨國企業總裁,也是今年年底,台北一○一跨年煙火秀的贊助商,屆時,更將引爆廣場上撼動人心的驚呼聲。

股價、單季業績創新高大中華區營收連季成長

這是日前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直銷商如新(Nu Skin)兩年一度的全球年會上,最高階經理人打破常規的上台方式。

不只領導人出場吸睛,這家在美股那斯達克(Nasdaq)掛牌的公司,股價同樣吸睛。

在全球有逾百萬直銷商大軍的如新,去年是全球排名第八大的直銷商,主攻美容保養品與抗衰老產品市場,營收規模雖僅約直銷業龍頭安麗(Amway)的四分之一,但自金融海嘯後,股價持續上漲,光從今年初以來,便就足足漲了兩倍有餘,攻上每股逾一百一十美元的歷史新高價,期間股價漲幅更打敗名列全球前三大直銷商的雅芳(Avon)、賀寶芙(Herbalife)等對手,堪稱是今年全球直銷業的大黑馬。

股價大漲,反映的是猛暴的營收成長力道。

根據如新揭露的最新財報,今年第三季,該公司單季業績創下新紀錄,全球營收金額達九億二千萬美元,較去同期增長七六%。

至於包含中港台的大中華市場,更連續第二十三季成長,今年第三季亦較去年同期增長二四○%,貢獻整體營收首度逾五○%。

這也將使如新全年營收規模,有機會從去年的逾二十一億美元,暴增至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億元),並在全球直銷業的營收排名,搶進前五大之列。

「大中華是如新的未來!」這正是在這次年會上,賀楚門以略顯生硬的普通話,和全場三分之一,來自大中華地區直銷商夥伴交心的原因。

表面上看起來,和安麗等跨國直銷商一樣,從近年放寬對直銷業管制的中國市場,取得重大成功,是如新營收成長的新引擎。

不過,賀楚門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唯靠創新才有成長,「如新要做直銷業的蘋果(Apple)公司!」掏出上衣口袋裡的最新款iPhone 5S,本身也是「果粉」的他表示,從產品、營運到人才發展等,全方位創新的結果,是如新今年業績大爆發,最核心關鍵。

採「限量預購」做行銷兩年只專攻一項重點產品

賀楚門所說的全方位創新,最主要有二。其一,是兩年前,如新收購美國生命基因科技公司(LifeGen Technologies),這家研究抗衰老機制的生技公司;其二,顛覆直銷業傳統,改採預購的銷售模式,運用飢餓行銷的心理戰術,激發出消費者的需求。

「新的產品線,是蘋果作業系統iOS;預購,就是iPhone的行銷方式,」賀楚門比喻。

但有別於一般消費性產品,對直銷公司來說,幫總部賣東西的直銷商,是最內圈的核心客戶,直銷商為了衝刺業績領取高額獎金,往下線塞貨、囤貨,是業界常見的操作方式。顯然,如新擺明反其道而行,師法iPhone、小米機,上市前先炒熱一波產品知名度,供貨的第一時間再營造出供應不及的熱賣印象,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

如新大中華區域副總裁鄭重表示,這套如新內部稱為LTO(Limited Time Offer)的預購模式,四年前嘗試導入,在產品銷售過程,由於採限量供貨,醞釀需求,反而可以提高直銷商的興奮度,且最大的好處是,拉長了上市前產品教育訓練的準備期。「銷售大軍在預購階段就準備好了!」如新台灣區總裁姜惠琳這樣認為。

姜惠琳表示,業績是直銷業的命脈,也因為如此,過去如新一年推五、六項產品,希望讓直銷商有更多東西可賣,但這三、四年來卻發現,深度贏過廣度,產品聚焦、上市前建立內部高度共識,才能真正凝聚銷售力。

現在,如新兩年才推出一項重點產品,上市之前,會先在全球大會、區域大會進行預購,暖身一年後,才會正式發表,「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是她的心得。

鄭重則是強調,直銷銷售力來自下線組織的快速發展,對直銷商來說,透過預購流程,更能找到對產品有真正需求的消費者。「先開發商機再進行銷售」,而不再是為了盲目創業績而做銷售,這讓直銷商發展下線的成功率更高,經營績效更穩健,也造就了過去五年來,大中華地區,如新直銷商人數成長四倍的亮眼成績。

「提早到手」助漲買氣三天預購金達一百八十億

如今這套預購模式,已成為如新衝刺業績的萬靈丹,今年的全球年會上,短短三天,來自預購的訂單金額便高達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是上屆年會一億美元的六倍、四年前一千六百萬美元的三十七倍。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別蓮蒂提醒,iPhone透過預購,激起消費者渴求的心理,前提是產品具備絕佳的吸引力,並帶給提早到手的消費者,炫耀性的價值,這也可以做為觀察直銷業,運用這套行銷模式,能否獲得持續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如新這招在直銷業創新的預購模式,靈感雖是來自iPhone,但發想則來自大中華的經營團隊。

姜惠琳說,一開始,總部方-面只是想要改變,直銷商每次開大會,總是只顧著搶產品,不重視產品的教育訓練課程,所以,大中華經理人才共同想出「預購」這樣的新點子。「打破框架,顛覆傳統,是如新的企業文化,」她說,只要不違法、失誠信,總部幾乎從不干涉各區域經營團隊的創意。

而這正也正是賀楚門的領導風格。「放手,不只有利創新,更幫助人們成長。」賀楚門分享,分散式領導,而非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是如新在全球零售業景氣低迷,能逆勢不斷創高峰,背後的管理思考。

不只強調創新,更點名挑戰老大哥。「安麗是過去,如新是未來(Amway is past, Nu Skin is future),」賀楚門公開點名的,是年營收規模衝上百億美元的全球直銷業一哥。

問賀楚門,憑什麼說這句話?「兩家公司結構不一樣,我們更年輕、更有活力,且沒有包袱。」他給了自己這樣的夢想藍圖。夢想,也正是驅動直銷業前進,最重要的助燃劑。

【延伸閱讀】如新今年營收、股價雙雙創新高——集團歷年營收與股價

註:股價統計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4日,2013年營收數據為預估值資料來源:那斯達克官網、如新集團

【延伸閱讀】台灣夫妻檔,奪下如新慈善義賣王

「六十萬(美元)、六十一萬……、七十萬、七十一萬……」「八十萬第一次、八十萬第二次、八十萬第三次……,恭喜您!」

這是今年如新全球年會前一晚,慈善晚會上壓軸的競拍高潮,由來自台灣的王寬明、陳明珠夫婦,以八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最高出價,在全球逾五十個國家的高階直銷商面前,標下明年如新三十週年、在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的權利,八十萬美元金額,也創下如新有史以來慈善義賣會上的最高紀錄。

王寬明、陳明珠這對夫婦檔,是如新台灣的傳奇人物,六年前,他們就已取得累計獎金兩千萬美元、如新最高領導人等級的頭銜,是台灣第一位拿到該頭銜的直銷商。最特別的是,競標最後一輪和王寬明夫妻搶標的,是來自中國的直銷商許東,許東在落敗後第一時間,隨即趨前向對手致敬握手。原來,中國的如新直銷商,七成以上是王寬明夫妻的下線,許東便是王寬明夫妻帶進如新的下線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729

外匯縱橫(13):外匯市場101-第四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536

外匯是金融市場中最成熟的市場之一,無論是流量及參與者人數都是最多的。FX部門是銀行一個非常重要的單位,環球銀行一般會將外匯部分為交易部FXTrading和客戶業務部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Clients Sales & Marketing兩大類。其中交易部會再分為G10和EMK Desk*,當中又再分現貨,期貨和期權team。最大的global banks如Citi,DB,JPM,UBS,BNPP 等在期權desk再分vanilla option 和exotic option team。

銀行外匯部的主要利潤來源包括:

  • 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etary  trading
  • 套利arbitrage
  • 客戶業務 customer business

 

1。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otary  trading

交易員根據銀行配給他的風險額度,利用他個人的経驗做買賣。風險額度risk limit 包括每日可輸的金額daily loss limit,每月最多可輸金額monthly total loss limit 及美元未平盤總額total outstanding trading limit in USD及可交易貨幣tradable currencies。這一項目高風險,但不一定高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行的風險能力,有沒有得到第一手大size ticket orders或資料,優秀的技術和經濟師分析支持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是銀行有沒有具備最尖端的風險管理系統和中後枱(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ddle and back office)去監管風險部位。其中一單大鑊嘢就是於2004年NAB澳洲銀行因其FXOption trader隱瞞其未有受權的外匯部位,總共輸了A$360mio!

2。套利arbitrage

需要強大的IT系統支持,其回報相對和風險都比自營業務低。當中交易員會在各種不同的相關貨幣報價找出可套利的交易。筆者常説,這些traders要有最高的觸覺性和對數字非常敏感,如果你打機打得快又有紀律的話,可以常試這一份工,不過唔係好多銀行都做套利,一般都是大銀行,所以一定要有好成績才有機會。因為佢需要有好大嘅對手交易額度counterparty limit來都big ticket trade,如果size 細就唔cost effective。例如,交易員要計算OTC market 的USDJPY與IMMFutures的價格有無套利空間,又或者USDYEN x EURUSD 的價格比EURYEN cross 有無差異去arbi! 以後我會詳細說明。

3。客戶業務

一般來説,客戶做越簡單的產品銀行就越難賺錢,客戶的規模越大銀行也越難賺錢。現在外匯的透明度非常高,買賣差價又窄,一般都是從中小企及零售客戶才可有利䦞,又或者做一些創新的衍生產品。

下回開始會由最簡單的買賣差價bid offer spread講起一路到衍生產品I Kill You Later(accumulator)!Stay tuned.

Note:

*G10currencies 包括美元,歐元,日元,瑞士法朗,英磅,瑞典法朗及加元。為什麼沒有十隻貨幣?因為為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都改用歐元了。實際上澳紐元通常都包括在G10Desk。

*EMK desk 就包括所有non-G10,而最流行的就是BRICS金磚五國-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啦。

做外匯要準確捕捉貨幣走勢談何容易,就如筆者那天要捕捉青蜒站在殘荷上也來得不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7

外匯縱橫(12):外匯市場101-第三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528

聯繫匯率制pegged system

是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

香港與聨匯
十九世紀末,英國為殖民地提出並設立了聯繫匯率制。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就與英鎊聯繫,1972年取消,1983年再度啟用,與美元聯繫-7.8港元兌1美元。不過香港的聨匯與其他固定匯率制不同,它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政府或中央銀行在正常情況下不會主動插手干預外匯市場(即透過控制港元的供應與需求來直接影響匯率)。在聯繫匯率制度內,匯率穩定主要透過香港三間發鈔銀行(中銀香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進行套戥活動達成,可稱之為一個自動調節機制。這亦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與其他固定匯率制的最大不同之處。

聯匯制度設立後並非一勞永逸。對聯繫匯率的衝擊自設立以來從未止絕,聯繫匯率制度也得一直強化和進行鞏固。金管局自1987年起相繼推行多次貨幣改革。其中兩個主要里程碑是1998年9月推出的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之三項優化措施。

1. 於1998年,香港剛回歸中國又正值亞洲金融危機,大量資金的非正常流動驅使聯繫匯率制度的自動調節機制力度不足,特區政府被迫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一度高達300%。市場廣泛流傳著聯繫匯率制度不保的消息。有見及此,金管局於是在1998年9月推出七項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技術性措施。當中兩項主要措施是提供弱方兌換保證及調整貼現窗機制。

2. 在2003年底至2005年期間,由於美元疲弱,而香港經濟強勁復甦,加上市場揣測人民幣將會升值等等因素,香港持續錄得龐大的資金流入。儘管港元利率在一段長時間內低於同期美元利率,但仍無明顯資金流出。於是金管局於2005年5月18日宣佈推出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

- 提供強方兌換保證(於每美元兌7.75港元的匯率水平時,金管局保證可以按聯繫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
- 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移至每美元兌7.85港元匯率水平
- 金管局可在兌換範圍內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Managed /Dirty Float

浮動匯率制度是政府或國家的中央銀行偶爾干預該國貨幣的價值改變方向。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干預是作為對外部經濟衝擊的緩衝。*筆者認為現今世界大部分大國如歐元區,澳紐及日本等等都是用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來參與正在進行中的貨幣戰爭currency war。因為嚴格來說,真正的浮動匯率制是不可能有任何政府或中央銀行的干預包括道德勸說moral suasion。*

人民幣與有管理的浮匯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是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元有正式的掛鉤於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中國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9%。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1985年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着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

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當年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範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之後幾年也曾經修改過浮動區間幅度。

由2012年4月16日至現今浮動區間為1%

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應是主要的籃子貨幣。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所以應該也有一定的比重。

*一籃子貨幣掛勾的做法遠較聯匯制度複雜,透明度亦低得多。全球有不少地區的貨幣制度都是以一籃子貨幣的方式運作,但大部分情況下的貨幣構成都是保密的。星加坡也是同道中人。*

1971年以來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價格年份價格年份價格
1971年2.4621985年2.9371999年8.278
1972年2.2451986年3.4532000年8.279
1973年1.9891987年3.7222001年8.277
1974年1.9611988年3.7222002年8.277
1975年1.8591989年3.7652003年8.277
1976年1.9411990年4.7832005年8.1917
1977年1.8581991年5.3232006年7.9735
1978年1.6841992年5.5162007年7.5215
1979年1.5551993年5.7622008年6.9385
1980年1.4981994年8.6192009年6.831
1981年1.7051995年8.3512010年6.7695
1982年1.8931996年8.3142011年6.4588
1983年1.9761997年8.2902012年6.2400*
1984年2.3201998年8.2792013年6.0911
(7Nov)

**看完人仔及港紙的近代史,筆者就更加覺得港紙掛勾人仔是有政治及經濟須要,時間表就是人仔自由兌換時。當中是一次性由7.8改至人仔水平還是用爬行釘住法crawling peg就可以再探討。所謂crawling peg,就是允許一種貨幣逐漸於一個以定時間表升值或貶值的爬行釘住某個國家的匯率制度。

*以上大部分資料源於Widipedia,筆者從中摘要。本人意見或資料以*代表。

筆者認為人仔同港紙的價值就好像以下畫面,終有一天是同一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8

外匯縱橫(11):外匯市場101-第二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208

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保持固定匯率的制度。其實固定匯率原於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 Agreement in 1944),當其時主要核心內容是

1.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國際間就貨幣事務進行共同商議,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信貸支持。

2.美元與黃金掛勾,成員國和美元掛勾,實行可調整的固定滙率制度(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

3.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㚈匯管制。

(下回詳談固定匯率制其中之聨繫匯率制 Peg System)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個國家的央行不會進行干預匯率的動作。匯率是由自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的制度。貨幣的強弱,主要是反映其經濟實力及與貿易伙伴的關係。

20世紀50至60年代,歐洲多國經濟漸復蘇,並認為固定匯率對自己國家不利,於是開始利用體系換取較為保值的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流失,迄今為止,美國已流失了其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美國原佔有全球黃金儲備的75%),但美國至今還是全球第一黃金儲備大國(目前約為8000噸)。

20世紀60至70年代,爆發多次美元危機,其後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Smithsonian Agreement)為標誌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局拒絕向他國的中央銀行出售黃金,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至此名存實亡。

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衝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至此完全崩潰。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仍得以繼續存在至今,並發揮重要的國際作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束,也導致了今日美元與黃金的常態的反比例走向狀況,除特殊情況導致同升同跌外。

(下回詳談浮動匯率其中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Managed Float)

Source: Wikipedi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