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煤260亿吨在门槛:利润缺口53亿,高管已松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8/xMMDAwMDIwNTAxMg.html

国务院近期的一纸通知,宣告了煤炭股的重组将要加速,而中煤能源(601898.SH)位列名单之中。

据私募圈内人士透露,中煤能源高管在前期不同场合中对国内机构承诺将择时注入成熟的集团煤矿资产。据悉,中煤集团将在不久注入年产能大概2000万-3000万吨的露天煤矿资产。

最重要的是,中煤集团现在可控资源太庞大。据记者了解,截至2009年底,中煤集团可控煤炭资源达到429.98亿吨,据悉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神华集团的100多亿吨,而这一迅猛的发展,不久前受到了国资委的表扬。

目前上市公司中煤能源保有储量158亿吨,这意味着,还有260亿吨煤炭守在门外,中煤能源将与煤气化(000968.SZ)共同分享。

根据中煤集团的目标,在2014年,煤炭产量将达到2亿吨,资产达到2000亿,同时,另一煤炭央企神华集团也提出了五年翻番的计划,而它的目标是到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

据记者了解,中煤集团目前在山西获得20亿吨资源,产能4000万吨。

“如果真有3000吨的量,那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还是蛮大的,估计未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将有更多煤炭资产会陆续注入。”国元证券分析师李朝松表示。

产量增速快于神华,中煤能源欲提前完成指标

2009 年,中煤集团提出5年发展目标,简称“22255”,即:到2014年,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实现利润200亿元;建成山西、江 苏、黑龙江、内蒙古(榆林)、新疆等5大煤炭及煤转化生产基地;形成煤炭生产、煤化工、发电、煤机制造、煤矿建设5大主业协同发展格局,进入全球领先煤炭 公司行列,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能源集团。

在中煤能源的煤炭业务版图中,平朔煤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煤能源全资子中煤能源平朔煤业2009年生产煤炭8702万吨,占中煤能源全部煤炭产量的86%,占山西省全省煤炭产量的14%,占全国产量3%。

根 据规划,平朔矿区在2014年产量达到1.1亿—1.3亿吨,未来的增量空间主要是在建的东露天矿,以及井东矿和安太堡井工矿的产能释放,东露天矿产能 2000万吨,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井东矿2009年生产570万吨,预计今后每年达到1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安太堡井工矿设计产能800万吨,但 中煤能源预留扩产空间,未来产能可能将达到1100万吨以上。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中煤能源已经变更了部分募集资金投向,中止了黑龙江1000万吨煤矿及配套的煤化工项目,将资金投向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中煤能源纳林河二号矿800万吨/年煤矿项目等5个项目。

这些项目计划将在2013年建成,届时将增加中煤能源约2000万吨的产能,权益产能增长约1000万吨,为中煤能源2014年产能翻番贡献力量。

中煤能源预计2010年增加产量1500万吨,2011年增加1100万吨,2012年增加1500万吨,2013年增加2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煤炭央企中国神华集团也提出了5年发展目标,该目标指出,2014年的产量达到4亿吨,是中煤能源的两倍。

“但是,和神华比,中煤能源产量增速要快,他们规划在2014年产量达到1.5亿吨,他们领导还说可能提前完成目标”。一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集团高管承诺资产注入

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兼并重组,使全国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

记者在近期与私募人士交流后得知,中煤能源高管在前期不同场合中对国内机构承诺将择时注入成熟的集团煤矿资产,中煤集团将在不久注入年产能大概2000万-3000万吨的露天煤矿资产。

究竟有无资产注入,会是哪一处?记者在11月5日拨打中煤能源董秘的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

“据我了解,他们上半年又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源,我获得资料比他们半年报公布的量要多;但是,上半年在建工程的进展比较慢,估计下半年会加快”,上述煤炭分析师表示。中煤能源半年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增加优质煤炭资源约9.23 亿吨。

而上市公司目前拥有的煤炭资源为,保有储量158.22亿吨,开采储量87亿吨,这意味着中煤集团未来注入上市公司的煤炭资源至少还有260多亿吨的空间,即使考虑到集团旗下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煤气化,这样的储量也极具有想象空间。

据记者了解,中煤集团目前在朔南地区有40亿吨煤炭资源,目前正在精查勘测阶段,待条件成熟时将注入上市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集团收购完后,中煤能源再去购买这些资源,可以减少中煤能源的风险,同时降低前期的巨额投资。

年利润还需增加53.6亿元方可达标

按照中煤集团的“22255”目标,到2014年,总资产达到2000亿元,利润总额达200亿元,而2009年中煤集团的总额已经达到1494.9亿元,利润总额为105亿元,也就是还差96亿的利润增长需要填补。

中煤集团持有中煤能源56.43%的股份,按权益计算,中煤能源到2014年需比现在利润增加53.6亿元,才能为集团的200亿元利润大计贡献应有力量。

若 注入煤炭资产属实,保守估计为2000吨计算,每年可为上市公司创造4.9亿元的利润,还远远达不到2014年的目标。从远期来看,中煤集团还有260亿 吨的煤炭资产注入的空间,若中煤能源获得其中一半的煤炭资产注入,这部分的产能约为2.6亿吨,每年将可创造利润64.1亿元,刚好填补利润缺口53.6 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1

国美前三季净利14亿 高管满意毛利回升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16/2057665.shtml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15日),国美电器公布了第3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前9个月收入372.7亿元,同比增长18.58%,净利润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49.22%。
国美电器主席陈晓表示,“公司前9个月的业绩虽经历纷扰,仍取得骄人成绩。我们的发展力度不容松懈,管理层将集中精力和资源,抓住市场商机,切实落实好5年计划的每个具体步骤。”
国美创始股东发言人表示,公司今后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将是重组后董事会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
国美在经历延绵数月的大股东与董事会的“巅峰对决”后,并未被对手苏宁甩开太多。国美财报显示,前9个月收入372.7亿元,同比增长18.58%,净 利润约14.4亿元,综合毛利率由去年的16.83%上升0.76个百分点至17.59%;经营活动利润约18.68亿元,同比增长61.31%;经营利 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7%增长至今年的5.0%;每平方米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1.8%,达到13745元;同店销售同比增幅为21.5%。
苏宁的3季度财报显示,1~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543.02亿元,同比增长30.61%;净利润28.28亿元,同比增长43.58%。
记者在查阅二者半年报后还发现,国美的销售收入增长小幅低于苏宁。苏宁电器半年报显示,苏宁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幅为31.90%,3季度营业收入增幅为 30.61%;国美这一数字分别为21.55%、18.6%。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两巨头出现小幅回落是正常现象,“对整个家电行业来说,3季度是淡 季。”
此外,国美财报显示,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83%上升至17.59%;苏宁电器毛利率达到17.57%,较上年同期增长 0.76个百分点。这被业界解读为国美真正向好的信号。“在3季度财报中,最让我们欣慰的是综合毛利率。”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采访时表示,综合毛利率提高主要是因为供应商合同优化和差异化经营策略。
考量连锁行业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中,国美电器每平方米销售持续提升至人民币13745元,同比增长21.8%;同店销售同比增长21.5%。何阳青表示,“这种同比的大幅度增长是门店优化后的效果。”
一位家电行业专家表示,在集团收入方面,国美前3季度强于苏宁。国美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国美上市公司、大中电器、三联商社和母公司共录得收入人民币 583亿元,总门店数达到1255间。苏宁在3季度末营业收入为543亿元,拥有连锁店1235家。前述专家表示,“尽管国美在3季度经历动荡,但在总体 上领先苏宁40亿元;门店总数也高于苏宁的,国美的1255家门店是不包含香港地区门店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5

美的营销高管转投志高空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24/2069658.shtml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近日,美的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兼中央空调产品总经理魏小辉离开美的,加盟志高空调。“魏小辉的离职并不会给美的带来太大影响,美的还是要维持原有的目标和发展速度。”一位不愿具名的美的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美的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销售收入翻倍,下一个五年,美的还要翻倍。10月底,美的集团宣布截至今年10月,美的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预计 全年将突破1100亿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美的在过去5年中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05年的456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900亿元。
但一位熟悉美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并不满意这样的增长速度,决意进行改革,即由代理模式转向销售公司模式。家电专家刘步尘告诉记者,从代理模式向经销商模式进行转变,意味着美的要把销售环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据悉,魏小辉离开美的后,经过短暂调整,加盟广东另一家家电企业志高空调。今年初,上市不足半年的志高空调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在5000万股的激励股份中,除104万股授予7名董事成员外,其余由599名志高员工和5名客户获得。
刘步尘认为,美的的高层除在薪酬方面的要求以外,更希望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己的发挥空间,“志高现在处于空调行业的第二集团,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以家用空调为例,根据奥维咨询(AVC)发布的3季度家用空调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家用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量为846万台,同比增长4.7%,环比 下降26.3%。其中格力、美的和海尔为前三甲,销售占比分别为27.6%、19.6%和12.6%,志高空调占比为3.8%。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志高现在对品牌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知名度比起格力、美的等企业相差甚远。“在吸纳美的的高级人才后,志高或将开始布局和发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57

公司高管們的「離婚痛」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00100.html

每個人來說,一段婚姻的失敗都會牽扯到很多複雜的問題,其中有婦女的權益保障問題,有兒童的權益保障問題,有婚外戀的倫理道德問題,也有財產的分割問題。但對於企業家來說,特別是民營企業家,問題還遠不止這些。

准上市公司「受挫」?

去年最轟動一時的莫過於土豆網創始人的離婚訴訟。 2010年11月9日,土豆網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擬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申請。計劃籌資1.2億美元,如不出意外的話,土豆網將於12月上旬正式上市。5年了,王微一手創辦的土豆網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

但令其始料未及的是,就在前一天土豆網旗下至關重要的全土豆公司95%的股權被他的前妻楊蕾申請進行了凍結。其實早在2010年11月1日,楊蕾已向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提起離婚後財產糾紛訴訟,要求分割王微名下三家公司的股權,其中包括王微在全土豆公司95%的股權。

這讓正處於上市前「緘默期」的土豆網陷於被動。關鍵在於,法院最終是否會對上述股權進行相應處分,將部分股權給予甚至強制劃轉給王微的前妻, 如果這樣,土豆網的股權結構就會變動,其公開招股說明書就會出現「股權結構不清晰」,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上市計劃可能被要求中止。

不過,該起訴訟最終是否會對土豆網上市產生影響,目前尚未有定論,但土豆網至今尚未正式上市。

簽訂婚前財產協議

對於公司高管的婚姻問題,上海滬家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歡表示,對於企業家來說,婚姻與他們的事業、財富並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世界。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 況來說,眾多的公司創始人或者實際控制人在其結婚前、結婚後,以及婚姻關係出現問題時對婚姻對其自身、事業、企業的影響的認識是不夠的。

「簽訂婚前財產協議對於那些在結婚前就已經很成功的企業家來說特別重要。」陳歡表示,首先可以明確婚前財產的範圍,其次確立雙方婚後財產的使用方法以及採用共同財產制還是區別財產制。

據瞭解,新的婚姻法同時明確,結婚後雙方的收入等在沒有協議情況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如果雙方採用區別財產制,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情況下就會按照雙方的約定處理。

「事實上,這一塊才是婚前協議的關鍵點之一。」陳歡指出,簽訂這份協議的另一目的就在於對於長久的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希望如何經營、使用、分配自己的勞動所得或其他所得。

「若婚前未對財產進行明確約定,婚後或者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另行對財產情況進行一個約定。」陳歡建議,特別是在公司進行重大投融資或者進行某些戰略性決策前,股東及配偶之間及與公司和其他股東之間可以簽署相關協議,以保障公司、股東等的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3

原中移动高管施万中被判死缓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70839&time=2011-06-18&cl=115&page=all

收受西门子公司506万美元贿款,该腐败案被认为“涉及国家秘密”而不公开审理
财新《新世纪》 记者 罗洁琪 赵何娟

 

  几乎完全不为外界所知,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党组成员、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施万中受贿案,已于一个月前走完司法程序。施万中终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施万中在安徽期间业绩卓著。


  财新《新世纪》获悉,该案是异地审理,由河南省鹤壁市中级法院进行一审,河南省高级法院二审维持一审死缓判决。(相关报道:中国移动窝案涉及的9位高管一览

  与施万中同案被审的还有中间人田渠。施、田二人被法院认定共同收受德国西门子公司给予的总计高达506万美元的贿赂款,田渠被判有期徒刑15年。此外,法院还认定施万中单独收受一民营公司老板李某的行贿款约200万元人民币。

  该案被认为“涉及国家秘密”,未公开审理。

“明星”陨落

  作为电信业的元老,今年51岁的施万中陨落在其事业如日中天之时。

  施万中出生于1960年,1982年获南京邮电学院工程学士学位。早年一直在江苏工作,历任江苏省移动通信局副局长,江苏移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兼工会主席。在短期出任中移动总部网络部部长后,2002年调任中移动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施万中在安徽期间,业绩卓著。安徽移动公司连续数年内客户数量、运营收入和净利润都取得快速增长,施万中本人曾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亦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2009年初,施万中调任中移动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并任党组成员,时年49岁,前途一片光明。时隔仅一年,2010年初,施万中因涉嫌收受西门子公司贿赂被调查,这个电信业内的“明星”就此陨落。

  根据法院的判决,施万中的受贿行为均发生于其任职中移动通信集团安徽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当时,施万中手握安徽移动的电信设备采购大权。

  这样的权力,对于意欲扩大市场份额的西门子而言,充满诱惑。深谙中国潜规则的西门子找到中间人田渠,攀上施万中的权力高枝,以实现销售设备的目的。

  财新《新世纪》记者获悉,田渠是一个民营公司的老总,与施万中为多年好友。这样的关系被西门子盯上,其工作人员找到田渠,邀请其担任销售代理。

  在田渠的周旋之下,安徽移动公司和西门子签署了销售电信设备的协议。多次交易中,西门子累计向田渠的私人账户汇入销售提成款共计约506万美元。田渠则通过转账或者给施万中购物等多种形式让施万中获得利益。

  据此,法院最终按照西门子汇入田渠私人账户的总金额认定,田渠和施万中共同收受贿赂506万美元。

西门子海外被罚

  据西门子的原内部人士早前透露,西门子物色的“中间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代理商模式,即在某一地区推广产品,按照销售额提成。有时甚至是先把产品买断下来再去推销。按照行业的潜规则,许多代理商最终都会以回扣的形式对买方行贿。

  另一种形式则是“商业顾问”的模式,销售方通常会与一些假壳公司签订“商业顾问协议”,一笔回扣签一份合同。所以,“商业顾问”往往徒有其壳,只是提供“洗钱”的渠道。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田渠在和西门子签订协议之前,曾经就此事咨询过施万中,安徽移动公司能否购买西门子的产品。得到施万中的表态后,田渠与西门子签订了代理商协议,表面上约定,田渠帮助开发市场,按照销售额提成。

  关于施万中案,财新《新世纪》记者向西门子公司提出采访请求后,对方表示:对于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官员腐败案件不置评论。

  由于案件“涉及国家秘密”,财新《新世纪》记者无从获知西门子作为施万中案行贿方,是否受到相应法律追究。根据中国《刑法》第393条关于“单 位行贿罪”的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不过,作为美国上市公司,西门子未能逃脱美国《海外反腐败法》的法网。从2006年起,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监会开始对西门子此前披露出来的涉及可能4.2亿欧元的全球商业贿赂问题展开调查。

  2008年底,西门子与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监会分别达成和解协议,支付了总额高达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美国司法文件也披露了西门子海外行贿的多 个项目,其中包括涉及中国的项目,牵涉交通、通信、医疗等领域,但未披露具体中国涉案人员、公司和这些人员收受贿赂的具体数额。

中移动采购黑洞

  施万中案也充分暴露出中移动集团的采购管理存在巨大漏洞。

  财新《新世纪》记者获悉,在2004年之前,中移动采用的是各地区分散采购,大部分设备采购都是由各省公司独立完成,而且省级以下各地区、县级公司也都有相当大的独立采购权。因此,省级移动对当地设备使用拥有生杀权。

  由此带来中移动各地区采购同一产品的价格不统一,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全网技术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整体集团的采购成本偏高。而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采购成本便来自于各地区移动公司个人收受的中间费用,即回扣。

  2004年,中移动决定开始集中化采购,即集团、各省两级集中采购。从2005年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取代了地区采购,目前已经有超过95%的电信 设备通过两级集采完成。但省级公司仍有很大权力,尤其是对人口大省和经济发达大省对数量和品牌选择的上报。其流程是:省级公司需上报求需求,两次申报,第 一次报需求量,由中移动根据各省上报的需求数量,进行集中采购招标评标;完成后,中移动把中标厂家发给各省级移动公司,再由各省二级申报,主要报需求厂 商,最后由中移动集团根据需要分配各省市的采购量。

  不过,即便是现有的两级集采的制度下,地方移动公司仍有很强主动性,这主要体现在省级移动公司。很多供应商即便通过集团公司的集采,仍需要到每 个省去打通各省级部门的关系。在确定集团集采的量之后,设备采购流向哪个省差别很大,经营大省是竞争更激烈的地方,因为使用频率越高,其售后需要继续维 护、升级和更新的空间就越大。因此,供应商往往需要对各省级移动公司“逐一突破”以保持供应的稳定性。

  据法院的判决,除了收受西门子的行贿,施万中另外接受的民营公司老板李某的行贿,共计人民币约200万元。而李某和施万中也是关系密切的朋友,其公司亦销售电信设备,与安徽移动公司有业务来往。该贿赂行为也发生在施万中在安徽任职期间。

  财新《新世纪》记者曹海丽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53

六高管轉會華泰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0248&time=2011-07-16&cl=115&page=all

五年三換高管,帶有濃厚家族色彩的華泰汽車組建經管會,開始嘗試由職業經理人團隊負責的新管理模式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梁冬梅

 

  週六早晨10時,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華泰展台上聚集了上百人。除了普通消費者,還有很多媒體的人——這是華泰汽車六位新高層第一次集體亮相。

華泰汽車六位新高層中,侯海靖最引人注目。


  這個被華泰稱為「全新的職業化團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上海通用汽車背景的華泰控股常務副總裁兼華泰汽車總經理侯海靖。跟他一起亮相的,還有四位具有「海歸」背景或合資企業背景的副總裁。

  儘管華泰汽車特意強調這是一個全新的職業化團隊,但從儀式上可以看出,這依然是一個家族色彩濃厚的公司——年僅27歲的華泰汽車董事張宏亮的座位,被安排在幾位高管中間,主持人介紹時,也把他排在侯海靖之前。

  他是華泰汽車董事長張秀根的兒子,也是未來華泰集團的接班人,俗稱「富二代」。

  「我們在乎的是能夠做事業,我們是職業經理人,不在乎誰是公司接班人。」華泰汽車多位高管在接受財新《新世紀》採訪時表示,與以往董事長說了算的體制不同,華泰汽車在經歷了過去幾年高管更替之後,正在嘗試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實行董事長領導下的經營管理委員會負責制。

  一家民營背景的汽車公司,為何能夠吸引到眾多業內高管人才?新的管理模式能夠打破高管頻繁更迭的宿命嗎?

華泰是什麼

  如果沒有2011年5月與瑞典薩博汽車的「閃婚閃離」,華泰汽車的名字對多數人來說依然很陌生。近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高調宣佈因華泰汽車虛報銷量而開除其會員籍,又將華泰汽車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1年5月3日華泰高調宣佈將以1.5億歐元(合13.6億元人民幣)入股薩博。出人意料的是,九天後華泰汽車便決定終止與薩博汽車之前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

  對於此次「閃婚閃離」,華泰汽車總經理侯海靖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華泰汽車希望做成國際公司,與薩博合作,既能將自己的產品銷 售出去,又能利用薩博的平台搭建產品體系。而之所以中斷與薩博的合作,原因則在於經過盡職調查後,華泰汽車發現薩博的風險不可控。侯海靖總結說,從選擇合 作到中斷合作,華泰汽車都是「理性的」。

  華泰汽車到底是家什麼公司?華泰汽車集團由民營企業家張秀根及其子張宏亮控股。據公司網站介紹,集團總資產有120億元。公司對外公佈的汽車年 銷量為8.4萬輛,利潤3.5億元。但這一銷量數據被中汽協認為不實,而根據公安部的牌照數據,華泰汽車的年銷量為1.6萬輛——剛剛達到量產(1萬輛) 線。

  現年50歲的張秀根1961年出生,從包頭郊區的「包工頭」起步,經過十多年發展,旗下已經擁有包括建築、汽車在內的多個產業集團。

  2000年,通過收購一汽集團旗下的華泰汽車,張秀根進入汽車行業。在中國汽車業年均增長率超過兩位數的十年中,華泰汽車儘管沒有取得飛速發展,但也生存了下來,並獲得了利潤。不過,在銷售收入動輒上百億的汽車行業,華泰汽車依然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

  2002年,華泰汽車與韓國現代簽署技術合作協議生產現代越野車系,董事長張秀根一直希望能與現代汽車全面合資,但現代汽車更願意選擇中國的國企。2002年,韓國現代與北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這之後,華泰汽車一方面是在2005年引進了韓國現代的經典車型「聖達菲」SUV。華泰汽車主要就依靠銷售特拉卡和聖達菲兩款車型在汽車業立 足,這兩款車售價為12萬元左右。同時,華泰汽車也與德國、英國等四個國家的五個設計公司合作,開始設計和生產柴油車,並先後將生產基地定在了內蒙古鄂爾 多斯和山東榮成。

  一位接近現代汽車的汽車業內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由於與現代汽車有合作協議,且企業有了一定規模,北汽集團曾在2008年左右提出收購 華泰汽車,但被拒絕。他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儘管華泰引進的聖達菲這款車型並非最新款,但中國是這款暢銷車在韓國之外惟一的一個生產基地,因此質量和 銷量都還不錯。

  其間,華泰汽車也經歷了多位高管人才更迭的歷史。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在2008年將在北汽集團負責北京奔馳項目的中方總經理童志遠招至麾下。但兩年後,童志遠以身體原因請辭,不久擔任沃爾沃中國項目負責人。

  此後從華晨挖來的劉志剛也在上任兩年後「病休」,自2011年初開始,華泰汽車總裁職位空缺達半年之久。而此時已經成立十年的華泰汽車,在汽車行業的排名依然在30名之外。

高管為何而來

  就在華泰宣佈結束與薩博合作之後兩天,侯海靖通過獵頭公司收到了來自華泰汽車的加盟邀請。

2011年5月3日,華泰汽車董事長張秀根(右)與薩博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維克托·穆勒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協議九天後就被終止。David Gray/Reuters


  加入華泰汽車之前,40歲的侯海靖曾在福田汽車待過一年,任副總裁,負責福田與戴姆勒的合資項目事宜。不過,侯海靖並不把自己視為福田系。

  「與其說我是福田系,不如說我是上海通用系的。」侯海靖說,在加入福田汽車前,他在上海通用汽車工作了12年時間,從最基礎的產品經理做起,一直做到上海通用北盛汽車總經理。

  他稱自己為「第一個打破合資企業玻璃天花板的人」。不過,一位曾在上汽任職的汽車業內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上海通用北盛作為上汽集團的三級子公司,其總經理只能算是上海通用的中層,級別還達不到上海通用副總經理的位置。

  侯海靖自己也感到合資企業的發展瓶頸難以打破,一是合資企業的產品不能銷到海外,二是所有的研發和產品線都由老外決定的。

  「我就想去自主品牌,而且是轎車的自主品牌。」而福田汽車是一家商用車公司,於是,僅僅待了一年,侯又轉戰華泰。

  一直跟隨侯海靖從上海通用到福田汽車,再到華泰汽車擔任副總裁的管宇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笑言,之所以選擇加盟華泰汽車,與侯海靖是「英雄所見略同」。管宇在上海通用和福田汽車期間,一直負責採購工作。

  與侯海靖和管宇一直任職合資企業不同,華泰汽車副總裁、動力總成研究院院長韓志玉和副總裁彭金春則是「海歸」派的代表。

  曾在美國福特公司任職多年的發動機專家韓志玉,2006年回國,先後擔任過長城汽車和長豐汽車研究院院長。他在2010年年底接到了華泰汽車董 事長張秀根的電話。「張秀根很低調,很少參加活動,所以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在韓志玉看來,「董事長是個很有理想的人」,而且,「他希望由職業經理人來 管理這個企業」。

  幾乎在同一時期,曾經在美國通用汽車工作八年、擔任高級工程師的彭金春也接受到了華泰汽車的邀請。

  「我們這些人私底下都認識,有交流。」彭金春稱,在接到華泰汽車正式邀請之前,有大約20位汽車業人士相繼收到華泰汽車的邀請。經過半年的溝通,他和其他幾位人士確定來到華泰汽車。

  「我們不是找工作,我們是找一個平台和事業。」韓志玉稱,華泰汽車之所以吸引他,一是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國有企業換領導班子和經營管理模式,做新的大的嘗試可能像華泰這樣嗎?」他反問。

  此外,華泰汽車擁有生產轎車、SUV和皮卡的所有資質。「長豐汽車當時就是因為缺乏轎車生產資質而發展受限」;而第三個因素,則是華泰汽車「沒娶沒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大的合資合作。「我已經老了,但還想試一下。」韓志玉說。

  總部位於上海的一家獵頭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與許敏、汪大總等「海歸」的職業發展路徑不同,技術出身的韓志玉在回國之後的發展並不算順利,一直沒能找到一個發揮的舞台。

  這幾位高管加入華泰之前,除了私下的溝通,還專門到華泰汽車的生產基地去看了看。侯海靖不僅去了華泰在山東的擁有15萬輛產能的基地,還去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這裡有華泰汽車30萬台柴油發動機基地和45萬輛自動變速箱基地。另外,鄂爾多斯還有產能20萬輛的整車基地。

  侯海靖還把華泰汽車所有的車開了一遍,感覺除了內外飾不夠好之外,「整個車子非常穩健」。

  侯海靖由此得出結論:「在這個企業裡,給它兩件東西,一個是系統,二是團隊,它會發展得很好。基於這兩點,我就決定加入。」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侯海靖如此表示。

經委會試驗

  侯海靖口裡所謂的「系統」,主要是指給華泰汽車一個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在侯海靖加盟華泰之前,業內盛傳華泰汽車已經在八年內換了六任總經理。

  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侯海靖稱,由於信息不對稱,外界對於華泰汽車高管更迭有誤解。實際上,華泰汽車自2000年至2010年,是 董事長張秀根領導下的第一次創業。張秀根自2000年至2006年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06年之後,華泰汽車先後有三位職業經理人擔任總裁。

  即使如此,五年三換總裁的頻率也不低,平均每位職業經理人擔任總裁的時間不超過兩年。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雖然華泰汽車之前聘任了職業經理人做總裁,但總裁一職「很虛」,簽字審批的權限只有1萬元。

  此次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侯海靖表示,未來十年的華泰汽車與前十年不同,這次將實行董事長授權下的經營管理委員會負責制。

  據侯海靖介紹,經管會成員由高管團隊成員組成,一共九人,主要負責公司日常運營,每週一次例會,每年有經營目標。而經管會每個月向董事長匯報一次工作。

  在侯海靖看來,這是一個具有華泰特色的企業管理制度,他本人的審批權有200萬元。「這個數字在合資企業也是很大一筆。」侯海靖說。很多汽車業 內人士則認為,對汽車企業來說,200萬元不算大數字,因為任何一項投資都在億元以上。但如果是日常費用開支,200萬元就不小了。

  「項目投資的話,肯定是要董事會上決定的。」侯海靖表示,經管會200萬元的審批權就是指日常費用支出。

  華泰汽車副總裁韓志玉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稱,董事會授權下的經管會,實行充分授權和預算管理,完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來管理。而且與國內其他民營汽車公司不同,董事長張秀根本人並不參與企業的經營,只做戰略上的決策。

  「我們希望這個制度能夠落實。」華泰汽車一位高管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理想情況下,董事長不干預經營,董事會負責投資、高管薪 酬體系等。此前,華泰汽車曾醞釀上市,這對於此次加盟高管也是一個潛在吸引力。不過,對於是否在公司獲得股份,高管們均避而不談。

  侯海靖稱,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將管理團隊形成體系化運作的合力;狠抓質量管理,通過品牌和網絡建設,以及質量的升級,贏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和滿意。

  侯海靖與公司簽訂了十年合約,而與侯海靖一起結盟華泰汽車的其他幾位高管合同期限均為五年。

  他表示,未來十年,華泰汽車會在立足本土市場的同時,走向全球,初步選定海外市場為俄羅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華泰汽車到2015年的目標是達到產銷50萬輛;到2020年,實現200萬輛的產銷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0

高鐵產業鏈背後:鐵道部嫡旁高管紛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6/5MMzA3XzM1Mjg5MA.html

7月23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溫州動車追尾事故,把龐大的高鐵產業鏈推到了前台。截至目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共計有32家上市公司在分食著巨大的 高鐵市場蛋糕。其中,既有嫡系的鐵道部下屬企業,如中國中鐵、中鐵二局;也有國資委旗下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還有旁系的中小民營企業,如輝煌科技、世 紀瑞爾等。

本報記者在梳理相關上市公司公告後發現,在涉足高鐵產業利益鏈的上市公司高管(含獨立董事)當中,嫡系高管普遍有在鐵道部工作任職的背景,而部分旁系的上市公司高管也與鐵道部或其下屬企業有著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嫡系高管

在32家涉足高鐵產業的上市公司當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中鐵、中鐵二局等公司在我國高鐵產業鏈的分食中無疑是處於塔尖的位置。

相 關公告顯示,中國南車的絕大多數高管都有在鐵道部及其下屬企業任職的經歷。公司董事長趙小剛自2007年12月起出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職。趙小剛最 早於1990年11月至1997年4月先後任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副所長、黨委書記兼副所長,1997年4月至2000年9月任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廠 廠長兼黨委副書記。

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鄭昌泓自自2007年12月起任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黨委副書記。

此前的1992年6月至1994年8月任鐵道部北京二七機車廠副廠長,1994年8月至1999年10月任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辦公室主任,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任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而董事、副總裁唐克林在公司任職前也是在鐵道部下屬企業工作。自1993年12月至2000年9月先後擔任鐵道部機務局綜合技術處處長、運輸局裝備部機車技術驗收處處長。

此外,監事會主席王研1990年9月至2000年12月曾任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財務處副處長一職。

在 中國北車的高管中,公司監事會主席劉克鮮1986年7月至1997年2月任鐵道部工業總公司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團工委書記、幹部部部長一職;獨立 董事秦家銘歷任鐵道部電氣化工程局副局長、局長、黨委副書記,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職。

中國中 鐵董事長李長進則於2010年6月到任。在此之前,李長進最早於1995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副院長,1996年1月至 1998年7月任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副局長、代局長,1998年5月至2002年7月先後任中鐵二局的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和董事長、黨委書 記,2002年7月至2006年9月任中鐵工副總經理,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任中鐵工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07年9月至2010年6 月任中鐵工董事、黨委書記及公司執行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等職。

同樣,公司副董事長姚桂清以及總裁、董事白中仁均有鐵道部下屬企業工作任職的背景。

在 鐵道部嫡系下屬企業高管中,中鐵二局董事長唐志成和中國鐵建董事長孟鳳朝也不例外。兩人都曾有在鐵道部及其下屬公司出任多個職位。如唐志成歷任鐵道第二勘 測設計院(鐵二院)地路處副處長,鐵二院公路處副處長、處長,鐵二院副總經濟師,鐵二院交通設計研究院院長,鐵二院副院長兼鐵二院重慶院黨委第一書記,中 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等職。

旁系高管

不過,旁系高管的來頭也不可小視。如此次動車追尾特大事故背後,主營鐵路信號微機檢測系統的輝煌科技就遭到了市場的強烈質疑。

相 關公告表明,輝煌科技董事、總經理鄭予君就有在鐵路部門工作的經歷。鄭予君最早於1980年12月至1982年2月先後在鄭州鐵路局鄭州南機務段和工程機 械運輸隊擔任機車乘務員和電機鉗工;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後擔任鄭州鐵路局辦公室主任、副局長,2005年9月至今擔任中國鐵通集團公司黨委 委員、董事、副總經理並兼任中國鐵通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

此外,公司獨立董事唐濤還身任國家級重點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帶頭人,鐵道部重點實驗室「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實驗室」主任等職。

而在主營橡膠支架的上市公司——新築股份的高管名單當中,公司多達三位高管都有鐵路系任職背景。

如 副總經理陸云1991年7月至2007年3月就職於中國南車集團成都機車車輛廠,歷任柴油機車間副主任、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技術引進辦公室副主任;副總經 理陳翔越1989年6月至1997年2月,就職於中國南車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任質量工程師;1997年2月至1998年9月,就職於鐵道部駐中國南車 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驗收室,任驗收員;2003年12月至2009年6月,就職於中國南車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歷任工藝部長、製造部長等職務。

至於公司另一名副總經理杜曉峰曾於2003年至2007年9月,任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融資部副經理一職。

同樣,主營鐵路綜合監控系統的世紀瑞爾也出現了鐵路系高管的身影。公司兩名副總經理均有鐵路系工作經歷。

公司董事、技術總監、副總經理尉劍剛,曾任鐵道部瀋陽信號廠工程師、鐵道部通信信號總公司軟件中心工程師;副總經理張諾愚也曾任中國鐵道建築工程總公司鐵路運輸處工程師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鼎漢技術和遠望谷兩家公司的獨立董事名單當中,各有一名獨立董事有鐵路部門的工作背景。

其 中,鼎漢技術獨立董事傅延宗1994年4月-2001年1月工作於鄭州鐵路局鄭州分局電務分處,先後任電務分處副分處長、分處長職務,高級工程 師;2001年2月調鄭州鐵路局電務處工作,任處長等職;鞠家星最早於1967年至1990年工作於哈爾濱鐵路局,1998年任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科技教 育司司長一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0

傳比亞迪汽車營銷部或裁員70%公司高管稱「內部人員調動」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831/2413790.shtml

 每經記者 伍雨石 劉旭 發自北京
上半年利潤下滑九成的比亞迪,傳來了公司「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8月29日晚,一位網名為「雅魯藏」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通過微博發佈消息稱:「2011年8月29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所有營銷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尋找生路,就這麼突然被辭職了。」
另一位接近比亞迪的消息人士曝出比亞迪裁員的細節:「此次裁員的是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目標是把現在的2600人裁到800人,分兩步完成。」
昨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云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稱,「這只是正常的公司內部人員調動,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對於網絡上的微博言論,他表示「並不屬實」。
李云飛重申了其微博上的言論,並稱其為公司內部人員調動,「並不僅侷限在營銷部」。
但是,上述在網上報料的比亞迪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被精簡員工有四條出路:一個月時間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業部車間;走內部招聘;一個月找 不到工作又不願意去車間的自生自滅。」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比亞迪第十一事業部主要從事汽車總裝業務,而營銷部員工原本從事的是管理工作。
對於此次比亞迪裁員計劃及規模,一位消息人士還向《每日經濟新聞》透露,「營銷部年前還有3000人,但這次營銷部要裁掉70%左右,其中包括不少區域經理。」
同時他稱,比亞迪此次的裁員率為1:2.6。「在營銷部剩下的1500多人中,會繼續裁員至800人左右。」該消息人士稱。
據接近比亞迪內部的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的裁員計劃是從去年9月汽車銷量下滑開始實施的,在去年年末的經銷商退網事件發生時達到高峰。」
2011年春節過後,比亞迪啟動了一輪裁員計劃,汽車銷售部門首當其衝成了犧牲品,裁撤了將近1/4的員工。
「現在進行的裁員是從夏治冰走後正式開始的,沒有任何補貼措施,年前我接待的60個區域經理都是被勸退或從車間裡逼走的。」這名比亞迪員工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2

谷歌中國前高管創業發力「推薦引擎」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66446.html

聯網的技術正在向智能方向前進。昨天,谷歌中國前技術高管、現任浪淘金CEO周傑宣佈推出一項全新的「推薦引擎」技術。

這是浪淘金於去年年底拿到經緯創投數千萬美元的融資,創下了近年來A輪融資規模之最之後,周傑的首次正式亮相,他曾是Google關鍵詞廣告和內容廣告的創造者之一。

所謂「推薦引擎」是指互聯網用戶在經歷瀏覽時代和搜索引擎時代之後的推薦時代的互聯網技術。周傑認為,通過機器對數據的深度發掘,可以主動分析和預測用戶的需求,並將用戶需要的信息推薦給用戶。

另一位年輕的技術天才,搜狐CTO、搜狗CEO王小川和周傑看法大致相同,不過王小川認為在門戶和搜索引擎之後會是探索引擎,互聯網技術會主動探索並推送用戶需求的個性化有用信息。

目前,浪淘金廣告平台已經實現了每天五億頁面展示量,覆蓋一億消費者。儘管每年發展速度超過十倍,不過浪淘金尚未實現盈利。事實上,浪淘金也不乏競爭者。目前谷歌和百度兩大搜索引擎已經開始向智能廣告匹配的方向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35

1068雨潤食品高管行權套現和新授股證的猜想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3i.html

1068雨潤食品的3名董事在17多塊行權了1020萬股認股權證,拋售套現了730萬股(尚有290萬股行權未拋售,也可能非董事無需披露),套現近8000萬元,後來在9月份初又發了8340萬份認股權證,行權價18.04元。這個事我是這麼看的:

一、行權肯定是代表他們不看好股價的,至少是中短期不看好,但也不排除祝義材本人與其它高管對此事看法有分歧;


二、祝義材本人在22塊增持了1030萬股,正好與高管行權的1020萬股抵銷了,由於行權白賺了8000萬,相當於每股賺了8元,那麼祝義材和高管整體結合後,祝的增持成本可以視為14元,也就是說,在17塊多行權時,他們合起來還是賺的;


三、18.04元新授8340萬股認股權證,是一箭三雕。一方面可以平衡一下行權的利空影響;另一方面可以在未來股價重新上升時,留下行權再獲利的機會;還有一方面,就是管理層的持股相當於增加了4%,對維護祝的股權控制有幫助,畢竟祝自己才26%的股權,有點危險。


四、中報時,祝應該還是想挽回股價的,從公告及用詞我們也能看出來,所以1068的中報, 有可能虛增了收入及利潤,這對下半年的收入利潤有抽水作用,加上目前上游收豬困難,下游漲價困難,以及雙匯恢復元氣後的擠壓,所以1068下半年業績確實 可能不太樂觀,但我不認為下半年會下降太多,至於3季度,這個純粹是個虛的東西,因為它今年不會公告3季度的業績,去年也沒公告過,誰知道實際情況如何 呢?


五、在大盤猛跌及大行繼續做空的決心下,1068的股價形成了第二波大跌,這個時候祝和管 理層的態度應該已經完全改為看空和不做為了,股價也已經跌破了祝及管理層14塊的增持成本。在內憂外困的環境下,我估計祝將策略做了重大調整,於是有了後 來的業績預警公告。即一次把問題全暴露光,並且再踩上一腳,既可以滿足做空大行的意願,也可能打亂他們的節奏,並且為自己和利益一致人可能的低價抄底提供 時間和空間。祝本人在1068上市後,先後在高位增發時結合減持原始股近3億股,套現近50億元,這些錢應該都砸進了房地產,以如今房地產的資金流形勢, 祝義材短期未必能拿出多少錢出來抄底,當然也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想抄底增持,實際結果如何,現在還難以預料,不過,目前離年報批露還有半年時間,足夠長。

 

六、有沒有可能確實是以前收入利潤作假了,現在藉機調整回來呢?我還是覺得可能性極 小,因為1068過去10年的利潤複合增長達到了54%,相當之高,並且增速一直很穩定,波動極小。如果它的利潤增長率有假,比如虛增了10個百分點的 話,那麼10年複利下來,利潤總和將減少60%,這個複利的影響相當大,僅10個百分點,就必須虛增50億以上的資產,報表是很容易看出問題來的。這50 億太大了,用半個年度甚至一二個年度,根本就調整不回來的。非要調,那等於自己承認以前和現在作假賬,後果會如何?如果虛增20個百分點的話,即利潤復合 增率34%,那差不多整個固定資產都快變成0了,做為一家國內公認的有資源有渠道有品牌的龍頭企業,這怎麼可能的事?更何況這個34%的複合增長率,都仍 然是相當高的呢。如果一個企業不作假,都有34%的複合增長率,那這麼好的數據,犯得著作假?

 

順便補一句,這幾天00682超大現代停牌,被香港政府起訴其內幕交易財報作假,超大的做法是把可能虛構的利潤,增加到經營現金流入,再同時增加固定資產 投資流出,等於把利潤全轉到了固定資產。表面上,雨潤確實也有這種可能性,但兩者最大的不同是,超大圈的地很難界定,它的渠道和產品我們知之甚少。但雨潤 的財政補貼實實在在,收購肉聯廠和圈地也是事實,否則媒體就不會質疑它圈地不殺豬,騙財政補貼了。並且,雨潤的渠道遍佈全國,品牌也是人盡皆知,這些都是 真實存在的,雨潤與雙匯、金鑼同為中國豬肉第一陣營這是事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