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昂山素姬贏大選後首赴美演講:慶祝之時還未到

1 : GS(14)@2016-09-24 23:30:45

緬甸「民主女神」昂山素姬,在其率領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歷史性贏得大選後,周三在美國紐約亞洲協會演講。她表示,緬甸正處於發展為真正民主國家的起點,歡迎世界各國,包括美國,提供協助。她強調,先建立完善法治、政治制度,比經濟發展更加迫切,也表明無意參照中國「讓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模式。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全民盟去年歷史性贏得國會大選、今年3月正式從軍政府手上接過政權,昂山素姬被任命為緬甸國務資政及外長,成為實質領導人。與2012年剛獲釋時比較,時隔4年昂山素姬再次訪美,身上背負國家發展重擔。昂山素姬昨稍早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成為緬甸第一位在聯合國大會演說的領導人。她晚上在亞洲協會,甫開始演講即表示,緬甸距離發展成真正民主國家,路途遙遠,「現在還不是值得慶祝的時候」。昂山素姬演講長約20分鐘,主要闡述她在治國方面的理念,其後接受主持人提問。她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包括修改憲法、化解內部矛盾達致和平,及建立法治制度。昂山素姬解釋,緬甸憲法賦予軍人特殊權利,包括能直接取得25%國會議席,「在現代文明社會內,民主國家軍隊責任遠遠大於此,但不應在政治上有任何角色」。被軍政府軟禁15年的昂山素姬,不失風度地表示,感謝軍方開放選舉,為國家帶來改變契機;不過,緬甸國內地方割據問題嚴重,昂山素姬指,16個參加和解大會的地方組織中,只有8個組織簽署和平協定,「在這個難得的歷史機會上,我們必須將內部矛盾劃上句號」。在外交問題上,昂山素姬感謝美國多年來「對國家、人民,以至個人幫助」,認為美方已「做盡可做的事,(緬甸)與美國永遠是朋友」。同時,昂山素姬批評,部分人發展經濟時強調全球化,「遇到問題時卻要求別國『不要干涉內政』」,她認為全球已連成一體,反問「現在還有外國人嗎?(who is a foreigner today?」,強調緬甸外交政策會對所有國家持歡迎態度。昂山素姬指,緬甸逐步開放後,很多人對國家經濟發展寄予厚望。不過,她認為先建立完善政治、法治系統,較推動經濟來得迫切,「不少人覺得經濟改善,其他問題便會迎刃以解;如果這是對的,美國今天應該一點問題都沒有」。她補充,無意參照中國發展模式,「在發展經濟同時,我們不會忽視政治發展」,緬甸不會把全部資源投放在較富裕地區,而是平均分配發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4/197805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850

白思豪求連任首赴唐人街拉票反駁勾結地產商指控

1 : GS(14)@2017-06-25 09:31:20

尋求年底連任的紐約市市長白思豪,首次在曼哈頓唐人街舉辦市民大會(Town Hall);這位經常被紐約華人批評「與地產商勾結」的市長,直接與400多名居民對話。白思豪反駁與地產商勾結指控,「(地產商)都不支持我競選市長」,又重申政府首要任務是大建可負擔房屋(affordable housing),「只要有土地,我們便要興建」。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白思豪自2014年當選第109任紐約市市長後,首次在唐人街所在地、曼哈頓下東城區(Lower East Side)舉辦市民大會,登記出席人數多達800人;但受場地空間所限,最終只有約400人能夠參與,大部份為區內華裔及西班牙裔居民。長達3小時的市民大會中,居民踴躍發問,議題由房屋、公共空間、商販活動以至交通問題等無所不談,但焦點仍集中在房屋及土地問題。其中,示威者連月在市政府外抗議示威、要求為區內訂立重建限制的議案,白思豪僅指該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沒有給出具體承諾。另一方面,有居民指責白思豪,批准發展商在下東城區河邊,興建3棟最少60層高的豪宅;白思豪把問題歸咎於上任市長彭博,「其中一棟在去屆政府時,通過所有法律要求後批出,另外一棟更加在10多年前已獲批」,其間,有市民不滿高呼「bullsh*t(放屁)」,白思豪回應說「你有權這樣說,但這是事實」,重申該發展項目合法,現屆政府難以阻撓。在區內生活20年的林先生用廣東話發言,他表示其租住單位經新業主收購後,對方拒絕收取租金,以圖迫遷。白思豪表示,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內,市政府首次撥款,向受騷擾租戶提供免費律師服務,並立法禁止業主迫遷,「對發展商來說,這是嚴重刑事罪行,相當具嚇力」,他其後要求隨行官員跟進該投訴。有居民質疑白思豪與發展商關係密切,以發展名義搶走公共空間,包括深受藝術家歡迎的「伊麗莎白街花園」(Elizabeth Street Garden)。白思豪反駁指說法不實,「我至少可以說,對地產商行為,我經常不認同;而且在選舉中,他們(地產商)反對我任市長,這事你可以查證到」。他續指,市政府首要任務為興建可負擔房屋,「只要有土地,我們便會興建,老人居住空間不足是紐約市面對最大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4/200672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7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