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法國財政預算案:拒絕緊縮 歐盟應再寬限赤字率達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18

面對德國和歐盟對屢次違反財政紀律的批評,法國強勢回應要求歐盟第三次寬限達標。

法國政府此前確認無法按時達到歐元區赤字率目標,最早要到2017年才能達到歐盟規定的3%赤字率及格線。

法國財長薩潘(Michel Sapin)堅稱法國推遲達標時間是“合法且有充分的理由。”

QQ截圖20141001210622

薩潘還呼籲德國做更多事情推動歐元區經濟複蘇。他說“盡管法國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是那些“已實現盈余的國家”必須擔負起“推動經濟複蘇的責任”。

據法國政府周三公布的2015年財政預算,今年財政赤字率將上升至4.4%,預計明年將回落至4.3%,2017年降至2.8%。

此前法國已經兩次違反了歐盟規定的3%赤字率目標,歐盟委員會曾兩次寬限,要求法國在2015年達標。

QQ截圖20141001210643

薩潘說基於法國和歐洲普遍疲軟的經濟狀況,法國政府的財政目標是“非常現實的”。法國政府預測2015年法國經濟增長率為1%,2017年為增長1.9%,遠低於此前的預期。但負責制定財政政策的法國高級委員會認為,最新的預期依然過於樂觀。

為顯示削減支出的決心,法國政府承諾在未來三年內削減500億歐元公開支出,在2015年將削減210億歐元。

薩潘說:“法國從來沒有做過如此之大的努力”。

但是法國政府拒絕歐盟更大規模削減開支的要求。法國預算聲明稱:“法國不會迫於外界壓力削減更多支出,法國拒絕緊縮。政府承諾對財政紀律負責,刺激經濟複蘇。”

盡管赤字率超標,薩潘要求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尊重”法國政府的決定,其中包括一個為企業減稅400億歐元,重振法國競爭力的方案。

法國公布的新預算還將在明年為家庭減稅30億歐元,以緩解民眾近幾年對緊縮政策的憤怒情緒。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91

預算案硝煙彌漫 法意聯手反抗德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35

周五歐洲歐盟峰會進入第二天,歐元區領導人繼續討論如何避免經濟停滯以及對抗通縮風險。德國一貫堅持的緊縮立場再次成為焦點,以法國和意大利為首的國家希望可以放寬財政預算。

歐洲央行的決定意味著類似美國全面QE目前並不在歐洲的討論範圍之內,因此留給歐洲的選擇權並不多。芬蘭財長Alex Stubb表示,歐洲央行行長徳拉吉將在第二天的會議上向歐元區領導人陳述如何找到經濟增長及金融穩定之間的平衡點。

歐元區經濟增長已經連續第二個季度陷入停滯,包括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都對該地區的前景表示擔憂。法國和意大利希望可以開放金融危機時采取的財政預算限制,但是德國依然堅持其一貫的緊縮預算。

意大利總理倫齊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歐洲必須"為增長投資",而不是"僅著眼於采取強硬的節儉措施"。 迄今的緊縮措施並沒有解決問題。法國總統弗奧朗德對此表示贊同。他補充說:"到處都存在著不確定性。美國的經濟陷於癱瘓,歐洲還沒有找到恢複經濟增長的方法,我也在為促進增長而奮鬥。"

歐元區領導人們認為如果不擴大投資的話,歐元區經濟很難有所進展。但是法國和意大利如果希望可以擴大財政預算的話,歐洲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必須承諾做出更多的財政改革。

主持歐元區財長會議的Dijsselbloem表示,“改革是核心議題。法國和意大利對於改革雄心勃勃,但是他們的行動才是關鍵。”

歐盟委員會最晚將於下周三決定是否拒絕法國的2015年預算案。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即便法國的新預算案碰了釘子,法國也較難出現實質性的變革。

明年將加入歐元區的立陶宛總統Dalia Grybauskaite表示,“緊縮政策應該保留,但是投資也應該加大。”

投資者一直希望歐洲央行可以采取全面QE措施,但是行長徳拉吉面臨諸多阻力,其中德國的阻擾最為明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69

日本內閣通過2017年度預算案,防衛費連續五年增長創新高

日本政府22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17年度預算案,一般預算總額創歷史新高,達到97.454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萬億元)。預算總額比2016年度原始預算增加7329億日元,連續五年創歷史新高。

據共同社報道,重點實施的政策中,包括特別預算在內“一億總活躍”政策相關預算為2.9352萬億日元,日俄經濟合作約為35億日元。防衛費連續五年增長,為創下歷史新高的5.1251萬億日元,政府開發援助(ODA)和觀光廳預算也有所增加。公共項目預算微增至5.9763萬億日元,農業和教育等其他經費幾乎與上年持平。

不過,由於老齡化而增多的社保費用增長額僅為5000億日元,將加大國民在醫療和護理方面的負擔。報道分析稱,經濟形勢改善遲緩導致稅收見頂,政府借款居高不下。這成為了一份在財政重建遲遲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下生活壓力上升,即便財政支出增至巨額也難以讓人實際感受到好處的預算。

另外,國債(借款)的新發額為34.3698萬億日元。雖然政府通過低估國債利息和積極籌措稅外收入來將國債新發額控制在上年度以下水平,但仍占到財政收入整體的35.3%。

基礎財政收支的赤字額為10.8413萬億日元,近五年來首次擴大。日本政府將把預算案提交至明年年初開幕的例行國會,力爭3月底前獲得正式通過。

政策經費為73.9262萬億日元。其中社保費增加4997億日元至32.4735萬億日元。根據財政整頓計劃將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增幅較預算申請額壓縮1400億日元,因此醫療和護理的保險費和窗口付款額將面臨一部分的上調。因消費稅率上調至10%政策而計劃向低額養老金人群發放的補貼等部分政策因增稅延期而暫不實施。

用來償還借款本利的國債費為23.5285萬億日元,因估計利率較低而減少836億日元。財政收入方面,稅收為57.7120萬億日元。企業業績表現不濟,稅收增幅僅為1080億日元。政府持有的美國國債運作收益等稅外收入預計為5.3729萬億日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29

香港公布財政預算案 將推出系列減稅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2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7/2018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據新華社報道稱,陳茂波表示,2016/2017年度盈余928億港元,財政儲備在3月31日預計為9357億港元。

陳茂波介紹,2016/2017年度政府收入的修訂預算為5595億港元,較原來預算高12%,即613億港元,主要原因為賣地和印花稅收入的增加。

政府支出方面,陳茂波表示,修訂預算為4667億港元,較原來預算低4.1%,即202億港元,主要是由於原來預算為醫院管理局公私營協作基金撥款的100億港元,已於上年度提早支付。

陳茂波還稱,針對香港當前經濟情況,並考慮到政府的財政盈余狀況,特區政府會推出一系列減稅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75%的利得稅以及在未來推行5項恒常的稅務寬減措施等

他表示,今年的預算案繼續寬減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維持上限達2萬港元,惠及全港184萬名納稅人,有關扣減會在2016/17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164億港元。

另外,政府將寬減75%的利得稅,上限為2萬港元,全港13.2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19億港元;至於增加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會由現在的3.3萬港元增至3.75萬港元,將惠及2.38萬名納稅人。

除了以上的一次性措施,為減輕納稅人的負擔,陳茂波建議從2017/2018年度起推行以下5項恒常的稅務寬減措施,包括薪俸稅邊際稅階由4萬港元擴闊至4.5萬港元;增加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由現時6.6萬港元增至7.5萬港元;增加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由現時3.3萬港元增至3.75萬港元;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期,由15個課稅年度增至20個課稅年度,最高扣減額則維持每年10萬港元;增加個人進修開支的最高扣除額,由現時8萬港元增至10萬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06

特朗普的首份預算案:大增國防開支540億美元

本周一特朗普在白宮對各州州長發表演講。演講中特朗普透露了他在本周二的國會演講中的相關內容,包括基礎設施支出的方案,國防開支增加和稅改等。

特朗普在講話中重點談及了軍費開支,表示此次政府預算對美國軍費開支的增加將是“史無前例的”,隨後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的相關官員透露,特朗普將在首份預算提議中將國防開支增加540億美元,較上年度預算國防開支增長9%。據紐約時報報道,為了確保不增加赤字,特朗普預計將大幅削減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海外援助項目的預算以平衡新增的國防開支。

特朗普還在講話中表示將大幅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但關於稅改,特朗普表示只有在處理了奧巴馬醫改法案後才會發布他的稅改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239

特朗普新預算案出爐 多部門經費遭狂砍

當地時間16日,美國政府公布2018財年預算案,大幅提高國防支出,並削減其他多個政府部門開支。

特朗普計劃將美國的國防支出提高到540億美元,並削減對外援助資金。而美國國防支出增加所需的資金將通過大幅削減其他部門的預算取得,這些部門包括國務院、美國環境保護署、能源部門、公共廣播公司。

首當其沖的是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該部門預算將削減30%,直接導致50個項目和3200個職位“消失”。特朗普總統不同意美國環境保護署提出的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計劃。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計劃旨在讓美國履行巴黎協議氣候協議中規定的義務。

此外,特朗普計劃將美國國務院的預算削減約28%,並大幅削減公共廣播公司的資金。美國政府還計劃在食品和平計劃上節約更多資金。該計劃向遭受戰爭或自然災害的國家提供援助。

特朗普曾承諾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城墻,以阻止非法移民的入境。因此,此次預算計劃也包括了一項15億美元的邊境墻建造項目,用於支付邊境墻地址確認以及施工方面的花費。

特朗普還將削減公共教育、住房和城市發展部、以及運輸部門預算的計劃。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社會項目占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大部分成本。然而,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維持這兩個部門的預算不變。

美國政府各部門預算變化情況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06

C觀點 - 施永青 訂預算案要跟民意嗎? (2012年02月07日)

1 : GS(14)@2012-02-07 21:29:0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1346&d=16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94

結束109小時拉布戰 立法會通過預算案 (2013年05月22日)

1 : GS(14)@2013-05-22 14:25:5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5577&d=2050

【am730訊】立法會昨晚以38票贊成、16票反對及1票棄權下,三讀通過《撥款條例草案》,結束長達15個會議天、109小時的拉布戰,部分建制派議員隨即拍枱叫好。財政司長曾俊華歡迎立法會通過預算案,認為可避免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大規模資金短缺的情況,而當局會加快行政程序,減少對公共服務的影響。

曾俊華昨晚表示,政府會加快行政及會計程序,向各部門及機構提供撥款,減少對公共服務的影響,其中綜援及生果金等可如期發放,但醫管局及大學撥款可能未能如期於下月到位。他又說,預算案提出的紓困措施,包括電費補貼,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額外提供一個月綜援、高齡、長者及傷殘生活津貼,將於下月向財委會申請撥款,政府亦會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在下月發行新一期通脹掛鈎債券iBond。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早前打開口牌,力爭在昨晚10時休會前通過預算案後,他昨午復會不久便再次「剪布」限制議員發言,社民連梁國雄與人民力量的陳偉業及陳志全不滿決定,批評曾鈺成剝奪議員發言權,梁國雄及陳偉業咆哮「你(曾鈺成)係咪共產黨員?」結果3人同被曾鈺成趕離會議廳,已退出人民力量的黃毓民昨天全日缺席會議,亦無參與表決。

拉布三子斥曾鈺成共產黨員被逐
3名拉布議員被逐出會議廳後,審議及表決時間亦加快,而草案三讀表決前,各黨派亦爭取最後一次發言表態,泛民表明反對預算案,指預算案抱殘守缺,無具體政策推動香港發展;建制派則趁機拉布浪費公帑,令議會運作幾乎癱瘓。
立法會自上月24日就《撥款條例草案》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即開始審議社民連與人民力量提出的710項修訂,結果立法會用了15個會議天共109小時始完成三讀程序,成為歷來審議時間最長的預算案,亦打破去年拉布反對替補機制審議100小時的紀錄。
另外,自由黨榮譽主席劉健儀表示,曾鈺成再引用《議事規則》92條的「剩餘權力」剪布,等同將所有權賦予主席,認為立法會應研究修改《議事規則》,否則會令剪布「常規化」。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各黨派應研究如何修改《議事規則》,包括考慮是否限制發言次數及限時發言等。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擔心修改《議事規則》會令立法會主席有更大權力,故需小心研究。
2 : hh0610(1603)@2013-05-23 01:36:25

剪乜野布, 就俾佢拉夠1000個小時.

公務員冇糧出, 睇邊個仆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22

券商推iBond十成免息孖展 預算案獲通過 新一批料7月登場

1 : GS(14)@2014-06-05 18:05: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5/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擬再發行100億元通脹掛鹇債券(iBond),昨日財政預算案終獲通過,預計iBond將在下月推售。有證券行旋即推出iBond認購優惠。最先出擊的輝立和英皇證券,均以零息十成孖展及免收費搶飲頭啖湯,未開始推廣的券商則表示優惠會加碼。雖然經紀行今年提早開戰,銀行仍然按兵不動。

近月新股水靜鵝飛,港股成交又一般,儘管iBond 4料最快7月出台,部分券商已提早部署。最先出手的是輝立證券,今年該行會繼續借出零息十成孖展,此外還豁免按金、托管費及贖回費。若申請3手並轉用網上帳單,可再免去手續費,申請6手及10手則收38元及68元。



輝立:收逾700申請

輝立新股認購部市場推廣主任劉敏初表示,一、兩周前已開始做iBond認購推廣,今年至今已收到700多名客戶申請。她說去年該行共有逾萬名客戶申請,「因為反應太踴躍,開戶手續做到『塞晒車』」,故今年決定提前推廣。英皇證券亦有提供十成孖展,認購3手可豁免利息,另不收認購手續費、佣金、贖回費及代收利息費。參照去年首日開市價為102.85元,若可獲分派兩手iBond,上市即賣出,扣除交易費後可淨賺566.35元。

耀才:將有「特別優惠」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本周內也會推出優惠,除有十成孖展、零息及零按金外,也會設回收價,但須付手續費100元。為加強計劃的吸引力,他表示上述優惠將不會有先到先得限制。

時富及耀才(1428)暫未有優惠推出,耀才行政總裁陳啟峰更預計要到7月才有。他自信地說,不擔心被對手先拔頭籌,「iBond申請期比新股長,通常有一、兩個星期,客人一般會先觀察再決定,現在先看世界盃啦﹗」他說該行推出的認購優惠定會優於去年,除了十成孖展、豁免費用外,也會續推回收價,並有「特別優惠」,但現時暫不透露。去年耀才最高曾推出以105.5元的回收價,承諾向客戶回購iBond。

銀行仍按兵不動

儘管經紀行已開始搶客戰,銀行仍然按兵不動。永隆、星展、花旗均表示未有優惠推出,會先待iBond 4發行詳情公布後再部署。

去年iBond 3(4218)的申請人數多達52.5萬,超額認購3倍,陳啟峰預計今年申請人數還會再升近三成,至70萬人,料每人只會獲分派一、兩手iBond。

明報記者 陳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12

預算案退稅上限或增至萬五向中產派糖 子女免稅額加至八萬

1 : GS(14)@2015-02-12 08:37:34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資料圖片


【本報訊】庫房水浸,中產與基層一樣有糖分。據了解,受惠於樓市辣招稅收及其他收入,今年財政盈餘將由原預計的九十一億激增至六百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廿五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除了會繼續提出公屋免租等基層紓困措施,也會向中產派糖,包括退稅百分之七十五、上限為一萬五千元,供養子女免稅額亦由目前七萬增至八萬。記者:許偉賢 陳雪玲消息稱,曾俊華會在農曆新年前「拍板」決定各項紓困措施,並在新年期間閉關撰寫新一份預算案。據了解,受惠於幾大原因,包括樓市辣招雙倍印花稅的稅收、賣地收入較預期好,以及立法會拉布令不少工程未能上馬致支出大減,加上今年仍然收取上一財政年度「和味」的利得稅庫房盈餘由去年預計的九十一億增加約五倍至六百億。由於庫房水浸,據了解,政府認為不應在此時「閂水喉」,擬趁好景向市民派糖。中產階層過去一直不滿被政府忽視,預算案考慮這一點,繼續扶助基層之餘,同時向中產報喜,包括提高退稅上限。據了解,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方面,納稅人料可獲退稅百分之七十五,上限或增至一萬五千元。政府去年及前年也分別向納稅人退稅,上限分別為一萬元及一萬二千元;若今次退稅達一萬五千元上限,是近年新高。而政府前年退稅一萬二千元,庫房當時少收約八十九億。




庫房或少收逾百億

與此同時,子女免稅額料也由目前七萬增至八萬,即特首梁振英選舉時的承諾水平。當局上次增加子女免稅額是在二○一三年,當時由六萬三千元增至現時七萬元。消息稱,當局亦會一如去年寬免首兩季差餉,每戶每季以一千五百元為上限。多個政黨均對政府向中產派糖表示支持。經民聯林健鋒稱,政府既然擁有多達六百億盈餘,退稅上限調高至一萬五千元是理所當然。自由黨黨魁方剛也稱退稅一萬五千元對中產是好消息,並指今年經濟環境或不穩,「今年唔易過,退稅係好事」。中產聯盟一直力倡今年預算案應向中產退稅二萬元,主席彭長緯指,「如果退稅真係有萬五蚊,都算唔錯,中產唔可以成日都冇糖派」。對於盈餘遠超預期,香港稅務學會理事王銳強指,「淨係額外印花稅嘅收入,加上拉布令基建唔可以上馬嘅支出,呢度都成五百億啦」,他認為政府無法預期辣招及其他工程撥款何時通過,「所以估錯數都唔係佢哋嘅責任」。王銳強預料,退稅一萬五千元或令庫房少收逾百億。另外亦有消息稱,曾俊華有意在財政預算案中再宣佈發行與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次發行額有望達一百億元,雖然今年息口有回升壓力,但港府考慮到市場仍保持低息環境,發行iBond仍可吸引一些希望有保本投資工具,但回報不跑輸通脹的市民,同時也可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2/190392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