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NYSE:EDU,下稱新東方)是最近兩週來最倒霉的中概股公 司。因為一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函以及一份做空機構的報告,截至美國時間7月18日(週三)收盤,新東方股價腰斬,報收9.5美元/ 股,48小時內累計跌幅高達57%,總市值蒸發過半,僅存15.01億美元。
導火索源自7月11日新東方宣佈其國內的VIE結構發生變更。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變利益實體),又稱協議控制。在中國,VIE通常指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出於規避國內監管政策的需要,通過一組協議控制境內的業務實 體。這次新東方變更的是國內業務實體——北京新東方教育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新東方),原先11位註冊股東名下的股權通過無對價協議,全部轉至 新東方創始人兼董事長俞敏洪一人控制的實體下。
僅僅過了兩天,SEC的調查函便不期而至。據新東方披露,SEC的調查「主要針對新東方的VIE股權結構調整依據是否充分,以及合併報表受影響的情況」。
繼2011年夏天馬云在未經股東批准情況下私自轉移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股權事件全面曝光之後,VIE結構所引發的市場不安全感,已經成為所有中概股企業最害怕觸碰的「雷區」。
7月18日,更大的打擊到來。美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突襲,稱新東方在加盟學校、稅收減免、以及資產歸屬等環節存在財務造假。新東方當日股價再挫35%。
彷彿陷入夢魘般,新東方直到第三天下午才做出反應。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俞敏洪在一個極小範圍的媒體通氣會上聊了約半小時。他試圖告訴外界,新東 方被冤枉了。「VIE股權結構調整,是當時持股的這些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變更是為了讓投資者更信任⋯⋯但VIE有沒有問題是永遠都解決不了的,除非 中國的政策解決了。」俞敏洪抱怨說。
至於渾水的質疑,俞回應稱,這些指控要麼是編造,要麼斷章取義誇大其詞,硬把一兩個「粉刺」性質的問題說成是「癌症」。
很多市場人士都認為,新東方是一家好公司,VIE結構調整也確實有情可原,但渾水的狙擊更像是一次歪打正著的突襲,恰恰擊中了所有中概股教育板塊上市企業一個共同的死穴——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的身份衝突。
熟悉中國民辦教育產業的人都知道,由於產業指導政策與現實嚴重脫節,包括新東方在內的民辦培訓機構,很長時間以來都無法獲得一個明確、公開的營 利性教育機構身份認證,在政策上處於灰色地帶。為了合法經營,它們既是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同時又是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民辦非企業 法人,並以此向教育部門申請辦學資質,由此又成為了非營利機構。這種身份的衝突給民辦培訓機構的產權歸屬、財報並表等製造了巨大的麻煩。為了去海外IPO 融資,他們只能選擇VIE模式。
也因此,新東方最近的遭遇,看似飛來橫禍,其實是在劫難逃。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相關部門在新東方們身份認證上設置的政策陷阱。
別讓投資者誤解「你在胡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會認為,新東方此次的VIE結構調整類似去年馬云的情況,但其實兩者完全不同。」新東方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謝東螢在7月 18日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中解釋說,正是因為去年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才讓新東方開始「審視自身」,希望獲得一個更為安全的VIE結構。
「新東方首次公開募股6年來,已經有10位股東離開了公司,不再持有或者只持有少量公司股份,他們也不再參與公司的管理或任何相關事務。」謝東 螢介紹,VIE結構中,俞敏洪名下的實體原本持有53%的股份,調整後持有北京新東方100%的股份,VIE股權調整對上市公司股東結構沒有影響。
2004年8月,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境外成立。2006年5月25日,北京新東方的11位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名義股東」,與新東方教育集團簽 訂股權抵押協議。同年9月7日,新東方登陸紐約交易所。從新東方歷年年報可知,這11位原始股東除俞敏洪外,都已不再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股東欄中。
一位新東方內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證實,新東方此次VIE結構調整最早是由俞敏洪主動提出,理由是「這10位老股東已經淡出,如果繼續維持原有股權 結構,可能給公司在年檢、簽署協議、管理賬號等方面帶來不便。」從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10位離職股東先後簽字完成轉讓,公司也完成相關登 記。俞敏洪以為北京新東方股權簡化為他一人,使得VIE國內實體與海外上市架構之間的聯繫更緊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俞敏洪的位置也變得更加不可或缺,過 去由11個人搭建的VIE結構現在只剩俞敏洪一人,但俞敏洪畢竟在上市公司只持有17.1%股權。如果有一天新東方的股東們決定讓俞敏洪離開管理層,誰能 保證新東方不會像2001年的新浪一樣,遭遇創始人不願離職的難局——最終,這將完全取決於俞敏洪個人的誠信。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俞敏洪的話稱,從新東方開始辦VIE股權轉讓時,渾水就盯上了,三個月前渾水把報告給了SEC,針對脆弱的VIE 結構的獵殺開始。多位律師和投資界人士認為,SEC調查屬於常規操作,並不代表公司真的有問題。但細究新東方針對VIE股權結構調整的操作細節,的確存在 不嚴謹之處。
首先,為什麼新東方的股權轉讓會是一份「無對價協議」?新東方公關部的一位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解釋稱,「沒花錢」是因為徐小平等11位股東在上市 公司中已通過持股獲得了經濟利益,而北京新東方並非經濟實體,這些人的股東身份「存在與否沒什麼意義」,大家都同意「無償轉讓」。但大多數接受財新記者採 訪的市場人士均認為此舉不妥,「哪怕是象徵性的,也應該拿出一個轉讓價格」,否則到工商部門申請註冊信息變更都說不過去。
其次,新東方從未對這次VIE調整的目的、流程以及操作進展發佈過任何上市公司公告。對此,一位私募股權投資人士點評說,SEC確實沒有要求公 司必須對類似「VIE結構內的股權結構」做信息披露。「但畢竟市場目前對VIE問題神經高度敏感,公司在處理與VIE相關的事務上,怎麼小心都不過分。」 該投資人士說,「及時主動告知至少能讓投資者不會誤解『你在胡來』。」
美國Goodwin Procter 律師事務所潘惜唇(Catherine Pan)批評說,新東方後來對外告知VIE事件的新聞稿,在表述上也有不恰當之處,讓美國投資者困惑。比如,新聞稿中稱為了加固VIE結構,「公司要求(request)10位股東將其名下股權轉讓給一個股東」。
「明明應該是股東個人之間的協商,為什麼變成了『公司要求』的無償轉讓?美國公眾股東和監管機構可能覺得從商業角度難以理解。」潘惜唇認為,新東方沒有充分考慮中美之間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可能導致的誤解。
![]() |
新東方股價大幅跳水 |
新東方為何VIE
近年來對VIE影響最大的是支付寶事件。2011年6月,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領導的公司管理層為了確保支付寶獲得央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在 沒有知會董事會其他股東的情況下,單方面中止了支付寶與海外母公司之間的協議控制關係,令業界一片嘩然。後來馬云又與雅虎和軟銀兩大股東達成了補償協議, 但由此引發的VIE危機仍在發酵。
2012年3月,中概教育股雙威教育(NASDAQ:CAST)原CEO陳子昂離職後,帶走公司公章及營業執照,轉移雙威教育核心資產,並將公司銀行存款用作質押,而上市公司董事會在事發前毫不知情。
這些事件都讓美國投資者領教了中國企業獨有的VIE結構的脆弱性。VIE結構始自新浪,原本是為規避國內政策監管,但發展至今,已癒來愈成為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軟肋。
當時根據中國《指導外商投資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規定,有些行業(如電信、教育、互聯網、傳媒等)不允許外商獨資或控股。 2000年,新浪作為互聯網企業首創了VIE結構赴美上市,此後中國互聯網公司、教育培訓公司、傳媒公司均採用VIE結構在境外募集或上市。
「我們在上市之前也選擇了VIE結構,就是跟著新浪學。」前述新東方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新東方在2011年報中表述,由於中國法律法規禁止外商投資中國九年義務教育行業,上市公司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不能取得相關教育許可證和牌照,因此只好通過協議控制掌控北京新東方及其附屬公司來經營其教育事業。
實際情形遠比新東方所描述的要複雜。確切地說,新東方真正要通過VIE解決的,是如何讓一個非營利機構上市的難題。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科研和法 律事務部部長田光成教授告訴財新記者,從《憲法》到《教育法》再到2003年生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都明確規定,「教育屬公益性事業,不得以營利為目 的」,這是橫在所有民辦教育機構上市路上的攔路虎。
新東方曾在財報中披露,根據2003年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從事證書教育、學前教育或其他學術性教育的「私立民辦學校」,要去各地民政部門登 記註冊成為「民辦非企業法人」,並獲得教育監管部門的辦學許可。新東方2011年財報顯示,目前北京新東方名下的64所學校皆屬於「民辦非企業法人」性 質。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身為「民辦非企業法人」的這些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可以就「是否求取合理回報」問題,向民政部門申報。新東方在年報中稱,60 多家直營學校,在註冊成立之初,既有選擇「求取一定合理回報」的,也有選擇「不求取任何回報」的。
2004年4月1日生效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下稱條例)第三十八條指出,捐資舉辦的民辦學校和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 理回報的,可依法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及其他優惠政策。而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民辦學校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則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稅務主管部門會 同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制定。
事實上,在過去長達七八年的時間裡,中國眾多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正是在這一條法律條文面前身陷兩難。
《條例》要求民辦學校在辦學章程中必須聲明合理回報的比例。但直到目前,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稅務主管部門,始終沒有拿出一套明確的指導方案供這些「民辦非企業法人」執行。
就算是國務院出台了相應的政策,這些民辦教育機構依然在「收入」結算問題上處境尷尬。因為所謂「回報」,也只屬於分紅性質。對於學校舉辦人或投資人,是否有權直接將學校經營業績合併報表,目前仍存在較大爭議。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編寫的《民辦教育促進法釋義》一文中,曾明確指出,「經營性民辦學校不屬於本法調整對象。民辦學校按辦學性質劃分,可以分為營 利和非營利兩類。本法調整的是公益性或基本公益性的民辦學校。」對投資人和舉辦人來說,一旦選擇舉辦公益性或基本公益性的民辦學校,相關投入均屬於「捐資 辦學」性質,將不擁有學校產權。
《條例》附則第66條規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的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然而,這句「另行規定」已讓所有民辦教育機構苦等數年,國家有關部門至今沒有給出操作辦法。
「因為沒有任何具體規定,民辦教育機構想要直接申請成為經營性培訓企業的這條路,目前基本上被直接封死了。」一位風險投資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據 其不完全調查估算,目前國內有近80%的民辦教育機構,都是避開教育部門的監管,只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經營項目為「教育諮詢」的實體公司便直接開展業務運 營了,教育部門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011年年末,曾有國內媒體報導稱,教育部已牽頭在著手起草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文件,集中解決目前民辦教育產業內令所有創業人和投資人最為糾結的有關合理回報、產權歸屬以及退出機制等核心難題。但半年又過去了,杳無音訊。
VIE合法化道阻且長
正是這種說不清的出身,讓新東方面對渾水的質疑只進行了有選擇的回應。渾水公司對新東方的質疑主要涉及五項:一是隱瞞加盟店涉嫌欺詐;二是旗下 附屬學校因資產歸屬問題不能進行財務合併;三是基於稅收及審計費用,涉嫌財務造假;四是毛利率虛高;五是VIE結構對投資者不利。
針對加盟店問題,新東方19日已發出澄清報告,稱新東方擁有664家冠以新東方品牌的教學中心,擁有100%的控股權;另有21家加盟學校,但 新東方強調,這21家加盟學校未被授權使用新東方品牌,因此,新東方財報中公佈的涉及新東方學校數量、教學中心數量及註冊學生人數等信息中,也不包含這 21家加盟學校。而且從2012年起,加盟項目已經基本停止。新東方還稱,2010財年及2011財年,這些加盟學校的加盟費(包括支付的培訓費)總計 3.5萬美元及24.9萬美元,分別只佔總收入的0.009%和0.045%。
此外,對於渾水指稱新東方60%的毛利率與一般未上市教育培訓企業20%-30%的毛利率水平不符的說法,新東方的解釋是公司在英文培訓、特別是出國留學的語言培訓等項目中,手握多個具有市場壟斷性的產品,是拉升公司整體毛利率的主要動力。
新東方的回應亦得到了當年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徐小平力挺。在澄清當天,新東方股價盤前漲8%,全天報收於11.2美元,較前一日回漲17.89%。
之後的7月21日,新東方的股票回購計劃又帶動其股價上漲15.27%,收盤報12.91美元。
但針對渾水報告中的另外兩項詬病——財務合併以及基於稅收及審計費用涉嫌財務造假,新東方則只有簡單否認,並未詳加說明。新東方公共關係部經理 王學文稱,收集資料還需要時間。新東方20日宣佈由三位獨立董事——李廷斌、李彥宏和楊壯組成「獨立特別委員會」,針對各項指控進行獨立審查。
新東方已遭投資者起訴,危機沒有結束,VIE所面臨的挑戰也遠未止歇。VIE曾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為規避現有不合理的監管政策而創新的一種 結構,也得到了投資者和境內外監管機構的認可或默許,多年來相安無事,並以此為基礎帶動了大量風險資金的進入,催生了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產業。然而,在運行 多年之後,這個結構在違規者的衝擊下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裂縫。無論相關公司內部如何思考針對VIE結構的調整政策,其實都不可能實現百分百安全。而且, 在支付寶和雙威教育事件之後,將VIE結構繫於個人的道德風險還在不斷擴大。從根本上說,只要在相關政策上政府一天不給說法,VIE的風險就會繼續存在一 天。
企業千等萬等的「一個說法」,不過是作為政府監管層,對VIE結構存在合理性的表態,又或者是類似營利性教育機構准入通道的徹底放開。
支付寶事件後,就不斷有「VIE結構被容許,或者外資進入限制被放開」的傳言,但監管層距離這種期望還很遙遠。2011年8月26日,商務部曾 發佈了《商務部實施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規定》,明確指出外資併購境內企業不得以VIE模式等規避安全審查。隨後,針對商務部新政,坊間 曾流傳過一份「證監會內部報告」,這份據稱已呈遞至國務院的報告建議,採取VIE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必須經過商務部完成前置審批,並會簽中國證監會。
但美國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周汀稱,目前還沒有聽說監管層在推動VIE合法化方面有明確動作,因為牽涉面廣,改起來難度很大。
「SEC等境外監管層雖然認可VIE結構,但會參考中國律師的法律意見書,而現在律師都有顧慮。」周汀表示,自從去年8月商務部發文將VIE納入監管範圍後,中國律師現在不大敢為採用VIE結構境外上市的企業出具一個乾淨的法律意見書。
多數遊戲是無罪的,依托市場營利也無可厚非,但不設限並產生了極端後果,就不能聽之任之。這種負面影響如果以各種方式施加於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該盡早遏制。
小編註:截至發稿,騰訊控股(00700.HK)下跌逾4%。人民網日前發表評論稱,《王者榮耀》面向社會不斷在釋放負能量,監管主體有必要讓遊戲多一些“善意”。
騰訊今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刊文《對話《王者榮耀》制作人:道阻且長,我們已啟程》稱,王者作為一款遊戲產品,在遊戲設計本身是完全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我們現在已經是一款國民遊戲,就必須承擔起對應的責任。”“其實遊戲和其他娛樂方式一樣,也能夠成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會被社會詬病的洪水猛獸,精神鴉片。”
一款遊戲成為全民性、現象級,足見其魅力;又被稱為“毒藥”“農藥”,可見其後果。最近,當《王者榮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質疑時,該如何解“遊戲之毒”令人深思。
作為遊戲,《王者榮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會,它卻不斷在釋放負能量。從數據看,累計註冊用戶超2億,日活躍用戶超8000余萬,每7個中國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後”用戶占比超過20%。在此可觀的用戶基礎上,悲劇不斷上演:13歲學生因玩遊戲被父親教訓後跳樓,11歲女孩為買裝備盜刷10余萬元,17歲少年狂打40小時後誘發腦梗險些喪命……到底是遊戲娛樂了大眾,還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賺錢與傷人並生時,更值得警惕。
多數遊戲是無罪的,依托市場營利也無可厚非,但不設限並產生了極端後果,就不能聽之任之。這種負面影響如果以各種方式施加於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該盡早遏制。以《王者榮耀》為例,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遊戲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二是過度沈溺讓孩子在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用戶的遊戲需求,又要對孩子進行積極引導,研發並推出一款遊戲只是起點,各個主體盡責有為則沒有終點。
怎麽做,不僅是態度,更要見成效。面對各種聲音,遊戲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遊戲防沈迷系統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等。有人說,這是中國遊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沈迷措施。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看到了防範的誠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還有待時間檢驗。
不止於“三板斧”,如何給遊戲立規矩,需要做到的還有很多。
立足平臺,要市場更要責任。智能手機普及,手遊市場火爆,但手機不能淪為“黑網吧”甚至“手雷”。遊戲研發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視潛在危害,不能只重體驗而不計後果。如果一款遊戲埋藏了“魔鬼的種子”,那麽一旦推向市場,就會害人害己。作為企業,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責任的擔當,正如一知名企業所堅持的,“不要作惡。我們堅信,作為一個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從長遠來看,我們會得到更好的回饋——即使我們要放棄一些短期收益。”為社會盡責、為發展盡力、為人類增添價值,“王者”才會真正“榮耀”。
立足政府,要創新更要監管。遊戲畢竟是市場行為,其研發與營銷也代表了一定的創新與活力。政府要鼓勵企業創新,支持企業開拓,但是監管是永遠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幾年前就發布了《關於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絡遊戲防沈迷系統的通知》,但監管的滯後性仍舊明顯。是否強化遊戲審核?如何建立遊戲監管規範?可否實行手機遊戲分級制度?這些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抓緊論證、出臺並落實。“汝之蜜糖,彼之砒霜。”遊戲究竟是魔鬼還是天使,不能讓研發者一人說了算,監管主體有必要讓遊戲多一些“善意”。
“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沈迷手機的樣子。”當一位老師“怒懟”遊戲時,滿紙透著無奈與悲憤,我們需要認清的是,手機和遊戲沒有生命力,責任意識更應戰勝商業利益。須知道,遊戲需要設計,孩子的未來也需要“設計”,而這才是妙手文章。
今天,騰訊將推出史上最嚴防沈迷措施,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實施健康遊戲“三板斧”。
首先上線的是限制12周歲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時,後續還將實現晚上9點後禁止登錄;綁定硬件設備一鍵禁玩;強化實名認證體系——這“三板斧”將逐步、持續推進。
昨天,騰訊互娛天美L1工作室總經理、《王者榮耀》遊戲制作人李旻曾發出一封公開信,說出王者團隊的心里話。
我們帶著大家關註的問題,對他進行一輪深入訪談。
問:你想過《王者榮耀》會到達今天的量級嗎?
李:還真沒想過會做到今天的量級。《王者榮耀》今天能夠成為國民遊戲,跟當下中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國民對國產文化娛樂產品的強烈需求、中國移動互聯網全球領先的發展程度等等客觀因素都有著密切關系——可以說,是各種各樣客觀因素共同把王者推到了現在的高度。
問:目前,部分青少年過度遊戲引發不少社會爭議,王者團隊有關註到嗎?
李:隨著我們服務的用戶規模越來越大,我們很早就開始思考如何對青少年用戶進行有效的保護,對於做遊戲研發的我們來說,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因為這關乎每一個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長。
其實在這次力度空前的健康系統推出之前,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舉措,比如遊戲內部分原畫,包括一些英雄的臺詞和語音,我們都陸續做了針對性調整。
健康遊戲系統是在6月初上線的,當時我們還很不安,畢竟國內此前並沒有其他手遊做過類似的防沈迷設計,我們也是第一次來做這種嘗試。但經過一個月的測試,我們覺得功能上比較穩定了,因此選擇在此時推出來。
問:隨著青少年防沈迷話題討論越來越熱,王者團隊怎麽看?
李:在這個話題變成熱點前,我們就一直在關註和思考。這次一系列措施的推出,我們希望通過作為遊戲開發者的努力,與家長協作,幫助家長更好地管理孩子的遊戲時間,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溝通平臺,讓親子雙方共同約定,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能有更多交流陪伴的時間,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們的理解是,未成年人保護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工作。現在不僅是王者團隊,騰訊集中了整個公司的力量,調動了公司各模塊的能力,在建設整個保護未成年人系統。不止我們天美工作室群的總裁Colin(姚曉光),甚至Pony(馬化騰),Martin(劉熾平),Mark(任宇昕)等高層也親自牽頭,推動相關工作的落地,確認配套的策略甚至是細節。
問:有報道稱小學生可以用“小號”繞過成長守護平臺,難以實現真正的監管,你怎麽看?
李:上面說到的,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王者榮耀》健康系統,其實是配合成長守護平臺來做的。對於小號問題,不止是遊戲行業,而是包括視頻、電商等整個互聯網行業都面臨的難題。在這種情況,成長守護平臺經過多次驗證和評估,認為直接綁定硬件設備是較好的解決方法,這個功能也將在近期上線。
騰訊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天美作為一個遊戲研發的工作室,我們都沒有去鑒定和甄別用戶完整準確身份信息的能力。但我們會持續的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系統,盡我們所能的為家長提供有效的手段。
比如成長守護平臺,可以幫助家長實現隨時隨地查詢孩子的消費和遊戲記錄、設置消費和玩遊戲提醒、規定時間、時間段,甚至一鍵禁玩。後續計劃推出家長登記遊戲設備,通過設備端而不是賬號端來進行防沈迷。
我們真切的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加入成長守護平臺,並分享給身邊的家長朋友。因為只有在每一個家長參與和協助下,我們才能更快地對平臺進行優化。
防沈迷是騰訊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不是一個遊戲系統、一個功能就能實現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和遊戲可以單方面解決, 我們也希望每一位家長可以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全面發展,我們現在邁出了這一步,也希望全行業和社會也和我們站在一起,共同守護我們的下一代。
問:實現100%覆蓋的高精準實名認證,難點在哪里?
李:當前國內實名制認證的體系,是基於“用戶提供的信息是準確且真實的”這個前提。當然,騰訊方面也在努力通過數據庫及征信手段進行信息補充驗證。
另一方面,我們也正開發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遊戲設備管理,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青少年用小號隱瞞家長的問題。但就像上面提到的,完備的系統和功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也在持續努力完善中,也希望家長給予協助和配合。
問:當前遊戲行業實名認證的情況如何?
李:國家對實名制這塊是有要求的。但當前確實存在用戶通過網絡搜索到虛假的身份證賬號等現象。
有網友建議通過攝像頭確認身份證和用戶是同一個人,這一點從技術上來說存在很大難度,而且它還涉及到用戶個人隱私問題。
問:《王者榮耀》健康系統里的“三板斧”的推進時間表是怎樣的?
李:我們肯定希望整體的措施能夠盡快上線,“三板斧”里面有的是我們遊戲研發團隊自己就可以完全獨立解決掉的,比如針對未成年人做累計時長的限制。
但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通過守護平臺綁定硬件設備,這需要依托於公司整個集團的開發力量一起協作聯調,需要一定的研發和測試周期。
我們會盡快公布相關功能的具體上線時間計劃。這是一個持續性的系統工作,今天大家看到的措施只是一個開始。
問:有人說,騰訊做這些是迫於輿論壓力,你怎麽看待呢?
李:當然不是。今年2月份,我們已經率先推出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5月份我們再推出了移動端遊戲實名註冊系統,還有6月份主動推出的《王者榮耀》健康系統——其實在輿論高度關註之前,我們已經一直在努力推出各種措施了。像守護平臺和健康系統,都是我們率先做出的探索和嘗試。
其實,王者作為一款遊戲產品,在遊戲設計本身是完全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我們現在已經是一款國民遊戲,就必須承擔起對應的責任。
雖然目前我們的相關措施會犧牲一定的短期效益,但我們還是堅定要跨出這一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用戶和社會的長期尊重——這是王者這款遊戲,我們騰訊遊戲,乃至整個遊戲行業長期的追求。
問:如果你有孩子,你願意讓他玩王者榮耀嗎?
李:我還沒有小孩,但有可愛的小外甥,王者團隊有很多已經為人父母,我們非常理解家長對孩子沈迷遊戲的擔憂。但玩樂是人的天性,無論遊戲,動漫,甚至運動,都是形式有別的娛樂方式而已。娛樂確實需要被管理,但也許疏導而不是限制會是更好的方法。
我們自己團隊很多同事都會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我們自己的遊戲,畢竟這是我們很自豪的作品,大家會規劃好時間,甚至設定一些跟歷史,文化有關的命題。其實遊戲和其他娛樂方式一樣,也能夠成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會被社會詬病的洪水猛獸,精神鴉片。
問:您最欣賞的遊戲是哪一款,為什麽?
李:我自己最喜歡的是《黑暗之魂》系列,它是有價值觀,能觸動我強烈的情感的遊戲。我覺得王者它也許已經是一個好遊戲,但離偉大的作品還有比較遙遠的距離。一個偉大的遊戲,從它的本質和內核來講,應該有價值觀的輸出,應該和玩家產生情感連接。我們做王者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夠有一些中國遊戲人自己的表達,對我們自己文化的表達。
我堅信,有一天我們中國的遊戲人,也能做出偉大的作品,向我們中國的玩家,甚至全世界的玩家,傳遞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中國的文化。為了這個理想,我們還需要繼續腳踏實地的努力。
(來源:人民網、騰訊)
5樓提及
check camera得唔得, 無奶油無ga bor
仲有check指紋.
6樓提及5樓提及
check camera得唔得, 無奶油無ga bor
仲有check指紋.
最多都是兩張有
7樓提及6樓提及5樓提及
check camera得唔得, 無奶油無ga bor
仲有check指紋.
最多都是兩張有
如果個case唔係佢負責, 理論上佢應該唔會接觸到個file
9樓提及
放心啦, 經過今次, 個個都會鎖起自己D嘢
10樓提及9樓提及
放心啦, 經過今次, 個個都會鎖起自己D嘢
是他傻仔
11樓提及10樓提及9樓提及
放心啦, 經過今次, 個個都會鎖起自己D嘢
是他傻仔
咁又無咁講, 佢都係對同事有信心啫
12樓提及11樓提及10樓提及9樓提及
放心啦, 經過今次, 個個都會鎖起自己D嘢
是他傻仔
咁又無咁講, 佢都係對同事有信心啫
我是話做壞事那個傻,升唔升職好閒,搞到無埋份工有乜謂?
14樓提及
呢d人眼界咁窄,本身就無乜mileage. 佢點會想得通呀!
15樓提及14樓提及
呢d人眼界咁窄,本身就無乜mileage. 佢點會想得通呀!
可能本身都有牙齒印,唔係點會為咁小事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