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黑戶佛教徒」凌晨四點開始的微型人生

2011-7-25  TWM




曾因過於忙碌而賠掉一段婚姻的郝明義,近八年來讓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展開三、四小時的晨讀時光。這不僅讓他找回學習樂趣,也得以兼顧家庭、自我與工作……。

撰文‧林讓均

創辦「大塊文化」與Net and Books等出版公司的郝明義,雖然「看書」是他專業的一部分,但忙碌的出版工作卻經常讓他擠不出時間來「讀書」;七、八年前,重新排序人生的他,終於找 出了節奏,那就是讓自己固定在清晨四點就起床,這樣就能好好享受三、四個小時的晨讀時光。

「如果哪一天沒有早起晨讀,就好像游泳沒戴帽子,老是覺得有什麼事情沒準備好,整天都渾身不對勁!」喜歡游泳的郝明義下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他認為「時間」 如「金錢」,所以時間當然有「零錢」也有「整款」,而晨起之後的三小時,就是他閱讀的「整款時間」,最適合做「主題式的閱讀」。

「整款」晨讀時光

用來做主題式閱讀、寫作

郝明義將閱讀以四種食物分類:生存需求的閱讀是「主食」,思想需求的閱讀是「美食」,工具需求的閱讀屬於「蔬果」,而休閒需求的閱讀則是「甜點」。在他的 觀念中,讀書可能為了千百種理由,更可能只是為了想讀而讀,因此晨讀時,除了不讀公事上的書籍,他並不限定類別,但每次只挑一種主題。

像最近兩個月,郝明義晨讀的是一本《弘一法師格言別錄》,他用牛皮紙把這本薄巧小書包得整整齊齊,足見他珍愛這本書的程度。每天清晨,郝明義會同步打開這本書與電腦,一邊閱讀一邊在電腦中記下心得,或者上網搜尋俗名李叔同的弘一法師資料。

這本關於人生體悟的小書,在郝明義的歸類中是屬於餘韻悠長、值得細細品味的美食類閱讀。「書中很多格言,可能有人會認為是老生常談,但這一字一句在我讀 來,卻格外能咀嚼出人生況味!」郝明義隨口舉出書中提及的「責善,切戒盡言」,他說這雖是一句老話,但五十五歲的他在晨間重讀此言,卻如當頭棒喝,提醒他 「規過勸善」之時,也要考慮當事人感受。

除了讀書,清晨四點之後的三小時,也是郝明義潛心寫作的最佳時光。曾說自己是「黑戶佛教徒」的郝明義,因為經歷一場多年宿疾不藥而癒的奇事,三十三歲時開 始研究佛學、學習打坐,兩年前他就是利用每天清晨三小時的時間,寫就了一本《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至今,他仍舊保有晨讀之後,再打坐、讀經一小時的習 慣。

此外,早上九點出發到公司的路上,他會在車上翻閱司機預先準備的三份報紙,這三十分鐘的交通時間,就成了他閱讀的「零錢時間」。

別以為郝明義一直這麼早睡早起,年輕時他也經常夜不歸宿、忙著與客戶應酬到天亮,但這位事業上的「拚命三郎」最後卻因為疏於照顧家庭,而賠上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我那時候以為自己在拚事業,而且有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可以揮霍,但現在想來這些都是假象,實情是當時的人生根本亂了套,完全沒有節奏!」郝明義有感而發地 說,當時他就如同大部分的人一樣,過的是想像中的「線型人生」,以為年輕時卯足幹勁賺錢,等到退休再陪家人就好了;怎知道實際人生原來不是一條線進行,很 可能下個階段永遠不會到來,也可能等你到了下階段,已經來不及和所愛的人相處。

忙碌賠掉婚姻

開始「微型人生」的節奏

於是,十一年前郝明義再婚時,就告訴自己「這次可別搞砸!」他開始調整生活節奏。郝明義一天的時間分配是:九點半上班之後到晚上七點下班之前,都是屬於同 事的公家時段;而下了班回家之後,除了安排一小時運動,其餘時間都留給家人。至於留給自己的獨處時段,當然就是每天早起爭取到的那三、四個鐘頭。

如此的安排下,可以在一天的作息中兼顧到「自我」、「工作」與「家庭」,甚至連「健康」都準備好了;而在周末他則幾乎不碰公事,把時間完整留給家人,生活節奏就如退休一般優閒。

就在他啟動新生活運動之後幾年,才從友人口中聽到「微型人生」一詞,他發現自己早就在過以「一周」,甚至以「一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所謂『微型人生』,就是一年,甚至一天的短時間中,就能兼顧人生中的所有面向!」「想過這樣的平衡生活,就必須要盡早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感!」郝明義 說,人生如同一首曲子,曲譜寫得再美,一旦少了適當的節奏,就只能是七個音符的堆疊了。而早起晨讀的充電時光,則讓郝明義能以更從容的節奏,演奏好每一天 的人生之歌。

郝明義

出生:1956年

現職:大塊文化董事長、Net and Books發行人經歷:時報出版總經理、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學歷:台大商學系

早鳥時間管理法 1.主題式閱讀。2.把時間分「零、整」運用。3.過以「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1

希傎 - 寫字樓集中加租期開始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15145

首先要一讚依間公司既透明度,佢除左比左必要既disclosure 之外,仲有好多好清楚既voluntary disclosure,包括舊會計制度下既盈利。對住一般公司既年報,只可以自己減番個revaluation corresponding deferred tax,其他細數就冇法,希傎就幫你計埋佢d associatesadjustment,同埋adjust 埋少數股東權益,係少有既誠實公司。

 

根據佢2005 A/R P.24 2005profit4121m EPS$3.91,減除新制既profit1005m,但有$385m 係disposal gain (after reversing deferred tax provision), 淨番即EPS$0.6PE34倍,NAV 就有$23.41. 現價一d 都唔平。

通常收租股租約renew 期好散,結果次次都好次加得果少少,依隻係例外。物業既出租率九成幾,要增長就要加租。年報P.27中我們可見2005 租金有1250m,寫字樓$501m,比2004 完全冇增長!!! 商鋪同住宅就升14%。寫字樓租約通常係兩年期,04/05冇增長,即係絕大部份租户在05年底/06年頭續租,以去年底既寫字樓市道,比03年底SARS完剛剛復甦時可以加幾多? 唔識估,中環IFC 就升左3-4倍,少過一倍肯定係bargain尤其係#14 d 商廈全部係2000年打後翻新,身光頸靚,啱哂比人迫走個d 中環人 。至於其他物業既租金,相信仍有增長空間,不過一定冇寫字樓咁多。

 

另外05年底佢係高位賣左娛樂行,套現26億,令佢既每股負債由04年既$5.32降至$2.75, 仲多左每股$1.31cash,佢又冇大型項目搞,可能會再提早遠債。由於d loan 做哂利率掉期,加息對佢影響唔係咁大。05年財務支出215m, 今年我估起碼可以減一半,依道可令profit 增加10%.

 

樓價跌左好多,零售鋪價錢都係。好多地產股同收租股今期都有revaluation loss 既風險,雖然唔算好大。依隻係少數唔怕revaluation lossproperties,因為寫字樓租金仲係越升越有,同Grade 既鷹君花旗大廈五月時估到個天價,相信 valuer 都要參考下market reference;而佢既零售鋪位於利園一帶,根本上一入恩平道已經冇遊客,所以舊年做revaluation時應該好難大幅升值,今年就算唔升值都唔會減值。

利益申報 : 冇貨,34倍PE,仲係嫌貴,Around $19 先會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0

香河土地違規案開始善後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5585&time=2011-07-30&cl=115&page=all

無論何種善後方案都只是亡羊補牢,問題的關鍵在於源頭的控制及過程的監督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李慎

 

  萬科和五礦終於從香河土地違規泥潭中脫身。

  「最後的處理結果,對於各方來說都是一個能夠接受的,可以執行的方案。」一位萬科(000002.SZ)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表示。

2011年5月18日,香河縣安平鎮謝屯村農民打出橫幅,要求退還農民土地。王炳美/新華社


  由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下稱萬科)和五礦建設有限公司(00230.HK;下稱五礦建設)聯合開發的「歡慶城·鷺湖」項目(下稱歡慶城),被當地政府視為香河土地違規案善後中的最大難點。

  這並非因項目佔地規模,而是因其被中央督察部門「揪住」列為典型。(參見本刊2011年第26期《香河難了局》)

  「最難解決的問題先解決了,剩下的問題還需要一個一個來。」河北省廊坊市一位官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歡慶城項目只是香河土地違規案善後的開始。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類似歡慶城這樣土地瑕疵的房地產項目,在香河至少還有三個以上,包括綠地、富力等在內的開發商均被捲入其中,後續如何處理尚無明確說法。

  此前,香河縣常務副縣長凌少奎曾對外承認,香河違規、違法佔用的土地達4000多畝。

  歡慶城終被政府以看似合理的價格回購,開發商則得以全身而退。項目被收購之後,這塊性質原本為「新民居建設周轉用地」的土地,政府將作何安排? 農民補償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上述廊坊市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是否將改建成農民回遷房,以及其他的賠償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

  在中國土地徵用的博弈結構中,普遍存在中央政府和底層農民「兩頭小」、地方政府與開發商「中間大」的失衡現實。(參見本刊 2011年第4期封面報導「誰動了土地」)

  此次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強力督查之下,方得歡慶城問題的「一究到底」,但香河案的解決之道,對於中國四處「潛伏」的土地違規違法問題,是否具有樣本價值?

  上述疑問在財新網引發激辯。正方認為,土地違規拍賣屢見不鮮,但一旦政商合流,形成「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實,往往不再糾正。農民利益受損,城市化進程的非和諧性加劇。此次香河通過退款收購在建項目解決,應當是合理合法的好辦法。

  反方則認為,土地已注入水泥混凝土,農民復墾短期內不現實,況且只要市場有需求,地方未來仍可能再賣土地。雖說土地轉讓時違規在先,但已是既成事實,便應選擇更為務實的經濟手段來調解。

  農民上告是因補償不足,只有讓在建商業項目進行下去,並通過收益共享等合理方式讓失地農民獲得補償,才是正解。

  政府退款之舉,事實上是把農民對多分蛋糕的爭取和努力,變成了取消蛋糕本身,對農民是不利的。

  兩方激辯一時高下難分。一位法律界人士對此指出,無論何種善後方案,都只是事後的補救,重點是對土地交易流程引入長期有效的獨立監督機制,在源頭上控制此類違規案件發生。「而香河一案,還應看如何追究相關涉案人員的責任。」

全身而退

  7月25日,五礦建設發佈公告稱,已與香河縣政府、香河縣公有資產經營公司(下稱香河公營公司)、香河縣國土資源局簽署協議,香河縣國土局將向其旗下兩家聯營公司退還土地出讓款約3.37億元,香河公營公司則以約3.96億元的價格收購土地上在建項目。

  萬科也在7月26日下午發佈新聞稿稱,五礦、萬科就歡慶城項目的善後解決方案,與香河縣政府達成一致。

  在確保企業合法權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與企業解除該項目土地出讓合同,並對在建工程予以收購,歡慶城項目終止。

  接近此事的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對在建項目3.96億元的估價,基本考慮到了企業投入的建設成本,但並未給企業其他相關投入和損失留有賠償空間。不過,這樣的結果,已令本來十分焦灼的萬科「滿意」。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此前瞭解,香河土地違規一案,由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下稱糾風辦)負責督導。糾風辦高層領導對香河一案提出要求「坐實」,並將違規的歡慶城項目列為典型,要求必須拆除房子,平整項目。

  歡慶城若被貿然拆除房子,萬科將難以向300多位業主交代。為此,萬科提出可以給出合理的經濟補償,而底線是不拆房子。但監察部門對此一直未予讓步。

  6月7日,北京萬科向查封歡慶城項目的行政部門香河縣住建委的上一級政府——香河縣政府提出了行政復議。萬科提出,香河縣住建委在沒有任何通知公告的情況下,查封了歡慶城項目,行政行為不合法。

  行政復議程序的法定期限為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最終解決方案即趕在了行政復議期滿之前推出。「雙方都不想鬧到法庭上,」一位接近此事的人士表示,「這件事拖得越久,對雙方越不利,最終政府也怕把事情鬧大。」

  但等待萬科和五礦的,還有客戶賠償問題。7月26日,萬科五礦推出了「全額退還已支付購房款,另加已付房款金額的8%」的補償方案。「我們綜合考慮了這三個月的資金佔用成本,最終認為8%的補償還是比較合理的。」上述萬科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

  一些歡慶城業主並不認可這一補償方案。7月27日下午,30餘位歡慶城業主聚集到北京萬科公司,指責開發商在未經與業主商討的情況下,單方面出台「補償」方案,並對補償比例表達不滿。

接盤之後

  五礦在公告中稱,關於歡慶城項目用地,河北省政府批准該土地的實際用途為「新民居建設用地」,而非公開拍賣時所稱的「開發建設用地」。萬科也稱,香河縣政府未按省政府批准的「新民居建設周轉用地」的用途供地,屬違規供地。

  「新民居建設用地」的本意是提升農民居住水平。照常理,這類土地上應該建成提供農民居住的房屋。一位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未來歡慶城項目很有可能會被改建成農民的回遷房。

  但一位廊坊市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是否將改建成農民回遷房,以及其他的賠償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此前有人曾提議,萬科和五礦先退出,再在接盤的公司中佔大頭,但這個「金蟬脫殼」的提議最終沒有被採納。

  上述萬科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我們這個項目就此終結,完全不參與後面的改建。」

  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在歡慶城項目退地之後,萬科並不會完全退出香河市場,「萬科參與了香河田園生態新城的整體規劃,未來還會參與香河土地招拍掛。」

  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孝頂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近年來土地違規拍賣屢見不鮮,此次通過退款收購在建項目解決,只是「亡羊補牢」的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對地方政府和開發商起到警示的作用。

  朱孝頂質疑稱:收購款及未來改建款從何而來?損失的還是國家財政。政府收走之後推倒了重來,造成了資源浪費。一個項目可以這麼解決,但若推開了都這麼幹,並不是好辦法。」

  朱孝頂認為,深陷香河土地違規案的不僅有歡慶城項目,「所有土地瑕疵項目都應徹查,應嚴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加大處罰力度,以儆傚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99

高成本生活時代的開始 金錢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2dsbp.html

歐美的持續性惡化,國內地產經濟拉動的後果導致貨幣多批次超量的印發,全球性質的引發,開始傳到至普通居民生活中的點滴了。
10年週期的地產,以及汽車的商業化導致居民個人「衣食住行」中的「住」與「行」成本上了很多台階,居民從這兩年的住不起,現在逐步車開不起,導致吃不起,穿不起。
豬肉價格目前很貴,但還不是最貴,受到飼料價格上漲影響,還會繼續上漲。以前看韓劇生活中的「節儉」,將傳導至國內下層。很多農業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很多, 而且是從目前開始一個大周期性的上漲,估計一直到全球經濟危機的結束。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油鹽醬醋茶米面等等,油類還將繼續性上漲。20年前的農民食用的 「衛生油」估計在不久將普及城鎮居民的飯桌。個人最看好油類品的上漲,反應到期貨上的豆粕、豆油也將持續性上漲。在這一點上,買入農業股票不如直接買入農 業商品。
但是作為國內GDP的增長將延續趨勢性上漲的慣性以及國家新經濟增長點的拉動,不會導致數字化GDP與人均收入的增速放低,但是生活成本將逐步在收入中所佔比例逐步抬高,這是趨勢。
【以上皆為個人分析,不成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2

故事才剛剛開始---民間信貸金融鏈雪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tf6k.html

 

用腦子想想,那麼好賺的錢一般老百姓都有份,肯定是個騙局,什麼時候看過全民投資富裕 的?(中國房地產算是個世界奇蹟)。而受騙的,大多數為缺乏常識的老百姓,別當擁有大量資本,靠資本增值吃飯的銀行,資本家傻的。同樣用於股市,無論中外 股市,非壟斷性缺乏實際護城河的公司高速增長必然導致其他資本的快速進入,加劇競爭。所以本人非常警惕所謂高增長的公司,這也是很多不注重安全邊際,缺乏 實業經驗的「價值投資者」倒下最多的地方。

   中國A股的 中小板及創業板,跟民間信貸一樣,故事也許只是剛剛開始----每次反彈都是逃命的時機。好好把持住手中的現金,也許會短暫跑輸CPI,但關鍵的時候,資 產價格大幅貶值,手中的現金則是的投資利器。短暫輸粒糖,長線贏間廠----這才是專業投資者所體現的專業守則,當然,前提條件是:悟性。

 

以下內容轉自新浪:

溫州地下金融鏈條雪崩 中秋節多公司控制人失蹤

理財週報記者 冀欣/文

  溫州典當行借貸利率在3分左右,所謂的寄售行和投資公司一般利息在6分左右,相當於72%年利息

  「是不是誰又跑路了?」

  劉慶(化名)說自己快要神經衰弱了,只要來電顯示是家鄉溫州的號碼,他的心中總是會立刻堆滿不詳的預感,每晚很難入睡,總要喝很多酒,抽很多煙。

  這個32歲的男子,在北京一家化妝品公司擔任市場部總監,祖籍溫州的他前年開始在朋友的撮合下,將20萬元積蓄借給了家鄉一家生產企業的老闆,月息3 分的高額回報讓他非常欣喜。今年國內投資渠道進一步收窄,房地產調控力度空前,劉慶思考再三,決定將手中閒置的一套房屋賣掉用於放貸,不僅如此,他還說服 了幾個親戚朋友,將共計400萬元左右的資金分別借給了幾家他自認為實力雄厚的企業老闆。

  可誰知,7月底,其中一家企業老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外逃,當然,也帶走了劉慶辛苦積攢下的16萬存款。剎那間,36%的高息迷夢變成了一朝「血本無歸」。

  然而更讓劉慶擔心的事還在繼續發生,溫州地區的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風險越來越明顯,借貸人「跑路」的消息隔幾日就會通過電話傳來,這意味著他和親友借給其他幾家企業的貸款也被列入高危,數百萬資金時刻命懸一線。

  昨晚他又是一夜未眠。

  中秋夜集體秘密逃亡

  讓劉慶夜不能寐的是一則來自奧米流體老闆跑路的消息。在劉慶看來,這家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分公司,經營狀況也一直不錯,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開始擔心,大規模的「跑路運動」可能馬上就要開始。

  劉慶所說的這家「奧米流體」公司位於溫州洞頭縣揚文工業區內,佔地近64畝,是當地一家知名閥門製造公司。

  一個禮拜前,奧米流體公司300名員工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往年只發一箱方便麵當作中秋福利的老闆,今年居然要送全體員工集體去雁蕩度假,包括5名保安,費用由公司全包。

  意想不到的是,當中秋節後他們歡天喜地的遊玩歸來,卻震驚的發現,兩天一夜裡,公司40多台、總價值上千萬的精密加工設備全部不翼而飛,董事長和總經理等負責人也不知所蹤。

  無獨有偶,發生在那個晚的出逃事件還有另外一樁。

  浙江祥源鋼業、溫州寶康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保忠也在那一晚失蹤。

  隔日消息傳出後,憤怒的供貨商和債主以及被拖欠工資的工人將公司團團圍住,廠房內囤積的鋼管被一搶而空,對於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與寶康鋼業毗鄰的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員李先生也始料未及。

  「完全沒有想到突然就這麼跑了,之前毫無徵兆,寶康鋼業日常經營做的還是不錯的。」

  據瞭解,寶康鋼業專業生產不鏽鋼無縫鋼管及不鏽鋼焊管等產品,自稱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固定資產1億元,流動資金6000多萬元,年產不鏽鋼無縫管10 萬噸以上。吳保忠為人所熟知的原因除了企業影響力較大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生活作風甚為高調,當地人形容為「經常開著自己500來萬的勞斯萊斯到處露 面」。

  而之所以出逃,比較多的說法是因為身背巨債無力償還。坊間傳言,吳保忠所欠債務包括2億元銀行貸款、8000萬民間借貸和5000萬承兌匯票。

  據其介紹,今年7月下旬與8月,海濱街道有4家企業老闆出逃,涉及皮革、機械等行業。

  溫州式風暴失控蔓延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關於企業老闆跑路的消息正在溫州一帶瘋狂蔓延。

  不只溫州,「跑路」之風已經越吹越遠。

  福建安溪縣城廂鎮公德村村委主任許火從經營著一家叫廣融信的擔保公司,已有10年之久,以「低吸高貸」的方式賺取息差,許火從一筆銀行貸款到期後未能再從銀行續貸,導致了整個資金鏈的斷裂,欠下3億元巨額本息。面對蜂擁而來的債主,許火從選擇了逃跑。

  而在寧波奉化,至今已經有18年歷史,且擁有「唐鷹」等多個自主品牌,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褲裝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的寧波市唐鷹服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緒兒從8月27日至今下落不明。

  類似事例已不勝枚舉。

  更讓人恐慌的事情還在後面。

  今年五月,台州最大鋼結構企業珠光集團浙江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立強突然失蹤,3天後,他的屍體被人發現,警方排除他殺。坊間傳言認為盧之死與其債台高築有關,經初步調查,盧及其名下企業向金融機構貸款2.7億元,民間借款1.72億,總借款4.7億元。

  而就在初秋到來的9月,曾經在銀行工作的29歲男子陳某因為參股的多家擔保公司跑路而受到牽連,債務高達數億,在瑞安跳樓身亡的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 緊接著,涉高利貸者服毒、自焚等各種傳言開始滿天亂飛,雖然真實性至今待考,但當地多位人士認為,借貸鏈條風險隨時可能釋放的信號明顯,恐慌情緒從溫州向 福建再向全國蔓延。

  野蠻生長的民間借貸

  據不完全統計,一個月來,長三角地區至少發生了20餘起借貸人「跑路」事件。而溫州龍灣區是本次爆發的重災區,這一波「跑路」的企業主,都或多或少與借貸領域有所牽連。

  如今,曾經是民營製造業之都的溫州,已然步入了瘋狂把玩著民間資本遊戲的「炒錢之都」。

  在整個溫州,民間借貸的參與度都非常高。央行溫州中心支行前不久進行了一次民間借貸問卷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或個人參與了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

  目前,被列入溫州民間借貸交易活躍指數監測的樣本,包括近1000家融資中介開設的1300多個銀行賬戶。

  在溫州,放高利貸的人有個統一的稱號,叫做「老高」,「老高」整日開著名貴的跑車在溫州街頭來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當地,高利貸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親戚朋友之間的相互拆借;第二種就是批著合法的一個外衣的,比如說像擔保公司、寄售行、典當行、投資公司等等,變相的從事一些借貸的活動;第三種就是行事隱秘的地下錢莊。

  高利貸在今年格外活躍的原因很多,銀根收緊,房企缺錢這些理由都無庸贅述,加上實業製造持續不景氣,於是越來越多缺錢的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民間借貸,從而抬高了利率水平,高息誘惑下,不少原本投資於實業的資本也開始發生了轉向。

  一般來說,國家基準利率4倍以下的借貸尚屬於正常範圍,4倍以上就是高利貸,而目前來看,民間借貸利息大部分遠遠高於目前6.56%的年貸款基準利 率,溫州典當行借貸利率一般在3分左右,所謂的寄售行和投資公司一般利息在6分左右,相當於72%年利息。而1毛左右(年利率180%)的高利貸也屢見報 端。

  民生銀行零售銀行部小微金融部總經理周斌此前接受理財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是很難想像做什麼行業可以還得起那麼高的利息,還不起那就都可能是壞賬。」

  而另一位製造業的王姓老闆也表示:「借那麼高利息的貸款,販毒也賺不回來,所以跑路沒什麼意外的。」

  上述王姓老闆表示,原材料、人工各種成本上升、貨幣政策緊縮,製造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低了,有的老闆會把企業資產轉化成借貸資本,這樣賺得更多。於是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高利放貸,這也是這一波跑路潮的主要原因,出問題的其實並不是實業。

  而對於跑路這種行為,王老闆也有話說。

  「跑路分兩種情況,一是為了暫時躲避追債風頭,最終要回來還債,沒準回來就不用還利息了;另一種則是不再回來還債,任憑名下資產被處置,但是部分實力較強的借貸人,逃債之後,又重新假借他人接盤資產。」

  鬼魅潛行的影子銀行

  8月以來,資金斷裂的魅影,吞噬著一個又一個看上去實力雄厚的企業,而諸多「落跑」背後,更多牽涉了「擔保」字眼。

  據瞭解,近幾年,溫州突然冒出近千家大大小小的擔保公司,明處是為企業提供金融擔保服務收取佣金,暗地裡實際參與吸存放貸、受託發放貸款、受託投資等 業務,是有組織的「老高」,也為「老高」輸送借貸資金。其實溫州註冊的擔保公司不過幾十家,大多數屬於非法經營,儘管官方多次整頓仍未見明顯成效,不少此 次跑路的公司老闆都與擔保公司過從甚密,有的甚至自己就投資擔保公司。

  相對比較正規化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在這個碩大的借貸市場中廝殺,他們與擔保公司一起充當著給「老高」提供短期資金的「二傳手」。

  更有意思的是,在大量民間借貸行為發生之後,自然會有大量擔保抵押物滯留市場,在溫州人民路、錦繡路、龜湖路、百里東路等地區,「寄售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據瞭解,寄售是寄售行將物品折價變賣後再結算付款的過程,寄售行通過收取佣金獲利,如今,手握房產證、汽車等大件的寄售行也參與提供拆借,只是利息更高,一般達到6分以上。

 

  金融鏈條即將雪崩

  任誰都看的出風雨欲來。

  這條貫穿銀行、擔保機構、小貸公司、典當行、「老高」等的金融鏈條已經越來越緊繃。

  上文述溫州李先生告訴理財週報記者:「這是一個連環的套,上家失蹤了,下家只好也跟著逃跑,擔保人也要受牽連,銀行也很難倖免。」

  民間借貸大致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短期借貸,比如某個企業找到一個好項目,短期內需要大筆資金,項目結束,借貸也隨著結束,這種借貸時間短、利息 高;第二種是長期借貸,借方有固定的點或固定的人,放貸就跟到銀行存款一樣,隨時存、隨時取,採取這種借貸方式主要是那些已經做出一定規模和積累了較好信 用的企業,利息低,但風險小;第三種稱為「老鼠會」,比如,A以2分月息把錢借給B,B又以3分月息借給C,C再把錢以4分的月息借給D,很少有人知道末 端是誰。

  以第三種模式為突出代表,一旦有一家企業的資金斷鏈,很可能就如多米諾骨牌,牽扯其他相關企業陷入危境。

  而更加讓人擔憂的是,珠三角地區以人情借貸居多,這是放大上述風險的導火索。以血緣、親緣、商緣為基礎的人際關係資源是借貸關係成立的重要前提,這種「人情保」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數隻憑藉彼此的情面,卻沒有實在瞭解企業的經營情況,潛在的風險可想而知。

  而在這個鏈條中,銀行扮演的角色也十分微妙,不少銀行職員利用體制性漏洞挪用公款放貸已成公開秘密,而不少高利貸資金的源頭都是銀行的低息貸款,個中隱患不言而喻。

  像劉慶一樣被捲入這場風暴的人還有很多都在此刻承受著煎熬。

  「現在是一個一個的跑,年底可能一群一群的跑,一旦民間借貸市場體系崩塌,對溫州經濟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大家現在身上都安著個炸藥桶,期望銀行的貸款能放鬆點,那老高的冬天可能會過去。」

  劉慶說他非常害怕在過年回家的時候,看到令人窒息的場景,紅油漆潑得到處都是,老高們為了還債變賣豪車,房價也隨之跳水。

  老高跑路風波已經引發了很多人的警惕,目前不少投資公司和個人債主都在要求提前收款,這也讓原本緊張的資金鏈更加風聲鶴唳。

  故事才剛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4

樸緻國際 從一張辦公桌開始的新人生 網路新貴堅持十八歲熱血闖出千萬商機

2011-10-31  TWM




從月薪不到兩萬元的保險業務員到年薪百萬元的電子商務經理,張恆之在金融海嘯、自己三十歲那年,選擇「開除自己」創業去,不料一手創立的公司卻被惡意併 吞。

黯然重回職場的他,為何依舊「不怕死」地選擇再次創業?

撰文‧鄭淳予、方沛晶 攝影.林煒凱「是個男人,三十歲以後就應該去創業!」這是十八歲初出社會的張恆之,聽過最熱血的一句話,從此「創業」兩個字,就在他的心底生了根。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也是樸緻國際總經理張恆之的寫照。從小不愛念書,十八歲沒考上大學後,張恆之就決定進入職場。第一份工作是保險業 務員,之後陸續做過靈骨塔業務、燒肉店公關、美髮沙龍講師等。

實現和自己的約定 三十歲第一次創業「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有的甚至沒底薪,剛開始每月薪水只能領到一萬多元,但是到我離開的時候,幾乎都能領到百萬元年薪。」張恆 之說,乍看之下,他的工作領域毫無關聯,就連工作內容都不太一樣,其實,他有自己的盤算。

在統一安聯當保險業務員時,當時一位處經理曾告訴他:「二十一歲設定自己每月賺一萬元,二十二歲二萬元,二十三歲三萬元,每年把目標加一萬元,當你三十歲 時,月收入是十萬元,三十一歲就應該創業了。」「大概是因為處經理說了那句:『是個男人』吧!」從此張恆之就牢牢地記住,三十一歲就是闖事業的大限,所 以,在此之前他到處取經,讓自己能在而立之年做好創業準備。

張恆之三十歲那年,也就是金融海嘯發生的那一年。

當時他在台開董座邱復生旗下的I'm TV擔任電子商務經理,一年要扛上千萬元的業績,然而那時網路電視發展不完全,加上金融海嘯使得公司資金大為緊縮,在一次高層人事異動後,公司要求各部門 主管必須提出一份裁員名單,以撙節開銷。

當時,他二話不說,就在裁員名單上寫了自己的名字。「要裁,先裁我好了!」張恆之這麼告訴他的主管。他並非不在乎這份近十萬元的月收入,但如果他的一份薪 水可以換得二位底下員工的留任,那麼他第一個開除自己!

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約定的創業期限將至,既然對自己承諾,就先不管景氣如何,大膽去做。第一次創業,張恆之選擇自己最熟的品項開始,因為他酷愛衝浪,一年 至少會造訪印尼峇里島三次,於是決定引進當地充滿休閒風情的柚木家具、家飾品,找了一位原先就開家飾品店的朋友合夥,兩人各投資一百五十萬元,租下台北市 光復北路的巷內店面作為門市。

對峇里島熟門熟路的張恆之,發現這些家具家飾品質良莠不齊時,還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到峇里島採購原木材,又在當地工廠學習木料加工。所以他比一般進口廠商 更會分辨貨品的等級,也因此一張市面上要價兩萬元的柚木沙發,張恆之把賣價壓到一萬元以內,還維持一五%的毛利率。

經營三個月下來,張恆之發現,即使把成本壓到最低,還是入不敷出。「家具店不是便利商店,顧客不會常來,即使來了以後發現你的桌子便宜,他也只會買個一、 兩張,這樣一件、一件慢慢賣,根本無法回本。」同時,他也發現,很多顧客要的不是一件家具,而是一套用家飾、家具妝點空間的解決方案。

「客人想聽的不是這張桌子有多便宜,而是每一樣家具延伸出去的空間概念,讓他可以在心中構築我們形容的峇里島風情。」於是,張恆之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 務」,利用店內商品為客戶規畫室內陳設或庭園造景,把商品從一件一件賣,變成一組一組賣,果然讓公司轉虧為盈,每個月營收一舉躥升到一百五十萬元,毛利率 也提升到五○%。

夥伴要求拆夥 一百五十萬資金付諸流水眼見公司業績正要起飛,張恆之卻被合夥人一腳踢開。「我從十八歲就有一個信念,就是和別人做生意,一定要全面信任,否則就不要合 作。」他說,因為全然相信對方,沒有發現合夥人在進價成本上動手腳,等到對方要求拆夥,張恆之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沒有談妥退股條件,原先投入的一百五十萬元 就這麼付諸流水。

當時,張恆之把創業時共資助他一百萬元的六位朋友全找來,對他們承諾,「我不會跑,我會去上班還你們錢。」僅僅七個月的第一次創業,最後以失敗作收。張恆 之重回職場,在文化交流協會裡工作,足足有半年時間,過著領了薪水,卻只能吃泡麵還債的生活。

「我真的不適合創業嗎?還是就這樣領死薪水?」已經習慣「闖」事業的他,當時每天困在電腦螢幕前,彷彿看到自己的生命光彩在流失,他不甘心就這麼豎起白 旗。

一天,張恆之和當年教導他怎麼「做個男人」的處經理吃飯,講到公司被吞掉的原委。「處經理聽完後說,那就不要和別人合夥,自己開!」張恆之卻躊躇了起來, 最後他搖搖頭說,「我沒錢了!」沒想到,這位處經理主動「金援」,還提議「就當公司是我開的,我預付你薪水好了!」當時這位處經理自己也創業開了保險經紀 公司,他不懂裝潢,所以借張恆之一筆錢當作投資。

受到這樣的鼓勵,張恆之把心一橫,決定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創業夢的機會。「當時親友沒有一個人贊成,」張恆之的女友洪芷妍說,「他姊姊還哭了,覺得這個弟弟 執迷不悟,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讓他去做,就等於奪去他的人生目標。」一張辦公桌開始 衝出千萬好業績第二回草創事業,還是從已有基礎的室內設計起步。張恆之和女友因為沒錢,兩人就窩在處經理的公司裡,借用一張辦公桌,打電話通知舊客戶: 「我們要重出江湖了。」經由口碑傳散,客戶慢慢上門,第二個月就接了兩個案子,每件案子預收五成到八成的訂金,作為訂貨本金,熬了半年後,才租下民生東路 巷內的公寓一樓作為辦公室。

「公司裝潢一百萬元、申請手續費用約十萬元、每月管銷費用大概四十萬元,我們一個月平均可以接六到八個案子,到現在已經可以維持當月損益平衡了。」張恆之 扳著手指計算著,雖然公司才剛開始賺錢,但目前已擴充成擁有十名員工的團隊。

儘管張恆之沒有設計專業背景,但他謹記處經理說的,「新創事業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在原來的市場稱王。」所以他打破一般小型事務所「設計師兼業 務」的形態,由業務作為設計師和業主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讓設計師專心發揮創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客戶在需求和價格之間取得平衡。

果然,樸緻的業務蒸蒸日上,單月營業額最高衝到千萬元,也吸引不少設計人才加入。設計總監周士傑來自知名設計工作室橙舍,陽明山上知名的景觀咖啡廳「屋頂 上」就是他的作品,從今年七月也加入了樸緻。他說:「雖然樸緻的知名度相對小很多,但是在這裡,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周士傑,業務總監柯愷彥, 在今年五月前,還是年薪百萬元的科技公司業務經理,工務總監黃柏瑋則是即將開一家風格咖啡店當作副業。「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是以合夥創業的精神在做事;至於 業務量,我覺得只需要做到剛剛好的規模,大家理念相合、做得開心最重要。」張恆之說。他們雖未入股,但都有第一次自己﹁run﹂一家公司的興奮與衝勁。

看著極簡風格的辦公空間,三十二歲的張恆之已經開始構築一個比自行創業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在樸緻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現在或未來的創業者」,這股熱情,除 了讓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可能創造一個創業者的養成天堂。

張恆之

出生:1979年

現職:樸緻國際總經理

經歷:TIGI行銷講師、I'm TV電子商務經理、家具公司創辦人學歷: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

樸緻國際

成立時間:2010年8月

負責人:張恆之

資本額:168萬元

主要業務:室內設計、家具進口主要客戶:平均年齡40歲之科技、金融、補教業中階主管營運成績:最高月營收1200萬元

樸緻國際創業成本拆解

初期投資 裝潢費:100萬元

開辦費:10萬元

固定成本 公司租金:5.5萬元(月)人事管銷:40萬元(月)變動成本 10~20萬元(建材、進口家具、電腦等採購)

毛利率 2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2

禍起「炒錢」生意 佛山老闆開始「跑路」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501

「區老闆跑了,還不趕緊想辦法!」王全(化名)焦慮地給朋友打電話,想起借出去的500萬打了水漂,王全語氣悲哀地對記者說:「下次你再見到我,也許我得跳樓了!」

王全所指的老闆是位於廣東順德樂從鎮的騰麟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騰麟貿易」)的負責人區志明,兩個月前其攜同家人集體「人間蒸發」,目前公司的店舖和倉庫已人去樓空,只剩下門口貼著的銀行追款單引人注目。

這家註冊資金只有1000萬的破產企業身後,卻掀起涉及金額上億的借貸資金鏈,牽涉多家銀行、企業老闆與當地鋼材行業協會的諸多利益瓜葛。在記者聯繫採訪時,相關機構均聞風色變並對記者三緘其口。顯然,該事件已刺激當地金融辦、銀行、中小企業主等的神經。

上億高利貸鏈條

騰麟貿易的大門上,兩張白色的追款通知分外醒目。騰麟貿易分別在2011年4-5月間,從招商銀行佛山南海分行貸款2250萬元,在7月14日、8月9日兩天,從中國銀行佛山分行貸款1800萬元。以上兩家銀行均向記者肯定了欠債的事情。

2008年註冊的騰麟貿易由法定代表人區志明以及投資者李英華各出500萬元聯合出資,經營範圍為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而實際上,騰麟貿易經營的 是鋼材生意,而店舖所在地及倉庫附近多是同類型的公司。雖然在當地經營時間長達3年,但附近店舖的老闆、保安等人對騰麟貿易並不熟悉,只是覺得其老闆及員 工「很低調」、「不是特別友善」。

但大家對騰麟貿易老闆跑路的事情說法十分一致,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欠款太多了,光是欠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就有4千多萬,還有其他企業的、個人的貸款,據說加起來有一億多。」

作為騰麟貿易的債主之一,王全向記者透露,騰麟貿易的老闆分別在今年3月和6月通過熟人介紹向其借得400萬元和500萬元。今年5月底,該公司的 老闆連本帶息返還第一期借款,但第二期的500萬元卻不知所蹤。當時為了借錢給騰麟貿易,他已經抵押了一家跟別人合資工廠的一半資產以及多處房產,還有數 額不少的現金。令王全擔心的是,一旦銀行或擔保公司聞風集中向他討債,屬於他的其他工廠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可能,最終落得和騰麟貿易一樣的下場。

據王全瞭解,騰麟貿易的債主除了他自己,還有8個左右個人或企業,一共貸了7000萬左右。銀行債接近4000萬,加上其他渠道的債務,騰麟貿易的老闆在跑路前欠款接近一億元。

炒錢生意

兩千萬左右規模的生意,騰麟貿易憑什麼獲得包括銀行在內的上億元貸款?

王全之所以答應借錢給騰麟貿易的老闆,因為自己的實業回報率並不高,而且騰麟的老闆許諾兩期借款分別以三點五分和四分的利息標準連本帶利償還。「我只知道他的錢一部分為鋼材公司周轉資金,一部分炒期貨,其餘的則再借給別人。」王全說。

能讓王全安心借錢給騰麟貿易的老闆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騰麟貿易與當地政府、銀行以及行業協會的關係十分不錯。銀根縮緊的情況下,一般的鋼材公司並不容易從銀行借得幾千萬貸款,而騰麟卻能夠做得到。

「放高利貸是肯定有的,那個老闆跟我提過。」王全一口咬定騰麟貿易的老闆曾說過之所以能保證每月四分以上的利息,靠的是繼續向擔保公司以及有合作關係的其他企業放貸,特別是吃鋼材生意下游產業的利息。

顯然,與銀行的熱絡關係讓騰麟貿易更容易拓展融資的渠道。招商銀行佛山分行辦公室新聞負責人張建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可以負責地說,騰麟貿易 的貸款是按照程序來的,我們這有不少於他貸款額的抵押,並且已經向市法院提起起訴。」但對於騰麟貿易在貸款時的抵押資金與物件、需支付的利息、原定的返還 日期以及審批程序等信息,招商銀行佛山分行及中國銀行佛山分行均表示需要向上級領導請示。

記者在截稿前被中國銀行佛山分行行政部負責人告知,樂從鎮政府已經向他們幾家銀行打過招呼,不能對外公開騰麟貿易的任何信息。但前兩日,樂從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表示,不知道騰麟貿易的事。

此外,佛山最大的鋼鐵協會順德區樂從鋼鐵貿易協會也曾被王全以及鋼材公司老闆提及。該協會秘書長楊強華被記者問及騰麟貿易的事情時刻意迴避並多次強調:「我不認識它的老闆,跟協會一點關係都沒有。」

他解釋,目前樂從鋼鐵企業從銀行貸款較為寬鬆,每月交2000元成為會員後,比非會員企業更容易從銀行貸款。記者得知,楊強華在接受採訪之時正與招商銀行佛山分行某支行領導洽談。

對於完整的融資鏈,王全嘗試向記者描述如下:騰麟貿易先從個人或企業借得抵押物或現金,再用不斷補充的抵押物向銀行借錢,隨後向企業或個人償還一部分資金後再借更多抵押物,再獲得銀行更多的貸款。環環相扣的借貸鏈條,可能隱藏著業界所謂的「空頭債」。

佛山銀監局局長劉克儉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銀行最為看重的質押物,因此佛山中小企業融資抵質押貸款的佔比在持續下降,信用、擔保貸款佔比上升成為現象。數據顯示,2009年,佛山中小企業抵質押貸款的比例為57.4%,今年7月末已降至55.1%。

而記者從佛山市中小企業局獲得的一份《佛山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佛山市銀監局反映佛山市民間借貸市場升溫、利率步步走高,且規模越來越大,已成為目前佛山許多中小企業融資的補充渠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9

金融監管:開始的結束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05/100322659_all.html


  中國三大金融監管部門迎來最大規模的「一把手」集體調整:10月29日,週六下午,中組部先後到「三會」召開處一級以上幹部會議,分別宣佈了新 的繼任者。週日,新舊「三會」主席即進行了工作交接。證監會、保監會現任主席都是在任職約九年後更替,郭樹清和項俊波分任兩會新主席;銀監會也是成立八年 後迎來甫離證監會主席職務的尚福林。郭、項二人原為建行和農行的董事長。受此人事地震的波及,央行的副行長、國有商業銀行的董事長、行長們也將有一次較大 範圍的人事更替。

  如此規模的調整實屬罕見,這意味著什麼?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成立時間不同,但過去近十年大體可稱中國現代金融監管濫觴期。第一代金融監管人陸續謝幕,留下什麼遺產?第二代集體登場,是否會帶來外界熱盼的改革?

最久一輪調整

卸任的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三位主席任期都長達八九年,各有建樹,這次齊齊換屆,令市場對金融領域的可能變革充滿期望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和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於今年七八月間相繼到退休年齡65歲,是這波人事大調整的觸發點。此外,副部級以上幹部任同一職務一般不超過十年亦是慣例。

  關於「三會」主席的去向和繼任,一兩年前就有討論,各種繼任版本盛傳一時。無論如何,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必須確定「三會」的新主席人選。

  今年55歲的前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成為新一任證監會主席。今年54歲的原農行董事長項俊波成為前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的繼任者。今年60歲的前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調任銀監會,接替劉明康,成為銀監會歷史上的第二任主席。

  正部級領導出爐的法定程序是由中組部提出人選上報,中央紀委考察後由總理、主管副總理、中組部部長三人平衡達成一致後,中組部談話,人大常委會 和政治局開會通過後公佈。但實際操作中,中組部如何提出人選,會受到不少微妙因素影響,包括退休或現任的政治局委員、總理、主管副總理都可提名推薦。

  知情人士稱,組織部門於10月21日啟動了對郭樹清和項俊波的考察程序,廣泛徵求了兩行中高層管理者的意見,最終做出了相關的任用決定。10月 26日,組織部門找郭、項二人談話,明確了新職位。有見過郭、尚兩人的政商界高級人士事後均稱,彼時二人已經對新職位心知肚明。

  農行和建行的董事會於10月28日公告,稱接受了兩人的辭呈。

  此次卸任的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三位主席任期都長達八九年,經歷了兩屆政府,各有建樹,這次齊齊換屆,令市場開始猜想金融領域的可能變革。

  「一行三會」一把手中,目前只有央行行長周小川保持不動。周小川尚有兩年才到部級退休年齡65歲,預計和本屆政府一起走完在央行的任職歷程。屆 時,圍繞誰將接任央行行長一職,則有更為敏感的競爭。因為在「一行三會」中,央行為國務院內閣成員,而「三會」為國務院下屬事業單位,但比照公務員的標 準,屬「准公務員」。

  此番一把手調整不會止於三大監管機構。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審計部門已於6月啟動了對工行董事長姜建清的經濟責任審計,分多個組對十幾個省市分行進行了審計,該審計已於9月底完成。工 行的領導班子一直十分穩定,姜建清主政工行已經長達11年,在其任上,工行完成了股改上市,成為市值最大的銀行。各界預計,姜建清調赴新的崗位應只是時間 問題。

  在郭、項二人調離後,建行和農行的董事長職位出現空缺,意味著又一輪金融人事的更迭。10月31日上午,中組部有關人士在建行與農行小範圍宣 佈,現任建行行長張建國與農行行長張云在過渡期暫時擔任臨時負責人,代行建行董事長與農行董事長的職務。知情人士稱,是次會議沒有透露新的繼任者人選,但 料一個月內將會調整到位。

銀行改革凌煙閣

謝幕與上場的人物,大多在國有銀行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次監管部門上任的兩位新主席均來自國有商業銀行,尚福林在證監會期間也為配合大行A股上市做出貢獻,因此,此輪人事變動被認為是對銀行改革的最大肯定。2003年啟動的國有銀行改革並非第一次,但是迄今最成功的一次。

  早在1999年,央行決定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承接從四大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財政部發行國債向商業銀行注資,是為第一次銀行改革。時任建行行長 的周小川和央行副行長的劉明康都參與了有關方案設計。但這次改革根基未牢:除個別銀行外,沒有建立以風險為基礎的資產分類辦法,銀行對貸款的分類仍停留在 過去以期限為主的死板管理上,財政部發債的象徵性注資,銀行內部機制未配以法人治理結構的改革,外部缺少改制上市的系統要求,到2000年,四大行的不良 資產率再次大幅上升。

  「第一輪剝離,國家通過票據置換注資之後,財政依然在掛賬,包袱至今尚未完全消解。當時商業銀行自身的改革尚未啟動,出資人還沒有到位,銀行沒有取到真經。」劉明康日後對《新世紀》回憶說。

  2003年重啟的銀行改革顯示了整體的方案性設計和強勁的執行力,被認為是本屆政府最為成功的改革。主動汲取過往的教訓,建行、工行、中行及大 部分股份制銀行自2000年在未有主管部門強制性要求下,主動採用了以風險為基礎的五級分類法,並在全行輔以商業銀行貸款管理基本理念的培訓和轉變,從內 在肌理向現代銀行轉變。到2003年初,央行向國務院提出新一輪改革方案,提出用外匯儲備註資、用市場化辦法剝離不良資產、重建法人治理結構,借上市「蛻 層皮」來倒逼改革。

  銀行改革期間,四大行發現並嚴厲處理了不少大案要案,從中銀香港時期的劉金寶案、建行的張恩照案、到工行南海分行案、中行開平支行案、農行葫蘆島分行案等。這次改革不僅是做了徹底的財務重組,改革也給銀行「洗了個大澡」。

  改制上市則由中國銀行下屬的中銀香港在2002年先行試水,在香港上市。劉明康時任中國銀行董事長。

  2003年4月,銀監會正式成立,劉明康出任了第一任主席。「五一」期間,他召集下屬到當時還位於北京工體西路1號的辦公室開會,稱銀行改革路線圖已明,「未來將值得記錄」。

  2003年底,四大行的股份制改造正式啟幕,在央行和銀監會的共同努力下,四大行相繼完成財務重組、引入戰投、經全球路演在國內、國際同時上市。

  建行在外界尚對中國銀行業充滿懷疑的氣氛、內部則爆發了張恩照案、花旗撤出戰投的惡劣環境下,原央行副行長、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臨危受命出任建行董事長,帶領建行完成第一家港股上市。

  項俊波則完成了國有銀行改革收官之作。農行資產質量最差、「三農」業務的使命和戰略不清,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最後一家完成股改上市。項俊波從 央行副行長位置上空降,對農行進行了一番內部整頓,成立「三農」事業部,「三農」業務在上市路演中變成了中國城鎮化最大受益者的亮點,在市況低迷、資本市 場時間窗口已然縮小的環境下,終於完成「A+H」兩地上市,雖然融資額比原來預計縮水了三分之一。

  對國家而言,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共同付出了近2萬億元財務重組的成本,但上市後資產變活,市值一度暴漲,年年高達45%的分紅,在賬面上收回了原 始注資,還通過上市後的資本溢價和分紅制度,除農行因上市較晚,共管賬戶還沒有還清外,其他幾行剝離不良資產的成本均已消化完畢。

最好的時代

國有銀行成功上市之後,迎來了黃金時代,以豐補歉,夯實了基礎

  國有銀行成功上市之後,迎來了黃金時代:資產規模不斷擴張,從2006年的43萬億元增長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105萬億元;利潤連續多年以超過25%的速度增長,不良率則從2006年的8.5%降至當前的1.2%。

  在銀監會以豐補歉不懈堅持下,整個銀行業的撥備充足率已經超過200%,而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也都達到11.5%以上。在巴塞爾協議Ⅲ出台 前夕,銀監會推出的新資本框架,對超週期資本撥備等亦提出要求,使得中國銀行業一步達到甚至超過歐美銀行的財務標準,亦基本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但誰都 知道,銀行業這樣的發展勢頭無法長期持續。資產和利潤的高增長勢頭總有一天要低下來。利率市場化遲早要來,直接融資的比重要升上去,這意味著銀行業佔到整 個融資大盤的比重要下降,利潤增長前景下調可以預測。

  劉明康在年初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曾表示,地方和企業負責人動輒追求翻一番的衝動,有時令人不寒而慄。他舉例稱,全國的GDP目標是8%,而除個別 省份的目標與此一致外,多數省份都提出下一個五年要翻番。由此,銀監會提出要計提「逆週期超額撥備」,就是要防止不少地區和企業「集體發瘋」。

  商業銀行偶爾會抱怨監管太過嚴厲,風險抵補措施太過苛刻會妨礙銀行的競爭和創新能力,「有些人往往狹隘地認為銀監會只是在保護銀行的利益,實際上此舉既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也對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位銀行高管直言。

  劉明康上任之初提出,要「抓兩頭帶中間」,即一手抓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造,一手抓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推動農信社改革。這一改革亦是和央行互相呼應。

  「花錢買機制」的農信社方案由央行牽頭制定,後農村金融改革小組又從央行挪到了銀監會。在這次改革中,國家先後出資1700億元,帶動了 2400多億元的地方資金,基本完成了農信社改革。雖然這次改革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推進,但農信社的財務狀況畢竟有了明顯改觀。

  自2006年始,銀監會進一步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鼓勵銀行成立村鎮銀行服務於農村經濟,努力解決金融空白鄉鎮的基礎服務問題,並開始推動銀行為 小微企業服務。劉明康是第一個釐清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概念的部委領導人。10月28日,劉明康在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大會上,最後一次以銀監會主席的身份講 話,仍然強調銀行應明確市場定位,提高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水平。

最壞的時候?

銀行告別高增長、風險可能全面暴露的時代來臨,這是什麼樣的考驗?

  作為第一任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給後任留下豐厚遺產,但也轉向下一個異常敏感的未來。銀行業高歌猛進的年代難以持續,未來展現的將是風險的暴露,對監管者是極大考驗 。

  2009年3月,伴隨中國銀行業連續放出天量信貸,劉明康拉響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警報。關於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其前身是「打捆貸 款」,2006年即被銀監會叫停,認為還款資產無法和貸款相匹配,隱藏了風險。2008年在金融危機時期,中央「4萬億」刺激經濟政策出籠,各家銀行紛紛 追逐地方建設項目,多採用類似形式給地方融資平台貸款,一年內增加了5.8萬億元。至2009年第一季度後,銀監會即三令五申,多次表示高度關注。

  不過當時監管部門的風險提示並未能使地方政府的衝動及時降溫,平台貸款餘額極速攀升,直到銀監會嚴厲督導才有收斂,但當年的新增平台貸款仍激增了1萬多億元。

  地方政府、銀行與監管的博弈仍在持續,由於擔心風險巨大,銀監會提出要求對平台貸款按照現金流覆蓋情況計算資本佔用,最高的達到350%,同時 要求對到期的平台貸款不再借新還舊。但此舉在執行過程中,不斷遭到抵制和延期。直到2010年4月間云南政府融資平台千億元貸款出現違約跡象後,各界對於 整頓平台貸款清理地方債務才逐漸趨於一致。

  劉明康曾在一個內部會議上直言,當時地市和縣級平台的信用風險十分巨大,基本處於沒人管的狀態,新班子往往關注新的增長點,而幾萬億元的貸款一旦有20%的損失率,銀行業的撥備水平就會被拉低到50%左右,讓人憂心忡忡。

  一位風險條線的大行高管事後曾坦承,如果沒有銀監會的嚴防死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恐怕根本控制不住,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關於房地產貸款的風險,劉明康在卸任前有公開表態,表示在壓力測試後,銀行業可以承擔房價40%的下跌,撥備還能保持在110%;如果房價下跌50%,則撥備降低到100%。按照國際慣例,一般以撥備110%作為一個本息安全的指標。

  不過,問題不僅僅限於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房地產抵押貸款,大量銀行貸款間接依賴於房地產業景氣,一旦房地產市場發生大的波動,對銀行資產質量將帶來的衝擊仍是難以估量的。

  劉明康此前對財新記者解釋,根據銀監會和銀行自身反覆進行的壓力測試,銀行業有能力抗擊較大的風險。他曾在內部援引一組數據稱,60%以上的房 地產相關貸款是在2009年6月30日之前發放的,而2008年四季度及2009年上半年,不少地區的房價都處於低谷時期,所以當時的抵押作價是比較低 的,即便房價經歷了高峰,大幅回落,銀行也有能力承受相關風險。

  影子銀行,是指任何可能從事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錯配業務的中介機構。如保險、信託、基金、資產管理、小額貸款、民間借貸、銀行理財等,業務上有信 貸錯配和流動性錯配的特點。近年來,此類資產正在迅速膨脹,保險5萬億元,信託3.5萬億元,銀行理財業務存量也有2萬億元左右,民間借貸的數量則無所估 計。這些領域存在相當多監管空白點,監管體制機制並不完善。但銀監會有關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影子銀行問題值得高度關注,風險尚不大。

證券市場:規模重要

現在的證券市場已經和九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市場容量、市場深度、市場工具。只有容量足夠大和足夠深,才能經歷得住必要的改革,消化可能的壓力

  10月29日離開證監會所在的富凱大廈,搬入北邊不遠的銀監會辦公大樓18層主席辦公室之前,尚福林已經在證監會工作了近九年。無論從哪個角度 說,現在的證券市場已經和九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市場容量、市場深度、市場工具。只有容量足夠大和足夠深,才能經歷得住必要的改革,消化可能的壓力。這是尚 福林為後任留下的最重要遺產。

  與銀監會前任主席劉明康頗為國際化的專業形象不同,尚福林被視為頗具「中國特色和政治智慧」的監管者。

  尚福林絕少接受正面採訪,幾乎每個與他打過交道的人都會這樣評價尚福林「穩健、低調」。他18歲即入伍服役,四年後退伍至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櫻 桃園分理處工作。工作五年後,尚福林又被選拔前往北京財貿學院(現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後,尚福林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在央 行的18年期間,歷任綜合計劃司副處長、處長,計劃資金司副司長、司長。1994年起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1996年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負責分管 貨幣政策及支付清算工作。2000年2月,尚福林出任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兩年後,尚福林接替周小川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

  尚福林上任時,股市低迷,市場信心嚴重匱乏,資本市場結構性失衡的全流通難題在幾經嘗試後未解。

  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牽涉利益層面眾多,一邊是殺聲震天的流通股股東,一邊是代表著國有資產利益的非流通股股東,兩邊利益難以平衡,任何一 方都希望在這個問題上不吃虧甚至撈上一票。尚福林將這一改革方案的討論下放至民間,大批證券市場的活躍人物參與到核心方案的制定中,最終確定了由非流通股 東向流通股東支付兌價獲得流通權的解決方案,具體補償方案由小股東和大股東投票決定,但要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股改,否則在融資等各方面受到限制。

  2005年4月29日,股權分置試點開始。5月15日,尚福林提出,「股權分置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要著眼於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綜合平 衡、合作共贏。當年9月,證監會頒佈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股改全面鋪開。到2006年底,滬深兩市超過98.55%的公司都完成了股權分 置改革。

  完成股權分置改革,被認為是尚福林在其接近九年的任期內最重大的功績,雖然這一方案中由非流通股東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購買流通權的部分,至今存 在爭議,但全流通問題在預定期限內基本解決,為資本市場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加之外圍資金充裕,整體經濟環境向好,指數一路上行,上證指數在2007 年10月16日創紀錄地上衝至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

  雖然此後幾年,股指一路回落,但證券市場的容量和深度都有了大發展,目前上市公司已經從2002年的1223家增加到現在的2304家,市值從當時的3.83萬億元擴張為當下的24.3萬億元,市場交易品種、市場結構都有眾多突破。

  創業板是尚福林任上的另一重大舉措,爭議也最大。2009年10月3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創業板。運行兩年來,上市公司達274家,共融資1936億元,經歷了從暴漲到暴跌的過程,到2011年10月底,有六成公司破發。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創業板創立之初就表示:「創業板的高定價是人為用行政手段限制創業板上市企業數量供應引起的,創業板的高定價是政府的選擇,而不是市場的選擇。創業板企業並不等於創業企業。因為創業板企業上市是政府審批的,不是市場選擇的。」

問題依然在

證券市場的問題仍然集中在證監會的自身定位、迷戀審批制、監管力度不夠、退出制度缺位等方面

  前建行董事長郭樹清成為新一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以正直、敢言的學者型官員著稱,有豐富的宏觀管理經驗和基層工作背景,早年在國家體改委工作, 兩次獲孫冶方經濟學獎,29歲即參與過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實施,對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影響深遠。他出版了多本專著,對經濟 改革實踐有諸多深入思考。

  郭樹清曾在貴州出任副省長,後在央行擔任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2003年出任匯金公司董事長,2004年2月後親自主政建行的股改上市。

  「郭樹清來後,董事會氣象大為改觀。」這是建行一位董事會成員在郭樹清履新後不久的感慨。時任匯金副董事長汪建熙說,郭樹清力主黨委會、董事會、行長辦公會各歸其位,主動放棄了不少具體工作的權力,加強董事會的「頭腦」作用。

  郭樹清在建行解決的管理體制問題直指總行和分行的關係。2003年5月,建行出台了領導人員責任追究制度,該規定出台僅半月有餘,湖南、山西兩省分行行長即因所轄基層行近兩年案件多發等原因而「引咎辭職」。

  郭樹清在建行的業務上最重視的是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這深受基層員工的肯定,認為擊中要害。不管現在國有銀行的服務實際改善了多少,這一條仍是大行的服務質量區別於股份制銀行的特點之一。

  2011年在證券市場低迷之時,郭樹清出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郭為人直率,注重制度建設,業界普遍寄望在郭任上,資本市場久病不癒的制度建設和監管文化會有新變革。

  多年來,證券市場的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幾乎從來沒有變化過,仍然集中在證監會的自身定位錯位、迷戀審批制、監管力度不夠、退出制度缺位等方面。

  對於市場詬病已久的發行體制改革,尚福林任期內應之以分步改革、逐步完善,但也被批為量變不足、缺乏質變。2009年6月和2010年10月,證監會先後兩次發起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在保薦、詢價、申購、配售等多項技術操作層面有所為,提高了新股詢價的市場化程度。

  但發行體制改革的核心是由核准制向註冊制過渡,卻一直沒有推進跡象。在創業板推出前夕,也有過是實施註冊還是審批制之爭,最後仍走上了審批制的老路。

  能否正確看待股指漲跌,也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不是問題,是指監管不和指數掛鉤是個常識,但在現實中,證監會常常把指數維穩作為所有工作的 「重中之重」。在股指一再低迷之時,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單邊做多市場上,只有指數上漲才能維持所有人的利益訴求。證監會能否在其中獨善其身,真正定位於市場 監管職能,而不是價格維護者的角色,需要整體思路調整。

  證券市場是中國市場經濟領域中最為複雜、也最為誘人的場所,各方利益交織混雜,無論監管還是改革發展都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勇氣,稍有不慎即會引致 巨大的歷史性失誤。保護投資者利益絕對不是簡單的保護其投資正收益,維護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以及充分的透明度,才能真正保護投資者利益。

十年保監路

走出利差損陰影

  十年前,56歲的吳定富從中央紀委赴任籌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並擔任主席。在2003年元月舉行的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吳定富提出:「在五到十年的時間內把中國保險業做大做強。」

  某種程度上說,他做到了。2010年,中國保費收入達到1.45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5.05萬億元,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保險公司的利潤總額從2005年底的不到1億元增長到2010年底的576.7億元。

  不過,簡單的數據簡化了中國保險行業近十年來發展的曲折。從突破資本金的瓶頸,再到化解公司治理風險,中國保險行業不斷在發展中遭遇問題。新 《保險法》出台,力行償付能力監管,而今車險行業二度市場化的推開,以及壽險行業目前遭遇的困局,是保險行業在新的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挑戰。

  監管機構以保護消費者利益為根本,但在行業發展初期,更多要為行業發展開路護航。

  2003年,整個中國保險行業都籠罩在巨大的利差損陰影之下。利差損,是中國壽險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末瘋狂擴張的產物。1995年以前,保險 行業的費率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產品由保險公司自由定價。在投資渠道僅限於少數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情況下,很多保險公司將當時高達10%的存款年息視為常態, 對客戶許以遠超出投資收益率的回報水平,投資收益與承諾回報之間的巨大差距,便是利差損。

  2008年,吳定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監管始終是保監會的工作重心,只是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切入點。在以往由於存在著全行業性的利差損,如果一開始就嚴格按照償付能力的規則來監管,這些公司就要關門。」

  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幾家大公司的資本金問題。2003年年底,人保財險、中國人壽先後上市,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緊隨其後,補充了資本金,進入了新的業務擴張通道。

  2006年6月15日,國務院23號文件《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國十條」)頒佈,這被吳定富評價為「這是保險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借助「國十條」,保險行業得以擴大資產配置到股票等資產類別。2007年,保險資金運用收益超過前五年總和,達2791.7億元,已實現投資收益率在10%左右,為歷史最好水平。

  「一年賺了五年的錢,非常具有偶然性,一定要看到其中蘊含的風險。」吳定富當時針對超常的投資收益率這樣說。但相當一部分保險公司相信投資高回 報可以持續,彼時產險價格戰正酣,壽險公司投資類產品盛行。回頭看來,當時的保險行業與其他金融行業一樣,都沉浸在牛市的泡沫當中。

  2008年中,次貸危機自華爾街爆發進而波及全球。在經營和投資的雙重壓力下,保險業風險在2008年前後集中爆發,違規資金運作、經營不善、 股東不睦等眾多原因不一而足。吳定富決定扭轉思路,從做大做強轉為防範風險。當年的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1號令,便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償 付能力逐步變成剛性的、有約束力的監管指標。

  2008年9月,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京掛牌成立,成為保險監管化解行業風險的重要工具,化解了新華人壽、中華聯合等公司的風險。

  2008年之後,可說是保險行業穩固發展以及排除風險的三年。及至2010年,償付能力充足的保險公司佔公司總數的95%。壽險行業的結構調整,財險行業價格戰的收斂,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擴大至未上市股權和不動產等領域,但執行方面仍舊非常謹慎。

  而今,保險公司資金幾乎擁有了全方位渠道。從傳統的協議存款到激進的不動產、未上市股權投資。正因為保險行業日益增長的資產規模和愈加廣泛的投資渠道,保險機構已經成為國內金融市場上一股重要勢力。

從何起步

保險公司在社會保障與巨災險上參與不足,是吳定富自認的兩大遺憾

  10月29日夜間,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農行(601288.SH)率先公告,稱董事會主席項俊波辭職。次日,項俊波就任保監會主席一職。

  今年54歲的原農行董事長項俊波成為前保監會主席吳定富的繼任者。項俊波曾在央行、審計署等多個部門工作過,有較為豐富的宏觀管理經驗。其在農 行期間,充分發揮了審計官員的吏治特點,推動農行在2010年7月完成上市(詳見本刊2010年第29期封面報導「項俊波談農行」),力圖找到服務「三 農」的有效途徑。

  作為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大行,農行曾經擁有最多不良資產,基層網點多、管理鏈條長、歷史上曾是案件多發區,一直飽受詬病,甚至險遭「分拆」的命運,風險管理任務艱巨,被視為國有大行中「最難啃的骨頭」。此前幾任農行行長曾各自發揮了歷史作用。

  現任保監會副主席楊明生在任職農行行長期間,曾主管信貸業務(2004—2007年),「為當時風險意識很不強的農行奠定了制度建設的基礎」,

  而新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則在任職農行行長期間(2000年—2004年)的頭兩年,遏止了農行連續數年的虧損勢頭;同期,四大行包括農行開始收縮基層網點、分流減員,其中農行撤並了1700多個營業網點,分流減員24000多人,

  但當時農行仍擁有全國差不多也是全世界最多的佈局網點(4.1萬個),最大的電子化網絡(3.8萬個網點),以及最多的人力資源(56萬人,其 中49萬人是「正規軍」),其中50%以上的網點和人員分佈在基層,這些在當時曾被看做沉重的包袱,但在項俊波2007年從央行任上空降農行,並於 2010年啟動農行上市之時,卻成為幾大賣點。

  項俊波在幾位新晉主席中最為年輕。他早年當兵,上過前線,大學畢業後從事審計工作,也做過南京審計學院的副院長,後來進審計署,官至副審計長。 2004年7月,他從審計署任上調入人民銀行,出任央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05年8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主任。在加入央行之前,項俊波的業餘愛 好是文學,不僅寫詩還寫劇本,其作品1999年得過電視劇「飛天獎」。

  這也促使審計出身的項俊波下重典治農行。上任一年之後,項俊波曾經把出了案子的農行山西分行整個管理班子連鍋端,在農行遼寧省分行的葫蘆島案發 之後,農行也基本上換掉當地全部管理層。「不換不足以震懾全行,不足以改變風氣。」項俊波在農行上市前夜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

  在農行內部動靜最大也最富爭議的改革當屬成立「三農」金融事業部。「把『三農』業務和城市業務分開、獨立核算成本和獨立考核,以免和城市業務衝突,相互掣肘。」一位農行「三農」事業部人士表示。

  2008年3月,農行啟動了「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在農行總行層面分設「三農」政策與規劃部、農村產業金融部、農戶金融部。

  今年11月初,農行將把原先在八省份推進的「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推廣至12個省份,增加河南、黑龍江、河北、安徽四省份。這是近期國務院對其改革驗收評估後,提出的要求。

  「農行的事業部制改革,就是要用銀行業最先進的理念和模式來解決大銀行最薄弱、最困難的問題——服務『三農』,這是農行惟一的現實的選擇。」項俊波在一次內部行長會議上如是說。

  農行2011年的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農行實現淨利潤666.79億元,同比增長45.4%,利潤增速列五大行首位。不過,在農行上市一年 後,對於如何實現「服務三農」這一艱巨任務在農行內部仍未全部統一意見,如何在服務「三農」和商業化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結合,仍未有答案。

  項俊波此去保監會,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挑戰?

  在財新記者專訪問及自己任內的「遺憾」時,前任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提出兩點需要做得更好,第一是巨災保險機制未能實現,第二是保險公司在社會保障、養老等領域參與尚不足夠。

  2008年,各種考驗接踵而來。首先是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繼而是5月的汶川大地震。在汶川大地震的巨額損失當中,有保險保障的極為有限。巨災保險制度由此成為各部委關注的問題,再度提上議事日程,但隨著災難記憶的淡去,巨災保險制度恐怕又已經淡出了各個部委的視線。

  「現在的一些保險業者,還是更喜歡與客戶強調保險的財富管理功能。但越是這樣,就越將保險放置在一個與其他金融行業相互競爭的位置上。」一位保 險行業的資深人士說,「其實保險的立足點是其風險管理功能。在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災害多發的中國,無論是壽險還是產險,都應該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保險業曾在這個方向做出過多次努力,其中就包括在上海進行「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雖然這是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兩個中心」建設意見中 促進保險業發展的一個重頭項目,但卻無法在稅務、財政等相關部門獲得推進的動力。如果中國版的「401K」能夠出台,必將推動養老保險的消費需求,從而引 入保險行業駛入一片新的天地。

  回顧2011年,保險公司留給市場的最強烈印象是壽險行業遭遇的增長瓶頸。壽險業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主要體現在規模上,產品、營銷、服務等問題都隨著規模增長而暴露出來。但2011年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特別是三季度股債雙殺,給壽險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對這種情況,吳定富的總結是:資本市場狀況不佳,產品就沒有競爭力,收益率下降,退保增加,產品賣得少,現金流就出現問題,償付能力不足。目前,監管機構和壽險公司都在研究應對策略。

  還有一點為人詬病之處,就是保監會把保險公司當兒子,甚至是當「長不大」的兒子,事事、處處報批的做法。保監會甚至有中國保險總公司之稱。

  這些,在項俊波任上,會不會發生變革?

核心在機制

要想推出激動人心的改革,在制度不在人

  雖然外界對「三會」的新任主席十分關切,並寄予厚望,但事實上,在短期到兩三年之內,在現有體制內,很難有勢如破竹的改革舉動出台。

  過去這一屆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領導層,在中國現代金融監管初創期,不約而同都渡過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一把手」在位八九年時間,得以充分展開思路,展現能力與風格。這在中國高層金融人事任命上是比較罕見的局面,也是他們在各自領域能有所建樹的一個保障。

  不過,中國金融監管機關和國有金融機構的人事任免總體來說過於微妙,最終的人事調整方案具體出台過程透明度很低。

  目前的幹部更替仍然有重複過往軍區輪換的特色,最高決策層還是有視其為一定級別幹部崗位輪換的成分,而不完全是根據個人的素質和特點來定崗。

  在此次高層人事更迭之前,依照「慣例」,「三會」均有相當規模的中層幹部大調動。這無形中給接任者製造了難題,要磨合出得心應手的新的中層班子,也許至少要耗去兩三年的時間。

   金融人事調整更應提前計劃,作分層次的更換準備,一次性突然換全部更換震動過大,也對在市場上有巨大影響的幾大國有上市銀行的治理結構構成了衝擊。

  此次謝幕的也好,登台的也好,可謂幹才云集,但問題的核心在機制,並不在於某個位置的具體安排。而要想推出激動人心、功在千秋的改革,在制度不在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5

強制繳「五險」勞資新一輪博弈開始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1117/20111117010817547.html

 昨天(11月16日)下午,萬曉剛剛結束了對一家企業的用工監督檢查,其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家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任何社會保險。

    過去數年間,身為河南某縣勞動監察大隊的隊長,萬曉每每進行用工檢查,情形概莫如此。他說,企業給員工交的社會保險少得可憐。

    他向記者打比方說,檢查10家企業,一般只有兩家繳了社保,而這兩家企業中,假如有員工100人,也只有10個人享受過社保。

    如此現狀,萬曉認為,既有企業的原因,也有員工自己的原因。「有些職工不願意繳,有些是老闆不願意,一方面是人員流動性很大,一方面是企業效益不好。」現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強制繳納,沒有強制性是不行的」。

    11月1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徵求社會意見,其中  「強制企業繳納五險」引發了企業和社會熱議。

    有社保專家告訴記者,《社會保險法》中早已規定企業必須強制繳納社會保險,但是此次徵求意見草案並未對企業分情況對待,「一刀切」可能使中小企業負擔加重。

社保繳納難言樂觀

    江蘇某縣總工會主席謝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企業不願意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非常普遍。」他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法定義務,然而該縣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及招商引資而來的外地企業,基本上都不為員工繳納保險。

    他舉例說,有家企業到該縣搞公交客運服務,有的老工人從企業開始營運至今,15年左右仍未繳納社會保險,工人對此意見很大。而有的企業規定,工作滿兩年後還必須簽訂長期合同,才能辦繳相關的社會保險手續。

    謝成指出,有的企業只給企業中層領導或生產骨幹繳納養老保險費。而服務業的商店、賓館等單位的員工,企業均以臨時工為由,基本未繳納保險。

    記者瞭解到,謝成所在縣有企業1400多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相當數量的員工沒有享受到社會保險。

    此次草案規定,我國的社會保險從此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擴大為全部五項社會保險,新增了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社會保險本身就是強制性的,任何國家都一樣。但繳納效果和實際作用往往大打折扣。

    今 年年初,據全國總工會調查,新生代農民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為67.7%、77.4%、55.9%、70.3%和30.7%, 比城鎮職工低23.7、14.6、29.1、9.1和30.8個百分點。總體來看,他們的社會保險接續情況較差,對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保的知情度不高。

    不獨農民工情況如此,中微型企業之中的其他城鎮職工的社會保險情況,也不樂觀。廣東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的調研結果表明,企業職工的參保比例不足七成。

勞資雙方各有考慮導致沒能享受社保「福蔭」的原因,孫群義認為,企業和員工都有各自的考量。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按照現行低標準計算,一個企業每年花在員工身上各項社保費用在7000元左右,一個10人規模的小企業,一年需付出7萬元費 用。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在多年跟勞資雙方打交道的謝成看來,負擔過重是目前企業不願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主要原因。

    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指出,草案實施後,此前未按規定參保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成本壓力將明顯增加。

    謝成對記者分析稱,部分員工也不願多繳納社會保險,主要是因為現在扣錢多,其次是認為目前社保制度存在不足,擔心自己老了以後,以前交的錢拿不回來。

    在社保專家看來,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我國現收現付制的社保體系,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空賬規模持續加大。以養老金為例,記者在去年就瞭解到,現在的養老金空賬規模已經達到1.3萬億元。目前這一數字還在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遼寧實地調查得知,該省的養老金缺口已達200億元,現在各市縣解決的方法是,繼續要求財政予以補貼,以及進行擴面徵繳。

    也有社保專家稱,社保如果最終出現「付不了的情況」,會由國家財政進行「兜底」,不需擔心。

    針對此次草案體現的  「強制性」以及擴大參保主體,社保專家對記者分析說,「這樣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草案規定,將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及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個人也納入參保的主體中。

強制繳納彈性缺失

    為了改觀社保繳納的現實掣肘,此次草案詳細規定了強制企業繳納的措施。

    清華大學教授、社保專家楊燕綏認為,強制企業繳納社會保險是應當的,但也不能僅限於強制徵收手段,適當時還要降低社保費率,以使企業有足夠的承受力。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的提案指出,目前中國的社保費率超過40%,高於經濟發達國家。在較高的社保費率中,企業繳費比例過高。

    因 此,楊燕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草案的最終執行,一定要考慮企業能夠承受什麼樣的社保費率,不同的企業要有區別對待的可能。她指出,比如一個剛創辦 的企業,在頭三年能承受什麼樣的費率,以後企業的規模和盈利水平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而不是「一刀切」。

    另外,此次草案並未將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進行區分,「強制性」體現為普遍適用性。

    對此,楊燕綏說,五個指頭都不一樣長,政策的制定應該考慮這些因素;目前大企業的「五險」繳納情況普遍好於中小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珍表達了同樣觀點。她稱,強制繳納會使用人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就業人數,最終也會導致繳費基數的降低。

    王延中也表示,如果五個險種強制捆綁,一些中小企業的負擔必然會加大,吸納就業能力就會減弱,因此,「必須平衡好就業和社保繳費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7

貴人曹西平當頭棒喝 開始轉性節儉度日 何篤霖 從搬家三十三次到坐擁六棟房產

2011-11-21  TWM




何篤霖有一個居無定所的童年,最 慘的時候甚至住過孤兒院,他說自己是在台北漂泊的「北漂」;為了掙錢,他進入演藝圈打滾二十餘年。直到三十四歲真正擁有自己的房子後,他才知道,自己所追 尋的不只是財富,而是一個「家」的安定感與渴望。

撰文‧梁任瑋

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大安區買房子不容易;但能 夠在這六年台北房價不斷高漲之際,在東區SOGO百貨商圈買進四間不動產,更加困難。

藝人何篤霖二○○五年開始買下北市敦化南路與仁愛路圓 環住家之後,才開始認真專研房地產投資。除了一戶住家,目前他在忠孝東路四段共有三間商辦出租,但他更厲害的是,只靠著主持一個電視節目「命運好好玩」, 拚出逾兩億元身價。

藝人收入時好時壞,對於金錢毫無安全感,穩定的房地產投資成為不少演藝人員的最愛,除了眾所周知的歌手費玉清是北市忠孝 東路房產大戶,何篤霖堪稱東區「隱藏版」的投資A咖。不為人知的是,啟發何篤霖開始努力工作賺錢的動力,是同樣身為藝人的曹西平。

一場四十 天演出後 認真檢視起金錢觀十幾年前,何篤霖與曹西平一起到海外作秀宣慰僑胞,兩人同住一房朝夕相處,曹西平每天替何篤霖洗腦,「你以為你很紅啊!可以每天買精品名 牌,我告訴你,紅也是幾年的事,現在不存錢,等你不紅的時候,什麼都不剩……」當時何篤霖還是偶像歌手,事業如日中天,但面對前輩每天的教訓,只能在一旁 點頭稱是。

「沒想到催眠的力量真的有用。」何篤霖瞪大眼睛認真地說。一開始,他也無法忍受曹西平每天在耳朵旁邊碎碎念,「但四十天結束回來 後,曹西平的話宛如當頭棒喝,我整個人性情大變,開始計算每天有哪些錢是浪費的,不再隨便亂買衣服,也改掉出去玩的習慣。」「至今我真的很感謝曹西平改變 了我的金錢觀。」何篤霖說,有別於剛開始當藝人時隨便花錢,錢左手進來,右手就出去了,都不知道花到哪裡去。那次之後,他慢慢開始懂得儲蓄,原本對演藝事 業不是很積極的何篤霖,也開始如拚命三郎般大量接觸工地秀、主持活動與戲劇演出,哪裡有通告找他上,他就上,也讓收入跟著水漲船高。

「一旦 習慣節儉,就不知不覺學著不浪費。」為了省錢,何篤霖學著把物質欲望降到最低,即使他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藝人,卻可以過著比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消費還低的生 活。

他不諱言,自己常去排隊買自助餐便當,為了省錢可以只拿白飯、兩個青菜、一塊豆腐,白飯淋滷汁,喝自助餐免費提供的湯,全部控制在五十 元內就打發一餐。自從變成省錢達人後,他每次去電視台錄影,如果有吃不完的便當,他也會打包回家隔餐吃,何篤霖很自豪地說:「現在把我丟在世界任何一個角 落,我都可以活得下去。」幼年的顛沛流離 激起購屋找安定念頭何篤霖如今在演藝事業上的成就,事實上,他從小就已接受環境的磨練。何篤霖的父母在他小學時離異,跟著母親的他,從此過著四處流離的生 活,細數起來,他搬家次數竟高達三十三次!何篤霖永遠忘不了國小畢業典禮那天,他一回家,家裡所有東西被一搬而空,媽媽也不見了,他坐在空房子裡等,鄰居 跑來告訴他,他媽媽要他等一下,搬家公司會來接他,於是他跟著家具與搬家公司司機坐了七小時的車子到高雄才見到媽媽。

四十年前,一位單親媽 媽帶著三個孩子討生活,不僅要承受沉重的經濟壓力,也得面對外人異樣眼光,何篤霖甚至因為母親到孤兒院幫忙煮飯打雜,而住過孤兒院,與一群被父母遺棄的孩 子一起生活。

有一次,何篤霖跟媽媽一起去擺地攤,突然警察來取締,身旁原本在賣東西的叔叔阿姨一哄而散,連媽媽都抓著包包跑掉了,只剩下他 一個人孤伶伶站在路中間,這種「家」不見了的恐懼感,在他內心深處留下一道傷痕。

「仇恨與自卑是逼迫人生成長的力量。」回想起童年時動盪的 生活,何篤霖說,「那種流離的不安全感,讓我從小對於家有一種特別的渴望。」 因此,趕快長大出去闖一片天的念頭,成為何篤霖兒時心中最大的志願。

何 篤霖說,如今吃苦耐勞的性格,或許來自媽媽給他的基因。但有很長一陣子,他不願回想童年時那段痛苦的經歷,導致他對黃昏與陰天有一種莫名恐懼,直到這幾 年,他接觸心靈課程,真正面對了孩童時的自己,他才明白,只有愛與感恩才能讓人生朝向正向。

何篤霖說,很多年前,他很受不了媽媽老是在家裡 堆放過時的物品,甚至連小時候擺地攤賣剩的舊貨都還留著。有一次從台北搬到高雄左營眷村時,還不辭辛勞地載到南部去,「之後她還將這些舊貨拿去鄉下偏僻的 市場擺攤賣光,後來我理解,那是媽媽證明自己生命『存在感』的方式,賺多少錢不是重點,但那是她在實踐生命的價值。」同樣地,何篤霖直到十二年前買了八德 路住家後,也才慢慢找到存在的價值。「我常說我是『北漂』,在台北漂泊的外地孩子,買房子後才真正找到歸屬感。」何篤霖三十四歲之前,在東區忠孝東路四段 二一六巷租屋租了五年,每個月租金高達五萬元,一開始,他也覺得自己怎麼可能買得起東區的房子,但他覺得再這樣幫房東養房子也不是辦法,下定決心要買房 子。

何篤霖當時考慮自己的能力,九九年先買松山區八德路四段、東興街口的電梯華廈,因為是七樓頂樓加蓋,他以每坪約二十多萬元,總價約九百 八十萬元買下。○四年,何篤霖提早把房貸還清後,他擔心手頭上的現金沒有出路,會頓失工作的動力,開始想搬回東區。

○五年,何篤霖看上敦化 南路與仁愛路圓環旁的一間五十四坪老公寓,並以每坪四十萬元以下的價位買下,如今已上漲至每坪八、九十萬元,潛在獲利超過一○○%。

「愈詛 咒自己買不起房子,就永遠買不到房子!」何篤霖說,他賺錢的動力都來自每個月追著跑的房貸,雖然他每次買房子心裡也是提心弔膽的,但深信吸引力法則的他 說,有一次他看上一間東區商辦,明知房價已經漲上來了,總價超過六千多萬元,他有點猶豫該不該買,於是他竟把物件資料表貼在房間牆上,每天抬頭不得不看 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最後衡量資金狀況可以負擔後就出手,他果然如願以償買到了房子。

「我買房子永遠都是當時最貴的天價,但我不投機, 政府打房也不會影響到我。」親眼見證東區房價一路飆漲,何篤霖說,東區房子賣掉就買不回來了,所以他這幾間商辦從未打算處分。他甚至開玩笑說,投資房地產 就像養啞巴兒子,不會給你出狀況,每個月該給你多少(租金),一點都不會少,存房子當養老金,假如以後退休了,每十年賣一棟也足夠養老。

房 地產心法一:懂得認錯停損不過,幾棟房子買下來,歸納何篤霖的投資心法,還是房地產至理名言「地段、地段、地段」,原因是他曾在房地產投資跌過跤學到的教 訓。四年前投資心靈教育中心的何篤霖,為了讓高雄分公司有一間教室,在高雄SOGO百貨三多商圈附近買了一間三百坪的商辦,剛過戶完成時,何篤霖站在偌大 教室中央自我對話,「從小居無定所的我,現在居然可以有三百坪大的不動產,真的很滿足。」可是,那間花了一千多萬元買的辦公室,經過了三、四年,心靈教室 也只用了六十坪,其他二百四十坪不論怎麼租都租不掉,殘酷的現實,讓他回歸理性,「如果那一千多萬元放在台北市,現在房價都不知道漲到哪裡去。」何篤霖最 後只以買進價高出一點賣出,扣掉管銷成本,幾乎沒有賺錢就出場。

房地產心法二:好地段才會增值何篤霖買房子只看地段,從不看屋齡,他名下房 產平均屋齡都超過四十年,這是因為十多年前,他曾買過天母磺溪旁一間預售小套房,六百萬元買進,但因房地產景氣不好,看著房價一直下跌,他最後以總價四百 萬元斷頭賣出,之前付的房貸兩百萬元等於付諸流水。

因此,何篤霖東區的幾間商辦,也不會砸大錢裝潢,都用可移動式的家具取代昂貴的木工訂 做。因為何篤霖當年以九百八十萬元買進八德路四段的住家,○五年他以一千兩百萬元賣掉,只把房租與裝潢賺回來而已,根本沒有賺錢。他說,「千萬不要把錢感 性地花在裝潢,因為往往想搬家又捨不得,最後賣房子時,裝潢完全不能回收。」房地產心法三:不自住者以易出租為考量「因為我沒有要住,我一定買容易租出去 的物件,而且最好是生活範圍之內。」相較過去到處投資房地產,這幾年何篤霖名下的三間商辦,全部集中在忠孝東路四段上,而且每一間步行距離都在五分鐘內, 由於每戶坪數都在五十坪上下,大小適中,可選擇的房客較多元;但何篤霖也並非盲目投資,「精華地段的商辦不是每一棟都可以買,有些大樓會出租給酒店情色場 所,出入分子會比較複雜,這種案子我就不碰。」「要買房子,就是要務實地努力工作、省吃儉用。」何篤霖身邊也有不少造形師朋友看他投資房地產很有一套,經 常向他請教如何才能擁有人生第一間房子。何篤霖勸他們,如果缺頭期款,就先向爸媽借,再控制自己的金錢消費,只要踏出第一步,後面就迎刃而解。

認 識何篤霖近十年的富冠地產總經理田大權觀察,「何篤霖為了不給自己亂花錢的機會,把所有時間排滿工作,賺了錢之後就拿去買房子,有了房貸壓力,很清楚自己 不能隨便斷了工作,於是就老老實實地當個電視公務員,準時到電視台錄影。」「他是用最笨的方法買房。」田大權說, 何篤霖投資房地產模式就是不斷重複存錢、購屋、存錢,沒有什麼高明的技巧,但看過許多演藝人員浮沉的田大權認為,何篤霖雖然不是賺最多的藝人,但在演藝圈 投資房地產排行榜上,應可排得上前三名。

田大權還記得,何篤霖幾年前想要搬到大安區時,曾畫了一張地圖給田大權,設定了自己想買房子的範 圍,但他知道,地段好的房子很貴,於是就拚命賺錢去達成目標,抱持「絕對不會為了買而買」的心態是相當正確的。此外,何篤霖不碰自己不熟的地方,如今所有 不動產都集中在台北市「蛋黃區」(指最精華的地段)。

何篤霖曾經投資過各種不同副業,但發現房地產投報率最好,而且他買房子買出了興趣,目 前連北京都有置產,甚至去香港觀光,都不忘請當地仲介帶他看屋,誠如他當年唱紅的一首流行歌曲〈一生能有幾次選擇〉一般,多年之後,投資房地產可以說是何 篤霖一生最好的選擇,也是這輩子永遠不變的守候。

何篤霖

出生:1965年

現 職:電視節目主持人

經歷:唱片歌手、作家

學歷:國立藝專舞蹈科

何 篤霖

改變財富格局的三個富腦袋一旦習慣節儉,就不知不覺學著不浪費把工作排滿,就不會亂花錢,學著降低物質欲望,精算每月開支,不亂買衣 服、不隨興出國旅行,最省一餐可以只花50元吃自助餐便當。

存房子養老

了解自己沒有時間看盤,不玩股票,只要 一有閒錢就拿來買房子,且房地產全部集中在台北市東區,不買自己管轄不到範圍的房子。

愈詛咒自己買不起房子,就永遠買不到房子利用「吸引力 法則」,每天催眠自己一定可以買到房子,但前提是努力工作、認真存錢。

何篤霖名下不動產

地點 類別 購入時間 目前市值

(萬元/戶) 現況

新店捷運市公所站旁 住宅 1995年 1200 母親住家北市敦化南路 住宅 2005年 4500 自用住家北市頂好名店城後方 商辦 2007年 4000 心靈教室北市SOGO百貨旁 商辦 2009年 6500 出租北市忠孝東路四段 商辦 2011年 6500 出租北京 商辦 2011年 不願透露 出租註:目前市值為房仲業者估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