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不慘虧,中國股市沒救!!這麼明顯的套現還能賣得出去,傻子還是太多。傻子的錢沒創造力,他們有錢也是浪費資源(馬云會贊同,他不敢明言而已)。中國股市對於賣方來說,一直是個天堂。
補充一點,各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基金絕對不是傻子,他們就是要把股票賣給傻子,絕對是投資者博弈的對手而非朋友。發行承銷,買賣手續費,基金收取管理費,個個都是宰羊的高手。
我從開篇第一篇博客就極力看空A股,大量高估值,價格極為昂貴的垃圾股會禍害有投資價值的大盤壟斷性藍籌。那麼多年過去了,的確我猜中一半,另一半卻沒猜中---垃圾更貴了,傻子還是那麼多!
對中國股市前景依舊極度失望。奧賽康,注定是中國股市改革又一次倒退。
筆者6月16日、17日兩篇文章建議投資者離場,包括《周五若無大漲請離場》;7月7日、7月8日兩篇文章強調機會來了,昨天標題直言《救市持久戰將迎來創業板反攻》,且看今天的盤面,雖然創業板僅僅漲了3%,但卻是在大量股票停牌的基礎上,換句話說,它的股指是漲停的。
滬指上漲5.76%,中小板上漲3.37%,久違的紅盤,從千股跌停到千股漲停,所謂多空一瞬間。今天不少人還期待午後一次回調,再行買入,然後中途麽有機會了。天下苦跌久矣,人心思漲。今天的反彈行情勢在必行,毫無懸念。
然而吊詭的在於,在一片形勢大好之際,多數人都在做財富翻倍的夢時,筆者提醒風險,大量投資者都毫無理性的謾罵,貪婪的心拒絕忠告,甚至把下跌視為唱空的結果。同樣,在連續崩盤大跌的時候,筆者率先看到了企穩反彈的跡象,建議投資者不要遠離,時刻準備入場,但這時候恐懼的心又拒絕好意,甚至留言稱這是騙子的伎倆。
今天,很多人恐怕直到個股普遍漲停時才醒悟過來,等去追高,要麽是漲停位買進,要麽是空手而歸。筆者所有的文章都白紙黑字,尤其是這二十多天的判斷,基本上踏準了節奏。但是大量反饋卻是大量散戶完全是逆向操作,當需要減倉乃至清倉時,還在加倉或者補倉,當可以抄底搶反彈時,他們卻守在場外觀望,錯失一個個機會。
明天盤面高開的概率很大,但是今天的短線客恐怕也會隨時獲利了結,因為不少股票今天是從跌停到漲停,明天倘若還能高開幾個點,這種收益實在太豐厚,以至於會迅速離場,等待回踩的機會。但是還有一部分散戶,一定會在明天大早追高,彌補今天錯失的機會,當然,一旦回調,他們必然會被套住。
對於這種情況,筆者已經見得很多,甚至身邊有人就是如此,怎麽勸誡都毫無作用。或許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股市見人性、賭場現人品,每個人的財運或許有一個大數。今天多賺的,明天就會虧掉,今天虧掉的,明天就會賺回。得之不用太高興,失去也不用太沮喪。
回到今天的盤面,三大板塊基本上到了一個底部,上證指數和深成指基本上回到了今年初,甚至去年底的水平,這是去年降息後一波行情的高點,筆者昨天的文章就提到了這里會有強大的支撐。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回到了今年三月的水平,跌幅已有40%左右,到了一個黃金分割點的大致位置,應該是一個相對堅實的底部。
今天普漲之後,各種段子也出來了,比如:“今天公安部專門抽調了一組虧損最慘的精幹隊伍進駐證監會,同誌們情緒激動,紛紛表示一定要追查到底。”筆者此前就分析過,救市是持久戰,不可能立竿見影。今天的反彈,肯定是諸多利好的綜合效應,但是能否持續,還要觀察,希望不要半途而廢。
今天收盤千古漲停的局面會極大的恢複人氣,但是也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想反彈變成反轉,再續牛市的夢,這個底部夯實的越久,其超越前高、創出新高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如果明天繼續高開,散戶最好不要追高,除非你鐵了心看好某只個股,要麽就等等看,等到午後回調。
如果明天三大板塊是高開高走,或者始終橫盤在高位,那麽下周一二回調的概率將大增。短線客不會這麽輕易的變成長期投資者,抄底資金也不會那麽快到位。尤其是,還有一千只股票處於停牌狀況,停牌晚的或許問題不大,停牌早的,一旦複牌很可能會進行補跌,這也會影響人氣,甚至再次激發融資盤的恐慌。同時,倉位較重的投資者還是會趁機減倉,這是人們最自然的反映。
在股市里混一定要掌握先機,在大跌之前減倉離場,在大漲之前預先設伏。當前確實是A股一個特殊的美好時代,新股發行暫緩,貨幣寬松,各部委高度呵護,大股東限制減持,還有匯金證金增持,以及各大主力自救,所有的利好消息都在醞釀發酵。如果一個股民錯過這波行情,那真是會遺憾的。
不過,筆者還是要提醒,這場反彈即便延續一段時間,也還是要註意風險,因為所有的利好幾乎出盡,而利好也多是有時效的,一些利空也會隨時降臨,請註意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享受抄底的感覺,同時,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筆者此前引述過股諺:一根陽線改變情緒,兩根陽線改變觀念,三根陽線改變信仰。我們期許這樣的倘若未來還是一個牛市,那麽它開啟的時機還需要更多信號確認。無論是指數還是個股,這麽多技術指標都已經走壞,沒有幾個月時間很難恢複。重回牛市的正途,需要各方取得共識。(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註意投資風險。更多觀點,請到一財網查看專欄《七祖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