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暴富是禍是福?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50048

香港人急功近利,散戶投資股票都是希望一買即升,一分本錢,最好即時賺佢五倍、十倍,賭馬中3T,買六合彩中頭獎,但你有無想過,如果你真係咁好彩,比你一朝暴富,你會有什麼下場? 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都認為錢是萬能,貧窮是一種災難,只有錢才能夠帶給你一切幸福。

但美國有調查發現,在過去數十年,那些中了彩票頭獎的幸運兒,過了數年之後,有三分一始終破產收場,所以如果中了頭獎的是你,是禍是福,也是未知之 數。例如美國新澤西州有位女士,在上世紀80年代連續中了兩次彩票頭獎,贏了超過5百萬美元,但可惜她中獎後無所事事,繼續沉迷賭博,結果最終破產收場, 還有一個叫阿Bob嘅美國人,他在1997年在德州賭場贏了4千7百萬美元Jackpot,之後窮奢極侈,花天酒地,而他的妻子只希望過平淡生活,結果夫 婦攪到離婚,阿Bob兩年後發覺在財富與老婆之間,自己更愛老婆,但老婆已經離他而去,最終阿Bob自殺收場。

在股票市場,上世紀那位投機賭徒之鼻祖利佛摩,一生人三起三落,到最後落得一窮二白,又是自殺收場。對比之下,長線投資長路漫漫,默默耕耘,不知何年何月始能夠成功致富,但中國人數千年來都是以勤儉起家,方法持之有效。

老子 《道德經》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07

存稿系列(2): 誠品東征是禍是福?

誠品在希慎(14)旗下的希慎廣場設店,其實雙方都是頭等大事,前者需要誠品刺激商場入面的人流,後者則視香港為進軍中國的橋頭堡,故希慎以低租金租出3層樓面給誠品書店10年,誠品書店母公司誠品生活也頻頻在台灣的財經雜誌做專訪,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勢。但是這兩者的主觀願望是否會先成立呢?

撇除台灣誠品的文化體驗來看,如果不以地產生意論定,筆者認為誠品其實在經營一家以自有產品為主的特色書藉百貨店,配以專櫃模式支持營運。而這種特色則營造了客源,客源則產生議價能力,使客戶以高價購買產品,供應商則接受較差的條款出售產品。

以上的營運方法誠品生活2012年首3季合併營業額達76億新台幣(下同),以全年每季平均增長約7%,上半年毛利率可維持達23%,另外應收加上存貨金額達大約6.7億,但應付卻接近15億新台幣,即是從供應商取得約8億無息信貸,資金周轉非常良好。但由於經營費用不低,盈利只有2.4億,實際純利率只有約3%,可見是一盤低利潤的生意。但是在香港經驗來看,或許難以盈利,原因有很多。

在租金上,台灣和香港租金根本沒法比,就算香港希慎給予多麼低廉的租金,他租到的地方也是較小,租金也較貴,根據他財務報表租金平均來看,每年約7至8億台幣,約佔銷售7至8%,但於香港這比例一般就超過10%至20%,就這一點,本身成本已陷劣勢。

在貨源方面,根據報導,由於香港出版商主要透過發行商銷貨,但由於發行商勢力龐大,所以難以取得良好的購貨條件,所以誠品想繞過發行商直接向出版商銷貨,但是由於條款一般,所以此路亦不通,只能向外文書藉入手,這已是先天不足。在顧客方面,由於以台灣及外文書藉較多,對手變成了紮根多年的外文書店及樓上書店,但誠品大部分書藉以原價出售,樓上書店價錢卻是可以八折甚至七折,加上香港往來各區也非常方便,價錢也不貴,所以大量採購者根本沒有需要在誠品購買書藉,所以在採購及銷售兩端也沒有優勢,利潤自然就少,但存貨就會愈積愈多。

至於其特式專櫃方面,個人認為因為憑著一點同鄉的情誼來建立,故貨源上較為有特色,可能為一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是因為香港商業競爭激烈,只要證明產品好賣,可能商場會提議他們在商場分店,造成自己打自己的情況出現,從而影響誠品的分帳,除非誠品書店和之有獨家協議,否則這部分收入應該不會可持續大增長,佔比不會多,只能作輔助。

在這幾個重點合起來一齊看,誠品因為早已處於不利位置,故不會成功。正如當年八佰伴在新城市廣場的故事一樣,雖租用初期租金低廉,但早期對商場人流可能有重大作用,往後來商場逐步成熟,租金逐步提高,誠品作用會愈來愈少,所以10年租約完,或是縮減面積,或是直接倒閉。但可能賺得強國的印象分,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蝕的錢可能是廣告費,但效果現在未見就先打三十大板,那是否值得?

資料來源:
1. 誠品生活2011年財務報表
http://doc.twse.com.tw/pdf/201104_2926_A01_20121110_194123.pdf


2. 誠品生活2012年第3季財務報表
http://doc.twse.com.tw/pdf/201203_2926_A02_20121110_194213.pdf


3. 三聯商務﹕誠品挑戰不及貴租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3/News/ec_gm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02

去哪兒網IPO 是福是禍?

http://news.imeigu.com/a/1366272811950.html

在百度新聞頻道搜索關鍵詞「去哪兒網」,關於強推酒店TTS交易系統並提高CPC點擊單價,遭遇OTA聯合抵制的負面新聞能堆滿幾屏!

隨著春暖花開,旅遊需求開始井噴,每年4月後是機票、酒店預訂網站一年中最重要營收季。去哪兒網為什偏偏要選在旺季調整商業模式和提高廣告價格呢?是因為2012年業績近乎達到盈虧持平而信心倍增?又或是因為數據模型顯示主流酒店OTA對去哪兒網這一分銷渠道已產生了強依賴性?也許只有遭遇過淘寶獨立,又成功推行過阿拉丁的乾爸爸百度才最懂乾兒子「去哪兒網」的心。

去哪兒網小百科:

去哪兒網由戴福瑞、莊辰超、彭笑玫三人於2005年創建,2011年百度戰略投資去哪兒網後三位創始人大幅套現,戴福瑞離開、莊辰超任CEO、彭笑玫任執行副總裁(負責銷售部和市場部)、孫含暉任CFO。

資本是無情的,由於現任CEO莊辰超在百度投資時大幅套現稀釋了持股比例,所以他目前對公司經營已無絕對權力控制了。為了能更穩固地控制公司業務和更快速地提升公司估值,去哪兒網董事會在2012年下半年醞釀了一場大的內部組織架構調整。

2013年伊始,去哪兒網宣佈成立「機票、酒店、無線」三個BU和「度假、旅行、旅圖、兜行」四個SI(CFO旗下外掛一個支付中心部門),全部向公司管委會匯報。表面看其目的是為了建設內部激烈競爭的狼性文化(去哪兒網工程師口中常說的斗蛐蛐文化),以促進成熟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業務的生存。但筆者看來,這次調整之後內部權力結構發生了微妙的巨變,新的遊戲規則被孕育了出來!

回歸「強推&調價」事件,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投資方給予的IPO壓力,下面就從去哪兒網機票(含支付中心)、酒店兩大主營業務線進行深入分析。

去哪兒網機票(含支付中心)業務線:

消費者:「不要再去攜程買機票了,去哪兒網買機票最便宜服務還有保障」。

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依靠著保持全網最低銷售價+保證用戶一定能登機的售後服務,時至今日就日均出票量而言,已經是國內所有在線機票銷售網站中當之無愧的NO.1。

低價機票預訂業務在資本市場並不特別受青睞,因為單張票利潤過低,就算去哪兒網可以把國內航空日均吞吐量線下的全部份額吃掉,最大營收通過「單張票利潤*總票數」的公式可以精確計算出來,如此一來「天花板效應」突顯。但由於IPO的時間表已經也來越近,在巨大的壓力下機票業務線不得不通過提高CPC點擊單價和強推資金安全項目(從供應鏈到交易、從交易到清結算深度參與,比酒店TTS對OTA的捆綁有過之而無不及)來短期做高估值。

如此一來,本來平均花15元左右廣告費+1元左右支付手續費+4元左右硬成本(人網水電、票款付息及航信收費等),在去哪兒網平台上賣一張機票只能賺10元多(20元保險成本6元、快遞20元成本6元)的OTA就更加苦不堪言了。一些大的OTA紛紛註冊了馬甲公司在淘寶旅行和酷訊網上進行營銷,而小的OTA因為實力有限要不被綁死在去哪兒網TTS上要不乾脆終止了跟去哪兒網的合作。

仔細觀察大家不難發現,在去哪兒網不少OTA處買機票時會提示不提供行程單或行程單價格與支付票麵價不符,這是因為很多小OTA在去哪兒網上賣票已經不賺錢僅僅是為了沖票量。他們正通過如里程兌換、商旅卡、殘疾票等歪門邪道在售賣特殊票,以保證利潤可以對沖掉高額的營銷成本(更有OTA慘到靠賣客戶行程單給企業抵稅和最後時間退票賺取退票費等方式增加收入)。雖然去哪兒網會通過扣除保證金及做臨時下線等方式給OTA施加壓力,以保證用戶購買機票後可以正常登機等權益。但小OTA售後服務跟不上還是會給用戶帶來一定風險的利益損失(如郵寄假行程單導致無法報銷,如利用一些有爭議的規則灰色地帶把用戶當皮球跟去哪兒網客服踢來踢去)。

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的商業模式是對中小OTA收取CPC廣告費(無論用戶最終是否成交均扣除廣告費,從模型上測算該模式收入大於佣金分成模式),雖然點擊單價正在逐年攀升但轉化率絕對是行業中無可替代的。酷訊網機票業務線的商業模式與去哪兒網完全相同且廣告費相對低很多,但流量和轉化率都較低。當年攜程想做機票預訂領域的國美和蘇寧,由於太過高調導致國/東/南/海四大航空公司聯合抵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如今去哪兒網充分吸取了老大哥的前車之鑑,給予酷訊類的競爭對手一定的生存空間堅決不越過紅線,在四大航空公司眼皮底下偷偷壯大。如今四大航空公司已經覺醒,正開始不斷放出最低價來發展自有直銷渠道,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線全網最低價的優勢正在被逐步動搖。

與此同時,不差錢的阿里拆分後提高了淘寶旅行的重量級,其採取了免收廣告費和支付手續費僅收取交易分成的模式。要說攜程最頭疼的不是藝龍而是去哪兒網,是因為其顛覆了遊戲規則,那麼如今同樣顛覆了遊戲規則的淘寶旅行著實讓去哪兒網頭疼不已。由於淘寶旅行模式對OTA來說營銷成本可控,越來越多的去哪兒網老客戶正通過馬甲公司在淘寶旅行上投放比去哪兒網上更低的價格,迫使必須覆蓋全網最低價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去哪兒網,推出了「特惠TTS」這一僅收取交易分成的廣告產品。

而在中國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很多航線的最低價資源牢牢掌握在地方龍頭代理人手中。這些地方龍頭代理人跟航空公司地方公司關係緊密,經常可以拿到一些比航空公司直銷最低價還低的價格。但是他們目前更多專注於線下營銷,對互聯網營銷仍搞不清楚。如果淘寶旅行能先於去哪兒網排他性地拓展了這批地方機票代理人資源投放到線上去營銷,那去哪兒網真可能還沒有革了攜程的命就先被革命了!

但去哪兒網的高級管理層也不是吃乾飯的,機票BU的負責人是三大BU中最睿智的,其在機票行業積累的經驗和對產業鏈的深入理解遠遠超過淘寶旅行和酷訊。去哪兒網機票BU的商業敏感度也非常卓越,因此一貫具有攻擊性的去哪兒網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據悉去哪兒網馬上就要在天津拿到支付牌照了,機票業務線正通過強推資金安全項目,強制OTA開通去哪兒網支付賬戶和使用其收支及清結算等功能(OTA的採購成本和銷售利潤將被去哪兒網了然於胸)。

在機票在線營銷的疆域中,去哪兒網就像是成吉思汗,集結了全網80%以上的中小OTA去打攜程和藝龍兩家大OTA的機票業務。如今藝龍的機票業務已經瀕臨死亡,攜程的機票業務也利潤狂減,全網80%的中小OTA已經累的氣喘吁吁,而去哪兒網卻通過CPC這一區別於佣金模式的吸金法寶變成了巨人。

漫畫裡的巨人可能會同情小矮人,但現實中的巨人只會奴役小矮人。如今去哪兒網的高層可能正在構思著一個令筆者非常佩服的計劃,那就是通過強推全網80%的機票OTA使用去哪兒網支付賬戶服務,來迫使其餘20%的機票OTA及航空公司使用去哪兒網支付賬戶服務。從而通過控制大交通資源來滲透進入酒店疆域進行博弈,趁著酒店行業的大OTA尚未完全覺醒在運動中攻城拔寨!

水至清則無魚,去哪兒網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如今機票BU聯合支付中心對產業鏈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機票代理人和衍生市場參與者愛恨交加。當年攜程老大哥踩到的紅線就在去哪兒網腳下,邁不過去歷史可能就要重新進入春秋戰國時代,然一旦邁過去達到了百度如今的馬太效應,估計就連支付寶和快錢等拼搶衍生市場公司的航旅事業部都需要縮編了,銀行信貸航旅業務部也可以歇業了!

總之去哪兒網的成長實實在在的給消費者帶來了福音,筆者也不希望機票供應商像長虹一樣被國美和蘇寧完全操控了市場價格。有競爭才有更優的服務、競爭激烈才有實惠的價格,讓我們一起祝福去哪兒網機票業務繼續健康發展……

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線:

消費者:「訂酒店先到去哪兒網比比誰家便宜,然後再跳轉過去預訂」。

酒店行業與上游被寡頭壟斷的機票行業不同,上游非常分散。因為信息不對等需要平台整合、因為產品非標準化存在巨大價差,所以OTA在酒店行業中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隨著國內酒店行業逐漸被攜程、藝龍系及同程系OTA寡頭控制,在以價格為基準的激烈競爭白熱化後,去哪兒網借鑑在機票業務線的成功經驗複製推出了酒店比價預訂業務。從這一刻開始,藝龍系和同程系OTA為了獲得更多優質用戶和目標訂單,以提高對酒店的議價能力從公敵攜程身上搶奪市場份額,每年開始在去哪兒網這一新戰場上花掉大量的推廣費用。

不同於中小OTA的是,藝龍系和同程系OTA決策層擁有著高智商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大把花錢歸花錢,然而酒店比價業務線上的OTA明顯沒有一家願意為去哪兒網的發展做嫁衣。兩大寡頭默契地調控著在去哪兒網酒店頻道上投放的庫存及價格,使得想在酒店業務線也奴役OTA打攜程的成吉思汗總是搞不定兩位大汗。甚至每每進入大旺季時,去哪兒網酒店頻道上的房型要不價格沒有優勢、要不直接拿不到庫存總提示用戶滿房。

上面說到去哪兒網單張機票利潤平均不超過10元錢,在資本市場估值層面存在著嚴重的天花板。而酒店間夜最低平均利潤都在機票平均利潤之上,所以去哪兒網迫於IPO壓力,為了給美國股民足夠的想像空間,必須迅速通過酒店業務做高估值。

為了擺脫寡頭OTA對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的絕對控制,去哪兒網酒店業務線已經換了四任負責人(其中CEO莊辰超還親自掛帥了一段時間),還巨薪挖來了立誓幹掉攜程、曾在藝龍和12580負責酒店採購業務的資深人士來建設去哪兒網酒店直銷渠道(前台現付、預付、先付後返)。

但酒店行業非機票行業,多數個體酒店的負責人總喜歡跟OTA博弈獲取更多利潤,甚至個別大酒店的老闆也是從當年的小門童成長起來的。因此就連攜程、藝龍這兩大OTA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對酒店訂單進行房控和日審,以防止用戶成功預訂後到店無房或成功入住後酒店不承認損失佣金。

與之比較,去哪兒網直銷渠道的發展更是舉步維艱。由於帶給酒店的日均間夜及訂單實際入住率很低,去哪兒網在酒店面前幾乎沒有話語權和議價空間,在旺季時更是得跪求酒店能給點庫存!

去哪兒網直銷前台現付業務,常常遭遇用戶到店無房的尷尬;

去哪兒網直銷預付業務,常常遭遇酒店拒單只得賠付用戶的無奈;

去哪兒網直銷先付後返業務,常常遭遇返現給用戶後跟酒店結不到佣金的囧境;

前台現付業務是為自己運營OTA業務積累經驗、預付業務是為了保證旺季能拿到酒店庫存保障用戶體驗、先付後返業務是為了通過把佣金全部返給用戶,甚至再倒貼來穩固平台低價覆蓋優勢及刺激分銷OTA調低價格。

去哪兒酒店人日愁夜愁白了少年頭,加大推廣直銷業務就會降低分銷業務的廣告收入,不推廣直銷業務又會永遠受制於寡頭OTA繼續惡性循環。模型對沖測算之後,去哪兒網為保證用戶消費體驗獲得更多間夜及提升轉化率,選擇了繼續加大對自有直銷業務的投入,時至今日去哪兒網在直銷業務上的季度淨虧已超過幾百萬。

這一切寡頭OTA都明明白白地看在眼裡,對去哪兒網的投入產出比核算更加嚴格、調控更加犀利。未來再美好也需要健康的活著才能看到,去哪兒網酒店業務在發展其直銷渠道的同時還努力兼顧著分銷渠道CPC的收入增長。

於是乎,「去哪兒網強推酒店TTS及提高CPC點擊單價,遭遇藝龍系和同程系OTA聯合抵制集體下線」的事件就發生了。雖然截至目前雙方還在博弈,但業內人士可以清楚地看出此番戰鬥去哪兒網賠了夫人又折兵(其無線端酒店產品幾乎兩週瀕臨不可用狀態)!

近兩週的時間,去哪兒網僅能靠酒店直銷、去哪兒網酒店團購、去哪兒網自有直銷支撐酒店業務運營!形勢之嚴峻以至於逼得管理層命令4月底前,除保留預付產品外,將自有直銷渠道中全部前台現付產品遷移至先付後返產品以保證平台消費者體驗。酒店們欣喜地看到去哪兒網已失去選擇權利、瀕臨無酒店可售的地步,便更加落井下石大膽拒單和不結佣金,這其中的苦只有直銷團隊感受的最真切!

只要大家留心,在去哪兒網站搜索酒店時不難找到攜程旅行網和芒果網旗下青芒果旅行網的報價出現在酒店詳情頁過。更有意思的是,去哪兒網先是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攜程對應的酒店詳情頁面、後來又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攜程網站首頁,最後把攜程的報價跳轉至了攜程無線客戶端推廣頁面。

一切都在證明去哪兒網決策層正變得感性,各種行為的矛頭都指向集體下線聯盟中的帶頭大哥藝龍網。雖然去哪兒網銷售團隊已拿下較識時務的同程網,並已於4月14日上線了同程網和來訂吧等同程系OTA,但筆者認為去哪兒網還是會於近日向藝龍網妥協(恢復到提價之前的廣告費並不強制藝龍使用酒店TTS)。畢竟同程系OTA支付低廣告費卻享受在去哪兒網上一家獨大的待遇,既不利於自有直銷渠道發展,也不利於CPC整體收入的提升,對於資本市場看好的去哪兒網無線業務打擊更是深遠!

筆者之前將機票疆域的去哪兒網比做統一了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正在攻克中原霸主的更多城池。那麼在酒店疆域筆者更願意把去哪兒網比做三國演義中的蜀國、把藝龍網比做吳國、把攜程網比做魏國,目前蜀國和吳國剛剛經歷了火燒連營的內部衝突。如果蜀國統帥是諸葛亮,則其絕不會因小失大將盟友推到共同敵人魏國的陣營中!何況其後爸還正在悄悄克隆著幹兒子的整個系統……

無線旅遊戰場之三國演義:

在線預訂革了Call Center的命,有人說無線移動市場會再次掀起產業革命。攜程網換帥梁建章押寶無線正大肆招兵買馬,去哪兒網擁兵200靠發力無線提高估值,藝龍網聚焦無線事業部要求無線佔生意比例超過在線預訂。

魏蜀吳已成鼎立之勢!究竟廝殺之後誰能稱霸?請等筆者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13

QE延退《市場篇》愈晚退場衝擊愈大資金行情「續攤」 新興市場是福是禍?

2013-09-30  TWM
 
 

 

投資機構普遍看好QE延退對新興國家的正面效果,但所謂的效果,不過就是一段「喘息時間」,當這段時間結束,存在赤字問題的新興國家恐怕還是得再次面對衝擊。除非,他們能夠及時調整經濟結構。

撰文‧黃洪陽

「全球資金行情延燒」、「新興股市醒了」、「新興市場債的資金派對再次亮燈」,這些都是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九月十九日宣布暫不減少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之後,見諸國內外各媒體的標題。彷彿柏南克在貨幣政策上的戲劇轉變,是投資市場好不容易掙來的一場重大勝利。

不過,針對同樣的事件,卻有部分華爾街分析師是用「失敗」的角度解讀,他們在談論此事時,所用的說法與媒體標題大異其趣,「QE退場宣告失敗」、「金融市場試圖走回正常化的第一步即面臨挫敗」。

在他們眼中,這不是一場勝利,而是一次挫敗!

﹁喘息﹂結束後 依舊面對衝擊為什麼會這樣解讀呢?綜觀這群「失敗論者」的觀點,普遍認為QE早退早好;愈晚退、愈遲疑,負面衝擊可能愈強大,尤其是對新興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普倫德日前指出,二○○九年以來由美國主導的極度寬鬆貨幣環境,讓許多新興國家有了「唾手可得的外部資金」,這些熱錢足以麻痺新興國家的領導者,讓他們刻意忽略不斷惡化的經常帳赤字問題,也對迫切的結構性改革視而不見,「印度就是典型案例。」此外,印尼、巴西、土耳其等亦屬此類。

難看的貿易與財政赤字,讓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等國,成為今年五月聯準會宣布QE退場計畫之後外資逃殺最嚴重的國度。毫無疑問,聯準會在九月十九日的聲明,讓這些國家取得了喘息時間,外資逃亡導致匯率急貶的危機應能暫時化解。問題在於,過了這段喘息時間,然後呢?

這些國家自今年五月以來對於「熱錢戒斷症候群」的努力適應,在意外地重新取得「QE嗎啡」之後,會不會又瞬間歸零?

M&G投資公司的債券基金經理人Michael Riddell評論,「新興市場對於柏南克聲明內容的激情反應,好像認定了QE永遠不會退場一樣,但事實上,QE終究會退,而那些存在赤字問題的新興國家,基本面也不容易有所改變。」畢竟,結構性問題的調整絕非短期能夠見效,當「喘息時間」結束,過去幾個月匯率遭到狙擊的國家,恐怕還是得面臨再一次的同樣衝擊。

另一方面,這一回國際資金重返新興市場的規模,恐怕也不會刻意收斂,原因在於柏南克的「狼來了」。今年夏天,全球投資市場幾乎都被柏南克在五、六月間對於「收回QE」的種種言論所主導,美國公債價格大跌、新興國家匯率急貶,如今看來,投資人對於聯準會發言的合理反應,似乎都被耍了。

此外,柏南克令人意外的態度轉變,開始讓市場相信他已認定自己現階段是「看守內閣」,明年一月卸任前不致再有重大的貨幣政策轉變;更甚者,當聯準會下任主席的第一人選從「鷹派」轉為「鴿派」,也會讓市場不再輕信這一段時間任何來自於聯準會官員的鷹派發言。

熱錢不止,這是多數投資機構認定新興市場值得再次擁抱的主因。樂觀者如摩根大通證券,在QE延退後出具報告,表示新興市場至少在今年年底以前都是多頭格局。報告中強調,接下來可望出現的新興市場牛市,是基於原先市場對QE退場預期心理所造成的熊市。

這份報告認為,所有之前淪為外資撤離重災區的經常帳赤字國,都會是QE延退的受惠者,「除了印尼,這個國家的匯率還沒有到超賣水準。」但就像前面說的,QE延後退場,只不過是為新興市場掙得喘息時間,聯準會終會正式減少購債,在此之前,新興市場漲得愈多,屆時的修正自然也可能會愈形劇烈。

除非,那些經常帳赤字國家能夠善用這段喘息時間,進行迅速改革。

財經主事者是否能有所覺悟?

如同印度,新任央行總裁拉詹在得知聯準會暫緩QE退場後,立即宣布升息,即被解讀是聰明的作法。「印度有許多問題,經常帳赤字、高通膨率,但最大的危險是政府誤以為資金緊縮壓力就此解除,於是停止改革。」印度投資機構科塔克︵Kotak︶股權公司首席分析師巴拉薩德表示,顯然,他認為拉詹利用意外的貨幣寬鬆環境趁機壓抑通膨,值得肯定。

新興國家的財經主事者會不會都像拉詹有此覺悟呢?最樂觀的劇本是,當聯準會終於決定減少購債時,赤字國家都已多少做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而美國復甦的狀況也能對新興國家提供足夠的外部需求,那麼,QE退場對新興國家的衝擊可望減緩一些。

這個樂觀劇本若要實現,基本前提是喘息時間必須夠長,若如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在九月二十三日的談話:「不排除十月起減少購債!」或如一般預料聯準會在十二月間的會議中宣布啟動QE退場,那麼,新興國家的結構改革尚不及見效,近來的激情自有可能打回原點。

整體而言,對於QE延後退場應以「金融市場正常化的失敗」解讀,新興市場的熱錢派對再次亮燈,投資人可嘗試抓住激情,但也絕對必須保持一定的頭腦清醒,永遠要想著:「這場派對終有結束之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73

台股最大減資案 對小股東是福是禍?

2014-03-24  TCW
 
 

 

三月十四日,南亞科董事會通過了二千一百五十六億元的減資案,減資幅度高達九成,是台股史上最大的減資案,也是南亞科體質改造計畫的一部分。

總經理高啟全在減資案通過後,接受《商業週刊》專訪時強調:「就是因為已經看到未來,所以才要減資。」

曾三度募資讓股本膨脹每股淨值五年皆低於五元

高啟全坦言,之前的南亞科「狀況很糟糕。」所謂「糟糕」,指的是南亞科在標準型DRAM市場中只有五%市佔率,卻要與合作夥伴美光共同分擔研發經費,負擔龐大資本支出,同時受標準型DRAM波動劇烈的市況影響,至二○一三年底,累計虧損二千三百三十億八千萬元,每股淨值僅有○‧四一元。

去年,同屬DRAM產業的華亞科在改善體質後,營收、獲利與股價皆成長,而南亞科雖然同樣獲利豐厚,股價卻始終沒動靜,問題就出在畸形的財務體質。

過去為使淨值維持正值,南亞科曾三度募資共約四百五十五億,已使股本膨脹到二千三百九十六億,成為另類的「股後」,是台股中僅次於台積電、股本第二大的企業。龐大股本,加上鉅額累積虧損,讓南亞科的每股淨值從二○○九年以來,始終低於五元,屬於全額交割股。

高啟全表示,南亞科去年到今年為止的營運成果,讓台塑與南亞科管理階層認為,這是一家「有未來」的公司,因此決定減資使淨值上升,這也是改造南亞科體質計畫中的一步。

目前南亞科已轉入車用、網通與電視等利基型DRAM,今年一、二月的營收,有超過七成來自利基型與低功率DRAM,標準型DRAM比重低於三成,但累計一、二月營收年增率,仍有近五○%的高水準,高啟全認為,南亞科可以打破過去大家認為利基型DRAM只能「小賺小賠」的刻板印象。

減資後股東股數全縮水私募增資恐對小股東不公 只是,南亞科大減資,對股市中小股東的權益會不會受到影響?

南亞科減資,是公司減少股本來彌補累積虧損,公司減低多少股本,就能相對減少資產負債表上的累積虧損金額,但同樣這也會使股東手上的持股數降低。

南亞科這次減資九成,因此,無論大小股東,手上的股數也會一起蒸發九成。

但根據《公司法》,為了不讓公司減資影響股東權益,雖然股東手上的持股數降低,但股價卻會相對提升,使股東手上持有股票的價值,以及公司市值不會因為減資而改變。

在價值不變的狀況下,小股東的權益並不受影響,但卻有一個情況,可能使特定大股東受益,而小股東權益相對受損。那就是減資後,公司又透過私募管道增資,以低價讓特定大股東認購股份。

這是因為在減資後,理論上公司變成一間財務與營運體質較佳的公司,這時如果只有特定大股東能循私募管道認購股份,而當初一起被減資的小股東,卻沒有權利認購的話,對小股東來說就不公平。

因此,在南亞科減資後,市場也在猜測,南亞科的下一個動作是否會再增資?

高啟全表示,不排除在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南亞科脫離全額交割後,啟動增資案,增資是改造計畫的最後一步。

不過高啟全強調,增資是為了降低南亞科高達近九成的負債比率,目前也未決定是否循私募管道。他半開玩笑的說:「希望將來增資後,非台塑集團的股份持有者多一點(編按:南亞科的大股東為台塑集團),這個才是上市的目的。」

轉向車用與網通DRAM推測美光可能參與增資

針對南亞科未來可能的增資,工研院IEK電子與系統研究組計畫副組長楊瑞臨認為,目前南亞科積極切入的利基型DRAM領域,例如車用或網通市場,原本市佔率最高的廠商,正巧是美光,因此,他推測未來南亞科可能讓美光參與增資,彼此策略合作,美光將訂單分給南亞科,再透過持股獲利,可使南亞科轉型後的發展更順遂。

事實上,這次並不是南亞科第一次減資,二○○九年該公司也曾減資超過六成,但最後營運並未顯著好轉。雖然去年稅後淨利超過八十億元,但和從二○○七年開始,連六年虧損逾一千六百億的數字相比,仍是杯水車薪。

台灣DRAM過去的「慘業」歷史能否畫下句點?南亞科離開標準型DRAM戰場後,減資轉型的成敗,將是最具觀察性的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53

台股列MSCI已開發國 是禍非福


2014-06-16  TCW  
 

 

國際指數編撰公司MSCI明晟(MSCI Inc.)於六月十日宣佈是否把韓國、台灣調升至「已開發市場」,雖然過去幾次都讓投資人落空,但對許多投資法人來說,落選反而是好事,特別是現在。

理由有二個,首先就是科技股走旺。美國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近來走勢堅挺,已逐漸向二○○○年網路泡沫高點邁進,而韓國、台灣科技股與美國屬於上下游供應鏈關係,連帶受惠不少。

目前科技類股在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約一七%,僅次於最大宗的金融類股(約二六.八%),隨中國經濟走緩,中國影子銀行風險拉高,國際法人必然會汰弱留強,將資金轉入不斷走強的科技股,這時留在新興市場這個小聯盟,受惠反而比較明顯。

外資大買機率會更低

再者,從比價行情來看,韓國和台灣在新興市場中算是強勢。根據彭博統計,累計過去五年以來,韓股漲幅超越新興市場指數約十一個百分點,但卻落後已開發市場指數四十一個百分點。

而且當韓股與台股被納入已開發市場指數後,權重勢必將縮小,外資大買機率更低,韓國信榮資產運用投資長許南權(Huh Nam Kwon)表示:「寧在新興市場當領先者,好過到已開發市場當後段班。」

或許有人會反駁,追蹤新興市場的資金跟已開發市場的資金水位不同,以MSCI明晟世界指數為追蹤指數的資金,將近二兆三千億美元,對比追蹤新興市場的只有一兆三千億美元。但真的加入大池塘就會比較好嗎?

以色列自二○○九年獲調升至「已開發市場」以來,該國指數累計漲幅,較MSCI明晟世界指數少了約十一個百分點。畢竟從規模來看,韓股一兆三千億美元的市值,台股卻連一兆美元都不到,對比美國約二十三兆美元,規模實在相差懸殊,當然也都比日本、英國、瑞士等股市規模小。

MSCI明晟從二○○九年六月起向國際投資人諮詢:是否將韓國與台灣調整至「已開發市場」,這兩個市場目前已四度闖關失敗,問題同樣圍繞在「缺乏活躍的境外外匯交易市場」等議題上。從以上的分析看來,就算台韓再次落選,也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23

伊朗核協議達成,俄羅斯是福是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8487.html

伊朗核協議達成,俄羅斯是福是禍?

一財網 閻彥 2015-07-22 14:05:00

在伊朗與幾大巨頭間曠日持久的核問題談判達成協議後,莫斯科看起來似乎是這一協議的大贏家。專家們認為,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上,短期莫斯科確實將會收益良多。但長期而言,隨著多年來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重新融入世界商業體系對於俄羅斯並非幸事。

在伊朗與幾大巨頭間曠日持久的核問題談判達成協議後,莫斯科看起來似乎是這一協議的大贏家。專家們認為,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上,短期莫斯科確實將會收益良多。但長期而言,隨著多年來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解除,伊朗重新融入世界商業體系對於俄羅斯並非幸事。

俄羅斯:伊朗外交戰大贏家

周一,當聯合國安理會最終批準了伊朗核協議時,俄羅斯熱情邀請了西方同事進行其他層面的合作。“這次經歷是無價的。為了解決其他的問題,我們很期待共同行動,地緣政治的考量不會成為負擔,相信通過合作我們也可以成功解決其他危機。”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表示。“俄羅斯對此已經準備好了。”

《生意人報》的專欄作家謝爾蓋·斯特羅堪也證實:“莫斯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這不只是關於伊朗,這可能是我們與西方整體關系的轉折點。”一些觀察家甚至已經嗅到了美俄合作的信號,他們認為,或許兩國將會共同實施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停火協議。

早在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前,莫斯科就已經準備利用伊朗核談服務於自己的戰略目的。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認為,隨著伊朗核計劃得到控制,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事實上,莫斯科與伊朗的共同利益也遠多於西方與伊朗之間。“對於西方而言,核計劃是與伊朗有關最核心的問題。而在莫斯科和德黑蘭之間共同的關切要多得多,這包括中東、阿富汗、里海,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進一步的合作。”Chatham House的尼古拉·卡茲哈諾夫表示。

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需要依靠伊朗來共同對抗"伊斯蘭國"的威脅。該恐怖組織的快速擴張已經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南部——從西邊的北高加索一路到阿富汗、乃至俄羅斯東邊的盟友中亞。

 “與伊朗合作共同對抗"伊斯蘭國"是很有必要的。”弗拉基米爾·撒茲辛,一位俄羅斯科學院的伊朗專家表示。“美國人在進行空中打擊,這很好,但是你需要有人在地面戰鬥,這就是未來伊朗人與庫爾德武裝會做的事情。”

伊朗重入油氣市場,俄羅斯禍福難料

短期而言,俄羅斯在伊朗也有著重要的經濟利益。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可能會恢複在伊朗的石油生產,包括里海地區的油田;俄羅斯希望確保伊朗鐵路建設合同的履行;俄羅斯國有企業受命在伊朗再建設8座民用核反應堆;俄羅斯導彈制造商Almaz-Antey期待著在2016年供應S300防空系統……

但長期而言,莫斯科將付出的經濟代價仍然有待觀察。評級機構穆迪認為,在伊朗制裁解除,原油生產增加的情況下,俄羅斯將是利益受損的油氣出口國之一。莫斯科複興資本的一位分析師Ildar Davletshin認為:一旦對伊制裁得以解除,德黑蘭可能會釋放其約2000萬桶的石油庫存。“如果他們在一個季度之內釋放所有的石油,這可能會達到1天30萬桶。”他估計,這一舉動可能將全球原油價格封死在60美元以下。

不過,在伊朗對世界石油市場造成實質性影響之前,伊朗還需要對其荒廢許久的石油基礎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包括原油管道以及地下的石油儲存設施——根據伊朗政府的估計,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

如果考慮到天然氣,則伊朗對俄羅斯的潛在威脅就更多了:伊朗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儲備;同時,伊朗也擁有像俄羅斯一樣可以同時供應歐洲和亞洲的地理位置。

伊朗已宣布將會向歐洲出售天然氣,俄羅斯的分析師們也承認這終將是一個威脅,但他們相信伊朗還需要10年的時間去準備。“伊朗的首要優先級是滿足國內的需求,第二步則是使用天然氣的收益來修整石油基礎設施,比如提高油井的壓力。”卡茲哈諾夫表示。俄羅斯政府的官員們也認同這一觀點。俄羅斯能源部一位高官表示:“伊朗對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影響更多是心理作用。”

商業巨頭躍躍欲試搶食伊朗市場

隨著伊朗市場即將打開,各國商業巨頭都已經磨刀霍霍,準備搶占這一龐大的市場。但除了民用核技術和某些工程專家之外,俄羅斯提供的資源非常有限。“伊朗的潛在市場非常龐大, 我們可以看到德國、法國、和日本的企業都已經躍躍欲試了。我們能與這些國家競爭的領域非常少。”“所以,我們可以有種贏得了外交戰的感覺,而且獲得了一些籌碼。但是如果要說到近在眼前的經濟競賽,已經可以說別人肯定會走在我們前面。”卡茲哈諾夫認為。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56

4S店和廠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120萬庫存車是禍起根源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18/998876.html

4月7日,長安福特湖南24家經銷商聯名要求暫停提車,成為今年合資品牌中聯合叫板廠家的首個“起義”事件。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4年10月起到2016年3月(除2015年8月為48.7%外),我國汽車庫存預警指數均超過50%,這意味著庫存預警指數已先後連續10個月和7個月超過警戒線,其中不乏沃爾沃、寶馬、奧迪、奔馳等知名企業。

120____.thumb_head

4S店和廠商交惡 禍起120萬庫存車

長江商報消息中國汽車庫存一年半17次超預警線,德系“三駕馬車”庫存系數均超警戒值

庫存車激增,利潤不斷下滑,已成為橫亙在4S店與廠商之間的“懸頂之劍”。

4月7日,長安福特湖南24家經銷商聯名要求暫停提車,成為今年合資品牌中聯合叫板廠家的首個“起義”事件。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4年10月起到2016年3月(除2015年8月為48.7%外),我國汽車庫存預警指數均超過50%,這意味著庫存預警指數已先後連續10個月和7個月超過警戒線,其中不乏沃爾沃、寶馬、奧迪、奔馳等知名企業。

廣西南寧的一家知名進口品牌車4S店銷售人員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即使折本也還要沖銷量,光今年3月份賣車就整整虧了270萬元。

4月15日,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業內人士肖越向長江商報記者預計,通過對比各類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目前國內的庫存車已達到120萬輛,庫存車似乎已成為了廠商和4S店利益分配不可逾越的鴻溝。

“逼宮”事件尚無進展

4月25日,也就是下周一,即將迎來15歲生日的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福特”),究竟發生了什麽,讓廠商和4S店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4月7日中午,長安福特湖南所有經銷商集體蓋章的一封信函“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該函件具體內容為:鑒於目前湖南地區所有經銷商庫存壓力極大、經營非常困難、虧損嚴重等因素,我們湖南省全體長安福特經銷商一致要求貴公司自2016年4月7日起暫時停止之前給我們的永久和臨時授信額度(進口車除外),一切後果由貴公司自行承擔。

長江商報記者註意到,信函由湖南省內的24家長安福特經銷商發起,共有16家經銷商在此信函上蓋章,其中兩家經銷商簽字。

經銷商16枚鮮紅的章印,如同烙鐵一般深深地刺痛著長安福特。當日19時,長安福特做出官方回應稱,“庫存天數保持在非常健康的水平,事實上,經銷商現在的庫存天數甚至還低於去年。”

從數據上看,長安福特回應中顯現的“底氣”也有其根源。長安汽車(000625.SZ)最新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長安福特今年一季度累計產量為254896輛,同比上升16.4%;銷量為251361輛,同比上升14.7%。

然而,漂亮的數據背後,卻絲毫掩蓋不了長安福特的內部矛盾。據媒體報道,長安福特華東經銷商銷售經理表示,經銷商為求返點和營銷優惠只能不停“吃庫”,註入大量資金提車,但是消費需求有限,最終造成經銷商資金無法回籠,甚至斷裂,經營困難。

距離“湖南經銷商拒絕提車”事件已有一周時間,4月15日,長江商報記者向長安福特詢問處理進展以及做何“讓步”,對方表示公司正在與經銷商進行溝通,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可公布。

營收下滑致4S店轉向汽車後市場牟利

實際上,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關系猶如“魚與水”,經銷商靠廠家供貨,而廠家靠經銷商賺錢,但實際上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並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組織的“2015年全國經銷商滿意度調查”顯示,有48.5%的經銷商盈利狀況為持平,29.7%的經銷商處於虧損狀態,僅有21.8%的經銷商盈利。

進入猴年,4S店依舊沒有緩過這口氣。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2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99,環比上升101%,同比上升5%,超過警戒值1.5,合資、進口、自主品牌庫存系數均有上升。2月份,庫存深度在2.5個月以上的品牌有:沃爾沃、奇瑞、奧迪、捷豹-路虎、寶馬。另外,長安福特、東風標致、上海大眾、奔馳、一汽-大眾、北京現代的庫存深度均在2個月以上。

4月12日,本報刊發了《奧迪4S店年收6億“手續費”引爭議》的報道,其中一位4S店內部銷售人員向記者坦言,收取“手續費”也是為了緩解汽車價格降低帶來的營收壓力,“不通過其他途徑賺錢,我們的利潤不能保證”。

而廣西南寧的一個知名進口品牌車4S店銷售人員對長江商報記者說:“像我們這個二線省會城市,就有三四家同品牌4S店。暫且不說積壓的庫存車,現在價格戰越打越激烈,車賣不出好價錢。”不僅如此,該銷售人員還表示,因為發現另一家4S店的價格比自己低,去年4月向總經理申請降價,“總經理咬咬牙說,‘車還得賣,虧就虧吧’,這樣銷量才能上去。”

“但今年4月一統計,銷量提高不少,總經理的臉越來越‘黑’。”該銷售人員說:“拿3月份銷售業績來說,整整虧了270萬元。”

4月15日,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肖越向記者表示,2015年汽車整體產銷增長僅為3.25%和4.68%,由此可見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微增長”階段,利潤下滑、業績承壓、市場不景氣,由此引發汽車企業與經銷商之間摩擦不斷。這也迫使4S店不得不另找“門路”,將營收從汽車銷售轉移到汽車後市場,包括從汽車銷售領域的金融服務、汽車租賃、保險、裝潢、維護、維修與保養等獲利。

長期從事展會業務的點金國際傳媒董事長譚榮耀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目前國內汽車後規模已近8000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1.5萬億元。

不過,在肖越看來,這也並不是什麽好事,在汽車銷售環節讓利,經銷商們只能從售後服務和其他地方下手,因此出現的高昂手續費、捆綁加裝車飾、壟斷零配件價格等問題,都能直接危害到消費者的利益。

專家稱全國將有6000家4S店倒閉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基於利益關系,汽車廠家和經銷商的矛盾終究是由汽車行業長期產能過剩引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月初,汽車庫存達115.15萬輛,月末庫存達到118.73萬輛,增長3.1%。

肖越表示,盡管沒有最新的汽車庫存數量的數據,但近4個月國內汽車銷量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產量卻有增無減,預計目前國內汽車庫存量不會低於120萬輛,“這似乎成為了廠商和4S店利益分配不可逾越的鴻溝”。

不僅如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另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3月庫存預警指數為58.9%,比上月下降了0.7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處於警戒線以上。據了解,庫存預警指數采用擴展指數的編制方法,以50%作為榮衰線,50%以下均處於合理範圍。庫存預警指數越高,反應出市場的需求越低,庫存壓力越大,經營壓力和風險越大。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我國近兩年庫存預警指數發現,從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除了2015年8月外,汽車庫存預警指數均超過50%,這意味著近一年半的18個月中,先後連續10個月和7個月超過預警線。

面對高庫存壓力,今年以來,已有不少4S店選擇跑路。3月,山東媒體報道稱,濟南一個汽車銷售公司旗下的四家4S店跑路,導致上百輛車拿不到合格證,車輛無法完成上路手續。

有媒體還報道稱,2015年上半年,僅北京已有多家4S店倒閉,例如國內大型汽車經銷商聯拓集團年初出現資金鏈斷裂,旗下多家4S店倒閉,日系車4S店倒閉的更多。

“4S店已進入‘倒春寒’,大範圍倒閉並不是危言聳聽。”肖越說。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朱孔源預計,未來有可能全國30%的經銷商會倒閉。而目前全國的汽車4S店約有20000家,如果這一預判成真,未來全國倒閉的汽車4S店將達到6000家。

一位大眾品牌的經銷商算過一筆4S店“開銷賬”:建店成本預計達到2000多萬元;隨後的運營成本中,假設每個月的銷量為100臺,按照規律,經銷商的庫存與銷量是1比1,那麽店內的庫存量為100臺,以均價11萬元算,庫存所占資金達到1100萬元,每月還有幾十萬元的日常運營成本,“一家4S店一年能有6%的投資回報率就不錯了,和存在銀行里面有什麽區別?”

  • 長江商報
  • 李語涵
  • 黃聰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68

是福?是禍?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443728

  優越集團(8251)前天以全配售方式上市,當天最高曾見5.2元,較上市價的0.3元炒高了16.3倍,即日收市已經跌至0.65元只較上市價炒高1.16倍而已。

  今天,優越集團最低曾見0.485元,三天之內由5.2元跌下來已經跌了90.7%,雖然收市回升至0.54元,仍然跌了89.6%。

  今天早上,還真的有朋友跑來於0.49元買入四萬股博其反彈,可見面對這類股份,真的有很多散戶還是喜歡入場博一博--雖然不斷有股評家在勸大家不要碰這類股份。

  朋友要買,豈能阻止?只能提出忠告而已:「按理說不該碰這類股份,可是既然要碰,宜見好即收,更要訂下止蝕位,否則後果可能很嚴重。」

  結果今天優越集團收於0.54元,朋友賬面有兩千元的利潤,一如所料,朋友自然不肯套利,因為嫌賺得少的緣故,這正是一般散戶的通病,殊不知一旦有錢賺而不賺,隨時由贏變輸,萬一於下跌途中再不斷加碼就更加堪虞,隨時「一鋪清袋」。

  縱然這次朋友能夠於優越集團之上獲了利,日後下跌之時又可能再回補,隨時把所賺的雙手奉還,這正是一般人輸錢的原因,以為於某隻股份之上曾經獲利該股就「非常利己」,最終墜入莊家的陷阱。

  朋友這回炒優越集團到底是福還是禍只有日後才有分曉,沒有吃過虧,朋友是不會死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