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連部分船廠無船可造 中國造船業或臨寒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9/3MNDE3XzQwMDM3MQ.html

全球造船業2011年的慘淡陰霾尚未散去,新年伊始,更為低迷的窘境又或將來臨。

近日,代表國際干散貨運價水平的BDI指數日前跌至651點的歷史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663點,航運市場萎縮也讓原本就身處困境的造船業雪上加霜。

在造船工業製造基地大連,大多數造船廠在耗盡已有訂單後,對於明後兩年的生產將不得不面臨無船可造的厄運。

而更為糟糕的是,一批中小規模的船廠開工不足,甚至瀕臨倒閉的狀況也已日趨浮現。去年10月,寧波兩家地方船廠「恆富船業」「藍天造船」被依法宣告破產,近期,舟山恆宇造船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破產狂潮欲臨之時,多達三成的造船廠也或將被掃出局。

來 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 降51.9%,約有1/3企業沒有接到訂單。由於缺少訂單,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個別企業甚至今年一季度已無開工船舶。

事實上,面臨如此境地的船廠並不侷限於大連,在歐債危機、航運價格等多重夾擊下,中國造船業一片哀鴻遍野。

「去年我們這裡100多家船廠大約四成都沒接到新訂單,靠吃餘糧,大部分只能撐到今年下半年。」浙江台州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金文林說。

一直以來,中國、韓國、日本是亞洲造船業的三大基地,而大連則更是中國造船工業的旗艦之都。但寒流之下,曾號稱將打造中國造船業「航空母艦」的大連如今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現在無論是訂單量,還是船價都大幅下跌,加上原材料漲價,航運市場又不景氣,絕大多數船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大連一些老船廠虧損嚴重不得不靠修船來賺取微薄利潤,員工去年的年終獎都一拖再拖。」當地經營多年的一個老船廠員工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船舶的出售價已經跌破了成本價,相比以往,一些船廠的訂單量更是下跌了近80%,而市場低迷之際,行業內的競爭秩序也堪稱慘烈。

本報記者致電大連多家船廠瞭解企業訂單情況,受訪者均態度謹慎,「現在搶單的太多了,一有風吹草動就一窩蜂地來了。」

不僅如此,相比此前,船東給船廠開出的條件也極為苛刻,據本報記者瞭解,在市場旺盛期,船東在與船廠簽訂合同後往往會交足全款的80%,而如今的首付款則「能少給就少給」,有些甚至僅佔全款的10%。

事實上,各大船廠的噩夢遠不足此,由於銀行放貸額度收縮,且交船前後進度款的支付比例前少後多,企業生產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也十分明顯。

「船東們在國外銀行拿不到錢,想接單都接不成。有的船東要求我們企業自己來融資,這無疑會增加很多風險,但為了生存,只能冒險接單。」一名民營船廠負責人說,「沒訂單是等死,而接到大訂單融不到資就是找死。」

大連造船業風聲鶴唳時,另一造船大省江蘇也未能獨善其身,大部分船廠均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一些企業即便手中握有訂單,但利潤水平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虧損。

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則直接指出,今年將是決定船企生死的關鍵期。

「因為中國的造船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投資不多,設施也比較簡陋,是在造船企業高峰期時盲目進入造船領域,現在這個市場低迷後也會選擇退出。」譚作鈞說,「未來2-3年,國內將有50%船企面臨被淘汰。」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也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總體將呈現小幅波動的特徵,預計2012年新船成交量較2011年將進一步下滑,在新船價格方面,常規船舶尤其是散貨船價格仍將有可能繼續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9

為什麼投資股市的人以虧損居多,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部分生理原因,大家可以看看。 黃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f8aa830100yvb1.html
 

  人類是喜歡遵循某種模式的動物。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假設你給人們一個隨機結果,並告訴他們結果是不可預測的,但他們仍然會試圖猜測下一個結果是什麼。所 以,人們會認為,他們「知道」下一次擲骰子時將會出現6,「知道」下一位棒球運動員將要進行全壘打,而且也會「知道」某一隻熱門小盤股明天會大漲。

   

    神經科學領域新的突破性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天生會去感知趨勢,即使此趨勢並不存在。只要一件事連續發生兩三次,人類大腦部位的「前扣帶」和「阿肯伯氏神 經核」會自動預感它會再次發生。而且,更有意思的事情在於,一旦確實再次發生,大腦中將會釋放多巴胺讓你感受著一定程度的快感,這和某些毒品帶來的感覺如 此相似,以致於不斷鼓勵人們去進行預測,這極有助於人們快速掌握動植物的習性並提升人類種群的競爭力。

   

    所以,如果某種股票連續上漲幾次,那麼你將會條件反射式地預期它會繼續上漲——隨著股價的上漲,你大腦中的化學成分會發生改變,從而給你帶來一種「天然的快感」。這樣,你實際上就對自己的預測上癮了,這是人類的天性。

   

    然而,當股價下跌時,資金上的虧損會激發你的「扁桃核」——大腦中處理恐懼和憂慮的部位,它帶來的最顯著的反應就是「要麼戰鬥,要麼逃跑」(這是所有困獸 共有的反應)。正如火警響起時,你的心律必然會加快一樣;正如旅途中遇到響尾蛇時,你必然會退縮一樣;股價大幅下跌並持續幾天時,你必然會感到害怕,並且 坐立不安,彷彿只有將它賣出心才安。

  

    事實上,傑出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已經證明,資金虧損所帶來的痛苦程度,是等額盈利所帶來的 快感程度的兩倍。股市上賺10000元會感覺很快樂,但是,10000元虧損所帶來的心理折磨將是快樂的兩倍。賠錢是如此痛苦,因此很多人在股價下跌時害 怕進一步虧損而在價格接近谷底時賣出,或拒絕進一步購買;而在股價上漲時因害怕未來下跌導致虧損而很快減倉。

 

本文出自「聰明的投資者」第八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7

獨家調查:過半數民眾贊成電費漲價部分用以發展綠能彌補台電虧損外 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

2012-4-2  TWM




 

選後各項物資齊 飛漲,民眾痛苦指數持續飆高,根據︽今周刊︾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民眾認為電價不該漲,若將漲價部分轉為發展綠能,則有超過五成民眾贊同,顯然民眾希望政府 調漲電價後有更積極的作為,而不僅是彌補台電虧損而已。

撰文‧鄭淳予、林筱庭

國內的油、水、電價格長期以來不 只隨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也隨著政治、選舉等因素,擺盪在漲凍之間。

時間回溯到二○○八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即宣布油、電、天然氣價格解 凍調漲,而今馬總統連任成功,新任閣揆陳冲上任後,國內油、水、電價調漲價格的聲音再度四起!

從總統、閣揆、經濟部長、台電一連串的言論當 中,已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一波「油電漲價」勢在必行,目前行政院、經濟部與台電已在密集研議電價調整案,據聞最慢五二○總統就職前電價就會調漲,初步 計算這波電價調整,漲價幅度可能多達兩位數。

民調結果

不應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由於二月以來油價、瓦斯漲個不 停,甚至學費也醞釀調漲,現在又多一個電價要調漲,在萬物齊漲、薪水卻遲遲不漲的同時,各界對於電價調漲反彈聲浪四起。《今周刊》也特別委請波仕特線上市 調公司,針對台灣民眾對於電價調漲及了解程度進行問卷調查。

根據《今周刊》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一般民眾不僅對目前國際電價行情一無所知, 對於當前台灣的低廉電價也毫無概念,但卻是聞漲色變。

根據國際能源署二○一○年調查,台灣每度住宅用電為二.七元,在鄰近國家當中,除了南 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三.九元、日本一度電為七.五元。台灣電價偏低,電價應該調漲嗎?︽今周刊︾問卷結果顯示,有一八.四%的受訪者認為 「應該」,但是有高達八一.六%的人認為「不應該」。

會有這樣的結果,波仕特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香港以及日本的用電度數高,但相對來說,這 兩地的人民所得也高,因此可以負擔較高的電費。

若以去年台灣家戶每月平均用電為三二三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八八二元,若電費調漲,大家可以 接受的漲幅區間為何?結果發現,有八七%的受訪者表示「每度電漲一元以內」比率最高,其次是「每度電漲一至二元」有一○.二%,其餘比率都在個位數以下, 由此可知,電費若真的必須調漲,若調幅在二成以內,將是一般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們進一步問到,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於公平正 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則有過半數的民眾表示贊同,真正持反對或非常反對意見者,只有不到二成,這足以顯示一般民眾其實 願意接受有積極作為當作前提的電價調漲條件,而不僅是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價。

問題癥結

過低電價造成企業投資 誤判國際能源署資料指出,二○一○年在世界三十四個主要國家中,台灣的住宅用電價格倒數第二名,工業用電價格則是倒數第四名,到了一一年價差更形拉大。 「能源價格低於國際水準,只會讓台灣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不利於長期產業競爭力。」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說。

「台電價格訂定本身 就是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亞洲鄰國最低價,起初是為了競爭優勢,但卻造成整體產業結構偏向石化、鋼鐵等重工業。」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政大經濟系 教授林祖嘉指出,電價偏低等於變相鼓勵高耗能產業,使得台灣的「能源密集度」(編按:即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消耗的能源數量,高密集度代表能源轉換國民生產 毛額的成本偏高)長期居高不下。

以用電量來說,根據二○一一年的統計,台灣一年工業用電量占總用電量的七成,住商用電僅占三成,不過在電價 的分擔上,工業用電電價占總電費的六成五,住商卻占三成五。

綠色行動聯盟董事趙家緯就說,台灣工業用電量是住商用電的三倍,不過政府過去五 年,每年平均卻要花掉約五百億元補貼價格偏低的工業用電,用電愈多者受惠越大,顯然不合理。

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統計二○一○年,同樣為創 造一美元的國民生產毛額,台灣比日本多消耗近一.八倍能源,同時每人每年消費一單位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比日本高出四○%。

「一切都是 因為油、電價格太便宜,尤其工業用電需求高,價格卻偏低,完全不合理。」林祖嘉說,這次電價調漲,台電應拉開電價級距,讓用電大戶負擔高電價,調整電價結 構才能使能源更有效利用。

補救方法

根據電力結構分級調漲費率「尤其電價只占重工業成本不到二%,政府根本不用 擔心調高電價會使工業出走,反過來更應該調漲促成產業轉型,才能符合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林祖嘉認為,往「無煙囪工業」發展,例如觀光、服務業等,才是未 來發展趨勢。

不僅是石化、鋼鐵等產業,台灣經濟研究院五所副所長陳詩豪表示,台灣高科技產業有一部分的競爭力就是靠低廉的水電價所培植。

「高 科技產業擁有密集的全自動化廠房,這些都需要靠大量電力維持運轉,但最後大家都在賺二%至四%的毛利。」陳詩豪強調,不符合成本的電價已長期誤導企業界對 資源成本的估算。「就因為台灣的能源價格完全被低估,讓大家誤判台灣能提供投資高科技產業的條件,最後可能也造成產業升級的阻力。」「電價每度不到三元的 時候,造成了大量的投資,但是當電價恢復到正常合理的水準,可能是四元或五元的時候,就會造成原先產業結構的崩潰。」依此看來,唯有立即導正各界對於能源 價格的錯誤觀念,才有可能遏止惡性循環的發生。

國內工業用戶一直是致使高耗電成本機組必須發動的高用電戶,但政府過去卻站在產業補助的思 惟,形同「買越多,算得越便宜」的計價方式,陳詩豪認為,分級電價的出發點就在於回歸成本使用的重分配,用電量最高者,就必須分攤費率較高的電費,這已是 必然的趨勢。

長久之計

調整台灣產業與能源政策

從︽今周刊︾這次所做的問卷結果顯 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在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下,可以接受電價調漲,且漲價部分能撥入專款,協助發展綠能產業,顯然民眾並非毫無理性地抗漲,而是希望主管機關 在漲價的前提下,可以提出更具體、更具有建設性的計畫。

這部分則需要主管能源及台電的經濟部能夠具體提出一套完善的漲價計畫及配套措施,而 不要讓民眾認為電價調漲只是為了彌補台電的虧損。

以目前台灣經濟部旗下能源局在綠色能源的開發來看,主要還是以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電為重 點,之後能源局也將陸續提出「千架海陸風力機」以及「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

但根據台電高層主管指出,現行太陽能電力每度成本高達十二至十 五元,民眾能否接受反映成本後相對昂貴的綠色電力,後續還有待觀察。

林祖嘉認為,能源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民眾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電價即使 現階段不調,未來幾年內也一定會大幅調漲,「尤其台電是國營事業,虧損也是全體納稅人在負擔,不如早日調整價格,讓使用者付費,而非由政府一味補貼電價。 ﹂其實在這波電價調漲聲浪之下,政府與台電要思考的,不應該只是彌補虧損、減少虧損的問題,而應該更積極地全面規畫台灣產業及能源政策的發展方向,而不是 讓台電繼續躲在「因為不能轉嫁所以虧損」的羽翼下不求進步。

綠色電力

指來自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如風能、太 陽能、水力等。一般電力使用因無法區別電力來源,故不會以電力來源的不同徵收不同電價,但綠色電力具有較傳統電力低碳與低汙染排放的特性,在先進國家被區 別於一般電力,而收取綠色電價。

逾七成民眾不清楚台灣電價很低你知道除了產油國之外,台灣電價幾乎是世界最低的嗎?

知 道

27.9%

不知道

72.1%

註: 有效問卷1980份

逾八成民眾不贊成調漲電價目前台灣每度電2.7元,鄰近亞洲國家除了南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3.9元、日 本一度電為7.5元,你認為台灣電價應該調漲嗎?

應該

18.4%

不 應該

81.6%

註:有效問卷1986份

大部分民眾只願意微幅調漲去年台灣家戶每 月平均用電為323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882元,若電費調漲,你可以接受的漲幅區間為?

每度電漲1元以內

86.9%

每 度電漲1至2元

10.3%

每度電漲2至3元

1.9%

每 度電漲3至5元

0.9%

註:有效問卷1986份

過半民眾同意漲價費用轉成發展綠 能產業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乎公平正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你贊成嗎?

同意

38.1%

沒 意見29.0%

非常同意

15.2%

反對9.2%

非 常反對8.5%

註:有效問卷1834份

不合理!

工業電價比發電成本便宜!

政府每 年平均花500億元補助過低的工業電價!若能開徵能源稅、降所得稅,並取消不公義的工業電價補貼,則可大大提升用電效率,讓數百億元稅金回歸民生福利中。

工 業用電

每度2.45元<發電成本每度2.82元<你家電費每度2.94元註:台電2012年1月資料工業用電補助多!

過 去五年共獲得超過2600億元的補貼

年度 工業用電價格

(元/度) 發電成本

(元/度) 工業用電補貼

(億元)

2007 1.93 2.37 527.56 2008 2.12 2.90 913.36 2009 2.46 2.68 238.58 2010 2.46 2.82 449.07 2011 2.45 2.82 472.82 資料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1

京東商城欲外包部分團購業務 窩窩團或接手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19/226001.html

4月19日,來自京東商城內部的消息稱,京東商城團購的本地生活服務部分將外包,目前,京東已與國內數家排名靠前的團購公司接洽,並最有可能與窩窩團合作。

來自京東商城方面的消息稱,京東商城團購業務將保留實物部分,而本地生活服務部分正在洽談由其他獨立團購網站代運營,雙方分成,目前,京東已與拉手、窩窩團等數家排名靠前的團購網站進行接洽。

此前,京東商城的本地生活團購業務完全自運營,不過,其涉足的城市則僅有21個。「負責運營本地生活服務團購業務的人員並不多,在外包之後,這部分人員有可能將轉崗或進行招商工作。」京東內部人士表示。

而這一消息也得到了拉手與窩窩團內部人士的確認。不過上述知情人士稱,拉手網與京東的合作洽談並未達成,窩窩團則最有希望代運營京東的本地服務團購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窩窩團此前還接手了趕集網的團購業務。

目前,京東商城的團購業務由本地生活服務、實物以及酒店旅遊三部分組成。酒店部分引用的是藝龍方面提供的酒店資源。

將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外包,有助於京東降低此部分成本並獲得有益收益。而運營京東此部分團購業務的團購公司,則有助於在現有人員和資源基礎上,增加流量和收入來源。

今年2月,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曾披露,2011年京東商城的團購業務增長迅速,預計今年京東團購的收入將達到幾十億元入,其中一半來源於實物類團購。以此分析,獲得京東本地生活服務團購運營權的公司將獲得至少十餘億元的交易額。

對於上述消息,京東商城與窩窩團方面均未予置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70

天行國際(0993)之延期貸款部分揭祕

天行國際在供股後其實做了好多貸款。除了之前提及的中國環保能源(986,前南興)博納影視的於冬外,根據2012年4月12日的延期公告,我們發現了關於兩單人和商業(1387)的貸款,就在此先談一下。

(1) 第一單貸款
2011年9月8日,天行國際旗下的天行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和一間叫做Profit Port Investments Limited簽訂貸款協議,天行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將借1億元予Profit Port Investments Limited,年息15%。

據公告稱,「擔保人為一間聯交所上市公司之主要股東及單一最大股東。於本公告日期,擔保人持股市值超逾400,000,000港元。」

事實上,根據Webb先生的CCASS紀錄,天行證券在次日在人和商業的存倉大增2.00億股,並成為最大持倉者,按當日市值計算,約值3.04億元,相對於抵押股票計算,人和的抵押價值為每股50仙。

從上文可見,公告有3個方面提及這家公司的資料,假設推論成立:

(1)關於主要股東,根據上市規則的定義,是超過10%的股東,但他持股只是不到1%,難以構成稱為股東。

(2)關於單一最大股東,這間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是好肯秀麗,並不是這位我們不知道名稱的獨立第三方,如果不是,公司已是有不實的披露。

(3) 至於持股市值超過4億元,上面已提及只有3億元。

但如果是第二大持股中國新華電視(8356,前進業控股)當中的披露亦是和提供的資料和該公司披露是不實的,根據股權披露,完全是沒這間公司的紀錄。故此,公司或許有不實的披露出現,有誤導各股東及上市公司之嫌。

根據港交所網站資料,「若上市公司作出不實的披露、誤導公眾甚至造成虛假市場,有關公司則可能違反刑事或民事法,香港交易所會將有關個案轉交執法機構跟進處理。」,但是我未見有任何行動,但如果作出行動,或許與近日該公司主席因健康理由退任的原因相關

至2012年4月12日,未償還金額大約67,620,860元,年息變為20%。

(2) 第二單貸款

2011年9月21日
,天行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又把1億資金借予Global Giant Enterprises Limited,年息15%,據公告稱是以2億人和商業(1387)股票作抵押,情況一如上述,即是每股的斬倉價是50仙。

根據人和商業招股書顯示,這公司是在2007年11月6日成立,由一位英文譯音的香港人Lau Lap Tak先生擁有,持有這公司約3.4%股權,以公司當時200億股計算,即是約6.8億股。

因其持股少於5%,故此不清楚其持股情況,但如未減持,以現值計算,他持股價值仍達2.652億。

至2012年4月12日,未償還金額大約65,324,718元,年息變為20%,以其抵押品價值7,800萬計算,其實償還有餘。

(3) 第二間Global Giant?

根據股權披露,原來還有另外一間Global Giant,但是這間東西叫Global Giant Development Limited,原來是中國雲錫礦業(263,前順豪物業發展、新貽投資、保興投資)旗下的一間投資公司。

Global Giant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Upperclass Developments Limited及持牌放債人高富金融有限公司(Global Wealth Finance Limited)。

前者曾持有上面提及的中國新華電視,一度持有約8%股權,其後股權減持至4億,買賣期間約在第一單貸款之前一段時間,他的買賣大約取回成本有餘。後者估計是接受其他人等的佳訊控股(30)的抵押,其後那人贖回。

所以,這堆公司的關係其實是剪不斷,理還亂,只要大家不去理會,其實他們可能好似打麻雀咁,塘水滾塘魚,實際上一人之失,可能又是另一人之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01

資金鏈斷裂壓力明顯 部分房企加快海外融資步伐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25/1NMzA5XzQ0MDY1NQ.html

在樓市資金回流速度降低、銀行房地產信貸收緊、二級市場再融資閥門緊閉等因素影響下,今年開發商資金鏈所面臨的壓力異常明顯。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一些房企海外融資動作頻頻,部分上市房企正在多渠道獲取資金,相對於當前國內融資環境而言,海外融資更有獨特優勢。

房企加快海外融資

今年以來,由於國內融資閥門仍然緊閉,部分房企的海外融資進程已然加快。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取道海外融資的情況並不少見。僅4月份,中海、華潤兩家房企就分別獲得62億元和8億元的海外銀團貸款。據統計,今年前四月,這兩家房企在海外市場上分別融資約127億元和54億元,主要採用銀團貸款以及發行債券的形式。

搭 建海外融資平台也是意味深長的舉措。近日萬科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萬科置業(香港)有限公司與永泰地產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南聯地產控股有限公司進行重組 後,萬科置業將通過其全資子公司Wkland Investments Company Limited以約10.79億港幣向永泰地產收購重組後的南聯地產1.92億股股份,佔重組後的南聯地產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73.91%。

不久前,招商地產控股子公司瑞嘉投資實業有限公司所屬的全資子公司成惠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華能有限公司以及Greatest Mark Limited達成買賣協議,購買其分別持有的東力實業控股有限公司66.18%以及4%的股份。

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控股南聯地產和東力實業,萬科和招商地產將獲得海外上市公司融資平台,有助於拓寬融資渠道,並吸取海外地產開發經驗。

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指出,房企的資金缺口較大,且國內融資成本較高,房企開拓海外融資渠道有利於緩解資金壓力。

股權融資閥門緊閉

持續的地產調控政策加大了房企在二級市場上股權融資的難度。不過隨著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剛需入市,樓市資金緊張的狀況似乎有所緩解。

Wind 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滬深兩市僅有5家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成功獲得股權融資。其中金科股份通過增發融資47.06億元,銀億股份、鐵嶺新城分別融得 33.16億元和25.78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監管層並未重開房企二級市場股權融資大門,這些公司大多因其增發、重組方案之前已經獲批等特殊原因而 成行。

保利地產的再融資之路可謂坎坷。早在2010年4月,公司便拋出非公開發行A股的方案,但直到2011年4月,再融資仍未成行。此後,公司又將方案有效期延長12個月。2011年11月,公司結合資本市場融資環境及募投項目進展情況,決定撤回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

從上市房企的現金流情況來看,儘管一季度現金流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但仍然處於「淨流出」的局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146家上市房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值共計-171.9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44.91億元。

值 得注意的是,近期樓市成交量有所回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數據顯示,全國54個城市5月中上旬商品住宅總成交量達 到14.14萬套,較4月同期上漲22.8%。張大偉指出,一些符合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入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5

廣州部分銀行叫停鋼貿企業聯保互保貸款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30/wNNDE3XzQ0MzcwNQ.html

鋼鐵行業在銀監會行業風險排名中僅次於政府融資平台,高於有色金屬和房地產。IC供圖

隨著去年以來鋼材價格的逐月回落,鋼材價格出廠價與市場價倒掛的情況也愈加嚴重,這也令一度風光無限的鋼材貿易企業處境艱難。而近期銀行對於鋼貿企業的信貸收緊,則直接導致一些鋼貿商資金鏈斷裂甚至捲款跑路。

銀監會日前發出通知,對信用風險最大的四個行業進行排名警示,鋼鐵行業赫然名列第二,僅次於政府融資平台,高於有色金屬和房地產。南都記者昨天從部分銀行駐穗分支機構獲悉,已有銀行對於鋼貿企業的信貸政策進一步收緊,特別是嚴禁對聯保互保的鋼貿企業發放貸款。

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邱志承表示,鋼貿行業的危機實質上是源自鋼材市場的低迷,銀行自去年開始就已對其進行嚴管,未來還會進一步收緊,但總體看,相關貸款的風險敞口在銀行的佔比並不高,對銀行整體資產質量影響亦不大。

鋼貿貸款集中到期逾期嚴重

隨 著房地產調控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放緩,今年以來,國內鋼鐵行業出現近10年以來第一次全行業虧損,鋼材現貨價格更是一路下行,特別是2季度以來,上海市場螺 紋鋼價格一度跌破4000元/噸,出現了鋼材出廠價和市場價倒掛100—150元/噸的情況,致使眾多以鋼材貿易為生的企業幾乎無錢可賺,相關企業的信貸 風險也隨之集中出現。

記者從業內人士瞭解到,每年二季度都是貿易企業貸款到期,借新還舊比較集中的時期,但今年一些鋼材貿易企業的還貸壓力明顯增大,個別銀行甚至出現鋼貿企業貸款到期一筆就逾期一筆的情況,令最近一段時間銀行人士對鋼貿貸款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鋼貿業聯保互保被部分銀行叫停

據介紹,由於鋼材貿易需要佔用巨大的資金,鋼貿商通常需要通過融資才能保證正常經營。為了滿足銀行的授信條件,本身資質條件不夠的鋼貿商往往通過倉單質押、互保聯保、第三方擔保等方式實現增信,從而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如 果鋼貿企業借貸的資金主要用來經營鋼材,上游對接鋼鐵企業,下游對接鋼材用戶,那麼這樣的信貸根本不會出現風險。但問題在於目前相當多數的鋼貿商獲得貸款 的目的是去買房、炒地或者放高利貸,一旦出現虧損,銀行基本上很難追回損失。」有銀行業內人士昨天表示,「為了拿到和儘可能多地拿到銀行貸款,一些鋼貿商 可以通過空單質押、重複抵押、互保聯保等方式去騙取銀行貸款;而為了確保銀行授信順利,這些鋼貿商甚至可以自行成立擔保公司,實現對整個鏈條的控制。」

記 者昨天從部分銀行駐穗分支機構獲悉,隨著銀監會的通報,目前銀行對於相關行業的信貸政策正在進一步收緊,特別是針對鋼貿企業,此前被視為信貸領域創新的聯 保互保如今已經被叫停。某股份制銀行總行人士表示,針對當前形勢,正在對鋼鐵行業貿易融資業務開展全面風險自查,並在客戶選擇、業務拓展模式和風險管控上 給予各分行引導。

鋼貿企業或迎來轉機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銀行向鋼材貿易企業投放的貸款約 佔銀行信貸總額的5%-10%,其中民生、興業、深發展等股份制銀行佔比較高。「在鋼材貿易企業中,絕大多數仍然是優質的好企業,出問題的都是那些以融資 為目的的貿易商,這些不法企業不僅擾亂了整個鋼材貿易商場秩序,也給銀行帶來了風險。」某股份制銀行總行信貸評審部負責人表示,「目前銀行對整個鋼貿業的 貸款風險,基本上是可控的;我們去年就已預見到今年鋼材價格可能出現下跌,對於相關行業的授信標準也做出了適時的調整。」

鋼貿僅僅是開始,對於銀行而言,整個鋼鐵行業的貸款規模更為巨大。以工商銀行為例,2011年末,該行在鋼鐵行業貸款餘額達到1060億元。

而 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邱志承則認為,鋼貿行業的危機實質上是源自鋼材市場的低迷,銀行自去年開始就已對其進行嚴管,未來還會進一步收緊,但總體看,相關貸 款的風險敞口在銀行的佔比並不高,對銀行整體資產質量影響亦不大。「隨著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的出爐,基礎投資類需求可能令鋼材價格止跌回升,同時長期倒掛 的鋼材價格也可能逼迫鋼鐵企業下調出廠價,這些都可能令鋼材貿易企業迎來轉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67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倩碧部分產品內地降價向海外看齊 回應代購衝擊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4/zONDIwXzUyMTkzOA.html

隨著大中華區新業務發展副總裁樊嘉煜上任,雅詩蘭黛高傲的姿態有些許改變。據瞭解,從今年9月起,雅詩蘭黛旗下倩碧品牌4款產品在內地降價,部分產品調價幅度在三成左右。此次降價之後的4款產品,與香港地區銷售的同樣產品價格相差無幾。

倩碧品牌公關部負責人李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降價主要是應對電商的代購潮,以拉動倩碧櫃檯自身的銷售量。當記者詢問是否還會有其餘商品降價,李欣稱不方便回答。

營銷專家向記者表示,此次倩碧的降價行為,將會對其餘進口化妝品產生強烈的衝擊,從而產生進口化妝品降價的多米諾效應。

倩碧產品內地降價

記者走訪了北京市西城區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裡倩碧的化妝品櫃檯,其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四款均已降價的產品,分別是倩碧水嫩保濕精華霜、俗稱「黃油」的潤膚露以及「水磁場」潤膚霜等。其價格降幅最高達26%,最低達13%。

銷售人員稱降價的四款產品均為內地銷售價與中國香港及國外相比差價較為嚴重的產品。如今,內地的價格已經與國外、中國香港同款產品價格相差無幾。該銷售人員稱並未收到其餘產品降價的通知。

對於此次降價,品牌營銷專家於婓認為,此為倩碧在面臨行業轉型和競爭之時的突圍性質的戰術性策略。「如今的倩碧面臨一線城市飽和和電商的衝擊之時需要突圍。降價更多是從聚焦眼球、形成氣氛以刺激市場的考慮」。

記者走訪了資生堂、SK-II、HR、歐萊雅等知名進口化妝品櫃檯,其銷售人員均未收到產品降價的通知。

或產生多米諾效應

對於進口奢侈化妝品,海外與國內的差價在40%到120%不等。不過,電商對於進口化妝品的衝擊十分巨大。中國消費者出國後直面海外化妝品市場時,差價便暴露出來,電商方便快捷的模式,讓代購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日化營銷專家李志起向記者表示,倩碧的降價,有助於提高倩碧在內地各大商場櫃檯的銷售額,「降價將泡沫擠出去了,回歸了真實。如果不改變這個策略的話,消費者會被擠出去」。

李 志奇認為,代購市場之所以發展很快,主要是利益驅動。「經過這幾年的遲疑,進口化妝品企業們終於發現新的渠道產生的巨大衝擊。全球化妝品價格的扁平化是趨 勢」。李志起向記者表示,「從渠道角度來看,倩碧此次降價是戰略性的舉動,具有很強的標誌性意義。從現在開始,如果誰不調低價格,誰就會失去市場份額。如 此一來,進口化妝品企業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66

尚德關閉部分工廠涉及員工約1500人 股價大漲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9/zMNDE3XzUyNDgzMA.html

昨天,國內光伏巨頭尚德宣佈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同時繼續優化組織架構,這次產能調整涉及的員工約1500人。

 光伏巨頭減產過冬

昨天,尚德稱,基於全球光伏行業形勢持續惡化,特別考慮到美國雙反和歐盟反傾銷調查對中國製造的影響,公司決定暫停在無錫地區部分電池工廠的生產,同時繼續優化組織架構,以實現提高開工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現金流等經營目標。

記者瞭解到,此次產能調整涉及到尚德在無錫的部分電池生產,涉及的員工約1500人。

提供員工兩個選擇

事實上,就在9月17日,在尚德無錫新華路總部廠區,數百尚德員工圍堵在廠門口。為維持秩序,周圍拉起警戒線,尚德員工因裁員問題聚集在廠區門口討要說 法。原本他們已經放假,原計劃9月17日坐下來談賠償,但現在通知他們要到另外的工廠去,他們擔心是變相裁員,因為他們要去的工廠自動化生產,幾乎不需要 人工。

對此,尚德公關總監張建敏稱,公司事先與員工代表協商了崗位分流方案,並報市、區勞動部門備案,最大程度上降低調整對員工的影響,即員工可以無條件轉崗到組件工廠或者其他電池工廠,也可以選擇公司提出的勞動合同終止補償方案。

張建敏稱,公司部分工廠正需要員工,但員工怎麼選是他們的權利。不過,他沒有透露員工更傾向選擇的補償方案的具體內容。

尚德股價大幅攀升

尚德上任不久的CEO金緯回應稱,光伏行業正進入調整期,為此每一個光伏企業都在做出快速反應來適應變化,應對挑戰。

他稱:「通過對電池產能做適當優化,我們可以極大地調高開工率,同時,再輔助組織架構優化和節約經營管理費用等措施,我們就有信心實現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經營目標。」

尚德是我國光伏行業的巨頭,創始人施正榮被看做光伏行業的教父。近來關於尚德面臨破產、當地政府準備介入等傳言不斷,尚德高層也頻繁更迭,首席運營官已經離職;而施正榮也將CEO職務移交金緯。更早之前,尚德已經裁員超過4000人,約佔總員工的30%以上。

事實上,目前包括尚德在內的眾多光伏企業陷入虧損。其中尚德201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淨收入同比下降53%至4.095億美元;連續第四個季度虧損。

美國時間17日,受到尚德提前傳出的減產等消息影響,尚德在美股價大漲6.55%,報收在0.93美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